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2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今天,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不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網絡技術都有所滲透,在教學領域也有各種網絡技術的應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運用網絡技術發展地理教學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有著巨大的優勢,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地理教學的發展。
一、“互聯網+微課”在地理教學中的優勢
1.短小精悍,針對性強
“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采取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這些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微小,一個視頻只有幾分鐘。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師45分鐘的教學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課堂上講解知識點,課堂顯得沉悶呆板,而微課使知識教學更加清晰明確,學生從中理解地理知識的時候針對性強,一些教學難點也更容易掌握。
2.不受時間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互聯網教學與傳統課堂相比,最大的優點在于學生的學習不再受課堂的限制,只要學生愿意,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學習自己想要的知識。這種新型學習方法為地理探究性學習帶來了便利,而且通過互聯網,教師還可以搭建專業的地理網絡教學平臺,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地理教育的良性發展。
二、“互聯網+微課”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1.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地理是一T十分有趣的學科,許多知識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難以理解的地理知識。例如,一些復雜多變的地圖,在一些學生眼中就是他們學習的重難點,而且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以考試要求為主,缺乏趣味性。這種教學現狀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而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聯網+微課”這種新技術,使得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技術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2.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點
初中地理長期以來被大部分教師認為是一門“副課”,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也不高,教師和學生都不太重視這門課程,更為嚴重的學校,連專業的地理教師也較為缺乏,這些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導致學生在理解地理知識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障礙。但是在教學時應用“互聯網+微課”的教學技術,則可以將平面的地理知識立體化,使知識點更為集中,有助于學生理解地理中的重點和難點。
1.在地圖學習中應用“互聯網+微課”教學
初中地理中的地圖教學可以說是教學的一大重點,由于在小學時,學生沒有接觸過地理方面的知識,導致許多學生對于地理這門課程比較陌生,也給地理教學增加了幾分神秘感。地圖在地理教學中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例如,在學習《世界的地形》這一課時,不可避免地就會涉及地形圖的知識。地形圖中的許多地形都是學生沒有見過的,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理解,這對于不少學生來說是學習的難點。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互聯網+微課”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通過微課讓學生觀看視頻,將平面的地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而且這種信息技術還可以模擬不同類型的地形差異,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它們之間的變化,使得教學內容更加清晰。
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不同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傳統的地理課堂上,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地理知識的時候,由于班級的人數比較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難以兼顧到每一個學
生,他們的學習需要也不能得到有效滿足。但是,運用了“互聯網+微課”技術以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不同的地理知識。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教學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學會運用微課進行適當的知識擴展,讓學生學會運用新技術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識;而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則不能給學生講解過多的知識,應以基礎學習為主,針對他們的微課,應當相對簡單一點,以基礎知識教學為主,保障他們的學習。通過有選擇性地應用微課技術,可以使班級里的每個學生都能收獲地理知識,降低他們的厭學情緒。
總之,雖然在很多學生和教師的眼里初中地理可能只是一門副課,但是地理所講解的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好地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地理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初中地理與高中地理銜接緊密,教師在教學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地理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探究地理知識的欲望,促使他們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
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技術上符合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它堅持短小精悍的課程單元,以突出重難點為優勢,能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地理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視野,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補充,非常有利于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深入學習和探究。本文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如何有效運用微課教學進行初中地理教學。
一、合理有效導入微課,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因為知識性較強以及有明顯的教育意義,所以逐漸對地理產生厭學的感覺,使得學習效率明顯地下降,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往在進行地理教學時,一般采用填鴨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最多使用多媒體將課本中需要展示的圖片以及文字以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局限性較大,不能總結重難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抓住重點,也不利于教師專業性的體現。而微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象,通過將課本中的重難點用地理專業的形式展現出來,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與時俱進的新鮮感,還可以啟發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地理知識,通過趣味性的教學不斷地擴充學生的知識網,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微課還可以通過動畫表現出復雜的地理現象,相較于教師的講解來說,這種表現方法更容易讓學生理解。例如,在講解如何治理黃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主要治理方法以圖片的形式通過微課表現出來,還可以適當地制作治理黃河的小視頻,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精益求精,整合章節知識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將教學內容進行濃縮,通過微課將濃縮的精華展現出來,這樣既不會顯得課堂內容較為空洞,教學資料較為膚淺,還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看待微課,深度地挖掘微課的優點,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進行內力作用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微課的設計思路固定在地殼以及變質的方面,收集更多的關于內力的知識以及圖片,然后制作成微課的形式,所有內容需要限制在10分鐘之內,這樣才有利于塑造地理微課的形象,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運用微課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時并且充分地整合整節課堂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學生的自我歸納。在平常的復習過程中運用微課,可將所W的知識重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微課的力量,進而更加有興趣地學習。
三、凸顯重難點,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地理部分重難點問題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如果依然借助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及時了解,且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信心;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微課給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促使課堂氣氛活躍,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時,要引導學生掌握“等降水量線”的概念。學生通過對課本內容的閱讀可能僅僅形成了模糊印象。此時教師出于對多種降水形式的考慮(包括雨、雪等),應通過短視頻、圖片資料以及Flas等微課形式,向學生展示南北方的降水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以“為何會形成這種降水差異”為引入點,對降水的影響因素以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深入分析。再如以地球運動為例,本章節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年齡較小,很難理解地球運動,因此,就可以借助于地球運動的Flas制作微課,地球運動到公轉軌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時,對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晝夜長短以及光熱等方面的知識詳細講解;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地生動和形象,課堂氣氛活躍,知識難度降低,學生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激發,加深了知識的學習和記憶。
目前,微課在國家教育改革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正是因為微課在內容上簡練并能抓住重點、在生活中應用方便并無特殊限制、在學習中可提高其積極性并可以滿足受教者的需求,所以微課的運用與發展才會越來越迅速。由于微課對人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泛,很多初中地理教師也將其應用在課堂上并進行不斷的創新。
一、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現狀
1.運用現狀
據劉贛紅、何秋蘭發表的關于微課在中小學教學的適用性的文章研究發現:對于學段而言,微課更適合各初中院校的教學,而對于小學與高中的教學影響卻微乎其微;對于學科而言,微課更適合初中的數學課程,而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課程的影響卻不明顯[1],由此可知微課更適合初中的數學課程,而其對于地理學科的影響卻遠遠不及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王玉龍、陳奕如對于當下初中生使用微課的現狀進行調查并表示:數學,語文及英語在微課中的應用共達49.4%,而地理學科在微課中的運用遠不及傳統學科。其主要原因是地理學科涉及的內容較廣,微課設計的時間較短、內容較單一及國家教育部對地理學科不夠重視。
2.研究現狀
如今,微課已經越來越受人們所關注,很多學者也對其現象發表了各種各樣的相關文章,這都在不同程度上說明微課對于國內教育界的重要性。在各大網站可以發現,關于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比起傳統學科而言少之又少,其現象與當下的初中微課教學的運用是相同的。很多骨干教師在親身經歷后,大多數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例如教師趙春芳,將《文理導航》與地球儀和地球這節n相結合進行了微課制作,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積極的影響。
二、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前景分析
1.微課教學和初中生心理的相適性
現如今在這個網絡信息化時代下,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對于人們而言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了,人們更加希望可以微、短、快等方式迅速的獲得信息,而微課正好符合這一性質,這也充分體現了微課教學和初中生心理具有相適性。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意志力與自制力不足,處理事情太過于感性化,在心理上可以更快速的接受微課教學模式。對于地理課程而言,一些專業的理論通過傳統的講解無法理解,而微課程卻可以通過文字、畫面、聲音等,使學生們可以更全面的掌握知識[2]。
2.微課教學和初中地理教學融合的優越性
與傳統學科相比較,地理學科更注重文字、圖片及圖表等內容,而微課程恰恰符合這一特點。例如,在地球公轉與自傳教學的講解中,仍是依賴于以往的教學方式利用地球儀等儀器是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模式,而利用微課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使枯燥的文字都變成多彩的圖片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是能夠制作出專業的微視頻等,人們無論是在家里還是車上,只要隨身攜帶網絡工具,就都可以學習。
3.微課設計是傳統教學改革的主體
微課程在教學中的積極影響大多數都與教師在制作微課程的用心程度有關系。盡管國內的教育一直都是為應試教育做準備,但是作為輔的地理課程也應充分發揮微課程的積極作用,引導教學改革。例如有一個大約15分鐘的微課程――《城市的癌癥》,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學生們可以通過微視頻了解到城市污染的現狀,以此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3]。只有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們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識,體會學習的奧妙。
三、微課對于初中地理教學影響的辯證分析
當下,微課程的發展趨勢逐漸上升,有些教師對此也有很多質疑。第一,認為微課程是短時的新鮮;第二,認為微課程只是“換湯不換藥”;第三,認為微課程沒有連貫性;第四,認為微課程技術不過關;第五,認為微課種類繁多,無法統一。綜上分析,對于微課在初中地理中的教學必須考慮到以下三點:第一,微課程開展情況不均衡,很多農村學校的設備、師資力量都不夠完善;第二,微課程的進行使知識點無法連貫在一起;第三,對于微課程的相關比賽,人們都只關注其比賽結果,卻忽視了在教學中的作用。
四、結論
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是從最傳統的私塾教育到現今的學科教育,最后發展到高科技下的網絡教育,這一發展則證明了課堂上對于微課的運用是高科技影響下的必然結果。所有新事物在產生之初,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會在時代的影響下不斷的進行改革,所以,人們要以正確的辯證觀點來看待微課對于自身的影響,在運用中不斷的檢驗并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微課程的關鍵特點就在于“微”,也就是將短時視頻作為主要載體,集中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闡釋。微課程有利于對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對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優化,凸顯隱性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1.初中地理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的應用
所有的微課程指的是以視頻為載體,圍繞一個知識重點或難點來進行短時間教學,一個微課程一般只包含一個知識點,時間不超過10分鐘。為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課程,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初中地理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設計中對微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微課程的觀看對象是學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來突破一個教學重難點。首先教師要對地理教學的主題進行設計,也就是確定微課程的主題,例如該微課程可以對某個社會熱點問題中的地理知識進行剖析、講述一個地理原理或者導入一個地理新課。其次,教師要對課程時間進行設計,充分發揮微課程短小精悍的優勢,5-10分鐘的微課程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教師要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盡管微課程的時間較短,但一個微課程中同樣應該包括各個教學環節,例如要有問題導入、教學活動安排、知識點講解、合作探究等環節。在對課程結構進行設計時教師應該突出微課程的“微”,應該迅速的切入知識點,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整個微課程應該突出重點,集中講解主干知識和重、難點。
2.利用微課程優化地理教學過程的具體對策
2.1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資源
從本質上來說,微課程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輔助資源,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輔助。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自主學習能力、讀圖能力、地理問題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學習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微課程作為自主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根據自主學習的需要,靈活的選擇各個微課程,充分發揮微課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世界的氣候》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氣候的地區差異”、“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3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制作成3個微課程,集中闡釋各個知識點,以供學生選擇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應用一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全班學生進行教學,不能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兼顧,微課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為分層教學提供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來實現同一堂課的異步教學,例如可以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制作幾個不同的微課程,按照課程難度將其分為A、B、C三個等級,供學生自行選擇。C級微課程為基礎微課程,主要是詳細講解本節課的知識點,并向學生提供基礎級習題,主要供地理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使用。B級為可成為一般為課程,在C級微課程的基礎上相應地壓縮了知識點講解的內容和時間,增加了習題的數量,提高了習題的難度。A級微課程為補充微課程,供地理基礎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使用,在本堂課知識點的基礎上補充相關的地理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2.2在微課程中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這也是微課程的一個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一種教學演示資源,運用圖片、三維立體圖等形式來呈現知識點,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初中學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間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僅憑教師的講解和板書難以讓所有學生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過程,而在微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動態圖進行直觀的三維演示,并搭配教師的相關解說,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接受情況對微課程進行調整,如有必要還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3在不同的課堂環節中運用微課程
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一個微課程既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過程,也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環節中的一個輔助工具。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將微課程作為學生的課前自學資源,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觀看微課程,并完成微課程中的習題測試。同時可以將微課程作為新授課中的導入環節,運用微課程進行導入。也可以將微課程作為課堂講解環節中的輔助工具,用微課程突破教學重、難點。在課堂討論活動環節,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觀看視頻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微課程中習題的完成情況,提出核心討論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
3.結語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使用微課程對地理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對地理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地理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還要具備更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初中地理教師應該以此為方向,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強在職學習和微課程使用經驗交流,以適應初中地理教學發展的需要。
作者:李妍 單位:常州市新閘中學
(一)地理微課概念地理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重點難點等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時間一般為5-10分鐘;內容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教學設計是課程教學的思想和靈魂,有了好的教學設計,才能使教學目標明確,提高微課教學效果。因此,做好每一次教學設計是做出高質量地理微課的前提。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的幾個要素地理微課是一種在線教學微視頻文件,在功能上,是教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的學習資源包,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視頻中教師會考慮到學生是觀看視頻的主角,因此會較好的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癥下“藥”。1.設計地理主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是針對地理某一知識點展開教學,便于將某個知識點講清楚、講透徹。地理“微課程”的主題有許多,比如:地理新課的導入、地理原理的講述、社會熱點問題的地理剖析等。2.設計課程時間短小、精練是初中地理“微課程”的突出優勢,因此,時間設計一般以5-10分鐘為宜,這樣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習的質量。3.設計課程結構初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過程應簡短而且完整,包括:地理教學問題的提出、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等環節。這里需要突出以下兩點:首先,知識點切入應迅速,做到快速吸引學生。地理“微課程”教學時間短,要想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必須使用恰當的教學導入來較快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內容講授結構應完整,重點突出。地理“微課程”是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主干知識,講解時重點難點要突出。要讓學生在學習后明確知道在這節地理“微課程”中學到了什么。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實際運用
(一)提供自主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微課有模塊化、個性化的設計理念,其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初中學生地理基礎薄弱,地理分析問題能力、讀圖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增強,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微課學習資源。如:學生在掌握世界氣候的分布時會有一定困難,這個時候,就可以反復觀看氣候分布的視頻,以理解分布規律。學生邊看,邊思考,世界氣候分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布規律是怎樣的,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識。
(二)再現地理過程細節,突破教學重難點對學生而言,地理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微課程”可以作為演示資源,把一些知識點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形成三維立體圖,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微課程,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使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說明地球自轉的過程和特征,同時理解自轉的地理意義。使用公轉運動視頻,說明地球公轉過程及地軸傾斜的重要特征,同時理解公轉的地理意義。
(三)形成分層教學資源,優化差異化教學地理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們呈“點”狀、碎片化,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同一堂課,教師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地理微課程可以實現異步教學,為分層教學提供了便利。
三、“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補充作用
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初中地理微課值得大力提倡。初中地理教師應根據地理教材特點對各年級各章節內容知識點制作微課形成微課資源庫放到學校網站等學習平臺,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的薄弱點來自主學習。地理“微課程”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能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
(一)微課讓地理新授課更靈活、豐富初中地理新授課中,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微課,作為課前預習微課;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問題,制作新課導入型微課,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對重難點做點撥,用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制作知識理解型微課,在學生合作探究后播放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凸顯靈感讓微課程在新授課中作用發揮到最佳。
關鍵詞:
微課教學;初中地理;優勢;作用;應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的改進和創新,許多新理念、新方法被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微課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應用模式,越來越受到教育教學者的關注和重視,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過程當中,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沖擊。初中地理教學應用微課教學,適應教學改革的大趨勢,大大提升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一“微課程”定義與特點
所謂“微課程”,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規頻為主要表現形式,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中就某個知識點而開展教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通俗來說,就是傳統教學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的創新,一般時間較短,控制在10分鐘以內,教學目標具體而明確,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形象的說明一個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包。地理“微課程”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較強,目標明確,主題突出,一般圍繞一個地理知識重點或難點,進行集中講解,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主題更加突出。二是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是隨著時間的加長在不斷地降低,時間越長,注意力越逐步下降,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微課程時間緊湊,一般控制在8-10分鐘,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三是更容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地理微課程一般由畫面、文字和音樂組成,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想象力和思考力得到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增強。四是高效快捷。初中地理微課程授課方式方便靈活,不受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時間較短,可以占用較零散的時間,學習的場所也不受限制,可以在學校、家中,室內或室外,可以隨時隨地開展。授課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隨著網絡的普及,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利用網絡在線學習與遠程學習等多種形式,方式靈活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方式。而且可以利用電腦、手機或各類設備來觀看“微課程”,不僅實現了移動化教學,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的觀看,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播放,對于較易掌握或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選擇跳過,極大的提升了教學的效率。
二“微課”與傳統教學相比的優勢所在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微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更容易掌控,主題鮮明。從學生方面來看,突破了傳統的“說教式”、“填鴨式”課堂,通過視頻觀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中掌握了知識,學習興趣更加高漲,學習主動性目的性加強。從教師方面來看,“微課”視頻教學使教師從繁重的講授式課堂脫離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程”,有選擇的將適合的資料視頻下載保存到電腦、筆記本或手機等設備上,可以進行移動式授課,特別適合觀摩課、評優課等教學。相對與傳統教學方式,更加靈活自由,一次成功的“微課程”可以反復多次使用甚至一定時期使用,也可以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可以說,“微課程”一經使用便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較大的沖擊,以其高效、優質、靈活等諸多特點,或將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對學生的興趣、能力的培養和成績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微課程教學對初中課堂的作用
1.有助于學生思考力的培養。地理雖然是一門文科,但是其很多知識點涉及到理科的思維,很多思維不太敏捷的學生,遇到一些偏理性的知識點便無從下手,很難理解和掌握。教師如果一味地采取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學生可能更加無所適從,甚至出現理解上的誤差。采取生動形象的“微課程”教學,展示的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和豐富,從聲、色、形等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更加直觀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疑難問題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2.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度成為教師冥思苦想的重要環節,提問法、故事法、創設情景法、引導法、反問設問法,等等,一代代教育者為此苦不堪言、絞盡腦汁的去嘗試和探索。而使用“微課程”教學,可以輕松的解決這個難題,學生可以身臨其境般的,通過視頻的觀感享受,直接調動起學習興趣。比如地理教學中一些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各種地理風貌,只要通過視頻展現出來,學生可以更直觀的接受,更容易被吸引到教學中來。所以,“微課程”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手段。3.有助于鞏固教學成果。“微課程”教學可以將學生不容易接受的難點知識,變得更為直觀和形象,學生可以較為容易的接受。另外,初中地理的知識點較為雜亂無章,知識點瑣碎,如果不能及時的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梳理概括和總結,很容易漏失知識點。微課的引入,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的反復觀看和復習,更加自由和快捷的學習和鞏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對一知半解的問題或者銜接性緊密的知識點,學生可以有所選擇的去復習,或者可以系統的去觀看整個章節的教學視頻,可以幫助學生梳理一個階段的知識點,使教學知識點更加連貫,通過知識點的串聯,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四初中地理微課程的應用1.初中地理微課程制作設計。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教學需要精心的設計,首先要確定教學主題,微課程一般針對初中地理知識中的難點或重點進行設計,一般只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時間上要有所控制,內容上不能繁雜。另外設計的教學方案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導入環節、講解環節、點撥關鍵點、歸納總結等各個關鍵環節要條理清晰。還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時準備的素材要豐富而實用,要搜集與本微課程內容關聯性緊密的素材,視頻、音頻、圖片與文字都要和教學內容相匹配,能讓學生形象直觀的得到知識點的傳授。同一教研室的教師要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共同討論、設計和制作出優質的微課,更加高效的服務于地理教學。2.豐富地理微課程的內容。初中地理微課程除了優秀的教學設計外,要融入具有一定視覺沖擊力的元素,或優美動聽的音樂,或活潑形象的動畫,或具有跳躍感的畫面,都需要地理教學者扎實的微課制作的基本功,熟悉和掌握微課制作的技巧和方法,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斷地豐富微課的內容,要使教學的內容有個性、有特色,能被廣大學生認可和接受,需要廣大教育者不斷學習探索和創新,在教學中加入豐富的設計元素,讓教學內容更加的形象、生動而具體,活靈活現的展現給學生,并把復雜的知識點通過技術化處理,更加的容易理解和接受,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更加明確,學習地理的興趣更加濃厚。3.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程”的本質實際上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簡單快捷的輔的學習形式。在地理學習中,一些學生讀圖能力較弱、地理問題分析和探究能力水平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地理知識相對較為薄弱,針對這些學生,在具體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微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把“微課程”資源帶回家作為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實際需要,有目的性的選擇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從而解決自身學習中沒有理解的問題,補足學習的短板,促進整體學習水平的提高。4.合理開展異步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一般只采用同一套教學內容和同樣的教學手段,來從事教學活動,整個班的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區別對待。而微課程有效的避免了這一尷尬的問題,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資源的便利性特點,對學生進行異步教學,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制難易度不同的“微課程”資源,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建議和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進行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受到教育,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從而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和能力,提升教學成績,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能力。5.要重視教學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要重視各個教學細節,要經過深思熟慮和實踐的檢驗,通過設計者的辛勤制作,設計出一個不僅有深度、有廣度、有內涵、有特色的優質微課程,要讓學生從微課程中找到一種愉悅的觀感享受,不僅能接受知識的熏陶,更能引起深層次的思考。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設計微課程時,實時加入一些引人思考的問題,要條理清晰、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帶入到地理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想象力和思考力。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起到了更好的輔教學的作用,學生通過微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都得到了“雙提升”,因此也符合新教學理念。廣大教育教學者今后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和創新,使更多優質的微課程層出不窮,更好的服務于教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同.初中地理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7).
微課對于高中地理教學體現的價值是現在所探討的一個流行主題,微課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所起到的輔助作用顯而易見,其使得高中地理教學的教學方式得到優化、教學內容要點突出、教學手段得到強化,其都是微課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所具備的價值以及作用。但是其所具備的價值并沒有較為明顯的特點,以及起到的作用較為表面,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進,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不是微課的應用價值不高,而是對于微課的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時間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就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而后進行其具體價值體現的探討研究。
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現微課價值的具體方式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所倡導的是利用短暫的時間進行知識的深刻學習和理解記憶;對于抽象的知識概念進行具體形式的形象化;對于難以掌握的知識進行多形式教學。其應用的范圍以及應用的方向主要以教育界為主,在我國發展的時期有限,仍存在較大的問題,需要進行合理方向的改進。其主要凸顯出來的問題是應用的位置較為隨意,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有計劃地使用微課這一輔助教學方式;微課與課堂教學的結合較為生疏,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通過對微課進行全面的剖析,再將授課內容進行分析,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行多次實踐,找出最恰當的有機結合方式;學生對于微課的利用率還有待提高,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具體解決策略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現的微課形式多樣化,并要求學生在課下使用微課進行鞏固知識。
1.地理教師有計劃地使用微課
地理教師在微課的使用上存在的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是對微課的使用較為隨意、無計劃性,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是教師使用的微課視頻大部分都是直接引用網絡上現成的或者其他教師的,因此,在使用上無法很好的駕馭。這一問題導致的后果就是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無法順利進展,一旦出現的圖形或者字母具有個人特色,教師就很難向學生進行全面的解釋,會造成教師講得籠統隨意,學生聽得一知半解,很大程度上導致地理教學的質量停滯不前。對這一問題提出的解決方式是教師對此進行合理的計劃,即教師進行備課,教師在發現所應用的微課視頻存在具有個人特色的符號時,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的理解進行全面的剖析,或者將其進行修改。以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全球氣壓帶為例,全球氣壓帶對于學生而言是較為陌生抽象的一個名詞,主要是其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學生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這一知識,因此需運用微課進行具體化。教師在搜集大量的相關微課題材時,通常會出現標注的風帶名字不同,以及會附帶一些其他的知識等,教師就要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這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則會得心應手,對于學生對此的理解和知識的吸收有利而無害。
2.地理教師全面了解微課并聯系實際進行運用
教師在微課的使用過程中通常會忽視一些必須考慮的實際情況,如學生的實際地理知識儲備量、教材內容重點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等,一旦忽略這些重要因素則會導致教師在學生對此無概念的時候進行直接的授課,沒有相對的一個過渡期,使得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較為困難,難以吸收。其主要的應對措施是將微課的實際應用與實際相結合,在對學生能力、教材重點等信息進行獲取以及分析后,再進行相關知識微課的設計。以高中地理知識版塊中的經緯度為例,地球儀上整體經緯度的辨認相對簡單,但是拿出地球上一塊區域的經緯度辨認則相對較難,經緯度與其他知識的結合學習則更加困難,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需要考慮學生對于經緯度這一知識沒有概念這一問題,在微課的設計上講求循序漸進。例如,從赤道入手,在初中地理的知識中學生接觸過赤道這一概念,通過微課進行平行平均畫線以及垂直平均畫線,然后向學生闡述這就是所謂的經緯度,就像坐標一樣用來確定位置,從而使學生在理解經緯度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3.地理教師客觀增加學生接觸微課的頻率
學生接觸微課往往都是在課堂之上,在課下學生沒有進行微課的合理運用以及利用,微課是一個能夠使得重點突出、知識概念鞏固的工具,因此,合理科學地運用微課是加強學生學習地理的有效手段。以氣候、海洋水循環、洋流等知識為例,學生對此的學習往往較為表面,以死記硬背為主,這對于該方面的知識學習較為不利,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通過借助微課這一工具來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將使用的微課視頻以及其他微課形式記錄下來,將討論的過程以及結果進行記錄,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在此過程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微課的接觸以及交流,使得學生對此的興趣以及學習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
二、結語
高中地理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讓學生理解一些氣候變化的原理,拓寬學生將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順應時展的腳步,應用微課來輔助教學,從而提高地理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崔成昌.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發和運用的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5(2):75-75.
2.郭晶晶,劉艷麗.淺談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4(12):75-75.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28-01
前言:目前“微課程”已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運用它,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認知特點,為學生設計出十分鐘左右的,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精小,并且能夠將所講地理知識點集中說明的視頻與音頻,并在最短時間內為學生呈現出更加優質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不斷提升。
一、地理微課程的具體制作
首先,教師應明確教學主題,微課程通常都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主要是地理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如時差計算、氣候差異等內容,也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適當的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如,地獄文化、人文環境等。其次,是要合理規劃設計課程導入、講解、提問和總結等教學環節,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學方案。最后,則要結合教學內容與要求準備相關教學素材,如,視頻、音頻和圖片等[1]。此外,在制作微課程過程中,教師應將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在確定教學主題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的聯合其他地理教師一同討論設計,進而為學生呈現更加優質的微課程內容。
二、不斷豐富地理微課程內容
要想微課程的積極作用能夠在地理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不僅需要精美的設計,還應該適當的融入一些具有沖擊性的視覺元素,以及優美生動的畫面。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準確、靈活的掌握與應用微課程的制作手法和技巧,還要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進而使地理微課程內容能夠得到不斷豐富,并且能夠充分體現出自身的教學風格,使其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常常會涉及到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或者是涉及到空間現象的一些教學內容,如,經線緯線、氣候的形成,以及氣溫變化等。這些內容都能夠用做微課程的教學主題。所以,在微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科學整合與利用,并利用計算機技術適當的加入一些動畫元素,進而為學生呈現出更加生動、直觀的微課程,并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從而更加輕松、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2]。教師只有豐富地理課堂的微課程內容,那么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重視微課程的各個教學細節
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教師應注重每一個教學細節,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與鉆研,進而為學生呈現一個具有一定深度、完整的微課程,進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觀看和學習微課程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高,并引導到學生對其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師在運用微課程開展地理教學活動時,除了要為學生解析其中的難點與疑問,還要設計出相應的微問題,利用邏輯思維對地理教學內容進行統籌規劃,將一些教學難點和重點劃分成多個小主題,并在精心設計過后,以微課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進而幫助學生有效突破學習難點。比如:在講解關于“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的相關知識時,由于其對于學生來講學習難度較大,對此,教師就可以將其教學內容劃分成多個小主題,如,緯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陸因素等等,并科學的指導學生進行這些微課程的學習,從而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
四、積極的采用戶外和實踐活動素材
初中地理教學是一門與自然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很多地理知識要想使學生獲得透徹的理解和掌握就必須要要在戶外進行,而戶外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雖然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的教學時間。而利用微課程,教師可以將一些戶外和實踐教學的視頻內容通過一定的加工,以微課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3]。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并對地理與生活的關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夠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實際生活中怎樣使用地圖;參與戶外活動時怎樣辨認方向等內容都可以通過微課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總之,利用“微課程”來設計和組織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充分滿足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實際要求,也能夠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化整為零,指導學生進行分散學習,進而幫助學生有效降低學習難度。同時,也由于微課程運用的時間較短,教師設計和組織起來也比較容易,教師可以科學有效的利用課堂教學中的零碎時間來開展,從而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更加豐富的地理知識,同時也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教學水平,在設計和組織微課程過程中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99
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難點就是地理事物的運行規律和地理方位的相關特點。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粉筆教學的方式,在黑板上進行相關的地理圖示和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然而,由于地理事物的規律相對復雜、晦澀,因此成為高中學生最頭疼的一門學科。通過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協助教師通過視頻和動態圖畫進行地理知識教學,能夠在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充分幫助學生理解地理規律和零散的知識點,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下面,筆者針對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策略和意見,希望能夠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進步。
一、地理微課的教學特點
進行微課教學,就要積極了解微課的相關特性和優勢,從而才能更好使用微課為高中地理進行課程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教學逐漸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從視頻設計、動態演示以及相關的音像結合等,給微課教學帶了巨大的發展優勢。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
(一)地理微課教學的趣味性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微課教學中運用十分廣泛,并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微課教學過程中,由于地理課程的學科特性影響,微課教學能夠同時通過使用文字、動畫、影視、PPT等進行相關的地理規律和事物特性展示,能夠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晦澀、復雜的地理知識。與此同時,通過微課的演示功能能夠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進行具體化的教學,有效傳授給學生,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地理課程中有關水循環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能夠用動態圖畫演示的過程將水循環的過程通過微課進行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地理教師能夠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水循環的過程,在學習到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地理微課教學的生活性
學習地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中去。學以致用是地理教學的基本原則,因此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課本是地理學習的基礎性材料,在課本學習的基礎上我們要加強地理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將平時在課本上學習的地理知識充分的應用于生活實際,提高生活質量。例如,在地理教學必修一中講到“河流地貌的發展”章節時,教師要積極聯系家鄉十年和二十年的道路建設、城區分布以及河道變化,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加以分析,將家鄉的實際問題與課本理論相互印證,讓學生在感受河流變化對生活的影響以及科學技術改變我們生活的環境。
(三)地理微課教學的綜合性
地理學科教學存在獨特的教學學科特點,區域性和綜合性是地理課程的重要基本學科特點,因此學好地理教學就要結合這兩個特性將理論問題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高中地理課程設計范圍廣、學科知識相對寬泛和復雜。所以,地理教師在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準備相關的教學材料,根據課程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的制作微課,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應用學科有機的聯系起來,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和意義,在微課中盡可能多的體現地理知識重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考點,使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識。
二、微課在地理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一)生動有趣,有助于地理學習中積極學習興趣的培養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課程而言,微課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維發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成為微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習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和引導,能夠為學生提供中促進學習效率的動力,因而,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趣味性為主的原則,積極選取一些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圖片和詞語,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素養和微課優勢。
(二)短小精煉,有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
與初中地理課程相比,高中地理課程知識容量較大,知識體系復雜,每一堂課都會存在很多難點和重點,這樣的課程特點給學生的課堂學習帶來很大的負擔。高中地理微課教學具有短小精煉的教學特點,將不同的知識體系和知識重點進行合理的濃縮,從而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快速性的復習和重點突破,提高學習效率。正常的微課教學時間為6-10分鐘左右,很少存在微課時間超過10分鐘。在10分鐘之內的微課教學過程中,能夠對課程中重點和難點進行合理的講解和分析,突出學習重點,提高內容的精煉性。
(三)資源多彩,有助于呈現多元化資源融合
微課教學主要依靠“微視頻”進行相關的課程設計,并在整合“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等內容進行課程活動的基礎上,采取教師合理分析的方法,因此能夠營造一個與具體實際活動緊密結合、合理分析的“課程教學資源模式”,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微課中版圖、PPT、白板、視頻等都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夠給學生呈現一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素質教學的發展。
三、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加強微課教學模式,能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我結合實際案例,對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導入預習,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課程分地理和自然地理兩個部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進行預習,通過微視頻以及課程的相互結合,對課本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了解,從而對整體知識框架有一個具體的把握。例如,在學習“地殼運動”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學生要對相關的褶皺、斷層等概念進行了解,在把握概念的基礎上,對形成過程進行自我分析,為課程學習做好準備。
(二)延伸擴展,幫助不同程度學生需求
對于高中地理而言,由于其特殊性的影響,很多學生對于地理的掌握程度相對存在差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進行地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微課教學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均衡的設計,通過恰當的問題設計、知識點回顧以及課程復習、預習等幫助不同的學生進行地理學習,促進整個教學的共同進步。
(三)課后知識鞏固
在教學之后,學生需要在課下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這一過程有利于學生查漏補缺,彌補課堂中學習時的不足,而且能夠進一步消化知識,鞏固記憶,從而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地理知識比較雜亂,學習起來比較費力,而通過微課的使用,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或者圖片將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復習與鞏固,加深對已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總結之前的內容,進行前后聯系,融會貫通,對于不太熟悉的知識,進行再次的深入學習與總結,進一步進行掌握,把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以加深理解。通過這樣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并形成更為牢固的認識。這樣的過程能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有效性。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雖然只是一種正在趨于成熟的輔教學手段,但是其根本特點對于課程教學具有很大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高中地理學科而言,通過微課的特點合理的設計地理教學課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地理教學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1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了各教師思考的主要問題。初中地理課程并不在中考的考試范圍,因此受到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忽視。加上地理教師教學方式的單一和教學模式的落后,導致學生興趣較低,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受到嚴重的影響。要改變這種現狀還需要初中地理教師利用心理學相關知識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相關分析,以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
1心理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指導意義
就心理學知識而言,積極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改善受教育者的教育環境和心理情緒來促使受教育者獲得各方面發展。初中地理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分為三個部分,即知識和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傳統教學中,由于地理學科地位較為尷尬,加上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大部分教師選擇將地理課程當成副課進行教學,教學形式較為簡單、敷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更加不利于學生在人格塑造、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則能夠從這些方面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利用心理學相關知識,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情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2心理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2.1 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心理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首先需要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教師的教學心理是否健康、積極向上對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積極性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首先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要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需要從幾方面著手:第一,學校加強對教師的人性管理,重視對教師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關心,給予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適當傾聽教師的教學心聲,解決教師的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難題。當然,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適當提高教師的工資和福利水平,滿足教師的物質需求;第二,教師要加強自我教育,轉變正確的工作心態,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看待教學和教師這一職業,提高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同時,教師還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和不怕挫折的勇氣,要能夠正確看待教學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勇往直前;第三,學校要給予教師更多的獎勵和表揚,幫助教師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自信心。教師也需要不時進行自我鼓勵,提高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勝任教學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體會其中的樂趣和成就。
2.2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表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的交流和溝通能夠從心理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和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聯系,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需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做事盡量做到公平、公正,不讓學生感覺偏心。大部分的教師在對待學生方面均缺乏一定的公正性,教師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比較喜歡,而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愛搭不理,甚至討厭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在這樣的心理下必然無法對學生進行一視同仁,而受到教師更少關注的學生必然也會感覺到教師的厭煩,最終使師生關系越來越惡劣。因此,教師首先需要轉變對學生的看法,公平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甚至要更加正視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較自卑的學生,鼓勵這部分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長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此外,教師還應該主動加強對學生的交流和聯系。許多學生對教師具有崇拜之情,他們渴望與教師獲得更多的交流,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在課后或者課堂中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多向學生提問,課后多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生活狀況,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提高班級的凝聚力,促進學生的學習。
2.3 向學生滲透積極心理學教育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工業可以通過向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學教育的方式來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地理教師向學生滲透積極心理學教育的主要方法可以有三種:第一,通過言語交流,讓學生明白積極心理學給學習和策劃你蓋章帶來的好處;第二,通過行動來渲染學生的積極情緒,以實際行動帶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每天面帶微笑上課,自信發言,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正面情緒影響;第三,增強對學生的表揚,潛移默化的強化學生的積極心理,減少學生的負面情緒。
2.4 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當學生處在良好的、健康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效果自然會更好。教學環境包括三個方面,即校園環境、課堂環境以及家庭環境。要求學校價錢更自然環境建設和人文環境建設,讓學生在校園環境和積極向上的校園風氣中受到內心的鼓舞,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而教師在課堂中應該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的活躍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家庭教育則要求家長對學生多鼓勵,為學生樹立更多的信心。
3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要求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向學生滲透積極心理學教育,同時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胡久龍.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地理教學改革實踐――以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 教育導刊,2011,07:79-82.
[2]李丹. 適度把握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