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交易風險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6 11:08: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力交易風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力交易風險

篇(1)

顛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

一、“顛倒的教室”從何而來

薩爾曼?可汗,一位不是科班出身的教育工作者,最初為了輔導表妹,借助網絡將錄制的教學視頻上傳到You Tube。在網友的贊揚和鼓勵聲中,他開始在家制作各種小型教育視頻講座上傳到網上,受到廣泛歡迎,擁有數以百萬的觀眾。可汗這樣形容自己的使命:“要加快不同年紀學生的學習步伐。有著這樣的想法,我們希望向任何人分享對他們有用的材料。”

視頻一旦上傳至網絡,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就可以免費觀看講座。每天晚上,學生可以在家把觀看視頻作為家庭作業,通過它學習新知識,第二天白天再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合作探究、練習鞏固。他的方法被人們稱作“顛倒的教室”。

二、“顛倒的教室”顛倒了什么

1.“顛倒的教室”顛倒了教與學的順序。

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是“課堂講解+課后作業”,顛倒課堂的教學形式是“課前學習+課堂研究”。前者是課堂上,教師傳授新知識,學生一起學習,課后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同時檢測學習成效,即“先教后學”。后者是課前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以學定教,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或引導學生共同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即“先學后教”。“先學后教”課堂模式從形式上產生了根本轉變,教師從“傳授”變成了“解惑”,學生從“被動學”變成了“主動學”,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本教育。

2.“顛倒的教室”轉換了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傳統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課堂的管理者,學生是被動接收者。顛倒的課堂上,教師是學習指導者、促進者,學生是主動研究者和知識的意義構建者。事實上,目前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很難落到實處。顛倒課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當然,并不是說教師的角色完全可以被電腦取代,變得不重要,而是角色有所改變而已。

3.“顛倒的教室”改變了教學形式。

傳統課堂教學是知識傳授的過程,雖然也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提升”等環節,但更多的是教師講解傳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時間較少。有的教師要求學生預習,而學生往往有依賴心理,反正老師會在課堂上講,并不會真正把預習落到實處。顛倒課堂是知識內化的過程,是解惑的過程,學生活動的時間大大增加,傳統的家庭作業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還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釋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以致用。

三、“顛倒的教室”有何優勢

1.課前,教師能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在“顛倒的教室”中,學生課前已經登錄教學平臺,完成知識的初步授受過程。教師可以登錄平臺,了解每個學生在家學習的完成情況,哪些學生觀看了教學視頻,哪些學生完成了檢測,哪些學生沒有完成學習,哪些學生學習有困難。教師可以鎖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鎖定有共性的學習問題,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課堂形式,制定教學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課上,教師更注重學生知識的內化和深度理解。

傳統課堂上,主要完成知識的單向傳授,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需要通過課后作業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往往缺少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顛倒課堂上,由于知識傳授已經初步完成,再加上教師已經對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可以設置一些練習當堂完成,教師個別輔導及時答疑解惑。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最終達到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3.課后,學生仍能反復觀看視頻,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不管視頻也好,學習資料也好,都一直掛在網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此外,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或需要回顧知識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反復地、放慢節奏地在線學習;一些由于生病、參加實踐活動等原因無法上課的學生,也可以在線學習,從而跟上學習進度。

四、“顛倒的教室”如何更好地開展

“顛倒的教室”是教育技術應用的一個新熱點。近幾年,“顛倒的教室”在包括北美在內的世界各地學校廣受歡迎,也有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開始嘗試這種教學模式,要確保更好地開展教學,需要以下方面的支持。

1.信息技術的支撐。

從教師制作教學視頻、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到個性化與協作化學習環境的構建,都需要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支持。

(1)硬件

學校信息化硬件配置需要提升,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務器和一定數量的攝像機,增加網絡寬帶的接入量。學生課后需要通過電腦和網絡學習。對于一些缺乏硬件條件的學生,學校應該提供相應的設備支持,例如學校機房應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

(2)軟件

教師要全面控制課程的所有設置,配置靈活的課程活動,如論壇、測驗、資源、問卷調查、作業、專題討論等,需要一個功能強大的軟件平臺。魔燈是澳大利亞教師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而開發的課程管理系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魔燈可以管理內容元件,設計教育訓練,同時,加強學習者的歷程紀錄,讓老師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歷程。另外,教師可以定義自己的評分等級,在論壇和作業打分。

2.全方位的支持。

(1)學校教師的支持

國家一直在強調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但限于中考的升學壓力,一些學校仍以應試教育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實施顛倒課堂這種需要學生在課后花費大量時間的教學模式,需要學校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予以支持。

微視頻是“顛倒的教室”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要載體,需要一線老師團隊合作,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設計、開發制作、管理。教學設計環節,教師要根據各班在線學習的情況進行設計,不同班級有不同的方案。課堂教學環節,教師需要更多地引導學生一起交流、討論、探究、演練等,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

(2)學生家長的支持

學生家長的思想意識需要轉變。對于一些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家長需要督促,慢慢培養其在家自主學習的習慣。

總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必將發生變革,“顛倒的教室”可能成為未來教學模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顛倒的教室”不是“在線視頻”、“在線課程”的代名詞,不是讓學生盯著電腦屏幕孤立地無序地學習。這種模式的全面鋪開,需要一線教師不斷地嘗試、摸索、實踐、反思,完善這種體現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篇(2)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大量的中小型企業破產,就業問題日趨嚴重,所以,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一條值得提倡的途徑,各地政府也設立創業基金,大力扶助大學生創業。在綜合研究分析各種創業方式后,不少大學生選擇投入成本較低,耗費精力相對較少的網上開店形式。

一、電子商務中的交易風險

1.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在現實生活C2C的交易中,有著很大程度上的信息不對稱,賣家對產品很是了解,但不會完全真實的告訴買家商品的實際情況,總有夸大的嫌疑,買家只有通過其他購買者的評價和賣家的自我描述來判斷商品的品質,由于買家對商品品質的懷疑,大大降低了成交率,這不利于賣家預測下期的售出量,容易導致庫存和貨源不足的情況出現。

此外,買家對賣家有一個基本信息情況上的了解,但是賣家卻不能得知買家的任何信息,信息的不對稱導致買賣雙方對對方的不信任,難以促成交易。

2.客戶認證和身份認證問題。客戶認證技術是保證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主要包括身份認證和通過認證機構所進行的信息認證。通常情況下,通過認證機構所進行的信息認證比信息保密更為重要。

以淘寶網為例,一個人想成為賣家必須申請認證,只有身份證通過了認證或者通過了支付寶上的實名認證才能開網店,另外淘寶利用“第二代安全稽查監控系統”對賣家商店進行“誠信稽查”,嚴禁打虛假廣告和刷賣家信用。因為賣家信用的來之不易,所以大部分的商家都遵循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賣商品。可是C2C模式中,沒有對買家進行任何身份認證,買家只需申請一個郵箱和擁有一個網上銀行賬號就能進行網上購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出現買家答應要拍幾件商品但最終爽約或者收到商品卻遲遲不付款的情況。由于大學生的運營資金比較少,他們往往是接到訂單之后再去取貨,這樣一來就使得部分商品積壓下來并占用了流動資金,對于買家信用問題目前在電子商務運營中還沒能得以很好的解決。

3.物流問題。物流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跟物流公司的良好合作關系會降低運營的成本。在現代電子商務交易中,通常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近幾年來,中國的物流行業日趨成熟,大量的民營物流企業的崛起也為從事電子商務的大學生提供了便利,大學生可以與更多的物流公司簽訂合同以求送貨范圍的廣泛,而且民營物流企業的費用明顯低于郵政等國營單位速度也快于郵政,從而提高賣家信用。但是通過物流公司郵遞商品容易造成產品的損壞,生活中不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自己無意損壞了商品也將責任歸咎于賣家或物流公司,這無疑會加大大學生的運營成本!

二、校園C2C模式的發展

根據《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為1.75億人,半年增幅5%,目前這一人群在總體網民中占比51.8%,網民的最大群體仍是學生,占比31.7%,其中大學生是主體,占25.1%。由此可以看出,如今活躍在互聯網中的依然是大學生,基于社會C2C模式中的交易風險,大學生可以利用校園C2C模式自主創業。

1.校園網的特點。(1)快速的網絡連接。校園網絡系統由于參與網絡應用的師生數量眾多,使用時間集中,所以要求具有較高的數據通信能力和較高的帶寬。并且大部分的學校校園服務器24小時開放,方便了大學生買賣家之間的交流;(2)安全可靠性。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網站安全存在很大隱患,首先容易遭受黑客攻擊以獲取網民的商業秘密、資源、信息;其次由于原有的病毒防范技術、加密技術被新技術攻擊,計算機病毒侵襲使得網民重要數據丟失以及電子合同被篡改。校園網針對不同的用戶,如教師、學生、校外訪問者設定的訪問權限不同,保證了網絡運行的安全;(3)監管強度大。校園網絡有專業的網管對其進行監管和維護,保證其安全系統的可靠。

2.消費者需求單一,交易安全可靠。校園C2C的買家是在校大學生,大學生網上消費的主要是日常用品,極大的縮小了消費品的種類,由于消費者需求集中,購買偏好一致,喜歡團購以換取折扣,這極大的方便了賣家對商品的采購,降低了采購成本。此外依托校園C2C創業的大學生的消費群體是自己所在大學城的同學,可以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方便買家確定商品質量,消除了買賣雙方由于空間大造成的商品退貨,信用支付糾紛。

3.宣傳便利。賣方可以利用學校論壇、網站來公布自己的商品信息,同時能夠瀏覽到買家的需求。相對于社會C2C來說,校園C2C模式給賣家提供了免費宣傳商品的機會。此外由于消費群體的集中,賣家還可以通過格子鋪實物展覽、好友介紹、增發宣傳單來增加自己的顧客,提高商品信用。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1.加大電子商務交易安全保障。網絡安全是從事電子商務交易的前提,我們應該加大對網絡安全研究的力度,強化防火墻、信息加密存儲通信、身份認證等技術,抵制網絡病毒的侵犯,增強實時改變安全策略的能力以及普及安全教育。

2.加強道德建設。加強社會道德風尚建設,提高社會群體整體素質,從根本上消除買賣雙方自身的道德問題,從而減少賣家提供偽劣商品、買家爽約的情況,增強了電子商務交易信用,營造“誠信至上”的網絡購物氛圍。

3.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電子商務合同有別于傳統商務合同,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明確不同糾紛下的責任承擔者,準確把握以非傳統書面文件形式提供的信息的法律性質和有效性,制定對電傳等通信技術的相關法律,為電子商務活動創建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結論

社會C2C模式增加了大學生利用電子商務自主創業的交易風險,所以,在大學生創業之初,可以利用安全保障高、消費群體集中以及消費者道德較高的校園C2C模式來緩解就業壓力,熟悉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積累工作經驗,儲備創業啟動金。

所以我們應大力發展完善校園C2C模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平臺,同時降低社會C2C模式中的交易風險,為從校園C2C模式轉型到社會C2C模式尋求更多需求搭建橋梁。

參考文獻:

篇(3)

2.同步碎石封層技術

同步碎石封層是利用同步碎石封層車將瀝青膠結料及單一粒徑的石料同時灑布在路面上,在膠輪壓路機或自然行車輾壓下,使膠結料與石料之間有最充分的表面接觸。

其核心技術主要有3方面:路用材料的選用、施工設備、施工工藝。

2.1路用材料選擇

2.1.1石料選擇的三個重要原則

(1)硬度,必須有足夠的硬度已抵擋交通磨損。在相對重載車較多,車流量較大的情況下,骨料的硬度尤為重要。

(2)級配,近乎單一級配, 幾乎不含粉料。

(3)形狀,盡量使用立方體的骨料,避免針片結構,以保證骨料在瀝青中達到合適的嵌入深度。

2.1.2結合料的選擇

從同步碎石封層的原理可知,同步碎石封層用膠結料無論是瀝青或改性瀝青必須具有足夠的粘結性,以保證一定的粘結強度;要具用足夠的爬升高度,以保證一定的裹覆面積;要具用較寬泛的適用性,以保證與石料的配伍性。

2.2施工設備

橡膠瀝青同步碎石封層車應具備的特點:

A、灑布量大(>2.5kg/m2)、撒布量精度高,保證滿足設計需要。

B、加熱快速(>10℃/h)。

C、專用噴嘴保證灑布均勻。

D、具有攪拌系統保證膠粉不沉淀。

2.3施工工藝

2.3.1準備工作

(1)施工前,對需進行碎石封層的路段進行路面檢查,有破損地方應進行修補;若有其他污染或雜物應進行沖洗或清掃,當用水沖洗時,應等水分蒸發表面完全干燥后才可進行改性橡膠瀝青同步碎石封層的施工。對路緣石等兩旁結構物或設施采取覆蓋措施,以防改性瀝青噴灑飛濺污染結構物。

(2)確定單位面積碎石撒布量。為了保證施工時碎石能夠均勻地滿布在原路面上,防止出現“缺料露油 ”現象,要事先確定封層單位面積所用碎石的數量。

2.3.2攤鋪

將裝好料的同步碎石封層車開至施工起點,操作手調整好各個系統的工作參數;然后指揮駕駛員沿預先設置的控制線起步,行駛速度應控制在 5~8km/h左右。

打開各料門控制開關,使瀝青噴出,同時撒布均勻碎石。改性瀝青灑布量的參數一旦設定,同步碎石封層車的控制系統就會根據車速自動調節瀝青流量,使灑布量控制誤差控制在±5%以內。碎石撒布量應根據現場試驗檢測,通過控制車速確定。

施工時,應注意幾點:

①為保證改性橡膠瀝青呈霧狀噴灑,而形成均勻、等厚度的瀝青膜,必須保證改性橡膠瀝青溫度在 170℃以上。

②實施改性橡膠瀝青同步碎石封層的施工氣溫不應低于 15℃,大風、濃霧或下雨天不得施工。

③噴油嘴高度不同瀝青膜厚度不同 (各個噴嘴噴出的扇形霧狀瀝青重疊情況不同 ),通過調整噴嘴高度使得瀝青膜厚度適宜和均勻。

④碎石封層車應以適宜的速度勻速行駛,在此前提下石料和粘結料兩者的撒布率必須匹配。

⑤改性橡膠瀝青與碎石灑布后,應立即進行人工修補或補撒,修補的重點是起點、終點、縱向接縫、過厚、過薄或不平處。

⑥當同步碎石封層車上任何一種料用完時,應立即關閉所有材料輸送的控制開關。查對材料剩余量,校核拌和準確性。

2.3.3碾壓

剛灑布的防水層不能立即碾壓,否則高溫改性瀝青會粘附膠輪壓路機的輪胎并粘走碎石。當改性橡膠瀝青溫度降至 100℃左右時,采用膠輪壓路機穩壓 1個來回,控制行駛速度在 5~8km/h,使碎石壓入改性瀝青之中且粘結牢固。

2.3.4養護

應派專人手拿竹掃帚緊跟施工面后邊,及時把彈出攤鋪寬度 (即改性橡膠瀝青灑布寬度)以外的碎石掃到攤鋪寬度內,并在實施后的一周內及時回收過往車輛高速行駛帶起的多余石料。如有需要,應及時對缺陷部位進行人工補撒等措施及時修補。

3.施工控制與質量管理

主要材料及技術指標:

3.1改性橡膠瀝青

碎石封層用改性橡膠瀝青,灑布量為1.5-2.5Kg/m2,其技術指標見表3-1。

表3-1 改性橡膠瀝青技術指標

3.2集料

選用的等粒徑石料作為碎石封層用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耗性,且具有良好的顆粒形狀,采購石料應特別注意小于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其它性能滿足表3-2要求:

4.施工難點及注意事項

4.1碎石封層質量控制關鍵在于同步封層車的正常、正確運行,其操作有必須符合以下兩條規定:

(1)在施工過程中封層車必須始終勻速前進,否則會造成瀝青灑布量有所偏差。

(2)為了保證噴灑的效果,可在噴灑前對噴頭進行試噴,觀察其效果,當扇面形成便可灑布。為了減少加熱時間可放掉少許噴頭內的涼瀝青。

4.2封層施工中,除了關閉最左側一個噴頭,消除縱向黑色接縫外,對于施工中封層車每次起步開始噴灑的橫向接縫我們采取如下兩個措施:

(1)在將要開始噴灑的位置鋪設一塊長約3.5米,寬約0.6米的矩形鐵皮,其上澆灑少量柴油,用刷子掃鋪均勻,平鋪于噴頭位置,封層車起步噴灑時將一部分瀝青和石料噴灑于鐵皮之上,然后正常行駛噴灑。取走鐵皮,鏟掉其上的瀝青與石料,鐵皮可循環使用若干次,這種做法可消除由于封層車自身的特點形成的“鋸齒狀”橫向條紋,使碎石封層外觀達到協調,美觀。

(2)另外一種做法是依靠封層車駕駛員的靈活操作,起步時使封層車處于“半聯動”狀態,將走未走之際,開始噴灑。這樣“鋸齒狀”條紋也不能形成,該方法不用人工修補,可使接縫平順,但操作難度大,對駕駛員要求較高,操作具有偶然性。

篇(4)

二、對我國電力金融市場實現路徑的分析

(一)交易主體傳統電力現貨交易的參與者只有國家電網公司,區域電網公司,發電企業等,普通的供電公司或者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進入市場交易。而傳統模式下造成的壟斷價格并不是基于眾多的有效信息形成,而是由政府或者部分議價形成,這種模式造成的不完善的機制隨著我國電力改革而有所改進。新型的電力金融市場交易主體種類豐富,既包括傳統模式下的國家電網等部門,又包括小型供電公司,投資者,做市商,電力經紀人,電力兼營機構。這種金融市場模式打破了傳統電力工業一體化模式,使電力市場開始從壟斷市場走向競爭市場。嚴格管制、高度壟斷、垂直管理等電力工業所具有的傳統屬性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而逐步減弱。

(二)交易對象從傳統實物交割到金融合約交割是一個飛躍的過程。金融市場下交易的對象是電力衍生物合約,該合約分為三種類型,即電力期貨合約,電力期權合約和電力遠期合約。正如期貨本身的特點一樣,交易雙方基于最有價值,最全面的信息分析得到的結果可以很好的預測未來的合約價格和趨勢,所以,電力期貨合約有現貨市場不具有的發現價格的功能。并且這種期貨合約中,并不要求實物交割,而是在到期日之前平倉,這種交割手段大大減少了交易的風險,在鎖定了風險范圍的同時,可以經過套期保值使電力期貨的風險價格在短時間內保持在同一水平。作為標準化的合約,交易所交易的特點使交易更加變得安全可靠,從而在此之上再次降低交易風險,這種內在的特點可以吸引廣大投資者進行投資,豐富金融產品,穩定物價。由電力特殊的內在特點決定的其不適宜儲存,所以電力不同于普通商品,這也就要求了電力銷售的高度流動性。而金融市場吸收了眾多參與者后,提高了產品的流動性,有利于電力市場高效公平的競爭。而電力期權合約則是在期貨合約的基礎上免除投資者的義務,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的價格和信息決定是否行使權力,通過期權費來相對減少風險。在電力這樣一個價格不穩定且高度壟斷的行業,這一創新無疑削弱了價格的波動,減輕了來自市場的各個方面的風險。結合電力金融合約北歐和美國等公司成功的案例,這種發展趨勢推進中國電力市場改革的進程。

(三)交易機制電力金融市場交易機制主要包括了電力衍生品交易的結算機制、信息披露機制、風險控制機制、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穩定機制。衍生品交易結算諸如期貨合約到期前平倉,而不是實物交割。這種結算方式方便了投資者,投資者不必實物持有不易儲存的電力。而期權合約可以根據電力的市場價格決定是否執行期權。正是基于各種衍生品的特性,全面的信息,風險的控制,從而發現電力的真正價格,利用有效的價格預測未來的價格信息。一系列的新型交易機制使電力市場在原有的現貨交易不穩定的狀態下轉為穩定,公平的競爭。

篇(5)

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中,市場參與者包括批發市場及地方發電公司、地方供電商、FTC和大終端用戶,以及系統運行機構等。雙邊交易價格由非贏利交易系統管理機構(ATS)進行管理。在雙邊交易過程中,通過改變發電商的出力以及用戶的消費行為,實現電力的實時供需平衡。俄羅斯雙邊交易及其市場運行機制如圖3所示。圖3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市場模式(1)市場主體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中,交易性主體包括發電商、售電商、經紀商、終端用戶以及應諾供應商(GuaranteeSupplier)。其中,經紀商只是為買方和賣方牽線搭橋,并從中收取傭金。應諾供應商,主要職責是與任何有意愿的消費者簽訂合同(只要消費者在其工作區域內),同時作為非批發市場主體但滿足一定規則的發電商的唯一購電商。非交易性主體包括:1)聯邦輸電公司(FederalTransmissionCom-pany,簡稱FTC),負責所有220kV以上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和建設。2)系統調度機構(SystemOperator,簡稱SO)公司。SO合并莫斯科的中央調度局和7個區域調度中心。國家將擁有SO的75%以上的股份。SO負責UES的安全供電和無歧視的接入系統。3)非贏利的交易系統管理機構(Administra-torofTradingSystem,簡稱ATS),組織電力批發市場的交易活動、進行市場平衡結算、對管制交易以及自由雙邊合同交易進行管理,并充當監管機構。負責批發市場的設計和運營,記錄雙邊交易的電量,確定現貨市場上不同母線的電價,并監視批發市場上按協議應支付的電費。(2)交易類型按照交易時間長短劃分,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可分為遠期、期貨雙邊交易,短期雙邊交易。遠期、期貨雙邊交易中,供求雙方通過簽訂雙邊合同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交易,雙邊合同中涉及價格與供電量。市場中達成的雙邊交易大部分是遠期雙邊交易,購售電雙方可以簽訂提前幾天、幾月、一年甚至若干年的電力合同。遠期雙邊交易直至實際交割時點的前1h(又稱關閘時間,GateClosure)才會關閉。短期雙邊交易又稱交易所內的雙邊交易(或場外交易)。交易雙方在交易所內簽訂標準的時段合同(standardizedblocksofelectricity),在未來一天的一段時間內交易一定數量的電量(MW•h)。短期雙邊市場為購售電雙方提供了靈活購售電的機會,發電商、供電商以及電力用戶可以根據接近運行時段的即時信息,如天氣條件及發電機故障事件等調整交易,從而降低交易風險。(3)市場機制1)價格機制[4,5]。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中,非贏利交易系統管理機構(ATS)作為雙邊交易的中間商,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電力雙邊交易合同必須在ATS處登記,ATS將根據區域價格確定雙邊交易合同價格。在俄羅斯電力市場交易中,發電企業與供電企業之間的雙邊合同可以一年一訂,電價的制定可根據燃料成本和通貨膨脹變化進行調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俄羅斯逐步放開價格管制,適當提高居民電價,減少交叉補貼,由電力買賣雙方自由定價、簽署長期合同。以區域間的雙邊交易為例,說明雙邊交易價格的形成機制如下。交易雙方將選定一個交割區域作為參考區域,以該區域的價格作為合同的交割價格。若所選參考區域為交易一方所在區域,則對該交易方而言,其所面臨的合同交割價格是鎖定的,即面臨的價格風險較小,節點價格的波動將傳導至交易另一方。在雙邊交易中,將雙邊合同與Hub鎖定以增加雙邊交易價格的透明度,此時價格對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而言公開、透明。Hub是依據一定的節點價格相關度而結合的一系列節點的集合。這意味著,Hub所包含的節點在日前市場所形成的節點價格可以偏離Hub指數,但不能超過一個確定值(至多不超過20%)。而區域價格則是依據發電成本加上不高于10%的收益率核定,并可根據燃料成本變化和通貨膨脹情況進行調整。2)平衡機制。俄羅斯電力雙邊交易市場中,通過改變發電商的出力以及用戶的消費行為,實現電力的實時供需平衡。當實際需求量與實時用電需求計劃出現偏差時,系統運營機構將促使發電商及用戶通過平衡市場進行電量平衡交易,以調整偏差量。若實際電量需求量超過日前市場的計劃需求電量,則需要通過平衡體系彌補偏差電量。此時,可通過增加發電出力或者減少消費需求以實現電量平衡。參與平衡調節的用戶可稱之為可調整負荷用戶(以下簡稱“CCL”)。發電商與CCL通過平衡市場進行平衡電量競價。其中,發電商的水電及抽水蓄能發電量電價為給定價格,其余電能均按照日前市場報價。CCL根據(X-1)交易日5p.m.之后至X交易日之間的價格報價。此時,系統運營機構根據雙方報價確定所需的平衡電量。在交割前一個小時,系統運營機構將確定包括實時調度電量(如平衡下一個小時的消費量所需的電量)在內的節點電量,以使社會福利最大化。系統運營機構通過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計算模型,確定每個節點的調度電量以及相關的價格指標。系統運營機構通過對節點調度電量的調整發出增加或減少出力(或消費量)的信號,以實現電量的實時平衡。

經驗借鑒

篇(6)

典型國家電力雙邊交易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提高電力雙邊交易的靈活性,促進電力雙邊交易的大規模開展國外經驗已經證明僅僅依靠交易管理機構的“牽線搭橋”很難保證大規模電力雙邊交易情況下市場的運行效率。為此,各國紛紛在在電力雙邊交易的售電環節引入中間商從事“轉買轉賣”和“居中撮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促進了各國電力雙邊交易的大規模開展。目前,我國已開展的電力雙邊交易尚存在市場主體交易積極性不高,缺乏交易自主性等問題。適時引入中間商,對提高市場交易主體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而促進我國電力雙邊交易的大規模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明確各參與主體的責權義務,有利于實現電力雙邊交易全面、規范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國外電力雙邊交易中涉及主體較多,因此,各國電力市場對主體的準入、主體應承擔的責權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各交易主體在交易過程中履行相應的義務,由此保證了市場的有序運行。我國開展電力雙邊交易的過程中,有必要借鑒國外電力交易主體的管理模式,設計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規定,有效約束交易主體的行為,確保市場的規范化運作。國外雙邊交易種類構成對我國的啟示(1)大力推進跨區(省)電力雙邊交易的開展,實現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通過對國外典型國家的電力雙邊交易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國跨區(省)電力雙邊交易占雙邊交易的比例較大。英國主要有英格蘭—威爾士跨區交易;澳大利亞則是通過更大范圍內的雙邊交易建立起了國家電力市場;美國主要依托其區域電力市場,大力開展跨區電力雙邊交易;北歐四國則依靠統一的交易管理機構(NordPool),積極開展跨國電力雙邊交易;歐盟則建立其統一電力雙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開展的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雙邊交易主要局限于各省的地域范圍內。以省為單位的電力雙邊交易既不利于各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也不利于“西電東輸”“南電北送”等國家能源戰略的貫徹落實。隨著我國電力供需緊張狀況的緩解,各發電企業為實現較高的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都希望在本省以外開拓市場,要求參與跨省、跨區電力交易;用電企業也希望打破地區界限,在更大范圍采購電力,降低生產成本,規避經營風險。因此,我國應當借鑒國外經驗,發展跨區(省)電力雙邊交易,實現我國電力資源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2)積極開展不同時間跨度的電力雙邊交易,充分利用不同時間跨度下電力雙邊交易之間的套利關系,規避相應的市場風險通過對國外典型國家電力雙邊交易開展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各國根據交易時間跨度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電力雙邊交易。各國的電力雙邊交易按照時間跨度可以分為:中遠期雙邊交易和日前雙邊交易。通過賦予各交易主體對于不同時間跨度下各類電力雙邊交易的選擇權,市場中的各個交易主體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時序下各類雙邊交易之間的經濟套利關系,規避市場中價格風險。目前,我國的電力雙邊交易種類單一,主要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缺乏近期甚至是日前的雙邊交易,這使得我國電力雙邊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因此,我國應當盡快完善電力雙邊交易的時序種類,提高市場流動性,規避市場價格風險。(3)適時開展電力金融雙邊交易,利用金融工具確保市場的穩定運行國外典型國家電力金融雙邊交易主要分為:期貨交易、期權交易與差價合約交易。國外典型國家電力雙邊交易開展的情況可以看出,各國普遍建立起了電力金融衍生市場,廣泛開展電力金融雙邊交易,電力金融雙邊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比例較大(以澳大利亞為例,該市場的期貨交易量占NEM物理能量交易總量的22%)。期權、期貨等金融產品的引入為市場參與者管理電力市場的風險提供了有價值的工具。目前,我國尚未開展電力金融雙邊交易,各市場交易主體缺乏規避市場風險相應的金融工具。隨著我國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我國電力市場運行方式將更加靈活,市場參與者將面臨更大的交易風險,因此我國應當借鑒國外經驗,適時引入電力金融產品,開展電力金融雙邊交易,確保未來我國電力市場的穩定、高效運行。國外電力雙邊交易達成方式對我國的啟示(1)在雙邊交易開展初期,應主要開展集中撮合的電力雙邊交易根據以上對各典型國家電力雙邊交易開展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英國、美國等發達電力市場國家,電力雙邊交易主要為OTC交易;而在俄羅斯等電力市場欠發達國家,主要開展集中撮合的電力雙邊交易。在電力雙邊交易開展初期,各項配套機制尚不完善,雙邊交易面臨著信用風險等諸多風險,因此應當大力開展場內雙邊交易,充分發揮交易管理機構的監管作用和信用保證作用,確保電力雙邊交易的順利達成。而在電力雙邊交易的成熟階段,各項配套機制均已建立,各市場主體均已相互熟悉,此時應當鼓勵場外雙邊交易,以提高交易的靈活性和市場的流動性。目前,我國尚處于電力雙邊交易大規模開展的醞釀期,各項政策法規與相應的配套機制亟待完善。因此,在交易方式的選擇方面,應在現階段開展以集中撮合為主的場內交易,而在電力市場成熟階段適時開展OTC交易。(2)加強電力雙邊交易電子平臺建設,提高電力雙邊交易的信息化水平電力雙邊交易的順利進行,需要以大量的數據信息為支撐,電子平臺中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是交易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電力雙邊交易市場成熟階段,雙邊交易的類型將日趨多樣化,更需要通過電子平臺建設以提高雙邊交易效率。電力雙邊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數據申報、負荷預測、合同管理、交易計劃的編制、安全校核、計劃執行、輔助服務、市場信息、考核與結算等環節均需要通過相應的技術支持系統完成。這些系統包括:能量管理系統、交易管理系統、電能量計量系統、電能量考核與結算系統、合同管理系統、報價處理系統、市場分析與預測系統、交易信息系統、報價輔助決策系統等。借鑒國外經驗,我國在電力雙邊交易開展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電子平臺建設,通過制定電力雙邊交易技術支持系統的實施方案、發展目標和運營規則要求,保證技術支持系統的實用性和適應性,提高電力雙邊交易的信息化水平。國外電力雙邊交易機制對我國的啟示(1)優化交易管理機制,促進電力市場和電力系統健康發展國外電力雙邊交易的執行過程中,維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是電網企業、購售方、售電方共同的社會責任。北歐和英國的電力市場交易機構和電網調度機構在形式上相互獨立,但由國家電網調度機構主導電力平衡市場。電網調度機構(系統運營商)主要負責平衡服務而不參與正常的市場交易,有效避免了電網作為自然壟斷環節參與經營可能產生的不公平行為。借鑒國外經驗,我國在開展電力雙邊交易過程中,應充分把握各相關主體的職責義務,做到分工清楚、權責明確,為市場參與者搭建公平合理的責任風險分配關系。(2)建立高效的平衡機制,確保各類雙邊交易的有序開展從國外典型國家電力雙邊交易開展的情況可以看出,電力雙邊交易過程中因供需形式變化、聯絡線約束等客觀原因導致合約無法順利執行,而出現交易不平衡的現象,需要引入平衡機制,處理雙邊交易達成與執行過程中出現的電力電量不平衡,包括由發電企業、用戶或輸配電服務等環節引起的不平衡問題,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我國目前雖然已經進行了發電側的集中競價試點,但真正意義上的基于市場的平衡機制尚未建立。因此,隨著電力雙邊交易建設的提速,我國應適時建立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實時市場),以之作為電力雙邊交易市場的補充,提高雙邊交易市場的運行效率。(3)明晰輸配電價與輔助服務價格,保證電力雙邊交易的公平開展電力雙邊交易真實價格的發現有賴于明確、清晰的輔助服務與輸配電價格。通過對國外典型國家經驗分析可知,輸配電價格與輔助服務價格是準確評估雙邊交易成本的關鍵。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合理的價格機制。近年來,國家重點疏導了發電價格矛盾,但輸配電價兩頭受擠的狀況始終未得到合理的解決,電網建設的還本付息和資產經營效益缺乏必要的保障;此外,我國仍未實現輔助服務交易機制的市場化,輔助服務缺乏明確的價格。因此必須盡快推動我國的輸配電價改革,形成市場化的輔助服務交易機制,為我國電力雙邊交易的開展創造條件。(4)充分發揮交易管理機構的平臺作用,避免電力雙邊交易過程的潛在風險從國外典型國家經驗可以看出,交易管理機構在電力雙邊交易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如美國PJM市場針對電力實物交易建立了電力交易中心(PX),針對電力金融交易建立了電力交易所,以此管理市場中的各類雙邊交易。電力雙邊交易的結算大多表現為信用結算,因此對交易雙方信用有較高要求。因此,加強交易管理機構對結算過程的介入有助于提高整個交易的信用等級,有效控制結算風險。在PJM市場,電力交易管理機構不僅為場內雙邊交易提供結算平臺,而且為場外非標準雙邊交易提供了交易、結算服務,并對此類交易的結算同樣進行嚴格的信用管理。若發電商和負荷服務商簽署大額、交割時間長的雙邊交易合同,則往往通過場外結算平臺進行結算,減少交易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電力雙邊交易往往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因此,在我國電力雙邊交易市場建設中,應當充分發揮電力交易中心在雙邊交易、管理、結算等過程中的平臺作用,在交易撮合、信息的基礎上,做好信用管理工作,以保證我國電力雙邊交易結算的公正性,維護各市場交易主體的利益。

篇(7)

前言

與其他商品不同,供電公司參與市場競爭是以電力作為競爭對象的,由于電力無法儲存,這就導致了電力供求關系與電價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任何一方波動變化都會給另一方造成影響,從而增加供電公司購電風險發生可能性。所以為了減少電價波動,穩定電力供求關系,采取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必不可少。

1電力市場環境下供電公司購電風險類型

1.1不確定性風險

負荷預測是供電公司購電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合理確定購電量多少的重要參考依據。在電力市場環境中,由負荷預測給供電公司所帶來的購電風險主要體現在不確定性方面。電網公司和發電企業是我國電力市場中的兩大主體,電網公司是發電企業的主要買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客戶對象,因為在我國電力市場體制和相關法律要求下,發電企業是不能隨意將電力賣給一般用戶的,兩者之間不能直接進行電力交易。這就使得電網公司對電力負荷的預測難度大大增加,因為不同時期電力需求、電力用戶數量不是固定不變的,因而負荷預測具有不確定性風險。

1.2價格波動風險

在電力市場環境下,供電公司購電主要是通過在電力金融市場中交易衍生品來實現的,這樣的電力市場,交易環境使得電價的波動,電價的不確定性成為供電公司購電風險主要來源之一。電價的波動,尤其是大幅波動,將會給電力市場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帶來巨大影響,增大電力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若在電價波動期間供電公司進行購電交易,由于電價不穩定,將可能會發生購電成本增加、購電購買力不足或供過于求等不良現象,降低電力市場運行健康性。

1.3市場分配風險

供電公司對于電力的購買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購買方式,而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供電公司在購買前往往會制定一定的購電量市場分配策略。但電力市場環境下,激烈競爭的不斷進行產生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風險,使得供電公司對于購電量市場分配策略的制定也面臨著不確定性風險。若購電量供需不平衡,就會在實時市場與遠期市場產生電價差,增加供電公司運營成本。

2加強供電公司購電風險管理的有效對策

2.1提高電力負荷預測準確性

降低負荷預測不確定性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對電力負荷預測的準確性。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供電公司需要做的是重視并加強電力市場需求分析,電力市場環境分析以及未來電力市場環境發展方向與發展態勢的預測分析,實時掌握電力市場需求、電力市場環境及其變化,根據變化靈活調整購電方式,購電策略,改革電力負荷預測方法,運用科學、先進預測工具,提高電力負荷預測的準確性。在準確預測電力負荷前提下,合理確定購電量,而后進行購電交易,以盡可能縮小購買電量與實際需求電量之間的差距,保持購電功率平衡。電力負荷預測準確性的提高,不僅可以降低負荷預測不確定性風險,而且對購電量市場分配風險的控制也具有較好的積極效應。

2.2準確分析與評估購電風險

針對電價波動風險,供電公司首先應加強對電力市場的調研,了解電力市場發展動態與總體趨勢,掌握電力用戶需求變化和用電峰谷時段,適應電力市場環境。然后根據最近幾年市場電價波動情況,結合自身購電需求,制定一套購電風險評估體系,建設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對于風險評估體系要合理設定評估指標,結合定性定量評估方法對購電風險進行系統分析與科學預測,進行科學客觀的評估,將風險評估結果融入到風險管理體系當中開展風險管控工作,加強對電價波動風險的預防和規避,保障供電公司購電活動正常進行,保障電力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此外,為了避免因電價強烈波動而帶來電力銷售價格波動風險,供電公司還應建立銷售價格聯動機制,將用戶側電價引入其中,強化對用戶用電量、電價的預測和管理。

2.3制定靈活、有效的購電分配策略

根據上文分析了解到供電公司所面臨的購電量分配風險主要是由電力市場激烈的競爭及其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所引起的。基于這一分析,供電公司應在提高電力負荷預測準確性,提升風險分析與評估能力基礎上,針對動態變化的電力市場環境,制定靈活有效的購電量市場分配策略,選擇恰當合理的購電方式。當電力市場電價出現波動,電力供求關系有所變化時,啟動銷售價格聯動機制,及時調整購電量分配策略與購買方式,以適應電力市場電價的波動、電力需求的變化,降低購電風險發生概率。

3總結

在我國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電力市場環境和電力供求關系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力市場逐漸由壟斷式轉向市場化,由賣方市場逐漸轉向買方市場,電力競爭愈演愈烈,這樣的市場環境要求供電公司必須要全面做好購電風險分析工作,做好風險預防措施,針對不同風險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推動電力市場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方.電力市場下諸暨市供電公司營銷策略及直購電收益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5.

[2]劉春輝,劉敏.電力市場環境下考慮大用戶直購電的電網公司風險管理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12:94-101.

[3]王綿斌.市場環境下供電公司的電價風險控制優化模型[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

篇(8)

風險的客觀性。風險具有客觀性。風險的發生時間、地點及其后果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誘發和產生企業風險的原因存在很多種,主要包括社會政治經濟背景、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策略的不確定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其資金運動規律的復雜性,市場經濟參與主體的認識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等各方面原因,但必須說明的是形成企業風險原因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決定了企業風險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風險的偶然性。抽象性和不確定性是企業風險客觀存在的兩種特性。風險的發生無論是范圍、程度、頻度,還是時間、區間、現代企業風險管理過程分析及對策研究等方面都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形態,并以各自獨特的方式顯示其存在,因此風險具有具體性和差異性的表現形式。風險的復雜性。導致企業風險發生的原因、其表現形式、影響力和作用力,以及風險形成的過程都是非常復雜的,這就決定了企業風險具備復雜性的特征。人們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各個環節所產生的風險無法完全了解或全面掌握。

1.2風險的分類

1.2.1按風險的性質分類:

(1)純粹風險:不能給企業帶來機會、企業無獲得利益可能的風險。純粹風險只有兩種可能的后果造成損失和不造成損失。而純粹風險所造成損失是絕對的損失。

(2)投機風險:既可能給企業帶來機會、利益,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威脅、造成損失的風險。投機風險有三種可能的后果:造成損失、不造成損失和獲得利益。投機風險如果是活動主體蒙受了損失,但全社會并不一定也跟著受損失,相反,其他人則有可能因此而獲得利益。

2、電網企業電力營銷經營風險管理

為了合理限制發電商的市場力,從而規避上網電價波動為電網企業電力營銷業務所帶來的經營風險,較為成功的方法是將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引入電力市場當中,采用對沖的方式對電力營銷的經營風險進行規避"根據交易時間的不同,電力市場可以分為期貨市場、年度合約市場、季度合約市場、月度合約市場、日前市場、實時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電網企業根據負荷要求在不同的市場制定不同的策略進行購電,再將電能以夏售和零售的方式出售給電力用戶。電力企業參與合約市場交易是為了保持電價穩定,規避市場經營風險。電網企業購買合約電力是以未來的實時電價和負荷的預測值為依據的,由于不能準確預測實時電價和負荷,市場經營風險對電網企業的電力營銷業務利益威脅很大,因此電網企業必須協調優化好合約交易和現貨交易,并利用電力期貨進行對沖(套期保值)來規避。

篇(9)

一、研究背景

RWE集團是德國第二大能源及公用事業企業,也是德國大型綜合能源企業的典型代表之一。該集團成立于1898年,總部位于德國埃森(Essen),集團業務范圍涉及發電、輸配電、電力貿易、煤炭、石油、天然氣、自來水等多個領域,主要業務分布在德國、英國及中東歐,其交易機構遍布全球多個地區,包括倫敦、新加波、日內瓦等。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也是RWE業務關注的重點,已在中國開展二氧化碳減排項目的開發與購買等業務。通過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發投入,不斷推進國際化業務發展。

二、國際化風險管控

風險管控是企業國際化管理重要內容,也是影響企業國際化成功推進的關鍵要素。RWE集團在國際化過程中,堅持圍繞核心業務,適度拓展國際化業務范圍和領域,以風險控制為基礎,穩步推進國際化發展。(1)適應環境變化,調整發展戰略,防范發展風險。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重要基礎。作為大型能源企業集團,世界經濟環境、能源發展環境與企業競爭環境等外部因素對RWE國際化經營的影響越發顯著。為有效應對環境變化,把握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有利機遇,RWE集團通過積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提出了“更加可持續、更加國際化和更加穩健”的三維發展戰略,以適應國際化發展要求,防范集團國際化發展風險。更加可持續:集團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將從2011年的8%增加到2020年的20%;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從2011年的0.79噸/MWh下降到2020年的0.62噸/MWh;提高發電廠的效率,促進用戶節能。更加國際化:確保在德國、英國和荷蘭等核心市場獲得穩定收益,在中東歐和東南歐市場實現有機增長。更加穩健:保持目前在能源領域的完整價值鏈,將一體化業務模式作為穩定收益的基礎;保持在管制業務(電網和天然氣管網)和非管制業務(發電業務)間的平衡;將創造價值作為投資增長的原則。(2)聚焦核心業務,優化業務領域,防范業務風險。RWE集團業務范圍涉及發電、輸配電、電力貿易、煤炭、石油、天然氣、自來水等多個領域,早先還涉及電信、土木工程等領域。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RWE不斷優化調整業務領域與經營范圍,逐步將業務聚焦到能源電力及基礎設施領域,增強企業核心業務競爭力。目前,RWE集團旗下擁有RWE電力、RWE新能源公司、RWE供應與貿易、RWE能源服務等子公司,業務范圍貫穿了整個能源價值鏈的所有環節(表1)。同時RWE也根據市場環境變化與企業經營情況,不斷優化傳統電源業務結構,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對企業業務進行動態優化調整。

表1 RWE主要業務分布圖

(3)參與全球交易,豐富產品種類,防范市場風險。產品交易的國際化,是RWE國際化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RWE防范要素價格風險,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手段。RWE是歐洲能源交易市場主要參與者之一,其能源產品交易主要由子公司RWE供應與貿易公司(RWE Supply&Trading)組織管理(表2)。RWE擁有歐洲最大最尖端的能源交易大廳,附屬網絡運營中心分布在倫敦、新加波、日內瓦、荷蘭登博斯等地。其交易產品種類包括電力、天然氣、煤炭、貨運、石油、氣候、排放權及可再生能源,以及相關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表2 RWE Supply&Trading 核心業務分類

(4)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產配置,防范經營風險。根據歐盟相關法令要求,大型能源企業需要將網絡業務與發電、批發、零售業務分離,并對中間環節的傳輸與配送業務實施反壟斷監管。RWE燃氣和電力的網絡運行管理機構(TSO)是歐盟監管的重點,為適應政府監管要求,RWE于2009年將其天然氣TSO機構出售給獨立的第三方。對輸電網的運營,RWE通過設立內部相對獨立的TSO進行管理,該TSO在法律形式、組織和決策方面獨立于集團的其它業務,以適應歐盟監管,防范經營風險。作為與經濟運行結合緊密的能源基礎設施產業,近兩年RWE集團受歐債危機及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企業收入及利潤明顯下滑。為有效適應外部經濟形勢變化,RWE不斷優化資產配置,通過出售盈利能力較低資產,提升國際化經營業績。2011年至2013年間,RWE集團先后出售電網公司Amprion74.9%的股份,剝離油氣公司RWE Dea以及部分地區配電和售電公司的資產,剝離柏林水務公司Berlinwasser和Rostock燃煤電站的股份,出售天然氣管線子公司NET4GAS等。通過優化集團資產配置,增強防范風險的能力。(5)加強研發投入,注重新產品開發,防范技術風險。近年來,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新興業務領域發展迅速,產業發展存在巨大市場空間,并逐步成為企業新興利潤增長點。RWE逐步加大在電動汽車充電、智能電網等新興業務領域的投入,并繼續增加對傳統化石能源及新能源使用技術研發投入。2011財年,RWE集團研發投入1.49億歐元,比2009年增加投入3900萬歐元。專門從事研發工作的人員規模也逐步擴大。RWE在德國建立了500多個充電站,與20多個市政公用事業單位簽訂協議,為其提供電動汽車和充電站設施。

三、案例啟示

分析RWE集團國際化發展中的風險管理舉措,對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有如下啟示:(1)風險防控是企業國際化發展重要基礎。積極防范國際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業務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政策風險等關鍵領域風險,促進企業穩定發展,是保障企業穩步推進國際化的重要基礎。降低風險,即是增加效益。RWE通過業務發展與經營管理的不斷優化調整,有效規避了市場經營中的一系列風險。盡管相對于其他特大型能源企業,RWE的排名不算靠前,近年來企業發展速度也并不突出,但正是憑借其穩健經營的理念和有效的風險控制舉措,使其有效規避了歷次金融危機與能源變革對企業的影響,并經歷百年發展,逐步成長為全球綜合能源企業穩健發展的典范之一。(2)交易的全球化是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積極參與國際能源市場交易,豐富市場交易產品種類,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市場風險,是RWE國際化發展中的重要內容。RWE對企業組織結構和管控模式設置、能源生產銷售、參與國際能源市場交易等多方面經營模式,都充分體現了大型能源集團一體化經營與多元化發展的優勢。針對不同環節不同領域,RWE通過成立專業化公司實施運營管理,充分發揮集團化運營與專業化管理相結合優勢。如通過RWE供應與貿易子公司,統一參與歐洲能源市場交易、對集團資產進行統籌優化,以市場為基礎,引導與調整能源生產企業日常運營,降低集團整體成本,提高集團整體經濟效益。

參 考 文 獻

篇(10)

一、引言

1.需求側峰谷分時電價的意義

人類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能源枯竭、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全球化問題,這使人們意識到必須從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可持續發展。在電力工業中,需求側管理就是一個主要措施。

實施銷售側的峰谷分時電價是電力需求側管理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峰谷分時電價是電力公司根據電網負荷特性確定峰谷時段,對用戶不同的用電時段實施不同的電價,以通過價格杠桿作用緩解峰時用電緊張,實現移峰填谷。這樣既能減少高峰備用裝機容量,節省社會資源。又能挖掘低谷電力市場和降低生產成本。

2.峰谷分時電價實施中的矛盾

銷售側峰谷分時電價有利于減少負荷峰谷差,使負荷最大程度地趨于平穩。其直接結果是減少高峰備用裝機容量,減少機組啟停,提高機組使用效率,降低發電成本。可見,分時電價措施的主要受益者是電廠而非電網。但目前該措施的投入,如技術開發、設備、理論研究及試驗、用戶宣傳推廣等投入,以及實施后收益減少的風險卻都是由電網公司承擔。亦即,存在銷售側和上網側之間的利益不平衡矛盾。這一矛盾在實踐中極大制約了網公司實施分時電價的積極性。在經濟社會要求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提出發電權交易的思路與方法。

二、發電權交易

1.概念與交易主體

在電力市場初級階段,通常采用“單一購買者”或稱為“1+N”模式,以利于與傳統調度模式的銜接。“1”指電力市場單一購買者即網公司,它代用戶購電,決定各發電商的交易計劃并負責實時平衡,以保證安全可靠供電;“N”指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獨立發電商。本文的討論以“1+N”模式為背景。

發電權定義為:在實施峰谷分時電價后的系統低谷時段,由滿足一定技術條件的發電機組,通過和網公司的交易獲得在原谷時發電調度水平上追加的發電容量的出售權。該權利的購買方(發電機組)有權在約定的時間內向發電權利的出售方(網公司)按約定的數量和時段出售電能,并按約定的價格支付發電權利金。

發電權交易提供了一個公平和有競爭性的交易管理方法,來分配由于實施分時電價而形成的、稀缺的谷時增加的發電需求。給該稀缺資源的開發者即網公司以合理的補償,激勵其推行需求側管理。

顯然,發電權交易的兩個市場主體中,賣方為網公司,它行使單一購買者職能和發電調度權。買方為發電公司,但只有那些在現調度下處于低谷時段壓負荷運行,同時又有良好的負荷向上調節性能的機組才是合適的交易者。如水電機組,大容量燃煤機組等。

2.合理性與可行性

發電權交易的合理性源于因推行峰谷分時電價而出現的、“稀缺”的谷時增加的用電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的物品應通過交易和價格來有效配置。在峰谷分時電價措施中,網公司須支付投資代價,盡管所增加的低谷需求仍需向發電公司購買增加的發電容量和電能來滿足,但與通常網公司付費采購發電容量的情況不同,在低谷時段,相對于充裕的裝機容量和發電能力,所增加的低谷負荷是不足的,這就形成了將低谷時的發電機會作為稀缺商品進行交易的合理性。通過交易來拍賣谷時段發電權,能使稀缺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分配,并使稀缺資源的開發者得到合理的補償。

從可行性來看,當前電力峰谷差持續加大,谷時段有很多機組常處于需要壓負荷運行的不經濟狀態,甚至可能會被迫停運,而一旦發生停運,機組須在短期承擔高昂的啟停費用和成本。因而在分時電價實施后,低谷時發電機組也愿意通過購買發電權增加發電出力,達到經濟運行狀態,降低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并取得更多的售電收入。

三、發電權的交易方式

可見,通過發電權交易,發電公司在獲益的同時把收益的一部分與網公司分享,即將原多余的發電能力從電能主市場交易中剝離出來,進入低谷時段的輔助服務市場。只不過這里輔助服務不是由網公司付費,而是由發電公司付費。該交易的關鍵是確定低谷時增加負荷的規模。首先,預測分時電價實施后指定時段的新增負荷,并依據峰谷電價實行前負荷水平組織電能主市場能量拍賣;然后,對新增負荷通過交易分配發電權,并據此進行實際調度和結算。分配方法(不計輸電等技術約束),須對各機組按申報的容量報價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從報價最高的發電機組起依次調用,直至調用的發電權總容量與該低谷時增加負荷的規模平衡為止。被調用的最后一個發電機組的容量報價為發電權市場出清價(機組被實際調度發電,還應支付相應的合同電價或電能主市場出清電價)。在初期因競爭性不足引起發電權價格過低時,可采用PAB結算,這時有以下規劃模型:

式中,和分別是第i個獲得發電權的機組申報的容量價格和數量,為低谷時段的新增負荷所對應的發電容量,為發電機組在參與電能主市場拍賣后在低谷時段剩余的可用發電容量,為機組發電時相應容量段取得的凈收益。

四、風險與收益分析

1.發電權賣方的風險與收益

發電權的出售方是電網公司。它出售發電權不是為了取得額外的收益,而是為了獲得合理的補償。首先是為了補償因推廣實施峰谷分時電價所支付的成本,其次可以用獲得的權力金收入部分沖抵電價不匹配的風險。后者源于一個事實,即中國目前階段的電力市場在發電側還沒有形成有效競爭,只有很少部分電量競價上網。這就形成了作為單一購電者的網公司在實施峰谷分時電價后面臨價格風險的狀態,因為低谷電的采購價格不變或有所上升,而低谷電的銷售價格降低,銷售量上升了,上升的銷售量是從能獲得較高銷售收入的高峰時段轉移過來的。由此可再一次看到,進行必要的市場設計給網公司合理的補償是必要的,這有利于激勵其推進有益于全社會的電力需求側管理措施。

網公司在交易中也存在一定風險。因無論發電機組最終是否接受調度實際發電,發電權意味著網公司了做出了購買低谷電力的承諾,并可通過履行承諾收費。該承諾有法律效力,當發電權要求行使,網公司須按協議的要求購入電力。如因故不能履行承諾,雖然并不會對發電機組造成實際損失,但仍可能被要求支付違約賠償。

2.發電權買方的風險與收益

正如在發電權交易的可行性分析中所指出的,與發電權出售方相比,發電權的購買方參與交易的主要目的是在低谷時段多發電以獲得收益。由于發電機運行特性決定了機組運行在正常出力范圍內的成本較低。一旦超出了這個運行區域,燃煤機組必須投油助燃甚至被迫停機,此時機組的運行成本將劇增。因此,機組有動力購買發電權,降低運行成本。且機組購買發電權并不影響其在電能主市場的競標策略和收益。

發電權購買方的風險在于,如果由于自身原因無法響應調度要求發電,則將損失應支付給網公司的權力費用。

五、結論

本文提出了發電權的概念,并對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機制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并得到結論:

1.基于國內競價上網尚未普及的現狀,發電權交易機制的提出,為解決網公司因實施需求側管理的成本回收問題和終端銷售收入下降的風險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這充分體現了市場機制和管理激勵手段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節能降耗的促進作用。

2.通過經濟手段鼓勵機組在降低運行成本和取得發電收入的前提下參與發電權交易,并對稀缺資源的開發者支付一定的補償,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市場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胡福年湯玉東鄒云:峰谷分時電價策略在江蘇電網的應用研究[J].華東電力,2006,34(9)

上一篇: 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下一篇: 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