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新戰略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7 16:15: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發展新戰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在渡過最困難的時期之后開始呈現起伏上升的復蘇特征,但總體基礎仍然較脆弱,復蘇過程將緩慢曲折。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各國都在經濟政策特別是與中國經濟息息相關的外貿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調整和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危機重重。同時,中國經濟的內生環境也出現了諸多新的不確定性因素:自然災害頻仍、房地產市場進入宏觀調控期,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流動性下降;固有的經濟結構上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地阻礙經濟的和諧發展。經濟復蘇期,對中國經濟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只有深刻認識內外部環境的新特點、新趨勢,增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調整和優化經濟發展戰略才能不斷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一、經濟復蘇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特征

從目前情況分析,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將有所改善,國民經濟總體形勢企穩向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1年世界經濟的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為3.1%,發達國家平均增長為1.3%,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平均增長將高達5.1%。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調控方面,通過各個國家通力合作,金融機構房貸信心和市場融資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復。通過采取政府主體投資、政府入股銀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貿企業流動性瓶頸得到了有效地緩解。盡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機后的國際間社會經濟因素、地緣政治因素相互交錯,舊有的矛盾進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開始顯現,促成中國對外經濟發展的環境出現新的演化趨勢:

1.主要經濟體尋求自我發展傾向增加,體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緩慢走向復蘇,各經濟體經濟外部化程度不一樣因此受危機沖擊的程度也不一樣,從而導致缺乏國際間合作基礎,經濟體之間利益很難協調。在國內就業壓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經濟體(國家)自主發展趨勢明顯,各國或經濟體將解決自身體內就業、社會穩定、基礎產業的發展等問題作為首要問題,陸續出臺各種貿易限制措施,貿易保護主義逐步抬頭。

2.中國傳統優勢產業領域進入者增加,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出口面臨更大壓力。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發達國家將重振制造業作為就業出路之一,不惜進入一些能效低、規模大、利潤薄的低端領域,希望通過擴大出口規模來緩解國內就業率低迷和總體貿易赤字的問題。另外,許多發展中國家出口總體競爭力逐漸提高,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有可能通過本幣貶值等手段加速爭奪低端產品領域的國際市場。未來,中國將在中高端產品領域面對發達國家的強有力的挑戰,而在低端產業領域同時面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更加激烈的競爭。

3.能源價格可能再次攀升,國內企業經營風險增加。數據預測,2010年全球資源和能源產品的需求將有所回升,為應對金融危機,各國政府多采取為低利率等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從而導致投資需求增加和主要貨幣匯率走低,能源類大宗商品作為保值和投資的渠道之一,交易價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價格上漲將帶動中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產品的生產成本,加大中國企業進出口的經營風險(霍達等,2009)。另外,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進入國際市場、大力發展國際貿易,中國出口產品的成本優勢將被消弱,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發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4.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全球經濟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謂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采取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確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術法規或技術標準,還有旨在檢驗商品是否符合這些技術法規或技術標準的認證、審批或試驗程序,從而形成事實上的貿易障礙。隨著世界貿易市場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傳統關稅壁壘和數量限制措施在當前已經相對采取的較少,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當前國際貿易領域重要的非關稅壁壘。根據世貿組織的數據,從1995—2007年,各成員方向世貿組織通報的影響貿易的新規則總量達23 897件,這其中涉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規則的事件達到16 794件,占總量的71%。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環境的新特征

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時,伴隨全球經濟復蘇過程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經濟發展環境新的問題和矛盾開始體現出來。

1.經濟增長對政策拉動形成依賴,缺乏支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來,中國經濟呈現出“增長靠投資、投資靠政府”的線性增長特征。政策拉動的外部效果就是透過政府的投資,國有資本開始大規模進入競爭性領域,從而擠出了社會投資。社會投資受到對市場信心降低、國外需求不足、融資門檻過高、相關市場準入性限制措施等影響無法實現有效地增長機制。體制環境內缺乏從政府投資向民間投資的增長動力轉換趨勢。研究甚至表明,投資過快增長對中國經濟效率的提高產生的是抑制作用(呂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國內消費增長也同樣是靠政策引導和補貼,在國民收入分配體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大多數國民可支配收入沒有顯著的改善,穩定的消費增長內生機制就很難形成。還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動的機制下,政府體系的投融資平臺貸款將積累大量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政府出于融資和保障基礎性設施項目的資金需求,建立了各種政府投融資平臺,后者作為承貸主體統一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之后再將貸款轉貸給相關的企業或項目,使債務轉而信貸化,債務風險隱藏于貸款中。近兩年來的新增貸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

2.環境性約束持續剛性、自然災害增加,已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生態環境基礎原本就比較脆弱,在人口壓力和粗放型經濟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國生態安全形勢已十分嚴峻。加之,自然災害頻仍,經濟增長的資源支撐能力下降,經濟發展的未來空間收縮。2008年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造成貴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經濟損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陜西等受災地區的基礎設施、農業和工業等損失嚴重。兩次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分別為1 516億元和8 451億元。研究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由于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2 000億元~3 000億元,約占GDP總量的3%。

3.人力資源的成本上升,勞動力流動性下降。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不斷加快、國家區域均衡發展政策的密集出臺,促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布局和產業布局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作為勞動力傳統輸出大省,現在已經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勞動力的需求增加,與沿海地區勞動力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形成競爭局面。2009年有7個省已經對最低工資標準作出了調整,其中最高檔平均調整幅度達到17%左右。還有20個省計劃將在2010年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希望借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而從人力資源的供給來看,勞動力的流動性意愿呈現下降趨勢。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一代農民工選擇返鄉就業的比重明顯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謂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力。新生代農民工多是獨生子女,較父輩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對工資回報和個人發展空間更為重視,就業選擇往往集中在幾個較發達的經濟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現的“用工荒”現象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發達地區“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銳的同時內地企業招工也出現困難。 轉貼于  4.經濟結構上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發展結構中的供需矛盾進一步深化,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依然與結構性問題相伴隨(高帆,2010)。需求方面,國內消費增長長期處于啟而不動、后勁不足的尷尬中。居民收入持續增長難度較大是影響消費后勁的根本性因素。數據來看,中國居民消費僅占GDP的36%,處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國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給方面,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容和復雜性增加。受金融危機和外貿需求降低的沖擊,以制造出口為導向的產業鏈條的產能過剩問題尤為明顯。數據顯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近2億噸,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約5億噸,鋁化工、造船業、煤化工等等行業也均存在較突出的產能過剩問題。此外,受流動性過剩和投資意愿增加的拉動,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關制造設備等新興產業項目密集上馬,市場尚未培育成熟已經形成新的產能過剩問題。同時,產業產能過剩調整的具體實施還需要考慮到所在地的經濟發展規劃、附屬企業的生存、區域就業和社會穩定等多種因素。

三、經濟復蘇期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與優化路徑

應對經濟復蘇期內外部環境新的變化趨勢,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調整經濟發展的結構,優化經濟增長動力的環境路徑。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只有不斷調整優化,才能實現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在經濟結構的調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幾項關鍵性任務:

1.逐步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心,建立內需為主、外需為輔的雙動力增長引擎。把經濟增長的基礎放在內需即潛在龐大的國內消費需求上,同時堅持穩定外需、增強經濟的外向性,實現擴大內需為主和積極利用外需為輔的經濟增長雙驅動。經濟的發展一定是結構質態上的演進(劉偉,2006)。要實現經濟發展的質的突破,創造性地利用結構調整這一契機,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技術的自主創新及后發優勢,通過精細發展增強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以創新型經濟作為經濟發展轉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轉機制增活力,堅持用改革創新的思路來突破發展瓶頸,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2.調整和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國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環境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基石。通過增加就業渠道、調低國民稅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鼓勵社會服務事業發展,為國民消費創造動力源泉。通過政策帶動性消費和激發居民自主性消費,雙管齊下。應對消費結構升級的特點和趨勢,促進產業投資的高端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約化、市場經濟的有效化,從而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系統發展的理念出發,增強經濟系統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對當前發展的熱點問題比如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密切關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給,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力度,降低國民的消費不確定預期。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到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規劃引導。研究表明,新興產業將成為影響中國今后十年的產業發展方向(厲以寧,2009)。如何有針對性的推動新興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新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等產業實現突破,使之成為中國經濟未來主要的增長動力,就必須下更大力氣改善服務業的發展環境和明確發展的重心。從未來發展的整體戰略的考慮,服務業的發展應分為三個重心:以服務生產為重心,集中在現代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系統等等產業;以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為重心,集中發展現代旅游業、創意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方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差異化競爭力。以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平臺和降低能耗、資源環境和諧發展為導向來規劃和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提高制約經濟發展的交通、電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統的支撐能力,同時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有利趨勢,以城市群為中心優化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區域合理布局。

在經濟增長動力的環境路徑優化方面則要做好:(1)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積極調控好人力資源市場,消除各種阻礙農民工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建立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動城鎮化和發展小城市,吸引農民工落戶成為真正的市民。(2)區域經濟統一布局的優化。以產業結構調整與布局為主線優化區域經濟布局,重視發掘各自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統一區域要素市場,通過不斷縮小國內的區域差距和不斷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提升整體經濟運行的效率。(3)優化農村經濟環境。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大農村的基礎設施以及農村科研方面的投入,優化農村經濟的要素資源配置,保證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4)消費環境的優化。進一步整頓消費市場秩序,加強消費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培育信貸消費和綠色消費,讓人們有能力消費、放心消費、健康消費。

參考文獻:

[1]厲以寧.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走向[N].經濟參考報,2009-11-17.

[2]劉偉.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歷史性變化與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J].經濟研究,2006,(1).

[3]呂冰洋,余丹林.中國梯度發展模式下經濟效率的增進——基于空間視角的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9,(6).

[4]霍達,李蕓珊,王建東.能源價格與國民經濟成長[J].中國軟科學,2009,(1).

篇(2)

中圖分類號:F426.21;F426.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143-02

一、背景

為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黑龍江省出臺了《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把煤炭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經濟板塊和經濟增長點。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將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有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于資源綜合深度開發,有利于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改善產業結構。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雙鴨山、鶴崗六座城市,這個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占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儲量的92%,且煤炭品種齊全、品質優良,煤電化產業基礎好。近幾年來,一批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一批需向國家爭取的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重大項目的建設實施,有效地拉動了東部地區經濟總量的增長。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的經濟總量快速增長,且東部六市的GDP增幅連續兩年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東部六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 557億元。其中,牡丹江市1 092.7億元,佳木斯市660.4億元,雞西市582.3億元,七臺河市298.9億元,雙鴨山市565.4億元,鶴崗市357.67億元,均比上年增長超過12%。

東煤電化基地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仍然有因素制約著東煤電的發展,如科研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少、技術研發人才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比例過小等;同時,大量技術設備需要更新改造、重點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當務之急就是要增加一定數量的中高層管理和專業技術、技能等人才。因此,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適應東部煤電化建設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的重點。

二、東煤電基地人才供給現狀

近年來,我國煤炭企業出現人員不足的問題。表現在煤炭企業總體的人才需求不足,煤炭生產線的各個主要崗位也面臨著人才不足,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由表1可以看出來,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仍然偏低,能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比例也增長緩慢。其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對東煤電相關專業供給不足。原本的煤炭院校紛紛更名、改制,加上近年來煤炭企業生產形勢下滑,使得個別煤炭企業缺乏對院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另外,煤炭學校資源又轉換為社會通用的專業,使得來到煤炭企業就業的學生又專業不對口。從當前的形勢看,目前礦區就業壓力很大,通過在礦區實踐歷練新成長起來的勞動青年,學歷低不能做技術含量高的工種,招聘來的大學生對下井工作又有抵觸,造成了煤炭企業和煤炭院校的矛盾。隨著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啟動,大中型項目逐漸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的缺口問題凸顯,成為制約煤電化基地建設的難點。在黑龍江東部地區,煤炭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連續多年斷檔。地質勘探、測量、采煤、機電等煤電化建設急需的人才,幾乎招不到大學生發展東部煤電化建設,形成產業集群。對于煤電化的新型煤氣化、煤液化以及相關建材的研究開發就更感覺人才資源儲備嚴重不足。

三、東煤電基地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

(一)校企合作籌劃專業建設

1.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是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需要改變現存的高校管理體制,組建由學校、行業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合作機構。通過行業和企業參與到高校的人才培養,共同商討高校人才培養的問題,使學生及時了解該行業的動態和發展趨勢,將學生的培養納入行業的計劃之中,使人才培養更具計劃性。同時,由學校代表、企業專家和行業專家成立“訂單”小組,負責校企合作事宜;對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進行計劃、統籌、指導、監督和管理,包括“訂單”培養的教學計劃、理論與實踐,教學安排以及教學管理,師資的配備,課程安排及學生的考核等。

以吉林省某大學為例,吉林省當地商業銀行與該高校簽訂協議,對應屆金融學院的保險學、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的 31 名大學本科生簽訂《定向委托培養協議書》。通過調研,選擇具有發展潛力、正在成長的中型金融機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其機構的擴大,需要擴充具有一定素質的專業人才,為“訂單式”人才培養提供了契機,并且建立了長期的穩定戰略關系之后,能夠形成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環。

2.建校企專家工作組,共同籌劃專業建設

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事實上,當兩個矛盾體相遇的時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學校是公益性組織,企業是盈利性組織,兩個性質不同的組織為了彼此的發展,以需求為動力,本身就是相互增進了解、增加互信,共同建立人才供需的長效機制。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煤炭學校的培養體系的建立,一方面也鼓勵教師走進企業,補充人員不足,借助教師的科研力量推進煤電化建設大型項目的上馬。同時,也通過老師的宣傳和對學生的影響,使學生了解東部煤電化,投身到東部煤電化基地工作。對企業來講,在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的同時,也樹立了企業的形象,宣傳了自己。東部煤電化六個城市還最新簽署并成立了東部煤電化基地人才服務中心,解決人才交流問題,以提升區域內煤電化建設專業人才的整體數量和競爭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沒有企業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雖然企業在觀念、內部組織、管理制度上尚未與學校真正的合作,但是企業對校企合作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卻明顯地提升。企業從被動選擇到主動參與培養、從接受學校教育的結果到關注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從安排學生實習到校企共管共教、從職業教育的局部參與到全程參與、從注重合作的經濟效益到關注人力資源的潛在效益等無不體現著企業愿意和教育界合作的局面。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開發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方案自從國外引進到國內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強烈關注,其中從德國引進的學習領域課程更是越來越受到歡迎。高校也應該對部分專業進行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建設工作。具體做法是:首先,根據職業崗位分析及其典型職業工作任務。其次,根據職業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并確定其學習難度等級。再次,根據職業行動領域描述及確定學習目標。最后,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課程內容并設計學習情境。

(三)創建一流的實訓基地平臺

1.外引內聯,抓牢校企合作新把手。積極與省內煤電企業聯系,為學校培訓教師,共同培養學生,鼓勵學生考取相關職業資格,本著“互惠、互利、共創、共贏”的原則,利用企業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實施訂單式教育。

2.多元教育。引進與企業技術平臺對接的實習實訓設備設施。培養學生的同時,也完成了產品加工,真正實現了產教結合,作品-產品-商品合一。

3.技術創新,促進校企合作深層次發展。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學生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科技攻堅小組,研發仿真模擬軟件和實訓設備。技術交流合作,教師和學生廣泛參與,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水平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四)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改革

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建設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管理模式,開創校企聯姻、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式”等教育模式,使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密切結合,使學生學習的理論和掌握的技能融為一體。學校還應積極探索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方法一道,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合起來。

(五)發展和壯大教師隊伍

1.雙師互進,實現人才交流的綠色通道。實施“雙師互進”工程,即優秀工程師進課堂、專職教師進企業。聘請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成立專家顧問委員會,幫助學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指導學生實訓,使學校培養目標更加適應行業、企業和崗位的需要;學校專職教師,特別是新招聘的教師,走進企業生產一線,參與企業的生產,提高教師自身專業技術水平。這樣的人才交流的綠色通道,可以為高校打造一支與企業先進技術水平相對接的專業教師隊伍。

2.成立專家工作室,引技入校,引品入校。聘請企業勞動模范、優秀工程師、企業管理層等專家和技能大師組建了“企業專家工作室”。充分發揮工作室的教學指導功能,請專家參與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教學計劃制訂等工作,使行業、企業的發展方向融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中;充分發揮工作室的技能培訓功能,將專家最前沿、最精湛、最實用的專業技術傳授給專業教師和學生,使行業企業的生產技術融入到學校實訓教學之中;充分發揮工作室的模范引領功能,用專家的品質塑造人,用榜樣的事跡激勵人,用模范的力量影響人,使行業、企業優秀的品質和精神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之中。

3.成立教師工作站,進廠學工、進廠學魂。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學習、考察和調研,“進廠學工、進廠學魂”,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流程和管理理念,在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同時,獲取行業、企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為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

結語

構建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是繼哈大齊工業走廊啟動建設后,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依照全省的長遠發展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因此,高等學校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把握時代契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以適應東煤電發展需要的大學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娟.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聚的影響因素分析田[J].東北亞論壇,2008,(7).

[2] 劉星.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遼寧高等職業教育為例[J].現代教育管理,2009,(6).

篇(3)

世界經濟危機來襲,暴露出全球經濟存在的嚴重問題,金融泡沫膨脹,虛擬經濟快速增長,實體經濟快速退位,大量產能過剩、市場飽和,人類價值觀的金錢欲望無限膨脹,現行的經濟模式導致資源供給嚴重不足,生存環境持續惡化等問題迫使人類不得不找到一把可以打開改變世界經濟模式的鑰匙。

一、傳統能源在現代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石油作為傳統能源,在取代煤炭的主體低位后,已經成為現代工業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有力的發動機,當今世界上許多重大事件的導火索就是石油。石油對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為:石油消費量直接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世界經濟因為石油得以高速發展,經濟增長與石油消費之間一般保持著1.5∶1的比例。一般來說,石油的價格平穩,則經濟的增長與石油消費的增長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必須消費一定數量的石油才能獲得經濟上一定程度的增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油消費增大,而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石油儲量大幅度減少,長期的供不應求的狀態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對于多數國家來講,經濟增長是政治的最大命脈,所以可以說石油對于一個國家在穩定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影響深遠的,是一種戰略要素。目前,世界各國在制定長期持續性發展戰略中,都把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作為解決危機和加快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①。低碳經濟的提出,實際上是人類關注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及其他因經濟發展而影響生態環境問題的結果。在這種全新的經濟模式的指導下,世界各國都希望自己能夠走上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綠色之路。目前發達國家正在投入大量資金,來優化自己的能源結構,提高傳統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積極的探索清潔能源。而發展中國家則備受煎熬,因為他們的工業化進程正在處于發展階段,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遠超過發達國家,因此也必定承擔著相當多的輿論壓力。但可喜的是,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表現出了可持續性發展的決心,彰顯了大國的責任感。

三、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核心-新能源

1.美國的經濟長期發展戰略。

在金融危機下,美國政府實施了長期經濟發展戰略,即“再工業化”戰略和“新能源”發展戰略。

“再工業化”屬于奧巴馬政府提出的用于近期促進產業發展的主要戰略,該戰略主張重新重視國內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加快制造業的增長速度,目地是讓經濟從虛擬回歸實體,并力圖轉向“出口推動型”經濟發展方式。為此,美國政府了50條舉措用于有效的降低制造業成本和提升制造業創新水平。第一、在降低制造業成本方面,美國政府采取了降低制造業的稅收負擔、改革公共醫療保險制度、減少管制和司法訴訟成本、鼓勵創新投資及加強職業教育培訓用以提高制造業勞動生產率、實施節能計劃等具體措施。第二、在提升制造業創新水平方面,美國政府于2009年8月頒布了《美國創新戰略:推動可持續增長和高質量就業》,主張重構國家創新基礎,用以強化美國自主創新的基本要素;鼓勵發展有效創業,為創業和風險投資營造良好的環境,保持并提升美國公司在全球創新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扶持重點行業的科技研發,推動戰略性新興行業的突破。

“新能源”是奧巴馬政府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發展“氣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該戰略的核心。具體來說,美國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第一,2010年~2013年,通過對“新能源”電力企業的直接和間接資助,使美國國內新能源供應量增加一倍;第二,鼓勵個人、單位和地方政府使用“新能源”,并實施補助,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三,美國政府將長期重點扶持在清潔能源領域內的創新活動,并決定投巨資在10年內支持發展下一代新燃料和建設燃料基礎設施;第四,實施“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項目”(CapandtradeProgram)用以限制化石能源使用,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五,啟動“重塑美國能源科學與工程學優勢”教育計劃,通過設立跨學科研究生課程、提供獎學金、以及促進科研機構和創新公司合作等措施加大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并且鼓勵學生走向清潔能源領域的工作崗位。

2.日本的經濟長期發展戰略

日本于2008年9月,根據金融危機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對“新經濟增長戰略”進行了調整,主要方向在對既定的2015年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微調的同時,重新設計了經濟發展戰略,201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增長戰略”(New Growth Strategy),旨在確立危機后日本長期經濟發展方向的,是日本未來10年經濟發展的戰略。“新增長戰略”認為,日本要靠“后危機時代”是擺脫“失去的十年”,日本政府將利用國內要素和擴大對外開放兩個方面尋求經濟增長動力。其中,在利用國內要素和促進國內產業發展方面,日本政府將在環境和“新能源”產業領域投資50萬億日元,創造140萬個就業機會;在醫療和健康產業領域投資45萬億日元,創造280萬個就業機會。在擴大對外開放方面,日本政府將致力于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APECFTAAP),并通過發展對外旅游業,進一步提升日本在亞洲地區和亞太區的經濟地位。

四、結論

隨著全球能源的消耗,未來石油價格將會大幅度增長,目前發達國家逐步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在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發展新能源,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改善人類氣候環境。雖然201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帶來的核電站泄漏事故直接影響到了新能源產業,各國也紛紛采取措施放緩核能腳步,但并不能阻止人類對新能源的探求。未來世界經濟的霸權必定掌控在擁有新能源核心技術的國家手中。

參考文獻:

篇(4)

一、新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大環境

近幾年,國內經濟發展迅猛,較長時間保持高速增長,無論是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質量,還是思想素質,都有較大的提高。想要進一步改善新農村的經濟面貌,走一條適合新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就必須全面審視日新月異的大環境。大環境在不斷發生改變,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存在著有利和不利的環境。

1、新村經濟發展不利環境

第一,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趨勢加快。中國經濟正以較高速度運行,而此成績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國內的城市化,以及對基礎設施投資。由于城市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工作機會的不斷增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這種農村人口轉移是一定時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外出勞動力多是農村主要勞動力,而留守勞動力主要是老弱病幼或婦女,這就造成農村在生產要素的供給上對外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其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

第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同城市基礎設施比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馬路、 電、 水、 通信等基礎設施主還是依靠村民自治原則,村民自主集資修建,國家只給與部分補貼和資助。這種政策將導致農村的基礎建設大大落后于城市。

2、新農村經濟發展有利環境

第一,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長期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和投資,當全球經濟不景氣,消費能力下降時,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便受到制約,而依靠城市化的發展,以投資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又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政府已經意識到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刺激國內消費的增長,挖掘內在的消費能力,鼓勵第三產業的發展,激發人民的創造性,提高經濟活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把握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農村也可以嘗試著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第二,中央縮小收入差距的決心。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想法已然實現,但現在的收入差距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除了通過調整稅收以及普及各種社會福利來實現財富的轉移,政府還迫切希望農民的收入能不斷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因此,國內的政策環境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十分有力的。

第三,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環境問題不斷爆發,北京霧霾使人們開始意識到解決環境問題已刻不容緩,十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口號讓人們心生鼓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綠色往往只是點綴,擁擠的街道,不斷排出的尾氣是城市令人頭疼的一面,要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需要更多依靠土地資源充裕的農村,讓農村成為美麗中國的一面旗幟將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第四,對高質量生活品質的追求。食品問題頻出,從嬰幼兒奶粉到地溝油,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對綠色健康的食品的需求將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思路;網絡購物的興起,便捷高效成了物流公司以及消費者的共同需求,農村作為各區域的銜接地帶,若能發揮地域優勢也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

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城市經濟發展面前顯得遜色不少,幾十年的努力雖使得農村面貌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與城市的差距還是越來越大。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眾多農村面臨的困境其實是相似的。

第一,人才短缺。農村在生活條件上、薪資待遇上,對人才是缺乏吸引力的。缺少具備長遠眼光、較強分析能力、對本地區的各種條件有深刻的認識的管理者,同時也缺乏豐富的素質較高的勞動力,這兩類人才的缺乏,使得大多數的農村難以找到適合本村發展的道路。想要發展農村經濟,就得跨國人才這道坎。

第二,基礎設施薄弱。想要經濟迅速提升,引入工業是不錯的選擇,能為農民就業和政府稅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但現實的情況是,由于大多數農村的水、電、公路、廠房等基礎設施十分薄弱,無法給企業提供舒適的生產條件,因此對企業是缺乏吸引力的。

第三,特色不足。新農村建設在大張旗鼓的進行,但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相同的村村通公路,相同的村民新建住房,缺乏特色,不免有盲目建設之嫌,這些還是有政策支持的鄉村,更多偏遠的人煙稀少的農村往往很難有大的變化。全國除了少數幾個地區有條件有能力進行機械化作業,大部分地區依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方式,種著傳統的農作物,收入上很難有大的突破。中國農村眾多,每個村落自然條件和稟賦不一,僅依靠單一無特色的發展方式將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的騰飛。

三、新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

1、工業帶動經濟。

為沿海部分工商業轉移做好準備。通過與荊州市紀南鎮政府人員的交流,對該鎮的經濟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該鎮通過原有的較好的煙草包裝工業基礎,吸引了包裝業上下游工業的入駐,既解決了當地的就業,保障了村民的收入,又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多稅收來給人民提供福利。采用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政府出地修路,企業出錢、提供廠房設備和崗位。但此法應用更適合勞動力充裕、工資要求相對較低的地區,且運輸成本不能太高。

2、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

中國農村眾多,各個村子在地理位置資源稟賦人文素質上差異很大,只有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自身的發展模式才是明智之舉。

第一,農業特色經濟。選擇將農村第一產業做出自己的特色是個不錯的選擇,食品問題頻發,公眾對健康綠色食品需求更加強烈,采用合作社或大農莊的模式,使用機械化和安全無公害的種植方式,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能方便監管,除了常規農作物、家畜,還可以引入適合當地生長且市場需求大的特色物種,如大城市稀缺的土豬,保健藥品原材料等。若遇到難題,可向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

第二,旅游特色經濟。對村中的房屋、公路進行改造,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人文特色,城市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渴望在節假日有個娛樂休閑的好去處,而具有特色的鄉村將是不錯的選擇,如荊州太湖鎮的桃花村,每到桃花盛開時,就會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參觀,既緩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壓力,又帶動了當地的經濟。此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農村離大城市較近,且有著好山好水,若能具備這類條件,便能有著很大發展空間。

四、結語

農村經濟的發展空間其實是很大的,選擇途徑也很多,但再好的設想也需要有人付諸行動,地方政府想要改變本地區農村的經濟面貌,就必須把握新時代經濟大環境,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道路,并不斷地投入人力、財力上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篇(5)

隨著20世紀90年代的汁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在整個社會和企業生存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應用,網絡通信技術已經從一種溝通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轉變為和現代社會相整合的一種資源。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隨著網絡化而興起的遠程溝通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作為公司的新型的組織形式。

一、來自戰略網絡的競爭模式的研究的主要觀點

1.RGuhti為代表的結合新經濟社會學來研究企業戰略網絡的理論。被稱為經濟社會學派

RCuhfi最早提出了戰略網絡的概念,他明確將對企業有戰略意義的戰略聯盟、合資、長期的買賣伙伴和一群相似的節點都歸集為戰略網絡,強調它是嵌入于企業之中的關系網絡,參與其中的企業所因此獲得的資源具有獨特陛且難以模仿,因此這種戰略網絡關系可以構成能夠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戰略核心競爭力。

2.J.CJafillo為代表的用組織理論來研究戰略網絡的理論,被稱為組織學派

J.CJarillo認為戰略網絡本身是一種長期的、有目的的組織安排,這種組織安排的目的在于通過戰略網絡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他進一步通過對比“層級制”、“市場”和“戰略網絡”三種組方式,說明戰略網絡是網絡蟹擠時代最佳組織模式。

3.以PJ.R.chte為代表的文化學派

他以日本企業的戰略網絡為例,研究了戰略網絡的理論基礎、戰略網絡形成動因、戰略網絡的管理與進化,進一步豐富了戰略網絡理論和促進戰略網絡在實踐中的應用。他認為日本經濟及其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于其企業的戰略網絡管理水平高,日本企業的戰略網絡與西方一般意義上的網絡組織不同,它注重知識、能力資源的共享。突出文化在戰略網絡形成和進化中的作用。強調由于日本企業受傳統文化影響,容易形成戰略網絡的網絡文化,包括高度忠誠、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統一價值觀等。Richter實際上以日本企業為考察對象從人文角度研究了戰略網絡的構建因素。

4.以波特為代表的用企業集群理論來研究區域合作網絡波特所研究的企業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區域內的一群相互聯系的公司和各種組織(包括學校、研究機構、中介機構、客戶等)為了獲取新的和互補的技術、從聯盟中獲益、加快學習過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擔風險而組成的網絡。他認為所有進步的經濟體中,都可明顯存在著企業集群,而企業集群的形成。也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5.以J.MMoor為代表的從生態觀的視角來研究戰略網絡,被稱為商業生態學派

Moor提出的主要觀點是,網絡經濟世界的運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爭,而是像生態系統那樣,企業與其他組織之間存在“共同進化”關系,而這些企業和組織構成了—個所謂的“企業商業系統”。這些有利益關系的相關主體之間構成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了企業之間的網絡關系。

二、戰略網絡的范圍和特征

1.組織形式

從范圍上看,戰略網絡是一種更加復雜的組織形式。這種網絡和原來意義上的戰略聯盟相比范圍和結構都得到了延伸。消費者、市場中介、原材料供應商、下游價值增值企業、高校、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都可以構成戰略網絡的一部分。傳統型企業的研發部門一般都存在于企業內部,由企業自身完成。隨著科技的創新,日益復雜的課題往往難以由企業一方完成不少企業將眼光投向高校,通過與高校聯合研究開發新項目。這種外包的形式可以看成是戰略網絡形成的開端。

2.合作基礎

從戰略網絡內部企業的合作層面上看,戰略網絡需要更廣泛的合作基礎。戰略聯盟的合作基礎是共享資源,從而改進競爭地位提高績效而戰略網絡的合作層面往往是戰略層次核心競爭能力的分享,即企業通過和其他組織進行戰略層而上核心能力的分享從而改進和補充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共享戰略網絡內部其他企業的資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時,企業之間的互相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構建戰略網絡的企業往往需要平衡自身的發展和網絡的發展,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網絡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作為戰略網絡而言,網絡內部企業之間的獨立性比聯盟或者普通合作伙伴關系要小得多,所以這種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相當強大的促進和制約作用。而且這種戰略網絡關系一旦組建,任何網絡內部企業的改變或者變更效果都會被這種網絡關系所放大,因此企業在戰略網絡內部做出決策的時候必須承擔比起獨立企業更大的機會成本。

3.放大作用

企業的戰略競爭網絡是基于核心競爭能力的分享,所以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對網絡各個環節貢獻的資源、能力的利用和網絡對這些資源、能力的整合能力兩個方面。各個環節專注于在價值網中具有比較優勢的活動,有效發揮其核心能力的杠桿作用,取得競爭優勢;同時,各個環節企業貢獻自己的核心能力于網絡之中,通過網絡的價值鏈的整合及管理,產生一個正向的“網絡效應”,又可取得網絡競爭優勢。而傳統的戰略思想則認為競爭優勢只由企業所在的產業結構特征或由其內部的核心能力所決定。

4.利益整臺

在競爭的目標上,戰略網絡中企業的戰略目標既要考慮自身的利益,更要考慮網絡的共同利益,這也是戰略網絡區別于其他企業共同體的特征之一。戰略網絡強調企業與其它組織的互動關系,這決定了企業戰略網絡的目標不同于傳統的競爭戰略目標。它不僅僅追求各自的利益,更強調共同的利益,為了共同的利益,企業在戰略制定中,不再僅僅以對自身是否有利來研究戰略,而是以對整個戰略網絡是否有利來研究戰略。在這個基礎之上,企業的利潤回報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來自企業自身培育的核心能力提升和創新投資對最終產品形成的貢獻;另外一部分歸于企業對戰略網絡的投資建設和利用管理。最終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兩者都有關系。

三、戰略網絡的培育及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業戰略網絡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社會關系網絡和信息網絡的企業戰略管理模式,它將自身作為網絡中的一個節點,以整個企業關系網絡視角結合自身核心能力來進行企業戰略管理,并以所建立,維護、擴展和進化的企業關系網絡為管理重點,通過戰略網絡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這是一種全新的企業戰略管理模式

1.戰略網絡的組建

任何企業基于戰略的管理和研究都離不開環境分析。作為企業的戰略層面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要和環境分析掛鉤。對環境的分析又包括企業內部環境和企業外部環境。(1)從企業內部環境出發,也就是分析和評價自身的各種能力,識別出企業現有的核心能力(較強的能力、一般能力和弱的能力)。明確企業現有核心能力提升的方向、未來核心能力可發展的方向和企業網絡合作、戰略外包的方向。這是選擇合適網絡節點、成功構建戰略網絡的前提,也有助于認清企業在網絡中的位置、貢獻和收益,增強企業作為網絡節點的吸引力。通過企業內部核心能力的識別和評價,使企業在價值鏈的各項活動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了然。

(2)從企業的外部環境出發,也就是要分析、識別和構建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合適的戰略網絡,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外包業務的選擇相似。企業在確定組建自己和某個領域的其他組織之間的戰略網絡時,首先要確定這種戰略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其次要確定正在構建或者將要構建的戰略網絡能夠有機地整合到自身的發展中來,能夠彌補自身能力之不足或者通過網絡的協同作用放大自己在該領域的核心能力優勢。

2.戰略網絡的維護和適應

戰略網絡將原先獨立分散的主體整合成一個戰略目標相對統一的共同體,必須經歷一個適當的磨合過程這個磨合的過程包括兩個方面:戰略網絡內部企業之間的磨合;戰略網絡整體和外部環境的適應。面對各種不確定的情況,戰略網絡中的主體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適應網絡或者退出網絡。

在磨合和適應過程中企業通過與戰略網絡內部原先企業的資源,運作模式和組織結構方面進行相互銜接性的溝通和交換,目標是使得企業能夠和戰略網絡內部企業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填平劣勢,優勢互補。在這個磨合期內,企業必須找到戰略網絡中適合自己的某個位置,同時還要積極評估戰略網絡對自己現在,將來戰略的影響作用。如果經過分析發現整合戰略網絡的凈收益比原先保持獨立或者僅僅采用“外包”策略外取資源還要低,那么構建或者加入戰略網絡是失敗的,企業就會選擇退出。

隨著商務環境的不斷變化,有時候企業必須被動或者主動地去改變戰略網絡。如果原先市場環境不存在了,或者是企業發現當前戰略網絡中其他主體的功能并不能夠足以發揮足夠的作用,這個時候企業就要積極推動戰略網絡的改革來適應當前已經變化的環境。如果某一個戰略網絡和自己的企業目標相差太遠,那么企業很有可能會退出戰略網絡。因此,無論是新主體加入網絡還是原主體退出網絡,網絡環境都會發生比較大的波動,通常認為網絡內部某部分的波動會被網絡結構放大。所以在對戰略網絡的任何修改和變動都要小心謹慎。

3.戰略網絡的評估和反饋

從動態能力的戰略觀分析,企業的戰略競爭力的持久性關鍵取決于三個要素:組織過程、位置和發展路徑。

從“組織過程”看,戰略網絡的第一個作用是調和整合。企業構建戰略網絡的目標之一要盡其所能保證戰略網絡和自身的發展—致,這就要求企業對戰略網絡和自身組織進行協調和整合,將戰略網絡納入到自身能夠控制和管理的范圍,使其與自身組織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二個作用是學習。學習是通過重復和試驗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務的過程。將戰略網絡納入自身組織的學習系統同樣可以加強組織結構之問的協同性,并且這種協同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升,戰略網絡結構也越來越有機。第三個作用是重構和轉變。隨著環境的變化戰略網絡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從本質上說,戰略網絡用網絡結構代替了傳統企業的內部組織,企業對環境的適應也由戰略網絡內部很多企業同時作出反應來代替—個大企業的內部組織和他們之間的反應,對環境變化的協調自然加強了很多,這也和小企業船小好掉頭的道理一樣。

篇(6)

從近兩年經濟增長及其結構變化趨勢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重化工業主導的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有三個明顯特征。

1、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產業結構變化,形成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高增長

2002年工業增加值增長率為12.6%,其中重工業增長率為13.1%,輕工業增長率為12.1%,2003年則分別提高到17.0%、 18.6%和14.6%。兩年中重工業比輕工業的增長分別高出1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重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也從60.9%提高到64.6%。重工業增長不僅明顯超過輕工業,成為帶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而且從整個經濟增長來看,重工業增長也發揮著主導作用。1998―2002年工業增長為9.2%,同期GDP增長為7.7%,工業增長高出GDP增長1.5個百分點;2002年GDP增長10.2%,工業增長8.0%,工業增長高出GDP增長2.2個百分點。2003年GDP增長9.1%,在農業和服務業增長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減慢的情況下,工業增長速度卻達到17.0%,高出GDP增長7.9個百分點。因此,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增長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為,而是由長期積累因素作用的結果,反映了我國經濟未來結構變動的趨勢。

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投資的高增長。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7%,是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與近幾年消費增長平穩和凈出口增速下降的情況相比,投資的增長無疑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從理論上講,投資高增長是工業化進程中重化工業加速發展階段支撐經濟高增長的必要前提,與前期以輕工業為主和后期以服務業為主的發展階段相比,新的發展階段必然伴隨著投資的大量增加。2003年我國工業投資14460億元,同比增長39.0%,提高了16.8個百分點。帶動投資高速增長的主要工業行業大多集中在重化工業領域,據2003年統計公報顯示,在500萬元以上項目中,鋼鐵投資增長96.6%,電解鋁增長92.9%,水泥增長121.9%,汽車增長87.2%,紡織增長80.4%,煤炭增長52.3%。另外,就長期趨勢而言,投資增長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幾年我國消費率和投資率關系的變動上,投資率從1998年的37.4%上升到2003年的42.7%。

導致產業和投資格局變化的深層次原因是消費結構升級。雖然近幾年我國消費增長保持平穩,個別年份還有些偏弱,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經過多年的能量積累,消費的結構已經發生明顯變化。與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1997年相比,我國城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從46.6%下降為2003年的37.1%,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也從55.1%下降到45.6%。目前人們的消費觀念、方式、內容以及消費品市場供求關系,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居民消費總體從重視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轉變,從追求物質消費向追求精神消費和服務消費轉變,從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轉變。汽車、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娛樂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在居民年均消費支出構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顯增加。2003年,在城鎮居民平均每年消費支出中上述領域的消費占35.9%,農村居民達到34.9%。可以預見,消費結構的升級將會逐步釋放出能量,成為帶動新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2、重化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增強了產業發展的關聯性,使經濟高增長更加具有可持續性

工業化國家特別是大國的經驗表明,當大眾消費進入汽車、住宅消費階段后,投資高位運行,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經濟將保持較長時期快速增長。與之相比我國的情況有兩點明顯不同:一是重化工業加速發展與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高新技術發展將會形成緊密的互動關系,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將給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我國人均GDP從目前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20年間,巨大的市場潛力將不僅來自于傳統消費需求的生機和不斷釋放,而且新技術發展必然引致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汽車和通訊消費的持續高漲已經顯示出了這種特征。二是我國已經把加快城市化發展,逐步消除二元結構,作為調整結構、擴大內需的長期戰略。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農村人口,城市化又長期處于滯后狀態,如果能夠持續提高城市化率,農村居民進入城市所釋放出來的潛力不可估量。在未來經濟發展新階段,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將以重工業為主導,以新技術應用和城市化發展為依托,有可能持續20多年,直至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率達到60%左右。

重化工業和城市化加速發展將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的關聯效應。近年來,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大都是關聯效應較強的產業,如信息、汽車和房地產業。信息產業一直保持著3倍于GDP增長的速度發展。2002年,汽車行業已經取代電子通訊行業,成為對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帶動力最強的行業之一。從2000年開始,房地產投資也已連續3年以較高速度增長。隨著這些行業的快速增長,裝備制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如鋼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業的增長空間進一步擴大。2003年出現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業為主的短缺和投資熱潮,客觀上反映出主導產業變化的特點,標志著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已經到來。產業關聯效應增強不僅反映在工業內部,也反映在基礎設施領域。隨著收入增長,人口流動增加,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提高,大眾消費對公共基礎設施的需求會趨于上升。同時,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會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物流規模,提高產業組織的復雜程度,使生產和流通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也趨于上升。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低、中、高收入國家交通及通訊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隨收入上升而上升。重化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在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擴張的同時,還將帶動對服務業的需求。在新的發展階段,以研發、物流和金融為中心的新興服務業和以滿足城鎮居民需要為中心的生活服務業,都將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從而會顯著提高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

3、新的發展階段同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趨勢相統一,正在重塑我國參與國際分工角色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加入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行列,90年代隨著吸收國際直接投資的迅速增加,世界制造業向我國的轉移形成浪潮。根據商務部有關統計,全球500強在華投資成立企業數量的最多年份是1995年;投資額最多的年份是近兩年,盡管投資企業數減少,但投資額增大,表明大多數在華投資的500強企業已經進入規模擴張階段。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500強在華投資的73%集中在制造業領域,極大地帶動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使制成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而在我國以最終消費品為主要內容的進口替展階段基本結束,出口導向階段趨于成熟。未來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將會更多地轉向資本技術產業,以適應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對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產品的需要。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1998―2003年,我國各年GDP保持平穩增長,外貿進出口雖有較大的起伏波動,但平均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長兩倍以上。由于外貿進出口的增長速度持續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致使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迅速提高,從35%左右提高到60%以上,成為世界上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大國。同期,我國利用外資規模由每年400多億美元上升到500多億美元;外商(含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9%提高到27.2%; 2003年外商(含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為41.4%,進口占進口總額比重44.7%。我國經濟對外依賴不僅表現在市場和資金方面,同時也表現在技術和資源方面。目前,許多高成長性行業如計算機、電信和汽車等行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仍然嚴重依賴國外技術,自主研發能力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對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一些重要資源的供求關系出現緊張,以致進口迅速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加了50%,鋼材年進口數量增幅超過了100%。

綜合上述分析,在經濟發展新階段,我國制造業的供給能力將因重化工業的發展全面提升,從而將真正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另一方面,我國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長,國內潛在的大市場將會對國際經濟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二、新階段提出的主要問題

1、經濟社會轉型壓力增大

重化工業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既是后起國家振興經濟、實現趕超的關鍵時期,也是經濟社會結構劇烈變動、容易造成發展失衡、加劇社會矛盾的時期。國際經驗表明,重化工業和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一般為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后,正是一個國家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轉換的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將出現顯著變化。對于這些變化處理得當,就能順利地發展上去,反之,則可能出現徘徊以至于后退的局面。韓國在這一階段由于片面地追求重化工業發展,不惜大量舉借外債,導致經濟結構失衡,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中陷入了債務危機,后經艱難的調整才渡過難關。拉美有的國家在上世紀60―70年代實施進口替代戰略,一度出現了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快速增長,但隨后因為經濟結構扭曲,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最終釀成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9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的進程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被迫中斷,大致也是發生在這一階段。相比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更加錯綜復雜,目前正在進入的重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也是在體制轉軌和長期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矛盾逐步顯露的時期,對這一時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挑戰應有充分的認識。

2、發展不平衡現象更加突出

重化工業化容易導致資源的集中和市場的壟斷,拉大城鄉、地區和產業之間的發展差距,加劇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這主要是因為:其一,資本的集中帶來財富的集中;其二,人的能力的差別帶來收益的差別。在重化工業化階段,兩方面的趨勢都在加強。根據庫茲涅茨收入分配“倒U”曲線,收入分配差距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現擴大趨勢,其最高點即收入差距最大的時期大致出現在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協調機制,收入差距擴大和不同社會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超出社會的承受能力,就可能走向反面。

3、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將發生漸變

在重化工業化階段,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下降,我國勞動力比較優勢也會呈現出減弱的趨勢,容易出現經濟高增長與失業壓力增大的“逆反”現象不平衡。重化工業發展使資本和技術對勞動力投入的替代性增強,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提高,這對我國勞動力供給高峰期的到來提出了嚴峻的課題。另外,隨著重化工業的發展,我國原有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比較優勢,都會由于資本技術密集度的提高而逐漸消減,倘若仍然依靠這一類生產要素的價格競爭來發展經濟的話,我們將難以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在世界制成品市場普遍過剩的情況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形不成核心競爭力,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也會逐步喪失。因此,面對新階段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變化,如何調整經濟結構,選擇經濟增長方式,既保持和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又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都將事關發展與穩定的大局。

4、資源和環境約束增強

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經濟發展與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我國人均耕地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資源為27%,人均森林面積為20%,石油資源最終可采儲量僅占世界總量的3%,而單位產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卻比發達國家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重化工業加快發展階段資源消耗增加,將使我國短缺的一些重要戰略性資源特別是石油和礦產品的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對國際資源的依賴也會明顯加強。城市化加快發展也會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汽車、住宅業的發展對于能源、礦產和土地資源的需求也會顯著提高。經濟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還會帶來“三廢”排放的增加,給已經非常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因此,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合適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解決資源瓶頸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5、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重化工業發展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雖然產業鏈條延長、中間需求增加,有利于擴充市場容量,但如果最終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跟不上,則可能加劇市場過剩和通貨緊縮。重化工業發展資本需求量大,信貸膨脹往往不可避免,特別是由于我國經濟體制中仍然存在著“趕超沖動”和“政績攀比”傾向,更容易引起盲目投資。如果投資效益不好,就會加大內部金融風險,增加不良貸款,引發通貨膨脹。此外,重化工業發展也會增加進口需求,對國際收支平衡帶來壓力,在全面開放的經濟環境中,任何外部沖擊都有可能成為引發經濟波動的直接原因。總之,新階段的經濟發展具有高增長的內在要求,但由于經濟結構的劇烈變化,不確定性風險和調整的成本也會增加。因此,如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是這一階段需要把握好的重大課題。

三、新階段的發展戰略取向

新階段不僅意味著我國經濟正逢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許多嚴峻課題。從戰略上講,要把握好新階段經濟發展的方向,必須認真解決好內部協調性和對外平衡性的問題。

1、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

重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新階段是我們分析當前經濟走勢和中長期結構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為此,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上,要針對新發展階段高增長和不平衡的發展特征,進一步樹立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既要利用好新階段創造的新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快發展,又要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加大調整措施,注意經濟與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不失時機地推動經濟社會結構轉型。既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繼續加快發展,保護先富起來的人群的合法收益和積極性,更要強調通過政策扶持落后地區的發展,幫助低收入群體解決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既要注重效率原則,關注經濟總量的擴大和人均水平的提高,還要充分考慮公平,不斷充實發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內涵,以參與和共享來實現公正和平等,更好地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為提高效率提供可靠保障和堅實基礎。

2、經濟發展戰略選擇要注意結構變化與要素稟賦之間的平衡

新發展階段資源向重化工業和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工業化進入重化工業為主的高增長階段,其根本意義在于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產業發展的領域,帶動農業、輕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同樣,城市化加快發展也不等同于城市加快發展,其更重要的價值在于轉換城鄉“二元結構”,將農村的發展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循環之中。因此,新階段的經濟發展戰略選擇,關鍵在于使結構變化更加有利于產業關聯和城鄉互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結構的安排與要素稟賦的特點和比較優勢的變化結合起來。從我國要素稟賦的特點看,資源配置應突出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經濟發展戰略選擇應在結構上堅持就業優先。在重化工業為主的高增長階段應高度重視客觀上存在的就業彈性下降的趨勢。解決這一問題可能的思路有兩點:一要抓住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我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和結構多樣化的特點,使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在結構升級和增加就業之間保持平衡,注意發揮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在結構升級中的作用。二要把發展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始終作為戰略重點,保證勞動力質量同產業結構變化相適應。這兩點,前者旨在抑制自然失業率的提高,后者則著力于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增加。從總體上講,在新的發展階段,只有解決好結構升級與增加就業之間的關系,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才是成功的。

3、宏觀調控政策應注意適時適度和長短結合

新發展階段具有結構變化劇烈,容易引起經濟波動,調整代價較大的特點,這對宏觀調控方向、時機和力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宏觀調控既要注意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更要注重開掘市場調節的自組織功能。新的發展階段是市場化發展的自然結果(與以往重化工業主導的發展時期不同),政府調控主要不是通過直接干預來主導發展的方向,而是要通過創造環境來保持發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政府對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或失調進行引導和調節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問題是需要依靠市場經濟系統內部力量來自求平衡。在市場有效范圍內充分保護和發揮好市場的作用,是宏觀調控的邊界和基礎。其次,短期宏觀調控措施要有更長遠的預見性,在總體上要服從長期發展戰略的要求,避免因為局限于解決短期問題而積累和加深長期矛盾。同時,也要避免短期宏觀調控措施長期化,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在調控方向上與長期發展戰略的一致性。再次,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彈性,無論是順向調節還是逆向調節都應把握好時機和力度,多用“微調”的方法,為市場作用留出必要的空間和時間,循序漸進地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篇(7)

另一方面,迄今實踐的發展尚不充分,因而尚不能給我們提供一個關于新經濟的確切定義。而實踐變化也確實證明我們對新經濟的認識還比較浮淺。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大家都認為高科技將扭轉世界發展的前景了,全世界的經濟增長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輝煌。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在2001年,世紀之交的20世紀最后一年和21世紀第一年,我們面臨的居然是如何抑制增長衰退的問題,以及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美國經濟也在努力地和衰退做斗爭。2000年5月,代表美國新經濟的納斯達克指數曾一度攀升到5400多點,9?11事件后,納斯達克指數又一度跌到1400點。人們認為能夠帶來社會生產面貌變革的IT業,恰好是在新經濟發展過程中破產最快,裁員也最厲害。當然,中國目前經濟增長的趨勢仍然是比較好的。但是,是不是能夠長期保持"一枝獨秀"這么一個局面,應該說不確定因素還是非常之多。

目前,有人甚至說舊經濟又在重新抬頭,舊經濟正在考驗、挑戰新經濟。實際上這個趨勢從2000年底、2001年上半年就開始出現了。如美國加州2001年初爆發的電力危機。加州是所謂新經濟、高科技產業、IT產業的集中地,硅谷就在這個地方。在新經濟高科技產業的心臟地區爆發電力危機,這種外在的現象可以理解為新舊經濟矛盾沖突明顯趨于激化的一個基本表現。美國政府在2001年5月份出臺了一個《新能源計劃》準備重振舊經濟。引起注意的是,美國在其新能源計劃里,沒打算依靠核能、潮汐能、地熱能或者生物能等新能源形式解決美國可能潛在的能源問題,而是重新在傳統能源上尋找出路。這是一個令人關注的新事。美國的所謂新能源計劃著重于重建大規模的火電廠,重新重視煤炭的開掘和優化利用。甚至不惜降低美國環境保護的標準,不惜把多年來封閉的阿拉斯加等自然保護區開放,用來尋找新的資源,即傳統能源。《新能源計劃》基本上是一個向舊經濟傾斜的計劃,是強化原來人們以為是衰退產業、夕陽產業領域的資源配置的政策。

上面描述的納斯達克指數的暴跌以及大批網絡、IT產業的裁員,這成為了美國目前經濟的一道新風景線。包括北京的中關村都處在一個24小時、60分鐘裁員的危機中。新浪的王志東事件其實不是一個偶然的,這不在于王志東個人品質是好是壞、能不能和人協調,而是因為我們過去過度地夸大了創業型企業家或者核心技術人才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過度貶低了資本這種傳統要素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人們對資本要素的認識還處在不斷的反復過程中。在過去很長時間中,人們認為貨幣資本、實物資本才是資本,人力資本不是資本;后來,人們說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資本。現在,新經濟發生反復,人們又說人力資本不重要了。對于新浪事件,我們不去描述它的具體過程,也不去評論,我們只是說,這不是偶然的,這是全世界新經濟反復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體現。

債市融資前景廣闊

2000年以來人們都在講,中國的股票市場也得開創業板,開二板市場。一開始叫風險板,后來改叫創業板。我們社會化、公眾化資源集中的渠道應當拓寬。利用市場化的形式完成工業化以及推進向市場化、工業化轉變,傳統的股票市場可能不能夠滿足新經濟、高科技,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要求。我們應當注重研究和開辟二板市場。但從目前看,中國的資本市場發育中很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增長速度最快、規模擴張最快、承擔作用最大的不是二板市場,而是最傳統不過的債市融資。資本市場本來就包括兩部分,一個叫股市,一個叫債市。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本來就是工業社會發展中將分散的資源通過市場化、公眾化、社會化的方式集中的根本途徑。這個途徑當然還有些變形。比如銀行,銀行不是債市,但銀行是間接的債權。你把錢借給銀行,銀行再把錢借給企業,衍生出來的債權融資的一種特例。其實更直接的融資是債券,企業發債券。債市是開礦山、辦鋼鐵廠、化工廠,到修高速公路這種工業化過程中資金密集型產業發展的主要支撐之一。但我國在過去這些年中,債市呈現為連續萎縮的情況,和股市的快速擴張形成鮮明的對比,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一個明顯的發展不平衡。事實上,2001年以來中國的債市正面臨一個悄然起動的態勢。2001年我國的國庫券發行意味深長。在過去兩年中,債市不斷萎縮是因為在此前這個債券市場上流通的品種非常少,非常單調,基本上沒有企業債,就是國債。國債基本上就是中短期,其中真正的短期都很少。而且從1998年至2000年發的國債基本上是不上市的。那么隨著原有的國債到期,債市的交易規模、交易量、交易品種越來越小,越來越萎縮。到2001年我國的債市則有了很多新的、雖然并不引人注目的重要跡象。比如說,在2001年6月份嘗試發行了120億元的15年期的國債,一個月之后又發行了20年期的國債。這種15年以上長期、超長期的債券在中國國債史上是少見的。這意味著很多值得重視的經濟信息。在1997年末1998年以來所強調的積極財政政策有了變化。不是不積極了,而是有了別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積極財政政策向戰略性財政政策轉變。

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本來都是短期經濟政策。貨幣政策或者財政政策都是短期政策,在一兩年之內調整總供給、總需求之間關系的政策。總供給不足,增加投資,刺激生產;總需求不足了,政府帶頭花錢,刺激經濟。1998年,最開始我們認為中國所面臨的普遍性的供大于求形勢不過是短期問題。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整體上經濟發展不充分是個顯然易見的事實,怎么會有過剩問題呢?怎么會有供大于求呢?人們以為這不過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滯后影響和1995年、1996年我們抑制通貨膨脹政策的滯后反應。所以抑制通貨緊縮,應對供求失衡的第一條措施,就是眾所周知的1998年增發1000億元的國債,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最開始的這個積極財政政策,用傳統的經濟理論解釋就是應對短期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不平衡。但顯而易見,人們很容易聯想到15年和20年期的國債,它不是應對短期總供給總需求之間平衡關系的。這說明財政政策與戰略手段已經發生變化。所謂的積極財政政策可能正在靜悄悄地向戰略性的財政政策轉變。國債不僅僅用來調整當年總供給總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而且可能將越來越多地用來調整15年、20年甚至更長的戰略周期內周期性的變化,削峰填谷。因此,這個品種本身的推出可以說意義重大。

篇(8)

編者按:

因本文篇幅較長,本刊版面有限須分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發,本期為中期——財富是怎樣產生的。

說到財富,大家會認為一個國家富不富,關鍵取決于其自然資源的多少。日本的自然資源有限,新加坡更是靠填海造地建設起來的現代化國家。2002年,日本人均GDP為2.8萬美元,新加坡為2.4萬美元,而中國僅為3000多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緬甸資源豐富但它是南亞最窮的國家。這說明,國家財富并不完全取決于自然資源,一個國家可以領土小,但它照樣可以很富有,那么國家的財富是靠什么決定的呢?

財富是怎樣產生的

比較一下全球國家貧富懸殊的現狀不難發現,原來的“地大物博、物資豐富”只能給一個國家提供優質的“先天條件”,但并不是“先決條件”。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的經濟說明,一個國家更重要的財富是其促進財富創造的制度機制及與其配套的自由金融創新體系,這種制度財富是無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昂貴。

創新制度對創造財富的影響。中國改革開放30年為什么會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應當說首先靠的是制度創新。按照茅于軾教授的話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臟、最勤奮的民族之一,可為什么還是這么窮?因為人們的勞動沒用在生產上,而用在了抵消別人勞動成果的努力上;更因為各式各樣的浪費普遍存在,消耗了社會的巨大財富,而個人對此又無能為力。改革開放前,那代人比我們艱辛得多、努力得多、勤勞得多,但國家和人民并不富裕;1978年只因政策的變化——改革開放就帶來了社會的巨變。

時至今日,制約我們創造財富的重要因素還是行政管理體制。中國審批一個項目平均需要100多天,有的甚至需要一年以上,創業搞項目的隱形費用比西方國家高出十余倍。在中國成立股份公司注冊資金是1000萬元,日本82萬元,英國64萬元,美國為零,歐盟20萬元(均指人民幣)。在中國現有的制度環境下,永遠也不可能出現像比爾·蓋茨那樣年輕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上大學時創辦的微軟公司,戴爾是上中學時在自己家車庫開辦電腦公司,兩人成為億萬富翁時都沒超過30歲,而且都不是富家子弟。如果按中國的注冊資本、行業管理、紀律規劃層層審批手續,兩個年輕人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年間就迅速把各自的公司發展成世界級的大公司呢?

行政對企業的各項審批猶如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從社會角度來看每100公里設一個收費站就足夠了,但實際上在中國每個村鎮都可能要設自己的收費站,都要伸手參與,從而產生對社會最糟糕的結局。在當今中國,民營企業創業的行政壁壘與政策歧視較多,影響了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

產權對財富創造的影響。制度機制對財富的作用是兩方面的,一是激勵,二是破壞。農業改革成功于土地承包,促進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如果私有產權得不到保護,個人就失去了發展動力,整個社會經濟財富都會逐步下跌。幾年前《遠東經濟評論》報道過北京三里屯的故事:來自河南的農民張大姐發現三里屯外國人聚居較多,就開了一個專門為外國人服務的雜貨店,生意步入正軌后便投資裝修、雇傭人員,但這時行政部門要她拿出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衛生檢疫證等,一個沒文化、沒關系的農民不知道這些證在哪辦、怎么辦,只好關了雜貨店。幾年經營形成的客戶群體、品牌、服務名聲等無形資產和未來的企業現金流就被一張街道行政通知書廢了。她后來又換了兩個地方經營但都被取締,當產權得不到保護時,她再也不愿擴大生產經營。

又如2001年6月之前,地方政府出于稅收考慮,鼓勵民間資本興建加油站,全國當時有10萬多個民營加油站。2001年6月5日國家經貿委等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嚴格控制新建加油站問題的通知》進行清理整頓,一夜之間必須關閉搬遷的加油站就有一半多,讓這些未來現金流折現值很高的加油站一夜之間價值降到幾乎為零。二十世紀90年代全國的信用社有幾百家,類似的行政命令一夜之間可以摧毀多家民營企業。

篇(9)

一、宏觀經濟環境對現代企業發展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融資環境的影響。企業籌資的順暢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足夠的資金支持是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的現狀下,國內外的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融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從國際環境來看,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著我國企業融資環境。如2008年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逐漸席卷全球,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我國很多企業融資困難,甚至導致部分過分依賴國際資金的企業慘遭破產,可見,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到我國企業的融資發展,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部分企業籌資渠道單一、過分依賴國際資金的弊端。

從國內環境來看,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著我國企業融資環境。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是以利率為核心的調控機制,政府如果采用積極的貨幣政策,銀行等金融機構就會放出更多的貨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就會更加多樣化、貸款渠道也會更加順暢。

(二)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發展方向的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對企業發展方向的引導雖比不上計劃經濟政策那樣明顯,但政府進行的很多宏觀調控政策都會給企業或多或少的帶來一些指向性影響,促使企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緊跟宏觀經濟走勢 創新企業發展戰略

宏觀經濟是企業發展的指向標,未來企業的發展戰略與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面對日益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企業應保持清醒頭腦,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走勢,積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不斷推動企業戰略轉型,促進企業與市場經濟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頭腦,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走勢。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態勢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業,首先要成為宏觀政治形勢、經濟形勢的分析家,同時保持自己企業的機制靈活,對市場反應要靈敏。

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密切關注國際宏觀經濟形勢與國內宏觀經濟態勢,依靠冷靜而理性的分析,確保企業戰略決策的科學性,盡可能降低企業風險。為此,企業重大決策應盡量集體進行,吸收有關人員的參與決策,這是確保企業決策科學性的有效途徑。比如,青島著名品牌海爾集團,改革開放以來,海爾總裁張瑞敏就敏銳的嗅到了多元經濟的新氣息,從單純制作冰箱,逐漸擴展到洗衣機、冷柜、酒柜等其他產業,大大擴展了其影響力。海爾從最初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今天全球家電第一品牌,與歷代經營管理者的與時俱進、緊跟宏觀經濟形勢不無關系。

(二)結合企業實際,積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在當前宏觀經濟態勢下,企業應注重聯合重組,走集團化發展之路。美歐債務危機后,世界經濟出現了大調整和大重組的新動向。為此,企業應結合企業實際,積極順應宏觀經濟發展大勢,突出強強聯合,在聯合重組中優化自身結構,走集團化、集群化發展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必然態勢,如黑龍江省的哈電集團就是在與國外企業的兼并重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此外,現代企業還應積極順應宏觀經濟形勢,注重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創新是新時代宏觀政治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現在和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市場對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認可和支持,因此,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積極研發新產品和新技術,依托于科技創新體系,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推動企業走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

(三)不斷與時俱進,推動企業戰略轉型發展。要想促進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就必須不斷與時俱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企業戰略轉型發展,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永葆青春活力。比如,傳統的醫藥化工企業對環境污染較大,但在建國之初,國家將國民經濟的發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時的醫藥化工企業高度重視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產量,以滿足日益龐大的醫藥消費需求。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認識到了環境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犧牲環境式的經濟發展,此時,具有前瞻性的很多醫藥化工企業積極順應宏觀經濟走勢,高度重視提高技術含量,嚴格控制污水污氣的排放,比如通過對甲基多巴等產品的技術革新,大大降低了廢污的產生,有效的保護了環境,促進了醫藥化工企業的發展進步。因此,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要緊跟宏觀經濟走勢,積極推動企業戰略轉型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主義市場宏觀經濟形勢,企業應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坐標定位,創新企業發展戰略,自覺趨利避害,抓住宏觀經濟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早日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篇(10)

1研究基礎

有關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內涵與特征、形成機制與演化路徑、影響與制約因素、發展模式與產業政策等方面。

1.1內涵與特征

姜秉國(2011)指出“外部經濟”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的內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長期性、關聯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發展潛力性、成長不確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產業、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海水綜合利用產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環境產業和深海礦產產業等六大海洋產業門類。于會娟(2016)認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涉及“海洋產業”“新興產業”和“戰略性產業”,海洋高新技術是發展基礎,涉及海洋的開發、利用、保護、生產和服務,并能引導海洋經濟發展。

1.2形成機制和演化路徑

Feser(2000)指出產業集群效應是產業集群的形成基礎,規模經濟、互動式學習與技術擴散可以通過集群內的共生機制獲得。Long(2011)認為隨著產業集群的演化發展,企業間對環境、金融等外部依賴會隨著相互合作、競合協同發展而逐漸減弱。李曉璇(2016)分析了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輻射效應、協同效應、累積效應和適應性預期效應等原理。

1.3影響與制約因素

Karyn&Cathal(2013)進行了實地調研后發現資金支持與政策保障是影響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進程的關鍵因素。孫加韜(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資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趙楠(2018)以海洋生物產業集群發展為例,指出引導措施、激勵體系、公共服務是主要的運行掣肘。

1.4發展模式與產業政策

Schot(2007)等認為可通過突破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模式建立技術生態位。張玉強(2014)通過廣東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模型實證分析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現實問題。張藝(2019)采取文獻計量和基礎研究競爭力指數分析各國在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研究領域的競爭態勢,明晰國內與海洋科技強國發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礎,現有研究關注點多在于在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單個產業發展情況,相關研究缺乏相對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路徑研究和科學的產業集群發展政策體系,更缺少針對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實踐性探索,而這對于促進高度產業關聯、較高成長性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建設顯然不夠。因此,文章以廣東省湛江市為例進行進一步探討,為沿海地區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提供借鑒,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2問題分析

湛江市是中國海岸線最長城市,海洋經濟規模連續十幾年居廣東省內前列,擁有較強的海洋經濟發展優勢。此外,湛江在廣東省乃至全國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包括北部灣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等,但當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顯現出的新常態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夠

湛江市擁有國內比較稀缺的鱟試劑等海洋生物和醫藥產業;在海洋多糖與海洋多肽利用、蝦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面向海洋的產業招商成效明顯,與德國巴斯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液化空氣集團、華僑城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中交集團等中國和世界知名企業有戰略合作協議。但傳統海洋產業仍占據海洋經濟大幅份額,在傳統海洋產業仍占據海洋經濟大幅份額的背景下,新興技術對接傳統海洋產業所形成的高端環節未成規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產業轉型升級效果還沒有充分顯現出來。現代產業發展不充分,優質實體企業不多,傳統產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進技術,但創新驅動不夠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著力發展臨港工業、海洋油氣、海洋交通運輸、濱海旅游、海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漁業等主要海洋產業。但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應該包括新興技術對接傳統海洋產業所形成的高端環節,目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導技術尚未形成以及市場結構與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導致產業整體水平仍然不高,低端產業占比較大,新產業還不能形成集群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強,涉海企業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嚴重不足,海洋新興技術轉化為全新的、現實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演化過程,也面臨巨大的風險與挑戰。

2.3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夠

湛江三面臨海,海岸線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318億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新增海洋產業省級以上新產品74項,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種、海水健康養殖、海產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醫藥為主,總體而言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除了海洋生物企業外,大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綜合利用、海洋環境產業、深海礦產產業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亟待從無到有、加快發展、協同發展。

2.4有豐富的產業資源,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不夠

追求經濟發展和海洋保護是有機統一的,湛江三面環海,海岸、海島、海灣資源豐富,海岸線總長2043.5公里(其中大陸岸線1243.7公里,島嶼岸線799.8公里),占廣東省的35.4%、全國的6.4%。海洋自然保護區面積和個數均居廣東省首位,是湛江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目前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現狀看,海洋生態發展方面亟待加強,在規模上需要實現有效合理控制,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節能降耗、污染防治壓力還比較大。

3戰略路徑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單個海洋產業集群的價值聯結、海洋資源跨行業配置,又涉及市場一體化、產業及環境的公共治理,以及產業布局創新、技術創新、研發轉化、社會管理體制變革等諸多環節,更需要合理的產業結構、有效的產業集群培育路徑、完善的科技創新管理系統和有力的政策支撐體系。

3.1技術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作為創新導向型產業,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海洋新興技術創新成果為起點,形成產業規模經濟,最終確立以海洋新興技術產業為特征的技術經濟范式。強調的首先是突破性技術創新產業化的結果,突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新性和非繼承性。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戰略,以一體化發展為導向,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海洋產業結構和層次,提高海洋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其次,產業鏈協同創新、產業孵化集聚創新值得進一步關注,高端化、高質化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具有戰略價值,以此形成較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再次,將技術要素與其它生產要素相結合,在市場需求、政府行為等因素的促進下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規模化生產。因此,在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上,既要大力推進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應用,高起點培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又要讓傳統海洋產業成為孕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堅實基礎,并借助新興產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理念形成對傳統海洋產業的滲透,從而帶動傳統海洋產業的革新與嬗變。這一過程的關鍵是促進海洋新興技術從技術供給方向傳統海洋企業轉移,如海洋生物育種與健康養殖業就是傳統海洋漁業高新技術化的結果。通過技術的滲透和適應性創新,提高傳統海洋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益,從而形成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3.2培育路徑多樣化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經濟特征決定了其技術與產業的融合過程,即集群培育路徑應該多樣化,要根據具體的技術、市場條件選擇合適路徑。首先,通過產業的關聯性和技術的先進性實現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濟外部性。其次,通過產業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將創新型企業的領先技術水平逐漸傳導給從事相關性業務的企業,從而帶動其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再次,通過經濟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技術升級,將創新型企業的核心技術、核心業務,與最優配套企業共同構造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擴展到整個海洋經濟領域時,以帶來海洋產業結構的整體優化。特別是要圍繞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發展需求,對標世界最先進水平,開展前沿先導技術和重大戰略產品研發,系統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與弱項,實施短板突破計劃,推進集群內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3.3完善的政策體系

邏輯層面的政策過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政策評估的過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縱向體系和橫向體系,形成動態循環系統。主要的培育政策應支撐重點項目選擇、關鍵技術攻關、市場化、社會化,產業擴張、產業鏈整合、產業優化和轉型升級,從而形成產業的規模化和社會化等產業發展需要。相關的保障政策應涵蓋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財稅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務于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構筑完善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政策體系,加強政策支撐力度。

3.4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態環境

海洋經濟發展,特別是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這一領域里,資源利用方面更應當具有超前意識,更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建立海洋循環經濟系統,以“減量、再利用、資源化”主線,從生產、消費源頭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損害,相關企業在生產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較為先進的生產理念,完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此外,也應該要對海岸帶進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體質量,完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提高海洋資源對海洋經濟發展承載力,建立科學有序的海岸帶保護和利用規范。

上一篇: 建筑水電技術 下一篇: 經濟增長周期理論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青青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日本一区二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