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7:19: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信息時代青年人的媒介素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新媒體概念及特征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相對于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去中心化、平民化、個性化、即時性、交互性和族群化。傳統媒體的受眾是分散的個體,但新媒體的受眾之間的橫向聯系很強,呈現出組織化、族群化的特點。
全面分析新媒體環境的復雜性,可以使高校共青團工作更加有針對性。伴隨著網絡的發展,互聯網以零時差、零距離的優勢和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形式新穎的特點,深受青年的青睞。
二、“90后”大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以“90后”為中堅力量,他們生活在現代化的中國。這一特殊時代使他們每天接收著海量的信息,感受信息時代的日新月異,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敏捷。青年的進步在改變著時代,同樣時代也在改變著他們。
1、價值取向的多元化
當代青年,是受改革開放成果惠及的一代。他們生活的年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市場經濟活躍,自由、民主、平等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他們的思想趨于自主,擅于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維審視世界。他們基于自身的成長環境、知識背景和個性需求的差異,價值取向的選擇也就日趨多樣化。
青年人知識面廣,思維活躍,有激情,有朝氣,接受新鮮事物快,敢想敢干。然而由于他們涉世不深,缺少磨煉,市場經濟延伸出的拜金思潮、利益的角逐,封建文化殘余帶來的迷信、愚昧的思想,也日益侵蝕著當代青年,使他們的價值取向高尚與低俗并存、差異與爭鳴共生。
2、行為方式的多樣化
青年人的行為方式,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他們思想自由、信息豐富、生活自主、敢于冒險、勇于挑戰,所有這一切,使他們有迥異于其他群體的行為方式。
(1)娛樂性。文化娛樂活動的多樣性,為青年人提供了寬松、和諧的生活環境,尤其是數字化生活,已成為他們追求的時尚。從80年代的朦朧詩、搖滾到21 世紀的網游、超女和博客、微博;從“我累、我煩、我郁悶,我要秀”、“別人都在表演,我不能當個看客”到“什么都不為,就是想折騰”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文化熱點事件、網絡流行文化,逐步成為青年人追逐的對象,和喜歡的表達方式。
(2)融合性。貿易的發展,訊息的交融使世界各地的青年融為一體,穿著同樣的品牌,共享同樣的賽事。“貿易、旅游和電視,為這種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提供了條件,而且這種世界化、全球化的新生活方式正以極快的速度在世界普及著, 并輻射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①
(3)自主性。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青年渴望生活的世界自由、民主、和諧,精神和物質文明能夠共生,并能平衡的發展。這是他們對原有社會生活的清醒反思,絕不僅僅是他們觀念的一種變化,他們渴望付諸行動,使之得以實現。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困境
新媒體時代,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環境和對象有很大的改變,對其行政化組織體系中的聚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更對高校共青團實現組織、引導、服務青年的職能提出了挑戰。
1、信息調控機制缺乏
新技術應用下的新媒體產品,如以“陌生人單向跟隨”為典型特征的微博、以“用戶共建”為特性的網絡視頻和SNS社區等,使青年人突破了傳統社會中狹小的人際交往范疇,空前強化了自主意識,信息交流變得日益廣泛。②網絡交往的零時空、零距離的交互模式,青年信息來源的廣泛性,輿論引導的不確定性,缺乏信心調控機制的狀態,使高校共青團工作變得日趨復雜和多樣。
2、工作方式受到沖擊
傳統團組織的工作方式,是通過行政層級的組織方式開展工作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團組織的工作方式面臨著挑戰。新媒體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平等性等特征,給青年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表達帶來了新氣象。網絡化的青年團組織日益受到追捧,并得到越來越多青年的認可,使得高校共青團行政化組織體系中的聚集方式和工作方法受到沖擊。
3、主客地位發生改變
傳統的高校共青團工作采取的是組織傳播、人際傳播、自我傳播和口碑傳播,專職團干一對一或一對多,對內容具有可預見性,占有主導地位。當新媒體出現后,改變了高校共青團的主導地位,學生的表達更為輕松。遠離了團組織的權威,青年大學生更渴望自我傳播和自我管理。他們在新媒體上曬心情,發感慨,新媒體因此成為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場所。新媒體的交流,是平等的交流,不再是團組織的耳提面命、高高在上的對話。
四、如何提升高校共青團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們要順應時代走向,拓展新的宣傳和組織途徑,服務青年。可采用無線多媒體傳播技術通過移動通信手段搭建信息傳播平臺。以手機、網絡等為媒介,關注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宣傳報道,豐富宣傳內容等。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在高校網絡上開設專欄,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使廣大青年在輕松的氛圍下獲取有效信息;另外還可以通過對各類評獎評優設置網上留言、投票等活動,增強參與性與互動性。
1、提高青年的媒介素養
加強對青年的媒介素養教育不是簡單的拓展青年的知識空間或增設相關課程,而應該從青年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文化傳承的高度來重視這個問題。青年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方面高校共青團組織積極與網絡宣傳部門加強合作,建立和完善信息傳播機制,加強輿論宣傳并引導青少年科學的網絡行為。在監管的同時,更需要團組織不斷加強青年的媒介素養教育,提高青年辨別信息的能力,與其被動的監管,不如主動引導、告知、教育青年,讓他們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能夠在信息化的浪潮下自由翱游,而不身受其害。
2、推動團組織融合發展
新媒體在青年的學習、生活、交流中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聯動效應,要有效利用傳統媒體,不斷加強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的能力,使新舊媒體能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全方位地加強和改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③高校共青團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新舊媒體之間的差異,充分利用新舊媒介之間的優勢互補,使高校共青團工作與新舊媒體協同作戰,形成共青團工作公信力強、導向鮮明的特點。
3、尊重青年的新特質,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
新媒體嶄新的信息傳播模式,不斷的形成新的網絡文化形態,有效利用新媒體形成的網絡文化形態對高校共青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團的工作人員要主動占領新媒體環境中的工作陣地,創新工作形式和方式,使交互共享、對話平等成為共青團工作的主流,實現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間的統一。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技術及平臺,加強輿論構建,實現信息的有效流通,不斷促進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創新工作方法,營造健康的氛圍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代青年大學生是網絡用戶中最主要的群體,青年大學生們意愿的表達方式、人際交往的主要手段等都發生了變化。QQ群、MSN群、博客、微博、播客、論壇等成了青年大學生們意愿表達的路徑。但其人際交往方式更多的還是發短信、打電話和QQ聊天,傳統的面對面聚會、聯誼以及寫信等溝通方式則不受他們青睞。因此,高校共青團工作要根據時展,切合學生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運用微博、播客、飛信、博客等新的媒體形式與青年學生溝通、交流,真正實現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叫好又叫座。
5、尊重學生的需求,拓展服務大學生的渠道
目前,共青團在服務青年大學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開展了大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團活動,但相對來講青年大學生們對于共青團開展的活動參與度和滿意度并不高,更有人不愿意參加。因此,高校共青團應該充分尊重青年大學生們的需求,利用網絡搭建平臺,打造精品活動,拓展服務青年大學生的渠道。青年大學生們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需求特點,高校共青團應該全面把握青年大學生個人成長、事業發展、社會參與、權利表達等普遍需求,根據其特點設計相應的活動和教育對策,以改進工作內容為突破口,實現組織、引導、服務青年的職能,把具體的工作做深做實,以提高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傊咝9睬鄨F工作應該要創新工作內容,打造精品項目,拓展渠道,更好的為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就業服務。
結語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不是宣傳、輿論引導的變化,而是面對時代的進程,高校共青團工作理念、現實的變革。只有真正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并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為他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全面發展和健康成才的環境,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能使高校共青團工作貼近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導青年的中心工作真正深入學生內心。
參考文獻
①約翰·奈斯比特:《2000年大趨勢》[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
②吳雨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共青團工作工作的創新路徑》[J].《傳媒觀察》,2012(7)
引言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獲取、分析、評價和傳播各種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種媒介信息服務于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對人們接觸媒體、理解媒體和使用媒體時應當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素養的一種培養和教育。在青年軍人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軍人要有很強的媒介素養意識和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種媒介。
一、加強青年軍人媒介素養教育的時代意義
1、媒介素養教育是信息社會的時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大眾傳播媒介已成為人們了解國內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眾傳媒重新塑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直接來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導,人們對外界環境所作判斷的正確與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對這個世界反映的客觀度和準確度,即使在管理嚴格、紀律嚴明的軍營中也不例外。
大眾傳媒的信息傳播與休閑娛樂功能也已成為當代人日常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置身軍營的官兵接觸和感知外界社會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很大程度上成為官兵建構自身思想素質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響源。當前,我國傳媒在產業化、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滲透到人們的社會生活,當然也包括軍營生活。
2、媒介素養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線的有效手段
在國家安全面臨新挑戰、軍隊建設轉向新戰略的二十一世紀,我國十分重視信息的對抗與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認,我國目前對衛星電視、越洋廣播、互聯網絡的控制和屏蔽能力還很弱,與西方國家之間亦存在著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實上的西強東弱的局面。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中,西方的新聞媒介、文化產品日益滲透并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通過各種新型信息媒介,更影響著具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軍人群體。
應對這種形勢,我們可以采取兩種主要措施,一是對媒介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在全球開放的輿論環境下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輿論陣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別是軍人的思想意識中建立一種強有力的“防御機制”,使他們有能力識破某些信息的“溫柔外衣”下包藏的禍心,并能主動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傳播我們自己的聲音。
3、媒介素養教育是培養踐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
在我軍建設八十多年的歷程中,新聞宣傳和文化建設在傳播國防知識、樹立軍隊和軍人形象、宣傳國防政策、培育戰斗精神、鼓舞全民國防意識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上世紀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高山下的花環》、《凱旋在子夜》等文學、影視作品謳歌了時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時尚,對提升國防力量、樹立國家形象和威望、喚起青年的社會責任感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后,在經濟大潮中,與軍事和軍人有關的新聞、專題以及文藝作品仍然受到社會和年輕人的歡迎,軍人仍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說,在二十一世紀,大眾傳媒以無處不在的影響力給軍事信息傳播提供了新舞臺和新挑戰,同樣,也為我們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建設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宣傳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塑造新一代軍人,提供了歷史性契機。
4、媒介素養教育是提高當代軍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證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是通過主體對知識、信息的內化,進而改變其認知、態度和情感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解決了理想信念的確立,而媒介素養教育則能夠確保青年軍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棄垃圾信息、抵御敵對信息、傳播正義信息。
媒介素養教育產生于大眾傳媒時代對傳媒經驗理性認知的需求,是當代人面對日益強大的傳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和防范措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達成自身與現實環境以及傳媒營造的擬態環境三者的協調共存。因而,從根本上說,媒介素養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在性質上不同于部隊針對各種主題或形勢的要求而進行的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較而言,媒介素養教育側重于受教育之后一個知識盲區的填補,一種新的認知能力的獲得,一種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
二、對青年軍人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途徑
抑制媒介不良影響的措施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加強對傳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內容登堂入室,進入大眾傳播渠道;二是在受眾中間普及媒介素養教育,讓更多的受眾擁有現代社會一項重要的生存本領-媒介素養,成為積極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筆者認為,在青年軍人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認識,把青年軍人媒介素養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強對媒介素養教育的宣傳和推廣,整合、利用各種媒介素養教育和學習資源。筆者認為,在青年軍人中開展媒介素質教育的途徑很多,不一定要設置專署機構,重要的是提高對媒介素養教育重要性的科學認識,并將之結合到軍事教育理念中,將具體工作融合到部隊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內涵,豐富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創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軍人的特點,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二)更新教育內容,建立結構合理、訓教一致的培養體系
相關部門和機構必須加強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訂相應政策,形成具有軍隊特色的媒介素質教育體系,普及運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軍事院校教育是我軍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軍校畢業生是我軍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開展媒介素養教育,首先要從軍校學員的培養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機構在新聞傳媒以及心理戰、輿論戰理論與戰法研究等方面已經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學積累。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應該盡快使這些資源能很好地利用起來,建立具有軍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養教育模式,開發相關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學資源。
(三)優化培養環境,營造媒介素養培養的良好氛圍
在加強媒介知識普及的基礎之上,在院校、部隊的文化建設、日常生活中營造健康、科學的媒介信息環境。利用校園和部隊營區網絡資源,讓基層官兵參與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動中。目前,隨著部隊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部隊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飛速的進步,不僅部隊的軍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計算機或網絡來進行,局域網也給廣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聞、生活和娛樂信息。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信息傳播者和受眾的身份變得模糊,瀏覽信息的人同時也可以信息、參與網上討論等等。
結束語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青年軍人正處于日益復雜的大眾傳播媒介環境,能夠在各種復雜局面面前保持軍人本色、保持清醒的頭腦、抵制各種侵蝕和誘惑,是新世紀對軍人提出的新考驗,也是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基礎。通過在青年軍人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讓他們了解新聞傳播的基本知識和規律,學會正確分析和判斷信息真偽、識別正確與錯誤、有效地利用信息為學習和工作服務,樹立信息安全意識、掌握信息安全技術,是全面提升部隊綜合戰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證和技術支撐。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在信息社會和媒介時代,高校德育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和挑戰日增,再也無法躲在高校的圍墻和象牙塔內孤芳自賞,自吟自唱了。大眾媒介帶著強勢不斷傳播著各種魚悶混雜的信息。強力地沖擊和蠶食著學校德育固有的領域,使德育的效果大為降低,也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德育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德育也是一種傳播方式,只是和大眾傳播所借助的載體、功能、目的和價值有所不同,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分析和探討。
一、媒介環境與高校德育環境的差異性
大眾傳播是大規模的媒介組織向大范同的受眾傳遞大批量信息的過程,如由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介組織向社會發出的大量信息,由這些媒介發出的信息所形成的社會環境就是媒介環境。在媒介社會,媒介信息和人們如影相隨,無處不在,媒介環境在包圍在人們,并時刻作用和影響著一切。高校德育環境主要指學校開展道德教育的內部環境,是相對于外部的社會環境而言,媒介環境與高校德育環境雖然都是一種環境。但還是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性。
1.媒介環境的無限性和學校德育環境的有限性
媒介環境在空間上具有無限性,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無不被包容在其中,媒介環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媒介環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形巨網。對現代人而言,包羅萬象的媒介事件與媒介人物正像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空氣,無時無處不彌漫在人們的周圍。學校德育環是社會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就同墻內的校園空間環境而言,是有限的,學校德育環境雖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同樣處在大的媒介環境之下,并受其影響和熏陶:因此,在內部營造良好學校德育環境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應對外界媒介環境可能對高校德育所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2.媒介環境的長期性和學校德育環境的階段性
媒介環境就時間而青,具有長期性。它可以貫穿人的一生,時時刻刻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學校德育環境卻具有階段性。最多貫穿于人們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習期間的所有過程,而一旦人們離開了校園,進入了社會,學校德育環境就消失了,開始了社會化的學習過程,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校德育的功效性將得到檢驗,人們在學校所獲得的德育價值能否在媒介環境中喪失或具有持久性,也有待觀察。如何以學校德育環境的階段性教育來應對媒介環境的長期性影響,好似一場艱難的博弈。勝負難料,值得教育者,特別是德育教師深思。
3.媒介環境的滲透性和德育課程的灌輸性
媒介環境的滲透性,表現在其擴張力的無孔不入,是全天候、立體式、長期性的覆蓋,令人無法躲藏和回避。正如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言:媒介就是信息。在信息時代和媒介環境下,媒介與信息如影相隨,信息已成為人們的生存要素之一,人們所呼吸的也仿佛都是信息。媒介環境的滲透性,還表現在其媒介表達手段的多樣性所產生的吸引性。媒介憑借其音頻、視頻等技術手段,以及故事性和娛樂性等方式,對受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在潛移默化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相比之下,學校德育環境過于單純和封閉,德育手段也比較單一,只限于課堂上的講授和灌輸。授課好的老師。憑借個人魅力或講課技巧,也許會使課程生動些,但有些德育教師的教學效果乏善可陳,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媒介環境的多樣性和學校德育環境的單一性
媒介環境的多樣性是由其中的信息的多樣性所構成的,媒介環境中的信息可謂五光十色,既有正面的文化和道德信息,也有中性的各種信息,還有“很黃很暴力”的負面信息,以及“娛樂至上”的不良傾向。學校德育環境單一性主要是指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在德育課的內容表達上全是正面的信息,如“又紅又專”,培養“四有新人”和提倡“八榮八恥”等。德育環境的單一性和德育正面信息的傳播,有利于學生的正面培養和成長,但也容易受媒介環境多樣性的侵襲,效果能否持久也有待于檢驗。
5.媒介環境的強勢性和學校德育環境的弱勢性
媒介被稱為“第四種權利”,可見其在社會中的強勢地位,從上面所分析的媒介環境的幾個特點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媒介環境的強勢地位。正是挾著這一強勢地位,媒介環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無不打上媒介信息的烙印,受其影響和控制,不管你是否情愿,所謂“愛你沒商量”。德育環境的內在的弱勢性在于,盡管我們一再強調“德育為先”和“育人為本”的理念,但在實際工作中,德育課程無論是在學校的教學大綱上。還是在老師和學生心目中,并不占有重要位置,在有些領導眼中,甚至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老師姑且教之,學生姑且學之。德育環境外在的弱勢性是于媒介環境的強勢性相比較而言,這一強弱關系的對比,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在現存條件下。學會適應、突圍,或強化或轉型,但不能困守和自憐。
二、媒介傳播功能與學校德育功能某種契合性
大眾媒介有四種傳播功能,一是監視環境,二是聯系社會,三是傳遞遺產,四是提供娛樂。在四種傳播功能中,傳遞遺產功能與學校傳遞知識和價值的功能相契合。傳遞遺產是指“建設遺產,如科學知識、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這種功能過去主要由人際傳播來表現。如家庭,學校中的傳播都在向新一代傳遞社會的精神遺產,而現在傳遞遺傳的功能也越來越明顯地轉向大眾傳播來承擔,如書籍雜志、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在向兒童灌輸知識、培養情趣、塑造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上,已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其實,大眾媒介不只是向兒童。而且是青年人,包括各類學生來傳遞遺產,大眾媒介中的互聯網更成為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時刻在影響和改變著他們的價值觀。學校的主要功能就是傳遞遺產。包括道德價值的傳遞。只不過在媒介環境中,這種傳遞遺產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削弱和邊緣化。雖然媒介傳播有傳遞遺產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取代學校德育功能。學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在于給成長期的學生提供系統的基礎性的道德行為規范和價值支持,這是媒介傳遞遺產功能所無法取代的。媒介傳遞遺產功能,雖然也可以發揮傳播道德的作用,但畢竟是松散的和不系統的,有時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媒介傳播既然與學校德育都有傳遞遺產的功能,有某種程度的共生性和契合性,就應探討二者之間如何相互配合,更好地進行道德傳播。我們應該研究的是“是否有一種傳播媒介,不管它傳播什么樣的信息,在傳播這個信息和影響受眾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否在傳播某種信息或者產生某種影響方面,有一種媒介是最好的?這些問題對教育工作者、宣傳人員和廣告客戶來說,特別重要。例如,如果是目的要盡可能多地傳遞事實性信息,那么,講演、印刷品、電影和錄音帶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變受眾的態
度,使用電視、招貼畫、廣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對于某一些受眾,是否有一種媒介比其他媒介能達到更佳效果呢?”t’如果當我們能自如地運用各種媒介來發揮媒介傳遞遺產功能和學校德德育功能時,也許我們就找到了媒介傳播功能與學校德育功能某種契合性。
何謂“角色病毒”?據醫生稱,這是由于患者過度接觸情愛、恐怖、武俠片及電腦游戲、網上聊天所導致的心理偏差和精神異常。少兒心理發育尚未成熟,長時間沉迷于某部電視片或電腦游戲所塑造的角色中,心理上就有了成為“這個人”或愛戀“這個人”的強烈念頭。從精神醫學上講,就是“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戀”――即把現實中的自我“投影”進虛幻中的角色,產生幻覺。比如一些孩子看了美國影片《哈里?波特》后,就向父母吵著要上“魔法學?!?,要學影片中騎著掃帚“飛”上天去的魔技。②
發生在兒童身上的這種“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戀”行為,是兒童在與社會聯系、互動過程中,特別是與大眾傳媒接觸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病癥。
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傳統意義上的藝術作品有了新的承載形式和傳播渠道。電視劇、電腦游戲來自于編劇、游戲設計者的藝術創作,是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樣式與現代媒體科學技術的有機融合,其本質上仍屬于藝術作品。
而藝術作品與讀者(觀眾、聽眾)的溝通主要是通過角色來完成的。角色的強烈溝通力量是藝術作品產生感染力的基石。古靈精怪的“小燕子”、義蓋云天的大俠就是溝通藝術作品與兒童心靈的橋梁。然而有影響力的角色來自于藝術家的成功塑造,并非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兒童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并不都能認識到這一點。兒童在接觸電視劇、電腦游戲中的角色時,往往會產生心理的投射效應。
以兒童觀看電視節目為例,在觀看過程中,如果他處于相對封閉狀態,父母家人沒有提供理解電視節目的參考信息,而電視劇本身又具有模糊、含混、多義的特點,此時,兒童往往以自己的心理為依據來理解和推斷其涵義,這就是投射效應。成人都知道“奧特曼”只是一個動畫角色,現實生活中并沒有這樣神奇的人物。但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兒童一邊高喊“我是奧特曼”,一邊模仿奧特曼在動畫片里的動作。顯然,兒童認為,奧特曼的確存在,甚至自己可以成為奧特曼。此時,在最低限度上,他已陷入對奧特曼的“角色戀”之中。
大眾傳播時代的特殊環境
接受對象(電視劇、電腦游戲)對于兒童來說是模糊、含混、多義的,即不好理解的,這跟大眾傳播時代的特殊環境有關。
1.電影、電視等電子傳播媒介大大增強了藝術作品的真實性和藝術角色的吸引力。電影、電視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聽兼備、圖文并茂,電腦游戲也是如此。經此渠道傳播的藝術作品如根據連環畫改編的動畫片,顯然要比連環畫本身更具有“真實性”。主人公的一舉一動都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兒童面前,甚至其思想活動也表露無遺,其對兒童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增強。感染了“角色病毒”的兒童多是接觸電視劇、電影而致病,幾乎未見有接觸連環畫、小人書而致病的即是對此最好的證明。
2.兒童所處環境相對“封閉”,其行為方式受信息環境的控制太深。人類已進入大眾傳播時代,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無時不刻地生產著巨量的信息,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其中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就是信息環境的出現。所謂信息環境,即是在與自然環境相區別的社會環境中直接或間接地控制社會成員之行為方式的符號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過非人際關系向社會提示的環境。③
在兒童接觸電視等傳播媒介的過程中,很少有人對他的接受行為作出正確的指導。而大眾媒介所營造出的信息環境卻無時不刻地對兒童的行為方式施加著影響。它們把真實的、虛假的,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不存在的,兒童可以準確理解的、不能準確理解的東西不加區分地放到兒童的眼前。兒童處在這樣一種環境中,只有根據自己的經驗、心理對其加以區分和辨別。
3.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程度尚不足以應付如此復雜的環境,這是“角色病毒”產生危害的根本原因。其實感染了“角色病毒”的恐怕不僅僅是兒童,很多成人也會身陷大眾傳媒所描述的神奇環境之中。眾多的網蟲中,成年人占有不少的比例;因為精彩的電視節目而減少外出游玩的成人也比比皆是。但由于成人的心理發育遠較兒童成熟,所以他們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與環境的關系,免受“角色病毒”的心理傷害。而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育程度很低是毋庸多言的。針對兒童接觸大眾媒介的行為,若他們能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利用各種條件提高認知水平,戰勝環境,其心理發展自然會因此而得到良好的促進。相反,當他們認識不到環境的復雜性并為環境所左右時,“角色病毒”便開始侵害他們的心靈。
大眾傳媒應盡的責任
兒童感染“角色病毒”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但是作為誘人角色塑造者的大眾傳媒,在其中應承擔怎樣的責任呢?中外很多學者曾對電視和廣告等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作過很多負責而有意義的研究。梳理他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發現,電視等媒體對兒童的成長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其中不乏負面影響。今天,“角色病毒”的肆虐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媒體亟需承擔起它的責任。
第一,媒體應重新審視自己,既要看到媒體科技的進步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方便,也要正視科技進步的負面影響。切不可為保護自身利益或維護自身形象對“角色病毒”的出現視而不見,逃避責任。須知,這樣不僅會傷害公眾的利益,最終還會傷害到媒體自身。
第二,利用自身渠道,多宣傳報道這些事例,以引起社會的重視,推動問題的預防和解決??赏ㄟ^公益廣告、片頭提示、兒童專題節目等形式對兒童進行教育,指導其收視行為。
第三,有條件的媒體(如電視)可制作媒介素養教育節目,納入兒童青少年節目體系。媒介素養教育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首先興起的。最初的媒介素養教育,是為了訓練青年人抗拒大眾媒介所提供的“低層次滿足”,后來轉變為培養人們的媒介辨別能力。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幾乎都已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的教育課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也開始試行媒介素養教育。
與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質不同,媒介素養教育是作為面向全社會的公民教育而出現的。媒介素養教育的推崇者認為,在信息時代,大眾傳媒已經成為了第四大影響因素,這迫切要求公民具有信息素養。④
顯然,與國外相比,我國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還很少。在“角色病毒”肆虐的今天,從媒體自身做起,加強對人們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有效地預防“角色病毒”,還可推進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實是媒體服務公眾、造福人民的好事。
(作者系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注釋:
以上的觀點對于電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這是因為作為媒介教育之一的電影媒介教育在對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專門針對學電影的大學生),在跨度上是終身教育(而不僅僅是小學、中學和大學),在渠道上是立體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場所,還包括院線觀影、學校觀影、互聯網觀影等觀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體驗教育(因為電影媒介的形象直觀性,更容易讓受眾全身心地浸潤其間,實現充分的體驗教育),在講求學習的遷移與意識的啟蒙的同時,重在授人以漁,即重在教會受眾能夠從電影的視聽語言等形式分析入手,進而可以理解電影媒介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國別文化、主題意蘊乃至意識形態,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與方法。
以下我們就來分析媒介素養養成與電影媒介教育特別是少兒電影媒介教育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
一
媒介素養養成是近年隨著大眾媒介崛起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眾傳播媒介的迅猛發展以及與受眾產生的復雜的互動關系。鑒于媒介素養不斷變化的本質與使用情況,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索尼婭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認為,媒介素養是在各種媒介語境下近用、分析、評判和創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養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種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則側重從電影媒介素養的養成角度,來探討少年兒童的電影媒介教育與媒介素養養成。
受到皮下注射論和子彈論等媒介影響論的影響,過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導保護主義的教育模式,美國學者波茲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茲曼運用他對心理學、歷史學、語義學和麥克盧漢學說的深刻見解以及常識,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一個觸目驚心而且頗具獨創的論題,即童年的誕生,是因為新的印刷媒介在兒童和成人之間強加了一些分界線,而在電視之類媒體的猛烈攻擊下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問題轉變為娛樂,新聞和廣告定位在10 歲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護主義。例如英國學者大衛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護主義》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幾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種保護主義的教育模式,力求通過媒介教育,使學生免受媒介所傳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觀念或意識形態的負面影響。如今,由于這種教育模式缺乏對青年人接觸媒介經驗復雜性的了解,也沒有教給學生如何應對急劇變化的媒體環境,所以,這種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批評。因此,今天的媒介素養教育更強調多種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態、媒介與受眾復雜互動的關系,不再將少年兒童視為被動接受的一方,同時,強調了面對大眾媒介迅猛發展的事實,疏勝于堵。
在這種大的背景下,作為大眾媒介之一的電影媒介教育也被納入到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制中,這在歐美發達國家表現尤為突出。例如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中學也開設有媒介研究課程。例如,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的中學就增設了電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課程,這一課程也進入了全國性的考試范疇。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為澳大利亞部分小學和初中的課程,具體包括攝影、印刷媒體和電視方面的課程。事實上,美國學界也一直注重將電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識教育體系。20 世紀60 年代初,美國九所大學增設電影專業,而到80 年代,美國開設電影教育課程的高校已經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長的勢頭。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僅在于培養專職的電影工作者,而是將電影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融入大學文化教育的綜合體系之中,從而幫助高校學生掌握新世紀影像文化多維的視聽思維方式,掌握更為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提高學生對電影內容的判斷、評價能力和運用影視媒體的能力。
而在我國,在1922 年中國少兒電影的開山之作《頑童》以及之后的少兒電影創作,均秉持寓教于樂的傳統教育理念。而與之相關的少兒電影理論與批評,清楚地看到少兒電影在教育少兒方面的直觀形象的優點,提出了兒童本位的影片、兒童教育的電影片、兒童電影的觀眾細分等觀點。而激進的左翼少兒電影理論與批評家們在學習蘇聯的基礎上,提出了學習蘇聯兒童電影創作體制保障、兒童電影創作內容所具備組織動員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兒童電影塑造社會主義新人等思想。后,更是在體制、組織和機制上保證了少兒電影的創作、生產,如1981 年兒影廠的設立,以及設立后每年國家在政策、資金和發行等方面給予的傾斜與資助。各級黨和政府以及新聞媒介也在不斷呼吁重視電影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導在中小學中實行電影媒介教育。事實上,中國的兒影廠是世界上第二個專門為少兒創作電影的電影機構,在中國少兒電影發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同時,中國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電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均旗幟鮮明地提倡電影媒介教育,特別是針對少年兒童的電影媒介教育。
二
作為媒介素養養成中的一種重要種類,電影媒介素養教育承擔著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兒童的電影媒介教育為例加以說明。
(一)少兒電影教育的對象主體是少年兒童,要建立適合他們年齡階段觀看的片目庫少兒電影教育的對象主體是少年兒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確定少年兒童的內容分層就十分重要。事實上,兒童概念的提出是一個現代性的概念。法國學者阿利埃斯在其《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中認為,從中世紀末期以來,父母逐漸開始鼓勵小孩與成人分離,以兒童及對兒童的保護和教育為中心的新的家庭觀發展起來了。將兒童時期視為一個最特殊的人生階段,這個觀念自此扎根于現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為無可動搖的價值觀。美國學者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認為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兒童這個詞歸結為意指一類特殊的人,他們年齡在7 歲到比如說17 歲之間,需要特殊形式的撫育和保護,并相信他們在本質上與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兒童的存在還不到400 年的歷史。的確,如果我們完全用一個普通美國人對兒童這個詞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過150 年。因此,我們可以說,兒童的發現是人類社會走向進步與文明的標志之一。目前,國際和國內的少年兒童的年齡界限的上限為18 歲。首先來看一下聯合國和我國對少年兒童的年齡規定。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第一條為本公約之目的,兒童系指18 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于18 歲。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規定: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陳永明主編的《兒童學概論》中認為我們所說的兒童包括:學前教育的對象---嬰幼兒(0-6 歲),小學教育的對象---少年兒童(6-12 歲),中學教育的對象---青少年(12-18 歲)。綜上所述,一般認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歲以下的人群,而在這一群體中,又因為其生長發育的階段性不同以及現在全世界主流的學制劃分,具體分為三個階段:0-6 歲稱之為幼兒階段,一般對應為幼兒園階段;6-12 歲稱之為兒童階段,一般對應為小學階段;12-18 歲稱之為少年階段,一般對應為中學階段(包括初級中學:12-15 歲和高級中學:15-18 歲)。
據此標準,國內主流的兒童文學理論界將兒童文學分為三個層次幼年文學是為三歲至六七歲的幼兒(幼兒園階段)服務的文學。童年文學是為六七歲到十二三歲的兒童(小學階段)服務的文學。少年文學是為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的少年(中學階段)服務的文學。 因此,在進行少兒電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將少年兒童對象清楚地分開來??梢詫W習少兒文學中的讀者對象的三個層次和少兒閱讀中的閱讀分級制度,即針對兒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訂不同的閱讀內容。在少兒電影界,也應該按照受眾對象年齡的差異進行區分,如張之路在《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史論》中認為在中國大陸,兒童電影是一個總體的概念性習慣用語,在這里談到的兒童在實際中包括了幼兒(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兒童(小學中高年級、初中低年級)、少年(初中高年級和高中)三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兒童電影也就是以這三個年齡階段兒童為受眾的電影。顯而易見,雖然他們都屬于未成年人的范疇,但在這個十幾年的年齡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無論從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著巨大差別。他們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結構,對生活的認識程度、判斷能力,對藝術的欣賞趣味等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將為3-12 歲兒童觀看的影片稱為兒童電影,將為13-20 歲青少年觀看的影片稱為青少年電影。
以上的這些區分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的觀影需要。我們今后的少兒電影教育的對象意識要進一步加強,不能籠而統之的只是面對普泛的少兒觀眾進行電影教育,而要針對少年兒童受眾的年齡、接受水平等進行細分,如針對兒童的觀影和針對少年的觀影側重點不同。如果將拍攝給兒童看的兒童電影給少年觀眾看,少年觀眾會覺得不過癮,而將拍攝給少年讀者的影片給兒童觀眾看,兒童觀眾又會覺得看不懂。因此,針對少年兒童觀眾因為生理心理差異而導致的觀影內容的差異,就更加需要懂得電影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各種專家的共同參與,就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適合觀看的電影進行分級指導和片目確定,最終建立適合他們觀看的片目庫,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據少年兒童不同的年齡層次和需求進行觀影片目的選擇。
(二)少兒電影教育的內容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少兒電影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指適合少年兒童觀賞的電影資源,正是這些電影資源構成了少兒電影教育的基礎,其內容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是指少兒電影,根據2005 年出版的《電影藝術詞典》定義:為少年兒童拍攝的故事片。即從培育兒童的需要出發,從兒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發而拍攝的、適合他們的欣賞特點和理解能力的影片。這種影片的創作,一般都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和智力特點,從選材、構思到藝術表現的整個過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兒童,容易為他們所理解,并為他們所樂于接受,兒童片的兒童,不是指題材范圍,而是指服務對象。因此,少兒電影即以少兒為本位的電影,拍攝者以少兒為本位,根據少兒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攝的影片,這樣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張嘎》、《雞毛信》、《我的九月》、《尋找成龍》等。而少兒電影的數量雖然與拍給成人觀看的數量相比較少,但其絕對數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國少兒電影已經拍攝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榮獲國內外各種榮譽達五百余項,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電影節榮獲一百二十多項,顯示了中國少兒電影的實績。這些少兒影片中有很多經典之作,可以作為面向少年兒童的電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觀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拍攝的優秀的少兒電影也可以成為中國少年兒童的電影媒介教育的觀影材料。
廣義是指除了以少兒為本位的少兒電影外,還包括其他適合少兒觀看的電影,這些電影未必是創作者專門給少兒拍攝的電影,但因其內容與少兒生活、思想有聯系,也會成為適合少兒觀影的影片。這樣的電影也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教師電影。有研究者將這類電影稱之為教育電影,而我認為將之稱之為教師電影更準確。因為這種電影類型的表現主體是教師,反映的工作場所是學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還是教師形象,這也是教師電影與兒童電影的敘事立足點的不同,即特別突出這種電影類型的電影表現的主體是教師,反映的工作場所是學校。代表作有陳凱歌1987 年導演的《孩子王》,吳天忍1991 年導演的《燭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導演的《鳳凰琴》,楊亞洲2002 年導演的《美麗的大腳》,鄭克洪2007 年導演的《我的教師生涯》。除中國外,外國的教師電影有伊朗電影《黑板》、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國電影《音樂之聲》、《霍蘭先生的樂章》、《弦動我心》、《死亡詩社》、《蒙娜麗莎的微笑》、《心靈捕手》等等。除了教師電影外,其他適合少年兒童身心觀看的優秀的電影作品,經過把關審核后,均可以成為少年兒童電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觀影資源。
可以說,作為少年兒童電影媒介教育的電影本身就具備認知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為一種形象直觀的藝術形式,電影自誕生之初就承擔著寓教于樂的重要使命,在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后,電影已然由最初的街頭小玩意變成了今日的第七藝術,具備了豐富的藝術內涵和技巧,同時也已成為了當今時代的時代話題的主要制造和討論的場域。如2015 年侯孝賢導演的《聶隱娘》,就引起了社會各界觀影者的不同反響,話題圍繞著藝術與商業、歷史與虛構、看得懂與看不懂展開,挺派和倒派爭論的不亦樂乎。除此之外,陳凱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時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關的社會話題。電影已經成為了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的一個公共話題的制造者和生產者,成為了一個時代癥候式閱讀的樣本。作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電影在這個時代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為少年兒童電影媒介素養教育的電影資源,無論是狹義的還是廣義,只要是適合少年兒童觀賞的優秀之作都可以承擔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兒電影教育的場所可以形成三個層面的聯動互補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兒童生活和成長的最重要的環境,也是他們最初親密接觸的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極為深遠。以前我們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視親子閱讀,就是強調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閱讀主要是針對紙媒介而言。隨著電子媒介和數字媒介的發展,我們要呼吁家庭中家長要陪伴孩子親子觀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對洶涌而來的電子和數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時要積極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觀影,逐步教育和培養孩子對于電影的理解和批評能力。同時,這也要求家長應具備電影媒介素養,這樣才能夠引導孩子觀影并且具備初步的理解和批評能力。
其次是少年兒童生活和學習的學校。首先是教師應具備電影媒介素養,這樣才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組織學生集體觀影、觀影后教育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電影媒介觀。因此,可以在師范院校乃至于非師范高校中開設電影媒介教育課程,讓未來的教師們自己具備良好的電影媒介素養,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很好地引導學生。同時,我們在過去的教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學生在校期間的集體觀影、撰寫觀后感、老師點評提升的模式不要輕易的棄之如蔽,應該在新的教育環境下有新的發展。如現在隨著校園多媒體的發展,校園觀影也越來越普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觀看適合少年兒童觀看的優秀的影片,觀后可以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學生對于所觀影片的反饋,教師在其中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電影媒介素養。
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沒有圍墻的大學信息資料的中心,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圖書管理員每天要與眾多讀者接觸,既要直接給與讀者所需的文獻信息,又要間接地供給適宜的資料來源,指導讀者如何從浩渺的資料中尋找有用信息。因此,人性化管理在圖書館的窗口服務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當今社會,人們已經習慣了網絡信息傳播的環境,互動、共享、人性化等理念深入人心,傳統的圖書管理理念已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因此,求新求變的滿足讀者需求便成為圖書管理改革的必然路徑。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愛護人、理解人和關心人。圖書館的“人”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圖書館組織內部的“人”,即圖書館員,另一個是圖書館組織外部,但與圖書館關系密切,參與圖書館活動的“人”,即圖書館用戶。因此,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人本思想就是要把圖書館的一切管理和服務工作都納入到以館員為根本和以讀者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日本作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圖書管理理念也是非常先進的,某些大學的圖書館“在整體設計上就已充分考慮到現代化圖書館的各種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無論是閱覽室還是書庫,室內、書架的整體顏色都符合人體學,避免眼疲勞;圖書擺放整齊,座椅都是按照人體力學設計,隨時提供免費得飲用水等。此外,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學釧路圖書館,按照‘資源共享,書為人用’的原則,實行社會全開放。大學圖書館之間可以互相借閱圖書資料;部分大學圖書館的資料可向當地居民開放,而且手續極簡,極大地提高了大學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p>
我國近年來在某些經濟發達地區也有創新的變革。如廣州一家私人圖書室以“共建共享”的創新服務理念,詮釋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該館相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在管理手法上更為靈活,更加人性,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交流與共享信息的傳播特性。該館創辦人令狐小濤“在豆瓣網上以‘分享好書’為主題建立了第一個虛擬社區。豆瓣網是技術應用型網站,為用戶提供以書為介質的交流區,使對某一內容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隨時評價圖書、推薦圖書,還可加入興趣小組?!倍拱昃W的宣傳擴大了該館的知名度,很快打開了市場。這家私人圖書館還建立一個騰訊QQ超級群,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自由、充分的信息交流平臺,保證了信息溝通的順暢、及時,不僅咨詢了所需信息,也增進了愛書群體之間的感情,擴大了讀書人群,推廣了圖書的受眾范圍。同時也激發了讀者的參與熱情,建立起一個虛擬的學習社區,構建了和諧的網絡文明與圖書文化。
當然,這家私人圖書館的成功也歸因于廣州這個經濟發達的地域環境,尋求精神寄托、渴望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得到滿足是人們普遍的追求和現實需要。人們愿意通過“以書為載體,增進交流”的健康方式在交流中得到獲取知識與閱讀的樂趣,而這恰恰是公共圖書館所欠缺的。利用互聯網互動傳播方式增進讀者間交流讀書心得,刺激讀者閱讀的興趣,讓讀者從傳統閱聽人變為主動傳播者,這是互聯網時代傳播特性帶來的變革,而這也是未來圖書管理的必然趨勢。 轉貼于
遺憾的是,目前中國高校的圖書館服務理念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由于資金不足,多數管理人員并不是真正科班出身,本該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信息化的圖書館成了“大雜燴”。人本管理的本質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關鍵是要營造一種以人為本的環境,把人當作管理的核心對象,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改變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給管理造成的落后局面。運用人本管理思想進行圖書館管理創新,重新認識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傳統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更多的是考慮館舍的面積、圖書經費的投入、設備的配置,以及圖書的外借量、接待讀者人數的多少等,一味追求各項任務指標,很少考慮館員的需要和讀者的需求,在重視“物的發展”的同時,往往忽視了“人的發展”這一重要因素。在管理和服務中,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沒有充分考慮到“人性化管理”和“讀者第一”這兩個根本所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如何在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中,有效地應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圖書館發展的新思路。因此,要提升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和信息化服務,必須轉變管理人員的觀念,緊密聯系互聯網,依托互聯網資源,提高圖書的網絡化管理,使之人性化、信息化、高效化。
一、尊重讀者的意見應放在首位
無論何時,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都是讀者而不是行政領導,圖書館的工作就是服務于廣大師生,以方便師生查閱信息為工作目的。網絡化管理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我校的圖書館中已普及網絡查詢服務,并對學生如何查閱圖書館資料做過定期培訓,保證每個學生都了解到本校的圖書資源。但除此而外,圖書館的服務工作還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對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就缺乏反饋渠道,學生的感受和意見不能及時反饋,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便不能做出相應的改進。因此,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中,應把讀者的意見放在重要位置,在圖書館網頁上增設讀者意見專欄,或者開辟讀者論壇,讓讀者在圖書館網頁上自由發表意見,形成交流氛圍,促使圖書館管理人員及時了解讀者動態,提高服務質量。
二、適時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提高學生讀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書籍的興趣直接促使他學習的動力和質量。圖書館可選擇一些有意義的節日,如“五四”青年節或“一二·九”運動這樣有代表性的,也適于教育當代青年人生觀、價值觀的節日里開展一些讀書活動,通過展示這些節日背景的影視、圖書資料,提升學生對歷史、人文了解的興趣,也可對相關的圖書起到促銷、宣傳作用。此外,也可以名人為主題做圖書宣傳活動,青年人的偶像名人出書極易引起學生們的關注,開展相應的圖書推介定能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蛘呖蓪Λ@大獎的圖書開展大討論活動,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通過這樣一些活動,促進學生讀書的興趣,也提供了展示他們風采的舞臺,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建立虛擬社區服務于讀者
建立網絡社區有利于人際網絡的擴展。參照廣州私人圖書館的成功經驗,可選擇在大學生中人氣最高的網站建立社區,吸引學生參與,讓他們平時的網絡接觸中形成相關的“興趣小組”,并與網絡外的現實世界中的讀者增加交流機會,從而使會員擴展了自己的人際網絡。這種人際網絡并非刻意形成,而是通過各種文化活動的開展自然形成的。
四、圖書館應時刻關注學校的發展方向以及專業的需求
關鍵詞:閱讀文化高校圖書館大學生 閱讀現狀
Key Words: reading culture,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graduates, Present Reading Situation
作者簡介:趙丹妮,女,出生年月:1984、2,籍貫:湖南省輝縣,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職稱: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文化建設
一、閱讀文化和高校閱讀文化
1.1閱讀文化的內涵
關于“閱讀文化”的研究發端于八十年代。王余光、 徐雁等眾多專家歷時四年編纂的中國圖書史上第一部以讀書為主題的百科辭典《中國讀書大辭典》( 南京大學出版社 1 9 9 3年版) ,標志著中國的閱讀研究進入社會學與文化學領域。① 其后,北京大學王余光教授從多個角度對閱讀文化深入剖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他認為:“閱讀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術形態和物質形態基礎上,受社會意識和環境制度制約而形成的閱讀價值觀念和閱讀文化活動。閱讀文化作為一種社a會文化系統,其結構可分為三個層面:功能與價值層面,社會意識與時尚層面,環境和教育層面?!?② 可見,王余光教授探討閱讀文化的內涵著眼于社會文化大系統中,強調在技術形態和物質形態互動中確定閱讀文化意義。
1.2 高校閱讀文化的內涵
閱讀文化存在于一定社會背景之下,由閱讀主體的閱讀行為構筑。因此,校園閱讀文化既是學校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又是閱讀文化的重要方面,具有閱讀文化的基本內涵。是學校文化和閱讀文化的交集,可理解為:建立在校園技術形態和物質形態基礎上,受學校教育意識和環境制約而形成的師生共享的閱讀觀和閱讀活動。
具體分為三個層次:校園物質形態,包括閱讀場所、閱讀環境以及閱讀制度和規范;閱讀價值觀念及理論,具體內容為學校成員共享的閱讀觀、閱讀理論;閱讀文化活動,具體內容為講座活動、討論活動及實踐活動。 ③
二、當代大學生閱讀現狀分析
2.1 新式閱讀方式的興起造成紙質閱讀下降
當下信息技術廣泛影響人們生活,為人們熟知的紙質閱讀方式在多種傳媒包圍下呈逐年下降趨勢。新生代大學生更習慣通過電子產品和借助傳媒獲取信息,超過了紙質閱讀的影響。據 C T R市場研究媒介與產品研究所CNRS ( 全國讀者調查)2008年5―10月與2007年同期數據比較。五大媒介(電視、互聯網、報紙、雜志、廣播)中,網絡用戶增幅最大,受眾人群80%為30歲以下的青年人,其中大學生用戶不在少數。④同時,各類音像制品異軍突起,在大學生中形成新的熱點沖擊著紙質閱讀。既有《大國崛起》等制作精良、視角深邃的紀錄片;也有配合影視明星宣傳的CD碟、小冊子出現,滿足著大學生日益多變的文化需求。
2.2 “淺閱讀”在大學生中盛行
“淺閱讀”是近年來伴隨著快捷生活方式新出現的詞匯。至今學術界對此并無統一定義。但對于淺閱讀快餐式、瀏覽式的閱讀特性達成了共識?!皽\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閱讀的出現。作為和網絡同步成長的大學生,他們主要通過訪問網站、BBS論壇、電子書、等參與互動性極強的新型閱讀,這種網絡淺閱讀集圖形、聲音、視頻、動畫于一體,直接經由視覺感受快速完成。⑤但“淺閱讀”與大學精神的要義是背道而馳的。大學精神的核心是提升思考力,增強社會責任感,而學子們熱衷“淺閱讀”,最終會丟棄深邃的思考和心系國運的責任感。后果不堪設想。⑥
三、發揮高校圖書館作用,構筑多彩閱讀文化
3.1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文化開展中的優勢
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資源,為閱讀文化的開展提供了導向坐標。文獻采購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生命線。擁有藏書資源的多寡、前沿學術資源的數量和電子資源的更新度既是衡量高校圖書館質量主要指標,也是閱讀文化開展的基礎資源。各大高校均投入大筆經費用于文獻資源建設,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2010年,新建成的東莞職業學院投入近400萬經費用于圖書館資源采購,大量資源激發了師生的閱讀興趣,在無形中塑造著閱讀文化。
另外,由于學科建設的需要,高校圖書館擁有更多具有圖書館專業素養,并在其他領域有所專攻的人才。高校圖書館館員除了精通圖書館日常業務,還必須熟悉數字化信息管理,了解師生的閱讀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網上讀書、閱讀方法指導等各種閱讀活動,是高校閱讀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3.2 高校閱讀文化開展的途徑和方法
高校具有形成閱讀文化的天然土壤,但要使其蓬勃有效的開展,除了遵循“閱讀文化”本身存在、發展規律之外,還要聯系各個高校實際從閱讀物質基礎建設、閱讀觀念和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文化活動開展三個方面著手推進閱讀文化建設。
閱讀物質基礎建設最重要是要加強圖書館樓宇設計的科學性,以出眾的環境建設吸引師生走進圖書館,感受濃郁的閱讀氣息,營造出舒心閱讀的文化氛圍??紤]到高校是知識匯聚的天堂,優秀人才的搖籃,作為高校圖書館標志性的大樓應具有莊重而不失活潑的氣質。高校圖書大樓作為學校面貌呈現的窗口,在設計之前就應運用調查問卷、專家會談等形式尋求最佳方案,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讀者館內行走的便利、圖書館工作的方便性等因素,本著安全質量第一,功能布局為導向的原則,追求實用效果和藝術效果的統一,靈活劃分功能區,實現藏、閱、借一體化。總之,圖書館大樓是圖書館存在的基本前提,質量好壞決定了日后高校閱讀文化開展是否擁有一個高品質的基地,在圖書大樓建設的過程中,優雅怡人的閱讀環境是培植閱讀文化的最佳土壤?!懊夏溉w”體現了我國自古就十分關注環境對于閱讀效果的影響。高校閱讀環境建設應從細微景觀入手,創造鳥語花香、綠意盎然的美景,營造天堂般的閱讀場所。同時,應發揮高校圖書館人的智慧,注重館內文化景觀的妝點,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許多高校讓圖書館墻壁成為文化傳播使者,在上面張貼名人名言、讀書口號等,師生穿行其中會形成文化時刻相伴的美好感覺。另外,一些高校圖書館模仿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宣傳方式,在進館大廳設立咨詢臺,創辦新書導讀欄,營造著令人回味無窮的閱讀文化。
正確閱讀觀念的樹立和高效閱讀方法的訓練是實現閱讀文化塑造功能的必備技能。經過高考歷練的大學生雖然讀書不少,但本質上并不能無法馬上脫離應試教育下形成的僵化閱讀范式和思維模式,常常盲目游歷于書海之中。閱讀實質是一項心靈建設工程,需要投入的不僅僅是時間,更是智慧與技巧。塑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文化,圖書館館員要引導大學生從自身需要、專業需要兩方面著手,明了閱讀目的。圖書館館員應分析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借閱情況,研究各大學生各異的閱讀取向。同時應保持和任課老師及時溝通,選購各門學科經典的書籍。與此相應,任課教師應有意識的、目的明確的規定本專業學生必讀書籍,通過深入閱讀切實使學生從閱讀行為中受益,形成求知識,重思考的閱讀習慣。除了對大學生閱讀需求的引導,高校圖書館員和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傳授?!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首先引導學生掌握快速獲取所需文獻的技能,可以在新生入館教育中開展有關《中圖法》查詢的培訓,在信息檢索課上介紹圖書館系統的使用等等,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學生高校、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其次,開展閱讀指導課,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列寧的批注閱讀法、楊振寧的“滲透”閱讀法、朱自清的通篇朗讀法等等,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立竿見影的讀書方法。將這些具有永恒價值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可使學生終身受益,得到閱讀文化不間斷的熏陶。第三,要做好新進電子、圖書資源和期刊資源的導讀工作。導讀意義重大,可以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書籍的主要內容,在較短的時間內決定是否閱讀該書,極大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利用網站建設、板報展示等形式做好導讀工作,是閱讀文化開展長期堅持的必要之舉。
高校閱讀文化活動定期、深入的開展是拓深閱讀文化效果,調動師生參與積極性的最有效手段。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個體閱讀的成果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并能和他人就知識、文化進行富有成效的交流。閱讀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追求推陳出新:一方面,圖書館應與團委、學生會等組織取得聯系,堅持將讀書交流會、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會、書籍漂流等閱讀文化活動持久開展下去,并在活動后分析活動造成的影響和得失情況,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展積累實踐經驗;另一方面,應發揮圖書館資源豐富,文化氛圍濃郁的優勢,請名師專家舉行專題講座,通過多種方法使高校閱讀文化活動走出校園,與社會文化建設緊密相連,從中獲取資源,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提升高校閱讀文化活動的檔次和深入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