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綜述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7 16:15: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水污染防治綜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水污染防治綜述

篇(1)

1、水體污染及其類型

1.1 水體污染[1]

水體污染是指排入水體的污染物在數量上超過了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凈能力即水體的環境容量,破壞了水中固有的生態系統,破壞了水體的功能及其在人類活動和生產中的作用,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功能的現象。我國水污染具有影響地域廣、持續時間長、水質季節性變化、污染類型復雜等普遍特征。

1.2 水污染現狀

近年來,我國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種類型的水污染事件更是不斷地發生。如2004年2月在四川沱江發生嚴重氨氮超標排放事件,工業廢水不合格排放致使大量魚類死亡,100多萬人飲水受到影響,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億元;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苯類污染物泄露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質污染[2]。當然,我們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緩解我國水污染嚴峻的狀況,如從1998年開始的“淮河水專項”,到今天為止已經堅持了16年之久。

1.3 水體污染的類型[1]

從污染成因上來看,水體污染可以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從污染源來看,水體污染可分為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從污染的性質來看,水體污染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2、水體污染的危害

水體污染將直接降低生活飲用水的品質,影響人類健康,并對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影響工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水生態失衡、生態系統退化,產生一系列的社會生態問題,并且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的正常運轉。

3、水污染控制技術

3.1水污染控制原則

要實現對水污染的全局調控和有效綜合防治,需從宏觀控制、技術控制和管理控制三個方面著手,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對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進行合理的優化與調整,對工業生產工藝和污水處理技術進行改進,對受納水體和排污口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控制。

3.2水污染處理技術[3-4]

隨著水污染狀況的不斷惡化,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水污染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化學處理法三類。

廢水的物理處理通常是借助物理力或機械力使得廢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質得以分離的單元操作過程。廢水的化學處理,就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去除水中的雜質,其處理對象主要是廢水中無機或有機(難于降解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化學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

4、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困難[5-8]

4.1 水資源保護的意識淡薄,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強

人們對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還缺乏足夠認識,在發展當地經濟的過程中, 只注重經濟效益, 忽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個別地區和企業甚至損人利己,以污染臨近或下游地區的水資源與環境為代價來發展本地經濟。

4.2 管理體制不順, 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

現行管理體制未能有效利用經濟手段, 未能形成一系列激勵水污染治理、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用水的政策措施, 從而導致水污染嚴重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不高, 用水浪費驚人。

4.3 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現象根深蒂固

目前, 與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有關的法律不少,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 年)中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另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修訂)等立法中, 也有關于水污染防治的相應條款。但是由于在處理水污染事件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未能得到及時落實和有效貫徹,使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情況持續存在,水污染狀況日趨嚴重。

4.4 科研滯后, 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持

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動態性和隨機性, 使得水污染防治技術不能得到統一、系統的規劃和研究。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水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水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等都缺乏深入研究。

5、對水污染防治的建議[9]

5.1 源頭控污

5.1.1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環保意識

5.1.2加強企業的環境管理,合理安排企業布局

5.1.3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改善相應的執行機制

5.2 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水污染控制技術

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經濟發展地區性強,針對這一情況,不同地區在污水處理時應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道路交通條件及居民住宅布局等具體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當地自然環境且成本低,管理維護簡單,效率高的污水處理技術。

6、總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它的污染和短缺將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威脅。特別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水污染的問題更不能被忽略,我們應該吸取以往城市發展中水污染對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的教訓,充分重視水環境問題,努力實現各個地區的經濟和水環境保護的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畢潤成.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83-86.

[2]程聲通.水污染防治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5: 5-8.

[3]趙慶良,任南琪.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 79.

[4]張寶軍.水污染控制技術[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3: 19.

[5] 譚炳卿, 孔令金, 尚化莊. 河流保護與管理綜述[J]. 水資源保護, 2002(3) : 53-57.

[6] 汪恕誠. 資源水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M].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3.

篇(2)

[6] 陳程,陳明,環境重金屬污染的危害與修復.業務探討:55.

[7] 吳瀛.含重金屬離子廢水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科技資訊,2010,(24):153.

[8] 于曉莉,劉強.水體重金屬污染及其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J].綠色科技,2011,(10):123-126.

[9]李寧杰.白腐真菌對廢水中Pb2+的去除及穩定化機理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5.

[10] 劉愛明,楊柳.大氣重金屬離子的來源分析和毒性效應[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28(9):839-842.

[11] 楊曄,陳英旭,孫振世等.重金屬脅迫下根際效應的研究進展[J].農業環境保護,2001,20(1):55-58.

篇(3)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4-0239-01

近年來,隨著經濟突飛猛進,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水污染已經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工業企業在生產中產生廢水是導致水污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嚴重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建設生態和諧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就要減少水污染,對水污染進行治理。水污染治理應該成為工業企業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級部門的重視及環保工作者的努力,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全國大多數企業都配備了水污染治理設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水污染治理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

1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1 企業平時疏于治理設施的保養

企業在環保部門督促下配備了治理設施,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慮,不繼續進行后期投資,一些需要更換的材料無法及時進行更換,導致設備不能正常運行,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 再加上有些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存在偷排現象,治理設施運轉不正常,生化塔中細菌缺少營養死亡,生化完全失去作用。

1.2 企業治理人員責任心不強

企業治理效果好壞不與治理人員經濟收入掛鉤,有些企業治理人員不是盡力鉆研治理方面的知識,而是只想著如何偷排和應付環保部門的檢查,平時不熟練掌握治理的要領,上級檢查時就隨意應付了事。

1.3 企業治理人員操作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有些企業治理人員本身文化素質較低,雖多次參加環保部門組織的治理人員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較短,又只是紙上談兵,無法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培訓效果不佳。這些治理人員操作治理設施技術達不到取得好效果所要求的水平,無法發揮治理設施的最佳治理效果。

1.4 企業職工節水意識有待加強

為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我國大中型企業在建廠時通常都配有水廠,生產時使用自己水廠的水。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從水廠取水,成本低、取用方便,導致企業用水形式粗放、用水量不加節制。企業職工基本沒有形成節約用水的意識。 2 對策措施

2.1 督促企業做好治理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環境管理部門對全市企業的治理設施建立臺賬,并經常檢查治理設施的保養工作。對一些治理設施嚴重破損并超標排放的企業,應限期整改,必要時實行重新驗收。

2.2 對企業治理人員實行獎懲措施

在建議企業本身對治理人員實行工資與效益掛鉤的激勵制度的同時,環保部門也應對治理人員實行獎懲制度,對連續超標排放企業治理人員吊銷治理人員上崗證,對每次檢查排水都達標的治理人員,環保部門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

2.3 治理人員培訓注重實效

加強行業間治理人員的交流,請個別治理效果好的企業的治理人員進行現場講解,使治理人員的操作技術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在原先注重理論的基礎上,逐步轉變為理論與實踐并重,并注重實踐,使全市企業治理人員的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2.4 加強對企業員工節水意識的宣傳教育

節水和減少水污染要從每個員工做起,要將節水和減少水污染工作落到實處,需要每個員工的配合。要通過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在職工中全面普及節水、減少廢水排放量的意識。只有提高每個職工的節水意識,才能將減少廢水排放量落到實處。

2.5 水污染治理技術路線的選擇,要遵照“適情對路”原則

在選擇水污染治理的路線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遵照“適情對路”的原則,“適情”是指要從當地社會和生態實際情況、企業經濟效益、員工個人素質等方面出發,選擇合理的技術路線;“對路”是指在選擇水污染治理技術路線的過程時,要以污水的具體特征為基礎,選擇由針對性的技術。在選擇技術路線的過程中,要避免盲目追求新、奇、特的誤區。

2.6 大力推動污水處理設備的自動化技術

選擇合適的水污染處理技術路線,要真正發揮其處理污水的作用,還要有配套的水處理設備。目前,我國水處理設備生產市場較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自動化程度低。在設備使用和運行過程中,后期投入大,管理人員眾多,操作環節多,指標監測控制不方便,不科學,影響了污水處理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研發和推動污水處理設備的自動化技術。

2.7 大力推行清潔生產

從長遠來看,工業走向環境健康化是總體趨勢,清潔生產工藝的開發將是以后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生產中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避免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條以保護資源與環境為目標的全新的發展道路來。

2.8 污染后的治理放眼于污染前的防治

一是加強對經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還應包括對重要建設政策的評價,防患于未然,堅決不采取危害環境與資源的建設政策,不進行危害環境與資源的項目。二是盡快著手進行面污染源防治的研究和實踐,并加大對水污染防治的投資。三是加快建設城市廢水處理廠,提高城市廢水無害化處理率,大力鼓勵和采用適用于我國國情的、高效、低耗的廢水處理技術,不要照搬外國的方案和技術。四是工業污染的治理應從末端處理改變為源頭控制,以達到節約資源、削減污染的目的。

現在的我們已經清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造成的水污染是我們疏于管理的結果,雖然治理工作在遏制水污染問題惡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積極作用,但今后的工作更加艱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廣泛的社會參與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要堅持不懈地將治理工作開展下去。

3 參考文獻

[1]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我國水污染治理行業2011年發展綜述[J].中國環保產業,2012(10):7-13.

篇(4)

: the part of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 the groundwater is often the only source of water supply, occupy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life process.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soci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require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groundwater is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In this paper, the ground water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control technology to do the review.

Key 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Extraction -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technique of building diaphragm wall by osmotic reaction; Soil vapor phase extraction technology; Air injection technology to repair;

中圖分類號:TU991.1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 引言

地下水資源是農業、工業供水的重要水源。全世界超過15億的人口主要依靠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我國水資源總量的1/3和全國總供水量的近20%來自地下水【1】。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長。近30年來,我國地下水的開采量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全國有400個城市開采地下水,40%的耕地部分或全部依靠地下水進行灌溉,地下水的供給量已經占到了全國總供水量的20%【2】。

近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劇增,使全球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3】。根據中國地質環境檢測院公布的信息,目前,我國地下水污染擴展趨勢呈現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由城市到農村,污染程度也日益嚴重。全國195個城市地下水污染監測結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趨勢加重;北方17個省會城市中16個污染趨勢加重,南方14個省會城市中3個污染趨勢加重【4】。

據估計,目前至少有50個國家約2000萬公頃的耕地使用未處理或部分處理的污水進行灌溉【5】,其中我國污水灌溉面積為361.84 萬km2(以1995年計),占我國總灌溉面積的7.33%【6】。

由于地下水不接觸陽光和空氣,其自凈能力比地面水弱得多,而且污染物被捕集在地下,揮發性化合物無法蒸發,也可能附在蓄水層的凹處和裂縫中或吸附于巖石表面,使其去除更加困難【7】。因此,通過分析地下水的污染現狀及污染途徑,加強對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2 地下水污染類型及污染來源

2.1地下水污染的類型

地下水污染的種類按理化性質可分為:物理污染物、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綜合污染物;按形態可分為:離子態污染物、分子態污染物、簡單有機污染物、復雜有機污染物、顆粒狀污染物;按污染物對地下水的影響特征可分為:感官污染物、衛生污染物、毒理學污染物、綜合污染物【8】。

2.2地下水污染的來源

按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自然屬性可劃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人為污染源又根據產生各種污染的部門和活動劃分為: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礦業污染源。從我國地下水現狀污染情況看,地下水污染主要來自人類活動的影響。

按污染的幾何形狀特征可劃分為:點污染源、線污染源,面污染源,按污染物的運動特性劃分為:固定源、移動源。

2.2.1工業污染源

工業污染源主要指未經處理的工業“三廢”,即廢氣、廢水和廢渣。工業廢氣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質會對大氣產生嚴重的一次污染,而這些污染物又會隨降雨落到地面,隨地表徑流下滲對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如電鍍工業廢水、工業酸洗污水、冶煉工業廢水、石油化工有機廢水等有毒有害廢水直接流入或滲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工業廢渣如高爐礦渣、鋼渣、粉煤灰、硫鐵渣、電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鐵渣、選礦場尾礦及污水處理廠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處理不合格,經風吹、雨水淋濾,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隨降水直接滲入地下水,或隨地表徑流往下游遷移過程下滲至地下水中,形成地下水污染。

2.2.2 農業污染源

農業污染源主要來源于土壤中的剩余農藥、化肥和廢污水灌溉等。一些常效農藥如DDT、六六六等,由于它們在自然界比較穩定,在一定的時間內,會殘留在土壤、水域及生物體內,并隨著食物鏈逐步在人體內,引起一些不良后果【9】。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鉀肥等,土壤中這些剩余的肥料將隨下滲水一起淋濾滲入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污染。污水灌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土壤的含氮量增加,土壤肥力大大增加,但另一方面,因污水含有各種有毒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污水灌溉,可能引起對農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甚至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2.2.3 生活污染源

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量激增,由于無害化處理率低,造成對陸地生態環境和水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我國每年累計產生垃圾達720億噸,占地約5.4億平方米,并以每年占地約3000萬平方米的速度發展。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陷入垃圾重圍之中【10】。由于填埋技術的落后和選址不當,這些廢物在生物降解和雨水淋濾的作用下,產生CL-、SO42-、NH4+、生化需氧量,總有機碳和懸浮固體含量高的淋濾液,并產生CO2 和CH4,這些垃圾的隨意堆放,最終以污水形式補給并污染地下水,特別我國地下水埋深較淺的廣大地區【11】。

2.2.4 采礦活動污染

由于采礦活動破壞了原有地質結構,使氧化環境加強,經過一系列反應,使水呈酸性會形成PH值低于6的酸性礦井水,酸性礦井水會下滲污染下伏含水系統,或者經排水污染地表水水源。同時由于礦坑排水降低了地下水,使原來處于飽和帶的礦體巖轉化為包氣帶,有些難溶礦物可轉變為易溶礦物,經過風化、雨水滲入淋濾,或由于暫時停止抽水,水位回升時的溶解,是礦區地下水中增加某些成分,造成地下水水質惡化。此外礦區大量積存露天堆放的含硫化物等有害成分的煤矸石和廢渣,經同化、淋溶、水蝕作用,形成酸性水流流入河道,滲入地下,使河川徑流和淺層地下水遭受污染【12】。

2.2.5 自然污染

有些地區,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與地質環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標。我國部分地區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全國約有1億多人在飲用不符合標準的地下水,使這些地區長期以來一直遭受砷中毒(皮膚癌)、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地方病困擾。

2.2.6 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污染

地下水超量開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大面積的降落漏斗,改變了動力條件,引起水質不佳的淺層水越流補給深層水;同時含水層漏斗部分的氧化還原條件增強,促使土體中有機物分解,使二氧化碳分壓增大,加之生活污染物進入土體,污染物中有機物質的分解也使二氧化碳分壓增大的復合作用,促進土體中難溶的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鈣、鎂離子轉入地下水中,這是漏斗區總硬度升高的重要原因。

3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修復技術

鑒于地下水有機污染的嚴重性,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內外學者研究設計了許多修復地下水污染物的方法。一個污染現場的修復必須要解決兩個主要問題:可溶性羽流性污染及污染源區。

通常所說的“污染控制”是指采用各種防護策略和工程措施控制污染源,使其進入地下水系統的污染物減少到最低限度;或者是把已污染的地下水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其擴散到未污染區【13】。選擇修復技術時必須綜合考慮污染物的種類,站點的水文地質條件,源區的特征以及表層污染物的位置等方面的因素。

通常用于處理地下水污染問題的修復方案有:1、源區的徹底清除(即挖掘清除)2、源區或羽流的遏制(如設屏障、液壓控制)3、質量縮約法(生物修復法、土壤蒸汽萃取法、自然衰減法)。決定任一修復系統最終成敗的關鍵就是看它直接的處理能力。

3.1污染源控制方案

因為常規的泵吸系統有它的局限性,人們越來越對主要用來孤立源區域限制羽流遷移的物理控制方法感興趣。保護殼的設計原理是用物理方法遏制或水利控制的方法來控制地下水表層污染物的蔓延。保護殼通常局限于池塘、儲水池或垃圾填埋場泄漏的源區域,或者用于與一個已經污染的地下水源緊密連接的源區。水壓或水力控制法常用在通過一系列圍繞在源區的井來進行注射或泵吸的地下水區域或有急速羽流存在的區域。物理控制方法的目的是為了從當時環境中把已經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分離出來并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向下遷移。

3.1.1挖掘去除法

通常挖一條凹渠來去除受污染土壤,或者安裝抽水井來控制羽流,并把挖掘出的污泥運到安全地點進行處理,如垃圾填埋場或地表人工湖。一般來說在大多數領域已不再允許這樣的做法。挖掘和移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方法具有局限性,當污染物延伸到地表深處,或污染發生在大型建筑或設備下部以及存在非水相流體,不可能整體移走污染物。

3.1.2堤壩攔截地下水涌流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修建攔截地下水涌流的物理屏障來容納受污染的地下水或瀝出液,同時可以阻止未受污染的地下水進入污染的區域,主要有:泥墻、帷帳式灌漿、打板樁、緊密襯層或土工膜。泥墻屏障施工時必須挖掘出一條圍繞在污染區域的狹窄渠道,且受地層條件限制較大。帷帳式灌漿屏障施工時注入漿液的速率必須控制好,且只有當土壤中砂粒尺寸過大時化學或微粒灌漿才是最為有效的。打板樁屏障施工時應注意施工時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粗糙致密的原料。襯層法施工時應根據土壤和污染物的性質來選取襯層,并根據條件考慮是否需要與地表水控制和保護殼結合使用。

3.1.3地表水控制

地表水控制主要是通過控制地表水滲透效果來改變污染區域的污染物垂直遷移路徑,通常可以和其他地表保護殼方法來結合使用。

3.2 水力控制和泵吸處理系統

地下水污染的水力控制主要是通過降低地下水位和地表電位,以阻止污染向站點外排放,通過去除污染物來減少遷移的速率,或者用泵吸和注射井聯合的方法將羽流限制到一個低電位。這種方法要求對總井點和水泵的維護比較高,并且要求必須對泵吸到地面的污染水都進行生物處理或物理處理。最后根據污染場地的實際情況,對處理過的地下水進行排放,可以排入地表徑流、回灌到地下或用于當地供水等。

這種技術適用范圍廣,對于污染范圍大、污染暈埋藏深的污染場地也適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①當非水相溶液出現時,由于毛細張力而滯留的非水相溶液幾乎不太可能通過泵抽的辦法清除;②該技術開挖處理工程費用昂貴,而且涉及地下水的抽提或回灌,對修復區干擾大;③如果不封閉污染源,當停止抽水時,拖尾和反彈現象嚴重;④需要持續的能量供給,以確保地下水的抽出和水處理系統的運行,同時還要求對系統進行定期的維護與監測。

3.3生物降解

又稱生物修復法,生物修復法是采用諸如提高通氣效率、補充營養(對石油污染而言,主要是補充N、P),投加優良菌種、改善環境條件等辦法來提高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和降解活性水平,以促進對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從而達到治理污染環境的目的。

生物類群可把生物修復分為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動物修復和生態修復,而微生物修復是通常所稱的狹義上的生物修復。

根據污染物所處的治理位置不同,生物修復可分為2類:原位生物修復(in-situ bioremediation)指在污染的原地點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進行;異位生物修復(ex-situ bioremediation)指移動污染物到反應器內或鄰近地點采用工程措施進行。異位生物修復中的反應器類型大都采用傳統意義上“生物處理”的反應器形式。

3.4土壤蒸汽萃取法

不飽和區域在決定地表下污染物傳輸和修復的動力學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土壤蒸汽萃取目標在于從不飽和區域中去除不穩定污染物,并使污染物從水蒸汽、NAPL和水流相態中去除。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對受污土壤造成盡可能小的擾動,能用標準設備來構造,具有成本效益。它運行能否成功取決于污染物從非水相和水相到氣相的轉換速率。需要考慮的變量有:(1)污染物的特征;(2)站點的性質。

4小結與展望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受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保障人類的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及預防措施展開深入的研究。對于已經污染的地下水,要查明污染源,切斷污染途徑,努力開發研究有效的污染治理技術。對于沒有污染的區域,要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發生。要全面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確保地下水環境的潔凈與安全。

參考文獻

[1]薛禹群,張幼寬.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中的雙重意義 [J].環境科學學報,2009,(3).

[2]羅蘭.我國地下水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Burkart, M.R., Stoner, J.D. 2007. Nitrate in aquifers beneath agricultural systems. Water Sci Technol. 56(1),59-69.

[4]熊玲,鄢貴權.淺談我國地下水的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J].貴州科學,2009,(4).

[5]Hussain, I., Raschid, L., Hanjra, M. A., Marikar, F., & Van der Hoek, W. 2001.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ocioeconom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wastewater use in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king Paper 26. Colombo: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IWMI).

[6]王貴玲, 藺文靜. 2003. 污水灌溉對土壤的污染及其整治.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2(2): 163- 166

[7]Julie Stauffer.Water Crisis[M].science press,2000.

[8]呂書君.我國地下水污染分析[J].地下水,2009,(1).

[9]王慎,臧繼冬.地下水的污染途徑與防治對策[J].科技信息,2010,(13).

[10]趙章元.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視[J] .環境經濟,2006,(4) .

篇(5)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un Decheng 1 , Zheng Jixing 2 , sun Naren 2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028000; 2. Tongliao Municipal Water Affairs Bureau 028000)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not only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the basic factor is th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cycle in natur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pend on,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survival, but this resource by industry, urbanization, city agricul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less and less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RB, composite governance

目前人類對地下水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儲量越來越少,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國地下水污染面積不斷擴大和更加嚴重,目前在我國平原地區很難找出一塊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區域。在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北方地區,污染狀況更加令人觸目驚心[1]。我國目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術方面剛剛起步,治理技術還沒有完善和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地下水資源的科學開采利用和地下水污染的綜合治理是重要系統工程。

1、研究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重要性

隨著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農業生產的不斷進步和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帶來的對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突出,所以加強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應技術的研究就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客觀上講,我國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調查及地下水污染物遷移轉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礎性工作,但在具體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方面的工作卻不多[2]。而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地下水點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且逐漸發展成較為系統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

2、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種類繁多,根據目前國內外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常用的技術進行歸納闡述。

2.1 物理治理技術

地下水污染的物理治理技術是指用物理的手段和技術對受污染地下水進行治理的一種技術,概括起來有展蔽治理技術、被動收集治理技術和原位物理治理技術等。

2.1.1 展蔽治理技術

這種治理技術只能處理小范圍的劇毒、難降解污染物時應用,是臨時性的地下水污染初期治理方法。這種方法常用的有灰漿帷幕法、泥漿阻水墻、振動樁阻水墻、板樁阻水墻、塊狀置換、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閉法等多種[1]。其原理基本相似,在受污染地下水周圍用壓力法建立各種物理屏障,將受污染水體圈閉起來,防止受污染水進一步擴散蔓延。

2.1.2 被動收集治理技術

這種治理技術是一般在處理輕質污染物(如油類)效果顯著,國外應用較廣。基本原理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條足夠深的溝道,在溝內布置有效的收集系統,將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質或被污染水地下收集起來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

2.2 化學治理技術

這種技術是使用化學原理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術。利用地下水污染區的井群系統,確定地下水污染源的種類和性質,根據氧化還原法和中和法等化學原理確定治理污染物的化學藥品和添加量,用自然填充或加壓填充等方法對受污染地下水注入有效化學藥品與水體污染物進行化學反應,將污染物消除。目前常用的有有機粘土法和電化學動力治理技術及原位化學治理技術等。

2.3 生物降解治理技術

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別培養的生物(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在可調控環境條件下將土壤和地下水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降解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的治理技術[3]。地下水中微生物有自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利用抽出技術和井群系統等技術,有治理效果的生物注入被污染的地下水體中,對水體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達到凈化目的。目前常用的有天然生物治理技術和原位生物治理技術等。

2.4 水動力控制治理技術

這種治理技術一般用作臨時性的控制地下水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的初期能夠有效防止污染物的擴散蔓延。這種技術能利用井群系統,通過抽水或向含水層注水,人為地改變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從而將受污染水體與清潔水體分離隔開。根據井群系統布置方式不同此法分為上游分水嶺法和下游分水嶺法。上游分水嶺治理法的原理是受污染水體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并注入清水,在此處形成地下分水嶺,阻止上游清潔水體向下補給已污染水體,同時在受污染水體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將受污染水體抽出處理[1]。下游分水嶺治理法是注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體下游,將抽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體上游,原理與上游分水嶺治理法相同。

2.5 抽出治理技術

這種治理技術當前應用很普遍,將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進行處理,處理方法與處理地表水相同。根據所抽出的地下水污染物種類和類型來選擇治理技術。一般有吸附法、重力分離法、過濾法、吹氣法等物理治理技術;氧化還原法、中和法和離子交換法等化學治理技術;厭氧消化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生物治理技術。

2.6 原位治理技術

2.6.1 原位物理化學治理技術

目前國內外經常使用此類治理技術,包括滲透性治理床物理技術,這種技術主要適用于較薄、較淺受污染含水層,在受污染地下水下游挖一條深溝,溝內填充灰巖、活性炭和沸石等,受污染水流入溝內后與該介質發生反應,達到凈化的目的。還有填充化學藥物治理技術,通過井群系統對受污染地下水體灌注對污染源有效治理效果的化學藥物,用化學反應原理對地下水污染源進行凈化[5]。此外還有土壤改性治理技術和沖洗治理技術等多種治理技術。

2.6.2 原位生物治理技術

這種技術是地下水自然生物降解過程中的人工強化過程。首先通過大量的研究,確定原位微生物種類及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再確定其所需氧氣及其養分配比,然后用于實際地下水污染治理過程。這種治理能激發受污染水體原位微生物的生長,強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過程[5]。這種技術的工藝種類很多,有生物充氣治理技術、溶氣水供氧治理技術、過氧化氫供氧治理技術等。但一般情況下原位生物治理要與井群系統配合運行效果更佳。

2.7 復合治理技術

復合治理技術是在物理治理技術、化學治理技術、生物治理技術、PRB技術和抽出治理技術等多種治理技術中能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治理技術的方法。如滲透性反應屏復合治理技術中同時應用了物理吸附、氧化-還原反應、生物降解等幾種技術;抽出處理復合治理技術中,對受污染的地下抽出水同時應用物理、化學和生物降解治理技術。在實際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復合治理技術,復合治理效果比單一治理效果顯著。

2.8 PRB治理技術

可滲透反應墻(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是一種將溶解的污染物從污染水體和土壤中去除的鈍性處理技術。近年來國內外流行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技術中,PRB治理技術具有對多種污染物治理效果好、安裝施工方便、性價比較高等優點,目前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已對其做了大量的實驗和工程技術研究,并已經進入商業應用階段[4]。在我國目前PRB治理技術仍然處于試驗摸索階段,今后通過大量的研究,PRB治理技術在地下水污染物治理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3、結語

地下水是地球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寶貴的自然資源。它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這種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儲蓄量越來越少、污染越來越嚴重,對地下水資源的科學利用和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污染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責任。■

參考文獻

1、徐鳳蘭,葉丹,曹德福.淺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地下水.2005,(1):50~52

2、楊強,李金軒,丁偉翠.淺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徑、危害及防治[J].地下水.2007,(3):72~76

3、李靜,張甲耀,夏盛林,等.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復技術[J].農業環境保護.1997,(6):283~285

4、羅育池,李傳生.prb技術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修復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7):8656~8658

5、王戰強,張英,姜斌,等.地下水有機污染的原位修復技術[J].環境保護科學.2004,(30):10-12

作者簡介:

篇(6)

前 言

“十一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紡織工業企業產品年均銷售收入達到19794億元,而印染廢水占全國紡織廢水排放量的80%。因此,做好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及廢水處理工作十分重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印染廢水每天排放量為4×106—5×106m3。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近年來由于化學纖維織物的發展,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人造絲堿解物(主要是鄰苯二甲酸類物質)、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其COD濃度也由原來的數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在開展印染行業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既要熟悉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有關的國家政策及廢水處理技術政策,更要掌握印染廢水處理有關的技術路線。

1  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有關的國家政策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改革和加強環境保護標準工作的要求,“十一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標準工作力度,以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工作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加大制定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工作的力度。

《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導向目錄》(第三批)印染業自動調漿技術和系統。本項目產品研究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色彩技術、精密稱量技術,結合染整工藝,應用于印染調漿,達到節能降耗,減輕印染污染物的排放目的。《清潔生產標準紡織業(棉印染)》適用于紡織行業(棉印染)生產企業(含棉、棉混紡及交織產品)的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的潛力與機會的判斷,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

關于國務院[決定]在1996年9月30日前取締、關閉或停產的十五類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即“15小”中小印染的界定,見中國紡織總會(部)文件 紡生綜[1997]2號《關于土法漂染企業界定問題的復函》。“土法漂染”定義為年生產能力1000萬米以下,所排廢水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1、每百米布所產生廢水大于2.8噸;2、COD大于100毫克/升;3、色度大于80倍(稀釋倍數)。

2  印染廢水處理技術政策

印染廢水應根據棉紡、毛紡、絲綢、麻紡等印染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水質特點,采用不同的治理技術路線,實現達標排放。取締和淘汰技術設備落后、污染嚴重及無法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小型印染企業。印染廢水治理工程的經濟規模為廢水處理量Q≥1000噸/日。鼓勵印染企業集中地區實行專業化集中治理。在有正常運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地區,印染企業廢水可經適度預處理,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入廠水質要求后,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印染企業集中地區宜采用水、電、汽集中供應形式。印染廢水治理宜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路線,不宜采用單一的物理化學處理單元作為穩定達標排放治理流程。

棉機織、毛粗紡、化纖仿真絲綢等印染產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宜采用厭氧水解酸化、常規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方法和化學投藥(混凝沉淀、混凝氣浮)、光化學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處理方法相結合的治理技術路線。

棉紡針織、毛精紡、絨線、真絲綢等印染產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宜采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方法和化學投藥(混凝沉淀、混凝氣浮)、光化學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處理方法相結合的治理技術路線。

洗毛回收羊毛脂后廢水,宜采用予處理、厭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法和化學投藥法相結合的治理技術路線。或在厭氧生物處理后,與其它濃度較低的廢水混合后再進行好氧生物處理和化學投藥處理相結合的治理技術路線。

麻紡脫膠宜采用生物酶脫膠方法,麻紡脫膠廢水宜采用厭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法和物理化學方法相結合的治理技術路線。

生物處理或化學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或化學污泥,需經濃縮、脫水(如機械脫水、自然干化等),并進行最終處置。最終處置宜采用焚燒或填埋。

3  印染各工序的水量、水質

印染廢水的水質隨采用的纖維種類和加工工藝的不同而異,污染物組分差異很大。一般印染廢水pH值為6—10,CODCr為400—1000mg/L,BOD5為100—400mg/L,SS為100—200mg/L,色度為100—400倍。但當印染工藝及采用的纖維種類和加工工藝變化后,廢水水質將有較大變化。如,當廢水中含有滌綸仿真絲印染工序中產生的堿減量廢水時,廢水的CODCr將增大到2000—3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達11.5—12,并且廢水水質隨滌綸仿真絲印染堿減量廢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惡化。當加入的堿減量廢水中CODCr的量超過廢水中CODCr的量20%時,生化處理將很難適應。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況一般是:

退漿廢水:水量較小,但污染物濃度高,其中含有各種漿料、漿料分解物、纖維屑、淀粉堿和各種助劑。廢水呈堿性,pH值為12左右。上漿以淀粉為主的(如棉布)退漿廢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較好;上漿以聚乙烯醇(PVA)為主的(如滌棉經紗)退漿廢水,COD高而BOD低,廢水可生化性較差。

煮煉廢水:水量大,污染物濃度高,其中含有纖維素、果酸、蠟質、油脂、堿、表面活性劑、含氮化合物等,廢水呈強堿性,水溫高,呈褐色。

漂白廢水:水量大,但污染較輕,其中含有殘余的漂白劑、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鈉等。

絲光廢水:含堿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數印染廠通過蒸發濃縮回收NaOH,所以絲光廢水一般很少排出,經過工藝多次重復使用最終排出的廢水仍呈強堿性,BOD、COD、SS均較高。

染色廢水:水量較大,水質隨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漿料、染料、助劑、表面活性劑等,一般呈強堿性,色度很高,COD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較差。

篇(7)

論生物技術生態安全風險的法律防范

域外環境審判機構專門化的發展與趨勢

環保非政府組織參與環境司法的現狀研究

中國的環境公益訴訟及其立法設想

水污染事件索賠主體法律問題研究

氣候變化下的農田水利政策與法律思考

程序框架:環境公益民事訴訟的特殊制度設計

構建和諧社會需進一步加強綠色法治工作

農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問題及立法建議

海洋環境污染國家救濟的權益與責任

環保議題的興起與行政訴訟法修改的回應

行政公益訴訟:多維的功能未來的方向

環境公益訴訟的實體權利基礎和序位

美國司法與行政在氣候變化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屆中歐社會生態與法律論壇綜述

環境立法成本效益評估的功能與局限

水污染防治公眾參與亟待環境公益訴訟

我國環境法治建設路徑的動態維度思考

生態文明需要環境倫理與法制保障

對構建我國環境公益訴訟的思考

環境公益訴訟的規則要點與制度銜接

環境公益訴訟與若干訴訟制度辨析

野生動物意外致害的國家補償責任探析

歐洲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問題的反思

德國污染場地治理的法律基礎及對我國的啟示

對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兩條司法解釋的建議

重金屬污染風險防范與應急法律機制研究

紅綠環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一種初步考察

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環境保護法》的修改

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公益訴訟若干問題研究

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實現途徑

結合案例看環境公益訴訟的特點與識別標準

氣候變化對中國可再生能源政策與立法的影響

淺談檢察機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法律監督職能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

后京都時代國際氣候政策走勢分析及法律應對

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司法實踐與制度構建調查報告

民間環保組織在環境公益訴訟中的角色及作用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研究

周密謀劃生態資源司法保護,著力推進生態省建設

能動司法與聯動執法——昆明環境司法的創新與實踐

環境法庭的運作:新南威爾士土地與環境法院的經驗

云南省首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審結的現實意義

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法理歷史及其法律保障建議

自然資源損害救濟體系:美國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篇(8)

水中有機污染物對人群健康的影響長期以來備受關注。本文針對松花江流域的研究狀況進行了綜述分析,對有機氯農藥、鄰苯二甲酸酯類及多環芳烴類污染物的污染做了具體的健康影響效應評價分析,最后闡述了防控措施的建議。本綜述將為此類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松花江;有機污染;人群健康

松花江有機污染由來已久,上世紀70年代受吉林三大化工廠排污污染,甲基汞導致漁民中出現甲基汞中毒病人,2005年中石油雙苯廠爆炸造成的約100t硝基苯污染松花江,沿江200余個污染企業造成水污染的情況時有發生,直到2006年實施國家級污染治理措施,情況明顯好轉。然而5年后經監測,松花江中仍存在較多種類和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1-2]。研究文獻表明,有機污染物可以在水體長期存留,經食物鏈及生物氧化、富集造成人體內分泌、生殖、免疫等系統機能紊亂、失調,嚴重的導致畸變和癌變效應[3-4]。

1松花江流域水系概況

松花江全長1927km,跨越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三個省區。干流由北部的嫩江和南線吉林段的第二松花江在吉林省松原匯合而成,主要流經哈爾濱、佳木斯、同江地域,然后匯入黑龍江。全流域涉及三千多萬人口、20多個城市,以松花江為飲用水源的城市有哈爾濱、吉林、佳木斯等[5]。哈爾濱2005年硝基苯污染事件后,停用了松花江水源地,2014年哈爾濱市政府又批準了重新運用松花江水源的規劃。松花江除做為飲用水源之外也是三省水利灌溉、防洪、發電、農業運輸及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松花江污染狀況和防控規律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2松花江有機污染

上世紀80~90年代,邱炳源、李青山等[6-7]在松花江水中檢測出有機化學污染物364種,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和干流江段,以多環芳烴類、硝基苯和苯胺類為主。本世紀初翟平陽[8]等在松花江水體中先后檢出607種有機污染物,其中致癌、致畸物達30多種,并從中選出了80種優先污染物。2006年王東輝等[9]研究發現松花江水有機污染物中多環芳烴占的22.7%,這顯然與2005年硝基苯污染有關。2007年史鑫源等[10]采用液—液萃取和GC-MS儀器分析多氯聯苯、多環芳烴、和多溴聯苯醚等,結果表明工礦企業三廢排放仍然是污染的重要來源。近幾年劉志彬、于云江等[2,11]篩選出了10種優先有機污染物和11種特征污染物。與上世紀相比松花江有機污染狀況大為好轉。2012年X市CDC在松花江不同江段檢查9類有機污染物,其中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氯農藥類、鄰苯二甲酸酯類及多環芳烴類等,表明了松花江有機污染新的變化。

3有機污染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3.1甲基汞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上世紀中末期,松花江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轉化,食物鏈及生物蓄積等方式對沿江居民及漁民等人群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影響。黑龍江肇源縣出現了類似水俁病患者,部分漁民視野狹窄、共濟失調等甲基汞中毒癥狀十分明顯,經專家確診為甲基汞中毒[12]。宋增仁、高良文等[13]在松花江魚體中檢出甲基汞含量為0.3~0.5mg/L,并制定了我國最早的地表水中甲基汞衛生標準。2004年張磊等[14]調查結果顯示松花江沿江居民的發汞含量比1990年降低了72.1%。2010年張磊等[15]對第二松花江沿岸人群甲基汞健康風險進行了衛生學評價,提示了甲基汞對胎兒的健康危害風險仍然存在。

3.2苯和硝基苯對人群健康的影響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雙苯廠苯胺車間發生劇烈爆炸,爆炸產生的100t苯類污染物伴隨消防用水進入雨水通道排入了松花江,造成松花江硝基苯超出國家標準33.15倍[16]。2008年段小麗等[17]參考美國環境保護局健康風險模型評估了此次事故中沿岸居民暴露硝基苯的健康風險,結果顯示上游暴露人群和下游部分暴露人群的健康風險略高于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但與對照點并無顯著性差異,兒童的飲水暴露和婦女的皮膚暴露是此次評價突發性水污染事故中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然而長期接觸低濃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有一定損害,其毒作用特征主要為形成高鐵Hb造成機體各組織缺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其他臟器的損害[18]。

3.3有機氯農藥類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有機氯農藥是一類廉價而廣譜的殺蟲劑曾在全世界范圍內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主要包括DDT和六六六,由于這類農藥在自然條件下半衰期長又難以降解,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并且不斷的在體內蓄積。有機氯農藥又可作為一種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其生殖和發育毒性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19-20]。2008年,HE等[21]分析顯示六六六是松花江中主要的持久性有機氯污染物,其含量高于國際標準ISQG水平,提示松花江中存在生態風險。2010年安娜等[22]研究表明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水體有六六六類和DDT類農藥殘留,且DDT類農藥的殘留量高于六六六殘留量并有統計學意義,松花江水中(DDE+DDD)/DDT的比值為0.382,說明近期有DDT類的污染物排入江水中,雖未超過國家標準,但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不能被忽視。最近國外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對病例組與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年齡和體質指數(BMI)調整后,血漿p,p’-DDE水平每升高1ng/g發生自然流產的危險性即增加為原來的1.13(95%CI1.02-1.26)倍[23]。

3.4鄰苯二甲酸酯類對人群健康的影響鄰苯二甲酸酯類是一種環境激素,其致畸性、致突性、致癌性受到國內外的大量關注。2007年陸繼龍等[24]研究表明第二松花江下游水中以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兩種化合物為主,其含量顯著高于國內外一些河流水中含量,且已超過我國地表水標準限值,這表明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體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并且對水環境構成了潛在生態風險危害,然而常規的自來水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等有機污染物,目前關于松花江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健康風險評價未見報道,但地面水特別是飲用源水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還是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應引起相應管理部門的重視。據2005年美國Rochester大學的Swan等[25]針對134名2~36月齡的男性嬰兒進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胎兒期暴露于鄰苯二甲酸酯引起男性嬰兒生殖系統畸形。

3.5多環芳烴類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松花江水質污染物以多環芳烴類比例最大,2010年孫清芳等[26]采用推廣風險系數法和健康評價四步法對多環芳烴類進行生態風險評價和人體健康風險評價。結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對水生生物的風險最大,人體健康評價結果表明多環芳烴類對人體健康存在風險,風險值在10-6~10-7屬于可接受范圍。同時,馬萬里等[27]致癌風險評估模型研究也表明松花江水樣中多環芳烴類的致癌風險小于10-6,即致癌風險較小。多環芳烴類的生殖毒性是繼致癌性后普遍關注的生物學效應。已有研究表明,苯并芘具有卵巢毒性,其代謝產物作用于雌性生殖系統可造成卵巢原始和初級卵泡數目減少[28]。在動物實驗和體外研究的結果顯示,多環芳烴暴露與發生,活力,血清睪酮濃度以及形態相關[4]。

4松花江有機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研究的展望

上世紀90年代,松花江有機污染物污染日趨嚴重,自2006年國家實施松花江有機污染物治理方案,通過熱技術、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技術對松花江有機污染進行治理[29],同時提升公眾對有機污染物有害風險的認識,加強對有機污染物的污染監測、管理和風險評價制度,使松花江有機污染物逐年減輕。對水中有機物污染濃度的分析及與人群健康效應之間關系的研究,尚存在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①進行多部門聯動機制,實時調查監測松花江有機污染來源、種類及濃度變化的情況,進行人群健康影響風險評估;②利用連續在線監測研究,結合環境流行病學的方法研究松花江有機污染物濃度與人群健康效應之間的關系;③結合毒理學和分子機制的方法進一步研究松花江有機污染物濃度對人群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等危害;④借鑒國內外優先控制污染物的判斷原則,研究松花江有機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危害較大的優控污染物來源和環境中排放的情況,探索合理安全的治理技術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方法。

參考文獻

[1]松花江成為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重點———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J].環境保護,2006,(2):1.

[2]于云江,付益偉,孫朋,等.松花江吉林市江段水體特征污染物篩選研究[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3,3(3):175-181.

[3]WhitcombBW,SchistermanEF,BuckGM,etal.RelativeCon-centrationsofganochlinesinAdiposeTissueandSeruma-mongReproductiveAgeWoman[J].EnvironToxicolPharmacol,2005,19(2):203-213.

[4]MendolaP,RobinsonLK,BuckGM,etal.Birthdefectsriskas-sociatedwithmaternalsptfishconsumption:potentialeffectmodificationbysexofoffspring[J].EnvironlRes,2005,97(2):134-141.

[5]熊治平.河流概論.第1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7.

[6]邱炳源,林秀式,侯桂芹,等.松花江有機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調查研究[J].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1989,15(6):634-637.

[7]李青山.松花江有機毒物污染狀況調查與防治對策研究[J].水資源保護,1995,(3):13-19.

[8]翟平陽,劉玉萍,倪艷芳,等.松花江水中優先污染物的篩選研究[J].北方環境,2000,(3):19-21.

[9]王東輝.松花江水體中多環芳烴類污染物的污染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9):69-73.

[10]史鑫源.松花江黑龍江段水體典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現狀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2007.

[11]劉志彬.松花江飲用水水源中優先檢測有機污染物的GC/MS分析[J].科技信息,2009,(7):37.

[12]林秀武.20年來第二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漁民健康的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1995,12(5):238-240.

[13]宋增仁,高良文,徐章純,等.松花江汞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流行病學研究[J].環境與健康雜志,1987,6(4):6-9.

[14]張磊,王起超.第二松花江下游居民甲基汞健康風險研究[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8,25(8):691-692.

[15]張磊.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區產婦和新生兒甲基汞健康風險的初步研究[C].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1),212-215.

[16]佟延功,吉龍哲,楊懷義,等.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公共衛生應急工作案例[J].中國衛生監督,2007,14(4):280-284.

[17]段小麗,王宗爽,王菲菲,等.突發性水污染事故中的健康風險評價—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為例[C].2008年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265-272.

[18]張曉春,吳登勝,楊強生,等.低濃度苯胺、硝基苯對生產工人健康的影響[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1,14(1):53-54.

[19]YoshidaR,FukamiM,SasagawaI,etal.AssociationofCrypte-hidismwithaspecifichaplotypeoftheestrogenreceptalphagene:implicationfthesusceptibilitytoestrogenic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s[J].The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05,90(8):4716-4721.

[20]VogelJM.Perilsofparadigm:complexity,policydesign,andtheendocrinedisruptvcreeningprogram[J].EnvironlHealth,2005,4(1):1476-1488.

篇(9)

中圖分類號:[TE99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水孕育了生命,滋潤了萬物,是組成生命世界、生態環境的重要自然要素;同時,水又是戰略性資源,與經濟、社會和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2002年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把水列為五大可持續發展最優先領域的首位,水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興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國的水資源現狀,特別是城市水資源現狀,以及水資源的治理對策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意義。

1 中國城市水資源現狀

我國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7~2.8萬億m3,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資源量只占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我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

受降雨量和地理位置的影響,我國水資源在時空上分布不均勻。降水和徑流在年內分配上很不均勻,年際變化大,枯水年和豐水年持續出現,導致造成旱澇災害頻發和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銳。一方面,干旱氣候造成供水不足,限制農業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洪澇之災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受降水分布影響,由東南沿海地區向西北內陸遞減,分布很不均勻。南方地區水系發達,水量豐沛,其水資源量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0%以上,北方地區干旱少水,水資源嚴重缺乏。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地區)分布不均勻,與耕地、人口的地區分布不相適應,水土資源組合不合理,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社會和城市的發展。

在水資源緊缺的城市中,不少城市通過開采地下水來維持供水的需求,地下水造成過量開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位的降落還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咸水下移等難以逆轉的環境問題,這也對地下水水質造成了影響。

總體上,我國南方城市水資源在水量和水質方面均優于北方,且存在水量富余。

2 城市水資源的治理

2.1城市水資源緊缺的解決方案

2.1.1節水措施

節水措施應從農業灌溉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三個方面進行建立和完善,從而實現不同用水情況采用不同的節水措施[1,2]。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灌溉用水占有總用水量50%以上,因此,農業節水是關鍵,應該因地制宜地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在井灌區,推行管道灌溉,減少管道漏失率;水庫、河道等灌區,進行渠系配套,對渠道進行襯砌,減少滲漏,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數。有條件的地區可大力發展噴灌,果樹和大棚蔬菜等經濟作物可推行噴灌、滴灌、滲灌等先進節水技術。同時,加強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培養。

在工業節水方面,應該加快現有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關閉“三高”企業,堅決關閉用水量大、經濟效益差和污染嚴重的企業,大力推廣科技含量高、用水少、無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對冷卻水、空調水和工藝水實現處理回收利用,實現水的循環利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實現工業用水“零排放”。同時,可以進行廠際間調水,例如,將棉紡織廠的生產用水通過調水工程調到造紙廠進行重復利用。

在生活用水方面,要加強供水系統改造,減少供水管網的漏失率,推廣節水設施和器皿;加強節水宣傳,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杜絕公共場所跑冒滴漏和長流水現象,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用水,推行中水回用。

為了保障節水措施的順利進行,需要把節水納入依法管理中,規范人們的用水行為,成立節水專管機構,制定節水政策和標準,加強節水教育宣傳工作,提高節水技術的科技含量。

2.1.2雨水資源利用

當今,地球上現有的淡水資源越來越短缺,雨水作為一種最根本、最直接、最經濟的水資源,早已引起世界許多國家的重視。當今世界范圍內,雨水利用技術發展較快的是德國和日本等國家,他們各項雨水利用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3]。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種多目標的綜合性技術,通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分散實施、就地攔蓄、儲存和利用城鎮雨水,避減洪澇災害,增加城鎮供水量,改善城鎮生態與環境的過程[4]。城市雨水可以用來對地下水進行補充,進行雨水中水回用和作為飲用水水源,這都具有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2.1.3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

我國沿海區域含有11個省、區和直轄市,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6500多個島嶼,是我國人口最多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水資源日趨緊缺和海水豐富的區域。

在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和生活沖廁用水,這樣可以節約淡水資源,這在當前形勢下是可行的。海水淡化可以在水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實現新水源生產,同時淡化海水的水質優于自來水。當前關于海水淡化的迫切要求是,要有新觀念,采用先進工藝,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減少濃縮鹽水對環境的污染,例如,開展利用濃縮鹽水進行鹽化工生產的循環經濟思路[5]。

2.1.4污水資源化與污水回用

污水資源化,一方面使得城市對新鮮水資源的需求量減少,同時作為城市一種新水源,減輕或避免了遠距離輸水和購買高價水資源等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減輕城市水環境的污染負荷,達到保護或改善城市水環境的目的[6]。

直接回用和間接回用是城市污水資源化的兩種有效途徑。直接回用是將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工藝處理之后,不經過天然緩沖水體的稀釋與凈化,直接用于農業灌溉、工業冷卻循環用水,綠化用水和景觀用水等。間接回用是指污水經過處理之后,排入天然水體或回灌到地下含水層,再經過自然的稀釋、過濾和凈化(包括時間和空間的凈化),然后再取用供給不同時期使用[7]。

2.1.5跨流域調水

調水工程是解決資源性缺水的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可以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資源性缺水地區,在實行節水、治污后仍不能滿足需求時,需要考慮是否有條件進行跨流域調水。

地球上的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在經濟活動頻繁和人口增長快速的地區,為了保持水資源按地域分配,進行水資源跨流域再分配,實施水量調配和調節是必要的,也是有意義的。

2.2城市水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導致水質惡化,破壞水生態環境,進而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嚴重制約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水污染防治,改善并恢復水生態環境,維護水資源的良性循環。

2.2.1加強管理,完善和執行政策法規

為了水污染防治的順利進行,需要完善廢水排放標準和相關的水污染控制法規和條例。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水資源和水生態保護,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教育的手段,對各行業進行污染監督,預防新的污染產生;明確責任主體,積極應對污染的發生,及時找到責任人,加快速度處理污染源;加強對經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還應包括重要建設政策的評價,防患于未然,對危害環境的策略不得予以通過,不進行危害環境與資源的項目建設;通過科學的評估,積極監督水污染的發生,科學開展治理活動,把影響控制最小化[8]。

2.2.2合理規劃城市排水系統,調整產業結構,推行清潔生產

防治污染,首先要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合理規劃城市布局,對于舊有的城市污水/雨水合流制系統進行適當改造,新城區在建設規劃時,考慮配套建設雨水/污水分流制系統,有計劃、步驟的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

在產業規劃和工業發展中,貫穿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結構的優化,使之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產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應按照“物耗少、能源少、占地少、污染少、運量少、技術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則,限制發展能耗大、用水大、污染大的企業,以降低單位工業產品或產值的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負荷。

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對工業污染的源頭進行控制,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使污染物盡可能的消滅在生產過程中,使廢水排放量減少到最少。

2.2.3加快城市污水廠建設,提高污水處理技術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手段,通過污水處理消除污廢水對水環境的污染,在進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規劃與建設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遵循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考慮城市污水廠的處理規模。研究新工藝,節約能耗,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城市污水在處理過程中盡量實現循環利用,在缺水地區大力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處理后的污水來開展市政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緩解水資源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鄭曉郁,姜東旭. 論述我國水資源緊缺及治理措施[J]. 價值工程,2010,(21):190

[2] 紀亞非,趙延鳳,喬聚玲. 節約用水是緩解水資源緊缺的重要措施[J]. 山東水利,2002,(3):6

[3] 劉平樂.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J]. 甘肅科技,2010,26(20):61~63

[4] 祁麗艷. 城市雨水資源利用分析[J]. 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0,(增刊):35~36

[5] 劉夏伊. 發展海水淡化技術解決水資源緊缺[J]. 水工業市場,2009,(7):8~9

篇(10)

XXX公司在QES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對法律法規遵循情況的評價。二、評價范圍

XXX公司及各子分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環境因素。

三、評價準則

1、GBT24001-20__;

2、建設公司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相關制度;

3、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四、評價時間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五、評價過程綜述:

(一)污水排放:

存在施工現場廢水、生活廢水、車輛清潔廢水、食堂清潔廢水排放、消毒劑水的泄漏5項環境因素,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山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環保管理制度》《青島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規定》、《山東省節約用水管理辦法》。

各單位都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生活廢水都排入當地排水管道,在定點清洗車輛、施工現場沖刷攪拌機管道廢水沉淀重復利用。各子公司、分公司通過環保部門的檢測,判定排放達標。同時在清洗處設立沉淀池,在食堂設置隔油池。

(二)固體廢棄物排放:

存在辦公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加工現場廢棄物、廢棄線纜、廢焊條、焊渣、廢鋼、木屑、鋼板、型鋼、焊絲盤、焊劑、木板、氧化鎂板、石膏板、巖棉板色帶、膠水瓶、涂改液等的25項環境因素。

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各單位定點存放,執行萊鋼集團公司垃圾存放、運輸管理定;淘汰落后的工藝設備、回填、及時外運;部分廢棄物甲方回收,設立垃圾站,進行分類存放,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可回收廢棄物進行定期回收、不能回收的委托環衛單位分類處理。25項環境因素基本符合要求。

(三)危險廢棄物

存在微機消耗器材、舊日光燈管廢棄、廢電池產生、含油棉紗廢棄、廢棄油漆桶、廢棄剎車片、廢棄含油機械零部件、油漆桶、碳粉盒、墨盒、廢電池、廢日光燈管等12項環境因素

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化學危險品管理條理》。各單位建立了危險廢棄物管理辦法,對危險廢棄物分類定點存放,公司統一回收處理;部分甲方回收;禁止提供或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儲存、利用、處置。

(四)噪聲排放

存在運輸、吊裝機械噪聲排放、鋼材加工設備噪聲排放、鋼結構件制作安裝噪聲排放、手動工具運轉噪聲排放、混凝土澆筑振動棒噪聲排放、施工現場模板噪聲排放、各崗位噪聲、廠界噪聲等7項環境因素。

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山東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青島市環境噪聲管理規定、青島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適用區域劃分規定、東莞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規定等法律法規。

建設公司廠界噪聲、崗位噪聲由集團公司安環部檢測科進行測定,檢測結果滿足法規要求。項目部在強噪聲施工過程中避開夜間施工,因工藝要求必須在夜間施工的請當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開工,未發生噪聲擾民事件。7項環境因素因素符合要求。

(五)能源資源的適用和消耗

存在施工用水消耗、施工用電消耗、鋼材消耗水泥消耗、辦公生活用水消耗等4項環境因素。

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節約能源法》、《建筑法》、《山東省節約》《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條例》。

各單位施工過程中使用施工定額進行控制,在構件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強成本控制,嚴格控制資源浪費,對余料進行重復利用。各單位建立辦公用品領用的管理辦法,教育員工節水節電。

4項環境因素均滿足要求。

(六)粉塵排放

上一篇: 藝術審美的特征 下一篇: 初中化學中考知識點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中文字 | 亚洲国产AV网址 |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123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