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46: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無可厚非,現階段的科學事業單位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存在不吻合的地方,面對著這樣的發展困境,我們應該積極探析促進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融合的道路。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探析:1.科學事業單位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基本思路財務會計與預算管理之間的融合,是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秉持以下基本原則:其一,堅持預算項目管理與會計科目管理的相互吻合。也就是說在實際核算的過程中,要實現預算科目與會計科目的相互融合;其二,堅持權責發生制度與收付實現制度之間的相互吻合,也就是說要依據實際情況,實現權責發生制度與收付實現制度之間的意義對應;其三,堅持政府財政管理與單位內部管理相互吻合,也就是說在市場科研發展的背景下,科學事業單位飛服務對象不僅僅涉及到政府,還涉及到服務對象,以實現會計信息報告對象的多元化。2.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融合的產物單方面來講,預算會計工作的成果是形成一套能夠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經濟活動收支和現金流量情況的財務報表;而預算會計的工作任務是集中反映出預算單位的經費收支以及結余情況。實現兩者之間的充分融合,我們得到的是能夠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預算單位的經費收支和結余情況。為此,我們可以將預算執行表范圍預算收支總表和支出明細表兩個部分。3.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結合的方法實現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結合的方法比較多樣化,一般情況下,會采取以下幾種措施:其一,備查薄模式,具體來講,就是將財政補助收入科目下設置更多的分科目,如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在此基礎上,設置基本支出匯總表和項目支出匯總表,按照月份來進行核算的方式,這種方式的難點在于預算經費設計的科目比較多,獨立設立二級科目難度比較大,容易造成混亂,比較適合使用到業務單一,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中;其二,單獨核算模式,就是單獨將預算會計科目中的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可支用預算款進行匯總,實現與財務會計的平行核算的方式;這種模式需要處理兩種不同的數據和信息,遵守不同的原則,難度比較大,比較適合于業務多的事業單位;其三,多維單獨核算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將備查薄模式與單獨核算模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核算方式;這種方式集合了上述兩者的優勢,有著較強的靈活性。4.促進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結合的策略(1)積極實現與高校,醫院等機構的合作,共同實現行業會計制度改革試點體系的構建,從而為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創造良好的行業氛圍;(2)以財務會計原則和方法去實現科學事業會計制度的完善和充實;(3)積極倡導以單獨核算模式或者多維單獨核算模式去實現科學事業會計制度的預算管理和控制,發揮其內部管理的功能;(4)秉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5)積極培養科學事業單位的會計人才,他們是促進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融合的基礎,積極開展對于此類人才的培訓,將使得融合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提高;(6)相關部門應該做到與時俱進,積極總結和歸納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經驗和教訓,以不斷完善科學事業單位的制度體系,為促進兩者更好更快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事業單位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是時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積極為兩者的融合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保證科學事業單位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健全。我相信,隨著科學事業單位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融合過程的不斷加深,兩者將成為促進我國科學事業單位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
作者:康忠芳 單位:重慶市農科院
2.便于合同管理和項目管理預算執行周期會計能夠反映預算執行全過程的信息,由于支出承諾、核實及付款階段對應于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的預算執行環節,所以通過預算會計的記錄能為合同管理和項目管理提供所必需的信息。
3.利于評估和管理財政風險政府部門可能存在的財政風險包括支付風險和貸款擔保風險等。當前的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不能提供對于風險管理至關緊要的前瞻性信息(IFAC-PSC,2001)?;陬A算執行周期進行會計核算,能夠對承諾、核實階段的信息進行記錄,使會計確認和記錄的時間大為提前,能夠更好的提供危機預警信息,以便于評估和管理財政風險。
4.提供預算編制和調整所需的可靠信息預算編制中,對于預算年度與以前年度相同或相似的項目,其預算計劃一般需要參考以前年度的支出信息(RichardAllen和DanielTommasi,2001)。通過預算執行周期會計,能夠記錄項目的全部支出,并反映真實的結余信息,從而為以后年度的預算編制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信息。
二、基于預算執行周期構建預算會計核算體系
(一)會計基礎選擇基于預算執行周期構建政府預算會計的核算體系,應當選擇適當的會計基礎進行核算。預算執行周期的核實和收款(付款)階段,可以套用現有的關于會計基礎的研究結論,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進行這樣的選擇和設計,可以保證預算會計目標的實現。
(二)會計要素設置
1.在政府會計中設置“二元結構”會計要素政府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完整的政府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會計要素是對會計核算對象最基本的分類;而會計賬戶實質上是對會計核算對象的進一步細分。
2.我國預算會計要素的設置會計要素的設置應滿足一定的標準:(1)應能夠作為會計主表的主體結構;(2)會計要素之間應滿足一定的等式關系;(3)應能夠進一步細分為具體的會計要素項目,并據以設置會計賬戶,進行會計記錄?;谏鲜鋈齻€標準,在預算執行周期會計中,應當設置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三大會計要素,同時按照預算收入周期和支出周期的各個階段設置會計要素項目或者會計賬戶。
(三)會計賬戶設置及賬務處理
1.預算賬戶與財務賬戶的協調使用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確定采用“二元結構”會計要素后,應當進一步細分預算會計要素和財務會計要素,分別設置相應的預算會計賬戶和財務會計賬戶在政府會計中,預算會計賬戶與財務會計賬戶的關系處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設置兩套相互獨立的會計賬戶體系,分別進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核算;另一種是設置一套同時包含預算賬戶和財務賬戶的會計賬戶體系。因為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和數據來源相同,應當采用設置一套會計賬戶體系的做法。采用一套會計賬戶的做法時,需要區分三種情況:(1)對只涉及預算收支的業務,僅進行預算收支核算,在預算收支賬戶中進行記錄;(2)對只涉及資產負債變動、不涉及預算收支的業務,只進行資產負債的核算,在財務會計賬戶中反映;(3)對于同時涉及預算收支和資產負債變化的業務,需進行“雙分錄”核算,同時在預算會計賬戶和財務會計賬戶中進行核算。
2.預算會計賬戶設置(1)總分類賬戶依據預算執行周期進行預算會計核算體系設計時,應當按照預算執行周期的不同階段進行總分類賬戶的設置。①在預算批準時,設置“計劃收入”、“核定支出”和“計劃結余”賬戶,以分別核算批準的收入預算數、支出預算數以及兩者的余額;②在承諾階段,設置“承諾支出”和“承諾支出準備”這一對相互抵減賬戶,用以記錄商品或服務的訂購業務,便于進行借貸記賬處理;③在核實階段,設置“應計收入”和“應計支出”賬戶,分別核算經過核實的未來收入和未來支出;④在收款和付款階段,設置“實際收入”實際支出”和“實際結余”賬戶,用于記錄實際收到和支付的現金以及收支相抵后的余額。(2)明細分類賬戶借鑒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的規定,預算收入可以按照收入的來源和性質區分為幾類,進一步細分為款、項、目等,并據此設置明細分類賬戶。按照收入的來源和性質,財政部門的預算收入可以分為稅收收入、非稅收入等;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收入可以分為財政撥款、其他收入等。預算支出有兩種分類方式:功能分類和經濟分類。支出功能分類分為類、款、項三級,按類級分為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等;支出的經濟分類分為類、款兩級,按類級分為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等。財政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支出劃分基本相同,可以根據具體分類設置明細賬戶。在預算執行周期會計核算體系中,預算收入、預算支出的明細賬可以按照表三和表四的格式進行設計:
1998年實施的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內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規范了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會計核算,已經取代傳統的指令性計劃、所有權控制和行政管制,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的主要工具(王雍君,2007)。由于其會計核算和預算高度一致,當時對于適應市場經濟,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和加強財政資金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隨后由于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逐步開始進行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政府采購、國庫單一賬戶制度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預算會計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由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所形成的三套會計科目和相應的會計報表體系所帶來的會計信息越來越不便于新歷史階段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這些會計信息不便于績效考核,使得政府財政透明度不強,亟需改革。
為了使政府會計體系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全面性和相關性,為了更好地完成政府職能(公共管理)轉換及公共財政體制的構建,應建立政府財務會計。(徐公偉,2007)。同時,政府財務會計應和政府預算會計共同構成政府會計體系,并定期、全面、連續、系統反映和監督政府債權、債務、對外投資、現金流量、公共財產受托責任履行、政府績效考評等情況,提供滿足相關的會計信息。因此,研究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
一、二者之間的并存性
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存在著共同的會計主體,即政府部門和公共部門(包括履行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而且就會計對象而言,都要對政府部門的財政資金的運動情況進行反映,二者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并存,而且預算會計并不隨之取代,而是應該加強。
(一)總的來說,我國所處的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決定了二者之間的并存性
會計理論研究起點必須是主觀和客觀的結合,不能割裂一方。在會計理論體系中最客觀的莫過于會計環境,而最主觀的莫過于會計目標,所以,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結合起來才是會計理論研究的起點 (楊月梅,1998)。而會計環境不同,會計目標也不同。會計環境的變遷是會計目標進步與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牛清霞,2008)。從這個角度著手來考察這個問題,首先我國的會計環境正處于不斷的變遷中,過去幾十年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經濟高度集中,絕大部份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并且是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基本不受市場影響。目前,我國正處于漫長的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市場經濟體系只是初步建立,遠未成熟,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不完善,各項交易也不夠規范,會計還做不到如實反映的地步,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還遠遠達不到國際上所要求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水平。
這就決定了我國政府會計的目標不能僅僅用以前那種單一滿足預算的想法來考慮,也不能盲目地拋棄從預算的角度來看政府會計的思路。政府會計的目標應定位為:既要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需要,又要滿足政府公共管理的需要,向政府、立法機構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財政資金收支信息為主,同時提供財務活動和結果方面的信息。也就是應將政府財務會計也納入政府會計之中,實行以預算會計為主、預算會計與政府財務會計相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才符合中國政府會計目前的改革趨勢。
(二)具體分析
具體而言,我國所處的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使得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反映的側面不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這里分別加以說明。
1.會計環境不同,對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不同。中國政府外部環境的變化,決定了立法機構和管理部門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而其他的外部使用者尚處在成長階段,尚未構成信息使用的主導力量(王晨明,2007)。也就是說,政府財務會計的信息使用者包括立法機構和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的外部使用者,而政府預算會計的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立法機構和管理部門,我國的外部環境決定著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對象。
2.政府財務會計反映的是政府整體財務運行狀況的全貌,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全面性,而政府預算會計則有著政府撥款(appropriation)、承諾(commitment)、核實(verification)和付款(payment),構成支出周期中此消彼長、相互繼起的四個階段(王雍君,2007),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目的性,專門反映政府預算方面的情況,也是政府會計不可或缺的部分。
3.政府財務會計能提供和反映政府有關部門的財務狀況及成果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并可利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可用于全面考核和綜合評價;而政府預算會計專門針對政府有關部門的預算情況,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當年的預算收支及結果,以滿足政府財政部門、各級政府之間以及立法機關等相關方面考核政府公共財產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是一種上級對下級的必要考核。
(三)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應當在相當長的時間并存
筆者認為,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宜考慮分幾步走。
我國是一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正常發展的國家,在與國際接軌的今天,總的會計環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此時既需要監控預算期內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情況,又需要總的政府財務會計方面的信息,在此情況下,應以預算會計為主,財務會計為輔。目前正處于政府會計改革的關鍵時期,政府預算會計非但不能削弱,在短期還應加強,以確保預算的落實和執行。隨著市場力量逐步增強、法制建設逐步完善和政府職能逐步轉換,建立透明政府、績效政府的目標進一步實現,應循序漸近地過渡到以財務會計為主,預算會計為輔的局面,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
二、二者之間的協調性
在政府財務會計與政府預算會計并存的同時,也要正確地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協調的原因
會計作為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旨在讓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其特點。同時政府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作為政府會計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有溝通的紐帶,也就是應該在某些內容上具有一定的協調性,乃至一定程度的統一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使我國的政府會計體系滿足有效地進行政府公共管理改革,建立高效,高透明度的政府的需要。
(二)協調的主要內容
1.會計基礎的協調。根據政府會計的目標,政府會計應提供以財政資金收支信息為主,同時提供財務活動和結果方面的信息。一般而言,預算會計應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政府財務會計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宜,這兩者使用的會計基礎不一致。
2.會計記賬的協調。原有預算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負債、基金(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類,這是以提供預算執行情況的會計信息為目標設置的,服務于政府預算管理。而政府財務會計需要提供政府有關部門所有的公共財務資源的交易或事項,其會計要素設置上應有區別,當然作為由會計要素設置的會計科目應有所不同。
3.會計報告的協調。原有預算會計制度的財務報告主要是反映預算會計信息,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預算執行情況表及附表、會計報表說明書幾項,而政府財務會計要求所披露的財務信息內容較完整,有利于人們了解政府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業績,它不僅要包括一系列具有一定層次構成的反映政府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和反映資源流動的會計報表外,還要包括成本費用情況的分析、財務報表附注以及有助于政府會計目標實現的補充信息等。
(三)協調的思路
1.采用基金會計??梢钥紤]借鑒美國政府會計的做法,按照不同業務的性質,將基金看作會計主體,反映每一基金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和結余等情況,形成自我調節,自我平衡的賬戶體系,再分別在政府預算會計和政府財務會計中應用,以滿足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
2.政府財務會計采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和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相結合。最常見的應計制修正形式是對資產和負債的確認范圍作出限制,對確認上存在技術難度、計量成本過高或對政府財務管理影響不大的資產和負債不予確認(荊新,高揚,2003)。政府財務會計為了全面,系統連續地反映政府經營及財務活動狀況,目前以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為宜;而預算會計應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這樣一方面既能反映整個預算資金的連續運動及積累的結果,又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政府整個財務狀況。至于二者之間的銜接,可暫時采用調整賬戶做過渡,其中必要時可采用計算機技術來編制軟件進行協調。
三、結語
從政府會計改革的總體趨勢來說,我國政府財務會計與政府預算會計之間既要并存,又要協調。我國所處的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決定了二者必須并存,而政府會計要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二者又必須協調。做好以上工作將有助于使我國政府會計邁向一個管理更規范化,制度更明晰化的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荊新,高揚. 政府會計基礎模式:比較與選擇[J].財務與會計,2003,(9).
[2] 徐公偉.關于構建我國政府財務會計體系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07,(68).
[3] 王雍君.支出周期:構造政府預算會計框架的邏輯起點──兼論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命題與戰略次序[J].會計研究,2007,(5).
作者:張琦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公共財政、公共管理與政府治理等方面改革的不斷深入,現有的政府預算會計系統越來越難以滿足公共領域的信息需求,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然而,在我國既定的財政、預算管理體制下,如何能既提高會計系統的信息含量與質量,以滿足公共領域相關改革的需求,又不削弱會計系統預算管理的重要功能,成為改革的難題。本文從分析我國政府現有會計系統的局限性入手,借鑒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委員會(以下簡稱“IPSASB”)與美國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以下簡稱“GASB”)的有關做法,探討一種適合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路徑。
一、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系統的局限性與改革研究的“兩難局面”
我國現行政府預算會計系統的局限性是政府會計改革研究的邏輯起點,對它進行分析能夠明確未來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系統的局限性
我國政府現行的會計系統是一種核算、反映和監督政府及行政事業單位以預算執行為中心的各項財政資金收支活動的專業會計,其目的主要是為國家預算執行服務,它是國家財政預算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財政職能、執行國家預算的重要手段(財政部會計司,2005)。因此,我國政府現行的會計系統又被通稱為“預算會計”。毋需置疑,現行的預算會計系統在保護國家公共財產安全完整,強化財政預算管理,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公共領域相關改革的不斷深入,現有預算會計系統越來越顯現出局限性,具體表現為:
第一,現有會計系統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無法全面反映政府整體的財務狀況與運營情況。我國預算會計系統強調為預算管理服務,因而造成整個會計系統側重預算資金的收入、支出及結存的核算,其財務報告(預算收支決算報告)也主要是針對財政收支及預算執行情況。對于政府控制的大量長期資產及其消耗情況、政府承擔債務以及還本付息情況等信息在我國現有預算會計系統中缺乏完整的披露。
第二,現有會計系統也非真正意義上的預算會計,難以完全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我國現有的政府會計系統雖冠以“預算”會計之名,實際上卻是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混合體,這表現為:一方面,除了反映預算收支情況外,現有預算會計系統還部分反映了資產的存量信息。例如,在購置固定資產時,現有系統既反映預算支出(預算會計信息),也反映固定資產的增加(財務會計信息);另一方面,現有預算會計系統確認的資產并非完全源于預算資金,它還可能源于非預算資金。其次,現有的預算會計系統(如財政總預算會計)主要披露財政部門的預算分配信息,但未在同一系統中反映預算單位的實際執行信息,難以反映預算資金運動的全貌。此外,隨著預算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完善,滯后的預算會計系統難以真實、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后出現的新業務,也無法為編制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辦法,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
第三,現有會計系統按照組織機構分別設置會計制度,缺乏完整統一的體系,所披露的信息具有片段性。我國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按照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國庫、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分別設置,財政總預算會計反映預算資金總的取得與分配情況,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主要披露單位預算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稅收會計等則反映預算資金的具體來源。但上述各會計系統的科目設置與報表系統自成體系、缺乏銜接,既難以全面反映政府預算資金整體收支流程(包括取得、分配與使用過程),也無法完整地反映各級政府的資產、負債和凈資產全貌。
(二)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研究的“兩難局面”
綜上所述,我國現有的政府會計系統既非單純的預算會計系統,也非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系統,而是一種缺乏完整性與系統性的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混合體。這種混合會計系統既無法反映政府整體財務狀況、運營業績,也難以提供全面的預算信息,發揮預算管理的優勢功能。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我國學者大都主張引入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概念,逐步采用應計制基礎替代現有預算會計系統中的現金制基礎,使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公共受托責任的解除目標。
然而,引入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概念與采用應計制并非政府會計改革的“萬能良藥”。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政府資產的消耗情況是眾多利益相關者關注的問題。在政府會計系統中引入應計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似乎成為改革的必然選擇。然而,如果不對我國政府現有的會計系統進行適當調整,簡單在其中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將會誤導預算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對于預算信息使用者而言,折舊費用既非政府財務資源的來源,也非財務資源的實際使用。預算會計中的折舊信息將造成該政府主體需要增加預算資金補償的誤解。
由此可見,能否在我國政府會計中采用西方國家的做法,直接引入應計制,值得反思:其一,西方國家受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公共受托責任的內涵由過程評價逐漸轉換為結果評價,其政府會計采用應計制能夠反映政府控制資源的存量與結構、承擔債務的規模與償還情況,以及政府的營運成本,有利于對政府進行結果評價。但我國政府目前仍強調預算過程控制(如收支執行過程是否符合預算安排),現金制相對應計制能更有效地服務于預算的過程控制目標。其二,西方國家政府治理的重點已逐步由合規性管理轉為績效管理,而應計制會計能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收入與費用,較好地滿足了政府績效管理的信息需求。但我國目前仍強調合規管理,政府會計系統的重點在于政府資金取得與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如政府的支出控制(確保支出總量不突破預算和法律的規定)等方面?,F金制在核算資金的流入與流出方面具有固有的優勢,能較好地滿足合規性管理的需求。
鑒于以上分析,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改革,不能一味地強調以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系統替代我國現有的預算會計系統,也不應簡單比較應計制與現金制的優劣,盲目地以應計制取代現金制,或者直接在現有會計系統中增加應計制運用的比重。在分析我國政府會計的改革路徑時,有必要再明確政府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關系、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現實目標,以及政府會計基礎的選擇策略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政府會計系統新的構建思路,為我國未來政府會計改革的實施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二、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研究亟待明確的問題:改革路徑設計的前提
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系統存在的上述局限以及改革研究的兩難局面引發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它們的解決是我國未來政府會計改革路徑選擇與設計的前提。
(一)政府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關系
正確界定政府會計并區別預算會計是政府會計改革的理論起點與實施前提。在辨析政府會計與預算會計關系的相關文獻中,大致存在以下觀點:一是政府會計基本等同于預算會計(劉學華,2004)。這些文獻認為,我國使用的預算會計概念就是西方國家使用的政府會計概念,二者只是名稱不同,并無實質性區別;二是政府會計包括預算會計。目前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較多,他們主要按照“支出周期”的觀念,認為預算會計是追蹤撥款和撥款使用的政府會計,它是政府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王雍君,2004);三是預算會計包括政府會計(張月玲,2004)。持該觀點的學者按照“組織類型”構造框架的思想理解預算會計,認為預算會計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國庫會計、基建會計及稅收會計等部分,而其中只有財政總預算會計與行政單位會計才能被稱為政府會計。
本文贊同上述第二種觀點,認為預算會計是政府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會計除了反映預算編制、調整與執行過程中的預算信息外,還需要全面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營運業績等財務信息。完整的政府會計系統至少應由反映政府預算信息的預算會計子系統與反映政府財務信息的財務會計子系統共同構成。
(二)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目標的現實定位
政府會計應在公共領域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重要作用將決定改革的目標定位。美國聯邦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1號《聯邦財務報告目標》(SSFACNo.1)將政府財務報告的目標歸納為預算的真實性、運營績效、受托責任以及系統和控制四個方面(陳工孟、張琦,2004)。可見,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與政府受托責任、績效評價、預算管理等是密切相關的。
本文認為,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解除與政府績效評價都需要多元化信息的支持,單純的會計系統難以全面滿足其需求。因此,以解除公共受托責任或政府績效評價作為我國現階段政府會計改革的目標較為理想化,以此為目標構建會計系統缺乏實際操作性。回歸會計的本質功能,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現階段的目標應兼顧兩個方面:一是財務管理目標。該目標下政府會計信息主要體現為各種財務信息,包括政府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全面成本核算系統的建立)、對政府資產的管理水平(包括存量信息、流量信息與耗費信息)、政府承擔債務的規模與結構以及償還能力等;二是預算管理目標。政府預算是一種強制性的法定預算,它強調立法機構對政府資金使用的控制。預算一旦被立法機構批準,政府必須強制執行,調整空間較小。在預算管理目標下,政府會計主要用于披露預算編制與執行各環節的信息,包括初始預算編制信息、預算調整信息、最終預算信息以及預算執行信息等,并確保各環節預算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及時性。
(三)我國政府會計核算基礎的選擇
政府會計核算基礎的選擇是近年來政府會計的學者們探討頻率最高的話題。大多數學者通過比較應計制和現金制的優缺點后認為,在政府會計基礎的選擇上,應計制要優于現金制(陳勝群等,2002等)。學者們還指出,鑒于應計制固有的缺陷和引入的障礙,政府會計不可能一次性、全盤地引入應計制基礎(陳立齊等,200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金制的優點在于會計系統對現金流轉情況的反映與控制,應計制的優點則在于主體財務狀況的全面評價以及提高政府活動資源耗費與成本的透明度(程曉佳,2005)。因此,政府會計在選擇核算基礎時,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較大程度地運用應計制有利于政府的財務管理與績效評價,但不利于政府的預算管理,而較大程度地運用現金制則正好相反。本文認為,在設計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改革路徑時,需考慮會計系統不同類型子系統的具體需求,分別發揮應計制與現金制的優點,并確定兩種基礎運用的程度。
三、我國改革路徑的現實選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適度分離與協調
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改革既要以提供完整的財務信息為目標,又不能以削弱會計系統的預算管理功能為代價。政府會計系統必須進行功能劃分,否則,在保持我國現有混合會計系統的前提下,籠而統之地探討政府會計改革問題將無法兼顧上述目標。本文認為,分別構建政府財務會計系統與預算會計系統,發揮兩類不同會計系統各自的優勢功能,是我國未來政府會計改革的一種現實路徑選擇。
(一)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適度分離
政府預算會計與政府財務會計需在充分考慮其各自特點的基礎上分別予以構架。
1.政府預算會計系統的構建
新的政府預算會計系統應以服務于政府預算管理為最終目標,它關注政府資金使用計劃的擬定與實際執行情況。政府預算會計的構建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構建目標應側重會計系統與預算系統的銜接,披露預算各環節信息。
預算會計系統是政府披露預算編制、調整與執行情況的主要渠道,它對于改進公共部門財務透明度而言非常重要。通過預算會計系統,政府官員向公眾披露在已批準預算中授權范圍內的活動,有利于解除政府官員在預算方面的受托責任(Hughes,2004)。基于此,IPSASB在2006年頒布的24號準則《財務報表中的預算信息披露》與2004年的研究報告《預算報告》中要求預算會計在三個環節與預算系統銜接:(1)預算編制與事前報告過程。在該過程中,會計系統為預算編制提供前瞻性財務信息;(2)預算執行與會計控制過程。在該過程中,預算會計系統應設立預算收入、撥款、分配、承諾等賬戶,以便預算與實際結果進行對比;(3)事后預算報告與評價過程。在該過程中,報告主體往往在財政年度末公布事后預算報告,如預算與實際比較報表等,以便信息使用者對預算執行情況做出評價。
第二,會計核算基礎的選擇需符合預算管理不同階段的需要,現階段應以現金制為主。
不同階段的預算系統可以采用不同的核算基礎,即現金制基礎、修正制基礎與應計制基礎:(1)當預算系統以保證預算資金使用的“合規性”為目標時(如目前大部分國家),它將側重于資金的過程控制。在該目標要求下,由于現金制下的現金信息將比應計制下的資產與負債信息更能方便信息使用者理解,預算系統往往采用現金制。(2)當預算系統以控制政府全部資源的使用績效為目標時,它將側重于對政府資產與負債的存量、結構與流量的反映。在這一目標下,應計制將發揮優勢,彌補現金制在資產與負債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3)當預算系統處于上述兩個階段的過渡狀態時,它可能采用修正的現金制或修正的應計制基礎,預算系統主要報告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以反映政府財務資源的使用情況。我國目前的法定預算強調資金使用的“合規性”,預算編制采用現金制基礎。因此,預算會計體系應遵循與預算編制相同的基礎,也采用現金制。
第三,會計主體應整合所有預算資金的使用單位,核算對象包括預算資金流轉的全過程。
如前文所述,我國現有的預算會計制度是按照單位性質進行劃分的,各制度之間缺乏銜接,科目使用缺乏對應關系。現有的預算會計系統無法反映預算資金流轉過程的全貌,政府難以披露預算資金整體使用情況。因此,未來在制定新的預算會計標準時,不宜按照單位類別分別規定,而應制定一套適用于所有預算單位統一的預算會計標準與賬戶體系,最終實現一級政府(一級財政)一套預算會計賬戶的目標。無論是財政部門、行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只要是財政預算資金的分配、結轉或使用的單位都應作為預算會計主體的組成部分,納入新預算會計標準的規范范圍。
預算會計系統在確定核算對象時,應包括預算資金流轉的全過程。從一級政府預算資金的取得、分配再到各單位的實際使用都應包括在該層次政府統一的預算會計系統中。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各級財政部門的國庫管理機構直接對用款單位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控制。因此,在未來的預算會計系統中,可由各級財政部門代表本級政府預算會計主體,核算本級預算資金的取得、分配與實際使用等資金流轉過程。
第四,預算信息的披露與報告應反映主體的預算管理績效。
預算會計系統通過預算報告來披露主體的預算管理績效。預算報告可以按照年度與中期編制。中期預算報告一般包括:(1)中期收入報表。該報表反映截止到當日實際確認的收入、本年的預計收入,以及實際確認收入占預計總收入的比例;(2)中期支出報表。該報表與中期收入報表對應,反映本年撥款總額、截止到報告日的實際支出、截止到當日的保留支出(reserveexpenditure)(1),以及撥款中的未保留余額;(3)中期收入與支出報表。該報表中除了按照收支類別反映上述兩表中的有關數據,還提供收入扣除支出與保留支出后的結余信息。年度預算報表的編制與中期預算報表中的收入與支出報表類似,它包括年度最初的預算數、最終(修訂過)的預算數、實際金額,以及預算與實際的差額。通過中期或年度預算報告能披露主體預算計劃與實際執行情況的差額,也能披露實際收入與實際支出的差額,從而反映出主體的預算管理績效。
2.政府財務會計系統的構建
政府財務會計系統不同于政府預算會計系統,它關注的是政府整體的財務狀況與運營成果等方面。構建政府財務會計系統應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構建目標應考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通過通用目的財務報表披露政府財務狀況與運營成果等財務信息。
GASB在其第1號公告中將信息使用者對政府會計的信息需求分為三個主要方面:評價預算的符合程度;評價政府主體當年的運營成果;評價政府主體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以及政府到期履行債務的能力。其中,預算符合程度的評價能在政府預算會計系統中得以反映,而另外兩方面的需求則需要政府財務會計系統提供相關信息。
對應GASB的上述規范,財務會計系統的主要目標應在于披露有關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公共服務的成本信息)、履行到期債務的能力(資產與負債存量的全面信息),以及政府運營成果(政府收入與費用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簡言之,凡是引起政府資源存量發生變化的事項或交易(無論是由預算活動還是非預算活動引起)都應包括在財務會計系統的反映對象中。政府財務會計系統需通過資產負債表(包括資產、負債與凈資產等財務狀況信息)與運營業績表(包括收入、費用或成本等運營成果信息)等通用財務報表實現上述目標。
第二,在充分考慮政府行為特征的前提下,會計核算基礎與會計要素應向企業會計趨同。
一些西方國家(如澳大利亞)會計規范已不再專門區分企業財務會計與政府財務會計(2),而是要求所有主體(包括企業主體與政府主體)共同遵循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規定,以便增強不同類型主體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我國目前不宜直接在政府財務會計中運用企業會計準則,但應逐步向企業會計趨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應計制的運用。政府財務會計需要全面反映政府控制的資源及其消耗、承擔的債務,以及發生的全部成本,現金制基礎無法提供上述信息,應計制基礎的逐步引入將成為必然選擇。例如,上文提及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由于現有政府會計系統混合了預算會計系統與財務會計系統,直接對混合系統中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勢必給預算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誤解,即折舊可能意味著預算資金的補償。但如果財務會計系統已經與預算會計系統分離,在純財務會計系統中運用應計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便不會造成上述誤解,折舊在財務會計系統中僅反映著固定資產的消耗程度。
(2)財務會計要素的設立。政府財務會計要素也應與企業財務會計要素趨同。按照上述政府財務會計目標的要求,政府財務會計系統應反映政府資源的存量及其結構(政府資產)、資源的增加(政府收入與政府負債)以及資源的耗費(政府費用),因此,有必要比照企業會計設立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與費用五個政府財務會計要素,并重點關注政府資產、負債與費用的內容:對于資產要素而言,政府財務會計除了反映財務資源外,還應確認非財務資源(如房屋等實物資產),以及這些資源的耗費情況(如折舊)。但對于那些難以計量的政府資源(如自然資源與歷史遺跡)可暫不納入政府資產的確認范圍。對于負債要素而言,政府財務會計除了反映已產生的法定義務外,還需考慮政府大量尚未產生的非法定義務,如各種承諾、養老金等。改革的決策者們應該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政府負債確認的具體標準。對于費用要素而言,財務會計系統應采用應計制基礎下的費用要素替代現金制基礎下的支出要素,以便政府成本核算系統的構建。
第三,政府財務會計主體的確定應考慮我國公共部門設置的特點。
我國公共部門體系的確認無法照搬西方國家的做法,以行政性政府(狹義政府)作為會計主體。我國的政府財務會計主體的確定需要考慮兩個原則:一是該主體是否承擔政府職能;二是該主體是否占用公共資源。按照上述原則,我國政府財務會計主體除包括政府行政單位外,還包括履行部分政府職能并使用財政資金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主體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1)政府機構(部門或單位)主體,它反映某一政府下屬部門或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與營運績效;(2)某級政府主體,它將一級政府下轄的各部門、事業單位,以及下級政府的財務會計信息合并披露;(3)國家主體,它將合并反映前兩個層次主體的整體財務狀況與營運績效,并在條件成熟時,將不屬于任何級次政府或政府機構的自然資源、歷史遺跡等也包括在該層次的財務會計系統中。以國家主體編制的財務報告反映了一國公共資源的總體狀況。
(二)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協調與整合
在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信息披露過程中,財務會計系統與預算會計系統處于互補關系,它們需要通過整合與協調,共同履行政府的信息披露義務。
1.信息披露方式與報告模式的協調與整合
GASB與IPSASB都致力于兩種政府會計子系統,即財務會計系統與預算系統的融合研究。GASB(1999)在第34號準則《州和地方政府基本財務報表與管理層討論和分析》中提出新的政府財務報告模式,包括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基本財務報表與必要的補充信息三個部分。其中,基本財務報表中的“政府整體層面財務報表”主要披露政府財務會計信息,包括政府財務狀況信息、營運成本信息與項目收支信息等方面。而“必要補充信息”部分則要求提供比較預算報表,包括報告期的原始預算、最終預算,以及實際現金流入量、流出量與余額。因此,34號準則的財務報告模式實際上整合了財務會計信息與預算會計信息。
IPSASB(2006)也在上述24號準則中提出了在政府財務報告中綜合披露預算信息與財務信息的構想,具體包括兩種做法:一是直接在相關財務報表(如營運業績表)中增設預算信息欄,該欄包括年初預算金額、最終(修改后)預算金額,以便將預算的實際執行數與預算計劃進行比較,反映政府的預算執行業績。在第一種方式下,預算信息將被直接整合于財務報表中;二是在政府財務報表體系外,單獨編制一張預算與實際數據比較報表,直接利用預算會計系統對預算數據與實際執行數據進行比較。在第二種方式下,政府年度報告包括了基于財務會計系統的政府財務狀況表、財務業績表與凈資產變動表等(3),以及基于預算會計系統的預算—實際比較報表。
2.兩類會計系統中收支類賬戶的協調
預算會計系統與財務會計系統中都將設置收支類賬戶,如預算會計賬戶體系中的預計收入、收入、撥款、支出、保留支出等賬戶,以及財務會計賬戶體系中的收入、費用等賬戶。本文建議,兩類會計系統在收支賬戶的分類方式應盡可能地保持一致(4),以便未來條件成熟時,在政府年度綜合財務報告中,直接比較現金制基礎的預算會計收支信息與應計制基礎的財務會計收支信息,最終評價政府預算收支的實際執行業績。
3.電算化系統對兩類會計系統整合的支持
電算化會計系統通過編程,可以實現兩類會計系統的整合。會計人員未來在錄入某一交易或事項時,可以借助編制識別碼,由計算機程序自動選擇不同會計系統:如該事項或交易只影響預算編制,計算機會直接將事項記錄在預算會計系統中;如該事項或交易對預算系統沒有影響,計算機則只將事項記錄在財務會計系統中;如果該事項或交易既影響預算執行,又對主體的財務狀況或營運成果構成影響,計算機程序將自動同時生成預算會計分錄與財務會計分錄,分別計入上述兩類會計系統。會計期間結束后,計算機程序還將直接生成資產負債表、營運業績表、預算—實際比較報表等財務會計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
[DOI]10.13939/ki.zgsc.2016.14.119
民主制度的發展使得我國人民對于公有化以及透明化的認識程度開始逐漸加深,同時隨著我國政府政策等問題的公開化,我國人民的監督作用也開始逐漸得到了發揮,并逐漸的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的財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工作能力以及發展狀況,因此,我國各界人士對于這一方面也是非常關注的,這就要求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對其財務方面的有關工作進行完善,以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政府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1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間的對比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屬于會計工作中的兩種,兩者在整個會計工作中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使會計工作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就一定要對這兩方面的工作達到詳細了解的水平,同時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會計工作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才能使我國的會計工作達到一定程度的創新。
1.1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撥款關系,但兩者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肩負著不同的責任,負責不同的工作,換句話說,兩者之間的工作范疇是存在差距的。對于預算會計來說,一直以來,政府中的會計工作主要都是預算會計工作為主,通常情況下,政府會通過預算會計去實現財務工作的批準以及執行方面的工作,從表面上看,預算會計涉及了有關于資金的問題,但事實上,卻缺少后續的跟蹤工作。與預算會計相反,財務會計負責的并不是財務工作的批準及執行,而是負責后續的跟蹤工作。
1.2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屬于會計工作中的不同內容,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政府在財政預算的過程中,通常是將兩者結合起來完成工作的,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對于政府的會計工作來說屬于一大進步,但從細節方面分析,我國政府在兩者的結合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只有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了解,才能使兩者的結合為我國政府會計工作效率及效果的提高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證。總的來說,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過程中包括以下幾點:(1)執行記錄存在不完整的狀況。執行記錄的不完整主要是預算會計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預算會計中預算資金的不完整主要體現在:首先,目前我國政府的預算會計在對預算資金進行記錄時,存在不完整的狀況,這種情況記錄缺失的狀況對于政府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在工作中需要對上述記錄進行調取,那么如果記錄不完整,整個調取過程也就無法順利地進行,這會對政府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是必須加大力度進行解決和調整的。其次,在政府的預算會計中,通常存在只記錄資金在初級階段的運動,而對于后續資金的運轉并不記錄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具體的工作當中也被稱之為執行記錄不完整。無論是上述哪種狀況,對于我國政府會計工作的完善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使預算會計能夠實現其本身價值的基礎上,同時也進一步的對資金的流向進行關注與追蹤,若非如此,政府在財務資金的記錄方面必然會存在問題,同時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便無法被很好地表現出來。(2)對資產與負債的反映存在不全面的狀況。資產負債的不全面主要是財務會計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對資產和負債的反映不全面會導致政府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其財務狀況無法得到很好的反映。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在對財務會計進行利用時,并沒有加入有關公益性活動的內容,同時對于財務業績等一些內容也并沒進行十分詳細的核算,僅僅是當政府的財務中存在撥款的內容時,才對撥款的資金等進行記錄,通常情況下,在政府撥款時,需要記錄的應不僅僅只是撥款資金,同時還應存在撥款單位等種種更加詳盡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對于政府的財務狀況得到最大程度的了解,從而使政府的資金流動能夠更加透明化,這對于減少政府的財務風險以及穩定社會秩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大力度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3)會計目標存在不明確的狀況。無論對于預算會計來說還是對于財務會計來說,其會計目標都必須得以明確,這是保證會計工作科學性的一個重要前提,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的會計目標一直并不是十分明確,這對于政府會計工作的發展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政府信譽及形象的保證與提高。我國的會計目標主要體現在滿足政府的財政需要與保證人民的正常生產與生活方面,因此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十分慎重,否則將會對國家財務方面的發展與完善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2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
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在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方面均存在問題,同時在兩者的結合方面也就必然存在問題,這對于政府以及國家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須及時地對其加以解決。同時,根據對我國社會目前的種種形式分析,將兩者結合起來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趨勢,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這一結合過程。
2.1確立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方法
目前的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已有簡單的結合及互補,但方法還需要完善與改進。第一,由于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制度規定不明確,兩方的職能范圍相對較小,導致單方面的跟蹤記錄或反映的信息不夠全面。在這方面應該對原有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制度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補充,以修訂后的會計制度來規范其職能范圍,同時約束其行為,達到對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監管的目的。也能夠實現政府財政信息的完整記錄,并且反映這一預算目標。第二,要做好政府的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完美結合,就要完善其體系。預算會計的任務就是預算相關部門所要預算的目標,或者是預算其執行的目標需要付多少款以及執行之后的結果預算,其目的就是實現該部門要實現的政策或公益性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對活動進行結果預算。而財務會計則是對其活動中相關部門所接受的資源以及耗費情況加以記錄,以及對在活動中怎樣分配資源進行記錄和評估。
2.2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策略
想要使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均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從而保證我國的會計工作能夠達到最好的水平,就一定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并將兩者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具體而言,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對會計中的種種問題進行分類處理。確立了方法之后,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怎樣實施。要能夠有效地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進行結合,就要對政府部門的財政支出狀況以及負債信息進行全面的反映。在這一方面應該對一些重大活動項目及政策的實施引入權責發生制,另一方面要將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活動進行分攤處理,對財政的支出狀況及政策實施類型進行很好的分類,以便在發生錯誤時對相應的部門和負責人追究責任并且及時挽救。(2)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應互相學習。在政府部門中,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是以財政的流動為主要的關注對象,預算會計的存在是為了反映資源的流動,財務會計的存在則是為了反映資源的接收,這些信息數據都是會計信息,都是應該確認及準確核算的。然而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對雙方的工作內容可能存在一定的認識缺失,不了解雙方的工作流程就會導致工作中的某一環節銜接不上。因此,要做到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應適當使雙方在對方的工作流程方面進行一定的了解,并適當的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財政流通過程中的銜接環節。
3結論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會計工作當中,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兩者在會計工作中所發揮的價值以及所負責的工作是不同的,因此,為了保證政府的會計工作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已經成為了目前的一個主要趨勢。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在將兩者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加大力度實施相關的策略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這樣才能最大力度地保證政府會計工作的科學性、保證社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間的對比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屬于會計工作中的兩種,兩者在整個會計工作中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使會計工作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就一定要對這兩方面的工作達到詳細了解的水平,同時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會計工作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才能使我國的會計工作達到一定程度的創新。
11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撥款關系,但兩者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肩負著不同的責任,負責不同的工作,換句話說,兩者之間的工作范疇是存在差距的。對于預算會計來說,一直以來,政府中的會計工作主要都是預算會計工作為主,通常情況下,政府會通過預算會計去實現財務工作的批準以及執行方面的工作,從表面上看,預算會計涉及了有關于資金的問題,但事實上,卻缺少后續的跟蹤工作。與預算會計相反,財務會計負責的并不是財務工作的批準及執行,而是負責后續的跟蹤工作。
12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屬于會計工作中的不同內容,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政府在財政預算的過程中,通常是將兩者結合起來完成工作的,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對于政府的會計工作來說屬于一大進步,但從細節方面分析,我國政府在兩者的結合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只有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了解,才能使兩者的結合為我國政府會計工作效率及效果的提高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證??偟膩碚f,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過程中包括以下幾點:
(1)執行記錄存在不完整的狀況。執行記錄的不完整主要是預算會計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預算會計中預算資金的不完整主要體現在:首先,目前我國政府的預算會計在對預算資金進行記錄時,存在不完整的狀況,這種情況記錄缺失的狀況對于政府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在工作中需要對上述記錄進行調取,那么如果記錄不完整,整個調取過程也就無法順利地進行,這會對政府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是必須加大力度進行解決和調整的。其次,在政府的預算會計中,通常存在只記錄資金在初級階段的運動,而對于后續資金的運轉并不記錄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具體的工作當中也被稱之為執行記錄不完整。無論是上述哪種狀況,對于我國政府會計工作的完善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使預算會計能夠實現其本身價值的基礎上,同時也進一步的對資金的流向進行關注與追蹤,若非如此,政府在財務資金的記錄方面必然會存在問題,同時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便無法被很好地表現出來。
(2)對資產與負債的反映存在不全面的狀況。資產負債的不全面主要是財務會計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對資產和負債的反映不全面會導致政府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其財務狀況無法得到很好的反映。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在對財務會計進行利用時,并沒有加入有關公益性活動的內容,同時對于財務業績等一些內容也并沒進行十分詳細的核算,僅僅是當政府的財務中存在撥款的內容時,才對撥款的資金等進行記錄,通常情況下,在政府撥款時,需要記錄的應不僅僅只是撥款資金,同時還應存在撥款單位等種種更加詳盡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對于政府的財務狀況得到最大程度的了解,從而使政府的資金流動能夠更加透明化,這對于減少政府的財務風險以及穩定社會秩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大力度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
(3)會計目標存在不明確的狀況。無論對于預算會計來說還是對于財務會計來說,其會計目標都必須得以明確,這是保證會計工作科學性的一個重要前提,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的會計目標一直并不是十分明確,這對于政府會計工作的發展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政府信譽及形象的保證與提高。我國的會計目標主要體現在滿足政府的財政需要與保證人民的正常生產與生活方面,因此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十分慎重,否則將會對國家財務方面的發展與完善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2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
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政府在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方面均存在問題,同時在兩者的結合方面也就必然存在問題,這對于政府以及國家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須及時地對其加以解決。同時,根據對我國社會目前的種種形式分析,將兩者結合起來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趨勢,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這一結合過程。
21確立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方法
目前的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已有簡單的結合及互補,但方法還需要完善與改進。第一,由于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制度規定不明確,兩方的職能范圍相對較小,導致單方面的跟蹤記錄或反映的信息不夠全面。在這方面應該對原有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制度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補充,以修訂后的會計制度來規范其職能范圍,同時約束其行為,達到對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監管的目的。也能夠實現政府財政信息的完整記錄,并且反映這一預算目標。第二,要做好政府的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完美結合,就要完善其體系。預算會計的任務就是預算相關部門所要預算的目標,或者是預算其執行的目標需要付多少款以及執行之后的結果預算,其目的就是實現該部門要實現的政策或公益性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對活動進行結果預算。而財務會計則是對其活動中相關部門所接受的資源以及耗費情況加以記錄,以及對在活動中怎樣分配資源進行記錄和評估。
22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策略
想要使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均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從而保證我國的會計工作能夠達到最好的水平,就一定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并將兩者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具體而言,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對會計中的種種問題進行分類處理。確立了方法之后,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怎樣實施。要能夠有效地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進行結合,就要對政府部門的財政支出狀況以及負債信息進行全面的反映。在這一方面應該對一些重大活動項目及政策的實施引入權責發生制,另一方面要將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活動進行分攤處理,對財政的支出狀況及政策實施類型進行很好的分類,以便在發生錯誤時對相應的部門和負責人追究責任并且及時挽救。
商業匯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兌申請人)簽發,由承兌人承兌,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一種票據。商業匯票按其承兌人的不同,可以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兩種。商業承兌匯票是指由存款人簽發,經付款人承兌,或者由付款人簽發并承兌的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付款人或承兌申請人簽發,并由承兌申請人向開戶銀行申請,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匯票。商業匯票按照承兌人不同,可以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一)商業承兌匯票的會計核算比較 在財務會計中,收款單位使用“應收票據”賬戶,付款單位使用“應付票據”賬戶。而銀行會計中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的核算有所區別。商業承兌匯票使用“吸收存款”賬戶,銀行承兌匯票中使用“應解匯款”賬戶。
財務會計的會計核算:(1)付款人。付款人向收款人開出商業承兌匯票時,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付賬款”賬戶等,貸記“應付票據”賬戶。票據到期時,借記“應付票據”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如果票據到期付款人無款支付,則借記“應付票據”賬戶,貸記“應付賬款”賬戶。(2)收款人。收款人收到商業承兌匯票,借記“應收票據”賬戶,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收賬款”等賬戶。票據到期時,借記“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賬戶,貸記“應收票據”賬戶。如果票據到期付款人無款支付,則借記“應收賬款”賬戶,貸記“應收票據”賬戶。
銀行會計的會計核算:(1)付款人開戶行。借記“吸收存款―付款人戶”賬戶,貸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賬戶。無款支付或拒絕付款則要出具未付款項通知書或拒絕付款證明。(2)收款人開戶行。借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貸記“吸收存款―收款人戶”賬戶。
[例1]甲公司2011年3月1日銷售A商品一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50,000元,增值稅款8,500元,共計58,500元。對方開出為期3個月的商業承兌匯票一張抵付貨款。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向自己的開戶銀行提交本日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及委托收款憑證,委托銀行向異地乙公司開戶銀行收取匯票款。異地乙公司開戶銀行收到甲公司開戶行寄來的委托收款憑證及商業承兌匯票。通知乙公司付款,乙公司同意,當日將款劃出。甲公司開戶行收到異地乙公司開戶行劃回的郵劃貸方報單及商業承兌匯票,經審核無誤予以收賬,并通知甲公司。其中甲公司開戶行和乙公司開戶行屬于系統內聯行。
財務會計:
乙公司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借:原材料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
貸:應付票據 58500
2011年6月1日:
借:應付票據 58500
貸:銀行存款 58500
甲公司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借:應收票據 5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2011年6月1日:
借:銀行存款 58500
貸:應收票據 58500
銀行會計:
乙公司開戶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6月1日
借:吸收存款――乙公司戶 58500
貸:清算資金往來 58500
甲公司開戶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6月1日:
借:清算資金往來 58500
貸:吸收存款――甲公司戶 58500
承例1,如果到期時乙公司拒絕付款或無款支付,則乙公司開戶行將付款人未付款通知書或拒絕付款理由書寄給甲公司開戶行,甲公司開戶行再將付款人未付款通知書或拒絕付款理由書退給收款人。此時,銀行會計里的付款人開戶銀行和收款人開戶銀行則不做會計核算。
而收款人做如下處理:
2011年6月1日
借:應收賬款 58500
貸:應收票據 58500
付款人做如下處理:
借:應付票據 58500
貸:應付賬款 58500
(二)銀行承兌匯票的會計核算比較 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的區別在于:承兌銀行要辦理匯票承兌,要向出票人收取手續費,并在匯票到期前向出票人收取票款。對于收款人來說,到期時一定能夠收回票款。
財務會計會計核算:(1)付款人。付款人向開戶銀行申請開出銀行承兌匯票時支付承兌手續費時,借記“財務費用”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將銀行承兌匯票交付收款人時,借記“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付賬款”賬戶等,貸記“應付票據”賬戶。票據到期時,借記“應付票據”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無款支付。票據到期時無款支付,借記“應付票據”賬戶,貸記“短期借款”賬戶。(2)收款人。收款人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借記“應收票據”賬戶,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收賬款”等賬戶。票據到期時,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應收票據”賬戶。
銀行會計會計核算:(1)付款人開戶行。收取承兌手續費,借記“吸收存款―付款人戶”賬戶,貸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賬戶。票據到期前向付款人收取票款,借記“吸收存款”或“貸款”賬戶,貸記“應解匯款”賬戶。到期支付票款時,借記“應解匯款”賬戶,貸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賬戶。(2)收款人開戶行。借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貸記“吸收存款―收款人戶”賬戶。
[例2]甲公司2011年3月1日銷售A商品一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50,000元,增值稅款8,500元,共計58,500元。對方乙公司開出為期3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一張抵付貨款。乙公司向自己的開戶銀行支付票面金額萬分之五的手續費。2011年5月28日乙公司開戶行向乙公司收取票款。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向自己的開戶銀行提交本日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及委托收款憑證,委托銀行向異地乙公司開戶銀行收取匯票款。異地乙公司開戶銀行收到甲公司開戶行寄來的委托收款憑證及銀行承兌匯票,當日將款劃出。甲公司開戶行收到異地乙公司開戶行劃回的郵劃貸方報單及銀行承兌匯票,經審核無誤予以收賬,并通知甲公司。
財務會計:
乙公司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借:原材料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
貸:應付票據58500
借:財務費用 29.25
貸:銀行存款29.25
2011年6月1日
借:應付票據58500
貸:銀行存款58500
甲公司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借:應收票據5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
2011年6月1日:
借:銀行存款58500
貸:應收票據58500
銀行會計:
乙公司開戶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3月1日
向出票人收取承兌手續費
借:吸收存款29.25
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29.25
2011年5月28日
借:吸收存款 58500
貸:應解匯款58500
2011年6月1日
借:應解匯款―乙公司戶 58500
貸:清算資金往來58500
甲公司開戶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2011年6月1日
借:清算資金往來 58500
貸:吸收存款―甲公司戶58500
2011年5月28日乙公司開戶行向乙公司收取票款。乙公司賬戶余額不足,則視同銀行借款給乙公司。乙公司的會計核算如下:
借:應付票據 58500
貸:短期借款58500
乙公司開戶行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貸款 58500
貸:應解匯款58500
二、銀行匯票業務的會計核算比較
財務會計會計核算:(1)付款人。付款人填寫“銀行匯票申請書”將款項交存銀行,借記“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持銀行匯票異地購貨收到有關發票賬單時,借記“材料采購(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貸記“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賬戶。采購完畢收回剩余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賬戶。(2)收款人。收款人收到銀行匯票,根據進賬單及銷貨發票等,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賬戶。
銀行會計會計核算:(1)付款人開戶行。受理申請人提交申請書時,轉賬交付的,借記“吸收存款―申請人戶”,貸記“匯出匯款”賬戶。現金交付的,借記“庫存現金”、貸記“匯出匯款”賬戶。結清票款時,借記“匯出匯款”賬戶,貸記“清算資金往來”賬戶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有多余款退回的貸記“吸收存款”等賬戶。其中出票行和付款行如果是系統內電子匯劃業務則使用“清算資金往來”賬戶,如果是非系統行同城票據交換則使用“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2)付款行的處理。收款人在付款行開戶,借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 ,貸記“吸收存款”賬戶。如果收款人未在付款行開戶,借記“清算資金往來”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賬戶 ,貸記“應解匯款”賬戶。
[例3]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向開戶銀行甲銀行申請辦理銀行匯票用以購買原材料,填寫一式四聯的銀行匯票申請書,將款項250000元交存A銀行作銀行匯票存款。甲企業向乙企業購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原材料價款為2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4000元,已用銀行匯票辦理結算。乙企業持銀行匯票要求自己的開戶銀行B銀行解付。B銀行將匯票解迄通知寄給A銀行。A銀行多余款項退回開戶銀行,企業已收到開戶銀行轉來的銀行匯票第四聯(多余款項收賬通知)。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財務會計:
甲企業的會計核算如下:
(1)根據銀行蓋章退回的申請書存根聯,
借: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 2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2)購買材料,辦理款項結算時:
借:原材料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 234000
(3)多余款項退回時
借:銀行存款 16000
貸: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 16000
乙企業的的會計核算如下:
借:銀行存款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銀行會計:
甲企業開戶行A銀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出票時
借:吸收存款 250000
貸:匯出匯款 250000
結清票款時
借:匯出匯款―甲公司戶 250000
貸:清算資金往來 234000
吸收存款 16000
乙企業開戶行B銀行的會計核算如下:
付款時
借:清算資金往來 234000
貸:吸收存款――乙公司戶 234000
通過上述例解,匯票業務結算方式在財務會計和銀行會計核算中使用的賬戶比較如表1所示:
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審核都是企業經濟管理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時代產物。科學合理的企業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審核工作,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控制能力和外部市場競爭力,有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減少企業經營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一、有關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的基本理論解析
會計審計是企業通過會計工作,對會計記錄、財務事項、財務報表等進行審查監督,檢查核實相關工作的合法合理性,對各項工作的經濟進展及效率進行評估的一種企業監督管理工作。企業審計監督是國家宏觀法律制度調控的具體運用,能夠有效遏制企業內出現的違法操作及損害企業經濟發展的行為,保證了企業所有經營管理資金使用的合法性,維護了企業的發展管理秩序。同時,企業審計管理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針對企業可能存在的各種制度漏洞或會計現實工作中的缺陷,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相關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經營效益。
會計財務審計是指為了真實反映企業現實經營狀況,對企業所有資產、經營負債及損益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計監督,并對相關會計報表信息做出合法、客觀、公正的評價,以避免企業財務管理中違法違規問題的出現的一種會計監督手段。企業會計財務核算遵循了相關性、客觀性、及時性、明確性的核算原則,要求相關數據的確認與計量符合企業的劃分利益性、資本性支出。
二、企業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研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企業得到了跨越性發展,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壯大。但是,由于我國企業先天不足,內部會計管理機制不成熟,導致我國企業會計審計及會計財務核算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我國會計審計的獨立性得不到保證。會計審計是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手段之一,幾乎所有企業的會計審計管理人員都是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會計監督工作的展開受到權利效力及各種利益關系的制約,審計的公平性、公正性難以保證,促進監督作用得不到發揮,會計審計工作對權利擁有者幾乎形同虛設。其次,會計審計管理體制缺乏合理性。企業會計審計是保證被審計人員自覺履行職責,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實現企業自我約束的重要手段。但是,國家宏觀與企業微觀上卻分別賦予了它差別的服務職能。國家要求會計審計的工作重點在于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進行監督和審查,防止企業危害結果的發生,側重會計監督作用。而企業內部對會計審計的工作要求是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做出綜合性的謀劃與建議,側重于決策作用。在有限的人力與時間內,審計工作的側重點不同必然產生程序及實踐的沖突,難以發揮審計的理論優勢。最后,企業領導對會計審計工作的重視不足,工作投入力度不大,會計審計人員專業素質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代化企業管理。
(二)企業會計財務審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首先,會計財務核算工作缺乏合理定位。絕大多數企業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認識不足,往往將會計財務核算職能與其他審計工作相融合展開,會計財務核算界限不清晰,管理人員身兼數職,自身職業技能、專業化知識及工作精力都得不到保障,會計財務核算工作消極展開。其次,企業缺乏合理科學的會計財務核算監督機制。企業管理層權利制約、干預財務核算監督職能,難以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滋生了企業內部經濟腐敗的土壤。最后,會計財務核算沒有統一、科學的工作制度安排。在企業內部,會計財務核算以企業需要而展開,屬于被動、附和性工作,因為沒有進入企業發展決策戰略規劃,人為目的性操作問題十分突出,會計核算信息失真情況嚴重。
三、解決會計審計與會計財務核算問題的對策
(一)解決企業會計審計問題對策
首先,要切實保證會計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賦予會計審計部門較高的權利職能,減少企業管理領導層可能產生的權利干涉或利益影響,獨立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全過程。只有審計部門獨立性與權威性的提升,才能真正實現會計審計職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其次,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審計監督機制。企業要學習引進現代化企業管理監督理論,完善自我約束、監控職能,以經濟效益的實現為主線,制定符合國家政策要求與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監督機制,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會計審計監督環境。最后,加大企業的會計審計投入力度。加強對會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培訓,提高專業化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實現現代化審計監督手段,推動及時跟蹤與全程動態化管理,兼顧職能效率和風險控制,提升會計審計質量。
(二)解決會計財務核算問題對策
首先,明確會計財務核算的主體。有條理、分層次的區分會計核算主體,劃分會計核算階段,才能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的有序細致展開,發揮監督職能。其次,完善財務會計核算規范管理機制。對會計財務核算中的會計分析、財務處理、成本核算等工作及程序進行制度性規范,幫助企業增強財務掌控及預測、決策能力,實現會計核算的體系化建設。最后,強化對企業財務人員從業資格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完善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訓及專業技能培訓。
參考文獻
[1]王書明.關于加強企業會計審計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1(09).
一、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現狀
(一)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內容
在企業的所有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會計工作中主要包含思四項內容:核算、檢查、財務分析、綜合平衡??梢?,財務分析是會計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任何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都是通過貨幣資金的形式反映出來的。而這些數據都是通過財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單據的審核、登記憑證、記賬、編制會計報表等工作進行分類核算與歸納總結的。這些基礎的數據核算與整理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礎環節,更是為企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依據??梢娙魏纹笫聵I單位的貨幣資金的運動所體現出的是全部業務活動的成果,都必須經過財務分析這一過程才能全部反應。通過財務分析能夠找到、研究產生預算偏離的真正原因,并對經濟活動、財務收支所取得的成效進行綜合觀察,以便能夠幫助企業及時總結經驗,提出相應的措施,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改進財務管理工作。
(二)財務分析是當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一直以來,我國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已經使我國的財務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并同國際接軌。隨著人們管理意識、監督意識的提升,很多財務檢查與監督工作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但是,作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財務分析工作還并未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財務分析工作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例如:有的企業的財務人員不會做財務分析,這主要是出自那些財務人員中層次較低的、或者是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手。由于未經過系統的財務分析的相關培訓和學習,再加之他們工作經驗嚴重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根本就不會做財務分析,大部分工作都是被動完成的,有的財務人員即使勉強做了一些財務分析工作也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要求,其提供的財務數據根本就不具備研究價值。再例如:有的單位的財務人員用進度表代替了財務分析工作,有的財務人員翻看賬本,查查賬戶的余額,根據自己看到的數據簡單地進行分析,這種財務分析的工作方式根本就無法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存在的各種問題,更無法從這些數據中總結出具有規律性的資料和經驗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推動。這些財務分析工作根本不能發揮其主要的職能作用。再如:有的企業的財務人員嚴重不足,他們平時都忙于日常的核算工作、賬簿登記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財務分析工作。綜上所述,財務分析工作是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多財務分析工作停滯不前。之所以造成上述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這些單位的領導者、財務工作者缺乏對財務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有的單位的財務人員只看到貨幣資金運動的情況,忽視了非貨幣資金的運動。
二、充分發揮財務分析的積極作用,促進預算會計的順利實施
目前,財務分析工作已經在企業預算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財務分析與預算管理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連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從一定程度上看,財務分析的效果將直接對預算管理產生影響。因此,各企事業單位必須將財務分析工作始終貫穿于預算管理中,為促進企業預算會計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一)財務分析對預算的編制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制約作用
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進行財務預算編制時一定要嚴格遵循企業發展的規律、發展方向等各種內外部環境的影響,進行科學地編制。例如:企業可以將各項指標進行細分,使企業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為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在其預算編制中進行財務分析與評價將為預算編制提供真實的數據依據。
(二)建立完善的預算會計體系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迎來了新經濟常態的發展新時期。預算會計制度的完善已經成為新經濟常態時期的關鍵問題。對于現代企事業單位而言,構建完善的預算會計體系必須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本單位的資金支出情況、運作模式等,并以此為契機構建出適合本單位發展的財務報告制度,并通過長效機制構建完善的預算會計制度。這樣將實現對企事業單位收入與支出有效控制,實現預算的準確性,保證預算不脫離實際。
(三)改革并優化預算會計的設計體系
關于預算會計設計體系的改革,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從預算科目的分類著手,使預算會計科目能夠適應預算制度的相關要求。例如:可以根據各部門的不同將一級科目按照部門進行設置,以此來充分體現出部門日常維持性收入與支出的核算性質,另外,在此基礎上再設計二級和三級科目。通過二級和三級科目的設置準確地反映出預算會計核算的本質內容。另外,在編制預算會計時一定要嚴格遵循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準確性、客觀性,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發展狀況和未來的戰略發展目標,對會計科目的設置與核算逐步進行改革與完善。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不完善的地方,應該盡量做到靈活變通。
(四)財務分析將促進預算的執行
任何企業進行預算執行的過程就是要求將預算編制的內容完成好,將彈性預算真正落到實處,從而實現預算工作的柔性特征。例如:企業可以根據在不同的發展環節、不同功能階段的預算執行情況,分別進行獎懲,并將需要實現的目標與需要遵循的要求進行說明。同時,企業還必須將企業的內外部環境變化等情況充分考慮在內,對預算及時進行調整,切忌出現實際目標與預算目標相脫離的現象。綜上所述,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反映的財務指標的主要依據,對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進行剖析與評價,以此來充分反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未來發展趨勢等。財務分析作為進行預測的基本前提,將對過去的經營活動進行總結。因此,在預算會計中將財務分析充分應用于其中,能夠準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能夠為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提供真實的、可靠的決策數據依據。
參考文獻:
[1]張杰國.企業預算和實際的對比因素財務分析[J].時代金融,2014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會計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要求。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會計職能的重心也發生了改變。以前企業會計的職能具體表現在反映及監督,當代企業會計的職能趨向于管理及服務。所以說,如何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進行有機結合,推動企業的發展,是企業發展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關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既具有關聯性,同時存在差異性。在會計學科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在企業預算管理中,只有依照財務會計的信息才能實行管理會計,管理會計工作的是否到位,嚴重影響財務會計的質量,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密切聯系。在現代會計系統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重要部分,但這個部門之間有所差異。首先,會計人員的工作要點不同。財務會計人員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反饋財務信息,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準確性,對于財務會計人員務必具有專業的財務知識,財務會計操作水平,并且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依照會計制度來實行財務核算;而管理會計要求具有豐富的會計管理水平,達到管理會計的工作要求,熟悉統計學和信息技術學。其次,信息質量特點不同。在財務核算中,必須依據會計規范來進行財務核算,力求財務信息更加真實、準確,務必按照正常的秩序來展開會計工作,確保信息的高質量。在管理會計中,對于信息的處理工作具有靈活性,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不大,可以對信息進行選擇、調整以及加工,最后將信息傳輸給企業管理者。
二、企業預算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管理方式滯后
我國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對于企業財務會計有一定的要求。在企業的預算管理中,不僅要求企業收集大量的信息,還要對信息進行研究。傳統的會計管理工作,財務會計人員處理的信息量不多,僅是對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傳統的財務會計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要求。目前,仍然有些企業的會計處理系統滯后,僅僅對財務信息進行淺層處理,往往忽視了企業總體價值的每項環節信息。這就要求企業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對深層次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
(二)難以發現隱性成本企業的顯性
成本包含財務會計的記錄、核算以及分析。財務核算工程十分繁忙,在財務核算中難免會存在疏漏,由于工作失誤導致額外消耗的資源屬于企業的隱性成本。還有,業務部分與財務部門數據核對存在差距,這兩者之間的差額也是企業的隱性成本。在財務核算中,難以發現企業的隱性成本。但是,管理會計可以彌補財務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找到企業的隱性成本及風險,并且對隱性成本進行控制。所以說,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可以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三)缺乏健全的會計制度
在過去的會計管理方式中,企業設置成兩個不同的部門,即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發現這兩個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信息呈現獨立閉塞的狀態。在財務會計給會計管理提供相關企業財務數據過程中,難以發現信息是否重復的問題。由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來源相同,一旦在這兩個部門之間進行界限分明,容易導致信息出現重復交叉的狀況,使得核算效率低下,不利于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嚴重影響企業的統一協調管理工作。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對策
(一)更新會計思想意識
先進的會計思想理念是保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融合的基礎。因此,企業要深刻認識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重要性,將會計職能不能只停留在經濟業務方面,充分意識到管理職能的必要性,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機整合。這就要求企業學習科學的會計思想理念,全面了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明確這兩者結合的目標,從而正常有序地開展會計工作,改善會計工作質量,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
(二)完善會計制度
制度是所有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對于企業預算管理來說,缺乏完善的會計制度,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將會無法有效結合。因此,企業應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完善的會計制度。首先,明確會計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合理分工,給予會計工作人員相應的權限,結合企業的發展要求,來選出優秀、科學、合理的決策信息。其次,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企業預算管理人員應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進行嚴格監督,保證監督的全面性。通過對這兩個部分進行監督,可以保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使得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準確。例如:針對企業的合同管理方面,財會人員要通過合同管理制度,來對訂單、貨物以及貨款的回籠進行計算,及時反饋合同的執行狀況,追蹤逾期未回的資金等,進而降低費用回收的風險,有助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會計理論的研究
在具體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通常是依照會計理論展開工作,會計理論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的基礎。伴隨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的會計職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通過加強會計理論的研究,可以推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融合,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目前,在企業的預算管理中,增值方式得到普遍的運用,該方式給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創造了融合條件。企業通過應用增值方式,使得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這兩者服務的對象更加明確,并且實現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在會計理論中,現金流動會計法廣泛運用于企業預算管理中。通過采取現金流動會計法,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中,有科學的方法可循,使得企業的業績評級與投資決策能夠密切的聯系在一起,極大地推動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機整合。同時,通過加強會計理論研究,來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提供了技術支持。例如:信息技術,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把管理會計系統與財務會計系統提供的數據進行共享,有效推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術
在企業的預算管理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各自為政的問題突出。由于該問題,導致會計信息無法共享,增加了會計工作的難度,非常不利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機結合。隨著信息技術的飛快發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為信息交流創造了便利的同時,加快了信息傳播的步伐。在企業的預算管理中,可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來構建一個信息化網絡會計系統。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會計效率,確保會計工作的質量,而且還可以統一協調管理各個部門,實現企業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推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
四、總結
在企業預算管理中,通過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要想實現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目標,這就要求企業充分意識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整合的重要性,采取一定的融合對策,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宋偉宸.“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分析[J].西部財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