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31: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要理解自然環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環境。環境是指圍繞著某一事物并對該事物會產生某些影響的所有外界事物。環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就是指人類生活的環境。按照環境的屬性,可將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科院地理所集體編撰的《現代地理學詞典》對自然環境是這樣解釋的:“地球表層指與人類直接有關的一部分地球環境,其范疇〔圍〕大致上始大氣對流層頂,下至巖石圈上部,包括大氣、水、巖石、生物在內的特殊圈層。”這個特殊的圈層即自然地理環境。通俗地講,就是指環繞在人們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
自然環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師對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師在前后授課過程中對自然環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統一的,這源于教師自身對自然環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記》一課為例,有的老師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產的條件時是這樣呈現的:“湄南河平原生產水稻的條件分析:平原—提供廣闊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氣候—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位置—低緯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溫度。”同樣是《稻作文化的印記》這課,另外一位老師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產的條件又是這樣呈現的“:緯度帶———地處低緯,陽光充足;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形———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網密布、灌溉方便”。兩者相比較,不難發現老師在表述自然環境基本要素時,有時候是比較混亂甚至是錯誤的,第一位老師在分析第一個條件時,用了“平原”這個詞,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與氣候等同,顯然是不科學的。另外,在分析時,這位老師還提到位置—低緯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實,前面在講氣候這個因素時,已經提到了高溫,在這里又出現,不僅浪費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師之間也存在差異,第一位老師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師用了“水文”,還有老師用了“水”,在選擇自然地理要素的專業術語時我們應當尊重長期以來在地理學上形成的傳統,取“水文”更為恰當。這是因為,仔細回味“水文”這個概念,我們發現這個概念不僅包括“水”“河流”等物質性方面的含義,還能體現其運動狀態、功能等方面的含義。還有老師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歸納為自然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據“劃分的各個子項應當互不相容”的邏輯規則,這種歸類應當是錯誤的,因為地理位置是造成氣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與氣候等因素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在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材上冊綜合探究三中還提到“區域的自然條件包括這一區域的地形、氣候、河流與自然資源等”。《辭海》對自然資源的定義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類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價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礦藏、水利、生物、氣候、海洋等資源,是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而教材中自然資源應該指的是狹義上的自然資源,是指實物性資源,即那些天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的總和。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學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環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氣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記》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環境時,結合教材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我們就可以從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進行分析,接著探究稻作生產對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飲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響,從而歸納出“自然條件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這一概念。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確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來講解呢?
心理上重視。教師要意識到自然環境在整個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物理做為一門基礎學科,其科學素養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高中教學階段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習題、試卷等方面,必須要通過多種手段來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本文就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這一問題進行了必要的探究。
一、高中物理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
1.科學假說素養
所謂的科學假說素養是科學探索的基本素養,是由愛因斯坦首先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據已有的科學理論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猜測性陳述并加以驗證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高中教學就必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假說素養,保證學生的高中學習能夠有科學假說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假說的提出既要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也與某些經驗事實或其它方面的信息,又要有直覺、靈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將物理學科內容與學生的探索精神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學習重心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科學研究態度、創新探索精神、實事求是的理性思維。探究方式要依靠實驗教學、課堂教學和習題演練。
3.綜合的科學能力
綜合的科學能力就不僅要包括探究能力、假說素養等,還要有多方面的動手和思維能力。高中物理科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要從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特點出發,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教師還必須要引導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不囿于常規,勇于否定別人,支持學生對實驗過程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也要有多方面收集物理知識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善用運用知識、將科學能力發揚下去。
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實驗教學
高中物理教學要特別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從本質上說,實驗是人為地創造一個環境,人為地控制物質變化的過程,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下排除干擾,突出主要因素進行的操作。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牛頓管實驗,設計實驗.不抽空氣,觀察會出現的現象;抽一部分空氣.觀察現象;抽成真空觀察現象。先猜測可能出現的情況,然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發現規律。這樣,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知識生成的過程和來龍去脈,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就會找出物理變化,同時驗證科學假說,以此來不斷地培養科學素養。實驗教學的重點要進行學生獨立實驗,并實現獨立設計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直覺即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力,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學習電路這一節中,在講解串、并電路時,可制作兩個串聯和并聯電路的暗箱,分別讓兩只燈串聯和并聯,然后分別拿掉其中一只,根據出現的現象,訓練學生的猜想能力。然后,讓學生進行獨立實驗,來進行結果驗證。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趣味的物理實驗,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實驗能力,在活動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實驗。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質疑能力的培養要以“鼓勵”為主,教師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提出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能激活教師的思維,從集中思維走向分散思維。為了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也要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加強課堂反饋收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立信息反饋渠道,通過收集意見、小組報告、網絡溝通等渠道來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根據信息反饋來進行教學再創造,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思維發展,使得課堂教學變成教給學生準確知識和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空間。
三、課外科學素養的培養
1.網絡學習
知識的來源并不限于課本,我們周圍的人和事物都是學習的好材料,而互聯網更是一個蘊涵著豐富教學資源的寶庫。物理科學素養的培養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讓學生通過網站進入到豐富多彩的物理學習天地。在這塊天地里,學生可以了解到一些課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在浩瀚的物理大海中領略到物理學的美,在網上自主學習,開闊了視野,調動了學用積極性。同時,網絡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了更為方便的交流溝通機會,使得師生直接的溝通更為方便快捷,學生也可以自由無所顧忌地提出自己對物理問題的看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探究能力。網絡學習展現的物理新問題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探究能力,養成終身探究學習的習慣。
2.活動教學
活動教學可以轉變課堂教學的固定模式,有著更為廣闊的發散思維空間,也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學生的個人能力。活動教學可以從課文科技制作、組織調查、課外活動等手段進行。無論那種課外活動都要有教師進行指導,要通過合作教學來實現,單獨的個人活動往往沒有廣泛的控制能力,也不會在高中階段形成常規效果。具體來說,科技制作可以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樓梯電燈開關電路、制作潛望鏡等。制作之后可以組織展評,以此來形成制作規模,并鼓勵學生的制造熱情。而社會調查活動的目的則是要將物理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實現物理知識的延伸,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水能風能的利用”后,可調查當地能源使用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調查噪聲污染、熱機的使用、農村用電等情況等。
總之,高中物理的科學素養培養首先要明確高中物理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以此作為出發點,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方面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保證高中物理課堂成為學生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臺階。
地理國情是重要的基本國情,它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內在關系、演變規律的揭示。地理國情按照普查的范圍劃分,可分為全國性的地理普查和區域性的地理普查。全國性的地理普查由區域性的地理普查構成。地理國情的普查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合理布局和進行資源優化配置。進行地理國情普查,需要具備巨額的資金、高精尖的技術人員和精密的設備,是一項復雜且難度極高的工作。
1 地理國情普查的重要意義
地理國情,是指本國國土、自然資源與本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狀況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即地形、地質和生態環境。其二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包括自然地理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的關系。地理國情的普查,對本國國內而言,是國家了解本國國情的重要手段。對本國與國外而言,是本國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和軍事安全的保障。
開展地理國情普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維護國家軍事安全。通過對地理國情的普查,了解國家的土地、山川、河流和氣候等自然環境以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體情況,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家的軍事安全。第二,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通過對我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情況的了解,政府能在更大范圍內調整資源配置,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第三,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對地理國情進行普查后,國家能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針對各個地區不同的地理情況做出不同的發展規劃,從而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證我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 地理國情普查的基本要素
2.1 普查的主要對象
根據地理國情的定義可知,地理國情普查的主要對象為我國國土范圍內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土地、山川、河流和氣候,人文環境包括經濟、人口、交通等社會經濟狀況。
2.2 普查的主要內容
地理國情普查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水系,自然地理單元及界線的普查。水系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渠,水庫和坑塘。其中,對河流的普查根據河流的實際寬度進行界定。當河流寬度大于二十米時,用河范圍線表示該河流;當河流寬度小于二十米時,采集中心線來表示該河流。對水渠的普查是根據水渠的寬度進行界定,表示水渠的方法可以參考河流的表示方法,這里便不再贅述;對湖泊、水庫和坑塘的普查根據湖泊、水庫和坑塘的實際面積大小進行標記。當水源實地面積大于一平方公里時,標記為湖泊;實地面積大于一千平方公里時,標記坑塘;實地面積大于五千平方公里時標記水庫。自然地理單元及界線的普查根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及專業資料,標記為黑龍江流域、黃河流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扎龍濕地等等。
第二個方面是對交通,建筑物,行政區域的普查。交通又可分為鐵路交通,公路交通和鄉村道路交通。在對交通進行普查時,鐵交通需要全部標記,公路交通和鄉村道路交通要有全面的了解;建筑物在地里國情的基本要素數據中只表示水工設施(堤壩和閘)、交通設施(橋梁、碼頭、隧道、車渡)、城墻、其它建筑物。
2.3 普查的主要流程
(1)普查前期的準備工作。第一,進行資料搜集,包括正射影像,1:10000和1:50000DLG數據和專題資料的搜集。進行這方面準備工作時需要提前和水利部門、國土部門、交通部門、旅游部門、規劃部門、民政部門、林業部門和教育醫療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獲得這些部門的協助。第二,準備軟件和硬件設施。軟件設施包括數字測繪系統,質量檢查系統和一系列編輯、入庫軟件。硬件設施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亞米級手持GPS,手持測距儀,皮尺,相機和車輛等。
(2)基礎地理數據和專業資料提取工作。在對地理國情的實地普查中,要對提取到的地理數據進行分析和整合。這項工作涉及到兩個比例尺,1:10000和1:50000,在具體的工作中,需要將這兩個比例尺搜集的數據進行坐標系的轉換和進行數據的重構,若在這階段發現問題,應做出及時地調整。
(3)做好外業的核查。外業的核查是整個普查流程中最具技術含量的工作,不僅要求普查者自身技術素質過硬,更要求普查者具備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核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前期數據資料的整理和檢查,對普查過程中所繪圖紙的分析與整合,對普查區域的查漏補缺等等。普查者在進行外業核查時,要做好相應的標示工作。
2.4 質量控制與成果呈報
質量控制和成果呈報工作是地理普查的最后一環。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就是要認真審查并核實數據內容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科學性;認真審查并核實數據的標識和格式的正確性;認真審查并核實要素關系的合理性以及接邊情況等等。將審查并核實的結果編制成最后的的底圖數據、技術小結等等內容,完成向國家的提交工作。
3 結語
地理國情普查要素眾多,普查的范圍十分廣泛,普查的環境格外艱苦,地理國情普查本身是一項紛繁復雜的工作。這項工作的完成需要普查者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細心和吃苦耐勞的責任心。此外,地理國情普查者的技術在整個普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從地理國情普查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不得不進行地理普查的原因。第二部分依次介紹了地理普查的對象、地理普查的主要內容、地理普查的流程和質量控制與成果呈報,得出了普查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提高自身技術素質和加強身體素質鍛煉的結論。希望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地理國情普查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盧秀蘭.地理國情普查基本要素內容探究[J].地球,2014,(6).
[2]汪本榮.地理國情普查基本要素內容[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4).
一、運用探究式學習方式的意義
1.物理課程標準中對物理課程的性質作了正確的定位,其中提出: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標準》中對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如下:
從《標準》對物理教學的要求中不難看出探究式學習方式的重要。
2.探究學習是以主體教育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支撐的一種學習方式。主體教育理論特別強調:(1)人是主體教育的出發點,主體教育的直接指向是完善人、發展人;(2)自由、自覺的活動是個性發展的決定因素;(3)主體教育的目標是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發展和提高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能動性,從而造就具有主體性的社會成員。說到底是為學生提供教育資源和學習背景,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將新的學習內容與原有知識和經驗聯系起來從而主動建構的過程。其一,學習是一個主動認識過程,而不是一個被動吸收的過程;其二,學習過程依賴于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是一個同化和重組的過程,把學習對象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當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容納”新的對象時,原有認知結構就進行分化、異動、重組,使之與新的學習內容相適應。
3.根據探究學習基本理論和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學生的探究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觀察物理現象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研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多種渠道收集信息,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培養初步的收集、處理能力;學習從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培養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4.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其意義在于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注重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轉化,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新知,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二、關于探究式教學方式的具體操作
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樣的,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基本要素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學生的探究學習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學探究滲透在教材和進行過程的不同部分。
探究教學的基本結構如下: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科學猜想。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課題),情境創設可從生產、生活科技等現象,演示實驗,故事報道等入手,或激起疑問,或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為探究的動力來自于對問題的好奇、敏感和豐富的聯想與假設,來自于不同觀點的撞擊和爭辯,所以好的情境創設能使學生自己發現或提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里的猜想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生活經驗進行的,而不是憑空瞎猜。但教師在這里不必追求嚴密的邏輯性,要鼓勵學生的直覺思維,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提出問題。
2.引導討論,設計方案。
教師要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啟發和引導學生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時要滲透科學研究的策略、方法。先從宏觀上提出總體思路,設計總體方案,再對每個局部進行微觀設計,這樣可使學生的知識活化重組,有機組合,形成相互聯系的知織結構,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能向能力轉化。設計方案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有利契機,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讓學生把思維過程暴露出來,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也可以站在學生的思維層次上提出問題,給學生思維指向,同時要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千萬不能包辦代替。要注意的是方案設計不僅僅為解決問題,我們要在設計過程中整合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時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留待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自己去發現、修正、完善。對開始階段或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可提供一些方案供學生選擇以降低臺階。
3.學生操作,實施方案。
方案出來后讓學生相對獨立地進行實驗操作、采集數據、查找資料等活動來實施方案。有時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方案不合理或不完善,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修改。這里要注意對學生科學態度的熏陶,培養嚴謹、求實的作風,培養一絲不茍、客觀公正、尊重事實、堅持真理、勇于修正錯誤的科學修養。
4.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滲透科學思想方法,誘發并鼓勵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在實驗現象和結論間架起思維的橋梁。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吸收別人的思想,因為獨立思考和互相協作同樣重要。
關鍵詞 中專音樂教育;揚琴專業教學
揚琴選修課程是高中等院校針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出來的一門器樂選修課。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對楊琴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需要講究一些科學的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實用性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結合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一、揚琴演奏中的基本要素
音樂教育都具有一脈相承的共同特征,音樂器材中任何一項演奏藝術都得由基本的音樂要素組成。換句話說,只有對音樂的基本要素有一個比較充分的掌握,才能在演奏的過程中取得更加理想的藝術效果。其中,揚琴演奏中的基本要素可以分為:力度——速度——節奏以及音色等。揚琴作為一種擊弦樂器,這也就使得在擊弦演奏時要控制好擊弦的力度。擊弦力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擊弦時需要掌握擊弦點以及觸弦點和發力點這三個基本要素。在掌握揚琴演奏的速度上,還需要注重加強個別技巧的速度、樂曲的速度以及樂段的速度等。此外,在節奏的把握上,還需要重點關注音符時值的長短以及各種節奏重音對比、具體民族音樂的節奏特征等。只有掌握這些最基本的要素,才能在欣賞作品時,對作品進行有效的剖析和整合,也只有掌握這些基本要素,才能將作品中所蘊涵著的音樂美學挖掘出來。
二、對音色的控制與修養
不同的樂器由于材料和構造的不同,也會在音色上產生差異。同一樂器在不同的音區,用不同的力度以及用不同的方法演奏時同樣也會產生很大的聲音差異。揚琴音區比較的寬廣,每一個音區所發出來的聲音特點都會有所不同,對揚琴聲音的控制也能夠充分的體現出演奏者的內心聽覺、對聲音的變化和控制的內在修養。例如,在欣賞《落花·夜》一曲時,其中,左手高音區的旋律進行和右手上下行分解和弦的進行等都是在演奏時很難掌握的。在揚琴演奏的過程中,需要奏出什么樣的聲音概念,如何將樂句中所蘊涵著的音樂意境以及內心想法演奏出來等,這些都是對演奏者音色把握和控制能力的一個挑戰,而且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們在學習對音色的控制時,需要在課下勤練習,掌握揚琴訓練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在自我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再根據自己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質的飛躍。
三、揚琴新技法對揚琴演奏形式的影響
隨著揚琴新技法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揚琴的演奏形式也由最開始的伴奏形式逐漸的發展成獨奏、協奏和重奏以及齊奏,與民族樂隊或者是和西洋樂隊交響協奏、與現代的MIDI音樂結合演奏等的多種形式。比如,揚琴合奏《川江音畫》以及揚琴二重奏《別港》等。實踐證明,隨著揚琴演奏技巧的逐漸豐富,為完善不同組合的揚琴合奏、重奏形式打好堅實的基礎,而且還能夠加強揚琴學生在樂隊中的配合作用,將技術與樂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進行演繹,為揚琴音樂的創作同樣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逐漸地達到一定的藝術高度。
四、深刻地描寫意境
每一首樂曲都有自己的意境,其中的意主要指的是:情意,指的是作曲家的主觀思想方面的意識。其中的境主要指的是:境界,也就是指音樂所形成的聽覺形象能夠轉化為視覺形象。用音樂的語言和聯想把樂曲所呈現出來的典型環境和人們在這些典型環境中的不同感受都能夠深刻的挖掘出來,真正地做到情景交融。因此,為了更好地將曲中的意境挖掘出來,演奏者要結合作品創作的時間和背景,然后再通過分析作品,要明確自己所奏樂曲描寫的是哪種典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將樂曲中的意境之美演繹出來。例如:樂曲《天山詩畫》這個作品,主要是以遼闊的引子和優美的慢板,其中的藍天把天山襯托得更加壯觀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美麗富饒的天山腳下,到處都是一片獨具風格的熱鬧場面,美麗的姑娘們和剛健的小伙子們載歌載舞,歡樂無比。因此,要抓住這些特點,演奏時也就能夠將樂曲中那種歡快的調子演奏出來了。
揚琴,這門帶有外國血統的中國民族器樂,經過多次的變革與發展,最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門具有相當文化歷史深度以及豐富多彩的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揚琴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也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也會使得揚琴藝術的魅力和影響力逐漸的擴大,也會有越來越多人熱愛它、追捧它。
綜上所述,揚琴演奏的藝術是值得每一位音樂教師研究的課題之一,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單純地掌握技術技巧是遠不夠用的,需要演奏者擁有淵博的知識面以及比較深的文化素養,同時還需要演奏者具有高尚的精神氣質和精湛的演奏技術,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的想象,因此,揚琴演奏同樣需要演奏者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要擁有一顆不斷對揚琴演奏藝術精益求精的心,不斷的去追求一些新的元素,只有這樣,才能演奏出更具藝術感染力的音樂來。
參考文獻
[1]趙師加.揚琴演奏藝術美的規律把握與特質研究[J].大眾文藝,2014(10)
[2]孫昳.中國揚琴移植、改編外國音樂作品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施詠.中國人音樂審美心理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中圖分類號】G633.8
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變“講堂”為“學堂”。要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最佳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在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嘗試用“六步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轉變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應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注的工具,它應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徹底改變以往的封閉式的教學,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極大的尊重。由于學生積極參與,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將不再是建立在學生的被動與無知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
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研究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可以推動整個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二、“六步教學法”的基本要素
“六步教學法”課型模式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實現學生自覺、合作、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1)導學:課前或課內由教師指導學生自學;(2)質疑:師生交替提出問題,創設學習環境;(3)探究:教師組織、點撥,學生創造性探究;(4)精講:教師答疑、解疑,講解重點和難點;(5)應用:學生運用知識去實踐、解題、實驗、創造;(6)總結:師生共同參與概括、歸納、深化、升華。在“六步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由于教育內容不同、教學對象不同,六要素的程序也隨之不同,實現每一要素的具體運作也不同,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結構必將變化多端。
三、“六步教學法”的嘗試措施和途徑
1.導學有尺度
導學是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興趣和能力的一個基本要素。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主導著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無論在課前、課中、課后,導學都要有一個導學提綱,遵照《課標》的要求,掌握教學尺度。教師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根據課標和教材學習提示和課后練習要求,并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出具體的、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突出教學重點,有德育滲透內容。創設情境要達到兩個引發:一是引發內容,新舊知識自然導入;二是引感,激發學生求知欲。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輔導,指點迷津,幫助學生圍繞導學提綱,應用發教、集中、分析、歸納等思維活動進行自學,注意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2.質疑有力度
通過質疑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勵學生進行廣泛的、多方位的獨立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化學知識的思維價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化學思維的特點和規律,提出恰當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去啟迪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質疑是在自學的基礎上,根據本節教學目標和教師在巡回輔導過程中了解到的信息而進行的。質疑是雙向互動的,學生質疑的質量反映學生的思維程度,這與教師的質疑力度息息相關。教師質疑應恰到好處,發人深省。
3.探究有深度
探究活動是按照科學探索的一般規律,創設學生“有所發現”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搜索資料,設計并操作實驗、調查和觀察等活動進行探索、研究、分析、歸納、類比、聯想等思維方式,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程度決定著探究的深度,探究的結果來自不同層次的思維。
4.精講有梯度
根據認知結構,精講既要有層次性,還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質疑的問題;二是針對教學目標,教師抓住重點“少而精”的剖析,扣住難點“對癥下藥”點撥,幫助學生的思維朝著教學目標的方向發展。
精講要講究方法。教師精講宜采用“點撥式”教學法,針對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模糊不清,甚至錯誤的問題進行點撥講評。“點撥式”教學以“問題”作為載體,要求教師以強烈的學法指導意識為前提,在教學中抓住契機,用畫龍點睛、留有余味的方法點撥學生學習,關鍵是設計選擇點撥點,點在學法指導的重點處、難點處、關鍵處。
5.總結有高度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2)05-0129-01
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其中新課的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環。它的主要任務是要使學生明確本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問題,并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學創設情境、巧妙導入新課,無疑為一節課的成功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切入得當,便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課堂氛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設計良好的新課導入也就形成了課堂教學的“鳳頭”,為整個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基礎。那么,怎樣導入新課呢?筆者認為應該是:原則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內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語言上求“精”。
下面結合筆者在物理教學中所積累的點滴經驗,談談物理教學中新課導入的幾種方法,以求共勉。
一、實驗導課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新教材中把強化實驗、通過實驗手段探索知識,培養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課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個現象新穎、變化明快的實驗,造成學生認知沖突的情景,構成懸念,對某一問題想急于解決,但用所學過的知識卻又無法解決的心理狀態。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講授新課的效果自然也就好。然后,教師抓住這一最佳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就可以使物理課引人入勝,生動活潑。如《大氣壓強》教學時,先讓學生思考:硬紙片蓋住的滿杯水倒過來后會怎樣?然后演示該實驗,當時好多學生還提醒老師小心弄濕衣服。至此引入新課,學生就會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學生就會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在此基礎上講解大氣壓與人類生活,學生也就會感覺到真實、可信。
二、故事導課法
故事對人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學生好奇、好問,富于想象力,對于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喜聞樂道。上課開始,可運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傳說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還可以造成懸念,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及時轉移到有意注意上來,從而達到新課導入的目的。這樣導入新課,不僅給學生制造了一個懸念,使他們產生的濃厚的學習情趣和求知欲,而且為主題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足見故事導入的長處和優點。如在學習《電生磁》一節之前,先介紹電流的磁效應發現史: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課堂上做實驗時偶然發現:當導體中通過電流時,它旁邊的磁針發生了偏轉。這個現象引起了奧斯特的極大興趣,他又繼續做了許多實驗,終于證實了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這就是電流的磁效應。那么,電和磁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呢?這就是今天要講的問題,于是引入新課。
三、問題導課法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一種發問形式,是啟發式教學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節的設置和安排都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只要認真研究教材,通過提問同樣可以導人新課。如在學習《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首先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物理量,大家想一想,電壓與電流有怎樣的聯系?(學生思考后回答: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那么電阻呢?(學生回答:電阻阻礙電流的大小)。進一步提問:導體兩端的電壓如果增大了,通過它的電流會怎么樣?(學生:會增大)。那么導體的電阻增加了呢?(學生:會減小)
追問: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為原來的2倍、3倍等,那么通過它的電流會怎樣變化呢?也就是說導體中的電流到底跟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有怎樣的量的關系呢?由此進而轉入新課。
四、復習導課法
從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明確探索的目標,是物理教學最常用的導入方法。教學過程中,講授新課之前,從新舊知識的聯系中,抓住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對舊知識加以概括,提出即將研究的問題,這樣既促進了舊知識的鞏固,又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任務和重點,而且也能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產生積極尋找問題答案的強烈愿望。這種方法能使學生掌握問題的實質,給學生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如在講《平面鏡成像》一節時,由復習光的反射知識導入新課,為學習平面鏡成像規律及成像的原因作鋪墊。
五、引述導課法
引用與物理教學內容有關的文章、詩詞、迷語、諺語等,可以起到點明主題,渲染氣氛,創設情境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讓學生受到美的啟迪。
(一)引用古詩、成語、農諺
不少古詩中含有物理知識。在學習《聲音的特陛》時,引入唐朝詩人李益的一首詩叫《喜見外弟弟又言別》,其中描寫道:“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從“問姓”中想起初見的“舊容”,可見聲音中有一種特性讓詩人喚起了十年前的記憶,這種特性是什么?聲音又有哪些基本特性呢?從而導入新課。又如學習《運動的描述》時,可引用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導入新課。學生就能更好的領會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進而正確選擇參照物。類似地,通過“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導入“光的色散”,通過成語“立竿見影、一手遮天”導入“光的傳播”,通過農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導入“熔化與凝固”,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深度學習 邏輯聯系 認知結構 圓
“概念不清”是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大障礙之一。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由于學生進行的是基于簡單記憶和重復訓練的淺層學習,而不是基于知識理解和意義建構的深度學習,因而缺乏靈活遷移知識、解決問題等能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學者馬頓(Marton)和塞里歐(Saljo)就開始了對深度學習的實驗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少學者基本認同以下的定義:深度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建構性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習者進行深層次的信息加工(在感覺記憶、工作記憶、長時記憶中注意、編碼、存儲、提取)和批判性的高階思維(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實現知識理解和意義建構,進而進行靈活的知識遷移和真實的問題解決。其中,知識理解和意義建構是決定深度學習能否實現的關鍵環節。
根據相關理論,通過同化或順應,把新的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或整合重組成新的認知結構,才算真正的理解、建構。布魯納(J.S.Bruner)尤其強調學科基本結構的重要性:學習一門學科的關鍵是理解、建構那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態度、方法,抓住它們之間的意義聯系,并將其他的知識點與這些基本結構邏輯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實際上,只有以此為基礎,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能力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為此,教師需要對教材素材進行合理改造(加工、重組),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指導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的知識歸納、分類到相關的概念系統,從而不斷完善舊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下面,以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第1節《圓》(第二課時)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
一、課前分析
《圓》這一節共安排兩課時:第1課時主要學習圓的描述定義、集合定義,掌握圓的兩個基本要素,即圓心與半徑,探索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第2課時則進一步學習圓的相關要素,包括弧、弦、圓心角、同心圓、等圓、等弧等概念,為后面研究圓的有關性質做好鋪墊。本節課概念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一些困難。本節課主要的難點有弧的概念、等弧的概念。
二、教學設計與意圖
師 今天我們一起繼續研究圓的知識。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的定義,現在我們來動手畫一個圓。
(學生在本子上畫圓。)
師 在畫圓的過程中揭示了圓的兩個基本要素,分別是什么?
生 (齊)圓心和半徑。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就是要學生“動”起來,“做”數學,通過具體操作,而不是以簡單的“提問”“背誦”的方式,復習圓的概念,為后續研究相關概念做鋪墊。發展基本思想和積累基本活動經驗是數學教學的“雙翼”。而動手“做”數學是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形式。]
師 再畫一個圓,只改變一個要素,你發現和原來的圓有什么關系?
(學生在本子上畫第二個圓。)
師 記住要求,只改變一個要素。
(請部分學生展示所畫的圓。)
師 我們發現改變圓的一個要素畫出的兩個圓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
生 圓心不同、半徑相等的兩個圓。
師 經過運動,他們能——
生 (齊)重合。
師 定義:能夠互相重合的兩個圓叫作等圓。(稍停)還有一種情況是——
生 圓心相同、半徑不等的兩個圓。
師 我們把它們叫作同心圓。
[設計意圖:以圓的兩個基本要素為變量設計活動,使學生領悟改變任何一個要素都會使圖形改變,進一步體會改變某些要素是研究圖形變換的一般方法。這與研究全等三角形的思路是相通的,既讓學生深入理解了圓的兩個基本要素,也順其自然地引出了“同心圓”“等圓”兩個新概念。本環節通過觀察、實驗、比較,采取順應的方法,對新概念進行了建構。]
師 在線段上任取一點(除端點外)可以把線段分成兩部分,那么圓呢?
生 不行。
師 如果圓上有兩個點呢?
生 可以。
(請一位同學上來演示,得到圖1。)
師 這兩部分都叫作圓弧。定義:圓上任意兩點之間的部分叫作圓弧,簡稱弧。(稍停)弧怎么表示呢?聯想線段的表示方法。
(引導學生在線段表示的基礎上引入弧的符號表示弧,并利用加不加內部點的方法區分優弧和劣弧。)
[設計意圖:類比線段的概念學習弧的概念。與線段類似,弧的決定要素是端點,所以弧也可以用端點表示。由于圓的特殊性,即“彎曲性”和“閉合性”,兩點之間有不同于線段的多條弧,這觸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對新接收的信息重新表征、編碼,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認知結構。]
師 弧與圓有什么關系?回憶剛才學的弧的概念。
生 (復述)圓上任意兩點之間的部分。
師 所以弧與圓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生 兩個弧加起來就是一個圓。
師 弧與圓的關系就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類比等圓的概念,可以聯想到什么?
生 等弧。
師 整體能重合,那么部分顯然也能重合,所以我們得到等弧的定義是什么?
生 能夠互相重合的弧。
師 這就是等弧的定義。
[設計意圖:弧與等弧概念的理解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教材中,等弧概念的給出尤其突兀。定量分析,等弧由兩個要素決定:弧的彎曲程度與弧的長度。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顯然本節課不適合教授這些知識。那么,如何讓學生理解等弧的概念,特別是“重合”兩字?筆者想到,可以類比等圓的概念,讓等弧概念的給出更加自然。這樣還滲透了部分與整體的思想。]
師 (出示圖2)已知點A、B在圓O上。如果沿著圓走,從點A出發,要到達點B,路徑是什么?
生 (齊)弧AB。
師 如果在平面上,從點A出發,要到達點B,怎么走路程最短?
生 直接連接AB。
師 就是作連接AB的線段。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有什么特征?
生 在圓上。
師 定義: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稱為弦。大家想一想,弦實際上是什么?
生 線段。
師 這條線段的特征是它的兩個端點在圓上。它的表示方法和線段相似,表示為弦AB。其中,經過圓心的弦叫作直徑。
[設計意圖:弦與弧是平面幾何領域里最基本的兩類圖形直線形和曲線形的“代表”。在圓里從弧的概念引出弦的概念,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它們的不同,即本質是平面內兩點連接的路徑不同,同時感受到它們的統一,即是相互對應的。]
師 現在,有一塊圓形的比薩餅,有三個人一起分享,怎樣切比較合理?
(學生在本子上分圓。)
師 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出示圖3)有的同學比較細致,把字母、角度都標出來了。我們現在切出一塊,就是需要“切出”一個角。有同學算出這個角是120°。既然是角,那么它的頂點在哪里?
生 (齊)圓心。
師 定義:頂點在圓心的角,我們把它稱為圓心角。圖中,∠AOB就是圓心角。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能碰到類似的例子,從中找到圓心角嗎?
生 傘……
[設計意圖:通過“切比薩”這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出圓心角的概念,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學生在畫圓心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其大小與“切塊”大小之間的關系,進而能認識到其大小對弧的彎曲程度的刻畫。]
在適當的鞏固練習之后,筆者出示圖4,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設計意圖:以概念關系圖的形式,通過“視覺化”的手段,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概念,建構知識網絡。]
三、課后反思
本節課(本節)主要研究圓的有關概念,接下來通過研究圓的組成要素(弧、弦、圓心角等)之間的關系來研究圓的有關性質的。因此,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圓的有關概念之間的邏輯聯系,以基本概念為核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實現知識理解和意義建構。
(一)引導學生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體現過程性原則
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David.Tall說過:初等數學的概念大多是過程性概念,它實際上是三種物質的合金,即數學對象、產生這個數學對象的過程、表示這個對象和過程的符號。他要求教師將過程與結果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即平衡地關注這兩者,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在發現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從而認識結果。作為結果,數學概念往往是抽象的、一般的和孤立的、零散的,這是學生理解、建構的最大障礙。讓學生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概念形成的方式,可以分為順應和同化。前者主要是從豐富、典型、具體、直觀的例子出發,經過一定的思考和實踐,歸納、概括出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特征;后者主要是從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出發,經過一定的分析和聯想,演繹、類比出相關事物的個別關鍵特征。
本節課中,筆者力求展示概念形成的過程,促進學生理解、建構。例如,通過改變圓的兩個要素之一,引出等圓和同心圓的概念;通過類比線段的概念,學習弧、弦的概念;利用“切比薩”的生活問題,獲得圓心角的概念;等等。這同時促進了學生的體驗,提升了學生的認識。
(二)引導學生認識概念構成的系統,體現系統性要求
系統思維是把認識對象作為系統,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系和作用中綜合地考察認識對象的一種思維方法。系統思維能夠極大地簡化和強化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數學是一個系統,理解和建構數學概念需要運用系統思維,對數學概念展開從宏觀到微觀的研究。
圓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曲線形,也是平面幾何中基本的曲線形之一。雖然由直線形到曲線形在認識上是一個飛躍,但是一樣可以借助研究直線形的一般套路研究圓,即利用系統思維研究圓。圓就是一個小系統,它的組成要素和相關要素有圓心、半徑、直徑、弧、弦、圓心角、圓周角等。圓與弧的關系對應了系統與要素的關系,也體現了整體與部分的思想。弧、弦與圓心角的關系反映了系統內要素與要素的關系,也具體體現出圓的對稱性(旋轉不變性)——圓的其他許多性質也是通過與圓有關的線段(如直徑、弦、切線等)和角(如圓心角、圓周角等)體現出來的。所以,理解和建構圓的相關概念對掌握《圓》這一章的內容顯得尤為重要。先研究幾何對象的要素、相關要素,即概念,再研究要素、相關要素之間確定的關系,即性質,這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
總之,讓學生經歷研究數學對象的基本過程,運用系統思維發現數學對象的內在邏輯聯系,不斷完善舊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實現深度學習,是完成數學教學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1.實驗方案的設計內容與類型
(1)實驗方案設計內容
從題例中的五個小問可以看出,實驗綜合探究題方案的設計內容包含了實驗目的與原理、用品與步驟,方法與現象、結果與討論等.就實驗方案設計的內容來說,雖然看上去較多,但高考題很少出現讓考生設計一個完整的較為復雜的實驗方案.如題例中的第 (5)小問,僅要求考生以簡答的形式補充其中的兩個實驗步驟節點.這是由于考慮到中學生能力發展和認知水平.新課程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不等于科學家的科學探究,它是在某種程度上學習科學家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進行學習.所以,一般情況下,實驗綜合探究題實驗方案設計與題例相似,原理與問題大多是現成的.如題例中,由綠礬制備檸檬酸亞鐵的反應原理、相關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等都作為信息直接呈現,讓考生去識別與加工.實驗具體操作方法的設計,有的是現成的,有的是開放的,如題例中的第(1)(2)(3)三個小問,讓考生去整合與聯想.實驗探究過程的設計,絕大多數是開放的,有彈性的,如題例中的第(5)小問,雖然是補充其中的兩個實驗步驟節點,但這種補充簡答的設計,是開放的、富有彈性的.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實驗探究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注重操作、注重交流與體驗,才能用扎實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對綜合實驗方案作出正確的判斷.
(2)實驗方案設計類型
題例從綠礬制備檸檬酸亞鐵的綜合實驗中給出五個小問題,基本涵蓋了目前中學化學綜合探究實驗設計的主要類型,即:物質的組成與性質,物質的制取與性質、分離與提純.就此實驗方案設計的類型來講,題例是物質的制取、分離與提純的探究設計.然而,命題專家考慮到中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能力,在題例第(3)、(5)這兩小個小問中分別設計了臺階,讓考生的思維既聚焦在設定的問題中,又具有一定的發散性,可能有一個或多個解答途徑;既降低了難度,又使考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
2.實驗方案的評價
(1)實驗方案評價原則
對實驗方案的評價,無論是對哪一方面的探究內容進行評價,都應根據探究實驗設計的原則來進行,即從科學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簡約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正確與錯誤、嚴密與疏漏、規范與隨意等.要分析是否合理、是否經濟高效、是否有干擾因素、是否符合安全環保化學的思想.
像題例中第(1)小問,制備FeCO3時,選用的加料方式及其原因,應從反應物的性質即科學性的角度進行評價.題意中表格所列出的相關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已提示,因Na2CO3溶液堿性較強,為了避免生成Fe(OH)2沉淀生成,所以應將Na2CO3溶液緩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應容器中.
對于第(3)小問,將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的檸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鐵粉,80℃下攪拌反應.對于加入鐵粉的作用,應從生成的產物亞鐵鹽溶液的性質來評價,因為溶液中的Fe2+易被氧化,加入鐵粉可以防止+2價的Fe元素被氧化;對于除去過量鐵粉的方法,不少同學用加入稀硫酸的方法除去鐵粉,這是不對的.只要我們分析一下,此時反應的進程已陳述為“反應結束后”,不是反應開始或反應過程中,反應物檸檬酸溶液呈酸性,目標產物是得到檸檬酸亞鐵.從這幾個節點上來看,既反映了科學性的評價原則,又反映了可行性、簡約性的評價原則,過量的鐵粉無需過濾而除去的方法,很容易聯想到檸檬酸呈酸性,應加入適量的檸檬酸達到除去過量的鐵粉的目的.
在第(4)小問中,反應后溶液經濃縮、加入適量的無水乙醇、靜置、過濾、洗滌、干燥,獲得檸檬酸亞鐵晶體.這時加入無水乙醇的目的,只有從無水乙醇對檸檬酸亞鐵溶解性的影響這個角度來評價.因隨著無水乙醇的加入,水的濃度降低,檸檬酸亞鐵在水中的溶解量減小,有利于檸檬酸亞鐵晶體的析出,這也是實驗評價簡約性原則的具體體現.所以,綜合探究實驗的評價,要分析每一步實驗方案的目的,抓住探究實驗方案設計的評價原則,一定能得到有針對性的評價結果.
(2)實驗方案評價內容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112―01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上好科學課有利于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科學課也是中學地理、化學、生物的基礎。因而小學階段的科學課教學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怎樣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呢?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農村小學目前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特點,要開展好農村小學科學實踐活動,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做好演示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潛能
教學中有些內容不便于直觀講解,特別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就需要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演示實驗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師運用直觀教具,演示給全體學生的實驗。演示實驗能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冷與熱》中的《溫度和溫度計》時,我采用演示實驗教學生怎樣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讀取溫度數。在第四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中《蠶的生命周期》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電教手段的作用,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地演示了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同時也發掘了學生的潛能。
二、創造條件開展分組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學生課堂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現象,驗證一些規律,熟悉一些簡單儀器的使用和性能。為此,在指導學生的分組實驗時,我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講清楚實驗的目的和研究的問題、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學生自由選材,為學生分組實驗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教學《磁鐵》一課時,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磁鐵和各種材料如銅片、鐵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訴學生盡可能地多去設計實驗方法,來探究磁鐵的性質。學生開始設計實驗,選取材料,開始實驗。這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一階段的實驗,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完成實驗報告。
三、明確實驗的基本要素
1.明確實驗目的。做實驗前,只有給學生提出做該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任務是什么,才能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們深入細致地去觀察。因此,明確實驗目的對于學生上好實驗課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學生明白該實驗是為了研究什么而設置的。
2.明確實驗操作過程。每個學生理解能力不一樣,實驗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學生對實驗中的重點、難點、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做實驗每個學生都喜歡,但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觀察事物時常是雜亂無章的,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觀察時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有時常常偏離觀察的主要目標。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盲目亂做,做了這一步不知下一步該做什么,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所以在實驗前就要明確操作過程。
3.明確觀察任務。只有明確了實驗的觀察任務,才能在實驗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和感知。運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覺器官去觀察和感知實驗過程中形態、特征和聲、光、色、味、溫度等變化情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和感知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個細小的變化。
4.明確實驗結果。從現象到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是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只有完成了這個飛躍,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