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7:05: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發展新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45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08-0192-01
2014年,首次以新常態來描述中國經濟后,經濟新常態這個概念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總體向好,但過去30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積累的風險開始慢慢地凸顯和釋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不斷放緩,人們放棄了追求高速的增長,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本質。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并未發生改變,反而會觸發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力,使社會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
“新常態”本來是一個經濟術語,起源于美國,用以描述國際金融危機后經濟恢復的緩慢過程。后來中國學者用“新常態”來形容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于是“新常態”在中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點。
1.1 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經濟總量仍相當可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年平均增長率達9.5%,其中,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增長率平均高達11.2%。進入“十二五”以來,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愈發的明顯,2011年的經濟增長率為9.3%,2012年、2013年均為7.7%,2014年經濟增長率下降到7.4%,為1990年來的最低增速,但2014年經濟總量達到63萬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
1.2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消費成為需求結構的主體。2011年,我國工業占GDP比重為46.8%,第三產業43.1%;到了2014年,工業占GDP比重下降為42.6%,服務業比重卻上升到48.2%。服務業總產值不單從比重上超過了工業,而且增長速度上超過了工業,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從需求結構上看,投資率明顯下降,消費率明顯上升,2014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51.2%,成為需求層面上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1.3 中國經濟從粗放型增長向創新型驅動轉變,經濟增長更具有可持續性
基于人們對“碧水藍天”的渴望和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那些依靠資源和環境發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已不再適應社會的潮流,必將由節能環保、高勞動生產率、高科技創新的企業所替代。
2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為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應努力抓住以下幾點機遇。
2.1 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機遇
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和服務業就業占總就業的比重均逐年增加,成了中國第一大就業體,已經代替制造業成為現代經濟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同時,互聯網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春天,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雙十一”交易額達到571.12億元比2013年的362億元增長了57.7%。可見,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中小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
2.2 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擴大市場空間的機遇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為54.77%,仍有6億多人生活在農村,與美國81.28%、日本92.49%的城鎮化率相差甚大。根據以往的經驗,城鎮化每提高1%,可拉動投資增長約3.7%,拉動消費增長約1.8%。所以,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潛力和空間是巨大的,新型城鎮化應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一起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2.3 加快產品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機遇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凸顯,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過去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發展模式已不能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一些國外制造業紛紛從中國市場轉移,也反過來督促了中國企業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唯一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和“人才紅利”,不斷改革創新,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增強企業在經濟新常態時代下的市場競爭力。
2.4 促進對外出口貿易發展的機遇
進入2014以來,人民幣匯率一反前些年來一直穩步升值的趨勢,出現了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人民幣貶值使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具有優勢,競爭力也增強,所以利潤率也會上升,這有助于提高中國外貿企業的出口量,緩解多年來由于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國出口企業帶來的沖擊,由拉動外需進而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主要參考文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87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1
1 新形勢下勞動經濟呈現的特征
在當前的經濟新形勢下,我國勞動經濟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與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 “人口紅利”向“人才t利”轉變
“人口紅利”指的是憑借較多的勞動力數量、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及較高的中青年勞動力比重等,為社會經濟發展形成巨大推力。“人才紅利”指的是利用較高技術、能力的人才,來代替以往投入的大量勞動力來獲得同等或更高的經濟效益。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口紅利”效應的支持,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用工成本的逐漸增加,以往的“人口紅利”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需要了。為此,我國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逐漸將以往“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勞動力市場更加注重對人才的培養與利用,充分釋放“人才紅利”的優勢與作用。
1.2 由“被動就業”轉向“主動創業”
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掀起了新時期的又一次創業浪潮。最能體現這一轉變特征的就是一方面國家出臺了相關創業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近年來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很多高校開始在專業教育中增加關于創業教育的內容,這表明當前國家積極鼓勵人才創業,并且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也在逐漸加強。從整體的就業形勢來看,“被動就業”轉向“主動就業”也是近年來勞動經濟市場的潛在趨勢。
1.3 從“國內勞動”向“國際勞動”轉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快推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區域內經濟發展更添活力。在加上“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我國勞動市場選擇范圍更加廣闊,促使勞動市場逐漸由“國內勞動”向“國際勞動”轉變。
1.4 就業環境更加公平
據調查顯示,我國以往的勞動力市場中長期存在著一些就業歧視觀念與行為,如性別歧視、地域歧視、學歷背景歧視、相貌歧視及年齡歧視等,這些就業歧視對大部分就業者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而隨著近年來勞動保護法的不斷完善、勞動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等,促使勞動市場逐步消除就業歧視,加快了打造公平就業環境的進程。就勞動市場整體發展形勢來看,當前的就業環境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1.5 勞動關系更加平等
在以往的勞動就業形式中,人們普遍認為雇傭者與勞動者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而隨著近年來勞動經濟形式的轉變,勞動者逐漸由“打工者”的角色轉變為“合作者”。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總體來說,在新形勢下我國勞動經濟主要特征是勞動經濟結構在不斷地優化升級,勞動力市場更有活力、勞動理念更加開放、勞動領域更加廣闊、勞動關系更加和諧。
2 新形勢下促進勞動經濟發展的幾點設想
以上主要從勞動力市場、勞動領域、勞動關系、勞動分工及勞動理念等方面分析了當前新時期勞動經濟呈現的特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供需、勞動分工、勞動關系等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因此,分析研究如何促進勞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對勞動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1 持續擴大勞務輸出
從當前勞動經濟表現的特征來看,國際市場的開放給勞動者更大的選擇機會,也給我國產業發展帶來極大的空間。在此形勢下,我國應改變以往傳統的勞動就業模式,主動開展勞務輸出,拓展國際勞務合作、擴大國際勞務市場;引導和鼓勵勞動者向經濟技術發達的地區輸出,緩解就業壓力。同時鼓勵他們學習這些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經營理念方法及營銷策略等,也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
2.2 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制度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法律制度這一基礎保障,并且要在發展中不斷地完善。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形式及不同的執法狀況,梳理分析新形勢下勞動法律、法規及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并提出對策,完善相對應的法律制度。例如:從當前的勞動關系來說,勞動者與雇傭者的關系較以往更為平等,但勞動就業歧視及勞動合同不規范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從勞動力培訓來說,對失業人員再就業起了相當的作用,但是從培訓面來看還不夠普及。因此,不斷地完善與勞動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尤為重要。
2.3 國家加大對創業就業的支持力度
面對當前社會越來越多的創業情況,國家要給予足夠的資助與扶持,以鼓勵創業就業帶動經濟增長。一方面,要在政策措施上為創業者提供一定的創業貸款資助與創業風險保障,讓勞動者可以放心大膽地創業就業,以此來提升我國勞動經濟市場的活力與發展力;另一方面,國家要進一步加大對創業就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提升勞動者的勞動技能與勞動價值,使勞動者更好地適應“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趨勢。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氣候變化的加劇,環境監管要求日趨嚴格,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發電資源數量不斷增加,智能電網概念應運而生,其目標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容許綠色可再生能源順利接入電網,提高電力系統的能源轉換和傳輸效率,確保供電質量和更高的可靠性。智能電網通常具有如下特點:自愈和自適應;安全穩定和可靠;兼容性;經濟協調,優質高效;與用戶友好互動。其中自愈和自適應是要求可以實時掌控電網運行狀態,在盡量少的人為干預下實現快速隔離故障、自我恢復,避免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對繼電保護系統而言,就要求其能夠自動適應一次系統因分布式能源接入而出現的多變的運行方式,更要求繼電保護系統自身出現隱藏故障時也能做到自診斷及自愈,以避免連鎖故障的發生。
1智能電網二次繼保的特征
1.1數字化
與傳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相比,智能(數字化)變電站的測量輸入信號和斷路器控制信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體現在傳統電磁式的電壓/電流互感器、斷路器被電子式互感器和智能開關所代替。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大多是采用羅格夫斯基線圈將一次大電流轉換為二次弱電壓的模擬信號,并經過高壓側信號處理變為數字量經光纖通道傳送給合并單元;而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特別是高電壓等級的互感器,大多是采用電容式分壓技術將一次高電壓轉換為二次低電壓的模擬信號,然后基于相同原理,經信號處理后到合并單元。
1.2網絡化
基于合并單元的測量信號數字傳輸和基于智能斷路器控制信號的數字傳輸為變電站的信息共享提供基礎。當然就目前保護配置要求,同一間隔的保護裝置和合并單元采用點對點的直采模式,而不同間隔的保護裝置則可以采用基于SV(Sampled Values)網的網采模式。智能斷路器與保護裝置間既可以采用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網絡通信也可以采用點對點通信。相比較基于電纜的傳統變電站通信網絡,智能(數字化)變電站采用光纖通信,并建立了基于數字量傳輸的SV 網和GOOSE 網的變電站過程層網絡,實現了通信平臺的網絡化。
1.3標準化
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對自動化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變電站中各種IED 的管理以及設備間的互聯就需要一種通用的通信方式來實現。IEC61850 提出了一種公共的通信標準,通過對設備的一系列規范化,使其通信交換過程處于一種標準化的輸入/輸出中,實現了系統的無縫連接。這種信息標準規范直接克服了來自不同廠家的智能電子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問題。結合通信平臺的網絡化技術,統一標準信息的應用也使得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和控制裝置真正能夠達到協同互操作的目的。
1.4廣域化
隨著電力系統調度光纖通信網絡的大規模建設,光纖通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廣域通信中。目前,我國高壓系統站間通信基本上采用基于OPGW 或ADSS的光纖通信,并采用SDH 環網制式,已形成以光纖通信為主、結合載波、微波等方式的電力系統通信骨干網絡,而基于光纖通信的WAMS 工程應用也為廣域通信系統的構建提供技術支持。
2 繼電保護發展趨勢
2.1安穩及自動化裝置性能
現行的電網廣域監測系統網絡運用在智能電網中,不僅使整個電網的共享信息的自我保護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使其具備緊急控制功能。因此,智能電網可以利用已建成的網絡,提高敏感性能不強的后備保護的速動性,并使安全的自動設備改變現有的動作設置原則,使其更快速動,降低故障對電網的沖擊。甚至使很多保護的動作時間都變得更高效可靠。安穩及自動化裝置在可靠判斷系統故障后,以最快的速度的按動作設置出口,隔離故障,并避免更大的惡性事故如發電網崩潰等的出現。
2.2網絡化的二次繼保的在線整定
智電變電站的在實現了網絡化、準確化后,實現了智能設備與維護人員的互動能力,具備在線整定功能。對二次繼保而言,網絡準確化的變電站的改變有三個:一個是數據的傳輸,各種的電氣量控制信息從原來的二次電纜改為了光纖電纜及網線通道;二是數據的采集,由于共享數據網的存在,所轄系統的相關設備元件的電氣量二次繼保定值都可在線采集;三是在線整定,對于開放在線整定權限的二次繼保設備可以遠程整定,如調度可以遠程報退線路的軟壓板,系統運行方式改變時可以遠程修改定值。
3 總結
智能電網的建設是電力系統的一次重要變革,是電網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智能電網系統而言,繼電保護裝置就像是促使其正常工作的保障。不及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解決產生的故障;還能夠通過裝置迅速的對電力系統元件中產生故障進行及時的反映,以實現電力系統發生的各種故障的迅速與正確的隔離,以實現大面積地區停電事故的避免,確保電力系統安全和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一、基本概念界定
現代信息服務業主要是指以計算機及其網絡為載體,以電子商務為模式,直接從事信息的采集、加工與傳遞,并以信息服務產品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各種行業。現代信息服務業連接信息設備制造業用戶,對社會生產與消費的帶動作用大,產業關聯度高,目前已經成為信息產業中發展速度最快、技術創新最活躍、增值效益最大的一個產業。
除非特別說明,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服務業,僅指現代信息服務業。
二、北京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現代信息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首都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自2000年國務院18號文件和2002年國信辦47號文件以來,北京高度重視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十五”期間,北京市現代信息服務業步入了優化、整合和發展的新階段,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傳輸服務業日趨成熟,系統集成和軟件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信息資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北京市信息服務業總量規模持續增長,對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逐步提高。2010年北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達1242.2億元,同比增長16.5%,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總額達39.83億美元。現在北京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在第三產業中位居第三,僅次于金融、批發與零售業。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有效地推進了首都現代化進程。
(一)北京市信息化建設現狀
1.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全國領先。根據CNNIC的調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北京市上網用戶人數為802萬,占全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的4.3%,其上網用戶普及率居全國首位。北京市上網計算機數位居全國第四,共有寬帶用戶數108.8萬戶,占全部互聯網用戶數的14.8%,發展勢頭良好。北京市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移動電話普及率和域名注冊數量等均居全國首位。北京市電信普遍服務水平比較高,2008年北京市已通固定電話行政村的比重已經達到99.99%,北京市移動已覆蓋行政村比例已經達到90.90%,均遠遠高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首都地區信息化水平總指數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2.北京市上網工程基本完成,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首都之窗網站群由164個分網站組成,通過政策法規、政府公告、辦事指南、審批程序及政府招標等信息,為政府與企業、公眾地溝通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市政府門戶網站日均訪問人次為30000次。
3.信息產業繼續保持第一支柱產業地位。2010年北京信息產業實現增加總值約1242.2億元,占首都GDP約9%。企業信息化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投入不斷增加,提高了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8.2%的企業與電子數據交換網絡連接;9.8%的企業與銀行大額實施支付系統連接。
4.法規標準建設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北京市地方政府規章有兩部明確規范信息化內容規章。規范性文件數以千計,其中明確的涉及信息化的內容的文件近20件。2009年,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制定完成了《北京市信息服務業統計分類標準》。
(二)信息服務業在北京的發展
信息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首都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特別是通過筆者于2009年在北京的“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實際經歷深刻感受到北京市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并以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核心,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依托信息服務業帶動第三產業和首都經濟的整體發展。就以筆者工作過的公司為例,對鋼鐵行業所掌握的信息資源極為豐富,上至鋼鐵業的上游――原料動態、供貨商的供貨行情,下至極為敏感的下游需求市場都是在最短的時間能獲得第一手的信息資料,國內外的鋼鐵信息也應有盡有,并可借助旗下英文網站(省略)詳細了解國際信息并與世界知名鋼廠和貿易商交流合作。通過便捷的信息傳輸服務可以在同一時間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的所有員工聚集在一起,交流和互換信息,每天及時掌握不同地區的最新行業動態,更新公布信息并以此輔助不同類型企業和政府進行決策,當然還有研究中心(MRI)洞察與剖析,《鋼市動態與分析》(周刊)、《我的鋼鐵網研究報告》(月刊)、《MysteelWeekly》、《MysteelDaily》等系列研究產品面向客戶和市場,以此來為廣大客戶提供與此相關的最為全面和最為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筆者了解到的北京市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情況:
1.信息傳輸服務業。信息傳輸服務業包括電信傳輸服務、互聯網傳輸服務、廣播電視傳輸服務和衛星傳輸服務。北京市的信息傳輸服務業中以電信傳輸服務居主體地位。近幾年,北京市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在良好的經濟發展大環境中,北京市電信行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勢頭。與全國電信行業的發展水平相比較,北京市的很多發展指標都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發展水平,固定電話普及率和移動電話普及率一直名列全國第一。北京還以占全國3%的電話用戶數創造了占全國5%以上的電信收入,成為中國電信行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呈現出電信業務收入穩步增長、網絡通信能力持續增強、通信消費支出逐年增加、業務結構變化明顯,業務發展日趨多元化等特點。
2.北京市廣播電視傳輸服務業發展現狀。近年來,北京市廣播電視傳輸服務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隨著社會進步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各種公開信息出版物如雨后春筍般倍出,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北京作為首批33個有線數字電視試點城市,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試點小區的建成對于進一步大力開展有線數字廣播影視業務,推動有線電視數字化發展進程,加快北京市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步伐,建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運營新模式、管理新機制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北京2010年末有線電視用戶達到439.9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為90%。
3.IT服務業。北京是中國的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中關村科技園區是中國高科技產業園區的代表,全市聚集了國內外眾多知名IT企業。對于追求個性時尚的年輕人來說,在選取購買數碼產品時中關村因憑借較為集中的選擇、較為迅速的產品更新和較為實惠的價格成為華北地區的首選之地。下面是筆者對北京地區軟件業的一些了解:
(1)北京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占全國三分之一。2010年,北京軟件產業基地保持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425億元,同比增長28.8%。“十一五”期間,北京軟件產業基地軟件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9%(見圖1)。
(2)軟件出口增長迅猛。重點發展對日軟件外包,積極開拓歐美出口市場,軟件出口增長迅猛;建設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匯聚軟件出口資源。
(3)北京軟件企業占全國總量三分之一,軟件企業做大做強趨勢明顯。“十一五”期間,北京軟件產業基地的企業持續做大做強,2010年,北京軟件產業基地經認定的軟件企業累計達3588家,收入億元以上企業達到340余家,10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40家,上市企業累計達到90多家(見圖2)。
(4)軟件人才方面北京對全國貢獻率為50%。北京軟件產業基地從業人員達到35.4萬人,同比增長14.2%。“十一五”期間,北京軟件產業基地從業人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4%(見圖3)。
北京市軟件及其服務業目前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尚存在一些問題:軟件企業規模偏小;企業間的競爭集中在軟件產業價值鏈低端,利潤率不高;注重開發國內低端市場,忽視國際化能力的提高等問題;競爭層面臨國外、國內其他省市,特別是深圳、上海和大連等城市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等問題。
4.信息資源產業。當前,信息資源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共同構成支撐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體系。信息資源產業是指基于數字化、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利用信息資源和其他相關資源,開發、創作、分發、包裝和銷售信息產品及服務的產業,主要由數字內容產業、信息咨詢業和市場調查業等構成,并以數字內容產業為主體。北京市發展信息資源產業,具有天然的強大優勢。因為北京擁有100多家科研機構和50多家知名院校,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知識優勢和信息資源,全國大部分行業機構的總部都設在北京,更使北京成為全國最大的信息集散中心。信息資源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無污染、低耗能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非常符合北京市作為資源短缺城市的經濟發展要求。目前,北京市已在信息資源產業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無論從信息傳輸服務業、系統集成和軟件業、互聯網信息服務業等細分領域都較為發達,市場參與者眾多,其中不乏在各細分領域中的領導企業。如國內最大的ISP服務商之一263、三大門戶網站中的搜狐、新浪,電子商務網站中的當當,網絡教育中的新東方在線等。如今,信息資源產業已經成為北京信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北京市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所面臨的挑戰
盡管北京市的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在全國居領先地位,但通過筆者的工作經歷了解到其發展過程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信息服務業發展不均衡,IT服務業與信息資源產業企業規模相對偏小,缺乏國際競爭力。目前,北京市的絕大多數信息服務業企業員工人數都不到100人,其中11-20人的占17.7%,21-30人的占11.7%,71-100人的占14.4%,超過500人以上的企業僅占5.3%。有15.5%的企業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經營收入在100萬元以下的占到單位總數的22.0%。如此小的資金投入、人員投入和經營規模很難參與國際競爭,特別是在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的今天更顯得北京市信息服務業單位規模的偏小和競爭力的薄弱。
2.信息服務水平低,信息服務資源的發展速度相對滯后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目前,我們的信息服務業處于起步階段,可利用的信息資源比較匱乏,缺乏相應的信息資源建設。在北京市的信息服務企業中,高水平的信息服務機構很少,企業之間信息流通不暢,對外提供和的信息重復較多,信息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不強,部分信息中摻雜較多的虛假成分,信息的總體利用率較低。
3.信息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資源共享程度低。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點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前傳統的服務模式將向網絡化電子信息服務轉變。目前,我國真正能輻射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可用數據庫只占總數的6%;而且我國的數據庫業本來就不發達,總數還不到世界的1%。北京四大基礎數據庫尚未建設完成,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由于傳統信息服務業在體制上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規劃,重復建設,資源共享性差。
4.信息市場尚未建立,市場開拓力度差。目前,信息服務多數仍停留在為本系統、本行業、本地區服務的基礎上,對社會其他用戶的需求缺乏研究,也導致缺乏開拓市場的能力;信息服務處于封閉、半封閉的狀態中,無法形成具有一定服務對象、服務特色和有競爭實力的信息市場。
(四)發展北京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戰略措施
1.加強信息服務業戰略規劃,規范并培育信息服務市場。北京市在制定和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應將信息服務業擺在突出的戰略地位,并制定信息服務業的專項規劃。在政策上實行重點傾斜,用財政、信貸、稅收等經濟手段保證信息服務業的優先發展。在資金使用上,重點扶持中小企業,信息服務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很大的比重,而這些中小企業具有高投資、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必須有良好的風險投資結構與之相匹配,所以要進一步完善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體系。對軟件開發、數據庫維護、信息網絡經營、信息加工處理和咨詢服務等新興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政府在財稅政策上應給予特殊優惠。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息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鼓勵和允許上市公司以資產重組和增發新股方式進入信息服務業。在信息服務業的整個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建立起有序的競爭機制,規范市場秩序,使相關企業在競爭中成長,提供種類繁多的信息服務,以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扶持信息服務業的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2.提升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水平,保持全國信息傳輸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北京市在信息通信領域的優勢地位。通過構建公開、公正、透明的信息傳輸服務市場監管體系,實施寬帶化和三網融合的技術路線,擴大信息傳輸服務業的經濟總量和發展規模,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充分利用現有無線資源,引導運營商等企業多渠道、多方式投資建設覆蓋全市的寬帶無線網絡,建設天地一體的城市寬帶網;繼續建設光纖主干網、市區二級干線網和區縣二級干線網、市區接入網改造和郊區縣節點進村的建設任務。
3.加快信息服務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大現代信息服務業規模。加速推進傳統信息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培育大型信息服務業集團,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格局。支持和鼓勵外包服務,大力培育信息咨詢、工程監理、系統維護、數據存儲、測評認證等專業服務業態。引導信息服務企業聯合與重組,向集團化、規模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創建服務品牌。加速現代信息服務業多元化的發展步伐。堅持有償信息服務與免費信息服務相結合;信息服務同科研、生產,同技術、工業、商業等廣泛結合。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北京市軟件和系統集成產業優勢,培育專業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為傳統產業改造提供技術支撐和優質服務。積極培育數據處理和數據庫服務、網絡教育、數字電視和移動增值業務等新興信息服務業態,以適應北京市信息服務市場不同層面的需求,并成為北京市未來的經濟增長點。
4.進一步完善信息服務業法規體系,不斷增強信息資源的公益性和商業性開發與利用能力。信息服務業法規體系的核心是要完善和規范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在信息服務業中,企業的競爭力主要依賴于無形資產的積累,特別是知識產權。政府應當從嚴處理企業間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以保護信息服務市場的公正與誠信。盡快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法,豐富社會信息資源,推動信息資源的公益性與商業性開發和利用,從而帶動信息服務業以至整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
三、結束語
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學是地處海淀區東南部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的基本條件在海淀區中小學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學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外地務工子弟在學生中占比例較高,尤其是初中占到整體比例的50%;中青年教師比較多,占總比例的73.7%,這是優勢也是不足。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學校用于教學的計算機超出北京市辦學條件要求,已經實現“班班通”;教師用計算機人手一臺;教師用筆記本人手一臺;教師用平板電腦人手一臺,3G上網;學校擁有校園網絡辦公系統、CMIS系統、電子檔案系統、家校互動平臺、點播直播系統、錄播系統等。
學校信息化發展核心特征
1.信息化支持下的發展性評價
在海淀區教育信息中心的引領和指導下,以改進和引入新的評價工具為突破口,逐步在教學中引入“發展性評價”思想,堅持“評價應當發生于正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從評價活動中獲得的信息可以用于促進教學過程”的評價理念,提升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學習。學校引進了教室中的互動反饋技術,隨著互動反饋技術的持續使用,逐步生成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數據資源,積累了大量教學資源。對于發展性評價工具的實踐,以網絡閱卷為評價工具,收集學生作業、測驗和考試數據,將數據寫入數據庫,供任課教師統計、分析、研究學生學習情況并改進教學。
2.以信息化為主要途徑幫助教師專業化發展
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學中青年教師比較多,這是優勢也是不足。首先,我校中青年教師人數眾多,中青年教師樂于接受信息技術等新事物,而且對信息技術的領悟也比較快,新的技術、設備和系統我們的教師都能夠很快、很好地掌握。其次,信息技術作為新興技術、發展趨勢的代表,可供發掘的領域很多,比較容易引起關注,爭取科研立項,,能給中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結合學校的特點和信息中心領導給出的建議,學校以信息化作為主要途徑幫助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2009年到2011年在信息化方面的著力發展,我校中青年教師的信息素養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高。
學校信息化發展運作模式
1.信息化建設從實際出發,以保障學校信息化基礎應用
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學在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時首先是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校長的直接領導下組建學校信息化發展和管理隊伍,設計和規劃學校信息化的建設方向和大體框架,并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從經費和實際需求角度考慮,借助海淀區教育信息技術領先發展的優勢,依據設計分步驟實施,確保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平臺的基礎建設,滿足學校日常教學和管理的基本應用需求。
2.根據學校的自身特點,發展信息化特色
在海淀區信息中心的引領下,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學在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最為突出,可以歸納為“全員課題化,以課題研究推動信息技術應用——研究型的學校信息化運作方式”。學校通過選擇能夠與當前科研熱點結合、科研骨干比較感興趣的、大部分教師能夠參與和使用的應用系統,確定研究主題,申報科研課題,并將學校的中青年教師編入課題組,根據教師特點和興趣安排科研任務。例如,通過引進互動反饋技術,結合本校的信息化發展和教育教學要求,改進了現在使用的“電子檔案系統”以及學習性(發展性)評價工具“網絡閱卷系統”。
3.滿足基礎需求,突出學校特色
滿足基礎需求,突出學校特色的學校信息化建設方式為學校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首先,豐富了教師的理論基礎,促進了教師間教學方法以及學生間學習方法的分享,并發展出一套獨有的“科研帶動模式”——由校內學歷較高的教師進行相關理論梳理,并在校內共享,引領其他教師開展研究,撰寫論文并投稿參加比賽。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是信息系統的應用者,教師是研究者。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對于提高研究質量、提升教師研究水平作用顯著。其次,信息化系統(“電子檔案系統”和“網絡閱卷系統”)的使用,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經驗總結、交流,促進了系統改進和教學反思。
問題與反思
學校信息化發展在抗震加固期間一度出現停滯,限制了學校信息化建設持續穩步的發展步伐,影響了信息化相關項目的運行和使用效果,因此,在學校信息化建設中穩定持續的資金投入和學校領導的關注是信息化持續發展的保障。
核心特征
學校通過對國內外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技術發展趨勢的分析,明確建設的數字化校園是在一定的標準和規范約束下的、開放式的、可持續發展的、符合技術趨勢的、人性化并且安全高效的綜合信息化服務體系。第一,數字化校園具備一站式登錄的功能,各個應用平臺之間不再是信息孤島的存在方式,而是底層數字徹底打通的單點登錄方式;第二,網絡實現了全面覆蓋,不僅是基礎硬件環境的部署,還包括深層次的物聯網技術的實現,最終達到了人與物、物與物的互通。第三,信息化資源的云處理,基本可以做到按需分配信息化資源,提高了硬件資源的有效利用。第四,實現了信息化數據的安全性。第五,通過各種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降低了學校日常工作的綜合成本。
運作模式
1.以教師自錄課為主體的教研和教師專業成長系統
學校所有教室均安裝了教師自錄課系統,教師可以隨時錄制自己的課堂教學實況,并上傳到教師的個人空間和教研組的教研空間。在個人空間可以分享教學資料、教學設計、課件、教學反思、案例、故事、論文等。教師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方式對教學資源進行梳理,并將所積累的知識信息進行重新加工組合,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庫,并與其他教師互相分享。全體師生共建共享的考試中心是學校學生學業質量的保障,師生可以分享復習資料,交流考試心得,提問與答疑,發表評論,查詢試卷分析等。平臺教學資源庫的產生全部由教師自由上傳貢獻,教師們既是資源庫的建設者,也是享有者。運用“豆瓣小站”的設計思想與頁面布局,形成以教研組或備課組為單位的教研社區,教師可以在這里查看同事們的課堂實錄、備課動態與內容,分享各類資源或素材,還可利用社區的功能進行分工協作式的集體備課,不同的教師負責不同的內容素材,形成一整套教研組內部的教學資源庫。
2.以班級文化建設和主題教育為主題的德育系統
把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以文化社區的形式呈現出來,體現校園文化內涵。例如,針對運動會、文藝匯演等,可創建學校、年級的文化社區,學生可將文字新聞、文字評論、心情日志、說說、精彩照片與視頻自由地在這里。把學校開設的各種興趣課程或選修課程以知識社區的形式展現,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渴望,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學生可以在這里查看同學的學習動態,進行分享、評論、提問、解答、討論,發圖片,發視頻,發資料等。班級空間的創建,有利于樹立班級形象,帶動班集體的各項建設,并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動態,促進家校互動。
3.以生涯規劃為主線的學生成長平臺
建立學生個人空間引領學生規劃人生。通過平臺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了解職業信息,尋找職業榜樣,確定職業目標;了解大學信息,選擇專業方向,規劃人生。學生利用自己的個人空間可以記錄成長經歷、上傳自己的照片與視頻,記錄生活感悟,展示作文、繪畫、書法、手工作品,展示考試的試卷,獲得的獎狀證書,關注其他同學、教師的動態與大家溝通交流。應用和參與學校教學資源庫和知識社區,可改變學習方式,掌握協作式學習的策略,學會互幫互助,探索討論。通過多樣化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加入知識社區的學習、學生個人空間的使用和對社區的參與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能力,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運用Portal技術,實現辦公信息化
Portal技術的應用,為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更好的體驗。協同工作系統使辦公流程清晰、規范、可控,可以保留流程,有據可查,消除不必要的流程和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無紙化辦公,實現辦公自動化,代替大量手工操作,解放人的創造性,使每個人責任清晰,提高執行力;不同的流程和表單可以同步、共享、交叉、分流、合流,實現協同辦公;工作透明化,推動執行,自我促進完成;提升自信,釋放活力,以先進的辦公方式促進教職員工素質的提升。教師發展評價系統可幫助學校開展經常性的教師評價,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并且內置豐富的指標庫,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指明方向。選課、排課系統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程介紹和簡便的選擇方式,便于更好地服務學生。另外,系統具備強大的存儲功能,可形成教師評價成績檔案,促進教師提升自我。學情分析系統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對數據資源分析、挖掘、組織,實現了對學情質量及時有效的監控、診斷和反饋。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從“舊常態”向“新常態”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深度調整期,我國的工業經濟整體處于工業結構高級化、工業增速下行的情況。為了更好地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在維持經濟穩定的基礎上突破傳統工業發展模式,國家要加強對新常態下工業經濟運行特征的分析,積極探索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對策。
一、新常態下我國工業經濟的運行特征
1.工業經濟增速放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然而近些年來,我國工業經濟的增速卻明顯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工業企業的經濟增長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不過盡管工業經濟增速下滑,其總體趨勢仍然較為平穩。
2.產業結構升級加快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2014年,造成我國工業經濟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電力、采礦業和燃氣等生產和供應產值的下滑,而這些重工業產業的下滑正是因為我國工業經濟目前正處在轉型的階段。當前,我國能源結構正在向更加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城市中的燃氣設施日益完善,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也開始進入市場并飛速發展,這些都表明了我國工業產業結構的升級速度正逐步加快。
二、新常態下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對策探析
1.繼續刺激市場需求
首先,國家要在保證投資效益的基礎上,加大投資的力度,促進投資平穩較快發展。投資效益可以分為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經濟效益僅僅體現了企業方面的成果,而綜合效益還涉及對社會長遠發展的綜合影響,關系我國的民生穩定和社會穩定問題。目前我國還有許多地區存在產業不平衡的問題,這些地方的設備落后,工業經濟發展緩慢。所以,國家必須加大對民生項目的投資,同時還要把控好投資的步伐,避免因集中投資而產生經濟急速發展的不穩定現象。其次,國家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工業發展和資源配置上的作用,減少對房地產行業的干預,并且取消限房令等制度,實現消費者的自由購買。同時,國家還要改變土地的出讓方式,增加公共土地的供給,使房地產行業朝著積極健康的市場方向發展。最后,國家要制定積極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降低我國進口關稅,鼓勵國內的高新技術產品、高加工度產品進行出口貿易,鼓勵中間產品進口。積極的進出口貿易政策能夠為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機制,避免貿易爭端,從而提高我國工業企業競爭力,促進工業經濟發展。
2.持續引導轉型升級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常態下工業經濟的發展,國家要持續引導工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首先,國家要鼓勵工業企業創新。企業創新能給企業和國家經濟帶來巨大的活力,能夠迅速提高整個工業行業的技術水平,為工業轉型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其次,國家要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數量多少是決定一個國家工業結構是否先進的重要標準,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與其他產業產生乘數效應,加快工業經濟的整體發展步伐。國家在發展知識密集型企業時不能僅僅專注于高端技術企業,而是更多的從要素結構升級的角度出發,主動承接跨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轉移,促進國內具有發展潛力的低、中端知識密集型產業取得發展。最后,國家還要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將信息消費培養成市場新的經濟增長點,并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和發展。
3.改革體制機制,實現配置優化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體制機制是影響其工業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體制機制的優化能夠更好地促進工業煥發活力,催生更強的發展動力。對此,國家應該加快對工業經濟的體制改革,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首先,國家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動國有企業在股份制、公司制和國企股權結構方面的優化,實現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的優勢互補,促進雙方共贏發展,進而提高工業產業的經濟發展水平。其次,國家要積極促進壟斷行業的改革,在工業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供給不足和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我國的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同時一些壟斷行業的供給無法進一步保障,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對此,國家應該以宏觀調控為手段,將一些資源從產能過剩的行業轉移到供給不足的壟斷行業,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三、結語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時代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催生了一種嶄新的經濟業態――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這幾年的“大熱”,出現了Uber、Airbnb、滴滴等一系列基于實物共享、知識共享之類的互聯網公司,2016年的ofo、摩拜單車讓人眼前一亮。共享經濟在住宿空間、交通出行方面顯示巨大優越性,在教育資源共享到車位共享、社區服務共享等等方面打開想象空間。
共享經濟是指以閑置資源使用權的暫時轉移而獲得某種收益為目的一種新經濟模式。基本模式:閑置資源+共享平臺+眾人分享。這種經濟模式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顛覆和變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發展理念。共享經濟符合新經濟理念,與傳統經濟發展和商業模式比較,共享經濟具有六大創新特征。
1.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 用戶是經過商業組織而獲得產品或服務,商家以實體產品或服務進行營銷。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這種傳統中介的依附,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商家也無須擁有實體商店和商品,與傳統的酒店業、汽車租賃業不同,這些共享經濟平臺公司并不直接擁有固定資產,而是通過撮合交易,獲得傭金。正如李開復所說“世界最大的出租車提供者沒有車,最大的零售者沒有庫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沒有房產”。
2.精準快捷的交易方式
傳統市場經濟模式下,消費者被動地接受商家所給出的商品信息,信息傳播深受限制。而在互聯網共享平臺上,商家和消費者可以分享商品信息或者需求信息,通過信息交互、系統撮合,需求的匹配,實現供需匹配,實現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接。這大大縮短了交易流程,拓展了商家和消費者選擇空間,擴大了交易范圍。其優點是快速、精準、便捷、高效。與傳統經濟下的交易相比,共享經濟由于共享平臺上的供求雙方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了供給和需求雙方的交易成本,這不僅體現在金錢成本上,還體現在時間成本上。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的效用價值。
3.分享資源的消費方式
一個資產本質上包括四個最基本的權利,即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傳統意義上的獨享時代,這四個權是高度統一的。共享經濟的特點是:所有權本身沒有發生轉移,而使用權發生了臨時性轉移。魍車南費理念是商品的使用權建立在資源所有權上,消費者購買某商品之后才能對商品進行支配。共享經濟下,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對商品的使用權,而不在乎是否對某商品具有所有權,特別是對于一些投入較高并且使用頻次增加并不會大幅度地增加折舊速度的商品更是如此。“不求擁有,但求使用”,共享經濟實現了從傳統的“購買―消費”模式到“租用―消費”模式的轉變。共享經濟鼓勵資源在更多的使用者之間共享,充分利用閑置資產和碎片化時間,對原有的價值進行充分釋放。美國《時代周刊》2011年將共享經濟為代表的“協同消費”評選為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意之一。
4.靈活彈性的工作方式
共享經濟改變了傳統的固定時間從事固定工作的工作模式,具有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地點,充分利用閑散時間,是對個人的碎片化時間的有效整合。你是一個滴滴司機,但同時也可以是一個教師、程序員、打字員。在共享經濟環境下,工作的方式、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及擅長領域來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做什么樣的事情。
5.低碳環保的綠色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是對閑置資源的重復交易和高效利用,可以大大減少人類對資源的占用和環境的破壞。如果地球上的60億人都以工業革命時期的生活方式生活,那么地球這個生命支撐系統將會崩潰。共享經濟為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創立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的部分是過剩產能。滴滴、摩拜可以減少公路上的汽車數量,從而大大減少尾氣排放量和道路擁堵壓力。據測算若一輛汽車用于分享,那么將會減少8-9輛汽車的銷售。據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 《2014年移動出行白皮書》調查顯示,隨著專車移動出行服務的快速發展,我國2015年減少了1000萬輛私家車上路行駛,城市日平均擁堵時間比2014年下降 28.1% 。
總而言之,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閑置物品、多余生產能力的分享,節約社會資源,實現了閑置資源的有效配置,釋放增長潛能,符合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開復.《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勢不可擋的共享金融》.網易財經.http://,2016.1.12日.
中圖分類號:F01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731(2012)04—0010—04
一、紅利變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供給約束
為了研究紅利變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供給約束,我們有必要研究各種紅利空間的變化給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同時對需要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所處階段進行準確判斷,并概括總結該階段的新特征。
根據西方發展經濟學家對經濟發展階段的研究,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標準觀點分為三類:(1)結構主義觀點。認為經濟發展的本質是生產結構的變動,通過設置結構性指標體系劃分經濟發展的階段,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羅斯托。(2)總量主義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過程最終是一個總量擴張的過程。因此,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的方法是采用諸如人均GDP等總量指標。代表人物是西蒙·庫茲涅茨。(3)綜合主義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標準不應該是唯一的,而是若干指標的綜合。代表人物是井村干男。另外,關于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的內容因劃分的階段數不同,各階段的順序和名稱也不盡相同,分為三階段論、四階段論、五階段論和六階段論。而中國正處于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和經濟結構變化的總體擴張狀態,長期看來,宏觀經濟發展已經逐步由利用外生經濟機會向利用內生經濟機會轉變,為了對這個經濟發展階段進行準確界定,本文依據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經濟總量標準、經濟結構標準、制度水平標準和創新水平標準,構建了一組指標體系來衡量經濟發展階段的特征見表1。
通過計算指標的權重系數來計算經濟發展度,其中經濟發展度的計算公式為:
根據權重計算出各年的經濟發展度并進行階段劃分得到結論:我國目前處于工業化逐漸成熟、開始邁進工業化高級階段和經濟穩定增長階段。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特征:第一,當前經濟發展具有“雙重制度變遷”的特征,一方面完成由貧窮落后向富裕狀態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加速實現傳統工業化的同時迎接信息化時代工業化的挑戰;第二,產業結構、城鄉結構、消費結構、需求結構等的調整成為新階段經濟發展的主題;第三,以知識為基礎的相關產業均呈現明顯的規模報酬遞增現象;第四,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加強;第五,經濟發展中短期需求因素的作用在下降,而長期供給因素的作用在進一步提升。
在目前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背景下,中國體制轉軌紅利、投資紅利、人口紅利、資源紅利、外資紅利和外貿紅利等六大紅利變化對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新要求。這些紅利空間的變化分析表明我國目前處在紅利變化的大背景下,而且紅利的增加或減少都是經濟發展至特定階段的產物,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變化的紅利會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生更新的要求,一些紅利的消退也為新紅利空間的創造提供了現實條件。
紅利變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呈現經濟結構變化速度快、物價波動不穩定的局面,又由于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雙重制度變遷”“結構調整”等特征。這些特征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面臨著一系列供給約束:第一,生產技術滯后造成技術供給缺乏,技術供給可以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質量,從而約束經濟增長質量,不僅表現為高技術、人力資本投資的滯后,還嚴重表現在食品安全、環境衛生等領域,因此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技術創新的要求迫在眉睫;第二,生產要素的供給約束,包括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電力供應緊張、部分行業勞動力缺乏等;國家統計局2011年《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顯示,超過30歲的農民工比例高達61%,其中41—50歲占比24.7%,50歲以上農民工占14.3%。勞動力供應年齡結構的變化,是導致十年民工荒的原因。制造業和服務業最需要的是年輕農民工,而勞動力蓄水池中絕大部分是中老年農民工。第三,制度供給缺乏導致生產效率低下,規模報酬遞增的經濟效益不能完全發揮;第四,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供給約束,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帶來經濟的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在資源環境問題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供給約束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技術創新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1]。
1 農業技術創新特征
農業技術創新包括農業科學創新,創新成果的生產、推廣,以及對從事農業人員的培訓、銷售等內容。農業技術創新是一個全方位農業設計過程,可以理解為農業經濟創新,因為農業經濟與農業科技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和相互完善的關系,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業技術創新,而農業技術的創新又能為農業經濟帶來收入。農業技術創新包含著新技術創造、認識和掌握以及新技術應用、轉移和傳播,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先進的由科研人員、相關行業、相關部門組成的完整系統,各要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其協調性決定了新的農業技術從產生到傳播應用的周期,各要素間的關系越協調,這個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術是主體
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等內容,可以應用到農業科技創新中來。生物技術當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將人們需要的各種農作物特性保留下來,將不需要的隱藏或者剔除,經過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種具有抗性更強,產量很高、營養更豐富、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袁隆平培育高產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對不同品種的水稻進行雜交,獲取起其中優點最多的品種進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進行推廣種植。美國科研人員將血紅蛋白基因轉移到玉米當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種的高產能力,還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質含量。生物技術在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特別是其基因工程,對農業技術創新有著強力推動作用。
1.2 周期長
農業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具有較長周期。農業技術創新,比如植物新品種選育,既需要一定時間來實現篩選,新品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自然環境,因此農業技術創新具有周期長的特征。
1.3 非理論性
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常通過電腦進行虛擬技術方案實施,比如進行植物新品種種植后產量等數據的搜集。由于現實環境的復雜性,新的技術或品種在電腦模擬中表現出的優秀能力可能在實際種植中因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降低。所以,農業技術創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論性。
1.4 必須具備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是一項新的農業技術能夠生存下來所必須具備的特性之一,也是農業技術創新的核心與基本要求。農業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表現在:資源利用可持續性,農業技術創新須以生產力提高、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為基礎,力求實現技術創新對環境無污染,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可持續發展創新理念,農業科技創新須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應達到無公害、對食用者身體無影響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視為合格的農業技術創新。
2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我國農業技術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2]。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缺少強力的科技技術支撐,我國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也相對較弱,即便有了好的創意也沒有相應的技術來實現。早在20世紀,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總值和勞動生產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總值也只是增長了一倍而已,這其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2.2 單產水平低
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夠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較為分散,土地單產能力較低。土地單產水平低的不僅體現在農作物種植上,經濟作物上也表現明顯。
3 總結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特征和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生產較發達國家還相對落后,只有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支撐,才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