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現狀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8 17:05: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現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現狀

篇(1)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區域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區域合作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拓展,合作規模不斷增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日益加快。到目前為止,中國區域一體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經成為了國內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具有重要標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是近些年來所取得快速發展的強動力,同時也看出其發展與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息息相關。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內蒙古產業發展現狀如何?三次產業結構水平如何?影響內蒙古產業發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試圖回答這些待研究的問題。

一、文獻回顧

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研究:袁莉(2003),馬波、王雙(2005),喬穎、孫曉燕(2005)等都對政府在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觀點為,政府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應該打破觀念的障礙,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場改革和社會服務為導向,合理設置地方政府機構,加強協同,構建一體化的協商機制。葉剛(2011)在《呼包鄂經濟帶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策略探討》中試圖利用產業經濟學理論、文化學理論、區域合作理論等相關知識,從呼包鄂經濟帶具有實現文化產業一體化的條件出發,提出呼包鄂經濟帶文化產業一體化的原則和策略,從而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一些參考。王欣、曹曉輝(2012)對呼、包、鄂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進行了研究,指出不僅要解決區域一體化發展現狀和制約因素,更要從實踐角度去構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良好發展機制,加強三市政府間合作。

隨著內蒙古經濟特別是呼包鄂三市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各界對呼包鄂地區的關注越來越大,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

關于內蒙古產業發展的實證研究:聶華林、李長亮(2007)在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增長理論分析中也認為內蒙古的經濟增長不是依靠全區經濟的均衡增長實現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經濟圈的快速增長構筑的。張敏(2005)在呼包鄂區域中競爭優勢的定量評估一文中認為,呼包鄂地區是內蒙古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加快呼包鄂地區的發展不僅對于內蒙古的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對中國西部大開發,發展大西北戰略具有重大意義。他運用競爭優勢理論,比對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區域所具備的比較優勢和劣勢,提出了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認為根據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內蒙古只能走不平衡發展的路子,構建自己的發達地區,而呼包鄂經濟區就是最好的選擇。構建呼包鄂經濟區為內蒙古經濟增長極,需要兩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國家、自治區把呼包鄂地區作為拉動內蒙古經濟騰飛的龍頭來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強協調,達成共識,統一步調,加快一體化的進程。

二、內蒙古產業發展現狀

內蒙古經濟在近幾年得到了騰飛式的發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內蒙古的傳統產業在不斷地加強和鞏固,戰略性的新型產業和非資源型產業也在飛速發展。針對內蒙古三大產業現狀的分析來看,各產業生產總值都在逐年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其中第二產業產值增長速度尤為明顯。主席巴特爾在報告中提到,從2007―2012年,內蒙古的地區生產總值由6 423.2億元增加到1.6萬億元,年均增長15.1%;地方財政總收入由835.5億元增加到2 497.3億元,年均增長24.5%;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萬億元,占自治區成立以來投資總量的72%。

內蒙古正經歷著幾千年未有的歷史性變革。社會結構上,以農牧業人口為主體轉變為以城鎮人口為主體,城鎮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經濟結構上,以農牧業為主導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導,工業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關注的是,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并沒有犧牲農牧業的基礎地位。如今,內蒙古成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五大商品糧基地之一,2012年全區糧食產量首次突破500億斤大關,達到505.7億斤;生態保護取得新成績,10.2億畝可利用草原全部納入生態補獎范圍,草原植被覆蓋率較五年前提升了5.4個百分點。牧業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牲畜頭數連續8年保持在1億頭以上,牛奶、毛絨、羊肉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內蒙古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增長。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長12%的目標任務,特別是農牧民收入增長較快,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8%,不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贏”了11.7%的GDP增速。

從2007―2012 年內蒙古三次產業生產總值及其比重關系看,主要呈現以下兩個基本特征:一是三次產業及其結構變化趨勢符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二是第二產業是拉動內蒙古經濟快速增長和推動產業結構演進的主導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仍將處于快速發展期。

綜上所述,內蒙古的三大產業發展各具特色,在結構上不斷趨于合理化,使地區經濟得到推動和發展。

三、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

為了保證數據的易獲性、完整性以及準確性,本文借鑒曲三省等人的現代經濟計量分析方法,將通過對主要產業的相關指標進行計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將兩者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內蒙古的產業發展情況。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產業發展水平模型構建

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為P個原有變量,F1,F2,…,Fm為m個因子變量)。

具體的分析步驟:

第一步數據標準化。

第二步計算數據(Xij)np的協方差矩陣R。

第三步:求矩陣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對相應指標進行分組并計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總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貢獻率來確定)

(二)內蒙古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

選取指標與數據來源:

為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區域產業發展水平,我們需要考查眾多對產業發展水平有影響的因素(即指標)。本文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下,以內蒙古區域內28個行業作為數據樣本,建立了內蒙古區域產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數據來自2012年內蒙古統計年鑒,部分樣本數據是利用年鑒原始數據經過簡單計算而得出。同時,為了保證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里剔除了一些有價值但是數據難以獲取的指標。最終選取的指標為:X1區位商;X2產業貢獻率;X3資金利稅率;X4產品銷售率;X5就業吸納率;X6投入創造就業率;X7產業關聯度;X8固定資產總額;X9職工人數。通過計算得出相應的指標值。

根據因子得分函數計算出的內蒙古地區28個典型行業因子得分及綜合因子排名情況(見下頁表1)。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對內蒙古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產業主要是綜合評價值位于前八位的產業分別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實證分析的結果顯示了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在第一組中得分較高。說明相比其他產業而言,這四大產業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貢獻較大,在該地區專業化率較高,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這與該地區有著豐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資源有關,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推動了能源、冶金等產業的發展。然而,從第二分組來看,該四大產業得分相對較低,說明該地區在四大產業發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復建設、成本費用利潤率偏低等問題,且大多數產品用于外銷,低端產品輸出量較大。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農畜產品加工業是內蒙古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是內蒙古天然的資源優勢與先進的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一直是帶動內蒙古地區整體產業發展的經濟動力。

結論與建議

總的來看能源產業和農畜產品加工具有較明顯的優勢,這是由于內蒙古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天然的豐富礦產資源所致。另外,裝備制造業的效益非常好,因為內蒙古擁有良好的重工業基礎和較多知名的重工業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同時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該地區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對該地區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同時還要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具體建議如下:(1)要提高競爭力,以新能源產業為重點引導產業發展。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這種支撐作用更顯關鍵;借助內蒙古的能源優勢,發展新能源產業可以為該區域產業發展鎖定新的增長空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要做強深加工,以冶金產業為支柱促進產業發展。內蒙古區域產業體系中冶金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應當繼續作為支柱產業,這是因為以包鋼集團為龍頭的冶金產業已具備一定優勢。(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農業為基礎拉動產業發展。農畜產品加工具有較持久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這對我區來說很重要。

參考文獻:

[1] 湯碧.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比較[J].南開經濟評論,2002,(3):54-58.

[2] 韓佳.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篇(2)

關鍵詞:

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首都經濟圈

京津冀區域靠近首都經濟圈,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具有十分明顯的發展優勢。基于實現首都經濟圈發展的目的,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的發展理念被提出。結合當前京津冀區域的特點,只有在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找出關鍵點,才能夠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獲得實質性進展,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規模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來看,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區已經成為三大重要的經濟板塊。從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區與三大經濟板塊的經濟規模比較情況。三大經濟板塊的生產總值達到了212990億元,占據了2013年全國生產總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區2013年生產總值為62172億元,占據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7345.35元。相對于其他兩個經濟板塊來看,京津冀地區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內部,三個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產總值最高,對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貢獻率達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產總值僅僅為38596元,相對于京津兩地存在明顯差距。

(二)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2013年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呈現“三二一”的發展狀態。其中第三產業占據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的51.7%,相對于全國46.1%的比重要高,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京津冀地區的主導產業,同時也是日后的發展趨勢與優勢[1]。而京津冀地區的第一與第二產業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產業比重為76.9%[2]。天津與河北的產業均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經邁入后工業化時代,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比重相當,并且已經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產業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產業比重相對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兩地的一些制造行業,因此河北省開始走上資源與加工融合的產業格局。

(三)京津冀區域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京津地區高鐵運營極大的拉近了兩地的距離,形成了兩地半小時經濟圈[3]。同時,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設已經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區三小時經濟圈。2009年,京津冀地區三個省市簽訂了城鄉規劃框架協議,京津冀地區交通發展已經全面進入道路現代化時代。從目前京津冀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來看,京津冀地區已經形成了大型綜合運輸大通道,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給京津冀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十分關鍵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

(一)把握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區規劃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本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實現戰略發展的優化。長時間以來,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十分不平靜,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發展,開展非理性競爭,沒有貢獻資源。因此,當京津冀一體化經濟能夠得到落實,京津冀區域的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將會實現共贏[4];二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提升社會各界的信心。目前,國內經濟增速相對緩慢,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不容樂觀。雖然城鎮化進程的腳步讓人們對未來的發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因此很難提升社會各界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實施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可借鑒“長三角”等經濟增長模式,使此區域的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從而提升社會各界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緩解北京在各個方面的壓力。當前北京地區的資源過于集中,經濟、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價格居高不下,基礎醫療設施難以滿足群眾需求。而當京津冀經濟一體化順利實施,北京的經濟、醫療、居住等方面將有趨勢往周邊地區輻射,將會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北京的生存壓力。

(二)發揮各地產業優勢當前市場經濟環境競爭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區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只有在認清各地優勢,明確各地分工,集中資源優先發展各自的優勢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才能夠最為高效地利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與重復建設,最大程度發揮京津冀經濟圈的實力,加快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5]。北京地區擁有大量的人才與充足的資金,因此應該優先發展高技術的信息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等,將餐飲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加以輔助發展高質量服務業。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擁有十分完善的服務硬件設備以及文化產業設施,因此可以重點推動現代化服務業發展,建設文化創意園,打造北京文化商務中心區。又如,北京順義新城擁有首都機場連接國際航空的優勢,其可以大力發展物流、商務、國際會展等產業;天津的工商業、制造業基礎十分雄厚,其擁有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的優勢,能夠在航空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藥領域等新興產業中獲得優勢。同時,天津臨海,擁有地理交通優勢,可以發揮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河北省應繼續發展基礎產業,尤其是第一產業中的農業與牧業,充分利用冀東地區充足的自然資源,積極發展鋼鐵、紡織、服裝等資本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例如,秦唐滄地區處于環渤海的核心地區,交通位置便利,因此應該積極拓展物流、化工等產業,利用本地優勢發展水稻、葡萄等農產品。又如,保定地區可以憑借著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加快發展旅游業、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等。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與產于集聚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產業聚集與流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的支撐之一。因此,要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要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快各個城市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徑的建設。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區高速鐵路建設,重視京津冀機場建設,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線。同時,還要重視基礎設施軟件的互聯。京津冀地區可以參考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板塊,使用“一卡通”制度。雖然目前,京津兩地已經發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發行數量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應加快京津冀地區基礎設施軟件建設,實現各個地區城市高鐵、地鐵、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讓各個城市的群眾流動更加便捷,實現京津冀區域的信息化連接。

(四)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各地政府之間的合作是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之一。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需要憑借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以及市場主導的各項合作,而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角色應該注重對市場體系進行優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現狀來看,市場調節體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離不開政府的主導。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打破觀念限制。當前京津冀三地之間存在著行政區域的劃分,這是阻礙三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導致基層設施建設缺失,產業同構的本質問題。鑒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淡化行政規劃關系,堅持開放的原則,以實現經濟一體化的共同發展。京津冀應該各自明確自身區域的經濟發展目標,認清各自地區的功能定位,以實現產業、交通與城市一體化。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區域協定、多方協議等方式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建立區域一體化市場;二是為了推動京津冀三地經濟一體化進程,政府要構建統一的法律體系,強化三地的經濟發展政策,實現政府管理的統一化;三是構建和諧的區域發展環境,消除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阻礙,以保障各項經濟政策能夠落實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臺有利于京津冀地區產業優化的政策,推動非國有經濟的進步,正確引導三地人才、資本、技術流通,設立相關部門負責各地之間產業關系協調發展,以全面建設京津冀產業優化的服務支持體系。

三、結束語

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京津冀地區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發展就應該從把握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發揮各地產業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等幾個關鍵點入手,以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云,張貴祥.基于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經濟發展研究——以京津冀為例[J].經濟與管理,2009(3):63-67.

[2]唐茂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構想與前景展望[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衛東.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綜述[J].商業時代,2013(26):136-138.

篇(3)

0引言

人力資源作為內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多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自確立人力資本理論以后,大多數學者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關系分析,整體而言,研究方向定為三項,其一,作為生產要素,將人力資源向生產函數內引進,進而對經濟增長狀況進行研究;其二,新經濟學影響下,通過企業理論,解釋企業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資源;其三,人力資源的實證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作用,進而對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1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況

1.1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況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近年來,區域經濟一體化一直都是經濟理論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區域,利用互相協作的同時進行經濟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簽訂經濟條款,在經濟層次形成一個整體,建立區域經濟聯合體。作為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區域市場一體化的過程,即由產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逐步深化為經濟政策的統一。經濟學家于1950年將其定義為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狀態或過程。也可理解為在多個經濟區域內,消除或削弱參與體間的貿易壁壘,使生產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動狀態發展。自上世紀90年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越來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動了國家、區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1.2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況

作為第一生產要素,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在經濟學和人本思想的指導下,利用多種管理形式有效運用組織內外具有關聯性的人力資源,以此滿足組織現階段及其后期發展需求,確保達成組織目標及實現組織與員工共同發展。招聘、培訓、績效等為人力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具體如圖1所示。通過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可協調人與事之間的關系,避免沖突、矛盾,將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做好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終達到組織目標。

2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

由理論角度分析,人力資源理論發展早期主要應用于微觀經濟學領域,認為對收入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為個人教育水平、工作經驗。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力資源逐步引入宏觀經濟學領域,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經濟增長理論背景下,人力資源理論研究又迎來了新。為此,針對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進行分析,1)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步調一致,才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合理化。人力資源是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影響因素,人力資本積累、空間結構配置合理化、制度規范化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條件,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可為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而言,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自然資源,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環境承載能力相互協調。且不得以犧牲自然資源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代價,要求經濟增長逐步由依賴物質資本轉變為人力資本,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人力資源積累可實現相關生產要素如資本等收益遞增。3)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選擇路徑。人力資本流動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區域經濟的經濟收斂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人力資源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資源,優選人力資本積累模式,將區域之間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縮小區域經濟差異,促進各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3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建議

3.1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高人力資源基本品質

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應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即有針對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結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為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必須提高人力資源投資利用率,轉變落后的發展扶持觀念,實現人與物有機結合的開發利用目標。也就是為達到各個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必須轉變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改善當地社會環境資源為出發點,將教育投資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增強農村扶持力度,為我國廣大農民謀福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時,在社會競爭愈加激勵的今天,針對社會成員再教育問題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視。要求以教育、培訓的方式將無形的人力資本逐步轉化為有形的物質資源,通過提高人們的各項素質,為自身、為企業、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3.2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1)優化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是指按照地區經濟發展規律、物質資本,以本地區人口與人力資源狀況為根本,通過調節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各項政策,如人口、勞動力等達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將地區經濟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人力資源地區配置必須根據當地經濟發展要求及現狀,適當增強人力資源的流動。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人力資源配置。作為一種經濟行為,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應嚴格按照經濟學理論出發,通過良好的待遇及優越的工作環境,增強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區人才流動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資源地區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護主義。避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人才,減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據城市自身發展合理引進人才。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引進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質型人才作為引進重點。2)優化人力資源部門配置。新部門、新行業的誕生及發展與投入大量勞動力、資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針對高新技術行業,人才配置應選取較高層次技術人員;對于產品生產工藝技術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人才配置選取一般層次人員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實際情況,要求根據產業結構變動及時調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優先發展行業、新型產業給予一定扶持及優惠,要求各個部門、行業必須及時、定期人力資源配置信息,實現人力資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確化。同時,根據各個地市人力資源要求,做好各項培訓工作,提高各類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質。3)優化人力資源企業配置。人力資源企業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換言之,就是實現人與崗位最優化,將最適合的人分配到最適合的崗位。保證人力資源充分結合物質資本才能實現最大價值作用發揮,才能為企業發展貢獻最大經濟效益,這也是人力資源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為此,針對當前高技術人才緊缺,無法充分發揮先進物質設備資源價值的現狀,企業必須根據自身條件、發展規劃、長遠目標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崗選人,人盡其才”,將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到崗位上,將人的潛能全面激發出來,進而為企業的高效運作提供人才保證。

4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綜合實力逐步增強,在世界上中國的經濟地位也越來越高。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缺陷,如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等問題。為平衡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重視“人”這一重要因素。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極為重要。必須遵循經濟學原理,對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進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情況及地區發展現狀,提出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高人力資源基本品質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建議,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篇(4)

[中圖分類號] F0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1-064-4

當今世界經濟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兩大潮流下并行不悖地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球涌現,已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區域經濟一體化指狹義上普遍認同的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以及經濟貨幣聯盟等形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內容廣泛深入,涵蓋的范圍大大擴展,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務貿易自由化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統一的競爭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共同的環境標準、勞工標準,甚至提出要具備共同的民主理念等。

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不僅反映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新特點,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極化曲折發展的新趨勢。在參與國際經濟的活動中,中國順勢而動,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布局,實施以自由貿易區為契機的發展戰略。阿拉伯世界是一個擁有22個國家、142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39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群體。50多年來,中阿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中阿關系的良好發展符合雙方的利益,而頻繁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將這一關系不斷提高到新水平。

在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開始進行調整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基于國際貿易固有的外向型特點,中阿經貿關系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經濟復蘇態勢的影響,中國經濟的率先復蘇和阿拉伯國家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有利于中阿經貿合作關系朝著更深層領域的拓展。阿拉伯國家作為中國的第貿易對象國,其經貿關系的發展取決于阿拉伯國家自身的供求關系市場和支付能力,以及中國所提供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在中阿之間的貿易往來中,阿拉伯國家實際上已成為集消費、勞動力、技術和資金為一體的綜合市場,這就為中阿經貿合作關系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中阿經貿關系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走向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阿拉伯世界對我國經貿發展愈顯重要,它不僅是我國進口能源的最大供應方,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市場和勞務市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經貿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從長期來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困難是暫時的,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前景廣闊。中阿間良好的政治關系和巨大的經濟互補性為雙方開展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當前阿拉伯國家普遍實行的工業化強國戰略,將為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機電設備、信息通訊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及物美價廉的紡織制品提供巨大而穩定的市場。

(一)中阿經貿論壇的成立和發展

國際和區域論壇不僅是全球流行的多邊對話、交流和智力碰撞形式,而且可以形成頗具規模的消費鏈條和低碳經濟。成功的大型論壇,不僅可以集納高端、專業和權威智力資源,為國計民生發展和內政外交決策提供方向性、趨勢性和全局性的判斷、預測和建議,而且能著實形成以會議服務、高檔消費和旅游觀光為核心的內需拉動,形成論壇GDP,改善經濟和就業結構,提高增長質量,實現以服務、旅游、貿易和文化產業為龍頭的產業升級,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阿經貿合作論壇的長期舉辦,必然會填補這一空白,并有望形成世界性論壇品牌。

2004年1月30日,中國外交部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在開羅發表聯合公報,宣布成立“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開羅召開,中國外交部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在開羅簽訂“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行動計劃”。在“行動計劃”中,雙方一致同意加強在貿易、投資、能源、科技、農業、環保、工程承包、勞務及其他項目合作;鼓勵雙方非官方機構在經濟、文化和社會領域開展合作;推動社會、文化和新聞等領域合作和互惠發展。自從中阿論壇成立以來,中阿互信互利關系進一步加深。

(二)中阿經貿合作的發展走向

篇(5)

一、研究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宏觀背景下,城市之間的競爭已不再僅僅表現為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越來越體現為以核心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競爭。中原城市群能否在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趨勢下,發揮整體優勢,集聚更多優勢資源,實現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事關河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而實現中原城市群大發展、大繁榮的關鍵,無疑是積極實施區域一體化發展。

2003 年7 月,在《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實施中心城市帶動、加快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戰略決策,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圍,中原城市群開始正式進入發展階段。2004 年 2 月,李成玉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建設,完成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建立中原城市群聯動發展機制。在省委、省政府密切關注與支持下中原城市群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城鄉呈現出快速發展新勢頭。2011年9月28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正式將其納入國家戰略,明確提出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為河南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二、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現狀分析

自2003年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提出實施以來,關于“一體化”問題的探索從未停止。在最近幾年,隨著中原城市群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綜合實力的提升,一體化也取得了一定的顯著成效,在經濟密度、可達性、輻射帶動等方面都優于中部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重要戰略支點。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中原城市群在一體化發展方面還有亟待解決的問題。

1.城市群一體化進程緩慢

中原城市群概念自提出至今,除了鄭汴一體化,幾條城際公交開通外,中原城市群似乎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進展。在一體化發展方面,中原城市群傳統的行政區經濟思維定式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層面各有反映,多種體制性、政策性和設施體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如信息資源共享、人才開發和流動、市場選擇制度、商業機會等還明顯落后于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2.城市間功能分工不明確

由于長期發展行政區經濟,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經濟相對自成體系,城市間產業互補性較弱,產業結構趨同現象嚴重,相關產業、同類工廠重復建設;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難以向其他城市提供服務和輻射作用。

3.中心城市鄭州首位度低,輻射帶動作用小

由于中原城市群中洛陽的各項指標都位居第二位,所以首位度的計算是把鄭州和洛陽兩市的指標作為研究對象。

2013年鄭州、洛陽兩市基本情況

[ 城市 \ 指標\&鄭州\& 洛陽\&人口(萬人)\&919.12\&688.5\&GDP(億元)\&5547.9\&3740.8\&工業完成增加值(億元)\&2857.7\&159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1788.2\&1257.7\&]

數據來源:《2013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洛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城市首位度是指用區域中最大城市與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來衡量城市規模分布狀況的指標。根據表中的數據,按照公式S=P1/P2(其中S為常數,P1為最大城市人口數,P2為第二位城市人口數),可以計算得到鄭州的城市首位度為1.33。按照位序-規模法則,兩城市指數的標準值應是2。比較后可以看出,鄭州的城市首位度不高,需要進一步增強人口聚集能力。 根據表中顯示的數據,按照計算城市首位度的原理和方法,同理可以得到鄭州在經濟領域首位度的情況。

①國民生產總值。通過計算可知鄭州在國民生產總值方面的首位度為1.50,低于兩城市指數為2的標準值,這說明鄭州的國民經濟總量在區域中的影響力還不夠。

②工業完成增加值。通過計算可知鄭州在工業完成增加值方面的首位度為1.79,低于兩城市指數為2的標準值,結合①可以看出,鄭州在工業增加值方面首位度不足,尤其是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上,要低于洛陽。綜合上面城市首位度和兩個經濟領域首位度的分析可以得出:鄭州在人口數量、GDP、工業增加值方面沒有與位于第二位的洛陽拉開距離,這會影響鄭州發揮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擴散作用。

三、中原城市群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格局的構建

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是加快由“區劃城市”向“經濟城市”轉變,協調城市功能分工,密切經濟聯系,促進要素整合,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支撐,實現優勢互補,合力推進。

1.發揮市場機制與政府引導的雙重作用

一方面,要將一體化的核心放在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完善市場機制上來,完善以生產要素市場為重點的資源配置機制,優化創業發展環境;另一方面,要優化政府行為,加強對一體化的協調、引導、推動。政府應當主動作為,把推動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提升產業競爭力作為城市群產業一體化的著力點,尤其要注重完善優勢區域的產業環境,強化市場與產業的互動、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體系。

2.提高中心城市鄭州的功能建設

一方面,以建設鄭東新區為契機,以建設特大型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強力擴張鄭州市人口及經濟規模。全面實施中心城區組團+滎陽、上街組團+中牟組團+航空港組團+花園口組團+衛星城(鞏義、登封、新鄭、新密四市)的組團式空間發展。堅持“共生城市”理念,明晰城區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加快新區建設,改造提升老城區,實現新老城區功能互補、協調發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鄭州市的比較優勢,重點抓好兩個中心和兩個基地建設:一是以中原國際物流園區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物流資源、物流設施、物流企業向園區集聚,努力把鄭州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二是以鄭州金融商務集聚區建設為重點,整合金融資源,推動金融機構集聚,壯大金融業整體規模,增強競爭力和輻射力,努力把鄭州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3.形成城市群內功能互補的城市體系

中原城市群九市支柱產業的差異性較大,幾乎不存在產業同構的問題。在中原城市群整合區域資源過程中,要努力協調要素整合、產業布局和促進資源共享,發展互動,打破自我發展、自求平銜的封閉格局,避免重復建設;加強在環保、資源開發、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協作和聯動,讓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市場對產業資源的真正優化配置,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城市體系。

4.注重圈層推進,重點突破

作為尚不發達的城市群,為了盡可能提高一體化的推進效率,中原城市群必須從最具備條件、最容易突破、最能產生帶動效應的領域入手,采取圈層式推進過程。

一是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化,為了降低城市群內部交易成本,在城市群內能同城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盡量做到同城化,借助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手段,形成綜合統一的交通、電力、郵政、信息等方便快捷的管理體系。

二是推進產業一體化,要在區域內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礎上,逐步強化提高城市群的空間集中度。積極促進各城市形成區域內集中度相對較高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城市群內以產業鏈為紐帶,形成配套、分工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城市群中每個城市前五位的支柱產業要盡量避免重復。

三是推進要素和產品市場一體化,要逐步消除市場歧視,在城市群內部形成統一的金融、技術、產權和勞動力市場,產品和生產要素在城市群內部之間自由流動。

四是推進城鄉一體化,要通過城鄉工商業在空間上的不斷集中,提高城鎮化水平,加快破除體制障礙,促使城鄉要素流動不受非經濟因素限制,形成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和文化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陸月娟.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J].社會科學家,2001(11): 21-23

[2]廉曉梅.論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J].東北亞論壇,2003(5): 18-20

[3]孫大斌.由產業發展趨勢探討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動力機制[J].國際經貿探索,2003(6):71-72

[4]吳曉霞.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互動[J].東北亞論壇,2004(5):94-96

篇(6)

3、我國外貿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研究

4、加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研究

5、我國出口加工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研究

6、我國外貿持續順差的原因因及對策

7、新形勢下我國外貿環境的新變化

8、河南省外貿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qdii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10、中部崛起與對外貿易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11、河南省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現狀和發展對策

12、我國國際貿易的環境效應分析

13、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問題思考

14、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5、新型貿易壁壘及我國的應對措施分析

16、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7、區域貿易安排對wto多邊貿易體制的貢獻與挑戰

18、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貿影響與對策

19、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的貿易效應分析

20、國際外包的發展現狀、模式及對策研究

21、當前區域經濟合作的特點和趨勢

22、貿易順差:通貨膨脹的誘因分析

23、歐盟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與啟示

24、標準貿易理論的發展與影響

25、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風險分析

26、產業集聚與跨國公司fdi區位選擇

27、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趨勢分析

28、美國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29、全球電子商務模式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分析

30、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31、河南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對策分析

32、河南發展外向型經濟優勢與對策研究

33、河南農產品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34、河南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35、河南對外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36、河南進口貿易的發展前景分析

37、外商直接投資對河南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

38、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升對策研究

39、試析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技術外溢效應

40、cepa對河南省外貿發展的影響

41、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

42、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困境

43、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對我國產業升級的作用分析

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韓經濟合作問題研究

45、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及前景

46、對外貿易與產業集聚研究:來自中國的證據

47、對外貿易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關系研究

48、基于比較優勢理論的河南省旅游服務貿易研究

49、加工貿易對中國經濟貢獻的實證研究

50、論fdi與中國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51、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影響分析

52、試析對外貿易與中國產業升級的關系

53、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方式探索

54、中印外貿發展戰略比較淺析

55、河南省跨國企業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

56、河南省出口農產品(食品)綠色營銷問題分析

57、中部地區對外貿易現狀及問題分析

58、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問題研究

59、我國進口貿易依存度提升問題研究

60、我國對外貿易協調機制構建問題研究

61、國際技術貿易壁壘的新特點及對我國的影響

62、西方對華出口貿易限制的新動向研究

63、我國通貨緊縮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64、我國貿易救濟問題研究

65、涉外經濟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機制及路徑研究

66、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出現的新問題及對策

67、中國農產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

68、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研究

69、國際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70、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途徑

71、勞工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72、中小企業國際營銷策略分析

73、國際營銷發展的新趨勢研究

74、試析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國際營銷定價關系

75、我國企業國際營銷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76、淺析中美經貿關系

77、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78、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效益和水平

79、對外開放戰略與中部崛起

80、試論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81、試論日本泡沫經濟對我國的啟示

82、論最優貨幣區理論的現實意義和約束條件

83、通貨膨脹的國際傳導機制及約束條件

84、我國資本外逃的經濟影響及對策分析

85、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方向及其現實可行性

86、論當代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87、論戰略產業保護理論的發展及其現實意義

88、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89、論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約束條件

90、論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91、論中美貿易逆差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

92、論中美貿易摩擦的表現、成因及其對策

93、論跨國公司轉移作價的方法及其防范措施

94、論跨國兼并與國際壟斷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95、論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模式的調整

96、我國出口商品市場結構調整研究

97、論我國科技興貿戰略的實施

篇(7)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也積極參與到國際合作與國際貿易中,并和周邊國家形成了多個各具特色的經濟聯盟或經濟圈。如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上海合作組織以及東北亞經濟圈。這些經濟聯盟與經濟圈之間的經濟合作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國內外學者也越來越關注區域經濟合作理論的研究。區域經濟合作理論屬于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的范疇,所以,本文著重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理論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理論,并將概念界定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疇內。

二、國外學者的研究現狀

1.“金融抑制論”、“金融深化論”和“金融創新論”。這些理論認為欠發達地區的資金短缺是因為“金融壓抑”帶來的融資渠道堵塞與資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條件下進行金融創新才能緩解資金短缺問題。這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有區別的區域金融政策,從金融政策、金融組織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進金融市場一體化。

2.金融約束論。赫爾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經濟學家認為,金融約束論是介于金融抑制與金融自由化之間的、并且比它們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約束論認為,對于發展中區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種有差別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競爭性制度更能促進地區發展。

三、國內學者的研究現狀

篇(8)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51-0038-01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范圍來看,區域間的產業轉移已成為國家或地區間合作的一種趨勢。作為我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產業轉移是實現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一種方式。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地方政府本身既是重要的推動力量又是一體化發展需要進一步改革的對象,如何正確界定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鍵環節所在。無論從京津冀復雜的政府關系出發,還是從產業轉移的必要性出發,研究京津冀產業轉移中政府作用和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載體是區域產業一體化(葉堂林,2011),也就是區域內的產業實現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狀態。魏后凱(2005)從產業轉移效應入手,認為產業轉移的實質問題是企業在空間范圍上的擴大和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陳紅兒(2001)認為,產業轉移不論是對轉出地還是對轉入地來說,都會為它們帶來經濟發展的動力。劉修軍(2009)認為,產業轉移能夠有效地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國內對于產業轉移理論和實證等多方面的研究對推動產業轉移理論的進步和發展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同時也為本文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指導。本文主要是從產業經濟學學科層面總結京津冀一體化中推動產業轉移的政府作用,政府定位等問題,提出政府推進產業轉移的建議。

1京津冀產業發展環境及政府作用機制

1.1京津冀產業發展現狀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國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地域相連、文化相近,同屬一個經濟區,是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區、工業區、港口區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近年來,京津目前產業結構偏重資源型和重型化,并在經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些產業從根本上說與京津資源和環境特點不相適應,并對資源供給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理論和現實中可以發現,京津的一些產業出現了正加速向河北轉移的趨勢。

京津冀實施產業轉移具有可行性。京津冀三省市有各自的要素優勢,京津擁有強大的經濟技術實力,河北省農業和勞動力資源豐富,與京津形成良好的互補性。從空間上,京津冀三省市地域聯系緊密,交通設施齊全網絡發達;其次,從社會文化上來看,京津冀三省市文化交流頻繁,具有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工業企業可以跨區域進行投資;再次,從區域發展政策上來看,京津冀各區域政府正試圖打破因經濟發展不平衡和行政區劃差異所造成的彼此之間思想和體制障礙,主動制定規劃并達成共識,互相開放市場,構建合理有序的競爭發展環境。

北京提出建設知識型加服務型區域,金融、保險、旅游、文化等高端服務業,如今,北京的服務業已經占到經濟的77%;天津也已經發展成為上千萬人口的城市,服務型資源得到充分發揮,服務業在整個經濟比重里也逐漸上升,逾50%;10 年前的河北,基本屬于資源裝置型工業,隨著北京逐漸退出一般的制造業,其中包括部分的高端制造,加上天津因為土地資源有限而無法接收的制造業,河北也已經走向資源深加工的產業結構。

1.2政府干預京津冀產業轉移的依據

京津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增長極,是北方的經濟發展中心,對整個華北地區經濟增長有很大的輻射作用,但是京津冀區域發展并不平衡,甚至,隨著京津產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它們與河北的經濟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京津冀地區由于存在不合理的經濟梯度,大城市處于絕對優勢,其他城市不能很好地銜接,城鄉之間二元結構明顯,導致產業帶動能力差。

由于地區資源稟賦差異等因素,京津在傳統第二、三產業方面已經失去優勢,而對于技術密集度比較高的第二產業及金融業、文化產業等新興第三產業有比較優勢,而河北省第二產業中勞動密集型行業)(多為傳統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京津冀還沒有形成明顯的產業鏈,如果京津的產業出現大規模的轉移,而新興產業又沒有及時培育發展起來,那么,這種產業轉移將有可能導致京津經濟的衰退,產業競爭力也將隨之下降;北京作為“龍頭”城市,對環渤海地區有很強的輻射作用,聚合功能卻明顯不足,大量從這一地區抽取資源與資金,卻沒有反哺區域經濟;京津兩大都市比肩而立,產業結構非常類似,經濟競爭的動機強烈而開展互補性合作的動機很低;對河北省而言,產業轉移也并非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京津冀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三省市經濟差距的縮小,都需要加快當下的產業轉移以使京津特別是北京有更大的空間迎取國際產業的注入,從而為河北省帶來更多經濟技術的發展機會。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干預有利于加快產業轉移步伐,維護區域經濟安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1.3政府在京津冀產業轉移中的作用方式和表現

在中國這樣的經濟轉型時期,由于計劃體制的慣性影響,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再加上我國財政分權改革形成的地方利益沖突,地方政府在推動市場化的制度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差異,從而在經濟市場化中也表現出了不同的行為方式,各級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經常對經濟發展進行合適或不合適的干預。

1.3.1產業轉移中的政府作用的主要方式

一般包括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兩種方式,前者包括直接投資和行政干預,后者包括政策誘導和法律規范。

1.3.2在京津冀產業轉移中政府作用的主要表現

①彌補市場失靈,規劃引導產業轉移方向。②協調地方政府利益、維護區域的經濟安全。③政策誘導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④營造產業轉移環境,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實踐證明,通過政府作用促進產業轉移承接,是實現經濟發展、縮短差距的重要工具。

2政府推進產業轉移的建議

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和環渤海經濟圈中心,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對于促進該區域本身開發開放水平和環渤海區域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發展全局都有重要的決定意義,政府在產業區域轉移中要發揮組織、領導、協調、服務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產業區域轉移環境,利用優勢地區的空間資源,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與行業發展規劃,有效指導產業轉移承接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政府行為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經濟中心必先為市場中心,增長極的經濟增長有賴于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打破地方行政力量對經濟的不適當的干預和對市場機制的扭曲作用,通過恰當的制度設計促使地方政府行為真正適應市場化進程,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實現區域市場的融合和發展,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的運作環境,實現產業轉移的可持續性。

其次,轉出地與轉入地政府之間實現雙贏。為了更好地實施區域產業轉移戰略,必須加強轉出地政府與承接地政府之間的合作。雙方要實現互利共贏,全面制定落實京津冀地區產業協調發展規劃,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構建京津冀的區域產業鏈的關鍵是要建立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京津冀地區人才、信息、技術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應注重發揮創新在區域產業發展中的協調作用。

參考文獻:

[1]葉堂林.“十二五”期間京津冀區域產業升級與整合研究[J].開發研究,2011(1):23-26.

[2]魏后凱.北京工業發展優勢、戰略定位及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研究[R].北京: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委托項目研究報告,2005.

篇(9)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鄭州為中心,以洛陽為副中心,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地區性城市為節點構成的緊密聯系圈。發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自身的發展。中原城市群是我國中部地區城鎮最為密集的地區,城市布局呈集聚型,構成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最基本的空間優勢。當然中原城市群發展的背景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看:

1、 歷史文化背景

1.1、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充分說明了河南的歷史文化在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1.2、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河南是龍的故鄉,倉頡造字在河南,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制定規范書寫“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著名的活字印刷術也發明于河南,河南是中華姓氏的搖籃,此外,河南自古以來是農業、商業、科技、思想文化、醫學等起源、發展和弘揚地。

1.3、河南歷史文化悠久,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數量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城市起源早、曾經發展輝煌,擁有城市發展的根基和經驗,因此中原城市群的發展也是具有歷史和經驗雙方面的可行性。

2、經濟社會背景

2.1、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河南擁有16.7萬平方千米土地,全省常住人口為94023567人,居全國第三位(根據《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2942.68億元,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河南的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的態勢初步形成。

2.2、中原城市群的經濟發展優勢

通過資料分析發現,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創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項經濟指標均優于其他區域。中原城市群憑借區位優勢和要素集聚效應,不僅發展速度高于其他經濟區,而且在產業升級、城市化等方面,具有繼續領跑全省的實力和潛力。

3、區位背景

3.1、區域位置優勢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的北部,地處全國的經濟地理中心是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中樞地區,也是全國現代陸路交通和通信樞紐之一[1]。區域內部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一個半小時通達的交通網絡,具備了一體化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3.2、交通設施優勢

交通便利,鐵路、高速公路均呈網絡狀,鄭州、洛陽機場是省內最重要的民用機場,其中鄭州新鄭機場是全國五大航空門站之一。因此,中原城市群鐵路、公路、民航的交通運輸體系已基本形成,綜合運輸網絡初具規模,這為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交通基礎設施。

3.3、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

資源豐富,區域內礦產資源豐富,煤炭、鐵礦石、鋁土礦、鉬礦等儲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冶金、化工、機械、建材、食品、輕紡等產業為支撐的工業格局和較為健全的商貿、金融、會展、物流、信息等第三產業體系,產業的互補性和集群效益逐漸顯現。

3.4、科研技術優勢

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擁有顯著的科研技術力量支撐,保證中原城市群發展和創新過程將會有借高校、科研院的人才和科研之勢的堅實基礎。

4、理論背景

4.1、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但國內外對經濟一體化尚無統一定義。有人將區域經濟一體化定義為:地緣相鄰或相近的國家或地區集團,為了獲得最大利益,組合成為更大規模的經濟集團或共同體,其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斷的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城市群形成的過程,也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也需要城市群來作為依托。

4.2、 城市引力場理論

劉易斯.芒福德對城市引力場的定義是城市作為一個封閉型容器的本質功能是將各種社會成分集中起來,并為它們提供一個封閉的場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城市群的發展過程可以理解為一個中心城市作為一個引力場,逐步的對周圍的城市“磁化”,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自身的發展的一個過程。

4.3、城市群理論

1961年,曾任牛津大學地理學學院主任的地理學家戈特曼在《城市群:美國城市化的東北部海岸》中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這是對以“國際化大都市”與“世界級城市群”為中心的都市化進程的正式命名[2]。在中國,自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后,一些有條件的區域和省市開始規劃和實施城市群的發展。地處中部的河南省在該理論的指導下于2003年7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戰略構想。旨在通過該戰略打造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產業集聚、城鎮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構架,確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空間輪廓,進而拉動河南全省經濟快速發展。

4.4、城市群的發展模式

從國內外各大城市群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主要有兩大發展模式:一是核心城市帶動的城市群發展模式;一是多中心齊頭并進的城市群發展模式。

根據河南省經濟空間結構現狀,總體上應該采取不平衡發展模式,即核心城市帶動的城市群發展模式,經濟空間結構調控模式總體上為中心一模式。在中心區,培育以鄭州市為中心,包括開封、洛陽、焦作、新鄉、許昌、平頂山、漯河在內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對內發展成為全省具有強凝聚力和輻射力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對外發展成為河南省對外聯系的平臺,參與國內外競爭,成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及中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資源輸出的樞紐和核心區域之一。

參考文獻:

篇(10)

具體而言,FTA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自由貿易協定,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經濟體之間設定自由貿易安排;二是指根據此類協定建立的自由貿易區,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彼此之間在實質上取消關稅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而組成的關稅區域。FTA 是區域貿易協定的最主要形式,在向世貿組織通告的并且目前正在運行的所有區域貿易協定(RTA)中,自由貿易協定占大多數。因此,也可以說FTA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形式。FTA主要包括特惠貿易區、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等。自由貿易區是通向更高層次一體化和深度整合的一個必然階段。現有的大多數FTA都是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后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之后締結的。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截至2006年12月,向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的RTA總數已達368個,其中已生效的有215個。如果考慮到已生效但未通報的、已簽署但未生效的、目前正在談判的、目前處于磋商階段的RTA,按照時間安排,到2010年將有約400個RTA生效。其中,90%以上是FTA和區域性的貿易協定,而關稅同盟總數還不到10%。

二、全球FTA的發展趨勢及影響

首先,隨著FTA的迅速發展,全球正在逐步整合形成歐洲、美洲和東亞三大貿易集團。歐洲的FTA以歐盟(EU)和歐洲自由貿易聯合體(EFTA)為主要軸心,歐盟是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它計劃在2010年以前與北非及中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組合。美洲的FTA以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最具影響力,目前正在朝著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的方向努力。東亞地區的FTA以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進展最快,目前 10+1 已達成協議,擬在10年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此外,日本、韓國與東盟雙邊自由貿易區也在談判建設之中,東亞地區的市場整合已基本完成,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

其次,跨區域的雙邊或多邊FTA層出不窮。近年來,隨著FTA的發展,已逐漸打破地域限制,一些國家和貿易集團紛紛開始尋求同有密切貿易或政治關系、重大貿易利益的跨區域國家和貿易集團建立雙邊的或多邊的自由貿易區。例如,歐盟與地中海國家、北美自由貿易區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和自由貿易區廣泛開展建立各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區;美國同韓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也都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第三,FTA的形式和內容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雙邊或多邊的FTA雖然以貨物和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為中心,但在許多情況下FTA所涵蓋的范圍和所確定的貿易管理體制已經遠遠超越現行多邊貿易體制的規則。許多FTA已不滿足于實現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而是更加強調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近年來FTA內容還包括了許多敏感領域的多種內容,以最大限度地保證FTA的有效實施。

第四,全球FTA發展逐漸轉向以簽訂雙邊的國家或地區協定為主。目前除少數區域內的FTA外,大多數FTA都是兩國間或一個國家與一個經濟聯合組織間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談判、協商、意向中的FTA,大多數都是雙邊性質的。經濟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簽署雙邊FTA也逐步增多,簽署雙邊FTA的基礎不一定是經濟水平相近,雙方經濟存在互補性就行。而且FTA的簽署不僅重視世界高端市場,同時關注向資源及勞動力密集國家的滲透;不但注重自身發展,同時注意相互促進,使區域內的各經濟體逐步走向均衡發展。

全球FTA發展趨勢所產生的影響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建立FTA作為其對外經貿政策的核心和重點,甚至將區域貿易自由化作為比多邊貿易自由化更加優先的目標,一些傳統上倚重多邊貿易自由化的國家也紛紛加入到區域貿易自由化進程中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通過FTA可以使本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國際地位得到相應的提高。對發達國家而言,通過不斷發展FTA才能保持其原有的國際地位。全球FTA發展的結果必然會縮小各國之間的差距,促使各方力量趨于均衡,從而導致新的經濟和貿易格局的形成。

三、中國加快實施FTA戰略與中國跨國企業成長

FTA戰略已經成為世界區域經濟合作的潮流,中國應順應潮流,加快實施FTA戰略。對外,除了能更好地樹立大國形象,積極參與全球和地區事務,提升自己在地區和國際合作中的地位之外,還可以通過加強區域內部經濟聯系來促進政治關系的穩定,這樣不但可以保證與周邊各國政治關系的穩定,也可以促進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在更廣泛領域被承認。對內而言,加快實施FTA戰略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長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中國企業的快速成長,要求中國加快實施FTA戰略,為企業跨國經營創造條件。改革開放伊始,由于中國多數企業技術落后,資金缺乏,經濟發展緩慢,對外開放戰略的重點主要是“引進來”。從企業角度來看,許多跨國公司的不斷涌入,使中國企業處于國內市場國際化與國際市場國內化融為一體的激烈競爭環境中,“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促使企業只有不斷提高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中國企業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長,許多企業已有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積累,具備了跨國經營的能力和實力。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部分行業國內市場的日漸飽和促使企業必須走出去,尋求更大的市場。由于FTA的內容擴大,與更多的國家或地區締結FTA意味著企業對外投資就能夠獲得更多國家的優惠政策和更少的進入障礙,更有利于吸引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加快我國對外開放戰略重點由“引進來”向“走出去”轉變。

另一方面,加快實施FTA戰略可以促進中國跨國企業的快速成長。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改革開放已初見成效。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中國許多跨國企業還無法與其他大的跨國公司相抗衡,仍需不斷發展。通過與其他國家建立FTA,企業在東道國面臨的障礙將會極大地減少,同時獲得更多的優惠條件和更多的投資機會,可以在更廣泛的區域內獲得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商品能夠在更廣闊的市場低壁壘或無壁壘地銷售,從而減小企業遭受各種貿易壁壘的可能性,本國企業由于成本降低、市場擴大、獲得規模效應而不斷發展壯大。

四、中國應對FTA蓬勃發展的戰略和措施

經過多年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的實踐,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戰略思想,其總體戰略可簡單概括為:立足周邊,放眼全球。即從周邊國家開始,首先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政治互信,不斷提升區域市場區位優勢,為擴大區域經濟合作范圍提供基礎。然后再有步驟、有層次、有重點地打破空間限制,逐步發展同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間的經貿合作,同時輔以雙邊FTA為突破口向多邊推進,使周邊與非周邊地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協同發展,以此促進全球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的形成。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決定是出于雙方加強睦鄰合作的政治意愿,更是出于雙方經濟聯系不斷深化的需要,以及對當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積極響應,而且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意義遠遠超過經濟意義,因為它將為我國建立一個周邊地區穩定、經濟長期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從經濟利益而言,如果區域內部包括發達國家,對整個區域經濟效益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是有積極效應的。創建自由貿易區,把發達國家作為我們的談判對象,并成為成員,將有助于提高整個區域的國際競爭力。

(二)盡早推動兩岸四地FTA形成,并迅速推進合作方式深化發展。

作為政治大國和經濟大國,無論是從全球戰略還是地區戰略的角度,中國都需要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香港、澳門、臺灣是中國的三個單獨關稅區,又是互為重要的貿易與投資伙伴。兩岸四地建立自由貿易區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受經濟利益所驅動的不可阻擋的潮流。但是隨著兩岸經濟一體化的深化發展以及國際經濟環境和格局的變動,兩岸四地自發形成的經濟融合正在呼喚兩岸高層次的制度安排以為其持續深化發展提供保障。因此,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制定適當的制度安排,推動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是兩岸四地最現實的選擇。

(三)先易后難,逐步推進FTA由周邊到非周邊、由雙邊到多邊的發展模式。

根據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態勢,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預見,中日、中歐、中美的FTA最難達成,其中尤以中美FTA為甚。因此,可以采取先立足周邊,建立與周邊發展中關稅主體間的FTA,然后逐步形成由周邊到非周邊,由雙邊向多邊,由發展中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推進的發展模式。與周邊關稅主體簽署FTA的主要意義在于,便利周邊貿易和投資,為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提供基礎;與非周邊關稅主體簽署FTA的主要意義在于,開拓關鍵產業出口市場,穩固戰略性經貿關系,獲得多樣化FTA經驗。同時,與發展中經濟體簽署FTA有利于與發展水平相近的伙伴深化合作,有利于穩定我國某些關鍵資源的進口供應;與發達經濟體簽署FTA則有利于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企業與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上一篇: 商品經濟價值規律 下一篇: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先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