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5 00:18: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策略研究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研究目標
(一)認識性目標
1.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學生仁愛品質的養成需要仁愛動力系統的良性循環。
(二)實效性目標
1.有效提升了學生的仁愛品質和能力。
2.有效構建了學生的仁愛動力系統。
二、研究內容
(一)進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愛能力的研究。
(二)開展構建學生仁愛動力系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隨機分層抽樣法、整群抽樣法、圖表法、文獻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動
我校把該課題工作列為學校的特色工作,圍繞課題研究,課題組開展了培養學生仁愛品質的大量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課題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活動有組建課題團隊、制度建設。課題成功立項后,研究措施和活動按普及―實踐―提煉的指導思路劃分,主要有三大類。即學習提升、實踐提煉和總結梳理。具體介紹如下:
(一)課題主研團隊建設。
(二)制度建設。
(三)學習提升。
近兩年來,為了提升課題主研成員和參研人員的心理援助專業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論水平,同時也為了提升大眾對心理援助的常態接納度。學校多次以“請進來,走出去”和購買專業書籍的方式進行師資培訓。
1.市教科所呂安所長、彭曉明主任蒞臨學校調研指導課題研究工作。
2.聘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李萍教授對全校師生、家長作關于學習效能和家長效能的心理講座。
3.課題組購買書籍供全體老師傳閱。
4.課題負責人、執筆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訓、考察,返回后在課題推進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四)實踐提煉
本課題屬于應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構建仁愛動力系統,培養學生的仁愛品質。為此,課題組開展了豐富的以心理援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1.優化學生社會支持系統。
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成員主要為同學、教職員工和家長。在本課題中,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成員也是學生的仁愛動力系統成員。學生接受仁愛,擁有仁愛能力后自然會傳遞仁愛,傳遞仁愛的積極體驗形成積極情緒條件反射后,自然會回報仁愛。介于此,課題組全面推進了擬發的提升仁愛能力的措施:主題講座、宣傳欄宣傳、 “心理暗示語”、“自制心靈雞湯”、“心理游戲”等。
2.提煉后策略的試點推廣。
課題擬發的措施經過實踐檢驗,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證明,為了擴大課題的輻射范圍,更廣泛地優化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課題組試點推進了實踐提煉后的課題策略:QQ群設“今日分享”欄目、舉辦以“普及、推廣心理援助策略”為主題的講座。
3.建立援助網絡,提升仁愛的意識。
課題研發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領導的關注和重視,為了讓縣域內的學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長,我縣教學研究室于2016年3月設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崗位,于縣域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我縣的心育網絡詮釋為心育互聯網和心育師生網。
(五)總結梳理
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都是開放的。我們對部分擬發策略進行了必要的修正。課題組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梳理后,形成了3本課題校刊,參加了十多次項目申報和成果展評活動。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認識性成果。
1.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學生仁愛品質的養成需要仁愛動力系統的良性循環。
(二)操作性成果。
自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從提高學生的仁愛能力和構建仁愛動力系統兩個方面入手,開展了扎實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愛實踐活動,形成了具體的分項實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未出現心理問題的正常學生;助人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經歷了重大負性事件的心理問題易感型學生和已出現心理問題需要心理學專業援助的學生群體;自助助人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所有的學生。課題研發的三類策略既相對獨立,又相互滲透、融合。自助產生的仁愛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助人,助人獲得的仁愛幸福感讓學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條件性積極情緒反射讓學生付出與獲得的仁愛能量得到了守恒,讓學生仁愛品質的動力系統得到了良性的循環。下面就本課題研發策略作具體闡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價值:農村初中生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間的互助意識。這些特殊性導致了,農村初中生對支持系統中同W的依賴雖高,但卻沒能得到需要的幫助,因此提升學生的自助意識和能力就尤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實施以來,學生通過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潛能得到開發,仁愛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體分類如下:
(1)提升心理素質,增強仁愛能力。
①培養學生正面解讀消極事件的能力和習慣。我們每個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權力和能力。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做情緒的主人,課題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導學生做正面解讀。
②編輯課題組校刊《心靈港灣》、《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優化心靈談話法。優化學生心靈的目的是為了構建學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學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愛了會寬容,寬容了會感恩,感恩了會奮進,奮進了又會更好地仁愛……在仁愛的循環里,仁愛、寬容、感恩、奮進四種積極心理品質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
(2)潛能開發。
①舉辦心靈港灣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論建構是:阿德勒團輔;中科院劉善循教授的6S超級學習策略;社科院許金聲教授的全人心理學理論;遼寧金洪源的元認識理論。三年多來,課題組在校內對學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題有“提升逆商AQ”、“元認知學習法”、“優化親子關系”、“遇見未知的自己”、“發散思維訓練”等。團輔后,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仁愛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構建心靈花園。此策略的主要研發理論: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劉善循學習理論(高效學習狀態: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頭腦寧靜而清醒)。研發此策略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身心疲倦時,有退避的心靈空間。
③積極心理暗示。我校運用積極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樣。學校的笑臉墻是圖片暗示;班級文化欄“心靈港灣”中的心理暗示語是自我語言暗示;班級文化牌中的班級口號是集體語言暗示;班主任寄語是他人語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該策略存在的價值:農村縣城、鄉鎮缺少專業的心理咨詢中心,就是縣級醫院也很少有由專職醫生坐診的心理咨詢科,農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學專業幫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遠,諸有不便;社會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所收咨詢費用高,一般農村家庭較難接受,導致陷入心理問題的學生諱疾忌醫,不能及時得到心理學的專業幫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愛、接受愛、傳遞愛、回報愛的循環有力地增強了學生的仁愛能量。助人策略具體如下:
(1)關注心理問題易感群體,助其恢復身心狀態。
①運用心理測評專業軟件篩查、預防。定期對學生進行常規性的心理狀態測評,可以及時準確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
②房樹人測試。房樹人測試能透過被試的房樹人作品投射出個人的心理狀態,可以作為測試學生心理狀態的普查篩選工具。被試只需用鉛筆在一張A4紙上任意畫一幅包括房子、樹、人物在內的畫就可以了。
③舉辦以調適考試狀態、管理情緒等為主題的講座。課題組常規提供的主題講座有《中考,我來了》、《快樂地做情緒的主人》、《正面解讀,快樂成長》、《實現心中的夢想》等。
④編導演心理劇。心理劇通過特殊的戲劇形式宣泄情緒、消除內心壓力和自卑感,增強學生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
(2)專業心理學干預,助其體驗被助的幸福。
①篩查報送。心理問題像身理疾病一樣,發現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預,篩查報送主要是由同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完成的。
②預后支持。在學生接受心理干預后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同學需要為學生提供輕松的成長環境。
③心理咨詢室提供個案咨詢。三年多來,來訪學生發給咨詢室老師的感恩短信達幾百條。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價值。農村初中生中,絕大部分人沒看過一本心理類書籍,超過一半的學生在家里沒有用利用網絡查資料的條件,他們的上網率平均達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實施以恚各類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學生獲得了大量的運用類心理學知識、心靈成長故事、成長中的心靈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糧。精神食糧的補給使學生的仁愛品質和仁愛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體分類如下:
(1)校園廣播站設心靈成長故事欄目。該措施的研發理論為,寬容、仁愛、感恩、奮進是人類精神的庇佑所。促進學生精神成長的核心力量是愛!感受到愛的人會真正去愛,愛了會有寬容,愛了會有感恩,愛了會有奮進。愛會傳遞,恨會感染,充滿愛的心靈,恨無處藏身;充滿恨的心靈,愛無處藏身。
(2)學生自制心靈雞湯。心靈雞湯筆記本是學生用以記錄能給自己心靈滋養的正能量信息的筆記本。
(3)心靈的港灣。設計該文化欄目的目的有:一是讓同學們在暗示語的幫助下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斷完善自己;二是讓同學們擁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靈,擁有發現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靈的港灣很好地體現了積極心理學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學生行為習慣得到很好的改善。
學校實施培養學生仁愛品質的策略以來,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德育處違規違紀的學生人數逐年降低。
(二)各級各類獎項。
1. 2015年李琴老師獨著論文《考試焦慮學生的心理咨詢個案報告》獲本課題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2. 李琴、黃光兵合著論文《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的策略》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3. 李琴老師獲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和國家級總課題組頒發的“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
4. 邱凱霞老師獨著論文《農村中學師生仁愛關系與英語課堂教育效果》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5. 陳四新老師獨著論文《德育工作中仁愛品質的培養》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6. 羅雪梅老師獨著論文《讓仁愛之光照耀語文課堂》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7. 黃輝老師獨著論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愛教育》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積極心理學引領 課題策略實施―優化學生心靈的心理咨詢個案報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9. 2016年心育課題《對農村初中生實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課題階段成果榮獲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資助金項目課題研究階段成果二等獎。(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彌補了省級課題研究中關于優化學生社會支持系統的薄弱環節)
(三)各級部門、單位肯定。
2015年團縣委部署課題組承擔仁愛類講座:《正面解讀,快樂成長》、《關注孩子,傳遞愛心》。
2015年我校心育課題組為公安局設計心理咨詢室并在需要時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2015年我縣迎教育均衡發展的國檢時,丹棱縣教育局領導讓本課題執筆主研參加座談會并向教育部領導介紹我校的課題工作。
2015年丹棱縣教育體育局微信公眾號以《丹棱二中國家級子課題“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培養的策略研究”獲獎》為頌夥⒉嘉倚?翁獾難芯啃Ч。
2016年課題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材料《秉承積極心理學理念,提升學生精神核心素養》被選送參加眉山市教育局組織的素質教育座談會。
2016年我校的促進學生心理成長的課題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論文《心系全體 關注個體》被縣委宣傳部作為德育典型案例報送至眉山市委組織部評獎。2016年縣教研室設心理教研員崗位,課題執筆主研李琴老師為我縣兼職心理教研員。2016年團縣委部署課題組撰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經驗文章《實施心理指導策略 ,提升積極心理品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點工作介紹及總結。
2016年課題執筆主研李琴老師被丹棱縣婦聯選派至眉山參加 “幸福使者,母親課堂”骨干講師培訓班的培訓。主辦單位是市婦聯和市教育體育局。
2016年縣精神文明辦、縣教育體育局決定把全縣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導中心功能室完備,設備齊全,建設方案的資金預算為45萬,全部由政府出資。
七、參考文獻
《愛的五種語言》 (美)(Dr?Gary Chapman)蓋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譯;出版社 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60年。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文件印發單位 教育部;頒布時間 2012年。
《積極心理學》(愛爾蘭)Alan Carr著,丁丹等譯;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 2013年09月。
【1】萬.美國中小學校園欺侮現象之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14.
【2】張海燕,劉麗.學校欺侮行為干預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5).
【3】張文新,紀林芹.關注學校中的欺負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5,(1).
【4】徐本華,李新旺.關于兒童欺負行為研究的思考[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02,(24).
二、研究目標
1.更新教師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建設一支善于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師隊伍,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初步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
三、研究內容
開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及其方法的指導;探索學法指導的綜合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開發校本教研和培訓的資源和渠道。
四、研究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
五、成果與成效
1.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研究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課外補習,70%以上的學生晚上的學習時間在2小時以上,有些學生甚至在中午也安排了學習內容。
我們總結了以下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習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心理期盼;導入環節適當復習基礎性的舊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排除學習新課的知識障礙,從而更好地形成知識建構;指導學生通過提前預習、學思結合、比較異同、提煉要點、課后小結、梳理脈絡等方式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建立錯題本,重視學習盲點。
2.激發了學習興趣
在研究中發現,學生最不喜歡的學科恰恰就是他們投入了大量精力學習的學科。不喜歡的理由也集中在枯燥乏味、需要背的東西多、覺得與生活關聯不大等方面。當學習與興趣一致時,學習是享受,反之則是負擔。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過剩的學習,損失的只能是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總結了以下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對于部分學困生降低作業難度,盡量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為安排的任務和布置的作業提供詳盡的說明或必要的提示,指導學生完成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多對自己做正面暗示;將學習放在團隊合作中完成,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集體認同感。
3.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
在研究中發現,90%以上的學生課外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反復練習學過的知識,而忽略了學習新知識;80%以上的學生忽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認為只要聽老師講就可以了。
我們總結了以下方法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多設置探究性的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在問題設計中要注意學科間的滲透和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關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上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都要交給學生自己解決,改變學生學習中“唯老師是從”的現狀。
4.家庭教育落到實處
在研究中發現,80%以上的學生選擇家長與自己經常談話,可是談話內容卻大多集中在囑咐自己要認真聽講、多做習題,或是把自己與其他優秀孩子的比較上。在針對家長的調查中,80%以上的家長表示自己想要幫助孩子卻無從下手,30%的家長表示與孩子關系緊張。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相互延續性,二者一致才能保證教育的完整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如下方法:利用家長會或網絡做必要的家教指導,家長間進行經驗交流;利用家長會、開放周、班級博客等方式,主動與家長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增加家長與孩子間的共同話題;布置一些需要家長協助完成的活動性作業,增加家長與孩子之間合作交流的機會;上課使用導學案,揭示學習目標,涵蓋學習重點,便于家長掌握孩子學校學習狀況,進行家庭輔導。
5.學生學業成績顯著進步。通過學習策略指導,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潛力明顯增強,達到了既減輕學習負擔,又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學生學習成績的普遍提高,中考成績連創新高。
6.教師教科研能力明顯增強。課題研究注重科研與教研的結合,隨時發現教學問題,列入研究范圍,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以科研指導教學,以科研促進教學,課題組老師的教科研能力明顯提高,多篇論文獲獎。
本課題“英語作文常錯詞匯及表達糾正策略實施方案”從9月份開始申請立項,10月份確認立項,至今已有4個月有余。從籌備期到實施的過程中,有收獲,也有不足,下面我將對過去的小課題研究過程進行階段性總結,以便對接下來的研究提出有益的指導和展望。
一,本階段小課題研究內容和完成情況
1.對同學們在平常寫作中出現的詞匯和表達錯誤進行收集。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教的高二27,28兩個班,共完成15次任務型寫作。批閱之后,我對其分別作了記錄和整理。
2.對同學們在這15次寫作中出現的詞匯和表達錯誤進行分析和歸納整理。總體來說,同學們所犯的詞匯和表達錯誤都有一定的規律性。我根據詞性和語境大致將其分為六個大類,每個大類又都各自包含若干個小類。
3.將這些錯誤編輯成高考必考題型-短文改錯,以這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強化對自己所犯錯誤的認識。在過去的幾個月,學生們總計完成短文改錯5篇。學生們反映,這一做法,不僅有利于他們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他們盡快適應高考新題型-短文改錯。知道高考增加新題型之后,我們很快調整了平時訓練的方向。但由于接觸時間不長,老師們和同學們對短文改錯這一新題型的理解和認識都不深。這種讓同學們自己犯的錯自己改正的方式,也誤打誤撞的適應了新的高考題型,這也是本小課題立項之初,我自己也始料未及的事。
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資料收集過程中,由于學生水平的差距,和我自己一個人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很難將所有學生的詞匯和表達錯誤進行收集,這也使得小課題的資料收集沒有立項之初預想的那么充足和完整。
2.資料整理過程中,對于眾多的詞匯和表達錯誤,沒有一個更加科學合理,更加系統的分類方法。雖然,我自己根據我自己的理解,將同學們的詞匯和表達錯誤進行了分類整理,但同學們對于我的分類也不是完全的認同,以至于,也有一些學生沒有很理想的領會我的意思。傳達的效果,沒有之前預期的那樣理想。
3. 資料的分析過程中,缺少對錯誤出現原因的分析和講解。在本課題立項之初,對于同學們常犯的詞匯和表達錯誤出現的原因的分析,是預想的重要任務之一。小課題研究開始至今,對于這方面的研究甚是欠缺,只是簡單地羅列和整理錯誤,修改之后沒有認真科學的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講解,這是本階段小課題研究的一個重大失誤。
4.反饋練習過程中,學生們雖然很喜歡改自己的錯誤,但有些同學所犯的錯誤太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很難將所有的整理出來的錯誤很好的做成反饋練習。
三,協議階段的改進和設想
1.下一階段,對于學生們常犯詞匯和表達的錯誤的收集,必須要有個改進。過去的這段時期,主要是學生們進行寫作,我負責批閱和收集學生的詞匯和表達錯誤。下一階段,我將會指導學生自己發現或者相互發現(小組或兩人互換)詞匯和表達錯誤,并將其進行收集。這樣,一方面為我省去了很多時間,另一方面也檢測學生們對自己所犯的詞匯和表達錯誤的敏感度,是個提升能力的良策。同時,我認為,小組修改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同學們不但可以相互提升,還會增加學生們對于寫作和修改作文的興趣,不至于使學生厭煩甚至恐懼寫作。
2.對于資料的分類和整理,下一階段,我計劃使其分類更加精細,更加全面,更加貼近學生們的理解和認識。網絡是個神奇的資料庫,對于詞匯的分類,網絡上也是五花八門。有了上一階段的經驗和教訓,參考網絡上的經驗,加上多多和身邊的同事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我相信會有一個更加科學合理,并且貼近學生的分類方法。
3.對于學生們常犯的詞匯和表達錯誤出現的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并形成系統的理論,使學生們從根本上理解錯誤出現的原因,以便在以后的寫作中盡量避免再次出現,在以后的短文改錯中更加敏感的識別錯誤。
4.對于反饋練習的形式,短文改錯的形式當然還會繼續沿用,但僅此一種形式,未免枯燥無聊。練習形式的多樣化也是本課題下一階段的任務。本課題研究的下一個階段,不僅要使反饋練習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而且,反饋練習也必須追求高效性和實用性。形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5.本課題預期效果:(1)學生們對寫作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2)學生們的寫作水平有比較理想的提高;(3)學生們對短文改錯這一新題型,更加有信心。
6.本課題的呈現形式:
(一)初二學生的生理變化:
首先,身體外形劇變。身高長高;其次,男女第二特征差異顯著。
在第二性特征生理發育和性激素的刺激下,男女學生出現明顯的性心理變化——性意識,表現對異性有好感和想接近的心理。女美、愛裝扮,追求時髦,希望引起異性和他人的注意。在性意識、性沖動的作用下,學生表現為想欲非非的“白日夢”在夢中產生假想以追求心理滿足。由于缺乏性教育和社會上對性意識的神秘化,學生就產生性迷惑和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二)初二學生的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發育帶來的青春期的巨大變化,初二學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發展過渡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情緒易激動并向兩極波動,愛靠感情用事;自尊心、自信心、爭強好勝心急劇增強;具有獨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識急劇增強;認識能力顯著落后于獨立意向和行動能力、相互愛慕心理增強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落后。在與異往、對性知識的相對矛盾心理和心理焦慮程度三個方面上表現突出:
通過研究發現:“12—13”歲的男女生表現出極端的社會隔離,彼此之間抵觸很大。他們在異性同伴面前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現出對異性同伴的輕視;或以一種不友好的方式攻擊對方。
通過對初中生的有關調查表明:焦慮、抑郁、敵對、恐懼這四個等級,初二年級均位于最高水平。這說明,初二年級學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緒方面有明顯的表現,他們不僅處于學習分化階段,且焦慮、抑郁、敵對、恐懼感高。因此,初二年級在心理變化上是初中階段的一個轉折點,是一個關鍵發展階段,應受到特別關注。
(三)社會環境及人們對學習的認識
社會因素 (1)教育體制因素:我國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十幾年的超負荷運轉,學生們早就學夠了。(2)社會上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約有34%的同學會產生讀書無用的想法,厭倦學習。學校的培養,教師的教導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而社會環境變化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與日俱增。在校學習受老師的批評和紀律的束縛,又加上經濟的拮據和父母的嘮叨,倒不如去找一個臨時工干干,一月掙千左右塊錢,可以自己自由支配,這樣的環境與學校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反差,怎能不對我們的學生產生影響呢?
學校因素:(1)課程結構設置不夠合理。1/3的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學習環境一般或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容易助長厭學情緒的彌漫。(2)教材內容陳舊,學生看不到科學的發展,看不到最新的知識,認為還沒有學課本上的東西已經落伍了,加上教學過程單調,教學方法單一更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的失衡,家庭教育的失衡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搖籃。(2)家庭經濟困難:29.27%的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差,而不愿意繼續求學。
個人因素:(1)一些學生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心態,缺少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導。(2)心理不夠成熟,心態容易失衡。很多學生不能適應學習狀態的改變,不會與其他學生交流,變得孤僻自閉。(3)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缺少分析問題與解決為題的能力,對學習產生畏懼情緒,導致厭學,致使成績下滑,對學習失去信心。
社會大氣候的影響:(1)家長的困惑和不理解。當前我國確實存在著就業難、就業壓力大的現象,連大學畢業找工作也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個別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漠不關心,尤其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更失去了信心,認為學習好與不好一個樣,一樣混社會。(2)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仍不夠濃厚,雖然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與經濟的發展不同步。(3)法制的不能順利實施。《義務教育法》明文規定公民有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仍是一紙空文,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仍是顯得蒼白無力。
二、研究內容及研究目標:
初二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 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給青少年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個可怕的誤導,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人員不是生活得很好嗎?正是這種心靈的失誤與偏差,給學生提供了一種錯誤的信息:與其學習不好倒不如破罐子破摔。這是造成兩極分化的根本原因。
研究目標:找出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擺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通過對原因的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防范措施。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
解決學生兩極分化的主要措施首先要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我認為主要可采取一下措施:
加大教育在社會經濟中重要作用的宣傳力度,克服“讀書無用”的錯誤觀念。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以及開展參觀、社會調查、請先進模范人物現身說法等形式,進一步宣傳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的關系。要讓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學生認識到:在完善的政治經濟體制下,在高度文明的社會里,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有所作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低的人是很難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
(1)問題意識是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質。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人們在研究中發現,創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質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四個基本要素。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托拉斯提出的評價學生創造能力的20個指標中有6項涉及問題意識①。愛因斯坦在論述問題與創新的關系時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者實踐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個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往往是創新的源泉。”②由此可見,問題意識是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培養問題意識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切人口。因此,無論是興盛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西德的“范例教學”理論,還是我國教育家孔子,以及當代我國興起的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新學習都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
(2)問題意識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首要條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師生在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針對教育資源互動對話,以問題為主線,以問題探究為核心,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激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在充分感悟、體驗的基礎上展開多元對話,發生思維的激烈碰撞,從而獲得知識的自我建構和能力的自主生成。學習的問題不是教師的問題,而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從學生中來的問題,才有吸引力,有挑戰性,學生合作、探究才有興趣、有價值。問題意識是學生問題產生的源頭活水,可以這樣說:沒有問題意識,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只能是緣木求魚,竹籃打水一場空。
2.目前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及成因
縱觀我們的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實施中,學生的問題意識來源于強烈的好奇心,幼兒園的孩子天生愛問“為什么”,進人小學開始弱化,升人中學,迫于升學壓力逐漸淡化,走進大學,學生的問題意識久而久之,莫名其妙地被蒸發掉了。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存在問題。我們課題組在對400多節中學語文觀摩課、示范課、隨課堂進行觀察中發現,僅有30堂課有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質疑;僅1堂課有學生主動地向教師質疑。
造成這種現狀,從教與學的活動看,有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原因。教師方面首先由于教師關注的問題是教師自身的問題。而很少關注學生的“問題”。其次,由于有的教師駕馭課堂的綜合能力不足,課堂只能按照課堂預設展開,擔心學生提問放開后,無法調控而造成課堂混亂,以致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三是傳統的課程觀、質量觀和評價觀的影響,教師教學的著眼點牢牢地鎖定在對書本知識的傳遞上,因而害怕學生提問影響教學進度。四是傳統的機械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機會。
學生方面的原因在于學習的價值取向進入了誤區。把學習作為獲取功名謀得職業的手段,而不是為充實和發展自我。因而學生瘋狂的追求考試成績。這種追求使學生對知識的尊重蛻變為對教材和教師的崇拜,唯書本是從,唯教師是從,不敢有不同見解和懷疑。同時長期以來的接受式學習已使學生成了課堂的奴隸,不自覺地封閉了自己對問題的思考,思維逐步變得僵化,以致喪失了自我,變成沒有自己思想的人。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的:
(一)概念界定
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問題性心理。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并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①問題意識是個體探索的積極性,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以及深刻性和創造性的綜合體現。這種意識會使個體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他人觀點,從而對別人的看法進行批判性的思辨,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會使個體不滿足于解決問題的現成方法和途徑,由此打破常規,探索新的思路和策略;會使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抓住事物本質,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努力去找尋規律;會使個體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二)研究目的
由于問題題意識與學生年齡心理、受教育程度和民族傳統相關,本課題旨在從我國目前中學生的實際出發,探究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相關策略,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問題意識境界。因此,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有二:
1.通過一系列教學策略的實施,促進中學生語文學習良好問題意識的形成,為培養語文學科創新意識尋找突破口。
2.構建以學生問題為導向確立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進程;以學生需要為重點,確立教學內容;以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點拔誘導為主要手段的現代中學語文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實現由“被動吸收”向“主動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的變革。
三、研究的原則
1.全體性原則:心理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個體間存在興趣、愛好和風格上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努力克服重自身感興趣的問題,輕自己無興趣的問題;重高認知水平問題,輕低認知水平問題;重“尖子”學生,輕學習困難學生的傾向。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使全體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得到同步發展。
2.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問題的主人。課堂對問題的關注點由書本設計和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中心向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轉移。同時,教師幫助學生實現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由追求單一的考試成績變為追求個性的張揚和自我的發現轉變;由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地探索知識轉變。
3.基礎性原則:問題意識要以豐富的知識為背景。學生基礎越扎實,知識面越廣博,思想就越開闊。因此,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問題意識不僅要讓學生夯實語文基礎和其他各門課程基礎,而且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勞動,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
4.漸進性原則:學生問題意識的提升要經過想問敢問樂問精問這四個發展過程。問題意識的培養就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不急于求成,善于期望和等待,讓學生學習語文的問題意識循序漸進地得到發展。
四、研究的過程
1.課題的組織及管理
本課題研究由梁平縣中小學教研室承擔,下設三個子課題,分別由梁平中學、梁山初中、明達鎮中承擔。梁平縣中小學教研室著重課題宏觀研究,負責課題管理、指導和協調工作;梁平中學側重教師方面的研究,梁山初中側重學生方面的研究,明達鎮中側重評價方面的研究。三個單位在縣教研室組織、管理下,資源共享、共同研究、責任明確。
2.研究對象
梁平中學、梁山初中、明達鎮中教師共200余名,學生8000余名。
3.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等。
4.研究周期:本項研究周期為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歷時3年時間,分課題準備、課題實施、課題總結三個階段。
五、研究的結果
1.教師培養策略
以“問”論教策略 學生是問題的主體,教師勇于打破傳統的詳細預設教學目標和教學進程,課堂上嚴格按教學預設機械地平板展開教學內容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各自關注的問題,然后因“問”設標,因“問”施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發現的新問題,隨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進程的動態生成策略。
分層指導策略 由于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教師要給予分層指導。對問題意識弱的學生,讓他們懂得“疑”與“問”的價值,采用創設問題情境、造成認知沖突等手段,使他們想問;對膽小的學生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樹立信心,敢于超越自我,做到敢問;對問題意識強以問為樂的學生,給予方法指導,不斷促進思維的深刻性,逐步做到精問。
課內外結合策略 問題意識的培養,僅靠書本,靠課堂是不夠的,教師要善于把課內外結合起來。課堂中、書本上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外作深入的認識和進一步的探討;對課本外、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允許學生帶人課堂,并做恰當的指導,向他們提供解決的思路和方法。這樣,使學生在對課內外問題的探索中,不斷增強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
時空策略 提供多種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呈現問題。提高對問題的“反應等級”。①具體途徑有三:(1)課堂安排時間讓學生質疑;(2)開辟班級問題墻,讓學生呈現問題,反饋問題探索結果;(3)利用研究性學習課(綜合性學習課)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問題探索活動和召開問題辯論會。
2.學生質疑策略
問題意識最重要的外顯特征是質疑。因此,在系統的實施培養原則和策略中,我們始終把尋找讓學生敢問、樂問、精問、善問和師生課堂操作的方法作為重點,并認真總結,使之系統化、序列化。
(1)解放心靈——敢問
中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薄弱的最直接最關鍵的心理制約因素是畏懼。在問卷和訪談中發現,80%左右的學生有時本來想問問題,但“害怕老師不予理睬和批評”,“害怕同學嘲笑”。可見,畏懼猶如一副心靈枷鎖,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質疑熱情淡化和問題敏感度降低。因此,創設良好的人際環境,給學生課堂安全感,讓學生心靈得到舒展,是培養問題意識的前提。課堂應抓好如下幾點:
和學生平等對話,讓學生在愉悅寬松的氛圍中學習;
給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質疑,并提出一定要求;
樹立質疑無錯觀,不嘲笑“膚淺”“怪誕”的問題;
稱贊質疑的學生。
(2)捕捉興奮點——樂問
心里研究表明:個體對事物的愉悅程度,是個體對事物進行深入探求的動力。培養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必須幫助學生找到質疑的興奮點,使學生對質疑產生愉悅情感,讓他們在質疑中獲得快樂,從而產生內驅力。教學活動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鼓勵學生更換角度,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在創新中獲得樂趣;
幫助僅有問題萌動的學生,抽象出間題,在彰顯問題中取得樂趣;
鼓勵學生提出迂回曲折的問題,在“請君入甕”中品嘗樂趣;
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在解決問題中求取樂趣;
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考問”,在難住他人中增添樂趣。
(3)掌握技巧——精問
中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培養,不僅要求問題量的增加,更要追求其質的變化,才能逐步提高個體思維的深刻程度,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而提高學生問題的認知水平,提出真正有探索價值的問題,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核心。依據中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應幫助學生把握如下質疑角度:
從課題質疑;
從事物現象質疑;
從人物行為及內心變化質疑;
從事件的沖突質疑;
從故事的延展質疑;
從假設的角度質疑;
從方法途徑上質疑;
從規律的總結上質疑;
在不合常規處質疑。
除上述質疑角度外,對文本學習,在起步之初可以從閱讀的規律出發,指導學生從“四塊十二問”入手,掌握質疑方法:
1.獨特感受和個人體驗型(必做)
第一問:讀了這篇文章后你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第二問:這篇文章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就作品中你認為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說出體驗)有沒有你不喜歡的地方?請說出理由。
第三問:有什么疑問?說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2.理解感悟與整體把握(選做)
第四問:你理解或你覺得作者想傳達的主要是什么思想和感情?為什么?
第五問:從文中你體驗到了什么?從中獲得了(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哪些有益的啟示(當然,這些啟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發的,而每個人的啟示可能不同)?
第六問:你如何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盡可能聯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3.語言揣摩與表達方式
第七問:你認為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點?作品中哪些語言富有表現力?為什么?(體會推敲重要的詞語)
第八問:你覺得這篇作品在寫作思路上有什么特點?
第九問:這篇作品表達上的這些特點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發?你認為它可借鑒的表達技巧是什么(結合學生的寫作實踐)
4.反思評價與親身實踐(選做)
第十問:對這篇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議?文中哪些語句你想替換成新的語句?
第十一問:你生活中是否接觸過類似主題?如果讓你寫這個主題,你會怎么寫(有什么不同寫法)?
第十二問:分享同學與老師的觀點和材料后,再讀一讀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體驗和想法,想與同學交流嗎?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學習收獲(可以就一個方面,也可以綜合地,此題必作)。
(4)把握時機——善問
中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培養的主渠道在課堂。而課堂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任務是在對文本的領悟和問題的探索中完成的。質疑僅是探索的前奏,是解讀文本認識事物的手段,不可能也不應該成為課堂的全部或重點。讓學生正確把握質疑時機做到善問,在有限的時間中盡可能呈現問題,而又不影響群體探索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從教學進程看,質疑可有如下時段:
課前質疑;
課堂階段質疑;
隨機質疑;
總結質疑;
課后質疑;
(5)正確處理問題——護問
學生認知水平是有層次的,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這決定著學生的問題有深淺上的差異和角度、內容上的不同,具有紛繁性。而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解決問題紛繁性與時間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做到既突出課堂教學重點,體現共性,又照顧個別學生,滿足個性化需求,從而保護學生質疑熱情呢?教師應掌握如下方法:
集中篩選法:選擇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矛盾集中的問題,達成共性目標;
重點突破法:對領悟文本起關鍵作用的問題,達成共性目標,深入討論,提高認識;
個別輔導法:對個別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個別輔導;
隨機處理法:部分在深層討論中能解決的“淺表”問題讓學生隨機處理;
摘 要:主要針對北京和上海等交通系統較脆弱的超大城市,研究綜合交通系統的運行可靠性,揭示不同時空尺度下以道路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為主的交通系統運行可靠性的耦合機理和演化規律,探索提高抗干擾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和保障大型社會活動的交通組織預案。基于采集的基礎交通數據,從交通系統運行可靠性指標體系、可靠性影響因素特征參數演化、交通系統運行可靠性微觀、宏觀等角度進行研究,最終通過研究交通網絡多方式系統耦合理論,建立大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可靠性模型,揭示接近臨界狀態的大城市弱平衡綜合交通系統面對惡劣天氣、突發性自然災害、事故、大型活動等非常規條件的脆弱性。并將理論研究成果用于指導交通實踐,減少我國城市交通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的盲目性,提高整個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協同運行可靠性。
關鍵詞:綜合交通系統 運行可靠性 應急策略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egacities, such as Beijing or Shanghai, of which transportation system would be more vulnerable. In depth study of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we will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coupling mechanism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eration reliability, road transport and urban rail transport concerned mainly, under the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noise immunity of transportation and response to emergencies. It can also protect 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 for large-scale social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traffic data collection, the main research areas include transport system reliability index system, reliabilit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traffic system reliability from micro and macro perspectives. Finally, we can establish a reliability model about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rough research on system coupling theory of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 issue also reveals the vulnerabilities of cities weak-balanced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s closed to the critical state when facing bad weather conditions, unexpected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events and other unconventional conditions. We can take the theory research to guide traffic, which can reduce blindnes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improve collaborative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throughout the city,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Emergency strategy
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50974&flag=1
[課題簡介]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時代的要求。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國廣大農村,進城打工已成為農民獲取經濟來源的主要方式,尤其近幾年,進城打工的農民數量越來越多,這種“背井離鄉尋富路,離田離土求發展”的狀況,致使社會上形成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關愛、家庭溫暖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據統計,我國1.2億農民常年外出務工經商,或到外地打工掙錢。由此產生近2000萬少年兒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歲以下的占86.5%,按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而且這個數字逐年在增長。這部分“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家庭教育相對缺失,他們的心理和人格的表現都明顯有別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這些孩子有的逃學、曠課、不交作業、說謊,沾染打架等不良習氣;還有的孩子因第二監護人管理不當而離家出走,甚至被拐賣。“留守兒童”現象成了一個新的社會話題,特別是能否保證留守兒童的健康心理已成為討論的熱點。
2.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是社會發展必然的趨勢。
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由于遠離父母,缺少家庭溫暖,面對復雜的社會,身心健康成長尤其令人擔憂。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他們有心事無處訴說,只能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扛下所有問題,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礙。“留守兒童”就像鄉村的小草一樣,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自生自長著。如何教育好這些“留守兒童”,使他們健康成長,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3.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是擺在學校面前的嚴峻課題。
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朋友看管,給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都帶來了很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已迫在眉捷。為教育這些“留守兒童”尋求策略措施,我們選出了《盤州市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及對應策略》課題。
二、課題立項情況
本課題在2017年3月底選題后,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經過設計論證,先后報層層主管部門審批,于2017年8月中旬得到六盤水市基礎教育教學課題評審委員會批準立項。
三、課題組成員詳細情況一覽表
姓 名
工作單位
職稱/職務
承擔任務
手機
胡鵬鵬
盤州市英武鎮英武中學
中學二級
協助負責人完成開題報告、結題報告、負責留守兒童虛榮心理研究報告
18785845480
向克
盤州市英武鎮英武小學
小學高級
負責收集各種研究資料、負責留守兒童孤獨心理研究報告
13708588996
胡瑋
盤州市英武鎮英武中學
中學高級
負責審查、編輯各種研究資料、負責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研究報告
13985928316
何梅
盤州市英武鎮英武小學
小學高級
負責編輯、裝訂各種研究資料、負責留守兒童羞怯心理研究報告
15329184370
支成賢
盤州市英武鎮中心校
中學一級
負責制定調查問卷、負責留守兒童偏執心理研究報告
13984605706
四、課題研究時間表
序號
研究階段
(起止時間)
階 段 成 果 名 稱
成果形式
1
準備階段
(2017年3月—7月)
1、申報表的填寫;2、制定出具體研究計劃,實施方案;3、開題報告
書面材料和電子材料
2
實施階段(一)(2017年9月--12月)
1、準備階段工作總結;2、各子課題調查分析報告;3、各調查報告論證
領導和專家評估
3
實施階段(二)(2018年2月--12月)
1、課題專題研究報告;2、總課題研究推廣報告;3、實施階段工作總結
周邊鄉鎮學校推廣結論
4
結題階段(2019年1月---4月)
1、課題研究成果實踐運用總結;2、討論結題報告的形成;3、結題階段工作總結
結題報告
【內容摘要】
“留守兒童”就是父母長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輩或親友監護的兒童。留守兒童常出現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為失當、學業失控等現象。留守兒童的學習和人格的表現都明顯有別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不少人誤入歧途,這些孩子逃學、曠課、不交作業。 同時,留守兒童在“家”騙第二監護人,在學校騙老師,沾染打架、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氣;致使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容易走極端。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體貼照顧,出現害羞、內向、孤獨的心理傾向。不愿意與別人交往,害怕與人合作交流等。 本課題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培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以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能力。教育留守兒童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為此,課題組成員從盤州市一些中小學選取留守學生近400余名,通過調查、訪談等多種方法,專門研究留守學生的學習、交往、偏執、逆反、虛榮、羞怯等心理問題及生活狀況。通過探索研究后,我們建議從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四個方面來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從而使他們的身體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快樂成長。課題組經過近兩年的研究,先后編寫了盤州市校本系列教材《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讀本》,編印成書作教育系統內部資料贈送盤州市境內學校使用。也寫出了各種心理特點的研究報告如:《對留守兒童羞怯心理的研究報告》、《對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研究報告》、《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心理的研究報告》、《對留守兒童的交際心理的研究報告》、《對留守兒童的逆反心理的研究報告》、《對留守兒童的虛榮心理的研究報告》均被我校心理咨詢室收存和心理健康教育課培訓使用,同時也被一些相關學校引用。
【關鍵詞】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心里現狀分析;應對策略
一、 課題研究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走入城市,農村留守兒童會越來越多,留守兒童的問題會越來越大。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對于這類問題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還缺乏系統性的內容和可操作性較強的做法,本課題正是基于此,從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出發,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一線教師的親身經歷,全面了解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挖掘造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制定培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值得推廣的行之有效的策略,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試圖尋找一個突破口。使留守兒童父母安心務工,還可以積累一些留守兒童的教育經驗。同時,通過關心愛護,使其留守兒童能在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好轉,表現為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持續好轉,心里素質明顯增強,學業成績穩步上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力、自理能力都不段增強,身心健康不斷發展,綜合成績呈上升趨勢。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綜述
目前,社會各界人士已對留守兒童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來有關留守兒童研究報告不斷出現, 打開電腦搜索“留守兒童”就能搜索很多關于留守兒童的研究和各地出臺的有關關心留守兒童的政策。
1.國內研究現狀:自20世紀90年代,留守兒童進入大眾的視野,其概念隨著社會進步而嬗變。留守兒童作為農民工的衍生群體,其關注度從社會的邊緣走向焦點。研究者從不同視角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體質、學業、社會性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成果,但結論大相徑庭。留守兒童將長期存在,教育關愛工作任重道遠,須避免留守兒童個體標簽化,做好頂層設計,整合多方資源,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彌補家庭教育缺失,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國外研究現狀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范圍內受父母移民影響的留守兒童數量巨大。國外留守兒童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留守兒童的規模,以及移民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教育、醫療和健康、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影響。研究者不僅描述了留守兒童各方面的發展狀況,而且對移民影響留守兒童發展的機制和過程也比較感興趣,提出了一系列中介和調節因素。從研究內容上看,國外對留守兒童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留守兒童的規模以及移民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教育、醫療和健康、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影響。
黨和政府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比較關注,各地紛紛開展留守兒童教育的研究。農村留守兒童一般問題的研究已經啟動,中央教科所、江蘇、河南,以及重慶市的個別專家學者,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一般問題進行了研究。王宗飛《任性冷漠內向孤獨 “留守孩子”令人擔憂》探究了留守兒童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產生消極情緒。黃應圣、劉桂平在2004年的研究中,也認為留守兒童在道德品質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遲希新在2006年的研究中也道出了留守兒童在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為等方面的偏差……這些研究,重點探討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和他們面臨的嚴重困難和問題,在呼吁社會各界積極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方面產生了較大影響。但這些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及其解決的專項研究還遠遠不夠,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他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目前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有:情緒消極,孤僻任性、自私冷漠、暴躁、極端的性格。等特征,產生了叛逆、厭世情緒。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盤州市“留守兒童”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2、在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糾正、排除、防止學校“留守兒童”出現心理、行為的偏差。
3、對盤州市“留守兒童”的各種個性心理品質進行培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4、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素質,初步培養教師具有從事心理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研究內容
1、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的主要心里現象分析
a、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現象
b、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逆反心理現象
c、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交際心理現象
d、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虛榮心理現象
e、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偏執心理現象
f、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羞怯心理現象
g、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孤獨心理現象
h、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常見異常行為
2、對盤州市中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對策及建議
(三)研究方法
1、 抽樣調查法:采用問卷形式,調查盤州市部分中小學學生主要心里現象。
2、行動研究法:結合盤州市部分中小學教學和發展的需要,根據研究的過程,分階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及時調整和完善研究步驟、具體研究策略。
3、 個別談話法: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訪談,分析存在問題、問題成因和解決方法。
4、 教育文獻法:查閱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的文獻,明確研究的目標,分析研究中涉及的有關變量。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研究的準備階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完成區域內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象的調查,提取數據,對中小學學生中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象進行分類。做好課題的研究準備工作開展開題論證,設計研究方案以及設計調查問卷等。
(二)研究的實施階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
1、 主要按計劃、步驟進行課題研究。
2、 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盤州市部分中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現象。
3、 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分析盤州市部分中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現象。
4、 根據留守兒童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個別訪談和社會調查,分析心理問題的成因,研究轉變策略。
5、 對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個別輔導,設計合理的教育方案。
(三)研究的總結階段(2019年2月——2019年4月)
整理材料,總結經驗,推廣研究成果,寫好課題結題報告。
五、課題研究成果
(一)調查結果統計
課題組通過對盤州市八個中小學約400余人留守兒童的各種心理進行了問卷調查 (結果詳見各種心理問卷調查統計報告),主要數據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占89%,沒有的占11%,其中:
(1)認為交際心理有困難的占20%,一般的占65%,沒有困難的占15%;
(2)認為學習心理有困難的占30%,一般的占70%,沒有困難的占10%;
(3)有逆反心理的占40%,一般的占50%,沒有的占10%;
(4)有偏執心理的占30%,一般的占60%,沒有的占10%;
(5)有羞怯心理的占45%,一般的占40%,沒有的占15%;
(7)有虛榮心理的占50%,一般的占30%,沒有的占20%;
(8)有常見異常心理行為的占40%,一般的占25%,沒有的占35%;
(二)調查數據分析
從第一個問題可看出:這些留守孩子在交際心理方面有問題的不是很多,一般地占多數,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從第二個問題可看出:這些留守孩子學習心理困難的也不太多,有80%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還行的。
從第三個問題可看出:由于他們的父母不在家,更不可能時時刻刻在自己身邊,很需要幫助和指導他們,以減少出現的逆反心理。
從第四個問題可看出:留守兒童偏執心理還是較多,很需要我們采取合理措施去調適;
從第五個問題可看出:這些留守兒童羞怯心理人數不算少,很需要我們采取引導措施;
從第六個問題可看出:留守兒童虛榮心理還是挺嚴重的,需要我們下大力氣的。
從第七個問題可看出:有常見異常心理行為的也很多,很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去調適,
(三)課題研究成果
1、課題組長胡興擔任主編,帶領課題組成員經過近六個月的時間,編寫了盤縣校本系列教材《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讀本》,在課題實施學校推廣試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贊譽,為我們課題研究成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課題組長胡興設計制作的課件和撰寫的論文《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愛心架起友誼橋-----心理健康教育說課稿》分別獲得《中國教育學刊》舉辦的“全國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評選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及“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征文評比大獎賽二等獎。為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廣。
3、自課題實施以來,課題組長胡興為盤州市英武鎮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培訓了五期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英武鄉中學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二級培訓》、《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男女生交往》。
4、課題組成員何梅所做的課件《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化分析》、教研論文《淺談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盤州市紅果片區小學得到了推廣。
5、課題組成員對各種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寫出了各類心理問題的研究報告。其中:
(1)課題組組長胡興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偏執心理”、“交際心理”和“常見異常行為”的研究報告。
(2)課題組成員胡瑋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的研究報告。
(3)課題組成員胡鵬鵬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虛榮心理”的研究報告。
(4)課題組成員支成賢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逆反心理”的研究報告。
(5)課題組成員何梅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羞怯心理”的研究報告。
(6)課題組成員向克做出了中小學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研究報告。
【實踐成效分析】
1.通過農村小學階段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了解當前我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現狀。
2.通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根據所獲數據資料,分析造成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異常的各種因素。
3.通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學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4.通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探究合適的解決策略。
5.通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進行科學的對比實驗和總結。
【研究體會】
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學習及心理健康問題則需要政府、家長、學校及社會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們課題組研究實踐后的幾點總結與建議:
1、政府方面
就社會政府而言,應該給予留守兒童更高的重視。留守兒童出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體制不完善,家長收入并不高難以承受高昂的擇校費。所以,政府在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上一方面可以通過建立更多的農民工子弟學校,降低入學門檻,方便家長攜帶孩子去打工。農民工將子女留守而不選擇舉家遷移,與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難有直接聯系。由于戶籍所造成的二元體制,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公辦學校入學要繳納高昂的“借讀費”,這成為農民工子女不能隨遷的一大障礙。農民工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應當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流入地政府要努力改善農民工子女的就學條件,進一步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同時,在公辦學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特別要把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好,加大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扶持力度,降低農民工子女上學、受教育的成本,使留守的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共享城市文明。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鼓勵外出務工的農民在家鄉創業,在相對落后鄉鎮、農村發展更多的產業,為農民在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還應加大對弱勢群體的財力扶持、制度傾斜、生活保障,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盡量確保“后天平等”。
2、學校方面
學校是“留守兒童”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對“留守兒童”教育的主要部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懇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學校對他們要倍加關注和關心,每一位教師要有一顆愛生如子的愛心,有計劃的做好家校聯系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家訪,讓學生從老師那里得到父愛和母愛,得到大家庭的溫暖,做到對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學習情況等方面了如指掌,積極組織他們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有效彌補“留守兒童”的缺失。作為學校和教育部門,關心和教育好“留守兒童”責無旁貸,責任重大。通過課題組的研究實踐,現將一些不成熟的經驗與大家交流。
一要調查摸底,分類管理。組織全體老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全面的家訪,作好記錄,建立檔案,并制定分類輔導關愛的方案,使學校的教育管理有的放矢。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留定兒童的家庭主要在以下四種情況:①家庭困難,父母迫于生活雙雙外出打工;②父母一方不在本地,為團聚而外出務工:③家庭寬裕,父母為生活自由而外出務工;④父母感情不和,一方外出務工。針對這四種種情況,我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留守兒童,通過各種渠道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化解他們因家庭困難而引起的自卑和苦悶。對家庭寬裕的家庭的,重點促使其父母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和關愛。對于父母感情不好,性格古怪、脾氣暴躁,逆反心強、問題較多的孩子,進行重點跟蹤,特別呵護和關愛。
二要制定實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學校在認真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和學校“留守兒童”實際情況,制定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實施方案,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積極開展有關活動;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定期檢查制度、結對幫扶制度、熱線交流制度、心理咨詢制度等,把關愛工作落到實處,使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經常化、社會化、制度化,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加大“關愛工程”實施檢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對學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促進、推動關愛工程長效、持久深入地開展。
三要搭建交流平臺,增強心靈溝通。根據留守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我校課題組成員則組織本校部分留守兒童與浙江大學“1+1愛心工程”結對子的活動,目的也是為了改善留守兒童“有苦無人訴”的狀況。愛心工程以大學生牽手留守兒童為中心,讓孩子們找到一名“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組織留守兒童與大學生志愿者之間以書信進行交流,因為對于老師,孩子們有警戒,有些不大愿意說出心里的真心話,但對于知心哥哥或者姐姐,他們的內心就沒有什么顧慮,更加愿意傾訴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種讓社會人士參與到改善留守兒童現狀的機制或模式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此類活動得到推廣,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問題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解決。
四要加大硬件投入,搞好寄宿制建設。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建好寄宿制學校,優先安排“留守兒童”住宿,加強內部管理,認真安排好“留守兒童”的安全、學習、生活等問題,使其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解決“留守兒童”家庭的后顧之憂。留守兒童在學校寄宿有很多好處,可以促進留守兒童的學習、可以避免留守兒童受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可以促進留守兒童與教師及同齡兒童之間的關系和諧、親密溝通。
五要關注特殊群體,進行個別輔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上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對于個別特殊的留守兒童,在他們身上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六要經常溝通家長,家校互動。學校可以開辟一個親情專線或互動專線,雖然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話,但是,家長因為工作問題常常會忘記給家里打電話。所以,學校可以開辟一個親情專線或互動專線,讓留守兒童每周打1~2次電話給家長,同時讓老師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匯報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交流,努力與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取得共識,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關心和幫助孩子成長。
七要提高教育人員的素質。除了在教學方面提高要求外,教育工作者在對兒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識也要盡量充實。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在與留守兒童的溝通中及早發現存在的問題,有效預防留守兒童形成的極端思想或做出的極端行為。
八要學校和班級要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各種文藝活動和公益活動的開展,讓留守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在活動中忘記的是煩惱,得到的是快樂。通過活動增強與同學相處的感情,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體會助人為樂的幸福,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家庭方面
就家長而言,在做出外出打工而留下孩子的選擇時,應該充分認識其中的利弊。雖然,父母在外地打工距離孩子很遠,但是,現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家長應該充分利用這些通訊工具及時與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代養人、留守兒童的老師保持聯系,更多地與留守兒童深入談心,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困惑,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擾,減少隔閡,更好地理解和關心留守兒童。家長絕對不可以因為留守兒童成績落后而一味指責其不用功學習,而應該盡量幫助他們利用假期及時地彌補空缺、跟上進度。
我們想強調的是,父母不只是孩子衣食住行上的支持者,更是孩子精神上的寄托者。每個孩子都希望在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有母親溫馨的話語來安慰,可以有父親寬厚的肩膀作為依靠,從而幫自己正確面對并戰勝挫折。所以,我們需要為留守兒童的父母敲醒警鐘!你們可以少加幾個班,可以少賺一點錢,可以不用給孩子買什么高檔的禮物,但是,一定要記得經常打電話跟孩子聊聊天,一定要記得在孩子生日的時候,煮一碗面或買一塊蛋糕,道一句生日快樂。
4、社會方面
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不只是農村或者農民工的問題了,隨著留守兒童數量的擴大,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問題。所以,在這里我們呼吁更多的社會人士伸出熱情的雙手,形成愛的暖流,溫暖每一位需要幫助的留守兒童。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更需要我們呵護的花朵。從以上這些愛心人士的言語中,我們能感受到社會從來不缺少愛心,我們相信,在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下,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綻放笑容。
【研究收獲】
對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并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材料,也比較摸清了盤州市留守兒童的主要心里現象,我們也根據實際情況探索研究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對于個別留守兒童的教育,通過我們課題組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農村留守兒童隊伍龐大,加上學校各種條件有限,以至于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當然,我們會努力漸漸擴大我們的隊伍,更不會因為課題的結束而停止研究。我們將繼續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教育問題,真正將對留守學生的教育落到實處。為他們做點什么,給他們關愛,解決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困難,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給他們以學習等各方面的指導,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廖繼昌、韋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對策及建議》,廣西教育,2008年25期 .
當今社會是知識的社會,為了適應所面臨的激烈國際競爭,從1999年開始我國對高校招生實行擴招,全國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超常發展的階段。僅2005年到2010年6年間,普通高校從1792所發展到2358所;招生人數從504.46萬人增加到661.76萬人;在校生人數從1561.78萬人增加到2231.79萬人(見表1)。
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教育投入的增長明顯落后于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的資源極為短缺,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和有限財力的矛盾非常突出。在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大學的發展碰到資金短缺的瓶頸制約。同時,我國整個高等教育資源又存在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反映在高校的經費使用效率上。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高校是為國家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的事業單位,是一個純消費部門,經費由國家撥,沒錢就向上要,在經費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伸縮性,高校由于長期缺乏自身平衡預算的壓力,理財的能動性不強,沒有形成對經費使用效果進行考核與衡量的機制,在經費的使用上大手大腳,造成經費支出的盲目與浪費,這一問題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出現了資金緊張與資源浪費并存的現象,資金的使用效益不高。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實現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對高校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等教育大眾化對高校預算管理的創新提出了挑戰。
一、高校教育經費預算執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執行預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激勵機制
一般的高校在年度預算執行完成后,對經費項目執行結果缺少考核,沒有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合理開支經費和節約使用經費的單位沒有進行必要的鼓勵,調動其合理使用經費的積極性;院(系)或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制形同虛設,對違規使用經費和造成事故的責任人,沒有給予必要的經濟和行政處罰,對其經濟效益缺少必要的考核,或考核后沒有配套的獎懲措施,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預算目標不科學,預算資金在各院(系)、部門間的分配時,只考慮院(系)或部門人員和學生規模的因素,并沒有考慮到各院(系)、部門的績效情況。只注重投入,而不注重產出。由于無相應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全校普遍存在輕視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觀念的現象。各院(系)、部門基本上依照學校下撥多少經費,辦多少事,錢不夠伸手再要,既無長期打算,又無通盤籌劃,經營理財無從談起,更不用說成本核算。造成投入不講效益,花錢不精打細算,大手大腳,浪費嚴重。同時由于高校水電費、郵電費等辦公費直接由銀行代扣的支出項目,沒有按院(系)、部門進行管理,預算管理的責任沒落實到具體的部門,“長明燈,長流水”現象十分嚴重。由于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的激勵機制,績優沒有獎勵,績差沒有懲罰。造成各院(系)、部門忙于追加,爭奪資金,財務部門忙于搞平衡,資金一撥了事,無力跟蹤查效,資金利用效率低下,部門之間資金矛盾加劇。
2、在預算管理中對“人”的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預算只是財務部門一家之事,參與預算編制的一般為與財務事務相關的人員,缺少了解高校運行及建設發展的相關人員參與預算研究。尤其是預算編制及調整缺乏自上而下的動態化真實數據,編制預算人員對紛繁復雜的業務活動及變化情況的了解有較大局限性,缺乏縝密、科學的論證,使預算不切實際。同時,高校在制訂預算時,多數是根據高校總體經費規模的大小,結合各院(系)師生人數、工作量等情況直接確定各單位各項目經費預算,很少征求各部門的意見。在預算執行上,沒有要求部門編報經費使用計劃,也無法落實對具體支出項目的控制。在預算考核上,未建立相應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對各部門的預算經費難以做出準確、具體的分析和評價,對資金的使用效益也難以正確評價,容易造成預算內容不實、預算約束不強和預算執行不力的情況。
多數高校都沒有實行職工參與預算指標的制定,預算執行中對職工反映的問題較少理會等。這種情況下制定的預算指標如果高不可攀,職工就往往缺乏信心,對領導班子產生疑慮,一旦未達目標,易造成人心渙散。相反,如果預算目標松弛,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院系和廣大教職工是高校預算的實際執行人,沒有他們的認同和參與,預算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將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執行或者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偏差,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容易受到抵觸。因此,經費預算管理是一項全員參與的活動,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要有利于發揮每個教職工的優勢,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將職工的個人成長和企業目標結合起來,通過做人的工作,始終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使高校沿著既定的目標發展。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黨報主要是依賴公費訂閱。這些公費訂閱報紙的讀者大多是國家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白領。因為生產資料的消費目的是用于再生產,消費者是在二次生產中有決策能力的人,而黨報的許多讀者是政府各部門或企事業單位的決策者,因而頗受生產資料類銷售商的青睞。許多研究者都曾提出過有力證據來證明上述現象─黨報以刊登生產資料類廣告為主,而都市類報紙以刊登非生產資料類廣告為主。長期以來,機械制造、原材料生產加工、辦公用品和房地產一直是黨報廣告的幾大支柱。然而,近七八年來,昔日黨報廣告大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也隨著企業的關、停、并、轉和股份制改造,在廣告投放上變得謹小慎微,使黨報廣告失去了最大的支撐,從而造成全國黨報廣告收入持續下滑。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上述幾大行業廣告逐漸向其他媒體轉移。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推進,以及住房和醫療制度改革,公款消費在市場總份額中呈下降趨勢,這就使得廣告商在媒體促銷選擇上越來越市場化。
黨報在開發網絡版的廣告業務時,需要適時調整不合理的廣告資源結構,實現廣告資源結構從單一的生產資料型向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結合型轉變,多在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生活資料領域作文章。生活資料的需求是靠“顯露性”的廣告、促銷手段、精美的包裝激起的,這就要求黨報網絡廣告的設計要精巧美觀,具有視覺沖擊力,充分運用網絡視頻、Flas等網絡技術,針對喜歡上網瀏覽新聞的年輕受眾開發如服飾、IT產品等品牌化、時尚化的廣告。
運用交互性廣告計費方式
網絡廣告現階段收費主要有四種模式:CPM即每千人印象成本,CPC即每千人點擊成本,CPA即每行動成本以及按位置、廣告形式的綜合計費,目前比較流行的方式是CPM和CPC。像雅虎廣告的計算標準就以CPM為主,在廣告價格上一般會因時間長短不同而稍有區別。而搜狐的主要計價模式則是按位置、廣告形式的綜合計費,即把網站頻道劃分成不同等級,然后按照不同等級頻道的位置和廣告形式計費。對于黨報的網絡廣告經營而言,選擇合適的廣告計費模式,在舊有模式上進行創新,是提高黨報公信力與廣告收入的重要手段。
曝光率與點擊連通率來收費的模式可以保證廣告商了解到網上的訪客的確看見了某條廣告內容,但它無法保證該訪客喜歡這個內容,更不能保證他會花很多時間來閱讀這個內容。所以要獲得廣告商的信賴與廣告投入,網絡黨報的經營者必須向廣告商提供準確的數據說明網絡廣告的實際效果。因此交互性測量應該被網絡黨報所采用,它可以是基于網上訪客在觀看廣告內容上的時間長度,可以是訪客瀏覽過的網頁的深度或網頁數量,可以是網民對廣告內容的重復訪問次數,還可以是CPM、CPC和CPA三種測量標準的組合。這種形式的計費方式一方面滿足廣告商對所投放廣告效果的測量,獲取廣告商的信任;另一方面網站也可以根據訪客的具體行為,評估某類型廣告或某一廣告的受歡迎程度,對下次選擇某種廣告播放或收費標準提供參考,做出最優抉擇。
實現數據庫營銷
數據庫營銷就是企業通過搜集和積累消費者的大量信息,經過處理后預測消費者有多大可能去購買某種產品,以及利用這些信息給產品以精確定位,有針對性地制作營銷信息以達到說服消費者去購買產品的目的。一般來講,數據庫營銷一般經歷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尋找理想消費者、使用數據、完善數據等六個基本過程。
網絡本身的特性就說明它是一種直銷媒體,可以有效地、有針對性地并且可以直接量化地直達經過細分的目標客戶群體。根據iResearch對中國網絡廣告經營方式調研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網絡廣告產業規模為34.3億元;其中,通過渠道商銷售的廣告比重占56.0%,直接銷售模式的比重為35.3%,通過廣告聯盟的比重為8.7%。
可以看出網絡直接銷售模式已經占據了網絡廣告市場的很大份額,網絡黨報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直銷模式,注重開發新型的數據庫營銷,結合起本來的渠道優勢,網絡黨報的廣告經營將變得更有針對性。例如RSS服務除了提供定制新聞之外,還利用了互動營銷的優勢,根據消費者在注冊時留下的信息而提供對路的廣告宣傳。
網絡與數據庫營銷的結合將可以充分發揮其營銷的功效,利用網絡,企業可以直接與顧客溝通,同時可以簡單快捷地收集營銷數據,同時可以更好地了解顧客、服務顧客。而數據庫營銷可以通過網絡迅速建立好營銷數據庫,同時可以收集到有關顧客的一些在平時難以收集到的涉及到購買過程的信息。這一營銷手法對于網絡廣告經營尤其意義非凡。
利用數據庫營銷,通過互動式交流,可為受眾打造個人化私密化的服務體系,與受眾建立緊密聯系,大大提高受眾忠誠度。通過不斷努力,不斷逼近,甚至做到數據庫營銷的極限,即“一對一”的服務。同時這種形式也將滿足年輕用戶不閱讀傳統報紙的習慣,用更具創新性與個性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向年輕用戶提供報紙無法提供的服務。這必將是營銷的發展趨勢,在傳統行業特別是大眾消費品中,已經運用很久了。而網絡則是實現消費者客戶數據庫化的最有效的技術應用。但現在看來,在網絡報刊廣告中運用相當有限,發展空間極大。《廣州日報》的大洋網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家具有明顯電子商務性質的新聞媒體網站,《杭州日報》的電子報紙也已經發展了一萬多用戶。可以預測在不遠的將來,此項營銷方式普遍科學的運用必將帶來網絡廣告行業的整體跨越。
不斷推出新型廣告業務
農村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層主陣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是重點,但是,更應當層出不窮地培養具有現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為習慣、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2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教育實踐證明,強化養成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就是學校德育的基本任務;也是強化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已成為校園德育的重要內容。在國外,有關養成教育的研究已相當成熟,產生了一些影響廣泛的理論成果。
3 現階段我國小學養成教育存在的弊端分析
縱觀我國小學生養成教育的現狀與教育形勢的發展,我國農村小學階段的養成教育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家長過多的包辦孩子的一切,減少了孩子實踐及體驗的機會。是只注重認知教育而忽視行為的指導和實踐,容易造成紙上談兵。
其次,在學校德育工作開展中仍然存在著“不真實”的弊病。
再次,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偏差,“偏”在對書本知識的灌輸上,“重”在知識型單一人才的培養上,“差”在對人的基本素質的教育和陶冶上。
4 課題的研究目的及其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找到一條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增強學校教育的主體作用,增大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舉止,培養具有時代特征和符合現代要求的良好個人品質。
5 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對農村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實施策略研究。
6 研究對象界定
研究對象:農村小學五、六年級班全體學生。
7 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分析法;調查法;體驗感悟法。
8 研究遵循原則
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時代性原則。
9 研究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周期為兩年,分了四個階段實施。
9.1 準備階段:擬定方案、申報立項、考察論證等工作。利用3個月的時間,實驗成員認真搞好學生思想、行為、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調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當前學校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廣泛宣傳動員,為全面推進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研究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9.2 實施階段:在廣泛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對研究內容進行研究。每學月制定相應的研究目的、內容、計劃、方法等。針對研究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研究方案。其間,注重各種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時,通過各種手段方法,檢測成果,寫出階段性分析報告。
9.3 自我評價階段:做好后測工作,分析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以及有關論文,收集資料,健全資料臺帳。
9.4 申報結題階段:整理總結研究成果,完善過程資料,撰寫結題研究報告,申請結題驗收。
10 研究成果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