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學的困惑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8 17:05: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四年級語文教學的困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193-01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長期以來,對于作文教學,教師走上講臺充滿信心,一段時間后開始灰心,最后是力不從心,不少語文教師步入了困惑之中。固然,寫作難,作文教學更難,這無可厚非,但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的諸多弊端是其主要原因。如何解決作文教學難題,走出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明確小學作文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作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認識事物的能力。簡言之,小學生作文就是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水平”的體現,作文教學應促進這兩種能力的和諧發展。

二、從興趣入手,讓學生有感而發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一個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因此,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就要求教師把作文課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喜歡,樂于其中。

1、先觀察積累再作文。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其積極地思維,進而產生表達愿望。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或者指導學生參觀,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寫作文,學生很有興趣,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言之有物。

2、先生活實踐再作文。比如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外出旅游等。學生親身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增長見識,提高認識能力,因而寫出的文章很有條理性,語言富有趣味性。

3、先激發靈感再作文。靈感需要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因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教師要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趁熱打鐵,讓學生騎著靈感的快馬進行寫作,學生樂于完成,也易于完成。例如,課間一個精采的場面,運動場上精采的表演,課堂上發生的一個有趣“風波”……可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下來。這樣“趁熱打鐵”式的作文練筆,學生寫起來容易,也非常感興趣。

三、指導觀察,獲取作文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開辟題材,是解決學生作文“無米下鍋”問題的重要途徑。其一,從生活中學習作文,即引導學生寫觀察作文。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花鳥蟲魚、風花雪月,寫觀察日記,鼓勵學生把他們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里。這樣,既豐富了作文素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又有效地進行了練筆。其二,從閱讀中學習作文,解決怎么寫的難題。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從教科書中學習作文,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結合課內作文,緊扣訓練重點,統一要求,嚴格訓練。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作文。語文教材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例子,要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課文閱讀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水平,提高作文能力。

四、抓好三個階段訓練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是從低年級的“寫話”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寫成篇作文”。起于“寫話”,間于寫“片段”,落腳于“篇的訓練”,三個階段有著內在的聯系。三個階段具體的要求是:即低年級說寫提早訓練,貫穿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每周設兩節說寫訓練課,以詞句訓練為主,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會說一句完整的話,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說一段通順的話,然后寫下來。中年級集中力量說好、寫好“片段”,達到內容具體,條理清楚,到四年級由片段訓練過渡到能寫簡單的記敘文。高年級成篇綜合訓練,突出加強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表達、修改等六項基本功訓練,達到內容具體,有條理,有中心,有重點,有真情實感,能展開想象和聯想。

五、注重三種能力培養

在作文過程中,要突出進行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訓練。

觀察能力。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也是構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從一年級起,乃至從幼兒園起,就要對孩子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教材,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指導看圖,看實物,帶領學生參觀、游覽,教給學生觀察方法;留心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個方面的訓練:細致地觀察;有序地觀察;抓住重點觀察;用多種感官觀察;邊觀察邊想象和聯想。

篇(2)

近幾年,我校實施的“行為更進”式校本研修策略陸續應用的“多人同課更進”形式、“一人同課更進”形式、同年級“多人多課更進”等形式已經較為成熟,但都是在一個學科教研組內進行的課例研究過程,即同一組內的每一位成員在同組教師實踐的基礎上,吸納同伴經驗,再經過個人獨立備課、教學實踐、組內研討,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的實踐活動。針對四、五年級老師共同關注、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采用“不同年級多人多課更進”形式,可以更好地發揮兩個教研組的合力,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同時也探索了“行為更進”式校本研修策略的新形式。我向兩個組的老師們提議,圍繞“如何把握四、五年級對‘寫具體’這一要求的不同標準”這一主題,開展“不同年級多人多課更進”活動,最后以聯合教研開放的形式向全體語文老師進行現場匯報和展示。對于我的提議,老師們欣然接受,并且很快開始制定研究計劃。

我們按照制定的研究計劃開始進行更進教研。從共同研討、確定目標,到幾次集體備課、聯合更進,再到請專家指導,不斷改進教案,直到最后的現場展示,這次聯合更進教研歷時一個多月,取得了扎實的效果。

首先,幫助老師們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更加明晰、準確地把握了四、五年級敘事類習作在“把內容寫具體”方面的不同要求,同時,也優化了課上一些具體環節的操作。

其次,拓寬了老師們的教研思路,使大家切實感受到,除了閱讀教學之外,語文教學中的習作、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等也是值得研究的。

篇(3)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7-0191-01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階段進行語文學習是小學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由于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為簡單,側重點在識記和淺層理解上;而中學的知識點有所增多,思維難度較大。學生在升入初一時就要面對較高的教學要求,容易出現不適應、厭學等問題。面對小學到初中的巨大轉變,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吃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理應采取有效措施對中小學語文知識進行銜接,從而提高中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1 中小年級語文教學脫節的表現

1.1教學內容的變化和脫節

中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的知識面有所擴展,在增加教學內容的同時又出現了抽象概念,加大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中小年級語文教學脫節,究其原因可以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語文教師的“過渡”工作有待改善,多數教師對“過渡”工作的認識不足;第二,部分中學教師不熟悉小學教材;第三,小學語文教學不到位,限制了學生適應中學教學的能力。由于中學教材的科目設置較多,課文分量有所加重,就小學生而言,課堂節奏的加快、課堂容量增大都是影響中小年級語文教學脫節的原因。

1.2教學方法的不同

小學語文教學結構包括字詞理解、閱讀等環節,而中學語文教學的靈活性較高,包括閱讀、討論分析、理解、作業等多個部分,同時學生需要掌握不同文體,進行閱讀、作文和聽說訓練。中小學語文在教法上也存在較大差異,相比較而言,小學課堂教學的特點過于“兒童化”,但初中課堂教學的特點則具有“成人化”色彩[1]。由于中小年級語文教法的轉變,給學生帶來了許多不適應之處,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產生影響,并限制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2 中小學語文教學過渡的途徑

2.1做好教學方法的過渡

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師的引導,而并非一味的知識灌輸。當小學生升入初一年級時,新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方法對他們來說非常陌生,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充當橋梁做好之間的銜接工作。在教學方法上,初一的教學應當深入淺出,注重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培養。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采用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策略進行語文教學,同時做好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的結合工作,全面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另外,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在教學過程中對高年段的知識內容進行滲透,幫助他們適應過渡后接受學習時產生的不適應感。

2.2控制學習難度

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同時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充滿自信的迎接初中的學習和生活。教師要放慢教學的腳步,學生在獲得一定成就感后信心就會倍增,便于他們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2]。在課堂上,老師要能夠使用一些簡單易懂的語言,深奧艱澀的用于只會讓學生望塵莫及。當學生發言時,老師不能過分注重答案的對與錯,而應在糾正的同時肯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老師應當給予肯定,善于保護他們學習進步的熱情,在鼓勵中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培養,從而提升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

2.3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教師在控制課堂教學氛圍時,要采用合適的策略使課堂教學更為靈活。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語文教學活動就會變得更為生動活潑,學生在吸收語文知識時就會顯得更為輕松。教師可以通過競賽的舉行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字詞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可以進行記憶力的比賽,比賽過程中學生們會爭先恐后的對生字進行讀與寫,如此緊張的氛圍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佳突出。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排演課本劇,讓學生根據課文自編、自導。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以直觀形象深入到課文當中,從而深入把握課文主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2.4通過課外閱讀進行過渡

中學階段只有三年時間,但由于學習任務繁重、時間不富裕,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在小學階段三、四年級時就讓學生提前接受中學教學的任務,就可以緩解小學生在中學時期的學習壓力。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培養學生學習品質[3]。教師可以試著將學生的閱讀年齡提前,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認識更多的字詞,當學生的字詞量逐漸增加時,學生進一步閱讀文章的能力就會增強。所以,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注重閱讀的擴展有著突出的成長意義。

總而言之,教師應當引起對中小年級語文教學脫節問題的重視,積極尋求小學語文教學向初中語文教學過渡的方法和途徑,結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及文學科教學特點,為學生搭起小學過渡中學教育的橋梁,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升知識運用能力,以避免中學時期厭學、成績下降等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篇(4)

難忘2014年的3月,我們和群文相遇,相知,并開始了結伴同行。對于群文閱讀教學的課題研究,我們本著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開展在課堂教學的第一線,深入在每次的研討、交流會議中,提煉于每篇教案、反思、札記、論文中。一路走來,有迷惑,有驚喜,有反思,有收獲,歷經了歲月的洗禮,我們和群文閱讀共同成長。

一、為什么要進行群文閱讀課題研究

顧炎武先生曾經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含義闡述了閱讀的好處,正如遍歷了美好河山一樣,讀書的作用就是從他人閱歷中吸取精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于小學生來說,僅僅依靠書本的課文閱讀,已遠遠達不到課標要求的讀書量。小學語文課本里的選文都是經過了精心挑選,嚴格把關為學生準備的閱讀盛宴,那么,怎樣利用手中的閱讀資源,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為學生打開一扇閱讀的大門呢?我們經過認真的討論,深入的研究,決定整合本冊書中的課文,根據每篇文章的主題、寫作特點以及相關的作者等等方面,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確定議題,進行組文,以群文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我們的研究課題《小學四年級單元整合讀教學策略研究》就此誕生。

二、做好課題研究,知識積累是前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課題就是做學問。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1.給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提供學習機會,促進交流與提升

2014年10月,商丘市“群文閱讀”優質課評比活動在興華小學舉行,我們課題組三位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5年6月,我校參與群文閱讀課題研究的教師與睢陽區各單位的骨干教師齊聚在商丘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群文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課后,睢陽區教研室的孫主任做了精彩的點評,極大地增強了教師們參與群文閱讀教學的信心。

2.依靠網絡平臺,進入網絡研習空間

與此同時,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網絡教研活動,組建了課題群,在網絡的大平臺上我們分享群文閱讀的講座視頻,關注群文的最新動態,學習專家們的精彩的課例,探討自己課堂上的困惑,為我們做好群文課題研究,提供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學習交流平臺。

三、開展群文閱讀課題研究,確定議題是關鍵

有了前期的學習、討論,我們很快對接下來的群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定位:我們認為“群文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比閱讀,拓展閱讀,也就是由課內書本延伸到課外書本的一種閱讀方式,閱讀內容可以是同一作者的文章,同一主題的文章,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寫作手法的一組文章,總之,閱讀的內容由議題來決定,議題是群文閱讀的靈魂,議題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選取需要的文章。群文閱讀方法是通過對比分析、綜合歸納進行主題思想、表達方式等的綜合分析,最顯著特點是求同或者求異。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首先開始確定議題,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內容選擇。

(一)議題可以多角度、多面性、宜小不宜大:

(1)把體裁做議題

(2)把觀點作議題

(3)把作家做議題

(4)把表達形式做議題

(5)把人文主題作議題

(6)把語文知識要素做議題

體裁相同

語文教學要有文體意識,群文閱讀亦是如此。相同文體的文章必定有共性特c,教材中出現的童話單元,神話故事單元等,都可以為我們的選文定題提供方向。比如:體會童話的反復結構方式,體會寓言中的對比,體會兒童詩神奇的想象力等。

同一作者

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可以以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組文。如:在學習了老舍的《草原》這篇文章后,選取老舍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學生會對老舍的語言風格、行文特色,乃至作家的愛好、情懷都有一定了解。

(二)選文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1.同中求異,選文要有不同點

2.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確定閱讀量

四、群文閱讀課題研究,課堂實踐經驗分享

1.群文閱讀課的課型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在課堂上實踐著群文閱讀教學,嘗試了不同的群文閱讀課型,大致可以分為:閱讀推薦課、經典誦讀課、閱讀方法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匯報課、閱讀積累課、讀寫結合課。

2.課堂上要注重教學策略

群文閱讀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比較,在各項教學環節中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比較。

3.課堂實踐中應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增長點

五、課題研究中學生和教師的成長

1.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

2.群文閱讀中教師的自我成長

(1)備課中的成長

(2)上課中的成長

(3)總結反思中提升

總之,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課題研究,能使學生在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中厚積薄發,幫助學生在速讀中提高閱讀思維能力,實現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提升自我品味,在方法指導中奠定閱讀基礎,最終通過群文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也提升了閱讀藝術。

【參考文獻】

期刊類:

[1]諶安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內涵及其意義[J].南寧:廣西社會科學,2004(9):189-191

[2]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北京:中國教育學刊,2013(6):62-66

[3]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石家莊:學周刊b版,2014(2):60-60

[4]王朔,李爽.群文閱讀實踐概述[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5(4)

[5]何黃海.群文閱讀:從表象到實質――兼談“群文閱讀”與“主題閱讀”“單元整組教學”的區別[J].山西:小學語文, 2011:10-12

[6]謝丹.群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性探究[J].湖北:讀書文摘,2014(10)

報紙類:

[1]黃國才.“群文閱讀”帶來了改變的機遇[J].太原:小學語文教學,2014(10)

[2]李爽,王朔.略論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十大關系[J].連云港:教學與管理,2016(2)

[3]張祖慶,李祖文.文字里住著燦爛童年――“玩童母題”群文閱讀教學[J].太原:小學語文教學,2014(10)

篇(5)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式。這種新教學理念的提出為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改變傳統的“一言堂”課堂教學模式和重視應試教育的教學現狀,采用重視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識和能力,開展積極互動,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教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指的是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所說的“樂之者”反映的就是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巨大影響力。學生一旦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產生極強的主動探究學習的欲望,學習過程中主動克服種種困難,排除干擾。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設法把單調枯燥的內容變得鮮活生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開展學習,不斷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文章來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多方位寫照。在進行文章的教學時,為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必須貼近現實生活,取材于現實生活。即學生只有對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生活有所了解和認識,才能體會到作者在選材、立意以及語言運用方面的高明之處,才能了解作者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從中接受真、善、美的情感熏陶。我們這里講的聯系現實生活進行情境展現,指的是將教材中關于生活的描寫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一定的情境聯系起來,增強學生體驗的同時,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這一點正好契合了古人“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的讀書觀念。

二、給學生充足的自我展示的機會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多地突出教師的教授環節,在知識的學習上更多地采取灌輸式教學法,過分迷信課本,通常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可否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具備全面能力素質和鮮明個性的人。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掌握的時間,為他們提供發展個性的空間和激發潛能的機會。比如在學習完《桂林山水》一課后,可以專門拿出一部分時間來讓學生介紹自己家鄉的秀美山川,這個過程中要兼顧所有學生,盡量為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當學生正確回答問題時,要在表揚的同時,指導他們從其他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問題。課堂結束后可以布置作業進行本堂課總結。

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教學過程中多種不同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各種音頻、視頻和動畫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把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趣味橫生,化靜為動,能夠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起到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蝙蝠和雷達》一課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它們之間外形上的相似點。然后再播放蝙蝠如何捕捉食物的模擬動畫,讓學生們看完后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蝙蝠捕食全過程。最后展示雷達工作原理的模擬動畫片,讓學生總結其特點,并比較雷達工作原理和蝙蝠捕食過程,總結其共同點。在上述過程中,學生們一邊看動畫一邊討論,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課文的學習,同時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雷達的工作原理的科學知識。再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火燒云》一課的教學時,在讀到課文有關晚霞上來的那段精美文字描述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晚霞漸變的視頻,再配以悠揚的音樂,使學生們在觀看的同時被眼前絢麗的畫面深深吸引,并深深陶醉其中,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其教學模式的構建還有很多種,這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但是不管采取何種模式,都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充分運用激勵、鼓舞等手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學中樂、樂中學的方式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陳大偉.在新課程中:困惑與成長[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篇(6)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廣大教師自覺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課堂教學出現了嶄新的局面:教師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解、分析少了,學生瑯瑯的讀書聲多了;教師一味對學生挑毛病、找錯誤的少了,課堂上的鼓勵、贊揚多了;教師理性化的解析少了,學生個性化的感悟多了;課堂上死氣沉沉的局面少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場景多了……但是,冷靜地審視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繁榮”、“熱鬧”的場面,我們也不能不感到一絲隱憂,有必要對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1 課例聚焦

學生:小學六年級。課文:《小英雄雨來》。

整個教學過程中幾乎充斥課堂的是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是師生憤怒激昂的幾近于宣誓式的對話和對讀(老師提示性地說半句,學生接讀后半句),是用幾近于逼迫的語言引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去擠出文章中的愛恨情仇。

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師:讓我們回到那讓每一個中國人至今想起來都感到無比憤怒和恥辱的七十年前。

(多媒體展示日本侵略中國時的殘暴畫面)

師:看到這種情景,作為中國人的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先后有五六個同學被允許回答問題,答案大意是“日本人實在太沒人性了“日本人太殘忍了”“日本人不在他們的國家到我們國家來太壞了”等等。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讓大家合唱。

并且反復的讓孩子們朗讀雨來被鬼子殺害后的情景。

師:說說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幾位同學回答:“我們應該起來反抗日本的侵略”、 “我們把日本人打回去”、“我們要報仇!”、“我們要學習雨來,勇敢的同敵人做斗爭”等。

2 課例評析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老師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把《小英雄雨來》解讀為“仇恨教育、報復教育”的最好材料。既忽略了“工具性”的特點,也扭曲了“人文性”的要求。就整節課來說,學生參與的廣度和形式不可謂不廣泛和多樣化,既有飽含憤怒的言說,也有飽含憤怒或悲傷的朗讀,還有全班同學的合唱(其實不只是全班同學,連參與聽課的幾十位老師和評委也齊刷刷的站起來加入了大合唱的行列),熱熱鬧鬧的場面,轟轟烈烈的氣氛,但語文的味道卻蕩然無存了,語文學習的效果也無法想象了。

3 正確認識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

人文性與工具性歷來是語文學科爭論已久的問題,雖然對此問題的爭論并不因《語文課程標準》的明確定位而終止,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已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認可。尤其是在糾正語文教學中只重視工具性,忽視人文性方面效果顯著。過去的語文教學中充斥著大量段落、層次的分析和字、詞、句、段、篇的訓練,教師的講解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興趣索然。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文本的內容更加關注,對學生從中受到的教育、影響尤為重視,課堂上經常看到教師引導下學生對文本逐段逐句的感情朗讀、反復研討、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一堂課的時間,學生只不過弄清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微言大義,而作為語文學習的另一重要目標──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吸收,卻所得甚少。

如果僅僅把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理解為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未免有失偏頗。其實,教育中的人文性無處不在:學生疑難、困惑之時,教師一個鼓勵性的眼神,一句啟發性的話語,是不是人文教育?學生敢于直諫教師教學中的失誤,教師勇于改正錯誤并對學生提出鼓勵,是不是人文教育?語文教育的人文性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語文新課標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機地和諧地融合在同一載體中的,它是不可分割的。語文的人文性是載體中所蘊涵的深刻的思想內容、人文精神以及特定的文化內涵,它潛移默化地對人起著熏陶感染作用,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性是一個長期熏染、長期浸潤、長期點化、長期影響的過程,它一定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不能是號召、不能是告訴、不能是要求、更不能是訓導。它是語文的內質,是語文的神,是語文的根;語文的工具性是學習語文這一載體時必須采用的諸如聽說讀背寫講演練等的方法,它是語文的外殼,是語文的形,是語文的枝葉。語文的人文性是其內容,而工具性則是其形式,兩者辨證的統一,有機的融合,就是其和諧之美。語文就像是一個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人文性就是這個人的思想、情感、氣質、品味、修養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工具性就是這個人的高矮、胖瘦、體質等具有生物特性的身體,它們當然是有機融合在一個生命體之中的。

4 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就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要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筆者認為應在教學中完成三個轉變。

4.1 教師的角色和功能的轉變

傳統語文教學以灌為主,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鸚鵡學舌。而人文性教學的提出,倡導民主課堂,營造人文氣息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獨特自主體驗,認可學生對語文素材的多元化反應。這勢必打破“教師中心”和“權威主義”,教師由命令者、灌輸者變成商討者、組織者和引導者。

4.2 由接受性教學轉變為研究性教學

在接受性教學中,學生能動性和創新精神被扼殺。而提倡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就要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體,把教師看作課程的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篇(7)

在小學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顯得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詩人離我們的時代比較久遠,同時采用的古文使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不少的問題。我國古詩一直是傳承中國文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了解古人思想的最直接方法,古詩詞中很多都有著光輝的思想和個人審美的體現,是藝術和美的結合體,小學時期又是開發學生認識世界體會審美的階段,所以古詩詞的學習在小學時期顯得必不可少。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愛上古詩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直是學校和老師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以蘇教版的《池上》為例介紹語文教學中的古詩奧妙。

一、古詩之美

不管在怎樣的時代,古詩的光輝都一直照耀著中華民族,使得中華民族具有歷史的厚重和獨特的審美觀念。古詩是一朵奇葩,烙印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有利于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民族發展的軌跡,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事實上故事作為文學形式的一種,它為后人提供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可以讓人們在思想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對于小學生來說,古詩詞就是他們發揮自己美好想象的一個平臺,可以極大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得他們的思想更加具有深度和力量。所以古詩詞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廣度,打開他們的審美體驗之門,豐富知識,增強他們的想象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管是作為一種教育工具還是一種人文情懷的傳揚,古詩詞對于小學教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特別的教育意義和價值,對于學生的審美開發和知識面拓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古詩教學——以《池上》為例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如何讓只有小學知識水平,同時閱歷比較少的小學生體會到詩歌的美感是很多教育者困惑的問題,同時如何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享受詩歌美感的同時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更是許多教育者所要思考的問題。要想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

事實上,現在小學生對古詩理解存在的困難不僅僅是由于時代的久遠,更重要的是他們不能通過古詩來展開自己的想象空間。例如,白居易的《池上》雖然短小,但是具有很深的內涵,仔細閱讀會發現其中有著兒童時期的趣味感覺,同時也不乏藝術的美感和審美的體驗,特別是“浮萍一道開”有著深深的美感和詩意。但是由于小學生的閱歷以及知識面狹窄的影響,很難理解其中的魅力。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為學生描繪出當時的場景,使得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學習古詩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深入導讀,讓他們理解更加深刻,因為古詩中的語言一般都顯得凝練和含蓄,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含義和趣味。在詩歌中往往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在《池上》這首短小的詩歌中就有很好的體現。例如,最后兩句中“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給人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把個“偷”采白蓮的“小娃”到底藏到哪里去了?讓人不免產生無限的想象。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詩人的真實想法,就必須讓學生反復閱讀詩歌內容,正確把握詩歌中字、詞、句的含義。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注意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現將整首詩拆開來分析,將其中的關鍵字、詞重點講解。例如,詩歌中一個“偷”字體現出整首詩的趣味性,但是在生活當中,小學生對“偷”字的理解往往都是不好的。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做好講解工作,防止學生在理解中產生錯誤的想法。

三、激發興趣,引入課本內容

小學生的世界一般都是五彩繽紛的,是美麗的畫卷,其中不乏各種幻想和美好的想象。小學時代往往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洋溢著快樂和自由,那些美好的事情往往令人難忘。事實上小學生的童年時代都是非常天真、頑皮、有趣自由的。就像《池上》這首詩中描繪的“小娃”一樣,既調皮可愛又有趣,和現在的孩子有著共同的思想方式。這些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小學生的共鳴。所以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這篇課文時,要體現出在大詩人白居易的筆下向讀者描繪一個怎樣的場景以及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狀態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關心的,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前面的導讀中老師可以根據這樣一個特點來引出課本內容,使得學生還沒有學習這首詩歌就開始對這首詩產生想了解的沖動,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會更加用心,理解起來才會更加容易。

篇(8)

一、熱愛生活,學習語文

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教師注意把握生活中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青少年最大的隱形殺手――網癮,近年網絡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給許多青少年和家長帶來困惑。我們教師大有機會使網絡成為學生最有價值的學習工具。課前預習或課后拓展練習引導有條件有能力上網的學生搜集資料,與學生共享網絡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讀讀認認藏族、蒙古族、高山族、維吾爾族。教師不能滿足課堂上教完教材,就完成教學任務,課后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發現并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活動中有的說跳過新疆舞,有的學生說唱過苗族歌,還有學生搜集下載了我國各民族的名稱、服飾、歌曲、樂器、圖片等。有些學生家中有彩色打印機,將苗族、維吾爾族等漂亮服飾展示出來并請同學將對應的民族連線。這激發了學生搜集、繪畫、識字,課堂外學生認識了大量的生字新詞,在識字過程中受到母語的熏陶。音樂課上教師在教歌詞 “侗族”時,大家不僅認識,還能說出“羌族”“彝族”這些生字。學生時間和精力都投入了,這樣不僅極為有效地遏制學生上網游戲,還為學生學習資源開辟了一塊“綠洲”。學生從不同的生活側面了解五十六個民族,他們在學語文中更加熱愛生活。

二、觀察生活,學習語文

在留心觀察生活中學習語文。學生樂于書面表達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內心真摯的情感,提高觀察能力。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組提示語,“當你得到父母疼愛的時候,你能體會到他們付出的辛勞嗎?想到過為他們做點什么嗎?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間真情。”《可貴的沉默》《媽媽的帳單》都是本組蘊含濃濃生活氣息貼近學生生活的課文,教師教學后留下特殊作業:1.老師想從你們的觀察日記中了解你們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們的?2.愿意告訴老師真情的可以來老師這領取一張媽媽的生日賀卡。教師讓學生悄悄地觀察媽媽,一段時間以來大家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學會觀察媽媽,從觀察日記中發現學生真的懂事多了。

“我媽媽一下班回來,顧不上休息就下廚房,系上圍裙,套起袖套,開起液化氣忙碌做午飯。飯后她也沒有午睡就去陽臺洗衣服。晚飯后,媽媽結束了鍋碗瓢盆‘交響曲’后把手擦干,馬上到我跟前輔導我功課。”

“媽媽很早挑菜去市場賣,出門時把早餐用另一個大碗倒蓋著溫在鍋里,我每天被鬧鐘叫醒后到廚房吃早餐還是熱乎乎的,我的心更是暖烘烘的。過幾天就是媽媽的生日,我一定要給她一個驚喜。”

“我媽媽沒工作,只知道每天挑貨去擺地攤。我心里偷著看不起她。這個星期天,我要完成活動記錄,很不好意思地站在媽媽身邊,學著媽媽看行走的人,只要眼睛往這里看看,就把他招呼過來。吃晚飯時,媽媽一邊夾魚肉到我碗里,一邊還笑呵呵地對我說:‘孩子,今天運氣還算不錯,掙了幾個錢,還有魚吃……’剎那間,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落在那魚肉上。從這以后,媽媽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平凡的生活、熟悉的媽媽,有意地觀察有了全新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學習捕捉習作素材,提高了學生習作興趣。

三、聯系生活,學習語文

在歡度節日、紀念日、盛事慶典等活動中學習語文,了解傳統文化,提高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試卷里有一道題要求按一定順序排列,題為:守歲、中秋、春節、端午、元宵。結果大多數學生答錯。我國傳統大節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每當佳節來臨之際,教師要及時引進語文教育。

例如,春節正逢寒假,鼓勵學生寫春聯、貼春聯、搜集、記憶春聯。過年時收到壓歲錢后寫使用或存儲計劃,過端午節編童謠等。有個學生編的童謠很有趣:“過端午,敲鑼鼓,劃龍船,看跳舞。吃粽子,掛香包,歡歡喜喜過端午。”農村學生在學習農諺中聯系生活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在春播夏種秋收之時將了解的農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等寫出自己所喜歡的名稱來。

生活處處是語文,也用到語文,教材編排中與生活緊密聯系,教學時教師用心于此,學生就會大大提高用語文的能力。

四、想象生活,學習語文

在大膽的想象中學習語文。世界上無數的發明都離不開想象,新教材中許多生動有趣的課文,學生特別喜歡讀,更能激起他們的奇思妙想,教師應該抓住童真發展學生語言思維。

篇(9)

然而這樣的讀寫結合研究中,從來都只是就“文”論“文”,很少去分析自己所要學生練習的是屬于哪一個系列,哪一個版塊,完全屬于“一課一得”。到頭來,學生也只是機械地完成我布置的練習,沒有形成系統的習作知識體系。雖然達到短期的所謂“實效”,而習作教學的長遠實效真正達成了嗎?這成了我在習作教學中的一個盲點。

縱觀我國習作教學現狀:現行教材對習作教學內容的安排,沒有非常清晰的目標達成序列及作文能力培養序列,習作教學序列化究竟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二、我的讀寫結合序列化研究起點和方向

“新基礎教育”團隊成員吳亞萍教授在語文教學變革的策略中提到基于教學要素關系把握的資源的開發。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講到了學科教材知識的結構加工策略:以條狀重組的方式、塊狀重組的方式、條塊融通的方式對教材進行結構加工,這種方法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于是,我有了探究目標,從我的“讀寫結合”實踐開始研究習作教學的結構化,我試著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讀寫結合的探索,使教學內容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板塊。

三、我的讀寫結合序列化研究的新探索

1.單元讀寫結合結構化探究

人教版小學語文在編排上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在編寫中加強了教材的整合性。每冊分八個單元,不僅在課文內容上體現了單元整合,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也體現了單元整合。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作文、日程月累、寬帶網、展示臺等,都是圍繞專題內容,各項活動一以貫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復習、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然而,認真分析開來,卻發現,每一個單元幾乎都是在情感價值觀上的一個統一、整合,而對語言文字學習的知識化方面,一個單元的知識卻是無序的,如哪個單元重點學習的是哪種修辭、或結構、或表達方法、或文章法等,知識點不如理科清晰、落到點上,是穿插交錯的。因此,在嘗試讀寫結合的結構化方面,除了針對每個單元情感價值觀的統一以外,我還試圖從一個單元的章法等一些小小的知識點來進行研究,理清單元學習重點,逐步做到一單元重點訓練一個點,一學期逐步突破一個面,從而讓學生在全冊的學習中學有所重,學習并落實語言文字的表達。

以人教版四年級六單元《走進田園》為例:我仔細琢磨六單元的課文《鄉下人家》《牧場之國》《麥哨》來,發現三篇文章的結構各有特色:《鄉下人家》采用分―總結構;《牧場之國》采用總―分結構,中間幾段采用并列式結構,每一自然段采用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作為每一段的中心句;《麥哨》采用首尾照應結構。我還發現這三篇文章都以無數個鄉村生活的各個角度各個層次的場面組成,每一個片段都足以讓學生們陶醉其中。

于是,我將三篇文章以表格形式出示,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討論、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使學生對三篇文章的表達方法有了清晰的條塊認識。

2.全冊讀寫結合結構化探究

為了讓學生不僅對每一課、每一個單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還試著從全冊的課文入手,讓學生對每一期的內容有個塊狀的了解,我試著從每篇課文的不同角度、不同描寫點進行類結構教學,實現書本與學生生命實踐的溝通,也就是獲得過程形態知識。

以四年級下冊“寫人記事類記敘文”為例,可以按不同標準對全冊的記敘文進行分類,如按記敘的觀察點:旁觀、親身、聽說;按敘述方法結構:順序、倒敘、插序等等。

篇(1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強調教師應該“把閱讀的時間交還給學生”“要變教師發問為學生發問”。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把對文本的“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多元的獨特體驗,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想說、敢說、能說、會說。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之一。但現實的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上“少講”“不講”,甚至“不敢講”,談“講”色變,走向了另一極端。一節課全是學生一讀、二讀、三讀……每讀一次,學生就說自己讀后的收獲。這期間所有的環節都是學生自問自答、互問互答,學生非常活躍,所能聽到的大多都是一些瑣碎的認識,膚淺的分析,零散的記憶,甚至偏離主題的看法。課堂上教師成了仆從,跟著學生走,還美其名曰:“敢于放手”。這難道就是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個性化展示嗎?

例如,某教師執教的《孔子和他的學生》教學片斷。

師:學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后,你有什么想說嗎?

生:孔子先生真偉大,愛生如子。

生:古代的先生就有那么一顆無私教育后代的心,我真佩服他。

生:還說孔子是大教育家,真笨!教育窮孩子不要錢,換我就不干。

生:孔子教詩編故事,他不嫌煩我還嫌麻煩呢。

(教室內稍亂,學生議論紛紛。教師臉帶窘色,欲言又止。)

師:同學們都能從自己的角度,說出自己的看法,想法獨特。希望大家今后能繼續堅持,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的看法明顯偏離文本的解讀,違背課文的主旨,教師怎么能牽強附會,放任自由呢?)

誠然,這一教學案例中的教師,是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重視了知識的探究過程。但尊重學生個性,并不等于要遷就學生。學生年齡小,受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影響,看法多有偏頗,甚至有錯誤。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一定要發揮引領作用,通過師生精神上的碰撞,實現師生同往共進;通過必要而精當的點撥,使學生產生正確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取向;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使閱讀教學獲得真實效果。

怪圈二:拓展性延“伸脖子太長”

乘著課改的東風,當前的課堂教學積極開發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營造大語文學習環境,十分重視課堂的拓展延伸,如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小品表演、學科整合等,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教學質量。毋庸置疑,這是課改的一大亮點。然而,由于有些語文教師對課改理念的理解稍有偏頗,只追求形式,課堂上安排了過多的非語文活動,花拳繡腿,有“脖子太長”之嫌,有“信息泛濫”的傾向,有的甚至忘記了“教科書”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過度地拓展無邊無際的信息。

如一教師在上《太陽》一課,讓學生把《自然》和《社會》帶來,還有學生把《十萬個為什么》擺在了課桌上。教學過程中,師生旁征博引,把有關太陽的知識解說得淋漓盡致,列舉數字時,連數學知識都用上了。結果拓展的資料太多,學生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中,語文課上成了常識課。

作為語文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課堂上必須把握好一個“度”字,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趣味化,教學內容條理化,課堂結構合理化,教學效果優質化。超過這個“度”,就是喧賓奪主,就會造成教學效率的減損。語文就是語文,它不會因課改而變質,它仍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需要扎扎實實,更需要熱鬧后的安靜、空白,要留有學生思考、感悟的空間。

困惑之最:教材、考題均離農村學生太“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因此,新教材在編寫內容時特別注重了擴大閱讀量、開發教學資源、學科之間的整合等。無可厚非,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確實有著高屋建瓴的作用。如果學校、教師都能針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實施教學,當然再好不過。可是現實卻明擺著: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山區連基本的辦學條件尚未具備,怎能跟上這“城市化”的教材內容?

就拿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來說,“民族之花”“橋”“方寸世界”等單元的學習,不查閱資料,不通過現代技術教育等多渠道、多途徑的調查研究、社會實踐,能使教學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嗎?可是農村學生哪來電腦?農村學校哪來多媒體教室、電腦室、電子閱覽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既然這樣,教材為何不選取學生熟悉的家鄉、田野、同學、親人等類似的課文呢?學生舉目能及、觸手能摸,試想教育效果會不會更好呢?聯系實際,筆者大膽說一聲:教材離農村學生太“遠”。筆者并不是無視教材的優越性,作為學生的閱讀教材非常可取,可開闊眼界,擴大視野。可要作為施教教材,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要學生學后必須“筆下生花”,一定要寫出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橋的世界、集郵的經過或故事等之類的文章,確實有些強人所難,與教學現實相悖。

上一篇: 體育賽事信息 下一篇: 集體經濟產業發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14 | 亚洲成A人片777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