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6:16: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技創新行業現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技查新的主要主體就是信息服務機構,其發展應用基礎是科技信息資源,研究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研究,在此基礎上提供新穎的科技項目等公開文獻為銜接方式,主要是一種查證服務型工作。能夠在專家評價科技項目的同時為其提供更為系統客觀的文獻檢索,能夠真正的提高專家的評價準確性。
科技查新的主要主體就是信息服務機構,其發展應用基礎是科技信息資源,研究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研究,在此基礎上提供新穎的科技項目等公開文獻為銜接方式,主要是一種查證服務型工作。能夠在專家評價科技項目的同時為其提供更為系統客觀的文獻檢索,能夠真正的提高專家的評價準確性。
科技查新咨詢機構眾所周知就是擁有科技查新業務方面規定資質的一種咨詢機構,主要是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對此類機構進行資格審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科技發展迅猛,各類創新主體逐步深入研究和關注科技查新領域,各類大專院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開始重視科技查新咨詢的功能。科技查新咨詢越來越被更多人認可和推崇,逐步成為一個熱門行業。在需求增大的同時也推動創新的發展進程,科技信息咨詢一改傳統的單一查新工作,開始向科技信息咨詢體系完整化方向發展,以科技情報的市場調研、專利的咨詢和分析、競爭情報以及科技政策為主要的指導,逐步擴大業務范圍。與此同時在在地域分布上也是逐步在各級省市建立,科技查新咨詢機構的總體數目正在逐年增加。伴隨著機構數量的增多,如何實現各級查新咨詢機構的規范有效管理成為了各級政府管理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面對如此眾多龐雜,跨學科的不同查新機構,如何實現科學的規范化統一管理已經成為目前的首要問題。
專業素質的良莠不齊也是查新行業管理體制無法實現規范統一的重要原因,在專業知識方面,查新人員面臨著種類繁多,涉及范圍極廣的各類不同查新項目,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學術水平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提高勢必會影響查新工作的質量,隨著科技和學術領域信息的不斷更新和進步,如何快速掌握陌生專業的不同課題實質和內容要點對于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困難,很可能出現信息偏差,理解失誤,漏檢誤檢等問題,這都會影響查新結論的準確性和查新資料的參考價值。這些對于查新行業實現管理科學規范都極為不利,亟待解決。
二、查新行業管理制度建議
(一)政府部門參與管理
以省內的科技查新機構管理為分析案例,科技建立起專業委員會,或者以行業協會的形式來對省內的各級別不同領域查新機構進行統一規范化管理,制定統一的行業準則和行業要求,以此方法來達到整體提高科技查新咨詢機構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在規范的管理基礎上逐步實現服務擴大化,實現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科技查新咨詢工作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科研主體申報科技以及科研主體課程鑒定的時候,由科技查新咨詢機構出具專業的查新報告,提高科研管理部門的項目審核科學性和專業性,這份科研查新報告使政府實現科學決策的首要關鍵,查新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查新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如何,從而實現有價值的審核項目的順利實施,實現國家科技資金的高效利用,也防止政府忽視有意義的科技研究課題,實現對其有效的國家資金支持,從而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科技查新工作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工作性質都離不開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門,只有實現科學管理和政府宏觀調控的配合才能實現科技查新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各級科技查新機構參與管理
為了給各個學科的科研工作人員提供高質量的準確科研信息,科技查新行業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深度知識儲備和廣泛的學科涉獵,對于新興學科和技術具有敏感的洞察和理解能力。最近幾年來,地方性特色領域科研查新咨詢機構不斷增加,由此對于傳統的單一評價標準就完全不適用了,所以對科技查新員的素質和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管理應該實現參與的基礎上提出管理的意見,只有各級科技查新機構積極參與到行業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審核中,才能保證制度的實際運行達到實效,建立起科學權威的評審標準。從而避免出現外行人員脫離實際的管理規定或者不切實際的政策要求和考評制度,從實踐中挖掘真理,從而為科技查新工作人員構建良好的發展和學習空間。
(三)建立健全的查新人員考核制度
根據人員的資質差異和能力不同,只有建立起從業資質級別評定和專業的資質評定制度才能健全查新行業的人員管理制度。為查新行業人員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提供良好的人員基礎。查新人員要嚴格執行掛牌上崗制度,實現人員素質透明,用戶可自主選擇查新人員。由此采取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可以實現人員質量的保障和人員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從傳統的一般參考咨詢類服務向深入特色化服務轉變的同時,要求服務人員從查新的課題和內容入手,針對性的分析所需內容,通過學科和專業特色等不同角度全面評定。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要求的就是有重點領域硬實力的專業性科技人才,對于查新人員更是如此,查新機構無論是專業性較強的還是綜合性較強的,都應該培養查新人員在單一學科的深入研究,和專業性的突出優勢,從而保證查新結果的高質量和專業性,建立健全查新人員專業領域考核與資質評定,從而保證人員高素質的基礎上,推動查新市場健康發展。
三、結語
我國的查新行業近幾年發展迅速,管理制度的規范和統一是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充分分析我國科技查新管理制度現狀的基礎上發現,只有規范查新從業資質的審核與評定,同時規范查新人員管理才能引領查新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高行業信譽,真正實現科技查新在國家科技管理中的重要決策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1科技查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提
科技查新是一項集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于一體的信息咨詢工作,是運用手工檢索及計算機檢索等手段,對某一領域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對比分析,對待查的科研立項或科研成果或專題、專利發明的新穎性做出基于文獻對比性結論的過程。目前,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研究已經成為科研創新的重要領域。因此,在科研課題申報中,即便是某一領域專家學者也不一定對所有科研信息做到全面的深入了解,可能會對特殊領域中的某些特殊課題的現狀把握不夠而做出主觀性的判斷。科技查新是科研創新獲得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一份高質量的查新報告可以提供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未研究的空白點。科技查新既可以為科研立項提供客觀依據,避免低水平、重復性研究,又可以為科技成果的鑒定、轉化等提供科學參考。同時,科技查新還可為科技人員進行科研創新提供可靠而豐富的信息,使科研人員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用于科學研究。如設立在河南中醫學院的河南省科技查新站擁有如SCI、Pubmed、SpringLink,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等綜合及醫學數據庫上百種,通過開展科技查新服務,已經為學校乃至省內的中醫藥類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科技查新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取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查新作為科研創新的重要前提,在科研創新中起著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1.2 科研創新對科技查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科研創新更是尤為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查新在科研創新體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在大數據、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科學研究的分類呈現精細化發展,數據存儲量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從而導致信息資源的獲取難度明顯加大。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中尋找有用的信息進行知識積累,并從中尋找空白點和創新點進行科研創新,是擺在科技查新人員面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與此同時,科技查新工作也暴露出的問題諸如服務服務意思和理念不強,缺乏競爭和市場化運作機制,查新數據資源不足、信息分析能力不高,服務內容分單一等都嚴重制約了科研創新的發展。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科研創新對科技查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科技查新工作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提高科技査新質量。
2.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查新的現狀
截至2015年初,由國家科技部、衛生部以及教育部批準認定的查新機構,加上各級行政部門認定的查新機構已接近400家。科技查新工作得到了國家科研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科技人員的廣泛認可,科技查新用戶群在不斷地擴大。科技查新為科研課題的立項、科技成果的轉化、專家評審等提供了客觀依據,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有力支撐了科研創新的發展。科技查新工作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科技查新數據庫資源不斷地完善,科技查新工作越來越規范,科技查新的質量也越來越高。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科技查新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個多行業、多維度的行業格局,步入了良好的健康發展軌道。但與此同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科研活動呈現出新的特點和發展要求,面對類型多、動態化、價值密度低的海量大數據信息,科技查新工作也面臨了一些困難和問題,有待改進與開拓發展。
2.1 查新數據資源建設與共享開發不足
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統一、完善的科技查新文獻資源數據庫系統,國內各科技查新機構由于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訂購的科技查新數據庫也不盡相同,并且查新機構之間的數據不能共享利用,造成資源的重復建設。
在查新數據庫資源配置中,期刊及專利數據庫較為完善,而其他如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科技成果等較難獲取。更為重要的是,面對具有“數據體量巨大、數據類型繁多、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特征的大數據信息,單就數據庫的查新是遠遠不夠的,不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納入到科技查新范圍,查全率的不足肯定導致結論的片面性。
2.2 科技查新人員的復合素質有待提升
21世紀科學技術研究的一個顯著發展趨勢就是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涌現,不同學科之間的大跨度、多方式的廣泛交叉以及邊緣學科興起。科學研究的交叉發展一方面會給人類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對科技查新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查新人員若要準確捕捉與把握項目的技術創新點,需要了解各個學科的前沿知識并融會貫通,掌握不同學科的專業術語,制定出科學的檢索策略,這就要求科技查新人員除了具備敬業、務實、探索精神外,還要具有廣博知識面和專業技術理解能力、文獻判讀能力、計算機檢索能力、寫作總結能力、外語翻譯能力等。因此,復合型查新人員的引進和素質提升迫在眉睫。
2.3 缺少科技查新質量監控環節
雖然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制定有《科技查新規范》,對查新合同、查新策略、查新程序、查新報告的撰寫等內容做出了規定,但也只限于流程上和格式上的規范,對于科技查新報告內容的質量是無法做出客觀評判的。雖然我國的科技查新工作設立了審核員審核機制,但審核員不參與查新過程,也只能對查新報告形式上的東西進行審核。由于缺乏對查新報告內容的質量監督,查新員和審核員僅憑個人道德和職業責任感的內在約束,容易導致失職和不負責任行為,使科技查新流于形式,降低了科技查新的權威性。
2.4 科技查新的服務模式還比較單一
一直以來,大多數科技查新機構都是被動的服務模式,坐等科研人員上門尋求查新檢索服務。工作的內容也局限于對申報的科研課題的新穎性和創新性進行判斷,出具科技查新報告供科研管理部門參考。由于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單一,如果科技管理部門沒有科研課題立項申報、科技成果鑒定或評獎必須出具科技查新報告的硬性規定,則很少有人自愿、主動地來進行科技查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環境下,科技查新機構單一的查新服務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科研人員的實際需求,科技查新機構除了常規的新穎性查新之外,還需要在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中進行有效信息的挖掘,主動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創新開展多種服務模式,推動科研創新的發展。
3.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查新推動科研創新的對策
3.1 推動查新機構資源整合,建立科研大數據
3.1.1 成立權威管理機構,推進數據庫資源共享
雖然近30年來,我國的科技查新行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這些查新機構分別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也導致了我國科技查新行業的發展缺乏統一的指導。特別是國家取消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行政審批之后,科技查新行業實際上處于自由發展的狀態,嚴重影響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發展,更談不上數據資源的共享利用。因此,應該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科技查新行業管理部門,對科技查新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和動態評估,擬定行業發展規劃,積極統籌整合各查新機構信息資源。一方面可以大力推進查新數據庫的統一采購或者聯合采購。實現數據庫源資的共享利用,不僅能節約大量的購買經費,而且也能豐富各查新機構的數據資源,擴大檢索數據庫范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科技查新成果數據庫,各個查新機構負責錄人本單位的查新成果,通過統一的檢索平臺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可以實現科研課題的快速,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3.1.2 統籌規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科研大數據
全球范圍內,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正成為趨勢,有關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大數據戰略性,大力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我國也與2015年8月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科研創新領域而言,國家有關科技管理部門要抓緊時間落實綱要精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法。統籌規劃科研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科研數據資源和設施平臺、整合分散的數據中心資源,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立國家科研大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分析和挖掘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的采集和長期保存工作,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和開發能力,構建互聯網信息保存和信息服務體系,打造科技查新大數據,為科技查新工作的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3.2 加強科技查新人才隊伍的建設
3.2.1 查新機構要提升服務質量,必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查新機構要合理配置查新人員結構,除了引進高層次的圖書情報人員之外,還要根據服務學科的不同,引進相應專業的高學歷人才,大力培養復合型創新服務人才。畢竟術業有專攻,專業技術人員會更熟悉國內外該領域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在科研查新過程中能更好地與科研人員進行溝通。
3.2.2 開展專業素養+信息分析技能的培訓,提升查新人員素養
科研查新人員不僅要具備計算機知識、數據庫知識、信息檢索技能和必要的外語能力,還包括掌握必要專業領域知識和分析判斷能力,了解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研究。目前,國內查新員的培訓內容往往只注重檢索技能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科技查新機構應該根據科技查新人員的知識結構,采取開展專業素養+信息分析技能的培養方式并形成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具備多種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3.2.3 推行按專業分工的查新工作模式
目前科研領域的學科分類越來越細,科技查新機構要逐步建立按專業分工的查新模式,即在查新任務的分配上,盡量做到將同一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課題分配給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查新人員完成。具備專業知識的查新人員熟悉本領域的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能夠準確捕捉與把握課題創新點,也能更好地和委托人進行溝通聯系,制定出科學的檢索策略,工作起來也會游刃有余。與此同時,通過長期接觸某一專業的查新項目,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查新人員專業知識的增長,提高查新工作的效率和查新報告的質量。
3.2.4 注重科技查新考核管理,建立激勵機制
查新人員和業務素養和工作態度也是決定科技查新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科技查新機構要加強對科技查新人員考核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任務和考核辦法,本著公平公正、適時適度的原則,建立精神嘉獎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人才激勵制度。從而激發科技查新人員的工作熱情,避免職業倦怠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科技查新質量。
3.3 規范科技查新管理,健全質量控制體系
3.3.1 建立、完善專家咨詢制度
查新機構應當根據查新專業的不同建立學科專家庫,聘請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定期到查新機構作咨詢指導和查新監督。學科專家專業性強,對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將科技查新中遇到的專業上的疑難問題及時向各學科的專家請教,弄清、弄懂課題性質,少走彎路,防止檢索出現偏差。因此,建立完善的專家咨詢制度也是提高科技查新質量的一個必要措施。
3.3.2 建立定期抽檢制度
科技查新的整個工作流程都依賴于查新人員的智力勞動。雖然國內查新報告實行的是審核員簽字的審核機制,但由于審核員不參與查新過程,并且也不可能對每個科研領域都很熟悉,缺乏對查新內容的實質性的監督審核。因此,查新機構要定期對查新報告進行抽檢,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抽檢到的查新報告進行監督檢查,從而促使查新人員樹立職業責任感,認真做查新,細心寫報告,杜絕失職和不負責任行為。
3.3.3 加強科技查新的過程控制
我們知道,在產品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分為事前的產品質量控制階段,事中的產品質量過程控制,事后的質量把關與處理階段。而對于科技査新也按照質量控制三階段理論進行管理,首先是加強事前控制——與科研人員的建立良好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有助于科技查新人員能迅速且了解課題內容,把握科研課題的查新點和創新點,確定檢索策略和檢索范圍,為査新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其次是加強事中控制——查新報告撰寫工作。嚴格按照科技查新的步驟和順序開展工作,并對每個環節制定相應的量化標準,科學、認真撰寫査新報告書。最后是加強事后控制一一査新結果的監督與反饋。定期對科技查新報告的質量進行動態評估,建立査新用戶的反饋機制,對查新用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査找原因并加以改進,從而幫助查新人員改進工作方法,提高科技查新質量。
3.4 將查新工作貫穿科研活動全過程,不斷尋求創新服務模式
科技査新機構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科技查新的服務模式,變被動的檢索査新服務為主動的信息服務。查新人員要多與委托人的溝通交流,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檢索技能,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前期調研、開題立項、成果驗收、成果轉化等科研活動全過程。通過科技査新把諸多分散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的歸納、整理,通過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幫助科研工作者科學立項。針對特定的用戶開展定題服務,定期主動推送與科研項目研究有關的最新信息、收集到的相關文獻、國內外最新的研究動態,可使后續科研過程保持科學高效,也為科技管理部門對科研成果鑒定等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大多民營企業無論是擴大原有的企業經營規模還是投資另一家科技型企業,更傾向股權投資。對10家大型民營企業調查顯示,9家表示股權投資是其對外投資首要考慮的因素,還有1家企業表示,鄞州區政府積極推動該企業上市,由于不愿意股權被引進的風險投資稀釋,且擔心上市后失去公司控制權,政府推了三年上市計劃,但該公司仍沒進行上市籌備。有83.2%的中型企業表示,股權投資是其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考慮。小型企業和微小企業更要求對公司保持絕對的控制權。同時課題組通過天使引導基金了解到,一些天使投資人很樂意投資的科技項目,由于創業者考慮到天使投資的介入會稀釋股權,而放棄了天使投資的融資計劃。
1.2民間借貸是個人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主要方式
居民個人可以通過購買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進入科技創新領域,但由于前幾年股市低迷,居民購買股票的熱情降到谷低;可以通過將資金存入銀行進入科技創新領域,但由于銀行更多地將資金貸給了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以致很少有資金進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居民可參股企業進入科技領域,但由于對科技領域的不熟悉及高風險的恐懼,創業及參股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較少。而我國民間金融市場發達,依靠地緣、血緣、親緣、業緣關系,形成了各種形式的合會、私人錢莊、民間集資等,民間借貸成了居民一種重要的理財工具,科技型中小企業對民間資本也很依賴,進而導致民間借貸是個人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主要方式。
1.3民間資本投資科技創新領域意愿下降
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互聯網經濟對傳統產業沖擊、房地產不景氣等因素的影響,民間資本在投資中受到了重創,因而投資變得謹慎。寧波民間資本主要在服裝、電器、玩具等行業上發展起來,金融危機后,這些行業出口萎縮,新的經濟增長點仍在摸索中,民間資本投資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2013年寧波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規模以上產值3304.5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高技術產值分別同比下降8%、7%;出貨值934.9%,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2014年寧波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89.5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民間投資1955.0億元,增長12.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9.0%。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明顯,全年比上半年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
2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的障礙
2.1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受到歧視
盡管國家一直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但是更多停留在政策層面,在實踐中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仍存在著許多的歧視。第一,行業準入存在歧視。根據中國社科院的調查,全社會80多個行業中允許民營資本進入的只有41種,而外資卻能進入60多種。如為科技創新提供金融支持的風險投資和科技融資租賃公司,基本由政府和外資主導,民間資本較難介入。第二,資助扶持政策方面的歧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執行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各省市激勵引導民營科技企業進行創新活動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2008年以后,除江蘇、上海、武漢等極少數省市還堅持一些優惠稅收政策外,其他絕大多數省市已不再執行了。2008年底國家稅務局出臺了116號文件,規定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只能是高新技術企業,把大部分中型科技型企業和所有小型科技型企業排除在外。第三,融資方面存在歧視。貸款門檻過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缺乏抵押物難以達到貸款要求,即使符合貸款條件,銀行也不愿意貸款給科技型中小企業,而風險投資公司與科技融資租賃公司又由政府和外資壟斷,民間資本沒有話語權,民間資本也就難以進入科技型中小企業。
2.2科技創新的高風險讓民間資本望而卻步
民間資本從小作坊和勞動收入中形成,在改革開放初期大好機遇中得以快速積累。有很強的盲目性、投機性和短期逐利性,熱衷于房地產、礦業資源、農產品這樣簡單,不需要很多專業技能,快進快出的投資領域。而對于投資周期長、風險高、技術復雜的科技創新行業,民間資本擁有者沒有信心。他們普遍缺乏科技創新意識,缺乏科技方面的專業技能及對科技創新前景的把握,對于科技創新不敢涉足,對高風險的科技創新領域有很強的規避意識。2014年,寧波市新設企業數量較多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共14152戶,制造業8843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407戶。從同比增速來看,新設企業增長較快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分別增長126.6%、88.1%、66.1%。制造業的新設企業數遠遠低于批發和零售業,說明民間資本還是傾向于投資熟悉的傳統產業。盡管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設戶數增長超過100%,但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門檻低,不需要很多的資金,不需要廠房,只要一間辦公室,也不需要特別高端的技術,且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等因素推動。
2.3信息不暢導致進入障礙
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其中一個障礙是信息不對稱。民間資本急于尋求有前沿科技的投資項目,苦求不得,而很多好的科技研究成果卻因缺乏資金難以實現成果轉化。據調查,民營企業主要通過生意場上的朋友了解投資信息,占到了63.3%;其次是媒體,主要是互聯網信息,占到了41.8%;有17.1%的企業通過政府部門獲取信息;而通過中介機構獲得投資信息僅占7.6%。55.7%的企業表示在投資科技項目時,沒有進行市場調查、技術分析等可行性研究,看到周圍的朋友這樣做利潤豐厚,就跟著投資。正是因為信息不暢,導致民間資本難以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即使進去了,也因為信息源缺乏科學依據,產品簡單復制、投資失誤或盲目跟風。最典型的案例便是2010、2011年光伏產業的盲目擴張。早在2009年,多晶硅就被定位為十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但由于當時的暴利和行業的紅火,大量民間資本瘋狂進入,各地大量的民營燈具、文具、打火機企業也紛紛追逐光伏產業,最終導致產能大量過剩。
2.4全社會科技創新環境不佳阻礙民間資本進入
在經濟轉型期中,我國過快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全社會普遍較為功利浮躁。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以致企業普遍缺乏創新意愿和動力,市場流行一句話:“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企業花巨資進行的科技創新,很輕松地被其他企業仿冒、假冒。每年廣交會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案件高達幾百宗,專利案件是主要投訴類型,占總投訴量的60%以上。江蘇紫陽假日臥室用品有限公司發明了一種高科技的“三明治復合席”并申請了國家專利。產品一問世,遭到40多家企業非法仿冒的群體權。《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公布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88.44%的人購買過盜版的書籍、影像制品或電腦軟件;57.88%的人買過假冒名牌商品。為了停止中國侵權,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發動機技術、航天技術、飛機制造、遠洋過渡、電子偵察、光熱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0-0145-02
一、 農業機械化當前狀況及評價分析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影響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決定性因素。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建設中帶有方向性的戰略任務。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化加深,農村務農人員逐步由農轉為非農,進入城市進行第二三產業。這一轉變使得務農人口老齡化,專門務農人口減少,農業機械化提高單產量在這個當口顯得尤為重要。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人民的積極實踐,農機的下鄉與農機化作業得到了穩健而長足的發展。
二、 當今農機化存在的問題
1.創新能力跟不上農機化發展
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條件體系不健全,在農業工程技術方面,不論是包括各種高精度三維測量儀的設計手段還是如田間作業參數無線遙測系統的實驗手段,就連新品試制和天健中試基地都由于多年投入人力物力的不足而在與國外同領域的較量中只能望其項背。
農機研究隊伍中,科技人才缺乏,嚴重影響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在當今利益先行的約定俗成就業選擇中,農機裝備科研方面與其他科技研究類行業間具有明顯的收入差距,這使得一大批骨干人員,特別是青年人才脫離農機科研創新行業。這是對農機裝備創新的一大打擊。
農機化一般來說都是以糧食作物為對象進行機械裝備創新,據資料統計,目前小麥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而經濟作物等非口糧作物的科技創新探究工作則相當于剛剛起步,難以與需求相迎合,也給實現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工作加大了難度。
2.經濟投入與實際發展需求不相適應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相對于農業其他領域,國家在對農業技術裝備領域投入偏低,現有的項目經費投入都是片面而短暫的,只能滿足短期應急性研究目標,對于需要不斷投入探究積累的科研項目,在很多情況下顯得尤為無力。這使得農機設備并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取得質的進步和重大突破。科研機構經費嚴重短缺,造成了整體科研功能下降,特別是基礎性、長遠性、超前性項目難以開展,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機科技創新發展。
除了國家對創新研究環節的投入不夠之外,由于農機的面向群眾是創造價值小、經濟收入少的農民,所以在農機的購買上缺乏大型裝備購買力。因此我國農機企業基本處于依靠微薄利潤和補貼支持的狀態,實難做出有效且較大的投入。
3.社會理論與實際發展不相協調的問題
由于我國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存在著較大的空間差異,所以農業機械化的過程在全國不同區域、不同生產條件、不同農業基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條件下,也體現出了不同的發展特點。在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民收入較多,購買農機的數量較多且質量均趨上乘,農業機械化水平自然就高。相比而言,我國經濟發展緩慢地區由于地形地勢等劣勢方面,農機擁有量少,生產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據分析,我國中、部雖占地面積比重較小,但農業機械占有率缺高出西部和西北部經濟發展遲緩地區。
除此之外,我國農機化水平在不同生產方式以及不同作物上都顯現出了水平的較大差異。當今較為突出的問題是水田機械運作困難。我國水稻占全國糧食總量的較大比重,但由于缺乏水田機械,水稻生產仍然主要依靠人工耕作,局限性較大的單人或家庭作業方式嚴重限制了水稻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使機械化前景良好的水稻產業陷入尷尬的境地。
在與各個發達國家的農機對比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我國的農機裝備大多屬于單一作業類型。機械利用率低且作業效率也不容樂觀。發達國家多采用復合式作業,一臺機器能夠同時完成多臺型機器要完成的作業量。既節省資源又可以減短操作時間。提高了社會勞動率。
三、機化發展對策
1.發展專業化的農機化生產
美國的專業化市場經營,全程機械作業服務是現今世界農機化比較成功的一個例子。生產企業按照內部服務網絡建立起一體化的流水型作業,即專業化了全程的農業生產。這樣既使工作細致不易出錯,又能達到少花時間但高效的成果。
2.農機工業市場的調整
首先應當加大對農機科研創新的投入,使農機的復合型功能增加,并不單一地制造某項功能的農機。增大機械利用率,不能單方面地減少制作成本以求銷售數量。要從結構上將農業機械從制造變為創造,大膽創新各式適應當地地形地勢的新型農機。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機工業市場的監管,主打質量牌,農業機械檢測和鑒定分內容為測量和評價農業機械的性能特性。追求了質量就可以打出品牌戰略,將銷售的目光投入海內外,利用本國優勢創造一定經濟利益。
3.建設農業生產專業片區
我國早先就存在國有農場以及商品糧基地,若在國有農場中實行機械化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將取得更加高效的產量。我國現在的土地經營模式基本上是小面積耕作,田地分散,各家獨立安排生產作業。這樣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機化的發展,也加大了農業機械作業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農民可以考慮集體協商,集中種植相同農作物,統一安排等。這樣一來,在農業生產專業片區,農機化水平肯定能夠得到提升,并且節約勞動力的投入。
三 、研究展望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率等等都在提高,農業機械化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的到長足的發展。相對的,現在我們談到的問題將在一步步的發展中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現出來,所以要想得完善和深化,不光局限于現今得到的數據和客觀資料,仍有諸多問題需要深刻地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分類號]G251
1 前言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機構根據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證其新穎性的科學技術內容,按照《科技查新規范》操作,并做出結論。其中,新穎性的判定是科技查新工作的核心任務,它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內容部分或者全部沒有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科技查新是在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誕生、成長并發展起來的信息咨詢活動,它在科技立項和驗收、科技成果的鑒定和評價、科技獎勵評定、技術引進等科技活動中扮演著“把關人”的角色,為促進我國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多年來,我國的科技查新工作不斷發展,科技查新機構不斷增加。僅教育部系統的科技查新站已經達到67家(包括2009年認定的第四批科技查新站10家),2007年已完成查新項目17 536項。應該說,科技查新工作為我國的科技管理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還應當看到,我國的科技查新機構分屬于不同的管理系統,不同系統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認定標準、考核要素和管理辦法等都各不相同,這從客觀上導致了各查新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不利于整個科技查新行業的發展。本文將本著促進科技查新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2 科技查新機構評價研究的現狀和意義
科技查新機構是科技查新業務的承擔者,它憑借自己所擁有的專業人力資源、信息資源、設備資源等實施科技查新活動,科技查新機構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科技查新質量的好壞,也間接影響著科研活動和科技管理活動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規范并引導科技查新機構的發展是促進科技查新活動發揮最大效益的重要前提。設計合理的指標體系并對科技查新機構進行評價,能夠為科技查新機構的發展樹立一個標桿,輔助它們有針對性地發現并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促進科技查新咨詢行業的發展。
2.1 我國科技查新機構評價研究現狀
科技查新的最終結果體現為查新報告,科技查新的質量也主要通過查新報告體現出來。因此,對科技查新報告的評價成為了相關評價研究的重點。比如,姚寶卿提出了由檢索技術水平、檢索文獻的選用水平、文獻分析水平和報告撰寫水平組成的科技成果查新報告質量評價體系;楊傳瑞構建了由文獻檢索質量和報告質量構成的查新咨詢質量體系,其中,報告質量由對比分析質量、結論質量和表述質量構成;張凌等人則研究了利用查新工作過程中各參數、指標之間的相關性來評估查新報告總體質量的方法。應當注意的是,查新報告的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查新工作的實施,但是查新報告的內容僅是某一次查新結果的反映,很難從根本上反映一個單位的查新水平,對查新報告的評價也就很難推動整個查新質量的提升。因此,只有從查新機構的角度人手進行評價,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查新的發展。
對于科技查新機構的評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科技查新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這類研究從查新工作本身的質量入手,探討了查新質量的決定因素,比如楊錦春研究了文獻支持條件、檢索手段、查新人員的素質、查新用戶配合、文獻檢索、報告撰寫、報告審核等影響查新質量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同類研究已經超出了對查新報告和檢索結果的評價,逐漸擴散到了相關的支持條件。另一方面是對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但是,從科技查新機構本身的軟、硬件條件,以及工作成效人手建立的成型的評價指標體系還不多,只有衛生部系統的劉俊立等人基于對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咨詢單位的查新咨詢工作現狀進行評估,制訂了由領導重視程度、人員素質、文獻資源、管理、工作效益、科研和獎勵七大類指標構成的評估標準,其研究成果的應用范圍主要在醫藥衛生科研和管理領域。
2.2 科技查新機構評價的意義
隨著科技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不斷增加,如何保證科技資源取得預期的效果,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是我國科研人員和科技管理者共同關注的主題。科技查新作為一種客觀的評估方法,能夠在科研立項、中期評估、課題驗收、科技成果鑒定和轉移等諸多環節為科技管理提供充分的文獻支撐,輔助進行科技資源的配置決策。科技查新機構的水平是科技查新結果質量的根本決定因素,對科技查新機構進行評價,有利于引導查新機構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時,評價結果又能為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機構提供決策依據。
2.2.1 為查新委托人選擇查新服務機構提供標準科技查新的委托人一般是從事科技項目的科研機構或企業,對于科研立項、中期評估、課題驗收等相關的查新項目,其主要需求是對項目的新穎性進行評判,防止將科技資源投入到重復的科研項目中,或者對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進行客觀評價,以繼續追加投資或者中止項目的執行。為了保證查新的質量,從而提升項目選擇和執行的水平,查新委托人必須尋找文獻資源豐富、查新隊伍強大、查新設備先進的查新機構進行委托查新。對科技查新機構進行評價能夠為委托人比較和選擇高水平的查新機構提供標準。
2.2.2 為科技管理機構規范和引導查新機構的發展提供參考隨著科技查新機構的增多、查新隊伍的日漸龐大以及科技查新活動在科技管理活動中“把關人”角色的日益突出,規范和引導科技查新機構和整個科技查新行業的良性發展,是科技管理機構的一大重要任務。在這個規范和引導的過程中,科技管理機構需要發掘高水平的查新機構,對其優秀的經驗加以推廣;發現低水平的查新機構,輔助其有針對性地改進查新方法、手段和條件;篩選出不合格的查新機構,推動其整改,甚至將其清除出查新隊伍。制定客觀的評價標準,對各查新機構進行客觀評價,能夠從評價指標和整體評價結果兩方面為科技管理機構提供參考。
2.2.3 為查新機構發現和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提供方向評價的核心目的不是為了純粹的管理,而是輔助和推動查新機構和整個查新行業的發展。評價的總體結果能夠幫助查新機構認識自己在整個查新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客觀地認識自己的水平;評價的各項指標能夠為查新機構樹立發展的標桿,有針對性的發現和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因此,評價對于科技查新機構自身的發展來說更具指導價值。
3 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是基于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職能、查新質量的影響因素等的客觀分析而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指標體系的先進性取決于研究方法和思路
的合理性。本研究結合理論分析、問卷調查和專家調研等方法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系統調研,并使用層次分析法確立了合理的指標權重分配。
3.1 研究方法
為設計出一套合理而又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筆者采用了頭腦風暴法、專家調查法等方法進行研究。預先給出一定的評價指標,經專家評議不斷補充與完善,逐步形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再采用定量的方法將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處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如下:
?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確定評價的目標及評價客體的特質,形成研究思路的同時對專家進行預調研。在預調研的基礎上采用頭腦風暴法分析科技查新機構評價體系的構成,初步確定科技查新機構的評估指標,設計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的整體結構。
?根據預研結果,設置指標體系調查問卷,該問卷中設定了“資源”、“人員”以及“其他”等8個一級指標,“文獻”、“數據庫”、“期刊”等近30個二級指標以及“文化程度”等若干個三級指標。以此問卷為提綱,對我國科技查新研究專家、查新用戶以及查新工作一線的查新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審核人員進行調查,廣泛地征求意見。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和歸納,確定科技查新機構的評價指標,在對評價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形成初步的認識。
?針對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對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專家調研和數據分析處理,最后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
3.2 調查結果概況
本次調查共回收52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46份。在調查結果中,被調查者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修改意見,包括:
?一級指標“管理情況”中的二級指標“是否具有法人資格”一項,普遍認為這是評價的基本條件,不具有評價意義,建議刪除。
?一級指標“技術設備及經濟情況”中的二級指標“局域網”范圍過窄,建議改為“國內外網絡訪問”。
?一級指標中的“領導支持情況”下無二級指標,建議將其歸入一級指標“管理情況”,成為其二級指標。
?二級指標“人員”中的“人員比例”一項,認為概念模糊,建議改為“人員結構”。
?二級指標“人員能力”一項中的能力判斷,主觀性太強,不具備操作性,建議刪除。
?二級指標“管理機制”,概念模糊,建議刪除。
?三級指標中的“文獻”,多份問卷認為,專利、成果、標準、會議錄等期刊論文以外的文獻對查新工作非常重要,應該添加“其他類型的文獻”項。
3.3 研究結果暨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問卷調查、專家調研的結果,在匯總各項修改意見的基礎上,筆者對原有指標的體系結構、指標構成和指標的表述方式等進行了修改完善,并最終形成了包含3個層次,由6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和14個三級指標構成的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分大類對本指標體系概要描述如下:
?文獻資源建設情況。科技查新是以文獻檢索和分析為主要手段的信息咨詢服務活動,因此,查新機構文獻資源的學科相關性、文獻覆蓋時間和類型的完備性、檢索工具和手段的先進性等都是影響查新質量的首要因素。從科技文獻的載體形式和傳播途徑來看,期刊、工具書、網絡數據庫、聯機檢索系統等都是查新機構文獻資源建設的必備內容。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類紙質文獻已經被電子化,聯機檢索系統更多地轉換成網絡數據庫提供服務,這些文獻類型在科技查新資源建設中已經不是重點,可以通過指標的權重予以區分。
?人力資源建設情況。在文獻資源建設的基礎上,查新專業人員又是查新工作的另一大要素。首先,文獻的檢全率、檢準率、文獻對比分析的深度、對查新項目內容的理解程度等都是影響查新質量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查新人員在查新檢索經驗和技能、學科專業知識、外語水平等方面有充足的儲備,以應對查新環境的變化;其次,查新工作的項目分析、文獻檢索、綜合分析、報告撰寫等環節都是相對固定的,每個查新項目所需要的時間也相對固定。查新機構必須根據自己的查新業務量,配備充足的查新工作人員,以保證每個查新員都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每一份報告,從而保證查新報告的質量。
?查新設備保障情況。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計算機和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辦公工具和信息獲取渠道,科技信息資源也逐漸以網絡為主要傳播途徑。因此,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查新機構的工作內容之一。從滿足查新工作需求的角度來看,計算機的配置和對國內外網絡的訪問是查新機構必須提供的查新設備保障。
?內部管理環境建設情況。在充足的文獻資源、人力資源和查新設備保障的基礎上,查新機構必須有完善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將這些要素有效整合起來,以最高的效率對外提供服務。同時,為了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來自領導的大力支持也是提高查新機構的查新水平的重要條件。
?科研和獎勵情況。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科技信息資源的載體、形態、傳播途徑和方式等都在發生劇烈的變化,為了保證查新的質量并促進查新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查新人員必須不斷地加強學習和研究工作,適應變化著的查新環境。可以從相關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科研項目的研究來衡量查新機構整體的學習和適應能力。
?查新業務情況。如果說前述5類指標是查新機構水平的內在決定因素,那么查新業務情況則是其外在表現因素。可以從機構查新流程的規范化程度、查新業務量、查新報告撰寫的質量等方面對查新業務情況進行衡量。
科技創新包括3個部分:①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原始性知識創新;②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并再創新;③使各類相關技術有機結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以及產業的集成創新。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與高校和獨立的科研機構不同,企業的創新活動更加接近生產領域,更加有利于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而創新型小企業是其中極為活躍的力量。目前,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小企業的發展,將它們視為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美國有70%以上的專利是由小企業發明的,小企業的平均創新能力是大型企業的2倍以上。在我國,小企業提供了全國60%以上的發明專利、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資本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融資問題是科技產業發展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其他例如人才引進、市場化和產業化等問題的本質都可以歸結為融資問題。企業在科技創新各環節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及時、持續和穩定的資本來源成了決定企業成敗的核心關鍵,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其高成長性決定了它對資本的大量需求。而資本的供給涉及到整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體系,成熟發達的金融體系為科技型企業由小到大發展的過程提供了高效的資本支持。總體而言,在企業科技創新的各個階段,科技創新與資本之間存在著一個動態的交互過程。從實踐規律看,在種子期的種子資本主要用于研發人員的工資支出,以及創新產品商品化所需要的資金。隨著創新有了成型的產品和明確的市場后,創新就進入了創業期。此時,需要導入資本用于企業的發展。企業平穩過渡到成長期后,需要成長資本來開拓市場,逐漸地形成自身的市場定位。當企業進入擴張期時,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地位,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企業就需要發展資本助力企業擴張。最終,企業進入到成熟期,整體運營穩定,利潤較好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能夠收回前期的投資,就要進行資本回收。如果企業進入衰退期,則需要及時地退出資本來規避風險。由此可見,資本對科技創新至關重要,沒有資本的支撐,科技創新就不能成功轉化為生產力;沒有資本的支撐,科技創新就無法推動科技型企業的轉型升級;沒有資本的支撐,科技創新就不能帶動經濟的騰飛。
1硅谷科技創新的現狀
硅谷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高科技園區,其主導產業包括計算機和通訊硬件、電子元件、軟件、創意和創新服務業等。在硅谷這個面積約為19000km2的小區域里,諾貝爾獎獲得者總數達到50多名,比美國之外的任何國家都多。硅谷有包括蘋果、谷歌和facebook等眾多明星科技企業,是全球創新、科技和新行業創業的聚集地。在這片區域僅僅居住著700萬人,但是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卻超過150家。硅谷的人口不到美國全國的1%,2015年GDP達9074億美元,占2015年美國GDP的5.05%.硅谷注冊專利數每年不斷增加,2014年達到19414件(2012年為15065件,2013年則達到16975件)。2014年專利占最大比例(40.5%)的是數據處理、信息存儲和計算機,通訊領域也有較大占比(25.6%)。對比2009年數據,硅谷地區在計算機、數據處理和信息存儲領域獲得的專利數實現翻倍,在2014年達到7857件,硅谷注冊專利數占美國總數比重達到15%.硅谷的成功必然與其科技創新的成果密不可分,硅谷從原來美國一個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蛻變成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創新的中心,在這一過程中,硅谷優良的金融資本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創新企業從種子期到發展期再到成熟期的整個過程,硅谷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本環境支持。在種子期有眾多的風險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在擴張期有硅谷銀行提供不同期限的貸款保駕護航,在成熟期有以達斯達克為代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企業上市和風險資本退出提供平臺。硅谷作為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科技創新園區,其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科技銀行體系,以及高度成熟的風險投資網絡,為科技創新鋪平了道路。優良的資本環境有效地將投資和科技生產力轉化行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2成熟的風險投資網絡
根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發展迅速的、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投資。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是相互支撐的,沒有風險投資的支撐,科技創新不能成功地轉化為生產力,沒有優良的科技項目的支撐,風險投資行業也不能實現穩健、快速的發展。同時,風險投資作為一種金融支持手段,具有很強的溢出效應,從而能夠激勵社會資本也以同樣的模式來運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硅谷科技創新公司電動汽車特斯拉在創建初期,其聯合創始人計劃從ACPropulsion公司獲得Tzero車型的技術授權,然后用蓮花Elise跑車的底盤作為車身一部分,不經過經銷商直接面向消費者直銷。基于這些初步計劃,特斯拉開始尋找風險投資。在得到指南針技術伙伴公司和SDL風司的支持后,仍有700萬美元的資金缺口需要填補,特斯拉才能造出第一輛原型車。而這時,馬斯克以650萬美元的資本注入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持股人和董事長,馬斯克的天使投資給特斯拉帶來的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科技與風險投資的深度交互和融合,為培育和提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灌注了不竭的動力,從而為激活消費、創造需求、引導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風險投資有助于科技型企業的增長,風險投資是硅谷成功的經濟引擎。風險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機構深植于硅谷,他們在硅谷比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要更加深入和富有。幾乎所有1960年以后在硅谷成立的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有風險投資的支持,只有少數例外。根據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統計,2015年,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幾乎都在硅谷,硅谷占了風險投資資金很大比例。如表1所示,硅谷占2015年度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46.4%,甚至多于排名其后的3個地區的總數。硅谷吸引的風險投資金額每年都在增長,2015年投向硅谷的風險投資金額達到133.4億美元。在2015年,硅谷風險投資金額分別占到加州和美國的73%和42%.風險投資家之間的合作是硅谷的標志,這也是硅谷成功的原因之一。風險投資家和風險投資機構都經歷過硅谷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歷程。因此,在他們之間形成了一個高度相連的互聯網絡。由于風險投資公司經常與其他公司一起投資于相同的初創公司,所以,其依賴于彼此的成功。硅谷的風險投資行業不是在投資一家公司,而是在投資整個硅谷。硅谷的風險投資公司都有很強的技術能力,這種能力或直接來自其合作伙伴,或間接來自其顧問隊伍。針對不同領域的科技創新項目,或不同階段的科技創新項目,風險投資及其管理團隊追求通過加強針對性來提高風險投資管理的有效性。隨著科技創新項目的發展而不斷完善風險投資管理,而科技型企業能夠按照風險投資管理的要求,逐步規范科技創新活動,并隨著風險投資管理的深入,最終能有效提升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成果水平。風險投資家培育初創公司,打造其管理結構,并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提供指導,它們依靠高科技專家和知識型員工組成的非正式關系網絡為硅谷的科技型企業在初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并為硅谷科技創新生態圈注入了活力。
3獨特的科技銀行體系
科技銀行是將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結合起來,圍繞創新型企業、高技術企業和創投企業、創投項目等較為獨特的發展周期和需求特點服務的專業性銀行金融機構的統稱。硅谷銀行是美國最成功的科技銀行,占據了美國創業風險貸款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對美國科技銀行的研究其實主要就是對硅谷銀行的研究。因此,本部分主要通過研究硅谷銀行來探討美國科技銀行對硅谷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國硅谷銀行目前是一家專為科技型創業企業、創業投資機構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的控股集團。在全球擁有33個辦事處、3家國際分公司,為全球3萬多家科技型企業以及550多家創業投資和私募基金公司提供了服務,提供了26億美元的貸款,并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在科技銀行中最成功的當屬美國硅谷銀行,其主要特點包括:①專業精確的定位;②分階段為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③債權與股權的結合;④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結合。硅谷銀行的核心定位就是具有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型創業企業。因為硅谷銀行目前是多達2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的股東或合伙人,這層特殊的戰略合作關系使硅谷銀行能夠獲取一手資料并對申請貸款的企業的情況十分了解,這大大降低由于科技型企業創業初期模糊的盈利模式導致的高風險。硅谷銀行采用的是較高利率與期權收益結合的模式。科技型企業的風險較高,根據“風險收益配比”原則,科技銀行所索取的貸款利率也較高。而硅谷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創業貸款收取比基準利率還要高的利率。硅谷銀行既以高于市場一般借貸的利息將資金借出,又同時與創業企業簽訂協議,獲得創業企業的部分股權或直接認購股權。此外,硅谷銀行也會將資金投到風險投資公司,并由風險投資公司另行投資,取得回報再將資金回流,這樣硅谷銀行不會與科技型創業企業有直接的交集,這種間接投資的模式與常規的直接投資結合,能有效控制風險。硅谷銀行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資本保證。在第一階段,即加速器時期,企業處在初創期,還處在產品研發階段,企業亟需資金來完成前期建設。在這一階段,硅谷銀行主要為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牽線搭橋,使其能順利地得到風險投資;第二階段是成長期階段,此時企業處于發展壯大階段,這時硅谷銀行主要為創業企業提供各種個性化的貸款方案,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第三階段是成熟期階段,此時企業已經成熟,硅谷銀行主要為企業提供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為企業的上市或并購和風險投資的退出提供咨詢服務。科技型企業不但能夠從硅谷銀行獲得資本支持,并且可以通過硅谷銀行獲得關于企業發展各方面的咨詢服務,可以說硅谷銀行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完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從而為硅谷科技創新企業的壯大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4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使知識資本或人力資本的價值評估成為可能,因為資本市場能夠幫助建立有效的股權激勵機制,以此來激勵科技和管理人員,并吸引優秀人才,而科技創新的源動力就是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本。所以,高效的資本市場能夠促進科技創新的發展。同時,資本市場能夠推動科技創新的產業化。此外,資本市場也是風險資本自由進入和退出科技型企業的重要載體。在美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有以紐交所為代表的主板市場、以納斯達克為核心的二板市場、包括場外電子柜臺交易市場(OTCBB)和場內交易市場的三板市場,以及四板市場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硅谷科技創新的成功離不開美國高度成熟發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以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主的主板市場,為硅谷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壯大鋪下了堅實的金融基礎。專門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納斯達克市場,市場內部進一步區分為4個層次:①納斯達克全國性市場,在全國性市場上交易的股票需要符合較嚴格的上市要求,其目的是要在納斯達克市場中建立一個最高上市標準的市場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競爭。②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屬于第二層次,上市標準較低,沒有業績要求。納斯達克市場因其上市條件相對寬松,發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創業者,為科技型企業在發展期和成熟期的融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對扶持高新技術產業、鼓勵風險投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納斯達克市場為硅谷公司上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促進了硅谷科技型企業的發展。③場外電子柜臺交易市場(OTCBB)是全美證券商協會管理的一個電子報價系統。OTCBB為處于研發期和種子期,達不到主板市場和納斯達克上市條件,但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提供股權交易。基礎層次的OTCBB是支撐硅谷科技創新的重要根基,也是大量創投項目從成熟的企業退出創投資金的主要渠道。美國OTCBB可以說是納斯達克的預備板,大量風險科技項目首先在此市場經受考驗。美國龐大的OTCBB的證券數量約占全美證券交易量的3/4,是世界上最大的場外股票證券交易市場。這就為硅谷的科技型企業在初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提高了科技型企業股票的流動性,還改善了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環境。④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指的是地方柜臺交易市場,地方柜臺交易市場在各個地區獨立運行,并且通過當地的經紀人進行柜臺交易。這個市場一般是為州內的中小型公司發行小額股票。四板市場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創業風險投資的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充裕和優質的資金。美國資本市場體系龐大、功能完備、層次多樣,既有統一、集中的全國性市場,又有區域性的、小型地方交易市場,使得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企業都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獲得發展的機會,這無疑有力地推動了硅谷科技創新的發展。對于硅谷的科技型企業而言,美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為企業成熟期的上市以及風險資本的退出提供了平臺,使資本在科技創新的后期能夠平穩地著陸并構成一個資本的良性循環。
5啟示
硅谷的成功與其科技創新的進程是緊密相連的,而硅谷高度成熟的風險投資網絡主要為科技型企業在種子期的發展提供支持,使其獲得足夠的資金來完成產品的研發,主要特點是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家之間的合作,共同打造了硅谷科技創新的生態圈。科技銀行體系主要為科技型企業在擴張期的發展,提供不同期限的貸款,使企業在拓展業務,擴大市場的階段有足夠的資金保障。不僅如此,無論是風險投資公司,還是科技銀行,它們的職責和功能都已經覆蓋了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從種子期到擴張期,再到成熟期,都給予企業全方位的咨詢服務,包括管理、研發、財務等一系列企業發展有關的核心問題。由此可見,硅谷的風險投資公司和硅谷銀行在為企業提供資本支持的同時,擔當了重要咨詢公司的功能。科技型企業因此能夠逐漸規范其發展模式,從而有效地提升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成果水平。而美國整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是為科技型企業在成熟期資本的退出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平臺,與為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硅谷科技創新的資本路徑從風險投資和硅谷銀行到多層次資本市場,與科技型企業共同構成了一個科技創新生態圈。
參考文獻:
[1]周中明.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與完善[J].經濟研究導刊,2016(11).
[2]厲無畏.創新金融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J].上海經濟,2015(10).
[3]杜晶晶.中國風險投資在促進科技創新中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5.
[4]呂克斐.美國硅谷創新創業新動向——《2015硅谷指數》解讀[J].今日科技,2015(02).
[5]胡穎珺.科技金融的蘇州模式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6]高山.我國科技銀行發展對策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05).
[7]朱鴻鳴,趙昌文,姚露,等.中美科技銀行比較研究——兼論如何發展我國的科技銀行[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0).
[8]鄧天佐.“十二五”我國科技金融發展若干問題[J].中國科技投資,2011(12).
[9]劉文娟.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國際比較與經驗總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10]黃丙志,石良平.上海近期發展風險資本市場支撐科技創新的政策路徑[J].上海金融,2008(03).
[11]于春紅.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體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
[12]孫金梅.我國中小企業技術集成創新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6.
[13]王星星.淺析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經濟師,2006(03).
[1]林小珠.自學考試、高等教育大眾化與終身教育[J].中國農業教育,2005,(5).
[2]楊學為.中國考試改革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熊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5,(9).
科技查新是一項文獻檢索和情報調研相結合的科技情報研究工作。它通過計算機檢索或手工檢索等手段,對其檢出的文獻進行綜合分析和對比,為決策部門、科研立項、新產品開發、申請專利和科技成果鑒定等提供客觀、科學的文獻依據。
福州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成立于2007年,是在1991年建立的“情報檢索服務中心”基礎上成立的,它依托于福州大學圖書館的電子數據庫建設,承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企業等單位的科技查新與咨詢服務。
根據查新課題相關資料的統計分析,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所研究區域科研的基本情況以及科研管理和科研活動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為決策部門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1]。現將福州大學查新工作站2007—2008年承擔的查新項目統計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以福州大學查新工作站保存的科技查新檔案材料為統計分析信息源,從查新項目學科分布、查新項目數量、查新項目范圍及級別、查新項目委托單位、查新項目地區分布、查新項目類型、加急查新項目等7個方面進行分類、分項統計。調查資料包括:1)科技項目查新咨詢登記表;查新項目申請書;查新咨詢委托單;查新報告。2)《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2 統計結果與分析
2.1查新項目數量
2007—2008年福州大學查新站共完成了356項科技項目的查新。其中,2007年完成93項,2008年完成263項。通過對查新項目數量的分析,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科研技術的發展速度。
從查新數量上看,2008年的查新項目數量較2007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原因:1)福州大學查新站成立于2007年初,在建站之初,對查新站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不知道福州大學有這項業務范圍。隨著查新站不斷為查新客戶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優質服務,查新工作為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所認可,查新項目數量有了大的提高。2)近年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當前國家積極倡導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科技查新業務的需求也逐年增多。
2.2查新項目學科分布
參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所完成的查新項目進行學科分類統計,根據學科分布比重可分為機械、儀表工業,化學、化學工業,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電工技術,輕工業、手工業,醫藥、衛生,生物科學,交通運輸,管理學,環境科學、安全科學,建筑學和物理學等。詳情見表1。
1-2
統計結果表明,查新項目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機械、儀表工業,化學、化學工業以及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學科領域,比重分別為23.0%,18.3%和15.7%。由此,可判斷福建已形成以機械制造、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格局。
2.3查新項目范圍及級別
根據完成的年度分析,2007年完成的93項查新項目中,國內查新75項(80.6%),國外查新目18項(19.4%);國家級項目15項,省級項目61項,地市級項目4項,其他項目13項。2008年完成的263項查新項目中,國內查新225項(85.5%),國外查新目1項(0.4%),國內外查新目37項(14.1%);國家級項目45項,省級項目171項,地市級項目36項,其他項目11項(如圖1、2所示)。
03-04
從查新項目的范圍和申請級別上看,大部分查新項目主要是進行國內查新,委托單位大多數為企業,申報的課題主要是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項目等省、市級項目。國內外查新項目的委托單位主要是各高校,申報的課題主要是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科技部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項目。由此,也說明了高校承擔了國家大部分的前沿科研項目,而企業的角色一般是科研成果轉化的實施者。
2.4查新項目委托單位
將356項查新項目的委托單位按照大中專院校、研究機構、企業、中小學、其他單位等5個類別進行統計,如表2所示。2007—2008年福州大學查新站承接的查新項目委托單位中,企業198項,占55.6%;大中專院校130項,占36.5%;研究機構13項,占3.7%;中小學13項,占3.7%;其他單位2項,占0.5%。通過查新項目委托單位的分析,可以了解科研單位的分布現狀,發現不同單位的科研實力。
05
統計結果表明,福建省企業、大中專院校的查新項目數量較多,研究機構等其他單位查新項目數量較少。這說明高校在福建省科技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福建省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也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實力,正成為科研創新的主力軍。
2.5查新項目地區分布
通過分析查新項目的委托單位(以行政區域為單位)分布,可以了解我省各個地區科研開發的基本情況,揭示各地區科研創新能力的大小,為國家統一協調項目研究的力量分布和項目分布提供參考。按福建省行政區域進行劃分,分為福州地區、廈門市、莆田地區、三明地區、泉州地區、漳州地區、南平地區、龍巖地區和寧德地區。如圖3所示,2007—2008年福州大學查新站共完成的356項查新項目中,福州地區244項,占68.5%;泉州地區102項,占28.7%;三明地區3項,占0.8%;南平地區3項,占0.8%;莆田地區1項,占0.3%;龍巖地區1項,占0.3%。
06
統計結果表明,查新項目主要分布在福州地區和泉州地區,地區分布的差異與各地區的學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福建省大部分大中專院校都集中在省會福州,其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科研力量都比較高。同時,福州、泉州和廈門三個地區在福建省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這些地區的查新項目比較多,是符合客觀實際的。其中,由于廈門市科技情報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查新站都有資質開展科技查新,可承接廈門市的查新項目,因此,福州大學查新站有關廈門市的查新項目比較少。
2.6查新項目類型
將查新項目按其類型分為立項、成果、報獎、新產品和其他查新5種類型進行統計,見表3。統計結果表明,科研立項類的查新項目占據了重要的份額,這與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科技創新,促進企業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科技立項的政策是分不開的。立項查新一方面可以避免低水平的重復性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科研人員確立研究項目時選擇正確的研究方向,爭取項目申報成功。
07
2.7加急查新項目
從2007年和2008年查新項目的加急情況來看,2007年加急項目45項,占當年查新項目的48.4%,2008年加急項目120項,占當年查新項目的45.6%,2008年的加急查新項目所占比例比2007年略有下降。由于查新項目申報時間的限制,查新委托人一般都有加急心態,希望查新時間越短越好,甚至某些查新委托人認為上午委托查新,下午就能拿到查新報告。主要原因是查新委托人對科技查新不熟悉,誤把查新工作等同于簡單的檢索。事實上,科技查新是一項嚴密的科技情報工作,對查新項目要進行理解、檢索、分析、比對、判斷等過程,需要適當的時間。為了保證質量,查新項目的完成一般要保證至少5個工作日以上的時間。
3 建議
科技查新作為科技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實現科技創新的基礎,在科研立項,科技項目評估、驗收、獎勵,專利申請,技術交易與入股,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等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國家積極倡導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科技查新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大,因此,我們應該從加強科研主管部門對科技查新工作的管理,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盡可能按學科分配查新項目,加大查新機構宣傳力度等方面加強科技查新工作的完成,以保證科技創新更上一個新臺階。
3.1加強科研主管部門對科技查新工作的管理
科研項目管理和科技查新密切協作,將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2]。一方面科技查新部門結合專業特點,長期關注和跟蹤一些技術和項目,并且定期反饋給科研項目管理部門,作為立項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科研項目管理和科技查新協作,共同資助一些好的項目去申報和立項,這樣可以提高申報成功率。
3.2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
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體制是確保查新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3]。為了促進科技查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查新機構應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包括查新業務咨詢受理、查新工作流程制度、查新審核制度、查新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查新檔案管理制度、查新人員激勵機制等。
3.3盡可能按學科分配查新項目
查新機構管理人員應根據課題專業和學科類型,統一協調分配查新任務,確定將查新課題分配給相應學科專業的查新人員[4]。這樣,有利于查新人員與查新委托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也保證了查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韓力.從醫學查新課題統計分析研究查新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D].吉林大學,2006:10—30.
摘要:新興的文化藝術業態是區別于傳統與常規的文化藝術業態,它是利用現代高新科技手段和數字技術為載體,將圖像、文字、影像、語音等內容進行整合,發展出具有跨領域、綜合性發展、創新型等特征的藝術文化業態。目前,秦皇島市新興文化藝術業態的發展正處于探索、培育階段。因此,重視新興的文化藝術業態格局的發展,尤其是要重視高新科技支撐下的藝術創意新業態、文化產品新形態,將其打造成文化產業中的“拳頭產品”,是助推秦皇島市文化藝術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核心力量。
關鍵詞:新興業態;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格局形態
一、文化藝術新興業態的核心概念與分類
關于文化藝術新興業態的具體內容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新媒體和新行業的出現;二是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行業進行改造;三是文化產業化過程中,傳統產業加入文化內容后產生新盈利模式,這三個層面的集中,形成了新興文化業態的核心內容。由此得知,新興業態是推進文化科技融合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是網絡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推動下不斷衍生的新興文化行業。因此,明確區分新興文化業態和傳統文化產業的具體范疇是我們界定概念的第一步,其概念的定義在文化要素集約、區域產業集優等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利用市場機制進行整合重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價值鏈改造、產業鏈延伸,創造出無盡的文化藝術新業態。如此,在有了明確的產業界定和規劃,才能客觀反映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的分類體系。
由于新興文化業態是近幾年產生并且依然層出不窮的新興文化產業,其核心要素是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所以對它們進行分類只能是一種努力和嘗試。一些本質上是傳統媒體數字化的形態,依據其不同的功能與新技術手段的融合所產生的前所未有的新興行業形態,創造了當前很多切合時代特征的新興藝術文化業態,一系列頗具競爭力的新興文化業態如:綜合類、視聽類、文本類及功能類等又可細分出多個產業,形成與原有行業狀態既有客觀形態上的聯系又有本質區別的新興行業形態。如下表所示:
新興文化業態分類及分布領域
■
新興的文化藝術業態從范疇上應該界定為網絡數字化文化產業,由于生產環節或技術手段不同,其文化產品呈現出不同的業態,并且形成了多個不同的產業族群。在文化產業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傳播技術、傳播介質和傳播內容形態的不斷更新,新的文化藝術業態格局也是層出不窮的,它的內涵和外延都在隨著產業實踐的不斷豐富而逐步展開并不斷完善。
二、文化藝術與科技融合背景下秦皇島新興文化業態的發展
新文化業態是數字傳媒技術與文化產業融合的產物,是信息服務業與文化產業交叉催生的產業。科技部高新司司長趙玉海在“全國科技與文化融合座談會”上強調科技部、文化部將按照:“面向需求、系統推進、加強創新、促進融合”的原則,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科技與文化融合,進一步提高文化產品的表現力和傳播力,進一步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提升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地位。
當前,秦皇島市的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正處在信息經濟和文化經濟交織的時代,在這一歷史時空下,文化藝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和文化藝術產業結構也日趨合理,衍生出的眾多新興文化藝術行業正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迅速崛起。其中,以數據服務、3D數字打印、廣告營銷、影視制作、表演藝術為重點的文化創意產業和新型文化業態,正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物聯網技術中心、數據產業基地、動漫基地、數字出版和商務會展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已初露端倪,極大地帶動了秦皇島市文化藝術產業結構、布局和發展趨向,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目前,秦皇島市文化企業達到2400多家,從業人員15萬人左右,資產規模達到200億以上,年上繳稅收1.5億元,占全市財政收入的1.36%,文化藝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正逐年增高。
基于秦皇島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立足于秦皇島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基礎,著眼于全球科技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勢,秦皇島在未來五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產業體系可按623915的框架建設,即重點發展六大文化產業領域,打造兩大文化產業帶,深度開發三條龍形產業鏈條,打造九個產業聚集園區,大力弘揚一個代表性主題文化品牌,著力做強五個特色文化品牌。秦皇島市政府還十分注重以計算機服務、動漫游戲、數據產業、影視劇制作等為重點的文化創意產業和新型文化業態發展。2011年中國動漫集團(秦皇島)動漫游戲產業基地項目在秦皇島的開發與建設,為動漫產業集群向高技術、高集約化演化,提供了拓展深度與發展空間。并且依托燕山大學出版社,發展動漫圖書、教材、動漫視聽讀物等衍生產品,把本土的《中華小岳云》、《孟姜女》等電視動畫片的品牌向圖書、玩具、文具、服裝、電影等領域延伸;依托勸業場、頂新電子城、秦新數碼城等電子和軟件流通市場以及一大批專業化的電子信息產品供應商,繼續發展專業化的流通與技術服務業;依托秦皇島廣播電視中心和廣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一批致力于動漫影視開發制作的單位,進一步發掘本土文化題材,打造動漫市場的秦皇島板塊。目前,IBM、北京大學、惠普、中科院計算所等國際國內知名學府和企業相繼落戶,以IT信息技術為基礎,集合數據的采集、開發、加工、傳播、服務等內容,為動漫游戲產品及其衍生品的創意、制作、出版、發行以及動漫主題會展、娛樂體驗、商貿等新興內容產業格局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撐,對秦皇島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和數據產業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
隨著傳播媒介由模擬向數字的轉化、固定傳播載體的傳播媒介向網絡媒體的傳播媒介的轉化,秦皇島在“十二五”期間,率先在國內提出建設“中國數谷”的構想,傾力打造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競爭力強大的數據產業集群基地。建設以數據服務、呼叫中心、數字技術、數字網絡、新媒體、創意動漫等為主要內容的相關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現代新興數據產業園區,以發展戰略性新興數據產業作為文化藝術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龍頭,這其中涉及到電腦動畫、網絡游戲、數字創作、數字館藏、數字廣告、互聯網信息服務咨詢、移動內容、遠程教育、內容軟件等多個領域。使數據采集、傳播、服務業成為秦皇島新興數字化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的引擎,幫助業界廠商、投資者、產業人士更精確地把握文化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規律,更深入的梳理應用價值遷移軌跡。
三、秦皇島市新興文化藝術業態產業新價值
從新技術給文化藝術業轉型所帶來的角度看,新興文化藝術業態通過專業化分工與互動協作,結成的產業協作、流通和服務網絡,是新興業態更強調的價值鏈環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將產業空間重組,對傳統經濟產業鏈進行拆分,推動產業鏈上下各環節實現有機銜接,產生不同的新經濟價值。譬如,以秦皇島市圖書印刷出版產業為例,該產業鏈核心具有出版、印刷、物流、推廣銷售四大環節。其中,出版是產業鏈的龍頭環節,由圖書、報紙、期刊出版單位構成,目前秦皇島市有報社1個、期刊雜志16家、較有影響的內部資料編輯單位31家。據調研,一家出版社往下游可以帶動數十家印刷、裝訂企業的業務開展,往上游還可以催生出版工作室、出版公司、文化公司等內容創意提供商的誕生和加盟,同時一批出版印刷物資提供商也會加入這一產業運行過程,橫向也會對造紙業構成市場需求。
在印刷環節,出版物印刷廠、資料印刷廠和包裝物印刷廠是產業的主體。除書報刊出版印刷外,印刷包裝業的另一重要領域是服務于生產資料產品和日常生活消費品包裝的塑料和紙質包裝印刷品。目前秦皇島市有各類印刷企業467家。在本著“做強大企業,做精小企業”的發展方向,引導部分印刷包裝企業組建企業集團,以提升整體競爭力,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各自優勢。同時,鼓勵印刷包裝企業瞄準京津幾千家出版單位主動出擊,爭取成為業務合作伙伴,借力發展。
在物流環節,當前主要是為印刷企業提供所需的紙張、裝訂、印刷耗材、印刷機械及配件、復印機、打印機、編輯排版軟件和印刷物資倉儲等各種物資的流通企業。首先是要重視資源整合,建立服務于印刷包裝企業便于溝通產需的電子商務平臺,促進產業鏈中各行業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推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合理調整。
在推廣銷售環節,建設數字圖書零售商業服務信息平臺,開發網上閱讀、語音導購、電子索引目錄等內容的網絡信息平臺。構建電子圖書交流平臺,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的集中度,建立集電子監控、網絡預訂、網上支付、圖書、信息查詢、宣傳促銷等為一體的網絡文化服務系統,為大眾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文化服務,實現互惠共利,有助于秦皇島圖書印刷出版產業的新經濟價值成為一個龐大的新型支柱行業。
作為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核心層”的秦皇島文化藝術產業,近年來在改革中進一步發展壯大,目前已實現經濟增加值5.5億元,占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19%。文化藝術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8%提高到2010年的3.1%,隨著文化藝術產業的新興業態數量的不斷增加,文化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產業領域的拓寬,在財政稅收和社會經濟價值上均顯著增加。
四、結語
伴隨著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秦皇島文化藝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態勢,凸顯了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文化藝術的發展格局既是新經濟價值提升的催化劑,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力。當下,秦皇島文化藝術產業已成為優先發展的產業領域,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情況下,文化藝術產業的異軍突起,已成為秦皇島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產業融合發展和新興業態為秦皇島市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秦皇島市文化產業發展實施綱要(2011-2015年)》,2011(11)
[2]杜麗芬.新興文化業態:核心概念及其初步分類[J].商場現代化,2010(06)
[3]趙志立.文化產業發展要重視新興文化業態[J].成都大學學報,2007(04)
作者簡介:
1.1業務模式單一難以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研項目研究難度加大,科技項目查新評價的復雜性增加,以往單一化的科技查新報告模式已不能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多數醫藥衛生科技查新機構服務內容和范圍仍局限于傳統的科技查新,缺少由新穎性評價逐步轉變為科技評價、信息分析、信息咨詢等面向用戶需求的增值服務。查新機構亟須通過系統信息分析重塑自身的競爭優勢,即對信息價值的深度挖掘增加科技查新報告的價值。
1.2項目評價狹隘簡單難以適應科技評價全面性需求科技查新的起源是由于20世紀80年代科技信息資源的稀缺,使得專業信息檢索只能由專業情報機構進行,隨著信息化和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科技查新報告評價已難以滿足科技管理的需求。目前科技查新內容僅限于科學技術領域的新穎性判定,對于科學研究結果在學科領域的地位評估、技術先進性程度等內容很少涉及,這嚴重限制了科技查新發揮更大作用。因此,在科技項目立項篩選、成果評估、技術交易和知識產權評價等方面,科技查新報告由于評價面較為狹窄,部分相關領域專家對科技查新價值提出了質疑。
1.3認定標準不一導致行業管理缺乏規范化國家科技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和《科技查新規范》,標志著我國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軌道[1]。但是,我國的科技查新機構認定部門多達10多個,不同部門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認定標準、管理細則、人員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導致了該行業發展缺乏統一的指導。國內尚無統一的科技查新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和查新報告質量規范標準,并且缺乏行業層面的政府管理和引導,以及對科技查新質量的監督與控制標準,嚴重影響科技查新業務的發展。
2.醫藥科技情報發展趨勢和特點
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的發展與醫藥科技情報緊密相連,其業務體系、理論方法和服務對象都源于醫藥科技情報。科技情報在經歷20世紀90年代的低谷之后,在科技情報機構改革和學科發展中形成清晰的業務方向,涌現出許多新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和軍隊醫藥科技情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梳理,有利于更加明晰科技查新的未來發展方向。
2.1醫藥科技情報緊密結合戰略需求目前,科技情報的主要服務對象已由主要面向政府決策者和科研機構,轉變為面向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其他機構的多維服務[]。在研究內容方面,科技發展動態相關的研究最為廣泛,主體研究還包括產業領域發展策略、科技政策研究、科技發展戰略、科技發展預測等。軍隊醫藥科技情報的工作主要面向戰略決策,圍繞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規劃需求,開展專項情報調研與前沿技術發展預測。
2.2醫藥科技情報呈現綜合發展趨勢情報工作模式已從單一方向的跟蹤研究轉向綜合發展的模式。醫藥科技情報的工作形式從情報追蹤,轉變為專項情報調研、動態情報監測、應急情報、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戰術情報與戰略情報并舉,情報產品根據需求對象不同也呈現出多種形式。例如,通過動態性情報產品快速提供技術與戰略管理情報信息,通過年度報告對科技進展進行總結,對重大突發事件如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等呈交快報、專報與專題深度報告等,立體展現了情報研究的價值,更好地發揮了科技情報的作用。
2.3醫藥科技情報專業性趨勢隨著網絡化普及與信息化的推進,醫藥科技情報工作也越來越專業化。在信息收集階段,情報資源的全面分布與搜索手段更為先進;在情報分析階段,情報學研究已經突破了原有的總結歸納等方法,引入了文獻調查、比較研究、內容分析、技術預測、德爾菲法、層次分析、專利分析、技術預見、頭腦風暴、趨勢外推和文獻計量學等方法。科技情報研究與管理學的日漸融合,也推動了情報研究的專業化發展。
2.4研究手段精確化趨勢隨著情報學方法的發展,情報學模型與工具得到廣泛應用,研究手段定性與定量研究并舉,情報決策支持日益精確化。以往定性情報研究方法如文獻調查、比較研究和內容分析等方法使用較為普遍,目前,定量研究方法如文獻計量學和專利分析法等,基于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正越來越多地使用,成為支撐科技決策的客觀依據。
3.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發展方向探討
隨著信息環境和服務需求的變化,醫藥科技情報在研究方法和產品等多方面都在進化,并結合最新的情報學方法,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情報產品。醫藥科技情報理論、方法、產品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將深刻影響未來科技查新的發展。科技查新需要根據外部需求的變化,引入新的情報學方法,深化科技評估內涵,面向科技評價和科研管理,延伸科技查新報告產品和相關服務,突破目前科技查新的發展瓶頸。
3.1科技查新報告規范化與分析功能拓展
3.1.1進一步規范科技查新報告目前,科技查新報告雖然已經形成規范化的制式格式,但對于不同科技查新機構而言,在數據庫選取、檢索策略、文獻列舉、結論分析和文獻附件等方面各不相同,同一專業領域的查新報告也由于機構和查新人員差距較大。因此,規范和細化科技查新報告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對提高行業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1.2深化科技查新報告分析功能科技情報研究定性和定量方法已經融合,而目前國內查新機構其科技查新報告的相關性文獻列舉與結論多以定性化描述為主。查新報告應借鑒科技情報領域基于文獻的新型定量方法,利用文獻計量、專利計量等新型科學計量工具,有助于深化科技評價功能并實現精確分析[4]。目前已開發了多種數據庫科學計量工具及軟件,通過定量工具,結合定性判讀與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查新課題主題領域的發展趨勢、研究密集度與熱點、國內外領先機構的研究特點等信息,使科研人員與審評專家可以通過查新報告獲得查新課題領域發展、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格局、查新課題研究在該領域中所處的位置與先進性等立體的評價信息。
3.2業務模式與醫藥情報和信息咨詢相結合科技查新報告現有的單一服務形式已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應在文獻信息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附加產品,提高自身的價值。目前多家科技查新機構已開始這方面的實踐,探索項目專題信息咨詢、競爭情報、知識產權分析等服務方式,如針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搜集國內外技術競爭情報,對技術創新動態進行分析,以信息快報或定期報告的形式為科研機構服務;結合企業項目立項,進行技術項目的技術和市場可行性調研,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報告。通過專利侵權檢索和分析,為原始創新和仿制創新提供依據。
4.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發展策略
1992年以來,全軍醫藥衛生科技查新工作越來越規范。2002年以來,并未因國家科技部取消查新資質認定而放松對科技查新的管理,連續組織查新咨詢單位資質認定、年檢與業務考核、查新人員資質認定,并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和學術交流等,有效提升了軍隊科技查新管理的質量和規范化水平,但軍隊科技查新也面臨同樣的發展困境。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的重點在于服務總部科技決策與軍隊重大科研項目,在此基礎上,以科技查新為中心拓寬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才能獲得更蓬勃的生命力。
4.1深化科技評價職能,服務科技決策圍繞軍隊醫學科研決策,科技查新機構應主動參與科研規劃制定、科研立項論證、重大科技成果評審及科技人才評價等相關科技評價工作,突破科技查新報告與引文報告的限制,結合軟科學研究方法,建立管理部門認可的系統科技評價實現方法與實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