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7 17:2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篇(1)

二、國家文化戰略的實施離不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促進我國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為了促進人類社會文化創新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促進文化多樣性的主要動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創造的,同時也是推動人類發展的重要力量。針對我國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創造性的轉變,也就是從我國國情出發,結合實際,用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使之符合文化發展的需要。保護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從國家文化戰略實施的角度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對促進我國文化創新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保護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是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具體表現,而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多樣性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重要的核心內容。在我國,尤其是近些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盡管已經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是在實際保護工作上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最具特色的“貌合神離”的工作方式應該盡快轉變。同時,我國從上到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發展的關系十分關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化劃進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工作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促進我國經濟和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文化認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我國共建和諧社會有促進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同時為今天的和諧社會也作出了貢獻,它和國家文化戰略的性質有一定的統一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有利于我國共建和諧社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利于實現國家現階段整體目標。要切實建設和諧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就一定要進行到底,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有眾多利于共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因素,加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是一個文化體系,它可以從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等各個方面向我們灌輸營養,使我們的社會在文化當中吸取更多有益的東西。

三、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策略

(一)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財富,與有形的文化遺產相比,它關系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傳承,一旦瀕臨危險,就將會帶給我們無法挽回的遺憾。多年來我國的傳統文化急劇流失,當年的敦煌文書最完整的資料流失到日本,樓蘭古城的資料也被鎖在大英博物館中,湖南灘頭年畫也被日本和德國收藏,所以我國要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采取積極的措施極力換回和保護這些珍貴遺產。

(二)充分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面對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危險狀況,一定要充分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保護工作實施的過程當中更加有針對性的加以調整。隨著生態文化的改變,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即將逝去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的危險,加之現在的保護工作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一定要提高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時刻有種緊迫感。

(三)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規律

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和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堅持的原則和方式是緊密相連的,在不改變發展規律的同時又不對未來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盡可能地在緊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規律的基礎上尋覓更好的保護手段。只有這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各個項目才會在交互規律的影響中得到發展。

篇(2)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間”。按照這一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兩類:(1)傳統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等;(2)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

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1)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2)傳統表演藝術;(3)民俗活動、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技能;(6)與上述表現形式有關的文化空間。

二、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提出之后,社會各界紛紛把注意力投向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當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球化過程中地方文化自覺的一種表現。在全球化面前,地方的人們開始認識、理解本土文化,并且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所謂“文化自覺”,其意義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們對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文化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有充分的認識。這種文化的自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直接推動力。

在全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浪潮的推動下,我國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配合社會各界為打造和諧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全球重視文化多樣性保護的大背景下,開始把民族文化的保護納入重要工作的范疇。相繼出臺有關法規、辦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法制化、規范化。

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強調了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目標和方針,并對如何建立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和協調有效的工作機制做了重要闡述。通過對全國范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我國全面啟動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工作。在普查的基礎上,形成普查報告、保護項目清單,建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地圖等。

在做好資源普查工作的同時,我國也注重從法律上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這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管理、利用、保障措施及法律責任非常有利。

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問題

(一)整體隊伍不健全,專業類人才緊缺

我國各級文化部門大多數尚未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機構的設置落后于工作的開展。原有的專業人才隊伍或老化,或流失,到目前為止已蕩然無存,現有人員崗位不定、業務不專、質量難以保證。

(二)經費資金不足,制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經費資金不足是長期制約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最大瓶頸,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更是極度匱缺,使該項工作啟動難、開展難、深入難。特別是近年來市場經濟意識在群眾心目中越來越強,沒有一定的經濟力量做支撐,群眾難以配合工作。

篇(3)

鄉村文化遺產是鄉村社會歷史變遷中的寶貴財富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給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的鄉村文化體系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面臨著解構和重組的危機。目前,我國的鄉村社會正在發生著這些變化:首先,鄉村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就業,精英群體嚴重缺失,鄉村生產力不足,難以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其次,鄉村的行政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其管理體系正在發生著變革。最后,鄉村正在大力進行城鎮化建設,鄉村空間正在重新布局,許多傳統布局被打破和淹沒。因此,和改革開放以前相比,傳統鄉村生態正在消失,許多鄉村文化正在衰退。

鄉村文化作為鄉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的靈魂所在。為了促進鄉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經濟和文化上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也就需要有效協調鄉村和城市文明良性發展,促進鄉村和城市文明共同發展。同時,鄉村文化遺產是鄉村社會歷史變遷中的寶貴財富,隨著現代社會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傳統鄉村文化遺產的發展逐漸受到壓制。因此,必須加強對鄉村文化遺產的保護,引入政府力量,構建完善的鄉村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才能盡量減小市場經濟利益思想帶來的影響,為鄉村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

城鎮文化使鄉村獨有的文化魅力減退

目前,中國社會建設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城鄉一體化要求城鎮和鄉村在功能定位上必須實行一體化,在社會公共政策服務上要實現公平公正。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現農業和工業收入分配的統一性,也就是在政策和產業上實現統一互補,鄉村和城鎮居民必須享受相同的待遇,這樣才能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城鎮和鄉村居民在收益上沒有實現真正的平等,沒有充分體現鄉村的獨特社會價值,沒有充分認識到鄉村的獨立性特征。相關學者研究發現,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應該是城鎮和鄉村共同發展建設,由城鎮向農村覆蓋,逐漸消除城鎮和鄉村建設之間的差別。正是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城市工業文明逐漸發展成為當前社會文化的主體部分,l村文化逐漸失去其獨特魅力。

城鎮文明需要通過自身的現代化價值觀去影響傳統鄉村文化中的消極文化價值觀,打破鄉村文化的局限性。鄉村文化不能一味地趨附于城鎮文化,而是要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體現鄉村文化特色,實現和城鎮文化的交流互動。這樣才能彰顯鄉村文化的內涵和魅力,通過淳樸、悠久的鄉村特色文化去改善城鎮功利性文化思想。因此,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保護我國的鄉村文化遺產,這也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現代科技文明沖擊鄉村文化遺產保護

在現代化科技文明的影響下,我國的鄉村文化正在消失,其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第一,鄉村規模正在不斷縮小,而傳統鄉村中的鄉村文化也在不斷消失。第二,在城鎮化文明的影響下,現代鄉村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我國正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許多鄉村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根據相關調查統計顯示,在2001年時,我國的鄉村數量有幾十萬個,許多現存文化遺產保存比較完整,具有豐富的鄉村文化遺產。但是從2001年至2010年,我國的鄉村數量正在不斷減少,平均每年減少8000多個鄉村群體。2010年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只有9萬個左右的鄉村。由此可知,我國傳統鄉村消失的速度在不斷加快,鄉村人員正在迅速外流,鄉村文化遺產受到破壞。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的鄉村文化遺產保護減弱,很難應對現代科技文明的沖擊。同時,許多地方政府在鄉村發展戰略中,過于重視鄉村經濟發展,忽視了鄉村文化發展,缺少政府力量的推動,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強。

鄉村文化精英人員流失,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不斷減少

近幾年來,我國鄉村產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城市勞動力市場的開放,對鄉村人員結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社會流動方式雖然給農民帶來了大量收入,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導致農民群體被解構。農民群體迅速外流最終會導致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使農村勞動力迅速減少,農村老齡化程度加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留守兒童增多,農村老人養老問題。隨著全國勞動力市場化進程加快,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使得鄉村文化遺產的傳承者和保護者逐漸消失。鄉村文化保護的主體不斷消失,許多帶有鄉村文化特色的建筑物紛紛被拆除。一些現代化企業紛紛進入農村辦廠,給傳統鄉村帶去了現代化工業文明,而農村只剩下了老人、婦女以及兒童,難以保護鄉村文化遺產。

完善鄉村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保護制度,恢復鄉村文化生態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鄉村文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各種困境。因此,必須完善鄉村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保護制度,恢復鄉村文化生態,加強對鄉村文化遺產重要性的宣傳,才能促進鄉村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

完善鄉村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保護制度。國家部門和政府單位要進一步完善鄉村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保護制度。對于保護鄉村文化遺產的繼承人,給予相應的生活補助和榮譽稱號,為其消除后顧之憂。同時,對于鄉村文化遺產保護的繼承人進行考核評審,國家和政府要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嚴格挑選繼承人和保護人。具體而言,首先,根據每個項目的鄉村文化遺產,選擇明確的繼承人,讓其負責每一個項目的傳承和保護。其次,國家文化部門要收集相關的鄉村文化遺產名錄,開設文化遺產保護網站,對于申請繼承鄉村文化遺產的個人,進行嚴格審批。最后,定期對鄉村文化遺產繼承人的相關技能和傳承知識進行考核,如果考核發現不合格,取消其傳承的資格。只有挑選合格的繼承人,才能使鄉村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恢復鄉村文化生態,加強對鄉村文化遺產重要性的宣傳。目前,我國的鄉村文化生態正在不斷流失,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工業文明逐漸沖擊鄉村本土文明,必須讓鄉村本土人員認識到鄉村文化生態的重要性。具體而言,首先,可以對鄉村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以地區特色產業帶動經濟增長,這樣才能留住更多的鄉村精英人員在當地就業,防止鄉村文化保護后繼無人。其次,積極開展鄉村文化活動,豐富鄉村社會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祛除社會功利性思想,對于鄉村文化團體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恢復鄉村文化生態,大力宣傳鄉村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引起鄉村人民的重視。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

篇(4)

開展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與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首先應當充分了解紫鵲界梯田的農業旅游資源。紫鵲界梯田位于我國的湖南省,處于資江水域中游地區,降水量也相對較為充足。紫鵲界梯田坐落于水車鎮之中,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為農作物和林業作物。隨著近年來旅游業的不斷興起,紫鵲界梯田居民也充分的利用了當地的地理優勢,獲得了較高的旅游經濟收入。紫鵲界梯田的農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梯田的優美的自然風光景色以及歷史悠久的文化,都使得紫鵲界梯田具有巨大的農業旅游資源開發潛能。因此紫鵲界梯田具有純正的、不可忽視的耕田耕種文化。開展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與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二、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農業旅游文化

遺產保護的影響探究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程度,直接決定了紫鵲界梯田居民對于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和采取的行為。開展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影響探究,可以將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程度分為以下的幾種類別。

(一)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認知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程度的影響

紫鵲界梯田居民中,通過家庭旅館或者是家庭餐廳獲取經濟收益的人群比例相對較高,因此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使得其關注紫鵲界梯田的農業旅游發展狀況,因此對于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認知程度也相對較高。但是有部分的年輕人由于主要的經濟收入是依靠去其它地域階段性的打工獲得,與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的開展的聯系相對較小,因此對于當地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認知程度也相對較低,甚至存在著一定的破壞行為,因此當地和旅游發展部門、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其它相關部門都應當給予這一問題以足夠的重視。

(二)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熱愛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程度的影響

在紫鵲界梯田居民中,居民對于紫鵲界梯田的感情深度是隨著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成度的增強而遞增的。由于年級較大的人對于家鄉的地方依戀程度明顯會高于年輕人,因此這意味著紫鵲界梯田居民中年紀較高的人具有較為強烈的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而紫鵲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輕人的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則相對較差。由于鵲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輕人是將來進行鵲界梯田的農業旅游文化傳播的中堅力量。因此當地應當加大對于年輕人的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保護的重要性的教育和宣傳,提升紫鵲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輕群體的地方依戀程度,進而加強其對于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文化的情感和熱愛程度,促使當地的年輕人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的進程中。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文化的良好的保護和發展,不僅可以有效的為紫鵲界梯田居民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提升紫鵲界梯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促使我國的文化保護工作更加順利、穩定以及可持續性的發展。

(三)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保護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力度的影響

雖然紫鵲界梯田居民具有較強的地方依戀,但是由于當地的居民的能力有限,農業旅游的工作的開展缺乏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因此其保護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力度也相對較低。根據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業文化遺產工作的開展的資金匱乏和技術支持欠缺的問題,當地政府需要加強保護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資金投資,進而有效實現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的開展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的提升,進而促使紫鵲界梯田農業旅游文化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力。開展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與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從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認知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程度的影響;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熱愛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程度的影響;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對于其保護農業旅游文化遺產的力度的影響三個角度進行思考可知,提升紫鵲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戀程度,是加強紫鵲界梯田居民對于農業旅游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的重要方式。

篇(5)

一、非遺的傳承模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口承的文化,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圍的群體中得到傳播和傳承。一段口頭文學也好,一個民間舞蹈也好,一種手工技藝也好,一種民間知識也好,凡是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圍的各種文化類別和事象,無不是通過民眾的口口相傳而被傳播和傳承的。并且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集體的創造。集體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顯著、最重要的特征。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口頭語言形態的、肢體表演形態的,還是手工技藝形態的、文化空間形態的,都不例外。其原始雛形,都是由某些杰出的社會成員個人創造出來,然后經社會群體在漫長歷史時段里的傳播和傳承,并在傳播和傳承中由多人的參與,從而形成某個相對穩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項目。

二、非遺傳承人保護的重要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燦若星河的文化遺產,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又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們不竭的精神財富。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其產生、傳承和發展始終由其載體――“老藝人”即傳承人來完成。這些傳承人掌握并傳承著古老的民間文化知識和民族技藝的精髓,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代代相傳的“基因”。如果沒有了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自然消亡;如果沒有傳承人堅持非物質文化的生態延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話。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以人傳人的傳承特點,決定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我們在花錢買票欣賞美國大片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西方價值觀念的滲透和影響。在這種形勢下,在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程中開展命名傳承人工作,就是傳承承載著民族文化血脈的基因和符號,就是促進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性繁衍和茁壯。唯有做好保護非遺傳承人工作,我們才能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才能延續文化的血脈,才能知道我們從何處來,最終要到何處去。

三、加強非遺傳承人保護的策略

1、加強對非遺傳承人保護的重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娛樂形式日益多樣,審美標準明顯不同,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被遺忘的境地,一些傳承人成為被冷落的對象。據調查,非遺傳承人雖然用畢生的心血和精力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但由于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導致大多傳承人生活還比較貧困,這當然不利于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其中少數行當,如剪紙,內畫、陶瓷、石雕等代表性傳承人,雖在嘗試走產業化之路,但也面臨著創作與經營、傳承與生存的沉重壓力。這些為了民族文化和藝術血脈延續的藝人們,用行動書寫出自己的多彩人生,用不懈演繹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五彩繽紛,執著追求而無悔,卻在經濟大潮和盲目媚洋崇外風氣的沖擊下成了社會的弱勢群體,造成民族文化血脈令人痛心的流失和削弱。另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非遺傳承人年事已高,但后繼乏人,人亡歌息的現象已普遍存在。從這一現實和后果看,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懷,不僅是各級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也是值得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借鑒經驗對非遺傳承人保護。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方面,世界上不少國家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他們從政府到民間,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無形文化財富”和國寶,從各方面給予支持和關懷,并形成制度和法規。如日本保護歌舞伎、相撲,韓國保護端午祭,法國保護民間工匠,意大利制定保護神父政策等,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定期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傳承人的傳承、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為了使民族文化后繼有人,韓國政府還為遺產履修者(學習者)發放“生活補助金”,要求他們必須跟隨傳承人學習6個月以上,并在相關領域工作一年以上。

3、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社會地位。現實生活中,年輕人對好萊塢明星、流行歌曲往往能夠如數家珍,卻不知道故鄉有哪些歷史名人、幾種特產、幾種值得在世界上驕傲的技藝。造成這種社會現象不是哪個人的責任,而是民族文化教育削弱和西方強勢文化侵襲的結果,是較長時間以來對民族文化不重視和外來文化強勢沖擊的結果,是民族文化傳承人得不到應有尊重和保護的結果。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事業,是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生命線”。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社會地位,解決他們生存和傳承的困難,不僅是當務之急,還應是一項長期政策。

4、加強對非遺傳承人的普查。保護非遺傳承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做出積極努力。目前,文化部已分批認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省也都分批認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對于保護非遺傳承人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非遺傳承人大多文字水平不高或不識字,因此搶救和保護非遺傳承人首先要搞好普查,全方位立體記錄、拍攝、整理民間的口頭文化與技藝流程,調查其傳承方式、流脈和相伴的各種民俗活動事象,妥善搜集保存相關器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非遺傳承人保護,創造適宜傳承人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環境和土壤,使傳承人所承載的民間文化和藝術真正成為鍛造民族品性和形象的熔爐,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理應成為每一位公民的責任。

參考文獻

篇(6)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與文化多樣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的定義及其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寬泛,包括以下方面: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與長期以來用于行政性、地方性規范性文件和學界探討中的“民族民間文藝”、“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同義。

2005年10月第3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中,“文化多樣性”被定義為各群體和社會借以表現其文化的多種不同形式。這些表現形式在他們內部及其間傳承。文化多樣性不僅體現在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表現形式來表達、弘揚和傳承的多種方式,也體現在借助各種方式和技術進行的藝術創造、生產、傳播、銷售和消費的多種方式。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文化多樣性對于人類來說,就像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這樣表述多樣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當芭比娃娃成為全世界小女孩夢寐以求的玩具時,達斡爾族的哈尼卡紙人玩偶開始漸漸“失寵”;當好萊塢的大片、NBA的球星紅透亞洲時,這些國家的部分傳統劇種、民間體育卻面臨瀕危。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從經濟向各個領域擴展,傳統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缺乏保護而破敗,民間藝術由于資金缺乏、保護不力而后繼乏人。

新加坡新聞、通訊與藝術部部長呂德耀說,在如今的開放社會中,文化發展卻面臨著消極的影響。借助互聯網、進口大片這些渠道,西方的理念正沖擊著傳統價值觀。不丹內政與文化事務大臣明朱爾·多爾吉在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上表示:“面對全球化的浪潮,我們必須全力保護好我們的身份,而保護好我們身份的唯一辦法就是存續和弘揚我們的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二戰中,人類各種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了無情地破壞和殘酷地摧殘。二戰后,世界各國政府開始普遍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1954年聯合國專門就“戰爭狀態下”如何保護文化遺產,通過了一個國際性的海牙公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際社會逐漸接納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的國際公約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于2003年10月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6年4月正式生效。

為了復興各國傳統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世界各國政府以各種手段和措施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官方承認、法律保護、減免稅收或提供補助等,對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群體或個人給予激勵,并且政府還將通過各種節日或電視宣傳活動來強化保護措施。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103個國家作出的調查,大多數國家開始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并把它納入到國家發展的戰略之中。

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損害、破壞和不斷消失的嚴重威脅,尤其是亞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威脅的程度正在不斷加深,并且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利用陷入商業化的誤區。如何有效保護中國等亞洲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實面臨許多挑戰。

三峽大學的陳廷亮和中央民族大學的張磊就湘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瀕危狀況及保護和傳承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認為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沖擊和消解十分嚴峻。時代的進步、多元文化的沖擊、傳承人的銳減和因為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財政困難與保護意識的欠缺等因素而導致的保護機制的脆弱,都在加速湘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瀕危與消亡。他們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雖然很豐富,但其瀕危和消失的速度是十分驚人。民族語言的瀕危使湘西少數民族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消失或絕跡;傳承人的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使湘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傳承危機;工業文明和多元文化的沖擊使湘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飛速消解;學校教育與民族民間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間存在著斷層;“重申輕保”、“保護性破壞”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則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對民族音樂的出路進行了思考。他認為,無論是民族器樂還是民族聲樂現在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民族音樂要堅持民族化、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我們的音樂不但要和國際接軌還要和民族傳統接軌。

針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提出的建議包括:一是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立法;二是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現代化,要堅持整體的和諧的發展觀;三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要體系化;四是要關注一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時搶救和保護;五是在全國各地學校教育中開設相關的課程等。中央民族大學的石亞洲就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出建議: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建立土家族地區整體聯動協調機制。從土家族文化整體發展的高度,建立四省市及州縣聯動協調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多層次保護機制,即政府、立法、利用、科技、分類、民間、區域保護;積極鼓勵民間參與。

篇(7)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2-016-01

“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也收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2014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的第十一年。十多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保護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進一步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培訓活動,旨在促進從業人員進一步了解保護工作,提高保護意識,提高保護工作水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是局限在如何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制度與機制中,而其工作重心更應該放在實際工作中。比如說,我國的珠算,其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名族特色,可是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不斷發展,珠算受到冷落。雖然已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內容,其發展氛圍仍不容樂觀。為了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一、中國特色群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

群眾文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類文化的沉淀,其內容與形式都在不斷發展著,而且儼然成為我國主流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推動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方面顯現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代知識經濟社會大環境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與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相適應的,而且表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也呈現了群眾文化活動嶄新的一面,是全面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針。群眾文化呈現了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觀及其獨特的魅力。由于其全方位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求美求樂心理,其具有積極向上的影響作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群眾文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與頑強的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極其珍貴的文化資源,也是歷史發展傳承的見證者。為了全面發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現社會主義經濟文化繁榮的目標,我們需要了解掌握群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作用,才能了解群眾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群眾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一)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

有形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與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只不過存在形式不一罷了。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群眾的心聲,有的來源于群眾日常生活的調劑,有的來源于群眾的日常活動,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了群眾的娛樂生活,有的呈現了群眾生活所需。比如,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中心里國家級別的恩施儺戲,即是古代人民為消災納福而舉行的迎神賽會、驅逐疫鬼的一種還愿儀式,因此其又被稱為儺堂戲、還儺愿及儺愿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環境影響比較大。保護名錄的任何一項保護內容都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群眾文化利于發展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利于保護良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氛圍。

(二)群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群眾文化生活,是群眾文化生活的精華所在,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群眾文化的滋養源之一。比如說地區的弦子舞、鍋莊舞、山南昌果卓舞等多種民族舞蹈,與地區群眾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當地群眾文化的主要內容。這些舞蹈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其發展范圍更為廣泛,也促進了當地群眾文化的繼續發展與延續。群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共同發展的。

(三)群眾文化發揮著基礎保護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區域特異性,其受到各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呈現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呈現了不同時代的民族特色與審美習慣。不論是手工工藝,還是民俗表演,或者是天文地理,其均構成群眾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群眾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比如說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皮影戲。皮影戲呈現了獨特的文化特征,也是當地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相輔相成,唇亡齒寒。群眾文化具有范圍更廣的包容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其在保護工作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三、中國特色群眾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性傳

承傳體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沒有繼續承傳與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具有生命力的。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改革步伐加快,各地均在追求發展速度,追求GDP,產業就業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致使許多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面臨瀕臨滅絕的境地,許多文化藝術遺產不為年輕人所知。出現大部分傳統文化藝術出現無人繼承的景象。傳統的捏面人也趨向于工廠加工,而非傳統手工。群眾文化的影響顯得越發重要。群眾文化具有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大的影響氛圍,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揮著積極作用。

四、總結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2-0158-01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藝術類高校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充分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全球化進程讓我國的文化走出了國門,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只有設計出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產品,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因此高職藝術類學校需要不斷地進行藝術課堂改革的探究工作,力圖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課程設計中的地位。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文化歷史的重要載體,而且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思維方式、文化意識、精神價值等。各族人民不斷地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于口頭的表現中,體現在娛樂、休閑、健身、節慶、風俗等之中。環境的改變會讓人們失去了藝術的傳承,若是沒有繼承人,我國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正如同少林拳,若是沒有了傳承人,那么少林拳就失去了意義。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農耕文化和狩獵文化的產物,創造者所在的環境、文化背景等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很大的影響,一旦農耕文化和狩獵文化發生了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會遭遇困境。在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中,要做好文化的傳承,在課堂設計方面進行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中的重要性

1.是文化傳承的需要。高職藝術類學校肩負著傳授知識和傳播文化的需要,因此在進行藝術設計類教學的過程中,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主動地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保護和研究。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在課程設計中,要結合自身的能力,擴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加強教學的設計。

2.是人才培養的需要。社會上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重視,所以相關方面的人才稀缺。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在進行教學時,若是能夠培養具有強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觀念的人才,那么就會在社會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學校要認識到人才的稀缺,主動地進行課程設計的改革,培養關心非物質文化遺產、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高素質人才。

3.是學科研究的需要。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要重視人才和科研的作用,加強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體制,讓學校的科研成果更加顯著。認識到民族的文化才是最流行的財富,不斷地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探究,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科研的需要。所以高校要結合自身的藝術類教學特色,制定合理的教學課程改革方案,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二、高校藝術設計類繼承非文化物質遺產的課程改革

(一)將地方的民族文化融進課程教學中

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為了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工作,要做好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學課堂設計勢在必行。高校要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依據教學的特色優勢,建設地方民族文化教學特色課程。每個地區都有自身豐富多彩的文化,高校要做好教學實際調查,找到本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開設相關的課程,提高教學的效果。在一年級的教學中,可以帶領同學們實地參觀地方民族文化;在二年級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具有文化特色的作品,提高藝術課程的實踐性。例如在立體構成課程中加入陶瓷藝術或剪紙藝術、扎染藝術等。

(二)挖掘非物質文化思維,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要認真地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找到其和藝術教學的交融點,從而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傳承工作。在教學方法中,教師要對原來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觀念,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可以將本民族的圖騰或者是圖案添加到設計中去,讓學生對民族文化產生共鳴。例如在包裝設計中加入特色禮品設計,把牡丹、鳳凰等傳統紋樣重新組合,使其既適合現代人的審美,又賦予它新的美好寓意。

(三)建設民族特色社會服務模式

篇(9)

1995年,卡貝絲到聯合國工作,2004年來到聯合國教科文駐華辦事處作文化項目官員,負責朝鮮、南韓、蒙古、中國、日本五個國家文化項目及文化交流活動。七年來,她對大東亞地區的世界文化遺產、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移動遺產的保護,付出大量心血。

中國保護昆曲的經驗值得推廣

卡貝絲表示自己很喜歡昆曲。“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的一次活動上看過昆曲表演,還到過蘇州看折子戲。感覺昆曲很美,男女主人公感情細膩,展現了一種中國特色文化;另外舞臺上的一些布景和道具,演員所穿的服裝,都富有東方美。我還專門到皇家糧倉看過《牡丹亭》,在現場感覺很好,盡管很多臺詞不一定能理解,但對故事中的愛情元素和主題還是十分印象深刻。”

她注意到昆曲與西方戲劇藝術的巨大差異性,“東方西方戲劇不能簡單地說誰更好,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昆曲不是面向廣泛的受眾群的藝術,主要面向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人群。其唱腔,整體藝術形式,對于大多數受眾,還是有挑戰性。昆曲需要對高雅藝術有愛好的人,闖開心靈去體驗這種藝術。”

筆者問:“您對中國在昆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滿意嗎?”卡貝絲莞爾一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先認為中國這幾年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護工作。2001年昆曲入選了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直到2007年才有具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通過,而中國已經提前有所行動,明確了昆曲等‘非遺’項目保護的重要性。今年中國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在大學推廣‘非遺’的方案,該方案將在印尼巴厘島會議上通過決議,希望對世界各國非遺保護工作有借鑒意義。”

她強調:“昆曲需要加強傳承性,如果沒有傳承,就會消亡。年輕一代可以選修相關課程,以決定自已是否為昆曲的傳承做出貢獻。中國政府也開展了一些昆曲的藝術節,成立了七個昆曲藝術團,錄制了一些昆曲唱片,發行了一些文本資料,政府每年還年還會投入1千萬元人民幣以上,專項用于資助昆曲藝術的保護。應該說,中國已經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卡貝絲說:“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是一個領先的國家,教科文組織一直認為,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的正面典范,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材料。中國有關部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有著通暢的交流渠道,對此我們辦事處也一直積極支持和參與。在全球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話方面,中國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她注意到:中國目前有28項重點的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還有六項瀕危項目,昆曲屬于前28項里面的重要文化遺產。前不久,中國通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這部法律將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志著中國時非遺”事業進入了新時期。“中國在辨識它所擁有的一些文化遺產及非物文化遺產方面,做得比較好,關鍵在于具體措施,需要把紙上的計劃條例,落到實處。”

昆曲等藝術是民族身份的象征

在后工業時代和商品經濟繁榮的今天,藝術門類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昆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人類有什么現實意義?

卡貝絲說:雖然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昆曲屬于傳統藝術,它能給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帶來歸屬感,幫助中國樹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幫助國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藝術還是富有創造力的活動,今天的我們除了需要經濟生活和商品文化,還需要通過藝術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我們自身。這些文化藝術活動可能還有助于促進世界和平,只有加強不同文化的溝通,不同的種族和國家才能消除誤解和分歧,和諧相處。所以昆曲等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于現代社會也是十分必要的。

十年前,昆曲申遺成功,給這個古老戲劇帶來很多機遇。卡貝絲說:“現在昆曲可能不僅是中國人在關注的文化事業,更是全球、全人類在分析、觀察的文化藝術。”中國對昆曲等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經驗,可以與其他國家分享。

那么,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上,與其他國家相比又有哪些不足?

卡貝絲認為,旅游業與商業對于昆曲這類舞臺藝術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昆曲需要面向民眾推廣需要商業的推動,但現在社會正以工業化形式,將昆曲藝術作為一種產業、產品,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紐帶,來進行交流銷售。這其中的界限與尺度就非常微妙:推廣昆曲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旅游業?還是為了保持昆曲的生命力?如何應對昆曲藝術的商業化,是昆曲當前面臨的挑戰,中國在平衡好相互關系中,需要作出很大努力。

她進而指出:目前各國文化遺產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加強民眾對于其重要性的認識。在全球化的單一化潮流里,如果人們只知道使用手機、逛大型商場、喝可口可樂、吃必勝客,而丟掉了自己的文化遺產這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這種危險不僅在亞洲,而且在歐洲等各國范圍內都存在,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著眼長遠

她特別提醒:文化遺產保護也面臨許多重要機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注意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巨大潛力。過去,文化在許多國家處于比較邊緣的位置,內容也僅限于演出、博物館等,被人們看成是只能“花錢”的領域;而現在人們則意識到,換個角度來看,文化也是可以“賺錢”的。比如世界上80%的旅游景點,依靠的都是文化或自然遺產提供的附加值。

篇(10)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人們都在積極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場討論中旅游開發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利用旅游開發能夠繼續保持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單純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部分陳列在博物館供人欣賞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內在精神。旅游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暫時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適當的旅游開發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得到延續,并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及特性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在國際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明確定義的組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社區、群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實踐、表演、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實物、工具、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同時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作出了具體的界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②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③表演藝術;④傳統手工藝;⑤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在國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明確定義的是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具有權威性且代表中國政府意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該辦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實物、器具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并指出其范圍主要包含: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及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通過對國內外主要的代表性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可以看出,雖然在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的具體敘述上有所差別,但只是中西文化表述上的差異,在實際所包括的內容上并沒有什么區別。都認為應該包含一個國家的民間傳統和民俗禮儀等,注重在一個國家發展中對于其主要文化的一種傳承和體現,這對于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對其進行旅游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性主要體現在:(l)傳承性﹙繼承與發展的性質﹚;(2)存儲上的易逝性(指容易遭到破壞和遺失);(3)利用上的可持續性(指價值不因物理損耗而減少);(4)地域性(指有地域上的限制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上述主要特征之外,還具有綜合性、藝術性、多元性等特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進行全面綜合的把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珍貴的文化內涵,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旅游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文化行為,旅游者靠文化去與自然景觀交流,與人文景觀對話,沒有文化的旅游是蒼白乏味的旅游。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進旅游者與旅游資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民間傳說、口頭傳統、民間歌舞、地方戲曲、民俗節慶還有傳統手工藝品等各個方面,內容豐富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是一定地域內人們智慧的結晶,文化內涵豐富,旅游價值高。這為區域旅游資源的開發奠定了基礎,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可以促進人們更加深入地體驗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傳承與發展。

(二)旅游開發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間文化是旅游產業開發的關鍵生長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某種程度上說比物質類遺產更為珍貴,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歡迎,能夠為旅游經營者、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旅游效應和經濟效益。為了發展旅游,為了拉動經濟,或多或少都會促使各級政府以及旅游經營者們自覺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都將促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存得到宣傳、交流、創新,能夠擴大其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增強他們的保護意識。

(三)旅游可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

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將這些文化遺產引入到旅游開發中,不僅成了弘揚和傳播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而且還培育和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受眾群體。如南京夫子廟秦淮觀光帶,把綺麗的秦淮風光和獨特的秦淮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大批的海內外游客慕名而來,而且眾多的專家學者也紛紛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開發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挖掘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其文化、經濟與社會價值。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旅游開發而成為旅游產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展,便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其次,通過產品交換,實現經濟價值的轉化,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開發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被人們認可和接受,被社會所了解和欣賞,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名度提升,最終實現其社會價值。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構想

(一)認真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

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就應該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要對所在地的全部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進行實地詳細普查,并建立非物質文化名錄體系。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現代高科技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地整理記錄,進行分類建立檔案和數據庫,作為旅游開發的有形可視資源,對下一步作出合理的旅游開發提供信息上的方便。

(二)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強化旅游者的切身體驗

對于民間音樂舞蹈的旅游開發,可以從服飾、道具、形式、內容、風格上加以創新,以更好地適合現代廣大觀眾的口味。對于傳統戲劇和曲藝的旅游開發,首先要充分發揮編劇、導演、表演者的創新能力,依靠成功的再創作提升傳統戲劇的文化地位和藝術魅力。對于迄今仍有感染力的經典作品,則要通過在文化上賦予時代的活力并在技藝上的精益求精,使之煥發出新的光彩,以求吸引更多的觀眾。

(三)在旅游開發中要突出原生態性,精心設計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的設計應該突出旅游資源的特色和個性,滿足旅游市場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點開發、開發有據、開發有序的原則,來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原生態基因,在旅游開發中,要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原生態性加以創新來設計旅游產品。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多樣性,我們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規劃與開發時,要突出它最具特色的重點開發,注重合理開發與保護。

四、旅游開發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一)旅游資源調查評價過程中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調查和保護

旅游資源調查是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旅游發展規劃編制的基礎工作之一,是進行資源評價的前期工作,為后續旅游產品開發提供前提條件,在旅游開發的整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旅游資源調查評價階段可從兩個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保護,一是在調查時注意對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搜集,二是建立一套適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評價體系。應該重新研究一套指標體系來評價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全面評價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人們更深刻認識到它們的價值,意識到它們的珍貴性,從而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最終達到保護的目的。

(二)制定旅游發展戰略時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就應從宏觀的指導思想上予以重視,將其納入旅游開發的體系與有形的物質遺產作為一個整體來保護,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依托于有形的物質而存在,其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制定發展戰略時應本著系統性、整體性、全局性的原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此對于開發者必須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我們的民族甚至是國家的重要性,意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在做發展戰略規劃時要有一種責任感,把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僅要保護非物質文化本身還要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要保護與無形文化遺產創造有關的個體文化還要保護社會群體文化形態。

(三)旅游項目設計中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旅游項目設計是整個旅游開發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有力的手段。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他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不同,旅游開發者在設計旅游項目時就必須改變以前的固有模式創新出適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筆者認為在項目設計中讓民間組織參與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來,做到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和諧發展。當地民間組織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它們有深刻的感情,他們不僅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有價值的意見更會以實際行動來保護,而他們其實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讓他們參與到項目中本身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真性的一種保護。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53

[2]周儉,于莉.遺產利用與社會發展———江南水鄉古鎮遺產再利用的項目研究.城市遺產保護與研究,2004(8)

[3]別金花.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與保護一以上海為例.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9

[4]王鶴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及其知識產權的界定.武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知識產權”.國際研討會,2007

[5]連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悖論與新路徑.藝術設計壇,2005,(1):14

[6]王群.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的現狀及保護對策.民族藝術研究,2005,(5):67-74

上一篇: 農業經濟市場前景 下一篇: 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