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6:38: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投資決策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5-0015-05
企業環境投資決策不當,運行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既影響了企業的環保建設,也同時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本文以企業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試圖設計一個以財務、環境、社會、人力資源、生產制造及競爭能力作為投資決策評價指標體系, 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 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計算投資方案綜合價值的環境投資決策方法。
一、研究的總體思路
環境投資是實現企業中長期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將對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由于它側重于企業的社會效益、環境保護等效果,故與一般單純依據經濟盈利產出的普通投資決策存在較大的區別,須在確保環境標準達標的前提下兼顧投資的經濟效益。具體來講,環境投資目標較之普通投資有所不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總體目標戰略化。環境投資具有投資額大、投資期限長、投資剛性大的特點,屬于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投資問題。企業環境投資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想解決好這一戰略投資問題,實現預期目標,必須增強環境投資決策方法的可操作性,將戰略投資目標層層細化為可計量的指標。
2. 具體目標多元化。環境投資決策分析不僅以財務指標為基準,還應考慮社會、環境等多目標。環境投資所產生的明顯的、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其貨幣計量難度很大,且具有模糊性。貨幣不再是惟一的計量模式,這就需要考慮多元化計量問題。而環境、社會及財務等效益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因此在總體評價前必須將量綱統一,綜合計量各方面的效益,這樣就不會人為擴大或縮小某一目標的重要性。
環境投資的長期戰略性投資目標可通過層次分析法細化為具體的評價內容,再進一步細化為操作性較強的具體指標,提高目標的可控性;環境投資決策目標多元化的特點決定了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而將不同標準的量綱統一并綜合評價結果,可以通過模糊綜合評價原理實現。因此,通過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原理相結合的模糊層次分析法便可以計量環境投資目標的實現情況,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
二、具體內容分析
(一)明確企業環境投資目標
自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CED)于1987年11月向聯合國第42屆大會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后, 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刷新了人類傳統的世界觀、 道德觀、人生觀和倫理觀, 考慮了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多種要素, 并且主要集中于與人有緊密聯系的因素方面。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用于衡量發展的指標發生了變化, 從而衡量環境投資項目效果的方法也隨之改變: 環境投資項目評價中,不僅考慮其經濟的可行性, 而且要將項目置于整個社會過程, 即社會的可行性也應該保證。評價的范圍,除去物質的、可以量化的變量之外,還有非物質的、精神的、難于量化的變量,如競爭問題、人的參與問題、企業的發展問題、項目持續性問題等。基于此,許多生態學家和社會學家嘗試把生態學和社會學的理論方法應用到投資項目評價中,把項目的實施與企業發展過程結合起來,深入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 使得項目中難以量化的變量得到更好的描述,從而使評價者能詳細了解項目狀況,進一步保證項目目標得以實現。
因此,本文將長期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環境投資的戰略目標,由于這一目標屬于宏觀總體目標,故具體到不同的環境投資項目時,將該長期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這樣就可以把環境投資這一多目標決策問題體現到各個角度各個層次, 并設置衡量各個目標實現情況的具體評價指標,通過對財務、環境、社會、人力資源、生產制造及競爭能力6個角度的定量及定性指標的評價, 確定該環境投資項目各具體目標的實現情況。
(二)建立環境投資評價指標體系
由于環境投資決策屬于多目標決策問題,因此不能僅僅把財務指標作為項目擇優的惟一衡量標準,還應該把社會效益、環境、競爭能力等無形非財務評價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分析企業的長期發展。在設計指標時,既要考慮信息的成本,指標數量不宜過多,以免造成過多的信息量導致得不償失;也不宜太少,要提供足以使使用者全面了解環境投資狀況并據以決策的信息。同時,指標必須具有可比性,計算基礎必須前后一致。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存在不同環境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常規制造業設立了財務狀況、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人力資源、生產制造、競爭能力6個方面的評價指標,不同行業的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增添相關重要評價指標。此外,為增加數據的可比性,各定量指標均采用相對數比率的形式, 這樣就不會因投資方案規模不同而影響評價結果,造成人為擴大某一目標價值的情況。
分析環境投資決策問題,首先要將問題條理化、層次化,構造出一個層次分析的結構模型。在這個結構模型下,長期戰略目標被分解為具體元素。這些具體元素又按其屬性分成若干組,形成不同層次。同一層次的元素作為準則對下一層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時又受上一層次元素的支配。這些元素大體上分為三層:一是最高層,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一般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因此也稱目標層;二是中間層,這一層次包括了為實現目標所涉及的具體環節,可以由若干個層次組成,包括所需考慮的準則、子準則,因此也稱為準則層;三是最低層,該層次表示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決策方案等,因此也稱為措施層或方案層。這種自上而下的支配關系所形成的層次結構稱為遞階層次結構。本文構建的指標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1. 評價財務狀況的指標
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進行環境投資財務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擴大企業的成本范圍、正確進行成本分配、延長項目評價的時間范圍、采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項目評價指標,同時,還應選擇對各個目標不會任意放大或縮小的相對數比率形式,故選用獲利指數及內涵報酬率作為財務狀況的評價指標。獲利指數的優點是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反映環境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總產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進行資本限量的投資決策時,為達到投資凈現值最大化,就需要借助各方案的獲利指數大小合理安排環境投資順序。內涵報酬率指標的優點是既可以從動態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水平,又不受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可比性較強,比較客觀。
2. 評價環境效益的指標
企業的環境投資項目需要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和經濟可行性報告,且項目主體必須在環境影響報告經環保局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這就必須對投資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評價,由達標基數、維持系數(亦稱持久系數)和強度因子共同決定各備選方案的環境效益。
(1)達標基數――項目建設運行達標基數。達標為1,不達標為0。
(2)維持系數――達標運行維持年限。每年取0.1。一般情況下水、氣、噪聲治理設施的使用壽命均可維持在10年左右,因此該項的行業標準值為1。
(3)強度因子――治理項目高于環境標準的百分率。此項指標能夠衡量環境投資項目對于國家環保政策的應變能力。由于近年來國家環保標準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當時可行的項目有可能正是幾年后被淘汰的項目,因此增加強度因子指標可以反映投資項目對宏觀政策的適應能力。
依上述設計, 若環境投資項目不達標則環境效益的總評價值會為零。環境效益數值越高,環境效益越好,反之亦然。其量化公式為: 環境效益=權重×達標基數+權重×維持系數+權重×強度因子
3. 評價社會效益的指標
社會效益是環境投資項目對社會形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環境投資項目,對于企業拓展知名度,增添人氣信用,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社會效益量化卻不容易, 將環境投資與其直接聯系起來,進而建立一個有機的相互關系則更難。在此,權且將對環境質量有直接重要影響的水、氣、噪聲三要素的治理達標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再增加社會福利及其資源利用兩項定性評價指標。定性評價指標的計量采用專家評分的方法,定量指標則是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確定得分。將環境投資的這種無形效益納入評價指標體系之中,正是體現了環境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后效性原則。
4. 評價人力資源的指標
(1)技術人員的關聯度。該指標可用于評價在企業目前現有的技術人員中,有多少技術人員的技術知識可以轉移到環境投資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中。
(2)技術人員的補充率。該指標用于衡量企業以目前的技術人員實力在欲從事的環境投資項目中存在的缺口與不足。這是一個旨在反映企業技術人員方面劣勢的指標,該指標越大需要補充的技術人員越多,就表示越缺乏環境投資項目技術方面的人才。
(3)管理人員對項目的認可度。管理人員認可度的強與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基本素質和與環境投資項目有聯系的相關經驗,該指標可以評價投資項目在企業施行的人文環境。
5. 評價生產制造能力的指標
(1)生產設備的范圍經濟效應。該指標的值越大,說明環境投資與企業目前所從事的產業之間的生產設施關聯性越強。它反映了企業在環境投資中所節約的生產性固定成本情況,更反映了環境投資項目的實用性。
(2)產品的可回收率。該指標可以反映環境投資項目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情況,一套與主流技術相配合的具有良好回收功能的投資不僅帶來成本的節約,而且也降低了環境的負荷。
(3)產品的開發周期。對于企業來說,研發是其新鮮的“血液”,是不斷開拓市場的源泉,開發周期越短產品創新能力越強,越能夠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實力,從而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滿足消費者需求,擴展企業的生存空間。
6. 評價競爭能力的指標
(1)提高產品質量的能力。良好的環境投資項目可以增加產品的“綠色含量”,獲得ISO14000體系認證,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的需求,從而提升市場占有率,增強產品的競爭能力。因此,有必要對環境投資項目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加以考慮,這主要通過專家評分的方法實現。
(2)高于同業產能達標值的百分率。對于不同的環境投資項目來說,產能達標值是不同的。此指標能夠衡量企業投資在同業的產能排名情況,是屬于國家落后還是先進產能項目,對于評價環境投資對企業競爭實力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
(三)選擇評價指標的計量方法
本文選擇模糊層次分析法作為評價指標的計量方法。該方法是將模糊數學與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寫為AHP)相結合而產生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原理來對企業的環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其中模糊數學理論是解決多目標決策較常用的方法, 用來計算方案的綜合價值得分;而層次分析法是目前廣為應用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它允許將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個遞進層次,并通過兩兩對比確定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即權重, 最后對權重進行一致性檢驗。該方法有以下優點:
一是在對環境投資決策方案進行取舍時,利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可以把諸多包括非財務性信息在內的定性評價指標優化為一種定量指標,從而有利于解決環境投資的多目標決策問題。
二是采用層次分析法可以將抽象的戰略環境投資目標細化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影響因素。影響環境投資決策的因素按照與企業的關系可分為: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環境因素。 通常把對投資決策具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技術、社會等因素稱為直接環境因素,而把對投資決策具有間接影響作用的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產業和市場等因素稱為間接環境因素。至于內部環境因素則主要是指企業資源的各個部分,如人力、技術等方面。因此,每一環境因素所涵蓋的內容都相當廣泛,若僅根據這些抽象的因素來分析對環境投資決策的影響是根本無法進行的,而層次分析法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確定權重系數的方法,它的誕生則為目標的重要性賦值提供了數學語言和定量方法,給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種輔助工具。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各個利益群體目標偏好不統一的問題,本文在比較各目標的重要性時采用德爾菲法,并注意保持對環境、經濟、政治等方面專家的分散,以確保結論的客觀、全面。同時,對于所確定的權重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再一次驗證對于影響投資決策各因素重要性賦值的準確度。
三是搜集信息及時準確,計算步驟簡便易行。模糊層次分析法不僅能夠滿足信息的時效性,且計算步驟簡便,易于被企業掌握運用。
三、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具體步驟
環境投資一般具有投資額大、 投資期限長、 投資剛性大、投資風險大等特點,投資決策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企業有必要嚴格遵照與投資決策方法相對應的程序步驟來具體實施, 以確保環境投資決策的準確、及時。
(一)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的分配
權重確定與分配是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中的關鍵步驟,對于能否客觀、真實地反映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起著重要作用。可由專家小組根據經驗對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的認識來確定權重,也可以借助專門的方法來確定,本文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層次分析法(AHP)。
1. 重要程度劃分
層次分析法(AHP)主要應用于不確定情況下及具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根據各個測評指標的相對重要性來確定權重,通過對測評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同時運用薩迪給出的1~9標度法,將復雜無序的定性問題進行量化處理。表1為層次分析法對重要程度的劃分情況,反映了兩個測評指標相對重要程度的得分。例如一個測評指標bi相對另一個測評指標bj明顯重要,則測評指標bi相對測評指標bj的比較得分為5,反過來測評指標bj相對測評指標bi的比較得分為1/5。
2. 構造判斷矩陣
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按照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采用專家打分取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判斷矩陣。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以后,上下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即被確定。假定以上一層元素A為準則,所支配的下一層次的元素為B1,B2,…,Bn,按其對于準則A的相對重要性賦予B1,B2,…,Bn相應的權重。當B1,B2,…,Bn對于A的重要性可以直接度量時(如利潤多少,消耗材料量等),相應的權重可以直接確定。但對于大多數社會經濟問題,特別是比較復雜的問題,元素的權重不易直接獲得,這時可采用AHP兩兩比較的方法導出權重。決策者針對準則A, 比較兩個元素Bi和Bj,并按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賦值。對于準則A,n個被比較元素構成了一個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b=b11 … b1nbn1 … bnn
其中bij就是元素Bi和Bj相對于A的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判斷矩陣具有以下特征:判斷矩陣是方陣;判斷矩陣主對角線上元素為1;若判斷矩陣元素為bij,則有bij>0,bji=1/bij,i,j=1,2…n。判斷矩陣的構造,在實務中采用專家打分取平均值的方法來得到。由于判斷矩陣的估計關系到決策的質量,所以一方面,專家隊伍的人員結構應該科學合理,一般由若干位行業內或企業界的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以及學術界相關人士組成。另一方面,專家人數的設定也很重要,因為專家人數太少,不足以排除個人主見因素的干擾;太多則容易意見分散,影響判斷矩陣的一致性,一般在10~50人較好。 本文專家組成員由企業有經驗的技術專家及大學科研人員共20人構成。
3. 計算權重系數
根據n個元素B1,B2,…,Bn對于準則A的判斷矩陣B,求出其對于準則A的相對權重系數W1,W2,…,Wn,本文采用方根法來求權重系數。
(1)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乘積
4. 一致性檢驗
在特殊情況下,判斷矩陣B的元素具有傳遞性,即滿足等式:bij*bjk=bik。當此公式對于B中所有元素均成立時,判斷矩陣B稱為一致性矩陣。一般并不要求判斷矩陣滿足這種傳遞性和一致性,這是由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與人的認識的多樣性所決定的。但判斷矩陣既然是計算排序權向量的根據,那么要求判斷矩陣滿足大體上的一致性是必要的。混亂的經不起推敲的判斷矩陣有可能導致決策的失誤。當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過大時,其可靠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其步驟如下:
(1)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
其中,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ai為判斷矩陣特征向量的第i個元素,(B?琢)i為判斷矩陣B與特征向量?琢乘積的第i個元素。
(2)計算一致性指標CI(Consistency Index)
當CR
(二)采用模糊綜合評價原理計算環境投資方案的綜合價值
環境投資決策的許多因素及其總體評估都是相對而言的,其本身沒有精確定義的判別準則,具有模糊性。而模糊數學正是研究這種模糊現象的較為恰當的定量處理方法,尤其是因為環境投資的多標準性,直接、真實地反映處于不同層次的諸多因素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難度較大,因此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可以使評價更為全面、深入、細致,也更符合客觀實際。
1.建立因素集
根據環境投資項目的特點,確定影響特定項目投資決策的因素,構成因素集:
X=(X1 X2 X3 X4 X5 X6)
其中,Xi(i=1,2,…6)表示對該投資項目評價有影響的第i個因素,Xi=(Xi1 Xi2 … Xik),k為二級指標因素的個數。
2.建立評語集
可根據實際細分程度及計算量大小設定。將定性指標分為1~5個檔次,由此建立評語集V=(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定量指標按照值區間也分為五個檔次,將行業平均值或國家要求的標準值設為一般,其他四個級別以此類推,根據各指標值所屬區間段確定所屬級別。由專家小組成員對于各指標按照評語級別標準進行評價,建立每個檔次與隸屬度之間的對應關系。
3.確定評價矩陣
首先對因素集中的單因素集Xi(i=1,2,…6)作單因素評判,確定該因素對選擇等級Vi(i=1,2,…5)的隸屬度rij,即得出Xi的單因素評判集為:RXi=(ri1,ri2,…ri5)。RXi是評語集V上的模糊子集,這樣n個因素的評價集構造出一個總的評價矩陣RX為:
其中,rij為Xi對選擇等級Vi(i=1,…5)的隸屬度。
4.模糊綜合評價
單因素模糊評價僅反映了一個因素對評價對象的影響,只有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綜合考慮所有因素的影響,才能得出正確的評價結果。假定按照前面層次分析法確定的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為:?琢=(a1 a2 … an),模糊綜合評價可以表示為:
其中,ej(j=1,2,…5)稱為模糊綜合評價指標。對評語集V中等級進行賦值得到矩陣D=[90 80 70 60 50]T,并將E歸一化處理得E,那么各環境投資方案的綜合得分為T=ED。根據各個投資方案得分進行排序,選取得分最高者為首選方案,若是單一方案可行性研究則需要高于70分方可行。
四、結束語
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進行環境投資決策比較適合我國現階段企業的實際情況。首先,明確了企業環境投資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并將其細化為可操作性目標,且可操作性具體目標受制于戰略目標。這樣可避免各具體目標的無政府狀態,便于企業對各具體目標的統籌安排,有利于在選擇方案時進行綜合比較和決策。其次,對原有指標體系進行了改進:將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分為6個方面,對以往的評價指標進行了徹底的更新,從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出發,建立了適合評價制造企業的環境投資項目指標體系。再者,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原理相結合, 解決了環境投資決策多標準、多層次目標的計量問題。有關定性指標均采用德爾菲法取得,迅速而準確,可以避免信息失真、貽誤投資時機,又不必建立財務、環境等分析系統的兼容程序,計算較為簡便。
參考文獻:
[1]尹希果. 環保投資運行效率的評價與實證研究[J]. 當代財經,2005(7):89-92.
[2]胥樹凡. 當前發展環保產業需要重新認識的幾個問題[J]. 中國環保產業,2000(4):23.
[3]季紹武,徐長城. 政府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1):38.
[4]胡谷喬. 謅議環境管理會計[J]. 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4):13.
[5]Ari Rabl. Discounting of long-term costs: What would future generation prefer us to do[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6(17):137-145.
[6]朱靖,顏霜. 我國工業企業應加快實施環境管理會計[J]. 商場現代化,2006(7):325-326.
[7]李化,吳耀宏. 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法在交通投資項目社會評價中的運用[J]. 工業技術經濟,2007(10):94-96.
[8]郭復初,鄭亞光. 經濟可持續發展財務論[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9]郭曉梅. 環境管理會計研究:將環境因素納入管理決策中[M].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10]向躍霖. 基于企業效益的環保投資對策研究[J]. 環境與開發,1999(1):21-23.
[11]張松濱,宋靜. 環境項目投資優化選擇的密切值法[J]. 貴州環保科技,2003(1):22.
[12]李云龍. 工業項目經濟評價三種狀態綜合分析方法的運用[J].中國工程咨詢,2001(6):20.
[13]Bennnet M and James Peter,the Green Bottom lin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Trends[M].Greenleaf Publishing 1998.
盈虧平衡分析法,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它很好地抓住了一個項目的產量、成本、利潤,進而對它們的關系進行分析,再通過自己精確的計算,找到項目能達到正常運轉能力之后的平衡點,然后對該項目所能承受的風險進行分析,本文在列舉靜態平衡分析之后,進一步提出了動態平衡分析在企業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1 靜態盈虧平衡分析
所謂靜態盈虧平衡分析,在對項目的風險進行評估時是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找到項目在正常的運轉情況時的盈虧平衡點。
1.1 盈虧平衡分析的應用條件
雖然靜態盈虧平衡分析的方法比較簡單,實用性也比較強,但同樣的,它在應用時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①要保證一個項目所生產的全部產品能夠達到自己所預期的銷售量。
②一個項目成本的變化與產品的銷售量符合正比例的關系。
③該項目在做產品的分析時,他的成本不能隨產品的銷量的變化而變化。
④銷售的價格不變,當他的銷售量變化時銷售的收入與銷售量是成一定的線性關系的。
⑤項目的生產與項目的生產結構在項目的分析期間保持不變,這點是非常關鍵的,不然,隨著項目與項目的生產不斷變化,其收益與成本必發生不規則變化,這樣就無法確定盈虧平衡分析點,也就無法對該項目進行分析了。
1.2 靜態盈虧平衡分析點的確定
由上面應用條件可得出如下定律:Y=PQ;C=F+VQ;(Y=產品銷售收入;C=產品生產總成本;Q=產品生產(銷售)量;F=產品固定成本總額;V=單位產品變動成本;P=單位產品銷售價格)。
根據盈虧平衡的定律,在項目達到盈虧平衡點時,項目的產品總成本與銷售的收入是相等的。公式:Y=C;該項目在盈虧平衡點E時有著如下關系:PQ=F+VQ;Q=F/(P-V);公式中,一產量表示盈虧平衡點。
盈虧平衡點,即產品的生產成本與銷售收入相等的那一點,就是說在保證項目不虧本這一條件下,最低的銷售產品量,特別值得一說的是,當所做項目的產品以實物為主時,銷售產品量可以較小,說明以實物為產品的項目可以經受產品生產規模變動的較大風險。
2 動態盈虧平衡分析
動態盈虧平衡分析與靜態盈虧平衡分析不一樣的是,它在做項目的風險評估時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通過對比比較,找出項目在應用時期生產的產量、項目的收入、項目的支出的關系,得出盈虧平衡點,然而這個平衡點與靜態盈虧平衡點有著本質的區別,他是收入資金等于支出資金的一點,這個點的確定也必須是在項目的使用期限得出的。在這一點上,項目的凈現值剛好為零,與靜態平衡分析點相同的是如果產品的生產水平低于這一點,項目虧損,反之,項目盈利。
動態盈虧平衡分析的使用條件與靜態盈虧平衡條件一樣,為了與靜態分析一樣能夠得到相應的數學公式,我們做如下假設:項目在投入使用時能有正常的運行狀況,項目在完成時剩余的資產為零,流動的資金也不要再回收。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1.jpg>
那么根據假設內容我們就能得到如下公式:
公式中:CIp=項目現金流入現值;COp=項目現金流出現值;I=項目第t年的建設投資;F=項目經營成本中不包括可變化的成本固定總額;V=單位產品變動成本;n=項目的壽命周期;n1=項目投資的建設期;i=項目的貼現率。
根據盈虧平衡的定義。當該項目達到平衡點時,現金的流入與流出的現值是相等的,即CIp=COp,可得如下公式: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2.jpg>
有公式我們可以得出項目的盈虧平衡點為Q。為了表示現金流出、現金流入和項目的變量這三者的關系,用盈虧平衡圖可表示為圖1。
由圖1可知動態盈虧平衡點與靜態盈虧平衡點是有著相同的作用的,雖然它們之間有些本質的區別,但在實際應用時是互不影響的。該項目它的盈虧平衡點越低,反映了該項目在投入使用時,項目的生產總量與銷售總量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項目仍然可以預測自己的最低回報,仍能預測風險。那么,與此所不同的是一旦出現了盈虧平衡點太高的情況,那么就要注意了,它所反映的是該項目承受風險的能力是偏弱的。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1..jpg>[圖1 動態盈虧平衡圖]
3 在企業做投資決策時動態盈虧平衡分析法所起的作用
為了驗證動態盈虧平衡分析法的作用,我們用一個實例對它在企業做投資決策時的應用情況,看看是否能夠分析到位:
現在假設有一個生命周期為12年的化肥廠項目,它的一年平均的生產總值16.65萬噸,項目在使用時的當年就必須達到預期生產總值,建設期為2年,總投資為43000萬元。首先假設項目在投入使用時,所花費的資金為6000萬元,項目完成后它的投資基金完全收回;項目所固有的資產在項目完成后它的剩余價值為3000萬元;鋼鐵的成本是每噸1370元,這個價位的變化范圍是400元每噸,項目在完成我們所設定的年生產總值之后,一年下來,所需要經營成本為8160萬元。該項目的銷售稅率和所得的稅率分別為10%,33%,項目的貼現率為10%。由以上數據,再結合動態盈虧平衡分析可得表1。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1\1-197\51-...jpg>[表1 某化肥廠投資項目的利潤及現金流量(單位:萬元)]
(一)政府補助范疇的界定
政府對企業補助的不一定全部屬于政府補助范疇,有可能以資本性投入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存在。
(二)政府補助科目的使用
在實務中,企業得到的政府補助資金與其日常經營活動密切相關,若按照原準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但這不符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三)財政貼息會計處理須統一
《國際會計準則第20號――政府補助的會計和政府援助的披露》關于財政貼息會計處理,不同的專家理解和會計處理不同,所以在國內政府補助準則中須明確統一。
二、政府補助的概念、特點及范圍
政府補助的概念是指政府無償將貨幣性或非貨幣性資產給付企業的行為。形式包括:無償撥款、財政貼息、以及無償給予非貨幣性資產等。
政府補助的特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受補助企業的經濟資源來源于政府,二是政府給付企業的補助是無償的。
政府補助的范圍是從政府無償取得經濟資源的企業,但除了以下三種情況:
(一)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如果該經濟資源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活動密切聯系,并且是企業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應收價款或者組成部分,適用于收入等相關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
(二)所得稅的減免,導致政府補助而產生暫時性差異,適用所得稅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
(三)政府以投資者身份向企業投入資本,作為企業的參與者,因其享有在投資企業相關比例的所有者權益,不應作為政府補助。
三、政府補助會計核算方法變動
會計上將政府補助核算方法分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兩類。其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會計核算方法在原準則總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凈價法。
核算要點:總價法下,企業將收到的補助資金,借記相關資產類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等相關資產在其壽命內按照與其相關經濟利益實現方法攤銷時,再從“遞延收益”科目轉入“其他收益”科目。
凈價法下,企業將收到的補助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再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兩種方法下,政府補助以其他收益增加或計提折舊減少兩種不同形式,最終將政府的補助計入損益,反映到利潤表中。但兩種方法對該項資產計提累計折舊卻不相同:總價法下,企業按照補貼的資產原值計提折舊;凈價法下按照資產原值扣除補貼后的凈額計提折舊。
四、新增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資產或資產組投資決策的影響
企業對資產或資產組(如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一般在使用現金流量估計的基礎上,采用凈現值法(NPV)方法進行投資決策。
在進行企業的現金流量估計時,考慮三個階段的現金流:建設期現金流量、經營期現金流量、終結點現金流量。特別是在計算經營期現金流量時,要涉及企業資產或資產組(如固定資產)折舊額的確定。
經營期現金流量=銷售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凈利潤+折舊等非付現成本=(銷售收入-付現成本)×(1-所得稅稅率)+折舊等非付現成本×所得稅稅率
在企業日趨重視財務管理做出經濟決策,尤其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要考慮不同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
案例:某企業投資購買一臺設備,設備屬于享受政府補助的資產。設備價值3500萬元,享受補助為2800萬元,使用壽命7年,以直線法提折舊,期末無殘值,購入后直接投入使用。該設備每年給企業帶來銷售收入650萬元,付現成本140萬元,若企業所得稅為25%,假設不考慮折現的問題,則該項目的經營期現金流量為:
(一)總價法下:
1.建設期現金流量=-3500萬元
2.該項資產每期的折舊額為3500/7 =500萬元
每期經營期現金流量=(650-140)×(1-25%)+500×25%=507.5萬元,共7期。
3.終結點現金流量=0萬元
此時凈現值法(NPV)=-3500+507.5×7 =52.5萬元。
決策時:因?榫幌種擔?NPV)大于零,該投資方案可行。
(二)凈價法下:
1.建設期現金流量=-3500萬元
2.該項資產每期的折舊額為(3500-2800)/7=100(萬元)
每期經營期現金流量=(650-140)×(1-25%)+100×25%=407.5萬元,共7期。
3.終結點現金流量=0萬元
此時凈現值法(NPV)=-3500+407.5×7 =-647.5萬元。
決策時:因為凈現值(NPV)小于零,該投資方案不可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和供給側改革的深化,電力行業在投資決策中必然面對經濟影響、社會影響、生態影響及政策影響等多層次的干擾要素,這些要素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對投?Y決策的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的對投資決策進行探討,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共同實現決策的準確性。從投資決策的活動特征來看,投資決策體現了企業管理層的智慧,但實質上代表了企業整體發展中的集體決策行為,是建立在企業發展和資源基礎上的綜合性考慮。正確、科學的投資決策需要充分獲取投資項目的各種信息,對信息處理做到真實、客觀,在合理的判定系統中積極借鑒業內專家學者的相關意見,充分調動不同組織部門的積極性,明確職能分工,實現投資決策行為向著合理化和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趨勢發展。
1.電力行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因素
1.1投資決策者因素
投資決策的主要行為主體是企業的管理層,因此投資決策者的綜合能力是投資決策行為的最主要影響因素。作為經濟發展基礎行業的電力行業,在投資決策中的行為主體雖然依賴于電力企業自身發展中的現狀,但這種集體決策行為更體現在管理人員的個人思維中,其專業知識、企業社會責任感、管理能力、投資經驗及掌握的投資決策信息等都直接影響投資決策行為的成敗。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電力行業及企業的決策在追求經營發展利潤的同時更需要考慮企業或行業發展中的社會責任感、生態責任感及政策調整要求等,因此對投資決策者的衡量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通過多指標要素的評價來促進決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執行投資決策。
1.2決策依據因素
電力行業的投資決策制定需要根據一定的行業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進行參考,在投資決策目標的引導下對不同的決策因素進行量化分類考核,根據內、外部因素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大小、周期等進行投資影響因素評價。在投資決策的眾多要素中,信息是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了投資標的的信息、所掌握資源的信息等,在掌握不斷完善的投資信息并保證其真實性的基礎上可以充分了解投資環境和可行性,分析投資決策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避免陷入盲目投資的困境。
1.3投資決策方法和原則
在投資決策主體綜合考量多種決策影響要素后需要遵循一定的投資原則,按照既定的投資決策方法執行。電力行業基礎性的行業特征決定了行業的投資需要充分考慮到社會服務的影響,在保障其他產業生產建設電力服務的同時對資金、人力等進行綜合分析,按照投資原則和投資方法合理分配資金等資源。在投資實踐中,投資決策方法和原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隨著政策的調整、投資環境及投資資源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投資決策的方法和原則應在投資決策目標下及時地調整,根據決策影響要素的變化科學地改變決策方法。
1.4投資決策方式
投資決策在一定的決策原則和決策方法下通過行業內的不同組織形式實現投資決策目標,這種組織形式是投資決策方式。目前,電力行業內的投資決策組織實現方式一般有獨斷和集議兩種途徑,而不同的投資決策方式各有利弊。一般來看,獨斷的投資決策方式能夠高效的完成投資決策,一般有企業的最高管理人員執行,因此在執行力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獨斷的投資決策往往欠缺對決策影響因素的考慮,容易導致投資決策失誤甚至失敗。集議的投資決策方式可以充分綜合多種參考意見和有益投資信息,最大化的減少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投資盲區出現,但這種方式往往降低了投資決策的效率,在執行力方面也低于獨斷的決策方式。另外,集權的投資決策方式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都高于獨斷的投資決策。
2.電力行業投資決策的運行機制分析
2.1動力機制
從電力行業的投資決策產生的動力機制分析來看,行業內部的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博弈是主要動力,在不同利益引導下對電力行業內部的決策主體產生直接影響。對于投資決策的電力企業個體而言,投資決策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的產權關系,因此企業管理層必然根據產權在投資決策實施后的結果預判而進行投資決策行為的調整,并針對不同的利益與產權分配來執行。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電力行業在并購重組中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投資決策行為必然為參與的利益主體產生不同的價值分配,因此不同的參與投資決策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和產權分配方式支配下產生不同的決策預期,其結果直接影響到投資決策行為的動機。
2.2信息保障機制
2.2.1外部信息保障機制
電力行業的投資決策中的外部信息是重要的干擾因素,因此針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及項目信息,參與的投資決策企業需要委托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資產評估機構對投資的標的企業或項目進行財務審核,從被投資企業經營發展中科學的評估市場價值、投資風險及行業發展前景等,為投資決策主體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外部信息進行核實的過程中,被投資企業和決策主體企業都必須避免向中介評估機構進行信息泄露,嚴格控制企業高層或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傾向性透漏行為,避免中介機構做出迎合一方的失真判斷,同時也要避免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投資決策的任意環節中,防止出現利益支配下的傾向性評估行為產生。
2.2.2內部信息保障機制
對于投資決策主體的電力企業內部信息保障機制建設方面,一方面需要對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合理地信息公示,根據工作職責的分布方式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投資決策信息共享與溝通,在決策的制定和實施中確保廣大員工的民意順暢。另一方面,電力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中需要不斷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優秀辦公信息管理軟件的輔助下提高內部組織的信息管理化水平,通過信息系統內部的層次溝通與共享機制對投資決策的內部信息進行有效地傳遞,并及時獲取來自于企業內部的多種反饋,強化對信息識別的驗證,為投資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內部信息基礎。
2.3協調機制
投資決策對電力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顛覆性的改變,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因此投資決策行為的成敗必然影響到眾多人的利益分配,需要通過有效的協調機制保障投資決策的順利進行。從人的物質性和利己性出發分析,企業管理層和一般的員工在投資決策行為目標預判和利益分配上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因此對投資決策的認知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利益分配引導下的不同部分和群體必然產生了對投資決策的不同動機和行為,動機的不一致直接影響到投資決策的執行效率。因此,協調機制可以保障企業管理層及普通員工在投資決策信息客觀存在上的主觀一致性,促進企業內部信息更加順暢地溝通與共享,保障投資決策的順利進行。
2.4實施機制
近年來,Smit(2004)基于戰略規劃與控制審視投資決策問題,認為投資決策不僅意味著等待期權的損失,而且是對未來發展期權獲取的潛在回報。等待期權的價值隨著不完全競爭和戰略投資的影響而減弱,因而投資對不確定性的影響并非簡單的負向效應。基于這一思想,Klaus(2009)依據投資Q理論,建立市場波動和世界市場重組時期公司投資和不確定性的模型,驗證了實物期權理論下不可逆投資和不確定性兩者之間的負向相關關系,并為企業資本預算和投資決策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指導。
(一)基于靈活性價值的投資優化分析
企業投資要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境外投資時,大型跨國公司、當地政府等利益主體會多方博弈,發揮信息的價值,力求以最少的綜合投資(包括各種成本)在風險最優條件下獲得最好的企業資源。投資的不確定性包括市場不確定性(如價格)和技術不確定性(如資本化投資、操作成本等)。研究者借助實物期權模型評估不確定條件下的生產投資,考慮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是否停產部分生產,以提供最優投資時機確定的現實可操作的方法。對波動性的估計是解決這一最優投資問題的關鍵。Copeland(2001)建議采用蒙特卡羅模擬估計項目的未來波動,CostaLima(2006)通過解析方法求得項目波動的表達式。Won(2009)考慮價格投入S和開發投入I這兩個不確定變量的波動,建立投資時機決策模型如下: 的實物期權評估模型。總之,研究者在數學上對企業基于投資的停啟期權、規模擴張等問題做出很好的解釋。
(二)實物期權與信息價值的學習融合
為更加靈活地應對動態復雜的環境,很多行業開始關注實物期權與信息價值的學習融合。例如Gallant(1999)研究項目的投資時機并建立學習的價值模型。Lin(2005)對石油行業的實證研究也表明,期權投資決策不僅受外生市場變量的影響,而且受其他公司行為的影響。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生產外部性導致石油企業在不充分高利率下的開采,信息外部性導致不充分的延遲投資,權衡與競爭對手的戰略交互作用。在解決面臨外部性的戰略投資決策問題時,應對信息的外部性給予更多的關注,避免生產外部性大于信息外部性時不充分開采的負面影響,達到投資決策的最優化。將體現“靈活性價值”(ValueofFlexibility)的實物期權方法與體現“信息價值”(ValueofInformation)的概率分析結合起來,作為管理不確定因素的工具,能夠更好地創造投資決策的經濟回報。Herath(2001)將實物期權和貝葉斯分析進行對比,并通過兩者的結合進行投資評價。Armstrong(2004)也使用Copula函數改進貝葉斯分析,并通過系統的決策方法實現與實物期權的結合,獲取更多的信息價值與靈活性價值,實現公司既定資源約束下的價值最大化目標。
綜上所述,作為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擴展,實物期權不僅能更靈活的挖掘投資價值,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且能夠幫助企業管理決策者根據企業的特點,建立基于市場變化的投資決策體系,從而實現靈活性思維方式的轉變。然而,這一方法關注數學技巧,對管理屬性的強調不夠。隨著信息經濟學的引入,基于效用理論的投資決策模型注重心理學、行為學的研究,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三)效用偏好理論:基于認知價值的投資組合決策
各行業的資產管理者使用投資組合管理等技術來決定最優分散化資產,增加公司價值并降低風險。基于Markowitz有效資產組合原理的分析模型雖然權衡了各種財務結果的期望與標準差,實現投資組合價值的最大化,卻沒有恰當考慮風險偏好。針對這一缺陷,部分學者研究采用效用函數建立投資最優化工具與風險偏好之間的關系,以決定企業最優投資組合。Regis(2001)將基于偏好理論的風險承受力融入投資組合的選擇過程,根據投資項目期望凈現值等財務指標相應的概率分布,確定考慮風險承受力的投資確定當量,進而將其用于投資組合決策中,根據投資組合的期望價值和方差,改進投資組合管理。數學工具和最優化算法使得這一規劃過程相對簡化,決策分析和組合管理的結合提高了公司的決策過程和公司的整體業績。
Walls(2004)也通過建立風險承受力與投資組合期望價值、方差的關系,使得管理者能夠權衡評估風險與收益并理解對公司行為的影響,最大化確定當量價值,就可求得風險分散的最優組合,達到帕累托最優。在此基礎上,Walls(2005)將風險容忍度和業績評價結合起來,建立風險容忍度模型作為檢驗公司相對風險偏好的工具,進而控制公司規模,提高公司競爭力。普遍采用的評估方法僅僅考慮時間與資本現金流,卻忽略了公司愿意接受的技術和環境風險,因而出現了將地質、工程、經濟、財政等戰略目標整合的模型。Suslick(2001)基于財務、技術、環境多維敏感分析技術建立的多準則效用函數,得到采用MAUT效用決策模式,即通過MAUT模式的賦權、評級與計算,整合財務風險、技術風險與環境風險,使得技術價值、財務價值最大,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實現整體最優投資決策。
綜上所述,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實物期權等規范性分析方法,將決策制定與管理目標、可獲信息、概率法則等結合起來,既考慮與決策結果相關變量的關系,又要考慮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形成如何制定最好決策的理論。而效用偏好分析等描述性分析方法,基于決策心理及認知行為,描述人們作出決策時的行為、態度及認知,遵循經驗法則,形成系統的整體框架。兩者的結合既考慮風險的波動性及靈活性,又考慮了管理的偏好性,更靈活地控制投資決策風險,實現合理的企業經營管理。
二、投資決策風險分析的研究述評與展望
(一)投資決策的風險分析———需要系統的理論支撐
基于對企業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動態復雜性的認識,投資風險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以求提高投資的靈活性來適應企業決策管理的需求。傳統決策分析方法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決策的應變性和預見性,但由于對未來事件發生概率的預測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難與具有動態復雜特征的投資經營環境相適應。公司財務理論發展下的實物期權與投資決策的融合,既考慮了投資的信息價值,又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現金流的波動,實現投資管理的靈活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針對企業所面臨的動態復雜性的經營環境,可以應用動態管理和實時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系統構建動態投資決策與跟蹤管理的理論框架和運作模式,深入研究動態投資決策問題,為實現投資決策信息輸入、輸出和信息反饋、控制的動態化提供理論支撐。
(二)分析管理的模式創新———戰略導入的決策思想
通過上述國內外企業投資決策風險管理的應用與研究成果看,投資風險分析模式的創新方式、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從歷史演進和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性。這種規律性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在與風險分析方法融合的基礎上,各種新興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對決策模式創新的推動力越來越大,并且逐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推動力。這一特點從貝葉斯決策、實物期權分析、熵權決策的應用來看體現得尤為突出。(2)隨著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發展,決策模式中偏好理論的融合和應用的傾向越來越明顯,特別是SteveBegg教授在決策心理及行為判斷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為投資決策開辟了新的視角。(3)基于資源配置的視角,全面理解不確定環境下風險管理理念與方法,將財務影響、運營影響與戰略影響等投資決策因素綜合考慮,加快公司價值增值能力的速度,發揮經營管理機制的加速器作用。因此,基于以上對于投資決策模式創新特點的分析和企業未來所處時代環境的判斷,今后的決策模式創新需要以戰略為導向,將投資決策、戰略規劃和風險管理相結合,通過一定的流程化管理解決資源環境的復雜性,管理者通過確定競爭行為、描述競爭策略使公司一系列的目標具體化,并采用決策模型解決復雜的公司多目標協調問題,提高投資決策效率,實現從投資決策風險分析到主動性管理的革新。
(三)EVA與投資決策的融合———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投資資本回報率、單位成本、產量增長率、儲量替代率、平均稅率等財務及生產經營指標仍然是國際上行業投資決策和對標評估的關注點,由此進行企業能力的博弈。價值導向的EVA指標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在衡量價值時簡單易操作,不必過多依賴于對市場表現的估計,是傳統方法的有效改進。盡管大量的學者研究基于EVA的管理機制,通過EVA提供科學的決策標準,同時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投入資本進行監測與控制,但目前EVA在企業投資決策中的應用研究仍然較少。國資委提出將基于價值管理理念和資本成本意識的EVA指標,作為國有企業業績考核的關注點。在這一背景下,研究采用基于EVA指標體系的投資管理,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穩妥地控制好投資規模,引導科學決策,而且可改進投資結構及分析流程,優化價值鏈,完善企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消除“實盈虛虧”的泡沫,引導企業不斷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大小企業所遭遇到的市場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企業紛紛選擇通過擴大投資再生產,從而實現產業的轉型,然而在這其中投資決策水平對于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由于投資決策是現代財務管理工作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對企業的投資決策給予一個所有科學依據的數據,從而降低企業投資決策過程的風險系數,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投資決策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
受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各企業均具備自己獨立的法人代表,因此每個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目標都是將利潤實現最大化,資產配置合理化以及資本運用有效化。然而近幾年來很多國有企業都在積極影響國家產業政策,對于資產重組以及資本經營方面均采用了很多種方式的大膽嘗試,雖然說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樣也有失敗的結果。對于失敗的結果,如果深究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其實大多問題都是出自投資決策方面,由于在投資決策之初都過于的盲目,對于資金投入的一個主次關系都不明確,而這樣就會變成決策障礙,那么所投資決策的內容就會變成一紙空談,導致的結果就會使投入的資金變得入不敷出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有去無回。在當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經營已經開始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格局,僅僅憑以往的單一經濟活動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如今的企I發展需求,在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企業要想在這場競爭中取得長久的勝利就必須適時的把握好每一個經濟增長點,找對投資方向,讓有限的資金給企業創造豐厚的利潤,因此投資決策在一個企業理財中所占有的地位就顯得無比的重要。
其實單純的就企業經濟活動來說,無論是什么行業它的表現無非也就是資金投入、資金運營以及資金回收等等一系列增值與保值的價值運動過程。而企業管理在關注商品生產與營銷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企業資本的動向,資產的配置與運用等,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化運動質含量的高低就變得非常重要。資金運動在這個過程中所表現出它不間斷性的一種特征,而這種特征它不受企業經營活動環節與時間段的限制,并且它所具備的經濟內容也有所區別。但是由于企業在每一個時空階段對于資金存量(指從物質載體上所表現出來的資產存量)的撐握必須在一個合理的度之內,并且這個值還需要讓它們相互之間的比例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而這個比例更需要建立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對這個比例進行適當的調整,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企業資金或資產達到增值或保值的目的,而這也正是財務投資決策最為重要的作用。
二、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的運用現狀
由于國內各企業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影響,大家紛紛對于自身企業無論是產品開發方面,還是生產投入方面都在全力以赴,但是在這其中也有不少企業直接將目標瞄準到投資決策方面。然而雖然這些企業將大筆的資金投入到一些項目上,但是收益并沒有像預期一般達到理想的效果,更有甚者直接將投入的資本虧損到血本無歸,最終這些項目反而成為了牽制企業發展的包袱。而這些問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投資決策前期準備工作不完善
一般來說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是為投資者預測將要投資項目的一種可行性分析,其運用科學的方法與專業的手段對需要投資的項目進行權威的必要性分析,其包括對該項目的投資規模、投資成本、投資結構以及投資預期收益等一系列的經濟活動中所將會要遇到的重大問題的一種測評。像以往的投資決策基本都只是采取一些較為常見的普通調查走訪、研究分析等方法,這些過于簡單的程序對于當代企業的投資決策來說就顯得有些單薄無力,同時企業在進行研究與分析相關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時,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仍然是系統化不明顯,思維不周密,與之有關的信息數據等依然存在漏洞與誤差,使決策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二)投資決策與企業會計未能達到有機融合
投資決策作為投資行動的偵查兵,它對于投資行動是否開展起著一個關鍵性的作用。因此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是建立在投資決策的根本上,而投資預測和評估以及優選還有決策,這是一套系統過程,我們通過這一套系統過程是對將要投資的項目從科學的角度進行一個最終的評估分析與優選。然而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實際運用時,并沒有像預期一樣采用了會計專業的方法與手段對將要投資的項目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評估,比如說是采用量本利分析法來進行項目前期工作的分析,從而造成投資決策最終的失誤。
(三)決策人員與管理人員對其造成的影響
很多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對于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都是比較熟知的,但是關于對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的了解以及財務管理對于企業最終的投資決策所能造成的影響,他們的認識度是非常不夠的;在他們的理念里,管理工作、財務工作以及投資決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明確,有的甚至還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財務管理工作被他們僅僅使用在了保證企業資金運轉方面,而關于投資決策方面完全沒有讓其得到實質性的應用。所以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在很多企業仍然還只是停留在了書面狀態,關于一些系統化與制度化的參與機制并還沒有成形。
(四)財務人員對其造成的影響
由于現階段很多財務從業人員受到自身專業能力的影響,對于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這一塊的知識較為淺薄,他們往往只是偏重于對歷史數據的一種記錄,從而導致他們對于大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的欠缺,因此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企業會計對于投資決策的參與程度并不高,影響力也不大,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三、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的運用對策
(一)強化投資決策前期的投資價值分析
企業進行最終的投資決策時最為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投資價值分析,它要求財務人員需要在掌握該項目基本情況的前提下,對該項目進行一個專業的分析與研究,包含項目的各項經濟指標,最終得出一份既科學又客觀的結論。這個分析是將項目直接放在了社會與市場這個大環境下,運用會計的專業段并從其特有的角度對該項目進行一個全方位的分析,分析項目的可行性與效益性,其重點在于分析它的投資價值,最終得出企業投資此項目是否存在效益。它可以從根本上降低投資的風險,從而達到提升企業投資收益的可能。
(二)建立投資報酬率模式分析,降低投資決策風險
企業會計人員應該按照投資的性質,對項目進行一個科學的估算,預測出項目將需要投入的資金數量以及時間,再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其需要Y金數量與投資的總額進行一個估算,從而得到更加準確的估算結果信息。其實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我們可以將內部報酬率IRR的方法引用進來,對于投入的資金成本進行最為充分的估算,從而得出較為準確的收益率,減少投資決策所存在的風險。
(三)加強會計理念與投資決策的有機融合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投資決策相關知識,讓他們能夠靈活的將會計相關專業方法運用在投資決策上來,比如說是他們在進行市場分析、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財務評價與效益分析、投資項目風險分析全過程時,都能將會計理念有機的與投資決策進行融合,管理人員運用科學的信息數據對投資活動進行可行性與效益性分析,讓企業的投資決策變得更為科學有效。
(四)提升決策者與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
財管管理投資決策的運用對于財務人員以及決策都有著一定的專業知識要求,因為只有當財務人員真正參與到企業投資決策中來,才能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制訂、投資分析、績效管理變得更為專業,因此就必須要求他們需要具備十分專業的能力才能財務人員更好的融入到企業投資決策中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這個市場經濟十分活躍的時代,財務管理投資決策是否正確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生存,已經成為一個企業財務管理和生存的命脈,對企業財務工作的進一步規范與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的有效運用,對于企業投資決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依據,因此,要真正重視財務管理投資決策的應用,只有將其有效的運用在企業會計工作中,方能企業得到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之構建
收錄日期:2016年8月22日
一、目前投資決策系統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意識不夠。很多企業決策者對構建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目前,各項投資決策只是建立在手工記賬的基礎之上,或借助于一些簡單的投資模型或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缺乏運用系統的投資決策程序。
(二)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還不是很高,缺乏既掌握財務知識又熟悉相關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三)整個行業企業的實施環境不完善。從企業內部環境來看,其在人員組成、技術、資金支持等方面都難以達到理想的要求,從而對會計信息化在企業內部實施的硬件以及軟件環境都存在欠缺的部分,難以充分地保障信息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從行業外部環境來看,我國在企業信息化立法方面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力度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并且沒有足夠強有力的會計信息化技術支持,這使得其在日常與工商、銀行、審計等部門的會計事務的處理過程中,因無法很好地實現各部門的數據交換,而對會計工作效率造成影響。
進行投資決策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合適的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就意味著企業在現在以及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缺乏對市場前景的掌控能力,缺乏發展甚至于生存能力。如何建立適合于當前中國企業的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并將其具體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去,本文將作一些探討。
二、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開發程序
(一)戰略規劃和開發方法。建設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項耗資大、歷時長、技術復雜且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因此,首先應制定發展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然后按照規劃有步驟地進行系統開發。
1、制定戰略規劃的步驟。把計算機應用到企業的投資決策中,一般要經歷從初級到成熟的成長過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發展道路可劃分為六個階段:初始階段、普及階段、控制階段、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因此,構建企業投資決策信息系統,無論是在確定開發策略,或者在制定信息系統規劃的時候,都應首先明確本單位當前處于哪一生長階段,進而根據該階段特征來指導建設。
2、制定戰略規劃的常用方法
(1)企業系統規劃法。主要工作步驟為:準備工作、調研、確定業務過程及重組、定義數據類、定義信息系統總體結構、確定總體結構中的有限數據、完成BSP研究報告。
(2)關鍵成功因素法。在現行系統中,總存在著多個變量影響系統目標的實現。通過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識別,找出實現目標所需的關鍵信息集合,從而確定系統開發的優先次序,并進行規劃。
(二)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流程
1、可行性分析。顧名思義,其主要任務就是對應用項目開發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進行明確。對可行性進行分析和明確是開發任務實現的迫切需要,它主要評介應用項目實現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和資源。可行性分析工作的開展必須是以充分的實地調查研究為基礎才可開展,實際調查是其獲取項目開展情況詳細資料的重要渠道。
2、數據流程。投資決策水平的提升是開發和建立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最根本的目的所在。總體而言,組織設計是新型投資決策系統設計的首要步驟,我們在對新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將對組織的設計看作是對系統進行創新設計的一次有目的的改變。為進一步促進計算機在投資決策信息管理中的應用,我們必須舍去物質要素的束縛,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廣泛收集與整理,對投資活動數據流程圖進行繪制,進而為接下來的數據分析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
3、數據字典。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對所繪制的數據流程圖當中的數據存儲、邏輯處理、數據流、數據結構以及其存在于外部的實體進行定義。數據字典在數據流程圖的輔助下,對于系統當中邏輯模型的描述可以從文字擴展到圖形當中,大大提升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
4、功能結構圖設計。以各功能之間所存在的從屬關系為依據所繪制的圖表,功能模塊就是圖中的各個框,在具體情況的影響下,其劃分形態可大可小,某項任務完成所需要的一整組程序多存在于大的功能模塊當中,而小模塊則是程序當中的每一個處理過程。
5、系統設計。系統物理配置方案包括:(1)系統設計原則;(2)系統輸入;(3)系統加工;(4)系統輸出。
三、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內容設計
在完成開發程序的一系列步驟之后,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需要進行相應的內容設計,使該系統財務方案的配置能切實滿足企業、公司投資決策需要。大體而言,企業做出投資決策需經歷以下五個流程:
(一)融資方式選擇。在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的決策過程中,首先要決定采取的融資方式。企業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后續的投資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在當前中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可供選擇的方式有三種:外部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內部融資。理論上,投資者應將三種融資方式的成本加以比較,進而選擇成本最低、性價比最高的融資方式。系統還可通過多種融資方案的比較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最優方案的選擇,但應考慮融資結構的搭配,包括融資種類、成本、時期等結構以保證企業資金的正常運營。
(二)投資方案選擇。在確定了融資方式,有了資金來源之后,系統應為投資者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投資決策系統可將人為干擾因素降到最低,從企業利益出發,嚴格依照選擇標準,做出最有利于企業效益的決策。從實質上來講,投資就是以犧牲當下現有資金的方式,以便在未來獲得報酬的一種行為,這一行為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為此,投資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將這一不確定性降到最低,使其有效性得到提升。有效的投資必須借助于科學、正確、合理的投資方案以及經營活動,通過對企業資本的合理使用,將資本提升到最大的利用價值。
1、有效投資決策方案的選擇標準。投資決策的制定是為了在不久的將來,更好地實現前期預定目標,其總體來說是在前期對市場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的,以一定的標準為依據,對若干投資預選方案進行不斷選擇、判斷、分析的一個過程。它決定著投資決策是否能夠有效。主要考慮的要素有:(1)投資的增值程度;(2)投資的風險性;(3)控制通貨膨脹的能力;(4)投資的資本成本。
2、有效投資模型。系統可提供多種投資模型,決策者可根據需要選擇恰當適用的投資模型,為項目決策服務。投資方案的最后抉擇是要通過凈現值的比較進行,所以各種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需要結合運用。有效的投資決策必須是先確定風險投資報酬率,然后再進行凈現值的最后抉擇。
(三)預算管理。在確定了投資方案后,系統需要對該方案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在項目具體上馬之前,系統應針對不同的項目主體,按照不同模式進行項目預算,以保障該投資方案的順利進行。預算與選擇的融資方案、投資方案密不可分。在企業選擇投資項目之后,有必要將戰略規劃轉換成詳細的年度經營計劃,而該計劃通常以預算的形式得以表現。因此,預算將投資項目的可能效果反饋給管理者,管理者據此信息對項目投資的流程及細節加以修正。預算的主要目的是規劃,另一重要方面則是控制,預算系統的基本目的是規劃和制定經營目標,并將此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從某種程度上說,實際與預算數字是有差異的,有必要分析差異原因,采取必要的正確行動,這一比較則意味著控制。決策者可以根據需要,在投資決策系統提供的一些預算方法中選擇合適的編制方法。但從系統構建的完整性角度考慮,在進行財務方案配置時,編程人員應將所有可能需要的預算方式都編進系統代碼中。
(四)成本控制。融資方式選擇確定了資金來源,投資方案選擇決定了具體項目,預算管理則對即將運行的項目有了大致的展望與規劃。在這三個步驟完成之后,投資項目則正式開始實施。按照管理會計本量利的理論不難得知,成本控制在投資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不對成本進行控制,預算管理的成果就會付諸東流,投資方案將不會給企業帶來切實收益。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要進行成本控制,即全面控制。成本控制也伴隨著項目運行的始終。因此,在項目的運行過程中,會計人員應當及時在投資決策系統中輸入與成本有關的相關數據,保證數據更新的及時性與時效性,隨時隨地發現問題,防微杜漸,努力將成本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效益評估。成本控制隨著項目投資運行的結束而結束,系統應對主體項目進行效益評估。首先確定該主體項目的盈利情況,其次對融資方式與投資方案進行反思,通過真實的數據,判斷一系列決策的合理性,為企業今后的投資決策提供經驗。對投資項目進行效益評估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決策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中任何一種,作為判斷投資方案效益的依據。(1)凈現值法。按照這種方法,所有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預定貼現率折算為它們的現值,然后再計算它們的差額。只有凈現值大于零的方案才可以作為備選方案;(2)回收期法。回收期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入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時所需要的時間。回收期法反映投資回收速度。它代表收回投資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回收期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投資回收期兩種。在效益評估完成之后,該系統針對主體項目的全程并未隨之結束。企業投資決策信息系統不僅起到投資決策的作用,更是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對企業經營、投資活動的記錄與監督。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系統應對項目主體的運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及時的記錄并備份保存,以保證企業在今后的決策過程中,不會重復之前的錯誤,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連續性、穩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企業必須正確選擇投資方案,盡量規避風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企業投資決策信息系統。
四、結語
企業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構建行之有效的投資決策會計信息系統對中國企業的健康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Beaver.會計收益數據的經驗評價[J].會計研究,1960.
[2]George?H?Sorter.Basic Accounting Theory[J].1966.
[3]Daniel Kahneman.Daniel Kahneman的啟發式及其偏差[J].美國經濟評論,2002.
[4]袁水林,王東升.試論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J].經濟問題,2001.
企業在所有決策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決策就是投資決策,因此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將充分發揮出管理的職能,嚴格把控投資決策環節。對于傳統的投資決策而言,其主要是利用凈現值法,對投資決策進行判斷,但是隨著社會以符合時展的需要[1]。因此企業必須要能夠以不同階段的市場信息為依據,對企業當前投資決策的價值進行靈活評價和量化,從而增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實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基于實物期權的企業投資決策分析
如果企業在對某個項目進行投資時,該項目具有投資不可逆的特征,并且難以確定其未來收益,則各種投資選擇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決策柔性,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投資選擇權具有一定的價值,能夠利用實物期權的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在企業研究研發決策的過程中,如果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并且市場環境不確定,可以適當引入實物期權理論[2]。該理論認為,由于投資具有不可逆性和不確定性,即使凈現值為正,其投資決策仍然具有價值。實物期權在企業投資決策上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市場具有完全競爭力;二是企業對投資機會擁有壟斷權。市場處于完全競爭條件時,投資不會影響到市場的結構和價格;同時在壟斷情況下,不需要對競爭或戰略的交互作用加以考慮。當然這兩種情況僅僅是一種期望,并且實物期權方法存在缺陷,其受競爭影響,難以找到自然的等價物。
由于投資具有可延遲性、收益具有不確定性以及成本具有不可逆性,實物期權會影響投資者的最優決策,因此其更適用于實際的投資決策。目前實物期權價值具有兩種評價方法:一是動態劃分;二是相機權益分析。其中動態劃分方法主要是借助時間的連續狀態,利用Bellman最優化原理,以實際問題為依據,對Bellman方程加以有效導出,最優控制決策,并用微分方程來求解出期權的價值函數。相機權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隨機停時,并在隨機時間段的基礎之上利用其期望折現價值,對期權價值進行計算。
二、基于博弈論和實物期權的企業投資決策分析
博弈論指的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某個組織或個人在規則約束下利用掌握的相關信息,實施選擇的策略,并取得相應的收益或結果。博弈論理論是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從經濟學理論角度而言,一個企業面臨的市場包括完全競爭、寡頭壟斷以及壟斷三種形式。如果企業的項目具有競爭的優勢,則其能夠取得一定的經濟租金。投資項目期權可分為共享投資機會和擁有獨占權的投資機會這兩類,并且實物期權也存在獨占性,不具備競爭威脅。如某個投資機會具有壁壘,其新產品專利的開發缺乏替代性,則其獨占性就是表示競爭難以在一定時間內對市場條件進行復制,或者是其技術過長具有為宜的技術訣竅[3]。但是在實際投資過程中,競爭者往往共同持有投資機會,這種期權具有共享性,并且其他企業的執行相關期權會影響某企業持有的期權的價值和能力,從而對該企業的價值產生影響。
一般而言,如果市場環境處于完全競爭或壟斷的情況下,則適用于標準的實物期權;如果在評價投資機會時,其處于非完全競爭的情況下,由于競爭對手的執行相關期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投資機會,進而會減少投資機會價值的威脅。而對于博弈論而言,由于存在一定的競爭壓力以及利潤激勵,企業對投資進行搶先研發,則會存在先動的優勢,即在很大程度上競爭會對投資等待期權的價值加以削弱。此外,期權博弈理論主要是將博弈論和實物期權進行有機結合,對企業研發投資決策的不確定性進行研究,從而有效解決先動優勢和等待期權價值之間的沖突,促進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期權博弈理論的應用潛力較大,其能夠利用期權價值的最大化,來對博弈論最大化的期望效用進行替代[4]。同時期權定價方法能夠對資金的風險價值以及時間價值特征加以考慮,對組織和市場之間的聯系加以強調,遵循市場運作的規律,確保企業投資決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人們對期權認識不足,因此要對環境的適應意識加以強化,并在企業投資決策中恰當使用期權博弈方法,建立有效的環境信息分析系統,促進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由于博弈論和實物期權理論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有效保證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在企業投資決策中有效應用期權博弈理論,將實物期權論和博弈論進行有機結合,確保企業財務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文杰,黃奕.基于投資者風險偏好和期權博弈理論的發電投資決策模型[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99-103.
[2]傅強,徐海龍.投資成本與收益不對稱條件下的企業并購決策――基于博弈論與實物期權模型的分析[J].技術經濟,2010,03:60-64.
[3]張琳,許月.基于實物期權的企業投資決策博弈分析[J].商業時代,2012,05:65-66.
一、確立投資決策管理目標應考慮的因素
目標的確立是一個分析、比較、篩選、過濾的決策過程,在確定投資決策目標時必須充分考慮影響目標確定的相關因素。
(一)環境因素
企業投資既受益于投資環境,又受制于投資環境。政治的穩定性、政策的導向、經濟的發展狀況、社會的安定程度、技術進步狀況、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資源及其他供給的充分性等都會影響企業投資的萌發、形成或實施,因此企業投資目標的設置應有利于適應外部環境,并能及時隨環境變化作出適當的調整。
(二)生產能力因素
要維持現有生產的順利進行,保持企業現有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及時對所使用的機器設備進行更新,對產品和生產工藝進行改革,不斷提高職工的科學技術水平等等。要實現擴大企業生產,培育和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就需要新建、擴建廠房,增添機器設備,增加職工人數,提高人員素質等等。企業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投資活動,才能創造增強實力、廣開財源的條件。因此企業投資目標的確立要有利于形成或擴大企業生產能力。
(三)相關關系人因素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股東、債權人、經理階層、一般職工等等對企業的發展而言缺一不可。因此合理的投資目標必須考慮與企業有契約關系的各個方面。從邏輯關系來看,當投資效果一定時,各契約方取自投資的利益是此消彼長的;而當投資效果增加后,各方利益都會有所增加,各種契約關系人的利益都會較好地得到滿足,這又有利于企業投資效果的提高,實現投資的良性循環。
(四)可持續發展因素
目標的確立應有利于維護企業持續的生存和發展。任何投資決策都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在投資時必須認真分析影響投資決策的各種因素,科學地進行可行性研究。對于新增的投資項目,一方面要考慮項目建成后給企業帶來的投資報酬,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投資項目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以便在風險和報酬之間進行權衡,不斷提高企業價值,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投資決策管理目標的構成體系
(一)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最終目標
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最終目標是要保障企業的長期生存和持續發展。企業持續發展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企業系統能夠由落后、低級的狀態,逐步演化到先進、高級的狀態。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衡量標準,可通過企業在技術、管理、資本、人才等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的提高來反映。從企業理財的角度看,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目標受企業投資活動的效益性和持續性目標的制約,即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最終目標的實現,受間接目標的制約。
(二)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間接目標
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間接目標是增強企業投資運動的效益性、持續性。投資運動的效益性是指企業投資按照“投入資金―投資項目運營―收回資金”運動軌跡循環過程中的價值增值特性;企業投資運動的持續性是指企業投資運動循環過程的不間斷以及投資獲得的現金凈流量和流速不斷增大的特性。企業投資運動效益性目標和持續性目標的實現,要受企業投資效果改善目標的制約,即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間接目標的實現,受直接目標的制約。
(三)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直接目標
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直接目標是改善投資效果,防范/控制企業投資風險。改善投資效果是指增強企業投資獲利能力;防范企業投資風險的產生是指避免企業投資狀況惡化現象和投資獲利能力降低現象的出現;控制企業投資風險是指在面臨投資風險的情況下,避免企業投資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和投資效果的進一步降低。改善投資效果,防范/控制企業投資風險目標的實現,要以減輕或消除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改善企業投資決策質量為前提,即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直接目標的實現,要以手段目標為條件。
(四)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手段性目標
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手段性目標是減輕或消除企業投資運作過程中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改善企業投資決策質量、增強投資項目實施能力。減輕或消除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是指通過加強對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市場因素、技術因素等的預測和分析,以增強企業投資決策者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應變能力,做到及時、準確、有效地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抑制企業投資風險的生成與傳導;改善企業投資決策質量是指通過建立目標明確、方法科學、信息完備、主體合理的投資決策系統,以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質量,并增強企業投資獲利能力;增強投資項目實施的運營能力等,是通過建立有效的行為激勵與利益約束機制,使投資項目各運營主體都能意識到投資項目失敗的后果對其各自利益的威脅,由此而優化企業各個利益主體運營項目的能力,增加其對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源投入。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的手段性目標的實現是企業提升投資決策效果策略實施的直接結果。
總體來看,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策略目標層次體系中,上層目標對下層目標具有指導和約束作用,下層目標對上層目標則起到保障和支持的作用。即企業投資效果提升的手段目標是直接目標實現的基礎,直接目標的實現又是間接目標的保障,間接目標的實現又將促進企業最終目標的完成;反過來,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最終目標的完成又將更有利于實現其間接目標、直接目標和手段目標,以此實現企業提升投資效果的良性循環。
三、實現企業投資決策目標的策略構建
(一)信息策略構建
暢通的信息源是企業投資決策過程重要的輸入信號,因此,信息已成為投資決策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企業是市場經濟中的元素,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面對變幻紛繁的市場,企業如何取得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是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的普及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決策者對信息的依賴成為可能;而科學決策本身又要求決策的定量性、正確性、時效性,需要信息系統向決策核心系統提供及時、準確、完備、有效的信息。
1.建立有效的決策信息系統,采用先進的信息收集手段
決策信息系統從組織結構分析來看一般是由互相聯系、互相配合、協調一致的三個方面組成:一是企業統一的信息機構;二是參謀咨詢系統內部的信息機構;三是社會情報網。這三個方面形成一個統一的信息網絡,并與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系統,為企業投資決策系統服務。
2.采用合理的信息獲取方法
獲取有效數據和可靠信息所采用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訪談、現場考察、職工調查、查閱相關檔案、問卷調查、現行行政工作渠道等等,上述幾類方法的單獨使用都無法取得理想效果,必須根據項目的特點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得到符合實際的有效數據和可靠信息。同時,還要結合現有的其他信息資源,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3.及時進行信息分析與處理
通過上述各種方法獲取的各種信息必須進行分析與處理,辨別真偽,去粗取精,這樣才能轉化為對投資決策有用的信息。首先,應當不斷地、深入地進行調查,從國際經濟形勢變動、國家政策的變動、市場價格變動、購銷情況及居民家庭的購物計劃中發現社會需求結構變動的苗頭,推測投資結構演變趨勢。其次,應當注意觀察其他行業或企業的投資動向,廣泛了解科技人員的新產品開發意向,從中發現對投資結構可能帶來較大影響的因素。再次,應當比較研究經濟發達國家投資新動向,為預測國內需求結構及企業投資結構演變趨勢提供參考。
4.善于挖掘信息資源和潛在能量
在分析過程中,企業應當設法挖掘信息資源和潛在能量,重視發揮信息的延伸增值效益。所謂信息延伸增值,是指通過對經濟、社會、市場等信息的全面分析,綜合思考和深度處理,預測某投資項目的未來前途及其發展趨勢,從而拓寬投資決策者的視野,適應市場變化規律和消費者的多元要求,選擇新的投資開發途徑,創造出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新的增值目的。
(二)方法策略構建
1.決策方法的基礎
決策方法科學性和有效性是建立在調查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基礎上的。要想收到比較好的調查效果,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調查對象或目標,以及調查費用幅度和時間要求;其次,應確定所需要的資料及搜集資料的方式,最好事先設計好調查問卷,制定出調查計劃。在實施調查時,要注意調查人員的素質,應該選擇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敬業精神的較高素質的人員從事調研,要注意及時對調查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分類、綜合整理和分析;最后,應寫出調查報告。此外,還應作跟蹤調查,也就是根據政策、經濟形勢及市場發展情況對調查結果進行反饋,以便改進下一次的調查工作。
2.預測方法的體系
科學的預見能力是建立在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體系之上的。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在實際工作中應同時使用,相互補充。定性分析是指決策者根據經驗和分析能力,通過對影響市場變化的各種因素的分析、判斷、推理,來推測市場未來的發展變化。定量分析法則是根據一定數據,運用數學模型來確定各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并據此預測市場未來的變化,其缺陷是當歷史資料不完備、數據不準確時難以使用定量方法;同時某些影響預測目標的因素與預測目標之間很難找到明確的數量關系,則只能通過定性的分析進行預測。
3.決策指標體系
投資決策評價和選擇的指標很多,但如何選用,應根據企業自身和投資項目本身的特點進行選擇,具體應注意以下有關問題:
(1)應從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國外和其他行業的投資評價指標為參考,結合企業投資項目所處的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來設置投資決策的經濟評價指標,使之既能反映各個項目自身的特點,還能與企業發展的現實情況相適應。
(2)考慮到企業項目投資的多目標性質(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衡量項目的效益時,除了設置目前項目評價中反映項目經濟效益的一些常用指標外,還應加入反映社會效益的指標,作為項目評價的依據。
(3)設置指標力求簡明適用,便于操作。考慮到企業的特點以及目前企業投資決策人員的素質情況,項目評價中采用的指標既要便于計算又需簡明適用。
(三)環境應對策略構建
投資環境主要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自然環境。政策環境體現了政府對投資的宏觀調控,進而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社會經濟環境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也會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社會自然環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自然”基礎,經常以先決條件的面目出現,基本不受主觀意志活動的影響。由于投資環境所具有的特性,企業改善投資環境的策略應該是把投資環境單獨抽出來作專門的研究和評價。企業有必要從系統觀點出發,建立一個投資環境連續跟蹤評價體系,以使企業的投資決策能夠適應政府環境的變化發展,協調環境要素,增加企業調控投資活動的有效性,從而達到改善投資環境的目標。
(四)經營運作能力策略構建
項目雖然經過精心挑選、充分準備和系統評估,但在執行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風險。這些困難和風險既有來自外部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自然環境等的變化),也有來自內部的(項目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經驗不足;沒有能力采購到項目所需的資源;資金不到位或轉移資金挪作他用;任意擴大或改變執行計劃等)。這些都會影響投資效果,使項目的執行過程與投資決策過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評估報告、項目的初步設計等的設想存在一定差距,使項目不能及時地、保質保量地完工投產和有效運營。總之,要搞好項目實施運行管理工作,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有人管事;二是要有錢辦事;三是要有章理事;四是要有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使之能夠成事,但歸根到底要加強投資項目實施運營的獲利能力。增強投資項目實施運營獲利能力的措施包括搞好投資項目的監測、投資項目實施運營的問題診斷和針對問題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吳仁群.投資決策:不確定性與競爭[M].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
[2]劉寧.工程目標決策研究[M].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
[3]徐緒松.投資科學[M].科學出版社,2008.
一、投資決策的相關概述
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為了實現其預期的投資目標,運用一定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程序對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目標、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成本與收益等經濟活動中重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判斷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針對性。投資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投資目標就無所謂投資決策,而達不到投資目標的決策就是失策。第二,現實性。投資決策是投資行動的基礎,投資決策是現代化投資經營管理的核心。投資經營管理過程就是“決策―執行―再決策―再執行”反復循環的過程。第三,擇優性。合理地選擇就是優選,優選方案不一定是最優方案,但它應是諸多可行投資方案中最滿意的投資方案。第四,風險性。投資環境是瞬息萬變的,風險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觀性,是無法避免的,投資決策應顧及到實踐中將出現的各種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變化,人們可沒法去認識風險的規律,依據以往的歷史資料并通過概率統計的方法,對風險作出估計,從而控制并降低風險。
二、企業投資決策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投資決策屬于戰略性決策,其核心內容是依據投資主體的發展方向及行動方針確定投資總規劃。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受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外部因素,以及企業自身的投資決策組織機構、機構責任體制等內部因素的影響,投資決策風險的科學化、民主化、合理化水平還很低,投資決策風險控制約束較為軟弱。目前,企業投資決策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投資信息不對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信息對任何投資者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全方位的投資信息,才能及時、靈活地處理投資中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才能有效地確定調控的手段和力度。然而,由于投資者獲得信息的渠道不同,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完整,甚至是扭曲的信息,這就使得投資調控和決策上在某種程度上缺乏科學性和預見性。
2.投資決策者素質低,決策水平不高。目前,有的企業對投資決策問題重視不夠,沒有專門投資決策部門,缺乏投資決策方面的專業人才。企業所謂的決策層,也只是一些不懂或只懂一些投資決策知識的人臨時聚集起來。由于缺乏決策方面專業知識,對決策的過程和環節也缺乏認識,往往導致技術性決策失誤。
3.對投資分析預測不夠。有的企業在分析預測企業的投資時,沒有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機會成本、邊際效益和投入產出,也沒有考慮投資回收期的長短,在決策時沒有超前意識,使所投資的項目不具有前瞻性。這樣,使得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具備競爭性。
4.投資決策制度不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不規范,內控制度不健全,也是投資決策失敗的重要原因。有的企業投資決策者為滿足強烈投資欲望,沒有對投資進行嚴密的可行性論證和實事求是的研究,而是按照領導事先確定的意圖,編造出一份令領導滿意的報告,最后導致無效投資,使企業背上債務的包袱。
三、避免投資決策失誤的對策
1.正確分析政策環境。國家經濟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投資等政策往往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只有把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才能大膽地作出政策允許的投資決策,以減少風險;企業還可從國家的優惠政策中獲得多方面收益。如果不研究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主觀片面地決定投資,十有八九就是要失敗的。
2.強化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國家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投資決策失誤應承擔的經濟和刑事責任,以法律的強制手段約束投資者行為;另外,企業也應強化預算約束,建立利潤最大化目標引導體系,增強投資風險意識,強化投資需求的自我約束。
3.培養高素質的決策隊伍。在企業投資決策中,專家、技術人員、管理者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決策的成敗,要保證企業決策的正確性,必須有一支作風好、技術硬、懂管理、會經營、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決策者隊伍。這支決策隊伍既懂黨的方針政策,又有較高駕馭市場的能力;既看重企業眼前的利益,又有發展企業的長遠規劃;既講個性,又講團結;既講競爭,又講合作。這樣的決策隊伍就能使投資決策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4.創造市場需求。企業的投資決策必須以市場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產品價值實現的程度的高低是直接衡量投資決策正確與否的重要標志。當前,在買方市場條件下,消費者的消費層次和消費結構不但是多樣性的,而且是不斷變化的,企業的投資行為要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那就要求投資者必須很好地了解市場,捕捉市場信息,在市場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的引導下,正確做出投資決策,以此成為市場競爭的贏家。如中國的海爾、長虹等明星企業的產品之所以能占據國內市場或打入國際市場,取得驕人業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都是以市場為導向,創造了市場的需求。
5.充分重視投資風險。在投資決策中,必須將風險和它的預期收益進行權衡比較。只有充分估計投資決策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才會使投資者考慮得更加周密,才使企業經受時間的考驗,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投資是推動和實現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長期投資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投資決策對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有很大影響,是一個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決策問題,受到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變動的影響,因此企業不可避免地要盡可能全面考慮其影響作用,以保證決策的有效運行。但只要決策者們真正把決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來做,克服投資決策中的問題,把握好投資的時機,企業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收益。
參考文獻:
[1]陳伏.企業項目投資決策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中國科技信息,2007.19.
[2]張存英.對企業長期投資管理中問題的思考.交通財會,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