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46: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個人素質培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① 合理的價值觀體系,如道德觀、是非觀、審美觀、社會以及科學知識等
② 合理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式
③ 良好的情緒調整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
素質人格
④ 良好的心理素質
⑤ 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基本生活能力素養
⑥ 良好的身體素質
⑦ 養成奉獻,互助之精神,以及個人責任感
⑧ 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溝通能力
⑨ 良好的個人信念,與切合實際的理想追求
⑩ 良好的個人技能
1.合理價值觀體系
從以上來看,將合理的價值觀體系與放在首位,是因為價值觀體系是人格的最基本構成,即人的精神人格。它直接關乎到人的靈魂深處的是非觀、善惡觀、美丑觀、社會觀、人生觀等等。獲得價值觀體系,除了接受教育外還要將知識點進行內化,即人在成長過程中少不得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感受,少了這些,一切知識點都不會那么穩定,更不會產生合理的意識選擇與變化等。如一個人犯了錯而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罰,他就不會知道違法則的嚴重后果。一個人沒有付出過辛勤勞動,就不會懂得愛的存在與愛的珍貴,等等。而純粹的社會與自然知識是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正確的意識構成與判斷奠定基礎的。
2.合理的思維方式、模式
而合理的思維方式,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最薄弱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切不合理的觀點、知識,以及人文精神的構建都與之有深層次的關系。這點,我在《思維與意識》《中國哲學史上的最缺—自然邏輯哲學》里都有論證和說明。思維問題其實就是一種認知方式的問題。這關乎人們對自然界的理解和對社會組織結構形態的概念,并以此建立起合理的世界觀。其次,合理的思維方式對知識點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整體哲學的意義上說,世界的知識無數,但是只要掌握了合理的思維方式、模式,所有的知識都能劃區劃塊的整合起來。整體哲學的理論是,只要掌握了一個完全合理的知識點,其它的知識點都能從這個點開始發散尋找,并最終構成自己的合理知識體系。這雖然有些夸張,但從理論層面上講,是可以做到的。
有了好的思維模式還不夠,在教育方式上還得有所突破。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上,一直還停留在灌輸的原始狀態,這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有直接關系,這點我在很多文章里論述過。就人來說,好奇與求知是人的本性,加上個人的自尊心與榮辱感,即希望被認同來體現自身存在價值的原始本性,以及人或者動物對地域、空間擴大的本能需求,所以人應該是必然好學的。而我們現在的灌輸與填壓式教育恰恰就違背了這種人的自然規律和屬性,我們的老師普遍認為學生學習時間越多、掌握的知識就越多,并且成績就越好。最后,很多學生即使掌握的很多知識,卻根本不能靈活運用。其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點的實用性怎么樣,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與生活、社會、人格、能力的關系到底有沒有關系,關系多大,是否系統全面等等,這也是要求社會教育界關心的問題。因為學生學些與這些沒多大關系的知識,學生就不能從教育中受益,不能受益,怎么能有學習興趣呢?所以說,這種教學方式、學習內容與知識量在很多時候超越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也不能從這些知識上獲得實際的利益享受與情感感受,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并最終演變成排斥心理。這種灌輸與填壓的教育方式已經在麻木或者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思維與思維方式的培養也是極其有限的,并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與求知心理的退化。所以我覺得,在對學生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的時候,誘導與引導是最人性化的,這種教育方式不斷能充分調動人的學習積極性,更能產生知識的心理記憶,而這種心理記憶比單純的腦部記憶要牢靠得多,在沒有知識替換的前提下,基本就是永久記憶。如果經常使用到這個知識點的話,并且能有內化成為潛意識的可能性。我以前在輔導與培養學生的課程里,經常應用到的“自主學習法”,效果就很不錯,對思維與思維方式的培養效果非常明顯。允許學生出現錯誤理解,必然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再通過排除錯誤方法后的合理選擇,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方法合理化,嘗試錯誤經歷與結果必然導致的錯誤方法將永遠不會被選擇,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明顯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錯誤也是有價值的,充分利用錯誤的價值,反而能取得正確選擇與方法。所謂“自主學習法”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師只布置好課程內容與作業,讓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之后讓學生將理解的知識在課堂上講出來,再利用討論與辯論的方式做一些調整和歸納,最終形成一種知識點的共識。這種學習方式要讓每個學生參與和評判,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全面挖掘他們原始的學習興趣與個人潛力,如此才能讓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做到這點,需要我們現在的老師打破很多傳統的思維習慣與教學方式。我將這種教學方式歸納為“無為而教”,老師的作用就是把握一個尺度與裁判,所謂“尺度”,即在學生不能完全理解課程知識點的時候做一些引導與啟發,或者是在所有的學生錯誤理解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做一些更正與調整。裁判的作用就是對一些表現突出的學生做一些應有的表揚與鼓勵,而對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學生做一些批評。
3.良好的情緒調控、自我管理能力
在《情感的波動與欲望的涌動》一文中,已經知道人的情緒情感產生的原因。毫無疑問,個人的情緒調控與管理能力是社會對人的最基本素質要求。但是怎樣提高這種能力,以下幾點值得學習。
理性構建
產生情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意識、觀念的矛盾是社會人士產生情緒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一種精神、意識對抗產生的壓力,再由壓力產生自我心理保護性的情緒反暴與失控,而這種情緒反暴與失控則會產生明顯的社會危害性和自我危害性,嚴重者會產生失去理智的傷害他人或者自殺行為。而非合理的意識選擇加上強大的心理與行
為能力,同樣也會產生強大的破壞行為。故而要穩定情緒,首先要做思想思維的疏導與疏通。思想思維的疏導疏通則必須要夠建個人合理的理性。建立理性,首先應該從知識點與知識結構上加以完善化、合理化。俗話說“沒有繞不過的彎,沒有過不了的坎”,只不過就看你想不想得明白,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知識結構合理與思維方式的合理,一切意識、觀念矛盾均可以化解。當然,人無圣人,不可能所有矛盾都可以化解。但是只要理性構建更合理,更豐富寬廣,那么產生精神、意識對抗的概率會小很多。如此,產生情緒,爆發脾氣的機會也會少很多。
加強心理抗壓力
心理抗壓力是人內在心理素質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個人心理抗壓力主要是人在面對外部壓力時所體現出來的個人素質。人生無時不在面對高壓力的學習環境與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以及外部體能壓力等,當外部壓力與內在抗壓力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必然會產生各種情緒,特別是外部壓力遠遠大于內在心理抗壓力時,人便會產生情緒低落,如憂愁、郁悶,乃至于情緒反爆作為抗爭等等。這都是情緒不正常的表現。但是作為社會的人,面對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合理與非合理性現象,只有加強自身內在心理抗壓能力的提升,如加強自己的忍耐性等等,才能降低產生情緒的概率。其次,在面對精神、意識、觀念對抗時,心理抗壓力強的人也明顯有情緒上的優勢,情緒上要平穩很多,所以能理性的思考應對措施。針對外向性情緒障礙問題,連續抄書是一個很不錯的調整方式,主要針對意志力培養。偶爾采取非合理理念培養方式或者挫折教育,則能培養人的心理忍耐能力與抗壓能力。
音樂的調整
人的情緒必然的產生波動,有波動就必然的有節奏。《在音樂的張力與美的激動》一文中已經說明.
體能釋放調整
人,從來都沒有脫離自然的屬性。故,當人的能量不能正常釋放時,其情緒是很容易產生壓抑、煩躁或反爆沖動的。所以在有情緒壓抑、煩躁或者情緒激動時,體能釋放都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只不過,情緒壓抑者的體能釋放要適度一些,且采取的方式也不能太刺激。否則,試用者會有一種恐懼心理,或者失去理智而過度冒險。而煩躁、情緒激動者則采用短時間的強力釋放。這種時間的控制是防止激動者連續性釋放而自我傷害。當由精神壓力產生的情緒壓抑與情緒沖動被釋放后,自然會回歸一種常態的平靜.壓抑者則可以稍微過度一點,產生一種半興奮狀態。
4. 心理素質的培養
心理素質是多方面的,凡生活中要接觸到的客觀現實,都需要相應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構建必須通過培養,這種培養猶如千層紙的鋪墊,必須一層層的加強。在《論精神的實質》一文中談到過試探與嘗試的問題。試探,完全是面對一個未知事物的接觸,這種接觸過程就是一種心理成熟與自我心理完善的經歷。一個人從小開始接觸生活和接觸社會,除了對生活與社會有更多的了解與理解外,更多的收獲就是心理的成熟,與心理素質的提高。如在實際生活中必然的遇到困難,戰勝了困難,那么這個人除了自信心得以成長以外,另外一個巨大收獲就是心理承受能力的加強,即使是小范圍的失敗,這種挫折教育對心理的承載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有了自信心與心理素質之后,人還應該嘗試著去面對一些未知的,具有挑戰性的社會活動。這樣,人便產上了創新與創造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除了理性引導外,實際的參與嘗試便是最主要的一環,并由此打破人天生的恐懼心理。
接觸生活與社會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讓學生體驗生活與社會的真實性和殘酷性,從中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以及由生活壓力逼迫人產生學習的動力,改變現在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并完成“學以至用”的最終目的,將人從個體向群體轉變、由成長向成熟轉變。我曾經在輔導課程中,將學生派到農村有目的的體驗和參與生活,要求學生從農村人的經濟收入與支出、選擇莊稼種類目的、作息時間、勞動強度、生活態度、生活困難、個人與家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與娛樂、幸福指數、人際和家庭關系、行政管理體系、對政府的期望與批判、對國家的個人觀點、對經濟與物價的意見等等方面,做一個相對全面的信息與數據采集,之后寫一個調查報告,并提出個人見解與建議,再讓他們與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家庭做一個比較。在調查報告里,我并不要求建議與見解的完全正確性,但是,我培養了學生認識與理解生活廣度和深度,并從中找到自己在家庭生活與社會中的位置和心理平衡點,這個平衡點也許不是最準確的,但是一定能培養學生的尋找方式。人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心理平衡點,才能確定自己進步發展的方向。我們經常教導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又怎么能好好學習,怎么能找到向上的起點與方向呢?
5. 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基本生活能力素養
人本是具有動物性的懶惰,任性也都是人的原始本性,加上人性的自私,所以趨利避害。一個原生態的人必然懶惰,隨意性也非常明顯,故培養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開始。由于有些家長非常溺愛小孩,不注重從小培養小孩勤勞的習慣,必然造成小孩的不良行為習慣。小孩在五歲以前是沒有太多意識溝通的,所以小孩在小的時候只能靠一種硬性的訓化,或者從行為上讓小孩加以模仿。而那些自己本身行為習慣不好的家長,帶小孩當然培養不好小孩的行為習慣。家長打麻將小孩也打麻將,因為人的最原始學習能力就是模仿。當小孩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后,就要先通過意識溝通與督促。溝通地目的是讓孩子在意識上接受某個理念,督促地目的是讓小孩突破人性懶惰的特性,和突破行為心理地嘗試,多次重復后,必然成為行為習慣。
所謂基本生活能力素養,是指人在普通的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的能力與水平。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這本應該是最基本的素質要求,但是由于當今教育的無知,竟然把這種基本素質要求都忽略了,學校從小要求學生“全日制”學習文化知識,剝奪了孩子參與生活的時間與機會,家長要求孩子考好成績,故而根本不注重孩子的這種能力培養,最后的結果是,孩子到結婚成家時不知道“柴米油鹽菜”的使用方法及價格,更不會做成一桌香甜可口的飯菜。其他家庭生活也是相當無知,如各種家庭生活的勞動技能、必要物資的購買、經濟規劃、基本社會關系與基本社會活動等等,所以當他們組織家庭和步入社會后,經常遇到一些非常低級的錯誤,人為的樹立一些由于簡單問題產生的矛盾,并導致個人生活與家庭生活的困惑與混亂,嚴重者連基本生活、生存的本能都喪失了,這是多么悲哀啊!其實,在培養人的這些最基本能力與素養的同時,孩子會得到更大的收獲,那就是對生活、人生、社會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更好的生活。個人生活好了,社會也就進步了、和諧了,因為社會是有每個個體構成的。
6. 良好的身體素質
身體是生命的第一平臺。良好身體素質的前提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身體鍛煉。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合理飲食的、睡眠的、工作的等。科學的身體鍛煉是一個長期性的 良好習慣,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中國本不是一個熱愛運動的民族,所以加強身體鍛煉還要從文化觀念與意識習慣上開始改變。
其實,運動不僅僅加強身體素質,在運動過程中,個人能量的釋放還能使人產生興奮感與加強內循環,而這種興奮感和內循環會導致腦細胞再生與更新,而再生與更新可以影響人的智力水平,以及情商的提升。興奮使人產生快樂,這點毋庸置疑,這種快樂會導致人加強與外界的接觸,而這種接觸又能加強心理素質,有了心理素質與個人勇氣,那么敢于挑戰與創新的原始動力就產生了,社會由此會加快進步的步伐。在對于有抑郁癥的患者,采取游戲與運動的方式,必然會產生明顯的緩解與培養作用。社會生活中,由于經常運動與游戲產生的興奮和快樂,會直接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這點已經論證過的。總的來說,將人動態化,順暢的釋放能量與構建心理,那么生命的活力必然被完全的展現出來。
7. 養成奉獻、互助之精神,以及個人責任感
做到一個基本合格的人格素質,即利益、人格的平等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要做到奉獻、互助之精神,以及個人責任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除了在平時學習時加以領悟外,個人道德感、榮辱感的加強,也是一個必要條件。如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其次就是團隊精神的培養,這需要通過各種活動加以引導。責任感的培養需要個體的投入與付出,一個不投入與付出的人是不可能有責任感的。這種投入與付出必須是身、心的。這正如家長對小孩的責任,想讓家長放棄都不可能,家長投入太多了。反過來,孩子有沒有對家庭的付出與投入,則直接體現在對家庭的責任感,在責任感方面,空洞的口號是沒有任何效力的。真心付出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求人有社會良知與社會責任,這點,我在《永恒的愛》里論述的比較清楚。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的愛,而是出自某些另外的原因,即使最微小的付出,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覺得付出太多了。如果出自真心的良知與社會責任,即使傾其所有地付出,也會認為遠遠不夠,這就是有良知與無良知的最根本區別。所以,我一直認為“良知與責任”是社會人格的最核心部分。
8. 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溝通能力
成為一個社會成功人士,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但是如何建立好人際關系卻是一門大學問。社會的人,是由個體必然向群體轉變的,這種轉變就是一種融入過程,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要遵守群體規則,如道德、法則等等,其次就是堅守人與人之間利益、人格的公平性、平等性。當然,這只是基本常識。要真正構建起自己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要以第7點的“有無奉獻與互助精神”開始。這方面的培養是由精神引領開始的。在實際生活中多一些換位思考,在個人能力范圍內相互幫助就是個人人際關系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之后,個人的謙虛程度、個性張揚程度也都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必要條件。不謙虛,個性太張揚只會讓人討厭。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培養主要以設定集體任務與目標,完成這個任務與目標的過程應該是一環套一環,讓參與者各就其位,知道每個人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珍惜每個個體的重要性,以及由此體現出來的團體合作能力。項目如集體登山、團體野外生存等活動。溝通能力是人與人交流的必要途徑。這種能力的培養應從思辨著手,思維反應速度、以及語言的組織表達能力,一定也要從實際生活的針對性訓練中體現出來。如辯論會,寫作能力的培養,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細心傾訴自己的心聲等等。
9. 良好的個人創造與創新精神與切合實際的理想追求
建立良好的個人信念必須從對自己各項素質水平的合理評估開始。但是評估標準是什么?這是一個主體社會的價值評估體系,這應該是完全脫離自我主觀意識為前提的。社會中的人往往過高評估自己,這其中必然帶有個人主觀認同,如夸大自己的能力與社會重要性等。在做自我評估時,應該多咨詢相應的社會專業人士以及周圍的朋友,他們則是從個人的行為表現中得以總結與概括的。這個結果也許不是最準確的,但一定是最客觀的。有了這個評估結果,在建立個人信念時要科學很多,這就是平時所說的量力而行。自己能力到底怎樣,面對一些實際困難時能不能解決,不要等到碰了個鼻青臉腫后才知道。在一個競爭的社會里,沒有個人信念是不可能有什么發展的,因為良好個人信念直接體現在個人的創造性與創新精神。人人都應該有理想,正如拿破倫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但是,萬軍之中必然只有一個將軍,所以不合理的理想會給人一些不必要的精神壓力,精神壓力超越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并不能得到合理調整、釋放與緩解時,必然會產生抑郁癥或者焦慮癥,嚴重者會痛苦不堪,有的人還會選擇自殺來解脫精神與心理痛苦。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和給自己定位,有時候還會導致產生狂想癥;如我以前有個學生,他總認為自己在高考考試能考滿分,他這是把自己當“神”了,這是典型的狂想癥。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承認人性的弱點,加上錯誤的認識世界、社會,就必然導致不切實際的理想追求。多了解人性,多認識文化的差異性,多參與社會與實際生活,就能多一些實際的感悟和內化思想觀念,就能找準切合實際的理想與追求,雖然由于社會是動態的,人也是動態的,理想與追求必然會隨著動態變化不斷的調整與修改,最終也是走向更實際更合理。
創造與創新精神還是個人素質中最高端的能力體現,但是怎樣培養這種能力,這關乎到文化內涵與培養方式。我們知道人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又是人類為了超越自然狀態與自我突破的理念形式,所以,利用文化對人的塑造功能,因人而異地選擇文化形式和培養方式,大多能取得良好效果。理論上可以認為,只要能提供足夠的文化形式與特定環境,可以將某個人培養成卓越的“天才”。而“天才”一定具備超越平凡人的創造與創新精神,無論在科學技術或者人文社會方面,必定能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與發展。所以我一直認為,人除了有自然的生物基因外,還具備文化基因,改變文化內涵與培養方式,就能改變人的品質,甚至能改良人的部分自然生物基因。
開設《音樂鑒賞》課,提高高職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中國自古以來都很重視音樂與心性情感的和諧發展。音樂由于特殊的傳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豐富的社會倫理內容,再加上音樂作品的特殊表現形式,而使音樂教育在對高職學生的現代社會倫理及道德品質教育中凸現其功效。音樂欣賞帶給欣賞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藝術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優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已超越了音樂本身。在促進民族文化進步與發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欣賞者的言行舉止。革命歌曲的傳唱在我國所起到的社會作用,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過:“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學生被美妙的音樂形象所感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革命歌曲中的愛國主義思想內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學生在濃濃的氣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為鑄造高尚的靈魂和錘煉健全的人格打下較好的基礎。注重作品選擇重視選擇不同時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理想信念,增強民族自豪感,拓寬藝術視野,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例如,我們在欣賞和教唱《國歌》的時候,告訴學生這首歌表達的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和前仆后繼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種不惜“把我們的血肉筑起我們新的長城”的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精神。改革教學方法傳統的音樂欣賞課一般是教師簡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讓學生初聽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賞作品,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及表現作用,熟記音樂主題。這種“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聽講、簡單欣賞,并沒能真正參與音樂欣賞活動。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不能有效地走進音樂,深入體驗音樂。要讓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音樂欣賞全過程,必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加強教學環節中的“情”“境”交融,開發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資源。在教學中要做到“動”“靜”結合,促進學生審美興趣的持續發展;“視”“聽”結合,完善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聽”“說”結合,調動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識碼:A
人才培養規格是指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標準。它是培養目標具體化的體現,是課程體系科學定位和調整的基礎,解決各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問題。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就是按照國家政策和人才市場導向制定符合各專業教育培養目標的綜合素質要求,是對各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和所要達到的目標的概括性描述和經過規定年限的學習、各專業人才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綜觀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培養方案,總體來說還存在缺陷,表現在多樣性有余統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質教育與知識、能力提高之間的邏輯關系上似乎不夠嚴密,而且對人才培養規格表述的主線存在認識分歧,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人才培養規格中素質與知識及能力
關系的表述缺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養規格和培養方案都要圍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它不單純是能力,也不單純是知識或其他方面的東西,而是所有這些內容的概括――素質。
不同專業教學計劃,在陳述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時,都會說明經過規定年限的學習,該專業培養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據職業定向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分解指標,說明該專業知識、能力、素質培養要達到的具體要求。其中,有的將知識、能力、政治思想都歸結為素質的下位概念,認為培養規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質要素、知識素質要素、能力素質要素、身心素質要素等,這是以基本素質(職業素質)為培養主線;有的把素質和能力并列,認為培養規格包括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或者認為培養規格涵蓋復合知識、綜合能力、和人格素質三要素,這是以基本素質(職業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兩者的培養為主線;有的對能力做解剖,認為能力分為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再據此分別列明對知識點和素質的要求,這是以培養能力為主線。這種將能力、知識與一大堆品質、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來表述培養規格的方式,就使培養規格的內容臃雜、結構混亂,缺乏統一性。
提高學生素質,到底是該用“素質”概念來貫穿人才培養規格的基本內容還是用素質、能力、知識幾大體系一起來統領人才培養規格的表述?人才培養規格中對能力的要求有無誤區?
二、個人素質與專業素質的差別
個人的素質是指構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內在規定性。人們在表述和理解時往往把素質概念等同于或從屬于“基本品質結構”或“基本品質”概念。這種素質概念,本質就是指人的結構組成因素。構成人的結構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養規格時很多人把素質和知識、能力一起作為平行概念進行排列。
個人的素質不能等同與“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概念。素質教育要求的素質也是有重點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將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質要求的羅列。平常談論的人的素質和作為素質教育的素質,字面雖然相同,但落腳點卻不同。素質教育的側重點在素質,根本卻是教育,是有關素質方面的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素質教育中的“素質”雖然仍是與人的屬性相關的,但卻是對人的屬性的塑造,是為了提升人的素質,也就是這里所說的素質是有目標性和價值取向的素質。也就是說,作為素質教育的素質是對普通素質的拔高,我們的教育是要讓對象擁有獨特的更優更好的素質,而不是讓他具備作為個體的基本必要素質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通過一定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來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質作為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這種目標性和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在培養規格的表述中就要貫徹這一思想。
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表述中,都會犯這樣的毛病,把與專業有關的素質和作為培養對象的個人其他綜合素質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這樣整個培養規格的素質要求就顯得非常雜亂。盡管要把學生的各項素質提高作為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總體目標沒錯,但是畢竟要有所側重。事實上,在教學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學校教務部門統管所有專業學生的基礎教學,具體的專業教研室再負責各專業學生的專業培訓。作為基礎課程的思想品德素質培養要求可以不進入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簡單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員將素質劃分為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在討論具體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時,只提和專業有關的素質,對非專業加以省略,就是對上述精神的體現。
三、能力與技能
在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里,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決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們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在教學組織中按照這個總目標,根據組成素質的要素的內容來提出具體的要求,并加以貫徹實行。所以在表述培養規格時,不能將素質作為與知識、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應該把它作為其他的上位概念來總括。在此基礎上再談知識、能力、職業道德的構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質的外顯形式,素質教育的落實最終要以學生的能力的提高為評判標準,這一點在我國各級各類高等教育辦學理念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很多時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關指標,結果能力的要求就轉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實質上又轉化成為知識要求,提倡素質教育的模式最終仍然回到強調“知識”型為重點的教學方式上。
(一)技能的實質是程序性知識
與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個,就是我們常說的“技能”。這個概念也是我們在培養規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會計專業為例,在對會計人才培養規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來貫穿其內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為教學計劃安排的指導,到底在培養規格的表述中用哪個詞匯更貼切,更能反映對專業人才的素質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實踐中一般說的那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在心理學上稱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務的活動方式。認知心理學把廣義的知識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類為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實質是一個人習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識,并按這套程序辦事,與狹義的知識即陳述性知識相對應。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包括各種事實、概念、原則和理論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問題,包括如何從事并完成各種活動的技能。通過習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盡快獲得相關能力,或者說獲得能形成為能力的基礎。將技能視為知識,并用程序性知識來解釋,使技能習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進入了一個網絡社會,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要顯著,這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互聯網的優勢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延伸到各家各戶,互聯網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巨大
的,并且隨著一些交流工具MSN、QQ及人人網、開心網等各類交友網站以及微博等的普及和手機上網功能、無線WIFI的全民化,
不論身處何方,我們都可以隨時利用網絡跟朋友、家人聯系,互聯網不僅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變革,也促進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
如今網絡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隨著國人經濟條件的大幅改善,當代大學生已成為社會中最為幸福的一員,據調查顯示,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幾乎超過80%的大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個人電腦,其他地區在讀大學生個人電腦的擁有比率也比前幾年有很大的提高,除了個人電腦以外,各大高校幾乎都配備了設備齊全的電子網絡室,校園門口也遍布著各類網吧,這使得大學生可以說是身處一個信息爆炸、被網絡包圍的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學生有著其他時代不可比擬的學習優勢,利用網絡可以在線觀看名人講堂,下載海量學習資料,搜索各式學習、生活中不懂的問題,跟老師、朋友進行在線交流等,網絡的發展給大學生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然而福兮禍所伏,如今我們國家在網絡這方面尚未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許多負面的消息充斥在互聯網中,這其中不乏少數的大學生自制能力較差,終日不務正業,沉迷于網絡游戲,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癡迷于網絡聊天、刷微博、見網友等等,甚至有一少部分大學生利用網絡犯罪,這些不僅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
響,耽誤學業,不利于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長遠來說,這也會對整個中國社會的安定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一、法律法規方面的改革
上文已經提到過如今在我國網絡方面明確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很多不利于大學生成長的因素充斥在網絡中,拿網絡游戲來說,現在我國網絡游戲數不勝數,許多商家為了在網游界分一杯羹,產生了一些惡性競爭,為了追求大學生獵奇的本性,少數不良商家將血腥、暴力、的信息融入網游中,極少數的網游玩家因為在游戲中跟他人起沖突而演變為現實中的肢體打斗。
筆者認為我國要盡快完善有關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堅決抵制網頁中存在的不良信息,并及時制止、清除網絡環境中各種不健康的信息,也可以設置網絡警察,盡可能地對大學生在網絡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教育、制止,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二、在學校教育方面進行改革
據調查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除了自身自律性不夠以外,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講課吸引力不夠,這直接導致大學出勤率普遍降低,就算學校硬性要求將出勤率與學分掛
鉤,這樣還是治標不治本,許多學生雖然身處教室,但是其中睡懶覺、玩手機、聊天者不乏少數,下了課就更不會將精力投在專業課方面,期末考試前往往為了拿到學分通宵突擊,考試結束后就將突擊的知識忘記了大半。這樣的學習態度對大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進步都不利。
一項研究表明大學生能否認真聽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任課教師的語言感染力和專業學術技能。其次,很多大學生表示,希望講師的講課幽默風趣,可以經常跟大家互動,期盼自己大學的學習環境是在幽默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這樣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專注,不會因為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沒有興趣而睡懶覺、聊QQ、刷微博了。
所以,為了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學校方面也應該有一定的措施。首先,可以進行大學生對講師任課滿意度的匿名調查,對某些學生滿意度不高的講師進行整體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其次,可以多多利用網絡教學來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沉溺網絡嚴重的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多鼓勵其參加集體活動,這對防止大學生沉溺網絡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舉措。
三、大學生應當從自己做起,培養相關意識
就算網絡法律法規做得再完善,學校的教育改革做得再出色,最終人文素質是否能夠提高都取決于大學生自己,法律和學校的教育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也無法時時刻刻監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要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提升人文素養,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做起。
首先,加強自律,上網要適可而止,堅決抵制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在大學期間,要將學習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上網娛樂只是一種業余的消遣。其次,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拓寬知識面,豐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可以經常參加網絡上的課程培訓,將網絡資源合理地規劃利用起來,平時可以多多參加社團和群體活動,增強團體協作能力和為人處世的溝通能力,為以后在社會上拼搏打下堅實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注重德育滲透
1.努力挖掘學科教學德育資源
學科教學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應將德育資源的挖掘和運用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文科教學中,把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教育應放在首要地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的美好情感。同時,注重教材與現實政治、經濟、社會的結合分析,幫助學生更深刻了解人生、認識社會、感受現實,增長生存、發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理科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特點,發揮學科優勢,積極創設情境,注重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真知,在實踐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維,使學生在提高科學素養的同時獲得人文素養、道德素養的提升。
2.開發德育校本課程
為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教師需要以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為平臺,科學整合校內外資源,開發開設德育課程,如生命教育課程、生涯規劃課程、責任培養課程、意志訓練課程、創新實踐課程、審美教育課程。此外,還要結合本地的歷史,將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寫進國旗下的講話稿,對學生進行責任培養教育;每周安排一節心理教育課,開設“心馨空間”心理咨詢室,排解學生心理困擾,指導學生健康成長。
二、以豐富活動為載體,注重德育體驗與感悟
“教會學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學校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德育工作寓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體驗感悟,從而提高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
1.節日、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
如:母親節、教師節的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迎國慶歌詠比賽、元旦文藝演出等,寓教于樂,適時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
2.禮儀常規教育活動
學校必須把禮儀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狠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讓學生從小事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校要推行形體禮儀進課堂,并利用晨會、周一下午的主題班會時間,通過開展“拒吸第一支煙”“文明禮儀伴我行”等活動,進行禮儀常規教育。
3.體育藝術教育活動
每年要舉辦兩屆學校運動會、藝術節、校園讀書節,成立多種學生社團,如:“海之夢”舞蹈隊、“我最搖擺”現代舞表演隊、未來之星籃球俱樂部、毽彩飛揚的花樣踢毽等等,豐富校園生活,展示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陶冶學生情操。
4.科技實踐教育活動
人文素養是多層次的,教師要將技能訓練作為提高學生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技能學習的重要性,通過日訓練、周評比、月聯賽的方式,不斷強化技能,從而引導學生扎實學藝,積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形成苦練技能的良好局面,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彰顯學生的人文素質。
5.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要每周安排一個教育主題,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教育;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德育陣地的作用,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素質。
三、以自我管理為主線,注重道德實踐
1.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
在政教處組織下,實行班級輪流值班制,時間為一周。值周班每位學生都承擔全校衛生、紀律、學習、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職責。值班期間,每位值班學生根據各自職責進行檢查督促。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立體管理格局,讓學生在參與學校具體事務的管理中,提升管理能力,培養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意識。
2.讓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管理
在班主任組織指導下,實行值日班長制。班級每位同學負責一周的班級管理事務,班級工作由值日班長日通報、周總結,班主任每月舉行最佳值日班長評選,學期末進行表彰獎勵。值日班長制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班級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構建星級學生和技能特長學生評選、百分制評價、“學生個人成長信息系統”評價體系
星級學生評選從日常行為表現、各類競賽獲獎等方面進行過程評價,同時關注特長學生的發展,通過評價和表彰使更多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百分制評價從學生學習成績(包括特長發展)和品德成績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建立學生成長信息系統記錄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長。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家長評價的結合,極大地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四、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注重德育熏陶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構建“寧靜、典雅、陽光、和諧”為宗旨,因地制宜、精心設計。讓一景一物、每堵墻壁、每個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教學樓每面墻壁都要會說話,這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樓梯間、走廊上要分別鑲掛不同的宣傳版、詩詞欣賞、名人名言和溫馨的提示語,使人賞心悅目;教室內則設計精彩紛呈的展示欄,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就連廁所也要裝飾一新,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學校必須堅持德育為首,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積極探索新時期職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豐富學校內涵,加快形成辦學特色,努力把學校辦成學生、家長、社會心目中的高質量、高品位、信得過的品牌學校。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是基礎教育的根本目標和最終任務,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大問題,是人的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個變革。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教育。21世紀對人的素質要求在變化,不僅是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應變、生存、發展。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日益得到重視,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量投入扶持職業學校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難題與尷尬。如有的學生家長對職業教育存在鄙薄的心態,職業學校自身存在的種種弊端和面臨的困境等,也將嚴重影響到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加強中職學校素質教育,以培養合格的現代化人才。本文就當前影響中職素質教育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談談筆者的一些看法。
一、中職教育的現狀
(1)中職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相對滯后。中職教育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強調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而目前很多人把職業教育等同于普通的學歷教育,教師在教學上沿襲了普通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共性、輕個性”,過多強調傳授知識及課堂理論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也適應不了社會對多樣化職業教育的需要。在教育中,職業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相對滯后,教學工作單純注重學科知識體系和知識的灌輸,與生活實際和生產聯系不緊密,不夠重視知識應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和專業技能訓練薄弱,難以使學生形成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因此,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技能單一,缺乏發展后勁,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造成一部分中職生一畢業就失業,即使勉強就業,也反映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基本素質不高、適應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不強等問題。
(2)中職學生社會認同度低、基本素質亟待提高。由于高校擴招導致的“高中熱”,直接影響到了中職生源的質量,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素質越來越低。調查中顯示,當前的中職學生在初中班級里的綜合成績處于優的僅占6%,良的約占9%,一般的約占33%,而差的則占52%以上。個別學生除了文化基礎素質差以外,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素質、交往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素質等方面也普遍較差。大約有10%以上的學生無心學習,老師在課堂上授課也相當困難。長期以來,中職教育一直被人看成是最低層次的教育,不受社會重視和認同,在調查中有的教師和校長也認同“中職生是‘差生’”的觀點,中職生被部分人貼上了“差生”的標簽。中職學生由于長期不被家庭重視,不被社會認同,自卑心理嚴重,自控力差,心理調節能力差,有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由于技能型人才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較低,使大多數學生都不愿主動選擇成為生產一線的“藍領”。有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缺乏自信心,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也比較差,在學校學習不用心,自身刻苦鉆研精神不夠,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學習,適應不了職業學校那種自律式的管理模式。幾年出來,什么都沒學成,導致了學生對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和個人發展缺乏信心。
(3)忽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健康心理。在培養人才上,忽視了非智力的、非技術性的因素,比如:價值觀念、道德水準、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的德育目標要求不明確,人文素養欠缺;有的學生彰顯個性有余,缺乏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導致中職畢業生上崗工作時難以真正融入到企業這個大家庭中。
二、加強中職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1)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轉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要轉變觀念。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才能夠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學校領導和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現代職業教育的人才觀和教學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要把素質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人才培養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認真抓緊抓好,才能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地推進課程改革。中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必須以就業市場的需求為依據,做到“按需培養,按需施教”。一方面,要壓縮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適度減少純理論課的教學,逐步增加先進適用的實習、實訓設備,提高實踐操作課的比重,達到學生理論知識夠用,操作技能比較熟練,就業市場熱門搶手。另一方面,培養的人才還能適應就業崗位變化的需要。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積極的態度,創造性地對部分課程進行合理調整,對專業的課程設置、內容體系和結構安排等進行優化構建,探索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3)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天職。教師以高雅的行為舉止,高尚的人格品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學會做人。另一方面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更準確、更有效、更積極地向學生傳播社會的道德和真理。學校應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技能水平。一方面,要對新設專業和市場需要的專業課教師,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從相近專業選派教師送到有關高校和企業進修學習,并加強中職院校間的教育對口合作,定期舉行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交流活動,交流辦學經驗,實行教育資源共享,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潛力;另一方面,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可以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定期安排選送教師參加在職繼續教育,鼓勵教師掌握更多的知識。還可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社會技術人員來擔任教師,以彌補專職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緩解專業設置的變動帶來的師資結構不合理的困難。激勵教師自覺努力、自我提高,建立一支數量夠、素質高、結構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4)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重視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當今社會,學生因成長環境比較優越,遇到問題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問題,如環境適應能力差、意志力脆弱、自我調適能力較差等。因此,學校應將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導相結合,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家庭背景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條件使學生多與社會交流,從中鍛煉自己,培養學生具有寬闊的胸懷和健康的心理品質。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使學生先成人,后成才,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發展。中職學校還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讓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培養中職生的心理素質。
如何提高素質教育實效性,培養合格的現代化人才,是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討的重點課題。汲取以往經驗、教訓,吸納現代德育理念,更新觀念,跳出舊的德育思維模式,努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將素質教育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在任何時候都將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大學》一書開章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文學是一個民族優秀文化思想的結晶,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文化的載體,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習慣等許多文化的因素。正如藍仁哲教授所言:“學文學不僅是學語言的最佳途徑,更是素質教育的人文精神培養的有效渠道。”英美文學教育可以為大學生實現素質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學素養和文化背景支持。那么,如何順應時展的需要,科學合理地改革英美文學教學,使之更好地完成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任務,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
二、英美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關系
人文素質是一個人的寶貴財富,是一個人事業成功長期起作用的因素。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品德修養、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等。英美文學教學對加強學生語言和文化修養、開拓視野、陶冶性情、塑造完美人格、形精神、培養文化鑒賞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英美文學里,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翱翔于歷史的天空,親歷英美人民文明的進程。在喬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國宗教的神圣,神權的至高無上,人類的無奈;在莎士比亞的劇本和詩歌里可以感受當時人們歡呼中世紀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權的高大、人對科學對知識對藝術的渴望和追求的文藝復興;在笛福和斯威夫特的小說里可以體驗到18至19世紀資產階級文明的啟蒙、發展和腐朽;在海明威和梅勒的作品里,學生可以看到美國民主的實質、美國人民的反戰情緒及60年代美國進步政治力量四分五裂的現狀以及20世紀帝國主義的衰敗。
總之,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體察到人類對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為之而奮斗的艱苦歷程,也會領略到歷代戰爭和經濟危機給英美人民帶來的災難,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對和平的企盼對帝國主義的嫉惡,對人類命運的迷惘和關切。在這萬花筒般的天地里,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將會得到純凈升華,他們的價值取向和思辨將找到正確的航向他們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將得到驗證、鞏固和進一步地補充發展。這對于學生完善自我、修養素質、兼收并蓄無不有所裨益。
三、英美文學教學中人文內涵缺失透析
目前,高等院校學生素質的發展處于一種“失衡”狀態。全社會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綜合素質,但是,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卻舉步維艱。愈演愈烈的就業壓力使得“考證教育”成為主流,急功近利的思想盛行,進一步加劇了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
1.英美文學教學的功利化與邊緣化。到90年代末,由于大眾化高等教育時代的來臨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把大學生就業推向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大量學生把學習熱情轉向與市場關系較大、有助于就業的實用性課程上。在此大環境下,英美文學課或被當成語言技能的延伸課,或仍沿襲以教師為中心的程序化教學,間接或直接剝奪了學生與文學作品直接交流的權力,學生淪為“留聲機”,課堂氣氛沉悶。如果再考慮到有些教師醉心于商海,無心教學,學生學習興趣低迷也就不足為奇了。文學教學已經逐漸被邊緣化,其人文價值大為減弱。
2.英美文學教學方式因循守舊。從教學的對象來看,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是個性化的活動,英美文學學習的本質是“習得”的過程,它必須建立在對學習素材的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情境進行經驗的聯系和擴展,完成語言意義的理解和建構,然后,通過適當的方式強化進行語言的規范的積累,最后在實踐運用中實現內化和掌握。從教學的內容來看,英美文學教學所憑借的語言材料,飽含作者的知情意理、喜怒哀樂,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而傳統的英美文學課堂仍以教師為中心,主要模式是“教材+黑板+粉筆”的“填鴨式”教學,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3.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研究落后。相對于活躍的文學理論研究,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研究略顯不足,這些現象的出現與單向性一元思維方式及傳統的單線輸入型文學教學模式有關。教師或拘泥于語言文字,把文學作品當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加以闡釋從而喪失個人詮釋的空間;或沉溺于文化的大海中,漠視文學作品的獨創性和藝術性;或停留于文學理論的單純介紹,使文學作品淪為形形的理論的注腳,最終喪失文學的人文內涵。
4.傳統英美文學教學的主觀化。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凝聚著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凝聚著對人的靈魂寄托、人生意義、人的終極價值的深切關懷。長期以來,在英美文學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將參考書中對作品主題思想的闡釋奉為圭臬,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對主題思想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師,在闡釋作品的主題思想時,雖能堅持“啟發誘導”,卻始終是在想方設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參考書對作品主題思想闡釋預設之中,從而表現為一種認識尺度的過分求同的取向,忽略了作品所蘊含的豐富的個性和復雜的意蘊。用狹隘的二元眼光去觀照具有多元意義的文學作品,必將忽視作品所蘊含的人文情懷。
四、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路
1.開展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就文學而言,它不僅僅是語言藝術的形式,從更深更廣的意義上講,它是復雜的社會生活的濃縮。而文學作品則是作者對人生的體驗、感受和思考的記錄。作為讀者的學生只有把個人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與作者交流,才能達到對作品的真正理解,實現與作者的交流。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采取啟發和引導的方式,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情感反應,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強調培養學生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這樣,在使學生切身感受語言大師們的語言藝術、學習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學會從文學作品中認識社會和人生,進一步提高欣賞作品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創造者、意義的建構者、問題解決者以及終身學習者(如圖)。對教師來說,最主要的挑戰是使學生加入一系列有意義的對話之中,將學生從被加工的客體轉化為對話關系中的主體,在對話中為學生的參與留出足夠的空間,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并極力肯定學生作為讀者對文本的再創造作用。“一千個哈姆萊特”是由“一千個讀者”完成的。此時的教師就如同樂隊的指揮,協調整個樂隊的活動,但他終究不能代替演奏者。如同Eisner所說:“再優秀的指揮,沒有樂手的積極配合也不可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2.注重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提升學生主動思維能力。教學內容的開放性體現為:學習資源的廣泛性、豐富性、多樣性。呈現在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資源,是一種廣義的學習資源,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支持學習活動的包括教師在內的各種資源的總和。可以說,凡是進入學習環境、對學習活動起支撐性作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在這種廣義的學習資源的范圍中。而正是這些學習資源的可得性增強,進一步提升了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學習資源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看得見的教學內容,還包括文學作品中看不見的“文學文本的未定性”。伊瑟爾因此提出了“空白”理論,將“空白”引入文本與讀者的交流過程中。文學作品中的這些空白需要讀者的思索、想象和發揮。正是在這些未寫出的地方,讀者會發現自己的位置和才干。因此,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去發現空白,彌補空白,進行富有想象力和批判意識的思考。讓學生以讀者的身份真正參與到閱讀中,把文學閱讀當作一種個性化的體驗,將閱讀變成一個主動探索意義的過程。
3.教學理念更新,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最終目的。文學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發展學生個性,幫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即:讓學生通過自我反省活動及情感體驗,在融洽的心理氛圍中自由地表現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最后達到改變自我、實現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
以培養學習者健全人格為目標的文學教學扎根于動態、開放、多元的文學體系,它不是試圖去維持意識的淹沒狀態,而是要讓學習者的個體意識脫穎而出;不是抑制或打擊學習者的創造力,而是鼓勵他們對文學作品進行批判性的干預,鼓勵他們通過與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協商、交流、合作,自主建構對文本的獨特理解;不是以考試這根指揮棒威懾學生,而是讓學生學會嚴肅審慎地進行自我評估和他者評估。著名教育家曾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以完善學生人格為出發點的教育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習者主體意識的培養,也使學習者逐步具備文化多元意識和寬容文化多向性的情懷,從而具有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能夠觸類旁通,逐步走出唯科學理性的樊籬,使學習者由“器物”復歸為“完整的人”。
五、結語
文學是認識人生、豐富經驗、開啟心智的學問。它可以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學所覆蓋學識之廣、影響心靈之深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的話就銘刻在愛默生大樓的北大門上:“哈佛為什么要教授60多種語言和許多異國文化和文明的成就呢?就是因為假如大學不能這樣做,我們就會漸漸忘記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我們就會失去一個巨大的人文科學寶庫,而那個寶庫是我們要理解人究竟是什么所必需。”
英美文學教育是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深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必經之路,也是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的必要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從而為培養創新型高素質英語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舸:《建構主義教學觀與英美文學教學》,《現代大學教育》,2005.1。
[2]閆大偉:《文化素質與文化素質教育》,《光明日報》,2002.10。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3-0229-02
受“重專業,輕人文”思想和“就業至上”現象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強化了對“專門人才”的培養,卻弱化了對“人”的培養。我國高等教育不但承擔著把大學生培養成專門人才的使命,而且要把大學生培養成遵守道德規范、有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四有”現代公民。為實現此目標,人文素質教育——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受到重視,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價值。它是推進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體現在人的言談、舉止、氣質等方面。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識是關于人類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辭源》解釋是:一切知識從本質上說,都是人文知識。人們提起人文知識通常指的是文學、歷史、藝術等相關知識。人文知識涵蓋的范圍較廣泛,是人類文明的優秀碩果,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內容。人類優秀文化積淀凝聚而成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品質就形成了人文精神,它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信仰信念、價值觀念、人格境界等方面的素質和修養。人文精神是對人文知識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人類文明的核心。人文素質教育是傳授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注重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是使受教育者學習人文知識并將其內化為一種品質的重要途徑。
二、大學英語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
(一)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教育改革發展“二十字”工作方針,即“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高等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能力。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
我國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直是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且重理輕文現象嚴重。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質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甚至有學生產生了只有科技是知識的誤區,忽視了文化素質的培養。學校在各方面建設中,也對高科技的實驗室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忽視了人文教育的投入,這就愈發使人文素質教育備受冷落。另外一方面,教師人文素養的欠缺也成為發展人文素質教育的絆腳石。高校重視培養教師的專業業務水平,卻忽視了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直接影響了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回歸人文素質的培養是社會的需求,社會需要的是技術過硬同時又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的新人才。
(二)兩者結合的必要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承載著該民族豐厚的文化內涵,反映著該民族的社會文化特征。對于外語的學習和運用也脫離不了外國的文化。但是,大學基礎英語教學一直見最后把重點都放在學生英語技能和應用等方面的培養上,很少重視其和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忽視了學習語言的過程是提高人文素養的最佳契機。人文素質教育的本質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們對于人文精神的認識,由于人們所處的環境、角度、對問題的判斷與價值等的不同,有著不同認識,至今沒有統一的看法。人文素質教育也尚未和英語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思考的空間。大學基礎英語教學給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人文素質教育給大學基礎英語教學改革帶來新的切入點。
三、大學英語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策略
(一)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自身人文素質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條件,教師只有在具有良好人文素質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實到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并滲透于各個方面。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教育教學理念上,變單一外語知識傳授為“外語知識傳授+人文素質培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更新觀念,改善思路,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更加重要。而且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其接受能力最強的一個時期,在這一階段豐富除專業知識以外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們形成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另外,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才,有理想有文化,也是大學教師的職責之一,而人文素質的提高是人才培養的關鍵。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此,要想要求學生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先要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教師做得好,才能言傳身教。用精深廣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循循善誘的態度來吸引學生,同時提升個人魅力。所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關鍵問題。
(二)選擇教學內容,合理實現人文素質教育
外語教師在保證英語教學的同時加大講解相關文化知識的比重,在點滴中滲透人文教育是普及人文知識的合理選擇和有效途徑。我國現階段的英語教育已經從小學開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不斷線地學習語法和詞匯,到了大學階段,這些已經不再是學習的重點,已經引起不了學生的興趣。那么在教學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東西方文化習俗對比、宗教背景解讀、優秀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評析和鑒賞等,引起學生興趣,對“學生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普遍現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普及了文化素質教育。
教師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必須依托具體的語境和教學內容,根據所學習材料,有意識地深層次挖掘其中蘊涵的人文教育資源,介紹相關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民俗風情等文化背景知識以及成語典故的來歷等,例如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圣經故事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故事,也是學生很感興趣的內容,在教學中融入類似的相關知識,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實現了文化的傳承。適時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教育意義更為深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結合英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展開加入其他文化知識的講解,從中西文化對比入手引入文化講解,既引起學生興趣,又賦予英語教學更多的人文內涵和文化底蘊,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并使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再是空中樓閣。
與此同時,還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外延性拓展,推薦一些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布置任務,在課堂上擴充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推薦相關書目,優秀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思考,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增長他們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研讀其他國家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升文化品位。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人文素質教育
科技的迅速發展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如教學網絡平臺的使用就為英語教學提高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手段,它拓展了大學生提高人文素養的空間和渠道。可以在英語自主學習網絡平臺上開辟人文素質教育板塊,專門介紹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節日慶典,文化典故等,用聲音、圖片和視頻配上文字說明來傳達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加學生閱讀的信息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實現文化的傳承和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另外,還可以開辟平臺上的答疑窗口,網上溝通和交流,提高答疑度,簡化答疑方法,實現一對一的幫助。
結語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素質教育應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通過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學基礎英語教育的相結合,在對學生進行社會必不可少的英語教育的同時,滲透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操,為培養有素質的公民添磚加瓦;并且節省專門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人力物力。在基本功扎實的教學團隊支持下,讓枯燥的語言學習變得興味盎然、多姿多彩,并形成大學英語基礎教學與人文素質培養相結合的特色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柴海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2).
[作者簡介]鞏在峰(1966- ),男,山東莒南人,凱里學院學院,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生態學。(貴州 凱里 556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凱里學院規劃課題“人格素養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學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142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2-0170-0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形勢的改變,我國當前教育機制培養的學生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正是培養學生人格、情操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當今社會的復雜多變性,學生的人格素養培育面臨更多的挑戰,高校以往的思政課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為了能夠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畢業生,滿足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政課教學應該把教授學生知識與學生的人格素養培養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建立人格素養培育的模式。
在國內外,研究人格素養培養問題的學者很少從思政課教學角度對高校生人格素養培養進行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的探討,所以筆者決定以“人格素養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研究”為題,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探索新的模式。
一、高校培養學生人格素養的重要性
1.高校學生人格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學生處于精神發展狀況的特殊階段,他們獨特的心理活動造就了人格素養的養成與一般青年有所不同。通過對高校生人格的調查分析,我們可將高校生人格素養培育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的特性具體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由于學生需求的多樣化,導致其過分注重物質條件。高校生對于物質生活、精神文明的需求強烈且豐富。他們既需要衣食住行、社會的關注、教師的關懷等外在物質條件,又需要友誼愛情、為社會貢獻、美德等內在精神需求。從實際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的學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家庭環境以及社會環境,使得他們更加注重自身對社會發展利益的需求,往往忽視社會發展對于自身的需求。由于學生更加注重實惠,使得學生在擇業就業時只關注自身的發展前途,對社會的發展需求缺少貢獻意識。
二是由于面對各方面的壓力,高校學生內心情緒波動較大。由于高校生自身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經驗積累的增多,開始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知世界、觀察世界。同親人、教師、同學之間等各種情感使得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變得越來越豐富甚至復雜起來。在與社會、外界接觸的時候,往往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矛盾使得他們在與人交往時表現出畏懼、逃避的行為。在面對生活中的矛盾時,由于學生情感豐富、經驗不足等心理問題,使得情緒波動較大、忽冷忽熱,導致情緒與理智自相矛盾。
三是高校生責任意識的薄弱。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在學習生活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處理問題時,只依靠自身的感知、思想做出判斷,過分強調自身的主體性,忽略他人,團體意識淡薄。只知道盲目追求利益,忽視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
2.影響學生人格因素的分析。學生的人格主要受社會環境、家庭環境、高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學校教育因素對學生的人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是培育學生的人格素養。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高校往往忽略對學生人格素養的教育,主要表現為:重視科學知識的教育、專業素質的提升,而忽視人文環境的教育與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教師只注重單向的知識灌輸,而忽視學生內在的需求與內心的想法;高校的各科教學把人格素養的教育都推給思政課,致使學生的人格培養模式形成了單一引導的局面,而忽略各科的協同作用;高校只是單方面強調學生的思想教育,而忽視教學的主體――教師自身人格的完善。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部分教師思想道德水準不高,缺乏對教學的熱情。這些因素都不利于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
二、高校思政課教學對學生人格素養的培育
目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主要包含“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由于各門課程不同的內容和特點,使得思政課對培育學生的人格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具體可分為社會人格培養與法制人格培養。
1.思政課教學對學生社會人格的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人格的學生。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階段,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要重視思政課教學,積極健康地引導學生養成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明辨是非、勇于承擔責任、創新等優秀品德的社會人格,為祖國未來發展提供優秀的生力軍。
一是思政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會學生誠實為人。正確的是非觀是學生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求我們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可以為我們的思想、行為提供正確的方向。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校要重視對于學生是非觀的教育。正確的是非觀教育是一種理性思維方式的教育,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正確的是非觀包括科學理性和價值理性兩個方面,這正是現在的青年學生所欠缺的地方。他們雖然擁有對生活、事業的熱情與激情,但由于他們缺乏正確的、理性的引導,使得他們經常容易沖動,感情用事,行為盲目。對生活的熱情與激情無法代替理性在生活中的指導作用。正確的是非觀要求學生學會認知,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獲得正確的理性。而正確的認知理性可以促進學生誠實品格的形成,科學的價值理性會使學生形成奉獻社會的高尚人格。當今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形成人格培養的模式,以正確的真理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面對困難挫折做出理性的判斷。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并善于探索,克制盲目蠻干的行為。在與人交往中,引導學生誠實待人,做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事。
二是思政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愛他人,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和諧社會追求的重要目標。樂于助人要求學生有一顆善良的內心和樂于施善的品質。關愛的力量可以使他人充滿希望、體驗到自己的力量。所以,高校思政課要注重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良好品德。目前,關愛教育已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當務之急。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使得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過度寵愛使得他們只懂得享受他人的關愛與付出,而忘記了自身也應該為他人奉獻。所以,當前思政課教學要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助人。首先,要認知和了解他人。對他人的了解是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與人交往。其次,在認知和了解的基礎上,教師要把關心、同情的情感升華為一種愛國、奉獻社會的利他情感,從而形成報效祖國、回報社會的信念。第三,將關愛之心付諸實踐,以實際行動幫助他人。
三是思政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責任感,即責任心或責任意識,是一個人承擔責任、完成責任的心理反映。根據責任的對象涉及的社會關系,我們可將一個人的責任劃分為:自我責任、家庭責任、職業責任、國家責任和全球責任五類。面對各種責任,高校思政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們強烈的責任心。目前,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責任感、精神疲軟,缺少社會義務感,只知索取、不思回報的現象。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思政課教學中,我們要進行積極探索,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要創新思政課的教學理念,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將教育的重點放到素質教育、人格教育上。思政課教育方法單一,缺乏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協調教育,使得增強學生責任意識的措施不到位。責任教育過于理想化,缺乏務實性。
2.思政課教學對學生法制人格的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不僅包括社會人格,還包括法制人格素養。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學生不僅要有高尚的社會人格、良好的專業水準,更要具備良好的法制人格,以法律的思維模式考慮、處理問題。穩定的法制人格可以減少事物的糾紛,增加社會的和諧安定。因此,法制人格的培養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重要的任務之一。
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努力培養學生的法制人格。第一,將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與方法論灌輸給學生,深入講解的精髓,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理性面對社會上的問題,為培養學生法制人格提供理性批判與辯證的思維保證。第二,將我國的歷史、國情灌輸給學生,深入講解歷史的發展選擇社會主義、選擇的重大意義。提高學生科學地評價歷史的能力與辨別社會發展趨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科學合理地認識到我國法制的進程,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推動法制社會的重要性,為培養學生的法制人格提供豐厚的歷史底蘊。第三,將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灌輸給學生,深入講解建設我國現代法制社會的基礎,推進建設法制社會的進程。教學中,強調民主政治與依法治國。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與依法治國的理念,為培養學生的法制人格提供堅實的民主素質基礎。第四,將法律知識、法律思想傳授給學生,深入講解法律理論、法治精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的人生理想,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樹立堅定的法制觀念,確立法律信仰。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課教學方式的偏差,使得其未能很好地發揮思政課對學生法制人格培養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思政課與學生法制人格之間關系的探索,改革教學方式,增加社會的實踐教學。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培育學生人格素養中的重要作用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對學生人格素養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生人格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模范作用與人格魅力對學生人格的養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的品行、思想、言行對學生人格培養的影響力是其他任何外界力量無法替代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即教師的美好情感及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狀態、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得教師本身可以將堅定的政治信念與道德威信、淵博的知識與人文素養、高瞻遠矚與創新能力、和諧精神與博愛精神集于一體。
由于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人格素養的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廣泛而全面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素養。具體包括:一是促進學生形成與社會文化相適應的人格素養,使學生的人格社會化。教師是學生人格形成的主導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過程中起著潛在的巨大作用。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會通過其言語、行為自然而然地、無意識地表現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養成,可以使學生自發地學習甚至模仿教師的行為,進而養成良好的品格素養。二是構建學生和諧的心理品質,養成樂觀的人生態度。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各方面壓力越來越大,競爭程度更加激烈,學生的心理容易受外界的沖擊,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在思政課上,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形成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外界的不穩定因素時,可以使學生以輕松、和諧的心態對待生活、學習,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三是提高學生價值判斷的能力。由于西方文化的沖擊,大部分學生的價值判斷方向產生了偏差,過于崇尚外國文化。面對這種情況,高校思政課教學成了提升學生價值觀的科學性的重要措施,而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則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教育力量。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著學生,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崇尚社會主義所提倡的價值觀,從而提升學生價值觀的科學合理性。
筆者通過以上分析,揭示了高校生人格素養中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為什么”的問題;分析了高校思政課教學在培養學生人格中的作用,解決了“怎么辦”的問題;通過分析高校思政教師的作用,解決了“誰來做”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階段,面對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提升高校生的人格素養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高校學生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師要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形成高尚人格。在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良好人格,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鍛煉自己的品格,進而培養積極向上的人格素養與和諧、美好的心理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虹.教師人格魅力對大學生的人格養成及塑造――以高校思政課教師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2012(3).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來源和途徑,同時也是國家達到教育目標,學校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主要媒介和工具。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現行歷史教材的編寫也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從體例結構、內容編排到細節取舍,無不體現了生動性、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啟發性等特點。作為直接施教者,歷史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動寶貴的教育資源,領悟教材編寫的精神實質,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強瘋狂侵華史、罪惡史,更是一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和前赴后繼的探索史。社會主義教育和資本主義教育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培養人的方向上。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歷史教材中有關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從“臥薪嘗膽”的勾踐到“東山再起”的謝安;從“還我河山”的岳飛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到“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的陳玉成;還有劉胡蘭、、、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等。教師要多多挖掘,充分發揮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在輕松學習豐富歷史知識的同時產生情感的共鳴,接受心靈的洗禮,感悟人格的震撼,從而為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堅實的思想認知基礎。
二、改革教學方法,實踐人格體驗
歷史學科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其人格教育功能遠沒有得到發揮。很多老師感嘆歷史難教,前途渺茫,學生不重視。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問題出在老師身上。一方面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豐富而生動的教材資源,另一方面教學方法太陳舊,太古板,毫無生動有趣可言。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升學而學。教有定則,教無定法,這就要求歷史老師一定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根本出發點等現代教育教學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增強教育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可多通過討論、辯論、答辯、設疑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并著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述列強,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后對戰敗國處理等問題上,可以讓學生采用“模擬法庭”形式組成“審判庭”,列強侵略者一方為“被告”,受侵略方為“原告”,重新整合教材內容,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教材內容,讓“死”的歷史知識真正鮮活、生動起來。實踐證明: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方法來教學,其效果比“滿堂灌”要好得多,不僅深受學生歡迎,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體驗人格情感,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提高教師素質,展示人格魅力
克魯普斯卡婭說:“所謂教育,就是指有計劃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養出一定類型的人。”每個教師本身就是一本無言的教科書,是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研究表明教師的作用在學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關重要。那么當代歷史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必備素質?我認為,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培育人的事業。歷史學科是一門教育功能很強的人文學科。歷史教師要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用愛的暖流去啟迪學生的心扉,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感化學生。不可想象,一個思想政治素質較低的歷史教師會給教育帶來什么后果?其次,要有扎實的理論專業素質。歷史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要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總之,歷史教師如果能從以上幾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認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能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實踐證明,教師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勝過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它是一種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
四、構建評價體系,促進人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