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6:15: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本土文化”“本土電影”以及“中國本土電影”“云南本土電影”“新疆本土電影”等概念經常被提及。可是,筆者發現學術界對“本土電影”的概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新疆本土電影”的界定更是模糊不清的,這給學術研究帶來困惑。因此筆者試圖對“新疆本土電影”概念進行界定。
一、“本土文化”概念的界定
現代漢語關于“本土”的解釋是:(1)故土,原來的生長地,本鄉本土。(2)指殖民國家本國領土(與所控制的殖民地相對而言),也指一個國家所有的領土。(3)指本地的土壤。[1]60很顯然,“本土”屬于多義詞。這就需要考慮“本土”所用的不同語境。因此我們就需要來了解“本土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下,新帝國主義極力把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念以及思想信仰強加給其他民族,他們試圖以各種方式消解著本土文化的身份特征。“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全球化,使本土文化受到極大的沖擊,全球性通過政治、社會與文化的同質化來壓制本土,并把這種壓制冠以總體和普遍的美名。”[2]在面對文化身份消失的危機情況下,一些國家的強烈的民族情緒被激發,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呼喚“本土文化”的呼聲高漲,“本土文化”開始被廣泛使用。從“本土文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來看,“本土文化”是與“外來文化”相抵牾的,因此強調的是“故土,原來的生長地,本鄉本土”。而“本鄉本土”指“(1)家鄉;(2)本地。”[1]61所以,“本土文化”也就是“本地文化”或者“家鄉文化”。
理解了“本土文化”中“本土”的意義,還要明確“文化”的含義才能清楚“本土文化”的含義。目前學術界關于“文化”的界定含義不盡一致。有人認為:“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是‘人類化’,是人類價值觀念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對象化,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價值,經由符號這一介質在傳播中的實現過程,而這種實現過程包括外在的文化產品的創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3]可見,文化包括了人類價值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逐漸形成各具風格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養育了各種文化類型”。所以,本土文化應該指的是本土人類價值觀念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對象化,它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本土性主要強調的是價值觀念層面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如本土人獨有的審美心理、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等。
(一)國產高概念電影概念的深度解析
本文理解的國產高概念電影有四高,首先必須具備高視覺形象吸引力,其次,必須具備高市場商機,再次,必須具備高情節主軸配合高劇情鋪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須具有高觀眾關注度與高渴求度。具備上述四高,方能稱之為國產高概念電影。為達成高視覺形象吸引力就必須誠邀名導與明星鼎力加盟;為達成高市場商機,就必須在前期、后期著力于曝光宣傳;為達成高情節主軸與高劇情鋪陳就必須保持情節軸線清晰,既不混亂亦不燒腦,劇情鋪陳精致且易沉浸;而為達成觀眾高關注度與高渴求度,就必須與曝光宣傳相配合,不斷挖掘觀眾需求,將觀眾對電影的需求不斷抬升,從而形成一種對于電影的渴求,實現饑餓式營銷。例如《京城81號》深度運用了這種營銷方法,反植入式地以電影為原型在全國各地廣泛營造了《京城81號》密室逃脫。同時,尤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把準時展脈博,使得電影本身既要繼承流行文藝的優良特質,又要能夠與藝術性、流行性、時代性等形成多重互文性衍生。
(二)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現狀的兩極分化
國產高概念電影源于好萊塢成功的電影制作工業化、程式化、集約化、系統化的商業大片模式,從某種程度而言,好萊塢的這種電影制作的文化工業化模式,其本質上是一種后饋式的以營銷為主導的電影制作成功范式。這種成功范式既需要強大的營銷刺激市場,又需要強大的媒介宣傳由刺激觀眾需求演化為觀眾的強烈渴求。同時,名導效應與明星硬卡司效應亦不可或缺。好萊塢的這種大投入高回報、大制作高鋪排、大營銷高曝光、大市場高排片的四大四高已經成為后現代國產電影發展的一條固化式發展模式。然而,縱觀國產的高概念電影現狀,我們卻看到了一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兩極分化。一方面,國產高概念電影在不斷地創造著高投入與高票房;而另一方面,國產高概念電影卻在不斷地承受著欠佳的負面評價,顯然,這種兩極分化為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提出了新問題與新訴求。例如《京城81號》即存在著這種兩極分化現象。
(三)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現狀的問題與訴求分析
國產高概念電影的發展現狀有目共睹,片面追求最大化營銷,必然導致資源的整體配置全面失衡,電影的整體資源過度傾斜至營銷環節,以及名導明星等諸多環節,顯然會使得電影所依托的情節根本出現某種程度的動搖,進而將極大地削弱電影的內涵意象,這種失去情節根本與內涵意象的問題,才是導致國產高概念電影已經開始“叫座不叫好”的關鍵。此外,就社會背景而言,中國的社會背景早已今非昔比,開放的網絡時代,直接造成了最終端的觀眾亦能夠較為輕松快捷地,與好萊塢等世界級大制作電影信息進行最直接的接觸。而國產與好萊塢的巨大距離,自然會為最終端的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落差、感受落差、心理落差。勿庸諱言,國產高概念電影的四大四高并未能夠與好萊塢的文化工業化等量齊觀,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主旨表現、風格類型展現、創作技法表達等諸多方面等而下之。[1]
二、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創新
(一)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創新問題
客觀而言,國產高概念電影在好萊塢引進大片面前明顯處于文化輸入的弱勢地位,面對優勢文化的強輸,以及文化領域的不斷開放,事實上,國產高概念電影繁榮的表面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國產電影在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的強烈沖擊下,可以說是幾乎盲目地照搬照抄著好萊塢的高概念模式。可見,國產高概念電影問題的關鍵癥結,恰恰在于藝術內涵的力所不及之處,盲目且無奈地借助于形式加以拙劣地彌補。而解決方略恰在于更宜以中國式的獨特生活經驗與生存智慧,給出影視光影的全新解讀,從而透過光影令全球觀眾能夠借以觸碰到躍動著的中國式的根性靈魂。從而以根性靈魂究極化建構普世化的博愛自由等互文式的影視內涵,這樣的根性創新才是國產高概念電影的唯一出路。而動輒數以億計片酬請來的好萊塢明星,絕對不可是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的票房良藥,從大市場定位的國產高概念電影的國際化發展戰略而言,好萊塢明星中國式影視意識形態的彌合恐怕尚需假以時日。
(二)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創新方略
國產高概念電影目前并不存在文化厚度與資本極度缺乏問題,而至于技術與其他方面的短板,則均可以透過文化厚度與優勢資本加以綜合解決。例如,《京城81號》中即創新性地引入了恐怖、劇情、愛情等多種形式的深度融合式探索,為國產高概念電影作出了創新的可喜的嘗試。因此,國產高概念電影更宜奉行一種內傾性的宏觀發展方針,由內傾性宏觀發展方針制定出微觀、內省、挖掘型的整體化發展政策,應以自體內向式發展取代單純、片面、機械式和外向型盲目效仿。應夯實影視文化發展的可持續化基礎,唯有影視文化良性循環下的可持續發展,方能成為國產高概念電影長足發展的根本促進力量。同時,影視文化良性循環下的可持續發展,亦是國產高概念電影創新式發展的不二法門。從西方發達國家優勢影視文化的發展創新歷功經驗可見,好萊塢賴以支撐的最主要的中堅力量,其實并非其表象化的影視產業本身,而是其暢銷且流行全球的文化支撐。因此,國產高概念電影的創新,更期待著影視藝術化的靈魂絮語的全新民族化解讀,由東方懵懂迷思而東方唯美情思,由東方唯美情思而東方永恒哲思才是國產高概念電影創新的終極方略。
(三)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路徑
國產高概念電影在好萊塢的影響之下方興未艾,然而,中國電影的淺表式的浮于表象上高概念卻深受國際影壇評論的抨擊。很顯然,國產高概念電影仍處于初級的奇觀與情節之間雜合的階段,尚未能達致好萊塢式的奇觀、情節、故事并舉的完美式高概念標準。簡言之,國產高概念電影,必須形成一種國產高概念電影所獨具的核心競爭力,而這一目標的達成,必須依托于東方故事。其實僅從《功夫熊貓》的轟動效應即能看到東方故事的全球文化吸引力,但重要的是國產高概念電影中的東方故事的細節尚需加以精雕細琢,例如故事懸念、情節安排、戲劇設計、沉浸體驗等等方面尚存較大缺陷。而這些又顯然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支撐,才能夠最終落到實處。例如《京城81號》一片即為國產高概念電影的發展路徑進行了高級審美與文化核心競爭力的探索。由此可見,國產高概念電影的發展路徑其實就是一種以更高級的審美力量,創造一種文化核心競爭力,同時,這種文化核心競爭力所左右的時空向度,亦是為國產高概念電影賦予靈性的一種發展救贖,并且,這種發展救贖更能夠視同為一種國產高概念電影在文化支撐下的騰飛期許。[2]
三、國產高概念電影未來展望
(一)需求支撐
中國所擁有著的數以十億計的天量人口資源,為中國國產高概念電影提供了鉆石般寶貴的強大的需求根柢。從觀眾的視角而言,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欣賞世界各國的影視作品已經變成易如反掌,加之我國國內網絡視訊從業者的努力,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之間早已形成了透明化的效應。一方面,國產高概念電影期待著來自國民本體的更加強勁的需求支撐,而另一方面,事實上,中國的數以十億計人口也正在期待著來自國產高概念電影的本土化的藝術性反哺。以中國所擁有的世界最多人口的強大潛在需求計算,即便是中國經濟發展繼續低迷,而國產高概念電影未來發展的前景仍將極為廣闊,國內外的關于中國電影正趨于飽和的論調顯然是無稽之談。之所以出現國產高概念電影需求不夠旺盛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國產高概念電影與需求之間的供需交錯。而實際上,一旦國產高概念電影與國產天量人口影視需求進行恰到好處的對位,則國產高概念電影所期待著的數以十億計的天量需求閥門將嘩然打開。[3]
(二)動力支撐
絕大多數電影界專家傾向于不認同國產高概念電影的本土化,然而,縱觀中國整個電影發展歷史,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電影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影壇引起關注,其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中國高概念電影的本土化風格。同時,唯一能夠與中國本土化風格相同步的國產高概念電影,植根于本土化的制作經驗更是彌足珍貴,本土化的詩意化生存與本土化的性情滋養等,其實已經為國產高概念電影提供了中國電影重新崛起于世界影壇的基本性格靈魂保障和強大的深植勃發動力。實際上,只有中國式的靈魂低語,方能恰到好處地引導起國產高概念電影情感的流暢渲瀉,國產高概念電影必須由大他者誤區跳脫出來,以中國式的個體生存體悟可持續地發聲。世界任何國家影視行業的興盛發達,究其根本原因都源于其根性靈魂的動力支撐,中國亦不例外,因此,即便是照搬照抄好萊塢式成功模式,亦應內求于根性靈魂的動力支撐,才能真正實現整個中國影視行業未來的無極化發展。
(三)文化支撐
影視藝術是遠比閱讀更加深入的一種直觀體驗,這種直觀體驗由光影所系牽動著人類纖細的情思與哲思,而這種直觀體驗的細膩反應顯然需要強大的文化支撐。中華傳統文化有著世界任何發達國家與地區都不具備的文化底蘊,這種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為世界所有文明所尊敬、所仰慕、所艷羨。因此,影視藝術在緊靠流行文藝的同時,更要緊靠傳統文化底蘊,以形成一種中國高概念電影的強勢文化話語權,進而形成影視藝術所不可或缺的中國式的獨特的根性靈魂,并以這種根性靈魂演化成為中國影視藝術高踞世界藝術之林的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壘,最終形成一種真正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制造標簽化的國家意象,而不是純粹表象化的物資、器材、人力、資本的簡單機械式堆砌。[4]顯然,唯有文化的支撐力量與文化聚變的能量,才能將國產高概念電影由光影之中跳脫般地釋出,以文化之翼帶向世界影壇前列。
結語
從國產高概念電影發展的現狀加以深度觀察,我們便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藝術更應關注本民族的本土化的根性靈魂,而不是在優勢文化的強勢浸襲下被動地人云亦云。國產高概念電影更應成為本土根性靈魂的風景畫家,更應成為本土觀眾影視需求的本土化滿足者,而不是逆反者,更應以本土根性靈魂的中的時空意識,采擷本土根性靈魂中的國家意象,并將這種由根性靈魂所驅策著的國家意象,凝結成為世界影壇上的一道靚麗的永恒光影。
參考文獻:
[1]吳昊,詹秦川.國產“高概念”電影的美學特征[J].電影評介,2009(4):25.
[2]張華君.淺談國產高概念電影的互動營銷[J].新聞研究導刊,2015,(7):133.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12-0189-01
外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也是文化教學。外國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學習也是外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筆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本土文化的輸出能力較差,這就產生了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本文將從文化失語和互動教學模式理論入手,探究文化失語視域下的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一、理論背景
(一)文化失語
關于“文化失語”這個核心概念的界定,各界理解不同。失語癥(Aphasia)指的是一種言語功能的缺陷或喪失,由于大腦皮質言語中樞損害,而導致患者對于詞(或相等詞的非言語文字性信號)的辨認或表達發生障礙。該概念也被引入到我國文學領域之中,我國文學評論界借用了該概念,提出了我國文化失語的概念。
在外語教學領域,該概念最早由從叢教授在《光明日報》中提出的。他認為由于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語用學與跨文化交流等學科的興起與發展,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而且應該包括文化教學這一理念,己逐步成為我國外語界的共識。然而,我國多層次外語教學,我們過于注重了目標語世界的交化內容的介紹。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
Hymes在1980年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他指出:“在語言教學中,應把重點從結構能力轉移到交際能力上來。”Long于1981年提出二語習得中的交互假設,該假設的基本觀點是會話中的交互有助于二語學習。而根據Long的觀點,當本族語和非本族語者相遇時,雙方可能在理解和表達方面遇到一些問題,因而會調整各自的語言以便于交流,特別是本族語者會調整自己的語言以適應非本族語者的水平。為便于非本族語者的語言理解,在交談中本族語者通常簡化他們的語言。
簽于此,外語教學在注重語言交際的同時,應注重文化對于教學的影響。當前的外語教學應是以語言交際為載體,以外語文化為依托。而互動外語教學模式是較為適合當前外語教學實踐的有效模式。
二、文化失語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文化失語視域下的外語互動教學模式視大學英語教學為一個動態發展的、師生互相影響和溝通的過程,具體內容如下:
(一)根據教材內容滲透本土文化
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中國本土文化的滲入,雖然現有的大學英語教材涉及到中國本土文化的文章非常少,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擴展相關內容,就能避免“中國文化失語”現象。例如,在《大學體驗英語》第三冊的教學中,第二單元的主題是《Nobel Prize Winners》,雖然教材上沒有本土文化內容,但是教師可以介紹我們中國的諾貝爾獎得主。比如介紹剛剛傳來的好消息: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這是繼莫言對諾貝爾獎零的突破之后的又一次進步。如此振奮人心、激發斗志的內容學生會非常感興趣,也會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擺脫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現象,從而擺脫本土文化失語的桎梏。
(二)課堂上開展與本土文化相關的活動
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我們傳統的節日、節氣、傳說等內容開展各種有關本土文化的教學的活動。比如把學生分成12組,每組對應一個月份,課前要求每組代表搜集所在月份的本土節日、節氣、傳說、歷史上發生的事情等相關資料,各小組輪流每次課上前再用五分鐘的時間向大家用英語介紹,其他小組學生可以用英語提出問題與之互動。為鼓勵提問,教師可以給提出問題的小組加分,最后老師點評并給出小組活動的分數。通過此活動,學生就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也是四級考試段落翻譯常考的內容,學生也會積極配合教師認真完成此項活動。
文化失語視域下的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以語言交際為載體,以文化為依托,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它是一種值得我們大學英語教師推廣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邢成名,談恩青,邢成名.漢英神經內科詞典(Chinese-English Neurological Dictionary)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
[2]李丹.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4).
引言
現今隨著經濟的頻繁往來和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一系列全球問題的產生使人們越來越密不可分。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變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為目前最流行的術語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為各國際關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學者羅蘭·羅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為一種文化上的對策和設想,認為“全球范圍的思想和產品都必須適應當地環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樣性和差異性為標志。作為全球化的對立面“本土化”以獨特的生命力與之抗衡,世界文化將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和對話。音樂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禮。“全球本土化”也給予音樂教育以重要啟示。要深入理解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須從對全球化的認識開始。
一、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和對話
全球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學科和領域。鄔志輝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國的視點與問題》中歸納了五種界定模式(傳播學的界定模式、經濟學的界定模式、文化學的界定模式、生態學的界定模式、政治學的界定模式),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多緯度的發展過程,各緯度在表現上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全球化是一個不平衡的發展過程,對不同國家來說,全球化的意義可能是不一樣的:全球化是一個矛盾性的發展過程,單一與多樣、特殊與普遍等矛盾和悖論都同時并存與全球化的結構當中。”音樂教育屬于文化范疇,所以在這里重點看看文化學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個日趨同質化(homogenization)和一體化(unification)的過程。相反,它是一個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樣性與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間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顯強化的過程。”可見全球化在文化領域更多的是一種全球與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對話,沒有差異就沒有交流的必要,沒有交流就不會與進步,因此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從觀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個同質化過程。至少對現在來說,那種認為非西方世界最終將因循一個單一發展模式的合流觀念是過于簡單化的。他沒有考慮到各種全球化趨勢中的復雜性因素。……因此,當今世界成為這樣一個競技場,全球化和它的對立物——本土化——各擅勝場,正在同時對個體和群體產生巨大的壓力。”(杜維明《對話與創新》)著名文化理論家野健一郎也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各種文化之間的接觸越頻繁,文化越趨多樣化”。世界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同樣也促進了各本土文化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沒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未來世界文化朝著“全球本土化”發展。
在音樂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樂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歐洲音樂的重要樂器之一,大約在兩百年前傳入南印度宮廷,現在南印度音樂會幾乎離不開小提琴了。從音樂風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樂與西方小提琴音樂都有著極大的不同。相信也聽過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會為它們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為適應印度音樂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腳之間。風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們采用自己的方式改進小提琴。使小提琴成為了印度人自己的樂器。現在印度小提琴音樂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熱烈歡迎。印度傳統音樂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現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體性和獨立性,成為音樂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進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時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對全球化問題的反應慢一拍。缺少音樂教育基本理論的全球性思考。當看到音樂教育全球化這一概念時難免會誤解為全球音樂教育的趨同,甚至是全球音樂教育的西化。這顯然是對全球化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語境下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認可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須適應本土的音樂教育環境,以體現本土人民的主體性:所有有建樹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總是有地域性的,總是產生于特殊、具體的音樂教育環境.總是由解決具體音樂教育問題的人創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廣為借鑒、學習和再創。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樂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音樂教育的普遍性體現為各國、各民族和各種不同文明體系之間在音樂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種趨同。如音樂的終身學習和把音樂視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國家的音樂等觀念正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對話式教學正取代灌輸式教學已成為全球音樂教學認可的方法等等。音樂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在雖然各國音樂的終身學習等觀念已被接納,但各國的接受程度、范圍各有不同:各國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的運用。
2、音樂教育的一體化和分裂化的統一。音樂教育的一體化體現在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等。這些國際組織在全世界、在國家之間乃至在地區之間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個世紀來糾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歐洲文化中心論,正式提出了世界音樂(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樂”、“全球觀點”等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焦點。就在全球音樂教育一體化的同時,各國、各民族、各地方的獨立性不斷加強,珍視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傳統以及保護和促進音樂文化多樣性的努力,不僅是各民族國家,也是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一種追求。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成果正是各國、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3、音樂教育的國際化與地方化的統一。為了便于交流、溝通和比較,國際社會越來越采用為世界各國所共同接納與共同遵守的標準與規范。但音樂教育的國際化并不是絕對的和單一的對應。如在一些術語概念上,由于語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則應慎重的理解和運用。
三、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幾點建議
1、重視世界音樂的教育
全球化語境下人類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區、民族和國際組織的相互聯系乃至相互依賴增大,使全球范圍內的自由交往更頻繁:世界經濟市場化使資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的依賴增大,經濟往來密切:全球化帶來的全球問題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也把世界人民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與人緊密聯系密不可分,都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角度看,經濟的密切往來必將促進文化的交流、依賴。作為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音樂文化也是人類相互理解的紐帶。
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話語中的世界音樂指的是世界各國本土的音樂,是為了增強世界各國的相互理解為目的,這就要打破歐洲音樂中心論的舊有觀念,理解并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各民族的音樂,它們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從屬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萬別、種類繁多,每一種音樂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們去理解、學習不同的音樂文化以促進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受西方音樂中心論的影響。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內容中世界音樂所占比重幾乎為零。西方音樂只是滄海一粟,是世界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樂給了我們更廣闊是視野,使我們可以從更多角度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在保持自身獨立性和整體性的情況下獲得新的發展。
2、重視本土音樂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樂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本土的音樂文化傳統就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本土知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學術界也開始了廣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中將“本土知識”定義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長期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所自主生產、享用和傳遞的知識體系,與本土人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和人文環境)及其歷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壓迫的本土人民實現獨立自主和持續發展的智力基礎和力量源泉。”并且他還詳細論述了“本土知識”在內在發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識與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結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著真正的生存智慧,對于解決本土問題是一種真正有效的知識,也是他者所不能給予的。
在音樂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樂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歐洲音樂的重要樂器之一,大約在兩百年前傳入南印度宮廷,現在南印度音樂會幾乎離不開小提琴了。從音樂風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樂與西方小提琴音樂都有著極大的不同。相信也聽過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會為它們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為適應印度音樂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腳之間。風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們采用自己的方式改進小提琴。使小提琴成為了印度人自己的樂器。現在印度小提琴音樂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熱烈歡迎。印度傳統音樂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現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體性和獨立性,成為音樂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進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時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對全球化問題的反應慢一拍。缺少音樂教育基本理論的全球性思考。當看到音樂教育全球化這一概念時難免會誤解為全球音樂教育的趨同,甚至是全球音樂教育的西化。這顯然是對全球化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語境下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認可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須適應本土的音樂教育環境,以體現本土人民的主體性:所有有建樹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總是有地域性的,總是產生于特殊、具體的音樂教育環境.總是由解決具體音樂教育問題的人創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廣為借鑒、學習和再創。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樂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音樂教育的普遍性體現為各國、各民族和各種不同文明體系之間在音樂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種趨同。如音樂的終身學習和把音樂視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國家的音樂等觀念正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對話式教學正取代灌輸式教學已成為全球音樂教學認可的方法等等。音樂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在雖然各國音樂的終身學習等觀念已被接納,但各國的接受程度、范圍各有不同:各國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的運用。
2、音樂教育的一體化和分裂化的統一。音樂教育的一體化體現在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等。這些國際組織在全世界、在國家之間乃至在地區之間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個世紀來糾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歐洲文化中心論,正式提出了世界音樂(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樂”、“全球觀點”等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焦點。就在全球音樂教育一體化的同時,各國、各民族、各地方的獨立性不斷加強,珍視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傳統以及保護和促進音樂文化多樣性的努力,不僅是各民族國家,也是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一種追求。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成果正是各國、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3、音樂教育的國際化與地方化的統一。為了便于交流、溝通和比較,國際社會越來越采用為世界各國所共同接納與共同遵守的標準與規范。但音樂教育的國際化并不是絕對的和單一的對應。如在一些術語概念上,由于語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則應慎重的理解和運用。
三、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幾點建議
1、重視世界音樂的教育
全球化語境下人類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區、民族和國際組織的相互聯系乃至相互依賴增大,使全球范圍內的自由交往更頻繁:世界經濟市場化使資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的依賴增大,經濟往來密切:全球化帶來的全球問題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也把世界人民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與人緊密聯系密不可分,都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角度看,經濟的密切往來必將促進文化的交流、依賴。作為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音樂文化也是人類相互理解的紐帶。
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話語中的世界音樂指的是世界各國本土的音樂,是為了增強世界各國的相互理解為目的,這就要打破歐洲音樂中心論的舊有觀念,理解并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各民族的音樂,它們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從屬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萬別、種類繁多,每一種音樂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們去理解、學習不同的音樂文化以促進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受西方音樂中心論的影響。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內容中世界音樂所占比重幾乎為零。西方音樂只是滄海一粟,是世界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樂給了我們更廣闊是視野,使我們可以從更多角度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在保持自身獨立性和整體性的情況下獲得新的發展。
2、重視本土音樂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樂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本土的音樂文化傳統就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本土知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學術界也開始了廣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中將“本土知識”定義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長期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所自主生產、享用和傳遞的知識體系,與本土人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和人文環境)及其歷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壓迫的本土人民實現獨立自主和持續發展的智力基礎和力量源泉。”并且他還詳細論述了“本土知識”在內在發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識與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結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著真正的生存智慧,對于解決本土問題是一種真正有效的知識,也是他者所不能給予的。
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們重新認識本土音樂在世界音樂文化中的地位,增強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認同和歸屬感,徹底擺脫西方音樂中心論的控制,探尋適合本土音樂教育環境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并為世界音樂教育之林貢獻力量,以達到“對話”的最高境界。外來文化要在本土得到發展必須適應當地環境和各種條件,也是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再創造的過,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為“他者”推向世界。音樂教育必須有這樣的視野才能使更多的人們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進一步把自己音樂文化發揚光大。
3、讓音樂教育回歸生活
當代哲學大師胡塞爾從現象學的角度指出了歐洲“科學世界”的危機,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驗現象學,為我們理解“生活世界”與“音樂教育世界”的關系奠定了
精品源自英語科基礎。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與源泉.教育的有效性與意義最終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們的音樂教育世界漸漸淡忘了這一源泉,處在一個所謂西方科學的音樂技術和理性符號覆蓋的異化了的生活世界。學校音樂教育成了純粹知識的灌輸,遠離了生活世界得以課堂、教材為、教師為中心的封閉式教育。音樂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們擺脫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樂教育的觀念,在生活中交流、學習和理解音樂,最終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種多樣的音樂。“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迪斯尼樂園中的世界民族村。圍繞著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國、德國、意大利、美國、日本、摩洛哥、法國、英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個村,其中不少都有音樂歌舞表演。……英國的世界巡回藝術團、印度古典音樂協會、皇家非洲協會、亞洲音樂巡回演出團和倫敦共同體學院藝術系常在那兒舉行演出或舉辦綜合藝術節,如1995年舉辦過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藝術節。……五花八門的街頭廣場音樂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樂。如舊金山魚市碼頭前。秘魯流浪藝人的排簫與吉它二重奏。”(湯亞汀《走向現實生活的世界音樂》)這些音樂都是來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看到本土音樂的獨特性,看到世界音樂的異彩紛程。
結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4-0101-02
一、英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觀念概述
西方的語言教法概念在學者專家的提倡,或是政府的支持下,源源不斷地傳入國內,英語教師或英語教學研究者也欣然接受。然而,在實際教學脈絡中,專業教師應當探究自己使用特定語言教學法的學理依據,依據學生的需求來判斷所使用的教學法的實際效用。在英語已成為國際溝通語言的今日,教學的范疇已經擴展至全世界。在多元與特殊的文化環境中,英語教學不應只是依據西方的論點與取向來處理不同社會、文化脈絡的情況或問題。本研究從全球化觀點來探討英語教學社會文化觀的概念。英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觀點強調非英語系國家的英語教學,須考慮特殊地區、特殊群體和多元化學生所需求,建構本地的教學論述,發展合適的教學方式,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盡管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已關注到英語語言學習的社會文化的取向,觀察英語教與學的過程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的適用性。然而多數的文獻顯示,國內的研究仍然偏重從心理學層面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技巧,強調教學法、教材的教學效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依賴教學技巧,也需要依照不同的社會文化情境,針對教學情境脈絡,建構適合本地的教學模式。一般的教學理論中,總是忽視學習歷程中社會、文化脈絡對于學習動機與成效的重要性,并沒有把不同文化及母語背景的英語教學的“社會脈絡”的課題納進研究中。教學的社會文化取向,強調學習的多樣脈絡,探索文化的、歷史的、或是制度因素對于學習成效的相關性,反對思想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英語教師除了學習語言學習理論、語言發展理論和各種英語教學法之外,對于教學領域的社會脈絡也必須了解。
二、全球化視野下英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觀念
全球化對于教育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全球化與在地之間的關系是合作與對抗的關系,不是全然抗拒,而是將全球化與本土化都視為全球化的特質。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我們并未見到文化同質化的趨勢,反而看到各地文化異質日益受到重視和保護,因此“本土化”和“全球化”其實是可以共生共存,不應簡化為霸權和抗拒的關系,或陷入擁抱和排斥的兩極觀點。采取更為主動的姿態來回應全球化趨勢,正是我國英語教師和研究者的全新課題。在全球只是生產力的競技場域,以第三空間的觀念,容納多元思考主體的空間,在此空間里融合西方理論基礎,同時互為主體和融合。文化霸權理論指出統治階級支配被統治階級所依靠的力量,不僅只是經濟與物質的層面,更需在左右個人行為的文化思維層面,權力的維持不僅依賴經濟和物質的力量,更要依靠說服被統治者接受統治階層的思想信仰。人類心靈是社會的歷史產物,個體意識起源于社會文化,而社會共同的主流文化又影響個體的價值觀,也影響利益的認同。人是被觀念,而不是武力所統治,統治階層通過主流文化中潛藏的意識形態而達到影響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從而鞏固統治者的文化霸權。霸權的建立有賴于對被統治者進行“知性與道德的領導”,會將統治者的認知及價值觀轉變成有利于維持現有的權力關系。文化霸權的概念強調理性和文化的影響,而不是單純依賴經濟力量的影響,是讓被統治階級接受統治者的信仰體系、社會文化、道德的價值觀。“宰制”并不是政治權力直接對應的話語,是通過政治權力、文化權力、道德權力、知識權力等的復雜交換而形成的,進而剝奪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獨立自由地看待事物的可能性。“全球本土化”的意涵指的是全球化不只是歐美強勢文化同質化全球的過程,也包括了其他本土特殊文化向世界散播或抗爭其價值、象征意涵的異質化過程。文化全球化表面上看是一個強勢文化移植全球的過程,但其實是各地特殊文化通過不同文化策略的手段,在全球場域中彼此相互影響的過程。就文化而言,全球化意味著一種全球文化的誕生,也呈現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全球化是被西方統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機,所以文化全球化實際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觀點,民族國家仍然有其自主性,其本土文化仍可與西方文化抗衡,全球化雖已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但全球化不能脫離本土化,全球化與本土化都是相對的觀點。現今通行的英語教學法原本是英美社會文化的產物,但現在卻成為不同脈絡國家的主流教學策略。從英語為國際溝通語言的立場而言,英語的所有權應該“去國家化”,英語不再屬于某特定國家或文化的資源,英語文的教材教法和文化標準也無須再以英語系國家如英美為權威,而是依據當地的各種情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包括語言政策、教育資源、文化態度、教學目標、師資素質和學生背景等來做形塑調整。
既然英語已被認定為國際流的語言,英語教與學的環境趨向多元化與復雜化,英語教學與學習的概念應該跳脫以西方社會文化脈絡與學習背景的主流思考,建立以不同社會脈絡為考量英語的教學觀和教材,擴展英語教育和課程的發展設計。西方的教學論述是以西方的教學情境、歷史和文化所發展出來的英語教學方法,無法顧及到文化差異的問題,英語教學也應該針對本土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和需求,隨著不同文化區域,建構出具有本土風格的英語教學文化主體。教育單位、學者專家和實際教學的教師們,應該訴說自我教學實踐的經驗,建構一套適合我國環境的英語教學觀及教材。
關鍵詞:民族倫理 道德教育 傳統 現代 惰性力
如若認為倫理文化傳統愈具有民族性或地方性特征,就愈具有世界性或普遍性的文化價值意義,這實際上是封閉性的文化心態,秉持的是簡單本土化或特殊文化的價值立場。[1]而民族倫理雖然必須接受主流社會價值的共同性和優先性,但是又并不意味著它們必須犧牲各自的差異性和獨特性。民族倫理間的補偏救蔽實則上就是“”的倫理交互過程,或者說是地方性知識尋求普遍性理解的過程。這樣的認識立場表明不可人為地將民族倫理與中華民族的倫理思想相割裂,而在于敦促民族倫理作為不可缺略的資源歸置到中華民族倫理思想寶庫,從而完成應有的倫理資源儲備。民族倫理中的精粹是倫理更新的可取資源,民族倫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如若有所突破,實際上是根據新經濟關系的要求來對民族倫理道德實施細致的改良與加工。遠離這塊本土化的傳統道德資源,實則不可能建立起真正適應民族新經濟關系的新道德體系。
問題是民族倫理中的真、善、美在現代社會有不同的審查標準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傳統美德的內涵在現代必須賦予它以現代意義,方才使之與現代性合拍。那種秉持精英立場對待民族倫理的態度,以主位瞭望客位的鄙夷姿態顯然均不利于資源討論的繼續。不容懷疑民族社會亦擁有自己獨特的倫理思想,僅只懷疑的是它漸成系統的倫理學體系。因為它在表達形式上的特殊性,呈現為一種遠離抽象的哲學概念和范疇的象喻型的表述。現實的問題顯然不是民族倫理資源探討本身的合法性的問題,而是探究或開拓方式的問題。民族道德教育發展的運思路徑也是旨在通過平等對話跨越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尋求教育上共同的普遍價值原則,以建立更好的個人秩序和社會秩序。作為民族教育資源寶庫中的地方性源頭,民間的培育路徑為道德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潛力和現代啟示。
引言
現今隨著經濟的頻繁往來和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一系列全球問題的產生使人們越來越密不可分。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變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為目前最流行的術語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為各國際關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學者羅蘭·羅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為一種文化上的對策和設想,認為“全球范圍的思想和產品都必須適應當地環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樣性和差異性為標志。作為全球化的對立面“本土化”以獨特的生命力與之抗衡,世界文化將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和對話。音樂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禮。“全球本土化”也給予音樂教育以重要啟示。要深入理解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須從對全球化的認識開始。
一、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和對話
全球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學科和領域。鄔志輝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國的視點與問題》中歸納了五種界定模式(傳播學的界定模式、經濟學的界定模式、文化學的界定模式、生態學的界定模式、政治學的界定模式),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多緯度的發展過程,各緯度在表現上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全球化是一個不平衡的發展過程,對不同國家來說,全球化的意義可能是不一樣的:全球化是一個矛盾性的發展過程,單一與多樣、特殊與普遍等矛盾和悖論都同時并存與全球化的結構當中。”音樂教育屬于文化范疇,所以在這里重點看看文化學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個日趨同質化(homogenization)和一體化(unification)的過程。相反,它是一個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樣性與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間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顯強化的過程。”可見全球化在文化領域更多的是一種全球與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對話,沒有差異就沒有交流的必要,沒有交流就不會與進步,因此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從觀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個同質化過程。至少對現在來說,那種認為非西方世界最終將因循一個單一發展模式的合流觀念是過于簡單化的。他沒有考慮到各種全球化趨勢中的復雜性因素。……因此,當今世界成為這樣一個競技場,全球化和它的對立物——本土化——各擅勝場,正在同時對個體和群體產生巨大的壓力。”(杜維明《對話與創新》)著名文化理論家野健一郎也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各種文化之間的接觸越頻繁,文化越趨多樣化”。世界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同樣也促進了各本土文化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沒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未來世界文化朝著“全球本土化”發展。
在音樂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樂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歐洲音樂的重要樂器之一,大約在兩百年前傳入南印度宮廷,現在南印度音樂會幾乎離不開小提琴了。從音樂風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樂與西方小提琴音樂都有著極大的不同。相信也聽過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會為它們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為適應印度音樂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腳之間。風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們采用自己的方式改進小提琴。使小提琴成為了印度人自己的樂器。現在印度小提琴音樂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熱烈歡迎。印度傳統音樂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現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體性和獨立性,成為音樂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進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時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對全球化問題的反應慢一拍。缺少音樂教育基本理論的全球性思考。當看到音樂教育全球化這一概念時難免會誤解為全球音樂教育的趨同,甚至是全球音樂教育的西化。這顯然是對全球化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語境下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認可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須適應本土的音樂教育環境,以體現本土人民的主體性:所有有建樹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制度總是有地域性的,總是產生于特殊、具體的音樂教育環境.總是由解決具體音樂教育問題的人創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廣為借鑒、學習和再創。音樂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樂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音樂教育的普遍性體現為各國、各民族和各種不同文明體系之間在音樂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種趨同。如音樂的終身學習和把音樂視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國家的音樂等觀念正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對話式教學正取代灌輸式教學已成為全球音樂教學認可的方法等等。音樂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在雖然各國音樂的終身學習等觀念已被接納,但各國的接受程度、范圍各有不同:各國的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的運用。
2、音樂教育的一體化和分裂化的統一。音樂教育的一體化體現在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等。這些國際組織在全世界、在國家之間乃至在地區之間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個世紀來糾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歐洲文化中心論,正式提出了世界音樂(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樂”、“全球觀點”等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焦點。就在全球音樂教育一體化的同時,各國、各民族、各地方的獨立性不斷加強,珍視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傳統以及保護和促進音樂文化多樣性的努力,不僅是各民族國家,也是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一種追求。國際性音樂教育組織的成果正是各國、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3、音樂教育的國際化與地方化的統一。為了便于交流、溝通和比較,國際社會越來越采用為世界各國所共同接納與共同遵守的標準與規范。但音樂教育的國際化并不是絕對的和單一的對應。如在一些術語概念上,由于語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則應慎重的理解和運用。
三、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幾點建議
1、重視世界音樂的教育
全球化語境下人類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區、民族和國際組織的相互聯系乃至相互依賴增大,使全球范圍內的自由交往更頻繁:世界經濟市場化使資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的依賴增大,經濟往來密切:全球化帶來的全球問題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也把世界人民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與人緊密聯系密不可分,都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角度看,經濟的密切往來必將促進文化的交流、依賴。作為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音樂文化也是人類相互理解的紐帶。 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話語中的世界音樂指的是世界各國本土的音樂,是為了增強世界各國的相互理解為目的,這就要打破歐洲音樂中心論的舊有觀念,理解并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各民族的音樂,它們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從屬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萬別、種類繁多,每一種音樂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們去理解、學習不同的音樂文化以促進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受西方音樂中心論的影響。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內容中世界音樂所占比重幾乎為零。西方音樂只是滄海一粟,是世界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樂給了我們更廣闊是視野,使我們可以從更多角度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在保持自身獨立性和整體性的情況下獲得新的發展。
2、重視本土音樂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樂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本土的音樂文化傳統就是組成世界音樂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本土知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學術界也開始了廣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中將“本土知識”定義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長期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所自主生產、享用和傳遞的知識體系,與本土人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和人文環境)及其歷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壓迫的本土人民實現獨立自主和持續發展的智力基礎和力量源泉。”并且他還詳細論述了“本土知識”在內在發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識與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結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著真正的生存智慧,對于解決本土問題是一種真正有效的知識,也是他者所不能給予的。
音樂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們重新認識本土音樂在世界音樂文化中的地位,增強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認同和歸屬感,徹底擺脫西方音樂中心論的控制,探尋適合本土音樂教育環境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并為世界音樂教育之林貢獻力量,以達到“對話”的最高境界。外來文化要在本土得到發展必須適應當地環境和各種條件,也是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再創造的過,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為“他者”推向世界。音樂教育必須有這樣的視野才能使更多的人們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進一步把自己音樂文化發揚光大。
3、讓音樂教育回歸生活
包裝設計的發展是隨社會發展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如何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又該怎樣把握好時代的脈搏?我們除了立足本土文化外,還應學習和借鑒世界上先進的設計理念,創新設計思維,使設計更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性,是中國設計走向世界的前提,也是中國設計立足世界的根本。
一、本土化包裝設計的含義
1.什么是本土化包裝設計
所謂本土化,就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性的文化蘊涵。本土化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它通過設計藝術讓人們感受視覺美感的同時,更讓人們品味到豐富多彩的文化韻味。
中國的本土文化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它是中國五千年以來厚重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隨著具體的事物通過視覺表達出來的形式有國畫、書法、剪紙、歷代建筑及各類形式的藝術品等。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的今天,只有做到包裝設計的“本土化”來突出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特色,才有利于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本土化特色包裝設計也是中國包裝設計走向國際化的基礎.
2.本土化包裝設計的內涵
吸收不同民族特色、表現獨特的鄉土風情、反映中國特色的包裝是現代包裝設計發展的然。在包裝設計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包裝設計思想、風格在本土藝術和本土材質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環境和土壤中形成的本土包裝,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親和協調,相融相合,講究自然純樸的設計,追求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造型效果。本土化設計的內涵在于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3.民族文化對商品包裝設計的影響
包裝設計應考慮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問的文化差異,滿足不同民族的審美心理。在包裝設計過程中,要重視“入鄉隨俗”。在設計中體現對其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尊嚴的尊重。這本身也是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和交流。此外,包裝設計應表現其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富于人情味的設計會給人帶來親切溫馨和有趣的情感和體驗。在商品包裝設計中,如果能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出發,結合一些當地的獨特民族特色的造型,將會設計出更加符合不同地域文化需求的包裝。
二、包裝設計表達的是一種文化
1.傳統文化
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之所以提及本土包裝設計,其本土的含義就是對文化的一種表述,而本土包裝設計則是區別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
2.現代文化
中國現代文化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一是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二是明代以來吸收的西方古典文化以及后來傳入的西方近現代資產階級文化觀;三是以來的新文化思想。可見,中國文化不是一個封閉的文化系統,而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開放的文化系統,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文化具有開放性。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在人類文明史上獨樹一幟,長期以來,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文化輸出國,很強的自我中心意識。這種以中國為中心的文化心態,養成了一種文化優越感。
三、現代與傳統相結合
1.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傳統顏色的運用
在進行現代包裝設計時,既要掌握一般規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地區的特殊習慣以及其他方面。不同地域、民族,受不同的文化影響的人對顏色的喜好及感覺也大不相同:美國人用深色表示嫉妒,藍色意味憂慮,瑞典人禁用藍色,西方國家以黑色為不吉利,東方國家卻以白色為不吉利;泰國人將黃色視為莊重、高貴和權力;日本人以紅色和黑色視為傳統性色彩而偏好;綠色給人以涼爽和寧靜的感覺,在意大利、新加坡等國普遍受歡迎。
中國也有自己獨特的色彩文化,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工藝設計完美結合。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現著中華民族六千年文明史中的民族意識、文化意識和鄉土情結。故傳統色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恰當運用,能使包裝設計蘊涵獨特的民族氣息。
2.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傳統材料的運用
傳統材料極具傳統文化韻味,用傳統材料制作的現代包裝設計會給人以反璞歸真的感覺,體現對傳統的精神回歸。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知識的普及,消費者對綠色包裝、天然物品的日益向往和懷舊情感加劇,用竹、木、紙等材料設計的包裝比金屬、塑料更受歡迎。特別是對傳統產品的包裝材料,傳統產品的包裝就是利用大自然的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這樣的傳統材料,對產品進行包裝。這種包裝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木、竹、稻草、泥土、莖葉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陶瓷、紙張、編織等材料。對產品的包裝形式經過無數次選擇、淘汰,最后保留下來的一種被人們公認為完美的形態。因此,它富有民問特色,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四、包裝設計本土化的重要性
霸權的建立有賴于對被統治者進行“知性與道德的領導”,會將統治者的認知及價值觀轉變成有利于維持現有的權力關系。文化霸權的概念強調理性和文化的影響,而不是單純依賴經濟力量的影響,是讓被統治階級接受統治者的信仰體系、社會文化、道德的價值觀。“宰制”并不是政治權力直接對應的話語,是通過政治權力、文化權力、道德權力、知識權力等的復雜交換而形成的,進而剝奪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獨立自由地看待事物的可能性。“全球本土化”的意涵指的是全球化不只是歐美強勢文化同質化全球的過程,也包括了其他本土特殊文化向世界散播或抗爭其價值、象征意涵的異質化過程。文化全球化表面上看是一個強勢文化移植全球的過程,但其實是各地特殊文化通過不同文化策略的手段,在全球場域中彼此相互影響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