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31: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麻疹病人的護理措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摘 要】為了探討丘疹型蕁麻疹的護理干預方法,本文采用回顧性方法,隨機采取一年內所治療的120 例丘疹型蕁麻疹患者,依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分別包括60 例患者,對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而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方法,然后對兩組患者的實際臨床效果進行準確合理的比較。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的護理后,分別對其進行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有37 例痊愈,14 例效果顯著,7 例效果良好,總體97% 的患者效果顯著;而對照組有10 例痊愈,7 例效果顯著,16 例效果良好,總體55% 的患者效果顯著;明顯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因此對患者進行全面合理的的護理措施,能夠加快患者康復的進度,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治療的效果,減低病癥的復發和加重,應當加大力度進行推廣。
關鍵詞 丘疹型;蕁麻疹;護理體會
丘疹型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經常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傳播,有時也會見于成人。由于該病的變異性十分強,目前臨床上對于其發病機理的研究還不是很透徹。本文為了準確的探究能夠治療丘疹型蕁麻疹的有效方法,對120 例患有丘疹型蕁麻疹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臨床觀察和分析,現得到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隨機選取一年內經過治療的120 例丘疹型蕁麻疹患者,對這些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回顧性的解析,而且必須保證這些患者都患有丘疹型蕁麻疹,且所有患者不患有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嚴重的藥物過敏史等。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有60 例患者,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措施,而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方式,隨機所分的對照組中有男人35 例,女人25 例,年齡均在20 ~ 7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 歲;觀察組中男人40 例,女人20 例,年齡均在18 ~ 68 歲,平均年齡為36.16 歲;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在每個方面都沒有明顯的不同,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本文采用的是常規的護理方式,給患者注射或者服用一些消炎類的藥品;而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干預方法,具體采取的方法有:
(1)心理護理。患有丘疹型蕁麻疹的患者通常情況下皮膚都十分的瘙癢,這種癥狀通常就會使得病人的情緒變得十分暴躁和煩惱,而且一旦患者產生類似的負面情緒,就會使病人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針對這種特殊的情況,醫院的護士應該經常與病人進行科學的談話,能夠與病人用心交流,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開導病人,讓病人真正的放寬心,積極的去面對現狀并積極的配合進行科學的治療,緩解病人經常出現的暴躁急躁現象。
(2)飲食護理。首先就應該盡量不吃魚和肉,不能吃對身體刺激性大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尤其應該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病人的病情,還能夠對瘙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皮膚護理。臨床上丘疹型蕁麻疹這種病病情十分的復雜,反復性很強,很多的病人都不能夠忍受那種錐心的瘙癢,會使得自己的正常作息受到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特殊的情況,醫院的護理人員應當時刻提醒病人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要讓病人培養出強大的意志力,不要去抓破皮膚,要經常洗手,不要使傷口受到進一步的感染。患者還要遵循醫生的安排按時用藥,一旦出現感染要做緊急的處理。
(4)作息護理。為了能夠使得病人有良好的睡眠,護理人員應當讓病人服用某些止癢的藥物。而且病人的病房應當時刻保持通風和清潔,保證病人有一個良好的作息環境,使得病人的睡眠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高。
(5)環境護理。醫院的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護理的時候,還應該時刻保證病人的病房干凈衛生,要使病人的病房處于一個通風良好以及陽光充足的環境中,要對病人的被褥等床上用品做定期的清洗,天氣好的情況下還應當放在陽光下暴曬,防止有害細菌的滋生,保證病人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來進行表示,用X2 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進行表示,用t 檢驗。
2 結果
經過定期的護理之后,觀察組病人中痊愈、顯效以及有效的人數分別為37 例、14 例、7 例,總有效率為97%,而對照組中痊愈、顯效以及有效的人數分別為10 例、7 例、16 例,總有效率為55%,觀察組中的總有效率為97% 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由于丘疹型蕁麻疹的病情十分復雜,對這種病癥的發病機理還不是很明確。現在針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其主要的方法還是利用藥物進行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一般不會對患者進行過多的護理干預,這就會使得病人的病情復發或者感染,對病人的全面康復十分不利。因此現在在治療丘疹型蕁麻疹的過程中必須對病人進行合理科學有效的的護理干預,使得患者能夠盡快的全面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 明顯高于對照組55% 的總有效率,可以看出對病人進行全面的干預護理后在治療結果上有較好的效果,不但能夠加強病人的治療效果,還能夠降低病人的感染率以及復發率,應當在今后的在臨床實踐上加大推廣。
資料與方法
2007年1~7月收治麻疹[1]患兒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齡2個月~12歲。多數患兒均有發熱,體溫38~40.7 ℃之間,發熱高峰均在出疹的第2~3天,熱程5~11天;均有較典型的皮疹,出疹順序,口腔黏膜斑以及呼吸道卡他癥狀,67例患兒中,并發腹瀉54例,支氣管肺炎21例,心肌炎3例。經應用病毒唑抗病毒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均治愈。
護理:①心理護理。②隔離護理:按呼吸道傳染病嚴密隔離,隔離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癥者,隔離至疹后10天。麻疹傳染性極強,要隔離麻疹患兒至皮疹完全消退為止。③環境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18~22℃,濕度50%~60%,保持安靜,使患兒得到充分休息;患兒有畏光癥狀時,房間內光線應柔和,避免刺激眼睛。④皮膚護理:剪短指甲,防止抓傷。觀察出疹時間、順序、皮膚色澤皮疹出齊時間,有助于進一步診斷和鑒別診斷,并判斷病情的轉歸。內衣應柔軟,透氣性好,出汗后及時更換衣服,勿捂汗。⑤高熱護理:發熱是麻疹的主要癥狀,麻疹患兒體溫可高達40.0℃以上,部分可并發高熱驚厥。高溫應采取降溫措施,但不宜過分降溫,體溫驟降則影響皮疹透發,故應監測體溫,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向家屬解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物理降溫宜用溫水浴,禁酒精浴,防止酒精對皮疹的刺激。藥物降溫可用布洛芬等,不宜用激素類。⑥飲食護理:患兒高熱,不顯性失水增加,消化能力差,飲食應予易消化,富有營養,多水分的流質、半流質為主,注意補充水分,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因麻疹時維生素A需要量大,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A、C的果汁,隨體溫降低,病情好轉,漸漸恢復正常飲食。
中醫辨證論治[2]:①順證治療:初熱期貴在透疹,以辛涼透發為主,忌用攻下,以防麻毒內陷,可用宣毒發表湯;見形期重在清熱解毒,并佐透發,忌用大辛大熱,以防助邪化火,傷其陰液,治以清解透表湯;疹沒期,益氣養陰,忌用大苦大寒,以防傷其腎氣,可用沙參麥冬湯,若患兒四肢厥冷,可用溫水擦浴。②逆證治療:邪毒閉肺,治法清熱解毒,宣肺化痰,可用麻杏石甘湯,若痰多者,加鮮竹瀝、天竺黃;熱毒攻喉,治法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可用清咽下痰湯;邪陷心肝,治法清熱涼血,熄風開竅,可用羚角鉤藤湯合清營湯,若皮疹稠密,疹色紫暗,可加活血藥。③其他療法:對麻疹透發不暢者,可配合外治透疹法,可用浮萍草15g,西河柳30g,蘇葉15g,芫荽15g,煎水蘸毛巾擦洗周身。
預防:凡未患過麻疹的小兒,應按時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初種年齡以8~12個月為宜。麻疹流行期間,不要帶小兒去公共場所。對于接觸過麻疹病人的易感兒可及時注射丙種球蛋白,并隔離觀察21天。
討 論
麻疹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無特異性治療方法,無合并癥者需對癥治療,故合理的護理對減輕病情,減少并發癥尤為重要。本組病人病發夏季,特別注重高熱護理,把握體溫與出疹的辨證關系,在臨床工作中應強調護理的重要性。
【流行病學】
1.傳染源 病人是唯一傳染源。發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傳染性。麻疹恢復期不帶病毒。
2.傳播途徑 主要經空氣飛沫直接傳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觸病人后約90%以上可發病,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 冬春季為多,全年均可發生。發病年齡為6個月至5歲,近年由于人口流動和免疫空白,青少年和成人發病已有上升。6個月內的嬰兒由于有來自母體的抗體而很少發病,故接種麻疹疫苗從8個月開始。由于接種麻疹疫苗獲得免疫力,使麻疹流行的強度減弱,造成發病年齡后移。近年來,出生2~3個月的嬰兒發病逐漸上升,與其母體體內麻疹抗體水平下降有關。流動人口的增加和免疫空白點亦造成局部麻疹流行甚至暴發流行。
【發病機制】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結膜上皮細胞后,在其內復制,通過局部淋巴組織進人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病毒被單核一巨核細胞系統吞噬,并在此廣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進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此時出現高熱和皮疹。目前認為麻疹發病機制是一種全身遲發型超敏性細胞免疫反應。
【護理評估】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特別是在流行季節,又有與麻疹病人的接觸史,要引起警惕;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做出判斷;了解不同年齡段病人的心理需求,給予必要的幫助。
【主要護理診斷】
1.體溫過高 與麻疹病毒感染造成毒血癥有關。
2.皮膚完整性受損 皮疹,與皮膚血管受損有關。
3.有液體不足的危險 與發熱及攝人量減少有關。
4.氣體交換受損 與并發支氣管肺炎、喉炎有關。
5.清理呼吸道無效 與痰液增加、黏稠不易咳出有關。
【主要護理措施】
1.呼吸道隔離。病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避免對流風,室溫不可過高,18~20℃,濕度55%~60%,光線不宜過強,白天可拉上窗簾,注意避免光線直接照射眼睛。
2.臥床休息,特別是發熱期,患者感疲乏無力,直至疹退咳止。
3.飲食一般無忌口,高熱時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疹退后要供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尤其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如動物的肝臟和胡蘿卜,防止角膜混濁、軟化、穿孔。多飲水,可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以利毒素的排泄。
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生命體征、神志和皮疹的變化,早期發現并發癥如肺炎、喉炎、腦炎等,如出疹不透要及時報告醫生,加服“五粒回春丹”透疹。
5.高熱護理,出疹期高熱應以小劑量藥物降溫或溫濕敷,使體溫維持在38℃左右,禁用冰枕、冷敷及乙醇擦浴。
6.注意口腔衛生,加強鼻、眼的護理,避免繼發感染,嬰兒多喂白開水,較大患兒用清水漱口。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及鼻痂,保持呼吸通暢。經常用生理鹽水清洗眼部的分泌物,保持清潔。日問可用0.25%氯霉素眼藥水滴眼,夜間入睡時可涂紅霉素眼藥膏,防止眼睛繼發感染。
【健康教育】
1.管理傳染源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在流行季節,盡量少去人群眾多的公共場所。冬春季節注意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清新。
3.保護易感人群對沒有抵抗力的人群進行預防注射。
(1)主動免疫: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初種,7歲復種,皮下注射0.2ml。易感兒接觸麻疹病人后2天內接種疫苗有預防效果或可減輕病情。
(2)被動免疫:年幼體弱者接觸病人后5天內注射丙種球蛋白3ml,可防止發病,免疫有效期為3~8周。
4.做好家庭隔離麻疹患者如果沒有并發癥,可在家休息,一旦出現并發癥或麻疹癥狀重者應住院治療。
參 考 文 獻
[1]GB 15983-1995.麻疹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1995.
急性蕁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1],俗稱“風疹塊”,又稱“鬼風疙瘩”,起病急,病情嚴重時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癥狀,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腸道引起黏膜水腫,并出現腹痛、腹瀉,若累及喉頭黏膜,則會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成功治愈了110例急性蕁麻疹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110例患者中男49例,女61例,年齡5~53歲,其中以20~29歲為主,有明顯季節高峰,峰值在7~9月,大部分患者皮疹以風團為主,突起突消,但較易反復,無伴發其它器官的癥狀,13例伴有腹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其中2例有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
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急性蕁麻疹有起病急、易反復發作等特點,擾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特別容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應在患者入院初期,盡快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與患者多些言語上溝通,幫助患者適應醫院及病房環境,建立良好的醫患人際關系,調動患者戰勝疾病的主觀能動性。在治療過程中,用淺顯易懂的言語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說明治療、護理、飲食、生活注意事項等,幫助患者打消顧慮并對醫護人員產生良好信任感,從而積極配合今后的治療和護理。同時,要做好患者家屬思想工作,讓親人的關懷消除患者因全身大片丘疹、紅斑影響美觀而產生的自卑感。
2.尋找過敏原 應結合病人病史、生活環境、工作性質查找過敏原,如發現對某種食物或藥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必要時可服緩瀉藥物,以促進致敏物排泄,但如正在使用抗過敏藥物,應在停藥1周后,方可進行過敏原測試,我科采用吸入和食物兩種方法進行檢測,指導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護理方案以及有針對性專科脫敏治療。
3.環境要求 病房光線應充足,整潔,室內保持通風、干燥,溫濕度舒適,室溫在20~22℃之間,濕度為50%~60%,避免潮濕過冷;無蚊蟲,病室內禁放花卉,禁止家屬及探視人員攜帶鮮花進行探視;指導患者家中少養貓、狗等寵物,因為貓、狗等寵物的毛、皮屑都可能引起人體過敏,是吸入性過敏的重要因素,同時指導病房保潔人員避免使用濃度過高、氣味濃嗆的消毒劑。
4.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觀察患者皮疹分布部位、顏色、大小、形狀、瘙癢程度,以及意識、睡眠、二便等情況,尤其對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癥狀的患者,嚴密觀察他們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如發現急性喉頭水腫、血壓下降應及時報告醫生及上級領導處理,防止過敏性休克的發生。
5.皮膚護理 協助患者剪短指甲,避免患處瘙癢時搔抓皮膚引起表皮破損,讓局部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加重皮疹程度。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穿化纖類及毛織品衣服,指導患者穿棉質透氣衣服,保持干爽透氣。止癢是減少搔抓和預防繼發感染的有力措施,應及時為患者選用有效外用藥物,指導并協助患者外涂止癢藥物,如爐甘石洗劑,皮疹嚴重時可加地塞米松注射液3~5支,皮康霜等。患者沐浴時,水溫不宜過高,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使用香皂、肥皂、沐浴露等一切化學合成用品,盡量不要接觸橡膠、染發劑等化學物品。我科多選用日舒安洗液1∶1000兌溫水代替洗澡水,用后不需要用清水沖洗,效果良好。對于自制力差的幼兒患者,為了防止搔抓,建議必要時戴上柔軟寬大透氣的棉手套。
6.飲食護理 鼓勵多飲水,成人應禁飲酒、濃咖啡、濃茶,禁用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的藥物如嗎啡、阿托品等,飲食宜清淡,注意臥床休息,避免疲勞及心情煩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或果汁等,如葡萄、番茄、芝麻、胡蘿卜、黃瓜、香蕉、蘋果和時令青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2],盡量避免使用魚、蝦、蟹、牛肉、羊肉及有人工添加劑的食品,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濕生熱,如果飲食上不加以注意,接觸到食物、藥物等誘發因素,常常使病情易反復。
7.腹型蕁麻疹護理 若患者出現腹痛癥狀,應暫禁食禁水,注意臥床休息,保暖,必要時可按摩或熱敷腹部,有腹瀉癥狀患者注意保持會清潔衛生,擦拭時用質地柔軟的紙制品,注意順序應由前到后,動作輕柔,二便后用溫水清潔肛周[3],周圍可涂油保護,勤換內衣褲,注意觀察腹痛出現時間、性質、程度,及時報告醫生,必要時遵醫囑使用腸道解痙藥。
8.呼吸道癥狀搶救及護理 本組病例中出現2例過敏性休克患者,癥狀嚴重,屬于急性蕁麻疹嚴重并發癥,醫務人員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發現急性喉頭水腫、血壓下降等現象時,應立即啟動搶救應急預案,立即報告醫生,讓患者平臥,就地搶救,立即遵醫囑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有靜脈通道,可選擇靜脈注射,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改善患者缺氧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急請麻醉科緊急插管,遵醫囑給予升壓藥及激素等藥物治療,做好心電監護,準確及時記錄神志、血壓、脈搏、呼吸及尿量變化,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2例患者均搶救成功,無一例有生命危險,順利康復出院。
9.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避免再次接觸致敏的食物和藥物,讓患者牢記以后到醫院就診時要將可疑致敏藥物告訴醫生,在家庭生活中,應及時將衣柜中的被褥和衣物在烈日下暴曬,因久放在衣柜中很容易滋生螨蟲和真菌,是引起蕁麻疹的重要過敏原,并及時做過敏原檢測,遠離致敏源,同時服用抗過敏藥物有頭暈、嗜睡等副作用,用藥后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機及高空作業者在工作期間應禁服 ,對高齡及本身有心血管基礎病患者,可在睡前服藥,以減少意外發生,同時,上好床護欄,以免墜落及摔傷。
護理體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蕁麻疹患者逐漸增多,臨床對此類患者的護理工作應從心理、飲食、皮膚護理、家庭生活、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方面開展,使病人消除緊張、焦慮情緒,了解疾病知識,掌握自我預防和自我護理方法,對病人身心健康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苗 玲.蕁麻疹的病因及治療[J].醫學信息, 2011,24(7): 43034304.
家庭隔離是將病人安置在盡量避免與家中成員直接或間接接觸的環境中,無條件者可建立以床周圍為單位的小面積隔離區,隔離的措施概括為四個分開,即:分開吃、分開住、分開用、分開洗。具體措施要弄清楚所患病的傳播途徑進行有效的隔離。
如果患的是消化道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沙門氏菌屬感染等,隔離應以分開吃、分開用、分開洗為重點,病人不要和家里其他人合餐。吃剩下的食物不要給其他人吃。不能給小孩喂飯、喂奶,更不能讓病人做飯,病人的洗漱用具、被褥、碗筷、水杯、臉盆、大小便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與其他人分開,單獨使用保管洗刷消毒和放置,不是護理病人之必須。健康人盡量不要去接觸病人或病人用過的東西。為了及時消毒可在病人床旁準備一盒0.5%的過氧乙酸消毒液(每天更換一次)接觸病人之后將雙手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5分鐘,如無過氧乙酸,市場銷售的84消毒液也可以,或用肥皂水反復徹底沖洗雙手多遍。
近年隨著醫學影像學的迅速發展,各種造影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靜脈腎盂造影(IVP)又稱排泄性靜脈尿路造影, 不但能測定腎臟排泄功能,而且可以觀察尿路器質性病變,因其操作簡便易行,診斷價值高,即使在CT、MRI等現代醫學影像設備問世的今天,其在泌尿系疾病診斷方面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并且它的價格低廉。是目前泌尿系統檢查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造影方法。在造影過程中有些病人雖過敏試驗陰性,但仍會有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發生, 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取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之間進行的靜脈腎盂造影約1160例,其中男750例,女410例,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85歲。造影劑選用75%泛影葡胺.本組病例過敏試驗均為陰性
1.2方法
患者平臥于檢查床面上,攝腹部平片后,采用常規腹部加壓法后,選擇好適宜的靜脈,將76%復方泛影葡胺40ML加地塞米松10mg,在4分鐘內推注完成,注射后分別于7分鐘,15分鐘,30分鐘攝片一張,必要時延時加拍。
1.3結果
1160例中,其中出現輕、中度不良反應者約170余例,約占15%,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過敏反應癥狀得以緩減或消失。出現嚴重過敏反應2例,約占0.1%,因搶救及時、措施得力,患者轉危為安。
2護理體會
2.1過敏反應發生的原因
2.1.1患者方面
病人體質與反應的發生及其程度有密切關系,除過敏體質外,病人的年齡、有無慢性病,職業乃至精神狀況都有重要關系。此類病人基本上都是首次進行此項檢查,對造影知識缺乏了解,加上陌生的環境,對靜脈穿刺等醫療手段的恐怖,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病人處于緊張恐懼狀態進行造影易加大發生過敏反應的幾率。造影劑是引起反應的外因,而緊張恐懼心理是內因。有些病人渴望治療,錯誤地認為有反應就不能做檢查,不能檢查就不能治療,所以有反應也不說出來,抱有僥幸心理,延誤了處理時間。靜脈腎盂造影病人往往需要空腹,檢查前晚口腹瀉藥,使大便次數多,晚上休息不好,可能引起心慌、脫水等不安全因素,也會加重過敏反應的發生。
2.1.2護理人員方面
護理人員經驗不夠豐富,沒有嚴格掌握造影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不能及時采取措施。有些護理人員對碘過敏的各種反應不熟悉,碘試前準備不充分,觀察不仔細,詢問病人結果時語言簡單、不準確,導致病人不能準確表達,造成誤判,即假陰性。另外人力資源不夠,沒有專人負責,往往是做完碘試后又忙于別的工作,15分鐘后直接問病人結果,忽略了此間病人的反應。另外護患溝通不夠,沒有營造輕松安全的環境氛圍,沒有仔細交待注意事項,也會引發過敏反應。
2.1.3造影劑的選擇
造影劑的種類、濃度、劑量、速度和注入部位與發生反應有關,通常采用的造影劑有兩種:離子型(泛影葡胺、安其格那芬等)和非離子型(優維顯、碘帕醇等)。前者價格低廉,但對腎功能有損害;后者具有水溶性和易擴散易吸收的特點,且副作用小,清晰度高,極少有過敏反應發生,但價格較貴。離子型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為12.66‰,非離子型為3.13‰。同時劑量過大、濃度高、注射又過快,也會加重發生反應。
2.2過敏反應的種類及表現
2.2.1輕度副反應:潮紅、、打噴嚏、頭痛、惡心、輕度嘔吐、輕度蕁麻疹等。
2.2.2中度副反應:反復嘔吐、較重之蕁麻疹、面部水腫、輕度喉頭水腫、輕度的支氣管痙攣、出汗、心慌、輕度血壓下降等。
2.2.3重度副反應:休克、驚厥、昏迷、重度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
2.3過敏反應的預防
2.3.1造影前
詳細詢問既往史、現病史及過敏史。對于過敏體質、有藥物過敏史、甲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應謹慎使用含碘造影劑。將造影劑加溫至37℃或加生理鹽水20ml以降低造影劑的粘度,減少微循環障礙,增強患者對造影劑的耐受性。嚴格掌握造影劑的總量,控制在1.5~2ml/kg,造影前向病人交待清楚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造影劑推注后可能有喉頭、全身灼熱感,這是藥物引起的正常現象,囑患者盡量放松身心。與病人簽訂造影同意書,減少醫療糾紛。
2.3.2造影時
造影中注射造影劑時囑病人放松,營造愉快的檢查氛圍,盡量消除緊張情緒,注射時可與病人輕松交談,轉移注意力,同時也能觀察病情變化。要求推注時先慢后快,常規40ml造影劑(成人)在4分鐘內注射完。同時保留藥品安瓶,備好急救藥物。針對有過敏史、高危個體及嬰兒等,一般采用非離子造影劑。
2.3.3造影后
造影后在旁守候,注意觀察病人的身心反應。一般要讓病人留察半小時后離開,防止副反應在此間發生,住院患者可回病房觀察。囑咐病人回去后多喝水,稀釋體內藥液,加快造影劑的隨尿排瀉。
2.4過敏反應的處理
一般輕度過敏反應病人可引起全身反應,如發熱、打噴嚏、惡心、嘔吐、心慌、皮疹、口渴等,出現這些癥狀若不再發展屬較輕者,不需特殊護理。可以囑病人緩慢有節律的深呼吸,以提高膈肌,降低腹壓,解除胃痙攣,使身心放松,癥狀一般可以得到緩減,但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中度反應者,可出現出虛汗、心慌、呼吸困難、輕度的支氣管痙攣、輕度血壓下降等,立即停止用藥,肌注異丙嗪25mg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mg使癥狀減輕,并立即給氧,建立靜脈通道,及時觀察血壓變化及生命體征,過敏癥狀緩減后護送病人到急診科繼續觀察。
重度反應患者可出現重度喉頭水腫、脈搏細弱、口唇紫紺、呼吸困難、臉色蒼白、皮溫降低、血壓下降、中樞性抽搐,以至休克。發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止檢查,就地搶救。喉頭水腫者通知麻醉科氣管插管或行氣管切開,呼吸心跳驟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等.搶救同時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記錄,未脫離危險的患者不宜搬動。病情穩定后及時送ICU病房。
3綜述
綜上所述,泛影葡胺是目前應用廣泛的含碘造影劑,雖然在使用過程中個別病人對碘劑產生過敏反應,只要護理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做好急救藥品及器械的準備工作,同時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營造舒松愉快的檢查環境,使靜脈腎盂造影順利完成,降低過敏反應發生幾率,成功搶救過敏反應的病人。
參考文獻
[1] 陳熾賢實用放射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李成香靜脈賢盂造影的護理體會,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0;21(1)
[3] 李貴雙等,離子型造影劑泛影葡胺碘過敏試驗對離子型造影劑優維顯臨床不良反應的預測價值,中華醫學影像技術,1999,15(9):700,921 哈爾濱醫藥,2005年第25卷第6期。
[4] 黃水平、盧春花、涂風蘭 靜脈腎盂造影過敏反應的原因及護理,實用臨床醫學,2005,6(1):54
[5]王君、魏婷婷碘造影劑過敏反應的預防與處理,《中華中西醫雜志》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6] 張杏蓉 476例靜脈腎盂造影檢查術的護理,《現代醫藥衛生》2007年21期。
[7] 寧靜、王榮芳靜脈腎盂造影嘔吐反應的預防與處理,《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04年5月 第2卷 第5期。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33例,其中男23例,女性10例,年齡20~75歲,其中過敏性休克4例,暈針3例, 室息 2例,心臟急性發作4例,急性呼吸困難2例,高熱驚厥6例,癲癇發作5例,出血7例。
2 典型病例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方法
過敏性休克4例患者用藥前做皮試均為陰性。2例于給藥后2 min內出現過敏癥狀,表現為:突然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測不到。1例于給藥10 min后出現癥狀,首起皮膚紅疹、瘙癢,繼之喉頭水腫,出現胸悶、呼吸困難、面色發紺、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脈搏細弱,血壓為0。急救措施:立即停藥,
取休克臥位,保暖,遵醫囑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1 ml;給抗過敏藥,如地塞米松1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靜脈滴注。密切觀察病情,對病人體溫、脈搏、血壓、尿量作好病情動態觀察記錄,直至脫離危險期。
暈針3例患者均處于饑餓狀態,坐位方式輸液。其中2例在反復穿刺過程中發生,1例為初次輸液病人。臨床均表現為頭昏甚至瞬間昏倒、意識喪失、心悸、面色蒼白、四肢冰涼、脈細弱、血壓偏低。急救措施:改坐位為平臥位,口服熱開水或熱糖水,給氧,指壓人中、合谷穴,數分鐘后病人自行緩解。
高熱驚厥6例患者均為3歲以下病兒,其中1例有既往高熱驚厥史,5例均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體溫在38.5 ℃以上。臨床表現為突然頭后仰、意識喪失、眼球上翻固定、呼吸暫停、口吐白沫、面色紫紺、四肢抽搐。急救措施:立即給氧,指壓人中、合谷穴,遵醫囑給予解熱劑、解痙鎮靜劑,使病人側臥,頭偏向一側,隨時吸去口咽分泌物,必要時給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聯合降溫。5例均在處理后3~5 min癥狀緩解。
癲癇 5例患者,因突然摔倒在門診大廳,隨后出現強直性抽搐,兩眼上翻,經詢問家人病人間斷性出現過伸舌、牙關緊閉、口吐白沫或血痰、全身肌肉抽搐,伴顏面青紫等癥狀。急救措施:讓病人就地平臥,解開衣領、衣扣,頭偏向一側,盡快將手帕或衣角置于病人口腔中,防止咬傷舌和頰部,然后立即用手車護送病人到急救部做相應處理[1-2]。
3 護理體會
加強動態巡視,強化對病情觀察的意識,尤其是對該疾病關鍵的癥狀或當前突出的癥狀進行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的先兆,配合醫生及時處理。如過敏性休克病人一般最早出現皮膚過敏癥狀,如瘙癢、蕁麻疹及其他皮疹等;高熱驚厥病人的先兆表現為翻眼、眼球固定或顫動、面部和肢體小抽等;暈針病人的早期表現為頭昏眼花、心悸、惡心欲吐、四肢無力。早期發現病情變化對醫生采取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義。緊急情況下護士應爭分奪秒進行治療及處理。同時必要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工作對于患者及家屬也是必須的。可多向病人講解有關自身疾病的知識,使病人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護理措施有全面的了解,并對極有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有充分的認識,能夠識別病情突變的先兆表現,發生時的注意事項及簡單處理方法[3]。
【參考文獻】
引起爭議的具體原因是,布萊爾夫人娘家的一名幼童患上了孤獨癥,一些醫生和家長認為是注射了麻腮風三聯疫苗造成的。據此,公眾懷疑布萊爾怕自己的孩子出危險,而沒有給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開始,布萊爾夫婦對此質問一直保持沉默,這更引起了人們對麻腮風三聯疫苗安全性的擔憂。于是,懷疑的目光,不客氣的質問,加之媒體湊熱鬧,使布萊爾終于沉不住氣了,不得不站出來,火氣十足地發表了上述聲明。
麻腮風疫苗防病功不可沒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在嬰幼兒中流行。正常嬰幼兒接觸病人后,絕大多數會被感染而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噴嚏、流涕、咳嗽、聲嘶、流淚、畏光、結膜充血、眼瞼浮腫,也可有嘔吐、腹瀉的癥狀。輕型麻疹發熱低,上呼吸道癥狀輕,麻疹黏膜斑不明顯,皮疹少而色淡,并發癥少。病情嚴重的麻疹,患者發熱高達40攝氏度以上,早期出現大量紫藍色融合性皮疹,呼吸、脈搏增快,發紺,常有譫妄、抽搐、昏迷的癥狀。皰疹性麻疹,其皮疹呈皰疹性,內含澄清液,周圍有紅暈,甚至呈融合性皰疹,患者發熱高,癥狀重。麻疹患者的治療主要是臥床休息,注意護理,保持室內清潔、溫暖、通風,鼓勵多飲水,吃易消化食物,保持眼、鼻、口的清潔。再就是根據其發熱及并發癥給予消炎、止咳、解熱的藥物。流行期間,托兒機構暫不接收患兒入托。易感兒應避免與麻疹患者接觸。
2超負荷工作
護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時間是連續的,通常8~16小時不等,她們所面對的病人病情變化快,合并癥多,護士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長期的頻繁倒班,生活無規律,疲勞得不到有效緩解;病人住院期間多數無人陪護,吃喝拉撒全靠護士,護理工作量加大,易引起頸肩腰腿疼,一旦出現意外事件,患者又會揪住不放,這些都是護士產生壓力的主要原因,不僅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響護理質量。
3特殊工作環境
感染科需要使用大量化學消毒劑,它們對人的皮膚、眼睛、呼吸道的危害已得到公認,護士長期接觸消毒劑對身體造成易傷害;護士每天接觸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感染的概率較大;護士接觸病人的很多保護措施還不夠完善,防護服夏天悶熱難以耐受,冬天笨重操作不便。78.9%的護士認為這是感染科護士所特有的壓力源,不同與其他科的護士,這也是護士感到緊張、失眠、憂郁的原因。病人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護士在醫院是弱勢群體,地位低于其他科室人員;復雜的護患關系、醫護關系以及與其他科室人員的不和諧關系,均使護士感到身心疲憊;待遇不公,付出跟所得不成比例,保健福利得不到保證。
4對策
4.1嚴格操作規程,實施規范化管理
護理病人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根據不同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細則,使用化學消毒劑戴防護眼鏡口罩隔離衣,盡量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定期體檢,建立健康檔案,最大限度地維護護士的身心健康。
4.2合理安排班次
根據病人數量適當增減護理人員,特別是工作密集時段可以機動安排,晚上加班后次日盡量排休,將應急工作轉化為常規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加班,有計劃培養科室人員,做好“傳、幫、帶”,減輕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按照衛生部標準配備護理人員[2]。
4.3加強護士的心理素質教育和提高護士心理調試能力
提高護士的適應能力,正確對待工作壓力,積極采取適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從容面對心里壓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及時、自覺、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護士應站在病人的角度,換位思考,增加病人與護士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使護理工作被理解,減輕心里壓力。
[關鍵詞]紫杉醇;乳腺癌;護理
紫杉醇是通過與微管蛋白結合,促進并穩定微觀的形成,從而抑制腫瘤生長,是治療乳腺癌的常用化療藥之一,紫杉醇臨床毒副作用較為廣泛,但紫杉醇治療乳腺癌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臨床資料
1.1臨床資料
2010年1月至201 1年1月收治經病理證實晚期乳腺癌40例,年齡42-76歲。40例均經手術、放療、化療及內分泌綜合治療,40例乳腺癌均行紫杉醇化療,其中,應用紫杉醇化療的患者,KPS≥60分,血象及肝腎功能正常,無化療禁忌。
1.2方法
化療前12h和6h
服用地塞米松20mg用藥前30min,用藥時肌注鹽酸異丙25mg和靜注西咪替丁400mg配制好的液體須使用專用的帶有過濾器的非聚氯乙烯輸液器滴注。按病人的體重和體表面積確定紫杉醇使用劑量。化療前后常規使用止吐藥。化療期間每天早晚查房,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出相應的護理,給予必要的健康指導。
1.3結果
40例患者出現骨髓抑制20例,過敏反應10例,胃腸道反應16例,引起心臟血管毒性反應14例。經過仔細觀察、精心護理,采取一系列預防和護理措施,40例患者均順利地完成了化療。
2護理
2.1心理護理
乳腺癌患者中多數曾經過手術、化療或放療的打擊,對各種治療措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感,護理人員應根據年齡、職業不同進行心理護理,了解其各種顧慮及精神負擔,關心同情患者,耐心疏導。醫護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化療的必要性及藥物的毒副反應,化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和處理對策,并使病人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使病人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協助患者順利完成化療。
2.2引起心血管毒性反應的護理
本組化療后出現心臟毒性的有14例病人中,竇性心動過速3例,房性早搏并房顫3例,室性早博4例,房性早博2例,偶發性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3例,右束支不完全房室傳導阻滯2例:化療前了解病人的病史,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用藥前常規做心電圖檢查,護理中應注意觀察病人的脈搏變化,如節律、速率及強弱。如出現頻發性室早等嚴重的心律失常,應及時向醫生匯報病情,遵循迅速處理,盡早控制”的原則進行治療和護理。在開始滴注的前10分鐘滴速宜慢,10~20滴/min,之后視情況可適當加快輸液速度,至少輸3 h。在滴注過程中做好心電監護,一旦發生一旦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搶救。應嚴密監測心律、心率、血壓,加強巡視或專人護理,保持搶救儀器處于完好備用狀態,隨時準備搶救,持續心電監護,及時發現各種心律失常,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面色和四肢冷暖情況,準確及時記錄病情變化及患者對胸部不適的位置、時間、放射部位的述說。紫杉醇的藥理作用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的變化,導致病人缺氧,因此,對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進行紫杉醇治療時應給予吸氧,一般采用鼻導管低流量持續吸氧,流量為2~1L/min,以減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對氧氣的利用率,防止因缺氧而引起心律失常。
2.3骨髓抑制的護理
白細胞少于4×10(sup)9(/sup)/L遵醫囑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病房紫外線照射消毒,2次/d,避免外出,減少探視,嚴密監測體溫,囑患者注意休息及保暖:加強飲食營養,多食骨頭湯、大棗、豬蹄等營養豐富的食物。血小板降低時應注意預防出血,協助做好生活護理。囑患者少活動、慢活動,避免磕碰。定期復查血常規。
2.4胃腸道反應的護理
①化療前給予止吐藥預防惡心、嘔吐的放生。如靜點鹽酸格拉司瓊,肌注胃復安等。②飲食指導:化療期間少食多餐,惡心、嘔吐的患者要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等。對于食欲下降的患者,做好營養搭配,宜食用清淡、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避免進食生冷、肥膩、刺激、產氣食物如牛奶和碳酸飲料,以免加重胃腸道反應:嚴重嘔吐者應給于靜脈營養治療。對于癥狀較輕的腹瀉、便秘等患者,要給予對癥治療,酌情進食少渣食物或增加纖維含量,多飲水。③注意口腔衛生,保持清潔濕潤,每日飯前后用生理鹽水漱口,睡前及晨起用軟毛刷清潔口腔,動作輕柔,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齦的機械性損傷。本組16例患者在化療期間均出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良反應,通過鎮靜止吐,適當的飲食,不良反應消失,均順利完成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