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筑與設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4 17:21: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建筑與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醫院建筑與設計

篇(1)

1. 引言

醫院建筑設計反映了該類型建筑特定的功能需求和營運機制,同時也是特定時代下醫療觀念模式、相關醫療技術的產物。中國醫院建筑面對國家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完善、醫療科技和設備的高速發展,正處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高峰;如何在外部條件快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設計的手段使醫院建筑具有足夠的彈性適應能力,在滿足現有的功能需求的同時,又能充分適應未來的發展變化需要,是目前我國醫院建筑設計的重要課題。

2. 項目概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位于肇慶新區政文組團內XQ-A04-01地塊內,靠近鼎湖山和西江水道,風景優美。項目照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用地面積213畝,項目一期按日均門、急診量為5000人/次日,住院病床數量為1200床標準建設實施;同時需預留床位600床建設用地作為遠期發展用地,中期床位達1800床,遠期床位可達2700床。

項目的任務需求清晰的反映了現代醫院動態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何在準確滿足近期醫院功能需求的同時確保遠期持續健康的良性發展,并使醫院建筑面對未來未知的功能需求具有充分的應變能力,成為了本項目的設計出發點。

3. 彈性發展設計策略

方案密切結合現狀地形和項目需求,順應當地的山水脈絡和城市肌理,醫院退縮城市交通干道形成景觀綠帶,使主體建筑被輕柔地包裹在綠化中,設計將醫院建筑布局的彈性發展軸線與肇慶新區山水軸線、季風軸線相統一,具體提出如下五點彈性發展設計策略:

1. 近期集約布局充分預留遠期發展用地,綠滿院區

根據分期發展的要求,結合周邊環境及道路條件,規劃首先明確入口朝向和路網架構,將醫療區布置于用地居中位置,行政辦公區、生活區和國際高端醫療預留發展用地置于醫療區的上風向,后勤區和感染樓置于西側下風向。醫療區主體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確保在遠期規劃中的各醫療單元擴展的可能性。(圖1、圖2)

圖1:一期總圖 圖2:遠期總圖

與此同時,預留發展用地形成集中綠地,使醫療區被綠地環繞,為病人和醫務人員提供環境優美的院區環境,結合園林式停車解決首期醫院停車需求。與此同時,門診用房內部形成若干組尺度宜人的庭院,可引入陽光和新鮮空氣,在改善建筑內部環境的同時,也促使建筑內外花園情景交融,給病人和醫護人員提供更美好的視覺感受。

2. 以復合軸為脈絡,搭建醫院持續發展結構體系

南向的醫療區主入口,明確了首期醫療區由南至北的“門診---醫技---住院”的功能軸線,以南北向的醫院街為載體構建醫院功能主軸;而位于門診與醫技之間的東西向醫院街,則作為醫療發展軸線為各醫療功能單元構建了擴建發展的骨架,門診、醫技、住院三大功能組團平行發展,確保了醫療區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各組團始終保持最短的聯系距離。兩條軸線相輔相成,既確保了醫院功能的有序構架,也創造了醫院發展的靈活性,十字形的復合軸構建起了醫療區的持續發展結構體系,也成為了模塊化功能單元的聯系載體。(圖3)

圖3:功能結構圖

3. 以模塊化設計理念為基礎,應對復雜多變的醫院功能需求

醫院建筑設計是功能性極強而且最為復雜的公共建筑設計類型之一。相對醫院整體而言,醫院建筑的各個不同的部門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特點的子系統,它們的彼此配合才構成了具有完整功能屬性的醫院建筑,而各個子系統對各自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對功能布局都有不同的需求,發展更新周期也不盡相同。在以往的設計過程中,往往一個部門的改動,導致了其他醫院部門的一系列變更,“牽一發則動全身”。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各個部門的往往為了“遷就”其他部門的需要,而做出讓步,影響功能需求。

模塊化是處理復雜問題的有效方法,模塊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使復雜系統簡化。把復雜系統分解,在保證必要的統一性的前提下(包括:接口的統一化、參數的統一化、設計規則以及兼容性互換性的標準統一化),將其功能由獨立模塊(各個醫院部門子系統)承擔,而模塊便成了“黑箱”,除了接口和少數技術參數之外無須過問。這就使設計過程大為簡化,而且彼此在遵循統一原則的前提下互不干擾,對復雜醫院系統的認識和控制也變得相對的容易。

設計以十字形醫院街骨架為基礎,采用標準模數規整柱網,根據門診、急診、醫技、住院各主要功能分區功能特點,制定相應類型的門診模塊、醫技模塊、住院模塊。根據上述模塊化設計的特點,各種模塊具有統一的接口、模數以及設計規則:門診模塊和醫技模塊在水平向與醫院街具有統一的聯系接口、在垂直交通設計上將豎向交通設置與四角,保證了每個模塊具有完整內部空間;采用統一規整的柱網體系,保留遠期功能調整的可能性。住院模塊則以護理單元規模為設計依據,一期采用每層兩個護理單元規模的平面模塊,而二期則采用一個護理單元規模的模塊,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各功能模塊在以上設計前提下,設計還充分保證了每個模塊對于自然采光通風、綠色節能的需求,在滿足感染控制的原則下避免主要功能房間對于人工采光、空調設備的依賴。各功能模塊沿東西向發展軸不斷擴展,充分適應醫院的分期發展需要,同時又不影響醫院的正常運營。(圖4)

圖4:模塊化擴展示意圖

4. 搭建清晰獨立的院區流線體系,確保有序運營

醫院內部形成兩條環路,機動車繞環路行駛。主體建筑集中在中部,通過綠化組團與機動車道分隔,病人可在醫療綜合體內暢通無阻,實現人車分流。

醫療綜合體內布置了不同的垂直電梯組,分別面對不同使用對象,以滿足綜合樓內復雜的垂直交通需求,力求做到潔污分流、醫患分流、患患分流。

潔污分流:潔凈物品入口與污物出口分處醫療綜合體的東、西兩側。污物輸送首期在地面解決,通過管理與潔凈物品流線區分;遠期在院區內建立地下污物通道,通過立體交通方式實現潔污分流。

醫患分流:醫務人員和潔凈物品有獨立出入口和醫務專梯,可通過智能化控制確保專梯專用,實現醫患分流。

患患分流:本項目為綜合醫院,人員混雜。設計對門診病人、急診病人、兒科病人、傳染病人以及體檢人員、探視人員和行政人員等健康人群的流線都予以區分,設置獨立的出入口,可減少不同人流交叉感染的幾率。

5. 生長式的建筑形態兼顧醫院首期及遠期形象

醫院在內部功能不斷擴展完善的同時,醫院的外部形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生長式的醫院建筑外觀形態需要兼顧醫院近遠期形象的各個階段。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既要避免一期建筑群“未完成”的外觀形象,也要保證遠期建筑的風格統一。

結合本項目分期設計,首期外觀形象確保院區整體外觀架構和整體風格,醫療組團居中布置,布局方正,高層住院樓面向主入口,建筑形象完整。隨著二、三期建設的開展,醫療組團朝兩側展開,建筑形態舒展。二、三期住院樓與一期住院樓呈斜角布置,可同時照顧到國道和站前大道上的醫院展示形象;三棟高層住院樓構成半圍合形態,面向院區中心綠地,可遠眺西江水道,視野開闊,風景優美。在整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中,醫院整體形象最終得以完成。(圖5)

圖5:遠期鳥瞰圖

4. 結語

篇(2)

我國多數大中型醫院的門診空間普遍存在“擠、亂、差”的狀況,從建筑設計方面來探討,主要是對所設計的門診樓有關基本數據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預測欠準、對各醫院門診情況的全面情況和規律掌握不夠、對醫院管理運作的特點理解不深。常見問題如下:

建筑總面積不適應門診功能的要求,或者是過多地安排無關的部門,致使門急診的主要功能用房和面積難以保證;

診療用房,特別是對候診空間的面積計算不準確,且缺乏機動應變的空間,因此在門急診高峰季節和就診高峰時間,始終擁擠不堪,人滿為患;

平面布置欠合理,分流不當,因而各層面、各部位及主次樓梯通道的人流量有失均衡,加上人流的往返迂回重復,局部阻塞,通行不暢,以致秩序混亂,聲音嘈雜,患者就診時間延長,交叉感染的機會相應增多;

門診樓的設計標準偏低,設施與裝備較差,工藝設計不合理;人流密集場所往往通風不良、光線昏暗;

一些醫院在規劃和設計中,未充分意識到物流規劃的重要性,物流與人流混雜在一起,人貨不分,合用電梯是一大通病。

門診空間流線設計要點

*門診空間的三級分流模式

廣場分流——對于需單獨設置出入口的傳染、急診科室進行分流,然后分別進入各專用出入口。兒科、保健等科室應在門診廣場與普通就診者分流。

大廳分流——各科普通就診者經門診綜合大廳分流,進入各科候診廳。在門診大廳將不同科室的就診者分開。

候診廳分流——同一科室的就診者經候診廳分流,把將要就診的部分患者依次引入二次候診和診室就診,以保證就醫診治的流程秩序。

*門診人次流線平均距離最短原則

門診量較大的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的位置宜接近地面層,緊靠門診大廳布置,以壓縮水平和垂直流線的距離。同時平面布局應緊湊,縮短由門診大廳到各科室候診廳之間的距離。

*科室的專屬領域原則

每個主要的門診科室應保持獨立盡端,嚴防其他科室的用房及公共領域空間的介入,并防止串科現象,以保持正常的門診秩序。

*與門診流程協調一致原則

科室設置應與門診流程協調一致,保證順序流暢、減少迂回。互有聯系的科室應相鄰布置,以便組成專科、專病中心,利于會診,減少就診者在科室間往返。

*流線設計的“高明度”、“低密度”原則

所謂“高明度”是指交通流線,空間組織要簡明易找,視線通暢,易于識別。所謂“低密度”,是指在同一時間和空間的人流集聚量要明顯低于計算允許量,使空間感覺舒適寬松,除前述的時空分流外,設計中必須保證必要而充裕的空間量。

門診建筑類型及空間組合

據業內資深學者羅運湖總結,門診建筑類型及空間組合有如下方式——

*街巷式

從門診綜合大廳到各科室候診廳之間通過“街”來聯系,各科室的內部通道則為“巷”,并可適當拓寬作為二次候診廊來使用。這種空間組合模式是以民眾“走街串巷”的空間認知經驗為依據而設計的,因而識別性強,易于辨認。

*庭廊式

由圍繞庭園或中庭的通道來聯系各門診科室,是圍合與放散相結合的一種組合形式。圍合部分布置各種設施,放散盡端部分,安排各門診科室。此方式特點在于視線開闊,環境氛圍開放。也可以通過多個院落的組合,形成門診科室的有機聯系,平面結構往往呈“日”、“田”等形態。它的優點在于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條件,便于庭院綠化設計的展開。其缺點在于交通流線處理較為復雜,各科室間彼此獨立性處理有一定難度,同時對日照要求高的北方地區,朝向也成為處理的難點之一。

*套院式

一些大型或特大型門診,由于層數限制在3層以下,又強調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和庭園綠化,于是受北方四合院民居的影響,形成較為復雜的套院式建筑,平面多呈“曰”、“四”、“田”、“曲”等形式。這種復雜平面需要注意3個問題:第一是如何簡化平面交通體系,增強環境的自明性;第二是庭園圍合的環狀空間如何保持科室的獨立盡端;第三是如何減輕不利朝向的影響。

*廳式組合

即通過門診綜合大廳直接與各科室候診廳聯系,減少中間環節,科室位置一目了然。這種廳式組合多用于小型醫院,各科室沿大廳周邊布置,若用于大型門診,需解決科室數量繁多與大廳周長有限的矛盾及一層候診與二次候診同在一處難于劃分的問題。因此,一般中小型醫院多采用環廳式布置,大型醫院則采用指掌式、齒輪式布置。

環廳式布置:這種布置方式又分為單環廊與雙環廊兩種。單環廊多見于小型醫院,人次少,科室穿套問題不會有大的影響。雙環廊式則見于中等醫院。

指掌式布置:為解決廳式組合與門診規模的矛盾,產生了沿大廳周邊呈放射狀布置各門診科室的構想,公用科室或人次不多的小科室沿大廳周邊布置,人次多的大科室像手指一樣放射排列在大廳周邊,形同指掌。

*板塊式組合

即采用集中式整體布局的組合形式。由于門診患者在院停留時間不長,現代醫院用地緊張,為了節約用地,縮短流線,提高效率,日本的一些大型醫院,多采取大面積板塊式的門診布局,平面極為緊湊,采用人工照明和全空調環境。在我國,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發展,也被一些醫院所采用。

綜合大廳設計

門診部綜合大廳是近年來門診部設計中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向個性化、家庭化發展成為一種主要趨向。通過調研發現,在新建醫院門診部綜合大廳設計中,內街、共享中庭等空間形式的采用非常普遍。

門診部綜合大廳在設計上要盡可能使交通流線迅速便捷,使患者不往返迂回,等候與交通干線要分清,避免進出人流與等候人群的互相干擾。門診大廳的組合方式與如何組織門診部人流是密切相關的,常見的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

*分散多廳式

即把綜合大廳加以分解,分設掛號、收費、取藥等小廳,各廳之間通過走道連接或采用互相嵌套的方式聯系,分層設置則更加清晰地做到功能分離。其缺點在于大廳的分解必將導致總建筑面積的增加,加長流線長度,組織不好會影響患者就醫程序。

*集中大廳式

即將掛號、藥房、收費等設置在同一個大廳內,大廳作為主要的交通樞紐,是就醫者集中等候的空間。

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使流程銜接緊密,可利用掛號和取藥人流的高峰時間不同,空間互補使用,而充分動態性發揮大廳的優勢。但是通過集中大廳進行掛號、劃價、交費、取藥、取化驗單、咨詢,甚至轉診、診斷書證明等繁復的操作活動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時間交叉,這樣必然導致某一時段內門診患者與陪護人員在大廳的高密度集中。尤其在一些區域性大型醫院中,就醫者負荷超過實際設計門診量,致使各種活動周期變長。從而形成人員的大面積交叉,感染幾率必然增加。

*街廳式

街廳式也通常被稱為醫院街,即較長的縱向大廳,采用 3~4 層的通透空間形式聯系門診科室的形式。街的兩側布置公共科室及各科室的候診部分,大型科室則將前端面寬擴大為廳,設置收費、垂直交通核等功能塊。

候診空間設計

候診空間是為就診者等待檢查診治提供的休息場所,也可以認為是聯系門診部公共空間與診室的過渡空間,與診室關聯緊密。目前我國候診空間的使用面積通常根據人流時間分布情況與人員類型進行計算,將科室單日門診人次的15%~20%視為高峰人次,根據成人 1.2~1.5 平方米,兒童 1.5~1.8 平方米計算。

這種計算方式雖然考慮到增大兒童陪護人員的使用面積,但實際使用情況兒童陪護人員大大超出成人陪護人員。通常大型醫院設計中候診分為一次候診和二次候診兩個階段。兩階段前者等待時間相對較長,單科或多科共用一個候診區;后者等待時間較短,與診室直接聯系。候診空間設計形式根據尺度的不同主要分為廳式與廊式。

*廊式候診

空間以門診走廊為場所,結合不同尺度及使用需求而設置單排或中間候診形式。目前各醫院都已經重視候診空間的設計,力求為就診者創造宜人的就醫環境。

廊式候診通常作為二次候診設計使用。在一些較早期的醫院設計中也作為一次候診。

*廳式候診

主要適合于分科候診與集中候診。廳式候診由于患者等待時間相對較長,宜設計成環境舒適宜人的空間場所。同時,通過背景音樂、閉路電視及電子顯示牌等媒體向患者傳達健康保健知識或娛樂節目以求放松患者就診心情。目前醫院設計中二次候診通過廳廊尺度的變化,形成各自不同的空間效果。

*組團式候診

針對門診和醫技區域相連的建筑,還可采用組團式候診廳的方式,根據科室的功能將大科室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組合,使各個功能區域流線更清晰,保護患者的隱私,提高效率,便于管理。

診室設計

診室大小通常由多診位診室與單診位診室所需尺度決定。隨著對個人隱私的尊重,不同病癥也對私密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對于私密性要求較高的診室,單人診室的形式正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但由于其進深和面寬有限,在使用自然通風采光的條件下,必然會占用較大的用地面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診室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

診室設計結合醫患流線,可分為兩類:醫患同線與醫患分流。前者即醫生與患者通過同樣流線進入診室;后者則在診室兩側分別設置醫生與患者交通流線,改善了醫生的工作環境,減少交叉感染幾率。同時也便于醫生之間對疑難病例的交流診斷。

篇(3)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隨著社會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和對醫院設施、環境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醫院的功能不再是單純追求治療疾病的唯一手段,還要通過病人的心理的和社會的需求營造一個方便、安靜、祥和、溫馨的環境。醫院的環境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有著特殊的治療作用。通過醫院環境和建筑的良性感觀,消除和緩解由于疾病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焦慮,改變病人的心態情緒,這是現代化醫院,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規劃、建筑設計的一個新的思路。

二.整體規劃:

對醫院進行整體規劃,要求建筑師應該對醫院建筑的功能、布局十分了解。根據《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及《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正確劃分醫療區和后勤保障區等,做到功能分區合理,潔污路線分流,避免或減少交叉感染,合理組織人流、物流、車流,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對整個醫院的總體規劃設計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醫院出入口的設置對醫院的規劃設計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做為一個綜合醫院,門診、急診出入口,病房探視入口,后勤供應入口,污物出口的設置,對醫院流線組織影響很大,如果處理不當,將給醫院的使用和管理帶來不便,甚至影響整個醫院的規劃布局,給醫院造成混亂。因此,功能分區、流線組織、出入口設置,是醫院整體規劃設計不可忽視的三個重要環節。

撫礦總醫院是全國煤炭系統中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之一,始建于一九零七年,與一九九二年全國首批進入三級甲等醫院行列的遼寧省衛生廳直屬醫院,是中國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它座落在撫順市中心地帶,周圍有居住區及辦公建筑,人群密度高總醫院座落在撫順市中心地帶。撫礦總醫院內科病房樓設計中,總體規劃階段不僅考慮到單體建筑設計,還考慮到良好的流線組織,優雅的環境設計以及醫院出入口的合理設置等,收到良好的效果。內科病房樓設計中,與3#病房樓相聯,新建內科病房樓既是獨立個體,又是老樓的一部分,這樣方便病患,也減少了因會診要求醫務人員的勞動量。新建內科病房樓共設四個出入口,各部分出入口與醫院的道路系統自然銜接、互不交叉。北入口前設置入口廣場,供停泊車輛用;南入口是中心廣場;東入口是醫院大門。廣場以鋪地為主,雕塑,石桌石椅加以點綴,既豐富了醫院空間環境,又使病人對醫院產生一種親切感。同時,廣場也緩沖了醫院大量的人流、車流對城市道路的壓力。為病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

三.單體設計:

內科病房樓設計應重點處理各科室的平面布局、候診方式、交通流線組織、環境塑造等幾個方面。合理的功能分區,良好的流線組織,優美的空間環境是搞好病房樓設計的關鍵。

平面布局:

病房樓采用內環走廊式布置,把朝向好、采光和通風好的位置設為病房,值班室,衛生間等次采光的房間。護士站、醫生工作間等工作輔助用房設于內區采用機械通風和人工照明,每層設一個科一個護理單元,護理單元病房構成以二人間為主,其它為單人間和四人、多人間,護士工作站(NS)的位置更加合理,使員工的行走路線縮短以及便于觀察,同時利用內區設置完整的物資供應藥品管理的工作區域——護士角(NC),大大減輕了工作強度。

生活用房和辦公用房另設一角,減少污染和干擾,值班室、臨床教學室設于本科病室同層有利于醫療搶救和教學但必須另設一角,以減少病人、家屬的干擾,以利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病房內設獨立衛生間,既方便了患者及家屬使用,又符合人的私隱性要求。在衛生間內設計吊瓶勾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

候診方式:

一層射線科,統一在候診大廳候診,由醫護人員統一安排進行看診,這樣即可控制候診大廳的人流,又加快醫生看診。

十層透析室,設獨立候診大廳,候診衛生間。方便透析家屬等候,可見設計人員不僅僅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同時在設計中也把患者家屬考慮在內。

交通流線組織:

樓內共設五部電梯,三部疏散樓梯,兩部消防電梯,其中一部(平時作尸梯、污梯),污洗間,污被服車、污物車存放處組合一區設置于護理單元的終端,以消防門與病室相隔,既符合消防、衛生要求,又使潔污分流,使尸體、污物不致沖著病區迎面而出,避免人員不良心理反應。兩部消防樓梯,可做醫護人員上下致用。

標準層平面圖

環境塑造: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人為本”、康復保健、環境美化的意識深入人心。醫院除滿足病人的生理需求外,還需要滿足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需求。病人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要精神治療。現代醫學提出重視環境功能,從而使環境功能的價值提高了。優化環境成為心理治療的重要手段。因為不同的環境形象引發人們不同的直覺認識,產生不同的情感反映。人們對于一座建筑物或一個建筑群,已經不僅滿足于它的使用和一般概念的“建筑的藝術性”,而特別強調建筑空間環境過程中的精神感受。所謂“建筑藝術性”的內部潛在因素便是人們心理上得到的滿足。只有人們心理上得到滿足,才能產生愉悅和美感。優美的環境可以調整人的病苦情緒,創造良好的、親切的氣氛,對病人的治療、預防、以及恢復健康都有極大的好處。因此現代醫學特別注重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醫院建筑空間環境包括室內與室外兩個方面。如何為病人提供優雅的室外空間,溫馨的室內環境,便成為目前醫院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力求在醫院的室外與室內環境中盡可能地滿足病人的愿望。在最初的醫院總體規劃中,就注重環境的塑造。建筑總體布局不能因用地面積小、環境條件不好,就放棄對病人的關懷,甚至影響病人的心理與生理狀態。要創造和利用環境,以滿足病人的希望。在撫礦總醫院內科病房樓設計中,首先從創造醫院良好的整體形象入手,對現狀進行了合理規劃和空間環境的改造。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開車就醫的人逐漸增多。設計中將新建內科病房樓門前,形成一個樓前停車場。院內花園植樹栽花,小品、雕塑、休憩椅點綴其中。這樣一來,既提高了醫院的綠化覆蓋率,又為病人創造了親切、純樸的空間氛圍。在內科病房樓外部造型上,大膽利用現代建筑語言,采用凹凸的建筑造型,線條細膩的窗臺,宜人的頂部處理,以及現代建筑流行的“格”的構成來塑造建筑的外部形象,使它有現代美感。以上這些都為醫院外部環境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醫院建筑內部環境設計中,把陽光、生命做為內部環境設計的主題。首先,溫馨自然的大廳,生動活潑的環境,提示人們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可貴。大廳設計由此圍繞陽光、生命的主題展開。進入門診大廳,可以看到墻面、地面在享受陽光。米黃色的大理石石柱,白色大理石地面,都是體現光感的最佳選擇。這種透明的、光潔的、溫馨自然的大廳形象,正是我們精心營造的效果。每層病房設陽光室,患者們可在陽光室聊天,享受陽光,接近自然,緩解患者的緊張、煩燥、不安等情緒,同時是心理治療的一個好辦法。每個病房設衛生間,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

四.結束語 醫院設計是特殊的公共建筑設計,特別需要體現對病人的體貼和關懷。我們在設計 過程中應力求功能分區合理,流線組織明確,空間環境優美,樹立以病人為本的設計意識。多為病人考慮,多為醫院管理者著想。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醫院建筑。

參考文獻:

1.《建筑設計資料集7》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篇(4)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domestic most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are facing an important task of expansion. This paper fully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large general hospital,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hospital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large expansion of real examples for hospital and expansion of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a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efficient way to hospital, comprehensive and the whole hospital environment planning three aspects of humanit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effective in ensuring large general hospital and expansion of the programm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rchitectur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醫院建筑相比于其他建筑而言,要求通常較為嚴格,其中融入了較強的專業技術。特別是針對于某些大型綜合醫院,由于醫院建筑價值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功能的動態性和復雜性。當今形勢下,社會經濟、醫療技術取得了較大程度的發展與進步,由此對醫院設施、環境等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國內大型綜合醫院步入了改擴建的特殊時期。基于此,我國相關部門規定從2008年12月1日起,大型綜合醫院應嚴格按照《綜合醫院建設標準》進行改擴建工作。大型綜合醫院改擴建是一項專業技術含量高、涉及面廣及程序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因此在進行改擴建施工前,相關部門應充分做好醫院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對策,從而實現改擴建的高效性和完善性。本文就大型綜合醫院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對策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闡述。

一、大型綜合醫院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策略的合理制定途徑

大型綜合醫院的改擴建是一項要求嚴格且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為此在進行改擴建時,應制定出合理的規劃與建筑設計策略。以下本文將對醫院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策略的途徑進行有效分析,以保障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合理性。

1、充分了解將改擴建大型綜合醫院的現狀

就目前來看,我國多數老牌大型綜合醫院建設時間較為久遠,通常初建于20世紀。然而由于我國20世紀時的經濟因素、文明因素等社會因素不同于當前,所以在進行綜合醫院建設時,事先并未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建筑設計,導致醫院整體建筑考慮不周到、設計不全面的局面。20世紀所建設綜合醫院一般處于市中心位置,在醫院建設之后,不懂得合理利用醫院建筑周圍的土地資源,而是任其自由發展,從而因土地面積不足而限制醫院的發展及規模。除此之外,傳統綜合醫院的室內空間結構、各功能室的分布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更不能滿足現如今先進醫療技術和設備的要求。因此不論從傳統醫院的現狀,還是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傳統醫院都應經過改擴建這一過程。同時充分了解傳統醫院的現狀,有助于改擴建過程中醫院建筑整體規劃與建筑設計對策的高效制定。

2、改擴建分期建筑規劃與設計的制定

由于大型綜合醫院的改擴建關乎醫院今后的生存發展大計,所以施工前制定出改擴建的規劃和建筑設計策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對策,第一應深刻掌握醫院現狀,并對其的空間和資源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從而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即制定醫院改擴建的整體規劃和設計。對老醫院的綜合性評估除對規劃設計有重要作用外,還可有效避免現有資源的浪費現象。第二,由于大型綜合醫院改擴建工程的規模性及復雜性,應制定出改擴建分期、分階段的建設計劃。分期、分階段的建設計劃有兩點好處:首先可以滿足老醫院的正常運營;其次便于規劃設計對策的高效制定;最后便于管理,可確保規劃設計實施的有效性。

二、明確改擴建醫院綜合建筑高效性的重要意義

明確大型綜合醫院進行改擴建綜合建筑高效性,對于有效促進改擴建后醫院的高效運營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前文所述可知,綜合醫院與其他醫院相比有著其自身的特點,由此決定了醫院高效性綜合建筑價值大于建筑本身等性質。

要實現改擴建醫院綜合建筑的高效性,可通過控制醫院醫療區建筑規模與規劃、做好醫療功能分區規劃、合理的流線組織和功能布置三種途徑實現。其中控制醫療區建筑規模與規劃,即在進行正式的改擴建施工前,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細致的調研工作,以便于對改擴建醫院規模的管理和控制;對于做好醫療功能的分區規劃,即針對醫療區內不同患者的情況,可進行降低樓層數、分散或集中管理的規劃與設計。通常大型綜合醫院的醫療區分為醫療區、康復療養區及傳染病區等,合理的功能分區對于提高醫院建筑的高效性有重要作用;而對于合理的流線組織和功能布置,其主要對象為改擴建建筑單位,醫院建筑內,建筑綜合效率會隨著附加功能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通過合理的功能區布置和流線組織,可提高改擴建建筑的綜合效率。經實踐證實,對于高層醫院建筑而言,標準層面積在700m2~2500 m2時,綜合效率的高低與面積的大小成正比,可用下圖1示意。除上述外,影響綜合建筑高效性的因素還包括護理單元、電梯等。

圖1

三、注重醫院改擴建后整體環境的人性化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人性化的醫院環境是必然的。傳統的醫院往往給人恐懼、凄涼、呆板的感覺,而現如今對于醫院的建筑及環境,在注重患者身體上疾病的同時,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療”。因此在醫院進行改擴建中,應充分重視建設之后醫院整體建筑及環境的人性化。實現醫院擴建后整體建筑及環境的人性化,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醫院室外的人性化規劃

要實現醫院人性化的建筑及環境,患者首先接觸到的是醫院的室外環境,因此醫院室外的人性化規劃設計不可忽視。從心理學上講,安靜、優美的環境對于患者的身體治療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為驗證此事,美國賓州郊區的一家醫院曾做過相關實驗,將相同病情的患者置于同樣的治療和護理中,而不同的是其中一組患者病房朝向綠化的庭院,而另一組則沒有,結果一段時間過后,朝向綠化庭院患者的住院時間通常要比另一組短,因此證實,醫院室外的綠化、美化符合人性化的規劃設計。由于醫院建筑面積較大,涉及到室外綠化的范圍較廣,其中包括門診廣場及周圍的綠化、住院部周圍的綠化等。

2、醫院室內空間的人性化規劃與建筑設計

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無疑是醫院的室內空間,包括醫療公共空間、影響科室的室內空間和辦公空間等,通常室內空間人性化的規劃設計以醫療公共空間為主。隨著我國臨床醫學科技的快速發展,對于醫院門診大廳、醫療候診區、護理單元及患者家屬等候區等室內空間的設計有了較為嚴格的規劃設計要求。這就要求負責室內空間環境的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建筑知識和經驗,在進行設計規劃的同時,能夠切實的將人性化規劃設計有效的應用于醫院的整體室內設計中。從而使醫院改擴建后,營造出充滿人性化的室內空間。

四、有效確保改擴建規劃與建筑設計的特色化

不同地區的綜合性醫院有著其獨特的自身特點,對于醫院改擴建規劃與設計應結合地方特色,實現與城市周邊環境的有效融合,以打造出醫院改擴建后的區域特色化。以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為例,通過其改擴建前后的對比,可充分表明改擴建后醫院的特色化,如圖2所示。具體對策可從以下兩點做起:

圖2

1、保證改擴建后建筑與原建筑布局的協調性

大型綜合醫院的改擴建工作是一個規模較大的系統性程序,所以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應從醫院的整體布局出發,并體現上述醫院建筑的人性化。為確保醫院營運體系的高效性,應將合理高效的功能分區整合在醫院一個有機的整體之中,從而實現改擴建后建筑與原建筑布局的高效協調性。

2、樹立改擴建后醫院的新形象

醫院改擴建后,不但要保證其與原建筑的協調統一,還應顧及到與周邊城市建筑及環境的有效融合。醫院在進行改擴建的過程中,應全面結合周圍城市交通及人流等因素,從而保證醫院在運營中可有效的將人流疏散到個功能區,切實的做到與城市交通的完美結合。另外改擴建后醫院的建筑還應與周邊的環境和城市風貌保持協調的關系,如涪陵中心醫院改擴建后無疑給城市增添了胰島亮麗的風景線,從而樹立起了醫院改擴建后的新形象。

綜上文所述,對于20世紀建設的綜合醫院的改擴建規劃和設計,不但要求相關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還要求設計者對醫院的建筑特點有著深厚的了解。唯有在較高設計水平、較強分析能力和認真工作態度的共同協作下,方可實現綜合醫院改擴建綜合建筑的高質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學志 王偉.醫院建筑改擴建與總體規劃.科技傳播.2012年第1期.

[2] 李煥杰 龍灝.大型綜合醫院改擴建中的規則與建筑設計對策.《建筑實踐》.2010年12月.

篇(5)

1 工程概況

1.1 本工程為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搬遷項目

建設內容包括門急診醫技樓、病房樓、科研教學樓、綜合服務樓、地下車庫及公用工程等。總建筑面積216320m2,其中地上153596m2,地下62724m2。門診急診樓地上5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22.358m;病房樓地上22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88.65m。地下燃氣鍋爐房、空調機房位于院內綠化庭院的地下,地上為種植園林庭院。為一類高層建筑。

1.2 本工程地下二層為人防區域

建筑面積為16570m2,分為6個防護單元,戰時功能為醫療救護站(2個)、二等人員掩蔽部(2個)和物資庫(2個),平時醫療救護站為戊類庫房,人員掩蔽部、物資庫為小型車停車庫。

1.3 各層功能布局

門診、醫技樓部分(地下2層、地上5層)。

地下二層停車庫(588輛)、直線加速器。

地下一層核醫學治療中心、高壓氧治療中心、醫療服務用房及地下車庫(停車458輛)。

一層:門診大廳、門診收費、兒科門診(含兒童輸液)、急診中心(含EICU)、成人輸液中心、國醫堂、門診中心藥房、臨床醫學檢驗中心、呼吸腸道感染中心。

二層:外科中心、泌尿外中心、神經內外中心、口腔中心、超聲中心、影像中心。

三層:內科中心、眼科中心、心血管內科中心、產科中心、婦科中心、婦產手術中心、康復中心、內鏡中心、輸血中心及中心供應室。

四層:介入治療中心、ICU監護中心、CCU監護中心、ICU辦公區、耳鼻喉中心、病理中心及手術中心。

五層:皮膚美容整形中心、綜合VIP治療中心、體檢中心、學術會議中心、信息中心、手術部辦公區、手術室凈化機房。

病房樓部分(地下2層、地上22層)(如圖2)

地下二層停車庫(588輛)、庫房(戰時為醫療救護站)。

地下一層燃氣鍋爐房、空調機房、太平間、垃圾處置間、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熱水機房、消防水池、吸引機房、商用服務用房、低壓配電室、高壓配電室、藥庫、停車庫(588輛)。

一層:病房大廳、配液中心、病房藥房中心、職工餐廳、職工辦公門廳。

二層:康復科護理單元一、康復大廳、營養餐廳。

三層:康復科護理單元二、康復大廳、血透中心。

四層:產科護理單元、分娩中心。

五層:康復科護理單元三、康復訓練大廳。

六至二十一層:標準護理單元一、標準護理單元二。

二十二層:涉外護理單元一、涉外護理單元二。

電梯機房層:電梯機房、水箱間、庫房。

科研教學綜合服務樓部分(地上5層)

一層:科研門廳、科研室、消防控制室、合堂教室(305人)、辦公門廳、辦公室、會議室、120調度室、液氧值班室、污水控制室。

二層:院活動中心、行政辦公室。

三層:職工公寓、多功能廳、行政辦公室。

四層:職工公寓、行政辦公室。

五層:專家公寓、行政辦公室。

2 暖通空調專業設計范圍

(1)本設計包括的冬夏季舒適性空調系統、通風系統、消防防排煙系統、地板輻射供暖系統的設計。需設置凈化空調系統的潔凈區域。

(2)建筑熱工(建筑專業提供)。建筑外窗、外門、外墻、屋頂均盡量嚴密并采取隔熱措施,體形系數為0.13。屋面的傳熱系數為0.46W/(m2?K);地下室外墻為1.6W/(m2?K);外墻為0.6W/(m2?K);隔墻為0.8W/(m2?K);外窗采用鋁合金斷橋中空玻璃6mmLow-E+12A+6,傳熱系數為2.26,遮陽系數為0.5。窗墻比:東:0.35;南0.48;西:0.33;北:0.44。

3 暖通空調專業與建筑專業配合問題

3.1 空調冷熱源機房設計與建筑園區規劃協調

該院區位于石家莊市新建區域,無市政熱力管網供應,有天然氣規劃。經與甲方協商,選擇以燃氣為動力的直燃式溴化鋰冷熱水機組做為冷熱源。設計過程中,與建筑專業協調,以不影響地下區域停車位等功能為原則,保證滿足消防規范要求,將空調冷熱源機房并院區醫用蒸汽鍋爐設置于于地下一層(室外綠地覆土下)。

空調系統根據使用區域劃分為四個系統:

環路一:病房樓部分。

環路二:醫技、辦公科研樓部分。

環路三:潔凈空調、急癥區、地板輻射采暖系統。

環路四:院區醫用蒸汽鍋爐。

在設計過程中,與建筑專業協商,采用泄爆口作為設備入口,將煙囪等地面可見物體,與樓梯間綜合考慮,設計為建筑景觀。既保證了功能,又滿足了室外景觀要求。

3.2 空調風系統與建筑平面協調

(1)地下一層的內走廊和各功能房間按防火分區分別設置機械通風系統,除特殊房間外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合用,送風系統與消防補風系統合用。此項需專用消防風機房,與建筑專業協調,在不影響建筑外立面,避開建筑入口處設置。因地下車庫兩層,排煙量、補風量巨大,風口距地規范有明確要求。采用豎行風井,風井三層或兩層通高,與建筑外立面配合設置風口。在滿足暖通專業技術要求的同時,保持外立面風格統一、美觀。

醫療建筑,新風系統宜分區域單獨控制。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不宜選擇新風豎井模式。這就必然造成外立面的風口不規整,有時候會影響外立面造型。為解決這一問題,與建筑專業協調,盡量將新風機房設于固定方向,固定區域。盡量保證外立面新風口、排風口的美觀。

(2)氣體滅火后排風

地上消防控制室、計算機中心等排風系統均獨立設置,兼作氣體滅火后排風。所有設置有氣體滅火的房間均應依照規范要求設置為下部排風口。本工程設計為依照建筑專業室內布置,風管貼墻角下行,并設置下部風口。既滿足暖通專業規范要求,又不影響室內布局。

(3)地下一層太平間單獨設置排風系統,伸頂排放

地下一層核磁醫學部治療房間、地上檢驗科、病理科均單獨設置排風系統,經過濾吸附至低于排放標準后伸頂排放。此項均與建筑專業配合設置局部排風井伸頂排放。

(4)門診、病房樓、科研樓設定風量排風系統

熱回收式排風機組就近設于每層,與同區域新風機組聯動,實現按需送排風并回收負荷。新版規范對于新風機房的要求,增加了設計難度。本工程因綿延三年設計期,跨越了新版暖通空調規范,消防規范、潔凈區域涉及規范的幾次重大變動,有各種各樣的不利。在新風機房的設計上,與建筑專業協調,盡量與庫房等無人房間合用,并由建筑專業調整區域內房間布局,滿足新風機房位置的合理性。并盡量避免無必要面積浪費。

3.3 防排煙系統與建筑功能協調

(1)正壓送風防煙系統

防煙樓梯間地上與地下合用送風豎井,風機風量為地上地下系統總和。新版消防規范還規定,無外窗封閉樓梯間也需正壓送風。這兩項增加了防煙樓梯間風井的截面積,為建筑平面的調整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解決方案為圍繞交通核合理調整井道布置。

(2)機械排煙系統

各層內走道和地下面積超過50m2的房間,地上面積超過50m2的無窗房間均設置機械排煙系統。地上超過二百平米內房間區域也需增設排煙井。此項提高了對于排煙系統設置的要求,帶來對于建筑平面更多的影響。經與建筑專業協調,在不重要房間設置排煙井,風口設于吊頂下,盡量不使用平行風管加風口影響吊頂高度。

4 環保設計與建筑環境協調

(1)新風機組采用優質、低噪節能設備并盡量于適宜位置設置新風機房;吊頂式機組采用減震吊架,落地式機組設橡膠減震墊;機組水管與設備連接處設置橡膠接頭,送回風管與設備連接處采用防火柔性軟管連接,長度150~200mm;吊頂機組安裝處的吊頂采用具有一定密度、隔聲吸音性能較好的材料,不可采用鏤空吊頂。此項設計出于對于建筑環境的保護,盡量避免噪聲污染。

(2)空調風系統根據聲學計算設置微穿孔式消聲器,送回風靜壓箱內貼50mm吸聲材料,穿孔鋁箔或無紡布覆面。

(3)空調、制冷機房墻體及頂棚做吸聲處理,并采用隔聲門窗。

篇(6)

安全是醫療建筑品質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從建筑設計角度考慮患者的安全問題,如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使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安全得到保證是設計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一個值得我們設計者研究的問題。盡管我國現行規范及有關規定對此有相應的規定,但是在目前醫療建筑高速發展建設的今天,這些規定的針對性、防御技術還不完善,對該類建筑的認識、對使用者特殊性的認識程度和設計水平還都沒有達到足夠的重視程度。一些已建成的醫療建筑的安全措施遠沒有達到對這類特殊人群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所能提供的必要保證。

現今,醫療建筑高速發展是建國以來空前的時期。同時,我國經濟的迅猛飛躍,使得人民群眾對自身健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政府對如何解決好人民群眾就醫問題報以高度的重視,力求向人民提供一個透明的、高效服務的醫療體系。因此地方官員對該類建筑的建設更為關注。

在急于建設,突顯地方政績而經濟投資不足的前提下,對安全措施的重視并沒有放在重要位置上。出現諸多如選地不合理,用地過小等問題。強調住院或門診樓的高度以為該地區標志性(醫院應為標示性建筑)。用于規范對該類建筑的針對性條款不全面,各地執法水平的不一致等諸多因素,給設計帶來了很多困惑。一些以垂直交通模式為主的一層一個護理單元的高層住院樓拔地而起,給安全疏散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很大困難。于是形成了越來越多體積龐大的醫院建筑,這給消防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自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關注的焦點也轉移到了建筑預防和控制火災設計以及火災發生后的緊急預案上。那么牽系著萬千人身安全的醫院建筑,該如何在設計上控制火災發展勢頭以及疏散人群。在我們設計的醫院建筑中,如何在遇到火情而消防人員沒有及時到達之前,通過完善消防設施能夠讓醫護人員在短時間內,自身不受到生命威脅的情況下,去幫助那些沒有自救能力者或自救能力非常差的患者助救逃生,是一個當前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值得研究的問題。

篇(7)

Abstract: The medical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master plan and the design content and desig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t this stage are more complex,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update faster, more change, and create the new hospital building pattern to adop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new topic the architects face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ep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s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s, types,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hospital buildings; overall planning; medical intellig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關于醫院建筑設計的幾個問題

步人21世紀,隨著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設施包括醫院建筑的設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各地醫院的新建或改擴建項目與日俱增,醫療建筑已經成為醫療環境變化和建筑設計更新速度最快的建筑類型之一,也是設計內容和功能要求最復雜的建筑類型之一。現階段,我國醫院醫療的配置、建筑水平、硬件軟件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有一定的距離,如何面對在現有條件基礎上的跨越和適應時展的要求,創造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醫院建筑模式將是建筑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目前醫院建筑已經成為了民用建筑中最復雜的一種建筑類型。它融入了醫學科學、建筑科學、人文科學、生物醫學工程、衛生工程、醫院管理、工程管理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內容,是一門綜合的系統工程。對一個醫院的建筑設計而言,醫療建筑的前期策劃工作對醫院建設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師應深入實地調查分析研究,與醫院方進行全面交流,做好醫院建筑設計的前期策劃工作。

1.參與并協助做好醫療建筑物策劃工作

醫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為復雜的類型,相比其它民用建筑具有其特殊性:一是醫院的組成部門較多,不同的部門都有各自的設置標準和使用要求,不同部門之間還要有相應的聯系.二是獨立運行的體系較多,如醫院的污物和清潔品都需各自獨立的運行體系等。三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設備的發展與更新速度較快,醫療技術發展較為迅速。根據其特有的屬性,在落實一個醫療建筑項目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進行前期的策劃和調研工作。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大多數醫院是在計劃經濟政策指導下隨著經費的劃撥而逐漸建成,建設全過程并無完整而詳實的整體規劃,醫院總體布局雜亂無章,功能設置迷亂無章,有時候還會應付對、付對進行救治,對醫院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如果建設計劃不完善,即使資金劃撥到位,整個項目的建設周期往往被壓縮得很短。尤其是近十年建成的大部分醫院,有的剛建完就要改造,給醫院的運營管理造成了很沉重的負擔,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弊病。

大多數醫院在建設項目競標前不能提供完整的資料,沒有醫療各科室明細表和發展設想,也沒有包括各部門面積以及醫療設備設施的要求的項目設計任務書。如果完善這些,必須要通過醫療建筑項目的前期策劃和進行確認,如果設計師或者設計單位不能意識到其社會責任的話,進行閉門造車,沒有針對性和現實性的設計,滿足眼前的需要,過幾任領導后,醫院方面在總結后還是表示并不滿意。

因此,為滿足醫院不斷發展的新需要,就要求建筑師擁有科學的設計理念和周密的工作方法. 建筑師應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收集大量資料并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與醫院管理者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探討現代化醫院建筑的特點,協調醫院建筑與醫療技術發展的關系,多方案論證比較,使建設方案具有實用性、可行性、經濟性和前瞻性,從而提出一個遠近期逐步發展、過渡、切實可行的醫院建筑總體規劃. 醫院建設的前期策劃工作對醫院整體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一個醫院的生存與發展。

2.人性化理念在醫院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現代醫院建筑,無論是整體規劃,還是單體建筑的外部設計或內部功能,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從精神上都“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已經凸顯在這個讓人人懼怕的地方,看病的心理變化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已是無可爭論的。人的需要,人的情感是建筑設計時要考慮的第一要素。

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的真正意義這里的人不僅僅是指醫院的病人還包括醫護人員,醫院的管理者以及陪護探視人員。從病人的角度需要的是一個良好寬松的就診環境; 從醫護人員的角度需要的是一個方便的工作環境; 從醫院管理者的角度考慮的則是花費有限的物質獲得最大的回報以及對醫院方便的管理; 從陪護人員的角度需要的是一個簡潔清晰的陪護環境,同時病人良好的就醫環境也對陪護人員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當然如果幾種人的要求產生矛盾時,筆者認為病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現在的醫院設計方案,尤其是大型醫院投標,建筑外立面造型越來越有噱頭,裝修越來越豪華,醫院建筑設計不能只滿足于一般的功能關系,而注重建筑的堂皇與華麗,忽視了對病人的心理與生理特殊性的考慮。比如:

一是病房沒有辦法界定個人領域空間,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遠離外界千擾,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環境,維護個體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間病房的設計中,變化平常布局形式為病人提供明確的個人領域空間,就能更好地滿足病人對私密性的要求,大而寬的設計需要注重細節的考量,一點點人性化的改造,都無疑會給病人的身體康復創造康復價值。

二是提供公共交流空間,病人也是社會的人,醫院也是社會場所,只是人群特殊罷了,同樣也需要與他人進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溝通。特別要明白:人在患病的情況下,更需要與他人交流,情感的寄托,如果創造一定的空間,無疑可以減輕痛苦的困擾,緩解心理壓力,早日康復就不光是醫生和病人的事情了。

三是舒適宜人的聲、光、色環境的創造,給住院病人創造安靜的康復環境,除合理進行醫院的總體布局外,還需在病房內有效的運用建筑材料與構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擾。目前有些住院病房樓追求立面效果,外墻多開玻璃窗,過強的光線對臥床病人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爭取良好日照的同時,應防止室內炫光。我們的病人都是來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中的一份子,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環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對單一的“白色”病房所產生的陌生,緊張等不良心理,有的人怕住院,不愿意住院,或者在醫院里生活不下去,這個不是病人的問題。

四是便捷的就醫,治療程序,有的醫院完全不顧病人和家屬心理負擔,也不關心是否讓你產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緒。一樓掛號,四樓就診,一樓繳費,二樓化驗,三樓采樣,四樓復診,轉來轉去,上來下去,復雜的交通路線,迷宮般的醫療就診環境,為病人和家屬帶來極大的不便,影響病人的情緒和康復。清晰明了的就診路線,合理的醫療配置和就醫引導不但消除了病人的焦慮,還可以減輕醫療人員不必要的來回奔波。

3.智能化的醫院建筑體系

由于綜合布線和電腦技術的廣泛應用,目前一些綜合性醫院改變了傳統的集中掛號和收費方式,采用分散掛號和收費方式,簡化就診手續,減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門診,掛號大廳的布置方式隨之改變。隨著管理的不斷完善,電腦技術的不斷普及,醫生的處方電腦化便捷方式的實行,大大縮短了病人取藥、就診時間。因此,信息中心真正成了醫院建筑設計的心臟環節。它的位置選擇,建筑布局,電源保障以及多層次的保護,成為建筑設計必須重視的問題。

醫院的智能化建筑系統一般包含: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醫院信息系統;病房呼叫系統;病房監護系統;醫院排隊管理系統;醫用多媒體示教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多功能報告廳、數字化會議系統 (含遠程醫療);安全防范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大屏幕顯示及多媒體查詢系統;機房工程;UPS集中供電系統 ;以及防雷接地系統等等。逐漸向現代化的建筑靠近,建筑智能化是實現醫院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智能化正逐步改變著醫院傳統的管理模式和醫療習慣,也影響了醫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設計要求。

二、目前國內外現代化醫院總體布局的幾種類型

對于建筑設計行業的人們來說,醫院建筑是一種令人敬畏的建筑類型,因為在所有建筑類型中,醫院建筑是功能內容最綜合龐大、設備設施要求最復雜的一種;同時它也是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建筑類型。而醫院的總體規劃既是設計前期策劃階段工作之結論,又是進入具體建筑設計之前提,它既強調分析論證的精確數據,也不排斥建筑藝術的靈感體現,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建筑師綜合能力充分體現的過程。

目前國內外現代化醫院總體布局的幾種類型和各自特點隨著醫療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醫院建設也逐步融人世界醫院建筑發展的大趨勢中,由于現代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且又因為設備技術的發展,最近幾年建設的國內醫院的概念、風格與過去已經是天壤之別。現代化醫院隨著住院周期的縮短以及醫技部門的中心化、診療手段的多樣化,要求住院部的每個護理單元和門診部的各科室,都應對醫技部門有方便出入或連接途徑,由此建筑的總體布局發生了很大變化:醫院不再是傳統的根據不同功能和流程分別由許多棟獨立分散的單體建筑組成,而將被設計成一個完整的密集型的綜合體建筑,這些密集型的綜合體又根據具體形式的區別通常被分為幾類,主要有集中型、多翼型、組團型和中庭型。

1.“集中型”的主要特點是醫院垂直向上發展將門診、醫技等置于體量底部,用電梯將它們與上層病房相連,成為有基座有塔體的布局形式。這種形式適用于建設用地緊張的情況,優點是充分利用有限用地、降低密度,但不存在自身發展的能力―― 即難于改擴建,不適應醫院持續發展。就是醫院的發展受到建設用地的制約,門診醫技建設、發展相對不足,無法在原有基礎上改造或擴大,因此將增加的功能內容一次性建設在有限面積的地塊中,可以劃片、分區、多流通構成“集中型”特點的布局形式。

2.“多翼型”的布局特點是將住院部在垂直方向發展其他功能科室(門診、急診、醫技、核醫學科室、手術部、監護室等)則布局成多棟低層建筑彼次相互連接,并且在這些低層建筑的端部予留出可擴建的接口(特別是設備的接口),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此種布局的長見做法是在醫院的主軸(主要人流流線)設有一條聯系各功能科室的中央通道,并以次通道做為水平、豎向分配人流物流的主干道,各功能科室并聯分布在中央通道兩側突出成翼狀,故被稱為“多翼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北區醫院,主要特征在醫院的中心設有一條聯系各功能科室的“中央大街”。

3.“組團型”也被稱為“多光庭型”是一種將門診住院醫技做為各個組團,以組團組合的方式集簇式發展的布局形式,由于各組團之間常以內院或采光中庭分隔或相接,所以被稱為“多光庭型”。

4.“中庭型”的布局類型是非常普遍的醫院建筑總體規劃形式,也有人稱之為服務大廳型近幾年建設的國內外現代化醫院中相當數量屬于此種類型。顧名思義,中庭型即為以中庭為中心組織聯系各功能科室,并以中庭作為水平、豎向交通核心的布局類型。這種布局類型的出現是醫療建筑要求注重情感和人性化服務的必然結果,優點是以中庭為空間的組織中心,使迷宮式的走廊被清晰的解釋成明確的組織結構,人們容易明白到那里去和怎樣去,具有良好的可辯識性和方向感,除此之外,中庭創造一個四季如春的綠色空間,改善了醫院的內部環境,大大增強了醫院的“治愈力”。

參考文獻:

[1]趙翔.環境世紀的醫療建筑[J].世界建筑.2002年04期

[2]安慶新 ,朱莉.創造舒適和安全的場所――現代醫療建筑的消防安全設計[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2年11期

篇(8)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people for medical facilities including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given more atten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e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also along wi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chang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idea and techniqu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ospital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of planning idea, overall planning planar function layout, green hospital and eastern artistic conception, create an emotional health recovery environment, reflect to the patient,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the same level of care is our visitors another concern.

Keywords: longgang hosp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preliminary planning, service main body, green hospital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概述

龍崗區中醫院位于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組團西南方,建設用地北臨清輝路,東臨黃閣路。規劃用地面積57293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77500平方米;床位數500,容積率1.01,住院部大樓高度64米,15層。是深圳市已建成的最大的中醫醫院。如下圖1所示:

圖1

龍崗區中醫院要成為堅持中西醫結合、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具有明顯中醫特色和優勢,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康復、培訓、社區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2醫院建筑設計的前期策劃

醫院建筑設計是建筑設計領域相當復雜、專業性極強的項目。它既要滿足醫院內部醫療技術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體系;又要為病人、醫護人員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一個舒適、溫馨、優美的就醫、診療環境;同時,要有一個具有醫院本身內涵與地方特色的造型。以上三者相結合的設計方案是不可能通過一個或一個半月的“閉門造車”所能完成的。我們在近期的實踐中,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并通過對醫院建設工程前期策劃的研究,集國內外的經驗,做了初步的嘗試。我們的工作大致分三階段進行: ① 實地調查與數據采集。與醫院領導決策層進行溝通、交流,闡明現代化醫院建筑設計的特點,醫院建筑與醫療技術發展的關系,國內外醫院建筑發展的新動向,對照本院的實際問題與差距等。 ② 資料分析與可行性研究。包括面積指標的分析比較,制定一個恰如其分的面積指標,提出新建或改擴建項目的遠近期建筑總體規劃設計方案與逐步過渡、分期實施步驟;與醫院領導決策層及職代會代表溝通,分析各種方案的可能性及優缺點,商討醫院發展的大計。③ 當前建設項目的任務書編制(細則)。與相關科室切磋,由領導決策層把關,制定當前項目的詳細任務書。無論是醫院建筑物的主體或是醫療設備,若能充分使用,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愈大愈好。

3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

醫院建筑設計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明確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指導建筑設計,著名建筑師章斌歡女士曾說道:新世紀的建筑,無論是整體規劃,還是單體建筑的外部設計或內部功能,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從精神上“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已是無可爭論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設計時要考慮的第一要素。以這樣一個理念,建筑師為醫院設計,正確劃分被服務者(患者),服務者(醫務人員)的空間,創建幽雅,寧靜,富有人情味的醫療環境,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師的職責。

近年來,龍崗中醫院建設有了空前的發展,新建與改擴建任務不斷增多。但許多新建醫院滿足于一般的功能關系,只注重建筑設計的堂皇與華麗,而忽視了對病人的心理與生理特殊性的考慮。

3.1 病房個人領域空間的限定

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遠離外界干擾,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環境,維護個體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間病房的設計中,變化平常布局形式為病人提供明確的個人領域空間,就能更好地滿足病人對私密性的要求。

3.2 公共交流空間的創造

病人是社會的人,需要與他人進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溝通。人在患病的情況下,更需要與他人交流,這樣,可以減輕痛苦的困擾,緩解心理壓力,對康復極為有利。

3.3 舒適宜人的聲、光、色環境

為住院病人創造安靜的康復環境,除合理進行醫院的總體布局外,還需在病房內有效的運用建筑材料與構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擾。

目前有些住院病房樓追求立面效果,外墻多開滿玻璃窗,過強的光線對臥床病人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爭取良好日照的同時,應防止室內炫光。

病人都是來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環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對單一的“白色‘病房所產生的陌生,緊張等不良心理。

3.4 便捷的就醫,治療流線

病人和家屬心理負擔嚴重,很容易產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緒。復雜的交通路線,迷宮般的醫療建筑為病人和家屬帶來極大的不便,影 響病人的康復。清晰明了的就診路線,也消除了醫療人員不必要的來回奔波。

4建設智能化醫院建筑

建筑智能化是實現龍崗中醫院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筑智能化在龍崗中醫院建筑設計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正逐步改變著龍崗中醫院傳統的管理模式和醫療習慣,也影響了醫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設計要求。

4.1 由于綜合布線和電腦技術的應用,一些綜合性醫院改變了傳統的集中掛號,收費方式,采用分散掛號,收費方式,簡化就診手續,減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門診,掛號大廳的布置方式隨之改變。另外,處方電腦化的實行,縮短了病人取藥的時間,對中西藥房侯藥空間設計也產生了影響。

4.2 醫院的一切運行和原理都離不開計算機,因此,信息中心真正成了醫院的心臟。它的位置選擇,建筑布局,電源保障以及多層次的保護,成為建筑設計必須重視的問題。

5 綠色醫院

結合我院在“綠色建筑”課題上的科研優勢,方案運用了一系列“綠色技術”,使得龍崗中醫院成為節能、低耗、生態、環保、經濟適用的“綠色醫院”。具體措施為:

5.1節地與室外環境

綜合開發地下室,土地集約利用,節約土地資源、綜合控制室外通風、室外噪聲、熱島分析等實現室外舒適環境。

5.2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

根據室內功能控制外窗面積、采用固定外遮陽、LOW-E中空玻璃、自然通風等低技適用措施實現節能,采用蓄冷空調充分利用分時電價,減少運行費用。室內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全部采用高效節能燈和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室內照明節能。

5.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項目全部采用節水系統,收集建筑表面和地面雨水,處理后用于綠化、沖洗、景觀等用水;同時,醫療排水系統單獨設置污水處理系統,達到排放要求后排放。

5.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采用高強材料和可循環材料;室內采用靈活隔斷,并采用可再生和可循環利用裝修材料,減少材料消費。設計先進垃圾分類收集系統,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

5.5室內環境控制

控制室內噪聲環境、燈光照明、空氣調節、污染擴散,使室內環境符合國家規范要求,體現綠色理念;垃圾分類,生活及醫療垃圾分開收集,分別處理及存放、運輸。

篇(9)

中圖分類號:TU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4)05-0094-03

1 前言

醫院是一座連續運轉的綜合系統,醫院設計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大概念向小細節推進和演化的過程。醫院建筑因其組成復雜,科室眾多,相互間的功能關系及其密切程度各有不同,在設計中要做到全面掌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不斷完善,現代醫院的功能結構和組成要素也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之中。“流程組合法”是我們針對醫院建筑內部功能設計提出的一種方法。在確定了總體布局之后,設計者需要根據醫療流程對醫院各功能模塊進行編排,使內部流線合理,空間組織有序。在醫院設計的三大分級系統(總體布局、科室間、科室內)中,屬于第二級的內容,是決定一座醫院是否好用的最重要部分。然而這部分的工作容易在設計過程中反復,甚至有的醫院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因為功能不合理而面臨調整,所帶來的人力物力支出實屬浪費。“流程組合法”的提出,可以幫助設計者在進行科室布置時能夠用綜合、可持續的眼光審視全局,把握主要矛盾,減少因為功能不合理而引起的重大調整,提高醫院品質,降低工程造價。

2 “流程組合法”的理論基礎

2.1 醫院各部門的功能關系

醫院在總體上劃分為醫療區、后勤服務區、行政管理區三部分,醫療區內部包括門急診部、醫技和住院三部分。如何進行大區規劃、組織科室的空間關系,是醫院建筑設計與其他類型建筑設計區別開來的重要內容。我們可以通過醫院各科室聯系的急切度、強度和頻度來對其進行組織。一般來說,ICU、急診、手術、血庫、分娩部的緊急程度最高,檢驗和放射以及供應中心稍次,這些部門關系到病人的安危,應在位置選取上優先考慮。藥劑、檢驗、放射、手術部人流、物流量大,強度和頻率最高,藥劑和放射的人流主要來自門診,住院稍次,手術病人主要來自住院部,所以這些部門在位置上的選取要靠近人流量大的科室。

2.2 “流程組合法”的源起――醫療中心問題

對近期的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綜合醫院設計理念進行分析,“病種細化”成為這些醫院的一個突出特點。醫院以強勢科室為龍頭,發展出圍繞該科室病種的一套完整結構。打破了傳統的分科方式,將大內科按病種細分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神經內科,腎內科,風濕免疫科,代謝內分泌科,腫瘤科,形成心血管疾病中心,消化疾病中心、呼吸疾病中心等,每個中心均包含與之對應的檢驗,心電,B超,窺鏡門診醫技,并設置了集中藥房。病人在各醫療中心內可完成掛號,收費,檢驗,取藥等行為活動,同時相關聯的病房樓和大型醫技也與之成組布置,最大限度的縮短病人的就診流線。

盡管有以上這些優點,“醫療中心”概念過分強調獨立性所帶來的缺點不容忽視:單獨配置的醫技和供給系統,雖然縮短了就診流線,卻容易造成醫院資金在醫療設備和物流上的投入過大,如果不加以整合利用,難免會產生人員和設備上的浪費。

2.3 “流程組合法”的概念

“流程組合法”是一種建筑空間組合法,來源于醫療中心理念,以特色病種或強勢科室為中心,將醫院不同科室的流程進行綜合考慮,在保證總體及科室內各流線不交叉的前提下,使功能組織更為緊湊合理。這樣一來,從大型、超大型綜合醫院中獨立出來的醫療中心,與醫院依然保持共生關系,人員和資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在倡導有機和節約的當下,本方法更能適應醫院的發展要求。

3 醫院流程設計的特性

3.1 重要性

醫療工藝設計在《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中被定義為“對醫院內部醫療活動過程及程序的策劃”,包括醫療系統構成、功能、醫療工藝流程及相關工藝條件、技術指標、參數等。在建筑設計的初始階段,從項目開始的場地分析,梳理醫院與周邊城市的關系;到理順醫院內部各建筑物之間的流線關系:再到科室內部房間的排布和組織,無一不是與工藝流程相關。如果對流程沒有透徹的認識,設計一定是缺乏可用性、在功能上失敗的。所以,流程設計是醫院建筑設計的重點。是否能掌握醫療流程,并對其做好優化和改進,對醫院建筑設計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3.2 復雜性

目前因為國內醫療資源缺乏,國家需要大力扶植醫療基礎建設,大型和超大型綜合醫院建設遍地開花、層出不窮。大型綜合醫院的優點在于資源整合,能夠在有限的用地里高度集中醫療設備和人員,由此所帶來的缺點是人流集中,一些重點科室不可避免地出現過度擁擠、人員交叉的問題,導致就醫環境低下。隨著問題日漸突出,一些醫療建筑設計者也在摸索和探討,試圖尋求一種適合國情的解決方法。有人提出“醫療街”、“一站式服務”、“醫療中心”等等先進的設計理念。總的來說,就是醫院運營者和設計者合作,通過整合醫院功能,優化醫療流程,從而達到“以人為本”的目的。

所以,在大型、超大型綜合醫院設計中,合理運用“流程組合法”是解決流線過長、流線交叉等問題的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

4 大型綜合醫院的流程組合

4.1 主要流程

主要流程是構成醫院的關鍵,制約總體功能分區,決定部門間的關系。大型綜合醫院的主要流程有門診病人就診流程、急診急救病人流程,潔凈物品供應流程等。主要流程牽涉的人流量大,科室多,一條流程跨越數個部門和科室,流程之間也會互相影響。主要流程在方案設計階段需要優先考慮。

4.2 分支流程

作為主要流程的補充、完善和細化,分支流程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門診病人就診流程可以細分為醫保病人、自費病人和感染病人等,而急診病人內科和外科的就診流程也不盡相同。分支流程體現了在主要流程控制下不同類型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是我們在建筑設計中同樣需要給予高度重視的工作內容。在把握了主要流程正確的基礎上,對分支流程進行深化設計,可以大幅度提高醫院的品質,使醫院組織結構更清晰,更易用。

4.3 流程的組合

流程組合針對的是醫院設計二級和三級系統的設計方法。流程組合的實現手段多樣,針對醫院的不同規模、各病種對人員和設備的不同要求,應通過定性定量的分析,建立各部分間的重量級關系。

如何進行流程組合,可以對以下方面的內容進行考慮:

室外交通布置應充分考慮人、車、物流的流程關系。機動車可直達多個樓層,利用電梯扶梯等組合立體交通模式引導人流。借鑒商業建筑的機動車交通組織模式,對停車場進行分區:

室內交通組織應對人流量進行計算后,設計出適合醫院特色的科室布局。將人流量大的重點科室布置在建筑容易到達的位置,并圍繞這些科室設置輔助檢查區;

將急診急救部、手術室和ICU的危重病人流線進行組合,通過設置綠色通道,急診急救和手術室專用直達電梯,縮短搶救流程中的交通時間;

考慮到手術室和ICU醫護人員的特殊流程以及這兩個部門和住院部的緊密聯系,在住院部內設置集中型的醫生工作區和專用醫生電梯;

采用智能化手段進行管理,信息化分診系統提高門急診效率,氣動管道物流系統提高標本和物品的傳輸速度,引進先進的軟件和硬件對物流流程進行組合。

5 “流程組合法”在實踐中的應用

總醫院急診急救部是運用“流程組合法”進行設計的實例。在其設計過程中,我們將不同科室的醫療流程進行獨立分析、抽出重點、穿插整合,最終形成一條高效的急診急救鏈,實現了“流程組合法”對于醫院功能全局把握,提升設計合理性的目的。

總醫院的急診急救部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在特殊時期還會承擔起重要的戰地救治任務,例如在2008年“5.12地震”時,就接納了來自地震災區的大量傷者。我們進行醫院規劃設計時,對這個科室的定位進行了多方面考慮,希望能尋求一個合適的位置,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考慮到本項目的諸多限制條件:在不動拆原有門診樓的情況下建造新門診樓;住院綜合樓前用地緊張,無法設置足夠的廣場空間等,如何在增強急診急救部與住院樓的聯系,同時保持其與門診樓內醫技系統的便捷流線是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

經過對急診急救流程的研究,最終決定將該科室設置在門診樓與住院樓的連接部,與這兩個大功能塊的聯系同樣緊密。出入口不直接開向建筑前廣場,而是在連接部退讓一定距離,避免主要道路的機動車和人流對急救車造成擁堵;與門診部疏而不離的位置方便院方對其進行管理。因為門診樓的機動車流線組織在門診前廣場和直達大廳的汽車坡道就已經解決,急診急救部的機動車流線相對獨立、順暢,廣場空間還可提供救護車的泊位。

按照救治的急緩程度,急救部設置在門診樓的首層東南功能塊內,急診部病房和輸液處設置于與之相鄰的西南功能塊。門診和住院樓之間的室外空間為供急救車回轉的急救廣場,在造型處理上使用大雨篷進行連接,保持這部分門診樓和住院樓外立面的連續性。雨篷下設置的醫療柱提供醫療氣體和照明接入,特殊時期能夠擴充急救能力,在遭遇512地震那樣的重大自然災害時室外廣場可以變身為臨時護理工作站。

住院樓一層西南是中心藥房和靜脈配液,為急診急救中心保證了藥品的供應。由于其特殊性,急救部相對急診部,與住院樓的距離更近,在救治流程上更順暢。通過設在住院樓西單元的一套直通屋頂的急救電梯,將急救部手術病人、直升機運送來的需直接進行手術的病人直接送往三層的手術中心。這種布局以搶救病人的流程為核心,縮短交通流線,為傷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急診部與地下一層的影像中心同樣有快捷的流線,便于為病人開展輔助檢查工作。可以說整個急診急救部與院區其他與其相關的功能科室的關系是緊密而且有機的,能夠大大提升部門間的合作,增加工作效率。

總醫院急診急救部在進行了流程組合設計后,有別于其他醫院同類型科室的布置,使“效率”這個詞更為突出。這只是建筑設計上的一些操作方法,再加以先進的現代化信息和網絡管理,必定能讓其醫療功能發揮得更為出色。

6 結語

實踐證明,簡單套用單一流程已經難以滿足大型綜合醫院發展的需要,設計師應該在熟悉醫學、建筑學、醫療設備工程學等領域知識的同時,通過融會貫通,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功能完善、流程合理、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好醫院。“流程組合法”是綜合了建筑設計和醫療工藝的設計方法,如果能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加以廣泛應用,應該可為提升醫院品質盡到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杭元鳳,于泓.醫用建筑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2]羅運湖.現代醫院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高楓.超大型綜合醫院設計研究[J].建筑學報:2010年第10期.

篇(10)

近年來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據相關數據,我國建筑能耗已占社會總能耗的20%~25%,因此建筑節能是目前節能領域的當務之急,其中空調系統的節能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正是探索以醫院為代表的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以切實響應建設綠色、低碳社會的號召,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1 工程概況

(一)建筑情況:某市立醫院綜合病房樓,空調服務總面積為56400m2,建筑高度36.9米;地下一層為動力中心、中心供應、地下車庫。地上八層,一層為藥房、食堂;二層為手術部、ICU、血庫等;三層至八層為病房;二層三層之間為設備層,頂層為機房。

(二)空調設計范圍:制冷機房、熱交換站、采暖及空氣調節系統、通風及防排煙系統,二層手術部、六層血液病房為潔凈病房,其空氣調節系統留待專業潔凈公司進行二次設計。

(三)空調冷熱源:

1、夏季采用三臺500RT的雙螺桿冷水機組作為空調冷源,提供供回水溫度為7/12℃的冷凍水。冷凍水泵與制冷機一一對應,冷卻水泵與制冷機和冷卻塔一一對應。冷卻塔設于機房層屋面上。空調循環水系統及冷卻水系統備用泵由建設單位購存。

2、冬季采用兩臺高效板式熱交換器,利用來自院區鍋爐房、壓力為0.4MPa的蒸汽進行熱交換。地上部分及地下一層中心供應、動力機房為一個空調水系統,負荷側供回水溫度為60/50℃。

3、空調冷熱水系統采用落地膨脹水箱定壓,定壓壓力0.5MPa。由囊式氣壓罐控制補水泵啟停,補水采用軟化水,由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進行軟化處理;冷卻水采用綜合水處理器進行處理。

(四)空氣調節系統:

1、空調水系統為單級泵變流量閉式循環雙管制系統,二層(手術部等)、三層(產科等)單設一路水系統,冬季可提前供暖。

2、新風系統根據每層不同情況,分別采用熱回收式新風換氣機或新風機組;新風管道附帶PTC加濕器,冬季對新風進行加濕處理,病房新風管道連接空氣處理器,對空氣進行消毒處理;落地式新風換氣機組、新風機組新風口,均設電動調節閥,與機組風機聯動,冬季防凍。

3、空調水系統末端采用變流量控制,風機盤管供水支管設銅球閥及水過濾器,回水管設電動兩通閥及浮點式電熱閥,供回水支管上均設橡膠軟接頭。

(五)采暖系統:

地下一層采用熱風采暖系統。有外窗的公共衛生間、各公共淋浴間均設置暖氣片。采暖系統熱媒與空調合一。采用內腔無粘砂型TZY-6鑄鐵柱翼型散熱器。單片標準散熱量(T=64.5℃)為140W,設計條件(T=37℃)散熱量為66W。

2 空調節能設計的主要技術措施

(一)冷卻塔供回水總管上設置旁通管,通過溫度傳感器控制旁通管流量及風機運轉臺數,當冷卻塔供水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逐漸開啟旁通閥,冷卻塔風機依次自動停止運轉;當冷卻塔供水溫度上升至正常值時,風機自動恢復運行,旁通閥逐漸關閉。

(二)熱交換器的負荷側供水管上設置溫度傳感器控制其蒸汽管上溫控閥的開度,保證低溫熱水采暖系統供水溫度不高于60℃。蒸汽凝結水由自動加壓型凝結水回收裝置集中回收,輸送回院區鍋爐房二次利用。(二期設計)。

(三)空調水系統為一次泵變流量水系統,通過冷水(熱水)集分水器間的電動壓差旁通閥控制冷(熱)水系統供回水管路間的壓差,使系統保持穩定運行。

(四)整個建筑物的空調系統采用直接數字式控制(DDC),詳電施圖。新風空調機送風溫度通過控制冷熱水回水動態平衡電動調節閥來實現。

(五)本工程新風系統采用新風換氣機+吊頂式新風機組供給,大部分區域采用新風換氣機,以回收余熱,達到最大限度的節能。

(六)各運行設備均采用高效率型。冷凍(熱)水管道,采用高效保溫材料閉孔橡塑保溫材料。

(七)熱廢水重復利用,減少排放量。組合式板式換熱機組凝結廢水,經全自動汽壓凝結水回收器回收輸送回鍋爐房二次利用。

3 平衡閥在空調水系統中的節能作用:

空調水系統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各末端裝置送達符合規定要求的水量。在此前提下,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進行水量和水溫的調節。因此,系統的水力平衡是設計中需要解決和運行中必須控制的問題。平衡閥的使用,對空調水系統的調節和運行,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空調節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平衡閥的裝設位置

本工程分別對中央空調系統的機房部分、變流量循環系統及末端三部分進行水力平衡設計。

1、機房部分:冷機――在系統循環冷凍水、冷卻水機組入口設置固定流量動態平衡閥,實現變流量系統在部分負荷運行時冷機在標準工況下運行。集水器――在集水器分支系統的回水總管安裝靜態水力平衡閥,實現系統在初調節時期的流量分配控制符合方案設計,系統在初調試完成后閥門開度無須做任何改變,系統各處流量始終保持恒定。

2、變流量循環系統空調立管分支系統:在立管系統水平分支管供回水管處,水平分系統部分分支供回水管處安裝同規格的壓差調節器與靜態水力平衡閥閥組,靜態平衡閥設置在供水分支管處,實現系統運行調試過程中的系統靜態水力平衡調節;壓差調節器設置在回水分支管處,通過供回水分支管之間的恒定壓差,實現各水平分支系統間的動態水力平衡;避免了一般水力失調系統一部分系統還沒有達到設計流量,而另一部分已遠高于設計流量的問題。

3、系統末端部分的水力平衡

組合式空調器――在設備回水管處安裝與設備設計流量及設計壓差相匹配的動態平衡電動調節閥,在系統中各個末端設備的流量達到末端設備實際瞬時負荷要求流量的同時,各個末端設備流量的變化只受設備負荷變化的影響,而不受系統壓力波動的影響,即系統中各個末端設備流量的變化不互相干擾,從而保證系統能高效穩定地將設備在各個時刻所須的流量準確地輸送過去。

4 新風換氣機在醫院建筑空調中的應用

新風換氣機是用于空調排風能量回收的節能設備。其主要部件是外殼體,換熱芯體和過濾器。由于換熱芯體中采用有傳熱傳透性能的材質,所以應用于空調系統時可以利用排風在夏季時預冷干燥新風,在冬季時預熱加濕新風,使新風負荷顯著降低,從而節省冷熱系統能耗,對小系統規模,節省運行費和降低峰值用電量都十分有利。其全熱交換效率與換熱芯體的結構特征,通過風量,通過芯體的兩股空氣的風量比值以及進風參數有關。

對全年及春夏兩季使用的空調工程而言,應當設置專用的新風系統,不能以開窗換氣為手段,取代新風系統。而新風系統的設置目前有以下幾種做法:房間內的室內機帶新風引入,或單設本房間專用的小型新風機;一層樓設一個(或幾個)專用的新風機組,用風管分送至房間,其新風引入立管也可多層合用。幾層樓合設一個新風機組,用風管分送各層、各房間。

節能己成為空調設計的基本課題和方向之一。空調系統的設計在工程實踐中應提高節能意識,將各種節能措施合理運用,運用新型節能技術,綜合分析各種影響因素,選擇經濟合理的節能方案。

上一篇: 光伏工程施工流程 下一篇: 金融危機下的機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日本免费看片尤∴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