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6 11:08: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簡述小學德育的方法

篇(1)

一、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多元化教學策略的措施分析

新課改下,為了保證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要求各個學科都應該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各種功能和作用;過去,老師通常多采用單一死板的教學手段,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盡管短期內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效果,然而長期看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習思維的發掘十分不利。為此,老師應該改善傳統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來為學生提供更加準確的指導,從而正確的引導學生完成數學問題的討論,這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以及數學學習意識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也是我國現代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而且在數學教學中也完全符合我國教育教學的規律;為此,找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元化教學理念的重要性,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來不斷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保證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保證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共同提高,進而保證學生能夠跟上老??的教學進度,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

1.應該充分突出學科特點,順應學生的心理

數學學科是理科科目的代表性課程,通過系統的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羅輯思維的不斷提升。小學生并沒有較多的學習經驗,所以還缺乏對數學學科的理解與認識;小學生在數學認識上往往比較直觀,盡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還很欠缺,特別是在數學公式的推導、定理法則的理解以及數學理論認識等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難度;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中,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現狀,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再者,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選用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的例子,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知識的來源,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2.在課堂上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中,老師是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動力來源者,而且對于數學課堂教學來說,老師是重要的引導者,而學生則是課堂上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課堂定位,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完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及時的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培養。其次,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并且通過合理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來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和反思,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

3.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素材

數學學科是一門與生活實際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而且數學知識幾乎蘊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此,在教學方法改革中,老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并且把握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多感興趣的素材來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起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其次,老師還應該帶領學生充分利用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去從周圍的事物中尋求知識,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知識應用意識。

4.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不斷催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篇(2)

小學數學教學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它是一個開放的創造過程,是一個開展思維活動的互動過程。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他們不可能像成人那樣做每一件事。兒童的天性是貪玩、好動,要讓學生學好數學,打好基礎,提高能力,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挖掘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力求認識和探索的一種傾向,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能深入鉆研問題,獲得系統而深刻的知識。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將生活中有價值的教學內容設置成富有故事情節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各位教師,我們手上的“教材僅僅是課堂媒體的一種,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他人交往和對話這種獨特的情境中,對課程文本進行再加工、再建構,在這種加工和構建的過程中,學生得到了某種情感的體驗、生命的感情、價值的某種成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既讓教材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約束和限制,根據學生的實際增刪、調整數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激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

二、從“轉動”學習方式轉化為“自主”學習方式

課改的基本理念是讓每個孩子在不同程度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為了盡可能發揮孩子們的自覺性,我將作業布置成具有開放性、選擇性的內容。雖然是每天“六個一”或是“三個一”,但是所學的內容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練習。比如二年級上學期學了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加減混合的運算,我的作業就是:一道進位加、一道退位減、一道加減混合、一道乘加、一道乘減、一道應用題。如此一來避免了重復性的練習和超負荷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有選擇的來進行練習,不僅起到了舉一反三的目的,而且也將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業的檢查我更是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由小組長負責檢查簽名,課代表進行全面抽查再做匯報,我是一周全面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實施每天“幾個一”的過程中,作業的布置經求孩子們的意見,內容不定期的更換。通過這樣的實驗我發現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了,對數學的認識更深了,跟我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三、充分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為避免學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發揮大屏幕、計算機的教學功能,將較抽象,難理解的知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其形成有形、有聲、有色、能動的鮮明的表象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效率。例如五年級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我就利用計算機課件,將不同特點的長方體做成既可以展開,有能重合,既可以拼接,又能組合一體的動畫效果,再加不同色彩的表現和聲音的烘托,通過大屏幕的分解演示,讓學生來觀察思考“長方體表面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有什么特點?”剛看完,他們便很快舉起了手爭著回答。A說:“長方體由六個面組成,分別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B說:“長方體通過展開,相對應的面在重合時,我發現它們的大小是相等的。”C說:“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D馬上解釋道:“他說得不完全對,長方體的六個面不一定都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比如大屏幕上的第二個長方體,左右相對應的面就是正方體。”……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看,他們大部分觀察得都比較仔細、全面、理解得也都非常透徹。學生學好數學,是發展智力的必要條件,在于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千方百計的調動他們的觀察興趣,激勵他們要養成認真觀察,主動觀察,勇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積極引導學生在反思中學習,并獲得情感的體驗

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反思,就是指數學學習中學生具有適時自覺回望學習經歷,及時修正學習方案,監控調節學習過程的思維過程,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足夠的機會去反思,讓學生自己理一理、比一比,讓學生在討論、分析、交流、比較甚至爭辯中,親身體驗探究發現的“過程”,通過組織學生自評、互評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自信心,使學生逐漸把探究學習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第一樂趣。如:在學習小數除法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今天我們學的知識與我們原來學習過的整數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通過對發現過程的回顧,去感悟探究發現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而且學到了如何去探究新知的學習方法,更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篇(3)

從剛開始工作到現在,一直從事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這幾年也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孩子如果計算能力不強,對這個孩子的整體數學成績都非常有影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也非常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呢,我認為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一、要熟練的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

低年級作為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題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的。無論是兩位數乘除兩位還是兩位數乘除三位數,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這些基礎的知識不過關,達不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沒有熟練撐握,到了中高年級必然算不快、算不準。

二、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發一本口算冊,老師要把這本口算冊充分的利用起來,低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少一些,老師可在課堂上給孩子計時讓孩子們做,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會很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口算不僅要計時,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看出對、錯,對那些能在規定時間內考滿分的要及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引起學生對口算的重視,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業中必做的一項,平時把這樣一項工作堅持下來。這樣才把口算這項能力提高起來。

三、重視錯題的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可借鑒語文教師批改作文的方法――寫評語。教師要因人、因題地重點分析錯題原因,大部分學生都做錯了的題,教師就要集中進行了講解,分析錯誤的原因;對基礎較差、常做錯題的學生,教師要多花時間在課后進行輔導。另外,要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類似的題目作為學生的課堂作業,再次反饋了解學生改錯后的作業效果。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采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于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教育學生對這些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四、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揭示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篇(4)

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是學好數學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每個學生心中都有著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和向往,他們更羨慕和佩服知識豐富的教師。博學多才的數學教師在講課時不僅向同學們講授相關數學題目的解答方法,同時也要傳授給學生廣泛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他旁征博引,信手拈來,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暢快遨游,在享受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數學教師淵博的學識魅力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數學教師人格魅力的構成要素中包含著良好的性格特征,教師良好的性格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使教師充滿親和力,從而使學生喜歡老師,接納老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重視數學基本概念與數學思想的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數學基本概念的掌握,為學好數學打下基礎。概念是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是事物的基本形式。數學概念是指一類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具有抽象性、具體性和概括性。概念與概念之間又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系。由于數學概念是進一步研究數學性質的基礎,所以,概念在教學中就顯得特別重要,它是三維目標形成的一個核心環節。事實上學生的數學素養差異主要來源于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的深度不同和對基本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上的不同。因此,有效實施數學基本概念教學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有決定性作用的。數學基本概念教學要重視創設體現數學概念的思想方法的情境。新教材將數及其運算、函數、空間觀念、數形結合、向量、導數、統計、隨機觀念、算法等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貫穿整套教材,而數學思想方法是人們認識數學的意識,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梁,因此,創設體現數學概念的思想方法的情境是數學基本概念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用數學思維理解數學重點、難點知識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方法認識數學的重點、難點知識。隨著教材內容的不斷變化,概率教學的內容與課時都不同程度的有了增加,加強了對隨機現象的認識、理解,強化了對概率知識的運用能力,對數學概率的教學意義和原則做了初步的探討。概率知識作為一個重要分支融入到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來,可以說是新教材的一個亮點,它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思想,對學生思維發展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概率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有著豐富的生活背景。然而,概率的知識原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遵循抽象與具體相融合的原則,將抽象的概念原理與具體的生活案例相結合,讓學生自主分析探究,感受概率知識的實用性,總結知識原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高中概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領會隨機思想的方法。而概率知識與統計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即:事件的概率是從局部考慮問題,而隨機變量的分布律和數字特征則是由全局考慮問題。概率是先出示數學模型,之后分析、探究其性質、規律等;而統計則是在概率的基礎之上,通過對隨機現象的觀察以及運用概率運算所得出的數據來構建數學模型,進而才做出分析。兩者相輔相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隨機思想與統計相結合教學,深化學生對概率知識的學習。

篇(5)

二、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有時候高于生活,卻也是實實在在地源于生活。看似枯燥的數學學習,讓部分學生并不是很感興趣。因此,數學知識只有應用于生活實踐才更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所在,才能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明白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各部分支出,都和數學相關。財經頻道有句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讓學生在生活中,在父母的配合下做一些簡單的理財,讓學生大膽的參與進來。比如家庭一周的花銷,讓學生自己來理財,計算出這一周總共的花銷,各部分的支出和收入,支出了多少?那部分支出的最多?來改善下一周的生活支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了做小主人,管理家庭理財的過程。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得到了快樂;并且體會到了家庭各方面的支出具體的數字,也明白了父母賺錢來之不易,體會了要學會有計劃的生活。也可以通過對本周收入和支出的數字推算出一個月,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們通過用心備課,創設有趣貼近生活的數學情境來使我們的數學課堂生動活潑,不僅讓孩子們學到數學知識,更學會了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增加社會實踐的經歷,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好數學知識。

三、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發現和探究數學規律

在課程標準中提到到:“數學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自然科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尋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探究、掌握并運用數學規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的確如此,在數學的學習中有關公式、法則、定義等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體現數學的規律性。因此在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和發現這些法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至關重要。這樣才能夠很有效的強化學生自身的數學意識和數感,培養好學生的數學能力。

四、呈現數學教學的多樣化,展現數學的多樣性

篇(6)

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內容,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難以實現良好的理解和深度內化。對此,教師還應充分結合新課標要求,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優化其對空間和圖形的認知,進一步增強教學實踐效果,實現教學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情況分析

目前,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部分的教學,整體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師的教學設計相對陳舊,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難以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教學用具等的運用上也相對單一,學生無法根據教師講解,對空間與圖形知識進行理解,難以形成空間觀念,不利于其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將更多的時間運用在知識講解中,學生操作活動不足,多采用一名學生操作,其余學生觀察的方式開展操作活動,限制了學生對知識的操作體驗。一些教師甚至認為小學生自制力不足,給予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會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因而不予安排操作活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并對教師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從而導致學生在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中,僅是對公式和參考答案進行死記硬背,無法深入理解知識內容,一旦題目稍有變化便無法得出正確答案,學習效果受到了嚴重影響。

二、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以學生興趣為導向開展教學設計

當前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學生興趣不足問題嚴重。產生這一問題的緣由眾多,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以學生興趣為引導,實現個性化、創新化教學設計。

1.教師應結合學生興趣選擇教學方法。據相關調查表明,小學生好奇心較強,且對自身周圍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更加感興趣。結合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興趣予以引導。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玩過呼啦圈。搖呼啦圈是小學生中較為盛行的一種體育運動,學生聽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時,會立即產生共鳴,并產生探討的興趣。這時,教師再請學生思考“如何利用直尺量呼啦圈一圈的長度”這一問題,學生便能夠積極主動思考。隨后,再引出“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使學生產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快速投入學習中,實現高效學習。

2.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教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小學生視覺神經、聽覺神經敏感,注意力會被現代化教學設備中呈現的內容輕易吸引,從而產生繼續觀看、傾聽的欲望,期望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內容。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質上就是學生興趣被成功激發的體現。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時,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梯形的平移和旋轉過程,使小學生看到兩個梯形組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從而直觀地對梯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關系進行了解,并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或是在教學中運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鉛筆盒、紅領巾等作為教具,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深入理解空間與圖形知識,有效培養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

(二)豐富學生課堂學習操作實踐活動

當前新型教學方法中普遍將學生知識內化應用能力作為重點培養內容,為達到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操作實踐活動。

例如,在“對稱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展示一些利用這一原理制作的藝術作品。并在知識教授完成后,為學生提供印泥等材料,請學生利用身邊的事物,例如鉛筆橫截面、紙張等,發揮自身想象力,創作遵循對稱圖形原理的藝術作品。在學生完成作品后,請全班學生評比出最好的作品,并請優秀作品創作者為全班學生講解自身的對稱圖形運用思路、指出對稱軸,從而在實踐創作中,真正實現活學活用,在促進這一部分數學知識充分內化的同時,獲得藝術素養、創造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再如,在“位置與方向”的學習中,小學生往往很難認清“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園會”活動。帶領學生觀察校園,并向學生講解清晨太陽的方向為東方,夜間北斗七星“勺柄”指的是北方,平日里觀察樹葉,樹葉稠密的一面為南方,反之為北方等知識。并在觀察后,請學生繪制校園平面圖,并指出準確的方位,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進一步內化和充實,實現有效教學。

小學數學中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根本無法深入理解。因而,為實現教學有效性,教師還應以學生興趣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樣化的教具,并增加學生課堂實踐活動,使學生主觀能動得到充分發揮,獲得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羅代春.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的整合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1(11):218-219.

篇(7)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指: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課程結構、內容、課程資源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諧自然的一部分,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提高學生的信息運用、自主學習等能力,達到有效地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是現代數學教育的開拓和創新。現代信息技術綜合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媒體,在學生聽課時給學生帶來多個方面的刺激,將學生的眼、耳、腦等器官同時協調運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數學教學的這種進步改變了以往傳統課堂的乏味枯燥、一成不變,將平白的文字轉化為動態圖形,將一些用語言難以形容的圖形、轉變等在學生的眼前清晰地展現出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對剛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更加有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大大提高教師工作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整合能夠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實踐也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試行)》中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的一系列規定。

二、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重點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需要教師全方面掌握信息技術。隨著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進入學校生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熟悉地掌握信息技術,并且應學會其與教學的整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鉆研新課標的要求,只有對新課標有深刻的研究和獨特的理解,才能把握好教學的方向和目標。《課程標準》是由《綱要》來制定的,其對教學有著指導作用。新課標中的“實施建議”對教師設計教案、教學思路及課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根據,教師對教材有著深刻的理解,充分的了解課程的設計思路,明確教學的重點,有利于教師掌握好設計課件的難易以及繁簡程度。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了解學生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明白學生的需要,只有對癥下藥才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

三、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方法

1.簡單明了,貼近生活

對于小學生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孩子對數學有了了解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把數學問題融入在生活中;同樣,教師還要將教材內容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如果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了應用數學知識,那么學生就會更加喜歡學習。

比如,在學習加減法時,布置作業,讓學生想好自己需要的東西,進入超市自己購買,自己結賬付錢,錄制一段錄像在課堂上挑選幾份觀看。或者將每個學生購買的東西都寫在課件上作為練習題來做。學生看到自己的生活過程被作為考察同學們練習題一定會有興趣認真完成任務。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表揚。因此簡單、貼近生活是必須的也是相當有效的。

2.激發學生積極性

學生的積極性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媒體的資源,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借助互聯網來輔助教學,或者是利用當時的時事熱點問題作為例子進行教學。

例如,一道普通的計算題的計算主體可以隨意更換,可以換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字眼。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某一熱點詞進行超鏈接,讓學生對熱點問題進行了解和討論。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時事熱點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樂趣也更有實際意義。但是在利用時事熱點的時候教師需要保證事實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勿夾雜個人情感,對培養學生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3.化靜為動,化難為簡

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的原因就是感覺數學太抽象、太復雜,無法理解,尤其對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對數學的有充分的理解,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難以理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生硬的東西形象化、平面的東西立體化、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四、總結

數學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幫助學生自主地獲得知識技能的提高,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和信息素養。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幫助我們更加科學的運用信息技術,尋求高效率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篇(8)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在社會各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大,不但運用于自然科學各學科、各領域,而且滲透到了經濟、軍事、管理以至于社會科學和社會活動的各領域。但是,社會對數學的需求并不只是需要數學家和專門從事數學研究的人才,更大量的是需要在各部門中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善于運用數學知識及數學的思維方法來解決他們每天面臨的大量的實際問題,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們不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而尋找實際問題(就像在學校里做數學應用題),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需要用到數學。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可以用數學語言來描述的關系或規律,把這個實際問題化成一個數學問題,這就稱為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這個過程就稱為數學建模。

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我們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常常要做的工作。做這樣的事情,所需要的遠不只是數學知識和解數學題的能力,而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社會對具有這種能力的人的需求,比對數學專門人才的需求要多得多。特別地,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培養實用型人才,根據這個目標,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應以突出數學的應用性為主。高職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數學建模活動的出發點就在于培養高職學生使用數學工具、結合專業知識、運用計算機等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訓練的途徑 在高等職業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思想方法的訓練有兩種途徑:第一是開設數學建模課,這個途徑受到時間的限制,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學制短,分配給數學課程的課時數較少,這對于我們要做的事情來說是非常不夠的;第二個途徑就是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有機地貫穿到傳統的數學基礎課程中去,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初步獲得數學建模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日后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是一種非常適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際的一種教育方法。

三、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方法的實踐初探

1、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

高等數學中的函數、向量、導數、微分、積分都是數學模型,但在教學中也要選擇更現實、更具體、與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等領域關系直接,同時有重大意義的模型與問題,這樣的題材能夠更有說服力地揭示數學問題的起源和數學與現實世界的相互作用,體現數學科學的不斷發展,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要重視高等數學中每一個概念的建立,數學本身就是研究和刻畫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在教學中,每引入一個新概念或開始一個新內容,都應有一個刺激學生學習欲的實例,說明該內容的應用性。在每一章節結束時,可列舉與本章內容相聯系的,與生產、生活實際和所學專業結合緊密的應用實例,這樣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可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高等數學的學習過程也是數學建模的過程。

(1)重視函數關系的應用

建立函數模型在數學建模中非常重要,因為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許多例子首先都是建立目標函數,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在這一章中要重點介紹建立函數模型的一般方法,掌握現實問題中較為常用的函數模型。

(2)重視導數的應用

利用一階導數、二階導數可求函數的極值,利用導數求函數曲線在某點的曲率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很有意義。在講到這些章節時,適當向數學建模的題目引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導數的概念可以從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交流電的電流強度等實際問題抽象出來。導數的意義是函數相對于自變量的瞬時變化率,以此為依據,所有有關變化率的實際問題都可用導數模型解決,這也是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的基礎。傳染病傳播的數學模型的建立,就用到了導數的數學意義(函數的變化率);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彈性分析、征稅問題的例子都要用到導數。總之,在導數的應用一章中,適當多講一些實際問題,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積極性。

(3)重視定積分的應用

定積分在數學建模中應用廣泛,因此,在定積分的應用一章中,微元法以及定積分在幾何物理上的應用都要重點講授,并應盡可能講一些數學建模的片段,要巧妙地應用微元法建立積分式。積分的概念可以從曲邊梯形的面積、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等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積分的基本思想是“局部以直代曲取近似,無限分割求和的極限”,利用定積分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求微元。利用定積分模型可以解決變力作功、不均勻細棒的質量、交通信號燈時間設置、商品存儲費用優化等實際問題。運用數學建模法學習數學概念、公式、定理,使學生經歷數學家研究創造時的思考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本質意義,而且可以徹底改變學生認為數學無用的錯誤認識。

(4) 重視二元函數極值與最值問題的應用

求二元函數的極值與條件極值,拉格朗日乘數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在數學建模中有廣泛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用上述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偏導數可以對經濟學的許多問題作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經濟分析中的邊際分析、彈性分析,經濟函數優化問題中的成本固定時產出最大化、產出一定時成本最小化等,都可以用偏導數來討論。

(5)重視常微分方程的講授,建立常微分方程的應用

解常微分方程是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工具。為此,在數學課程教學中,要用更多的時間講解如何在實際問題中提煉微分方程,并且求解。

2、數學建模應與專業緊密聯系,發揮高等數學對專業的服務作用

用專業知識作為背景,加工成數學模型,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專業中的地位。這樣既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興趣。通過對一些以專業為背景、學生有能力嘗試的問題的研究,把專業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可以增加數學教學的目的性和凝聚力。對學生在建模過程中碰到的專業方面和數學方面的困難,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請教教師和查資料及時將要用到的知識補上。在強烈的學習愿望下,人的潛能是最容易被激發出來的。

參考文獻

[1]鐘繼雷 應用高等數學[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9)。

[2]徐天華 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9)。

[3]王積建 在高職院校開設“數學實驗”選修課的設想[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9)。

[4]李喬祥 論數學建模競賽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5]王庚 數學文化與數學教育[A].數學文化報告集[R].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6]尚壽亭 等 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的教學研究與素質教育實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2(31)。

篇(9)

一、教師在思想上要重視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1.更新教育觀念,優先實現面向學困生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盡管升學客觀存在,盡管升學必然導致“淘汰”,但數學教育教學的目標決不是“淘汰”。要實現數學教育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優先面向數學學困生,以此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2.注重課堂的分層教學,及時鼓勵

很多學困生在數學課上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因而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及時吸引、鼓勵學困生,讓他們也能關注課堂,認真聽課。比如當教師引入一個定理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提高學困生學習的興趣;講解例題時,教師應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樣學困生就容易理解剛講過的知識;布置課堂練習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梯度的題目,先讓幾個比較上進的學困生來回答簡單的練習題,同時給予表揚鼓勵。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困難生一般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對數困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指導,告訴他們,別人學習成績好的原因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堅持不懈,這樣的歸因,可以引起他們對預習和復習習慣的重視,并自覺地加以培養。另外,要使學生預習的習慣堅持下去,數學教師要在課后布置下節課預習的內容,包括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必須解決的問題,預習的內容和目標越明確就越能強化他們的這種行為。

4.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深入輔導學困生

教師要從學困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使其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學困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和運用知識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時,課堂時間有限,對于普通中學的數學教學,課外時間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天堅持課外輔導學生,對學困生的促進肯定??起到積極作用。但輔導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認為課外輔導不是簡單的給個別學生重復課堂的知識,可以針對當天的課堂反饋,出一些基礎的題目讓一些學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們進行點評。當然教師的精力也有限,這時候可采取“一幫一、一幫多”的小組學習形式,出題讓優生來給學困生批改、講評。

教學不能無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而應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困生從原有知識經驗出發,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學困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知識斷層各不相同,已有知識經驗也不一樣。如五年級學生在練習x-5/8=1/4時,學困生在解答這個方程時顯得相當吃力,通過了解他們解方程的知識經驗不是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而是根據加減乘除各部分的關系。于是,我給他們補上了基本關系式,他們記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練習時同樣出錯,我最終發現原來他們在認識加減乘除各部分的名稱時出現了知識的斷層,這是我未曾預設到的,于是我又趕快為他們補上,并通過簡單的算式與生活中的聯系讓他們理解到各部分的名稱和關系式,在以后的練習中,我又特別強調他們說算理。通過一些練習,他們解答方程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師在感情上要重視學困生,滿足學困生的心理需求

1.與學生接觸,進行感情交流

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時,就會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學好這門學科。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的途徑是很多的,作學生的朋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他的老師是可依賴的人,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愛心激發動機,賞識增強自信

教師有加倍關愛學困生,喚醒學困生的求知欲與學習動機。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在學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頭來,經常受到批評和歧視,有較強的自卑感,壓力也都挺大的。作為教師,對這部分學生應該加倍關愛,包括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家庭、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提高他們在同伴中的形象,以愛心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篇(10)

2005年秋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按新課標編寫的新教材。“教然后知困,知困才能自強也。”我們教師為了適應新編教材,就要學習新課標,感悟新教材,樹立新思想,走出一條新路,進而才能貫徹實施素質教育。

適應新編教材,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即教師給塊藍天,學生就能飛翔。所以,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的接受,要按素質教育的要求及規律進行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學習新課標后,頓覺豁然開朗,在新課標的指導與啟發下,又在實踐中不斷地鉆研,我們尋找到了一條適應新編教材的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用思考、情感創造游戲的光芒來照亮兒童的學習,那么對兒童來說可以成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勝的事情。”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俗話說:“頭三腳難踢。”教學也得“踢頭三腳”,這是一節課的關鍵。那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這關鍵時刻先踢頭一腳――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將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和經歷聯系起來,有感而發,提高興趣,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用直觀的圖案,創設情境

如在《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出示用彩色紙剪得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圓形和半圓形等基本幾何圖形拼成的一個彩色小狗的圖案,讓學生觀察并提問:這是什么圖案?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此時學生看著既簡單又漂亮的小狗圖,產生

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舉手回答。老師抓住這個時機,接著說:“現在我們研究一下這些圖形好不好?”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本節講的內容。

這樣,在沒有電教設備的情況下,創設了輕松愉快的情境,學生很自然的進入了新課。

2、用講故事的方法,創設情境

故事對于學生來說,喜聞樂見,用故事創設情境,學生對此興趣濃厚。如在講《約分》這一課時,我就采用了故事導入。上課伊始,教師開始唱: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小跑三兄弟……你們熟悉這首歌嗎?(生答)對,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來到荒郊野外,口渴難忍。便由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化來西瓜一個。師父命孫悟空分配,于是孫悟空分給八戒 ,沙僧 ,師父分得 ,他自己分得 。八戒狼吞虎咽吃完了他分得的西瓜,見其他三人還在吃。便小聲嘀咕:“大師兄,太自私,竟把最多的留給自己。”悟空一聽大怒道:“呆子,平時讓你多學點兒知識,而你卻好吃懶做,如今你不分青紅皂白的冤枉我,討打。”說著,拿起金箍棒就要打八戒,多虧沙僧攔住。故事講到這呢,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八戒挨打冤不冤?(生答)西游記的故事學生耳熟能詳,饒有興致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3、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

如在講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例一》時,為了讓學生更形象直觀的學習集合思想,感知韋恩圖,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當時我校學生的課間活動,跳皮筋和打乒乓球很是熱門,于是我就現場取材,調查學生喜歡這兩種運動的人數,作為本課教學的數據參考。

又如在講《圓的周長》一課時,我創設了讓學生為自己家的圓桌設計桌布的情境,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素材,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自然會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

當然,與新課聯系緊密的復習,換種方式,同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講六年級《統計》這一課,我就利用了口算搶答的形式,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本課準備了統計的素材,同時,采用搶答的形式符合學生想表現的心理,興趣高漲。因此,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的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時平時要注意多搜集素材,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情境,量身定做。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是有用的,是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 ,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

二、仔細觀察,親自探究

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關鍵能否保持長久,這也應該引起我們教師的高度重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凡是學生親身經歷的、親身感悟的,印象就深刻。所以教師不必束縛學生的手腳,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親自觀察,親自探究。

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我們就完全放手讓學生用眼觀察,動手去測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的做法是:

1、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準備觀察、測量。

2、把事先準備的各種圖形分發給各個小組。

3、提出要求:【1】用眼觀察目測特征;【2】動手測量進行證實;【3】得出結論,準備在班上交流。

4、按上面要求進行實際操作、觀察、探究、證實。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仔細測量、不斷探究,總結出了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這樣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了自學能力和觀察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新課標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但我們在平時聽課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教師為了追求時髦,使自己的課堂熱鬧非凡,不遺余力的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結果費時不少,效果甚微。因此,我們教師在安排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必須是有必要的,是真正需要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生一思考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就沒有必要安排了。當然,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也必須明確,使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而不是教師擺的花架子,迎合聽課的。結果學生卻一無所獲。

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的指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從中可以發現學生個性思維的火花,促使精彩的課堂生成的出現。

三、暢談結論,取長補短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的邏輯性、條理性、系統性體現了思維的深刻性。不光語文課是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專門課,數學課同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上面我們說到學生把猜測到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種圖形特征,用眼觀察,自己動手測量,探究得出不同的結論。到此,我們就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將得出的不同的結論說給全體學生聽,接著讓全體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進行爭論。這樣,先個別說,后全體說,既照顧個別學生,又照顧了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參與活動;即得出結論,又使不完善的結

論得到了補充,使結論更加完善;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此時,教師不必拘泥于學生得出的結論必須與教材的正確答案一字不差,只要是學生親自探究的,學生印象就深刻。

四、再次實踐,知識創新

“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這是認識過程的一般規律。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用,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上完每節新課時必須再次實踐,加深印象,學生才會記得牢固。同樣,學習完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三種圖形特征后,也是如此。我們讓學生做各種各樣的練習:在訂板上掛出這三種圖形;在室內找出三種圖形的物體;用火柴棍擺一擺這三種圖形;利用這三種圖形拼一拼喜歡的圖案……這樣學以致用,學生印象非常深刻。又如,我在講完韋恩圖各部分的含義后,為了讓學生加深印象,我準備了兩條繩子,將喜歡跳皮筋和打乒乓球的同學分別圈起來,更加直觀具體,易于牢記。

五、拓寬知識,走向社會

一節課上完了,學生通過研究,獲得知識,這是根本目的。我們達到目的之后,但也不能到此為止,還得進一步鞏固,對知識面進行拓寬。于是,在講完《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課后我們留了這樣一個作業:“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那在我們回家的路上,家里及任何地方,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哪些地方還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看誰找到的多?”又如,在講完《統計》這一課時,我布置了這樣的課外作業:讓學生調查一下自己家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制成統計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拓展了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學生不但有好奇心,還有好勝心,抓住這樣的心理特征,布置這樣的作業,學生的興趣怎樣呢?那結果又會怎樣呢?那是不言而喻的。

“教無定法,貴乎得法。”“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仔細觀察,親自探究――暢談結論,取長補短――再次實踐,知識創新,――拓寬知識,走向社會”是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的五步教學法,但還需要不斷完善。總而言之,我們還應深入學習新課標,完善這條教學思路,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能充滿輕松愉快的氣氛――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真正讓學生自主愉快學習,達到新課標要求,向新教材過渡,完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蔣建東;;數學有效性教學探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1期

[2]高瑋;;給數學課堂加上快樂的味道[J];新課程(中);2011年04期

[3]趙靜煒;;中學數學與興趣學習[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上一篇: 數字技術與教育 下一篇: 產品營銷策略案例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婷婷人人喊人人澡人人爽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