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技能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27 16:56: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茶藝技能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茶藝技能論文

篇(1)

1 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體現

文化差異存在于人類文明的任何階段,每個民族國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翻譯中的障礙和難題。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歷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現為歷史典故。歷史典故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最能體現不同歷史文化內涵,由于文化的差異。

2 旅游英語的詞匯特征與文體特征

2.1旅游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旅游英語詞匯、句法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和表達規律。在世界國際化的大環境下,旅游英語的對象是國外旅游者,旅游英語不但具有英語語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語言載體的形式傳遞與旅游活動有關的信息,實現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體現語言功能,既:表義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語語言特征主要表現在詞匯、語法和修辭上。

2.2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漢語中有些旅游詞匯在英語中找不到對等詞匯,詞語出現缺失現象,由此應運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語詞匯。中國的人文景觀的名稱前常用漢語拼音方法給出英語對等詞。如:星海公園Xinghai Park,岳陽樓Yueyang Tower等。中國獨有的文化遺產、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因其文化內涵需要解釋性詞語加以說明,有時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譯,音譯是外國人和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的認同,在音譯后加注一些解釋說明,對音譯主體的具體特殊涵義、地名、人名以及歷史文化的淵源加入解釋性詞語,使游客更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3 旅游英語翻譯的差錯

3.1本族語干擾這類差錯主要是由于本族語與目的語在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上的差異而使目的語在這兩個層面上本族語化所致,多見于非目的語專業的學生或初學者。如:請讓我作個自我介紹。(Now allow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self.)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里的“to”為介詞,后須接動名詞短語;“say”前須加不定式符號“to”才符合英語的語法規則。

3.2認知水平指學生對目的語在語言的直義(denotation)、含義(implication)、運用規則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質量優劣及程度的高低,這往往受到語言學習者智力水平、精神狀態、身體及記憶力的好壞、學習興趣與動機以及學習的勤奮程度等諸方面的影響和制約。我將盡力使你們玩得愉快。(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 have a pleasant day.)此處“day”是一個具體的時間概念,應改為“stay”,這才符合言語者的真實意圖。但若游客在某勝地所呆時間的確為一天,這則是一個正確的表達,這便叫“歪打正著”,言語者可能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3.3思維差異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致,不用說目的語的初學者,甚至外語習得水平較高的非本族語人士也會犯此類錯誤。

三天的時間很短暫,這次旅行即將結束。Three days are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trip.(誤);Three days is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the trip.(正)。

3.4過度概括意為學習者過度地擴充了目的語某一規則的使用范圍。這類錯誤最典型地表現在句子成分的殘缺上。如:桂林地處華南亞熱帶,享有風光甲天下的美譽。(Guilin in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with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country’s most beautiful scenery.)這一例最大的規則錯誤是無述謂。其中,句子結構雜揉、冗長、啰嗦等毛病。這些錯誤可能均受母族的語法體系的干擾,但主要是將介詞、分詞的語法功能擴充成述謂所致。

4 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為了加強旅游英語翻譯過程中外國旅游者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觀、準確地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與溝通,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進行文字的轉換與文化的播遷。

篇(2)

教師要結合阿壩州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等具體條件來進行教材的編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教學,因此,要結合已有一些教材作為基礎,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資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國茶文化》為底本,《茶藝百科知識手冊》,和其他茶文化相關教材為資料,學校專職教師根據茶文化的相關資料結合阿壩州的具體情況進行編撰,確保實用。

(二)教學設施

1.教學設施:多媒體演示配套設施、電腦、收錄機、舒緩音樂等設備。

2.教學設備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類茶葉若干、茶葉罐等。

3.教學場地:茶藝學多功能實訓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園、茶藝館等。

(三)課程設置

茶文化的課程設置主要從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考慮,課時的比例應該是1:1.茶文化理論講解主要從茶的飲用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茶與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對茶藝和茶道的重點介紹。比如:客來敬茶,茶與民俗民風,茶與歌舞及楹聯,茶會,茶館與茶藝館,茶的傳說;茶與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結及旅游,品茶與茶藝,茶與茶藝,茶與文學,書畫藝術欣賞等;茶性茶德,陸羽《茶經》的哲學思想詮釋,茶道與飲茶,名家與茶,中日茶道史實比較;茶文化之當代實踐,茶文化和東方文化與現代化,發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論教學,實踐操作也是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從容流暢的介紹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旅游管理學生是否能夠開發茶文化旅游品牌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內容,因此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需要到茶藝館進行參觀、學習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和茶藝的表演等技巧。學校還可以聯系旅游公司讓學生到相關場所進行頂崗實習,給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師資情況及學分計算

由于該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行為個性及交往中的表現形成對學生的認知,學生接受了教師行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據期望的方向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學校安排一個茶道方面專業技能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對茶藝的欣賞水平和茶藝表演的展示會感染、帶動學生的創造力,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的輝煌。該課程由于是新開設的課程,可以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的選修課,在大二的時候開設,時間為一年,共72個學分。

(五)考核方式的設計

本課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兩部分,一是理論考試。這部分考核可以從平時的學習狀態、課堂展示、學習心得、考勤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據期末檢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從茶文化的歷史、茶的種類等方向讓學生撰寫論文或者開展課題研究。為確保論文的質量,提前四周布置論題范圍,本人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學生簡要講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及規范要求,規定完成的論文不能少于五個參考文獻。其次是操作考試,這部分的重點放在茶文化講解和茶道茶藝實際操作的考核上。兩種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定,以此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篇(3)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76-02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已成為一個具有豐富內容、深刻思想內涵的動態的綜合體系。它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的思維軌跡把人們崇尚的道德情操、人們追求的高尚品質及人格賦予具體的茶及各種茶事活動中,不僅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增長人文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茶藝作為一門生活藝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以茶為媒介進行溝通交流成為時興的方式。越來越多的職業學校將茶藝作為一門課程納入到了常規教學中。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茶藝教師,個人認為這門課要教給學生的不應僅僅是茶葉的起源、分類、加工、沖泡技能等茶藝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茶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以茶育人”的目的。以下是我對中職學校開設茶藝課對學生綜合素質影響的幾點認識。

一 茶藝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道德素質是指一個人在生活實踐中待人處事,協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一種素質,其核心是要求行為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百行德為首”,道德素質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職教育由于其培養目標和生源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

中國茶藝提倡茶人精神,以茶喻人,通過品茶品味人生。范增平先生將茶人的精神歸納為四點:(1)理性的思考,作為一個茶人凡事能做理性的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2)沉著的修養,堅守“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無畏精神;(3)堅毅的信仰,能擇善固執,不畏譏怕讒,明是非、辨善惡,眾善奉行,諸惡莫做;(4)正義的行為,為追求真理,只問是非、善惡,不計利害得失,只要是合乎社會正義,符合大眾公平的道理,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這種精神對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時期的中職學生無疑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學生通過對茶藝課的學習,及對茶道思想的領悟,可自省、可審己。茶禮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了敬老愛幼,懂得了禮儀;茶事的活動使學生更加和睦相處了;茶史的教育使學生了解了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體驗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泡茶訓練也使學生養成了凡事自己動手,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能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

二 茶藝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跨越了哲學、美學、文學、民俗及文化藝術等門類,融匯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傳統文化的精髓,綜合了插花、音樂、陶瓷、書畫、裝飾、建筑、表演等領域,可謂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茶藝教學中,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內容豐富的各式茶藝、茶詩、音樂和茶畫等形式呈現出來,吸引著學生,在欣賞和實踐的過程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人文知識,同時使他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學生感受到自信、滿足和成就感。

三 茶藝課有助于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

茶藝是指在傳統茶道精神指導下的茶事實踐,它包括泡茶的技能、品茶的藝術,以及在行茶過程中以茶為媒介去溝通自然、內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體驗。茶藝活動以人為核心,茶藝審美以人為首。我國傳統的茶文化中對人之美有儀表、風度、語言等要求。儀表美是形體、服飾、發型美的綜合;風度美是禮儀周全、舉止端莊;語言美是用語規范、待人誠懇。

在茶藝課上,學生通過觀看茶藝表演視頻,學習科學的茶葉沖泡方法、禮儀規范,在備具、滌器、投茶、沖泡、奉茶、品茶的過程中感受中國茶道所講究的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藝美和境美。寧靜幽雅的品茗環境、裊裊的茶香、甘醇的茶味,讓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簡約之美、虛靜之美、含蓄之美,潛移默化中,學生陶冶了情操,訓練了得體的著裝、常見的禮儀、規范的言語,形成良好的儀容儀表、禮儀和言語習慣,逐漸提升了個人的審美情趣。

四 茶藝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中職學校是直接面對用人單位的職業教育單位。現代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只是直接可用的技術人才,“是否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已成為人員使用的一個重要指標。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規范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對其以后的成才尤為重要。

茶藝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活動,尤其在茶藝表演中表現得更突出。茶藝表演是在泡茶技藝的基礎上,對泡茶的各項程序進行藝術加工,將生活中的泡茶技藝上升為一種表演藝術,使人們得到一種美的熏陶。茶藝表演一般情況下要三人同臺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說員。主泡手負責泡茶,助泡手協助主泡手,負責焚香、賞茶、敬茶等,解說員負責各項泡茶程序的解說。在整個過程當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說員有良好的協調與配合,不能因為個體的獨立而破壞整體的和諧之美。而在不同的場合以及泡茶任務的搭配中,有時候要求某些學生承擔主泡手的任務,有時候又要求學生承擔解說員或助泡手的任務,角色的變化意味著學生必須與他人緊密合作。因此茶藝表演是培養學生協作精神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協作精神。

總之,茶藝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學生泡茶、品茶等基本知識技能,更應重視其素質教育的功能。莊晚芳教授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培養的一種儀式。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未來,茶藝教學中需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中職學生。

參考文獻

[1]林治編著.中國茶道[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

篇(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38-02

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創辦于1958年,是我國高校中成立最早的3個茶學專業之一。茶學專業自1982年以來一直是湖南省重點建設專業。2008年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年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在國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專業整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歷程輝煌

自茶學專業成立伊始,在各級政府和學校的全力支持下和老一輩專家的帶領下,茶學專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奠定了在國內同類專業中的先進地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我校茶學專業就一直是全國統編教材《茶樹育種學》、《茶葉審評與檢驗》等核心教材的主編單位,在茶樹品種選育、茶樹高產栽培、紅碎茶和速溶茶的研制等方面均處于當時的國內領先水平。自1982年以來,我校茶學專業一直是湖南省重點建設專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我校茶學專業不斷發展壯大,1989年茶學實驗室被評為國家教育部先進實驗室,199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茶學專業被國家科技部定為“國際茶葉深加工技術與理論培訓基地”;2006年國家教育部與湖南省政府確定在我校共建“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9年成為省部共建實驗室。2008年茶學專業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年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茶學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設備、教學實習基地等較為齊備。專業已發展成為我校以本科為主,招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農業推廣研究生、舉辦各種茶學技術訓練班等學歷層次最多、條件領先的專業之一。

二、特色鮮明

我校的茶學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人才知識結構定位、辦學模式上均具有明顯特色。在人才培養目標特色上,專業著力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和創新能力的從事茶樹栽培、育種、茶葉生產、加工、茶葉品質審評與檢驗、茶業經營管理、茶葉貿易、茶葉深加工、茶文化推廣以及類茶植物開發利用的農、工、貿、文復合型茶學專業技術人才。在人才知識結構定位特色上,致力培養基礎寬厚、專業面廣、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綜合掌握茶樹種植、茶葉加工、茶葉審評、茶葉貿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融農、工、貿、文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在辦學模式特色上,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擴大國際培訓領域,加大社會企業緊需人才培養力度。實現學校、企業的教學、科研、產業的良性互動,產學研一體化,緊密接軌國內國際前沿。

三、設施一流

實驗室建設水平一流。通過特色專業建設經費支持和申報省部共建茶學專業實驗室建設以及茶學重點學科建設經費支持,茶學專業實驗室近幾年實驗室共投入建設經費400萬元,使茶學教研室和八個茶學實驗室得到全面武裝,進入全國同類專業一流水平。現有實驗室面積1000m2,教學儀器設備(500元以上)200臺(套),價值600萬元。另有省部共建“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和“湖南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實驗室面積1000m2,擁有價值近1000萬元的現代先進儀器設備。教學實習基地條件優越。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茶學專業利用省部共建實驗室項目經費以及學校的配套經費,共投入100余萬元對原湖南農業大學長安教學實習茶場、茶廠進行了武裝改造,完善了名優茶、普通紅、綠茶、烏龍茶加工機械設備,同時對茶園進行了科學改造。另外,茶學專業近幾年新增湖南農業大學校外教學實習基地4個(云南茶葉研究所,白沙溪茶葉有限公司,貴州茶葉研究所,長春茶業有限公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場地。

四、成果豐碩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堅持引進、自我培養、送出培養相結合的辦法培養教師,近4年,新進5位教師,其中3名博士,1名博士后,1名碩士,師資隊伍增加到32人,使茶學專業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師隊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講師7人;博士后2人、博士12人,碩士13人。茶學專業教師隊伍2009年湖南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以茶學為骨干的《園藝植物功能成分優異資源高效利用》團隊2009年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茶葉深加工與功能成分利用團隊2012年入選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專業以茶產業和茶學學科發展需求為根本,積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4年來茶學專業組織茶葉企業、科研單位和同類院校的企業家、專家對茶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3次討論,本校老師進行了數次討論,統一了思想,發表了相關教改論文18篇。同時,我專業與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共同完成了教育部《茶學專業規范》的制定,同時堅持人才培養與服務經濟社會相結合。茶學專業4年招收本科生235人,為社會企業培養2年制茶學專業48人,1年制茶學專業36人,培養茶藝師、評茶員(師)1080人,通過本專業申報的國家科技部“國際茶葉深加工技術與理論培訓基地”,4年為12個國家培養茶學專業人才100余人,全面提升我專業的辦學水平和影響力。2010我校茶學專業本科學生在全國首屆茶藝技能大賽中包攬團體一等獎、二等獎;獲個人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專業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在課程設置上,以茶產業提質需求和學科發展要求為目標進行調整,從課程體系上增加了茶文化學、創新學、交際英語、商務談判、茶葉無公害生產技術、茶學專題、現代茶學實驗技術、茶藝與評茶技術等課程。在課程內容上,茶樹栽培學增加了茶葉無公害生產、綠色食品茶生產、有機茶生產內容;在茶葉加工學上增加了茶葉深加工內容;在茶葉生物化學上增加了其功能成分提取分離技術內容;在增設茶文化課基礎上增加了茶藝技能訓練內容,在茶葉審評檢驗課程上增加了評茶員訓練內容。4年中,茶葉專業教師主編參編《茶葉審評與檢驗》等教材和專著16部,《茶葉加工學》、《茶葉審評與檢驗》兩門專業主干課程以及《茶葉生物化學》、《茶樹英語生理與品質化學》兩門茶學研究生學位課獲校級精品課程建設,《茶葉加工學》同時獲校級雙語課程建設。朱海燕老師制作的《茶文化》課件2010年獲得教育部高教文科組三等獎。專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3年中我專業在全國茶學專業建設研討會上,分別就我校茶學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驗室和基地建設以及我校茶學實驗班教學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表了相關教改論文18篇,得到同類院校的一致好評。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9年茶學學科成為“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園藝植物功能成分優異資源高效利用》團隊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茶葉深加工與功能成分利用團隊2012年入選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4年中茶學專業教師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0多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和專利23項。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

五、改革創新

篇(5)

 

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1]

我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全國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實施,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潮州市當然也不落人后。潮州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同時也培育了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級別,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潮州市可以說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潮文化的靈魂。潮州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歌冊、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鐵枝木偶戲、楓溪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剪紙……,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種類繁多。

對于如此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該如何保護及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應該當仁不讓,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是緊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實踐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護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應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態的,文化形式與文化空間只有在傳承發展中才能保證其鮮活的生命力。”[3]根據這一特點,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進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之外,還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而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他們是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論文提綱格式。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他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從事保護工作的能力。這些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選擇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事業添磚加瓦。

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同時也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廣大的學生到民間采風,積極調研,參與項目研究。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二)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極其重要的。而高校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信息中心,信息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等現實館藏外,還有虛擬館藏,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及通訊設備共享館外大量的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教育引導、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圖書館擁有的場地、設備和專業的人員,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傳的平臺。

(三)科研創新優勢

高校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也是高素質人才的云集之地,長期以來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優勢,起步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一直筆耕不輟,申報科研項目,積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是其他部門難以媲美的。高校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各高校間也互相配合,資源共享,這樣,無形中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發展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地方高校經費穩定,組織有序,往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創辦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活動有一定的優勢。

二、充分發揮優勢,推動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以上談到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一些優勢,但是如何發揮發勢?作者擬以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韓山師范學院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韓山師范學院于2011年設置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楓溪瓷燒制技藝)、雕塑藝術設計(潮州木雕)、服裝設計(潮繡)、烹飪工藝與營養(潮州菜烹飪技藝)。其中前三個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最后一個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專業的設置以充分的調研論證為基礎,考慮到地方社會近幾年急需這類人才,學院在師資力量充足、各種條件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申報設置這幾個專業。這也得到我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韓山師范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舉措,不僅是為自身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嘗試,也是培養專業人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

(二)開設相關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韓山師范學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意義,很早就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類的課程。有的作為校性選修課,有的作為專業基礎課或專業選修課,這些課程的開設大受學生歡迎。主要有:《潮汕歷史文化》、《潮劇欣賞》、《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選修課;《潮菜工藝學》、《潮州音樂合奏》、《潮州茶文化》等專業選修課;《潮菜制作技術》、《潮州小吃》等專業基礎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論文提綱格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優勢,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意識,從而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機構,大力爭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礎上設立“潮學研究所”,定位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2008年,學校與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學研究院”,并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創建的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民間學術團體)合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潮學研究》。可以說,韓山師范學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積極申報課題,如《潮汕民間剪紙的普查和搶救》、《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正字戲文獻搶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從事潮汕民間剪紙、正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大批相關的論文及著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舉辦或參與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積極與國內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例如:2003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2006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山師范學院還積極走出“象牙塔”,爭取政府支持,探索使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得到最佳發揮的有效途徑。2011年,韓山師范學院決定實施“潮州市非遺專業人才‘3+2+2’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構建方案”,此舉得到潮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幾十年來,韓山師范學院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四)發揮社團作用,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山師范學院的社團文化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的重要陣地。于1987年創建的潮風學社,是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之一,經常組織社員開展民俗采風、義教、民俗征文比賽等活動,為韓師學子提供一個了解、學習、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的平臺;茶藝表演隊成立于2008年優勢,社團雖還年輕,但是表現不俗。2010年,我院茶藝表演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鐘老師的帶領下,在亞運會、亞殘運會上為世界各地來賓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藝服務等,展現了傳統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劇”是韓山師范學院2005年立項的科研課題項目,它將潮劇與動漫完美結合,為潮劇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劇,喜愛潮劇。后在此基礎上成立潮動畫工作室,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為潮劇和潮州童謠的傳播作努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韓山師范學院作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應該主動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義務,不遺余力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奉獻力量,同時,也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構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WANG Heng-an

(Hanshan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篇(6)

《公共關系》是商務秘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的、交叉性和邊緣性的獨立學科,學科以建立社會組織與社會公眾 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本組織的良好形象為主線貫穿始終。

二、《會計學基礎》

本課程是商務秘書專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講授和輔導兩個環節,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以及會將理論和方法適用于工商部門、分析處理具體的經濟業務,為經濟管理提供經濟信息。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

三、《市場營銷與談判》

《市場營銷與談判》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于本世紀初發源于美國的一門應用科學。它是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通過學 習,使學生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策略技巧,并能根據工商企業的實際環境和條件加以運用,不斷創新,提高企業的市場 營銷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發展。

四、《秘書理論與實務》

《秘書理論與實務》是商務秘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講授秘書學科的歷史沿革、工作原理以及實際操作中的一些方式,通過本課程的學習 ,使學生建立對秘書學科以及秘書職業的基本印象。掌握有關秘書工作的有關基本理論常識和秘書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各種技能。使學生了 解秘書活動是什么,更要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

五、《文書檔案學》

《文書檔案學》是商務秘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實踐性較強,主要講授現代文書檔案學工作基本理論,公文處理的程序與方法,文書閱卷 與歸檔,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與利用以及電子文件的管理等等。學習這門課是作好商務管理文書工作的基礎。

六、《應用文寫作》

本課程主要講授適合商務秘書專業學生從事秘書工作等方面需要的秘書寫作基礎知識、常用文體的寫作方法,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 養提高學生的秘書寫作能力。其理論性適度,適用面廣,可操作性強。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與訓練,能夠掌握各種常用文體的寫作方法 ,提高寫作能力,熟悉各種文體的規范體式,從而比較熟練地寫出觀點正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格式規范、語言流暢、文風端正的實用 文章。

七、《言語交際》

本課程的內容包括口語訓練、表達訓練、讀誦訓練、思路訓練、聽力訓練、應變訓練、體態語訓練、演講訓練、辯論訓練、談判訓練等基 本表達技能的訓練。

八、《企業經營管理》

《企業經營管理》是一門研究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客觀規律性的科學,它側重于研究解決使企業經營目標、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 三者之間達成動態平衡的問題,從而使企業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其主要內容有:經營戰略、市場調查與預測、經營決策與計劃、產品開發與 技術發展、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等。

九、《英語實用文函》

《英語實用文函》是商務秘書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主要講授涉外秘書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英文函電的處理,以及有關涉外秘書工作的職責 范圍和操作規范,使學生掌握涉外秘書工作應具備的文字處理能力。

十、《國際貿易與實務》

國際貿易是涉外秘書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 展,我們將會面對更多更復雜的國際貿易關系,尤其中國即將進入WTO,迫切需要掌握國際運行的貿易規則的應用人才。課程主要講授國際貿 易理論與政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組織、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條款、合同的訂立與履行、常見的國際貿易方式。

涉外文秘專業介紹

一、專業介紹

涉外文秘專業是隨著科學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傳播急劇膨脹,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現代科學管理專業。作為一種全球性的職業,涉外文秘工作越來越趨于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它在輔助各級領導進行綜合管理、樹立企業形象、溝通內外關系、處理信息交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涉外文秘專業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發展十大需求專業之一。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敬業、合作的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既具備涉外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專業的扎實理論基礎,又具有較強的信息分析處理能力,檔案管理能力,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熟練處理辦公室的日常事務,能從事涉外文秘工作的復合型、實用型的涉外秘書高級人才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三、主干課程

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會話、英語語法、商務英語、外貿單證與函電、中國文化概論、文書檔案學、商務禮儀、形體、茶藝、公共關系學、演講與口才、國際貿易實務、經濟法、辦公自動化、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文書寫作、公文寫作。

實踐環節:計算機網絡、公務文書寫作、禮儀與形象設計、基礎寫作、新聞寫作等實習、畢業社會實習、畢業設計、實驗實訓、社會調查、校外實習、畢業論文和秘書綜合實訓。

四、校內實習實踐

該專業擁有學院“圣蘭大學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實戰、實踐平臺,學生有大量到實訓室進行實踐的機會,并有專門的辦公自動化機房讓學生進行辦公自動化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練習,同時擁有專門的檔案室、辦公實訓室作為實踐場所。本專業的學生經常出席各種重要會議,從事禮賓服務、會議布置及管理、現場速記及速錄等實踐操作。

另外本專業在校內擁有專門的化妝實訓室,化妝實訓室內有專門的化妝設備及精心設計的化妝鏡等供學生們進行專業化妝形象設計的演練;為了拓展本專業的就業面,我系酒店客房實訓室可供本專業的學生進行餐飲、飯店、客房服務的演習和操作,拓寬了學生的就業寬度;專門的形體房,是本專業學生進行形體訓練,進行禮儀培訓的專門實訓室,在這里培養出了一屆又一屆外在氣質優雅的涉外秘書人員;茶藝實訓室專門為培養學生的內在氣質而設,讓學生在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下形成由內而外的氣質美。語音室、電子計算機機房、紅外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更是本專業學生進行文化學習必備的實訓操作舞臺,在加上我系豐富多彩的“多元化實踐課”構成了完善而又多樣的校內實習實踐平臺。從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可以得出,本專業學生深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未到畢業時,便有用人單位到系內提前預定學生。

五、教學成績

學生畢業前需要考取英語類、計算機類、普通話、職業資格四類證書。

英語類證書包括全國應用英語A級、全國四六級、PETS幾種,學生可以任選其一;計算機類證書包括全國計算機一級、二級VF、NIT等;普通話需達到二級甲等及以上水平;職業資格證的類別比較多,本專業學生可考取秘書及涉外秘書資格證、公關員、營銷師、茶藝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會計師、教師資格證等資格證書,為自己將來的就業增加無盡的砝碼。

計算機類考試最終學生能夠達到100%的通過率;普通話水平二級甲等的占該專業總人數的93.5%,一級甲等水平的占專業總人數的6.5%;英語類證書的通過率可以達到100%;職業資格類證書通過率最終可以達到100%,其中茶藝師的通過率為100%,秘書資格證可以達到100%,涉外秘書資格證可以達到99.6%。

在自學考試中,我系也取得了較突出的成績,我系07級劉艷輝同學在畢業之前已考完了自考英語專業的筆試課程,只剩下實踐考試與畢業論文兩門課程;08級劉海真同學也在畢業之前考過了自考英語十門課程,只剩下一門筆試課程、實踐考試與畢業論文。

篇(7)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能夠勝任酒店的中基層管理崗位。要使學生能夠與行業無縫接軌.就必須重視職業養成教育。

1職業養成教育的涵義

養成教育是一種漸滲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價值觀的教育,它倡導通過“外化一內化一外化”的教育過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筆者傾向于把職業養成教育定義為:教育者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訓練活動,使受教育者的職業習慣規范化的教育過程。

2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2.1高職教育的目標要求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養成教育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王啟田和豐宗立(2007)認為養成教育是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長的必由之路。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預審標準(試行)》在“專業建設”指標下的子指標“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教育”中提到“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有效地、創造性地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形式多樣的校內、校外活動。”這一標準明確提出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是高職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示范性高職院校的特色所在,更是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能夠與企業及時無縫接軌的有力保障。

2.2酒店業尤其是高星級酒店對員工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

酒店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據估計,到2010年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酒店業人才缺口約5O萬。酒店業的員工是“為紳士和淑女服務的紳士和淑女”,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政治家的眼光、企業家的膽識和素養、運動員的體魄、明星的儀表和氣質、演說家的口才和風度、從零做起的心態、先進的服務意識、熟練的服務技能學生只有接受系統的職業養成教育,才能達到企業的用人要求,彌補酒店業巨大的人才缺口。

2.3新時期學生的特點要求進行職業養成教育

當今學生多為80后、90后,這些學生的特點與以往大不相同:在家備受寵愛,自我意識較強,工作、學習比較嬌氣。如果在校期間不接受系統的職業養成教育,很難適應酒店高強度的工作氛圍。

3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瑞士的旅游學家若澤·塞伊杜博士認為“接待是旅游的本質”。塞伊杜所說的“接待”并非簡單的迎來送往,而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打破隔絕的同義詞,是服務、禮節和微笑的同義詞.是人與人間神圣義務的同義詞。酒店業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一個行業,對員工職業素養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我院校友、全國勞模鄧建軍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第一要求。

3.2禮儀禮貌

禮為內容,儀為形式。沒有形式就無法體現內容。心意要到,禮儀必不可少。酒店業是國家和地區的窗口行業,禮儀禮貌、儀容儀表的合理得當至關重要。

3.3服務意識

服務就是為他人做事,使他人從中受益。良好的服務意識是做好酒店工作的前提。現代商業飯店之父斯塔特勒曾經說過“生活即是服務.誰給他人的服務多一點好一點,誰就能夠走在前面。”

3.4創新精神

服務的最高境界是創造。服務的最終目的是帶給客人驚喜,每時每刻令客人喜出望外。現代酒店在傳統的標準化服務之上要求員工能夠因人而異地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客人的需求,甚至帶給客人驚喜。個性化服務要求員工具有積極的創新精神。

3.5團隊精神

酒店是一個合作密切的組織,客人在酒店入住期間會涉及到食、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客人住店期間是否有一個愉快的經歷取決于各部門員工是否緊密配合、精誠合作。

3.6優秀品性

斯塔特勒說生性溫厚善良的人、愛笑常笑的人適合做酒店業,尖酸刻薄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做好酒店業的。北京千禧大酒店(五星級飯店)總經理Kurt Wehinger表示.從事酒店業的人才應該是謙遜的,而不是自大、驕傲的。

4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4.1塑造仿真職業氛圍是職業養成教育的環境基礎

4.1.1建設仿真的校內實訓場所

南京旅游學校借鑒“洛桑模式”,在建校之初就是實行了“前店后校”的辦學方針,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我校通過建設模擬客房、中(西、日)餐廳實訓室、模擬茶藝室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各種仿真的職業氛圍。學生身臨“職業環境”,舉手投足會因環境的職業化而深受感染,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加以“素質訓導”,逐步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4.1.2重視細節建設,傳遞行業氣息

可以開辟專欄,張貼優秀畢業生的工作簡歷,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介紹酒店業知名企業以及行業前沿信息,引導學生與時俱進,了解行業動態;辦公室、教室懸掛酒店業名人照片、名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開展評比文明宿舍、免檢宿舍等活動,向學生宣傳文明、衛生、整潔、有序的酒店人作風。

4.1.3師生統一著裝,帶上“緊箍咒”

酒店業是一個非常注重儀容儀表的行業,師生統一穿著職業裝也是創設職業氛圍的一個重要途徑。專門的旅游、酒店院校有條件做到全院師生統一著裝上課,從外部形象上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一些綜合性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則要求學生、老師在上實訓課時一定要統一穿著職業裝,在整個學校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無形中要求學生自我約束,穿著西裝套裙的學生站、坐、走都小心翼翼,言談舉止文質彬彬。

4.2與行業溝通零距離是職業養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4.2.1專業認識環節讓學生走進酒店

在教學計劃中第二學期專門設有專業認識周,在一周內統籌安排學生走訪參觀各級各類的酒店,加深對酒店的感性認識,在對不同酒店的對比分析中,激發學生對酒店業的熱愛。

4.2.2專題講座請酒店專家走進學校

定期請酒店各部門經理為學生做專題講座,部分課程請酒店員工為學生授課。如我校香格里拉班每周一次到合作酒店由各部門總監在酒店內為學生上課.一方面了解酒店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的要求以及酒店人的行為做事風格,另一方面了解各個酒店的不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4.3日常教學工作是職業養成教育的主要環節

4.3.1以技能訓練帶動職業養成教育

職業習慣的培養應當人格化而不能單純的技能化,實訓中要滲透人格化的素質培養。建立健全實訓室管理制度.學生進入實訓室,要求學生遵守實訓室紀律,不大聲喧嘩、愛護實訓器具,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服從指揮的良好習慣。

托盤練習從輕托到重托、從重托站立半小時到重托曲線行走,引導學生挑戰自我、吃苦耐勞;翻盤情況時有發生.要求學生快速補位、清理現場,讓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是工作快樂的法寶。

禮儀實訓引導學生評選“微笑之星”、互相敬禮、互相評價對方的站、坐、走等姿勢,學會真誠贊美、正確評價、積極接納對方,培養學生溫厚善良的優秀品質

4.3.2以理論教學提升職業素養

理論教學過程創設情景、案例教學、設計典型知識模塊,引導學生及時跟進行業的最新資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如講到“客人永遠是對的”這一服務理念.要求學生分組查找資料,舉行辯論賽,在思辨中深刻理解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培養先進的服務意識。在酒店法規中涉及到很多行業內的爭議如“退房時間定在中午12點是否合適.客人是否可以自帶酒水進行消費”等,教師提供素材,學生深入調查酒店業現行規則,積極展開討論,加深了對酒店行業的認識

酒店服務心理學中全程貫穿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案例分析、互動游戲等方式方法學會自我心理調控.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時消除學生的心理健康隱患,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

4.4社團活動是職業養成教育的輔助戰線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專業老師指導下成立酒店協會、禮儀隊、茶藝社、調酒協會、Singer Club等社團,舉行繽紛多彩的趣味社團活動。如折花比賽、托盤馬拉松、承辦各級各類的文藝晚會等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增強了學生對專業的興趣。

4.5為社會各界提供服務是職業養成教育的終極目標

學生在校期問.院校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4.5.1為學院師生提供服務

篇(8)

愛上農大

起初,我不理解為什么教了30多書的班主任會如此強烈地推薦我來這所學校,如今已在大三的我慢慢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也很感謝這樣的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這百年歷史的熏陶下成長成才。

選擇農大,我漸漸喜歡上了她……我喜歡她悠久的百年積淀,喜歡她給我深深的文化熏陶;我也喜歡美麗的農大校園,喜歡她給我清凈自由的學習環境;我更喜歡農大“登高必自”的校訓,它時刻警醒我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從低處著手,從小處著眼,自己的能力就會一點一點的提高。

農大位于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泰山腳下,依偎在母親河黃河河畔,山水滋潤著這里的學子們,造就了剛柔并濟、文武雙全的大批精英。最喜歡在校園內漫步,徜徉在樹木叢生的林間小道,手捧一本心愛的書盡情享受那份寧靜與愜意。說到這不得不說一下農大的學風,這也是我愛上她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許你會聽到不少農大學生這樣抱怨,我們的大學就“高四”——高中時代的延續,其實起初我也是牢騷滿腹,覺得和自己所聽說的所想象的大學生活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說實話真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但漸漸地,我卻愛上了這樣的生活,尤其是在聽老同學談起他們的大學怎么怎么無聊怎么怎么松散時,心中那份驕傲之情溢于言表。雖然農大有較嚴格的早晚自習,雖然時常會因為圖書館、自習室坐的滿滿的而愁沒有地方學習,雖然在嚴寒酷暑天也會看到大家在校園里晨讀的身影,但至少這樣我覺得可以真正學點東西,沒有枉費可貴的大學四年時間。

也許正是勤奮好學的學風鑄就了一批以中科院院士李振聲、印象初、朱兆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束懷瑞、山侖、李玉等為杰出代表的各類優秀人才,學校取得多項國家技術發明及科技成果獎。每年老學者們都會回到母校,關心新一代學子們的成長成才,并做了很多優秀的報告會,讓我們獲益匪淺。

體悟農大

大學終究是大學,自然有她獨特的地方,對于大家普遍聽說的“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一說法毋庸置疑。各種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讓人受益匪淺的論壇講座、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妙趣橫生的專業實習及實驗項目等都吸引著每位農大學子。

一年一度的游園會、校園開放日熱鬧好玩,成了學子的大派對。“研茶治學茶藝技能大賽”——精彩的茶藝表演、如詩如歌的配樂、韻味濃厚又充滿生機的茶席設置或玲瓏剔透或古樸雅致的茶具、杯具等都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唯美的視覺、聽覺盛宴;“金話筒·我的夢”校園主持人大賽——選手妙語連珠、口若懸河,盡顯當代大學生獨具特色的主持風格……

除了文娛活動,農大校園精品活動中還有像“機電之光”模型設計大賽、“南方測繪杯測繪技能大賽”“生物技能大賽”等這些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的科技類比賽,“SDAU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泰山學者”杯英文學術論文精析大賽等等,這些比賽都對同學們身心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在同學們的大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9)

二、深入研究、完善教學,善做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引路人

加強對大學生及時、有效、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指導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學校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設2個學分38課時,根據教學進程由教務處按學期教學安排統一排課;學校成立了由招生就業處、團委、商學院人力資源教研室、各學院部分專業教師組成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研室,招生就業處負責就業工作的副處長擔任教研室主任,歸口教務處統一管理,服從學校教學研究室管理制度,接受統一檢查、考核和評估;制訂了就業創業指導課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為了不斷創新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工作,學校每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就業創業指導教學研討會(2012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9月已舉行三次)。經過集思廣益,形成了湖南城市學院《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實施方案》《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大綱》。學校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指導體系日益完善,將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在大一開展專業教育;大二開展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設計,考證、考研、考級、考公務員培訓指導;大三進行職業基礎知識、求職擇業技巧、職場中的禮儀、創新創業教育;大四開展就業及面試心理與應對、就業形勢與政策、求職材料制作與面試技巧指導。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活動,投資五萬元購買了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該產品網絡化、自助式的系統操作模式能夠輔助80%以上的學生完成自我探索,包括了解自我、職業探索、決策行動、生涯發展藍圖等,更有助于解決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標不明確、對職業茫然無知、思想不能轉化為行動等問題;有助于老師掌握學生整體和個體的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輔導,提升工作效率與專業性。

三、強化實踐、引導創業,用心做學生創業指導的探索者

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是未來就業工作發展的趨勢。學校成立了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就業創業教育工作機構,成立了大學生創業者協會,出臺了《大學生課外科技項目立項申報規定》《大學生創新性科研項目申報規定》等一系列就業創業的文件,設立了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確保經費足額到位,聘請專兼職工作人員對學生創業項目給予技術、智力扶持。與湖南省益陽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指導等方面的服務。三年來,學校舉辦了創業計劃、市場調研、職場模擬等賽事,組織創業導師報告會和專題培訓約500余場。學校現有大學生社團29個,其中創新創業社團三個,比較有特色的是茶藝社,茶藝社是在學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老師指導下組成的一個集黑茶研發、包裝設計、黑茶銷售和傳播黑茶文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該社團是學校大學生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研發創新來創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學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三樓的“大學生創業一條街”有八間工作室,占地面積264.6m2,兩百多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等項目,采取真題真做的形式參與城鄉規劃設計項目。

四、勇于擔當、開拓創新,全力以赴開拓大學生就業市場

開拓了就業市場,才能有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為做實就業工作提供保障。學校制訂年度就業市場整體建設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大力開拓省內外畢業生就業市場。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深入各行各業收集信息,為畢業生尋求就業崗位,2013年、2014年先后奔赴杭州、佛山、廣州、深圳參加了第七屆中國杭州電子信息博覽會電子信息產業人才校企合作洽談會、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暨珠三角技能型人才供需對接洽談會,加深與用人單位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就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學校設立了就業市場開拓專項經費,大力開拓省內外畢業生就業市場。近年來,學校每年6月份就制作好下年度畢業生信息手冊,7月份即寄發給用人單位,每年寄發的畢業生信息手冊在600份以上,8、9月份,還登門拜訪用人單位,熱忱邀請用人單位來校舉行校園招聘會。2013年暑假,招生就業處組織赴北京、天津、武漢、長沙等地分別走訪了中國建筑總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中鐵五局等18家用人單位,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市場,建立就業基地,2013年學校共有就業基地129個,較2012年新增17個。2014年暑假,先后赴南京、上海、北京、廣州、重慶等地拜訪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北京紫荊新銳科技有限公司、麥塔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二公司、中鐵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昀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20家單位,其中新開辟了中國建筑第一工程局五公司、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六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重慶分公司、湖南昀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就業基地。

五、全員參與、貼心服務,甘當推薦大學生就業的志愿者

深入推進就業工作全員化才能為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提供動力。學校特別重視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發揮他們教學科研工作聯系社會緊密的優勢,推薦學生就業。建立健全了相關就業獎勵制度,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參與就業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校友會的作用,加強與校友聯系,聘請校友擔任兼職就業信息員,幫助收集就業信息,推薦畢業生就業。另外,學校通過召開校園招聘會,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平臺。學校2012屆畢業生3807人,接待用人單位171家,舉行招聘會182場次;2013屆畢業生3874人,接待用人單位192家,舉行招聘會198場次。學校就業工作人員以服務學生就業為宗旨,富有責任心,接待用人單位不怕累,做到熱情周到;服務學生不怕累,做到細致周到。學校為了給用人單位提供招聘的便利條件,減少學生外出找工作的麻煩,多年來始終如一的堅持組織專場招聘會,充分考慮用人單位來校招聘的時間,用人單位周末有時間來招聘,就業工作人員犧牲周末的休息時間,安排專人接待,提前將招聘室衛生打掃好,多媒體調試好,條幅貼好,宣傳海報發放好。用人單位的應聘學生比較多,面試持續到晚上,就業工作人員就服務到晚上,為用人單位和學生提供便利。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就業市場活動,如省教育廳、住建廳、益陽市勞動人事局組織的專場招聘會,為學生外出參加招聘提供便利。近兩年,先后組織了九臺大巴車,接送300多名畢業生赴長沙市湖南省人才市場參加建筑行業的大型招聘會。

篇(10)

一、 長春市家政服務業職業培訓存在問題 

(一) 培訓對象素質較低 

長春市家政服務員主要來自吉林省農村貧困家庭婦女和下崗女職工,年齡大都在40歲左右,少數培訓育嬰師的年齡在35左右,年齡結構偏大,學歷多為小學和初中,學歷較低,影響了培訓效果。 

(二) 培訓課程、內容較單一,應試化現象嚴重 

長春市具有職業資格授權的家政培訓學校有6家,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家政員、育嬰師、月嫂、催乳師、營養師、護理員進行,其他如按摩、廚藝、茶藝等課程因需求少而較少開設,課程設置較單一。 

初級培訓,國家推行的是免費政策,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實操課占60%以上學時,理論課主要涉及職業道德、職業禮儀等。培訓內容多圍繞職業資格考試進行,從國家職業資格考試題庫里劃考試范圍進行培訓,培訓學時較短,達不到職業資格標準要求,理論學時多于實操學時,培訓過于應試化。 

(三) 培訓形式較單一,缺失人性化 

理論課培訓以多媒體課件形式進行,培訓師根據職業資格考試范圍制作課件,課件制作多不規范,背景和內容選取不考慮中年婦女的視覺感官和接受度,只符合自己的授課要求,授課過程互動較少,老師講學員記,培訓師也不知道學員是否都聽懂學會了,缺少人性化。 

(四) 培訓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整個家政行業培訓師,年齡和學歷結構參差不齊,多是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她們曾參加過職業資格考試,從事過家庭服務,學歷不高但理論和實際經驗都具備;青年培訓師大都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很多都未從事過家政服務的實際工作,通過了職業資格證和教師資格證考試便可培養成培訓師;另一部分是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技能型培訓師,級別較高,能力較強。 

(五) 培訓環節不健全 

只有家政員職前培訓,職中和職后培訓缺失,通過職前培訓拿到證書的員工就業后,多是自己根據需要再參加高一級的考試,家政公司幾乎沒有職中和職后培訓,對于企業從事行政等管理的員工,也僅是崗前培訓,培訓環節都集中在職前,職中和職后培訓跟不上,極易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六) 培訓考核方式較單一 

培訓考核方式是職業資格考試,通過了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考試就算合格,拿到證書后家政公司就可安排上崗,家政公司不再進行員工學習能力、性格、整體素質等的考核,缺少對員工的整體認識,導致了所派家政員不讓雇主滿意等矛盾的出現。 

二、 長春市家政服務業職業培訓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一) 國家、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家政職業培訓的扶持力度 

除了初級免費培訓外,由政府扶持家政員免費參加職業資格初級考試,除了政府下屬的家政培訓公司和學校外,給予其他有職業資格認證資質的家政職業培訓學校經費支持,幫助學校擴大招生,分區就近培訓,以增加就業者數量和提升就業者素質,緩解供需矛盾。 

(二) 吸納高素質人才加入到家政服務業 

現在長春的家政服務市場缺少從事高端家政的人才,而目前家政學專業正發展蓬勃,在這種形式下,吸納優秀大學生充實家政培訓師、企業管理或者家政員隊伍,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活力。 

(三) 改革創新家政職業培訓的教學方法 

長春市家政培訓學校的教學方法單一,不人性化,迫切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在原有直觀演示法基礎上,加入情景教學和問題討論法等與學員互動,啟發引導學員的綜合能力。現在實操課培訓采用的是四級教學法,即準備、示范、模仿、練習,應融合項目導向教學法,即提出問題,學員制定工作計劃,培訓師指導,實施,檢查,自我反思和進步。 

(四) 嚴格考核評價體系 

培訓課程需要一個合理規范的教學評價來檢查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和改進教學方案。長春市家政職業培訓的教學評價僅是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學校內部和家政公司沒有針對培訓的教學評價。 

培訓學校應在整個授課過程中每節課都給學員發放課程評價表,評價課程的內容、方法、手段、條理等,培訓師課后審查找出問題,下節課及時改正,有利于提高培訓質量。 

家政企業應制定評價表,評價員工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等,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員工素質。 

上一篇: 銀行優秀黨員事跡材料 下一篇: 繪本閱讀教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