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30 10:18: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水污染對環境的影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水污染對環境的影響

篇(1)

中圖分類號X1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4(2015)01-001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03

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容量有限已經成為我國國情新的基本特征,而我國經濟總量將繼續擴大,資源環境壓力將持續加大。開征環境稅是促進我國節能減排和發展方式轉型的有效環境經濟手段之一。2011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提出“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為我國環境稅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契機。

1背景

環境稅最早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由英國經濟學家Arthur C.Pigou在其外部性研究理論中提出,Pigou認為要使環境成本內部化,需要政府采取稅收或補貼的形式來對市場進行干預,是私人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成本相一致。形成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污染者付費原則(the Polluter Pays Principle)”為環境稅征稅對象的確定提供了理論依據。該原則出發點是商品價格應充分體現生產成本和消耗的資源,利用經濟手段將污染防治的資源重新分配以減少污染、合理使用環境資源。

環境稅有利于推動污染排放產生的外部負效應內部化,促使經濟主體自覺地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加強污染治理或者采用更清潔的生產工藝,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征收環境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成本、商品供應與需求,從而對經濟增長和居民福利等方面造成一定影響。因此,環境稅收政策在具體應用前,需要回答一系列根本的問題:什么是合理的環境稅稅率水平?環境稅會對中國的污染排放造成什么影響?對中國經濟造成什么樣的總體影響?對中國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有何影響?等。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作為經濟學領域有效的實證分析工具,能夠為回答上述問題提供有力支持,為環境稅征收的經濟影響和環境影響提供定量分析手段。武亞軍和宣曉偉[1]構建了一個硫稅靜態CGE模型,進行中國硫稅政策效果模擬分析。結果表明:征收硫稅會給我國GDP帶來負效應,但卻有利于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大大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王燦等[2]利用CGE模型研究二氧化碳減排的經濟影響,發現碳稅會使煤和天然氣產量大幅下降,使用和電力行業產量將上升以滿足總的能源需求。龐軍等[3]根據“能源-經濟-環境”CGE模型模擬了中國征收燃油稅的經濟影響。Qin et al[4]利用環境經濟一般均衡分析系統(GREATE,GeneRal Eqiulibrium Analysis sysTem for Environment)分析了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排污交易政策的經濟影響。Qin et al[5]將水資源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納入CGE模型中開發了水資源一般均衡分析系統(GREATW,GeneRal Eqiulibrium Analysis sysTem for Water),分析了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對中國經濟和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Qin et al[6]利用多區域水資源CGE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區減少地下水超采、南水北調和用水再分配多項政策措施對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的經濟影響。本文利用GREATE模型分析環境稅改革后不同稅率水平對宏觀經濟、污染減排、收入水平、產業結構、貿易結構和要素需求的影響,為制定相關的環境稅制度和政策提供決策支持服務。

秦昌波等:征收環境稅對經濟和污染排放的影響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年第1期

2數據與方法

2.1GREATE模型簡介

GREATE模型利用基于通用代數模型系統(GAMS,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的一般均衡數學編程系統(MPSGE,Mathematical Program System for General Equilibrium)開發而成[7]。GREATE模型包含了新古典靜態CGE模型的一般結構[8]。圖1給出了GREATE模型的基本結構。模型的建模基本思想是模擬宏觀經濟運行中生產引發收入、收入產生需求,需求帶動生產的循環過程。在生產的過程中,生產部門不是價格的決策者而是價格的接受者,因此企業(部門)必須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按照成本利潤最大化或者既定利潤成本最小化的原則來進行生產決策。決策在生產可能性邊界約束下,按收入最大化原則確定該部門產出中用于內銷和出口的相對份額構成。在規模不變的假設下,各部門的總產出不能由生產者決定,而是由均衡條件決定。即生產者需要進行投入決策,要在該部門總的均衡條件決定的前提下,選擇中間投入和要素有效投入水平,使生產成本最小化。模型假定一種商品只能被一個生產者所生產。模型中采用多層嵌套的CES函數來描述生產要素之間的不同替代性。在第一層次,最終產出有合成中間投入和合成要素稟賦的組合決定,采用CES函數來描述其替代性。在第二層次,合成中間投入采用Leontief函數描述為對各部門中間產品的需求;而要素稟賦合成束采用CES函數描述污染排放和資本-勞動力合成束的組合。在第三層次,采用Leontief函數描述各部門對不同污染物的需求,資本-勞動力合成束則采用CES函數描述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組合關系。勞動力、資本可以根據研究的需要做進一步的分解。生產中各種要素間可替代的程度取決于它們的替代彈性和在基準年生產過程中的份額。模型采用Armington假設來描述進口商品和國內產品之間的不完全替代關系,通過CES函數描述最終消費在最小化成本的原則下,對進口商品和國內產品之間的優化選擇。生產者生產出的產品根據收入最大化原則按CET函數在出口與國內市場間分配。

圖1GREATE模型的基本結構

Fig.1General structure of GREATE Model

2.2環境社會核算矩陣

要利用CGE模型開展政策模擬,就需要有高質量的數據集作支撐,數據問題在求解CGE模型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均衡模型全面反映了社會經濟各個主體間的經濟行為和經濟聯系,因此在模型中變量初始值的確定、方程中參數的標定,必然涉及社會經濟體中各方面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反映了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投入產出核算、資金流量核算、資產負債核算和國際收支核算五項內容。社會核算矩陣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對一國(或者一個地區)經濟的全面描述。社會核算矩陣把投入產出表和國民經濟核算表結合在一起,整合到一張表上,全面描述了整個經濟的圖景,它反映了經濟系統一般均衡的基本特點,為CGE模型提供了必要而完備的數據基礎。

由于我國缺乏官方的SAM表,同時,傳統SAM表沒有包含污染排放賬戶。因此,本研究以國民經濟投入產出表為主要數據來源,通過增加非生產性機構賬戶(如居民、政府、國外等)構建社會核算矩陣。然后,通過單列環境污染排放要素賬戶,設計并編制能夠反映污染排放與經濟部門之間全面數量關系的環境經濟一體化社會核算矩陣,從而將環境系統和經濟系統統一在一個框架下。本研究利用2007年中國135部門投入產出表將國民經濟合并為16個行業部門,部門列表見表1所示。

生產活動、商品、出口和進口賬戶數據來源于2007年中國投入產出表,政府收入和支出數據來源于《中國財政年鑒2008》[9],稅收數據來源《中國稅務年鑒2008》[10],家

庭儲蓄和政府儲蓄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08》的資

金流量表[11]。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及排污收費數據來源于《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07》[12]。本研究編制的中國2007年環境社會核算矩陣簡表見表2所示。

3稅率情景設置

我國現行排污費標準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和污染損害成本。根據現行的排污收費標準,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征收標準分別只有0.7元/kg、0.875元/kg、0.63 元/kg和0.63 元/kg。無論繼續執行現行的排污收費政策還是將來出臺環境稅,我國都面臨提高征收標準的現實選擇。為了評估征收環境稅對中國經濟和污染減排的影響,本研究設置1個基準情景和4個模擬情景進行分析。基準情景假設環境稅征收稅率平移目前的排污收費標準,模擬情景假設環境稅征收標準相比現有排污收費標準分別提高2倍、4倍、6倍和8倍,具體征收標準見表3。

4結果與討論

4.1對宏觀經濟和污染減排的影響

征收環境稅對實際GDP的影響非常小,但能取得相對明顯的污染減排效果。從表4給出得模擬結果來看,在環境稅征收標準提高2倍、4倍、6倍和8倍的情況下,實際GDP僅分別下降0.018,0.055,0.092和0.128個百分點。相對GDP的輕微下降幅度來講,征收環境稅對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較為明顯。在環境稅征收標準提高8倍的情況下,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總排放量分別減少0.5%、0.2%、1.9%和1.7%。總體來看,征收環境稅對大氣污染物的減排作用大于水污染物。這主要是因為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大于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較高的大氣污染環境稅征收抑制大氣污染排放強度高的行業發展的同時,促進了大氣污染排放強度低的行業發展。而一些大氣污染排放強度低的行業可能排放較大強度的水污染物,這會對水污染物的減排產生抵消作用。

征收環境稅會導致進出口總量的下降。環境稅的征收推高產品銷售價格,從而影響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在環境稅提高到現行排污費征收標準的8倍時,總出口會面臨0.38個百分點的下降。由于國內需求的下降,總進口也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在環境稅提高到現行排污費征收標準的8倍時,總進口會下降0.5個百分點。

征收環境稅會減少居民可支配收入,但能顯著增加政府收入。過高的環境稅征收標準會影響居民的收入,而且對農村居民的影響高于城鎮居民,表明環境稅的征收對相對弱勢的群體影響更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環境稅推高了消費品價格,弱勢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承受能力更弱。在環境稅提高到現行排污費征收標準的8倍時,政府財政收入能夠提高4.8個百分點。政府收入的增加使得政府有財力通過減免所得稅或者為弱勢群體提供補貼來減少環境稅征收給居民福利帶來的負面影響。

4.2對行業生產結構的影響

表5列出了我國征收環境稅時各行業產出水平和產出價格的變化百分比。就產出水平而言,征收環境稅會抑制污染排放強度的大的行業,而且稅率越高,抑制作用越明顯;對于污染強度較小的行業,征收環境稅反而會促進其發展。產出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是電力行業,其次是畜禽養殖、采掘業、食品業和化工產業。從價格水平變化情況來看,價格增加較大的行業往往也是產出水平下降較大的行業。電子通信與儀器儀表產業、服務業是產出水平增長較大的行業,這主要是因為一些高污染行業的生產受到抑制后,資本和勞動力被轉移到了這些相對清潔的產業。對于種植業和林業,盡管并不征收環境稅,但由于產業關聯度較為密切的畜禽養殖、食品和服裝紡織等行業產出水平的下降降低了對其產品的畜禽,其產出水平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4.3對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

征收環境稅會抑制重污染產品出口,提升清潔行業的出口競爭力,降低貿易順差對我國環境的影響。表6列出了我國征收環境稅時各行業進出口相比征稅之前的變化百分比。畜禽養殖、采掘業、木材加工及造紙印刷業、石油冶煉及加工業、化學工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金屬冶煉及制品業等重污染行業的出口下降明顯,而且稅率越高,出口下降幅度越大。而電子通信及儀器儀表產業和服務業出口增加明顯,在環境稅提高到現行排污費征收標準的8倍時,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2.1和1.4個百分點。由于環境稅的征收改變了國內生產結構,國內需求的變化導致進口結構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

4.4對要素需求結構的影響

總體來看,征收環境稅將促進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從

高污染行業向低污染行業轉移。表7列出了我國征收環境稅時各行業勞動力投入及資本投入相比征稅之前的變化百分比。電力、畜禽養殖、木材加工及造紙印刷業、食品產業是要素投入下降最大的四個行業。而電子通信與儀器儀表產業、裝備制造、服務業等行業的要素投入則增加明顯。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污染強度低,可以吸納重污染行業釋放出的勞動力和資本加快自身發展。

5結論

本文利用GREAT-E模型分析環境稅改革后不同稅率水平對宏觀經濟、污染減排、收入水平、產業結構、貿易結構和要素需求的影響。模擬結果表明,征收環境稅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非常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相對而言,征收環境稅對污染物的減排作用遠大于對經濟發展的抑制作用。較高稅率的環境稅能夠較大幅度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征收環境稅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時會對居民福利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考慮到污染減排能夠帶來環境質量的改善,進而產生正面的居民福利效應和社會效應,環境稅征收產生的社會負面影響實際上要小于模擬結果。

征收環境稅會對不同的行業產生不同的影響,重污染行業受到抑制,而清潔產業反而加快發展。這主要是因為重污染行業因為成本的增加,減少了生產規模,釋放出的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資源被轉移到了清潔產業,從而促進了這些產業的發展。

為了促進環境成本內部化,建議提高污染稅/費標準。由于現有排污收費標準偏低,遠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很多企業寧愿繳納排污費也不愿意治理污染。因此未來開征環境稅應降稅率應至少與治理成本相當,促進污染者減少污染排放。在環境稅開征之前,則可以通過提高現有排污收費標準,達到提高排污成本,促進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目標。另一方面,建議政府通過減免所得稅或者向弱勢群體提供補貼等方式減少環境稅征收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武亞軍, 宣曉偉. 環境稅經濟理論及對中國的應用分析[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2: 310-335. [Wu Yajun, Xuan Xiaowei. Econom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Tax in China[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2:310-335.]

[2]王燦, 陳吉寧, 鄒驥, 等. 基于CGE模型的二氧化碳減排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 清華大學學報, 2005, 45(12):1621-1624. [Wang Can, Chen Jining, Zou Ji, et 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2 Mitigation on China Economy Based on A CGE Model.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45(12):1621-1624. ]

[3]龐軍, 鄒驥, 傅莎. 應用CGE模型分析中國征收燃油稅的經濟影響[J]. 經濟問題探索, 2008, (11):69-73. [Pang Jun, Zou Ji, Fu Sha. Economic Effects of Levying Fuel Oil Taxes in China Based on CGE Model Analysis[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08, (11):69-73.]

[4]Qin C, Bresser H J A, Su Z, et al. Economic Impact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y in China: A 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1. doi:10.1088/1748-9326/6/4/044026.

[5]Qin C, Jia Y, Su Z, et al. The Economic Impact of Water Tax Charges in China: A Stat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Water International, 2012,37:3, 279-292.

[6]Qin C, Su Z, Bresser H J A, et al.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North China’s Water Scarcity Mitigation Strategy: A Multiregion, Waterextended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Water International, 2013, 38:6, 701-723.

[7]Rutherford R T. Economic Equilibrium Modeling with GAMS: An Introduction to MS/MCP and GAMS/MPSGE[J/OL]. Draft Monograph, 1998. /doc/solver/mpsge.pdf.

[8]Robinson S, et al. From Stylized to Applied Models: Building Multisector CGE Models for Policy Analysis[J]. 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9, 1, 538.

[9]財政部.中國財政年鑒2008[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Ministry of Finance. Finance Yearbook of China 2008[M].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8.]

[10]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稅務年鑒2008[M]. 北京: 中國稅務出版社.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China Taxation Yearbook 2008[M]. Beijing: China Tax Publishing House, 2008.]

[1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8[M].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12]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07[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nual Statistic Report on Environment in China 2007[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8.]

Economic and Emission Impact Analysis of Reform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Taxes System

QIN ChangboWANG JinnanGE ChazhongGAO ShutingLIU Qianqian

篇(2)

通過學習生物知識和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氨氮的富集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源,其中影響魚類生存的重要指標是水中氨的濃度,因此我們通過試驗觀察水中氨的濃度變化對魚類生長的影響。將草魚、青魚及鯉魚分別飼養在氨濃度為0.01mg/L、0.02mg/L、0.05mg/L中,觀察測定三類魚的呼吸率變化。魚的呼吸率測定,是指觀察一定時間內每條魚的呼吸頻率,計算其每分鐘內平均呼吸頻率做為呼吸率。

篇(3)

2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

從目前情況來看,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既能確保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又能有效減少洱海流域水環境污染的根本途徑。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的原理,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相結合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原因有三:一是其生產過程中各個生產環節的廢棄物,都要參與到下一個生產環節的物質循環中,直接進入環境的農業廢棄物很少;二是采用科學配方施肥,且以有機肥為主,不易隨水流失進入洱海;三是生態農業的集約化程度較高,種、養、加、旅游相結合,設施較完備,氮、磷等元素不易流失。因此,在洱海流域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有效控制洱海流域環境污染,增強洱海流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能增加生態系統物質的產出,豐富農產品市場供應。

2.1把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生態農業相結合

把生態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有機結合,按照生態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和要求,在吸收國內外生態農業發展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調整洱海流域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把奶牛養殖、蔬菜種植、果樹栽培、大田作物、洱海漁業、農村新能源建設、生物質能開發和有機肥開發等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地建設高產、優質高效、低耗的現代生態農業模式,解決好洱海流域地區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把洱海流域地區建設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2.2把發展生態農業與洱海流域保護治理相結合

篇(4)

前言:水污染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是自然環境中一大嚴峻的問題,針對水污染的監測和治理,應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環境監測中對水污染的監測工作,應實現實時監測,以達到最大限度保護水資源環境的目的,加強對水污染的有效防范和治理,發揮出環境監測中監測的積極作用,保護我國的水資源環境和生態平衡。

一、環境監測中水污染監測的重要性分析

環境監測工作中水污染監測是其中關鍵的內容,面臨著嚴重的水污染現象和問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愈發深入,人們對環保以及資源利用加大了關注和投入力度。針對環境監測中水污染監測工作進行優化探索,能夠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質量,由此加強對水污染實際情況的掌握,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和計劃,明確水體的正確治理方向。通過落實水污染的監測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獲取有關水資源污染的信息,掌握水污染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地控制,避免發生水污染惡化的問題。保證水污染監測和治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結合真實、可靠、全面的水污染監測數據分析,建立起相應的水污染監測和管理機制,提高對水污染情況的掌控力,為后期環境治理以及保護水資源等各方面的工作提供切實的依據、夯實環境檢測和保護的基礎工作[1]。

二、環境監測中提高水污染監測質量的途徑

(一)強化預先控制

環境監測工作體系中針對水污染環境的監測工作,應致力于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質量與效率,加強對水污染的合理管控。為了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首先要在監測前的環節做好相應的準備,強化預先控制工作,監測人員應構建起全面、合理的框架體系,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和運行。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強化人員的責任意識,真正將職責落實到個人,由具備較強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工作人員進行水污染的監測工作。結合環境監測的相關標準要求,由具有豐富經驗和一定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展開對水污染環境的監測各個事項,要求工作人員能夠獨立完成水污染環境的監測相關操作,強化預先控制有效性,保證提高對環境的監管力度。落實到實際的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應嚴格檢查監測水污染時使用到的設備、儀器等硬件設施,做好對設備設施的定期維護和管理工作,保證儀器和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避免發生監測數據丟失或準確性不足的問題。強化對監測前的預先控制,有利于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2]。

(二)建立常規監測體系

對于水污染環境的監測工作,要結合常規監測的工作內容,建立起完善的常規監測工作體系,落實相應的管理制度,保證體系的正常、穩定運行,提高常規監測工作的綜合水平。環境監測部門要選擇具備較強專業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才,進行一系列的常規監測操作活動,包括選擇監測儀器設備、使用監測設備設施,以及針對水污染監測儀器和設備的維護管理等,均要專業的水文人員操作完成。對于水環境常規監測中的樣品檢驗和樣品儲備工作環節,應結合實驗室的標準規范要求進行對樣品的準確檢驗,提高對樣品的儲備質量。水污染環境監測人員應制定詳細、規范的工作計劃,做好定時段、定期水污染環境監測措施[3]。

(三)優化樣品采集

水樣品的采集環節對于環境監測中、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與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監測人員在采集水樣品時,保證樣品采集的良好質量,詳細分析采集到的水樣品信息數據,加強對水資源污染來源的準確判斷,分析水資源污染原因,以此制定可行的水污染管控措施。樣品采集工作應保證樣品采集的過程準確、及時,結合平行式的管理模式,保障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展開和實施。采集好水污染樣品時,加強樣品管理,通過編碼和歸類,保證樣品管理的規范性。對于不同地區的水污染情況,使用不同的樣品編碼,建立起模塊化的控制管理體系,保證將水污染的情況能夠系統地反映出來,樣品采集的質量和樣品管理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為后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后期監測工作的效率,保證后期的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各項操作能夠順利展開和實施。結合不同水體特性、選擇正確的采樣方式,通過單獨采樣、混合采樣等,保證采樣設備的干燥、清潔,避免采樣過程中有漂浮物干擾,標注好不同的水體數據信息。完成水樣采集之后進行實驗室檢測之前,由于采集地點和實驗室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水樣保存是重點環節,要結合具體的時間間隔,做好管理措施保證水體的質量不受破壞。采樣完成后保護好水體樣品,以免在運輸過程中破壞樣品質量,向實驗室輸送的時間要采取特定的保存方法,根據水樣特性的不同,保證保存方法的準確、科學,以免二次污染水樣,避免其他物質影響使水體質量發生變化

[4]。

(四)控制實驗室質量

對于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要在實驗室質量控制方面加強關注,操作人員要在實驗開始之前做好校準工作,調整實驗過程中使用到的玻璃量器、分析儀器等,準備好化學試劑以及實驗過程中使用到的水,提高樣品檢測的校準曲線繪制質量。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操作人員要根據樣品的初次檢測數據為基礎,通過再次的確定,利用空白實驗的方式,保證樣品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嚴格按照實驗室的操作規范,加強對實驗流程和步驟的嚴密控制,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實驗室的水污染監測實驗的準確性受到不利影響,保證準確的測驗數據,提高水污染環境的監測總質量。

(五)分析監測數據

為了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質量,要對監測數據進行合理、準確的分析,加強對細節操作的關注,數據處理作為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最后環節,直接決定著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工作人員要嚴格的審查監測到的數據,保證數據真實性、可靠性,以數據為依據制定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操作人員對數據處理過程中的各細節加強嚴格管控。例如,若是在水資源的采樣過程中,采集到了大量的污染物,針對水樣的數據分析則要根據污染物濃度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計量器具,提高測量的精準度,劃分出水污染的等級,保證水污染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得準確、可靠。通過分析數據,劃分水體質量等級,優化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方案,為后續的水污染質量控制提供數據支持[5]。

結論: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的環境監測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隨著環保理念的逐漸深入,水污染的監測工作,應致力于提高水污染監測的質量和效率。對于水污染監測的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提高對水體質量的監控有效性,及時處理水污染問題,保證良好的水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馬慧.論環境監測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環境監測的質量[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1,39(01):153-155.

[2]鄢文曦,潘敏.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及問題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1):77-78.

篇(5)

關鍵詞:城市 水污染 事件 起因 對策建議

Keywords: citywater pollutionseventscausecounterparts

作者簡介:申鵬(1990-),男,江蘇姜堰,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熱能與動力專業本科生。

一、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急劇增加,排污量也隨之增加,導致城市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水污染事件等現象發生。水污染事件[1-4]是指含有高濃度污染物的液體或者固體突然進入水體,使某一水域的水體遭受污染從而降低或失去使用功能并產生嚴重危害的現象。導致水污染事件的影響因素眾多,包括工業廢水排放、有毒物質泄漏、二次供水過程中引起的污染等人為因素,以及水災、地震、干旱和戰爭中化學、生物武器造成的污染等自然因素。這些影響因素通過地表徑流、污染物沉降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從而影響城市河流生態系統,并進一步威脅城市飲用水源安全。江蘇省位于長三角地區,是以工業發展為主,支撐農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產業結構布局。近幾年來,江蘇省城市水污染事件逐漸增多,嚴重威脅到城市供水系統的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水污染起因探析

2.1 江蘇省城市水污染事件

2.1.1 水污染事件概述

江蘇省城市近年來出現的水污染事件概況如表1所示。

2.1.2 水污染事件的社會經濟影響剖析

根據表1所示實例及相關資料可知,水污染事件對城市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5]:

(1)威脅城市居民飲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城市供水源地受污,導致城市自來水水質下降甚至斷供,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被污染的水體中含有有害物質,易引發致癌、致畸、致突變,通過飲水或食物鏈,污染物進入人體,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威脅生命健康。

(2)破壞城市河流生態系統。水污染事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強度很大,往往造成一定區域的生態失衡,有的甚至造成長期的危害,致使生態環境難以恢復。

(3)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水污染事件給城市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由于水體嚴重受污,未達到工農業的用水水質要求,影響工業生產,農業灌溉,進而影響工農業產值。水產養殖業和河流觀光旅游也因為水質惡化而到受到一定的經濟損失。此外,治理水污染、恢復生態環境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4)引發社會糾紛。水污染事件導致自來水不能正常飲用,銷售商借機哄抬礦泉水等飲用水物價,易引起社會混亂。上下游跨界水污染事件往往導致下游地區經濟和生態受損,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支撐,上下游地區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因各自利益難以達成協商一致,易引發官司糾紛和沖突。

2.2 城市水污染起因的多視角探析

導致城市水污染的影響因素眾多,主要是由于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過程中隨意排放廢污水等人為因素造成。人為大量排放污染物,缺乏對污染物的嚴格控制和監管,未及時達標處理污染物,是導致城市水污染存在的根源。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城市水污染起因進行多視角探析。

(1)城市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一方面,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所產生的大量液體廢物和固體廢物源源不斷地排入河流,此外,較多的懸浮固體、病毒和細菌伴隨著地表雨水徑流匯入河流,導致水體受污,水質下降。另一方面,污染物未及時處理,產生累計效應,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暴發,進一步導致水環境惡化。

(2)上游城市污水下泄帶來大量污染。上游城市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處理或未達標處理,直接開閘下泄到下游城市所在地區。若短時間內大量污染物侵入到下游地區自來水取水口,極易造成飲用水源地污染發生。

(3)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制薄弱。由于目前排污權總量控制的相關政策未得到嚴格規范地實施,造成相關工業企業的排污權總量控制缺乏保障制度。另外,尚缺乏排污權交易制度立法依據,實踐之中也存在信息不對稱及不斷變化等諸多問題,不少企業為了利益,存在偷排污水行為。

(4)水污染治理不到位。由于受資金缺口制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難以保證正常運行。部分污水得不到處理而直接排入江河,部分污水處理廠能力閑置,或因管網雨污合流影響污水處理正常運行等一系列問題。

(5)水污染多頭管理造成監管缺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涉及的相關管理部門眾多,主要包括環保部門、交通主管部門、水行政部門、國土資源部門、衛生部門、建設部門、農業部門、漁業部門,以及江湖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造成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不明,水污染監管缺位。

三、城市水污染防治的對策建議

城市水污染事件的頻繁出現,暴露出體制、機制、管理、技術以及基礎工作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在接連不斷的停水警報聲中,水污染應急預案在很多地區相繼出臺。然而,應急只能是在事發之后,卻并非治本之道。只有解除污染威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從而為防治城市水污染提供有利的保障。

3.1 建立水質監測預警預報體系

城市水質監測預警預報系統應主要著眼于對城市供水水質的預防跟蹤、緊急通報和應急監測,及時掌握重點企業、重點敏感地帶、河段等的污染隱患情況,建立詳細的檔案[6],實行旬測旬報制度,及時跟蹤。做好水質監測人員培訓、儀器設備裝備和技術儲備,按照準確、及時、全面的原則進行水質監測,重點污染源要立即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做到事前有預防,事后有跟蹤。

3.2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布局

城市應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承載能力,明確城市發展定位,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布局。鼓勵節水型、高技術、污染少的企業發展,對于污染嚴重而又無法治理的企業要堅決關停。按照城市環境功能分區及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態要求,建立完善的工業生產地域綜合體,使工業生產與環境能夠協調發展。

3.3 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規劃

做好城市水污染防治規劃,嚴格拆除一、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排污口,水源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有污染項目。實施雨污分流制,規劃并建設完善的雨、污網水系統。落實政府主要領導責任制,督促其實施所負責河流的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抓好督促檢查,確保規劃、項目、資金和責任“四落實”,帶動治污工作的深入開展。

3.4推進排污費征收制度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和各省市制定的《排污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大力推進排污費征收制度。嚴格執行排污費征收標準,堅持“依法、全面、足額、按時”的征收原則,在能夠補償環境治理的成本的基礎上,一方面使治污企業能夠盈利,另一方面調動企業減排的積極性。提高排污費征收率,加強組織領導及資金監管,切實抓好排污費征收、管理和使用三個環節的工作。

3.5 完善排污權交易制度

完善排污權交易制度可以實現環境容量高效率配置,有效控制污染。政府應根據城市的環境功能、環境容量大小、經濟發展水平、技術條件、城鄉規劃等諸方面條件,科學地對城市排污指標進行優化分配,然后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調節,以待促進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作和環境質量的改善。政府要在重點污染源建立排污交易政策,實施監督管理系統,努力提高維護和管理排污權市場競爭交易秩序的能力。

3.6 建立上下游聯動防范機制和污染賠償機制

因流域的整體性和人為行政區劃分割間的矛盾、排污的外部不經濟性,地方政府在無強制力協調解決環境問題的博弈中上下游地區難以合作,在跨行政區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中效率低下[7]。對此,同一流域跨界的上下游地區應合理布置沿河岸產業結構,上游城市應制定相應的流域水環境事件防范應急預案,建立與下游城市的聯動防范機制和污染賠償機制,實現廢水達標排放,減少和避免下游污染事件的頻繁發生。

3.7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提高節水防污意識

加強并促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以價格杠桿推進工業和生活節水,以項目建設推進農業節水,鼓勵積極提高污水回用率,保護地下水資源,全力推廣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采取各種措施以達到污水減排目的,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同時,在全社會廣泛宣傳保護環境和水資源的重要性,加大節水防污思想的宣傳力度,加強科學普及工作,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普及節水防污知識,提高城市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節水防污意識。

四、 結語

江蘇省城市近年來水污染事件給人類的生存發展敲響了環保的警鐘。本文通過多視角的系統分析,對江蘇省城市近年來出現的水污染事件及其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對城市水污染起因進行多方面探討,并從諸多方面提出了防治城市水污染的相關對策和建議,從而為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加快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步伐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于鳳存,方國華,高玉琴.城市水源地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思考[J].災害學,2007.22(4):104

[2]劉巖等.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措施探討[J].東北水利水電,2009.1(27):60-61

[3]陸曦,梅凱.突發性水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J].中國給水排水,2007.23(8):15

[4]徐興東.流域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風險應急[D].蘭州大學,2008.5:5-6

篇(6)

在實施第九個五年計劃以來,我國在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造成水污染的現狀不是三年五載的結果,解決水污染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同時由于我國長期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堅持錯誤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使得我國的水污染防治之路更加任道而重遠。

1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面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已經初步實現,但從時間和成效上看,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1.1 黃河、長江流域水環境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問題非常嚴重,由于人類的不合理利用和污染,黃河的水體水質基本上達到了V類,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西部大開發也加重了對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污染。長江流域沿岸經濟發展迅速,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城市化,增加了這些地區的污染物排放量,加重了對長江流域的污染。

1.2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

我國人口數量的快速增加和越來越好的城市生活水平導致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隨之增長,而當前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水。同時由于我國落后的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建設,長期超負荷運行,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區域經濟發展不適應于環境容量的影響。

1.3 經濟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資金嚴重短缺

目前我國的排污收費制度還不健全,收費項目不多,對超標的污水排放收費過低,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業和事業單位,不能刺激其發揮污染防治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不斷增加對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的資金投入,但是由于水污染防治是一項持續時間長,效益小的項目,導致后期污染治理資金嚴重短缺。

2 關于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議

通過對當前我國的所有水流域的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我國目前的水環境所處的現狀是:資源比較豐富,但是人口數量非常之多,造成人均所占有資源比較少。由于解決水環境污染相關的問題不是一件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應該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結合外國的一些成功案例,對具體問題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具體對待,以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解決我國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所有問題。

2.1 在決策中控制新的水環境問題產生

根據當前我國的發展形勢,在未來水利發展的道路上,不僅要時刻緊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步伐,還要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方向,這就要求國家的相關政府機構,在制定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政策的同時,也要盡可能的避免在水利改革中產生的污染,并要對已產生或將產生的水污染問題,做出一系列準確、及時的解決方案。

2.2 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堅持開源節流并舉的方法

筆者認為,在政府當局的有利政策之下,國家水利部門還必須采取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這樣我國的重點流域的水污染問題才會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水利局在面對中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和水資源污染嚴重現象的時候,要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來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例如: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讓人們采取噴灌滴灌等高科技水平灌溉技術;對耗水多的企業或工廠要實行限水政策;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梯級收費制度,以此來實現科學健康的用水模式,達到開源節流的同時進行。

2.3 制定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中國現今的環境保護政策雖然已經趨于完善,但在水利治理方面卻存在著很大的漏洞。有些地區政府不顧環境好壞,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地區生產總值,這樣導致了水資源污染和浪費問題,因此,需要地方配合中央制定科學有效的水利政策,提高排放污水收費標準,爭取實現“誰污染誰付費”的政策,通過增加和減少附加稅促進企業的水污染防治,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水浪費問題。

2.4 運用科學技術解決水污染問題

依靠科學技術是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合理科學治理水污染問題也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相關的水利部門、開發部和科技部要率先引進水治理方面的人才,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發明適合本國的水利設施。比如:實現水污染零排放機器,水污染進化純凈水技術和多倍利用水資源技術。

2.5 保護自然環境

政府大力號召人們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節約水資源意識,官民合作,共同監督國內工廠水資源利用水平,政府可以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強制排放污水量大的企業更新水利用技術。

2.6 將區域經濟發展與當地環境容量相互結合

科學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區域的環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了這個限額,就會超出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最終,環境將會惡化,重點流域的水體也是如此,對此,筆者認為,人們在進行生產生活的時候,難免會給重點水域的水質造成影響,因此,在規劃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將當地的環境容量作為重要的因素進行考慮,從而使水域的保護更加切合實際,更加有效。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水污染日益嚴重的形式下,解決水污染問題是我國的一項重大國策,只有給予水污染相關的問題足夠的重視,各領域的群體才會團結起來,一致去解決,去改善。另外,筆者認為,對于治理水污染并非是一件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必須大家通過不懈的你努力,以持之以恒的態度走可持續的水污染的防治之路。

參考文獻:

[1]劉蜂.關于我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問題的思考[J].現代周刊,2010(8).

[2]曾立東.淺談關于我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問題的思考[J].中國科技發展商報,2011(2).

篇(7)

前言

近年來,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環保工作的重點之一,為切實推進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保護和改善城市水環境,國家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716.2億噸,比2013年增加20.8億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下降2.90%,城市水體的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城市水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1-2]。

1 城市水污染的原因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城市工業廢水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漸增加[3-4]。這些廢水大部分經過處理排放,但是由于部分廢水處理設施的技術問題和監管機制的問題,大量含有微小污染源的廢水進入水域,城市水體逐漸惡化,水體的污染程度呈線性上升。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城市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不足

工業廢水是城市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它具有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毒性大、難處理等特點。據統計,2010年到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由237.5億噸下降為205.3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13.6%,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由434.8萬噸下降到311.3萬噸,工業氨氮排放量由27.3萬噸下降到23.2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國內很多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工藝及設備落后,資源利用率低,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過高,對城市水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由于工業廢水處理資金投入不足,管理者水平低下,廢水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轉,降低了廢水處理的效率。加上城市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緩慢,大量廢水進入城市的水體,嚴重的污染了城市水環境。

1.2 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

人類活動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包括廚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等。據統計,2010年到2014年,生活污水由379.8億噸上升到510.3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長了34.4%,城鎮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由803.3萬噸上升到864.6萬噸,城鎮生活氨氮排放量由93萬噸上升到138.1萬噸。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將繼續增長,成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來源。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尿素、肥皂及合成洗滌劑等物質外,還含有細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這種污水會消耗接受水體的溶解氧,也會產生泡沫妨礙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中,使水體富營養化。

1.3 城市水污染監管機制存在問題

從城市發展來看,其表現出很大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過于重視城市發展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城市環境效益的重要性。同時,城市規劃不完善且預見性較差,廢水處理的監管體制及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其中主要體現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控制責任不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和范圍較小,無法起到全面控制的作用,城市水污染管理機制存在缺陷以及針對污染水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而且,國內部分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污口未安裝自動連續檢測設備,很難直觀的判斷污水排放是否符合標準,造成了部分水體污染。

2 城市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改善城市水污染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健全法律法規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快水污染防治法修訂步伐,重點健全總量控制、排污許可、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加大對惡意排污、造成重大污染危害的企業及其相關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擴大環境影響的評價范圍,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國家和地方環境監管體制,加大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力度,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明確分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落實執法責任,對監督缺位、執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2.2 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首先,通過環境保護宣傳,使公眾熟悉水污染的行為以及水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其次,要讓公眾了解自身的環境保護知情權、檢舉權和監督權等,以便充分行使這些權利。公眾的監督和舉報增加了重點污染企業的壓力,提高了環境信息的透明度,使污染企業加大了環保投入,減少廢水排放量,促使城市廢水得到有效治理。最后,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視等,曝光污染單位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通過社會媒體加強對污染單位的督促。

2.3 加強水污染防治,改進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重點污染企業安裝自動連續檢測設備,規范廢水排放的費用,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引進和開發新的廢水處理技術,淘汰落后的水污染工藝和設備,采取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防治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掌握污染治理技術和城市水處理的新動態,根據本地區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廢水處理工藝,不斷改進現有的水處理工藝,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水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勢在必行。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合理利用新的污染防治技術,改革工藝,減少廢水排放量,提高城市廢水處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驚宇,李曉霞.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北方環境,2013,25(8):140-141.

篇(8)

中圖分類號 X51;R151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4-0071-05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氣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實問題。大氣和水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人體健康損害。如何評估環境污染的健康損害或治理污染的健康效益價值,不僅是環境質量評估的主要任務,而且也是污染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從我國北方城市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大氣和水污染對人群健康造成損害的事實,以西安市為案例,引入公共衛生學領域評價人群健康的指標―YPLL 潛在壽命損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對城市大氣和水污染人群健康危險度進行定性定量評價,并應用修正人力資本法采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YPLL 潛在壽命損失年法、VSL統計生命價值法(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WTP 支付意愿法(Willingness to pay)對大氣和水污染人群健康損害進行經濟價值評價。

1 方法和技術路線

采用國際上通用的危險度定量評價方法,即危害認定、暴露評價、劑量―反應關系評價和危險度特征闡述,結合污染每增高一單位所產生的健康損失,對大氣和水對健康的不良影響分別進行定量評估,然后將健康不良影響與經濟價值相聯系,最后得出控制污染(或污染損失)的經濟價值。其基本思路為:①建立污染劑量―健康反應之間的關系:X―Y;②建立健康反應―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Y―Z;③得出污染控制(或污染損失)的經濟價值:X―Z。

其技術路線為:

危害認定:總死亡率、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心腦血管死亡專率、呼吸道癥狀、肺功能。胃癌、食道癌、膀胱癌死亡專率、甲、戊型肝炎和痢疾死亡率;住院人次、急診人次。

劑量反應關系評價:顆粒物和SO2濃度上升使總死亡率、呼吸道患病率增加、急診人數增加,呼吸道癥狀增加,肺功能改變。水污染引起的死亡率病因占胃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死亡專率比例;甲、戊型肝炎和痢疾死亡專率比例。

危險度特性闡述。大氣污染對暴露人群的健康效應主要有:總死亡數,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病超死亡數,超額門診、急診人次數,超額呼吸道病狀發生數,肺功能變化人數。水污染對人群的健康效應主要有:總死亡數;胃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及甲戊型肝炎和痢疾各病因死亡數;門診急診人次數。

經濟價值評價:減少過早死亡的健康效益;減少誤工和醫藥費的健康效益。

2 西安市大氣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損失的經濟計量評價研究

2.1 西安市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損失的經濟計量評價研究

大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是國內外環境科學、環境流行病及環境經濟學家所一直關注的熱點。眾所周知,高濃度的大氣污染不利于人群健康并且會引起人的早逝。特別是對于迅速擴張中的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而言,其污染水平通常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所推薦最大值的數倍[1]。根據1996-2003年有關監測統計資料,影響西安市區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其次為總懸浮顆粒物,再次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2000-2003年西安市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均值變化情況見表1。

根據實際情況,選取PM10、SO10、NO10為主要污染物來計算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失,因為我國主要城市對上述幾種污染物有比較全面的監測數據。

PM10是指吸入人的呼吸道、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10μm的可吸入顆粒物。顆粒物附著在人的呼吸道內壁上,能刺激局部組織發生炎癥。出現咽喉刺激、咳嗽、胸悶,甚至出現憋氣等癥狀。逐漸發展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疾病,重者可引起肺心病、心力衰竭。很多顆粒物具有致癌的危險性,粒徑越小,致癌危險性越大[2](見表2)。

二氧化硫是一種常見的和危害較大的大氣污染物,它主要來自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等的生產過程。當SO2濃度達到10×10-6~15×10-6時,呼吸道功能受到抑制;濃度達到20×10-6時,刺激作用明顯增強,引起咳嗽、眼睛不適。若每天連續8小時吸入濃度為100×10-6則將引起急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其還具有致癌作用以及影響人體糖和蛋白質的代謝[2]。

YPLL―潛在壽命損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是流行病學中用以衡量疾病負擔的一個指標。1982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首次用它衡量人群疾病負擔和分病因疾病負擔。YPLL是指死亡時實際年齡與期望壽命之差:

式中:EY―期望壽命;DY―死亡時的實際年齡

某人群的YPLL是每例死亡的YPLL之和,某死因在某人群為YPLL總和除以該死因死亡數,得到這一死因平均每例死亡的YPLL,其單位為人年。YPLL表示某死因所致不同年齡組人群壽命損失的年數,與傳統的死亡率指標差別是能反映整個人群的死亡全貌,并強調了低齡死亡比老齡死亡更具危害性,現已被美國、加拿大等國列為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標。YPLL其實質是把某人群不同年齡的死亡人數轉變為統一的死亡人年,這樣就可以避免計算死亡人的價值,而只計算每個人年的價值,一個人年的價值用一個人一年的工資來表示。

我國流行病研究學者利用全國疾病監測系統5年監測資料,計算出了我國1990-1994年我國幾種主要疾病分死因的YPLL值[5],并據此計算出了分死因每例死亡平均YPLL值(見表4)。

2.2 西安市水污染對人群健康損失的經濟計量評價研究

目前,對水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損害研究較少,主要困難在于:水污染的暴露人群常發生在家庭或較小的社區范圍,其計量難度大;水污染所傳播的疾病大部分都是非規律性的,很難評價其暴露水平;水污染介水傳染疾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很難確定其是哪種原因所引起的;許多與水污染相關的暴露――風險關系至今還沒有建立,即疾病負擔至今還沒有建立可信的關系。實際上隨著經濟的發展,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也正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實問題。城市飲用水可以受到眾多化學有機物污染,其中一些污染物已被證明是確鑿的或可疑的人類致癌源,水源的氯化消毒、工業排廢以及地表滲漏等等都可導致飲用水的污染。

水污染與某些疾病肯定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中國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課題研究報告中就假設胃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等過早死亡疾病,其病因的25%是由水污染引起的;由于飲水衛生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常見流行病為肝炎和痢疾。

本文借鑒國際上通用的危險度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危害認定、水污染健康效應的參數確定、水污染健康危險度―YPLL指標評價和危險度特征闡述,結合國際組織和我國流行病學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對水污染健康損害的不良影響進行定量評估。

西安市與水污染有關的主要疾病潛在生命年損失(YPLL)的計算。在計算YPLL時,首先要計算某種疾病所引起的YPLL總數,然后再計算出每例死亡的平均YPLL。

式中:EY表示平均期望壽命,西安市人零歲時平均期望壽命為70歲;DYi表示某疾病死亡年齡段組中值;DNi表示某疾病該年齡段死亡人數。

根據西安衛生年鑒的有關數據,并整理代入式(1)、(2)計算得出西安市1996-2003年與水污染有關的5種主要病因所導致的潛在生命年損失(YPLL)值及每例平均YPLL值(見表5)。

3 城市大氣和水污染造成人群健康的經濟損失價值的計算

城市大氣和水污染造成人群健康的經濟損失主要由早逝引起的健康損失價值、住院誤工收入損失和醫療費以及急診病例所引起的門診費用所組成,其公式為:

4 西安市1996-2003年大氣和水污染健康損失的經濟評估

上限值運用支付意愿法(WTP),中限和下限值運用修正的人力資本法(YPLL)和(VSL),我們可以得到西安市1996-2003年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健康損失估算結果(見表6)。在1996-2003年間,西安市大氣和水污染健康損失年

平均為228 792萬~434 237萬元的區間內,占GDP的3.69%~7%。由此可以看出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對居民健康的顯著影響。

5 結 論

運用多種方法評價環境污染健康損失,不僅彌補了單一方法的不足,而且給出的經濟價值損失不是一個數值,而是一個區間段,大大提高了評價的可信度,對完善污染損失計算方法和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環境經濟學應用實踐是有益的嘗試。

通過實證數據計算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在1996-2003年間,大氣環境、水環境污染健康損失呈現減少的趨勢,占GDP 的比重也在下降,從另一個側面表明西安市城市環境質量在逐年好轉,這是西安市政府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和采取環境保護措施所取得的積極成效。

1996-2003年間,西安市大氣和水環境污染健康損失年平均為228 792萬~434 237萬元區間內,占GDP的3.69%~7%。由此可見西安市的大氣、水環境污染情況仍不容樂觀,其中大氣污染健康損失占總損失的77.6%。大氣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必須加強對大氣環境的保護,繼續采取強有力措施治理大氣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Maureen L Cropper, Nathalie B Simon. Valu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R].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96.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Encyclopedia of China-edited by environmental science editorial board. Encyclopedia of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M].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2002.]

[3] 陳秉衡等. 大氣污染健康危險度評價的方法研究[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01, 18(2): 67~69.[Chen Binghe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Healthbased Risk Assessment on Air Pollution[J]. Environ Health, 2001, 18(2): 67~69.]

篇(9)

引言

地下水資源是寶貴的,地下水是循環的系統,也是我國的主要供水源之一。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地下水資源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越來越多的污染物正在侵蝕著我國地下水資源。尤其是對于部分一線城市而言,城市化和工業化廢水已經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地下水的運用。有些工業地區將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水直接排出,并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這樣就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據有關部門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地下水污染程度正在逐年加劇,越來越多的城市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侵蝕著我國的環境資源,如果不對其做出正確的處理,將會嚴重地影響我國未來環境的發展和建設[1]。下面筆者將會針對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等內容進行具體的研究和論述。

1. 方法的構建

1.1 地下水污染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因素有很多,我國地域遼闊,很多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中的工業化發展較為迅猛。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人們卻忽視了地下水污染風險的管理。在環境風險評價中,從評價范圍劃歸等級,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屬于系統風險評價。影響地下水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環境因素是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在實際的生活中,地下水污染特殊脆弱性、區域污染源特性評價和區域污染物健康風險評價等,這些都是區域污染風險評價方法中的主要內容,只有清楚地意識到地下水污染風險影響因素的多樣性,才會更好地對其制定具體的解決措施。由此可見,地下水污染風險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不斷地完善現有的地下水污染風險管理文件,才會在未來的發展中為我國區域地下水的評價方法給予可靠的保障。

1.2 多因素耦合綜合評價方法

多因素耦合評價法在對待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時候,往往不考慮包氣帶中的水平擴散。在對地下水污染進行管理的時候,主要分析地下水污染過程及其對人群健康風險的影響。在運用多因素耦合方法的時候,需要對污染源進行具體的分析,經過健康風險和區域污染風險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的意識到區域地下水污染的情況,進而有助于相關部門作出正確的處理措施。在實際的管理中,有關部門可以建立空間圖層,經過圖層之間的疊加,進而更加清楚地表征區域地下水污染存在的風險[2]。

1.3 評價步驟

1.3.1 區域地下水脆弱性評價

區域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指地下水在自然狀態下能夠遭受外界影響的程度。在實際的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研究中,人們經常運用DRASTIC指標法對其進行評價。在這些指標中,一般會包括地下水埋深、凈補水量、含水層介質、土壤介質、地形、非飽和帶的影響等,這些都是在對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只有清楚地意識到區域地下水風險評價的重要性,才會更好地實現我國環境保護的長期發展。在實際的工作中,區域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是人們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只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區域地下水脆弱性評價的重要,才會加強對這方面的管理,進而為推動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3.2 區域污染源特性評價

在對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對特征污染物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考慮,根據遷移性、毒性、講解能力,并結合我國水中優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單和美國EPA重點控制的水環境污染物名單對其進行篩選。這樣能夠將區域污染物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篩選出來,進而對其進行恰當的處理和評價。對于我國而言,區域污染源的特性評價會涉及很多因素,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定要從根本上意識到污染物的種類和污染源,這樣才會對區域地下水的風險評價方法進行正確的處理,為實現我國地下水污染環境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

1.3.3 區域特征污染物健康風險評價

在對污染物進行健康風險評價的時候,通常會運用US EPA,運用其推薦的健康風險評價模型能夠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區域特征污染物健康風險評價的主要內容。進而為污染物的健康風險評價提供有力的保障。對于健康風險評價而言,在自然環境中,區域污染物健康風險評價指標不僅僅與區域特征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還與健康風險評價模型公式有著一定的聯系,只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區域特征污染物健康風險評價的重要性,才會更好地促進我國區域地下水風險評價方法的建設和發展。

2. 存在的問題

2.1 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內涵和評價的理論基礎有待進一步探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內涵和評價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有關學者在研究地下水脆弱性的時候,并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的主要內容,而是具有針對性地對其水層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我國有些地區的水污染風險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是在實際的生活和地下水功能價值評價研究中被人們所忽視,筆者認為這種錯誤的研究方式將會嚴重地阻礙我國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建設和發展[4]。

2.2 評價結果主觀性較強,缺少驗證

我國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在實際的評價中存在著評價結果主觀性強,缺少驗證等問題,這將會嚴重地阻礙我國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發展和建設。對于我國而言,如何對評價方法進行深入地研究和運用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在進步,科學技術在發展,只有不斷地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對其進行風險評價和管理,才會更好的實現全方位的發展。在對區域地下水污染進行風險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其進行研究,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才會使評價結果更加具有客觀性和合理性,能夠符合我國現代化的發展狀況[5]。

2.3 數據儲備較弱,尚未建立技術性文件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信息化時代,只有清楚的意識地到區域地下水污染數據儲備的重要性,才會更好的推動我國未來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地區的區域地下水仍然存在著數據不準確,資料管理不科學的情況,這樣將會嚴重的阻礙我國地下水污染的發展和建設。所以筆者建議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有關部門應該對地下水區域污染風險評價方法進行正確的管理和研究,只有不斷地完善我國現有的區域地下水建設,才會更好地推動我國污染風險評價的長期發展。以便于協助和監督環境風險評價工作更好的開展。由此可見在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中,對數據進行儲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會更好地保證區域地下水文件的完整性,為我國環境保護的未來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

3. 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未來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區域地下水在污染風險評價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國區域地下水的全方位發展,就應該從根本上落實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體系。在設置具體評價體系的時候,需要從多方位進行考慮。只有清楚的意識到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的重要性,才會更好地實現創新式的建設與發展,為我國未來環境保護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實際上現如今我國區域地下水的管理和保護就已經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區域地下水的處理過程和風險評價細節,這就可以清楚地意識到區域地下水風險評價方法的重要性,為實現我國未來水環境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保障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簡單地論述了我國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研究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區域地下水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很多地區的地下水并沒有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這將會嚴重的阻礙我國未來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所以筆者認為只有現代開始逐漸的加強我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方法,技術指南等技術文件,才會更好地推動我國未來區域地下水的建設和發展,為實現區域地下水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艷,于云江,王宗慶,李鼎龍,孫宏偉.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評 價方法研究[J].環境科學,2014(09):143―146.

[2] 滕彥國,鄒瑞,蘇小四,王金生.區域地下水環境風險評價技術方 法[J].西部資源研究,2015(07):178―186.

篇(10)

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和水污染的不及時治理導致我國污染型缺水問題日益嚴重之外,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中國水資源監測系統估算大約70%的河流水對人體消費是不安全的,但是很多農村地區人口仍然以這些水資源作為飲用水。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指出,我國每年死于消化系統癌癥的人口接近100萬人,占總死亡人數的11%,其中胃癌和肝癌分別是第四大和第六大導致死亡的因素。中科院2005年提交的一份關于我國環境污染與公眾健康關系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到 2020 年,我國癌癥的死亡人數可增加到 400 萬人以上,而水污染是導致癌癥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Lee Liu(2010)的研究發現除西藏與青海外,遍布全國的癌癥村高達459個,農村地區的消化系統癌癥率遠高于城市\[1\]。國家疾控中心(2003)通過對淮河流域“癌癥村”的跟蹤調查,證實了癌癥高發與水污染的直接關系。同時,引起人類發病的傳染病中有相當一部分疾病是由水傳播引發的,如病毒性肝炎、霍亂、傷寒、痢疾等\[2\]。

近年來,水污染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然而由于水資源沒有市場,水污染經濟價值損失沒有直接市場價格,不能夠同其它商品相比較,致使人們對水污染的人體健康價值沒有一個準確的貨幣化概念。目前國內外大部分研究都是通過評估大氣污染的損害來反映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對水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損害研究相對較少,但是,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存在顯著的負效應,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負效應必定將越來越明顯。水污染已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實問題。鑒于此,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國19個腫瘤登記地區的面板數據,采用修正的人力資本法和醫療費用法從早逝健康損失、疾病醫療費用、誤工經濟損失和陪床人員陪床費用這四個方面對這19個農村地區6年的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進行了評估,研究成果預期可為決策者加強農村環境管制,建立農村環境補償機制,推進農村水污染問題的解決提供決策依據。

2研究方法與指標說明

2.1研究方法介紹

水污染引起的健康價值損失的估算通常采用各項求和法,即分別用人力資本法和醫療費用法計算水污染引起過早死亡的損失、醫療費用、門診費用、住院誤工損失以及陪護人員的陪床誤工損失,最終加總合計為水污染公眾健康價值損失值。水污染引起過早死亡造成的健康價值損失的計算通常采用潛在減壽年法 (PYLL)、支付意愿法(WTP)、統計生命價值法(VSL)等方法。本文參考已有研究成果,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采用潛在減壽年法進行估算。

水污染造成的公眾健康經濟損失主要由早逝引起的健康損失價值、患者住院醫療費用、患者誤工損失以及陪床人員陪護損失費用組成,其公式表示如式(1):

2.2指標與數據說明

中國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課題研究報告中就假設:胃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等過早死亡疾病,其病因的25%是由水污染導致的;由于飲水衛生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常見流行病為肝炎和痢疾。此后,一些學者在評估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時也延續了這一水污染病因比例標準,見表1。

3結果分析

3.1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的時間變化趨勢

如表2所示,從時間趨勢上來看,近幾年水污染造成的公眾健康價值損失逐年增加。不同地區水污染水平不同,導致的健康價值損失也不同,但每個地區的健康價值損失都存在上升的趨勢。從全國范圍來看,由2004年的99386.97萬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95188.33萬元,為原來的2倍,且年增長率均在10%以上,說明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水污染問題不容忽視,需引起相關各部門的重視。當然,雖然水污染造成的公眾健康價值損失總量在增加,但是其年增長率卻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與近幾年公眾環保意識增強及政府加強水污染治理有關。

3.2.1水污染健康價值總損失的區域差異

3.2.2水污染健康價值人均損失的區域差異

為了增強結果的客觀性,真實反映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取各個地區的人均損失,對各農村地區的人均損失進行省區之間、東中西部之間比較分析,結果詳見表4。

相對于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總量來說,人均損失更能反映個體行為。如表 4所示,江蘇省(104.07-195.9元)水污染人均健康價值損失依然是10個省區中最大的,增長最快的是河南(49.24~144.34元)、河北(86.2~193.6元)等地,這說明工業化程度越高,工業廢水排放越多,水污染越嚴重,對公眾造成的健康損失越大。同樣地,東部地區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價值損失(84.83~163.91元)大于中部(70.08~153.54元)和西部地區(47.81~79.27元)也說明了這一點。

此外,在進一步的分析中,我們發現農村地區水污染造成的人均健康損失(80.47~156.88元)大于城市地區(75.56~147.02元),考慮到農村地區人均GDP低于城市地區,說明農村地區水污染嚴重程度大于城市地區,工業化進程中的污染轉移現象嚴重,農村地區面臨著更大的污染治理壓力。盡管近幾年隨著日趨嚴峻的環境形勢,水污染治理已成為國家環保工作的重點,截至2009年底,全國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高達22703萬t/d,工業廢水達標率達94.2%。但遺憾的是,相對于城市水污染治理,農村地區得到的環保財政資金明顯偏少。同時,由于農村地區環境規制比較少,大量城市禁止的污染密集型企業向農村地區轉移;另一方面,農村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一些農村地方政府為吸引高經濟效益的企業在本地區落戶,不惜降低環境標準,環境污染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形成污染天堂效應,對農村居民的健康造成更大的損害。

不管是絕對水平還是相對水平,東部農村地區的水污染健康價值損失都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農村地區,這是因為東部地區工業化程度更高,產生的工業廢棄物更多,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

4結論與政策含義

上一篇: 優化作業設計案例 下一篇: 城市合理化建議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亚洲v欧美v日韩v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精品短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