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綜合開發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17 06:35: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綜合開發論文

篇(1)

積極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以牛(肉牛、奶牛)、羊、豬、禽等畜產品、名優特經濟林、特色水產品為重點,加快發展畜牧業、林業和水產業。加大對特色農業和優勢產業的扶持力度,形成專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的生產格局。把畜牧業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予以重點扶持,促進糧食的轉化增值,“十五”期間計劃養殖畜禽1.2億只、出欄畜禽9300萬只(以羊單位計),發展水產養殖面積376萬畝。扶持經濟林、蔬菜、花卉、水果、藥材等高效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建設,計劃發展經濟林775萬畝、種植蔬菜171萬畝、花卉23萬畝、藥材122萬畝。

篇(2)

三是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圍繞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理論學習、優質服務品牌建設、招商引資、“三解三促”、“雙聯雙助”、“四型機關”創建、文明創建、黨風廉政建設、管理創新等重大主題,從每一項工作的創新中去不斷挖掘亮點、挖掘信息源。加強與各級各類媒體的協調合作,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媒體的系列宣傳活動,做到精心組織,統籌協調,周周有信息,月月有活動。加強本局網站的建設和利用,做到欄目有特色、信息容量大、時效性強、宣傳效果明顯。

篇(3)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7-0342-02

1 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的成效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是以改造中低產田為重點,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突破口,建設優質、高產、穩產、節水、高效農田,增強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推廣為重點,加強項目區農民的科技培訓,提高項目區農民綜合素質,促進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提高[1]。土地治理項目投資分四大類:一是水利及田間道路工程設施投資,一般占總投資的88.0%左右;二是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投資,一般占總投資的5.5%左右;三是林業措施投資,一般占總投資的3.0%左右;四是其他工作措施投資,一般占總投資的3.5%左右。作為縣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受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的委托,主要承擔縣域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項目的實施任務。自2006年以來,蕪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先后在六郎、陶辛、方村、花橋和紅楊5個鎮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項目13項次,對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據調研綜合分析,實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加速新品種的應用推廣

8年中,先后引進水稻、小麥、油菜和棉花新品種90余個,開展新品種展示566.7 hm2,根據全縣大田生產用種統計,自2006年以來,全縣95%以上糧油棉推廣品種系在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試驗區篩選出來的。目前,蕪湖縣水稻品種每2~3年就能更換1次,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優質率達96%;油菜良種覆蓋率為100%,優質率達99%以上。

1.2 促進新技術的應用

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核心示范區“皖南優質煙葉――雜交雙晚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帶動了該項技術在崗丘區的推廣,2007―2013年,累計推廣面積2 226.9 hm2,增收節支722.3萬元,該項目榮獲2012年蕪湖縣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過引進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品種在項目區試種,帶動全縣超級稻生產面積逐年擴大,2006―2013年,累計推廣超級稻面積3.62萬hm2,平均產量達9 522 kg/hm2,實現增產868.5 kg/hm2,累計增收稻谷31 439.7 t,增效達8 172.8萬元。通過在項目區示范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07―2013年,累計推廣運用配方肥5.01萬t,增效19 502萬元,中心土肥站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糧油生產上的應用研究”獲2010年度蕪湖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心全力推進農機農藝結合,推廣水稻機耕、機插、機防(植保)、機收等全程機械化技術,水稻機插年服務面積1 333.33 hm2,研制的“水稻機械化栽插配套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獲2013年度安徽省級科技成果獎。

1.3 提高農民科學種田素質

農業科技推廣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強項目區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這也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手段。2006年以來,蕪湖縣農技推廣中心組織栽培、植保、土肥和農業環保專業站技術骨干,在5個鎮13個項目區累計舉辦適用技術培訓班396期,受訓農民達38 282人次,分別超過計劃任務的11.5%和6.9%。共接待咨詢1.1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1.7萬份。由于培訓內容結合項目區示范作物特點,很有針對性,所以深受項目區農民的歡迎,有效提高了項目區農民科學種田素質。

1.4 科技示范成效顯著

科技示范項目是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投資重點。2006年以來,蕪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13個項目區累計開展了優質水稻新品種高產群體優化質量栽培,超級水稻超高產栽培,優質油菜、小麥新品種高產栽培,優質棉花新品種高產栽培和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計48項內容示范,總計示范面積5 237.7 hm2,累計投入項目資金251.0萬元,據調研統計共增收節支為1 351.3萬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00∶5.38,實現了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的成功轉化目標。

1.5 提高農技人員為農服務水平

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的實施,鍛煉了農技推廣隊伍。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資金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農技推廣資金(新種子、肥料、農藥、植保器械購置)的不足,使得一批先進的實用技術在項目區得以運用展示和推廣[2]。8年來,先后引進先進實用技術7項,同時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中心技術人員獲省級科技成果1項,獲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縣級科技進步獎3項,2人獲縣首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中心“蕪湖縣超級稻超高產栽培研究推廣創建團隊”榮獲蕪湖縣首批“533”產業創新團隊稱號,中心技術人員撰寫的學術論文有34篇在省部級以上專業刊物發表,60%的專業技術人員能獨立編寫項目論證書,承擔項目實施和撰寫實施工作總結,并具備承上啟下接納培訓后備人才的能力,提高了農技人員為農服務的整體水平。

2 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的主要做法

2.1 認真抓好初步設計工作

根據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局有關文件總體要求,結合項目區實際,組織專業公司認真編寫《××鎮土地治理項目初步設計》,并報上級批復實施。

2.2 開展項目調研

根據省、市農業綜合開發局對蕪湖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的核批內容,組織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再次深入到項目規劃區開展調研,在核批內容的基礎上,認真細化編寫《××鎮土地治理項目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實施計劃書》,同時成立項目實施管理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將《項目實施計劃書》上報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待批實施。

2.3 簽訂《項目實施合同書》

經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同意,由縣農業綜合開發局、項目區鎮人民政府和縣農技推廣中心三方簽訂《項目實施合同書》,明確各方責任和義務,將項目措施概況、項目實施主要內容、年度計劃進度、驗收考核指標和財政資金使用預算在合同中進行明確。

2.4 嚴格監督實施和資金管理

縣農業綜合開發局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對縣農技推廣中心承擔實施的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進行全程監督和管理,在開展科技培訓,種子、農藥和肥料詢價采購和發放,以及平時技術指導時,縣農業綜合開發局、有關鎮政府都派人全程參加并監督實施,確保項目計劃內容能全部實施到位[3-4]。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國農辦〔2006〕13號《關于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科技推廣費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縣農業綜合開發局嚴格按批準的項目計劃,所有項目資金實行縣級報賬制管理,專款專用,因而從未發生項目資金挪用和截留情況。

2.5 做好項目總結

縣農業綜合開發局督促縣農技推廣中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收集有關圖像和文字資料,并做到完成一個示范項目自驗一個項目,在項目實施結束時,項目實施技術指導組及時編撰《項目實施資料匯編》。在國家和省、市對蕪湖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驗收前,縣農業綜合開發局會同項目區鎮人民政府聯合撰寫《項目驗收匯報材料》,并邀請縣電視臺結合平時采訪報道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內容,攝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DVD光盤進行聲像動態匯報,此舉受到上級驗收組領導肯定。

3 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業及科技推廣資金比重過小。據蕪湖縣8年來統計,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投資在整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資金中所占比重僅占5.5%左右,因此嚴重制約了項目區良種良法配套及新技術的大面積推廣。二是成果轉化資金不足。省、市二級農業綜合開發局對縣級實施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的農技人員在繼續教育及科技成果引進轉化方面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各地市之間交流少,外地市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得不到及時宣傳和推廣。三是資金運轉困難。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資金大多用在物化技術投入上,由于實行報賬制,所有物化投入,如農藥、種子和肥料均由實施單位先墊付,待物資發放到位后才按程序報賬付款,加大了實施單位資金運轉難度。四是社會化服務體系薄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社會化服務體系薄弱,對種植業的服務功能不強。

4 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建議

4.1 提高項目資金投入比重

黨的十報告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2014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加大投入力度,規范建設標準,探索監管維護機制。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為提高農業科技成果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實施成效,建議將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資金投資比重由5.5%提高到10%~12%。

4.2 加大培訓和交流力度

省、市二級農業綜合開發局要組織基層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學習和借鑒外地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

4.3 向實施單位預撥資金

為減輕項目實施單位資金運轉困難,可考慮先撥付一定比例資金到項目實施單位,待正式報賬后再扣除的做法。

4.4 鼓勵成果轉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建議在農開項目中列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和鼓勵農技人員參加各類繼續教育學習,對引進農業科研成果給予資金支持,對在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將農業科研成果進行成功轉化并取得顯著業績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5]。

4.5 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

在農業及科技推廣項目實施中,根據項目區實際,扶持成立一些協會,如糧油種植協會、棉花生產協會、植保社會化服務協會、產業化協會等,構建“協會+農戶+企業”的平臺,開展統一良種、統一栽培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訂單和統一加工的“五統一”措施,全面提升項目區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6-7]。

5 參考文獻

[1] 唐宗陽.農業綜合開發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9):359-360,363.

[2] 劉建.南通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農業科學,2006(6):11-14.

[3] 張志強.蕪湖縣農業綜合開發的效果、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6(13):44-45,29.

[4] 劉建,王軍.新農村建設中創新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工作的幾點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07(5):44-46.

篇(4)

1.1加速了新品種的應用推廣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抓好良種引進和試驗示范、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是提升優質糧油產業,提高農產品優質化程度的基礎。蕪湖縣農技推廣中心利用農業綜合開發實施平臺,緊緊抓住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這根主線,積極與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的種業集團協作,每年引進一定數量的新品種開展不同層次的試驗,對試驗中表現突出的品種,進一步擴大面積進行示范推廣。15年中,先后引進水稻、油菜品種近400個,開展糧油新品種生產展示近800hm2。根據大田生產用種統計,自2000年以來,全縣95%以上的推廣品種是在綜合開發試驗示范中篩選出來的。目前蕪湖縣水稻品種每2~3年就更換1次,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優質率達96%,油菜良種覆蓋率100%,優質率達99%以上。由于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和引導,蕪湖縣新品種推廣工作扎實有效,品種優良率和產量穩步提高,2000—2003年連續被安徽省農委評為優質良種示范推廣和新技術應用先進縣,2003年獲省“農產品優質化創建十強縣”稱號,2006年被安徽省農委確定為優質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示范縣。在農業綜合開發示范的基礎上,2008年蕪湖縣實施蕪湖市1.33萬hm2超級稻推廣工作,當年推廣超級稻3000hm2,2007—2009袁隆平院士連續3年來蕪湖縣考察,目前蕪湖縣超級稻推廣已過6666.67hm2。

1.2促進了新技術的應用

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保證。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啟動下,蕪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利用有限資金,先后引進推廣了水稻旱育秧技術,1996年后進行改良推廣,年推廣面積8000hm2,最高年份應用面積1萬hm2以上;1995年起示范推廣軟盤拋秧技術,并開展了水育旱管方面的技術研究,年推廣面積3333.33hm2以上;1998年起重點推廣水稻免耕直播技術,年推廣面積達6666.67hm2;1998—2002年開展了優質雙低油菜綜合技術運用與高產攻關,年應用面積1.67萬hm2,并獲農業部一等獎;2004年起開展水稻集成技術的應用,2005年應用面積達2.67萬hm2,2006年3.33萬hm2以上;2005年引進無盤拋秧技術并進行示范推廣,2006年推廣面積1013.33hm2;為適合集約化生產需要,2003年起與農機管理局協作,開展水稻機插秧技術研究與示范,2005年全面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2006年全程機械化應用率達90%以上;1997年實施推廣油菜“一殺一封”免耕移栽高產配套技術,全縣化除率已達98%以上,同年實施無草害、無螟害工程;1998年起開展測土配方精準施肥技術示范推廣,同年引進推廣農作物秸稈速腐技術、沼液肥料和有機肥增施技術;2000年起引進農業專家系統并在水稻、油菜生產上應用,累計應用面積達5.33萬hm2;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起動下,2005年起蕪湖縣全面開展了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年推廣應用面積4萬hm2。農業新技術的引進、開發應用,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更改進了項目區內的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新技術的普及,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

1.3為發展高產高效農業注入了活力

為有效地利用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5年來蕪湖縣農技推廣中心根據蕪湖縣耕作制度特點,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的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在項目區對主要農作物進行有效的組裝配套,并開展高產高效模式的研制與示范推廣,先后開展了“油-瓜-稻”三雜配套、“油-瓜-棉”立體種植、“早白菜薹-早熟毛豆-秋延西瓜”、“早白菜薹-土豆、西瓜-雜交水稻”、“油-棉套栽”、“煙葉-稻”一年兩熟輪作等為主的高效栽培模式的研制與示范推廣,2000年這些模式被縣委確定為“傻瓜技術”,力倡在全縣范圍內應用推廣,年推廣種植面積達1萬hm2以上,經濟和社會效益極為顯著。高效模式運用推廣,有力地推動了蕪湖縣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了糧經作物的協調種植,提高了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1.4推動了種植水平提高

開展高產攻關示范是推動全縣整體種植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證。多年來,蕪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利用綜合開發科技措施,在涉及到的項目鄉鎮堅持開展“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糧油無公害生產基地。15年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先后開展糧油高產攻關511.9hm2,高產栽培示范近4000hm2,已建立鎮級無公害生產基地5個,面積1.33萬hm2。在抓攻關示范上,農技中心組織工作隊進村駐點,高級農藝師主抓萬畝示范基地建設,農藝師負責千畝示范片的具體指導;每個高級農藝師抓好1個66.67hm2高產攻關點,在示范區內,縣鎮技術人員協助高中級農藝師抓好示范片、攻關點及上門入戶的技術指導,不留技術推廣死角。此外,在綜合開發項目實施中,每年每名農技人員聯系10~15個科技示范戶、3~5戶種植大戶、2~4個示范村,達到點面結合的示范效果。15年中,已累計培育科技示范戶2502個,種植大戶668戶,開展現場觀摩91場,觀摩1.94萬人次。高產攻關示范工作的開展,推動了全縣種植水平的整體提高。

1.5提高了農民素質

農業科技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這也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手段。在項目實施結束后,為造就一批穩定的土專家隊伍,蕪湖縣農技推廣中心從栽培、植保、土肥、環保等專業站所抽派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成立了科技培訓“講師團”,編印有針對性的鄉土教材,在每年春秋兩季,集中開展技術培訓,并根據農時季節特點,靈活機動地開展關鍵性技術應用培訓,年辦培訓班100場次以上,培訓咨詢近2萬人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15萬~20萬份。此外,利用項目實施契機,以鄉鎮為單位,縣鎮兩級組成聯合技術指導組,在農作物生產的關鍵時節,深入田間地頭,在全縣開展巡回指導,指導農民科學水肥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提高了農民科學種植素質。

1.6以項目實施為基礎,組織開展訂單農業生產

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提升了蕪湖縣優勢農產品的品質和檔次。為增加農技推廣服務功能,做好農業綜開發工作,2000年縣農技推廣中心以綜合開發項目實施為依托,創建了533.33hm2六郞專用品種示范區,在專用品種示范區內單一品種區域化種植,做到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同時積極與加工企業合作,為企業與種植農戶牽線搭橋,開展訂單生產。在技術服務上,為他們篩選品種,通過測土配方,開展精準施肥,通過增施有機肥,進行科學水肥管理,達到健身栽培,通過植保技術承包,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在農業綜合開發的有力推動下,自2000年以來,先后與企業協作,創建無公害生產基地8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3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個,累計面積達1.87萬hm2,創建無公害大米品牌8個、綠色食品品牌3個、無公害蔬菜和茶葉品牌6個,開展水稻訂單生產近9.33萬hm2、油菜訂單近6.67萬hm2。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品牌的創建,提高了蕪湖縣農產品市場的競爭水平。

1.7促進了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建立

運籌項目資金,在項目區創建和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統一供種、統一栽培與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械機收、統一收購加工”的“五統一”措施。在項目實施中蕪湖縣共組建配方肥銷售網點36個,年供肥能力5000~6000t,直接供應配方肥1.33萬~1.67萬hm2,輻射采用配方施肥面積1.33萬hm2,累計年采用配方施肥面積2.67萬~3.00萬hm2;創建機耕機收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10個,在水稻播栽與收獲季節對全縣水稻開展全程機械化服務;以全縣668個生產大戶、40個農資經營戶為依托,組建了16個植保統防統治技術承包社會化服務隊,年實施和輻射水稻病蟲草害統防統治面積2.67萬hm2以上,輻射帶動清水、火龍崗兩鎮面積1萬hm2,統防統治年累計面積3.67萬hm2。利用協會+企業抓主推品種應用和提升糧油品質,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以來,累計開展糧油訂單生產超過20萬hm2,其中開展水稻訂單9.33萬hm2,油菜訂單6.67萬hm2,小麥訂單4萬hm2。

1.8提高了農技人員服務水平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鍛煉了農技推廣隊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農技推廣資金的不足,使得一批先進的實用技術得以運用推廣。綜合開發項目實施以來,縣農技推廣中心先后引進先進實用技術12項,同時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這期間先后獲得省部級一、二等獎4次,市縣級科技進步獎19項,有1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和3人獲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安徽省學術和學科帶頭人稱號,1人獲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創新獎,4人獲農業部先進個人,1人獲全國糧食生產技術標兵;項目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中心技術人員15年中先后有92篇學術論文在省部級以上刊物上發表,50%的專業技術人員能獨立編寫項目論證,承擔項目實施和撰寫實施總結,并具備承上啟下接納培養后輩人才的能力,提高了農技人員為農服務的整體水平。

2發展對策

2.1提高農業科技資金比例,建設展示中心

農業及科技推廣措施在整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中所占比重過小,每年在項目實施面積、良種良法配套及新技術運用方面推廣有限,建議提高農業科技措施資金比例。農業綜合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應用展示每年隨項目實施鎮的變化而更替,雖然擴大了示范展示范圍,但新技術的應用從農民接受到熟練應用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不斷的變化地點,不利于項目區農戶對新品種、新技術的鞏固和提高。建議在農開項目中另辟一部分資金,用于扶持建設一個穩定的、面積在33.33hm2以上的展示中心,重點展示新品種、新技術及新的科研成果。

2.2支持和鼓勵科技人員繼續學習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開項目中對科技人員繼續教育及科技成果缺少應有的支持,建議在農開項目中列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和鼓勵農技人員參加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對引進農業科研成果給予資金支持,對在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將成果進行成功轉化并取得顯著業績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表彰和物質獎勵。

2.3創建社會化服務意識

篇(5)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結構調整,對于我國這個有著十幾億農民的農業大國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視作用。而且經過我國近幾年以來的努力盡管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效果,但是其中在土地治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問題。現階段,為了保障我國農業持續、健康以及快速發展,土地治理需要與產業化結構調整相結合,因此應該對農業結構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應對加入WTO對我國農業帶來的沖擊。

將土地治理與產業化經營項目進行有機結合,可以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土地治理與產業化結構調整相結合,是新階段農業綜合開發的一項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是實現規模開發,提高投資效益的有效途徑。在產業化調整過程中應該注意研究以及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農業結構調整應該注意特色,因地制宜

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要注意將增減種植面積這一工作做好,而且還需要注意突出地方優勢,走特色道路。尤其是在入世之后,國外許多的農產品都將源源不斷涌入我國,農產品的選擇性也勢必得到增加,競爭力也將愈演愈烈。所以,農業結構調整需要結合區域地理條件,對資源配置進行合理優化,最大程度上利用特色產品實現帶動農業結構調整以及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目的。特色文章做好的關鍵就是要注意把握市場脈搏,不斷進行養殖、以及種植工作,還有就是調整農產品加工業的適宜性以及連續性,調出產品的特色,調出產品的優勢,穩定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農業結構調整應該結合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屬于弱勢產業,制約農業的因素比較多,所以當前任務就是在一定時期內核一定范圍之內,使農業得到快速高效的發展,其關鍵性因素就是培養農業龍頭企業,加快農副產品的流通,進行產品化經營模式。農業結構調整應該勇于跳出初級生產規模,不斷擴張橫向發展的空間以及不斷擴張縱向發展的空間,與其他產業進行相結合,這樣才可以合理有效的抵御以及消除農業的市場風險。產品化經營是建立的一種新型伙伴協作關系,其建立的目的是促進不同生產者和經營者,產品化經營可以使農業生產、加工以及流通等領域得到有機的結合,形成集農、工、貿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產業化結構調整與產業化經營相結合,可以使流通部門的資金優勢、市場優勢以及信息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樣也承擔了生產單位無力承擔的工作,然后再與加工、生產相互結合進行形成一種集團式的一條龍式大市場產業鏈,使農業專業化、農業市場化以及農業社會化得到促進,進而達到產業中的每一個環節均可以享受整體利益的目的。

農業結構調整應該緊密聯系農村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的目的之一就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在農業產值沒有得到新突破的情形之下,農業人口轉為非農城鎮居民的數量越多,農民人均收入就會越多。除此之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進程比較快,農產品加工產業鏈也就比較長,因此,農民在加工、保鮮、儲運以及交易等過程中收益就會越多。所以需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要注重推進產業規模化的進程,與小城鎮建設進行緊密相結合,充分發揮當地自然、經濟、區位以及人文環境等資源優勢,最大程度上做到揚長避短,將自己的主導產業進行確定,并且要利用盡可能的資源、想盡可能的方案將產業做好、做大、做強,形成主導產業,使其具有質量高、效益好、帶動力強以及規模大等諸多特點;第二方面,使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加工行業、經銷行業、運輸行業以及餐飲服務等行業中,使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過剩與土地資源相對比較缺乏這一矛盾得到良好的解決,減少農民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將,農民數量的減少也就是農民相對富裕的表現。

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科技相結合

在現階段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社會背景下,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我國傳統農業進行相關的改造。現階段運到到現代農業中的技術越來越多。所以,要注重大力興建科技網絡,然后就是注重與大中專院校以及科研單位進行相關的技術合作,不斷引入先進技術,不斷引入優良品種,不斷引入優秀人才,使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加強改造傳統農業過程中利用高科技的力度。

結語

通過對產業化調整過程中應該注意研究以及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治理方面的問題得以解決。在解決土地治理方面的問題的前提下,還需要注意將土地治理與產業化結構調整相結合,將土地治理與產業化經營項目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曉俠.張文新 雙流縣產業結構優化與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期刊論文] -安徽農業科學2006(4)

[2] 劉芳芳,蔚京紅,任倩.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11,(07):29-31.doi:10.3969/j.issn.1003-9759.2011.07.012

篇(6)

一、引言

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未來的20-30年中,我國的糧食需求總量將繼續保持剛性增長趨勢,糧食供給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實現糧食安全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耕地是糧食生產的重要物質載體,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前提是確保一定數量的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耕地數量正在逐年減少,而且耕地質量偏低,對我國糧食單產水平的提高和糧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壓力。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土地詳查數據,1996-2008年,我國耕地面積從130039.2千hm2(19.51億畝)減少到121715.9千hm2(18.26億畝),凈減少8323.3千hm2(1.25億畝),年均減少693.6千hm2。而且,在我國現有耕地中,大約2/3是中低產田。①主要分布在華南區、成都平原及長江中下游區、內蒙及長城沿線區和甘新區。在這些中低產田中,有些宜于改造,有些改造的難度大、成本高。1988~2007年間,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共投入資金3193.4億元,改造中低產田3491.97萬hm2,②項目區糧食單產平均提高1500~2250公斤/hm2。如果能將現有0.82億hm2中低產田的1/2(即0.41億hm2)加以改造,按每公頃增產1500公斤計算,即可在現有基礎上增加糧食產量615億公斤,可完全實現國務院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目標。因此,中低產田既是影響我國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的制約因素,又是糧食增產潛力的希望所在。在我國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前提下,依靠擴大糧食播種面積來確保糧食安全的可能性不大,而通過中低產田改造,提高糧食單產,將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二、我國中低產田的主要類型與形成原因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中低產的調查和研究形成了不少調研成果,匯總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雖然采用不同的劃分方法和標準所得到的我國中低產田的數量有一定差異,但中低產田所占的比重均在65%以上,由此可以得出我國中低產田面積比重偏大的共同結論。并且,依據主要障礙因子,可將我國的中低產田劃分為6種類型[2],其面積和比例見表2。

資料來源:轉引自李晶宜.中國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8,8(4):11-15。

我國中低產田的形成多是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全國范圍來看,主要有以下成因。

1、土壤本身質地的限制,土地生產力低下。在我國現有耕地中,由于土壤耕層淺薄,有機質含量少,缺乏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鋅、鉬、錳和硼等微量元素,同時還受到冷、爛、銹、酸、粘、瘦、砂、薄、板、水土流失、坡度陡等因素制約,使得我國絕大多數耕地屬于中下等肥力。從坡度等級看,0-15度的耕地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別占9.2%和3.3%,④同時我國耕地的有機質含量一般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水田更低;我國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0.2%以下,有20多個省(區)有一半以上耕地嚴重缺磷;廣東、廣西、江西、海南等南方省(區)有75%以上的耕地缺鉀。

2、用地與養地脫節,土地投入不足。為了提高產量和短期利益,我國農村在土地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的現象普遍存在。根統計,1978年我國農業化肥的施用量為884萬噸,而目前每年大約需要5460萬噸,增加了6.18倍。同時化肥品種單一,施肥方法也不科學,導致土壤板結、鹽堿化嚴重,土壤養分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惡性循環狀態。與此同時,由于種植結構和布局不合理,加劇了地力的消耗,耕地得不到休養生息。此外,由于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目前在農村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在減少、質量在下降,也是導致對土地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3、農業水資源缺乏,分布不均,浪費嚴重,農田有效灌溉系數低。我國是世界上13個水資源高度貧乏的國家之一,農業缺水300億立方米/年,平均每年因旱受災耕地面積達3億多畝,糧食減產300億公斤左右。與此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多地少;長江以北地區,地多水少,其中糧食增產潛力最大的黃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國的39%,水資源量僅占7.7%。[3]此外,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盡管從1996年以來,我國通過實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項目建設、財政貼息貸款等政策,建成了一大批節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積增加到9.05億畝,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45提高到0.5[4],但與發達國家0.70-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4、農田生態環境保護不力,耕地質量破壞嚴重。我國的農業耕墾歷史悠久,大部分地區自然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據國家林業局組織完成的2004至2008年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1.95億hm2,森林覆蓋率20.36%,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積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⑤由此造成我國局部地區土壤水蝕、風蝕嚴重,耕地質量大幅下降。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7.1%,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達50億噸,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近50年來,我國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耕地達5000多萬畝,平均每年100萬畝。按照現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東北黑土區1400萬畝耕地的黑土層將流失殆盡,35年后西南巖溶區石漠化面積將增加一倍。[5]

三、我國中低產田改造的現實困境

1988年以來,結合農業綜合開發,我國進行了大面積的中低產田改造。20多年來,共改造中低產田3491.97萬hm2,新增糧食生產能力8943743.25萬公斤,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200元左右且增長較快。中低產田改造為提高我國糧食產量和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我國農產品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和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于我國中低產田面積大,改造利用的難點仍然很多,依然影響和制約著我國的糧食生產。

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

強化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雖然我國農田水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新時期中低產田改造目標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嚴重水旱災害,暴露出我國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十分薄弱,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巨大隱患。我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骨干工程大多建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設備老化,帶病運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下降,嚴重影響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灌溉用水的生產效率低與農田水利設施差、農業用水方式落后和用水管理薄弱密切相關。大水漫灌的方式普遍存在,水庫、渠、溝、井等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不少水利工程不配套,“跑冒滴漏”現象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水資源的稀缺程度。

2、權責利不明確,中低產田改造投入和管理主體缺位

第一,中央和地方的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劃分不明確,也沒有形成財權和事權相匹配的體制。一方面,從財力方面看,多數糧食核心產區和產糧大縣工業不發達,財力不足,無力投資進行中低產田改造;另一方面,從事權方面看,糧食核心產區和產糧大縣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低,糧食核心產區和產糧大縣一般缺乏糧食生產的內在動力。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不相匹配的體制,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綜合開發和糧食生產的一個重大問題。

第二,改造中低產田是作為一項我國農業綜合開發的子項目組織實施,其直接管理及監督機構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但中低產田改造的資金來源卻是按照中央財政下達專項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農民出工的“三結合”模式進行的。投入主體和管理主體的不一致必然導致中低產田改造組織實施困難,甚至會出現諸如資金不到位、相互推諉、欺騙等現象。

第三,當前在我國中低產田改造的某些領域試圖引入市場機制,即建立“政府推動,市場拉動,龍頭帶動,農民組合”新的投入機制,其目的是著重強調社會組織和農戶的投入主體作用,弱化政府功能。事實上此項改革并沒有帶來預期效果。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改革為例,競爭機制的引入反而帶來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利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的難度大、市場化改革引起少數人與多數人的對抗及個體化農戶與已有的大中型水利設施之間缺乏銜接等突出問題。究其原因,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模式可以概括為利潤或者是收益最大化。如果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選擇,經濟人將會選擇給自已帶來更高收益的投資方案[6]。而目前我國市場化改革后的情況是:一是我國農村雖然實行了市場化的方式供給農田水利設施,但沒有完善的所有權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障,使得私人不愿意提供農田水利設施;二是已經形成的資產或具有資產特性的小型水利工程產權不清,職責不明,影響了群眾參與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三是農地碎耕既制約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服務規模經濟的實現,也增加了農戶個體提供農田水利設施和抽水的成本,導致私人不愿意提供農田水利設施。所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并不代表市場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也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完全退出。

3、中低產田改造投入不足,資金缺口大

中低產田改造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耗資巨大。目前,我國中低產田改造的關鍵在于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機制。從理論上講,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農村土地所有者和經營者本應是中低產田改造的投入主體,但因耗資巨大,由農村集體投資非常有限;由于農民收入偏低,既沒有投資能力,也缺乏投資積極性;如果完全依靠財政投入進行中低產田改造,既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因為政府不是土地經營成果的受益者),而且財政也承擔不起。在我國現有中低產田改造的“三結合”模式中,往往由于地方(主要是縣、鄉)財力不足,中低產田改造的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實際上,自1980年代以來,農村集體組織對土地改造的投資急劇下降,而在糧食主產區這類投資已基本上停止。這種情況使中低產田改造以至于農業綜合開發陷入了兩難境地,也使未來的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嚴峻。現實中,在我國“三結合”的中低產田改造模式中,中央和省級財政投資仍然是中低產田改造的主要資金來源。

4、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農民投工投勞參與中低產田改造的難度大

長期以來,作為農業綜合開發的子項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主要是通過財政資金投入,引導受益村內的群眾投工投勞進行項目建設。這種方式既增加了投入來源,也能夠促進農民增收。然而,隨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日益呈現“空心化”趨勢。目前在農村從事糧食生產的大多是在非農產業中沒有就業競爭力的老年農民,這既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一大隱患,又讓農戶籌資籌勞參與中低產田改造的難度日益增大。

四、我國中低產田改造的保障機制構建

(1)建立健全中低產田改造的投入機制

前已述及,目前我國中低產田面積大、分布廣,改造的難點在于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機制。本文認為,較符合實際的辦法:一是根據中低產田改造的不同內容分類實施,即農田共用的基礎設施(如農田水利設施等)可由財政投資、農民投工抽勞來共同解決;而土地整治(如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可由財政給予少量補貼、以土地經營者投入為主來解決。而且,隨著土地流轉的逐步推進,應鼓勵形成土地經營者投入為主、財政補貼為輔的中低產田改造投入機制。二是在中低產田改造中,可以按照“統籌使用”原則,以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為平臺,將與中低產田改造密切相關的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農業部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國家林業局防護林工程及生態建設等中央農口項目資金,統籌規劃,集中使用。

(2)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我國糧食增產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中低產田改造的重要環節。從目前來看,資金短缺又是制約我國農田水利建設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以公共財政為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財政及稅收優惠政策,吸引農民及社會組織資金投入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具體來說:一是加大各級政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資占國家基建總投資的比重。具體做法是積極爭取中央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建立合理的投資分擔機制和不同級次政府的事權和財權配比機制,以緩解地方財政困難,充分調動農民投工抽勞的積極性。二是調整公共支出結構,各級財政按照經濟增長速度,逐年調整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預算,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引入市場化機制,廣開融資渠道,逐步形成農民投資投勞、政府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當然,在引入市場化機制的同時,政府在一定領域還必須發揮作用,如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場機制良好的運轉。

(3)提高農民對農地投入的積極性

目前農民對農地投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農民收入較低,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農地改造;第二,市場經濟條件下,種糧比較效益低下,農民不愿意較多投工投勞;第三,農地產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導致農民缺少農地經營熱情。因此要提高農民對農地投入的積極性,一是通過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進一步明晰農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界定,以強化和穩定農戶的土地承包關系;同時要開辟農地使用權流轉市場,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在有條件的地區,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并逐步實現農地的規模經營。二是政府對農戶中低產田改造給予一定資金和政策的扶持,通過示范效應讓農戶能切實感受中低產田改造帶來的經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農戶投資改造中低產田的積極性。三是堅定執行糧價保護政策,穩定糧食價格,逐步形成糧價穩步、合理上漲機制,增加農民收入,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這是提高糧食生產保障水平和確保糧食安全的一項關鍵措施。

(4)依靠農業科技提升中低產田改造效率和成效

耕地生產水平受自然環境條件、人為因素及土壤本身條件等多因素的影響,要提高耕地生產率,就應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在我國,中低產田的治理主要涉及改土培肥、改善耕地及其周圍的環境條件、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利用農業技術與水利工程措施相配套,改造中低產田的力度和改造效益將會更好。所以農業科技和農田水利共同成為我國改造中低產田的關鍵環節,缺一不可。所以,除了繼續加大對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外,還要重視農業科技、農業教育投資,強化官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使科學技術對中低產田改造和農業增產發揮更大效應。

注釋:

①根據2009年12月國土資源部的《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結果顯示,我國中低等地面積占全國耕地評定總面積的比例依然達到了67.35%,其中中等地占50.64%,低等地占16.71%,按我國現有18.26億畝耕地計算,中低產田共有12.30億畝(0.82億hm2)。

②數據來源于財政部網站農業綜合開發辦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基本情況表(1988~2007)。

③潛力產出率法是“耕地潛力產出率劃分法”的簡稱,它是根據耕地現實產出水平與其最大生產潛力之比值的大小來劃分高、中、低產田的方法,即把潛力產出率高于一定數值的耕地劃歸為高產田,低于一定數值的耕地劃歸為低產田,處于兩數值之間的耕地劃歸為中產田。

④數據來源于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六號)。

⑤國家林業局,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2009年11月17日。

參考文獻:

[1]林鵬生.我國中低產田分布及增產潛力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8,6.

[2]李晶宜.中國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8,8(4):11-15.

[3]李遠華,倪文.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戰略思考[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2(7):1-4.

[4]我國有效灌溉面積超9億畝[N].科技日報,2011-11-21.

[5]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N].法制日報,2010-8-24.

[6]唐忠,李眾敏.改革后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主體缺失的經濟學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2):34-40.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研究”(項目編號:08JZD0017)和四川師范大學重點研究課題“我國糧食生產結構變化與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篇(7)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中存在著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農業科技成果的總量很大,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6 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運用于生產,產生實際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在65%~85%之間,而我國僅為30%~40%;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0%~80%,而我國只有42%,這說明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現代農業的科技推廣不是靠農業技術人員向農民說教,而是通過示范使農民購買作為科技載體的產品(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以及把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農民依靠多項新技術新產品組裝生產,實現高產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1 開展農技培訓,優化科技成果的轉化

開展農技培訓,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是加強農技培訓中心建設,各市縣要組建一定數量的培訓中心,讓這些培訓中心成為培訓農民學習農業科技和文化知識的大學校;二是開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動,分別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利用農閑時間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科技致富能手組織起來,組成科技致富大王講師團到各地進行科技致富宣傳,使農民在親身體驗、現身說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廣綠色證書制度,通過培訓合格后取得農民技術員職稱,使這些農民成為農業生產的技術骨干和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新技術、培育和選用良種、防治病蟲害及技術咨詢的帶頭人;四是實行農民職業規范化教育,以農村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實行3+1體制的普通中學和各類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對農民進行較系統的培訓,使農民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五是結合實施星火計劃培訓人才,優先考慮星火計劃的實施,按計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

2 進行技術組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效益

技術組裝重點是從2個方面入手。一是圍繞糧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豬)、水產(中小水面)、優勢特產資源和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攻關,使其形成規模效益。例如在農作物新品種方面,圍繞水稻、大豆、玉米三大優勢作物,產前、產中、產后的一些關鍵技術(如耕作方法、病蟲害防治)開展系列攻關,取得像水稻大棚盤育、水稻育苗床土調酸綜合技術、鹽堿地種稻技術、大豆綜合豐產技術、玉米早熟豐產綜合技術、玉米抗旱保苗技術、玉米大面積機械化綜合高產技術和赤眼蜂、黑光燈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與生產條件相適應的耕作栽培技術以及與病蟲害防治的配套技術。二是合理組裝,全力組織推廣。把各單項技術組裝起來,有組織、有計劃地加以大力推廣。

3 積極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輻射源

在農業科技示范工作中,重點抓“三區”建設。一是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主要產糧區和城市郊區以鄉、鎮為單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和與之相配套的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對園區的科技培訓,大力轉化推廣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強化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長和發展起來。二是重點建設幾個星火技術密集區。星火技術密集區是科技成果推廣的基地,能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樹縣,自建立星火技術密集區以來,連續幾年實施了以轉化推廣玉米豐產、耐密型玉米高產、工業應用的良種玉米栽培、米麥間作及長白雜交瘦肉型新豬種、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養豬等農業科技成果的星火計劃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三是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把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和農業生態區結合在一起、健全技術體系與技術經濟體系。結果顯示:示范區內農民純收入比輻射圈內的農民同期年平均增長60%;示范區內糧食每年增長1 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產1 050 kg/hm2,提高了60%以上。

4 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疏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

基礎建設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①建立農技推廣組織機構,形成以省為主渠道,以市為重點,以鄉為骨干,以村為基礎,以民間科技組織為補充的農技推廣網絡和以農業站、畜牧站、園藝特產站、農機站、林業站、經營站、水利站等為主體的橫向網絡的農技推廣組織體系。②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成果推廣的全程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轉化的有效性,促進科技成果向規模化、產業化方面發展。例如,為了轉化肉食雞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這項科技成果,在養雞的重點鄉成立科技服務公司,對養雞行業進行全過程服務,做到“七統一到戶”,即統一貸款到戶、統一送雛到戶、統一送料到戶、統一培訓到戶、統一防疫到戶、統一回收到戶、統一結算到戶。③抓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設、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會、召開成果轉化交流會、大力宣傳科技成果等4個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盡快送到農民那里。④從3個渠道促進科技人員與農民的結合。一是以農業科技人員為核心建立農業專業研究會和農民技術協會;二是采取“四包一掛”的形式,即包技術、包產量、包效益、包賠嘗實行責權利掛鉤;三是以省內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骨干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到農村去搞技術講座,現場傳播技術知識。

5 有效行使政府職能,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5.1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意識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所作為,地方各級政府要堅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總識。一是成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領導小組,二是建立科技進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積極選派科技副職。

5.2制定優惠政策

篇(8)

 

農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對農業予以支持與保護,財政對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財政投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長期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圍繞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現狀,著眼于全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結構的現實分析,就建立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相關分析與思考。

一、對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基本判斷

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農投入比例的縱向變化以及與周邊相關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來判斷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情況。

1、從縱向比較,赤壁市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總量呈上升之勢。近些年,赤壁市財政部門努力加大支農力度,農村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九五”、“十五”時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財政支農投入呈增長之勢。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從“九五”期間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農投入絕對值從“九五”期間的924萬元增加到2010年18026萬元,支農投入增長率從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從“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與預算內支農支出比上年的增長率兩個指標來看,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

2、從橫向與其他周邊縣(市、區)比,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偏小。我們選擇了周邊具有較強可比性的咸安、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市、區),進行了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比較。以2007~2010年四年為例,這四年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0.2%、10.4%、10.6%和11.5%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而四縣(市、區)平均比重達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見,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的規模偏小。

3、從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判斷,赤壁市農業仍處在貢獻地位。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財政支農投入/財政總支出)/(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財政支農投入和農業產值貢獻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越高,說明農業獲得的財政投入支持越大。傾斜指數為1,表明農業獲得了與農業產值地位平等的財政支持度。根據上述公式計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分別為0.53、0.57、0.63、0.64和0.69。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變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強,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農業經濟還沒有獲得與其在國民經濟中貢獻相等的地位,仍處在貢獻地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赤壁市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以及近幾年的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變化,表明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投入能力處在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扶持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發展項目拓展到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因此,盡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絕對規模有所擴大,但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支農投入能力的有限性與新農村發展的巨大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在財政支農投入規模逐步提升的基礎上,如何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資金的結構效率,提升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密切度,是我們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的關鍵所在。

二、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赤壁市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總量增長迅速,但市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結構仍不盡合理。

1、農口系統事業費支出比例偏高。農林水利氣象事業基本支出,主要是維持農口事業單位的“吃飯”問題。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農口事業費支出比例的變化看,盡管財政支出中農口單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農口單位基本支出仍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財政支出中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占農口部門預算總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和48%,過高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對農業生產的直接作用甚小。

2、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平衡。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實際看,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占財政支農支出的較大比例,如2008年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達653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5%;2009年投入農村基礎建設投入6791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7%。但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帶有社會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會普遍受益的項目投入比重較大,而對一些農民直接受益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關系農業和農村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如動植物防疫設施建設、農業品種改良、農田水利以及節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重較小,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

3、農業科技、農民教育培訓投入較低。農業科技投入是農業投入的重要

摘要內容。據統計,農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農業產值增加8.43元。當前赤壁市對農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夠,2009年這塊投入只占財政支農總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赤壁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按照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并重的原則,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兼顧、合理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農投入的規模結構,確保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標的有效實現。

1、加大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一是確保預算內支農資金穩步增長。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高于”和“三個主要”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財政分配政策,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將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向“三農”傾斜,努力增加預算內支農資金,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二是廣辟途徑,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籌資渠道。在加大財政預算內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穩定的支農資金籌措渠道,努力做到支農投入多渠道,資金來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籌集力度。加強水利資金、土地開發資金、水資源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確保土地出讓金的支農支出。列入土地開發成本的耕地開墾費、補充耕地成本回收款、農業土地開發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用于支農支出;從安排給經濟開發區、中心鎮、城市防洪工程、工業功能區及鄉鎮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農村建設;大幅提高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凈收入用于支農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稅征收標準提高后,新增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用于支農支出。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農業項目庫,以優勢項目爭取省、咸寧市財政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其他各項支農專項資金上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2、科學安排,合理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投入,正確處理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投入的比例、產業之間的投入比例、長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項補貼政策。積極改進補貼方式,加大對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增強農產品政策性補貼轉作直接補貼資本的能力,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密度。要把農產品政策性補貼一部分轉投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科技上去,進一步擴大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范圍和規模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在補貼對象和補貼重點的選擇上,目前除重點補貼糧食生產者外,還需注重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支持建立農業災害保障機制。二是適當穩步減少農業事業費支出。在現有財政支農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財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據各個農口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新體制機制,開源節流,騰出財力用于增加“三農”投入。三是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合理調整農、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本級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0%以上。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重點支持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中低產田改造、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配套機械、鄉村道路、山間林道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四是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及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財政支農投入總額的2%以上;加大對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投入,提高農業社會化、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大對農產品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篇(9)

按照湖北省財政廳開展財政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的部署,咸安區財政局提出了“圍繞中心抓落實、提高效率促規范”的工作要求,及時制訂了《咸安區財政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實施方案》,通過細化工作任務,扎實開展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活動。

一、以績效考核為中心,有的放矢組織項目建設,促使支農資金使用科學化。重點推進中央小農水重點縣和現代農業省級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11411萬元,其中:支農項目資金2845萬元,整合土地整理資金、農業綜合開發、低丘崗改造、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資金8243萬元,引導社會投入323萬元。項目區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通、連成片”建設目標,在全省中期績效考評中評為第四名。

二、以基礎管理為中心,努力夯實控制監督機制,促使支農資金使用規范化。一是制訂了《咸安區重點支農專項資金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區級支農專項資金會計核算和區級財政報賬工作。二是努力夯實支農資金監管手段。主動配合財政監督機構、審計機關等做好支農資金監督檢查工作,認真開展自查和剖析,切實做到依法辦事、按章操作、簡化程序、優化服務,努力夯實監督管理手段。三是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擴大支農項目財政投資評審范圍,增強支農資金投入的約束性。四是開展惠農資金專項檢查,確保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三、以數據共享為中心,建立健全數據和信息報送共享機制,促使支農資金使用信息化。一是建設以國庫集中支付為主線,金財信息工程為支撐的財政資金監控機制。通過細化財政系統內部分工和崗位職責,促使財政支農資金實現了“來得明白,用得清楚,管理精細,監督到位”的工作目標。二是建立區鄉信息數據庫制度和信息通達反饋機制。通過建立財政支農投入統計聯席報告制度,完成鄉鎮、村、企業、項目等相關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建檔工作,在各鄉鎮財政所和農財股建立支農資金監管臺賬,促使財政所和農口主管單位及時掌握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做到及時反饋和報告情況。三是建立區級信息統計和工作報告機制。實現專人專責,統一按照省廳農業處的要求,準時上報相關數據和管理工作情況,做好信息和調研論文的上報。

(湖北省咸安區財政局 李兵)

篇(10)

綠色貿易壁壘,也稱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環境貿易措施,通過頒布復雜多樣的環保法規、條例,建立嚴格的環保技術標準和產品包裝要求,實施繁瑣的檢驗認證和審批程序,推行環境標志制度以及課征環境進口稅等方式對進口產品設置的貿易障礙,使外國產品無法進口或進口時受到一定限制。綠色壁壘對我國農業的出口有較大影響,我國出口額出現了暫時的增速緩慢甚至下降。我們應該認清綠色壁壘的內涵,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綠色壁壘所帶來的影響,同時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一、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構建和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要認真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視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要積極倡導綠色生態農業,對不利于環境保護的農業實施收縮戰略。制定技術法規和標準時應以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為依據,盡量等同采用;從國際貿易角度來開展標準化活動,使省級標準、行業標準與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協調,及時掌握國際標準的動態及其指定背景;建立先進完備的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體系。

二、建立綠色壁壘預警機制

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承擔起建設專業信息中樞的使命,加強對國外環保認證標準的研究,收集國外的綠色壁壘措施,建立綠色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對綠色壁壘給我國出口商品和市場帶來的現實和潛在影響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國外可能實施的新的技術、標準和法規有所估計和預測,快速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措施。

三、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決定著未來農產品的份額和農業發展的前景。因此,政府應鼓勵企業加大項目科技投入,提高項目科技含量,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效益,進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增”目標,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應抓住科技示范園建設的契機,以科技推廣為重點,不斷加強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提升科技開發水平,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是擴大農產品出口的有效手段。我們應密切跟蹤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從源頭抓起,實現用標準貫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消費等各個環節,加快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四、完善外貿體制,實施綠色營銷戰略,形成強大合力

應強化農業產業一體化建設,促使各類農業主體走向合作和聯合,推廣能高效率為外向型農業發展服務的組織體制模式,企業應積極進行綠色農產品的技術創新,同時,按照生態模式,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強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控制和生產全過程控制,采取必要的清潔方案,盡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減少生產過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費,減少廢棄物。并且,建立企業環境管理新體系,要積極申請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認證及綠色標志,增強出口產品的環境競爭力。通過推廣,使單個農民融入到外向型農業發展的各類組織整體中去,使之充分享有獲取市場交易信息和經濟收益的機會。

五、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如何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他們的環境意識,促進他們更好地接受現代知識、技能和信息,始終是我們破解綠色農業壁壘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必須加強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因地適宜、因材施教積極開展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得知識和各類蔬菜、優質糧食、養殖、加工等綠色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的培訓,使農民對科學種田,向土地要效益,向環境生態要效益有更形象的認識。通過項目的培訓活動,使農民受益,使農民及時掌握各項農產品綠色栽培技術和畜禽綠色養殖技術,聘請專家進行培訓與現場指導、答疑,給農民下發種植、養殖等各類科技書籍,加大資金投入,在省內各個農村社區建立小規模型的農科圖書室,并進行適當的培訓指導。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外語畢業論文 下一篇: 生活部自我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