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的效益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01 17:19: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海綿城市的效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海綿城市的效益

篇(1)

中圖分類號:TU981 文獻標識碼:A

1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是近幾年我國城市建設的一種新型的城市建設模式海

綿城市時,提倡“滲、滯、蓄、凈、用、排”六個建設項目,主要利用園林綠地,實現海綿城市的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倡導低影響開發(LID),建設的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降雨時吸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供給城市的給水管網(用作中水,應用在城市消防用水,生活沖洗用水,園林綠化用水等)。海綿城市強調將降雨收集蓄存和多地處水域源頭共同控制為主要設計理念,為新城市模式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這就要求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跳出原有的設計理念,以新的知識,新的標準規劃設計,從系統的觀點來設計規劃排水系統,使鋼筋混凝土叢林的城市生態系統呈現出海綿般的彈性,以應對氣候變化城市季節性缺水的壓力。海綿城市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城市建設過程,這不僅是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同時也是為園林城市建設的推動做出更好的補充。

2生態園林城市的概念

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是2004年我國為推動城市宜居性,城市綠化率提出的一項政策,重點是園林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和基礎上將生態的觀念引入其中,讓園林城市在綠化和美化居住環境的同時,注重生態的保護,人類活動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是將生態學的一系列原理與園林景觀藝術設計相結合,構成一個由園林樹木、植物相組成,在垂直、水平方向上構成的空間環境,種群協調,層次明顯,季相色彩相適宜,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一個景觀優美,生態協調并能提供給人們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

3一體化建設

兩者規劃建設中要統籌兼顧,注意二者之間的相同點以及差異性,避免因為前期的規劃只注重單一方面的建設,而忽視了另外一者在建設中的要求,從而導致改造再建設。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相互關系,在不影響海綿城市建設的前提下,城市園林種植的綠地植物,能夠消化并凈化城市雨水,同時海綿城市建設可以供給園林植物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兩者是一個整體的建設過程,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吸水作用的綠色海綿體科學雨水利用系統,提高海綿城市的調節能力,一方面消耗雨水,另一方面循環利用雨水。

海綿城市在建設中需要選擇具有滲透性良好的材料,這也是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滲水過程所要求的。選擇的鋪裝材料要像海綿體那樣具有足夠的吸水性從而下滲率高,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同樣需要鋪裝具有滲水效應的滲水材料,以保持園林綠化中土壤的含水率,雨水下滲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降雨過程中形成地表徑流的概率。

屋頂的綠化設計,在園林城市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中雖然占有很少的比例,但是在其中卻發揮很大的作用。在降雨頻繁的園林綠地中,需要增加蓄水面積,推行家庭城市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提高海綿城市的建設能力,緩解家庭的用水需求,這些家庭收集的水可以用作中水使用。屋頂的綠化設計中,可以給城市綠化建設中垂直空間上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同時在海綿城市的體系中具有截留雨水的作用。具體的設計途徑有植被層截水,屋頂綠化,要具備10cm的植被條件,截留2~5mm的雨水;土壤層截水,屋頂綠化,要具備10cm的植被條件,截留5~10cm的雨水;蓄水層截水,設計結構蓄水層,采取蓄水層做為容器,實現20~35mm的截水量;蓄水系統截水,收集溢出的雨水,可以導入到蓄水池內,方便后期使用。

海綿城市的建設中,蓄水與滯水過程可以與園林城市建設的景觀建筑結合。湖泊、河流、沼澤可以蓄集雨水,以達到調蓄和錯峰;園林綠地中的植被、水塘、濕地,依靠其特殊的植被地形將雨水匯集,用時間的換空間,從而延緩形成徑流高峰。建造的園林景觀給城市居民的生活提提供了休憩的場所,同時種植的園林樹木光合作用供給城市足夠的養料。

海綿城市建設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是系統工程,不是由一家單位、一個部門能夠單獨完成的,在實施過程中,應當由各個部門共同規劃設計,以給排水專業為主導,其他部門為輔。規劃過程中,多部門應當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與海綿城市建設一同規劃設計,這樣就避免出現各個部門彼此設計規劃,出現后期整改設計,影響城市交通,居民基本生活,開發成本提高。

4結語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城市的內澇,缺水的現狀,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盡管是在前幾年提出的,但是生態建設依舊是我國城市發展所缺少的。二者的共同建設,必會將城市的宜居性進一步的提高,從而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空談。

篇(2)

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地,各地的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在不斷推進。近日,本刊記者就業界關注試點海綿城市建設的熱點、焦點,采訪住建、水利等相關部門得知,試點海綿城市建設中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難題,但部分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凸顯。有專家認為,不能因為短期的雨季內澇,就否定海綿城市帶來的長期水資源效益。

汛期“城市看海” 看出城市排水薄弱

近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連續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部分城市遭遇“內澇成海”的尷尬,“城市看海”看出城市排水的薄弱。為了切實轉變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減少城市內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國家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的要求。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海綿城市概念,即“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5年以來,30座城市分兩批,成為海綿城市國家級試點,2015年將遷安(河北)、白城(吉林)、鎮江(江蘇)、嘉興(浙江)、池州(安徽)、廈門(福建)、萍鄉(江西)、濟南(山東)、鶴壁(河南)、武漢(湖北)、常德(湖南)、南寧(廣西)、重慶、遂寧(四川)、貴安新區(貴州)和西咸新區(陜西)等16座城市列為海綿城市的試點。2016年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為:福州、珠海、寧波、玉溪、大連、深圳、上海、慶陽、西寧、三亞、青島、固原、天津、北京。

2015年10月,國務院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按照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聯合發出的通知要求,試點海綿城市建設時間很緊:3年期限,需在試點區域完成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目標。試點城市每年能獲得國家幾億元的資金補貼,同時當地也會給予一定資金補貼。

海綿城市該怎么建 看看河南咋出招

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海綿城市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也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避免“逢雨看海”,河南也出實招。河南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河南省已經全面鋪開海綿城市建設,并排出海綿城市建設“施工表”。今后從生態水系到綠地建設,從道路、廣場到小區、單位,全面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或改造。“雖然水利部門只是配合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但我們一直在積極關注海綿城市的建設。”

5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河南全省到今年年底,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建成1條以上海綿型生態水系,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建成區雨污分流,主要河道完成生態改造。

今后新建公園、綠地要全部達到海綿城市標準,建設小微濕地、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植被緩沖帶、雨水塘、生態堤岸、生物浮床等。 而單位和居住區現有綠地也要按海綿城市標準進行改造,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現有綠地的10%,公園綠地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現有綠地的20%。今年年底前各省轄市和縣級城市要建設1個以上海綿型綠地示范項目。

與此同時,河南省各類新建住宅小區和各類大型公共建設項目以及老舊小區改造均按照“海綿型”建設標準進行。不僅如此,河南省還鼓勵因地制宜創造各類低影響開發的新模式、新技術,如在房前屋后建設各類雨水花園、綠色陽臺、微型濕地、屋頂菜園,建設成千上萬的“海綿社區”“海綿校園”“海綿公園”。

實施意見同時公布了河南建海綿城市時間,要求省轄市10月底完成規劃。除了鶴壁是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外,河南省確定了許昌、濮陽、焦作、鄭州、洛陽、平頂山、商丘、安陽等8個城市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河南省財政對獲得試點的城市給予專項資金補助,滾動支持3年。

一場暴雨考驗海綿城市

一城兩種結果對比鮮明

相對于河南其他地方,鶴壁申報成為海綿城市國家級試點后,目前當地市民已經明顯感覺到海綿城市的建設氛圍。如今在鶴壁淇河區部分街道,可見“海綿城市”建設的宣傳標語以及施工現場。

鶴壁是河南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據介紹,鶴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位于市區南北發展軸上,西起107國道,北到黎陽路,東至護城河,南臨淇河。

鶴壁市處于太行山東麓,屬于濕潤氣流的迎面風,暴雨頻次多,量級大,易形成暴雨。這座城市過去排水存在的問題是,城市內澇時有發生,現狀是,雨水管渠設計能力較低,雨水管渠建設不完善,中心城區的部分排水明渠被改造成暗渠或暗管,還有部分明渠在穿越道路時以管涵代替橋梁,造成過流斷面大幅縮小,形成“卡脖子”現象,影響強降雨時徑流雨水的順利排放,易使上游內澇頻發。

鶴壁臨水而居,因水而興,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海綿城市”的理念更與鶴壁長期的城市發展戰略“不謀而合”。根據鶴壁市政府通報的消息,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凸顯。7月8日的一場強降水,讓當地淇濱區降雨量最大點達到205毫米。但淇濱區城區經受住了考驗,未現大面積內澇,道路交通、居民生產生活等秩序井然。

由于這場降雨強度極大,主城區周邊未進行海綿城市改造的部分路段出現積水情況,泰山路下穿高鐵站隧道、新老城區快速通道下穿京廣鐵路地下道、閩江路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涵洞積水嚴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行海綿城市改造后的路段和公園,由于鋪設了透水材料,建設了下凹式綠地、旱溪、雨水花園、蓄水模塊等,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跡,反倒“喝”足了水,等待自然入滲以補充地下水。此次強降雨使桃園公園內2個大型蓄水模塊首次存滿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匯集來的雨水,一共“喝”下了300立方米水,“喝”不完的雨水排入了人工湖。

河南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的相關負責人對鶴壁的海綿城市建設效果也給予了肯定。河南省建設廳城市建設處相關人士認為,從鶴壁目前對海綿城市試點區的建設效果來看,一些地方顯出效果。而縱觀試點海綿城市的建造,應該多從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角度去看待,不能因為一場大雨就全盤否定海綿城市的長遠效益。既要看到成績,也要看到差距。看到成績,是為了總結經驗,更好、更快地推進建設;看到差距,是為了找到問題,從源頭上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加強生態城市的維系建設,提高人類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修復、維持和發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互惠共生。

不過海綿城市的建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還是以鶴壁這座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來看,當地有關部門人士從政策風險角度分析,鶴壁中心城區系統推行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建設屬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各類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臺,因此還存在資金、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風險。同時也需要進行一些技術創新,在國家各項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匯聚各方信息,推行中逐步完善,來達到海綿城市的預期效果。

海綿城市被委以重任

生態水利建設是根本

建海綿城市的初衷,是想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不過今年夏季,海綿城市能否解決我國內澇問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媒體統計顯示,全國30個海綿城市試點中,有19個城市出現內澇,占比63%。這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慶等直轄市,還包括福州、武漢、濟南、南寧等多個省會城市。被委以解決內澇重任的“海綿城市”也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理念。

對此質疑,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海綿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海綿城市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建成,不能因為這次水淹了,就說海綿城市的試點失敗了。這些海綿城市試點,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這個示范意義大多是局部性的。生態水利和國土海綿系統建設是根本出路。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曾公開透露,預計海綿城市建設投資將達到每平方公里1億元至1.5億元。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在去年也表示,首批16座試點城市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建設面積450多平方公里。

篇(3)

園林綠地,是海綿城市體系的主要部分,提倡城市建設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規劃園林綠地的同時,保障海綿城市的平衡建設,避免影響城市的發展,最主要的是通過園林綠地,實現海綿城市的優質建設,確保自然水文在城市建設中的穩定性,避免發生內澇問題,解決了雨水超標的問題。

1海綿城市對園林綠地的需求

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建設,影響了水體的自然循環,無法實現自然狀態下的雨水循環,導致雨水囤積在地表,流動非常緩慢,影響了城市的安全與穩定。城市建設中,提出海綿思想,目的是促進自然水體的循環,緩解地面的雨水,加快雨水的吸收與處理速度[1]。海綿城市建設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園林綠地的建設,而且海綿城市本身對園林綠地就有一定的需求,通過園林綠地,緩解了排水管道的建設壓力,輔助消化地表的雨水,降低內澇的發生機率,還能豐富地下水的含量,實現水資源在自然狀態下的循環,改善園林綠地在海綿城市中的應用,滿足海綿城市對園林綠地的需求,積極推進園林綠地的建設與發展。

2海綿城市中園林綠地的建設

2.1規劃綠地層次

綠地是園林規劃中的重要項目,承載著海綿城市的建設思想。海綿城市時,提倡“滲、滯、蓄、凈、用、排”六個建設項目,主要利用園林綠地,實現海綿城市的建設[2]。海綿城市中的園林綠地,最首要的工作是確定園林綠地的用量,確定了綠地用量后,才能改善園林綠地的質量,促使其符合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園林綠地中,綠量越多,越能提高留蓄雨水的能力,輔助發揮海綿體的功能。綠地用量中,提出綠量和層次的控制方式。園林綠地,占有一定的空間,其在空間層次上,發揮著蓄水調節的作用,按照由上到下的層次,其可分為3個部分,分析如:(1)冠層滯留,綠地樹木的冠層,能夠滯留較多的雨水,起到高效的蓄水作用,園林綠地中,盡量增加喬木的覆蓋率,根據海綿體的要求,喬木覆蓋率≥70%,培養細密的葉片,提高雨水的滯留量;(2)表土疏滲,園林綠地的表土狀態,關系到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表土疏滲的速率、流量等,決定了雨水疏滲的狀態,如果表土疏滲不當,就會影響雨水在地面上的狀態,過多的雨水以徑流的方式存在,所以增加地表的植被層次,促進根系生長,便于固定城市雨水;(3)根際滯留,園林綠地的根際部分,要具備一定的活力,根際發達,增加了雨水的疏滲量,構建良好的根際環境。

2.2園林綠地的建設

海綿城市中,園林綠地的建設,主要表現在綠地地形、綠地水體、下沉式綠地三個方面,分析如:(1)綠地地形,地形建設中,先要保護好自然地形、植被,在此基礎上,再規劃園林綠地的設計與建設,綠地地形控制中,充分利用自然的海綿體,適度改造園林綠地周圍的水塘、水池等,構建小型攔水壩,便于滯留或疏導雨水,地形設計中,園林園路的平臺,均要高于兩側綠地,方便雨水的排滲;(2)綠地水體,其在園林綠地中的建設,提倡降峰減流,建設景觀蓄水小壩,如水體、水景等,園林綠地的園路、洼地,都要考慮周圍排水系統的安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地下蓄水池,園林綠地水體的面積,高于20%,不論是永久綠地,還是設計的臨時綠地,都要規劃好相關指標;(3)下沉式綠地,是指園林綠地中,下沉式的綠地,表現為下凹、低勢狀態,綠地的總體高程,需要高于硬化地面,一般以5~25cm為標準,雨水溢流口,需要在綠地和硬化地面之間,下沉式綠地建設中,比較重要的是土壤、植物的配置,土壤必須具有疏松透水的特性,改良黏性比較大的土壤,確保其具備疏滲的標準,因為下沉式綠地中,經常處于浸水的狀態,所以栽種兩棲植物,適應短期水淹的狀態,可用的植物有水杉、楓楊等。

2.3園林的生態鋪裝

園林綠地的生態鋪裝,也是海綿城市的建設表現,生態鋪裝,具有海綿體的特征,保證生態鋪裝能夠表現出綠地海綿體的特性,吸納雨水,解決大雨徑流的問題。例如:園林生態鋪裝中的自然地鋪裝,綠地、河湖水體等,都是可進行鋪裝服務的對象,覆蓋在海綿城市的地面上[3]。園林綠化中的海綿城市建設,在園林生態鋪裝方面,使用最多的水體、堤岸覆蓋,根據海綿城市園林生態鋪裝的狀態,設計人工覆蓋的方式,改造原有的排水渠,借助人工修建的方式,全面覆蓋附近河道,為了提前生態鋪裝的自然化,還要在人工水渠的基礎上,采取植樹種草的方式,提倡生態鋪裝的自然體應用。

2.4屋頂的綠化設計

屋頂的綠化設計,在園林綠化的海綿城市建設中,占有很少的比重,但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4]。園林綠地中,屋頂的綠化設計,主要集中在建筑方面,其可優化海綿城市的建設,屋頂綠化設計,需要具有截留雨水的作用,具體的設計途徑有:(1)植被層截水,屋頂綠化,要具備10cm的植被條件,截留2~5mm的雨水;(2)土壤層截水,屋頂土壤的基質、空隙等,達到10cm的距離,截留5~10mm的雨水;(3)蓄水層截水,設計結構蓄水層,采取蓄水層做為容器,實現20~35mm的截水量;(4)蓄水系統截水,是指屋頂的排水系統,收集溢出的雨水,可以導入到蓄水池內,方便后期使用。

3園林綠地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建議

針對園林綠地中的海綿城市建設,提出幾點建議,如:(1)海綿城市中,建設園林綠地時,綜合考慮綠地、環境、城市空間的相互關系,在不影響城市建設的前提下,消化并凈化城市雨水;(2)活動比較頻繁的園林綠地,需要增加蓄水面積,推行家庭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提高海綿城市的建設能力,緩解家庭的用水需求,為了不影響園林綠地的活動方式,采取地下雨水調蓄的方式,設計地下空間管道,儲存雨水后,重新應用到綠地澆灌上;(3)海綿城市內,園林綠地不能獨立存在,而是應該連接成一個整體,構成全面的海綿體,科學的利用雨水資源,提高海綿城市的調節能力,一方面消耗雨水,另一方面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

4結束語

海綿城市,改善了城市建設的方式,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重點解決了城市排水的問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海綿城市建設中,比較重要的是園林綠地,在園林綠地的作用下,促使自然降水在城市運營中,實現有效的循環,杜絕發生洪災,保障城市運營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喬松.海綿城市與園林規劃建設[J].園林,2015,07∶36-41.

[2]季冬蘭,李婷,甄斌.武漢園林綠地中海綿城市建設的思考[J].華中建筑,2015,09∶125-127.

篇(4)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讓城市變為能夠吸納雨水、過濾空氣、過濾污染物質的超級大海綿,具有降溫、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海綿城市的建設注重保護與源頭控制,遵循的是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本原則,“滲、滯、蓄、凈、用、排”是海綿城市的六字方針,強調對原有水生態的保護,對周邊水生態環境低影響,城市建成后地表徑流量能保持不變。因此,海綿城市建設又被稱為低影響設計和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

目前國內海綿城市規劃方面的主要實施路徑有三個方面,宏觀方面,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保護,以實現區域的生態循環體系;劃定城市生態紅線,保護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公園綠地等海綿體;相關工程技術實施。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利于推動城市邁向真正的生態與低碳。

二、西咸新區介紹及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1. 西咸新區介紹

西咸新區是國家批復的首個以創新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旨在控制西安、咸陽的圈層式擴張蔓延,以“現代田園城市”為發展理念。2015年,西咸新區獲評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試點,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城市。

西咸新區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秉承“理念引導,規劃先行”的原則,以建設集約、綠色、低碳、智慧的現代田園城市為目標,利用城區范圍內的山川河流、宮殿墓葬大遺址群、都市田園區等共同建構了西咸新區綠色基底,劃定了文物、生態及水體保護區域,建設整體區域的“大海綿”,借助自然力量排水,讓雨水“停一停、留一留、滲一滲”,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遷移、低碳循環。

2. 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因地制宜,深入識別存在問題進而將對策本地化,從建構“山水林田湖“系統入手,兼顧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等多方面要素,提出西咸新區海綿城市規劃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協同規劃、建設環保、財政等多部門,實現政府、企業及社會合作的共贏。

經驗一:劃定生態底線,建構海綿基底。

最大限度的保護原有“山水林湖“的體系,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征,并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城市增長邊界劃定工作,將規劃方案中提出的海綿體納入增長邊界,為區域海綿體預留充足的生態空間,以防止其在城市擴張中被侵占。同時,對區域范圍內的生態空間進行空間分區,提出空間管制要求,并提出生態保育措施。最后,梳理區域“大海綿體”及由建成區內部公園、綠地構成的“小海綿體”,與區域水系、排水渠等相結合,構成“水綠相融”的藍綠網絡體系,提升海綿體的連通性及排水能力。

經驗二:完善基礎設施,分類生態環境修復.

對傳統城市的粗放型水系統進行恢復,完善污水、雨水排放系統,強化市政排水體系網絡,完善生態駁岸、再生水補水、濕地修復等工程建設,增強區域生態功能,并同時在分類修復工程中融入城市游憩、觀賞等多樣功能,以實現修復工程一舉多得的作用。

策略3:踐行低影響開發

西咸新區處于快速建設階段,因此將在各類建設空間內選擇適宜的低影響技術,控制透水面積比例,以加強水系吸滲及徑流速度,增加全區域的雨水吸收及排放能力。此外,還通過明確分區管控目標,對不同建成區域及組團提出建設指引,將重點組團及一般組團予以區別,達到因地制宜的作用。同時,對組團內部不同空間如公共空間、建筑場地等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設導引,以指導城市實際的建設。

篇(5)

在中央城鎮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1 海綿城市的建設

海綿城市的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園林規劃設計的服務對象已擴展到大地綜合體,是多個生態系統的鑲嵌體,由人類文化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形成[1]。

2 園林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海綿城市,就是要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海綿城市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生態濕地、透水路面等措施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式”控制為主要的園林設計理念。

2.1 通過園林景觀手法實現低影響開發

低影響開發,其主要是通過對雨水的滲透、儲存、調節、傳輸、截污凈化等功能,有效地控制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要真正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的要求,就要對城市空間進行重新認識、利用,因此,必須將此提升到城市規劃層面以及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的操作層面,即“規劃引領”、“生態優先”。也就是說,要以各層級規劃為控制途徑,一方面保護現有可能影響城市水生態的敏感區域,限制開發;另一方面將低影響開發這一理念植根于新開發或需要改造的城區。實現低影響開發的園林景觀手法主要包括下沉式綠地、綠地水體、生態鋪裝、屋頂綠化等。

(1)下沉式綠地的典型結構為綠地高程低于周圍硬化地面高程5~25cm,雨水溢流口高于綠地且低于硬化地面。廣義的下沉式綠地還包括洼地、雨水花園、雨水塘、雨水濕地、多功能調蓄等生態雨水設施,可作為海綿城市蓄水功能的重要措施。

(2)綠地水體包括低洼處水體、水景、溪流的景觀蓄水小壩、蓄水池等,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可設法適當增加,達到降峰減流的目的。

(3)覆蓋城市地面的除了綠地以外,還有建筑和各種地面鋪裝,如果這2部分都能接近綠地海綿體雨水吸納水平,就基本達到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在人行廣場、停車場等地區,大量采用具有滲水性能的面層鋪裝,滲水地面不僅可以減少地面的熱量反射,還能保持土壤的生態功效。雨時能較快消除道路、廣場的積水;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2]。

(4)截留雨水的措施不僅只在于地面,屋面雨水的處理同樣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適的屋面打造綠色屋頂,更加有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減排和凈化,帶來極大的生態效益、環保效益。簡單式的屋頂綠化僅以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為主,種植土覆土淺、結構承載力小投資小、安全性好、易于推廣,因而推廣前景可觀。

2.2 園林植物的滯留系統

園林植物越多、樹木越高、樹冠越密、層次越多、葉片越細,滯留的雨水越多,生態效益越好,留蓄雨水的量越大,海綿體就越有效。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考慮綠地上的喬木覆蓋率和多層植物覆蓋率。植物的配置形式以自然多層次混合植物群落為主體,喬灌木3層搭配,避免大面積使用單一植物的配置形式。植被覆蓋度高、層次豐富、枝葉密集則雨水下落到表土的速度減緩,疏滲能力則高,反之則低。

3 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要符合因地制宜和經濟適用的原則

我國地域幅員遼闊,地面環境復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因此,應根據本地自然地理條件、水文地質特點、水資源稟賦狀況、降雨規律、水環境保護與內澇防治要求等,合理確定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與指標,科學規劃布局和選用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雨水濕地、透水鋪裝、多功能調蓄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及其組合系統。

4 結語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園林景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海綿城市的理念更應該滲透到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才能更好地實現雨洪資源的利用,修復城市生態,改善城市居住環境。

篇(6)

中圖分類號:TU99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1016302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出現雨季內澇的情況頻頻發生,由此引發了關于傳統城市給排水系統建設的熱烈討論。海綿城市逐步成為我國相關行業內的前沿思想和熱門話題。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提到了“海綿城市”,他指出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在工作中提出了海綿型城市設想。201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貫徹在講話中涉及到會議精神,證實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2014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以及水利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1]。

2 海綿城市的概念與意義

眾所周知,海綿有其獨特的物理特性。借助其獨特的物理特性來形容城市的某種功能,就出現了海綿城市一詞。海綿城市強調建立一個完善的“海綿體”城市,使水在城市中的運動和遷移實現“自然化”,以便有效緩解雨季城市內澇的壓力、提高雨水資源利用化水平、減弱河流污染、調節城市微氣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態景觀等,最終實現城市水循環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2]。國外對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澳大利亞,用來比喻鄉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以及城市對鄉村人口的吸附效應[3,4]。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一書中,對海綿城市的概念做了如下定義: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當有需要時又可以釋水,從而具有良好的“彈性”來應對自然災害和適應環境變化[5]。

海綿城市也有著深層的意義:①具有彈性的海綿城市有著應對自然災害的思想,在面對干旱或洪澇時,能夠發揮其韌度來適應各種水環境危機;②海綿城市的開發中,前后的水文特征要求保持不變,這主要是通過降低影響的開發思想和技術來實現的;③海綿城市對雨水資源以及水環境有著綜合管理的可持續思想,要求城市儲存雨水,在急需的時候加以利用,從而保護水生態環境[1]。

3 海綿城市建設的方案編制

3.1 要收集材料做相關分析

海綿城市的建設與當地區域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形、流域、水文、水質、地質等基礎情況,結合土壤、降水、蒸發量等規劃建設數據,來綜合分析當地年降雨量與平均徑流總量控制率之間的關系。

3.2 確定建設目標

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設需求,從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經濟條件等因素入手,確定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建設的難易程度做長期規劃。

3.3 制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具體方案

從當地水流域治理入手,調整優化水系,利用水利工程綜合治理小流域,最終實現整體流域的控制。在對海綿城市進行分區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植被、河流分布、土壤等情況進行重點問題突破性解決,對每個分區制定出具體的規劃指引方案,綜合利用多種措施來建設海綿城市的道路、綠地以及水系。

3.4 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方案進行優化

科學合理的對海綿城市進行指標評價,考慮經濟、科學、量化原則,及時調整方案,計算水文、水力時要充分考慮低影響開發設施的規模。總之,絕不能死搬硬套發達國家建設模式,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條件進行綜合規劃建設[6]。

4 海綿城市理論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海綿城市在規劃設計中,主要朝著削減徑流污染、緩解雨洪壓力、提高雨水利用、改善城市景觀等目標進行。城市在開發建設中,很可能對水質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控制降雨的徑流可以適當提高水質改善污染狀況。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按照海綿城市規劃理論來建設,可以提高防洪要求,提升防洪能力,降低建設成本,簡化管理難度。

景觀設計與低影響開發結合起來,可以充分發揮海綿城市理論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在公園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景觀生態結構布局。具體包括土壤、水質、河流等基本狀況,保護現有生物物種,考慮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適當進行當地河道采砂、農田開發等,力求生態環境保持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尊重自然,運用“基質――斑塊――廊道”等景觀結構分析方法,來對整個園林設計進行生態學層次上的把握,將公園生態與城市生態一體化建設,以做到可持續發展[2]。

5 海綿城市建設的生態選擇

海綿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生態基礎建設。具體來講,典型的下凹式綠地生態設計模式、綠地植物的生態選擇、綠地土壤生態系統的選擇、降低空氣粉塵的生態選擇、透水硬化地面的生態選擇都是必須詳細考慮到位的理論建設基礎[7]。

對城市雨水綜合利用,可以達到最大限度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城市綠地在設計規劃過程中要做到分散性,也就是要分布在不同區域進行雨水接收,避免生態系統受損。綠地植物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較強的忍耐力,因此在選擇物種過程中,要考慮盡量選取耐鹽堿、耐干旱、耐淹耐濕的種類,并因地制宜的考慮當地土壤、氣候、水文以及管理等綜合條件,提高綠地的集雨時間和能力,從而提升生態空間的利用度。綠地土壤生態系統的適當選擇,為綠地生態系統充分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土壤是一個擁有巨大空隙的海綿體,具有強大的吸附和滲透能力,土壤較好的持水能力可以保證植物充分的吸收水分,最終做到調節綠地生態系統的平衡,進一步做到凈化水源、改善空氣以及改善環境等重要作用。土壤是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活動場所,為分解者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有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還發揮著巨大的殺菌、拮抗等作用,這些都對城市居民的生活有著重要作用。透水硬化面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鋪裝,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地的建設中,尤其吸水性較好的透水磚,可以較快吸收雨水,方便市民出行,但過量應用,會減少自然土地,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危險。因此要做到適量發展,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6 結語

海綿城市的應用仍處在發展中,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理論與體系,仍然任重而道遠[8]。要從海綿城市概念的引入,到結合園林設計、引入碳排放測算、分區進行測評獎罰制度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智慧化等多方面進行努力,以加快推動海綿城市理論體系的整體化發展,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楊 陽,林廣思.海綿城市概念與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2]唐正偉.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運用初探[J].綠色人居,2016(2):30~31.

[3]Neil Argent,Fran Rolley,Jim Walmsley.The Sponge City Hypothesis:does it hold water[J].Australian Geograhper,2008,39(2):109~130.

[4]T Budge.Sponge cities and small towns:a new economic partnership[C]∥M.Rogers,D.R.Jones.The changing nature of Australia’s country towns.Ballarat:Victorian Universities Regional Research Network Press,2006:38~52.

[5]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與水系統構建(試行)》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號)[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4.

篇(7)

1引言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地對城市洪雨水進行管理的一種新概念,目前,在許多城市已經被投入使用,它很好地解決了城市突出的水問題,以及生態和環境問題,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而海綿城市理念的實現正是通過大量的植被種植,因此,政府應加強園林工程的建設,最大限度地解決城市水資源問題,進一步推動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為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做好提供充分的保障。接下來,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園林工程中的運用做了詳細的闡述。

2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應用的價值

海綿城市不僅是自然環保理念的綜合體現,也是改變城市道路積水、規避房屋倒灌現象、緩解熱島效應、降低污水排泄壓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綜合項目工程,對城市形象、城市宜居性、城市功能等都會存在積極影響。從城市形象來看,很多多雨城市、地勢低洼城市、徑流量較多城市遭遇強降雨時,容易出現雨水“漫城”的現象,給外地游客留下負面影響,對城市排水泄洪能力存在擔憂,尤其是在雨水擠占污水、惡臭水體排泄通道下,可能會造成惡臭水體堆積在路面上,給游客留下“味道”上的深刻印象,借助海綿理念的滲透,路面沉積水可以很好地滲透到地下,污水、惡臭水體可以得到有效凈化,運用綠植增強城市抗洪、抗澇能力下,還可以貫徹綠城理念,進一步改觀城市面貌形象,從城市宜居性來看,城市道路積水不僅會阻礙交通,飛濺水沾濕行人衣服,內澇型城市直接對城市生產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除了直接停產外,一樓居民、商店等可能在雨水作用下被浸泡,造成大量財產損失,借助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的理念,可以蓄積與排泄相結合,增強城市抗洪抗澇能力,滲水與滯水相結合,減少城市積水現象,透過凈水與用水相結合,還可以減少城市污水、黑臭水體,通過“蓄水反補”,緩解城市溫島效應,城市宜居性大幅度增加,從城市功能來看,傳統城市對雨水、徑流水、生產生活廢水等的處理較為被動,大量消耗凈水,排泄污水,雨季來臨時,下水道、水渠、湖泊等泄洪能力較差下,很容易出現洪澇,另外,城市化的進程中,熱島效應日益顯著,在夏天,城市內溫度普遍較高,再加上大量空調外機,室外溫度進一步被拉高,借助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城市抗洪、泄洪功能得到統籌規劃,路面積水問題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夏季,蓄積的水體可以通過“蒸發吸熱”的形式降低城市溫度,大量綠植的運用既可以起到綠景作用,又可以為室外群眾提供綠茵場地,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理念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宜居性、完善城市功能,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于市政工程存在現實價值。

3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可行性分析

影響海綿城市在市政工程運用的質量主要是有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綿城市理念應用規范性、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城市信息了解程度來看,不同城市呈現不同城市信息,對海綿城市理念的需求程度、需求目標、規劃方案也會存在差異,在運用海綿城市理念時,應當注重城市信息了解,根據城市現狀,了解境內水體、地勢、污水排泄通道、氣候類型、城市布局等信息,以此為基礎,評價泄洪壓力、降溫需求、植物栽植要求、空間規劃要求、黑臭水體凈化壓力、海綿城市改造成本等信息,鑒于此,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綿城市建設方案與待改造城市適配性,不僅可以規避后期建設風險,還可以確保海綿城市建設方案能對城市發揮應有的效果。從海綿城市理念應用規范性來看,應用海綿城市理念,需要重視決策會議、方案設計、方案可行性論證、工程建設、工程驗收等流程,決策會議是評估資金、成本效益、風險等與城市建設是否相協調,對后續專項市政建設資金劃撥等工作具有奠定作用,方案設計是根據城市實際情況,將海綿城市理念轉化為具體方案的過程,對后續施工過程具有指導價值,方案可行性論證在方案設計完成后,對成本、風險、工期等狀況論證可行性,避免設計方案與城市規劃矛盾,或建設成本超出專項資金總額等,工程建設質量可以通過現場監督、建設公司資質審核、定期驗收已完成工程量等形式保障施工質量,避免設計方案與施工實際現狀脫節,預期目標無法得到實現,工程驗收是在工程結束后,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考慮到海綿城市理念的特殊性,可以延長驗收期限,或延長追責期限,便于綜合考慮工程家建設質量。從可持續發展來看,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工程大部分需要長期維護,另外,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并非獨立時,該項市政工程一般與當地地理水文、人文活動、城市基建等息息相關,因而,海綿城市需要具備持續存在能力及拓展能力。從持續存在來看,海綿城市體系初步落實后,市政府應劃撥專項資金,委托工程管理人員,修繕綠植、疏浚淤泥、監督黑臭水體凈化公司等,從拓展能力來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呈現不斷擴充的姿態,海綿城市體系應當具備可拓展能力,同步城市拓展,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綜上所述,市政府應用海綿城市理念時,注意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綿城市理念應用規范性、可持續發展能力,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綿城市理念應用質量。

4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具體措施

4.1選取與城市環境和氣候相適應的植被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將水分進行有效的儲存和排放,從而對雨洪水進行有效的利用,促進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當前任丘市在貫徹落實新型城鎮化和水安全戰略有關要求時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到了園林工程建設中,采取了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建設了眾多的集雨型綠地,這有效地解決了任丘市水資源短缺以及減輕排水系統運營壓力。但海綿理論的運用離不開綠色植被的支持,如果任丘市政府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植物用于園林建設中,就可以進一步提高園林建設的蓄水能力。所以,政府在建設園林工程之前,首先應選取任丘市環境和氣候相適應的植被進行種植,促進城市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例如,政府首先應對所在城市的環境,氣候以及年降水量的分布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了解,緊接著,應聘請相關的植被和海綿城市研究專家,結合城市的環境和氣候對植被進行合理的選擇。可以先設立植被實驗室,進行小面積的植被種植和試錯,并且采取植物快速葉綠素熒光分析技術和生物滯留技術對植物材料進行有效的測定,可以將植物置于干旱,適中,水淹的三種條件下,利用植物熒光儀測定在這三種條件下成熟植物葉片的葉綠素熒光動力值,并且詳細記錄每一種植物材料葉片在三種條件下的熒光產量,然后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在保證實驗數據準確的情況下測試植被的抗旱性和抗澇性,此外,還應充分考慮植物材料本身的根系發達程度和自身繁殖能力,對植物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根系穩定程度和生長繁殖速度進行測量,并且選取一個恒定的參考標準。而就任丘市海綿型植物園植物的選擇來看,其在栽植水生植物時就選擇了抗旱性,抗澇性強,根系發達,繁殖能力強的植被(蘆葦、千屈菜)種植,這既營造了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而且也起到了雨水儲蓄凈化的功能。通過上述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因地制宜選擇栽種植物,可以將園林景觀中植被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打造一塊巨大的海綿,解決城市的各種水資源問題,促進城市的不斷建設和發展。

4.2建設可滲透地面,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加強儲水和排水效果

海綿城市的整體布局思路主要包括“滲,滯,蓄,凈,用,排”等六個步驟,這同樣適用于市政園林工程的建設,因此,針對滲的工程,政府應積極地財務措施,建設可滲透地面,從源頭減少徑流,凈化初雨污染,促進海綿城市在市政園林景觀中的應用。而可滲透路面是指采用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和透水性能強的材料所鋪設的地面,雨水通過這樣的地面可以很好地往下層進行滲透,從而大大解決地面積水的問題。以海綿型植物園的建設為例,其位于任丘市京開道以西,北環路已北,整片園區共占地36.19公頃,其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創造了河、湖、島相連的格局。植物園在修建過程中全園鋪裝面積51331.58m2,透水鋪裝面積33793.54m2,透水磚應用比例為65.83%,正是這些可滲透地面使得植物園做到了水能存得住,大雨排的出。現如今,新建道路中華西路、昆侖南道、渤海西路、會戰北道、泰山北道等9條道和植物園園、站前公園張華綠色家園等9處公園采用透水鋪裝材料。主要的三種可滲透路面分別是透水磚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嵌草磚路面,因此,在鋪設可滲透地面時,應根據園林景觀工程的具置以及地形地貌采取合適的路面進行鋪設,可以在人行路和園林廣場中鋪設透水磚路面,并且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設置一定的路面坡度,在坡向道路兩側采用嵌草磚路面,這樣既可以在降雨時,通過路面坡度將雨水進行有效的滲透,解決地面積水問題,還可以起到美化園林景觀的作用,實現有效地滲水排水。

4.3采用下凹型綠地,打造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是指自然形成或者人工挖掘的淺凹性綠地,主要用于匯集和吸收地面的雨水,并且通過植被和沙土將雨水進行有效的凈化,并使之逐漸滲入到土壤當中,很好的涵養園林植被,促進其茁壯成長。因此,可以即利用雨水花園這一特點,在市政園林景觀的工程中采用下凹型綠地,打造雨水花園,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例如,張華綠色家園公園根據現狀地形做的下凹性綠地,設計時在雨水花園區域底層鋪設了碎石,上層鋪設了上層鋪卵石及散鋪種植土,并種植半濕生植物,這樣可以在下雨時將雨水匯集到雨水花園中形成雨季池塘景觀,有效增加了公園的觀賞性。與此同時,還可以考慮在其表面覆蓋一些凈化能力強的沙子,有效地去除徑流中的懸浮顆粒,有機污染物等有害物質,凈化水資源,在此基礎上,在地下鋪設與其相通的管道,將凈化過的水用于補給景觀用水,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通過這種下凹型綠地的建設,不僅可以實現蓄水和凈化水的功效,還可以通過其表面植被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有效地改善環境,美化整個園林景觀,將海綿城市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促進城市的綠色建設。

4.4在植被的基礎上建設生態植草溝,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城市的內澇一直以來都深深困擾著城市管理者,其具有積水量大,積水面積廣的特點,在段短時間內很難進行解決,而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生態植草溝是一項十分有效地設施,因此,可以在市政園林景觀植被的基礎上建設生態植草溝,解決城市的內澇問題。例如,植草溝是種有植被的地表淺溝,可以收集,輸送和排放雨水,并且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與雨水花園類似,但植草溝的成本較低,且能夠較好地美化園林景觀,但鋪設的要求較高,因此,在鋪設時應充分結合地形,可以在市政園林景觀中不透水的路面再用干式植草溝進行鋪設,并且聘請相關的園林設計和植被鋪設人員,將植草溝的斷面形式設計成三角形或者梯形,并且控制植草溝的邊坡坡度,如果坡度較大,可以采用階梯式的方法進行鋪設,同時控制植草溝的深度和寬度,不斷地進行實驗,確保其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放水資源,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植草溝可以用于銜接其他的單項設施,比如城市的雨水管道系統和雨水徑流排放系統等,所以,可以將生態植草溝與雨水管道聯合應用,發揮其最大的效果。通過在市政園林景觀中建設生態植草溝,不僅可以很好地將其與外界雨水管道系統進行連接,最大限度地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還可以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的發展與建設。

4.5注重園林工程和天然水體的保護,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篇(8)

中圖分類號:S6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57

1 風景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

關于風景園林生態學的研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在1958年3月曾經發表文章“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談園林學”。直到1999年末錢學森教授已發表各類論述有關園林、城市學的書稿、書信百余封,這意味著老一輩科學家們對于中國的城市、建筑、園林景觀建設的高度重視,同時為中國城市的建設指出了方向。在最近20a,雖然中國發展迅速,但也從側面帶來一系列污染、破壞問題。以人文景觀為例,開發公園增加旅游資源,取得經濟效益,但這使得其他城市紛紛仿效,大力打造各種城市公園,以致于公園建成后的經營難以為繼;目前,全國城市中開發的人造景觀公園,成功率大概占總數的20%,其余的均為開發不當。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風景園林生態學也在不斷的完善。生態自然觀點的提出為城市化建設與自然之間的處理關系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解決方法。在中央城鎮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產生的不對等結構使得風景園林規劃中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彈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在整個生態環境中的建設中多方向的環境質量改善的措施在不斷的頒布和實施。其中2015年國家頒布了“海綿城市”的試點項目,并通過評審選出了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他們分別是: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經過專家組的仔細審評確定的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目的是通過建設試點城市來觀察海綿城市在生態環境改善中所起的作用,完善海綿城市并使它更大作用的發揮生態建設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使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更為廣泛的推廣,海綿城市的技術的完善提供相關的技術數據和實踐經驗,使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更為科學、合理、經濟,通過最直接、簡單有效的方法,得到最大的生態效益。作為園林規劃設計的服務對象擴展到大地綜合體,是多個生態系統的鑲嵌體由人類文化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

城市化之前,因為土壤的涵水和緩沖作用,大量的雨水在短時間內并不會迅速的匯入地表水系,河流的水位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城市的建設開發之后,的土壤面積在不斷地減少,由于雨水無法滲入土壤,進入地下水系而形成的只能在城市地表水流徑流,被人們稱為“雨水徑流”。眾所周知在森林、濕地、丘陵、農田等自然環境中,并不會因為正常的降水形成積水災,這是因為雨水通過地表的土壤可以直接滲入地下土壤中,進入地下的水系循環系統內,在城市化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因為城市的道路、硬質鋪裝景觀、建筑面積的大量非滲透性的表面積在不斷的擴大,以及對城市中河流、湖泊等自然水體的侵占、圍湖造田,河道建設過程中大量采取硬質鋪裝的處理等,城市原本的生態系統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面對正在不斷惡化的城市生態環境,霧霾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在2014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2014年工作要點》中明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澇水平,大力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加快研究建設海綿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 《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4年底~2015年初,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全面鋪開,并產生第1批16個試點城市。“海綿城市”的產生源于業內和學術界,他們常用“海綿”的吸附特性來比喻園林內對水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例如澳大利亞人口研究學者布吉(Budge)應用海綿來比喻城市對人ISI的吸附現[2]。“海綿城市”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是借鑒國外的經驗,同時結合本國的發展特點,進行試點城市的建設。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現在的“海綿城市”理論和技術正不斷的完善和進步,早在2003年俞孔堅曾提出“河流兩側的自然濕地如同海綿.調節河水之豐儉,緩解旱澇災害[3]。但是提出這個理論僅僅是針對河道的調洪和蓄水而提出的,現在“海綿城市”的概念轉移到城市甚至是整個地帶區域的宏觀理論。

2 海綿城市與生態系統的關系

在生態系統的循環中主要的循環包括大氣循環、水循環、碳循環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水系統的循環,水循環是推動整個生態系統循環的根本動力,只有在水循環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實現動植物的生長,物質能量的流動,從而使生態系統能夠正常的運轉。

在生水系統循環的過程中,解決地表水徑流是解決城市中一下雨就看海的窘況的關鍵。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使得新材料在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得樓房的高度在不斷提高,建筑的結構也在不斷的提升,城市的路網不斷的向外延展,城市的面積不斷的擴大,整個城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體被視作是一個整體的生態環境,這種生態的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對自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在更大的層面破壞了自然本身的生態系統。如果我們利用自然過程,收獲其提供的免費服務,而不是去剝奪它的能力,那么另一種城市形態,乃至另一種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將赫然在目:人們會在街道旁或者公園種植蔬菜和糧食;洪水也會被城市所利用而非被拒于高墻之外;廢物和廢水會被自然過程吸收和凈化;鳥類和其他本地物種會和人類共同棲息在我們的后院;人們會欣賞真實的自然之美而非訓話或高強度人工維護下的自然[4]。面對這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海綿城市的理論提出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3 海綿城市與風景園林規劃的關系

風景園林規劃在城市規劃后期的建設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綠地規劃為人們提供城市生活所必須的綠色活動場地,降低城市的煙塵,噪音,溫室氣體等,還能為城市提供充足的氧氣、水分和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

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就是景觀規劃的合理性。在合理規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的發揮城市景觀生態對城市空氣質量、城市水土保持等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通過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作為一個生態的整體,抵抗外界的干擾,形成更穩定的生態系統。城市園林不能墨守陳規地采用原來的建設方式,被動地實施養護、管理,應該以生態學的理論重新認識和建設園林并了解風景園林生態學對風景園林的影響和作用,認識園林植物在風景園林規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要處理好生態植物與園林植物的群落關系,人與生態群落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園林綠化與經濟效益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生態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作用。

4 海綿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我國城市的大部分河道中依然是傳統模式的建設方式,當面臨城市遭遇雨水沖擊時,城市河道的作用,也根本起不到吸水、蓄水、凈水、供水的海綿體能,也不能減少城市內澇和季節性干旱對城市日常生活中水循環的干擾。這并不是中國自己的專利,比中國還要早的提出相類似的理論的還有很多國家,例如美國提出來的低影響開發(LID)、澳大利亞所提出的水敏感城市設計(WSUD)、還有英國提出的可持續排水系統(SuDS)、法國提出的替代性技術(ATs)等。這些理論所闡述的共同點就是減輕雨水循環對城市自然水文特征的影響,同時改善雨水的水體質量。

對于雨水進入河道的相關治理技術不斷的發展和提出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專門進行河道水體質量檢測的相關技術標準,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工智能的不斷開發和完善,使得現代技術對水體質量檢測的標準也不斷的升級。表1,是通過雨洪管理規劃軟件的基本設計指標,這個指標就是目前比較優秀的雨洪管理軟件,由于開發較晚、設計理念相對成熟、商業化運作等,IWM Toolkit 的指標總體較突出[5]。

通過表1的監控測算數據,能夠清晰的反應出lWM Toolkit 的直觀性,所以能夠在市場占有率更為廣泛。

4.1 LID思維模式的引入

專家們在不斷探索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理水方式。20世紀的美國就曾提出的一種較為先進的雨水管理模式,指在場地開發過程中采用源頭、分散式措施維持場地開發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維持場地開發前后水文特征不變,包括徑流總量、峰值流量、峰現時間等[6]。LID的核心就是雨水調蓄方式,其中它主要包括雨水的入滲、蒸發、滯留、蓄集等。所采用的基本措施有生物滯留帶、綠色屋頂、植草溝、雨水花園、儲水池、透水路面等。借著這一思潮,政府職能部門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這個理念。

4.2 綠色屋頂和雨水花園相結合

按照各物種自身的生物學特性,充分利用空間資源,讓各種生物有機地組合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7]。綠地空間設計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垂直綠化,而屋頂花園的雨水收集是生態學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重要應用。屋頂雨水污染程度輕,在綠色屋頂的過濾之后,雨水的凈化標準完全可以滿足灌溉要求。可以通過收集系統的收集直接進行存儲,為以后在枯水期的時候供給社區綠化灌溉、澆灑道路、沖洗廁所以及車輛清洗等使用。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豎向的綠化和橫向的綠化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形成一個整體,在雨水的凈化處理時,收集儲存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雨水收集系統。雨水花園的結構由內而外一般為礫石層、砂層、種植土壤層、覆蓋層和蓄水層。同時設有穿孔管收集雨水,溢流管以排除超過設計蓄水量的積水,這樣既能夠滿足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同時也不會因為雨水的過量而造成植物的生長環境改變對植物的影響,同時能夠避免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4.3 鋪設透水裝置

在人行廣場、停車場等地區,大量采用具有滲水性能的面層鋪裝,滲水地面不僅可以減少地面的熱量反射,還能保持土壤的生態功效。雨時能較快消除道路、廣場的積水現象;當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8]。

以上這些設施可構成一個雨水循環系統,自然降雨通過綠色屋頂和雨水收集裝置,利用管道導入地下過濾器,城市廣場水滲入蓄水池中城市道路水進入到附近的植被草溝,最終水分通過地下的雨水管網都匯集到生態置留塘中,置留塘水面蒸發,形成降雨,近而形成水循環。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雨水徑流,減輕雨水徑流污染,并且收集儲存的雨水還可以用于景觀灌溉等用途,相應地減少了對可飲用水的消耗。

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為例,整個公園是一個很好的“海綿體”,有效利用了之前提到的設施,園區包含雨洪收集、再生水利用、循環過濾凈化、濕地凈化等各種工程設施,總水系面積84.2hm2,總蓄水量130萬m3,這些工程設施的外在形式表現為公園內的景觀路面、休閑綠地、下沉花園、龍形水系、森林公園等,既做到了節水養水,同時還營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帶。

據了解,整個園區的透水鋪裝地面約17hm2,下凹式地形17hm2,滯蓄雨水,減少灌溉量,水系滯蓄16.5hm2,雨洪集水池9個,容積7200m3 ,下沉花園蓄洪溝調蓄8000m3,滲濾、收集管網長60多km。整個奧林匹克公園每年的用水量超過1700萬m3,其中利用再生水就有800萬m3,將近全年總用水量的1/2。

5 風景園林規劃在園林景觀中的結合

景觀生態學和風景園林學結合的范圍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的擴大。近些年來,隨著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范疇的擴大,更多的生態學技術以及生態系統服務手段被引入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如廢舊工廠改造中廢物處理[9]。隨著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對象和范圍的擴大,除現有的主要以生物種群、群落生態學以外,生態系統和生態學等理論將逐漸應用在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當中;隨著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尺度的擴大,在陸生生態學、淡水生態學、濕地生態學、海洋生態學等生態學科中,將在濱水生態設計、濕地保護設計、海島景觀設計中也同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不斷發展,在大地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城市規劃生態學、經濟生態學、數學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等學科中的交叉學科,生態學和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關系更加密切;隨著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成果的不斷創新和科學性要求的提高,在生態學技術手段和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前期勘察和數據整理收集過程中的應用,也會大大地提高,更多的生態學的技術手段將會出現在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整個設計、施工過程中。

6 小結

生態規劃與設計已經成為國內外風景園林學科發展的重點和研究的熱點之一[10]。實踐所證明,風景園林景觀規劃和生態設計是一體的、協調的,在人類的需求與自然生態關系中,是將人類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及轉化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的重要途徑之一。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特別是需要提高基金項目資助的范圍和力度,同時加強與國際上先進的技術進行交流與合作,從而達到園林景觀規劃與生態設計層面推動我國園林景觀生態學科的研究和應用,使得我國的園林景觀生態學能夠達到世界頂級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祥榮.生態園林與城市環境保護[J].中國園林,1998,14(2):14-16.

[2]Budge T.Sponge Cities and Small Towns:a NewEconomic Partnership[M]∥Rogers M F,Jones D R.TheChanging Nature of Australia’s Country Towns.Ballarat,Australia:Victorian Universities Eegional ff,esearch Network Press,2006.

[3]俞孔堅,李迪華.城市蓄觀之路――與市長們交流[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49-155.

[4]俞孔堅.景觀作為新城市形態和生活的生態基礎設施[J].南方建筑,2011(3).

[5]鞠茂森.海綿城市建設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lWM Toolkit介紹[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5(8).

[6]邢薇, 趙冬泉, 陳吉寧,等. 基于低影響開發(LID)的可持續城市雨水系統[J].中國給水排水,2012,27(20):13-16.

[7]王祥榮.生態園林與城市環境保護[J].中國園林,1998,14(2):14-16

[8]侯立柱, 馮紹元, 韓志文,等. 透水磚鋪裝地面墊層結構對城市雨水入滲過程的影響[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06, 11(4):83-88.

篇(9)

城市作為一個巨系統,與生態環境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由于城市化過多關注經濟功能、忽視城市的生態功能,造成下墊面硬化,濕地、湖泊被部分填埋,綠地減少。此外,現有的管網設計多偏重末端集中控制,造成城市地表徑流增大,既浪費了雨水資源又使城市埋下了內澇多發的隱患。實踐表明,采取單一的工程措施很難全面解決城市旱澇、水體污染、綠地減少等問題,城市建設與管理亟需樹立系統整合的理念,以此緩解城市化進程中帶來的生態環境壓力。在此背景下,海綿城市作為一種全新的建設理念,開始在我國推廣。那么,如何建設海綿城市、避免一哄而上導致決策失誤,首先要認知海綿城市的內涵及其建設的核心主旨。

二、海綿城市內涵及核心主旨

海綿城市的內涵可概括為通過保護河流、湖泊、濕地等“海綿體”,修復已被破壞的城市水生態系統,通過采取“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的排水方式,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保障城市水安全,解決水污染及生態退化等問題。海綿城市的本質在于解決城鎮化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問題,構建可持續、健康的水循環系統,最終目的是使城市具備能夠“彈性”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正如有關專家所言:諸多水問題的本質是水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失調,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角度出發,跨尺度構建水生態基礎設施,并結合多類具體技術建設水生態基礎設施,是“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因此,從海綿城市的內涵及建設的核心主旨出發不難發現,海綿城市項目具有不同于一般項目的自身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推進相比普通項目的推進,面臨的問題更為復雜和隱性。

三、海綿城市PPP項目特點

第一,多層次特征。從城市雨洪管理綠色海綿技術到城鎮海綿系統,再到綜合水安全系統與水生態基礎設施,每一項海綿城市的建設項目都要為實現微觀實效-中觀實效-宏觀實效服務。第二,集成性特征。海綿城市PPP項目是海綿城市系統的各微觀組成要素,面對的是動態的生態系統,與軌道交通、管線建設等不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固定性特征,其內部運行機制更為復雜,集成性和隱性程度也更高。第三,動態性特征。海綿城市PPP項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運行上的靈活性,為不斷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及項目間的協調配合留有一定的動態發展余量。第四,公用性特征。海綿城市承載的雨水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改善生態環境等職能使海綿城市PPP項目大多帶有公用事業性質。第五,成本相對性特征。短期上,由于很多城市在生態規劃、設計、建設等方面欠賬過多,因此建設海綿城市的投入比較高;長期上,從理論上講,綜合經濟收益高于運營成本,如果能在最初的規劃階段將這一理念融入建設過程中,其成本可大大降低,甚至比傳統的以灰色基礎為主體的城市建設設施更加節省成本,相對舊城區的改造成本也會更低。第六,不確定性特征。海綿城市項目生命周期較長,參與各方多且相互關系復雜,在立項、融資、建設、運營等環節會有很多不可測、不可控的因素出現。由于當事各方很難約定各種情形下的責權利,因此會呈現出資產專用性強、信息不對稱等特征,導致不完全契約狀態下風險和效率的不確定性且呈現動態化發展。

四、海綿城市建設面臨的潛在問題

由于我國在海綿城市的理論與實踐、技術與管理等方面處于起步階段,加之海綿城市項目自身的特點,所以必須充分認識到海綿城市建設將面臨項目選擇、規劃、設計、融資、運營、監管等方面的潛在問題。這些潛在的問題將會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浮出水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海綿城市的建設速度和實際成效。為了有效應對、妥善解決這些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應充分分析并探求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項目選擇

海綿城市PPP項目前期評價機制的不完善。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在《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物有所值”審查結果將作為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世界上很多國家運用資金價值(Value for Money,VFM)評價方法,對PPP項目進行評價,而我國PPP項目前期評價中VFM的評估體系尚不完善,對PPP項目本身所帶來的社會福利和外部性考慮不足,缺乏大量影子r格與行業數據等基礎數據。由于缺乏大量準確的基礎數據積累支撐,定量VFM不僅成本高而且缺乏準確性。

(二)規劃層面

第一,規劃過程中控制參數的選擇問題。雖然美國低影響開發、英國可持續排水系統管理、澳大利亞水敏感城市等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經驗,但是海綿城市建設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從我國提出建設海綿城市到具體實踐,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本土化案例可供研究。因此在規劃的過程中,調控參數標準的選擇成為瓶頸,亟需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進行全面論證。

第二,兩類系統的有機銜接問題。從系統銜接角度講,多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已經建成了大量灰色基礎設施,如何在實際管理和操作層面實現海綿城市建設與現有灰色基礎設施的銜接,如何將綠色建筑(海綿建筑)有機納入海綿城市的發展戰略中亟需進行深入論證。

(三)設計層面

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其在我國的具體實施需要大量詳細的海量數據支持。但是,我國很多部門和企業尚不具備低影響開發的設計能力。

(四)融資層面

社會資本對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普遍持謹慎態度。2014年7月,財政部第43號文件,提供了新一屆政府對城市融資和地方債務治理的框架,其中明確提出將逐步剝離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雖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創新型項目投融資模式,但是社會資本對此卻普遍持謹慎態度,其中的原因之一即海綿城市PPP項目的融資環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融資主體的地位和權責不清晰,無法律層面界定。特別是隨著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逐步剝離,需要與PPP模式下的特殊項目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實現市場機制下的分工合作,要求必須針對海綿城市各類項目的特點以及不同企業的自身條件和優勢,探索不同階段、面對不同主體下的運行模式,否則將很難形成持續的市場化推進力。

五、海綿城市項目在我國實行存量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操作層面缺乏可行性論證和實證研究

(一)建設運營模式

1.政府購買服務型,項目公司進行設計、建設、資金籌措和運營。這一類型的項目有可能出現項目資產所有權所屬對運營服務價格管理的有效性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加大財政支出以及公私部門之間風險分配的糾紛,有悖于海綿城市PPP模式實現政府建設與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而關于所有權的配置問題,即使是PPP模式做得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對所有權配置的部分影響因素進行了理論研究,但是在實證研究方面還很欠缺。

2.消費者付費型。政府部門僅參與項目計劃和許可,項目公司獨立進行設計,資金籌措和運營通過收費收回投資和實現利潤。需要注意的是,海綿城市涉及的生態水基礎設施服務如何與消費者的間接付費合理聯系是難點之一。宏觀上講,這是一個在分稅制基礎上跨區域的水生態系統治理問題,決定了社會資本進入海綿城市建設的方式、數量和質量。而方式、數量和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海綿城市的進度和成效。

(二)監管層面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的水生態質量信息問題需要智慧城市系統大數據支撐和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監測與信息傳導,以提高政府內部監督和社會外部監督的質量和效率。從我國目前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看,很多城市還不具備提供大數據支撐和物聯網技術的能力,由此必將為海綿城市項目的整體啟動和運行帶來影響。此外,從項目后評價層面的角度講,PPP項目績效指標多以問卷調查、模型計算歸納得出,很難動態糾正項目過程中的錯漏,并且PPP的績效指標體系也不盡完善。

六、對策

解決海綿城市建設面臨的諸多潛在問題是多方參與的一個系統方案,涉及法律體系、公共政策、技術體系、管理機制、公眾參與等多個層面,最終這些層面的問題都將歸結于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因此明確分類管理是重要前提。

第一,推進PPP項目VFM評價體系建設,建立適用于我國水生態基礎設施的計算條件和指標參數,為VFM執行制定統一的量化范圍和標準,科學計算以往管理體制下政府為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支出總量和采取PPP模式政府的支出總量。第二,每個城市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氣象水文條件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要因地制宜科學論證具體項目立項的可行性,以分區目標、用地分類目標、用地控制指標為基礎,綜合考慮現有的灰色基礎設施的運行能力與擬建的綠色基礎設施的運行能力,在此基礎上統籌考慮海綿城市所涵蓋的灰色基礎設施與綠色基礎設施有機融合的問題。因此要設立協調機構,協調住建、水利、財政、環保、交通、農林、氣象、規劃等部門,建立區域協調管理機制,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第三,加快開展LID技術應用研究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工作,提高海綿城市建設本土化的設計能力。第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分類管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很多城市組建了投資建設公司,對基礎設施企業的資產進行重組上市,但是這些舉措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設施有效管理的問題,對社會資本進入公共項目的作用很有限。海綿城市建設同樣面臨這一問題,其所涉及的水生態基礎設施系統不僅是城市基礎設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海綿城市建設的一部分項目屬于非盈利性質,有些又屬于盈利性質,因此必須區分海綿城市的項目組成并實行分類管理。比如,以非盈利性質項目為主的政府投資建設管理與以盈利性質項目為主的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必須分離管理,即以城司為代表的地方融資平臺和SPV共生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各主體權責,保障海綿城市PPP模式的政府一方、項目一方和社會資本一方等各主體的利益。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和經營權有償轉讓機制,促使政府投資從經營性水生態基礎設施領域穩妥、有序地部分退出。此外還應完善金融市場,特別是要與發展銀行、保險、信托、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加強合作,開展海綿城市項目在我國實行存量資產證券化的實證研究工作。第五,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制定了征收雨水排放費的法律法規。我國對于海綿城市項目的服務定價研究需要與監管環節相聯系,結合實際數據研究并制定雨水排放標準,并對現有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加以改進和完善,確保政府對海綿城市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合理。第六,加快推進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轉變的進度,特別是要加快城市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海綿城市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庫的信息應達到實時網上公開化,讓公眾能夠分享海綿城市項目的規劃、設計、融資、建設及運營信息,這對于推進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混合制經濟發展將會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第七,加強對海綿城市PPP項目的后評價實證研究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海綿城市PPP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為進一步推廣海綿城市建設積累理論與實踐經驗。

綜上,在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規劃部門、項目公司、業界和社會資本必須針對本地實際,在建設模式、技術體系、城市管理體制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這是推M海綿城市建設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仇保興.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J].建設科技,2015(1):11-18.

[2]葉曉東.海綿城市實施途徑及規劃應對策略研究――以寧波市為例[J].上海城市規劃,2016(2):51-57.

[3]俞孔堅,李迪華,袁弘等. “海綿城市”理論與實踐[J].城市規劃,2015(6):26-36.

[4]胡振.公私合作項目范式選擇研究――以日本案例為研究對象[J].公共管理學報,2010(3):13-121.

篇(10)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02602

1 引言

我國城市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城市品質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設一座可持續發展,具有示范意義的生態城市。城市發展應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資源,利用有利條件,建設高標準的生態系統,提升環境質量與品位,突出城市特色。運用海綿城市的理念,指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對城市綠化品質提升具有引領作用。

2 海綿城市相關內容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面臨環境的變化和因雨水產生自然災害時,能夠有良好的“彈性”。城市能夠良好的吸水、蓄水、滲水、凈水,也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這是我國在解決城市雨洪問題方面提出的一種新型模式。這種新型的城市建設模式,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幾年來我國多個城市雨洪問題頻頻發生,城市水問題日益成為國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這也就引起了國家對于城市水危機的重視以及對優化城市排水系統的反思與建設。

由于人類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急于求成,忽略了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從而導致嚴重水污染,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的短缺,城市用水安全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樣還面臨著水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多種問題,面對這一系列問題的發生,我國的傳統建設模式由于排水設施和防洪措施的落后以及對雨水資源循環利用意識的薄弱,使得我們完全不足以應對內澇災害等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更加無法改善和緩解城市的水生態問題,因此必須針對這些制定應對的措施。在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對城市水問題綜合管理與應用的共同研究與探討之下,國家提出了“海綿城市”這一理念,并了相關的建設要求,許多城市紛紛投身于建設海綿城市的行列當中。

建設海綿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即將自然方式與人工途徑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的前提之下,能夠最大限度地將雨水在城市區域內存儲、滲透和凈化,從而在促進雨水資源利用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是首位,不能為了城市的建設而損害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否則便會得不償失。

綜合以上的種種問題和理念,本文所提到的“海綿城市”正是近些年來我國城市規劃以及相關行業內的熱門話題和前沿思想。隨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更加促進了這一建設理念的形成,相關領域的配合加速了海綿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3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相關內容

3.1 建立系統性的思維

在綠地系統規劃中,必須把握好整體性的原則,不能著眼于簡單的功能而單獨布局,而應該將各種綠地視為綠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將區域內的點狀、線狀、面狀綠地根據功能統一規劃布局,做到功能上的整體效益最大化。

3.2 建立循序漸進的方法

結合綠地現有條件,制約綠地建設的因素較多,在這種條件下,綠地系統規劃必須遵循漸進性的原則,分階段地實施,才能保證綠地系統規劃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具體地說,應該首先把重點放在人口高度密集、綠地嚴重不足的地方,結合城市改造等多種手段增加綠地的面積,逐漸改善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擴展到周邊地段,階段性地改善綠地狀況。

3.3 樹立可實施性原則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綠地系統總體規劃階段,不應該只要求在城市規劃總圖上完成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城市綠地率這兩方面的硬指標,因此在規劃中要通過加強對城市綠地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政策設計,將土地空間和各種生態政策相結合,以政策設計為核心縮小綠地系統規劃從編制到實施的距離。

4 海綿城市在綠地系統規劃實踐

根據現狀資源調研分析,響水城區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劃充分利用優越自然資源條件,以河流、防護林帶、主要交通道路等形成城市綠網骨架,形成對城市街區的綠色包圍和穿插,并保持主城區內外綠地之間的有機銜接和貫通。規劃重點突出“古淮生態鎮,響灌水綠城”城市特色,通過“水綠生態網架”綠地系統的建設,打造具有濃郁蘇北水鄉風情、獨特人文環境的生態宜居城市。

4.1 規劃目標

將城市總體規劃與海綿城市體系相結合,通過城市用地規劃、雨水工程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等規劃內容,逐步構建并完善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從區域環境的自然本底出發,充分保護和利用城鄉依托的區域大環境各種自然要素,形成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地系統,建設“城、田、海”的水綠型生態城市基本構架。基于生態安全和區域協同發展,通過梳理“帶―廊―徑”的線狀系統,布置綠化重要節點,使得縣域形成“點、線、面”結合,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網絡式的生態結構體系。

4.2 規劃結構

針對于響水城市特點,海綿城市體系的布局主要以點、線狀為主,同時結合城市的改造,利用較少的用地集中解決問題,針對于城市規劃區,海綿城市體系布局可更加的全面化與多元化。城市綠地系統通過把點狀綠地、帶狀綠地以及面狀綠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形成穩定的綠色空間。綠地系統采用線系統與面系統結合的方式,構筑生態型、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網絡式的生態綠地空間結構體系。

(1)線系統為“五帶五廊多徑”。“帶―廊―徑”為線狀區域生態綠地系統的等級結構。“帶”為區域綠地系統的“骨架”;“廊”為區域生態綠地系統的“主動脈”;“徑”為鏈接區域內部生態綠地系統的“毛細血管”。

線系統的建設重點是積極構筑生態廊道。生態廊道指相鄰兩源之間最易聯系的低阻力通道。構筑縣域灌河、南潮河、唐豫河、中山河、黃響河、通榆河、響坎河和陳坎河為主要的河流生態廊道。326省道、307省道、337省道、金海路、連鹽高速公路、226省道則為主要的道路生態廊道。保護措施的建設重點是注重打造交通防護綠廊 、河海防護綠廊、高壓走廊防護綠廊。

(2)面系統為“兩區、六鎮、六園”。“兩區”即響水主城區和港城2個生態城區;“六鎮”即小尖、黃圩、運河、雙港、南河和大有6個衛星城鎮;“六園”即響水湖和東鳴湖綜合公園、特色主題公園、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灌江口沿海風景區、黃河故道風景區和古云梯關風景區等6處大型公園。

面系統建設在縣域范圍內加強中心城區、中心鎮、中心村和各類自然保護區、文化古跡保護區等的綠化建設,強化植被恢復力度,以江蘇省級園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綠地指標為依據,形成城鄉統籌、城市與自然協調、人與自然共生的縣域大環境綠化格局。

4.3 綠地系統規劃

(1)規劃增綠,結合城市改造,集中增設公共綠地。根據總體規劃要求,未來城區發展可以結合改造,進一步加強可以結合城區綜合環境改造與整治,把規劃中盡量騰出的土地用于綠化建設。規劃可增加的城區公園綠地建設項目主要包括灌河濱河風光帶、通榆河風光帶、響坎河帶狀公園、美鱸路游園、軍民路游園、幸福路游園、雙園路街旁綠地和廣場綠地等帶狀公園和社區公園綠地,通過新增的公園綠地進一步完善城區綠地類型與空間布局,形成合理的服務半徑覆蓋區,提高城區居民進行綠地游憩休閑的均好性和開放性。

(2)見縫插綠,增加城區口袋公園項目的規劃建設。城區由于人口密集,綠地占地面積小,導致了戶外公園綠地遠遠滿足不了廣大市民的戶外活動需求,而大型公共綠地的建設條件又十分有限,因此可以結合城區用地改造和綜合環境整治,增加口袋公園項目,主要包括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社區小型運動場所等。口袋公園不僅能彌補城區內公園綠地的不足,隨時為城區居民提供溫馨、和諧的室外交流場所。同時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方便市民的優勢,規劃城區口袋公園項目可重點圍繞城區現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服務用地和商業服務業用地的附屬綠地建設展開,特別是針對現狀建筑密集區域采取“整治增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等工程方法,進一步提升城區綠化美化綠化水平,從而能不斷改善城區微觀景觀環境,提高城區居民生活質量。

(3)立體造綠,加強城區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的建設。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的建設,是在短期內有效增加綠化的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景觀的有力措施。通過對城區公共建筑的改造,進一步加強城區公共建筑的立面、窗臺、圍墻、廊架等立體綠化,不僅可以極大地拓展城^綠化空間,緩解城市用地緊張的矛盾,同時其對于保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亦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有效地增加城區的綠化面積,進一步突出城區綠化特色和亮點。

5 結語

在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與綠地系統規劃相互指導。海綿城市對綠地系統規劃進行統籌安排,使之形成合理的綠地空間系統,海綿城市的建設滿足城市生態防護及環境美化等功能,對城市雨水收集及利用有良好的示范效應,更大程度發揮了城市綠地系統的作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建設同樣也會對海綿城市的建設有一定的影響,它會使海綿城市的建設內容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上一篇: 醫院的醫療管理 下一篇: 物流工程的研究意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亚洲va中文字幕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视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电影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