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管理需求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4 17:21: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采購管理需求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相關含義界定

(1)采購管理的概念。采購管理是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一項基本活動,它是指物料從供應商移動到企業組織內部的管理過程。隨著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和成熟,采購已經不像以前一樣僅僅關注于價格,只進行單純的物品買賣,如今采購已經逐漸轉變為適應市場競爭和尋求合作的戰略采購活動,成為了商品生產和交換整體供應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種轉變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企業不僅對內部運作進行合理安排。(2)供應鏈概述。關于供應鏈的定義有很多,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權威的版本。綜合來說,關于供應鏈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供應鏈是關于規劃、調控以及控制物料、組件及成品從供應商到消費者手里的一系列活動。供應鏈是企業獲取生產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并通過銷售渠道將產品傳遞至消費者的網絡。供應鏈包括產品流、信息流與資金流,它是一個雙向的流程,將供應商到消費者之間的所有成員聯系為一個虛擬的企業集合體,并且還可以將采購、制造、產品分配與服務的活動連結起來。

二、有關采購和供應鏈管理人才的現狀

目前,企業中的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的專業人才十分缺乏,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阻礙了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雖然采購部門給企業帶來的利潤通常很大,但企業仍然十分缺乏對采購部門的重視和對采購人員的培養,造成了采購專業人才十分緊缺的局面。采購崗位對采購人員的技術能力、工作經驗要求也較高,采購崗位要求采購人員不僅要熟悉采購流程、計劃、成本、法規、行業特點等,還要對質量、工藝、制造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擁有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責任感,所以,采購人員必須具備全面的知識結構系統和很強的綜合能力。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企業集群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職業采購人員作為供應鏈管理上的關鍵崗位,其地位和作用愈發顯得重要。因此,我國企業當前亟需建立完善的采購體系人才發展規劃,為企業的長遠發展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工作熱情和專業素質的采購人才。

三、采購人才的培養

(1)人才的選拔。選拔專業的采購人才,企業應依據其自身的采購戰略,明確崗位設置及及相關崗位要求。企業首先要住內部進行初步篩選,參考采購體系內部人員的個人性格、興趣及其發展規劃,與企業崗位職責要求優先選配。(2)人才的使用。人才的使用具體要依據企業發展戰略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適合本崗位的人才。采購職能最好能夠給予一個人全權負責和機動處理,并且采取上級監督下級、逐級檢查督導的模式。也可以實行輪崗制度,將不同崗位進行交替輪換。輪崗制的實施要考慮到員工自身的個人規劃,幫助其提高個人的采購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也與其他崗位相結合,進行晉升使用或者崗位置換。(3)人才激勵。對采購人員的激勵,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職務晉升和物質激勵。對于具備領導能力且專業技能成熟的人員,可考慮其自身的發展規劃化對其進行行政職務晉升和技術職務晉升。另外,可參照采購人員的工作業績對其進行一定物質上的獎勵,如加薪、股權激勵等。

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供應鏈競爭態勢的形成與加劇,企業更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能、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國際化采購人才。為此,我國企業應該塑造專業采購人才、培養專業團隊作為企業管理的第一要務,統籌規劃,全力打造,培養企業供應鏈競爭優勢,為我國企業更好的參與國際化競爭,為我國經濟的繁榮昌盛和健康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 考 文 獻

篇(2)

高等教育要以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優化結構、辦出特色為發展之路,這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面臨新的轉型,這勢必對高校會計信息披露提出新的要求。按照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的目標要求,財務報告旨在告訴利益相關者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滿足利益相關者的使用需求。多年來,高校投入大量精力滿足政府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而忽視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甚至忽視了高校內部利益相關者的管理決策信息需求。本文將高校決策層、中層管理者、師生員工、會計人員作為內部利益相關者,他們是會計信息的重要需求者,高校財務報告既要為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也要為這些內部利益相關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是高校會計系統的重要職責。

一、高等學校財務報告的現狀問題

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明確指出:財務報告是反映高等學校一定時期財務狀況和事業發展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高校應當按照國家預算支出分類和管理權限定期向各有關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的報表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提供的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表、專用基金變動情況表、有關附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這是國家規范統一的外部財務報告。目前高校財務報告有如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報告種類以對外為主,不能滿足內部管理需要

目前高校財務報告限于對外報告的主要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細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這種報告模式出自我國事業單位傳統單一資金來源的歷史時期。彼時資金規模小,主要來自國家撥款和事業收費,內部管理對信息的需求量小,對外報表可以兼顧內部管理的需要,必要時賬簿記錄可直接提供更進一步的信息支持。但是,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資金來源渠道大大拓寬,各種無償和有償資金進入高校,很多高校還設立了各種基金會,建立了獨立學院,現行財務報告對內部管理和其他相關者的信息需求考慮不夠,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報告內容以收支為主,不能滿足風險管理需求

新的高校會計制度規定,高校財務報告是反映高等學校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現金流量、財政撥款收支情況等的書面文件,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狀況說明書組成。這一制度對高校現行的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修訂和補充,財務報告披露信息較為全面,但還缺少對資金管理和教育成本的反映。近幾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和債務增加,財務風險在不斷加大,已引起國務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2010年國家已出臺了高校化債意見。為了防范風險,必須加強對資金鏈的管理,而新制度對報表體系的改革依然沒有體現對內部資金和風險管理的重視,缺乏反映現金實際收支情況的報表。同時,高校財務至今沒有一個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高校會計制度改革也沒有補充設置相關的報表,不利于高校自身的管理。所以,新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仍舊不能很好地滿足風險管理需求。

(三)報告范圍以總量為主,不能反映部門預算執行

當前,由于種種原因,外部報告僅需要反映單位總量指標,而不需要具體到內部的責任部門和個人。但基于內部管理的要求,部門、個人責任和績效是重要的管理目標和依據。因此現行報表在支持內部責任核算和績效評價與考核方面嚴重不足。內部責任信息沒有在報告中給予充分披露,這種不完整的會計信息就會成為高校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障礙,使內部決策層和管理層不能很好地利用報表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就迫切需要財務報告的“增容”、“加深”,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深度,改進會計信息的報告模式。

二、內部管理視角下高校財務報告體系的設計

在高校內部管理視角下,財務報告應根據高校內部管理要求進行設計,協調好專業化趨勢與通俗化要求,對現行的會計信息進行 “翻譯”,利用通俗化的表述,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日常核算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以便滿足學校相關決策管理需求。通過對報告內容的濃縮和文字的提煉,以圖表、文本、數字、音像等綜合形式進行編制的信息報告,是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稱之為內部報告。它與外部財務報告共同構成了會計報告的完整體系。

(一)收入、支出預算及執行情況分析報告

隨著財政改革的進一步推進,績效考核評價已納入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校內部利益相關者的決策管理需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反饋和調整。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分析報告。其中:收入預算是高校年度內通過各種渠道取得的用于開展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的收入計劃,按照反映的時間可編制月報表和年度報表等。對收入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時,可以通過分析收入預算完成情況、收入的構成比例,找出收入變化的主要因素,密切關注學校收入來源的主要渠道,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完成年度收入預算。支出預算是高校為保障學校正常運轉、完成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任務和特定的任務目標而編制的支出計劃。對于支出預算和執行情況分析,可使用支出預算完成率和支出結構分析,用以評價學校資金運用方向、結構、規模。對專項支出需要按項目管理,通過對專項經費支出的跟蹤和分析,確保項目支出的質量,維護項目支出預算的嚴肅性。

(二)現金流量情況報告

為了提供更加可靠、相關的財務信息,新制度增設了現金流量表。該表是以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編制的,可以反映高校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的變動結果及原因,即把收入和支出等會計信息轉化為衡量支付能力、償債能力、資金量的現金流量信息。高校通過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既有利于報表使用者了解高校不同來源的資金結構及其使用情況,也有利于高校的決策者通過對現金流量的分析,以便于管理者、債權人等及時掌握高校現金流的基本信息,通過現金流入、流出的分析和管理,能夠有效地對經營活動進行動態控制,更好地做出管理決策。高校業務在一定期間內產生的現金流量可歸為:教學、科研及輔助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基建活動等五類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分別列示各項現金流入與流出的總額,利用現金流量報告可以準確地反映高校各項活動的現金來源和運用情況,分析現金的流入、流出是否合理,從而有效地調度和使用資金,實現現金流量的動態平衡。

(三)債務情況報告

高校債務報表由3張子表組成,包括債務余額表、債務來源情況表以及應償還銀行貸款期限情況表等,反映高校各項債務的舉借、貸款的規模、利息、借款期限、借款用途、貸款余額、高校化債資金的來源、債務化解專項資金的安排、學校實際完成基本建設情況、學校自身化債計劃等情況,以明確反映高校發展中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并從源頭上控制債務。該報告可根據需要按月或季、年度編報。

(四)教育成本情況分析報告

成本核算是指按照核算對象將高校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的方法。在收付實現制下,不進行成本核算,高校取得的各項收入無法與相應的成本進行匹配,引入權責發生制后,可獲得教育、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信息。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動中用于培養學生所消耗的能以貨幣計量的教育資源價值總和,它是綜合反映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的一項重要指標。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情況信息應當反映教學成本、業務輔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服務成本、學生事務成本、常規科研成本、其他成本等項目,并考慮生均培養成本、生均固定資產占有額,職工與學生比率,成本結構比率等信息。高校通過對教育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利于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五)非財務數據類報告體系

非財務數據類報告體系指以非財務數據信息為依據編報的一系列報告分析,需要學校財務部門以外的其他相關部門提供數據信息來完成數據采集和分析。主要有:(1)基本辦學條件表,主要包括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圖書資料數目、教室,機房配備情況、固定資產、生均教學設備值等,可以反映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實力。還有人力資源指標,如教職工人數、專職教師數、高級職稱人數、各類專家數、博士碩士數等。(2)教學、科研、生產績效分析表,這些指標主要有:生師比,反映高校人力資源的利用率;科研項目個數及等級,反映了學校科研的能力和規模;科研成果應用轉換率,體現高校科研成果直接創造經濟效益,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 畢業生就業率,反映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以及獲獎項目情況等。(3)社會貢獻指標,如社會捐贈情況,反映學校通過自身的影響及知名度從社會籌集資金或合作辦學的能力。

三、內部管理視角下高校財務報告的兩個難題

(一)預算細化與與報表指標的計算

首先是收入預算與支出預算的項目細化。對于收入預算,為了方便比較分析,可將報表設計為滾動表,以前1年或前2年的數據作為基期,可按照收入項目分別列示,計算收入構成比例,同時對需要上繳財政專戶或國庫的收入項目,應列出上繳財政專戶情況,并對例外項目單獨列示,反映高校依法籌措經費的能力。對于支出預算,與收入預算一樣可將報表設計為滾動表,按支出明細表(項目)分別列示,專項支出需要按項目管理,通過對專項經費支出的跟蹤和分析。其次是預算的部門細化,特別是支出預算的部門細化。無論是項目支出還是運轉經費支出,都應該根據責任部門進行細化,將每一項預算具體到責任部門,并據此開設明細科目,將每一筆開支核算到部門,這樣才能將預算和日常核算均按照統一的口徑進行一致的記錄和報告,既方便日常管理和控制,又支持期末分析和考核。

(二)現金流量的核算與報告

在傳統核算環境下,日常核算通常不單獨組織現金流量的專門核算,也不建立現金流量的分類賬記錄,因此對現金流量表不能直接根據科目余額或發生額填列。為正確編制現金流量表,在手工傳統核算條件下通常使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賬戶法”等方法,從全年的各類賬戶記錄和其他報表指標中分析計算各項現金流量指標。這些方法存在著及時性差、計算不夠準確等缺點,無法保證現金流量表的及時編制。目前大部分學校已實現會計信息化,現金流量表可以通過項目核算法得到解決。具體做法是將現金流量表項目設為輔助核算項目,指定給現金類會計科目(“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作輔助明細核算項目,于是每一筆涉及這些科目的經濟業務――即現金增減業務的處理,在借記或貸記某一現金科目同時,必須指定所屬的現金流量項目。這樣就為每一個現金流量項目建立了一個明細分類賬簿。由此,就可以隨時查詢現金流量項目賬的記錄,以得到每一現金流量項目的發生情況。期末編制現金流量表時,相應的報表指標就可以直接根據其發生額填列。例如,在用友軟件中,現金流量表指標的計算公式可以用累計發生額函數“LFS()”。以“業務活動收到現金”(代碼為“01”)指標為例,其計算公式為:LFS(“10”,全年,“借”,“01”)-LFS(“100”,全年,“貸”,“01”)。其他項目依此方法一一定義,整個表即迎刃而解。

總之,本文探討的內部財務報告體系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對財務報告信息的要求,既涉及貨幣化的信息,也涉及非貨幣化的信息;既涉及高校戰略管理的信息,也涉及高校日常管理的信息,豐富了財務報告的基礎,提高其可靠性和相關性,也為高校內部利益相關者科學化和精細化的決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對于補充和完善高校財務報告體系,推動高校會計制度改革,推進高校科學理財、民主管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春友.電算化條件下利潤表編制方案的優化[J].財會月刊,2003(07)

[2]李平.試析高校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財務報告體系[J].財會通訊,2012(2)

篇(3)

中圖分類號:F84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12)02-0078-04

一、 引言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企業和個人財富的積累,居民財富呈“井噴式”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顯示, 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改革開放后得到了大幅增長,見表1。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中產階級群體繼續擴大, 根據美林公司和凱基公司的2010年全球財富報告,中國擁有可支配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數已經超過50萬人,自2002年以來,中國居民財產以25%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在增長。

居民財產的不斷增長, 使得居民對于個人財產的關心和對于財產管理服務的需求都得到了顯著的增長。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險集團作為一類穩健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保險集團的資產管理是保險精算和投資的結合, 保險資產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資產與負債的匹配,包括時間上的匹配和投資收益的匹配。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具有較強的保障功能, 這是其他資產管理業務所不具備的,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做好了,會吸引更多的人來選擇投保而非進行儲蓄或者購買風險更高的證券產品。[2] 同時資產管理也是保險集團獲得財務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更關系到保險集團的產品設計、定價和風險管理。保險資產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保險集團的利潤水平, 更關系到保險集團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如何構建保險集團資產管理價值鏈, 適應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和居民財產管理理念的變化, 成為擺在各保險公司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中國居民財產管理具備了條件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居民養老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投資渠道的暢通,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 中國居民財產管理理念迎來一個新的時代,那就是從儲蓄時代轉向財富管理時代,投資目標從財富積累變成財富保值增值的時代。

1. 財產管理、投資作為金融文化內涵,正在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國傳統文化體系是由農耕文化轉化過來的, 所以對居民來說投資、資產配置、財產管理都較為生疏。但是經過2002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 全國的房價2002~2007年約上漲了5~7倍, 居民感受到了巨大的財富效應;自2000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滬市從998點上漲到6000點的行情當中, 居民特別是城鎮居民懂得了投資和投資收益; 當股市從6000點回跌到1600點過程當中,居民懂得了什么是風險。所以在文化體系的重構當中,在居民的意識當中逐漸形成了財產管理、金融資產、投資、資產配置,包括風險等等這樣的一些理念。當這些理念深入到居民家庭的時候,一個投資的時代,一個財富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

2. 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健全,解決了居民的后顧之憂。社會保障體系是確保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的“平衡器”,它的建立和完善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走過“十一五”,我國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住房保障和社會慈善事業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在城市,我國建立了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制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經全面建立, 正在不斷地擴大覆蓋范圍, 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新農保起步,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發揮著經濟運行“減震器”、社會穩定“安全網”和收入分配“調節器”的作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覆蓋面持續擴大,保障水平連年提高,解除了居民的后顧之憂,增加了居民投資的積極性。

3. 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資本市場投資渠道的暢通, 為居民投資和財富管理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臺。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環境建設和服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金融市場不論是從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 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功能和作用日益顯現。同時資本市場投資渠道更加廣泛,我國已經建立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立了原生產品市場和衍生產品市場并舉的局面,形成了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共同發展的局面。相信隨著各類市場的發展,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整個金融市場的開放,這個平臺會越來越大,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更低的投資成本。

4. 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居民財產管理的堅實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加快轉型,越來越重視居民理財產品的建設,越來越重視居民財產管理部門和居民財產管理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中國居民的財產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 經驗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財產的不斷增長,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我國居民財產管理行業必將迅速發展。

三、保險集團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承保業務與保險資產管理是保險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兩個輪子,二者缺一不可。隨著我國保險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見表2),保險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成為保險業增強盈利能力和償付能力, 促進金融市場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與緊迫任務。[3] 從目前保險集團資產管理現狀來看, 我國保險行業持續快速發展,保險資金運用規模持續增長,運用渠道逐漸多元化,運用收益水平快速提升,保險資產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同時,保險資產管理外部環境逐步改善,表現為保險資金運用政策不斷放開, 宏觀經濟的穩定為資本運營提供了有利環境, 保險資金運用和保險業務銷售也實現了良性互動。然而,由于我國監管當局長期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實行嚴格限制, 使得保險資產管理在整個保險公司業務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被列為保險公司的兼營業務。我國保險資產管理的這種定位使其無論在監管制度的建設上, 還是保險公司的業務擴張上,都受到了不利的影響,導致保險公司普遍輕視資產管理,保險資產投資效率低下,保險資產管理過程中風險增大等諸多問題。

1. 保險資產管理意識薄弱。 我國的保險資產管理業是在保險業規模迅速擴大,保險行業競爭加劇,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才出現的。 與國外保險公司相比,由于我國處于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摸索階段, 在投資技術、 投資理念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對內我們沒有發達的資本市場和完善的監管體系;對外我們缺乏在國外資本市場投資的經驗。出于安全考慮, 政府對保險資產管理采取了嚴格監管的手段,具體表現在對保險資產投資渠道的限制上。我國1995年頒布的《保險法》只允許保險公司把其資產投在銀行存款、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等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上, 這就在客觀上使保險公司不需要進行投資組合的預測、監督以及績效評價,只是簡單地把承保業務獲得的資產按比例投資于這些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上, 由此導致保險公司長期疏于保險資產管理業務,缺乏積極、良好的資產管理意識。

2. 保險資產管理模式落后。 保險公司的資產組織架構應該與其資產規模、 投資領域以及保險資金運作的特點相適應。 [4]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保險公司基本采用內設投資部門的管理模式, 這對于規模小、運作歷史短、資金管理簡單的保險公司來說具有合理性。但隨著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保險公司可運用的資金規模迅速擴大, 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資金規模從數十億元到上千億元不等。 目前這種內設投資部門的管理已不能適應保險資金規模的日益擴大以及投資業務量、投資品種快速增長的需要,特別是今后還將可能進一步擴大投資領域。 保險公司內設投資部門的架構, 很難為保險公司投資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人才及制度保證, 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險資產管理運用的效率, 成為阻礙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3. 投資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經過多年的專業化建設,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國外先進的保險公司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現為:對保險投資潛在風險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缺乏必要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風險量化管理手段; 部分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部門與資金運用部門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使資金運用與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和績效考核相脫節; 許多保險公司還未建立關鍵業績指標評價體系和分析系統, 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方面尚未形成核心競爭優勢。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投資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的技術和經驗已經不再適用, 當前中國保險業投資不僅面對著與國內銀行、證券業的合作與競爭,也面對著同國外機構的合作與競爭。顯然,國內保險公司在這一方面還有待提高。

4. 保險資產管理人才缺乏。 保險資產管理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合格的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投資專業隊伍比較單薄,市場研究力量存在較大欠缺。 保險業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較大, 現有的管理模式不易吸引到高水平的專業人才, 長期以來粗放式經營的理念使保險業在選人用人方面機制僵化,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導致“人不能盡其才,才不能盡其用”,使有限的保險人才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四、適應居民財產管理需要,構建新型保險資產管理價值鏈

保險集團資產管理價值鏈的構建, 實際就是在居民懂得了投資和風險的基礎上, 怎么給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適合各種人群投資的保險產品, 并將收取上來的各項保費進行多種投資,包括證券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房地產等實業投資, 以期達到資金運用、獲取收益,并與保險公司的負債匹配,來滿足居民財產管理的需求, 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和促進保險公司的長期發展。 保險資產管理是一項全新的金融業務,是保險公司乃至保險市場、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1. 建立以專業化資產管理為主、 其他方式為輔的混合資產管理模式。 這既是我國保險業發展不平衡的必然選擇, 同時也是保險公司適應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投資領域不斷拓展的需要。建立專業化的資產管理模式, 可以促使保險資產管理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有利于建立專業化的投資團隊,培育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分工協作、相互制約,防范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加強保險公司對投資風險的嚴格控制; 有利于我國金融體制實現從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向混業經營、統一監管的平穩過渡,提高保險資產管理的監管水平。

2. 調整保險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的快速增長使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并改變了新生公司的盈利周期。投資收益開始成為保險公司的主要收益, 并推動保險資產總額快速增長,特別是改善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使快速發展中的償付能力壓力大為改善。 更為重要的是推動保險公司從注重負債管理向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并重及協調發展轉變。而且,推動了產品創新和業務創新,產品的價值鏈得以延伸,保險公司的綜合優勢得以有效發揮。 [5] 保險投資結構的調整,一方面,要拓寬投資渠道,提高權益投資比例,包括直接股票投資和股權投資, 優化投資結構, 改善投資負債匹配情況,堅持價值投資的總體思路。保險集團資產管理應把握市場機會, 逐步形成風險收益水平呈梯度排列的產品線,包括權益類產品、債券產品、QDII、指數產品、保本產品、貨幣產品、股權計劃、債券計劃、房地產投資基金等具有高風險、中高風險、中低風險等類型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完善的產品線將成為繼投資業績和管理規模之后, 投資者評價保險集團資產管理的又一標尺。另一方面,要增加投資的主體,擴大投資的范圍,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考慮到我國長期處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 市政、交通、環保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將得以持續,這些項目投資期長、回報穩定、風險較小,是保險資金理想的投資對象, 也是解決資產負債匹配問題的有效途徑。此外,保險公司要樹立科學的投資理念, 在堅持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基礎上優化投資組合, 在積極有效管理投資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收益。

3. 加強制度、體制、機制建設,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險資產管理風險。 由于我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起步較晚, 相對于其他保險市場較發達的國家還面臨較多的風險。從外部來看,保險公司資產管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缺乏對風險控制監管出現問題的處理和事后持續監測的制度;從內部來看,保險公司保險資金運用結構不盡合理, 資產負債期限匹配不合理。[6] 因此,加強保險資產管理制度、體制、機制建設, 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險資產管理風險意義重大。 首先應完善保險資產管理法人治理結構, 建立內部控制機制,優化股權結構,建立責權利相互制衡的機制;其次要建立保險投資管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及時準確地識別、評估、控制和監測資產管理風險,構建全面覆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的新型風險管理體系。

4. 加大保險資產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與其他金融行業相比,保險資產管理起步較晚,整體實力差距較為明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十分重要。保險投資領域擴大,交易對手增多,交易產品增加,市場環境變化,尤其是金融競爭加劇,對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7] 保險集團要用發展的眼光,從戰略的高度,考慮未來的人才規劃, 以積極開放的心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培養精通保險資金運用的專業人才,調整人才結構,完善用人機制,不斷吸收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加盟,滿足資產管理快速發展的需要,建設優秀的資產管理團隊。

參考文獻:

[1]蘇媛. 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J]. 現代經濟信息,2009(3).

[2]江小震. 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品牌戰略[J]. 中華商標,2009(7).

[3]章磊. 析保險資產管理模式之選擇[J]. 市場論壇,2005(12).

[4]千麥. 保險資金運用將專業化、規范化[J]. 中國保險,2004(5).

篇(4)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2-00-01

一、管理信息系統在采購過程中的實現

企業以贏利為目的采購物資、服務等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由此決定了企業采辦要面臨一定的采購風險,為有效地控制采購風險,必須建立一系列內部控制規則從而實現對采購風險的有效控制;對于石油企業所處的能源行業,采購支出一般占整體營業額的30%-50%左右,采購管理是石油企業尤其是集團企業內部控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及管理要求建立采辦管理模式,在此基礎上設立現代的采購管理制度,并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的手段將采購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貫徹到每一個過程與控制節點,成為現代石油企業實現采購內部控制的重要途徑。下述將就國內某石油公司構建采購管理信息系統的實現過程,力求在采購管理信息系統與采購內控管理的有機結合方面作探索。

(一)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組織

采購管理信息系統與采購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企業采購管理的兩個重要子系統,其相互獨立而又相互關聯,實施起來牽扯到企業管理的各個部門及各個層次,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因此兩個子系統的實施必須有企業最高領導者的深入理解與支持,必須成立一個最高領導負責的組織機構,調動各方面的資源,保證系統的順利進行。

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組織機構的建立,要考慮企業的規模與當前企業的管理現狀,信息化建設項目多為階段性項目,因此其建設一般模式是項目組建設模式,即組織機構多為項目組、項目部等形式,通過項目運作,待項目完成成熟后移交到企業內部信息化部門或專業運行維護機構進行運行維護。現在石油企業多為集團化企業,集團下設多個分公司,項目組的組成要以集團內位于核心管理層的采購部門及信息管理部門人員為主,其中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的策劃分析人員、程序員等及采購管理人員。項目組一般由集團總經理、CEO或級別相當的人員擔任項目經理,以此確保采購管理信息系統的順利推動。

(二)系統需求調研與企業采購管理流程重塑

在內控管理上為適應采購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管理工作必須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業務的標準化;表單、記錄及報表文件的統一化;基礎數據資料的完善化和代碼化。這樣才能實現通過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管理節點、過程及流程的有效控制,避免風險,確保內控原則的落實。

采購信息系統項目組首先要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及采購戰略有一個了解,對企業的組織機構進行分析,確定企業目前的采購管理模式。系統需求調研與企業采購管理流程的重新塑造主要采用調研問卷、走訪座談及查看資料三種形式結合。

調研問卷的內容包括企業目前的組織機構、采購管理模式、采購管理流程、采購管理人員及采購從業人員關注的問題等進行初步的了解,調研問卷的發放范圍應確保覆蓋全部采購部門,其他采購相關部門也應有一定的覆蓋面。

“過程方法”是組織內諸過程的系統的應用,連同這些過程的識別、相互作用及管理。在采購管理流程重新塑造中應用“過程方法”,就是要按照:采購管理過程的識別、采購管理流程的梳理、流程改造、形成新的采購管理流程,這樣一個軌跡去逐步推進。在各個階段的工作中貫穿始終的原則是:以“過程方法”為核心思想,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對企業所屬所有分支機構的采購過程、流程進行充分辨識。繪制企業整體的采購管理流程圖,考慮控制環境、控制活動兩個內控因素,各風險點的控制。對流程進行優化、合并,形成新的采購管理流程。并以此為依據,重新以體系化、標準化的形式編寫采購管理制度,統一記錄表格及統計報表的格式。形成采購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的基礎。

在“體系化”采購管理制度應用的基礎上,將采購管理風險點、過程控制及流程控制等內部控制貫穿在整個需求分析報告中,涵蓋以下具體內容:采購管理流程的業務描述、功能需求、數據需求、性能需求及運行需求。需求分析報告作為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的基礎性文件,編寫完成后,經過項目組初步審核,經公司主管采購業務領導審核并批準。

(三)系統程序及結構特點

下圖為采購信息管理系統總體設計的邏輯模型。

采購管理信息系統采用B/S的架構模式,方便該管理信息系統的部署、維護和升級工作。在軟件業務流程上,根據采購管理信息系統特點定制了“工作流”引擎,其具有組織機構設置靈活,能實現復雜多變的流程設置。在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化流程時,把采購管理的流程分拆成若干各關鍵工作過程,由系統把這些關鍵工作過程串聯起來,對于單個工作過程根據需要穿插以審批“工作流”,這樣就形成了對采購各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實現。“工作流”推動的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采購效率在18%左右。

二、結束語

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不斷推進,采購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會不斷地改進和重寫管理流程。這也給管理信息系統的不斷提升提供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開發出一套應用性更強、軟件業務重組更開闊的管理信息系統解決方案。隨著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軟件工程的不斷進步,相信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將會與企業的內控結合的更加緊密,為企業內控管理,風險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篇(5)

采購管理是企業為了保障企業所需要的物資供應而對企業采購活動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的一種約束管理,對企業采購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1]。企業采購管理在企業生產活動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業采購管理能夠保障正常的企業物資供應,促進企業生產趨于正常化,降低因缺少物資供應而產生的經營風險。二方面對于采購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手段的實施,能夠保證有效的控制物質生產的成本;三方面企業進行采購管理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物資庫存,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四方面對采購行為、過程的管理能更有效的控制采購物資的質量。五方面企業通過采購流程的管理,能夠在企業整體管理上實現企業自身管理結構的重組優化,對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

一、東風集團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1.采購管理宏觀整體規范化程度低

東風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30位,年銷售額達到三千億元左右,是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企業。目前東風集團在汽車工業大力發展的政策推動的契機,能夠使得采購活動得到“買方市場”的待遇。但是從整體而言,由于科學化的采購管理發展時期較短、經驗較少,整體采購管理發展在國內還處在中端的水平,仍需要不斷地提高[2]。欠缺的主要方面在于兩點,一是宏觀上在于采購管理尚不能在規模、服務和水平上形成較有國內影響力的大公司、大企業的形象,因而缺乏市場的采購完全競爭力和市場聯動效應,二是微觀上采購信息化硬件配套設施當前還存在欠缺,相關的采購平臺的建設質量和建設周期還缺乏有力的計劃和手段,這間接制約了采購信息化管理的流暢性。同時針對采購物資和采購服務兩大管理內容,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對采購管理服務績效目的性還不明確,沒有形成有效的科學管理機制和流程。

2.采購管理創新能力不夠且沒有制度保障

采購管理對企業的采購計劃進行制定和管理,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采購計劃和執行路線。雖則東風集團在采購管理整合上均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如果將東風集團采購功能對企業的促進作用量化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效果甚微。針對于企業而言,采購管理創新獲得能力、采購管理創新決策能力、采購管理創新共享能力、采購管理創新轉化能力、采購管理創新運用能力和采購管理創新管理能力是采購管理環節提升企業工作績效的基本能力。其關鍵發展還是在于采購管理發展模式更新和大膽嘗試。如果東風集團一味的把采購的目的當做為庫存而采購、將質量控制通過事后控制、并缺乏對供應商的有效評價與管理的問題、對采購管理的細節和力度不能把握就喪失了創新發展的機遇。采購管理的方式和管理運作的模式也需要進行探索和總結。另外東風集團在采購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綜合管理的考評上還缺乏相應的綜合考慮,沒有貼近實際采購管理的情況的總結與研討,在采購工作管理目標、采購管理系統、采購管理工作內容、標準采購作業程序、標準采購作業細則、公司采購規程、采購工作實施辦法均存在欠缺,由此東風集團在采購管理運行的評價上還缺乏相應的制度保證。

3.采購管理手段缺乏核心支撐

采購管理手段來源于眾多方面的控制和影響,針對于東風集團而言最主要的還是采購市場、采購供應成本、采購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問題。東風集團采購管理手段整體上呈現弱勢的原因就在于沒有采購管理核心來支撐整個體系的運行:一是采購管理核心框架建立不完善;采購管理產品的結構存在混亂,體現在為了短暫利益而盲目采購行為沒有受到約束,沒有進行事先的評估和綜合的定位,致使采購服務層次結構重復,沒有形成高低層次、錯落有致的采購管理分類。一方面在零部件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體系,對科學化合理采購手段內涵挖掘不夠、導致采購混亂、分散采購眾多,致使采購產業鏈沒有形成。二方面落后的采購價格管理手段,缺乏相對的綜合管理,挖掘不足,沒有形成想對應的流暢產業鏈,缺乏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三方面定價管理方式落后,只是追求采購短期的利益。四方面關鍵性環節的欠缺,采購部門與其他部門相互獨立、分離,影響作業流程的協調性不能進行縱橫的相互聯系。

4.采購管理資源開發項目不明確

采購資源包括采購計劃、采購信息、采購項目、采購統計數據、招投標流程等項目,只有針對每一個項目進行必要的實踐活動,把握住管理的關鍵、簡化程序、實行高效管理才能夠達到規范的采購行為[3]。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缺乏一定市場調研,致使采購方式方法的形式老套,不僅不能形成采購規模效應,也使得企業采購成本加大。采購管理資源主要從供應商管理、專家管理采購、資金管理、系統管理幾方面展開。針對供應商管理要解決幾個問題:一是如何選擇優秀的供應商呢?二是如何與供應商保持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呢?三是如何防范采購過程的風險?針對于專家管理采購需要對專家資源進行采集、分類、加工、入庫,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項目評審專家庫管理系統。針對于資金管理、系統管理要著實考慮資金的合理調配、管理的協調兩個方面。東風集團采購管理沒有能夠明確采購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并未形成采購高效管理而產生對企業有利的經濟價值,使得采購管理存在盲區和漏洞。

二、東風集團采購管理對策

1.加強采購管理規范化的運行

采購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供應、加強供應鏈管理和信息管理。宏觀上不能形成采購管理的規模和采購信息建設的滯后,必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績效。東風集團績效管理在采購供應鏈管理中具有核心功能,其目的就是使得供應鏈的管理成本降低,與此同時不能降低物資供應的品質。這兩個方面關系到市場競爭的問題,沒有科學化的管理的規模和采購信息建設,就不能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采購服務和低成本的供應鏈運行,完全使得采購管理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造成采購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困境。在采購管理過程當中,要充分發揮采購人員的服務熱情和積極性,做到以人為本,構建良好的內部機制,來保證采購管理的有效性。采購管理管理與開發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需要各個方面進行合理的配合和科學化的指導,用市場來進行效果的檢驗,進行不斷的探索。

2.加強制度建設促進采購管理創新

企業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活力,針對與采購管理而言也是如此。東風集團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購制度,在采購管理創新獲得能力、采購管理創新決策能力、采購管理創新共享能力、采購管理創新轉化能力、采購管理創新運用能力和采購管理創新管理能力有所突破。據此建立完善的采購工作管理目標、采購管理系統、采購管理工作內容、標準采購作業程序、標準采購作業細則、公司采購規程、采購工作實施辦法,并將將評價機制至始至終融入采購管理當中,形成了評價的有效性和采購管理的完整性,使得服務供應鏈能夠最大化的發生起作用,為采購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達到采購管理創新的目的。由于采購管理使得采購活動得以規范,滿足了企業生產的要求,使得采購管理的正規化程度大大提高,這直接導致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3.增強采購管理手段

企業的需求是采購管理必須要重視的問題,采購管理要增強采購管理手段,首先要對企業采購的需求進行分析整理和研究;針對于東風集團,要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高服務質量為目標的采購管理方式方法。一方面在零部件建立統一有效的管理體系,科學合理化對采購產業鏈形成的機理進行探討研究,找出短板并加強整改工作。二方面對采購價格管理充分挖掘,橫向比較力求數據的完備性。三方面在定價管理方式上,放棄追求短期采購的利益的做法,積極尋求綜合性的定價策略和手段。對不同類型的、不同結構形態的、不同特征的、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的物資商品進行詳細的研究和歸類,利用信息整合手段和資源調配以有效手段來進行分析研究和實施,從企業實際出發加以合理的采購安排;對于空間分布、時間分布、運輸特征進行詳盡的研究和探討,在此過程當中還需要加入成本精細的考慮。

4.加強采購資源開發管理建設

資源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說與采購供應和采購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采購行為要從多種途徑上進行分析和考慮,既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人密切的關系,也與市場高峰期的要求和低峰期的需求相互掛鉤,通過兩種不同的需求,來合理的安排采購項目和內容等等方式和手段,達到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其中東風集團應在采購計劃、采購信息、采購項目、采購統計數據、招投標流程等項目環節落實好,在集中采購方式的引導下,建立完備的硬件設施和高效率的信息化處理方式,對數據處理采取集中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包括初步采購預算、采購規劃和實施方案在內的采購管理創新手段,有效地將整個采購管理過程當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過程、每一個信息的反饋形成通暢的流動系統,這對于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成立、資源的調配、資源的整合完整性有較大的提高和完善,能夠將管理作用職能發揮到極致。

三、結語

當前汽車行業產值高、利潤率低、行業競爭激烈,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降低成本。東風集團需要針對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找出了問題根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本文針對東風集團采購管理進行認真的研究,相信會對其采購管理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可以提高采購的效率,增加東風集團的經濟效益,增強東風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參考文獻:

篇(6)

一、采購管理的重要性

采購管理是公司為了實現生產或銷售計劃,在確保適當品質的條件下,從適當的供應廠商,于適當的時期和價格,購入必需數量的物品或勞務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動。采購管理在公司管理中重要作用突顯。在公司采購成本占總成本均超過50%以上,公司的成本控制的重點和源頭都是從采購成本開始的.有研究得知,采購成本降低1%,利潤就會上升5%一10%甚至更高。采購部門不僅僅是發生成本的部門,更是公司利潤來源的中心;因此,公司不斷創新采購管理策略,有效的控制好采購成本使之逐漸下降,是一個公司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直接手段之一。

二、鋼板采購管理現狀及分析

1.公司2008年前,鋼板采購渠道為單一的市場采購滿足生產需求。鋼板系公司主要原材料之一,在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采購的鋼板是否質優、價廉、及時,對生產過程的安全、穩定運行、生產成本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公司產品仍以單件、小批量生產,鋼板原材料年需求量僅3580噸,產值1977萬元,且品種、規格繁多混亂。公司的采購一直延續傳統的為庫存采購方式。基本路徑是,每個月末,根據生產下月鋼板需求品種、規格、數量,采購部門到倉儲部門核對庫存,根據庫存要求編制月度采購計劃。采購員根據這個采購計劃,尋找所需貨源,邀請三家以上組織招標,確定供應商與其簽訂合同,在合同約定的交貨期策劃組織運輸到貨、并驗收入庫、存放在的倉庫中,滿足公司下月生產所需。

2.傳統的采購方式存在以下問題:容易造成庫存積壓;在供應商選擇方面,供應商太多,合作關系松散,鋼板質量不穩定;對供應商的評價是看供應商的合同履行能力;在交貨方式方面,是由采購商安排,按合同交貨;每次到貨都要檢查;在信息交流方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極易導致暗箱操作;一次采購鋼板的品種、規格繁多混亂,造成配送頻率低,周期長。

3.鋼板采購由過去傳統單一市場采購,向以批量采購一手為主,零星采購市場為輔的創新策略轉變。隨公司自主研發的鋁電解天車和冶金設備成為公司拳頭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其生產規模產值由2007年2個億躍上5個億,到2012年達到9個億產值。其鋼板的采購需求量到2008年后到達萬噸以上。規格、品種進一步規范,數量達到一定批量。同時公司的資金支付能力有所增強。諸多要素的整合和產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采購降本的潛力,促使公司鋼板采購由過去傳統單一市場采購,向以批量采購一手為主,零星采購市場為輔的創新策略轉變。為鋼板采購降本增效創造了機遇。

三、鋼板采購創新策略

1.實施鋼板批量采購一手為主,零星采購市場為輔創新采購策略。源于公司研發出口于緬甸的新產品回轉窯項目鋼板采購實踐獲利機遇。其制造該產品需鋼板2250噸,14鐘規格,以往從市場采購的鋼板材料利用率只能達到80%左右;經設計、工藝人員進一步規范變成8種規格,且要求雙定尺采購訂貨,其中6種規格直接與東北屬地最大鋼板制造商一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訂貨,不僅質優、價廉、交貨及時,雙定尺訂貨材料利用率提高10%,經測算回轉窯項目鋼板一手采購價差及利用率合計降低采購成本203萬元。公司力推鋼板批量采購一手為主,零星采購市場為輔創新采購策略。

2.健全采購管理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公司鋼板采購創新策略來說,健全和完善采購管理的相關制度,用制度規范鋼板采購的創新策略管理實施,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達到其目的,由公司企管部門制定《鋼板采購條例》《鋼板采購需求節點計劃》《鋼板采購計劃》《鋼板采購資金需求預算計劃》等管理制度約束相關部門,確保公司鋼板采購創新策略實施。

3.鋼板采購創新策略實施效果。公司鋼板采購管理逐步實施批量采購一手為主,零星采購市場為輔的創新采購策略。在健全采購管理制度支持和約束下,鋼板采購創新策略2009年實施以來,一手批量采購量由3839噸到2012年遞增到12504噸;分別占年采購總量的37.8%和92.4%;公司從一手批量采購中獲得價差和折扣優惠,實現年降成本由2009年117萬元到2012年遞增705萬元。累計實現降成本1173萬元;鋼板采購在過去市場采購質量問題時有發生,而今發生率逐年下降;一手采購鋼板以來,從未發現質量問題。公司從鋼板采購創新策略中獲得采購降成本和質量雙嬴效果。

四、結論

鋼板采購管理創新策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要高度重視采購管理創新工作,用制度的約束和管理的規范為采購管理創新策略的有效運作提供可靠的保證.鋼板采購管理創新策略運營實踐獲得質量、效益雙贏成果,有效促進采購降成本和公司增效。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篇(7)

中圖分類號: F4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進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形勢快速發展,電力工程建設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電力工程建設企業的采購管理任務繁重。通常說:“電力建設,物資先行”。物資采購管理是電力工程建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企業生產建設過程中所需各種物資招投標采購、運輸、儲備、配送及檢測等進行的計劃、組織、管理和控制。優化物資采購管理,對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 物資采購是電力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

物資采購是在遵循國家法令、政策規定,遵循企業生產組織,遵循物資供應體制與渠道等各方面合理化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積極組織與優化物資供應,降低物資采購成本,為企業生產運營提供合格的物資需要。

物資采購部門不是企業的后勤部門,而是企業的先行部門,物資采購是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一門科學,涉及企業物資管理工作的計劃、定額、組織、協調和控制的各個方面,是物資管理的重要環節。同時,物資采購工作又涉及到企業的生產、工程、安全、財務等部門,要保證企業的生產和工程建設不間斷地進行,保證安全生產而需合理的物資儲備,就必須加強物資采購工作。而要保證物資采購做到供應快、質量好、費用省,必須有良好的企業內部運作機制和財務資金支持,實現物資采購供應與生產運營需要相銜接,達到相對平衡與統一。

物資采購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生產建設的正常進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加強物資需求計劃管理,是做好物資采購管理的重要前提

需求計劃工作作為物資供應鏈的前端,起著龍頭作用,其好壞直接影響到招標采購的決策和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如何加強物資需求計劃管理水平,是物資采購管理的重要環節,加強需求計劃管理的辦法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1)加強需求計劃申報準確率。物資采購人員應堅持需求計劃管理的首要原則,即“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同時要求各級需求單位填報人員根據企業內最新的需求計劃申報要求,認真履行需求填報職責,源頭上把需求填報正確,避免發生錯誤后反復修改,造成物資申報延期。加強需求計劃申報準確率,實現需求申報“零缺陷”,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加快采購步伐。

(2)加強需求計劃審核。采購部門要成立固定的需求計劃審核小組人員,對每一批次的專項物資需求組織專門需求計劃審查會議,對每一項需求、每一本技術規范書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于需求計劃重點審核要素,主要包括:

①檢查項目信息是否有缺漏,是否符合項目的實際情況,“項目計劃投產時間”是否按照公司基建進度計劃填報;項目名稱與項目電壓等級、項目類型等要素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否正確。

②檢查每條需求物資編碼、名稱是否正確,包括設置的采購級別、采購方式、采購批次等(例:框架類物資需求是否符合有效招標結果范圍內)。

③檢查每條需求單的“物資名稱”與“規格型號”、“主要技術參數”三者是否對應。

④檢查需求物資的“數量”、“概算金額”是否準確合理,同時要注意需求申購數量、單位和技術規范書中填報的數量、單位必須完全一致。

⑤檢查每一條一級專項物資是否按要求提供了圖紙,是否都關聯了正確的技術規范書,重點審核需求單和技術規范書中的參數要求是否一致。

(3)加強對需求部門的檢查和考核。采購部門應該加強對需求部門需求申報及時率和準確率的檢查和考核,內部建立考核制度并將具體責任落實到人。

(4)加強需求計劃管理培訓。針對公司最新的需求計劃管理工作要求,需求單位內部應定期開展需求計劃管理知識的學習及培訓,促使相關業務人員能正確掌握物資計劃工作的要領和關鍵,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溝通或向有關人員反映。

3. 物資采購管理的模式

物資采購管理是物資管理工作的中心內容,采購工作做得如何,其好與壞直接影響著物資管理工作的效率,直接反映出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在采購工作中應本著科學、合理、合法、合規的原則認真地抓好此環節。

(1)物資采購管理的原則

①按計劃采購的原則,電力物資部門應堅持按計劃采購的原則,實行采購責任制,責任到人,做到誰采購誰負責。

②堅持先利庫后采購,直達、短距、批量采購的管理原則,以達到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庫存積壓,降低流通費用,控制采購成本,提高行業整體經濟效益。

③電力物資采購還應遵守適用、及時、齊備、經濟的原則。

(2)采購管理的程序

物資采購管理應制訂一個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對單項物資采購金額的不同來規范物資采購人員的采購行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提高采購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控制采購風險。

①50萬元以上的主要大宗材料、主要機電設備應由采購部門組織招標采購。招標采購實行“公平、公正、公開”、“招評定三分離”原則,擇優采購,增加了采購透明度,有利于減少和克服行業不正之風,防止在物資采購中的不正當交易和腐敗行為的發生,保證采購設備、材料和工程項目的質量和投資效益,降低采購成本及風險,控制工程造價。

②貨物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50萬元且技術要求不高、較為通用的物資采用詢價采購的方式。

③單批且同類的常規物資估算價在 5 萬元以下,且不易形成批量的物資按照零星采購方式組織實施,即按照貨比三家的原則進行比價選擇,確定成交供應商的采購方式。

4. 建立完善規章制度,提高物資采購管理水平

通過建立完善的采購規章制度,開展企業采購效能監察,可預防和克服物資采購業務中的舞弊行為,有效提高物資采購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物資管理制度和設備、材料招標管理辦法。電力企業要進一步強化物資管理基礎,搞好物資需求計劃及物資分類、采購分工工作,不斷完善物資采購管理崗位規范與工作標準,實行物資采購管理全過程各環節的制度化。

(2)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監督。物資采購要貫徹國家物資管理工作的法規、政策,遵守市場管理規定,遵循比質、比價、比信譽,降低物資采購成本,保證企業生產和建設的物資需要,使電力企業物資采購工作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3)實施物資采購管理現代化。電力企業要廣泛推廣先進技術與先進管理手段在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運用,建立高效的物資采購管理機構,建立物資采購管理信息系統,覆蓋物資管理各環節,對物資需求計劃、合同管理、履約管理、庫存管理以及設備材料的采購、配送、價格體系等物資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資料存儲與檢索,不斷提高物資采購管理水平和效率。

5. 結語

電力企業的健康運營離不開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支撐,可以說是電力企業的運營中最關鍵的部分。在日常管理中,加強物資采購的管理,提高物質的利用率,大力減少物資和電力能源的消耗,同時也應當加強企業制度的完善,在真正意義實現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不斷的提升電力企業物資管理力度,使得電力企業物資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淦昌:淺談現代電力企業物資管理. 管理與財富[J],2008(10)

[2] 林育清:電力企業物資管理模式改革探討. 現代商貿工業[J],2007(12)

篇(8)

2、公路工程主要材料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約束材料采購管理工作,若是采購管理制度不完善,那么必將對材料采購管理工作造成嚴重阻礙。材料采購工程主要有材料采購部門或人員負責完成,與工程其他部門缺乏緊密聯系,若是采購管理制度不完善,就無法有效約束材料采購部門或人員,加上與工程其他部門聯系不緊密,確實其他部門的信息支持,這樣一來材料采購環節中就極易發生問題,例如材料采購人員以公謀私。2.2材料采購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信息化管理是材料采購管理的必然趨勢。但是,當前我國許多工程中的材料采購管理工作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這種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材料采購管理工作的需要,甚至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相較于信息化材料采購管理,傳統的管理方式成本費用過高,不具備較好實時性和動態性,非常不利于材料采購管理工作的進行和發展[2]。2.3沒有科學制定材料采購計劃材料采購計劃與公路工程施工設計方案有著緊密的聯系,是根據施工設計方案計算出材料采購成本,確定材料采購數量,而后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以及計算的材料采購成本和確定材料采購數量制定出材料采購計劃。如果制定的材料采購計劃不科學,且采購部門或人員依舊按照該計劃執行采購工作,那么必定對材料采購管理工作以及工程成本控制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

3、加強公路工程中主要材料采購管理的控制措施

3.1建立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公路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對采購管理工作程序進行具體規范,要求采購管理部門或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禁止在采購管理工作中出現隨意性、消極性或是以公謀私、公飽私囊情況。以完善的采購管理制度為基礎,建立責任制度,讓材料采購管理人員充分明確自身的職責、工作方法、步驟及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保證質量應采取的措施,從而對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和制約,促使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真正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規范有序、流程清晰。3.2建立材料采購信息管理系統公路企業應建立材料采購信息管理系統,以此實現材料采購信息管理信息化。材料采購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模塊系統構成:計劃采購系統、價格分析系統、合同管理系統、質量跟蹤系統、庫存管理系統等。傳統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即落后又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建立材料采購信息管理系統勢在必行。實現材料信息化管理能夠具有高實用性、易操作性、可共享性、可升級性等特點。高實用性不僅能適應材料管理工作的實際業務流程,還能很好的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建立材料采購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降低材料采購成本,提高材料采購工作效率,從而為材料采購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與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3.3加強提高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材料采購管理工作的優劣,因此,公路企業應積極展開各種教育培訓活動,要求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積極參與,通過培訓著力提高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綜合素質。還應結合工程實際制定相應的獎罰機制,通過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工作檢查和工作效果考評,激勵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的競爭意識,促使材料采購管理人員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3]。

篇(9)

作為一種相對先進的物資采購方式,物資集中采購切實降低企業物資采購與物流成本,減少物資運輸所需的費用,在提高企業整體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避免各種暗箱操作行為的發生;與此同時,通過對物資集中采購方式的應用,企業購置物資的標準化程度將得到提升,產品的質量也將因此而得到保障。盡管物資集中采購管理具備多方面的優點,對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和發展都有著相對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實踐中,基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在采用物資集中采購之后,非但沒有實現預期的應用目標,還引發了部分問題的發生。

1.物資集中采購管理可能引發的問題

1.1物資的及時供應得不到保障

企業實施物資集中采購管理之后,物資需求的信息需要經過自下而上的傳遞過程,這使物資采購的流程變長,處理環節和手續都相應增加,此時一旦需求信息出現問題,物資采購的實施反應將會變慢,物資的及時供應則將無法得到保障。

1.2可能引發企業物資的積壓

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免會基于市場及自身因素的考慮對生產計劃進行調整,而這種生產計劃的調整則會影響企業對物資的需求。因此,在物資集中采購的管理模式下,企業物資有用無備或者是有備無用的問題則會發生,企業物資將會出現積壓。

1.3整體費用可能因集中采購而增加

物資集中采購會形成倉儲費用和二次倒運費用的發生。但如果集中所降低的成本額不足這兩部分成本,企業將得不償失,反而造成采購成本費用的增加。

1.4有可能加重企業的債務負擔

實施物資集中采購管理之后,企業所承擔的應付賬款的數額將呈持續性增加,在物資大量采購的條件下,企業的債臺高筑,其資金的周轉則將因此而出現問題,進而引發企業資金鏈的斷裂,使其物資采購活動不得不終止。這一問題的發生,主要是基于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和企業資金調度的不暢兩方面原因影響。

1.5落實和推行方面存在部分障礙

作為一種新的物資采購方式,物資集中采購管理打破了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單位之間現有的利益格局,因此企業內部部分部門或者是部分崗位員工將會對物資的集中采購管理存有一定的偏見。再加上物資集中采購管理在實施的過程中確實也有可能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負面效應,因此很容易使基層單位和基層員工對這一物資采購方式的應用形成抵觸的情緒。

總之,物資集中采購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物資采購手段,其在企業中的應用是可以為企業的運營、管理和發展帶來一定的推動作用和積極效益;但同時,也有可能是企業陷入到一定的負面影響之中。

2.企業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應用策略

2.1加強對采購計劃的管理

要保證物資集中采購管理模式下,各項物資的集中和及時供應,企業必須加強對采購計劃的有效管理,提升物資采購計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切忌物資的盲目采購。在對采購計劃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避免因用而無備問題的發生而使企業面臨停工的風險,同時,要對備而不用的情況進行防范,避免企業物資的超儲和積壓。而要切實保證采購計劃的有效性,避免以上兩種情況的發生,企業生產技術部門,需要根據實際的生產作業規劃和物資的消耗定額,分別以年、季、月為時間段進行物資需求量的認真核算,并將核算結果逐級上報至物資的集中采購部門;而后,采購部門按照實物資需求計劃和實際庫存情況進行物資采購計劃的編制。但在進行計劃編制的時候,要注意留有余地,考慮適當數量的保險儲備,以備生產的不時之需。

2.2保障采購信息傳遞的順暢

企業采用物資集中采購管理之后,物資的需求信息從需求部門傳遞至采購部門,信息的傳遞渠道加長,審核環節變多,信息的失真和遲滯幾率也因此而增加。這是造成企業物資集中采購風險的重要因素。所以,為避免因信息傳遞不暢而造成集中采購負面影響的發生,企業需要對采購信息傳遞的渠道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也優化,盡可能較少物資需求信息在傳遞上的中間環節。另外,企業還應當適當調整信息傳播的手段,在選擇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前提下,通過網絡化的辦公形勢來提高信息傳輸的速度以及信息傳播的質量。保證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2.3加強對企業資金的統一調度

企業對資金的統一調度與集中是推動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基礎條件。在缺乏資金保障的條件下,企業物資浸種采購猶如無本之木。在我國,部分企業,尤其是一些集團化的大企業,基于分支機構的獨立性,通常不會主動將所獲取的營業收入投入到物資的采購中,同時其也怠于對企業物資供應的資金進行有效償還,如此變造成內部債務和債權的增多,企業資金的周轉因此而出現不暢。為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防治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加重企業物資采購的債務負擔,企業必須進一步強化對資金的有效集中和統一調度,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資金的結算平臺,負責對一切內部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和集中調度,在保證資金流轉順暢的基礎上,為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落實提供保障。

2.4完善物資采購部門的內控建設

要切實提高企業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有效性,避免各種消極影響的發生,同時防范企業物資采購過程中的行為,企業還必須對物資集中采購部門的內部控制建設進行進一步的強化。針對物資集中給采購部門的工作性質,建立起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原則和規范等進行明確,進而實現對物資集中采購的規范化管理。避免物資采購過程中暗箱操作問題的發生,以公平、公開且公正的招標方式進行采購,并利用采購決策錢的意見聽取、采購過程的紀檢監督以及采購之后的集中核算等對物資的集中采購行為進行有效控制。

3.結論

當然,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物資集中核算管理進行有效利用,企業除了要對以上問題進行關注之外,還應當適當賦予集中采購部門以相應的權利,在避免一刀切的采購管理方式的條件下,使各方都能夠從物資的集中采購管理中獲取一定的利益,以便于推動這一物資采購方式的落實和執行。

參考文獻:

[1]丁英琦.現代企業物資采購管理芻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2).

[2]王曉云.淺談企業物資集中采購及其風險控制[J].神華科技,2011,(06).

篇(10)

醫院在進行物資采購管理過程中不能夠按照計劃進行有效的管理,整體統籌性較差,這樣就會導致實際采購情況與庫存數量存在較大的差異。醫院部門在進行獨立采購的時候不能夠按照規范的管理制度進行,無法對采購人員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的缺失將會進一步導致違法行為的出現。這樣都會對醫院的經濟效益造成極大的損害。

1.2財務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

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應該適應醫院物資采購管理的運行方式。財務管理制度是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重要方面,當財務管理制度缺失的情況出現時,將會導致違法行為的出現。在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過程中,主要采用集中招標的形式。這種方法會使采購人員在采購過程中出現謊報、瞞報等情況,或者對于物資清單進行虛假填寫,嚴重地損害醫院的經濟利益。因此,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對規范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運行方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3物資采購管理成本過高

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存貨加大,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流通的時間過長,物資采購管理成本也會進一步的增加,醫院的經濟效益將會受到影響。專用材料在經過采購之后需要及時的辦理儲存手續,這樣才能夠及時進行統計管理;如庫房囤積情況較為嚴重,則說明在醫院對物資采購進行規范管理過程中沒有進行有效的記錄工作,庫房管理人員對物資的梳理等基本情況沒有詳細的了解,因此在物資采購管理中將會存在實際情況與庫存差異性較大的局面。

2規范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運行方式措施

針對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運行方式存在的問題,明確變化特點,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完善。這樣能夠保證科學有效的醫院物資采購管理運行方式,持續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滿足人們對醫院的需求,建立和諧穩定的醫患關系。針對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物資采購管理運行方式是醫院發展的關鍵。

2.1完善的物資采購管理計劃實行物資定額管理

醫院各科室的物資使用情況與醫院整體的物資供應密切相關,所以,醫院應當加強對物資供應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對醫院物資的采購、存儲、需求、申請等數量進行科學的編制,制訂醫院的物資使用目錄以及供應計劃表。定時對醫院物資進行統計和實物核算,制訂相應的采購和供應計劃。根據各科室的醫療技術、醫療需求以及人員構成和組織形式,實施物資的定額管理。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確定各個科室所需的物資數量標準以及金額,進行金額管理和實耗實銷的管理模式。對一些小型醫療器械或是易損耗品等可以采取“以舊換新”的方式。如果科室在正常情況下超出定額管理,則可以采取一些懲罰措施,反之,可以對節約型科室給予獎勵。

2.2分類管理能夠提升物資采購管理的效率

根據物資的使用途徑以及價值,對物資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為醫療設備、醫療材料、低價值易耗物品以及藥品等。根據不同的分類,對物資實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而對于辦公用品或是小型器械等低價值易耗物品則要實行嚴格的定額管理,遏制浪費現象的發生。

2.3強化庫存管理能力

醫院物資采購管理應該注重強化庫存管理能力,對倉庫中的物資應該進行定期檢查工作,明確物資數量、使用年限等問題,并且要做好相關的詳細記錄工作。對倉庫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物資數量與記錄相符合。倉庫管理制度的建立應該使物資對賬與使用情況相符,避免出現浪費情況,這樣將會使物資的流失進一步得到控制。完善的物資報廢制度是明確物資損耗情況的關鍵措施,定期對物資進行清理,不但能夠節省更多的空間,更能夠明確物資的質量,避免損失的進一步加劇。

2.4實行周密的采購管理制度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使醫院的資金得到合理的應用,需對采購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強化醫院物資采購管理制度是保證醫院運行成本提升的重要措施。根據需求詳細制定完善的物資采購計劃,在醫院物資清單編制的過程中要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對庫存量進行匯報總結,并且根據計劃進行物資采購。對物資采購計劃進行核查,當發現與醫療活動不相關物品出現的時候應該及時的制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盲目采購將會影響到醫院資金的合理使用。各部門應該按照計劃統一進行物資采購匯總,并且經過管理人員同意簽字之后才能夠進行采購。當醫院各部門出現物資浪費時,相關責任人應該受到懲處。科學合理地規劃采購資金需要完善的醫院物資采購管理監督制度的制約。

上一篇: 采購管理背景 下一篇: 水利水電工程定額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亚洲欧洲色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