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0 17:12: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篇(1)

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各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響語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漢文化差異直接影響中國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習語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語言。離開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語的文化,我們就很難理解某些詞語項目的意義。,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五千年來沉淀下來的優秀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當今中國的基本國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 、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所以教師要在課內外著重上述文化內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學規律,處理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

首先,文化教學應與語言教學同步、互補、循序漸進,要以中國文化作為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對比對象,通過這兩種文化的比較,找出其中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而發現英語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最終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英語教學,在吸收英語文化的同時,注意弘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要結合課文進行跨文化知識的介紹與教學,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優化語言教學模式,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學習語言。因此英語教學必須遵循語言教學的基本模式。語言教學的實質就是交際和語言的應用。目前我國中學英語學習的周學時很短,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語言學習,包括單詞、句法、語法外,還應充分為交際提供時間、環境和實踐的機會。精講多練、大信息量的現代英語課堂模式,對我們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選擇和語言材料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如何利用這些手段調動學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識,是需要我們努力的。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與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與世界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外來文化的侵入給國內青少年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文化交流,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辯證地看待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盤接受外來文化,摒棄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終實現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共同發展進步。而且中國文化的傳播需要英語作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內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就需要加強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讓西方了解中國文化,喜歡中國文化。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與英語應用能力,這都需要學生要有自己的思維與思想。在英語的教學中的文化交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與思想。

篇(2)

電影的民族性,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如何在銀幕上體現民族文化的問題。首先,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其次,著眼于歷史,斟酌于當下,電影也需要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并學會運用現代意識對傳統東方文明進行觀照與超越。

一、傳統與現代的沖撞

作為一種歷史使命,中華民族必須讓現代文化扎根于傳統文化的土壤,并茁壯成長。海峽兩岸和香港的電影不足以真實地反映這一成果,所以更需要借助國產電影來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超越,實現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的提高。

武俠電影《蝶變》是導演徐克的處女作,其中蘊含了濃郁的民族性且完全符合商業性的各種要求。而且從文化角度分析,武俠電影能夠充分體現“東方主義”意蘊,區分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間的差異,捋清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間的界限,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現代科技與古代神話間的矛盾。導演許鞍華在這方面的成績尤為突出,她自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卻在上大學時選擇了英國文學專業,隨后又留學英國進修電影學。經歷過時代的變遷,被中西文化熏陶后的許鞍華更能感知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并能賦予電影宏觀的背景文化。為了盡量凸顯中華民族的藝術文化特色,許導通常會細致入微地描寫人倫親情和傳統倫理道德觀,所以其作品的人文價值頗高,藝術感染力極強。

站在反思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在電影創作中加入了更多的憂患意識和反叛意識,電影人自此開始正面審視現實,理性挖掘民族文化。受成長與生活經歷的影響,“第五代”導演本身就具備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但卻接受著現代文化的洗禮,兩種意識在相互碰撞后開始慢慢產生融合,進而形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所以他們對審美的追求便與前人有很大的不同。張藝謀與陳凱歌堪稱這一代導演的代表,他們身上流露出極強的自覺性,不但懂得反思民族傳統文化,更敢于引進西方先進的外來文化,用電影作品完成對新舊文化間矛盾的調和與展示。

20世紀80年代的導演界可謂人才輩出,他們沒有被戰爭的硝煙波及,且趕上了改革發展的大好時期,形成了一套獨立性極強的主體意識思維。所以,誕生于這個時期的電影不但佳作頗多,而且藝術個性鮮明,充分體現了獨屬于這個年代的審美標準。另外,從多部優秀電影中筆者發現,很多新銳導演在這個時候大展身手,不僅在創作水平上趕超前人,而且令同時代人都望其項背,這就是跨文化交流促成的超越意識,是國產電影向前邁進的重要里程碑。

在進行電影創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成長經歷,致使很多影片都充斥著濃郁的個人色彩,例如童年回憶、生活經驗和情感歷程等。《童年往事》《風柜來的人》和《戀戀風塵》是侯孝賢的三部得意之作,更是他的“成人儀式三部曲”。《童年往事》細致刻畫了一家三代人的變化,里面有年輕人前衛時尚的現代化思想,有父母一代守舊的焦慮與彷徨,還有老一輩祖母牢不可破的思想情愫,真實地再現了侯孝賢的人生經歷,堪稱一部經典的自傳體電影。而影片《戀戀風塵》更是取材于真實故事,只是在經過藝術處理后變得更具生活意義。類似這樣的影片不在少數,其中《東東的假期》也十分經典,里面一一講述了朱天文兒時所發生的故事和生活的細節,從中流露出的強烈的主體意識已經成為“新電影運動”的重要目標。

生長在歷史夾縫中的“第五代”導演都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反思覺悟和主體意識。他們所處的時期是特殊的,雖然沒有經歷戰爭的苦難,但卻體驗著生活的不易。一場突如其來的“”給這一代人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創傷。在經歷這場“小浩劫”的時候,“第四代”導演已經處于成熟期,可“第五代”導演卻是在滿身傷痕之后才變得成熟,所以同樣的烙印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要更加深。因此,“第五代”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從歷史反思的角度進行電影藝術的創作,電影《黃土地》便是最好的見證,而《紅高粱》則上升到一種更加超脫的狀態。其實,無論經歷過怎樣的艱辛境遇,都不應該放棄希望,都應該以超強的生命意識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改革開放,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為這些電影人提供了更強大的精神支持,為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保駕護航,成就了一代極具探索和創新精神的導演。

二、跨文化國產電影的多元化融合

回顧世界電影的百年歷史,其與生俱來的兩種屬性即電影是文化性和商業性的統一體,同時具備審美價值和商品價值,且集娛樂性和藝術性于一身。時代的浪潮推動文化與社會同時轉型,國產電影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審美功能和社會功能,避免落入商品化的俗套當中。但這并不意味著電影創作就要完全固守陳規,摒棄所有商業屬性和娛樂功能。電影創作是要以資金投入為前提,以票房收益為基礎目的的,如果將其比喻成一只在天空中飛翔的雄鷹,那么藝術性與商業性就是它的一對翅膀,缺一不可。縱觀近百年的電影史,里面不乏優秀的作品,但卻無法將其單純地稱為娛樂片或藝術片。原因就在于,任何一部經典名片都是藝術與審美的高度統一,不但具備極強的觀賞性,而且娛樂效果顯著。

國產電影的起步較晚,且經歷過一段艱辛的探索期,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小有所成,這一點十分值得欣慰。商業性與藝術性的良好融合在陳可辛的電影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現,《甜蜜蜜》和《金枝玉葉》等作品的相繼上映更成為新興電影崛起的一個重要開端。與此同時,很多資歷深厚的導演也開始覺醒,例如,李安在充分感受到中西文化間的差異后開始進行自我調整,然后推出了“家庭倫理三部曲”。最開始上映的《推手》并沒有博得美國觀眾的好感,票房收益自然平平。因此,在進行《喜宴》的創作時,他便更注意對其商業性的突出,盡量讓中國獨特的東方文化披上娛樂性的外衣。同時,為了迎合西方觀眾的口味,李安導演還特邀夏慕斯總裁參與劇本的修改與完善。在如此用心的準備之下,《喜宴》終于打破之前的困境,贏得了來自于海外觀眾的熱烈掌聲,這就說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夠幫助電影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與臺灣、香港的電影相比,內地電影的發展速度則略顯緩慢,且仍處于文化轉型的動蕩期。內容粗糙、平淡無奇已經成為部分內地電影的通病,所以其不但沒有足夠忠實的“粉絲”,而且業績慘淡。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左右,我國內地電影市場一度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很多大型的電影院常年處于虧損的狀態之中。這就給電影人敲響了警鐘,只有娛樂性與藝術性達到高度統一,才能解決當前國產電影的發展困境,才能在世界市場上大展拳腳。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雖然李安導演成長于“東方主義”的肥沃土壤,但卻能悉心接受來自于西方文化的精髓,所以他的作品堪稱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產物。雖然李安導演慢慢將創作重心轉移到打開國外市場上,但他卻有意識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中國文化的奇觀,例如中國書法、太極推手和烹調藝術等。聚焦于國際性的電影主題,李安導演發現“家庭”問題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核心,而以“東方主義”為情感基調創作的“家庭”類電影便成為體現中西文化矛盾的最佳載體,從不同的故事情節中完成對兩種文化的相互滲透和消解。經濟與文化的全球化趨勢,令交流的范圍不斷擴大,而李安導演在創作題材上的選擇則顯得尤其符合當代人的心理訴求,所以這樣不但能夠在國內站穩腳跟,更可以從世界舞臺上尋得一席之地。而且,李安導演尤其擅長使用電影語言讓故事情境變得戲劇化,并將其作為整部影片架構的支撐點,又不乏幽默與溫情的存在,這便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20世紀9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導演開始將眼光投向好萊塢,其中不乏成功之人。港臺導演吳宇森就是他們中間比較搶眼的一位,他的代表作品有《變臉》《終極標靶》和《斷箭》等。《變臉》是一部十分杰出的動作片,不但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創造了非常好的票房業績,同時令好萊塢認識到中國電影人的實力。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曾經有位記者向他詢問進駐好萊塢的捷徑是什么,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吳宇森則給出了如下回復:“只有對當地文化和思想行為進行深入的了解,才可以創作出一部能夠獲得普遍好評的國際性電影。但我在進行電影創作的時候只單純地追求與我們的相同之處,與地方和民族屬性毫無關系。換言之,無論是生活在內地、香港還是臺灣,我們都是中國人,都具有民族精神,都堅持‘東方主義’。而就西方而言,他們的文化主流與東方有很大的差異,但卻也懂得‘仁義’二字,只不過換了一種形式來表現‘樂于助人’的品質。因為中國人多內斂含蓄,而外國人則更加奔放豪爽。”再度審視影片《變臉》 ,則可發現里面的相通點便是“家庭觀念”。而吳宇森導演話中之意便是在提醒中國電影人進行電影創作的過程中應該在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相互融合上多下工夫。

三、結 語

科技的高速發展,令電影的拍攝技巧越來越精湛,畫面也呈現出奇觀化的特點。目前,電影藝術正處于大變革的前夜,加之文化的全球化趨勢,令其邁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首先,審美觀上的多元化表現尤為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蒙太奇式的電影美學;與它并駕齊驅的還有紀實性電影美學,代表人物有克拉考爾與巴贊;而綜合美學也具有相當深遠的歷史,這一點從布里安?漢德遜的電影便能看出。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電影美學觀須與高科技同步發展,國產電影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合傳統美學與現代電影思維,解決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礙,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課題。其次,電影制作的多元化現象。好萊塢電影擅長將壯觀的畫面展現在觀眾面前,其制作成本之大可想而知,但傳統的國產電影則剛好相反,其比較側重于低成本的小制作。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國產電影首先要向好萊塢學習,從大制作角度出發,同時還要兼顧小成本的投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此外,內地與香港、臺灣之間也要加強交流,制造更多合作的機會,這是電影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同制作理念、技術標準和文化價值觀相互碰撞,自然會迸發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火花。這是一場深刻的電影改革,是對傳統“東方主義”的一種挑戰,所產生的影響也必然是深遠的。強強聯合將不再是一句口號,以世界為范圍的電影合作會越來越頻繁,當然挑戰與機遇永遠都是并存的。

新世紀的到來,令創作中國電影的主題變得越來越個性化、風格化。作為一門藝術,電影誕生于藝術家之手,是人類創造力與審美意識的結晶。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臺灣,對于電影的創新從未停止過,并從藝術表現手法、影視語言、攝影技術、表演風格等多方面展開系統的研究與探索,可謂藝術之火,生生不息。換言之,創新是藝術生命源源不斷的動力,無創新便無藝術可言。這就促使中國電影人在繼承“東方主義”的同時,合理借鑒西方現代主義文化,向著“趕超前人、超越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并在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筆者相信,中國電影將在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有所收益,并且“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兵.葉錦添“新東方主義”電影美術意象構成[J].電影文學,2013(15).

[2]蔡圣勤,周新.李安電影中的東方主義[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

[3]朱驊.傳統文化?東方主義?中國電影――再談電影《紅高粱》[J].社科縱橫,2006(10).

篇(3)

關鍵詞 :流行文化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當今社會,文化發展的態勢呈現多樣化和多元化。此背景下由博客、微信、網絡語言、流行音樂和影視作品等構成的流行文化元素發展迅猛,已成為當下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群體活潑且充滿朝氣,喜歡新鮮時尚,流行文化易為他們所接受。語文學科的生命力植根于生活,語文課堂教學要回歸生活,流行文化也應當是其回歸生活視野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核心概念界定

“流行文化”,由

關鍵詞 “流行”和“文化”共同組成。“流行”一詞,《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指社會新近出現的或某權威性人物倡導的事物、觀念、行為方式等被人們接受、采用,進而迅速推廣以至消失的過程。又稱時尚。”[1]“流行”是相對穩定與及時更新的結合,是一種自發形成的表現文化與習慣傳播的社會現象。而“文化”若以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而言,就是一種復雜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中一名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其他一切才能和習慣,[2]是歷史積淀與現實存在以整體或系統的方式的結合。臺灣學者高宣揚認為,流行文化即是“時尚、時髦、物質文化、消費文化、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休閑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眾文化以及群眾文化等概念所組成的一個內容豐富、成分復雜的總概念”[3]。對“流行文化”的概念進行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發現,流行文化所包含的文化類型具有多樣性,且具備世俗性、商業性、及時行和娛樂性等特點,即“流行”特質。流行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極為豐富,可謂包羅萬象,從選秀節目、網絡語言、流行歌曲、網購、哈韓、影視作品到網游、草根人物、博客、微博、玄幻小說等,都是流行文化樣式的反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流行文化簡而概之為:流行文化是一定時期內被大眾普遍熱愛并追捧的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是對多種具有“流行”特質的涵蓋不同類型的特定文化現象的整體性概括。而本文所涉及的流行文化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與高中語文教學關系密切、適合與高中語文教學融合的部分優秀流行文化內容,尤其是網絡語言、流行歌曲和影視作品之類。

二、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學存在著“少、慢、差、費”等問題,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這與傳統守舊的語文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影響下,教師一味地追求升學率,把本該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語文課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詞辨認、段落分析和試題講解”,這種模式化語文課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被抹殺得一干二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要求學生要以開放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對待外來文化,關注當代現實文化生活,拓寬思維空間和文化視野,提高文化修養,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4]高中語文教學要改變現狀,語文教師就必須改變教學方式,走進現實生活,聯系現實文化,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生思想活躍,喜歡求新求異、追逐時尚。而流行文化恰以時尚為風向標,具有很強的“親民”效應,給人以輕松愉悅之感,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并以其獨特的多元化審美元素迎合了高中生群體的審美需求,因此深受高中生的喜愛。對高中生而言,語文學習的過程多是被動的、枯燥乏味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生接觸流行文化的過程是主動的、有趣的。例如,對于當下流行的歌曲《小蘋果》,學生能倒背如流,甚至還能在有意無意之間哼唱,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而面對曹操的《觀滄海》卻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重復背誦。再比如熱播電視劇《甄嬛傳》里面人物眾多,關系復雜,但喜歡此類型劇作的學生卻能像如數家珍一樣,不僅能把復雜的人物關系理清還能結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從不同視角進行個性化的自我闡釋。而同樣作為戲劇的先生的《雷雨》,卻有很多學生難以把握這其中不算太復雜的人物關系,甚至個別學生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都無法說出。

現代學習理論所倡導的體驗性、探究性的個性化學習方式,無疑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和展示。如果單從文本的經典程度來講,《甄嬛傳》的思想性、藝術性等方面是難以與《雷雨》相比擬的。但之所以會出現上面這種“倒錯”的現象,這與流行文化的特質有很大關聯。而這種特質一方面契合了高中學生對文化本身的需求,凸顯了流行文化的享用功能、愉悅功能;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性,其所采用的傳播手段往往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直接應用,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學生的興趣、需求、積極性等在流行文化中無疑得到了充分的釋放,而這也正是當下語文教學所欠缺的。

優秀的流行文化中有很多元素既體現著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又契合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及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鮮明的人文特色,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必爭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若將優秀流行文化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效補充,則能與語文課堂教學相互滲透,相得益彰。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和利用流行文化,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適當融入一些優秀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優秀流行文化內容。這種傳統與時尚的有機融合不僅體現了“教育回歸生活”這一理念,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優秀流行文化,是時展的需要,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改變高中語文教學現狀的需要,也是尊重多元文化、順應當代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影視作品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魯迅先生說:“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5]而影視作品最大的優勢就在于集意、音、形三種美于一體,賦予枯燥抽象的文本材料以生動形象性和直觀性。高中生的語文學習通常以“班級”或“課”的形式展開。它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諸如時間、空間、情境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加之高中生閱歷尚淺,使得他們很多時候難以以直觀的方式,直接感受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多姿多彩的“美”。而影視作品卻可以借助演員的表演,通過畫面與聲音同步直觀的方式呈現作品中原本蘊含的抽象意蘊與內涵。既形象生動,又可以使學生們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利用影視作品的現場情境感,與文本內容有機對接,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把握。有很多經典文學作品都被制作成為影視作品。其作品文本中敘述的情景內容,經由熒屏得以直觀再現,學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身臨其境”地參與其中并親身體驗。因此將影視作品中創設的現場情境與文本內容有機結合,將能有效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對人物精神品質的把握。例如,教師在講授世界名著《老人與海》時,可以播放同名電影,并設計一個“進入錄音棚”的教學活動環節。學生們可以依據自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對照課文為其配音,在配音中把握故事情節,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主人公身上的那種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

利用影視資源的豐富性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影視資源類型多樣,不同類型的影片可以培養學生不同的興趣和文學涵養。例如,在講授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時,可以播放一些有關湘西的風土人情、山川風景的視頻,并以之作為文本切入口,使學生能夠置身于田園牧歌式的湘西生活情韻中,感悟湘西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另外,組織學生觀看《探索發現》《走近科學》等影片可以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增強他們閱讀科技文的速度和準確性。

利用影視作品的吸引性和感染力,引導學生對影視劇本進行改寫,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一部流行電影,無疑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學生在欣賞影片的同時,對故事的情節、人物的性格、結局的設定等都或多或少有自我的感悟、思考和評價。對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充分占有了故事的材料資源,借助于教師的引導,他們能從更深思的想層面挖掘故事的意義和價值,能使既定寫作技巧進一步嫻熟,進而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二)流行音樂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流行歌曲將音樂性、情感性與藝術性有機地融為一體,娛樂性較強,深受學生的喜愛。為此,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流行歌曲中存在的真善美,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對語文既定知識的掌握。借助歌詞的句式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語法和修辭。歌詞本身就蘊含著詩性美、韻律美,其語法和修辭的運用極其講究,通過對歌詞本身句式特點的分析和講解,能使學生快速掌握歌詞本身蘊含的句法知識。如周杰倫《青花瓷》中歌詞,“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顯然歌詞中的“嫣然一笑”,并非寫實的手法,借由比喻從而將對方笑容中的優雅美、含蓄美生動地展現了出來。借助優美的流行歌詞,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和品味的方式便成為學習修辭手法的絕佳路徑。

音樂創作的源泉之一,就是對古典文化內容的借鑒。這既包含古典詩詞的現代譜曲,也包括按照古典詩詞格式要求的現代創作。現實生活中以古典詩詞為藍本而創作的流行歌曲不僅具有深遠的意境,更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將之引入課堂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古典文化素養。像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獨上西樓》,伊能靜的《念奴嬌》等,這些原汁原味的古典詩詞,在這些歌唱大師的全面詮釋、深情演唱下,極好地還原了詩詞的意境。學生在傾聽中已然感悟到了寄托于作者內心的那份或期待、或憂愁、或贊嘆之情。引導學生從熟悉并喜歡的歌曲入手,幫助他們分析和反思作品的主題、意象及情感等,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歌詞仿寫,豐富學生的情感語言表達。流行歌曲中的語言活潑生動,句式靈活多變,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聽歌過程中就能積累作文材料,形成富含詩性美的語言表達習慣。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學生更能快速掌握歌詞的句式特點、表達習慣等形式技巧,從而為寫作技巧的提升做好積淀準備。

(三)網絡語言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語言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在每個時代它會都會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部分。網絡的普及,讓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匯聚一個平臺,在彼此相互交流碰撞中,網絡語言得以快速創新。其突出表現就是符號創新、縮略創新、數字創新、諧音創新,另外還有新詞創造和借詞等。

語言的創新過程是對語音、語法和詞匯的融合再創造。這其中蘊含著大量的語言知識。這些語言知識形成的背景、過程,乃至使用的語境,學生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如果時間充足,學生很愿意就這些內容作全面而深入的探究。為此,這些具備創新意義的網絡語言,是完全可以服務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在進行“漢字起源和發展”的專題講解時,教師可開設“網絡語言造詞規律”的知識講座,加深學生對漢語知識的理解,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過程。網絡語言形式中亦包含大量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依此開設修辭專題,由于這些所選例句貼近生活,內容為學生所熟悉,可以輕易消解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語法修辭知識的學習。

當然,任何一種語言的發展,都會伴隨不文明語言,乃至低俗污穢語言現象的出現。網絡語言的形成與發展亦不例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低俗污穢式網絡語言對整個社會的危害,知曉使用這些不文明語言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作為即將成人的高中學生,更應該自覺抵制網絡低俗污穢用語,不斷提升自我語言的使用品位。

四、結語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要求語文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表現時代文化精神的風貌和特質,為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服務,從而完成時代與社會賦予語文教育的特殊使命。”[6]這種特殊的使命感就需要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恰當的方式面對當下的流行文化,既不過分排斥,也不過分依賴。既要傳承歷史優秀文學文化,又要善于創新,融優秀流行文化內容于語文課堂教學。在傳統與時尚的結合中與時俱進,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注釋:

[1]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卷》,北京:中國大哲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2]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3]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篇(4)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產生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開始紛紛向城市轉移,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流動人口群體。近年來,流動人口出現家庭化趨勢,約四分之一流動人口舉家遷移,除了勞動力進城外流動人口子女也紛紛流入城市,這種“人口流動家庭化”趨勢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流動兒童這一群體。根據《2006 年世界兒童狀況報告》, 目前中國

至少有1981 萬多名流動兒童。流動人口由于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在城市的融入情況并不容樂觀,常常處于被排斥和隔離之中,作為流動人口派生物的流動兒童在接受教育方面能否很好的融入到城市教育環境,文化沖突會對他們的教育融入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是本文將要分析的主要問題。

社會融合是個體和個體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或不同文化之間相互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并以構筑良性和諧為目標(劉成斌、吳新慧,2007)。社會融合是融入的最終目標,本文研究流動兒童在城市教育環境的融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遷入地教育環境對流動兒童的接納;另一方面是流動兒童對遷入地教育的適應。當前對流動兒童融入的研究主要是對流動兒童整體各方面籠統的進行研究,探討的也是各種因素的交互影響。因此,本文以流動兒童為研究對

象,以文化沖突為視角研究當前流動兒童在城市教育環境中的融入情況,以發現其融入現狀、存在問題,探討其對策。

一、數據來源與方法

筆者針對南京市流動兒童做了調查了解。此次調查以南京市所有流動兒童為研究總體,通過按分層抽樣對南京市內的幾所農民工子弟小學的實地問卷調查,共發放學生問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率為99%。另外,征得被調查者的同意,調查還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深度訪談,以期能彌補問卷調查的相應不足之處。

調查將研究對象限制為“流動兒童”,所以本文將流動兒童界定15周歲以下的隨父母移居城市上學的進程務工就業的農民子女,與留守兒童相對應。

二、結果分析

(一)樣本概況

要對流動兒童的教育融入情況進行研究,首先要了解一下該群體的一些基本特

征。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南京市流動兒童群體中,男性與女性比重差不多,分別為49.5%和50.5%;年齡段集中在10-13周歲,比重達77.9%,平均年齡為11.9歲;流動兒童從流出地來到南京平均年限為7年;最后在流動類型上84%的流動兒童屬于跨省流動,最大的流出地是安徽占53%。

(二)遷入地教育環境對流動兒童的接納

探討遷入地教育環境對流動兒童的接納情況是研究流動兒童教育融入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流動兒童就學狀況及城市市民對流動兒童受教育態度。

1、流動兒童的就學狀況:

2000年進行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全國適齡流動兒童的在學比例為

96.1%,未按要求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為4.8%,高于全國兒童包括農村地區的兒童的相應比例3.3%。

目前已就學的流動兒童少年, 其就學渠道主要有三種:在公立中小學借讀、在流入地政府批準的民辦私立學校就讀以及在民工子弟學校就讀。

公辦學校的借讀費以及繁瑣復雜的就學手續、私立學校的高昂學費、以及民工子弟學校的不規范不合法性這一切政策、制度以及經濟等多種因素阻礙了城市教育環境在就學這一環節對流動兒童的接納,使得流動兒童在就學這環節融入城市教育環境有一定的困難。

2、城市市民對流動兒童受教育的態度

為了解城市市民對流動兒童受教育的態度,我們主要選取與流動兒童受教育密切相關的兩個主體:城市兒童以及其父母。

(1)城市兒童父母

我們通過問卷中對“到城里同學家里玩時,同學的爸爸媽媽對你熱情嗎”“到同學家里玩時你害怕見到他們的爸爸媽媽嗎”以及“為什么害怕”問題的回答來測量城市居民對流動兒童的態度。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66.7%的流動兒童都到過城里同學家里玩過。

表1 到城里同學家玩時,同學的爸爸媽媽對你熱情嗎

通過表1我們發現,在流動兒童感覺中,54.8%的人感覺城里同學的父母對自己很熱情,41.8%的感覺一般。在后面有關是否害怕同學父母以及害怕的原因的調查中發現,72.9%的流動兒童對城里同學的父母感到害怕,其中59.1%無原因害怕,22.2%是感覺同學父母太嚴肅,另外14.8%是感覺同學父母不愿意自己同他們孩子玩。由調查可以得知當前大多數城市居民對流動兒童的歧視有很大改善,他們不會明顯的歧視流動兒童并阻止自己孩子同流動兒童交往。但流動兒童仍然會對城市居民心存害怕,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流動兒童一直以來被灌輸的“城里人會歧視流動人口”的刻板印象起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一些城市居民盡管表面不會歧視他們,但潛意識中卻不能平等對待接受他們。

(2)城市兒童

城市兒童對流動兒童的態度與其父母的態度有很大關聯,甚至是其父母態度的傳承,近年來由于對于流動兒童關注的增加,不少城市居民開始改善自己對流動人口及其子女的態度,通過對城市兒童的訪談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城市兒童提到父母不會反對他們與流動兒童的交往,但也有一部分城市兒童反映由于流動兒童與他們在生活習慣以及自身素質方面有很多不同,導致自己不愿意同他們交往。在對一些城市兒童訪談中他們提到“(流動兒童)不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衛生,常常說臟話”“我們班上的流動兒童有的脾氣很暴躁,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所以我不喜歡和他們玩”還有一些城市兒童提到他們父母不愿意他們同流動兒童交往,怕自己被帶壞,“我媽媽說那些同學(流動兒童)學習不好不讓我和他們一起玩” ,“我們班上從農村來的同學到我家玩過幾次,我媽媽聽到他們說臟話就不讓我和他們在一起玩了”這說明現在由于市民意識增強來自于城市兒童的歧視也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城市兒童樂意接受流動兒童,但對于流動兒童的歧視仍然存在。

(三)流動兒童對遷入地教育的適應

1、流動兒童對學校的選擇

對于流動兒童的學校選擇意愿我們通過問卷中的“假如可以自由選擇的話,你想去哪種學校上學”問題的回答來測量。

表2 假如可以自由選擇的話,你想去哪種學校上學

轉貼于 根據調查,有59%的流動兒童選擇在流入城市上學,其中選擇在城市公辦學校的最多占41.6%,另外29.7%的人對于去哪種學校持無所謂的態度,只有10.6%的流動兒童想回到老家的學校。這組調查數據說明流動兒童對流入城市的教育有很高的認同感,他們愿意接納和適應城市的教育環境。那么為什么流動兒童對于城市教育有如此高的認同感呢?一方面,許多流動兒童在城市出生,他們接觸的是城市的環境與價值觀念,因而很容易對城市的教育產生認同;另一方面,一些流動兒童在進入城市以后,通過城市教育與家鄉教育對比,很容易感受到城市教育的優越性,此外長時間的城市生活容易使他們與以往生活經歷產生斷裂,因而會認同城市教育。

2、流動兒童的在校適應

(1)在校學習

我們在對城市兒童的訪談中發現,公立學校的流動兒童成績往往處于班級中下游,他們很少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很少參加興趣小組或科研活動, “農村來的同學有的成績不錯,大部分不好,班里的活動如果老師強制要求的話就會參加,否則很少參加,因為他們都沒有自己的興趣特長”。這種現象在民工子弟學校不是很突出,調查發現民工子弟學校的流動兒童在校學習適應較好,只有18%的流動兒童認為城市兒童比他們優秀,52.7%的認為兩者差不多,29.3%的流動兒童甚至覺得他們比城市兒童更優秀,因為那里大多都是流動兒童群體,同質性強,學生基礎差不多,老師的授課方式也接近農村。所有這些不會對他們的在校學習產生壓力。

(2)在校交際

很多流動兒童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由于生活背景、習慣的差異,他們的交際圈很窄,主要是與同他們一樣的流動兒童群體進行交往。一位城里男孩反映說“我們班上有幾個農村來的男生,他們不喜歡和我們一起玩,因為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主要討論電腦游戲,好多游戲他們都不知道也沒有玩過,所以不和我們一起”。

(3)師生關系

與城市兒童相比, 流動兒童在與老師交往中的沖突性更高,滿意度更低。流動兒童往往覺得“班主任不太喜歡自己”、“老師對自己不公平”。而在民工子弟學校,74.8%的同學認為老師對自己和其他同學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學習因素也是主要原因,82.4%的同學對老師是滿意的。

經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如果不考慮其他,只從流動兒童在校適應情況出發,民工子弟學校的流動兒童的在校適應要優于對流動兒童與城市兒童混合學校的適應,這主要是由于兩個群體間的差異導致的,總體而言,從在校學習、交際、師生關系看流動兒童對城市教育環境的適應并不樂觀。

三、流動兒童在城市教育環境中融入的文化沖突解讀

美國的社會學家塞林在《文化沖突與犯罪》一書中對文化沖突作了系統概述,將文化沖突看作是社會變遷的結果,社會的變遷導致社會上不同群體的出現,每個群體都有屬于自己群體并被自己群體認可的文化價值規范等,同時在變遷中不同群體開始頻繁接觸,不同的文化在交往中發生沖突與對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流動人口與城市居民的碰撞摩擦,是以中國農村為代表的傳統鄉土文化與以城市為代表的現代都市文化融合與沖突。這種鄉土文化與都市文化的沖突直接導致“污名化”效應,即著名社會學家埃利亞斯提出的一個群體將人性的低劣強加在另一個群體之上并加以污名化過程。城市居民認為流動兒童不講衛生,沒有素質等便是污名化下產生的歧視,會直接影響到對流動兒童的接納。

同時,在城市中,相比現代都市文化的主流文化的地位,擁有傳統鄉土文化的

流動人口他們的身份不僅是戶籍意義上的“外來人口”,更是一個“異質文化群體入侵者”。來到一個異質文化空間的流動兒童城市文化與他們自小接受的鄉土文化發生碰撞,除了要面對城市人群的歧視還要面臨自身的文化焦慮。流動兒童進入城市教育環境后會面臨諸多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歸根結底是文化不同導致的。

四、結語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研究流動兒童融入城市教育環境的問題時,文化沖突已漸浮出水面,如何解決好城市中的文化沖突因素不是簡單的制度政策所能實現的,是一個長期的文化磨合的過程,也是一個實現誠實文化多元化的過程。

當前流動兒童在流入城市教育環境中的融入并不樂觀,造成這一現狀的因素很多,本文認為主要是由于流動兒童所擁有的傳統鄉土文化與城市主流的現代都市文化的沖突,這主要是從文化沖突的視角看,也應該有其他較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是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劉成斌、吳新慧.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司馬云杰.文化社會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3]馬純紅.文化沖突視角下的農民工閑暇生活問題化傾向解讀[J].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3).

[4]宋蓓.農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7).

[5]聶洪輝.新生代農民工及流動兒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2007(6).

[6]周皓、章寧.流動兒童與社會的整合[J].中國人口科學,2003(4).

篇(5)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eal economy, but also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a clear station of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Twelfth five-year" planning is presented. In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modern logistics,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of transportation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y to modern industry provide guarantee and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real economy;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D922.2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落實“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總體要求,要從以下六個方面組織推進。

1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適度超前,繼續保持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規模和速度,確保國家擴大內需的重點在建和續建項目順利建成并發揮效益,完善國家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

公路方面: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龍頭,加強省際連接線(“斷頭路”)建設。修訂國家公路網規劃,強化國省道改造,力爭“十二五”末路網整體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水運方面:有序推進沿海港口建設,完善煤油礦箱等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加強資源整合,推進以臨港工業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區開發建設。

民航方面:優化機場布局,增強機場保障能力。

郵政方面:加強郵政基礎網絡建設和增強快遞發展能力,基本完成空白鄉鎮郵政所補建。

2加快推進結構調整。201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一條主線、五個努力”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和重點任務。“十二五”要把結構調整作為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務求實效。

(1)深化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2)深化現代物流發展。

(3)深化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

(4)是深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建設。

(5)深化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3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深入實施“科技強交”戰略,統籌推進創新能力建設、重大科技研發、成果推廣應用和標準化建設。圍繞交通運輸建設、管理的共性和核心技術,繼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注重消化吸收前沿技術,加強基礎性、引領性重點項目研發,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

4不斷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交通運輸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重要領域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構建銜接順暢、方便快捷、經濟可靠的運輸服務體系,保障重點物資和城鄉居民生產生活必需品的運輸暢通。落實“公交優先”戰略,發揮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運輸系統中的骨干作用,建設“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緩解中心城市交通擁堵。加強和規范出租車市場管理。

農村公路是農村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要堅持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的原則,著力改善中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農村交通運輸設施條件,夯實新農村建設的交通運輸基礎,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組織實施以西部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為重點的全國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建設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公路網絡結構,增強整體服務能力。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大農村公路橋梁新改建、渡改橋、安保工程等專項工程的實施力度,強化質量管理。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著力推進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公共財政投資體制和運行機制,逐步實現管養規范化、常態化。統籌城鄉客運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穩步提高農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鼓勵城市公交向城市周邊延伸覆蓋。

5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改革開放。按照中央大部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繼續積極落實好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職責,加快職能轉變,推進綜合運輸法制體系建設,逐步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體制,努力消除制約綜合運輸體系發展的體制機制。

6持續推進行業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推進和深化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開展好“學樹建創”活動。

二、深化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推進實體經濟穩健發展

交通運輸既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構成,又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在發展方式轉型和結構調整中,要深化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變,為實體經濟穩健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1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是實體經濟穩健發展的必要條件

現代物流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新興復合型服務產業。交通運輸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關鍵環節和主要載體,在現代物流鏈條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實體經濟發展水平與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篇(6)

在遂昌人看來,這得益于自己的文化自覺、自信與自強,讓“走出去”成為水到渠成之舉。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文相通,文相通才能情相連,文化和藝術最能打動人心。”此次訪英文化考察交流團的每一位成員感受有加,他們表示此行無疑是一次中西方優秀文化的交流之旅、交融之旅、交響之旅,更是一次續緣之旅!

文化自覺:暢談戲劇、執手古城的交流

遂昌對湯顯祖文化的那份眷戀和思考,凝固在湯顯祖的巨大塑像上,“一直都是人們的焦點”。

400多年前,湯顯祖在遂昌任知縣5年,任內施政惠民,借俸著書,創作了戲曲《牡丹亭》,后來歷演不衰,并被譯成多國文字。湯顯祖亦毫不吝嗇對遂昌這片土地的盛贊,更在詩句中贊其“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

湯顯祖厚愛遂昌,遂昌對他這塊文化招牌的挖掘更是不遺余力:連續舉辦五屆湯顯祖文化節,《牡丹亭》會演與出國演出……詮釋的是一部傳世戲劇的不朽,一份通入骨髓的文化自覺。

遂昌,浙江西南小山城,湯顯祖寫就傳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福德,英國南部小城,誕生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不朽古鎮。1616年,兩位大師同年仙逝,2000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列為世界百位歷史文化名人。大師有此“機緣”,而兩個小城在發展上也“心心相印”,都是以文化為依托,用文化引領旅游、引領產業、引領經濟。

循著這樣的脈絡,遂昌鼓起了“小馬拉大車”的勇氣,積極讓文化“走出去”―

2012年4月20日,在英國斯特拉福德,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譽滿東西方世界的戲劇大師,在同一個舞臺上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當浙江昆劇團的《牡丹亭》整劇上演時,從驚夢、冥判、離魂、掘墳到圓夢,藝術的幕布再次拉起,盡情地表現了無國界的文化交流,恰如其分地承載了“牡丹本是遂昌生,從此花開英倫秀”的文化連通。

遂昌縣訪英文化考察交流團抵達斯特拉福德的第二天,當地報紙《先驅報》頭版頭條報道了中國交流團參加莎士比亞誕辰紀念活動的消息,并介紹了這些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及英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

在遂昌,深挖湯公文化“仿佛只隔一個轉身的距離”,不僅呈現在湯公主題文化中,同樣植根在百姓的生活中。民俗是傳承的符號,民風是傳承的鋪設,民情是傳承的支點。湯顯祖這面文化大旗,遂昌率先舉起,并承擔推動文化“走出去”的責任,邁出“讓珍貴的文化遺產漂洋過海”的第一步。

文化自覺,讓文化血脈鮮活不息,讓遂昌傳頌經典!

文化自信:中西聯姻、藝術發展的交融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執手相敘,是中西文化藝術的交融。

這條由中國浙西南小山城率先開啟的中西戲劇“絲綢之路”,不屬于一個小城,而屬于整個世界;這不是一次無心偶然的舉動,而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厚積薄發。

訪英期間,交流團先后接受新華社倫敦分社及英國多家新聞媒體的采訪。如果說,2009年是遂昌縣與斯特拉福德市揭開文化與教育合作交流的序幕之年,那么,2012年就是兩地文化交流互動的突破之年:交流團第一次把《牡丹亭》整劇全本送到斯特拉福德上演;中英雙方第一次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廳劇場同臺上演湯、莎兩位大師的代表作《牡丹亭》《哈姆雷特》;兩地政府第一次正式簽訂推動雙方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協議……湯顯祖、《牡丹亭》及遂昌走出國門,創造性地與莎士比亞連接在一起,諸多的第一次,代表的不僅是新興理念的開啟,更是遂昌實踐文化自信及文化認同的創舉。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廳禮堂,交流團被列入特邀嘉賓,這份榮譽,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升旗區旗桿下,交流團代表中國在英國上空升起了鮮艷的五星紅旗,這份激動,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廳,市長比爾?道林為交流團的每一位成員佩戴“榮譽市民”徽章,這份驕傲,源于遂昌的文化自信;

在莎士比亞故居,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會長戴安娜?歐文先后兩次遞筆請交流團負責人在莎翁巨幅宣傳畫像上簽字,并寫下祝福語:生日快樂。這份厚愛,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全本《牡丹亭》在斯特拉福德市及考文垂市連演四場,好評不斷。一位看完演出的英國觀眾甚至當場表示,他特別關注是什么讓湯顯祖在遂昌激發了如此靈感,寫就了400年傳唱不歇的傳世經典。

對于文化的信仰和追求,兩個地處不同空間的小鎮是相通的。打造遂昌成為全球湯學研究和戲曲交流中心,這一愿望,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廳邁出了第一步。當杜麗娘與柳夢梅夢中相見,當眾花神姍姍而至、翩翩起舞,當觀眾以一句“verygood”盛贊時,這朵400年的艷麗“牡丹”盛放在莎士比亞的故鄉,那道閃爍著東方藝術的美艷光芒閃耀在英國上空―讓斯特拉福德銘記遂昌,讓西方戲劇界熟知中國昆曲,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

文化自信,讓文化遺產傳續發展,讓遂昌奏響文化強音。

文化自強:走出山城、走向世界的交響

昆曲、湯顯祖、《牡丹亭》三個品牌,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讓異國觀眾從不了解到了解,從有些了解到更加了解,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跨國交流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在遂昌看來,這只是一份難得的榮譽,更是一種崇高的責任。

憑借一股“小馬拉大車”的執著精神,湯顯祖文化走出大山,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文化交流大舞臺,實現經典化、國際化、大眾化―遂昌文化自強之勢激情勃發。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提升遂昌縣文化品位,嫁接文化于經濟發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以湯顯祖文化為主題,遂昌縣建成湯顯祖紀念館,制定湯顯祖文化發展規劃,成立中國戲曲研究會湯顯祖分會,每年舉辦湯顯祖文化節。

此次在英期間,交流團一行與斯特拉福德市市長比爾?道林先生進行了會談,并簽訂了遂昌縣與斯特拉福德市《關于推進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協議》;遂昌中學與斯特拉福德艾文學院締結為姊妹學校。并且遂昌將在2014年和2016年與英方深度合作,互惠互動,共奏文化強音。

文化名聲惠及民生,循著湯公“勸農耕作”的印記,遂昌在產業發展的內涵和外延上引入文化理念,激發群眾參與文化發展的熱情和活力,踐行“全民參與、惠及全民”理念,實現了“文化便民促跨越,文化樂民促轉型,文化富民促增收,文化安民促和諧,文化惠民促交流”。

篇(7)

美麗港起航

25 日,陽光普照下的格浦港,海鷗伴著清風拂過海面,正在這里舉辦的第二屆新萬金杯國際快艇大賽是中韓攝影家們攝影交流活動中拍攝的重點。 第二屆新萬金杯國際快艇大賽開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參賽選手起航 “穿越與交融”國際文化交流攝影家代表團團長楊明在開幕式上講話

在精彩的開幕式后,攝影家們兵分兩路,一隊登上船只,對快艇比賽選手進行近距離跟蹤拍攝,一隊則踏上海邊觀景臺,對格浦港以及整個賽況進行遠距離拍攝記錄。第一隊隨船出發,海上的顛簸讓人無法站穩,但這并沒有打消攝影家們的積極性,大家把身體或倚在繩索上,或靠在桅桿上,支起三腳架, 將鏡頭伸向遠方。隨著船的擺動起伏, 大家慢慢適應了這種顛簸幅度,開始在船上移動,尋找各種最佳拍攝角度,將每個參賽船只與選手的風采收入鏡中。期間,來自中國寧波的參賽快艇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為了讓攝影家可以捕捉到絕佳的畫面,寧波號快艇特意圍繞在四周轉彎、擺動,最后向勝利的終點駛去,留下一個自信的背影。

在80 多歲老船長的指揮下,船慢慢靠岸,攝影家們來到岸邊礁石上進行韓國傳統民族服飾拍攝,身著長裙的韓國少女踏著海風、伴著傳統的韓國民樂在礁石上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觀賞。曼妙的少女、無邊無際的礁石灘、似書卷堆積而起的彩石江峭壁在攝影家的鏡頭下綻放。

告別了格浦港,攝影團一行人向藝術之都益山進發。益山自古以寶石而聞名天下,傳承益山地區特色和百濟文化的益山寶石博物館以其寶石之美與館藏之珍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的腳步。館內收藏了11 萬8 千多枚珍品,寶石船、彌勒寺址石塔、寶石花等看得人眼花繚亂,寶石的光芒照耀著整個場館, 自然也吸引了攝影家們的關注。離寶石博物館不遠,一場韓國傳統文化饕餮盛宴正在益山藝術會館上演,身著韓國各時期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家們在臺上盡情地演繹著韓國文化,從民族舞到劍舞,再到陶藝工匠、織網老人,無不散發著獨特的韓國古典魅力。中國攝影團隊與數百名韓國攝影家齊聚一堂, 在藝術的牽引下,交融互通。 攝影家們在棧道上拍攝格浦港美景 攝影家們正在拍攝身看傳統韓目服飾的少女 益山藝術會館內的織網老人

藝鄉風韻 傳承千年味道

全州市位于首爾以南232 公里處, 也是全羅北道的政府所在地。1000 多年的歷史使全州有著最具韓國特色的傳統風貌,韓屋、韓紙、韓食、板索里等韓國文化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此行,攝影團便走進了最具全州特色的地標景點――韓屋村。700 多座韓國傳統房屋星羅棋布,具有歷史意義的梧木臺、慶基殿,藝術氣息十足的工藝品展示館、品牌店,以及現在仍居住的居民區,這些建筑從梁柱到地板采用的都是天然木材,散發著大自然的味道。身著傳統韓服的少男少女們漫步于韓屋間的林蔭小道,街道旁三三兩兩的游客嬉笑交談,慵懶的貓兒在樹蔭下打著小盹,這些最自然的個體或群體都成為攝影家們鏡頭下的最美模特。 中韓攝影家們在益山藝術會館內齊聚一堂 俯瞰韓屋村,各色韓目傳統民居星羅棋布 韓屋村內游人如織

傳統韓式建筑 獨特的建筑材質與構造蘊藏著獨特的韓屋文化

來到了有“世界六大美食之都之一” 稱號的全州,聞名遐邇的全州美食自然不能錯過。其中,以數十種豐富的拌飯食材搭配精心調制的醬料,組合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全州拌飯瞬間就俘獲了大家的味蕾。而在全羅北道副省長、國際大使鄭煥星先生的招待晚宴上,韓國特色傳統美食――韓定食更讓大家眼前一亮,拍手稱贊。定食,即全席, 古時為君王食用的宮廷膳食料理,后來被士大夫配合各地特有的鄉土飲食, 模仿成班家料理,各式小菜擺滿桌, 主菜用盡各種方式,蒸、烤、燙、拌, 花樣百出,豐富無比的菜色與色彩斑斕的視覺美感,使韓定食成為韓國美食中的登峰造極之作,讓人意猶未盡。

探尋高原馬耳山的傳說

鎮安郡的馬耳山位于高原地帶, 由兩座海拔686 米(雌馬耳峰)和680 米(雄馬耳峰)的水成巖形成,由于其形狀酷似馬耳,而取名“馬耳山”。馬耳山的背后還有一個故事: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高麗末擔任將帥的某天夜里, 做夢見到仙人對他說“用這個金尺去測量三韓疆土吧”。之后,李成桂在智異山附近的荒山上一舉擊退倭寇,在回軍途中便看到了馬耳山,連綿的山勢仿佛將夢中的金尺捆綁在一起,于是,李成桂將其命名為束金山,并更加堅定了建國的決心,終于在臥薪嘗膽12 年后實現了朝鮮的建國之夢。 馬耳山塔寺前堆砌的石頭千姿百態

沿著滿是綠蔭的林間小路,攝影家們一邊走一邊拍,散落的三兩小鋪、路邊不知名的小野花、碧波蕩漾的湖水都在攝影家的鏡頭下釋放著自己的美。有了攝影的樂趣,漫長的山路竟在不知不覺中走完,馬耳山塔寺近在眼前。由大小不一的石塊壘起來的80 多座石塔,參差不齊地圍聚在一座寺周圍,石塔的形態大致以一字形和圓錐形為主, 大小變化多端,每座石塔都造型奇特, 耐人尋味。其中以位于大雄寶殿后方的天地塔最為高大,約有成人身高的3 倍之多。據說這石塔是由當時的寺廟住持李甲龍處士在19 世紀末期,獨自一人堆疊而成的,至于他是如何堆出這樣高的石塔,至今為止還未有明確的答案。

自然造就的神奇山峰,人類創造的奇異石塔,以及耳山廟、銀水寺等景觀, 都為馬耳山增添了無限趣味,也為攝影家們提供了不少創作的源泉。

踏上烏鵲橋 走進春香的愛情之鄉

“香丹啊,香丹,推我蕩秋千,如同推船入海。讓我遠離這搖擺的楊柳樹,遠離如繡在枕端的花草,遠離這些蝴蝶和黃鸝群。”

――徐廷柱《秋千詞》

南原府使的兒子李夢龍在去觀賞廣寒樓的路上,對正在蕩秋千的成春香一見鐘情,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展開。

以《春香傳》而聞名的廣寒樓建于1419 年,廣寒樓前有一片池水,象征著銀河,池中央建有三島,烏鵲橋在此跨池而建,相傳,只要一年踏上一次這座烏鵲橋,便能求得夫妻恩愛,子女幸福。池塘前的樓閣建筑風格獨特,但與其建筑風格相比,更引人入勝的還是春香和李夢龍的浪漫愛情傳說。循著千年愛的足跡,攝影家們在春香祠堂、玩月亭、烏鵲橋、春香館等地紛紛開始攝影創作。烏鵲橋旁,金魚戲著淙淙泉水從橋下游過,韓國攝影家金先生與中國攝影家胡斌討論起泉水拍攝的慢門技巧,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環境并沒有阻礙藝術的交流,在攝影的世界里, 語言是相通的。 遠眺馬耳山,兩只“馬耳朵”十分惹人愛

穿越?交融?收獲

篇(8)

關鍵詞:

英語翻譯;中西文化;文化差異;影響

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發展的越來越快,促使世界各國經濟與文化之間的發展與交流日益密切。每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都特別深厚,從而使各國之間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語言的差異需要正確的翻譯來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各國進行面對面交流時,需要把自身文化與外國文化進行轉換與交流,從而促進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發展,因此翻譯在文化交流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語這一門語言已經被廣泛使用在各國交流中,它成為許多國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語言,因此英語的翻譯準確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重視英語翻譯,從而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1英語翻譯的重要意義

目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國經濟與文化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發展與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時我國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增長,從而不斷的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英語目前已經成為各國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語言,因此英語翻譯不僅能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還能在各國文化溝通與交流時向外國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世界各國了解我國的文化。同時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豐富我國的傳統文化,使其不斷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英語翻譯在促進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橋梁,從而實現不同國家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養,從而促進本民族傳統文化,也能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英語翻譯對促進中國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準確無誤的英語翻譯不僅能使我國傳統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優點而改善我國傳統文化的不足,還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國傳統文化的優點,從而擴大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范圍。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必須要做到引進來,走出去,才能使傳統文化快速發展。英語翻譯能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密切聯系,因此正確的翻譯各國文化的本質,不僅能實現文化共享,還能推動世界各國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國屬于友誼之邦,希望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與文化互動,通過英語翻譯能大力加強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各國建立深厚的友誼,從而促進經濟與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2英語翻譯中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

2.1地域文化的影響:

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環境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在英語翻譯時要充分考慮地域文化背景,才能使英語翻譯的內容具有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僅能使人們能充分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還能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與傳播,從而實現文化共享,促進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2.2歷史文化的影響:

歷史文化的發展的不同也會影響英語翻譯的質量與效果,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經過時間的洗禮與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具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因此,在英語翻譯時,翻譯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歷史發展和熟悉中西文化存在的差異,從而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使人們更詳細的了解中西文化。如果翻譯官不重視中西文化的歷史發展,不僅無法讓人們理解相關文化信息,甚至可能會出現歷史知識儲存不夠而被人認為無知。因此,翻譯官必須要重視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歷史文化,從而更好的詮釋文化信息。

2.3宗教文化的影響:

在人類文化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區的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人們信奉的宗教也是不一樣的。我國人們所信奉的宗教不僅僅是我國的宗教文化,如儒教和道教;還有外來的宗教文化,如佛教。這三大宗教目前在我國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為我國的宗教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外國的宗教文化思想與我國的宗教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基督教文化與哲學思想共同形成的,因此翻譯官在翻譯時要考慮到宗教文化的差異而對人們對不同事物的理解與認知,從而確保翻譯的精確性。

2.俗文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區擁有不同的風俗文化,在我國風俗文化較為豐富,比如南北之間的風俗文化,大陸與港澳臺之間的風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與地區的風俗文化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這些風俗文化大多都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與不同區域的經濟、文化等有著緊密的聯系,形成了該地區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英語翻譯中,翻譯官要重視不同地區風俗文化的影響,了解當地的人土風情,而確保文化知識的傳播以及加大傳播速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翻譯中,翻譯官要充分考慮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異而帶來的影響,也要重視不同民族和地區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和風俗文化給翻譯帶來的影響,從而實現不同語言的文化交流與溝通,促進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以及可持續發展,也能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

作者:李陵霜 單位:重慶市武隆縣火爐鎮中心小學校

參考文獻

[1]王曉曉.英語翻譯中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分析[J].海外英語.2016(09).

[2]伍燕杰.淺談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J].讀書文摘.2016(14).

篇(9)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20-0016-02

“一帶一路”建設開始三年來,起步順利,開局良好。

“一帶一路”涉及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40%的GDP和75%的能源資源。現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34個沿線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300多個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投資總值759億美元。

1992年,作為中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贊銜副代表(主管文化),本人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十年》重走古絲綢之路活動引回中國,向世界宣傳絲綢之路,為“一帶一路”宣傳做了鋪墊。自此,大大促進了國內的古絲綢之路研究,至今已做了26年研究。

一、敦煌是絲綢之路的文化結晶

敦煌石窟是人類文化的瑰寶,反映了絲綢之路沿線各種文化的交融。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36年,沒有絲綢之路的支撐,在人煙稀少、水源奇缺的敦煌開建這樣大的工程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后這一工程延續千年,和萬里長城一樣是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工程。其工程量之大、所需勞力和各種專業人才之多,沒有絲綢之路的支撐也是不可能的。這說明古絲綢之路就是一條文化之路。

大家在敦煌可以實地看到,敦煌石窟多種文化、多種宗教交融,多個民族和諧相處的藝術再現。這對于“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公開、包容的宗旨,不僅是一個生動的詮釋,而且給出了創新的啟迪,這是使古絲路煥發生機的寶貴遺產。

絲綢之路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路。

絲綢之路有包括敦煌在內的近500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分布在沿線國家,占世界總數的1/2。因為本人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委員會中國委員,因此深刻了解不同國家的遺產具有明顯的普遍價值,是人類共同的遺產。這就是絲路沿線國家文化自信的積淀和基礎,也是我們文化交流、分享學習、借鑒和創新,使文明古國復興的源泉。

二、絲綢之路以建設性的包容補今天經濟全球化的短板

今天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趨勢,也是人類的福祉,但是今天經濟的全球化遇到一些挫折,“一帶一路”建設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提出的一項創新性舉措。敦煌不僅給世界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借鑒,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中國的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漢代沿絲綢之路、尤其是沿我們所在的河西走廊段長城的修建和河西走廊行政管理機構的建立,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護絲綢之路暢通,使人類歷史上第一條大規模的歐亞交流之路得以持續。也正是由于沿線各國在通路安全和行政管理的保障,古代絲路才得以暢通。而古代絲綢之路幾起幾落,絲綢之路衰落和中斷之時,正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時候。目前中國在南海領土島礁上的工程建設和行政管理出于同樣的目的,支撐和促進國際貿易的繁榮,對古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借鑒有助于消除全球化認識上的障礙。

古絲綢之路也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西歐就以洛可可藝術裝飾元青花瓷瓶,顯得很和諧,現已有很多藏品流回中國,這個借鑒也可以說明經濟全球化是互益的。

三、絲綢之路沿線以人與自然和諧的水文化建設沿線國家的命運共同體

本人早在1992年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制定了水資源缺乏的指標體系,目前已在中國、美國和法國等多國應用。絲綢之路沿線多為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當年借鑒了水資源更缺乏的河西走廊(降水30~160毫米)的經驗使得古代絲綢之路在國際上持續。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必需和生產的基礎。今天“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提倡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人與自然和諧的水文化必將促進沿線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學利用,建設海綿城市。“一帶一路”不僅不會破壞生態,還會進行生態修復,使絲綢之路成為一條“綠色之路”,讓沿線國家共享。

本人在2001年就主持制定和指導實施了經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批準的《黑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當年共四個規劃被總理批示為“一曲綠色的頌歌”,至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四、“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工業園區聯盟”成立,科技、文化合作是重點

篇(10)

第二部分:根據課標解讀、教材和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目標、評價設計和教學重難點。

第三部分:設計本節課的基本理念和出發點。

第四部分:課堂教學活動預設方案。

第五部分:課后教學反思。

第一部分:課標解讀、教材和學情分析

【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對這節課的內容要求很籠統,只要求學生知道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我認為,這節課不僅要求學生了解遼、西夏、北宋的基本建立情況,還要知道宋遼、宋夏之間的戰和關系,特別是戰和背景下的經濟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處于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主題單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第一課,這段歷史是從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戰亂,到金與南宋的南北對峙,再到元朝統一這一歷史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一個典型的歷史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史和文明發展史的一個重要歷史發展階段,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

【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歷史學習能力,能夠從史料和歷史信息中發現問題,但在民族關系史和文明發展史的認識上相對膚淺,再加上以前固有的漢族中心論對他們的影響也比較大,這些都需要教師正確、合理的引導。

第二部分:根據課標解讀、教材和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目標、評價設計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和評價設計】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遼、北宋、西夏的建立情況,設計遼、北宋、西夏建立情況簡表和示意圖,提高收集整理、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閱讀歷史地圖的能力,用不同方法表述歷史知識的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2.以澶淵之盟為例,了解宋遼、宋夏之間的戰和關系,并通過討論兩個問題:“假如你是宋朝的百姓,你愿意接受這樣的和議嗎?宋夏和議與澶淵之盟有哪些相似之處?”提高辯證綜合分析能力和客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3.通過宋遼、宋夏間的雙邊文化交流,了解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與交融,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遼、北宋與西夏的并立。

難點:正確認識宋遼、宋夏之間的戰和關系及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第三部分:設計本節課的基本理念和出發點

【基本理念和出發點】

我認為,這節課絕不是讓學生簡單地了解遼、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況和他們的戰和關系,一定要把這段歷史放在中國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國境內的各民族發展與融合的大背景下,放在歷史上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碰撞與交融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遼、北宋與西夏的并立關系。

第四部分:課堂教學活動預設方案

【課堂教學活動預設方案】

馬克斯?范梅南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中曾說過:“教育需要轉向體驗世界。體驗可以開啟我們的理解力,恢復一種具體化的認知感。”所以,我確定的教學活動預設的原則是:一定要讓學生在體驗、探究的基礎上自然地去感悟歷史,根據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結論。在導入環節,我們從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導入新課,這樣既尊重當時的歷史現狀,也便于糾正一些人的漢族中心觀念,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環節,我們把整節課的內容整合為崛起、戰和、交融三大板塊,每一板塊均配一句宋朝的詩詞來概述這一板塊的主題,這種呈現方式既可以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又可以清晰地展現歷史發展的線索,便于學生理解和把握。

華盛頓大學的一個條幅這樣寫著:“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所以,在“崛起”板塊,我們通過“自主學習,歸納總結”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遼、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況;在“戰和”板塊,我們通過“合作探究,辯證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全面了解宋遼、宋夏間的戰和關系;在“交融”板塊,我們通過“直觀體驗,感悟總結”的途徑來突破難點,全面認識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特點,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給學生呈現適當的歷史史料,以幫助學生體驗和探究,從而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在感悟和升華環節,我從契丹族和黨項族最后融入其他民族入手,使學生認識到:現在的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各個民族相互融合、不斷發展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大家庭,中華文明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創造的。

第五部分:課后教學反思

上一篇: 工程建設信息管理 下一篇: 醫學技術類就業前景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天天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