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大概念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30 10:18: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歷史大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初中歷史大概念

篇(1)

一、初中生歷史素養的概念及構成

歷史素養就是學生通過對于歷史知識的積累,根據三觀和綜合能力得出的一個判斷。并且在這個判斷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一種關于探討歷史的本質能力。所謂歷史能力,實際上分為表述、分析和辯證三種能力。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三種能力,歷史素養才會有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對歷史進行學習研究,為歷史研究界的發展埋下深深的伏筆。初中生歷史素養的構成一方面是歷史知識素養,掌握充足的歷史知識是培養學生歷史素養的基礎,一個實踐方式必須要用歷史知識作為保障。另一方面是歷史意識素養,意識是不經意間形成的。比如新課標下初中歷史要求學生學習相關歷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會有三到四節歷史課。經過教師對歷史的講解,學生有了初步的歷史知識素養。在新時代里,出現了許多以為題材的電視劇,通過觀看歷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學生的歷史意識素養會逐漸的得到升華。

二、初中生歷史素養培養策略探討

(一)培養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標導向初中歷史課程具有豐富的特性,多樣化的觀點等待學生一一探討,這便是它的主要特點。初中教師如果只是單純的利用教材對歷史知識進行講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歷史教材作為輔助基礎,豐富教學內容,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與能力去設置多樣化的目標,更加有層次的讓學生從多方面了解歷史。想要高效率的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就應當使用多元化教學,適當采用圖片、視頻教學等與時俱進的方法讓學生對歷史有進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新課標下要求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課后習題等多種方式去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問題思考的過程即為鍛煉歷史思維能力的過程。如果學生需要獲取答案就必將對問題進行徹底的分析。從問題的歷史背景,歷史外部因素等多個方面來探討分析出最終答案。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教師的課堂教學,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師對課本教材有足夠的了解,打好初中生應該掌握的學習框架,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進行授課,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討論思考。

(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初中生的思維在這個時候尤為活躍,但可能因認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產生錯誤的思想。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歷史素養進行正確的指導。例如,新課標下需要學生掌握這個歷史案例。學生在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很有可能對日本產生極大的仇恨意識。如果遇上教師不正確的引導,那么學生將會否定所有關于日本的東西,形成極端的思想。這對于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指導學生正確辯證的看待歷史,告訴學生歷史是不能忘記的,但日本也有許多突出的成績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不能因為過去而否認日本杰出的地方。通過教師的引導最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

三、培養學生歷史素養的意義

篇(2)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6-0231-02

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歷史課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尤其是在對于一些歷史發展變革的事情。這就導致了學生在上課期間沒有太好的積極性和學習性,從而造成成績下降。所以用什么辦法來解決歷史課堂的氣氛問題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就顯得重要起來。我們通過對有關資料的了解和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分析,得出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明顯的作用。

1歷史故事的重要性

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應用非常簡單,并且有著很好的效果,具體大概有以下幾點:

1.1歷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狀態。

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的叛逆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養成,學習的態度也不是特別的積極,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不好學文科,但是學生的求知欲在這一階段是人生的最高峰,所以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所以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引用歷史故事來賦予到課堂內容上,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也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1.2符合教學內容

在現階段的課堂教材中,有著大量的故事,除了最基本的歷史知識以外還有很多富含各種特性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堂授課中除了要將必須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外還可以引入適當的歷史故事來對其他的知識進行傳授,從而使課堂授課更加生動,并且更加通俗易懂。

1.3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觀

作為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在歷史課中能夠將古代典型人物的歷史事跡加以講解可以從客觀上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這樣除了能完成教學任務以外還能讓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形成,對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2歷史故事應用的方法

2.1課堂小故事教學化解難點

例如,在對"半殖民半封建"這一概念進行講解中,如果單純的從概念入手,那么學生在理解上就會更加的抽象,這樣在課堂上能夠真正了解的學生就比較少,這就達不到教學目的。所以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在課堂授課中加入一些能夠表現出當時社會情況的故事和史實,比如加入當時的公租界等相關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對這一概念進行理解,這樣這種課堂難點就不算難點了。

2.2在課堂中利用歷史故事進行結尾

在課堂授課中,可以利用一個小故事或者相關的信息進行結尾,這樣既能深刻的提升教學中所講授的知識點,還能給學生留下思考空間,使其能夠自發的對課堂知識進行回顧。這樣學生在對于一些自己在課堂中沒有理解透徹的問題可也伴隨著問題進行討論從而自己進行理解。比如在對于商鞅變法的講解中,本身這一舉措可以對秦國的國力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在商鞅變法的最后商鞅卻被秦王施以極刑,所以很多學生會產生一種英雄末路的感覺,針對這種情形,可以在講解之余將商鞅被秦王的士兵追殺時,逃入到客棧之中,但是客棧掌柜卻因商鞅頒布的法令而沒有接納他。這樣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就算商鞅死了,他的法令還是執行了下去,沒有廢除。

2.3通過歷史故事開始授課

一節課教學能否讓學生學到知識,在課堂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課堂的開始就要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在課堂內容上。例如在對于《伐無道,誅暴秦》這一節進行講解時,可以通過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故事加以講解,從而使學生們在剛開始就被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情節引入到課堂中去,再通過秦朝的發展將"伐無道"的前因潛移默化的教授給學生。并且通過引入懸念,讓學生產生"誅暴秦"的疑問,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的進行學習,從而完成課堂教學。

2.4選擇故事的條件

如果要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通過歷史故事相結合的辦法可以有效實現。但是在歷史故事的選擇上是非常重要的,否則非但不能有提升效果,還可能引起學生走神的情況。所以在故事選擇上基本要參考以下這幾個條件:

1. 真實性。真實性就是指故事的真實性,這是歷史授課中對于歷史故事引用的首要條件,因為如果自行進行杜撰,那么可能當時的效果比較好,但是課后學生了解了真像后會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所以為了杜絕此類問題發生,必須保證所選擇的故事的真實性。

2. 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在歷史故事的選擇上要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故事,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標,進而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并且在對于故事的講解時要生動有趣,不能單調乏味,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學習勁頭。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中,無論是在課堂的任何一處,都可以通過對歷史故事的引用來達到提高課堂學習率的目的,并且在現代的中學教育中也可以體現出來,使用這種方法不僅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參考文獻:

篇(3)

由于長期以來未擺脫“副科”地位,歷史教學往往存在只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的狀況,教師上課只把知識點一教了之,根本談不上學法的指導,學生則認為學不學無所謂。這種現象,嚴重妨礙了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智力的開發、人才的造就。從初中歷史教學“三大任務”來看,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對于學生能力培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起來,教為先導,學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學法指導納入教學視野。

根據初中歷史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認為應把學法指導的重點放在準確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聯系實際兩點上,前者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后者教會學生如何有效“遷移”。

一、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讀書的關鍵在于全面、準確地把握課文中的知識點和知識體系,即對知識的駕馭程度達到微觀在握、宏觀在胸,縱橫馳騁,運用自如。學生在這方面往往存在:知識點歸納不科學、不完整,比較注重機械記憶,忽視真正的理解和分析,缺乏知識的前后聯系,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等問題。針對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通過學法指導課,在宏觀(即知識體系)與微觀(即知識點)落實上下功夫,指導學生做到兩點。

1.做好綱目教學,綱舉才能目張。讀史先讀綱非常重要,只有記住綱要,才能掌握歷史的發展線索,把握知識體系,達到“宏觀在胸”。因此,在開學的第一節課教師不必急于上新課,應該來個“開幕式”,向學生講三點:一是本學期歷史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即教材的框架,明確其起訖時間,主要章節目錄,粗略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名稱,留下懸念,為學生獲得系統鞏固的歷史知識提供前提。二是閱讀“說明”部分。現行初中課本中第一頁就是“說明”,它告訴學生課文體系、課時安排、標記符號及注意事項等。三是介紹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工具,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把握教材內容系統性、了解歷史發展最基本線索的基礎上,重視每節課的綱目,層層推進知識體系的落實。現行初中歷史教材中每一節課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語言,教師要注重對提示語言的教學,使學生對本節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板書上要精心設計,盡量做到條理清晰,能夠簡潔、明了地反映本節課的框架結構。

2.以綱帶面,指導學生細讀課文。歷史發展線索是由許許多多歷史事件串聯而成的,掌握綱要是讀史的前提,準確掌握史料則是讀史的關鍵。要使學好歷史知識,必須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學生在領會整體教材的基礎上,分課進行鉆研,注意一課教材內容在某一歷史時期的地位及前后知識的聯系,避免學生把某一歷史現象孤立起來,產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識上的支離破碎;二是對教科書中重要內容的字句作一定的推敲,動筆圈點,反復閱讀,以便確切地理解歷史現象并準確地總結歷史概念;三是注意對教科書插圖的鉆研,因為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學好了這部分內容,還會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讀史興趣;四是深入鉆研課本習題,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指導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

知識的遷移過程就是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運用以下幾種方法指導學生的知識遷移。

一是課文中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其目的在于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做到融會貫穿,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學習完“”,可指導學生找出其與“維新變法運動”的聯系;學習完唐朝對西域地區的有效管轄,可指導學生聯想西漢與西域地區的聯系,等等。

二是課文知識與現實熱點之間的遷移,即聯系實際。聯系實際是各科教學也是歷史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本身,更好地認識歷史發展的規模,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識解釋或回答當年許多熱點問題。如講到了民族問題可聯系“波黑沖突”、“南聯盟問題”、“巴以沖突”;講到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可聯系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由李登輝的荒謬言論,聯想到臺灣在歷史上與祖國的緊密聯系。

參考文獻:

[1]陽谷,陳風主編.中學歷史教育文萃.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2]柳菊興主編.歷史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篇(4)

一、借助視聽資源,加強感官刺激

多媒體是信息時代最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已逐漸進入中小學課堂。但多媒體不能僅僅作為呈現課件的工具,教師要充分利用它的優勢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課堂體驗。學生對歷史知識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在于歷史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時太遙遠,學生沒有足夠的意識和需求去了解歷史,也沒有感受到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可有效利用多媒體能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的優勢,給學生呈現更加具體、生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更為生動的學習資源中開展歷史學習。

例如,教學“三國鼎立”時,教師可選取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于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片段,并通過概念圖的形式整理出這三人身邊的親近之人及與他們的關系,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三人的性格特點及大概情況。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內容分析這三人在當時成為一方豪杰的原因所在,并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人,說出原因。通過觀看和分析各類影像資源,學生既能直觀地了解人物特征,又能形成對歷史事件的深刻認識,從而跟隨教師的引導主動投入到歷史學習中來。

二、提供閱讀材料,推進情感體驗

通過生動有趣的視聽資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可以提供更多趣味性強的閱讀資料,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歷史教材上的內容有限,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在網絡資源中適當選擇一些關于歷史人物的故事,讓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深入了解,從多個角度了解歷史人物。在閱讀分析過程中,教師最好能結合重大的歷史事件,讓學生進行閱讀分析,思考歷史人物在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并結合時代背景與社會現實分析歷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與品質特征,對一些優良的精神品質進行深入探討與學習。

例如,“秦王掃六合”這一課,教材主要介紹了秦王統一六國的一些舉措。教師還可以搜尋更豐富的資源讓學生參考閱讀,幫助學生了解秦王對當時國家統一做出的貢獻,分析其歷史背景。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小故事,比如秦王建造阿房宮、長城、兵馬俑等。教師需引導學生思考當時的歷史背景,讓學生依照閱讀材料試著分析秦王某些行為的原因,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與事件。

三、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思維

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是為了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作為文科類課程的歷史學科,是特別凸顯學生主觀意識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意識來消化課程內容,這樣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所以,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歷史人物會有更多自己的理解,能夠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認識。

篇(5)

一、以“趣”激活歷史課堂

歷史的最大特點是真實性,初中學生認識和思維還處在感性階段,這就決定了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了。為此,作為歷史教師,必須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課堂。

(一)優化導入,激發興趣。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必須講究導入藝術。成功的導語能夠承上啟下,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如:講授古希臘的歷史時,就可以借著奧運會的相關內容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使學生對古希臘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二)創設情景,以情求趣。初中學生形象思維強,但是對于久遠的歷史難以感知,我們可以借助歷史圖片和視頻,創設豐富的情境,把抽象的歷史概念變成學生可以感知的歷史形象,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啟迪。

從教以來,我很注意收集整理一些歷史教學相關的視頻、圖片等輔助材料,中國現代史有很多記錄片,如果采用記錄片這種多媒體教學方式,很容易調動歷史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更容易直接感知觸摸歷史。舉例說,講到“”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觀看記錄片“召開”、“開國大典”的視頻片段,形象直觀。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為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活躍課堂,也可適當采用頗受學生歡迎的flas。我主要使用過《烽火戲諸侯》、《完璧歸趙》、《清明上河圖》、《愛我中華(56民族圖片展)》、《七子之歌?澳門》、《鄉愁》、《臺灣,我的兄弟》等flas,flas配合歌曲(或者朗誦)、繪畫或圖片,往往有很強的感染力。

(三)文史結合,滲透時事。講《“走近創業年代的英雄”討論會》那一課,我及時把它和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聯系起來,讓學生談談他們哪些事跡感動了你,課后去做一件感動別人的事。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留意文學、關注時事,在課堂教學中處處結合文史、滲透時事,讓學生意識到:歷史實際與生活不遠,歷史實際與現實不遠,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二、讓學生自己“動”起來

“歷史教學關鍵在更新學習理念――從以書為本到以人為本”,所以我們的歷史教學要讓教學的第一主體即學生充分地“動”起來,如果不能做到這一步,就算教師再怎么想方設法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沒有太大效果的。

(一)課前預習必不可少,方式要多樣化。可以是課堂上給時間預習,也可以是課外時間的預習;可以就某一事或某一人進行評價性地預習;可以研究某一時期的得失,也可以考察歷史與現實的聯系,預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多樣性的預習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至少選擇一種方式預習,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預習,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預習既做到了學生先入為主,又逼著學生去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學生的自主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二)歷史課堂要讓學生“多問”。著名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也曾指出:“中國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出色,特別在運算和推理方面比國外學生有明顯優勢,但中國學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問題,缺乏創新精神。”那么如何促進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在民主、愉悅、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答,思維活躍,那樣必然會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怎樣讓學生敢問呢?首先,必須充分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見解和看法。其次,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多肯定少否定,讓學生經常品嘗思維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再次,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問,向老師挑戰,向教材挑戰。

2、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提問能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能有效地誘發學生思維,使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提問。教師的指導工作,重點應放在設計讓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設計問題本身上,應著力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要問”。根據歷史學科特點設置問題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⑴利用直觀方法(多媒體、投影、掛圖等)設置問題情境;⑵聯系當前國際國內的時事焦點設置問題情境;⑶利用對某問題的不同觀點或矛盾設置問題情境等。

3、教給學生提問方法,增強學生提問能力。掌握提問的方法是會提問的關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當學生掌握了發現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才能從平常中看出異常,從普遍中發現特殊,從而不斷地發現問題。所以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出發,巧妙設問,通過提問使學生學會提問方法,掌握提問技巧,讓學生“善問”。

(三)注重探究,歷史課外活動不可或缺。歷史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學科,教師應提供較多的機會讓學生嘗試體驗閱讀、操作、表演、編輯、綜合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就近幾年來的教學,我設計和開展了下列活動:

1、辦歷史手抄報:將小報內容與課本緊密聯系,既讓學生鍛煉了能力,又對學生的考試有利,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2、《講成語故事,學歷史知識》的活動課:通過演講或表演成語故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豐富了歷史知識,活躍課堂氣氛。

3、《展示五彩繽紛社會生活》一課:讓學生自己分成衣、食、住、行四個部分進行展示,在談笑間學生意識到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同時領悟到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

4、以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選擇題復習:這種小組比賽游戲式的教學方法氣氛活躍,效果很好。

歷史教學從課內到課外的“動”的各個環節并非相互孤立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讓學生有的放矢的“動”。

總的來說,只要我們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了歷史情感,又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 [M]

篇(6)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36-0059-02

研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的策略對高中歷史教師十分重要。歷史新教材總體編寫思路是遵循文明史和全球史的線索,以“模塊+項目”,關注中國對外關系史和歷史之間,采取必修與選修課程結構的協調。內容系統設置模塊相對獨立,整體集成。而這種新教材的結構和內容變化都很大,與教師和學生的現狀相適應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本文提出主位歷史教學設計應考慮和注意的許多問題,并提出了應對的策略。

一、學生對專題史學習狀況的適應情況調查

以人為本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筆者通過多種渠道與學生進行溝通,發現他們不適應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高中歷史知識不扎實或者新課程對高中生在歷史知識的基礎上的估計太高。中學歷史教材新課程也打破了歷史教學方式的歷史,有大的跳躍,初中和高中歷史新課程知識之間的過渡太陡,像爬梯子一樣。二是新課程歷史教材沒有系統的思維方式。老師經常上完一個單元(一個題目),學生沒有理清頭緒,在頭腦里一片混亂,然后開始學習一個新的話題。對學生來說,形成正確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是很困難的。課程內容太專業,學生的學習任務太重。

二、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

1. 注重初高中歷史知識體系的有機銜接、有機整合必修模塊,樹立正確的時空觀念

現在我國初中和高中課程的標準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初中階段對學生歷史方面知識的要求還比較低,課本的編制都是按照歷史知識的時間順序來編排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順序中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凝聚性知識體系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到了高中以后,由于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高中階段的課本編排打破了時間順序和空間的順序,開始學習專題史,在所學的專題上進一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能力。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好高中的歷史文化知識,還可以降低教學內容重復率高的弊端,與此同時還可以減少專題史缺乏系統性的弊病,更可以充分利用通史體和專題體的長處,讓其優勢互補,給學生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和便捷。

然而,仍然有部分學生初中階段就沒有學好歷史通史的知識,到了高中學習歷史通史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有一定的難度。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學好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時間邏輯是學習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重中之重,不可替代。一個好的時間邏輯,可以讓歷史知識的學習更加便捷。比如說,老師在傳授“”對“”的影響的時候,如果沒有時間邏輯做鋪墊的話,就可能出現事情倒變的情況,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歷史,對于專題內容的安排一般情況都是按照時間前后的順序來排列的。比如說,在了解“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從整個夏青王朝大致的演變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學習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的時候,學生不僅學到了愛國的精神,還可以從1840年至1945年間列強的主要侵華歷史事件和中國人民的反抗事跡按照時間的順序描述出來。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是按照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學生量身打造的一本課程,但是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弊端,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建立起一個完整、嚴密的時空觀,對于學困生更沒有辦法學好了。

所以,老師在每一堂新課中,都要以一定的初中歷史知識鋪墊一下本節課的內容,這樣就讓學生回顧到初中的歷史知識,對知識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學新知識的時候更容易,教學效果突出。比如說,老師在講到高中歷史必修二第5課“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中“商業的發展”的時候,課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紹商業發展的,這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既是知識的銜接又是歷史興趣的銜接。其次,教師可以在現有教材基礎之上,聯系生活實際問題關注專題縱向和橫向知識結構的相關性,加強學生對歷史空間觀念的認知。

2. 科學處理教學目標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的關系,實現歷史學科功能

在過去的歷史教學當中,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專門將思想教育作為歷史教學的一項任務單獨地提了出來。傳統的教學目標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目標作為主體,思想情感教育只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附屬品。然而新課程標準是以學生人文素質作為出發點的,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歷史學科的人文屬性。

新課程標準在強調對知識和技能同樣注重的同時,還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不僅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更明確提出了愛國主義情感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的情感內容。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在給學生授課的時候,讓學生養成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態度。《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有三個目標,第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第二知識能力目標,第三知識過程方法目標。這三個目標共同構成了一個發展性的動態目標體系,同時也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要注重過程,把方法作為一個手段,同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認知能力以及知識和能力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非常的不穩定,有時候是積極向上的,有時候是消極低下的。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在情感上的培養,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心態,有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狀態,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習好高中歷史知識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情感的體驗和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義。老師一定要落實知識的傳遞效果和技能知識的展現。與此同時,通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體驗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進步,提高教學效果。

三、體現新課改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改理念下的教材觀認為,教材是實施教育的根本,是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一個連翹,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主要碓矗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來源,是不可或缺的。對于歷史教材來說,如果能夠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那么其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說,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明確教學目標,一定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靈活地作用,讓教材成為一種循環可利用的資源。比如說,利用教材深入探究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首先要對歷史原因的進行探索,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等方面進行探索。其次,要理解事物的屬性和本質,理解其本質含義。在這些基礎上,總結出歷史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對歷史事件有一個全方位的掌握與學習。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在授課教學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消化掉當堂所講的知識內容。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本中的內容的同時還要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心理特點,調整整個教學的體系,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定向給學生輔導,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 張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2,(1).

[2] 向麗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 2013(18):128-128.

[3] 韓麗群.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J].網絡財富,2009,(11).

[4] 陳仲丹.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歷史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5] 郭東岐.新世紀教師素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7)

在《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版的課程性質中,第三條明確提實踐性:本課程強調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倡體驗、探究、合作的參與過程,采取多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中強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學習的重要。

今年九月開學之初,本人上了一堂初一社會的公開課,內容是《等高線地形圖》。在備課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重難點,因此主要考慮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往年上課也不能說這課講的不細,但就是學生的掌握不理想,從反饋中發現最多四分之一的學生能掌握而已。于是就想著要找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掌握。但教師的講解、圖演實在沒有可太多更新的地方,以前就是不管老師講的再多,都效果不顯著。那好,這次就想教師少講,準備讓學生自己學為主。根據這個想法,在教學環節設計中主要突出學生的自主歸納,小組討論,解決難點,老師從旁輔助。

在課堂上學習等高線地形圖首先要掌握海拔與相對高度二個概念,這次沒有直接學概念,而是用一張海邊有小山的圖,出示了A山頂300米,B山頂200米的二個海拔,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對海拔的理解,學生很快就說對了,接著的相對高度也迎刃而解,從緊跟的反饋來看,掌握的比以前直接告訴他們概念一點也不差,看來學生能力是有的,就看老師放不放心放手了。有了這個墊底,接著引出等高線也輕松了很多,然后播放了等高線地圖的繪制過程,學生在看后分小組進行了討論,相互交流。很多以前需要老實反復講解的知識點,都在學生討論后的回答中一一自己解答了,在陡坡、緩坡、山脊、山谷、陡崖、山頂、鞍部概念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教師準備的拆解的等高線圖與立體圖的對照,能說出個大概,但具體的表述需要老師更正。在最后的練習提高中,用了中考中的等高線題,反饋掌握程度,結合課后作業,發現學生有一半不到點的掌握不錯,比原先的四分之一有了不小的進步。

在課后的組內交流中,老師們對這一方法給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學生討論中還是有一部分沒有參與,表現為說不上話或說笑,投影播放的等高線繪制過程不夠清楚,老師的組織有待加強等等。在后面的其他班上同一內容時進行了改進,確實效果有所提升。

通過這次公開課的嘗試,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開始有意識多放手,讓學生發揮。其實這就是說了很久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只是以前一直認為在初一地理教學中使用意義不大,很少用,或者用了,但不敢放手。

通過這次公開課及接下來的教學體會到了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也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性學習在初一社會課教學中是可行的。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并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模式。

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大致歸納影響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不利因素有以下這些: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缺少學習動力

歷史與社會這門學科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通常被排除在所謂的主課之外,中考有分數,但單門還比不上體育的分數。導致有的學生對它不重視,學習它的目的不明確,往往敷衍了事,再加上上課如果教學方法單一,死氣沉沉,學生在學習動力上更加缺失,自主性學習成為空談。要想學生主動學習這門課,就要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目的,激發動力。

二、自己有學習的要求,但缺乏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總有這么一批學生,上課是很認真專心的,但回答問題總不能答到點上,作業、考試反映也不理想。他們有學習的想法,只是不能適得其法,特別是歷史與社會這門課,需要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他們缺少適當的啟發指導,往往知識的學習中總有一層捅不破的膜,特別是像初一這樣的社會地理課,想不通、不會就是邁不過去,當然里面也有學習特別困難的學生,看他學的累,但自己不放棄,老師就更加不能放棄他們。對于這樣的學生,他們的自主性學習需要同伴的激發和幫助。

三、矛盾的學生群體,曾經學習努力過,但多次失敗,對自己缺乏信心

這種學生群體中是少數,但也存在,曾經的多次嘗試沒有結果,他們學會了掩飾自己,學習上表現為漫不經心,不在乎,但卻很在意老師同學對他們的評價;想要表現,但又怕出錯(出丑),矛盾的存在是他們的特征,老師的要求他們會去做,但做錯了或沒完成又會找各種理由。其實會找理由給你說明他們還是在乎的,只是不知道要怎么改變這種現狀。對他們來說成功的體驗更為重要。

影響學生的自主性因素還有很多,有自身內在的也有外在的,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加以引導。當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生理的變化,獨立意識在增強,但由于小學六年來的被動學習方式影響,缺乏主動學習的嘗試。面對這屆學生,由于生源關系,普遍表現為學習習慣較差,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但孩子的主動性發展是自然規律,只是表現在用的不是地方,老師需要加以引導。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一、提高教師素質,改變教學方法,改進教育手段

常言說: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親近他的老師、喜歡他的老師,他們才能喜歡上他的課,才能對他講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此本人深有體會,班上的偏科生有些就是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教的這門課,曾經遇到過幾位其他課都不要學,但偏偏社會課卻學的很好的學生。

因此,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中要以豐富有趣、生動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總會通過變換教學方式、創造問題情境,改進以往舊規則,讓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動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上等高線地形圖,也可以讓學生分組準備沙堆、透明塑料片等物品,自己動手進行繪制,在操作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較強,比死上課更能培養自主性學習;又如老師在上課時對學生的錯誤不要指責為主,或者變換成玩笑的方式指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你這老師的風趣幽默,在笑中糾正學生的知識錯誤。從而樂于參與課堂學習,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有密切的關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是學習中影響自覺性和積極性最直接的因素。

孔子說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認為 “好學”、“樂學” 對教育非常重要。可見,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因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動力產生的基礎。初一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原本是比較枯燥的,有的學生在課上不能緊跟老師的教學。在這次公開課之后,本人讓學生看圖時同桌二人共用一本書一張圖,相互幫助,相互比賽,看誰找的快,慢的也可以靠同學的幫助及時的找到,跟上。第一次考試采用同桌二人共考一份試卷的方法,討論著完成(期間要注意不允許有第二位以上的加入,討論只要同桌能聽到就行,不然反而影響效果),掌握不夠的課后再做一份同樣的空白卷進行鞏固。通過這樣的辦法,調動了班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原來單獨完成有困難的,這為他們課后的自主性學習添加了嘗試的動力,合作與獨立自主相互協調。

三、施加適當的壓力

如果說,興趣、成功使學生獲得了熱情,那么壓力則讓學生多了一份冷靜。給學生施加壓力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學生無憂無慮地、輕松愉快地學習。這無疑是正確的。然而,學生是變化著的、充滿不同個性的個體,年齡、生理、心理、經歷、環境等不同的差異,應該施加適當的壓力。

俗話說,“挑著擔子跑得快。”就很形象的說明了壓力與動力的關系。我們通常也說壓力產生動力。何況如前所述,學生是變化著的、充滿不同個性的個體,對學習也不可能產生完全一致的認識。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懶惰行為、放松情緒的時候,應施以適當的壓力,激起奮發學習的動力。如,在上等高線地形圖的山谷、鞍部、山脊等概念時就告訴學生說,接下來的是難點,以往很多同學都掌握的不好,真的很有難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嘗試欲,帶著“我要與眾不同,別人學的難得我能學好”的心態去學,更加專注,學習自主性更強。

四、給予不斷的成功,享受學習的樂趣

最能激發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還是學生取得的學習上的成功。確立一個個小的目標,并努力使學生達到這個目標。“當學生達到他們的目標時,動力與能力就會猛增。”目標,它不僅使學生看到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績,也享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自豪,增添了學習的動力。如: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學習中,學習完知識點后,通過比賽,誰能最先掌握住七大洲在圖中的位置,記住的舉手,從中抽查,掌握的予以表揚,沒掌握的適時給予再次機會,然后是變換的世界地圖(東西半球圖),看你還能分清嗎?(少數學生能跟上)通過他們的成功激勵其他的學生 ,再接著四大洋、分界點等等,分目標分階段讓學生掌握,也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成功體驗,從而樹立自信心。。

五、自信是成才的決竅

古往今來,凡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為先導。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自信心能確信自己所追求目標是正確的,并堅信自己有力量與能力去實現所追求的目標。社會課的自信心培養需要從小處著手,只要是自主學習的成果就要給予肯定,一次作業的講評表揚+一次課堂回答的肯定+一次考試的微小進步+~~~,不斷的重復它們,直到成功。

六、正確評價,及時反饋

正確評價、及時反饋、適時表揚與鼓勵,對學生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肯定或否定,及時了解學習結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學知識在實際中應用的成效,解答問題時的正確與錯誤,以及學習成績的進步與倒退等等,都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集體榮譽感,激發起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激起上進心,樹立克服缺點彌補差距的決心,迎頭趕上去。這是對學生自主性學習互動。教師要認真備好課,及時批改好作業,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對課堂中生成性問題要給予關注和討論的時間,這是學生自主性學習很好的一個展示窗口,如果當堂解決不了,可以留于課后讓學生解決,下堂課匯報,這樣就把自主性學習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記得有一次在上定向法的時候,討論了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就有學生提出這兩種定向法哪種常用呢?一般用在哪里?然后學生就七嘴八舌爭論了起來,不過最后也沒定論,于是就留到課外查閱資料,到了下節課明顯反饋了很多內容,大大超出了預期。

當然,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方式方法還很多,只要教師心中有學生,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好的教學措施、教學手段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總之,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分析影響學生主動性學習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中的自主性學習進行培養和激發,務求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早就有專家呼吁過:要讓課堂成為最有活力的地方。教師在課堂上能把學生所有的熱情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在快樂民主的氛圍中,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覺得思品課非常有趣,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讓課堂插上“快樂”的翅膀,使課堂充滿創新的氣氛,激發學生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創造力,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

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那么,中學歷史教師應如何在基本史料的開發和利用上下工夫呢?

史料教學法的運用始于基本史料的選擇和確定。什么是基本史料?筆者無力為其下一精確定義,但認為,第一,基本史料是確鑿可信的史料,且以第一手資料為佳。似是而非、疑點重重的史料不能作為基本史料使用。歷史教師不能虛構、杜撰基本史料(如虛擬歷史人物的“日記”“回憶錄”和“手記”等)。這是史料教學的底線,必須守住。第二,基本史料是研究歷史問題不可或缺、無法取代的重要史料,是多數史學研究者探討該問題常用的史料。第三,基本史料是從相關的史料中篩選出來的史料,宜精不宜多,初中歷史教學使用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如此。窮盡相關史料是歷史研究對史料的要求,精選史料則是歷史教學對史料的要求,二者不能混同。

依據以上三點,筆者認為中學階段講授“孔子及其思想”,其基本史料有以下三種。

1.《論語》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當代研究者普遍認為,《論語》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資料”。①有鑒于此,將《論語》排在“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史料的首位,順理成章。

因是語錄體散文,在中國古籍中,《論語》并不是最深奧的,但因時代久遠,今人要真正讀懂也非易事。因此,一般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如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近代楊樹達的《論語疏證》等。但要求廣大城鄉歷史教師人人都讀這些權威注疏,恐不現實。筆者認為可以徐志剛譯注的《論語通譯》為主要參考書。此書早已由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書目之中。

2.司馬遷《史記》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

實事求是地說,《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并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但《史記》成書時代早,被稱為“實錄”,且司馬遷曾到今山東曲阜一帶實地考察,“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史記?孔子世家》),因此這兩篇傳記一直被孔子研究者看重。有的學者認為《史記?孔子世家》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孔子傳》”,②史料價值極高。

3.《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是不是偽書?如果不是,其原初作者是誰?撰集者又是誰?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經深入研究,并以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土的戰國和西漢簡牘上類似文字、敦煌寫本《孔子家語》等比對印證,現在多數研究者認為,《孔子家語》由孔安國“撰集”之說可以成立,③該書內容基本可信,有的學者甚至稱其為“孔子研究第一書”。④因此,可將其作為研究和講授孔子的基本史料。《孔子家語》版本很多,中學歷史教師宜先選擇一個節錄本或選譯本作參考,進一步則可閱讀全本。比之《論語》和《史記》的相關篇目,本書的史料價值稍低一些。

在歷史課程中,師生開發和利用基本史料的目的在于實現歷史課程目標。2001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11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都要求學生“知道孔子”,這就是教學目標。深入下去,這一目標可分解為三個子目標:(1)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跡,(2)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3)知道孔子及其思想的歷史地位。基本史料的開發和利用要為達成上述教育教學目標服務。

1.利用基本史料幫助學生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跡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用這段話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是我們講述其生平的“綱”。

《史記?孔子世家》線索清楚,材料翔實,有詳有略,記敘的重點是生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17歲、30歲、35歲、42歲、56歲、63歲、73歲亦卒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幾個時間節點。

《孔子家語》共40篇,一些篇章詳述孔子的重要事跡,如“觀周”篇記孔子適周問禮于老子的情況,“相魯”篇記孔子為中都宰、司空、司寇以及參與夾谷之會占盡風光的情況,“在厄”篇詳記孔子及其弟子困厄陳、蔡的情況。

合理地有選擇地利用這些史料,可以讓學生知道孔子一生的基本情況及主要事跡。

作為“知道孔子”這個教學目標的一個子目標,“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跡”的教學過程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它與“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和“知道孔子的歷史地位”兩個教學子目標又有密切聯系,因此,在利用基本史料達成本目標時,要為達成其他兩個子目標作鋪墊。比如,如果想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本環節就應該較多介紹孔子私人辦學、招收并教育弟子這個方面的情況。

2.利用基本史料幫助學生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

(1)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第一步,結合教科書,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第二步,根據《論語》,大體理解“仁”的含義。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以上材料全出自《論語》,但排列順序有別于原書,調整的目的,主要是考慮由小故事切入,由淺入深,便于學生接受。如初中教學要減輕學生閱讀負擔,則可少引一兩條,還可以在原文之后附上今譯。

第三步,依據《論語》,論證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首先,《論語》言簡意賅,僅11000字,但“仁”字出現109次。其次,從《論語》中可以看出,眾弟子如顏淵、仲弓、樊遲、子貢、子張、司馬牛等都向孔子請教“仁”的問題,樊遲和子貢還不止一次問這個問題,而孔子總是耐心地從不同角度給予回答,可見此問題之重要。最后,“仁”包含著恭、寬、信、敏、恕、勇、忠、孝、悌等內容,并可衍生出仁義、仁德、仁慈、仁濟、仁厚、仁政、仁和等概念,可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步,師生互動,概括升華,理解“仁”的最基本含義就是“愛人”,即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

(2)知道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依據《論語》、《史記》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等基本史料,用歸納法或演繹法幫助學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法:

第一步,介紹孔門弟子的大概情況。“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他們之中,魯國人不少,也有齊、陳、衛、吳等國人。有的學生家庭富裕、社會地位高,有的家庭窮困,社會地位低。至于性格、興趣和特長,更是各不相同。總之,孔門弟子多且雜。

第二步,說明孔子收生原則:“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也。”(《論語?述而》)

第三步,強調上述情況體現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第四步,指出“有教無類”是孔子思想“仁”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

從抽象到具體的演繹法:

第一步,強調孔子依據“仁”的思想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第二步,指出依據“有教無類”的思想,孔子的招生原則是“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也。”

第三步,描述孔子弟子的基本狀況:弟子眾多,情況各異。

從歷史學科的特點和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角度考慮,歸納法顯然優于演繹法。

3.利用基本史料幫助學生知道孔子的歷史地位,對其作出評價

(1)樹立評價的參照系

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知道弟子對孔子的評價。如顏淵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貢說:“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愈;仲尼,日月也,無得而愈焉。”學生高度評價老師,極其自然,以此作為評價孔子的主要依據,難以令人信服,故還必須看看與孔子無利益關系的人,尤其是權威人士的看法。

司馬遷對孔子的評價值得關注。孔子無諸侯之封卻被列入“世家”,這就是很高評價。不僅如此,《史記?孔子世家》結尾還贊譽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此外,司馬遷還為孔子的杰出弟子寫了《仲尼弟子列傳》,這也是一種肯定。據統計,除《孔子世家》和《仲尼子弟列傳》外,《史記》其他篇目提及孔子的地方約有160處,引用孔子言論近90處。①這也是肯定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種方式。

(2)引導學生評價孔子

“知道孔子的歷史地位”這個子目標,實際上可以分解為“知道孔子在先秦學術發展史上的地位”,“知道孔子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知道孔子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等二級子目標。因學生已通過基本史料知道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跡,知道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無類”等,學生要做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評價已不是難事,故重點可放在孔子在先秦學術史上的地位,亦即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這一評價上。基本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利用前面幾個環節獲得知識,首先明確孔子思想(學說)核心內容或重要內容(如“仁”的觀點、“有教無類”的主張等)具有開創性,獨樹一幟。其次,孔子的思想在當時即廣泛傳播,不僅三千弟子深受影響,還影響一些國家的諸侯、政界人物和大批士人。最后,孔子的思想為后學繼承,深刻影響后世。《論語》的編纂和流傳可以證明這一點。《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的長子孔鯉生孔(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又說“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也能證明這一點。據此可知,孔子創立了一個學派,即儒家學派(初中教學到此即可,高中課堂則可說明這個學派為什么叫“儒家”)。

4.發掘和利用基本史料中的細節,讓教學生動活潑

開發和利用基本史料要從整體著眼,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注意宏大敘事,但也不可忽視細節和故事。沒有細節,難以還原歷史現場。沒有故事,難以讓學生獲得學習歷史的樂趣。在難教難學的思想史教學中,如何讓抽象的內容具體一些、讓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體察有機結合起來,很值得研究。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學中,可以從史料中,發掘出不少可用之于教學的有趣的細節。如《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又異之”。稱孔子為“長人”,是否夸張?可引導學生考證。東周一尺合今多長,說法不一。一說約合23.1厘米,②一說約合19.9厘米。③按合23.1厘米折算,孔子身高約2.22米,即令按19.9厘米折算,也高達19.1米。另外,從家族遺傳的角度看,孔子后代中,有個叫孔子襄的(孔鮒之弟),漢惠帝時作過長沙太守,身長也是九尺六寸(《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本姓解》說,孔子父親叔梁紇“其人身長十尺”,比孔子還高。

又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興趣愛好。孔子愛學習,愛讀書。《論語》開篇第一句就是孔子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他喜歡音樂,編入《詩經》的305首詩,“皆弦歌之,以求合詔、武、雅、頌之音”(《史記?孔子世家》)。“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孔子愛好體育,是射箭、駕車的高手。他喜歡戶外活動,一說起春游就高興得不得了(參見《論語?先進》)。孔子吃東西很講究,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的美食家。

作為名師,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論語?先進》記載了孔子根據學生性格特征施教的故事,極其有趣。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通過《論語?季氏》記載的一個細節,今天的學生便會具體了解孔子高尚的師德,從而產生敬佩之情: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趣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一些老師往往覺得,基本史料枯燥無味,故不想加以利用。以上實事說明,并非如此,關鍵在于要善于發掘和發現。

強調中學歷史課程的史料教學要在基本史料的開發和利用上狠下工夫,并非只是引導中學歷史教師鉆“故紙堆”,教師還必須關心時政,關注史學研究的進展,用新的理念、新的觀點和新的方法去開發基本史料。這樣去做了,定會有新的收獲。

以往,我國中學歷史教學界一般稱孔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稱其為政治家的則很少。但新近出版的《談治國理政》一書中的一個注解稱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①前幾年出版的匡亞明著《孔子評傳》也稱孔子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②王大千在為一本新出的《孔子傳》所作序時亦說,孔子是一個“滿懷理想的政治家”。③這種說法啟示我們,今后在開發有關孔子的基本史料時,要關注孔子的政治活動和政治思想,塑造作為政治家的孔子的形象。

以往,中學歷史教科書和中學歷史教師講孔子思想,高度重視“仁”,對“禮”也比較重視,但很少注意“德”。近年,黨和國家高層領導在強調以法治國的同時,也強調以德治國,這就啟示我們,今后講孔子思想,要注意其“為政以德”的重要思想。據筆者所知,2014年末,教育部在審定按《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時,審定專家就指出,講孔子思想,教科書正文應增加以德治國的內容,并可將《論語?為政》中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二章作為閱讀材料寫入教科書之中。

在開發基本史料時,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有的難題千百年來一直未能突破,而利用史學研究新成果則可能有效解決。上文說過,《論語》中“仁”字凡見109處,孔子經常回答弟子提出的關于“仁”的問題,可該書《子罕》篇開頭即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這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兩千多年未獲解決。那么,孔子為什么“罕言”仁呢?楊義在其新著《國學會心錄》中說:“言,語兩個字意義相通,但對比著講的時候,意義又存在著微妙的差別。‘言’是正面提出命題,進行闡發。《論語》中孔子雖然反復論仁,但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問,以及進行論辯的話,自己作為一個命題首先發端,并正面作出界定,就非常少見,因此只能說是罕言。”④這樣一說,疑問就迎刃而解了。

作為一種新的史學方法,近年,計量方法不僅廣泛用于經濟史研究,也逐漸用于思想史研究。用計量方法開發相關基本史料,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孔子及其思想。據統計,《論語》中“仁”字出現109次,“禮”73次、“道”60次、“命”21次。這一組數據有助于我們研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前所述,本文就是將“仁”字在《論語》中出現109次作為論證“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證據之一。

史料教學法,通常指一切重視并較多使用史料的歷史教學方法。這實際上是歷史教學的一種方式或模式,它包括多種多樣的具體方法。

1.史料解析法

其操作過程一般是:教師呈現史料學生閱讀史料師生互動,解析史料以回答問題方式得出結論。

2.講述法

利用《論語》《史記?孔子世家》等敘述孔子的生平事跡,包括宏大敘事和微觀敘事,而講故事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敘事方式,對初中歷史教師來說尤其如此。從史料的角度看,事事有出處,句句有根據,是歷史敘述的最高境界。

如講解講《論語》中“仁”“禮”“德”等重要概念的含義,講解“克己復禮”“有教無類”的含義等。

3.活動法

(1)表演:如可組織學生以《論語》為素材,編演以孔子為主角、弟子為配角的歷史短劇。上引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孔鯉與陳亢的對話,情節、人物、對話幾個要素都有,已接近于可用于表演的“腳本”了。

(2)誦讀:朗誦孔子名言。

(3)搶答(知識競賽):以源于《論語》的成語為內容。

(4)辯論:論題如顏淵是優秀學生嗎?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還是“禮”?

5.小組合作學習

如可擬定“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子”“中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古代政治家孔子”3個題目,學生3~5人一組,擇題研討,然后同題小組進行交流。

6.其他

篇(9)

初中歷史和社會是一門融合了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的綜合課程,在“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就是在關注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習習慣是指學習活動中形成的固定態度和行為。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良好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習慣。要想在學習上取得成功,那就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學生,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3—16歲之間,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飛速發展的一個時候,更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那么怎樣結合社會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認為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通過預習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加深和鞏固對知識理解與記憶,同時培養了一種自主探究的品質以及影響一生的自學能力。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就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寒暑假前,他就把教材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假期預習。開學的第一天便進行“期末考試”,也就是進行全冊書的預習檢測,這樣便于學生更進一步明確自己本學期要學的知識體系,以便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就必須對學生提出學習社會學科的預習要求:

1.重視預習,每節新課都要求預習。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教師抽查預習情況。

2.明確預習的要求,預習不是簡單的瀏覽書本,應該要求學生帶著目的、問題,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點,找出本課的難點和重點(作為聽課的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劃或記入預習筆記。

3.掌握預習的方法。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學會圈點批注、摘抄、做卡片、編寫閱讀提綱或閱讀提要。例如,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把歷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則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重視專心聽課的習慣

歷史和社會社會學科普遍不被學校、家長、學生重視,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學科成績,必須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集中注意力聽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動在每一瞬間都能有選擇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腦中獲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為注意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兩個重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認真聽課,方能心領神會,教學互動,以達到課堂學習的最佳境界。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相當多的學生、老師、家長認為,社會課上課聽的懂或聽不懂沒有關系,反正有書,下課也可以看書。抱有這種想法的學生,聽課時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聽課障礙,就不想聽了,結果不但浪費了上課的寶貴時間,而且增加了下課的學習負擔,這大概正是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還要強調學生專心聽課習慣的養成:

1.幫助學生克服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沒有注意,只是沒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當前的學習任務上,心不在焉,其結果必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聽課學會思路追著老師的話轉,象一架“電子跟蹤器”,一刻也不離開老師的講話或板書,盡量當堂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2.積極思考,敢于提問。思維是智慧的源泉,沒有思維就沒有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升華。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新課程重視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不能一味的由教師唱獨角戲,更要重視師生互動。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動性、參與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的。

3.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使學生明確做課堂筆記并非指把老師所講的、所寫的一字不漏地記下,而是要記錄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隨手記下來,以便課后再去問老師。

三.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人的遺忘有先快后慢的特點。識記后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漸緩慢下來。因此,要求學生對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后很久才去復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于重新學習。及時復習的優點在于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后發生的急速遺忘。在復習是要注意:

1.趁熱打鐵,要求學生養成當天課程當天復習的習慣。在復習時讓學生先盡量回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當一時不能全部想起來也沒有關系,這正是發現了自己的薄落環節。整個復習過程都要提倡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憶后再去看書,記住了的知識會被再次強化,想不起來的知識,會成為看書的重點。

2.重視階段復習習慣的養成。階段復習可以解決各部分知識的之間的聯系,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局或聯系中去掌握具體的歷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等。社會開卷考試強調學生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在復習中理解知識之

間的聯系,在聯系中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在聯系中提高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認識、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3.注重比較復習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教學了“”后,就要求學生復習“”,并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點。這樣既可以掌握兩個運動的異同,并且對性質、革命范疇、領導階級,群眾基礎等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從深層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層次的理解為什么“”是的開端。

四、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明確做作業是為了及時檢查學習的效果,經過預習、上課、課后復習,知識究竟有沒有領會,有沒有記住,記到什么程度,知識能否應用,應用的能力有多強,這些學習效果問題,單憑自我感受是不準確的。真正懂沒懂,記住沒記住,會不會應用,要在做作業時通過對知識的應用才能得到及時的檢驗。做作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際上,不少學生正是通過做作業,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區別開來,對事件之間的關系了解得更清楚,運用得更靈活。可以說做作業促進了知識的“消化”過程,使知識的掌握進入到應用的高級階段。做作業可以提高思維能力;面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就會引起積極的思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使新學的知識得到了應用,面且得到了“思維的鍛煉”,使思維能力在解答作業問題的過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1.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學生做作業時,老師除了關注完成與否,更要注意學生做得是否正確,還要檢查學生是否按老師提出的要求來做,是否獨立完成作業。按要求做的,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學生,最好在課堂上表揚,并示范給其他同學看。從而讓做得好的學生體驗成就感,一方面激勵其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另外也牽引寫得不好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對有抄襲作業等有壞毛病的學生,應以鼓勵性語言教育為主。如:“你如果獨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獨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寫,肯定會把字寫的最漂亮!”,隨時反饋學生信息,對于學生點滴的進步以及時表揚,耐心幫助他們,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2.通過做作業積累復習資料的習慣。作業題一般都是經過精選的,有很強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過的習題也不應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記在一本專門的筆記本里作為復習、考試時的參考資料。

五、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習慣

當代社會,信息就是資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時代。信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學生接受終身教育的前提條件,更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先決條件,只有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植根于社會教學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人。社會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更要學生能用所學知識對歷史事件、人物、時事、現實社會問題分析、歸納。所以學生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的程度。

1.培養學生課前收集信息的習慣。在每上新課之前,老師要有目的地布置學生收集相應信息的范圍,還可以給他們提供相關的書籍、網站,沒有書籍提供的可以給他們指明方向,要學生著手從哪幾方面去收集,從哪兒可以找到這些信息,這實際就是對學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種指導。

2.提高學生多途徑獲得信息的能力。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視,無論是聽老師講還是同學間的交談,只要用心去留意,都是收集信息的一種途徑。認為有價值的,就要有計劃地及時記錄和整理。

3.經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大量地收集資料,處理資料。如:開展故事集、臺灣的故事、時事比拼、信息評優等活動。讓學生在眾多的活動中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重視良好的考試習慣

考試作為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面臨著大刀闊斧的改革,初中社會首當其沖實行了開卷考試。開卷與閉卷,并非只是考試形式的改變,應該說這是不同教育觀念和考試評價觀念的體現。我們知道,社會考試內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了解、理解、掌握。在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著重對運用能力、綜合能力進行考查,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在考試過程中要注意考試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試習慣:

1.書寫規范是基礎。常言道,字如其人,見字如見人。在考試時的字稀疏邋遢讓人辨認不清給批卷的老師的感覺是此人思維混亂不清,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素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試的成績。所以要重視并及早提出對學生書寫方面的要求,要求學生要用心去寫,盡量做到格式統一、字跡工整、一絲不茍。

2.認真審題是關鍵。審題就是認真閱讀、真正理解題意,對于題目中的每個字,每句話,每鐘符號都要看清楚、看準確。切忌“看了一半就開工”,這樣會造成“南轅北轍”,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3.仔細復查是保證。當所有題目都做好了后,先檢查在做題過程中有疑問的題目,時間充足的話檢查整張試題。在檢查選擇題是否正確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學生不要輕易更改答案,非選擇題著重檢查答案是否符合題意,回答是否完整等。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成習慣。”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所以在社會教學中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為學生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

1.魏書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談》

2.中國教育部《初中歷史課程標準》

上一篇: 傳統勞動教育 下一篇: 民間借貸的起訴時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