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態環境的變化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9 17:31: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近年來生態環境的變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圖分類號] F3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245-01

1 瑪曲草原環境概況

1.1 自然環境概況

位于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縣,自古以來,就以其豐富的物產而得名。而處于瑪曲縣上的瑪曲草原因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屬于典型的高寒大陸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極端惡劣氣候本該使瑪曲草原環境惡劣,但因為千百年來地少人稀導致了該地形成了大面積的完整的濕地,使得瑪曲草原成為黃河上游有力的生態保護屏障,為黃河上游水質的凈化,以及改變黃河下游泥沙淤積的情況提供有力支撐。瑪曲草原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無數物種,草原內物種豐富,因為濕地供給充足的水源,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和繁盛的草場。草原內擁有眾多稀缺動植物,例如雪豹、野盤羊、黑頸鶴、冬蟲夏草、紅景天、甘青烏頭等。

1.2 人文社會概況

瑪曲草原處于甘南少數名族自治區內,下屬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這里,牧民群眾對佛教的虔誠信仰,無處不在的自然崇拜,使得藏族的傳統宗教活動也由此得以蓬勃發展。瑪曲草原也是甘南地區少數名族一個重要的聚集區,發達的游牧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牧民在草原內能獲得豐富的物質生產資料。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和地域文化的悠久使得瑪曲草原的旅游業近年來空前發達,旅游業帶動草原內人們的經濟增長,每年舉行的藏族風情的特色旅游項目,導致近年來瑪曲草原內人口急劇增加,這也是瑪曲草原近年來生態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瑪曲草原生態問題概況

2.1 草地鼠蟲害問題

瑪曲草原近年來急劇增加的鼠蟲害問題,對瑪曲草原的生態建設提出了一個難題。自1983年至2001的調查資料顯示,瑪曲縣遭受鼠蟲害影響的地區就上升到全縣的19.40%,瑪曲草原的蟲鼠害問題影響面積廣,遭受災害的人民群眾人數多,造成的影響危害大,并且還有逐漸滿眼的風險。因此要十分重視瑪曲草原的蟲鼠害問題,從源頭抓起,為瑪曲草原的生態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過度放牧導致近年來瑪曲草原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蟲鼠害問題只是表象之一,要認識到瑪曲草原對黃河的重要影響,從源頭開始防控蟲鼠害,減少生態破環對當地牧民帶來的經濟損失。

2.2 草場退化問題

據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瑪曲縣90%的天然草場都出現了土地沙化嚴重、牧草質量下降等一系列的草場退化現象,其中出現最多的是中度以上的草場退化,其次是重度草場退化,沙化面積逐年增加,并且沙化擴張速度也是明顯加快。這直接改變了瑪曲草原的植被結構,使得優良牧草的數量大大減少,加劇當地的荒漠化,破壞了完整全面的天然濕地,使得草場的水資源供應短缺,使得瑪曲草原的草場退化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草場退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旅游業的發展有利有弊,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口密集也在加劇著瑪曲草原的生態環境破壞,草場退化因此使得瑪曲草原的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當地牧民陷入生態失衡的怪圈。

2.3 草畜矛盾突出問題

近30年來,占瑪曲縣89.50%的天然草場面積急劇退化,使得瑪曲草原近年來的草畜矛盾激化,優質牧草的減少導致草原載畜量也隨之減少,游牧業是瑪曲草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瑪曲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間接影響了當地牧民的經濟收入?,斍菰鷳B問題頻發,導致該地區內部的生態調節系統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牲畜與草場關系不協調,多年來形成的粗放型游牧業模式,對草場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嚴重阻礙。優良牧草的減少,土地再生能力的減弱,使得草原的自我生態調節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3 瑪曲草原可持續發展對策

3.1 加快推進畜牧業發展模式的轉變

要改變瑪曲草原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明確認識到加強草原保護的緊迫性。面對每年依舊在上升的草場沙化現象,要從源頭上改變瑪曲草原內過度放牧的局面,使牧民認識到轉變畜牧業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按照保護優先、加強建設的可持續利用方針,更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平衡。瑪曲縣享有生態保護補助的福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解瑪曲草場生態失衡的局面,也對轉變牧民粗放型放牧方式起著重要作用。

3.2 完善健全的監督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場監管制度,要因地制宜的劃分草場區域,起到指導示范的先例作用,相關部門應抓緊制定相應的保護制度,推動瑪曲草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規范性建設??h級部門應切實落實具體管理工作,進行瑪曲草原每年的載畜量的檢查核定,推行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推動瑪曲草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化建設。

3.3 建立完善的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應該按時對瑪曲草原進行生態環境的測評檢查,從源頭抓起,從身邊預防,為瑪曲草原的生態安全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監督體系,為瑪曲草原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制度保護。建立完善的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建立完善的瑪曲草原生態分布圖,為因地制宜,合理開發提供一個科學的保障。

4 小結

近年來,瑪曲草原的生態失衡,不僅對瑪曲縣內的自然社會環境產生了影響,更是導致了黃河水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端正治理瑪曲草原生態問題的態度,明確治理瑪曲草原生態問題的嚴峻性。本文從瑪曲縣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科學的研究手段和數據分析,對瑪曲草原出現生態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深刻探討,就預防和建立監管制度進行了條理化分析,得出了只有推動瑪曲草原內粗放型經濟模式的轉變,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場監督制度,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從源頭上控制瑪曲草原生態失衡的問題,促進瑪曲草原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一個國家的石油消費水平越高,意味著該國的國民經濟增長率越高。石油開發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石油開發對土壤、水體、生物等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對水資源的影響尤為嚴重[1],破壞水體中原有的生態平衡以及影響相關漁業的發展。而石油對水資源的影響在海洋石油污染中尤為突出,本文將以海洋環境為例研究海洋石油污染對水產養殖的影響。

海洋石油污染主要來源于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產、海洋運輸、大氣輸送、城市污染水排放等。其中自然來源約占92%,人類活動來源約占8%。而對環境影響最嚴重的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突發性溢油事故。大量石油瞬間溢出進入海洋環境,通過擴散、漂移等作用可對海洋生態環境以及社會造成嚴重破壞。

石油污染使得在海面形成油膜,油膜能夠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李志學等[2]的研究表明,海洋表面的油膜會降低表層海水中的日光輻射量,因而引起靠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數量的減少。浮游植物作為海洋中的初級生產力,一方面,浮游植物數量的減少可能會引起食物鏈某些環節的崩潰,這樣就導致了整個海洋生物群落的衰退。另一方面,由于浮游植物又是海洋中甚至是整個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供應者(約占到70% ),所以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也將隨之而降低,最終結果是導致海洋生態平衡的失調。馬志華等[3]的研究中還發現,在自然環境中,海洋生物的許多習性如尋找食物、躲避天敵、區系選擇、交尾繁殖以及魚類洄游等都會受到海水中某些濃度極低的化學物質的影響。當海洋環境遭受石油及其他一些物質污染時,這類化學物質的濃度會發生變化,生物的上述習性就有可能受到影響,一些對石油污染敏感的種群減少,而其余種群則相應增加,結果是改變了生物群落原有的結構。

如2010年7月大連外籍游輪泄露引發的石油污染事件,使得本地水域中的大多數生物也很有可能已經被石油污染,生物接觸這種有毒有害物質將導致很高的致死率,造成的傷害在很長時間之內都很難恢復。除此之外,一些無法預料的環境影響可能在未來數年才能暴露出來。

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對于水產養殖來說,水質的好壞與水體的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水產養殖的效益。所以當我們不斷增強我們養殖技術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周邊養殖水體環境的變化。

當石油泄漏入海,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幸免。僅僅在30年前,科學家們還認為,海洋是浩瀚無垠的,所以相對來說不會受人類的影響。但是,最近的證據表明,海洋已變得同陸地環境一樣脆弱。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海上運輸的原油量急劇增加,油輪遭遇海難受損導致原油泄漏的事故也頻頻發生。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陸地上的人類活動造成每年大約6萬噸清潔劑、100噸水銀、3800 噸鉛和3600噸磷酸鹽等化學物質排入地中海。這些污染,已使得海岸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極易遭受外來生物屬種的侵害。近年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報告顯示,傳染病對海洋生物的威脅不斷增加。這些傳染病導致魚類、海洋哺乳動物、珊瑚礁和海水植物的大量死亡。然而油污在海洋中是難以徹底清理干凈的。油污會慢慢擴散,在水中會逐漸分解滲漏,并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先被魚類、貝類等海洋生物吸收并累積殘留在體內,隨著食物鏈的傳遞,最后威脅到人的身體健康。就拿大連石油泄漏事件來說,很明顯,此次原油污染事件將會極大影響消費者對于大連產地海產的信心,尤其是大連作為海參等名貴補品的主產地,對海參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海參養殖對于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泄漏的原油漂入養殖區域,將會很容易造成海參的大面積死亡。對于像大連石油泄漏對周邊水產養殖產業造成巨大損失的報道屢見不鮮。

生態環境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而石油的泄漏對整個生態系統都有巨大影響,不僅僅只是體現在養殖業。希望日后,我國及世界重視此類事件,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預防和解決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310-01

一、生態環境監測流程

1、現場調查與資料收集

生態環境污染隨時間、空間變化,受氣象、季節、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應根據監測區域呈現的特點,進行周密的現場調查和資料收集工作,主要調查各種污染源及其排放情況和自然環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象氣候、土地利用情況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2、確定監測項目

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結合該地區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點用以選擇,并且還要測定一些氣象與水文項目。

3、數據處理與結果上報

因監測誤差存在于生態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樣和分析測試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的辦法來處理數據,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觀要求的數據,處理得出的數據應經仔細復核后才可上報。

二、生態環境監測原理

1、代表性原理

所謂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具有有限的點或斷面代表“無限”的環境整體,并以有限的采樣頻率來代表生態環境變化的信息;同時,以有限的數據信息來代表無限的生態環境信息。

2、完整性原理

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需要采用生態環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環境壓力等組合而生的監測模式,來反映生態環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復雜性,這也是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性的體現。

3、規范性原理

規范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必須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來綜合反映環境監測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體現生態環境環境監測的精密性。

三、生態環境監測的劃分類型

生態環境監測可以劃分為宏觀生態環境監測和微觀生態環境監測兩大類。

宏觀生態環境監測是指運用遙感技術、生態制圖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區域生態調查及生態統計等手段,在相關專業數據和原有自然本底圖的基礎上,在區域生態范圍內對生態系統的條件、生態系統條件的變化、生態系統在環境壓力下所產生的反應及這種反應的發展趨勢進行監測。

四、生態環境監測的幾個重要方法

1、3S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遙感RS技術

最新消息,2011年12月2日青海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中心在西寧正式揭牌啟運。我國環境部門又一新生力量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走向又一新的臺階。遙感RS技術就是通過衛星或者其他遠距離的監測,監測被監測范圍內物體的電磁波信息變化,分析得出此物體現在處于的狀態和發展趨勢,并將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饋。技術可以高空對物體進行掃描、拍攝。對信息的采集相當快速、準確。可以被遙感的對象有很多,森林覆蓋面積、植被生長的狀況、空際環境污染指數、氣溫閉環等等。遙感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來人力資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手段。

(2)GPS技術的應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實時定位和導航能力,能為遙感實況數據提供空間坐標,從而建立實況數據庫,及在圖像圖形數據庫中用圖像顯示平臺和傳感器的位置與觀測。環境監測GPS技術一項新型的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中,GPS與PS技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能實時動態的監測被監測物體所處的狀況。例如,我們可以應用這一技術對現代城市中汽車數量進行監測,從而推斷這一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量,之所以當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實就是運用這一技術對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量監測且超過相關標準之后,不得已而實行限行。

(3)GIS技術的應用

GIS技術是一個關于空間信息輸入、儲存管理、分析應用與結果輸出的計算機化系統,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數據庫之一。它除了具有數據庫的基本功能外,還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可為宏觀決策管理服務,能實現快速、準確的空間分析和動態監測研究。在生態環境監測中應用這一技術主要是其具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數據,監測人員能根據這一技術分析被監測區域的地理信息特點,為生態發展的規劃和地理資源的管理以及災害的預測和預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國的地理環境復雜,應用GIS技術可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2、生物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技術是指建立DNA重組技術,是多學科交叉的新綜合技術體系。現代生物技術正在使用或接枝到環境監測領域,構成了現代生物監測技術。尤其是PCR技術,應用與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酶免疫測定法的研究,單細胞凝膠電泳和等。

(1)分子標記技術

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近年來生態學研究中的主要對象。對比其他方式,生物大分子有其獨特的特異性,預警性和實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對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提供了理論依據。

(2)PCR技術

PCR技術的原理類似于生物w內DNA的復制。作為現代的最先進的生物技術之一,PCR手段有非常多的優點,比如快速、靈敏、精確、簡單、特異性強等。PCR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究將應用于生命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科學等重要領域,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3、信息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環境監測應用中無線傳感器網絡屬于層次型的異構網絡結構,最底層為部署在實際監測環境中的傳感器節點。向_七層依次為傳輸網絡、基站,最終連接到Internet。傳感器節點由傳感器模塊、處理器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能量供應模塊組成?;臼悄軌蚝虸nternet相連的一臺計算機(或衛星通信站),它將傳感數據通過Internet傳送到數據處理中心,同時它還具有一個本地數據庫副本以緩存最新的傳感數據。監護人員(或用戶)可以通過任意一臺連入Internet的終端訪問數據中心,或者向基站發出命令。

(2)PLC技術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簡稱PLC)是集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工業控制裝置,在結構上對耐熱、防塵、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確考慮,在硬件上采用隔離、屏蔽、濾波、接地等抗干擾措施,非常適用于條件惡劣的戶外及工業現場。對雨水的遠程監測及控制對于農業生產及防洪抗旱有著積極的意義。本系統由PLG系列產品進行組建完成,通過對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質(如酸堿度)的測量實現遠程監視。

四、結語

綜上,由于國家對于環保工作的越來越重視,環保監測的對象也從工業污染源慢慢發展到對于各類生態環境的監測,從最初的點污染發展到區域性環境監測,不僅包括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因子,還延伸到生物監測和生態監測。另外環境監測儀器發展具有將實驗室搬到現場的趨勢,逐漸向數據直讀,實時監測、連續監測方向發展。

篇(4)

中圖分類號:X1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6

外來植物是指在一個特定地域的生態系統中,不是本地自然發生和進化而來,而是后來通過不同的途徑從其他地區傳播過來的植物。外來植物如果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獲得生長和繁殖,就構成了外來植物的入侵。外來植物入侵到本地,會通過競爭有限的空氣、光照、營養、水分等資源脅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長和分布,影響和改變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種組成、生態系統和氣候條件,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而且這種破壞是長期的、持久的,因此研究外來植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并對其產生的危害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對保護和發展本地動植物相對穩定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外來植物的特性

外來入侵植物往往具有較強的生態適應能力、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這些物種的生長、繁殖、擴散會嚴重影響到本地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穩定性;外來植物在長期的生長過程中會逸為野生種,進而危及到本地生物的生長和生物的多樣性[1]。

2 外來植物的入侵途徑

植物引種,近年來為了促進農林牧業等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我國引入一些外來植物物種,這些物種的引入導致了入侵植物種類增加、危害加劇等嚴重的生態學后果。

人為無意傳入,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加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外來入侵物種借助水流、旅客、運輸的貨物等途徑進入我國。

自然傳入,外來植物通過風力、水流、氣流、鳥類等自然因素傳入我國。

3 外來植物的特征

3.1 外來植物的生物學特征

外來植物的生物學特征直接影響著它們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擴展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較強的物種入侵潛力就大,環境適應能力較弱的物種入侵潛力相對就小;繁殖能力和繁殖方式也影響著外來物種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擴展能力,如以地下莖等方式進行無性繁殖的物種入侵能力較強;依靠種子繁殖的植物物種由于對資源的競爭力強、抗干擾能力強、且干擾后恢復快的特點,其入侵能力往往也較強。

3.2 新棲息地的生態環境特征

新棲息地的環境對外來植物物種的生存有著較大的影響,新的棲息地與原棲息地生態環境特征相似程度越高,外來植物物種入侵的成功率就越大;如果新的棲息地與原棲息地生態環境特征相差較大,外來植物入侵的成功率較低。外來物種入侵程度與群落的生物多樣性也有密切的關系。生物多樣性高的群落,對空間和資源的利用率較高,生境空位相對較少,外來物種較難入侵;而結構單一的生態系統,外來物種很容易入侵和繁殖。現在生態學理論證明,氣候、土壤等全球性變化也影響著生物入侵的程度。例如,環境CO2 濃度的高低和氮素沉積的增加有利于外來植物入侵。

4 外來植物入侵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4.1 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外來植物入侵到本地,會通過競爭有限的空氣、光照、營養、水分等資源脅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長和分布,影響和改變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種組成、生態系統和氣候條件,導致本地物種多樣性豐富度的降低,并且造成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和他感作用等不良后果。

4.2 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

外來植物的入侵會影響和改變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種組成、生態系統和氣候條件,直接破壞生態平衡。如近年來,內伶仃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微甘菊大量繁殖,島上的喬木和灌木被微甘菊覆蓋,阻礙了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喬木和灌木逐漸枯萎死亡,直接破壞了內伶仃島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平衡。

4.3 對景觀多樣性的影響

外來植物的入侵會影響景觀多樣性的豐富度。如原產熱帶美洲的五爪金龍,自1912年起在香港廣泛分布,如今在華南地區廣泛生長并蔓延。它通常攀在其他植物上,覆蓋其林冠,使其他植物無法得到足夠的陽光而枯死。

5 小結

外來植物入侵到本地,會通過競爭有限的空氣、光照、營養、水分等資源脅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長和分布,影響和改變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種組成、生態系統和氣候條件,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本文分析了外來入侵植物對本地生物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的影響,期望對保護和發展本地動植物相對穩定性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篇(5)

中圖分類號 F32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3-0186-01

原州區位于寧夏的南部山區,海拔1 400~2 900 m,年降雨量350~600 mm,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溫度6.2 ℃,日照充足,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土質以湘黃土為主,黃土丘陵坡度多在25°以上。近年來,原州區區委、政府積極響應國家生態建設政策,大力推進原州區生態建設,實施“生態立區”戰略,通過工程招標,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開展植樹造林運動,林業生態建設階段性成效顯著。

1 退耕還林工程穩步推進

原州區自從2000年以來,共完成退耕地造林3.72萬hm2,荒山造林3.53萬hm2,封山育林2 666.67 hm2,林木覆蓋率提高到12.7%。生態環境和農業產業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林草植被大面積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沙塵暴、冰雹等災害性天氣減少,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多。二是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民收入快速增長。三是后續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種植逐步顯現。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兩杏”、枸杞、中藥材等產業。2016年對開城鎮2 266.67 hm2退耕還林通過招標等措施進行補植補造,栽植各類苗木367.3萬株,有力地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在開城鎮大馬莊村、中河鄉曹河村、寨科鄉北淌村及官廳鎮高坊坪等村高質量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造林506.67 hm2,栽植各類苗木120萬株,以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為主,采取60 cm×70 cm大坑,帶土球栽植,配置落葉松、沙棘、山桃、山杏等,栽植后及時澆水,實現了退耕還林工程“退得下,穩的住,能致富,不反彈”的目標。

2 城市外緣綠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開展城市大環境綠化,長城梁、東岳山、黃峁山、大峁梁及沈家河段大量栽植云杉、油松、樟河柳、河北楊及丁香、連翹、刺梅等50余個品種的樹木,形成城市的環城大綠化格局;與市區古雁嶺和長城梁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廣場、街頭綠地、游園相映襯,呈現出生態山城新景象。2016年對東岳山、黃峁山及沈家河段實行工程招標及義務植樹造林,采用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樟子松大苗、大坑、大水帶土丘造林,栽植各類大苗逾5萬株,有力地促進了333.33 hm2以上灌木林、殘次林改造、更新恢復進程,開展退化林分的修復,提高林分郁閉度,增加林區針葉林比例[1-2]。

3 綠色通道工程質量明顯提高

原州區緊緊圍繞“寬林帶、多樹種、高標準”的建設思路,先后對開城至三營銀平公里主干道,福銀高速,三營至須彌山段、固原至中河段及鄉村主干道進行綠化,總長度達300 km以上。

2013年以來,原州區林業局加強對銀平公路和福銀高速公路綠化帶進行除草松土、涂紅刷白、修枝整形、清理死樹及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護;對銀平公路、福銀高速公路和309國道兩側綠化帶缺苗斷壟地段進行整地,清理銀平公路綠化帶死樹6萬株、福銀高速公路綠化帶死樹8萬株,采取大坑、大苗、大水、樹盤覆膜除草保墑等措施進行補植。栽植大規格云杉、油松等5萬株、刺槐2萬株、樟河柳4萬株。2016年各鄉鎮完成鄉村道路綠化67.7 km;栽植4 cm漳河柳、河北楊等4.5萬株;道路綠化帶修枝撫育任務340 km。中幼林撫育333.33 hm2,補植1.2 m油松2 000株[3-4]。

4 林業特色產業穩步推進

在原有1 533.33 hm2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枸杞新品種栽植218.73 hm2,栽植枸杞苗木72.8萬株;其中:黃鐸堡鎮和潤、曹堡完成栽植37.53 hm2,黃鐸堡村完成栽植38.53 hm2;三營鎮甘溝完成栽植54 hm2,孫家河村完成栽植55.33 hm2;頭營鎮楊郎村完成栽植33.33 hm2。

在原有200 hm2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紅梅杏種植450.87 hm2,栽植紅梅杏苗木37.2萬株,其中:彭堡鎮完成栽植284 hm2,中河鄉完成栽植37.07 hm2,頭營鎮完成栽植12.53 hm2,河川鄉完成栽植9.33 hm2,官廳鎮完成栽植8.33 hm2,寨科鄉完成栽植96.53 hm2,黃鐸堡完成栽植3.07 hm2。

完成油用牡丹栽植533.33 hm2,其中:在張易南灣栽植200 hm2,官廳張洪栽植133.33 hm2,河川康溝栽植200 hm2。

5 美麗村莊綠化工程

在張易鎮大店栽植云杉、油松、河北楊、垂柳、旱柳、紅葉碧桃、西府海棠、紅葉李、日本櫻花、丁香、榆葉梅、黃刺玫等喬灌木6 059株,栽植綠籬4 700 m2,平整土地2萬m2。

在彭堡鎮姚磨村文化廣場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金絲柳、香花槐、丁香、連翹、金銀木、榆葉梅等各類喬灌木4 244株;在村莊巷道栽植國槐、油松2 500株,河北楊530株。

6 參考文獻

[1] 張於倩,王玉芳.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問題及對策[J].林業經濟問題,2004(4):227-230.

篇(6)

1.前言

隨著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各種相應措施進行分析,是利用各種施工控制手段進行整理,采用相應的技術方法和技術措施進行管理,隨著當前人們對環境認識的不斷增加,對環境發展過程中的規律也在日益的總結,環境問題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問題,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關鍵手段。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科學技術手段在環境保護中的不斷應用,逐步的建立了一套系統化的監測手段和保護措施。環境監測從一般意義上的環境污染因子監測開始向生態環境監測過渡和拓寬。是利用當前各種常見的污染因子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其對形成的原因和各種現狀。隨著當前工業的大力發展,使我國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惡化。這就促使了我國人們對環境認識和環境保護的不斷提高,同時更是存進環境審查和環境監測的發展和改變。人們開始認識到,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采用綜合的處理手段對環境進行分析和認識,監理完善的并具有實際操作性質的管理體系,這是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出現的必然性,更是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

2.生態監測

所謂生態系統(Ecosystem)是指地表生物與非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生態質量是環境質量的核心。是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從生態系統層次上研究系統各組成、變化規律和相互關系、以及人為作用下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從而評價環境質量。因而生態質量及其評價的綜合性極強。

生態監測是采用生態學的各種方法和手段,從不同尺度上對各類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時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過監測生態系統條件、條件變化、對環境壓力的反映及其趨勢而獲得。生態監測,又稱生態環境監測,目前的定義不很一致。美國環保局Hirsch把生態監測解釋為自然生態系統的變化及其原因的監測,內容主要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及改變。國內有學者提出“生態監測就是運用可比的方法,在時間和空間上對特定區域范圍內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組合體的類型、結構和功能及其組合要素等進行系統地測定和觀察的過程,監測的結果則用于評價和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合理利用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和自然保護提供決策依據,這一定義似乎從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義等方面作了較全面的闡述。

3.1宏觀生態監測

研究對象的地域等級至少應在區域生態范圍之內,最大可擴展到全球。宏觀生態監測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圖和專業數據為基礎,采用遙感技術和生態圖技術,建立地理信息系統(GIS)。其次也采取區域生態調查和生態統計的手段。

3.2微觀生態監測

研究對象的地域等級最大可包括由幾個生態系統組成的景觀生態區,最小也應代表單一的生態類型。微觀生態監測以大量的生態監測站為工作基礎,以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方法對生態系統各個組分提取屬性信息。

4.生態監測的任務與特點

4.1生態監測的基本任務

對生態系統現狀以及因人類活動所引起的重要生態問題進行動態監測;對破壞的生態系統在人類的治理過程中生態平衡恢復過程的監測;通過監測數據的集積,研究上述各種生態問題的變化規律及發展趨勢,建立數學模型,為預測預報和影響評價打下基礎;支持國際上一些重要的生態研究及監測計劃,如GEM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MAB(人與生物圈)等,加入國際生態監測網絡。

4.2生態監測的特點

4.2.1綜合性

生態監測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交叉領域,涉及到農、林、牧、副、漁、工等各個生產行業。

4.2.2長期性

自然界中生態過程的變化十分緩慢,而且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控功能,短期監測往往不能說明問題。長期監測可能導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發現,如北美酸雨的發現就是典型的例子。

4.2.3復雜性

生態系統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生態監測中要區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災)和人為干擾(污染物質的排放、資源的開發利用等)這兩種因素的作用有時十分困難,加之人類目前對生態過程(ecological process)的認識是逐步積累和深入的,這就使得生態監測不可能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4.2.4分散性

生態監測站點的選取往往相隔較遠,監測網的分散性很大。同時由于生態過程的緩慢性,生態監測的時間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間斷監測。轉

5.生態監測的技術方法

生態監測技術方法就是對生態系統中的指標進行具體測量和判斷,從而獲得生態系統中某一指標的特征數據,通過統計分析,以反映該指標的現狀及變化趨勢。在選擇生態監測具體技術方法前,要根據現有條件,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技術路線,確定最佳監測方案。技術路線和方案的制定大體包含以下幾點:生態問題的提出,生態監測臺站的選址,監測的內容、方法及設備,生態系統要素及監測指標的確定,監測場地、監測頻度及周期描述,數據的整理(觀測數據、實驗分析數據、統計數據、文字數據、圖形及圖象數據),建立數據庫,信息或數據輸出。

6.國內生態監測現狀

隨著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宏觀生態監測有了一定的進步,3S技術成為近幾年來生態監測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內容,并顯示出其快速準確的明顯優點,是宏觀監測技術發展的趨勢:近年來,利用遙感技術監測牧場產量、農作物產量、資源調查、水土保持狀況和災害預測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宏觀生態監測積累了經驗。

篇(7)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6-0141-02

一、生態移民

關于生態移民的定義目前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闡釋,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還沒有統一認定的權威界定。葛根高娃、烏云巴圖認為,生態移民是指由于生態環境惡化,導致人們的短期或長期生存利益受到損害,從而迫使人們更換生活地點,調整生活方式的一種經濟行為。有的學者則強調政府行為和對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作用。如劉學敏認為,生態移民就是從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出發、把原來位于環境脆弱地區高度分散的人口,通過移民的方式集中起來,形成新的村鎮,在生態脆弱地區達到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有的學者強調生態移民的多目標性。如方兵和彭志光認為,生態移民從保護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出發,既考慮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壞遷入地近期和長遠生態環境,同時保護遷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損害,是多目標移民。還有的學者不但強調生態移民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而且也強調它的扶貧性質。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的綜述報告也強調生態環境移民的多種目的。他們認為,生態移民是指為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把位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或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人口向其他地區遷移,從而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生態移民是在生態環境惡化的條件下實行的被迫遷移工程,由于環境的惡化,遷出地人民的生活處于極端貧困的狀態,脆弱的環境已經不能承載人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移民是將環境保護與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結合起來的重大復雜過程。

生態移民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因,在早期的研究中,學術界對生態移民的必要性論述較多,而且主要以西部為出發點,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一是西部地區干旱少雨,土壤沙漠化嚴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二是生態移民是緩解人口數量、分布與土地承載力之間矛盾的需要。三是人們更新觀念、轉變經營方式、實現西部地區城鎮化的需要。四是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和農牧民脫貧致富之間矛盾的需要。另外,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各項措施中,生態移民是成本較少而受益較大的一種方式。生態移民是環境保護和解決貧困問題各項策略博弈、對比篩選出的重大決定。環境的惡化致使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只能被迫遷移,另尋生存出路。生態移民是人不斷適應自然的結果,生態移民自古以來在各民族各地區就發生過是謀求生存與發展的一條不得已的出路。生態移民是一項大型的工程,有些地區政府采取的是自愿與非自愿的方針,由于搬遷到新的環境定居需要很大的投資,對一些本來就很貧困的人來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扶貧為目的的生態移民存在目標未必瞄準的問題。但是生態移民緩解了遷出地的環境人口壓力,尤其對游牧民族來說,實行生態移民,實現從游牧到定居,是牧區不穩定的經濟向現代化的、科學的、穩定的畜牧業經濟過渡,逐步改變牧區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徑,定居是牧民走向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根本途徑。

二、生態移民中的文化適應

文化適應的定義;“文化適應”這一概念源自英文單詞“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這個詞的是美國民族事務局的J.W.Powell。他在1883年把“文化適應”定義為來自外來文化者對新文化中的行為模仿所導致的心理變化。這與科學研究意義上的“文化適應”還有很大差別。作為學術用語的“文化適應”是文化人類學家萊底菲爾德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文化適應用于理解這樣一類現象,具有不同文化的群體通過不斷的接觸,使雙方或兩個群體最初的文化類型發生變化。文化適應指持續、直接地接觸兩種截然不同文化價值觀、風俗習慣和行為規范所導致的文化變遷。表現為由飲食、氣候、居住、人際交往、規則和新文化價值觀適應等體現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它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比一般的適應更為復雜。文化適應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一種策略。生態移民的文化適應是移民群體面臨自然環境變化、生存空間轉移和社會轉型的進程中,在各個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帶有構建意義的調適。文化適應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人類文化的適應,首先是對大自然的適應,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們,在適應特定自然過程中建立起獨特的文化體系,這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更是如此。在人類文化五彩繽紛的類型中,我們不難看出首先是和特定的自然環境相聯系,草原文化、河谷文化、平原文化、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漁獵文化等等,因生存的環境不同而適應的方式各異,相應在適應過程中建立起的文化形態,也就各具特色。麥吉斯說:“人類是一種動物,和其他動物一樣,必須與環境維持適應的關系才能生存?!彪m然人類是以文化為媒介而達到這種適應的,但其過程仍然跟生物性適應一樣受自然選擇法則的支配。文化的本質在于適應。人們對自然的和社會的不斷適應,積累起來則形成民族的傳統文化體系,新的適應又進一步帶來文化的變遷。

文化適應是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一個民族來到新的環境,首先要適應,才能生存下來,適應之后才會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再形成一種強大的新勢的文化形態,進而促進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張揚,經濟的繁榮與進步。因為文化適應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所以任何民族都會自己覺的適應新環境、新文化。文化的互動、調適會促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生態移民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能否順利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移民主體積極的適應新文化,主動的融入到新的文化群體中。生態移民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涉及政治、文化、生態、教育、宗教、民族等問題,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

三、結束語

生態移民是將原來生活在生態環境惡化地區的人口遷移到相對適宜生存的地方,是在生態環境惡化后進行的人口遷移活動。生存環境的改變使傳統文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導致遷移主體的傳統文化習慣發生了重大或徹底的改變。移民主體必須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環境,才能求得生存。文化的變遷引起了文化的適應。生態環境的改變迫使人們調整文化體系,適應新的文化。文化的變遷必然帶來一

部分傳統文化的流失,引發民族心理失落,但是文化流失不代表文化滅亡,發展是要付出代價的。文化是為人的,也是人為的,一個民族在新時代創造的新文化也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中的創造的寶貴民族文,化,也是帶有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文化是在適應、互動、調適、交融、碰撞中前進的。關于生態環境的惡化,絕不僅僅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生產生活方式變遷后的各種紛繁復雜的問題。生態環境惡化的深層次原因是掠奪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包智明.關于生態移民的定義、分類及若干問題[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6,(1).

[2]皮海峰.吳正字.近年來生態移民研究述評[J].三峽大學學報,2008,(1).

[3]劉有安.張俊明.民族學視野下的移民“文化適應”研究――以寧夏南部的漢族移民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5).

[4]徐光興.文化適應的心理學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9,(4).

[5]馬小平.賴天能.文化適應與社區重建:基于寧夏閔寧鎮移民社區的實地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08,(1).

[6]徐平.文化的適應和變遷――四川羌村調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4-245.

[7]焦克源.民族地區的生態移民效應分析――以蒙古阿拉善移民為例[J].西北人口,2008,(5).

[8]王培輝.內蒙古牧區生態移民村居住模式適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6).

[9]杜曉麗.中國西北沙塵暴地區生態移民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9,(2).

[10]阿不力孜.生態移民反貧困的實證研究――以阿克蘇柯坪縣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3).

[11]楊牡丹.生態移民工程與蒙古族文化變遷[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12).

[12]王亞鵬.少數民族文化適應及其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04,(1).

[13]瞿明安.社會轉型中的民族文化適應機制[J].貴州民族研究,2000,(4).

[14]莊孔韶.銀翅[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15]風笑天.落地生根:三峽農村移民的社會適應[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16]林志斌.誰搬遷了?――自愿性移民扶貧項目的社會、經濟和政策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7]王朝良.吊莊式移民開發――回族地區生態移民基地創建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8]巫迭.社會變遷與文化認同――涼山彝族的個案研究[J].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19]包路芳.社會變遷與文化調適――游牧鄂溫克社會調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

篇(8)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3-0257-01

一、概述

(一)狗牯腦茶介紹

狗牯腦茶產于遂川縣湯湖鄉的狗牯腦山,生產歷史悠久,色、香、味獨特,乃“遂川三寶”之一狗牯腦茶,列于茶中珍品,全縣現有茶園面積6.8萬畝,年產茶葉70萬公斤。對于遂川來說,基于狗牯腦茶開展生態經濟建設,探索以此結合旅游、養生等產業,推動以狗牯腦茶為主導的生態經濟,充分開發遂川的生態價值,進而促進了地方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

(二)遂川生態經濟的發展

生態經濟是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的一種經濟形態。當前對生態經濟的理解是廣泛的,定義并不統一,學術界表述也不一致,大致可界定為:在一定區域內,基于生態環境的相關要素,由人類的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財富的流通效應,并據此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生態經濟的發展,前提是基于一地區的特定生態環境,并融合該地區的人文歷史、地理文化、生態特色。

遂川建縣有1800多年之歷史,位于江西省西南,南鄰廣東,西連湖南,全縣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約18萬公傾,植被覆蓋率達77.4%,居全省第二,人口約55萬。隨著我國生態經濟的興趣,遂川豐富的自然資源也為生態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遂川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過境及輻射能力越來越強,也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二、遂川狗牯腦茶生態經濟發展面臨之問題

(一)經濟建設中生態經濟意識不足,狗牯腦茶產品缺乏品牌推廣

作為縣域,遂川必須認識到,自身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經濟發展過于依賴工業未必適合遂川長遠的發展。因此,在遂川在進行經濟建設中,應強化生態意識,倡導經濟經濟,完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從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角度,思路遂川未來生態經濟發展的思路,也為促進未來遂川生態經濟形態轉型的打造動力。

狗牯腦茶是特定生態環境中出產的產品。因此,遂川生態經濟的建設不可缺少狗牯腦茶價值的發掘。但長期以來,狗牯腦茶卻缺乏積極的品牌推廣,其生態元素并的價值未充分發揮,由此導致省內省外的知名度并不高。

(二)遂川狗牯腦茶產品文化不成型,生態經濟建設缺乏主題化

對于一個地區來說,自身的自然環境、地理文化、人文歷史是其特色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遂川狗牯腦茶雖歷史悠久,遠外聞名,但就在遂川這個原產地,卻至今尚未形成系列化、體系化且完整的產品文化,“狗牯腦茶文化”挖掘不夠,尚只在本縣小范圍傳播,其對外影響力有限,由此導致遂川生態經濟建設缺乏主題,缺乏“以點帶面”的輻射能力。

生態經濟建設的下一階段,應以創新開放的眼光,拓展生態文化,構建遂川遂川狗牯腦茶文化,并結合遂川“三寶”,以養生、健康、環保為主線打造遂川生態文化,為生態經濟的長遠發展創建主題。

(三)缺乏地方特色產品研究,狗牯腦茶生態價值發掘不夠

一直以來,人們就只知道遂川狗牯腦茶是難得的珍品,但大多不知這一特產的諸多價值。生態經濟建設提出這幾年來,對于本縣以狗牯腦茶為主的地方特色產品卻缺乏相關研究,尤其是其養生、保健上的寶貴作用未能充分發掘,從而極大的影響了狗牯腦茶的知識價值。

如今隨著環保養生觀念的普及,正是大力發掘狗牯腦茶生態價值的時機。因此,可組織本地文化科研人員開展針對狗牯腦茶在營養、保健上的價值進行研究,并作為產品文化的內容整合到品牌推廣中。

三、遂川以狗牯腦茶為主導的生態經濟發展之策略

(一)充分利用豐富的生態資源,推動養生旅游為主線

遂川是一個內陸縣,擁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林地廣闊、植被多樣,瀕臨粵湘贛三地,其生態環境具有融合三省之特點,尤其適合開展養生旅游產業。因此,遂川當前首先要打通三省通道的交通基礎設施,為吸引更多前來遂川旅游養生的人群;其次,在旅游文化上應以養生為主線,打造“健康環保之行”,從而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遂川的寶貴生態資源。

(二)多方支持狗牯腦茶品牌經營,緊跟互聯網商務的步伐

遂川狗牯腦茶作為一種特色產品,有著自身的商業價值,為此需要多方發力支持將狗牯腦茶進行品牌式經營,從農業生產、文化包裝、商業加工、廣告宣傳等方面,將特色產品轉化為品牌商品,將狗牯腦茶塑造成遂川旅游文化的一張名片。

在此基礎上,鼓勵狗牯腦茶與互聯網商務的融合,比如鼓勵本地商家開展網絡銷售,或將本地特色產品經營外包給某一商家,由其在建設網店對外宣傳銷售,如在天貓旗艦店面向全網銷售,聘請專業的網絡營銷策劃人才來進行推廣,政府部門在這一過程中給予政策支持或經濟補貼,以此帶動狗牯腦茶品牌的完全市場化。

(三)圍繞遂川狗牯腦茶產品,開展全方位生態宣傳

鑒于狗牯腦茶產品的諸多價值,尤其是在養生保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圍繞狗牯腦茶的這些特點,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將狗牯腦茶品牌產品融合生態理念、文化歷史及健康思想,在此基礎上帶動整縣生態價值的發揮與開發。

狗牯腦茶產品的生態宣傳是一項長期工作,其具體方法是多樣和開放的,如在酒店向旅客提供贈品,在外地舉辦狗牯腦茶產品生態展覽,在網絡上開展產品秒殺銷售活動,面向全國開展狗牯腦茶文化征文等。

(四)定期舉辦遂川狗牯腦茶文化節,擴展遂川狗牯腦茶文化的影響

生態經濟建設是系統化、長期性的工程,遂川狗牯腦茶文化助于生態經濟建設將是長遠的。因此,在成功塑造遂川狗牯腦茶文化之后,就要考慮將這一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固定下來,并持續不斷的對外推廣展示,如通過定期舉辦遂川狗牯腦茶文化節,配合諸多的文化活動對其進行完善,也可以開展多方面、多角度的狗牯腦茶文化交流,從而進一步擴展遂川狗牯腦茶文化,并促使這一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認同。

文化的影響是深刻的,也是長遠的,其帶來的價值是難以預估的。因此,遂川當地應在未來的三五年,著力打造這一地方文化品牌,將這一文化名片展示于更多的地方,使更多的人了解狗牯腦茶文化,進而了解遂川,這樣以生態文化的傳播的辦法,必然會給遂川帶來諸多的經濟發展之效益。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遂川這樣的縣域來說,生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開發利用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而應以更開放的理念,以本地特色產品,如狗牯腦茶等為生態經濟建設的突破點,構建一條以狗牯腦茶品牌為主線,融合多元化生態元素的生態經濟開發之思路。未來的生態經濟建設,既有生態化的產品,也有網絡化的營銷,更有主題式的文化,從而開展立體化的生態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篇(9)

生態監測是采用生態學的各種方法和手段,從不同尺度上對各類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時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過監測生態系統條件、條件變化、對環境壓力的反映及其趨勢而獲得。生態監測的對象可分為農田、森林、草原、荒漠、濕地、湖泊、海洋、氣象、物候、動植物等。每一類型的生態系統都具有多樣性,它不僅包括了環境要素變化的指標和生物資源變化的指標,同時還要包括人類活動變化的指標。

2 生態監測的類型

根據生態監測兩個基本的空間尺度,生態監測可分為兩大類:

2.1 宏觀生態監測。

研究對象的地域等級至少應在區域生態范圍之內,最大可擴展到全球。宏觀生態監測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圖和專業數據為基礎,采用遙感技術和生態圖技術,建立地理信息系統(GIS)。其次也采取區域生態調查和生態統計的手段。

2.2 微觀生態監測。

研究對象的地域等級最大可包括由幾個生態系統組成的景觀生態區,最小也應代表單一的生態類型。微觀生態監測以大量的生態監測站為工作基礎,以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方法對生態系統各個組分提取屬性信息。

根據監測的具體內容,微觀生態監測又可分為干擾性生態監測、污染性生態監測和治理性生態監測以及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生態監測。

宏觀生態監測必須以微觀生態監測為基礎,微觀生態監測又必須以宏觀生態監測為主導,二者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監測應包括宏觀和微觀監測兩種尺度所形成的生態監測網。

3 生態監測的任務

對生態系統現狀以及因人類活動所引起的重要生態問題進行動態監測;對破壞的生態系統在人類的治理過程中生態平衡恢復過程的監測;通過監測數據的集積,研究上述各種生態問題的變化規律及發展趨勢,建立數學模型,為預測預報和影響評價打下基礎;支持國際上一些重要的生態研究及監測計劃,如GEM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MAB(人與生物圈)等,加入國際生態監測網絡。

4 生態監測的技術方法

生態監測技術方法就是對生態系統中的指標進行具體測量和判斷,從而獲得生態系統中某一指標的特征數據,通過統計分析,以反映該指標的現狀及變化趨勢。在確定具體的生態監測技術方法時要遵循一個原則,即盡量采用國家標準方法,若干國家標準或相關的操作規范,盡量采用該學科較權威或大家公認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標可按目前生態站常用的監測方法。

生態監測具有著眼于宏觀的特點,是一項宏觀與微觀監測相結合的工作。對于結構與功能復雜的宏觀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其中,生態監測平臺是宏觀監測的基礎,它必須以三S技術作支持,并要具備容量足夠大的計算機和宇航信息處理裝置。三S技術,即地理信息技術(GIS)、遙感技術(RS)和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PS)。三項技術形成了對地球進行空間觀測、空間定位及空間分析的完整的技術體系。它能反映全球尺度上生態系統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和變化規律,提供全球或大區域精確定位的高頻度宏觀資源與環境影像,揭示巖石圈、水圈、氣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關系。在RS和GIS基礎上建立的數學模型,能促進以定性描述為主到定量分析為主的過渡,實行時空的轉移,在空間上由野外轉入室內,在時間上從過去、現在的研究發展到在三維空間上定量預測未來。

篇(10)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但是現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仍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

1.全社會生態建設與保護意識薄弱。一些地方與部門在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上,未能很好地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唯GDP馬首是瞻,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

2.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中國生態環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的,實踐中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管護的思想仍普遍存在,經濟快速增長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3.生態保護管理體制不順、機制欠健全、法制不完善。環境保護仍然是政府主導、以行政手段為主線,基礎薄弱,執行力量不足。

4.約束機制與監督機制欠缺,環?;A設施建設滯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人、財、物)嚴重不足,環保欠賬過多,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研究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出路只有一條,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1.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與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能力與承受能力,堅決禁止過度性開發、掠奪性開發;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健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與維護人與自然相對平衡,共生共贏。浙江省杭州市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稱道。環境是杭州的立市之本、優勢和潛力所在,2011年1月杭州市出臺了《關于推進生態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對生態型城市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杭州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具體要求:突出杭州的生態優勢和戰略資源,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并將其融入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生態型城市,打造美麗杭州。得益于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堅定踐行,近年來杭州市先后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城市、綠化模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等榮譽。

2.自覺尊重和運用自然規律,促進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任何規律都是客觀的、必然的,因而只能尊重、利用而不能相違背,否則必然會受到規律的懲罰,這已被無數的現實所驗證。引導社會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以優化資源利用、提高資源產出率、降低環境污染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提出要著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以十大產業為重點加快發展高端新興產業,嚴格把好項目準入關。著力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強截污納管工作。著力加強執法監管和內部管理,加快構建以鄉鎮、園區為重點的網格化監管體系,探索標準化執法程序,加強環境風險防控。

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發展循環經濟。中國生態環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的,突出表現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速度與結構的相統一;必須以改善質量為關鍵,促進速度與質量的相統一;必須以提高效益為中心,促進速度與效益的相統一。為此必須注重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發展低能耗與低排放的第三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推進產品回收、再生和復用等。有中國大竹海之稱的浙江安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為環境是安吉最大的資源,生態是安吉永久的財富,讓青山綠水成為儲蓄的GDP,讓藍天沃土成為永恒的不動產,讓能源資源得到永續利用。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強化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游業開發,把許多地方視為包袱的生態保護提升到區域發展的比較優勢,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山區經濟發展之路,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樣本。

4.通過法制建設,推行生態補償戰略,建立補償機制。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導向,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綜合運用財稅、價格等經濟杠桿,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環境經濟配套政策。通過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實施,深化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要求高消耗資源型、高消耗能源型、高污染環境型企業對資源環境消耗與環境污染作出回應與經濟補償。通過配套的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履行環境損壞賠償制度。近年來,浙江臺州市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了把“山海秀麗”放在了“富裕和諧”前面的舉措,體現了謀求綠色發展的價值追求。明確提出以產業鏈為核心,用環境整治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產業生態化。把產業轉型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舉措,向重污染高能耗產業開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重點產業整治。近年來臺州全市完成了24個重點區域的摘帽整治,醫化企業數量從2000余家整合下降到目前不到200家。

5.建立生態文明的考核評價和硬約束機制。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抓緊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推進辦法,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核。綠色GDP提了很多年,實施起來卻很難,主要是沒有可定量評價的標準,必須改變唯GDP馬首是瞻的觀念,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之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辦法、獎懲制度,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被譽為“浙中承德、天然氧吧”的浙江磐安縣倡導生態也是生產力理念,基于山清水秀的獨特優勢,通過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居興縣”三大戰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確保磐安綠色崛起。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體系:建立注重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把資源能源節約指數、生態環境治理指數、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態文明指標,納入鄉鎮和職能部門及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內容,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之一。

6.強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教育,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強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教育,提高公眾的資源意識、節約意識、環境意識,形成合理、理性消費的社會風尚,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方針化作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珍愛自然、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截止到2011年,浙江省累計建成6個國家生態縣(臨安、桐廬、開化、安吉、義烏、磐安)、43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7個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274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生態村9個、省級生態鄉村939個,國家園林城市22個等。按照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的總體要求,以建設“富饒秀美、和諧安康”的生態浙江為目標,201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浙江省“四邊三化”行動方案》,積極推進“四邊區域(公路邊、鐵路邊、河邊、山邊等區域)”潔化、綠化、美化行動,對全省國省道公路可視范圍內和鐵路線路保護區內影響環境的“臟亂差”進行全面整治,并明確要求在2014年底顯成效。2012年11月,一份已在征求意見中的《浙江省省級綠道網布局規劃》初稿,提出到2020年,浙江有望擁有超過4000公里的綠道。這些依山傍水的綠色道路,除了是步行騎行游玩的好去處外,也可能是我們上下班的通勤之路。從2011年開始,浙江就與江蘇省政府聯合規劃了環太湖的綠道網,目前湖州環太湖綠道主線已初具規模。

上一篇: 對小學語文教育的認識 下一篇: 行政機關的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狠狠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日韩中文字幕第二页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