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課程的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2 09:15: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德育課程的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德育課程的特點

篇(1)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0-0121-01

一、課程資源的特點

課程資源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內涵也隨著社會的變遷、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課程資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內容的生長性。課程資源本身可以較為直接地構成課程,有不少可以在實施過程中經由實施者的內部加工直接進入課堂,還有一大部分則通常只需由課程組織者策劃、導向,便可以全程隨機進入、隨時使用、不斷更新、不斷生長。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雙方共同完成的交互式的創造性活動。在目前和未來的課程結構中,校外課程資源必然顯現出越來越強勁的激活力和生長性;在補充、修正、延展校內課程資源方面,它的高價值將通過自身時代性和實證性而體現,它作用于校內課程資源(如教材)、作用于教師的觀念教法、作用于學生的觀念學法、作用于課業設計和評價,這些必將蓬勃叢生,給課程輸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二)形式的多樣性。課程資源形式多樣,既有來自自然界、社會的,也有人力的、物力的;既有校內的、校外的,也有顯性的、隱性的。由于課程要求學生在活學活用的前提下學習基礎知識,所以資源絕不僅僅指教材,也不僅僅限于學校內部,它涉及學生學習與生活環境中一切有利于達成課程目標的資源,它彌散于學校內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課程資源具有廣泛多樣的特點。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課程資源將被開發出來,共同為課程服務。因此課程資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它的內容包容了比形成課程本身的系統材料更為廣泛的客觀外界資源。

(三)態性。課程資源的內涵是不斷發展而日益豐富的,具有動態性特點。一方面表現于自然環境、經濟水平、民族文化和社會因素的不同,對課程資源的內容和存在形式的影響也不同;另一方面,課程資源的內涵不是靜止、固定不變的,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以及學校教育拓展,使課程與資源的概念得以延展,也就使更多的資源可以作為影響、支持并構成課程的要素,從而成為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課程資源的內涵在動態變化中日益豐富。

(四)功能價值的潛在性。課程資源雖極為豐富,但同其他功能性資源一樣,無論其存在形態、結構,還是其功能和價值,都具有潛在性,都必須經過課程實施主體賦予其意義之后才能進一步開發利用。這類資源是課程資源的絕大部分,可以說現實社會資源都是潛在的課程資源,關鍵是課程主體能對其賦值,賦予其什么意義及何種程度的課程潛能。我們每個學生、教師、家長身上,我們的社區、家庭、校園、班級都存在大量的這種潛在資源,對教學來說,隨處都可以開發出來加以利用,甚至連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錯誤都可開發成課程資源。教師應該以一顆充滿教育遠見和教學智慧的愛心,去賦予母語課程資源以教學激情和活力。當然,同一資源對于不同課程和不同的課程實施主體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價值。

二、課程資源的功能

(一)保證課程目標的達成。開發課程資源的目的就是促使課程目標的全面達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必須有大量的、豐富的課程資源來支撐,為課程目標的達成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必須強化課程資源意識,從身邊各種各樣的資源中挖掘出課程資源的要素,用最有效的資源去輔助教學,為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目標的全面實現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教師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利用課程資源深化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能使課程與時俱進。

(二)改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方面,課程資源能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富的課程資源能為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機會,使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課程資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組織學生探討、交流、合作,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課程資源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課程資源內涵豐富、生動活潑、易于學生親自參與,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其有助于改變學生在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地位,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共同的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從實踐中培養良好品質,提高素養及實踐能力。

1、提高教學質量。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資源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單以書本知識為主,學生獲得的多是間接經驗,缺少對學習的直觀感受或親身體驗,缺少直接經驗的積累,將不利于對有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如果教師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豐富課程資源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呈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程資源能極大地拓展現有的教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利用課程資源有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探索和創新意識。可以利用與此內容相關的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圖書館等加深學生對該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引導學生獲得全面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其次,利用課程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課程資源的學習中,能主動建構科學知識,發展探究能力,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2)

本文闡述了在“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自我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過程實踐之間的關系。通過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樹立創新精神和創新過程實踐,最終達到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種模式不僅適用于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而且也適用于其他學科的實驗教學過程,具有普遍性意義。

1實驗教學自主創新能力現狀分析

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一方面,大學生主要通過應試教育的模式升入大學,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雖然已經意識到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總體上還缺乏發明、創造和創新的根本意識,多數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存在松懈和享樂主義傾向,對發明創造沒有迫切的追求和渴望,因而缺少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基本觀念。主要表現在創新思維不夠,深入努力思想缺乏,拘泥于幻想空間,不關注解決問題的焦點。大學生追求創新,希望獲得創新能力,但行動上不能落實,主動性發揮不夠,欠缺投身實踐的勇氣和能力。大學生的行知反差妨礙了創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重理論,輕實踐;重分析,輕綜合;重個體,輕協作;重傳統,輕創新等問題,在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雖然我國高校已普遍重視對學生在動手實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造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但在方式方法、內容內涵等諸方面缺乏經驗和不足,因而收效不甚滿意,對大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素質提升的作用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例如,如何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充分調動主動性和積極性等。在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方面,世界發達國家已形成了獨特的實踐教學模式,例如英國“三明治課程”方式、美國“合作教育計劃”模式、德國“雙元制教育計劃”制度、日本“產學合作”形式等,這些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參考經驗。國內北京大學實施了“元培計劃”,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濟大學致力于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KAP培養模式;武漢大學提出了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的“三創教育”的多元化培養模式。這些模式的運行和結果為國內其他高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創建于I960年,其前身是南京氣象學院,是一所享譽“中國氣象人才搖籃”的我國最早的氣象類專業院校。1999年,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創建,現有學術碩士學位和專業(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多年來為國家、地方環保和氣象部門培養了大批高層次的應用人才,尤其是大氣環境與氣候變化交叉領域人才的培養,形成了以大氣環境為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培養體系。近年來,借鑒了國內外在實踐教學自主創新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在環境工程專業培養體系建設和模式實踐中,圍繞國家環保產業的需求和發展,圍繞高等教育大眾化形勢下應用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在國內和江蘇省學科特色建設中的定位,實施了環境工程專業“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建設與模式實踐,成功地探索出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特色的發展之路。

圍繞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理念,首先全面修訂和改革了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增設“環境-氣象”交叉特色課程,加強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完善實驗實習基地建設,明確了擁有全新自主創新能力的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①通過搭建“共性培養”和“特色培養”兩條主線,貫徹我校“全面支撐、創新引領,主動服務中國氣象事業”指導思想,突出了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環保領域的工科特色,開辟了在氣象領域交叉應用的領地,同時鞏固了環保行業淵源;②通過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三級”精品課程和精品教材建設,進一步開拓和完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載體;③圍繞實驗、實習和實訓等環節,構建了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在過去幾年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中,我們構建的應用型人才“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體系,獲得了校內外廣泛好評,并力爭將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先進、能夠影響海外”的環境工程研究與教學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2“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自我創新能力培養模式

2.1自我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條件——敦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

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能,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托尼"E贊是英國智力研究人員,在他撰寫的《大腦第一》一書中指出,每個人具備的九個方面的潛能,通過訓練,這些潛能是可以被開發的。在這些潛能中,第一個潛能就是創造潛能,如何讓創造潛能發揮出來,需要有計劃有智慧的引導和訓練。在“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我們有意地讓每個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知識點關聯起來,首先使他們能夠了解自己,把握興趣,內心平和,激發潛能。只有每個人了解了自己,把握興趣,才能內心充實,創造潛能才能被激發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同時也培養了每個學生的自信心,而潛能的激發和自信心的樹立是在有目的的引導和訓練下展開的,是在“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中設置的。

被譽為俄國“教育心理學奠基人”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自我創新的重要動力因素,當學生的潛能被激發,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欲望,就會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即產生動機,并積極探求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這是我們培養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的過程,創新意識是擁有自我創新能力的基點,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我們可以發現,潛能需要激發,可以和興趣結合,能夠樹立創新意識,涌現創新思維;有了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就會不斷地產生興趣和維持興趣,從而創造潛能就會不斷地被激發,形成了良好的循環。在此循環過程中,就會養成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就會樹立健全的創新信念,從而為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打下基礎。在我們“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由此形成了“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的新型模式。

實驗教學過程是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最為理想場所,因為這個場所最有利于學生將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知識點關聯起來,能使學生產生欲望,形成意向,提出設想,激發創造潛能。在具體的過程中,可以設置問題情境,也即孕造一種特殊的氛圍,這種氛圍能夠促使學生在興趣與知識點之間發生激烈碰撞,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知欲望的火花4。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應該是生動直觀、富有啟發性。其手段有:直觀演示產生問題、實驗現象提出疑問、動畫仿真展示結果、案例分析和科學預言,等等。其過程是: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識趣味化。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過程,內容真實、過程形象、現象生動。因此,通過問題情境設置過程,喚起學生興趣,從而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

2.2自我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石——對立創新精神

擁有了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不等于完全具備了自我創新能力,在創造活動中還需要膽量、勇氣、智慧、決心和意志,不滿現有,敢于質疑,敢于去舊求新,這就是創新精神。僅僅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是不夠的,同時必須賦有創新精神。創新精神就是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刻意求新的精神,是一種勇于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H。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是當代最富有創新精神的典型代表,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新者,人們如此地懷念喬布斯,不僅僅是他的產品為人類帶來了便利的和革命性體驗,更在于他擁有的那種全人類共同珍視和稀缺的財富:創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靈。《福布斯》每年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排行榜,將公司市值和創新精神關聯在一起,這一指標稱之為創新溢價。可見創新精神在自我創新能力培養中有多么的重要,創新精神是自我創新能力的基石。在我們“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計劃中,我們引導和教誨學生不僅僅滿足已有的書本理論和實驗方法,更需要勇于打破固有框框,不再唯書唯上和盲目效仿,敢于質疑權威。但同時教導學生,擁有創新精神首先需要遵循客觀規律,而不是胡來,要符合客觀需要,而不是為我是用。學生必須知道新穎、獨特是創新精神內涵的體現,但同時受到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制約。這是“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創新精神培養模式。

在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過程,實施“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創新精神培養模式,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信息加工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運用技術能力、表達能力等,還要求具備綜合分析能力。具體體現在: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要求每個學生提交綜合分析結果,即由此所得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問題、新設計、新途徑、新方法等。這樣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膽量和勇氣不斷地得到激發,他們的聰明才智不斷地涌現,創新精神不斷地得到灌輸,創新的意志得到鍛煉。我們發現,有的學生對實驗路線進行了合理的修改,有的學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為了本學科發展的亮點,有的還申報了國家專利,獲得了很大的成效。總之,在自我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使學生樹立創新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尤為重要的。

2.3自我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主重創新實踐過程

創新實踐過程就是創新活動實施過程,是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實現的過程,其中需要創新精神的支撐,因而創新實踐過程是自我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所在。同時,創新實踐過程也是檢驗是否具備自我創新能力的過程。在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注重“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下的創新實踐過程,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身潛能的挖掘,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寓于實驗的各個環節之中,這樣就會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必須注意到,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實現需要有意識的規劃和設計的,在“共性與特色耦合”培養機制中,我們有意識地規劃和設計了創新實踐過程,設置了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創新新模式-多維迂回式實踐過程。

在這種模式中,我們首先根據實驗原理與要求,規劃與設計實驗意境,在這一步驟中,目的是將學生的興趣點和知識點關聯起來,并能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能。由于學生的興趣點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具有相同或相近興趣的學生組成小組,實驗意境可以是多個,但實驗意境獲得應用必須滿足在實驗室可實施可行的原則,同時達到實驗要求,此步驟需要迂回多次。一旦有了實驗意境,就可以進行問題情境設置,通過多種手段體現問題情境,提供多個問題的情境,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確定后開始設計實驗路線。在此步驟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實驗新構思與新思路。設計的路線可以仿照原有的路線,也可以是全新的,如果設計的路線不合理或不可行,可以回到前一步重新設計或重新選擇問題情境,直至達到一個合理、可行的實驗路線為止。確定了(新的)實驗路線(其中包括實驗儀器和設備、實驗步驟等),學生可以開始實驗,記錄和處理實驗數據,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在此過程中,需要提出為什么等問題,并作出回答和解釋,迫使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如果比較和分析的結果不合理,需要找出原因,再迂回至上一步,直至得到合理的回答和解釋,最后得出結論。在這樣的多維迂回式實驗創新過程模式中,學生要得到一個理想的、嶄新的結果和結論,首先需要透徹地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這樣,首先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其次,理想的、嶄新的結果和結論的產生必須有創新,必須摻入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可見,前者是基礎,后者是關鍵,重點在過程。原理和過程不透徹,新的構思和路線無法產生,嶄新的結果和結論無從談起了。學生對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理解透徹,但不進行深層次構思,不會提出新穎的問題和滿意的解釋,也就得不到一個理想的嶄新的結果和結論。在這種模式下,多維迂回實際上是允許學生實驗有失敗。因此,學生通過多維迂回式實驗創新過程模式,學生自我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升。在這種模式下,有的學生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有的學生變成了創造發明。在多維迂回式實驗創新過程模式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學生的實驗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自我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升。

在此列舉一個案例,在大氣污染物控制工程實驗-凈化和回收酸性氣體(SO2、NOx、CO2)實驗中,我們設置了各種實驗意境和問題情境,提供各種塔器吸收柱、膜接觸器等凈化設備,溶液再生方法有熱再生、真空再生和惰性氣體再生等,要求學生設計凈化回收裝置流程,并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學生設計出來的流程有:一段吸收一段再生;一段吸收二段再生;二段吸收一段再生;二段吸收二段再生;塔膜混合吸收;熱-真空混合再生;混合多段吸收混合多段再生;等等。在這些構思和設計中,包括單一式流程和組合式流程,組合式流程與單一式流程比較,組合式流程雖然復雜,需要獨特的構思和深層次思考,組合式流程易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在多維迂回式實驗創新過程模式下的大氣污染物控制工程實驗的一個實驗中,學生就可以一方面學習和鞏固了吸收法凈化和回收大氣污染物的知識,另一方面,掌握了多種工藝流程,并創新出節能降耗新流程。

篇(3)

由于中國國際貿易的日趨繁榮以及電子時代的來臨,從前的電傳電報,甚至是普通的信函早已不再占有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以傳真、互聯網和電子郵件為主的通訊手段。而以電子通訊手段作為載體的外貿函電現正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磋商中的一種重要手段。

《英語外貿函電》是一門綜合了英語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具有極強專業性與實踐性的跨學科課程。作為商務英語專業和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英語外貿函電》旨在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外貿函電的格式、術語、表達方式和文體特點,提高學生在專業的外貿業務中英語的運用能力。

一、《英語外貿函電》的課程特點

1.內容的全面性

由于所有的外貿函電都要以國際貿易實務的理論架構作為依托,《英語外貿函電》課程的全面性與系統性則當是其首要的特點。

就教材的編排內容而言,國際貿易中的各個程序環節都已包括在內,比如說:尋找新客戶(seek for new customers)――建立業務關系(establish business relations)――資信查詢(credit enquiry)――詢盤(enquiry)――報盤(offer)――還盤(counter――offer)――接受(acceptance)――訂貨(order)――簽訂合同(contract),以及合同相關條款的擬訂,比如包裝(packing)――裝運(shipment)――保險(insurance)――付款(payment)――索賠(claims)等。

2.語言的專業性

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外貿英語不同于普通英語,即使看似都認識的單詞,往往也不能領會其真正意思。比如letter of credit,如果缺乏外貿知識的學生,就會把這三個單詞分開來看,letter是信件,of是介詞,而credit是信貸、存款、信用等意,合在一起自然不知所云。殊不知,letter of credit是屬于外貿英語里的專業術語,表示“信用證”,并且經常縮寫為L/C,或者直接用credit來表示。

3.語篇結構的規范性

外貿函電的種類有許多,比如建立業務關系信函、詢盤函、還盤函等。但無論是哪種類型,外貿函電的語篇結構都有規可循。一般來說,信的開端都是向收信方表示感謝,無論是收到對方的報盤,還是要拒絕對方的要約。繼而直接進入主題,最后同樣也是客套話,諸如希望能夠長期合作或者希望可以得到貴方的早日回復等措辭。比如在反還盤信(counter-offer)中,即使要對對方的報盤進行拒絕,首先要做的仍然是先對對方的勞動表示感謝,感謝對方提供了資料。接著就直接開門見山地敘述該報盤不能被接受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見。

4.套句使用的頻繁性

雖然英語語言具有詞匯、句式的多變性,但在外貿函電中,套句的使用非常頻繁。只要注意歸納總結,學生都能做到系統記憶、靈活運用。比如在尋找新客戶的信函中都要向對方解釋其信息來源,筆者將教材中類似的套句作了一些總結:

1)By the courtesy of...,I am given to understand you name and address.

2)On the recommendation of...,I have learned that you are a leading importer of...

3)I have learned you name and address from our Chamber of Commerce.

4)We obtained your name and address from the Commodity Fair.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無論是哪個外貿環節的英語表達,我們都能找到許多套句。

二、英語外貿函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更新遲緩

雖然外貿函電的教材數不勝數,但其內容的更新速度卻一直未能跟上。數年前,甚至是十數年前的內容仍然在不斷地重復使用,比如在某些教材上仍然選用了電報、電傳的格式作為教學內容。

2.缺乏雙師型教師

要想教好英語外貿函電這門課程,任課教師就不僅要熟悉精通系統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傳授學生語言知識、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緊密聯系外貿業務的專業知識。

然而,同時具備這兩大要求的教師畢竟是少數。其結果就導致了兩個極端:來自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的教師,由于未能精通外貿知識,容易把函電課上成精讀課,把講課的著重點放在單個詞句的講解上而忽視了整體外貿知識的灌輸,甚至遇到難點會避而不談;來自國貿專業的教師又由于未必熟悉英語這一語言,而把精力集中在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的講解上,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駕馭能力。

3.課堂環境的限制

由于受到固定的課室與有限的授課時間的制約,英語外貿函電的課堂一直無法開展過多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實踐環節,使學生無法參與到真正的外貿實戰中,接觸到真正的外貿函電。并且函電的教學方法容易出現單一化,課堂的教學氣氛并不容易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教學探索

針對上述的問題,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再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在外貿函電的講授中,應以加強鞏固學生的外貿業務知識為載體,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尤其是業務術語以及各種不同的專業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掌握外貿函電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上,再利用資訊的發達提供更多的實際案例,并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

1.鞏固學生的外貿業務知識

在講授每個新單元的內容前,首先要先給學生簡要地介紹或者歸納相關的外貿理論知識,使學生在掌握了這些有關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再進一步地閱讀相關信函。

2.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

由于《英語外貿函電》課程涉及大量的專業業務術語,句型句式上也相對地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的表達方式,所以為了使學生具備初步的撰寫外貿信函的能力,在教學上必須首先采用語法教學方式,對特殊的術語句型等英語表達方式進行講解,然后再適當地加入英漢互譯的訓練,使學生可以熟練地使用中英兩種不同語系自由進行中英文的轉換。

3.利用資訊的發達提供實際案例

由于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實用性極強的課程,要培養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就必須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但是絕大部分的在校學生都不具備實際的外貿經驗,對于特定的業務背景與課本上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不能夠完全清晰地把握。這時就需要教師采用一定的案例分析與模擬真實案例的教學法,運用典型的案例,啟發、引導學生,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使學生在真實的案例中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4)

生成性是當前新課程在教學展開過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提出來的。眾所周知,傳統教學過分強調預設與控制,上課就是執行教案,師生的教學最理想的局面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活力,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新課程要求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教學,教學不再只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而是師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師生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是其職業生活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對職業的感受與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觀”觀照下的教學的內在本質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對教學現實的規律性概括。強調教學的生成性,就是尊重師生的生命意義及價值,培育其生命成長,煥發其生命活力。

基于生成性理念的當代課程與教學實踐表明,課程不再僅僅是那種預設好的內容,而教學也不再僅僅是“預設”的活動,而是師生在特定教學情境中,通過對話、互動,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活動。這是一種后現代的課程與教學觀,它強調課程要通過參與者的行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許學生與教師在“互動”、“對話”中對于課程進行“創生”、“動態生成”和“改造”。當前,在判斷好的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僅僅考慮教學是否完成預定的任務和目標,而應在此基礎上更加重視教學的“生成性”,把教學看成是一個個活動的、流動的進程,一個充滿著人的情感,有著審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預料之中”的探險過程。

一、課堂生成的主體

許多人,包括許多專家認為生成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生成的被動接受者。筆者認為生成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是課堂即時產生,教師預想之外動態產生的教學資源。而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不但有學生參與,也有教師的指導,更有環境的影響,因此生成的主體應是幾個,而不單單只是學生一個方面。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認為:課堂生成的主體有學生、教師、環境三個對象。

(一)課堂生成的主力軍――學生。

毫無疑問,學生是教育產品的最直接的消費者,課堂教育的目的是學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上所有的因素、環節都要圍繞學生,而不是教師預設的教案。學生是生動的,可變的,以生動的生命應對相對靜止的教案,矛盾、磨擦、出軌、火花、奇思妙想,便自然生成。如一位教師在上《藏羚羊跪拜》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展開聯想:如果藏羚羊會說話,在獵人舉槍瞄準自己時,羚羊會對獵人說出一些什么話。很多學生都講出了自己為羚羊設計的語言,可就在這時,一個學生卻出其不意地回答:“讓它說話,還不如不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還有一位教師在上《山中訪友》這一課時,一學生質疑教材中“雷雨時去古樹下避雨”的細節描寫,并振振有詞地說:“自然科學老師說了,下雷陣雨時是不能在樹下避雨的,會被劈死的。”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試想,沒有學生,這些沒有出現在教案本里甚至教參中的精彩如何生成?靈動的、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如何產生?

(二)課堂生成的導演――教師。

教師是“平等對話的首席”、是“課堂的組織者”,教師不是被動的,他的學識能力、地位決定了他可以生成有效的課堂資源。有一教師夜自修時上一堂作文輔導課,可開講不久,外面響聲四起,煙花四射,學生情不自禁地把頭轉向窗外,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贊嘆,教師被孤零零地晾在了一邊,繼續講,學生心不在焉,效果肯定不好;不講,教學任務完不成,而且還有縱容學生上課放任自流的嫌疑,教師稍一遲疑,便決定修改教學目標,還用心地記下了學生們看焰火時的各種贊嘆,以及他們的神態。焰火結束后,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觀看感受,重點突出“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總結如何具體、生動描寫的方法。還有一教師在講授詩歌《夜宿山寺》時,要求學生詩后說出詩中都寫了哪些事物,并對這些事物進行適當的描寫,大部分學生都開始緊張思考,但老師發現一學生趴在課桌上,手中饒有興趣地在進行一些動漫人物的創作,根本沒有在聽。教師并沒有批評此學生,而是不動聲色地等同學們思考完了后要求這位畫畫的同學上臺把他在詩中看到的景物畫出來,其他學生饒有興趣地關注畫出來的詩歌,這位畫畫的學生也大有露一手的熱情,畫得格外賣力,還不忘把“危樓”畫得稍微傾斜了一些,教師然后組織學生評畫,并落實了個別字詞的意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這些課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室外絢麗的焰花雖然不是教材里的,甚至破壞了課堂教學,但老師可以生成“作文中的描寫”這一教學內容;脫離主題討論學生的一幅畫,教師可以生成古代詩歌詞語釋意的教學內容。誰說生成教師只能被動接受,這幾個生成不就是老師主動導演出來的嗎?

(三)課堂生成的催化劑――環境。

我們的教學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我們的師生也不是生活在世外的“桃源”里的,我們是在環境中的,如果對環境漠視,甚至忽視,那么環境便會影響甚至阻礙教學,如果正視環境,利用環境,環境便會生成無法預料的精彩。一農村教師在上作文課時,外面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使得教師和學生都不得不停下來等鞭炮、鑼鼓、人聲過后再繼續上課,學生有探頭探腦覺得好玩的、有氣憤地加以指責的、有對此無所謂的,本來葬禮的影響過后老師可以繼續上課的,但這個教師并沒有隨便放棄不利環境造成的這場“麻煩”,而是組織學生討論對剛才事件的看法,教師也加入其中,順利完成了“多角度立意”的教學目標。還是在一個農村,老師正在上課,一農婦直接沖到教室里,用方言大聲嚷嚷,學生立刻哄堂大聲,有罵的、有笑的、有模仿農婦動作做怪相的,一女同學好像認識這位婦女,但不知道她兒子在哪個班級,另一個男同學立即舉手說他知道,老師立即讓這位男同學和這位農婦對話,看看說的是否是一個人。最終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這位農婦找到了她兒子的班級。課后,老師對這節課中學生與陌生人交往中語言交際成功的地方加以肯定,不時地加以指導,學生們印象深刻。每個教師都不希望課堂被打擾,都希望教學步驟順利完成。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都不被打擾,都順利完成,我們的課堂是不是也就少了很多無法預料的精彩呢?

二、課堂生成的特點

生成既是生動的,精彩的,同時也是復雜的、多樣的,它既受科目不同特點的影響,也有學生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生理特點的影響,更受教師不同個性特點的影響。因為它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所以有人認為生成是不可把握的,進而對課堂生成消極對對待,或壓制、扼殺,或漠視、敷衍。如果缺乏對生成特點的正確認識,那么,生成永遠不可能成為課堂中精彩的風景,課堂永遠無法煥發蓬勃的生命活力。筆者認為,生成是有其內部規律,是有特點可把握的,分述如下:

(一)課堂生成既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

文藝理論認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是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一千個林黛玉。”經過我們對大量案例的研究,課堂生成雖然五花八門,包羅萬象,但絕大部分生成的內容都有一個統一的內核,統一的“場”,不可能是虛無的,絕對的,不可把握的。

(二)課堂生成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大量課例顯示:課堂生成絕大部分出自我們的“沒想到”,換句話說,生成絕大部分是我們預設的漏洞,是我們預設中對于學生、環境、教材的忽視及輕視的結果,所以偶然性表面上成為生成一個最重要的特征。但是,教材是一定的,學生的心理生理是可以把握的,相比較而言,教學環境還是可以掌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成又是必然的,是可以預見的。

(三)課堂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標。

課堂生成豐富多彩,千姿百態,但也良萎不齊,有能深化、優化教學目標的,也有干擾、甚至損害目標的達成的;還有的表面看來是消級的,無價值的,可棄的,但加以引導、點撥卻可以成為達成目標精彩的一個環節。大量課例顯示,這一特點的生成反占了生成的絕大比例。

三、課堂生成的有效管理

有了對課堂生成特點的把握,當生成來到課堂,怎么辦?手足無措?躲避?繞過去?迎接?優化它?如何將面臨的問題解決,如何對課堂生成進行有效管理,讓生成為我所用、為教學所用、為學生發展所用,以下方法應是有效的,可借鑒的:

(一)用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理念包容生成。

大量案例顯示,凡是本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發展學生理念的老師,當課堂生成來到時,他們都能將生成加以引導、點撥、深化,使之有利于課堂,有利于課程目標,有利于學生發展,使生成得到有效管理。相反的缺乏愛心,教育理念落后的老師必是對生成加以壓制、打擊,最終扼殺,使許多本來可以生成精彩教學內容的生成歸于無效。甚至有些老師把學生富有個性、創見的觀點作為“搗亂”“瞎起哄”,從而采取罰站、留校、諷刺等等懲罰性手段對其進行“教育”,這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扼殺生命。

(二)用細致完備科學的預設化解生成。

課堂不是一節課的起始點,上好一節課更重要的一點是課前的功夫。施教者對于施教對象的了解、把握,對于課堂中各因素的充分預設是決定這堂課上好還是上壞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能把握初中生心理、生理的發展特點,那么,《致女兒的一封信》就不會因為笑場而草草收場,如果對實驗過程有充分的準備,就不會因實驗失敗而狼狽、尷尬。

(三)用淵博的學識,智慧的教學技巧引導生成。

誠如以上生成特點所言,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標。當生成出現,教師的學識、智慧、教學技巧便成了其最大的財富。有一教師上《羚羊跪拜》要求學生聯想,如果羚羊會說話,他將對獵人說出什么話,一學生回答:“讓羚羊說話,還不如不說,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頗感意外,遲疑了一下,只得倉促應對:“不說是可以,但是教師現在要求他說。”教師沒有知識儲備,沒有智慧的應答,這個生成就自然“香消玉殞”。相反,如果教師才學豐富,反應機敏,一個看似枝蔓的生成便成為達成目標的助推器。一老師講解《山中訪友》時,一學生大叫:“自然老師說過,下雷陣雨時不能在樹下避雨,會被劈死的。”教師沒有立即駁斥,而是講了一個神話故事:一個青年愛上一個姑娘,卻不知道其為魔鬼所變,姑娘讓他帶著母親的心來求愛才嫁給他,青年挖了母親的心急急忙忙準備獻給姑娘,不小心摔倒了。這時,摔到地上的母親的心關切地問:“孩子,你摔疼了嗎?”講完故事,教師頓了頓,接著說:“以前我講這個故事時,也有個學生問了我一個問題:母親的心怎么會說話?”教師讓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問得好不好,最后還講了文學美和科學美不同的欣賞方法,學生收獲頗豐。

(四)用平和的心態,真誠的態度擱置生成。

課堂變化千姿百態,教師能力大小有別,生成已產生,而教師又沒有做好準備。這時,不妨擱置,勇敢地承認“沒想好”、“不知道”,這比繞過去或不懂裝懂更有效。畢竟,教師不是圣人,而且圣人也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古訓。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課堂涌動著生命,生成問題的課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課堂,為了對自己教育的良心負責,也為了對一個生命負責,每個教師都應了解生成,善待生成,讓生成的課堂綻放生命的禮花。

參考文獻:

[1]孔慶東,摩羅,余杰.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4.

[2]徐吉華.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生成,2005.6.

[3]阿春.談課堂生成中教師的點撥作用.青田教育,2006.3.

篇(5)

《建筑工程概預算》是我校建筑工程系各個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是一門技術性、專業性、實踐性、綜合性、地域性都很強的課程,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好這門課程,必須改變以往只側重于理論教學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的實踐環節,加強實際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1、現有的學生特點

民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錄取成績普遍偏低,甚至有些是低于線下幾十分進來的,這些同學大都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對學習的興趣不高,上課的積極性不強,學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配合興趣較低,來課堂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輔導員或老師的點名或學校的檢查。

2、現有的教學特點

因為系中的教學資源有限,老師的教學經驗不足,所以在很大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大多老師都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扮演講解者的角色,使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沒有結合本地區的現行定額及取費程序,脫離當地的實際情況,造成教學空洞、乏味,結果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時,仍然不會使用當地的建筑工程定額。

3、建筑工程概預算與前導課程的關系

建筑工程概預算這門課程,與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構造、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圖實例講解、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程經濟、建筑施工組織設等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必須學好與之相關的各門課程,具有豐富的專業基礎知識。而我們的學生往往不具備這種良好的基礎,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實行的“2+1”教學模式,導致很多課程是同步學習,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這些前導課程中缺乏足夠的基礎知識,給本課程的教學帶來難度。難點之一便突出地表現于識讀施工圖、設計文件方面。解決了識圖這一關,編制預算會順利很多。

4、改革的目標

使學生熟悉編制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造價軟件的實踐應用,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獨立思考、不斷鉆研、自我創新的能力在當前的課程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對這門課程進行一定的教學改革就顯得非常必要。

5、改革的方法:

5.1 收集圖紙

由于我們現在《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所用的教材都是外省編制的,課本上相關的例題所講的施工圖預算計量方法通常是按照全國統一定額的計量方法來講解,而套用的定額是參照外省的定額,不符合地域性的特點。所以我們必須以系為單位,向設計單位收集一些適合于教學所用的簡易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圖紙,例如:門衛、低層的小型教學樓、辦公樓等,然后由任課老師統一進行預算編制,作為教學指導學習用工具。

5.2 理論知識簡要介紹

關于工程造價的理論知識,在學生聽來相當無趣,所以上課時他們要么不來,要么就是在課堂睡覺玩手機,而僅僅一句我聽不懂就把老師打發了。所以爭對這些與基本建設相關的知識、工程造價費用的組成我們大可以作簡單的介紹,利用四分之一學時就可以,而把重點放在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這一章節上。

5.3 與造價軟件相結合

與造價軟件公司,這就要求我們學校要與造價軟件發行公司,比如廣聯達、晨曦、魯班等常用造價軟件有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在講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這一章節時,我們就可以把課程安排在機房上課,由老師根據造價軟件的應用,教會學生編制施工圖預算。具體安排如下:

首先:根據造價軟件在福建省的應用情況,我們可以安裝《廣聯達計價軟件》或《晨曦清單計價》,教會學生按專業建立工程項目臺賬,學習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學習《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2005版)當中對于一般土建工程量計算規則的規定。

其次,根據我們收集的工程施工圖,先讓學生熟悉整套圖紙(從設計說明開始到結構施工圖),大概需四個課時。

然后,計算工程量,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定額順序(從土石方工程到腳手架工程)學習工程量計算規則,結合圖紙,計算工程量,并按照《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中的定額計價編制要求,編制分部分項工程定額計價。

最后,編制工程造價文件的工程概況說明,報價封面,將工程預算書導出EXCEL表格,打印,裝訂。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可以讓學生體會整個工程報價書的制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以及實踐操作和軟件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實習和畢業工作增加一個就業方向,而且能夠很快適應工作需要。當然,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和廣聯達或晨曦造價軟件的合作,組織相應的一些計算工程量或編制工程造價比賽,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一些培訓工作。

6、與造價員資格考試相結合

造價員資格考試,可以落實學生的“雙證書”制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實際工作的動手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就業創造條件。學校要鼓勵同學積極參加參加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的統一考試,考試合格發給執業資格證書,即可從事建筑工程預算文件的編制和審查工作,切實保證學生“出校能上崗”,增強其在就業中的競爭力。造價員資格考試,學生除了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要掌握深厚的技術基礎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 熟練掌握對建筑工程的分項工程列項、計算工程量、套價和綜合費的正確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預算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蕓. 《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篇(6)

一、從兒童的興趣需要出發

品德課程中的“活動”應該是兒童的活動,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實際。作為一名品德課程教師,只有細致、全面地走近孩子,融入到孩子們中間,了解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認知水平、心理需求、處事方法等,才能使自己設計的活動贏得孩子們的喜愛并讓他們在活動中興致勃勃、樂此不疲,盡情展現自己的特長,釋放自己的情感,才能得到他們的鼎力支持,才能使活動的實效性大大增強。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種,除了堅持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們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平等的交談、相處以外,還可以主動向其他任課老師或家長進行詢問,或下發調查表給家長,進行信息搜集等。久而久之,就能對所教的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需要以及主動性和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二、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

以兒童的生活實際為依據,從兒童的心理需要出發來安排教學內容,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應遵循的一條原則。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當時當地的實情以及班級內兒童的興趣、愛好,從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出發,精心選擇并設計活動內容和程序。如在執教二年級上冊《走進秋天》這一單元時,課本給我們提供了“校園種植角”和“果園的收獲”等活動內容。而筆者所教的孩子們生活在城區,孩子們對城市風光較為熟悉,卻對秋天豐收的田野深感陌生,學校也沒有為學生開辟自己的“開心農場”,因此在設計活動內容時,筆者毅然拚棄了課本提供的內容,而是引領孩子們走出校園,來到美麗的大運河畔,融入到郊外的田野、菜園和生態示范園林中,讓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去發現、去感受。毋庸置疑,科學大膽的取舍,使品德課程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針對性和實效性大大增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些詩人、偉人的名句早就道出了實踐的重要意義!

三、活動形式宜活潑多樣

好奇心強而專注時間短,是兒童注意力的顯著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小學品德課教學中所開展的活動,其形式應該是豐富多彩、活潑有效的。形式愈活潑、愈多樣,就愈能體現品德課活動的特點和魅力。品德課堂教學的活動可分為板塊進行,不僅課堂外的活動形式要重視,課堂內的活動形式更應該精心策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每個活動板塊的內容。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小手拉小手》這一課時,筆者采用“愛心互助系列劇(室外活動)――情感熱線(畫面展示)――表演唱《小手拉小手》”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動形式。其中,小品系列表演從定角色和情節到分小組排練,最后匯報表演,完全由孩子們自主完成,自主性得到尊重。因此,孩子們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濃厚的參與興趣,他們興味盎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活動之中,整個活動舞臺熱鬧非凡,其樂融融,真不愧是一場情感交流的盛會。

此外,在平時的品德課程教學中,筆者經常開展多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展覽、比賽、故事會、小品表演、游戲、到開發區訪問、參觀等,動手方面的有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小創造等,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品德教學的活動舞臺增添了色彩,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四、活動評價應科學合理

“對一個學生來說,5分的成績是標志,而對另一個孩子來說,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績,教師要善于確定自己的學生在此時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傳達出的理念就是教師評價學生要遵循科學而合理的原則。

關于活動的評價,可依據“注重過程”、“尊重多元”、“全面評價”、“引導反思”的思路進行,其主旨是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發展,促進課程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活動”的結束,并不代表著教育的結束,也不代表著兒童認知的結束。筆者認為此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孩子們對自己曾經參與的活動進行評價,評價中應特別注意如下幾點:

篇(7)

一、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探究性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可以看出,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包含兩層意思:第一,語文課程要培養的是語文實踐能力;第二,培養語文實踐能力的基本途徑是語文實踐。

從第一層面來看,語言,特別是母語,其意義在于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溝通人際關系。母語的這種實用性決定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性是語文課程的眾多屬性(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基礎性等)之一。語文教育是要幫助學生掌握一個由若干概念、規則原理構成的理念系統,也不是要系統地傳授有關語言、文字、文章、文學、文化的知識。雖然,語文教育必然會涉及這些知識,然而掌握這些知識不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換句話說,“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學生能夠運用語文去實踐,就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從第二層而來看,母語對于學生來說是實時存在的,學生身處在使用母語的社會環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學生進入學校學習之前,就已在學前生活中獲得了的母語(口語),并且在不斷的生活實踐中學生的母語(口語)還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從小學到中學,母語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在原有口語的基礎上,通過識字、寫字和閱讀寫作的學習與實踐,并伴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培養書面語的語感,與此同時又進一步提高口頭表達交際能力。另一方面,母語的學習,既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又有大量的實踐機會。體味《標準》,從課程內容方而來說,就是要不斷開發、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系現實、密切聯系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僅局限于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源遠流長的一泓活水。從課程實施來說,就是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要大力融入課堂教學;變封閉為開放,加強與課外、與生活的聯系和溝通;變讀書、答問單調的形式為課堂上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討論、游戲、表演、展示、欣賞、評價……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使語文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課內外相溝通,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

語文能力的形成具有實踐性,而實踐性是探究性學習的突出特點。實踐性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總而言之,語文能力形成的實踐性是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潛質。

二、語文課程開放性與探究性學習

語言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們每個個體實際上生活在一個廣闊無邊的語言網絡之中。反言之,離開了人的生活就沒有語言活動,正是豐富的生活積淀才使人們獲得了對語言形式的敏感和內化。語言的無處不在為語文學習的開放性提供了一個根本性的支持。

篇(8)

新課程理念提出:語文課堂要以生成為價值追求。應該說,這一理念的生成源于語文教學的幾個轉變:由重教師的“教”轉向重學生的“學”,由重“知識的獲得”轉向重“能力的構建”,由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轉向重“人文性”。當語文教學更多地落腳于教學對象的“生命形成”時,“課堂生成”就必然成為人們注目的一個焦點,成為課堂改革的一個有力抓手。

一、生成的內涵

近幾年,來自于教學一線的關于語文課堂生成的研究很多,只是研究的內容更多地是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關于課堂生成的操作性問題,研究者看待“生成”的角度不同,對課堂生成就有不同的研究結果。所以,在對“語文課堂生成”的探討“漸行漸遠”之時,我們有必要重新回到“生成”一詞上,客觀把握其內涵,以此作為我們進一步認識“語文課堂生成”的特點、正確調控“語文課堂生成”的基礎。

“生成”,離開教育的語境,它具有三個基本含義:一是[form;produce],產生,形成;二是[beborn(gifted)with],生來就如此;三是[bearandrear],養育。將這三個基本含義放置到教育的語境中,我們可以得出教學生成的內涵:首先,生成離不開它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需要在相互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歷程“產生,形成”。也就是說,語文課堂的生成是離不開課堂互動的,產生于一定的情境;其次,生成離不開生成主體的本來性質,即,語文課堂生成離不開教學主體的已有價值觀、體驗和閱歷;最后,生成離不開教學主體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教學過程,即,語文課堂生成必須建立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協商后形成的教學設計的基礎之上。

故而,語文課堂生成就是指教師在有目的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中圍繞文本的種種互動,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在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的基礎上,使學生產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理解,從而使學生完成從知識到精神的新的自我建構。

二、語文課堂生成的特點

明確了語文課堂生成的內涵,我們就可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去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得出語文課堂生成的特點,準確把握語文課堂生成的方法,合理調控語文課堂生成。

首先,語文課堂生成是一個教師協助學生閱讀文本、產生獨特體驗、完成自我建構的生命歷程,在這一層面上,語文課堂生成首先表現為動態性、建構性、情境性、真實性。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語文課堂生成離不開課堂上的相互作用,包括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文本之間的互動,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甚至教師、學生與周圍環境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說,語文課堂應當被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有生命的、無生命的互相碰撞,思想與思想相互對話、交流、激發,語文課堂生成就是這個碰撞、對話的結果,也是課堂中的每一個體在交流碰撞中重新篩選、組合,形成新的認識、經驗的過程。它要求我們創設適合于交流、碰撞、思考的情境,比如設計對文本的閱讀、質疑的環節,設計交流閱讀體驗的環節,設計有關文本的辯論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環節的設計中,我們必須把握所有問題的探討必須以真實為底線,只有真實的、關系到個體生命成長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才能真正作用于他們的內心,才能有價值地生成建構,才能有助于他們生命的成長。

其次,從語文課堂生成的內容上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在進行教學準備時預定好的教學資源,這個層面上的生成具有可預知性、計劃性、必然性、有序性;另一類是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即時產生的教學資源,這一層面上的生成具有不可預知性、偶然性、突發性、隨意性、無序性。

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之前,我們都會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文本的情況來設計安排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內容、步驟和方法,就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而言,這是我們在計劃之中的、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步驟讓學生認識、領悟并掌握、建構的內容,所以,要在這個層面上有價值地生成,就需要我們精心地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感態度、興趣愛好,深入地研究文本、把握文本的各個層面的知識,恰當地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以最大限度地達成教學目標,最大效率地生成學生的新的知識結構。但是,無論課堂設計如何細致、嚴謹,在實施語文課堂教學時,由于教學主體都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個體,每一個體在活動過程中隨時會生成新的教學資源,這就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變數。正如葉瀾教授所指出的:“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們在進行教學準備時要為語文課堂的即時生成留有足夠的空間,要設計具有開放性的課堂活動、在實施教學計劃時要注意根據課堂現狀進行靈活的變通,掌握更多的教學技巧。

盡管語文課堂的即時生成可能會使課堂從有序走向無序,但是,這其中正蘊涵了一種系統理論:一切系統在遠離平衡有序的基礎上,通過開放性地與周圍環境的信息作用,才能走向更高層次的新的平衡和有序。所以,作為語文教學的實施者,我們應當轉變觀念,不要懼怕課堂的無序,不要輕易否定課堂中即時生成的任何一種資源。當然,在對待各種有價值或無價值、有意義或無意義的生成時,我們需要把握一些原則:不可偏離文本,不可偏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不可偏離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最后,從語文課堂的生成的主體上來說,活躍在課堂中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成長經歷、知識經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又是一個打破他們的原有知識結構、構建新的知識結構的生命歷程。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語文課堂生成具有多元性、超越性、創造性、人文性等特點。

值得指出的是,就生成主體而言,我們主要是指學生,我們的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文本的引導下生成自己的知識、精神內涵,獲得成長。但是,在語文課堂中能夠生成的主體也包括教師,一方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生成,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的生成反饋中也會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甚至教學目標。所以,生成性語文教學應追求一種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結果。教師在面對生成的多元性、超越性、創造性、人文性等特點時,首先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靈活應對課堂中的多元生成;在實施課堂教學時則要注意傾聽每一位學生的聲音,要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思想的火花,即便可能是一個無意義的生成,但對于生成的個體來說,它可能就是一種超越和創造。在對待生成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其加以鑒別、調控、選擇、重組,以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為前提。

其實,就語文課堂而言,獲得生成的不僅僅是教師和學生,甚至還包括文本與文本的作者。薩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以現代的閱讀觀來理解,作品被創作成功之后,就成為了一個生命體,其中既融入了作者的生命意識、愛與恨、悲與喜、對人生悲歡離合的傾訴、對正義與真理的追求,又在一次次的被解讀中融入了讀者的情感、閱歷、人生態度、價值觀,作品因而獲得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意義。因而,語文課堂最理想的境界應當是教師、學生、文本都能獲得生成、得到提升,在新的高度上尋找到生命的意義。

總之,“生成”概念的提出無疑使我們獲得了一個嶄新的、更為敞亮的視野,準確理解其內涵和特點有助于我們把將它由理念變成實踐。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故而,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來看待語文課堂教學,把課堂教學當成生命中充滿意義、色彩絢麗的一段歷程,把課堂生成作為目標來指導我們的語文教學,讓語文課堂從內容、方法到目標不斷地生成新的資源,擺脫封閉、僵化、枯燥、低效的傳統模式,成為讓教師和學生不斷超越自己、創造新生、獲得精神享受的一段無限美妙的旅程。

參考文獻:

[1]羅祖兵.生成性教學及其基本理念[J].課程?教材?教法,2006,(10).

[2]金亦挺.基于彈性預設下的課堂教學生成[J].當代教育科學,2004,(22).

[3]李美艷.語文課堂生成的主體、特點及生成的有效管理.考試周刊,2008,(23).

篇(9)

面對社會發展的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自2000年創辦了國內第一個旨在培養體育建筑管理人才的社會體育專業。但如何定位設計專業方向培養目標,如何構建與新的專業方向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社會體育專業體育建筑管理方向迫切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二、課程體系構建原則與特點

(一)構建原則

課程體系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計劃和實施方案,根據體育建筑管理方向“培養具有社會體育和體育場館建筑與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組織管理、咨詢指導、教學科研、體育場館建筑運行管理以及經營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人才培養應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就業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不同的需求和變化,結合建筑類院校自身特點,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體育建筑管理方向人才的課程體系。

2.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識學習必須結合實際工程項目,培養學生體育建筑策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知識體系的完備性。立足于體育建筑建設全過程及整體系統,以掌握體育建筑的客觀規律為宗旨,以現行的建設法規、體育規則為依據,力求使學生通過學習對體育建筑管理領域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和技術。

4.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的原則。采用模塊化課程的組合方式,合理安排體育建筑管理方向各個課程群之間的比例,拓寬基礎學科的范圍,體現學科的交叉融合。

(二)課程體系特點

1.以體育場地建筑為切入點,確立培養目標。針對體育建筑管理社會需求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現狀,提出培養目標是具有大學本科水平的應用型、技術型,從事體育建筑管理的專門人才。學生在專業上應具有體育建筑管理能力,具有參與項目決策分析能力。

2.以教材編寫為支撐,滿足專業的建設需求。由于課程體系內的課程涉及多個學科的交叉,開設前沒有適用于本專業的較好的教學大綱或教材,因此根據專業的發展,以教材編寫為重場戲,編寫了主干課程急需的教材已滿足專業的建設需求。

3.以課程整合為改革面,促進專業的與時倶進。在理論教學體系上突破傳統教學和課程界限,突出專業的特色,實施模塊教學。在專業方向課中提出以體育建筑識圖為基礎,以體育建筑環境與設備和體育建筑策劃與施工管理為重點,以體育建筑管理主線,強調體育和建筑的結合。

三、課程體系設置

(一)課程體系內容和學時比例

依據現代課程理論,按照培養目標要求,以“拓寬基礎,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為主線以“目標設計,構建框架,重組模塊,整體優化”為過程構建了以學科與術科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分為必修和選修2大類6個平臺,總課時為3056學時,總學分為195.5學分;其中通修課程846學時,545學分占總學分的2788%學科基礎課656學時,41學分,占總學分的21.00%學科方向課608學時,38學分,占總學分的19.44%通識課程144學時9學分,占總學分的460%選修課352學時,22學分,占總學分的11.25%實踐教學28學分,占總學分的6個平臺分別為通修課、學科基礎課、學科方向課、通識課、選修課、設計、實習。通修課注重綜合性、多層次;學科基礎課突出基礎性、技能型;學科方向課體現先進性、擴展性、專題性的特點。設計包括課程設計(體育信息管理系統設計、體育場地設計、管理設計)、畢業論文等。實習包括認識實習(規則裁判法學習)、生產實習(比賽的組織編排)和畢業實習。根據課程內容劃分體育建筑管理類、體育傳媒類、體育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類、基礎理論類、技術技能類等5個專業模塊。如體育建筑模塊包括體育建筑概論、體育場地建筑工藝、體育建筑策劃與施工管理、體育建筑環境與設備。體育管理模塊包括社會體育管理學、體育人力資源管理。體育領域計算機應用模塊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場館智能化控制。體育傳媒模塊包括體育新聞寫作、體育攝影與攝像。

(二)課程體系實施的主要途徑

針對體育建筑管理人才培養上的應用性特色,課程體系將人才培養劃分為兩個階段——“基礎階段”和“方向階段”兩個培養階段。學科基礎階段進行通識課和學科基礎課的講授,主要設置“通修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兩個模塊,用于解決“厚基礎”的問題,教學時間約用4年的前1/2時間。方向階段進行學科方向課的講授和畢業設計實習,主要設置體育建筑管理類、體育傳媒類、體育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類模塊,以實踐和實習課教學為主線,進行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社會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用于解決“針對性、適應性”問題,教學時間約用4年的后1/2時間。

學科方向課程在培養計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學生在學校理論學習較多,接觸實際工程較少,對實際的體育場館施工過程比較陌生,對于體育場館結構、設備等也缺乏認識。我們在教學形式上采取課堂教學(含案例分析)+多媒體錄像教學+課程設計+現場參觀的模式,聯系實際項目組織學生參觀學習或是拍攝工程照片通過多媒體方式向學生演示等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理解。

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環節中,注重將設計(論文)與工程實際問題相結合,選題緊扣實際。通過來自實際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的設計和科礬強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甩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動手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設計和創新的能力明顯提高。

四、結語

篇(10)

一、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的特點分析

1.教學方式有所變化

應試教育下,對學生的分數過度看重,導致學生學習的重點完全集中在課本上,對高中化學知識死記硬背,遠離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課堂上多以教師疏通課本知識,將書本知識通過板書展示給學生,再輔以習題的訓練,缺乏靈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課本表面知識上,為了高考分數而學習。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有所改進。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使課堂多元化,利用各種方式活躍課堂。如:通過在化學課堂上進行化學實驗的方式,利用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變得生動,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從而緩解高中課堂的壓力,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下接受新知識,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或者化學教師通過組織活動,如:讓學生準備活動器材,課下進行小實驗等多項活動,使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對化學知識的演變有自己的思路,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學好化學知識,通過實驗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認知,使學生健康穩定地發展。

2.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

應試教育下,教師通過板書直接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這

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教師通過長時間的教學,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這種呆板的教學方式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只停留在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配合教師的講課,將知識機械地裝入腦袋里,在考試的時候拿出來,并不會靈活地運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打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新課標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多了起來,有人說,不怕有問題,就怕不發現問題,不敢提出問題。當學生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首先想到尋求教師的幫助,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學生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這樣問題才會被解決,當學生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自己解決了。這樣積極的指導方式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3.教學氛圍有所變化

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將課本知識一股腦兒地換成板書講解給學生聽,教學氣氛不夠和諧,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好,影響教學質量。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不和諧的問題。教師直接對概念的講解使課堂枯燥,學生只是一味地對知識進行呆板記憶,缺乏學習熱情。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乏應有的交流,缺乏平等競爭的意識,有時候又會出現競爭過激的情況。

新課標下,課堂氣氛的緩和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制定,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課堂氣氛的緩和促進學生主動與教師的交流,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只拘泥于講解與記筆記之間。同學之間通過合理的競爭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下次成績超過某某某的動力。

二、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

1.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教師通過不斷吸收外界新信息,強化專業技能,對自己不斷充電,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新鮮知識,改進教學模式。教師使教學模式多樣化,將化學知識寓于各種新奇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在沒察覺到學習壓力的同時輕松地接受了知識。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如何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漸漸愛上化學。

2.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才能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好。教師轉變思想觀念和教學模式,通過積極有力的引導,通過實驗教學、課堂互動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使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都能給予正面的回答,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3.為學生營造和諧而又具競爭力的環境

教師通過創造和諧班集體,為學生創造和諧活躍的學習環

境,使學生樂于學習。如:教師為提高化學成績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形成和諧的班集體。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競賽的方式,使學生產生危機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使學習成績得到共同提高。同時,教師注重個別學生的發展,因材施教,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幫助學生分析化學知識,解決化學難題,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上一篇: 社會治理的特點 下一篇: 鋼結構管理基本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欧美综合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片一区二区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