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7:05: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茶文化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日本是一個國土狹小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土狹小、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濟上取得的驚人成績讓世人刮目相看,經濟上取得的成就與其自身文化特色有很大關系。對日本文化的研究,實際上就是研究它吸收融合并不斷學習發展外來文化的過程。“島國的地理位置給日本提供了與外界交往的自主性。”日本在很早就開始了吸收外來文化的歷程,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征,這一點,賈華在《雙重結構的日本文化》中總結道:“(一)積極主動學習、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二)選擇性地攝取、兼容外來文化……(三)對外來文化具有強烈的融合性……(四)保持和傳承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作為與日本隔海相望的近鄰中國,也與它有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影響深遠的文化交流。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對日本在對外交流中體現出的這些特征多有表現,本文試圖以茶文化為例,說明日本吸收外來文化的這些特征:
一、積極主動學習、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發展特色與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四面環海,面積狹窄的沖積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部短而急的河流縱橫交錯,生存空間相對狹小封閉。擁有險山、急流、洶涌大海這樣的天然屏障,不僅使日本免于外族入侵,還使得文化不發達的日本在選擇外來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接受外來文化原則前,日本只取前者,并將它實踐為“只取其精華”。
滕軍曾將日本的茶道史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受中國唐朝的餅茶煮茶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平安時代。第二個時期是受中國宋朝的抹茶沖飲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第三個時期是受中國明朝的葉茶泡飲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江戶時代。”從這三個時期來看,日本所選擇的對中國茶文化的吸收時期,正是作為茶源地的中國,茶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時期中日互派使者出訪過程中,“當時日本政府遣使隋唐的主要目的是學習隋唐文化,但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過使節來獲取大陸的物品。所以,負此重任的來華日使臨走時要選擇最有價值、最令日本天皇滿意的物品帶回國,并敬獻給天皇”,而這些遣唐使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茶文化帶回日本敬獻天皇。
隋唐時期作為中國的鼎盛時期之一,理所當然地被日本當作吸收其文化的對象。中國的茶葉及品茶法就是在這個時期傳到日本。在傳播途徑上更是與眾不同,“歷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有許多途徑。官方派遣使節、學生、樂舞團體等,贈送各種禮品(包括手工藝品和動物等)及書籍,是一條通常的渠道。宗教和貿易,是另外兩條重要的途徑……在這三方面之外,文化交流還有意外的渠道,為當時的人所意想不及的,即戰爭與掠奪也會造成文化交流的機會。”而中日之間的茶文化交流的途徑是“通過佛教和僧人”,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空海(774~835)、最澄(767~822)、榮西(1141~1215)、村田珠光(1422~1502)、武野紹鷗(1502~1555)、千利休(1512~1591)。無論是留學僧還是請益僧,他們在唐期間開展佛教活動時,周圍活躍著許多愛茶、飲茶、頌茶的中國詩人學者,耳濡目染了中國當時先進的飲茶文化,帶回茶籽,傳到日本。南宋時,中國茶文化高度發展,日本遣宋使中主要以榮西禪師為代表。他在中國期間遍訪江南名剎,后移居天山景德寺。榮西除了致力于佛教鉆研外,也充分利用江南茶園遍布,飲茶之風盛行的優勢,加深對茶的研究,并于第二次回國后的1192年寫成了主要以宋代《太平御覽》為參照的《吃茶養生記》,開篇便寫道:“茶者,養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亦嗜愛矣。古今奇特仙藥,不可不摘也。”。即便到了明代,倭寇盛行時期,中日之間也“想方設法”進行交流,尤其日本,派出的遣明使一般都是由通曉漢文的高僧來擔任,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日之間的進一步交流,這個時期,“正是日本茶道驟形成的期間”。
二、選擇性地攝取、兼容外來文化
日本在積極吸收世界上先進文化時,從不全盤吸收,而是有選擇地攝取,根據本國的國情來兼容外來文化。
日本原本沒有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更談不上創造與茶有關的茶文化。自從遣唐使們將茶文化從中國傳入后,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就開始伴隨著日本茶文化的延伸發展。圍繞日本茶道史三個時期看,當中國的唐朝經濟文化臻于繁盛之時,作為未完全擺脫氏族制殘余的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更是趨于全方位的。平安時代的日本,社會混亂,憂世憂天的沒日思想濃郁,與此同時的中國,茶文化在禪宗大力提倡飲茶以及陸羽《茶經》的大肆鼓吹下興起,很多人通過接觸禪開始了飲茶的習慣,茶也從南方傳到北方。《茶經》宣告了中國茶文化的成立,使儒、道、佛等中國文化的精髓與飲茶過程結合,這些,被崇尚佛教并且出于佛教研究目的來到中國的日本使者所吸收,根據當時日本國內的社會狀況,民眾普遍存在的情緒,人們的精神面貌等,尤其對中國的禪宗思想進行了攝取,“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過程中明顯可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痕跡,禪宗的精神就是直接來自中國”。室町時代末期的村田珠光、武野紹鷗提倡受禪宗思想的引導而產生的“空寂茶”,茶從奢華之風中解放出來的過程,與村田珠光參透禪并決心將禪與茶結合有莫大關系,后來,茶室面積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也不斷縮小,不講求世俗的尊卑高下,不斷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日本的茶道也逐漸從禪與茶的融合中確立了“敬、靜、寂、和”的茶道精神。
另外,在茶具,點茶等方面也是有選擇地吸收。例如,可上溯到中國宋代的點茶技法,“其茶刷的形狀、茶碗的形狀都與目前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相似。但唐宋時的中國點茶技法重視色、香、味,重視茶與水的比例,對點茶時的姿勢、拿茶刷的方法等并沒有什么規定。”。另外,在茶碗的選擇方面也有所體現。宋代,浙江、安徽一帶聚集了許多日本留學僧人,他們接觸了中國的茶具,并作為紀念品帶回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人為之取名曰“天目茶碗”的飲茶工具,相對于當時日本國內的茶碗而言,更顯端莊秀麗。
三、對外來文化具有強烈的融合性
日本對外來文化表現出的強烈融合性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來形容日本民族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是不為過的。它以極寬容的態度接納來自各方的先進文化,經過選擇性的攝取,兼容后,使這些外來文化最終為日本本民族服務。
“中國唐、宋、明代都對日本茶道以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日本茶道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的。日本民族是善于學習和吸收外來文化養料的,正是長期和多方面的學習和借鑒中國茶道的精神、程式及技巧,并與其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相融合,才創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在談及日本對外來文化的強烈融合性時,“茶”文化是最有說服力的內容之一。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在與其他國家展開的文化交流中,首先推薦介紹就是日本的茶道。如今,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日本茶道已被很多國家作為課程學習,茶道也早已成為日本先進文化的代表,而這一切,都與中日茶文化交流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唐代,被文人墨客愛不釋手的茶被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們帶著一種崇敬之意效仿,開創了日本的飲茶之風;鐮倉時期,榮西的《吃茶養生記》大談茶在中國驅睡意,以及救世救民,大有與唐代陸羽《茶經》出世后類似的功效,日本茶文化進一步發展;茶從使用走向藝術是在室町時代,以后又逐漸融入從中國吸收來的禪宗思想。在日本茶道形成的過程中,日本曾經出現過將外國文化與日本民族的文化相結合的思潮,為此,珠光也曾在這種背景下主張過反對自以為是思想,要主動接近有能之人等,此外,他還將地爐導入茶室,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源于中國的飲茶文化與本民族固有文化融合的進程。與地爐導入情況相類似的是風爐。風爐在唐代陸羽《茶經》中有詳細記載,它在室町時代傳入日本,日本茶道中的風爐有一些仍保留了中國風爐的模樣,但是,日本隨后又在中國風爐的基礎上發明了泥風爐、鐵風爐等等。
同風爐地爐一樣,中國的茶文化在日本從無到有,從開始的近乎全部的吸收到不斷篩選,再到與本民族文化結合,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最終形成符合自身發展又促進自身發展的茶道文化,這與對外來文化的強烈融合性是分不開的。
四、保持和傳承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
日本文化是多種文化的混合體,但是作為在日本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日本傳統文化始終是日本文化的主體。今天我們看日本文化,也許能對日本的任意一種文化找到它的本來歸屬國家或者地區,但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隱藏在日本文化背后的,卻是日本固有的宗教意識、道德倫理意識、生活習慣等。
日本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這一特性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也有很多體現。例如,《日本茶道文化概論》中,在描述門茶時提到,“門茶初期,以辨別本茶非茶為主,即嘗出■尾茶(本茶)與其他茶(非茶)的區別就可以了。這里受到了中國宋代門茶中的辨別皇室專用的北苑茶(正焙)和其他的茶(外焙)的影響。不過,日本的門茶將宋代的門茶大大升級,更加游戲化、系統化、復雜化、”接著,書中又解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比起中國宋代的門茶來,室町時代的門茶更富有游藝性。這是由日本文化的特點決定的。日本文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儒家的君子文化不同,具有明顯的結座性。喜歡大家湊在一起做點什么。在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有了平等的前提才產生了游藝。”日本人的游藝性深深影響著日本茶道游藝性,使門茶源于宋代卻有別于宋代。
日本還將和歌藝術理論導入茶道,將素淡典雅的日本獨有文化融入茶道,還有第一個按照日本茶道理念專門設計的茶碗―樂窯茶碗。另外,日本人愛洗澡,茶道文化中自然少不了沐浴方面的元素,日本在舉行茶會時常常有沐浴的活動,這是中國茶文化中所沒有的。表層文化背后的日本傳統文化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贅述,最終使日本茶道文化深入人心的,并不是它停留在表面的外國文化的影像,而是日本民族深層次的傳統文化。
日本民族是一個不簡單的民族,日本民族的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從中日之間的茶文化交流便可見一斑。它在攝取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不僅沒有迷失自己,始終保持和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吸收先進文化時始終堅持有選擇,有目的。這些都是國家發展和個人發展值得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賈華:《雙重結構的日本文化》,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
[2]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東方出版社,1992年.
[3]滕軍:《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周一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古田紹飲譯注:《吃茶養生記》,講談出版社,2000.
[6]徐靜波:《東風從西邊吹來―中華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引言
插畫的發展,可以說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老的年代,人類就懂得利用“繪畫”的形式,以線條、色彩等圖像,使對方了解表達的內容。根據考古學家認定,人類最早的繪畫約在紀元20000年前法國南部的“拉斯哥的洞窟畫”。這是現代人類最早的繪畫,假如從傳達訊息的意義來說這面洞窟壁畫也許就是世界最古老的插畫。提到現代插畫,人們往往想到這樣的場景:書籍雜志中的圖像、戶外廣告中的圖像以及一些快速地繪制出的一個個夸張的符號、卡通人物、變形的各種象征符號。透過這些表面現象,我們則可以發現現代插畫藝術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美學性產物,和詩歌、舞蹈等藝術形式一樣,是反映人的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對于生活的個性化的表白。法國的讓?拉特利爾在《科學和技術對文化的挑戰》一文中就曾提出:“不能低估圖像文化,尤其是動態圖像文化,由于它們通過圖像作用于情感,從而已經并將繼續對表述與價值系統施加的深遠影響。”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書籍的插圖,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的,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字之所不及。”豐子愷生前曾為《阿Q正傳》等9篇小說作過插圖,他說:“這些插圖,就好比在魯迅先生的講話上裝上了一個麥克風,使他的聲音放大。”的確,在某種意義上說,插畫就是對某些文字語言信息的藝術放大,具有文字所沒有的不可替代性。
一、視覺文化與民族文化
視覺文化不只是視覺藝術,凡是人們可以通過視知覺感受而直接獲取信息與解讀意義的文化樣式都可以納入視覺文化的范疇。美國文化學者丹尼爾?貝爾在談到“視覺文化”時說:“我相信,當代文化是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還強調“當代傾向的性質”是“渴望行動,追求新奇,貪圖轟動”。視覺文化成為當代文化的主流形態,對人們耳濡目染,影響深刻持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視覺文化的角度去閱讀,可以看出人們的閱讀行為在發生轉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閱讀逐漸轉變為基于視覺圖像的解讀,由此引發閱讀對象、閱讀方式、閱讀性質以及閱讀心理和功能價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變。然而視覺文化新形態與人們傳統視覺經驗之間存在的鴻溝令人迷惑不解,這不再是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事關人們文化素養與生活質量的問題。
我們利用插畫從傳播的角度來解讀中國文化,這是探索中國文化流變、重組和演進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使得媒介與民族文化傳播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的特性,中國人含蓄,敏感,細膩而且感性。因此,中國人有著自己的審美心理。中國人不喜歡太直白,而喜歡含蓄,平和,寧靜。傳統繪畫中的侍女圖、水墨山水等有著不同的審美意境,中國的藝術審美包含了西方的藝術審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積淀,留給了我們豐富寶貴的精神財富,而就插畫創作而言,這些文化精髓又是不錯的創作素材。比如《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等等,在這里面我們可以找到豐富的創作資源。而創作出具有民族特性的插畫作品。又如,傳統紋樣中的龍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些都可以為角色的服飾設定提供豐富的素材。中國人只有立足本土,吸取自己民族的文化,把自己的作品中賦予本土文化,這樣作品才會有生命。
二、視覺經驗與插畫創作
插畫屬于繪畫藝術,訴之于視覺。插畫作品除了表現其獨特的面和線的瞬息造型外,往往還要表現創作者的某種審美取向。創作者要想使讀者能夠很好地解讀自己的作品,并且使解讀者與自己產生感情共鳴,不僅要求創作者自身有豐富的視覺經驗,同時還必須能夠正確把握讀者所具有的視覺心理圖式,只有這樣,創作者的作品才會迸發出生命力。當然讀者解讀作品這種具有內在美感和寓意的視覺物體時,需要一定的視覺經驗,因為視覺經驗是人類的一種視覺心理圖式。我們的視覺心理不是空白一塊,從接觸世界開始,各種視覺體驗就逐漸在心里積淀,世界與社會的各種視覺沖擊經過我們的加工、提煉后在大腦的一些神經元中產生鏡像,成為我們進一步接受新的視覺刺激的前提――心理學上稱為心理圖式。海德格爾指出:“世界圖像……并非意指一幅關于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構想和把握為圖像了……世界圖像并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演變為一個現代的世界圖像:不如說,根本上世界變成圖像,這樣一回事情標志著現代之本質。”所以說視覺經驗不僅僅是對于創作即便是生活也需要它的存在和升華。
可以說當今的數碼插圖也可以理解成插圖的一個新品種,相對于數碼插圖而言,使用常規繪畫媒介的插圖可以成為“傳統插圖”了。數碼插圖和“傳統”插圖確有共通的一面。“傳統”插圖的基礎知識如素描、色彩學、透視學、解剖學完全適用于數碼插圖。我認為如果數碼插圖離開了視覺經驗的支持是不可思議的,可以說正是數碼視覺經驗造就了數碼插圖這一門新藝術。但是對于數碼插圖來說,僅僅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技術是傳達藝術家思維的工具,數碼插圖的靈魂來自于它的藝術性和視覺經驗。視覺經驗只有被藝術家用來創作藝術時,才上升到藝術的范疇。具體地說藝術性就是指數碼插圖中所傳達出藝術家的藝術思維深度、藝術修養高度和藝術能力的全面。藝術能力是指藝術構思的實現能力,比如說創意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等等,它是藝術家藝術水準的重要體現。視覺經驗與藝術性是數碼插圖最重要的一部分。
正如威廉?米歇爾所說,“圖像表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響著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從最為高深精微的思考到大眾媒介最為粗俗淺薄的生產制作無一幸免。”面對這個被視覺文化壟斷的時代,插畫藝術這門古老的藝術依舊存在并在固守批判現實主義的精英中流行,在他們的圖像中,畫面的縱深感被不同程度地壓縮,加上大面積單純色彩的平涂,使得主體圖式顯著躍現出來,有效地增強了圖像的視覺張力和感染力。另外,我們也很難從他們的圖像中找出明確的藝術風格,夾雜在他們圖像間的是寫實主義或表現主義等等多種藝術樣式的變異體。傳統的繪畫風格已不是他們界定自我藝術樣式的標準,而僅僅作為強調藝術個性的形式借鑒及參照。從圖像間流露出的更多是他們作為當下生存的個體對于時代的自我感受。圖像中的觀念意味在逐步掙脫了傳統插畫的束縛之后統領了整個藝術過程。盡管他們的藝術并沒有完全逃離出精英意識和社會反映論的范疇,但在社會現實和個體的關系上給當代插畫做出了新的描述。
插畫藝術從直接的角度看,視覺是最主要的感受、擁有、享 受生活的方式;從間接的角度看,視覺則是唯一的感受、擁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在間接感受、擁有、享受生活中,視覺經驗可以涵蓋、替代其他一切感覺經驗,而其他一切感覺經驗都無法涵蓋、替代視覺經驗。人類對視覺文化需求的最深層的動因,主要是由視覺經驗在人類生活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所決定的。因此,視覺經驗對于插畫文化的影響是歷史的、深層的。插畫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躍遷和面臨新情境、觸摸未來的價值表述方式,它開拓出生命的新的感受形式,寄寓了人們生存的新的價值資源,并轉呈為圖像學的結果而內化為社會個體的倫理期待和生存基點。所以在此希望中國的插畫設計師們也能擴展自己的視野,透過令人迷惑的現狀,來發現真正的創意與靈感。對于視覺經驗,要在文化背景上來考察,思考它們可能的關聯,而不是照抄照搬。
漢語句子的結構特征遠遠不同于英語句子的結構特征,其流水句特征非常明顯,大部分都是語氣成句,而且在很多藝術性強的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列錦句和對偶句。漢語中的字詞以一個基本的結構單位存在,具有音形義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特點,而意義上的完整性也就成為漢語句子的關鍵要素。在漢語當中,一串語詞能不能成為一個句子,最重要的因素是這串語詞是否能表達出完整的意義。句子生成的機理是由已知語義到未知語義的衍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衍生關系,而在這個過程中表達主觀態度和情感的語氣貫穿始終,將漢語句子的主體意識發揮到了極致。英語句子的形式建構和漢語句子的語義建構體現出了英漢兩種語言在文化思維和哲學上有著顯著的差異。
二、文化·思維·語言的關系
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文化的承載者,也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反過來,文化又是語言的根。不同的文化使語言的面貌大相徑庭。因此兩種語言的不同可以從文化上找到詮釋。由于生活環境以及文化歷史背景的差異,人們在思維的方式上必然存在著不同。周光召教授曾經指出:“一種文化的特點更集中地反映在它的思想方式和對待一些人類面臨的問題看法態度之中。”語言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與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并且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語言是思維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思維離開語言便不能獨立存在,語言必須依靠思維為之提供內容。因此思維方式、思維特征的不同注定了語言句子結構模式的不同。英漢語言成句特征的差異反映了漢英兩個民族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
三、英漢思維方式的不同對漢英句子特征差異的影響
由于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 生活習慣,社會形態,社會變革的歷程和方式的不同等諸多因素決定了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各具特色的語言。特別是文化思維規律和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徐通鏘早在1997年就曾指出中、西語言結構基礎上的差異是由中西語言的編碼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差異所致。西方思維方式強調形式分析和規則制約,強調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維方式呈焦點視,相反,中國人的思維更注重整體和諧,強調從多歸一思想,其思維方式呈散點視。中西方的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造就了漢英語言相應的“散點視”和“焦點視”造句心理。
中圖分類號:P468.0+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42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4.026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中強調,全球氣候在過去的年代里確實發生了顯著變化,幾乎所有地區都經歷了升溫過程。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氣候顯著變暖,特別是自1985年起溫度急劇升高,東北、華北是中國增暖最顯著的地區[1]。內蒙古地域遼闊狹長,東西跨度大,各地區氣候不盡相同[2],鮮見關于內蒙古中西部烏蘭察布市氣候變暖的報道。本研究利用烏蘭察布市1971-2013年逐月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觀測資料,采用氣候統計、數值模擬的方法,從氣溫常態變化和氣溫變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模式模擬來對實況觀測結果進行對比檢驗,同時評估模式模擬效果,以期為該地區氣候變暖的研究提供參考。
1 研究資料來源和研究方案
1.1 資料來源
烏蘭察布市占地550萬hm2,共有11個國家氣象站(圖1)。其中,豐鎮市氣象地面觀測站(站號53484)于1998年遷站,由山地遷移到平地,氣溫前后變化很大,因此剔除該站數據,分析其余10個氣象站1971-2010年的氣溫資料。
所用數據全部來自烏蘭察布市氣象局氣象檔案館,包括上述10站1971-2010年的逐月、逐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實況資料。所用研究資料均有足夠的序列長度和精確度,滿足均一性、代表性和比較性的研究要求[3,4]。
1.2 技術路線及基本方法
具體研究線路:采用氣候傾向率、線性趨勢和氣溫距平分析年際、季節、年代際變化基本規律;利用CCSM4(通用氣候系統模式4)的歷史試驗中1850-2004年的模式大氣的氣溫資料,與實況觀測資料比較,評估模式對區域氣候特征和異常變化的模擬。
采用氣候統計學方法以及數理統計方法分析研究,使用Exce1 2010,Fortran 6.5,Surfer 8.0軟件對烏蘭察布市近40年(1971-2010年)全市10個站逐月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資料進行處理、制圖,另外根據各站氣候特點以及空間特征,把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后旗、商都縣、化德縣5個站劃分為“后山地區”,把卓資縣、集寧區、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興和縣5個站劃分為“前山地區”,分區域對整個地區的氣溫變化規律和特征進行分析,從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年代際變化研究這一地區氣溫變化規律和特征[5]。
2 烏蘭察布市氣溫變化分析
2.1 氣溫年際變化
2.1.1 全市及^域氣溫年際變化 烏蘭察布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于內蒙古中西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4.0 ℃,年平均最高氣溫10.9 ℃,年平均最低氣溫-2.1 ℃。極端高溫值為39.3 ℃,出現在2005年7月7日的涼城縣;極端低溫值為-32.2 ℃,出現在2008年12月21日察哈爾右翼中旗。按照歷史習慣和氣候特征,以大青山(烏蘭察布市境內為東西走向)為界,大青山以南稱為前山,以北稱為后山。后山地區緯度和平均海拔高于前山地區,多年平均氣溫低于前山地區,極端最高氣溫和極端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前山地區涼城縣和后山地區察哈爾右翼中旗。
根據這一特征,分別從全市、前山地區、后山地區1971-2010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的年平均變化和距平來分析烏蘭察布市氣溫的年際變化,分析烏蘭察布市的氣溫年際變化規律和特征。由表1可知,烏蘭察布市1971-2010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均顯著上升。全市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48 ℃/10年,該速率遠高于近50年來,全國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0.22 ℃/10年,也高于內蒙古地區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0.42 ℃/10年[2]。前山地區、后山地區同樣升溫顯著,后山地區最低氣溫升溫速率達到0.64 ℃/10年。后山地區氣溫升溫速率均高于前山地區,特別是平均最低氣溫,比前山地區高0.06 ℃/10年,后山地區的平均最低氣溫在1989年前后發生了明顯的均值突變。全市平均最高氣溫升溫速率比較一致,前山和后山僅相差0.01 ℃/10年,這一點在升溫速率空間分布上也有體現。
從圖2a、圖2b平均氣溫變化和距平可以看出,全市平均氣溫在1991年之前以負距平為主,之后轉為正距平,氣溫上升明顯,其中正負距平峰值出現在1998年(對應氣溫為5.7 ℃)和1984年(對應氣溫2.8 ℃),兩者相差2.9 ℃。由圖2f中的5階多項式擬合曲線可以看出,1977年以前偏暖,1977年之后轉為偏冷,1984年達到負距平峰值,之后開始升溫,至1991年轉為偏暖,1998年達到正距平峰值(1.7),之后至今一直處于增溫減緩階段,因此,烏蘭察布地區的平均氣溫一直處于波動式升溫狀態。21世紀的近10年來,溫室氣體排放速率加快,城市熱島效應日益顯著,而氣溫的增溫速率降低,其原因目前還不確定[3]。
由表1和圖2c、圖2d可以看出,1971-2010年近40年烏蘭察布地區的平均最高氣溫同樣顯著升高,氣溫變化極值分別為12.3、9.4 ℃,兩者相差2.9 ℃。1991年之前以負距平為主,之后轉為正距平為主,與平均氣溫同步。其中正負距平峰值分別出現在1998年和1983年,與平均氣溫相比,正距平峰值出現時間一致,負距平峰值出現較早,峰值為-1.6,平均氣溫負距平峰值出現在1984年,為-1.4;最高氣溫距平正負峰值差為3.0,超過了平均氣溫的正負距平峰值差2.9,表明最高氣溫波動大于平均氣溫。由表1和圖2e、圖2f可知,平均最低氣溫正負距平的分界點出現在1991年。正負距平峰值差為3.9,負距平峰值為-1.9,正距平峰值為2.0,均大于平均氣溫和最高氣溫,表明最低氣溫波動較大。正負距平峰值出現在1998年和1985年,氣溫變化極小值出現在1974年,對應氣溫為-3.9 ℃,極大值出現在1998年,對應氣溫為0 ℃。
綜上所述,1971-2010年烏蘭察布市平均氣溫、最高、最低氣溫均顯著上升,正負距平轉折點均出現在1991年,期間呈波動式升溫,其中最低氣溫波動最大,升溫速率最大。后山地區升溫速率大于前山。
2.1.2 平均最高、最低氣溫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從圖3可以看出,烏蘭察布市最高、最低氣溫大致為由北向南遞增,低值中心出現在北部察哈爾右翼中旗站附近,北部氣溫偏高,南部氣溫偏低。由圖3a可知,近40年烏蘭察布市平均最高氣溫最小值出現在察哈爾右翼中旗(8.9 ℃),由察哈爾右翼中旗向南北兩側遞增,最大值出現在涼城縣(12.6 ℃)。由圖3b可知,最低氣溫低值中心有所南移,出現在察哈爾右翼中旗(-4.0 ℃)和卓資縣(-3.9 ℃)一帶,由該地向南北兩側遞減。這主要是因為大青山橫亙于察哈爾右翼中旗、卓資縣一帶,這一地區海拔較高,并且受季風的影響,因此出現平均最高、最低氣溫空間分布的不同。
3 模式模擬
3.1 CCSM4模式
現有觀測資料存在一些缺陷[8,9],因此普遍采用數值模式模擬氣候變化,本研究選用 CCSM4(通用氣候系統模式4)[10]的歷史試驗中1850-2005年模式大氣的地面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采用與實際大氣氣溫觀測資料比較的分析方法,分析該模式對區域氣候特征和異常變化的模擬。
3.2 分析方案
選用CCSM4歷史試驗的部分資料(1850-2005年數據),該試驗中溫室氣體(CO2等)為實測值,其余為模式模擬結果。按照實際大氣相同分析方法,選取與實際觀測資料對應的時段1980-2005年,完成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烏蘭察布市的區域氣候特征和常變模擬,利用氣溫計算烏蘭察布市的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的氣候態,分析烏蘭察布市的1980-2005年間氣溫變化和趨勢,對比氣溫變化的周期和實際存在的周期。
3.3 模擬結果
3.3.1 氣候態 1980-2005年實況觀測的平均氣溫和最高、最低氣溫平均值為4.0、9.5、-2.0 ℃,氣溫偏低,晝夜溫差大,體現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氣候特點。模式模擬普遍偏高1~2 ℃,但也能模擬出區域的氣候特征。對于烏蘭察布市的前山和后山地區,模式也模擬出了相應的地域特征,前山的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都高于后山,模式對于這兩個區域的模擬也偏高。最明顯的就是模式能模擬出最低氣溫的區域特征,模式值和觀測值中最低氣溫都低于0 ℃。總的來說,該模式可以模擬出區域氣溫的特征,誤差都在2 ℃以內(圖4)。
3.3.2 氣候趨勢 圖5為氣溫隨時間的變化,為了更好地分析氣溫的變化,去掉了氣溫的變化趨勢,可以發現氣溫在去掉趨勢后的變化振幅大致在 ±4 ℃,而且可以看出明顯存在著年際和年代際周期。區域的平均氣溫變化在1982、1992和1995年出現了氣候轉折,突然變冷或變暖。這個時間點落后于全球氣候突變的時間。CCSM4模式基本模擬出了這些特征,尤其是在氣候突變上,在1990-2000年之間CCSM4模式模擬的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高于觀測值,但總的變化趨勢和觀測值吻合,這說明CCSM4模式的物理過程能夠發映出氣候變化的特征。
4 小結
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1971-2010年近40年氣溫變化規律和特征做了全面分析,利用烏蘭察布市10個氣象站1971-2013年逐月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觀測資料,采用氣候統計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變化,從氣溫常態變化和氣溫變率兩個方面,通過變換不同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來分析該地區氣溫變化,最后通過CCSM4模式模擬研究結果和實況觀測值,進行對照檢驗,并對模擬效果進行評估。
從年際變化角度分析,烏蘭察布市1971-2010年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最低氣溫均顯著上升,最低氣溫升溫速率最大(0.61 ℃/10年)。全市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48 ℃/10年,遠高于全國水平(0.22 ℃/10年),也高于讓曬諾厙平均水平(0.42 ℃/10年)。3種氣溫正負距平轉折點均出現在1991年,1991年之前氣溫以負距平為主,之后轉為正距平,期間呈波動式升溫,其中最低氣溫波動最大。后山地區氣溫升溫速率均高于前山地區,特別是平均最低氣溫(0.64 ℃/10年),比前山地區高0.06 ℃/10年。單站氣溫年際變化大致符合區域氣候特點,即前山較暖,后山較冷,但其中略有不同,后山地區的察哈爾右翼后旗、四子王旗平均氣溫處于全市中等水平,并不偏低,前山地區的卓資縣氣溫較低,這可能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質地貌影響。察哈爾右翼中旗的氣溫均明顯低于其他9個站點,特別是最低氣溫,大約偏低2 ℃左右。
全市近40年氣溫空間分布特征:氣溫分布大致呈由北向南遞增,低值中心出現在北部察哈爾右翼中旗站附近,北部氣溫偏低,南部氣溫偏高。氣溫傾向率的空間分布表現為由北向南遞減,北部地區氣候傾向率大于南部地區。近40年烏蘭察布市10個站中有9個平均最高、最低氣溫的差值在減小,只有涼城縣是增大的。
CCMIP5的CCSM4模式的歷史試驗結果驗證了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氣候特點,可以模擬出觀測區域的氣候特點,但總體上模式結果偏高,模式誤差在1~2 ℃內。模式模擬出了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時間變化的特點,尤其是對于氣候突變的模擬更接近實況觀測值。
參考文獻:
[1] 林學椿.中國近百年氣溫變化趨勢[J].氣候通訊,2000(2):29-33.
[2] 尤 莉,曹艷芳,閻 軍,等.內蒙古近40年最高、最低溫度變化特征[J].內蒙古氣象,2006(3):11-13.
[3] 秦大河,THOMAS S.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的亮點結論[J].氣候變化的研究進展,2014(1):1-6.
[4] 趙宗慈,王紹武,羅 勇.IPCC成立以來對溫度升高的評估與預估[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3):183-184.
[5] 唐紅玉,翟盤茂,王振宇.1951-2002年中國平均最高、最低氣溫及日較差變化[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5,10(4):728-735.
[6] 翟盤茂,任福民.中國近40年最高最低溫度變化[J].氣象學報,1997,55(4):418-429.
[7] 謝 莊,曹鴻興.北京最高和最低氣溫的非對稱變化[J].氣象學報,1996,54(4):25-37.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茶文化的復興和旅游產業發展,以茶文化為主體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飛速發展。伴隨著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在學術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興未艾。目前,在學術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產業發展,對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特別是有關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鑒于此,有必要對茶文化旅游的相關概念、特征以及產業發展態勢進行研究,以期達到豐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研究內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的關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認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個方面,旅游者從中學到他人的歷史和遺產,以及他們的當代生活和思想”,這是從廣義上定義文化旅游的概念。國內學者任冠文認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費文化旅游產品,體驗與享受旅游活動中的文化內涵,從而獲得身心愉悅的一種旅游活動”。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屬于文化范疇,都具有文化的屬性,并且都處于行為文化層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與旅游的簡單相見,它既是茶文化內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業發展到新階段的產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學術界不但沒有統一的定義,而且有關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論文也是少之又少。張琳潔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業資源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畢劍、尹鄭剛認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藝術形式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認識茶文化、欣賞茶文化為主要目的,融觀景、品嘗、參與、購物于一體的一種文化主題旅游。以上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從旅游產業化的角度進行界定,沒有考慮到旅游者與茶文化旅游內涵之間的關系,沒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動機。筆者根據世界旅游組織對文化旅游的定義:“人們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時所發生的旅行”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為了解、鑒賞和體驗茶文化內涵,而對茶文化旅游區進行的旅行,從而使旅游者獲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種旅游類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當今旅游的整體屬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屬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沒能表現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沒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遠。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關茶葉的生產、加工以及飲用等方面而產生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在這些表現形式中,都是圍繞茶的這個核心來表達,如讓旅游者參加茶葉的采摘、炒制過程,使游客體驗到茶葉的生產文化;通過茶藝表演,使旅游者體驗中國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過旅游者欣賞茶詩、茶畫和茶歌等藝術,使游客體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閑娛樂性。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內涵方面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內涵上更多地體現出休閑娛樂性特征。旅游的屬性不僅包括文化性,還包括休閑娛樂所帶來的愉悅性;茶文化在表現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眾體驗茶所帶來的休閑娛樂享受。從以上兩點來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閑娛樂性特征是相一致的,這也是茶文化能適應當今旅游業的發展,迅速開發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過有關茶的藝術表現形式來突出這一特征,特別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過程中,所展示出來茶的休閑、養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悅。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尋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閑娛樂。
(三)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茶文化旅游作為當今旅游產業的一個分支,它的經濟性特征表現的非常明顯,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場化和企業化所決定的。茶文化旅游企業在開展旅游的過程中追求經濟利益是首要的目標,也是無可非議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現今世界是市場經濟世界,追尋經濟性就能用經濟手段更好地保護茶文化藝術,豐富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由于過度地追求經濟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業偏離茶文化的傳統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帶進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鑒于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特征,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不但要追尋經濟利益,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產業態勢
(一)國內茶文化旅游發展初露端倪。國內雖然茶文化旅游發展迅速,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產品稀少。目前,我國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區主要是較大的產茶區,這些茶葉產區雖然茶產業的規模較大,但是與茶相關旅游產業的規模卻相對較小,沒有形成專門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區和旅游公司,這樣就不能適應當今旅游業飛速發展的速度。我國茶文化的知名度舉世聞名,但是與此相關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卻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龍井很有名,卻很少有人知道與龍井相關的旅游產品。縱觀國內的茶文化旅游市場,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十分不足,產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單一,沒有形成一條與茶有關的旅游產業鏈條。以上幾點說明我國茶文化旅游開發十分不足,還處于水平較低的初級階段,要想發展我國茶文化旅游,必須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大力開發適合我國茶文化旅游的產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輕“旅”。我國茶文化旅游產業普遍存在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旅游產業發展的現象。由于我國茶文化旅游是在茶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加之以茶為主的旅游收入沒有茶產業收入高,導致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旅游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再者,我國的茶產業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都是政府導向性,以政府為主導的產業模式中,政府在開發的過程中只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與茶有關的旅游發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發展茶文化旅游無非是為了豐富茶產業的內容,這種發展模式勢必影響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
(三)節會旅游帶動茶文化旅游發展。近年來,節會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的一些茶葉產區開展的茶文化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加。鑒于此,這些地方政府改變了過去“茶葉搭臺,經貿唱戲”的老傳統,紛紛在茶文化節時把旅游要素也整合進去,這樣達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節名稱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節”,旅游元素的加入豐富了茶文化節的內涵。但是,這些節會旅游還是以“茶”為主,以“旅”為輔,不能使二者有機地結合。
四、結語
茶文化旅游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行業發展態勢上都處于起始階段。要促進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就要加大對其的理論研究,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從理論高度上指導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主要參考文獻:
我國是傳統茶文化國家,有著豐富而體系化的茶文化,如果能夠將茶文化內涵融入到當前平面藝術設計過程中,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元素,同時也滿足人們對審美內涵的期待值。通過對當前整個平面藝術設計作品進行體系化分析,可以看到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應用不斷成熟,如今雖然設計藝術得到了實質性提升,但是其中普遍缺乏應有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想要深層次把握人們的審美意識特征,就必須轉變審美標準和審美內涵,既要彰顯設計的靈性和多樣性,同時也要全面展現,其中應該具備的文化內涵。
1茶文化內涵及特征分析
從唐朝開始,茶就發展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元素,隨著飲茶習慣進一步普及,茶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日益深化,其在長期、體系化應用過程中形成了獨立的茶文化體系。通過對茶文化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茶物質元素,同時也有著獨立完善的設計內涵理念。我國作為世界上茶文化發展最為成熟、全面的國家,豐富而全面的茶文化資源體系對我國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通過對整個茶文化體系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除了相應茶物質元素外,其中更是具備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價值理念,以及完善的文學藝術資源。在整個茶文化資源機制中,有很多文化、藝術素材,而這些內容都可以被體系化應用到設計活動中。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有著色彩搭配理論和設計藝術等一系列內容。現階段,不僅是茶文化面臨傳承壓力,同樣整個平面設計工作也正在經歷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當前平面設計工作所使用的理論和技巧進一步成熟,平面設計工作開展思路更為成熟,而另一方面,如今人們對整個平面藝術設計工作的期待值更高,其不僅需要體系化應用設計理論,同時必須結合人們需求,展現整個平面藝術設計工作的應用內涵和價值。事實上,平面藝術設計其作為一種設計活動,該活動不僅是對設計理念的體系化應用,同時也是對多樣元素的綜合利用,而想要展現最佳設計圖案效果,就必須完善展現出整個設計過程中所具備的文化內涵和情感理念等各種元素。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有很多可被有效融入其中的設計元素。比如極具感染力且直接帶給人們觀賞沖擊力的集體茶文化活動。這是我們當前必須理性對待,且有效繼承的重要資源內容。其中所具備的價值更需要我們在傳承過程中實現融入發展。其次,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所包含的繪畫藝術等,這些靜態藝術內容,不僅全面展現了創作者的價值理念,同時其中也融入了必要的文化內涵。最后,對于茶文化來說,其中所具備的養生、綠色價值理念以及社會利益規范,都能夠對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產生重要作用和影響。在茶文化發展傳承日益重要的今天,想要推動平面藝術設計發展不斷完善,必須賦予整個設計活動應有的審美意識和內涵。通過賦予其美的內涵,從而實現平面藝術設計效果和要求。
2茶文化時代平面藝術設計中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分析
當然,隨著當前設計活動日益成熟,人們對平面藝術設計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平面藝術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完善提升其設計藝術,同時也要全面融入設計元素和內涵,從而賦予整個設計活動應有的價值理念。事實上,平面設計是信息傳達的一種過程,但是該過程中,又不是單一的傳播信息,而是通過平面設計形式,融入多重資源,產生多種設計風格和審美內涵的過程。在茶文化時代影響下平面藝術設計水平實現了整體性提升,無論是素材使用,還是設計水平都實現了實質性突破和發展,而平面藝術設計中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主要為:首先,整個茶文化時代平面藝術設計理念與整個時展理念相匹配。現階段,藝術發展迅猛,尤其是平面藝術設計工作的內涵更加豐富,應用更為廣泛。而只有好的平面設計內涵才能更好表現創作者的意圖,才能發揮平面藝術設計的價值優勢,完善其動力支撐價值。文化之間的充分融合。通過對茶文化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通過體系化整合,從而實現整個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有效傳承和融入。對于平面藝術設計活動來說,想要實現理想的平面藝術設計效果,就必須充分注重對整個平面設計工作進行全面借鑒和完善應用,通過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進行體系化融合,從而實現理想的設計效果。我國有著豐富而完善的茶文化資源,尤其是傳統茶文化資源可以被體系化應用到平面藝術設計活動中,從而滿足平面藝術設計的時展要求。最后,當前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傳統文化,體系化應用傳統文化資源。當前平面藝術設計過程中,尤其是在圖案展現過程中,整個活動更加注重對設計細節的描述和內涵的表達。也就是說,當前在進行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都具有一定主題設計要求,通過準確詮釋和表達想要設計的內容,加上準確融入創作意圖,通過選擇合理的素材,從而實質性提升平面藝術設計活動的水平。
3茶文化時代平面藝術設計中審美意識的其他特征分析
事實上,不可否認的是茶文化時代,整個平面藝術設計中審美意識的最主要特征是時代特征,經過對其時代特征進行體系化分析和闡述,還可以看到其中也融入了其他特征內涵。只有對這些具體特征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將茶文化與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進行全面融合。首先,整個平面藝術設計中審美意識全面展現了人性化特征。人性化特征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現,也是茶文化體系的重要內涵,當前平面藝術設計想要滿足設計要求,就必須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應用需求。通過豐富具體的設計元素,從而滿足人們對平面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要求。其次,整個平面藝術設計審美意識中更加注重綠色、生態環保的內容。實際上,相對以往設計活動而言,當前在開展平面藝術設計活動時,必須認識到在人們消費理念日益成熟完善的今天,注重綠色、健康、生態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性共識,因此在茶文化時代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將綠色元素融入到整個設計活動中。此外,在當前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也應該充分注重人們表現方式的展現和詮釋,當前后現代主義風格日益成熟,如今人們更加注重對自我個性的表達和闡述,整個設計活動已經超出了以往單調的設計風格,整體不僅更富有情感價值,同時也有一定文化品味及內涵。雖然目前科技應用對整個平面設計活動帶來了巨大影響,但是設計者正在通過情感元素及文化價值的全面融入,從而賦予整個設計活動應有的價值內涵。在多元文化發展進一步成熟的今天,傳統茶文化極具傳承價值,通過對傳統茶文化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最大壓力和問題在于缺乏體系化的傳播載體和途徑。因此,選擇一個好的載體,既能有效傳承茶文化內涵,同時也能展現傳統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就極為重要。
4茶文化對平面藝術設計審美意識的具體影響
審美意識是整個設計活動能夠帶給人們具體美的感受,同時迅猛發展的時代特點也會對整個平面藝術設計活動產生重要影響。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其實際上對整個審美藝術也會產生實質性影響。首先,將茶文化內容體系化應用到平面藝術設計活動中,其必然能夠有效豐富平面藝術設計的具體內容和元素。我們必須認識到平面藝術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計活動,更是在恰當設計理念指導下對設計元素進行體系化應用的具體活動。所以,其對審美意識的影響從單一的藝術設計活動要求發展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的體系化結合。此外,隨著多元文化發展不斷影響,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期待對傳統文化能夠進行有效傳承和發展,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將其與平面藝術設計活動全面結合,必然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和提升設計內涵。而茶文化與平面藝術設計活動的深層次融合,不僅為傳統茶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載體,同時也讓人們更期待平面藝術設計活動所具備的精神內涵和價值理念。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了我國現展的重要精神理念和價值規范,因此在平面藝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也要適當性融入這一內容,從而滿足人們對平面藝術設計活動的實質性需求。可以說,茶文化對平面藝術設計審美意識的最大影響就是其讓整個設計活動更加注重實際,注重真實情感的融入和表達,而這本身就是茶文化在有效傳承的過程中所實現的設計審美意識的有效承載和發展。
5結語
現階段在具體實施平面藝術設計工作時,其設計的圖案和內容是整個設計活動的實質性表現。隨著現階段平面藝術設計理論及內涵發展日益成熟,無論是融入元素,還是文化內容都在進一步突出。茶文化作為獨立的文化體系,如果能夠將其中所具備的豐富內涵和價值理念,融入到平面藝術設計活動中,那么勢必能夠大大優化平面設計圖案的效果。從而在豐富設計內涵和元素的同時,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將茶文化內涵體系化融入到平面藝術設計過程中,其必然能夠實現對茶文化的有效傳承和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巖岳.平面設計中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J].美術教育研究.2012(17):246-249.
[2]儲小燕.交互設計時代平面設計藝術的情感架構研究[J].現代園藝,2013(5):219-225.
[3]白福軍.探討平面藝術設計中的時代審美意識特征[J].設計藝術.2013(21):178-183.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茶文化;旅游體系;發展機制;內涵研究
如果能夠將生態開發、綠色提升這一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活動開發過程中,其必然能夠實現茶文化資源開發應用的最大價值。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創新茶文化資源應用理念,優化茶文化旅游產業經營思路就極為必要。
1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具體背景分析
茶文化旅游活動的開發與參與,實際上是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標志。通過對時代所期待的旅游產業內容進行研究,不難看出茶文化旅游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新的關注點和消費內容內容。茶文化資源體系,實際上是茶葉產業成熟發展的重要表現。而在整個茶文化資源體系中,其不僅有著豐富完善的物質元素,同時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文化體系中,茶文化資源中所具有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行為規范也被有效詮釋。因此,可以說,將茶文化與旅游產業緊密結合,其必然能夠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和最大價值。因此,認知茶文化機制的資源優勢,并充分發揮茶文化體系的資源內涵,能夠有效提升茶文化的利用價值闡述和發揮。通過對長期以來的茶文化資源的具體應用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整個茶文化資源應用時,無論是資源的內容應用,還是其中功能價值設置都相對較為局限,進而影響到茶文化旅游發展資源的有效應用,同時也無法滿足社會大眾的層次化需求。可以說,茶文化旅游活動,實際上是以茶文化資源為開發基礎的旅游形態。而在對茶文化旅游活動的經營理念和特點進行具體分析時,必須認識到其不僅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整個茶文化旅游活動經營過程中,需要將傳統茶文化、地域文化等各項內容融入其中。因此,在整個茶文化旅游活動建設過程中。可以將游客體驗和具體需求參與融入其中,比如通過引導游客實際感受產茶過程,從而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具體參與程度,更重要的是實現茶文化自身的傳播目的。
2茶文化旅游的具體內涵認知
通過對茶文化旅游活動的具體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元素,同時也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可以說茶文化旅游的開發,不僅是傳統茶文化資源得到有效應用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滿足時展要求的必然選擇。結合我國傳統茶文化體系的具體狀況和整個旅游產業經營特點,不難看出走茶文化旅游發展道路,不僅是利用茶文化資源的必然選擇和客觀要求,同時也是現階段整個時展特征的客觀選擇。首先,茶文化旅游活動的主要內容指的是以茶葉的生產等自然條件為依托,以茶文化體系的文化內涵要素為重要支撐的具體活動。因此,在實施茶文化旅游活動開發過程中,通過創新經營形式,結合融入茶文化旅游資源的具體內涵,實施效益最大化開發。通過將茶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從而突破傳統的茶文化產業經營理念。所以,茶文化旅游發展過程中,其實際上是茶文化產業帶動旅游業發展,同時以旅游業發展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共融、創新機制。此外,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體系。在長期以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與茶相關的物質元素不斷發展,其作為整個茶文化傳承發展的載體和基礎。可以說,其對茶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價值作用,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其不能局限于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應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從整個茶葉產業的體系化視角來全面認知,通過將自然要素與文化要素進行全面整合,從而實現茶文化體系經營發展的最佳效果。而在整個茶文化旅游活動開展過程中,其想要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其必須注重時展與社會大眾的層次化需求全面融入其中,從而滿足社會大眾參與旅游活動的具體需要。當然,在整個茶文化資源體系內,與茶相關的藝術資源也是展現茶文化體系內涵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想要實現理想的茶文化資源開發,就必須注重利用好這一資源內涵,通過創新完善,從而實現理想的經營效果。
3新經濟時代對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具體特征及影響
隨著當前整個社會發展不斷成熟,如今已經進入全新歷史發展時期,在當前整個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具體的經濟內涵,還是整個時展過程中的各項資源都實現了創新發展,尤其是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速度更快,經濟內涵更為全面,特別是互聯網媒介的成熟應用,造就了新時期所獨有的經濟業態,在互聯網經濟模式影響下,各行各樣也需要結合這一時代特征,進行優化和調整,通過對新經濟時代的具體特征和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在該時代特點影響下,要創新發展業態,優化經營模式,特別是將時代新元素融入其中,從而滿足時展要求。當然,新經濟時代的影響,不僅是產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同時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在這一過程中,其消費需求等等也實現了相應創新和優化,也就是說現階段,無論是消費者自身的消費元素,還是消費者自身消費需求的有效釋放,都可以借助互聯網這一渠道來進行融入。而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消費者選擇自身感興趣的消費內容元素也更為成熟,因此,想要實現理想的發展效果,就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和發展特點,通過具體探究和有效完善,從而滿足新經濟時代下消費者需求與產業社會發展之間的有效融入。對于茶文化旅游發展來說,無論是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內涵,還是其中所具有的元素內涵,都需要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新融入,尤其是從當前整個時展的特點和模式看,消費者希望整個產品能夠得到有效創新與完善,所以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應用好具體的時代資源,傳承融入整個時展過程中所具有的價值內涵,從而為整個茶文化旅游發展活動有效開展奠定重要基礎。從當前社會大眾的具體需求看,文化、休閑、養生與生態內涵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新的消費方向和趨勢,因此,結合新經濟時代內涵要求,創新茶文化旅游發展的整體機制,就極為必要。當然,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時代媒介形式,優化茶文化旅游發展機制,從而滿足社會大眾的旅游需求。
4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發展模式構建思路
通過對茶文化旅游活動的經營主體中所具有的主要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茶文化旅游活動在具體開發過程中,其想要實現理想效果,就需要做到:首先,細化社會大眾的消費趨勢和實際需求,在社會化成熟發展背景下,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今人們的生活元素和生活理念也實現了相應優化、調整,在人們生活體系中,參與旅游活動,消費旅游產品已經發展為社會大眾重要的生活理念,因此在這一大的背景下,旅游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除了旅游、休閑消費理念外,健康養生也是人們重要的消費期待。因此,在這一過程中,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與經營就逐漸發展成為社會大眾的普遍選擇以及整個社會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重要要求。其次,當然想要實現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最佳效果,需要在認知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要求的基礎上,完善發展要素,提升發展內涵,同時更需要將社會自身大眾需要融入到整個茶葉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當然,在整個茶葉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充分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特別是在整個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將傳統茶文化理念內涵進行詮釋,通過彰顯傳統茶文化體系的內涵優勢,從而實現整個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最佳效果。可以說,融入新經濟時代背景,實施茶文化旅游發展必然能夠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值。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內涵和元素內容,通過對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具體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元素和生態內涵是整個茶文化體系經營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而在當前整個時展背景下,人們對旅游產品的要求更高,只有詮釋和融入人們的價值需求,從而才能實現整個旅游產業經營的最佳效果,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其也為茶文化理念傳播提供了重要幫助。當然其也滿足了社會大眾的旅游文化消費需求。對于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來說,其中想要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就需要在滿足社會大眾消費需求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元素和生態理念內涵,特別是凸顯茶文化的深遠內涵。客觀而言,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想要實現理想的開發效果,還要注重創新旅游元素,尤其是在整個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必須凸顯自身特殊性,同時還應與時展相結合,特別是要注重對整個旅游產品的各個細節和具體元素內容進行挖掘,通過提升旅游產品的發展層級,從而在創新產品經營體系的同時,滿足社會大眾參與茶文化旅游活動的具體需要。
5結語
在新的經濟時代影響下,無論是具體的發展內涵,還是社會大眾的層次化需求,都實現了全面提升,事實上,當前已經進入社會大眾參與旅游的全新時期。相對于傳統的旅游時展狀況來說,目前整個旅游市場的需求,逐漸呈現層次化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而休閑生態旅游不僅是社會大眾新的消費趨勢,更重要的是人們回歸自然、融入自然,實現自身旅游需求有效詮釋的重要表現。
參考文獻
[1]趙萬芹.從文化感角度談旅游產品包裝設計的設計創新[J].中國包裝工業,2013(1):92-97.
[2]李付星;孫健.體驗經濟時代下川南鹽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與創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9):112-115.
[3]朱三元.淺談產品設計中的民族特征———傳統元素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4(7):205-208.
眾所周知,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茶文化不斷的吸收不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包容性的文化格局。而當它與中國民間音樂相遇時,仿佛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作為歷史悠久的藝術表現形式,民間音樂也具有頗高的“江湖地位”。在傳統文化味道越來越淡薄的當代社會,從民間音樂上,我們能夠搜尋到更多關于茶文化的記憶。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研究我國民間音樂在茶文化中的表現對于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茶文化中民間音樂的起源和發展
隨著歷史的發展,茶文化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中的文化理論并繼承了中國傳統道德中平和的處世態度。在品茶的過程中,人們的內心也仿佛在經歷一場盛大的洗禮。同時,在茶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茶文化也受到了中國民間藝術的影響,特別是中國民間音樂的熏陶。民間音樂取材于民間,它沒有經過隆重的包裝,也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卻反映了百姓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1.1茶文化中民間音樂的起源
中國是茶文化的故鄉。首先,從地域角度上來說,地大物博的中國給予了茶文化成長以及繁衍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及肥沃的土壤都為茶葉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同時,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孕育了濃厚的東方特色茶文化。其次,當我們細細的品味茶文化時就會發現,茶文化中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核心思想十分契合。從茶文化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歷程。而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受到大眾的歡迎,不僅是因為它的功效,更是因為它給了普通大眾生活的希望,并給予心靈上的支持和靈魂上的補給,對于一些以茶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地區,茶不僅能夠給他們帶來穩定的收入以及美好的物質生活,也成為了他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在勞作期間,茶成為了他們的伙伴和朋友。在每天的相處中,他們和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看過茶葉的舒展,聞過茶葉的清香,更深知茶葉的秉性。經過長期的實踐,他們將自己對茶葉的見解口口相傳,讓更多的人了解了種植、采收、沖泡的技巧,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茶文化的精神內涵。當然,與圖騰文化在草原民族的地位一樣,茶文化在其心中也是不可侵犯的存在。他們將把茶葉中發現的生活信條記錄下來,并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于是音樂則成為了最普遍的記錄方式,他們為茶文化寫詞、譜曲,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茶的熱愛和鐘情。最后,這些來自于勞動者的歌曲也成為了當地必不可少的文化特色。
1.2茶文化中民間音樂的發展
自從唐朝開始,茶葉開始廣泛的種植。隨著茶葉的普及,普通百姓也開始接觸茶文化,并逐漸成了民間藝人重要的靈感來源。可見,在百花齊放的文化盛世,茶文化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它不僅獲得了著名詩人的熱愛,也是眾多民間藝人創作的取材“基地”。到了宋朝,茶文化與民間音樂的互動更加頻繁。在清朝時期,江南地區出現的采茶戲,它們的風格或詼諧幽默、或輕松明快,而曲風大都婉轉動聽,朗朗上口。由于它們大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因而傳播的范圍十分的廣泛。例如:在安化地區,為了將殘枝、枯葉等挑選出來,提高茶葉制品的質量,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揀茶。這道工序必須依靠手工進行,才能夠保證其最后的質量。在揀茶的過程中,為了緩解沉悶的勞動氣氛,安化的婦女們將茶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民歌中,創作出了一首與茶有關的民歌。這首歌經過了一些改變之后,就是現在廣為流傳的《十二個月采茶》。
2我國民間音樂在茶文化中的表現
民間音樂是民間藝術主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頗高的研究價值。民間音樂也是普通大眾生活的寫照,從耳熟能詳的民間音樂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民間藝人對于生活的態度,也能夠借由他們的作品得知民間大眾的生活狀態。茶文化中的民間音樂成為了整個民間生活最忠實的記錄者。如果說茶文化能夠為大眾提供精神上的食糧,那么民間音樂無疑是他們呼吸的氧氣。而作為極具古代藝術的兩個歷史悠久的“杰作”,傳統茶文化與民間音樂都是我國先人智慧的結晶,都能夠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因此,它們才得以長久的流傳下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歷史的摩擦,我們難免會丟失一些文化片段,這對于傳統文化而言是巨大的損失。作為民間藝術的典范,民間音樂與茶文化的融合不僅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也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因此,能夠認識到我國民間音樂在茶文化中的表現,就能夠將茶文化推向更加寬廣的舞臺。
2.1民間音樂增加了茶藝表演的表現形式
隨著茶文化的發展,中國的茶藝表演形式和內容逐漸豐富起來。從隋朝開始,茶藝表演已經成為皇家的御用表演。而在茶藝表演中,音樂是最特別的存在之一。背景音樂的作用不僅能夠烘托茶文化的別樣氛圍,也能夠提高整場表演的藝術氣息。它突破了單一表演的形式,將音樂融入在泡茶、品茶、評茶的過程之中,增加了趣味性,也點燃了人們對茶文化的熱情。在鳳慶地區,彝族的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入到了他們的音樂之中。鳳慶地區盛產茶葉,那里的人們天生就有一副動聽的好嗓子。一開始,他們用歌聲傳達豐收的喜悅,緩解勞動的疲勞,后來這些勞動之歌逐漸成為鳳慶地區別致的文化特色。在鳳慶地區的茶藝表演之中,民間音樂的穿透力不僅能夠打破了人們心靈上的隔閡,也能讓聽眾感受到當地人們對于茶文化深深的熱愛之情。可見,民間音樂早已和茶文化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它不僅豐富了茶藝表演的內容,增加了茶藝表演的表現形式,也向人們充分的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2.2民間音樂為茶文化構建了一個理想的氛圍
音樂是具有感染力的。民間音樂不僅能夠快速的調動人的情緒,也能夠給人帶來強烈的親切感。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音樂與茶文化的節奏,將音樂的節拍與茶藝表演的步驟相結合,不僅能夠使整個過程變得更加流暢與和諧,也能夠將茶文化的內涵展現得更加完美。音樂像是劑,讓茶文化變得更加柔軟,緩緩地融入人們的心中。民間音樂簡單的節奏能夠舒緩人們的緊張情緒,讓人們靜下心來,慢慢的品味茶香,慢慢的領悟茶文化的內涵。在民間音樂中,茶文化的魅力得以更好的發散出來。可見,民間音樂為茶文化構建了一個理想的國度,在音樂的懷抱中,人們能夠全身心的感受茶文化,并慢慢的放下對茶文化的芥蒂,敞開心扉接受茶文化。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已經變成了茶文化的擁護者和傳承者,并愿意肩負起繼續傳承和發展茶文化的使命和責任。
2.3民間音樂突出了茶文化的地域性的特征
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體制下,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事物反而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在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家喻戶曉,民間音樂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民間音樂誕生于民間,反映了民間百態,并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因此,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種與生俱來的“群眾緣”,減少了茶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阻力,也能夠快速地獲得人們的認同。同時,民族和地域特征濃厚的茶文化也受到了國外友人的歡迎。即使語言并不相通,但是,他們卻能在音樂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在音符中實現心靈的溝通。可見,作為語言上的溝通者,民間音樂也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由此可見,民間音樂的加入增加了茶文化地域性的特征,這種特征就像強烈的生命符號,能夠將茶文化傳播的越來越遠。
2.4民間音樂提高了茶藝表演的藝術層次
茶文化屬于文化的領域,而民間藝術屬于藝術的范疇,民間音樂的出現能夠提高茶藝表演的藝術層次。音樂的價值不在于它能夠在當時給人們創造多少的歡樂,引發大眾多少的感慨。不管相隔多遠的距離,經過多長的時間,音樂總能夠喚醒人們塵封的記憶,讓人們回憶起擱淺的過往,這就是音樂的藝術價值。而在民間音樂的幫助下,我國傳統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好的傳播載體,這也進一步提高了茶文化傳播的效率。
3總結
綜上所述,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路上,我們應該繼續放低姿態,深入的了解茶文化所涉及的領域,并從各個角度對茶文化進行深層挖掘。民間音樂作為茶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也作為茶藝表演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更廣更深的茶文化探索途徑。希望通過本文的的分析和講述,能夠讓大家對我國傳統茶文化有一個系統而全面的了解。
參考文獻
[1]黃燕.淺析我國民間音樂在茶文化中的表現[J].福建茶葉,2016(6):367-368.
[2]李汶姬.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間音樂的變異及其反思———以鳳慶佤族音樂為例[J].神州旬刊,2013(8):30-30.
[3]李汶姬,趙靜.鳳慶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間音樂的表現及重要性[J].音樂大觀,2013(3):71-72.
在多元文化深度交流的今天,茶文化這一傳統文化方式,日益被大眾所理解、認可。傳統茶文化是我國整個傳統文化機制中,極為重要的關鍵“基因”,透過茶文化體系,不僅能夠使得我們可以直觀、形象認知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歷程,同時也能夠從茶文化中品讀相關精神理念與認知美學。當然,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形成了清晰而合理的認知。
1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發展狀況分析
在我國文化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作為重要的文化元素,其在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對于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來說,想要實現最佳創作效果,就需要創作者自身將個人思想理解融入其中,通過創作相關藝術作品來激發大眾的理解與藝術思考。所以,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對于當前戲劇影視文學的創作與表達而言,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在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過程中,其中主要包含了對原創文學作品進行創新和改編,也包含了獨立化再創作過程。當然,對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來說,良好的文化素材不僅是其“血肉”,更是人物展示與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良好的素材選擇與搭配,不僅是影視文學作品靈魂的生動展示,也是拉近其與觀眾理解與審美認知的重要渠道。合適的文化素材應用,既是當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在進行創作過程中的力量來源,同時良好的素材應用與創新融合,更能使整個文學中展示出更靈活、更立體、更豐富的藝術空間。茶文化不僅是人們的飲茶習慣,其同時也可以是一種載體,或者具體而客觀的處事表達方式。通過對當前已經完成的戲劇影視作品文學進行分析,我們看到其中有諸多與茶和茶文化相關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動畫作品,還是影視藝術,其中或是以茶文化為創作背景的藝術作品,或者是設及茶文化素材的作品,通過古色古香的茶文化描述,不僅增加了寫作素材,更是讓我們從文化理念與精神感知等多樣角度對該文學作品形成了全面認知。在以往戲劇文學創作過程中,通常呈現出故事情節的沖突性與內容戲劇性等藝術特征,現代影視文學藝術,則呈現出綜合性特征。對于現代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來說,通過將不同特征的文學形式進行深度融合,不僅詮釋了系統化的文學價值,同時也實現了戲劇藝術和影視文化的全面詮釋。戲劇影視文學作為現階段整個文化市場中,極為重要的代表因素,其在傳承傳統文化與傳播時代精神過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價值作用,因此,合理認知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內涵特征,并且探究合適的文化創作素材,就極具價值和應用意義。
2我國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詮釋
對于當前活躍的文化氛圍來說,茶文化也成為了一種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機制,尤其是西方茶文化的發展,更是讓茶文化突破了地域屬性,超出了單一文化體系的基本特性。當然,這也是茶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展示。茶文化成為世界了解我國文化的名片,也成為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茶文化是一種包容性極強的文化機制,各種類型的文化元素都能夠被融入其中,呈現出新的價值,比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成為茶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因素。茶文化的包容特性,成就了該文化的重要影響力。茶從一種簡單的物質,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內涵多樣的文化機制,其中不在是單一的生活元素,通過融入大眾理解與生活體驗,從而形成了極具影響力的文化體系。茶文化是一種豐富完善的文化體系,無論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還是精神理念,都是值得我們綜合應用的重要文化機制。在當前利用茶文化時,應該對其價值形成全方位認知。茶文化作為一種動態化的文化體系,其中將大眾理解與飲茶實踐活動一系列復雜要素相融合,從而為傳統文化展現與傳播營造了生動的載體。通過立體化表達,引導大眾對茶文化內容形成全面理解。茶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植入大眾生活的習慣,因此,在理解茶文化時,其不僅更有親切感,更容易選擇合適的傳承載體。在大眾長期飲茶過程中,茶文化所詮釋的精神理念與人文內涵,逐漸發展成為當前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
3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中茶文化的價值應用
對于茶文化來說,其不僅是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內涵,更是彰顯相關文學作品價值和創作意境的關鍵素材。所以,選擇合適的茶文化元素,并且從其中探究到能有效應用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內涵元素,就發展成為當前該文學作品良性發展的重要支撐。盡管在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今天,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在創作時,可以使用的元素更加豐富,但是其仍然是一種基于現實生活的藝術性創造,所以,文化是實現該文學作品持續良性完善發展的本質動力,所以,只有為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尋找到合適的文化素材,才能為其真正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動力。當然,如果我們對茶文化進行內涵性分析,我們看到其中不僅是一種文化素材的詮釋與表達,更是一種理念的詮釋,甚至是一種習慣上的認知。因此,在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更好應用茶文化,不僅需要從創作素材應用的角度來認知茶文化的價值應用,更需要從精神理念這一視角來全面分析茶文化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具體影響。事實上,我國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活動中,其之所以未能形成良性發展體系,主要因素就在于整個文學作品創作時,并未能探究到合適的文化素材。對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來說,其并非簡單的素材展示,其背后還包括創作理念與意境的全面延伸,只有構建符合大眾閱讀習慣的寫作風格,才能讓大眾讀得懂、愿意讀,從而實現該文學作品的應用影響力和社會價值。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往往較為抽象,其并非紀實性文學,所以,選擇合適的素材來展現作者自身的情感理念與意境,就發展成為該文學作品創作時的重要訴求。這實際上與茶文化的本質特征之間,有著實質性關聯。尤其是茶文化作為一種包含了各個階級飲茶習慣的文化體系,對其進行改造和融合,更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與認知。比如,以茶文化為題材所創作的動畫藝術作品《烏龍小子》,內容風趣幽默,備受大眾青睞。此外,戲劇藝術與影視文學之間的融合,也恰恰說明了茶文化可以作為不同文化體系連接的“紐帶”,尤其是通過合理融合,從而呈現整體性價值。
4茶文化與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的融合策略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茶葉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茶葉包裝設計要求不斷提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茶葉包裝設計工藝水平,直接決定著茶葉產品的市場銷售水平。同時,茶葉包裝設計與茶葉生產加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密切相關。基于此,相關學者通過研究,認為在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有效融入茶文化,不但可以滿足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的基礎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茶葉包裝設計整體水平。因此,通過研究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葉包裝設計,顯得意義深遠而重大。
一、茶文化的含義和分類
由于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其具備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基礎特征,集自然、社會、人文、茶葉為一體的文化體系。關于茶文化含義的研究,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是廣義層面的茶文化,部分學者認為,茶文化作為歷史發展和創新過程中,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統一體,主要基于物質層面,客觀反映精神層面;二是狹義層面的茶文化,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茶文化隨著人類歷史的演變而變化,主要集中在人類精神文明層面,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茶文化按照文化形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類:一是物質文化;二是心態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四是行為文化。
二、茶文化與茶葉包裝設計的發展歷程
中國茶文化起源于唐代時期,主要以南方地區為主,在南北方文化交流和溝通過程中,茶文化逐漸被廣為流傳,成為唐代主要傳統文化。陸羽通過撰寫《茶經》,具體描述了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柳宗元等人在吟詩作賦的時候,非常喜好品茶,并且對茶葉的種植和加工頗有研究,茶文化逐漸普及全國各地。然而,唐代時期人們對茶葉的存儲問題研究并不透徹,在茶葉包裝過程中,通常以紙包為主。宋朝時期,國人的品茶藝術更高,茶葉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的一種普通農作物,在茶葉包裝設計方面,宋代人通過對唐代人的茶葉包裝設計工藝進行進一步改進,采取模壓方式,包裝設計出朝廷專用貢茶,被稱之為“龍團鳳餅”,進一步提升了茶葉包裝設計工藝水平。進入元朝以后,茶文化更加成熟,人們品茶習慣得以變化,并不喜歡加入相關香料,而以清淡典雅為主。明朝時期,人們在品茶過程中,將茶葉置于沸水之中,也就是所謂的泡茶,泡茶的品茶習慣迄今為止依然被沿用,并得以廣泛宣傳和普及,逐漸名揚四海,成為一種國際飲茶習慣。
三、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葉包裝設計
1.茶文化理論運用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
平面包裝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通常對傳統文化中的現實事物進行改進、創新,以此來達到預期的藝術設計目的。同時,通過運用傳統設計理念,能夠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創新能力,達到現代平面包裝設計的預期目標。傳統茶文化為現代茶葉包裝設計提供了創新思維理念,傳達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積極效應。因此,在茶葉包裝設計過程中,要想尋找突破點,必須深入、全面的研究和運用茶文化,通過提煉茶文化之中的藝術文化精髓,來提升茶葉包裝設計的整體質感。隨著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其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茶葉包裝設計工作人員在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游戲設計、海報設計、裝潢設計、宣傳設計、LOGO設計等方面,需要通過融入茶文化及其相關創新元素,來增強設計人員的設計水平,強化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提升產品設計的整體質感和美感。由于茶文化具備獨特的韻味和意境,所以在茶葉包裝設計過程中,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有效融入茶文化,則能夠徹底解決設計過程中存在的韻味和意境問題,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民族與時尚元素的統一綜合。隨著中國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在時代背景下,中國茶文化與時俱進,其內容和類型不斷發生變化,由此導致茶葉包裝設計理念得以改進和優化,通過將傳統元素與流行、時尚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傳統美、自然美與現代美設計理念的相統一。
2.茶文化運用于茶葉包裝圖案設計中
對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而言,圖案設計顯得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茶葉包裝設計的關聯性和多樣性,同時與茶葉產品的銷量、效益直接掛鉤。長期以來,中國茶葉包裝設計中的圖案設計主要集中在字畫、詩詞、民俗、茶樹等方面,茶葉包裝圖案設計素材十分豐富,表現模式較為多元化,對平面設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和優化。通過對詩詞、民俗、字畫圖案的設計,能夠充分提升平面設計的整體特性,進而達到自然與文化協調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隨處可見與茶文化有關的歌曲、詩詞、書畫、舞蹈、建筑等藝術作品,可謂是豐富多彩、千姿百態。運用傳統的茶文化,充分提升了現代茶葉包裝圖案設計的自然、人文等基礎特性。中國傳統茶文化具備一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現代茶葉包裝圖案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通過有效運用茶文化,一方面能夠體現出茶文化的藝術魅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審美理念,將茶文化中的各種圖案有效融入到茶葉包裝圖案設計中,進而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圖案,給人一種多元化的造型和藝術形態。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圖案設計一方面運用于茶具、外包裝等設計過程中,而且被運用于各種與茶葉有關的書畫作品、工藝作品中,使得圖案設計方法更為豐富,藝術收藏價值更高。我國茶葉包裝設計人員在圖案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茶文化藝術形態,結合本地經濟狀況、民俗文化、地域特征,設計而出的茶文化圖案風格迥異,完全符合大眾審美觀念,緊密結合時展特征和流行、時尚元素,通過點、線、面相結合得方法,完整體現出茶文化多元化的圖案藝術特點。
3.茶文化運用于茶葉包裝色彩設計中
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曾經指出:“色彩作為美感的主要表現形式”。可以看出,色彩對于人們情感的傳遞來講,其意義深遠而重大。通過在人類主觀情感中融入色彩元素,不但能夠傳達出真實的情感色彩,而且能夠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豐富人們的美感意識。在現代茶葉包裝色彩設計過程中,通過運用茶文化設計思想和審美理念,能夠充分提升色彩的美感,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茶葉包裝設計品牌力。現階段,我國現代茶葉包裝設計過程中,所采取的色彩設計方法主要根據茶葉的品種、性質、級別、環境,以及人們的品茶習慣、所用茶具等進行設計,色彩以紅色、黑色、褐色、綠色和黃色為主。研究表明,我國現代茶葉包裝設計過程中,色彩設計主要以綠色為主,主要是因為茶樹所生長的環境以及自然成色為綠色,給人一種清新、自然、和諧、融洽的感覺。因此,綠色自然成為現代茶葉包裝色彩設計的主體色調。將綠色與黃色、綠色、紫色、紅色、黑色、白色等色調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夠塑造出意境深遠、悠然自然和寧靜典雅的自然環境,可以充分體現出茶文化的色彩情感,有利于平面設計色彩的有效運用和現代茶葉包裝設計整體成效的提高。通常情況下,茶文化之中的各類色彩均象征著不同文化主體,其中:紅色象征著喜慶,黃色象征著權威。因此,紅色、黃色作為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的主要色調,人們對其依賴程度較高,用來呈現事物的尊貴性與喜慶性。
4.茶文化運用于茶葉包裝文字設計中
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文字設計非常關鍵,作為茶葉包裝設計的基礎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國茶文化中的文字設計主要涉及到詩詞歌賦、區域民俗、茶品特性等方面,文字起到闡述和說明的作用。文字作為茶文化的基礎構成部分,現代茶葉包裝設計過程中,通過融入文字元素,一方面有利于茶文化的發揚和傳頌;另一方面有利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整體成效的提升。通常情況下,茶文化中的文字設計方法主要涉及到與茶葉有關的事件、詩詞、典故等內容,融入民俗文化,能夠從本質上體現出茶葉產品的基礎屬性。因此,文字設計對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而言,是對傳統茶文化的一種客觀、形象表述,是中華民族藝術文化博大精深的真實體現,有利于茶文化內涵和特征的集中體現。總而言之,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有效運用茶文化,不但能夠對茶文化進行弘揚和傳頌,而且有利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整體水平的提升。同時,將傳統茶文化與現代茶葉包裝設計有機關聯起來,是對傳統茶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茶文化的有效運用,對于現代茶葉包裝設計工作而言,其潛在的意義深遠而重大,將是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的必由之路。因此,對基于茶文化的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的研究,顯得意義十足,將是國內外學術界所長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課題之一。
作者:劉中美 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工程系
參考文獻:
[1]黃艷玲.對傳統元素融入茶葉包裝的思考[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
[2]鄧方偉.探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