1 600 m,無霜期128 d,年均..." />
時間:2023-08-12 09:15: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S15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4-0243-02
鹽池縣位于寧夏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0′~107°47′,北緯37°04′~38°10′,地貌單元自南向北分黃土丘陵和鄂爾多斯緩坡地兩大地貌單元。地勢南高北低,現有耕地9.67萬 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積約2萬hm2),水地農作物以玉米、黃花、瓜果、蔬菜為主,年均種植面積約2萬hm2;無任何灌溉條件的旱地農作物以蕎麥、牧草、糜谷、冬小麥、油料等為主,年均種植面積7.67萬hm2,馬鈴薯平均單產只有16.5 t/hm2、冬小麥產量不足1 200 kg/hm2、玉米平均單產5 250 kg/hm2、豆類小雜糧1 575 kg/hm2;產量低而不穩,屬典型的雨養農業,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近年來,該縣以“蓄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節約黃河水”為出發點,狠抓節水工程措施與旱作節水措施,取得了不斐的成效,保證了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1 因地制宜進行基本農田建設,穩定和增強農產品供給
1.1 修筑梯田,促進生物多樣化
鹽池縣南部的黃土丘陵區是我國黃土高原的西部邊緣部分,也是隴東黃土地貌的北部邊緣。在行政區域上包括麻黃山鄉的全部、大水坑和惠安堡鎮的部分,總面積1 786.9 km2,占全縣總面積的20.63%,海拔>1 600 m,無霜期128 d,年均降水量310 mm,70%集中在7―9月,且多為暴雨沖刷劇烈。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梁峁相間,地塊狹小而分散,結構疏松、植被稀少、抗沖擊性差、梁坡黃土覆蓋30~50 m,日降雨>15 mm便匯徑成流而造成水土流失。
近年來,鹽池縣結合全縣秋季基本農田建設,在坡度15~35°的梁、峁斜坡上,用80 kW以上推土機在20~35°的梁上沿等高線修筑寬2.5~3.0 m、與山體自然坡度相反,反坡夾角為5°、隔坡寬度3.0~3.5 m的反坡梯田;在
1.2 加強小流域治理,促進農林牧協調發展
近年來,鹽池縣水務工作以合理開發水資源、發展節水灌溉為突破口,建立穩定的農業基礎;以防止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為重點,建立健全綜合防護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的,大力發展林草產業,促進農、林、牧協調發展,治理區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一是興建控制性骨干壩、中小型水保工程、打水窖、修蓄水池、打淺機井、架設低壓節水管灌等水利工程,實現灌木上山坡、喬木進溝岔、溝道工程形成壩系、溝岸平臺變成水澆地,經果林遍布房前屋后的治理模式,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業總產值翻了2.5倍的“致富”模式;二是山頂林草“戴帽子”、山坡梯田成“臺子”、地埂種苜蓿、黃花“系帶子”、溝壑田林草封鎖“穿靴子”,從而做到泥不下山、水不出溝,水土完全控制,農民人均有糧500 kg、人均純收入過1 000元的“雙千”模式[3];三是根據匯流區的不同,修建洪漫壩,并依據地形條件設置不同的砼進出水口,使嚴重的水土流失與水患得到控制,過去“遇大水大災、遇小水小災”的旱澇均不保收的農田,成為當地農民率先脫貧的旱“三田”模式。
2 實行農田補償機制,大力倡導秸稈還田
鹽池縣北部鄂爾多斯緩坡地包括高沙窩鎮、花馬池鎮、王樂井鄉、青山鄉和馮記溝鄉的全部,大水坑鎮和惠安堡鎮的部分地區,面積為6 874.4 km2,占全縣總面積的79.37%。海拔1 400~1 600 m,無霜期132 d,年均降水量290 mm,時空分布不均,年變率大(荒漠草原區-70%~98%,干旱草原區-38%~60%)。大部分為緩坡灘地,有揚黃灌溉之利,但風多沙大,蒸發劇烈,土壤肥力偏低,是該縣的糧、經、草生產基地。長期以來,由于農作物秸稈養分低,只作為養畜的補充飼草料,秸稈飼用利用率不足30%,有的地方甚至以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近年來,該縣農機部門試驗、示范了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化免耕覆蓋秸稈還田、機械化根茬粉碎還田、機械化秸稈整株還田等幾種形式。考慮到當地農作物秸稈多用于養畜,故在作物收獲時采用人工或機器留高茬的方式,在作物休閑期可擋風固土,攔截冬雪和雨水,春播時旋耕滅茬還田。鹽池縣花馬池鎮保護性耕作示范區經過10多年的機械化根茬粉碎還田,使土壤有機質含量由原來的0.96%增長到目前的2.21%,平均每年增加0.1%左右,大大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生物活性,為增產增收奠定了良好的水肥基礎[4]。王旭紅等的試驗研究也表明[5],≥20 cm的玉米根茬粉碎還田,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了2.29%,平均增產玉米375 kg/hm2。
3 多方投入,發展節水灌溉技術
主要包括噴灌、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等。由于社會經濟條件所限,鹽池縣目前主要推行能一次性完成開溝、膜下鋪管、施肥、播種、覆土及鋪膜的機械化滴灌節水播種技術。該技術以節水保墑與節約灌溉用水為目標,在北部鄂爾多斯緩坡地具備補灌條件下,將保水與節水相結合,把覆蓋保墑技術和非充分灌溉技術融為一體,采用膜下種子中間鋪設滴灌帶,根據土壤墑情,每次灌水180~270 m3/hm2,相當于過去定額灌溉的12%~18%,可節約灌溉用水1 125~1 320 m3,從而達到節水效果。
4 結語
在鹽池縣南部黃土丘陵區,應通過修筑梯田、加強小流域治理的基本途徑來實現旱作節水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北部鄂爾多斯緩坡地,應通過根茬的機械化粉碎還田、發展機械化節水滴灌技術的基本途徑來實現旱作節水農業可持續發展。
5 參考文獻
[1] 牛盾.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0.
[2] 姚世平.彭陽縣旱作節水農業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研究[C]//全國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
1.1 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基礎設施是一所大學的物質基礎,它的健全完善與否直接決定著這所大學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無法保證一所大學正常發展的基礎設施,自然也不能實現這所大學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基礎設施仍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一些學校基礎設施根本就沒有,基礎設施的缺乏直接影響著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和順利進行。二是 舊,一些基礎設施過于陳舊,如實驗室的淘汰設備和過期藥品、圖書館的一些陳舊藏書、實習電站的老化等等,這些陳舊的基礎設施根本不能適應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三是小,一些學校基礎設施規模太小,如實驗室設備的不完善、用于教學的計算機的數量的不足、學生宿舍的狹小與緊張等等,這些基礎設施的規模根本不能滿足學校目前的正常教學需要。
1.2 農業高校自主辦學能力偏弱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加快,農業高校的規模也呈不斷擴大趨勢。與全國其它高校面臨的情況一樣,西藏高校自主辦學的能力較弱,對政府支持依賴性很強,缺乏對經濟社會的主動適應能力。高校還不能根據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另外辦學能力偏弱還體現在辦學效益低上,相對的高投入與低水平、低效益的辦學狀況形成強烈反差,與西藏高等農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現實不相適應。
1.3 師資隊伍水平不高
由于社會上的誤解和偏見,客觀上阻礙了優質資源特別是優質師資進入農業高校,教師供給存在很大缺口,師資結構不盡合理,學術水平兩極分化嚴重,學科建設受到很大的限制,造成了教學、科研、學生教育整體水平上不去,學校的聲譽受到影響。
1.4 農業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僵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增長點將由體力勞動為基礎的產量、規模型向知識為基礎的質量、效益型轉化。但是農業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部分教學內容還比較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不適應西藏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西藏高等農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促進途徑
2.1 實施扶持型的高等農業教育公共政策
一方面,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農業高校集農業、科技教育于一體的特殊性,充分認識到發展西藏農業首先要發展高等農業教育,提高西藏高等農業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還需對高等農業教育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如在招生和畢業生就業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增加對農業高校的資金投入、加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等。結合西藏實際,持續擴大辦學規模。
2.2 西藏高等農業教育教育要立足區域經濟,辦出西藏特色
與其他產業不同,農業具有較強的區域性特征。高等農業教育開放性的特征,要求高等農業教育必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西藏 80%以上的人口是農牧民,生活在遼闊的農牧區,賴以生存的是農牧業。受地理、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約,西藏農牧業生產基礎條件相對薄弱,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相對匱乏,農牧業發展水平偏低。因此,西藏的高等農業教育必須堅持面向西藏農業、面向西藏農牧區(林區)、面向西藏農牧民,堅持為西藏的農業現代化服務。西藏高等農業教育應加強特色學科建設與特色專業建設。農業高校要面向西藏實際,加強生態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森林培育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草業科學、植植物病理學、動物遺傳育與繁殖、預防獸醫學、基礎獸醫學、水利水電工程學等學科建設,形成相互配合、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為學校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奠定知識與人才基礎。以特色學科為支撐,不繼加強與西藏農業實際密切相關的傳統優勢專業建設,把優勢專業辦成特色專業。如農學、林學、植物保護、農田水利工程、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等,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就是要使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專業理論知識與素養,還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適應性廣、就業面寬、發展潛力大,經得起職業技術型人才標準的考驗也唯有這樣才能體現出該專業是即是優勢專業也是特色專業。另外,還要從應急辦起來短線專業中甄別出未來西藏農業長期需要的專業,構建相應的學科,形成新的特色學科和特色專業,使學校學科特色與專業特色能夠持續更新,與時俱進。
2.3 大力提高農業院校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力度,提高社會服務水平
面向高校所在區域,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是高校應盡的社會責任。它既是教學實踐,也是科研實踐,同時使學校積累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就農業高校面向農村而言,高校主要是通過科技創新與科技推廣影響產業結構,提高勞動力素質和農村產業的技術基礎,使農業科技含量在農村產業中的貢獻率比重越來越大。高質量的社會服務重在大力提高農業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力度。具體舉措有:第一,利用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形成一批具有較高科技水平的學術梯隊,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第二,提高西藏農業高校科研工作對經濟發展的主動適應能力,強化科研基地建設,使西藏農業高校直接面向西藏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成為促進西藏農牧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三,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合作,拓展合作與交流的領域,提高西藏農業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第四,理順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樹立知識產權意識,以免在交流與合作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2.4 準確定位,推動師資隊伍建設及辦學經費籌措工作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5-0258-1
近幾年來,隨著植樹造林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和發展,我林場的植樹造林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從最近幾年的實際情況看,我們林場每年的更新造林都給我們企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再加上近幾年來林場的采伐限額力度不斷加大,可供采伐的森林資源十分短缺,這就導致了當前大多數林業企業處境困難。然而通過近幾年來的林場在植樹造林中搞林農間作的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當地利用更新后的林業用地進行林農間作,對于減少造林開支,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同時能夠安排大量的企業剩余勞動力,這對于緩解林場資金緊張的情況,發展林場經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里僅以我們林場前年在新植落葉松林地內種植大豆情況為例。
1 林場實行林農間作的經濟效益分析
我們林場前年利用采伐跡地進行更新造林并在林地內間作大豆40公頃,秋后產大豆近10000kg,獲得利潤70000元。因為是第一年間種,各種費用支出比較大,如果是次年再間作的話,則所需的費用還會再減少15000元,這樣算來,兩年的利潤加在一起一年至少會獲得不低于80000元收入水平,平均每公頃收入2000元人民幣。可見,實行林農間作對于林場來說其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2 林場實行林農間作能更好地培育森林后備資源
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林場之所以會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的情況發生,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及時地對造林后進行跟蹤撫育或撫育的年限不足。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前只是對幼林進行撫育三年,這樣一來的結果是常常有一些雜木、灌木、雜草的高度超過了幼樹的高度,造成所造的林木被欺壓,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危害,都會嚴重地影響到幼樹的生長。在通過林農間作的實踐經驗之后,不但增加了林業的收入,還會使林地通過種農田時的整地,一些樹根,灌叢根,雜草根被徹底地清除掉,這些除了能根除掉影響幼樹生長的不利因素外,還可以農養林,把莊稼種好了,幼林也就撫育好了,還有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如此一來,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即使是兩年以后不再進行林農間作,幼林仍可以正常地生長。更何況實行林農間作是有原則的,那就是種地一定要選擇那些豆科之類的矮稈能提高土壤肥力的農作物,為培育幼林創造有利的條件。
3 林場實行實行林農間作可以減少造林經費,為林場增加經濟效益
在林場搞林農間作從根本上說是在開發利用林地資源,同時也是向林地索取短期的經濟效益,通過林農間作,可以實現農業經濟的收入提高,也可以更好地創造林業的生態效益。比如說在造林未成林地間作大豆,每公頃可以創造利潤2500元人民幣,遠比國家下撥的每公頃造林費用多,全林場前年有近850hm2更新造林地,這樣一來,其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由此可見,在造林未成林地實行林農間作是實現以農養林,以短養長的一種簡單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幼林撫育所需的經費,更值得一提的是能夠很好地促進幼林管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因此,建議在全縣造林未成林地大力開展林農間作活動,并且選派專人進行負責,確保這項活動落到實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有利于林業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4 林場實行林農間作可以控制木材采伐量,真正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就目前我們林場的實際情況來看,整個林業面臨著資源危機的狀態。因此,國家從緩解森林資源危機的角度出發,就一定會限制林木采伐限額。在這種情況下,林場要想維持現有的生存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各尋門路,從這點上來說,大林場造林未成林地搞林農間作無疑是一條很好的方法和途徑。如果一個林場以500hm2的造林未成林地來計算的話,在更新造林地上搞林農間作,則可以獲利125萬元,如果木材按照每立方米350元計算的話,則可以少采伐林木3570多m3。如果說按照林木的凈利潤來計算的話,每立方米可按100元計算,相當于12500立方米木材銷售和凈利潤,因此來說,在造林未成林地進行林農間作可以達到以短養長,以農養林的目的,既能解決林場職工剩余勞動力的問題,還能增加經濟收入,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促進林業的長足發展,促進了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自然地也就實現了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中圖分類號:S15文獻標識碼: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7
俗語講“萬物土中生,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由此可知,土壤和肥料對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而土壤肥料作為糧食生產與安全保障的基礎,其合理的運用是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以,對土壤肥料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問題的了解與解決,是現今農業機構關注的重點。
1土壤肥料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其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下的必然趨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具有的轉化養分、水源駐留、承載植物穩定生長等作用是農作物成長的重要保障。因此,對土壤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可有效的保障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肥沃的土壤是提高農產品產量與質量的有效保證。
肥料是土壤養分的基礎,肥料資源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肥料資源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能夠有效改善農作物的品質。
2農村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的同時,人們過多的追求生產量,大量使用化肥,有機肥使用較少,從而導致土壤硬化、土壤肥力下降;根據國土資源部對土地變更的調查顯示:到2006年10月31日,中國的耕地面積為1.22億m2,接近中國耕地面積1.2億m2的警戒線,土地承載力已超過極限。同時,工業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嚴重沙化、耕用土地減少。甚至是自然資源的嚴重破壞。這些問題的產生嚴重地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解決土壤問題的對策
3.1建立健全的土地保護制度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的土地資源保護法律法規,這就限制了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土地保護工作不能取得實質性的有效實施。因此,為了土地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實施,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建立健全的土地保護制度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采取措施。
3.2增加有機肥的利用,均衡土壤肥力
耕地保育工作是保證土壤可循環利用的重要保證體系,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土壤肥力,均衡植物養分供給。因此,有針對性的增施有機肥,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是保障農作物生長的主要措施。例如,在低肥力的土壤中,以有機肥為主要肥料進行施肥,而對于土壤肥力高的土壤資源,可以采用有機與無機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科學施肥。從而均衡土地肥力,保障土地資源的可循環利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術改革
新型化肥的研制主旨在于打破常規化肥利用率低,以及常規化肥對土壤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污染。因此,加快新型化肥的研制是現今化肥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例如,利用微生物技術研制的微生物肥料。目前,主要流行的微生物肥料有磷肥、氮肥、鉀肥、有機復合肥等,在農業生產中根據土地的不同需求,施用不同的肥料,可在根本上解決肥料利用率低以及肥料使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為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化的變革,采用3S(GIS、GPS、RS)的科學技術進行農業施肥作業,可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例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按照每一塊田作物對土壤肥力的需求,進行精準施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資源,又能提高肥料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的浪費,因此,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術改革是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重要途徑。
3.4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合理利用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4-0180-01
可持續農業自上世紀后半頁以來普遍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它是農業領域對可持續思想的具體實踐和運用,是一種更符合人類發展需求的農業理論戰略,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興起。在歷史上我國是農業大國,可持續農業發展戰略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更是我國現階段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國人口眾多,環境資源和人類供給之間矛盾突出,我國用不到世界總耕地10%的土地供養著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帶來巨大的食物壓力。生存環境的惡化導致我國人均占有資源更為稀缺,農業的未來發展必然需要一種更符合自然規律、更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模式。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作為國家的根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他行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民生活條件改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穩步向前以及整體國力提高。
1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障礙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對土地進行掠奪式開發的經營方式。從法律理論上講,農業土地承包合同中界定了承包農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事實上這種經營權只是物化權的一種不具有直接對抗第三者效力的債權形式。在具體實踐中,政府部門集體組織等有權對土地進行隨時的行政性、權力性調整,這些都進一步強調了承包農戶所具有的土地經營權的特殊債權特征。承包農戶對剩余索取權有十分強烈的要求,這與土地承包經營權中的債權模式相悖,兩者之間存在不適應和矛盾。現階段來自各方面的對承包土地的行政性調整干預不斷,由于制度的不支持,承包農戶沒有有效途徑更無權抵御這些干預和調整。承包農戶的剩余索取權無法得到保障,農民不能安心種地,對未來更沒有長期穩定的心理預期,只顧眼前的短期生產行為則成為一種不得已的選擇。農民的短期生產以破壞土壤質量為代價,造成不可彌補的生態破壞。頻繁的土地調整將這些破壞的土地轉嫁給他人,又進一步強化了土地承包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土壤破壞、生態惡化成為一種惡性循環,無法得到有效遏制。
過去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公民被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大類,這種戶籍制度很大程度制約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傳統的計劃經濟下,農業戶口很難轉為非農戶口。在隨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中,我國戶籍制度長期構筑的城鄉二元經濟與社會模式才有所改變。但農村剩余勞動力夸省市跨區域流動和戶籍遷移依然受到限制。目前我國有近一億剩余勞動力滯留在農村無法向城鄉流動,并且數字還在逐年增加。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在穩步提高,但由于戶籍制度的多方限制,我國仍擺脫不了農民遠多于市民的問題。我國的農業戶口依然與農村土地所有制聯系在一起,農村的土地所有者只能是具有農業戶口的公民。這種有農業戶口就可以擁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屬方式與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價交換的根本原則是相互背離的。這種制度促進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化,讓農民的剩余索取權得到了長期保障,這成為當前我國農村農業生產中“外部性”現象嚴重的主要根源。
2 發展可持續農業存在的若干問題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優模式。生態農業是二十一世紀以來出現的新型的并被廣泛認同的農業模式。其重點是按照自然生態規律研究和開發農業資源,同時保護自然資源不受破壞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原則是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遵循農業生態系統內物種共生、物質循環的自然原則。傳統農業生產精髓與現代高新技術相互結合,因地制宜的發揮當地物質人力資源優勢。依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思想,周全計劃,組織專業人才進行合理農業生產,運用工程管理學方法最大限度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的可持續再生生產,以達到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各自良性運轉同時有機結合高效統一的收獲最大效益。生態農業結合經濟學、生態學等多種原理,既保證了農業生產高效產出,充足提供了安全健康的有機食品,重要的是保護生態環境高效的循環再利用,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首先,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市場有條不紊的運行。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也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運行,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保證農產品像其他商品一樣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自由流通并且最大限度的實現商品自身的價值。其次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以農產品生產資料和農業生產力為主導的要素市場體系和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的產品營銷綜合市場體系,同時為商品貿易提供信息傳遞服務的市場中間機構也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促進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投入產出比以及增加農民收入都要求我國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邁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土地,建立健全土地的政府和市場管理制度,提倡土地適度集中發展農業規模經營,推進耕地合理流轉保證耕地長期合理高效利用。堅持政府扶持農業,農產品生產銷售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以市場為導向,讓開放的市場帶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決農戶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讓農民自發的參與到可持續農業的發展中來。
3 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改變過去以破壞土地質量、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尋求一條既滿足當代人物質需求又不影響后代人生活需要的持續發展道路。農業是我國發展的根基,農村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可持續應堅定不移的納入我國發展戰略規劃。
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國家未來發展離不開農業,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社會各界要重視農業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是控制農民數量提高農民素質,實現資源環境與人口經濟協調合理發展。改變長期以來重工業輕農業、重城市輕農村的傳統觀念,打破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模式,鼓勵農民充分發揮積極性參與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中來。
保護農業耕地改善土地質量,保護農業生態改善環境質量。從農村到農民都必須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逐年減少。加強農村政府對耕地的宏觀管理,治理亂用土地問題,同時恢復耕地質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護基本農田不被挪用,因地制宜建立耕地地力恢復保養制度。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污染,生產安全健康的農業產品,在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間形成良性循環。發展資源集約型農業,堅持農業生產中各種生產資料合理充分的利用。物盡其用的進行農業生產,把提高投入產出比作為農業發展的目標。根據可持續農業發展需求完善農業支持的制度體系和技術體系,全方位促進可持續農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0前言
一直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始終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農業經濟也被視為我國的民生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壞境與自然資源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壞與損耗,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則必須確保未來農業經濟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只有選取科學可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才可解決我國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諸多難題,進而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科技能力非常低
由于長期的貧困生存環境的影響使得農民綜合素質一直無法提高,從目前的調查來看,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只有一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學業,也就是半文盲、文盲比例達到半數以上。在農村教育中,九年義務教育執行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數學生無法完成基礎學業。與普通高中相比,職業教育在農村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大部分職業學校都是原高中改制而來,缺乏專業性,教學缺乏吸引力。此外,由于相關農業科研機構存在著動力不足,科研水平不高,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缺乏農業服務方面的意識,農業投資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農村資金也呈現出外流的形式,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
1.2缺乏現代化信息獲取能力
時代的不斷發展促使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這就使得人們對社會各行各業具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穩定發展,這就需要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不斷的豐富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將農作物進行有效的推廣,在農業資源信息獲取方面,則存在著滯后性,仍然采用原始銷售方式,農產品種類較為單一,農作物發展空間非常的狹窄,農業經濟發展缺乏整體發展的潛力以及發展的實力。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經濟發展資金投入不斷加大,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并不是非常理想。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途徑分析
2.1加強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農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有效協調,提升人們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意識,實現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鄉鎮領導工作部門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強化生態環境方面的意識觀念,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規章制度,不斷的加大對生態環境發展的實際保護力度。鄉鎮管理工作部門需要號召農民加強在生態環境方面的認識,特別是在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的農業類生產過程中,注重環境資源方面的保護工作,不斷的加大實際保護力度,保證耕地不被隨意的侵占和破壞,防治水土流失,為土地使用提供便利,為森林資源以及水資源等提供保護,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保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盡可能降低損耗,提高更高的經濟收益。
2.2注重農業經濟發展轉型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豐富農作物種類,引進多樣化的經濟作物,同等土地面積下,不斷增加農業的產出性效益。在進行農業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科技含量高、高效益的農作物,提升農業的種植效率。需要不斷的發掘農作物附加價值,借助深加工的方式來進行銷售,提升經濟效益。在進行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農業分配比例的合理性,還可以適當的加大在林牧業方面的比重,加快農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發展布局的合理化。農業經濟發展中,需要注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開辟,根據農村條件來實現農村資源的最大化發掘,為農村經濟發展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市場調查的科學性,從更加長遠的角度入手,對農村經濟發展進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預測,擴大發展空間,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農村經濟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堅持集約化的發展形勢,轉變過去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實現集約化發展,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轉變,樹立市場化的農村經濟發展意識,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資源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在農業資金、人力以及物理方面的投入,提升農民整體性收入,為農村發展盡可能保留勞動力,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方面的專業化培訓,不斷拓寬農民事業,轉變傳統農作物種植理論以及農作物發展理念,實現農作物在種植結構方面的合理化。鄉鎮企業管理工作部門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為農業種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提升鄉鎮企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經濟長效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網絡布置,讓農民能夠利用網絡來實現現代化學習,利用網絡媒體來關注農業發展動態,對農業總體發展提供基礎的判斷。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利用網絡信息拓寬農產品實際的推廣力度,避免出現大收低收益的現象,盡可能減少在對外銷售方面的運費,拓寬銷售途徑,提高整體收益。此外,還可以借助信息網絡技術來豐富農業信息,注重潛力農產品的發掘以及引進,降低市場競爭力,擴大農業收益。
2.4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即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及農業本身的良好生態系統,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遵從整體大局觀的循環再生理念,再通過一些類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合理地去調整農林牧副漁的生產結構,從而形成生態與經濟的完美互補,促進人類與生存壞境的和諧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5發展集約型農業
中國屬于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發展中國家,基于這一國情,我國學者提出繼續集約型可持續農業的概念。集約型農業是把一定量的勞動力和成本,集中投入到有限的土地中,運用集約經營手段開展農業生產。集約型可持續農業主要表現為加大力度推行農田基礎建設,發展灌溉,科學施肥,改造低產田,運用農業新技術,選取優良品種,實施機械化生產等。
2.6結合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與當地的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有著巨大的聯系,科學技術的運用同樣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運用,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追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科學技術水平,利用科學知識與技能維持農業的產量。例如,科技的利用能夠大大降低人力資源,提升生產的效率;同樣,利用科學的計算能夠幫助當地農民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科學技術的運用,大大降低了人力資源,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結束語
“三農”問題一直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中央及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需要解決好農業發展中的問題,為國家穩定、社會和諧提供保障。從目前發展來看,我國正是處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可持續發展理念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區經濟以及科技等方賣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農業經濟發展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這就需要調動社會各方理想,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為了能夠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城鎮管理工作部門需要了解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農民生態保護方面的意識,不斷的調整農業經濟發展結構,加大在農業經濟方面的投入,借助現代化信息,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聯壽,李泉澤,賈志森,張素珍,智建奇.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J].山西農業科學,2004.32(01):93-96.
[2]李芒h.論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3):7357-7358.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循環經濟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其核心是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目標,構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循環,有效利用資源和減少廢棄物排放,實現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改變。
農業循環經濟是科學地安排不同生物質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環境條件,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產品。生物質包含了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遺體以及其中的生物質能。生物質中的每一種都是農業循環經濟的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為循環經濟條件的不同物質組合形成農業循環的系統。當前,農業循環經濟大體包括以下四種模式:一是農業產業內部循環系統;二是農業—工業循環系統;三是種植—養殖—工業—營銷系統;四是農業—工業—旅游業系統。當然,隨著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還會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環系統。那么,為什么說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呢?
1.1我國農業生產的現狀要求我們必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演變,現代工業的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大量運用農業機械,施用化肥、農藥,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過多施用化肥、農藥,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質量下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響;農機具、石油燃料的廣泛應用增加了對大氣的污染;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造成了畜禽糞便無法全部用作農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問題如不盡快解決,將嚴重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1.2農業的自身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農業與自然生態環境緊密相連、水融、密不可分,使農業經濟系統更易于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農業與人類自身消費最貼近,人類處于食物鏈網的最頂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參與整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這為循環經濟要求從根本上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直接的實現途徑;農業的產業構成特點更易于發展循環經濟。農業產業系統是種植業系統、林業系統、漁業系統、牧業系統及其延伸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業系統、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系統、農產品消費系統之間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協同作用的耦合體。農業產業部門間的“天然聯系”、農業產業結構的整體性特征,正是循環經濟所要建立和強化的,是建立農業生態產業鏈的基礎。因此,我們更應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1.3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我國是一個人口密度高、人均資源貧乏的國家,我國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礦產資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國農業人口多,農業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如果仍以傳統粗放型高消耗、低產出、高污染的生產方式來維持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農業資源輸出會更加嚴重,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會進一步惡化,農業的有限資源將加速耗竭,農業環境和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反過來對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嚴重的制約作用,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應遵循四個原則
循環經濟遵循“4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為原則。
減量化原則,即減物質化,為循環經濟的首要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原則。該原則以不斷提高資源生產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為目標,在經濟運行的輸入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盡可能多地開發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流和能源流。農業上應用減量化原則最科學、最靈活的方法就是“九節一減”,即節地、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電、節油、節柴、節糧與減人。
再利用原則,就是盡可能多次或以多種方式使用人們所購買的東西。堅持并靈活運用再利用原則,就必須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根據再利用原則的要求,對各類農產品、山區土特產品、林產品、水產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產品及有機廢棄物,利用生物技術、工程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進行成分分析,開發新的產品,延伸產業鏈,反復加工,不斷增值。這樣做不僅加工企業本身不再產生污染,而且可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再循環原則,就是盡可能再生利用或資源化,把廢棄物返回工廠,在那里經適當加工后再融入新的產品中。運用再循環原則,大力發展“白色農業”——開發利用微生物資源。中外專家將微生物視作“寶貝”,給它取了個新名詞:“白色農業”。利用它,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無污染飼料、肥料、農藥以及取之不盡的能源。專家認為,開發微生物資源,可以緩解能源與環保的矛盾。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發展農業微生物能源——沼氣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績,在利用農業廢棄纖維質資源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酒精來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方面也取得進展。
再思考原則,就是不斷深入思考在經濟運行中如何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實現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循環利用最大化。人們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有著不斷認知的過程,科技進步沒有止境,構建一個理想的循環經濟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奧妙是物競天擇、長期進化的結果,發展循環經濟必須長期堅持,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以追求達到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實際效果。運用再思考原則,就是要著力經營生態環境,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
從近10年國民經濟的發展來看,我國GDP的增長速度都在8%左右,國家稅收每年都有2000多億元的增長額,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這個增速必將為“三農”的解困奠定強有力的物質基礎。200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422.00億元,增長9.5%;財政收入達到16391.68億元,增長14.6%;財政支出12421.38億元;稅收收入合計15810.24億元,增長21.7%.可以看出,稅收收入穩定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協調,為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提供了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協調的“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是在達到發展經濟目的的同時,又能夠保護好自然資源及其環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環境的承載限度內,使人類及其后代能夠永續生存發展。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人類的發展觀產生巨大飛躍。目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普遍認同的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循環經濟是否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些引起中學生困惑的問題不解決將影響學生對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解。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形成學生正確的人口、資源、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己任的中學地理學科在消除學生這些困惑中將發揮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地理研究性學習能使學生以地理學者的身份進行地理研究工作,地理研究性學習學生不但體驗科學研究過程還能得到科學結論。通過“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性學習為學生消除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持續發展經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經濟發展,二是經濟可持續。從財富的角度來理解可持續發展經濟,就是社會的總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減少。對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其關鍵在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體到一種經濟模式最能統一思想,便于實施。由于循環經濟可以為優化人類經濟系統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關系提供整體性的思路,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經濟提供戰略性的理論范式,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因此,筆者提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的觀點。
從提倡一些廢棄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到循環經濟的提出,是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傳統經濟發展理論把經濟和環境系統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促使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的傳統工業體系轉軌到物質的合理使用和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體系,為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新的理論范式。從90年代確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發達國家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目前,德國、日本都大力倡導建立循環型社會。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消費體系仍在形成階段,建立一個資源環境低負荷的社會消費體系,走循環經濟之路,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發展循環經濟是當前地方可持續發展建設中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建設生態型城市的實現途徑。
循環經濟的具體實現途徑主要包括:要使政府在法制建設方面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責任主體,循環經濟要實現環境資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綠色保障制度體系。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目前,應該加快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試點和總結。建議采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EDP)概念。EDP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的框架。開發綠色技術,使之成為循環經濟的支撐體系。以綠色需求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積極開展循環回收利用的試點。
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措施
該書從我國國情出發,對我國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思路和新舉措進了深全面的探而討,為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獻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寶貴意見和對策措施。
3.1要加快制定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采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思路、目標、步驟和政策措施等,指導全國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3.2要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一方面認真貫徹落實已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如《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依法促進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強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抓緊制定各類相關法律法規,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條例》、《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回收管理辦法》等。
3.3要強化政策導向,堅持鼓勵與限制相結合,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優勢政策,充分發揮優惠政策的鼓勵、引導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與時俱進精神,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適應新形勢的政策體系,包括財政、稅收、金融、投資、技術等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
3.4要加大科技投入,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尤其是探索建立綠色技術支撐體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術提升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以及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另一方面,要組織重大示范項目,選擇具有標志性目標和有廣泛推廣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如清潔生產技術等),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3.5要加大示范試點和典型企業的推動和輻射作用。首先是在繼續推進清潔生產示范試點計劃的實施的同時積極開展循環回收利用的試點。其次,以循環經濟的要求,推進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特別是新建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或工業園區。再就是抓緊推動全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的工作,專家們對于上海循環經濟發展的研究尤其重要
3.6要加強循環經濟的宣傳和教育,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增強人們的觀念和參與意識,提高全民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
這些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會對中國進一步研究循環經濟,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想,促進各地循環經濟的試點和示范實踐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軍,王文興,劉金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探索--循環經濟[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2.
[2]張憲法.對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3,22.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中國1994年了《中國21世紀議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確立為“建立可持續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對農業可持續進行了規范與引導。
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依托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以持續增長的土地產出率、土壤肥力為目標,同時兼顧保護自然資源,將保護與開發并進,走現代化經營方式,走集約化持續發展之路,實現農村的共同富裕。
即墨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780km2,耕地面積74104hm2,人均占有耕地0.07hm2,建成區面積42.65km2,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就。2011年,繼續加大對三農投入,財政支出中農林水事務支出4.8億元,比上年增長34.6%。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全市農村合作組織342個,參與農村合作組織的戶數達到2.8萬戶[1]。即墨市農村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應看到在快速發展帶來的系列問題,環境破壞、空氣的污染、資源的浪費等等。因此,在新形勢下發展可持續農業變得刻不容緩。
1 農業可持續發展概述
在18世紀前后就出現了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目前已經變成全球性的目標,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并稱為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在農業上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高產高效的農業格局。不僅考慮到當代人的利益,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這是可持續發展的主旨。
農業發展可持續性是概念內涵豐富,主要體現為“3個可持續性”協調發展:生產持續性,即保證農產品穩定供給,以滿足人類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的能力;經濟持續,即不斷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改善其生活質量的能力,主要體現于農村產業結構、農村工業化程度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生態可持續性,即人類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開發、保護、改善資源環境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整個農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前提,沒有良好的資源基礎和環境條件,常規式的現代農業就會陷入困境之中。
2 即墨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
2.1 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
全市農機化投入資金4600萬元,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20.4萬kw;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87%,機耕作業面積11.5萬hm2,機播、機收面積分別為10.8萬hm2、9.3萬hm2。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6萬hm2,增長1.1%,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比重為77%;地膜覆蓋面積2.1萬hm2,下降2%。農用拖拉機3.9萬臺,增長2.4%;農用運輸車1.4萬輛,增長3.8%;全年化肥施用量12.8萬t,增長1%;農村用電量7.1億kw.h,下降2.5%;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全市農村合作組織342個,參與農村合作組織的戶數達到2.8萬戶[7]。
2.2 農村勞動力素質明顯提高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農村建設小康的關鍵在于農民增收。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眾多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的農業勞動者。因此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一定要把提高農民素質的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國務院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把農民作為科學素質提高的重點人群之一,并明確由農業部與中國科協共同牽頭組織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農業部要圍繞《綱要》精神,加強與中國科協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搭建工作平臺,緊緊圍繞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組織實施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農民的科學技術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進行了大面積的培訓與提高,使得農村現有的勞動力明顯提高。例如噴灌技術滴管技術大棚技術都能在農村很好的實施說明農民素質已經很好的提升上來了。
3 即墨市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農業資源浪費,農村土地流失嚴重
近年來,即墨市農業環境污染狀況日趨嚴重,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品質,造成農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農藥、農膜等污染,這些污染不
僅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也造成農業資源的極大浪費。科學有效地開發、保護、利用農業資源是21世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農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因為自然原因導致的流失之外還有部分是因為大量的城市建設占用耕地;在原始開墾土地的過程是以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為代價的。
3.2 農業科技投入水平低
即墨市80%的人生活在農村,經營方式以手工勞動為主。科技貢獻率低,科技在農業增產中貢獻份額只有40%,這主要是由于即墨市的農業科技投入水平低、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與經濟水平低、對科技成果的吸納能力差所致。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農民從事種植業的收入不能增加,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還很普遍。雖然國家采取了敞開收購糧食和實行保護價格等措施,遏制了糧食市場價格的下跌,但農民從糧食增產中得到的純收入增加不多。
3.3 農業經濟結構不合理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即墨市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幾乎所有農產品都呈現出階段性、結構性和區域性的供過于求,農產品價格連年下跌。在告別短缺之后,農業結構性矛盾日益顯露出來,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產品質量不高,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雖然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分工有了很大進展,但區域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區域性結構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問題。由于結構調整滯后,農產品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脫節,從而導致部分農產品“賣難”和價格下跌,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提高。隨著溫飽問題解決,城鄉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在家庭總消費支出中所占份額穩定下降,這表明農業增長開始面臨需求約束。目前即墨市各地都在擴大經濟作物面積,或種果樹或種蔬菜,一窩蜂追逐利潤高的行業,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比如在山地可以種植果樹,但是在鹽堿地種果樹是不可能存活的。農林牧漁發展不全面,農業產值33.4億元、林業產值0.4億元、牧業產值21.3億元、漁業產值30.8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7億元。
4 促進即墨市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4.1 協調人口與農業資源的關系
盡管農村人口控制和計劃生育工作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突破性進展,但人口問題遠未“終結”,謀求人口與社會經濟、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將是我國漫長的鄉村現代化進程中一個極為艱巨的優先關注事項。
為了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一五規劃建議”高度重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一基本國策。國務院在《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中也進一步強調,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重要的戰略位置上。這一切無疑為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未來方向
實現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搞好農村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人口與環境資源矛盾由來已久,要解決這個矛盾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堅定不移的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人口得不到控制環境與資源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也落實不到實處。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就是實現農業的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即用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裝備農業,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組織方式管理農業生產和經營,并實施全過程標準化運營。因此,農業產業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牛鼻子”。農業產業化通過合理地配置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把千家萬戶農民和千變萬化的市場聯結起來,把農業生產改造成為與市場經濟相銜接的社會化大生產,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4.3 合理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及發展模式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合適的經濟結構應該充分考慮到即墨市各縣鎮的實際情況,像鰲山衛鎮有自己的特色經濟粉條就應該合理保持與發展,同時可以考慮發展副業。在現在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的經濟結構是需要充分考證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轉變觀念,加深對結構調整重大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是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深
次矛盾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立足青島市實際,在深化認識、轉變觀念,抓住重點、突出特色,創新機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4.4 幫助農民轉變思想觀念,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農民從根本上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可,真正接受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進行宣傳和倡導。提供外部支持,如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向農民提供優良品種,改進栽培和飼養方式,引導農民科學施肥,推行節水型農業、生態型農業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農業生產方式。讓農民切身體會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他們大有好處,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 鮑貫洛. 關于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幾個問題[j]. 灌溉排水, 2005(03).
[2] 胡濤, 陳同斌.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研究[m].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7.
[3] 胡皓. 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m]. 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4] 賁克平. 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探討[j]. 農村發展論叢, 2007(01):14-16.
[5] 蔡昉. 區域比較優勢與農業持續增長的源泉[j]. 中國農村經濟, 2009(11):40-45.
[6] 蔡運龍. smit b.持續農業及其中國態勢[j]. 地理學報, 2009,50(02):97-105.
1、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及意義
1.1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一條根本途徑
生態農業要本著國情為出發點,遵照生態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實行農業生產,無疑會使農業生產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農業發展戰略轉移,使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
1.2生態農業的發展關乎人類健康及綠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發展生態農業則可充分發揮動物、植物及微生物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種或品種輪換的種植方法,并利用天敵防治害蟲,從而減少化肥與農藥使用量,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產品,因此生態農業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生態環境。
1.3生態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得以提升
發展生態農業,可大大提升經濟效益。由于生態農業,不但可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及增值作用,還能加速物質循環及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與此同時,還能為社會創造品種多樣化的質優農產品,可以確保人們對農產品日漸增長的擴大需求。因此,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應大力提倡。
2、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生態農業是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與資源短缺問題日趨嚴重,許多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并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改善,在不久的將來,巨大的生態危機就不可避免。基于此,要從根本上轉變以往的農業生產方式,合理使用生態資源,同時建立起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新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在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不斷與市場的基本需求相適應,調整農業產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結合本地區的產業特點,對現代的相關經濟和產業進行調整,以突出農業生產的地區優勢。
2.2生態農業建設是未來我國農業生產所追求的目標
在未來的農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要把對農業資源的利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合理發展與運用生態環境。與此同時,還要把傳統與現代農業技術中的優勢相結合,并不斷完善,建立起優勢更加顯著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新模式,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使未來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真正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發展效益的協調統一。
2.3生態農業建設可使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生態農業,是通過對自然、社會及經濟復合生態系統結構的改造與調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自然資源與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副產品及廢棄物得以多層次與多途徑的合理利用,大大降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減少污染的發生。基于此,生態農業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使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較大改善。
3、促進與發展生態農業的相關措施
3.1加強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
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目前仍處在初級階段,要想使人們轉變傳統觀念,進一步了解并接納生態農業,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同時強化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進行生態農業的推廣,切實使生態農業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生態農業的推廣與發展。
3.2建立生態農業保障體系
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如服務、技術及資金保障體系,使生態農業體系具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智力支撐以及農技服務網絡的信息支撐,更加有利于培訓與引導農民按照農業技術規程,進行生態農業建設。要落實上級的各項惠農政策,并及時制定出臺相應的扶持優惠措施,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
3.3從嚴把控人口數量,降低帶給土地的沉重壓力
眾所周知,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非常有限,在當前生產力狀況下,土地的數量很難供養眾多的人口。人口如果增加太多,就會超出土地的實際承載狀況,必然導致土地的掠奪式開墾,這必定會極大地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土地的持久運用。所以,堅定不移地合理把控人口數量、追求人口質量要堅持下去,這是達到土地持久運用的關鍵舉措。
3.4逐步促進土地整理墾殖,科學開發后續土地資源
具體措施有:抓緊整理農村的居民地區,要遵循農村宅基地的劃分準則,積極進行科學規劃,分步驟地推進監管空心村及合并村莊工作,將多余的宅地還給農田,使耕地面積得以拓展。及時整理農田,比如說整理農田里的多余小路、河溝、防護林,減少墳墓用地等。積極調整地塊,借助于小塊湊成大塊的模式,將某些零散的土地并合為比較大塊的土地,從而方便規模管理。對廢置的土地加以開荒,盡可能讓它得到充分利用。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加大對土地資源的科學開發力度。
3.5改善土地運用構成,使土地資源達到最優配置
我國出現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資源沒有進行理性搭配,農耕地到處開墾。在農、林、牧業中,林牧業非常微弱,比例相當不合理。所以,對產業構成進行調整,助推優質產品的發展,達到產業化運營是目的,是國內延伸產業鏈、保持生態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選,也是達到區域生態及經濟效益雙豐收的重要法寶。依照我國的自然社會經濟現狀,在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時,整體思路要推動農、林(草)、牧全方位發展;在行業構建方面,要凸顯飼、農、經三元構成;在實質舉措上,要做到草灌優先;在挑選關鍵技術的時候,要特別重視開發利用高新技術。
4、結語
綜上所述,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重生態和經濟為基礎,并深刻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必要性的認識,對解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結構的優化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從農業經濟效益發展的角度砜矗在發揮重要作用的生態農業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 閻占定,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院長,教授,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博士;向夏瑩。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2007級碩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4
中圖分類號 F3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學術界從不同角度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頗豐。賀聰志和李玉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綜述》(《農業經濟問題》,2006年第10期)中比較全面地介紹了近年來對新農村建設的研究。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研究經歷兩個階段:一是對中央政策的解讀階段,研究的焦點集中在新農村建設背景、意義、內涵等方面;二是對新農村建設路徑和實踐的探索階段。比如新農村建設存在的障礙、國外經驗的借鑒、途徑探索等等。這些研究和探索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在實踐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地政府為農村和農民做了許多的具體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電線、蓋房子等等。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發展,如何保證新農村建設常建常新和可持續發展,這又成為一個新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從目前學界的研究現狀,從新農村建設的實踐經驗,從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來綜合考量,筆者認為。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無論從理論研究還是從實踐需要來看,都應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階段,學界的研究應該更多地重視這個研究課題。因此,筆者擬就目前學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現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必要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內容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拋磚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來研究和關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一、學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現狀
如上所述,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研究十分火熱,研究內容和成果十分豐富,從學界、政府部門到媒體都十分關注。相比之下,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則顯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從制約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因素來研究,或從就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來研究,很少有人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和體系來研究。從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搜索1997,2008年之間直接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論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觀點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內涵的解讀和體系指標的初探。中國人民大學李院平撰寫的“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內涵解析及其促進對策”一文,從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生產和經濟系統、人類需要及其滿足系統、社會系統和科學技術系統等因子構成的一個整體的一般原理,結合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二十字”方針來解讀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并認為要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建立農村循環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楊漾、殷茵撰寫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圍繞“二十”字方針,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并進行了數理分析,試圖將該指標體系用于實踐,深入農村調研,開展農村資源和環境的監側和評估,發現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對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環境美: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河南社會科學》,2007(4))一文,從“村容整潔”的一個側面來解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問題,認為新農村建設環境美與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是一致的,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應首先注意保持環境美化,并探討了保持農村環境美的實現路徑。
2,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實踐路徑的研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的嚴法善教授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一文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可從以下4個難題來著眼和著手:控制農村人口數量;保持一定數量的耕地;減少土地污染;實現農產品優質高產。武俊松的“發展農村教育是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6))和鄧芳的“教育――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世界農業》。2006(7))的文章都認為,發展農村教育和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是中國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而發展農村教育,必須確定正確的發展思路。馬慧景在“構建我國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撐體系”(《當代經濟管理》,2008(9))一文中則認為新農村可持續發展需要構建內外結合的支撐體系,通過外在正式制度約束建設主體行為,非正式制度激發農村建設者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積極性。認為建立嚴格執法體系,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加強技術投入是完善新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撐體系的重要途徑。
3,對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閻占定在“關于增強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思考”(《學術論壇》,2007(7))一文中,通過對可能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實和長遠發展的農業資源、農村體制、農民收入、新型農民培養等因素的分析來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強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文章認為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業資源和農村環境是重要的載體,農村科技是動力,農村體制和機制是保證。因此。要激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不斷增強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就必須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環境、深化農村體制改革與創新、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從研究的角度說,就是要加強對這些方面問題的研究,從理論上為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指導。
其實,在國際學術界,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早有研究,1984年哥爾丹?道格拉斯編輯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確提出了“農業可持續性”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剛提出就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1991年在荷蘭丹波召開的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發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擬定了關于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自此以后,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新思潮,無論是理論界還是政府管理界均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視,但是對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研究并不多。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農村可持續發展進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和作用,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深化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行了鋪墊,為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但是,從各地新農村建設實踐要求來看,現在的研究廣度和深度都不夠,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深入。主要表現在:現有研究工作多從某一領域出發,缺少各學科之間的協同配合,且大多數側重于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討,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研究比較少,對制約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間的全面和系統性的研究欠缺,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因此,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化研究不僅必要而且任務十分艱巨。
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必要性
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這不僅僅是一個一般的理論研究課題,而且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我國農業大國的國情、農村的特點、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發展目標以及現實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1,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要重視對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地域廣,農業人口多。農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繁榮。一方面,農業資源相對不足,耕地面積有18.2億畝,人均耕地1.2畝,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時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斷增加,在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國廣大農民比較穩定的收入仍然來自農業,輕工業發展也依靠農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農村又是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市場。以湖北省為例,湖北省地處中部、長江中游,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全國的農業大省。湖北省農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十分明顯。依據測算,全省國民收入中的38%來自農業。75%的輕工業依賴予農業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總人口6000多萬人,農村人口4294.6萬人,農業生產用地面積1228萬hm2,耕地面積只有334.25萬hm2,人均耕地0.0566hm2,遠低于全國人均水平,直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的警戒線。目前湖北省農業生產自然資源緊張,耕地減少,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庫中有93座因病險限制蓄水,相當于損失20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農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響功能的發揮。因此,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全面建設農村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2,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決定了需要重視可持續發展研究。新農村建設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擁護和參與,農村各級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農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實踐經驗,雖然進行了示范試點,但仍然出現了認識上、工作方法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存在誤區,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認識不深,把新農村建設片面、簡單理解為新農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莊,因此重村容整潔,輕生產發展;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農業基礎設施破壞嚴重,缺乏投入,農業科技水平比較低,科技支撐能力不足,成果轉化率低,這些成為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瓶頸”因素,影響了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三是農村人力資本存量不足,農業人才缺乏,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新型農民培養任務艱巨。此外,農村經濟結構單一,質量不高,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對農村支持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這些都成為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審計局胡正全、華、吳軍最近對2005年度農村家園建設項目(試點)進行就地審計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新農村建設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積極響應和廣大試點村農民熱烈歡迎。試點村基礎性設施建設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但是,在審計調查過程中也發現,部分試點村致富門道思路不清晰、主導產業不明晰;涉及農業命脈的水利設施建設、維護投入不夠,“早不能灌、澇不能排”還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其后的期維護、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證等。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內容研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是一個比較復雜、涉及面很廣的研究課題,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內容都應該圍繞如何保持和增強新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來確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緊緊圍繞如何增強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主題,認真分析我國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兩個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從現狀、問題人手,從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公共事業和小城鎮建設、進行村莊環境整治、保護農村環境、開展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理論模型和實踐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對象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其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就必須采取文獻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把個案剖析與一般分析相結合。科學地選擇調查區域與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訪談、田野調查等形式深入農村,深入田間地頭,聯系相關部門,從宏觀和微觀結合的角度收集有關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形成既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內容。由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強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內容應該從新農村建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制約因素、評價體系、解決措施等方面,
把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內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