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生的哲學思考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5 16:51: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人生的哲學思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人生的哲學思考

篇(1)

一、創作背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自然與人的關系日趨緊張,這使世界文壇越來越多的作家焦慮不安。他們在文學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思考這一關系到人類生死存亡的全球性問題――自然與人的相互關系。前蘇聯著名作家艾特瑪托夫就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

艾特瑪托夫于1970年創作了中篇小說《白輪船》,這是一部在人與大自然主題中充分滲透道德哲學內涵的作品。該小說自然情節的描述并不復雜,但在描述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方面卻讓倫理道德思想得以深刻的體現,被認為是作家的巔峰之作。這是一個凄慘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是個被遺棄在外公家的七歲孤兒,沒有名字。孩子喜歡到山頂上眺望碧藍的伊塞克湖,尋找一艘游弋在湖面上的白輪船。他聽說爸爸是水手,于是他渴望變成一條魚游到湖水里,上船撲向爸爸的懷抱。外祖父給他講長角鹿媽媽的故事,那是個動人的傳說:長角鹿拯救過吉爾吉斯人的祖先,但后來鹿媽媽的后代遭了殃,成群的鹿被殺害了。從此,這個地方再沒人看見過鹿。小男孩牢牢記住了這個故事。有一次小男孩突然看見了兩頭小鹿和一頭白色母鹿,他好像在夢中,一口氣跑回家,告訴了外公。可是,第二天,正當小男孩昏睡時,一聲槍響把他驚醒,他看見大人們忙里忙外,孩子在棚子里看見獸皮和鮮血,再看墻根下帶角的鹿頭,他渾身冰涼、毛骨悚然。他聽見可怕的笑聲,覺得有人拿斧子對準他的眼睛,他驚恐地拼命躲閃。誰也沒注意,孩子搖搖擺擺走到河邊,跨進水里,去尋找他夢中的長角鹿媽媽和白輪船去了。小說的結尾是悲劇性的,但是它以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激起人們維護真理、保護自然的良知。

二、生態文學的特點

生態文學是當代文學與生態思潮的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對生態危機的綜合回應。它把關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是20世紀世界文壇上一個嶄新的文學現象。它以人與自然為主題,以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為起點,從道德與精神方面探索了人與大自然關系的新內涵,來喚起人們珍惜我們的家園――地球。

艾特瑪托夫是一個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生態文學專家。當人類生存遇到困境和大自然遇到生態危機時,他哲理性地思考了人與大自然的關系。艾特瑪托夫在1985年2月17日第七期的《莫斯科新聞報》答記者問中曾說過:“四十年來,生活有了質的變化,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條件。于是,有些人便自我陶醉,喪失了記憶,開始追求物質享受,而不追求精神享受。但是,一個人在精神上的自我感覺才是使他配得上活在地球上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心安理得地拼命追求升官發財,一味偽善,首先要使自己不能稱之為人,就像我這部小說中的一個反面人物那樣。眼前的利益不應奪去我們的記憶。因為記憶是我們鐵面無私的良心。而良心是絕對不允許一個人背叛他精神上的最高理想的。”作家認為,人與大自然應當具有相同的權利和地位,人們應該拋棄人類沙文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與大自然平等、和平相處,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人類社會,這正是當代社會人們面臨的重大的歷史使命。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得以生存。艾特瑪托夫從哲理的高度思考了人與大自然的內涵及關系。這是他對人類中心主義思維模式的挑戰,使人們的自然生態意識能夠覺醒,表現出一種超前的生態觀。艾特瑪托夫通過《白輪船》這部小說,反映了20世紀以來人與人、人與大自然和人與自我的緊張關系,同時向人類敲響了警鐘,即人類不僅應該對自己負責,還應對地球負責,同時還得對子孫后代負責,否則隨著對大自然的破壞,人類必將毀滅自身。

艾特瑪托夫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哲理性思考

艾特瑪托夫說過:“我越來越相信,小說的哲理性比重應盡可能增加,如果哲理性的比重小,而以主題的迫切性取勝,那么時過境遷,這樣的作品就會失去意義。”不難看出,作家非常注重哲理探索,經過長期探索得知: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滄海一粟,自然先于人類而存在,所以說,人是大自然的產物,附屬于自然。人類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自然之子,應和同是自然之子的一切動植物平等相處。

艾特瑪托夫非常熱愛大自然, 深刻關注人和自然的關系, 并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他說:“熱愛大自然和必須保護大自然的題材對我們來說非常親切。” 事實確實如此,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已經非常緊張。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生存,開始對大自然進行瘋狂掠奪,包括污染環境、無序地殘殺稀有動物、亂砍濫伐,所有這些行為使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于是,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艾特瑪托夫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在《白輪船》中涉及了這一主題,抒發了自己的見解,從人是大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類道德的標準兩個層面論述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哲理性。

一、人是大自然之子

“無論是在人那里還是在動物那里,人類生活從肉體方面來說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 ,“我們連同我們自己的頭腦、血和肉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作者得出結論,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是共生、共贏和共榮的關系,而不是征服、改造和索取之間的關系。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既然是伙伴關系、朋友關系,那么就要求人類在處理與大自然關系的問題上,必須尊重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克服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淺的思想,樹立人與大自然和諧并進的科學發展觀。艾特瑪托夫向來反對“萬物之靈”的人類以“征服者”與“統治者”的態度對待大自然,反對征服和占有自然的一切行為,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平等而和諧的關系,人應把森林當做“綠色的朋友”, 把動物視為“人類的小兄弟”,這才算得上是 “自然之子”。

在小說《白輪船》中,當孩子驚喜地發現了三頭梅花鹿的時候,鹿也同時發現了孩子,但它卻卻并沒有害怕,“這頭長角鹿媽媽細心而安詳地朝孩子望著,好像在回憶:它在哪見過這個大腦袋、大耳朵的孩子的……小鹿肥敦敦的,又結實又招人喜歡。它忽然又拋開柳條兒,活躍地跳了起來,拿肩膀去蹭母鹿,圍著母鹿轉了一會兒,開始撒嬌了,拿它那還沒長角的頭使勁地擦鹿媽媽的兩側。長角鹿媽媽靜靜地望著孩子。”

艾特瑪托夫在《白輪船》中為我們描繪出一幅自然生態美景,即人類與動植物、人類與整個大自然和諧友好地共處著。這正是作家殫精竭慮的東西,也是他內心世界的流露。而我們大多數人卻始終把自己與大自然的關系認為是主仆關系,始終沒有超出這個想法。認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就是把人類自己同自然界分割開,獨立于自然界之外,以統治者自居,卻忘記了自然界是人類的母親,人類是自然界的嬰兒;認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仆人,就是人類在自然界面前一無是處,面對自然侵害時逆來順受,這也是不合常規的。從世界文明史來看,這些思想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時展的需要。我們必須超越這個層面,從思維上進行理性的探討。要做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就必須拋棄舊觀念,注入時展的新內容。如何才能做到這一切呢? 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我們與大自然的關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們是仆人”的關系,更不是“我們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關系,而是人類是自然之子。所以我們應該放下主人的傲態,放下仆人的卑態,平等地與大自然進行對話,理性地與大自然握手,與大自然共謀發展,共同進步。只有這樣,人類生存的自然界才會越來越美好,人類的生活前途才會越來越光明。

二、大自然是衡量人類道德的標準

人類應該尊重自然規律的客觀性、順應自然。因為自然界的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性,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依據其自身的規律發展。人類由于違反自然規律、不尊重自然而頻頻招致大自然的報復。當前人類的居住環境日趨惡劣,都是因為人類違反大自然的規律造成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能使人的心靈得到平衡,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凈化;而掠奪大自然、殘殺萬物生靈、毀壞大自然的過程,就是人類破壞平衡的過程,也是人性道德墮落、變異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殘忍、貪婪、自私、冷酷、功利主義就會得到惡性膨脹,就會導致人的本質的蛻變和精神的墮落。艾特瑪托夫把人對大自然的態度同人道主義、人性聯系在一起,把人類是否尊重大自然當做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善惡與否的標準,并把不同的人們之間因為不同的觀念而引發的沖突歸納到善惡沖突的范圍。

《白輪船》中描寫了善和惡兩類人。莫蒙爺爺和孩子是善良人的代表,他們不僅對人友善, 對自然也是和善的。莫蒙爺爺是護林所唯一一個盡心盡力看管森林的人,他說:“看管森林的人,就是不讓樹林受到任何損失。”他相信長角鹿媽媽的傳說,把白色長角鹿媽媽看成是吉爾吉斯民族唯一的恩人和母親,對她敬若神靈。《白輪船》中的小男孩也熱愛大自然,在林中雖沒有小伙伴兒與他玩,但是他并不孤獨,因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朋友,吉爾吉斯古老的長角鹿母的傳說滋潤著他的心靈。莫蒙和小男孩兒都是與自然親和為善的代表,是千百年來熠熠生輝的人類最寶貴的精神文明,正因這一點,人類才優越于其他物種,人類的未來才有希望。

在小說《白輪船》中,護林所的領導奧羅茲庫爾謀取私利,偷伐森林。當樹林中突然跑出三頭美麗的梅花鹿時,善惡兩類人的態度完全相反。莫蒙爺爺和小孩盡力想為長角鹿媽媽的后代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而護林所領導奧羅茲庫爾等人只看到鮮嫩的鹿肉和碩大的鹿角。鹿的出現,瞬間將兩類人分為善惡兩類。艾特瑪托夫把對待大自然中動物和植物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態度,作為判斷人類善與惡的標準。艾特瑪托夫的作品向我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每種動物的悲慘遭遇最后都以人的悲劇為結局。《白輪船》中三頭梅花鹿的死讓莫蒙爺爺非常痛苦;而純潔天真的孩子,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的事實,于是搖搖晃晃地走到了河邊,直接跳進了水里。 就連殘酷屠殺梅花鹿的奧羅茲庫爾,最終也沒有落下好下場。他的這種行為遠不止他一人所為,他只是作家塑造的“惡”的形象代表。他所做的一切既是對始祖、對自然的背叛和對傳統道德的否定,又是“對神話傳說的輕蔑,也是對千百年傳統精神財富的棄絕”。

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及意義

艾特瑪托夫對悲劇產生的社會根源作了更深刻的揭示,從人是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類道德的標準兩個層面論述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意義。同時,作者也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及意義。《白輪船》提到科克泰的貪婪、奧羅茲庫爾的虛榮與傲慢。他還強調:“貪財、權欲和虛榮心使人苦不堪言,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支柱,無論什么時候它們都支持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大大小小的罪惡都藏匿于這個世界里。”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他:“人世間善與惡,都存在于人類社會的一些最平淡無奇的事物中”,但是,“為什么總是惡戰勝善呢?”這才是艾特瑪托夫思考的主要內容。它總是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體現在人對待自然的不同態度的善與惡的沖突、對抗中,總是把人的善惡與保護大自然聯系起來。因此維護人與大自然的統一和諧,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間的真善美!艾特瑪托夫認為,要想根除破壞大自然、虐殺生靈、掠奪自然資源的惡行,就必須樹立人們心中的善意,只有善意根深蒂固,并在實踐中得到運用,大自然才會得到保護,人類才不會面臨道德淪喪所帶來的威脅。否則,人類將“由于自己的暴虐而毀掉這暴虐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韓捷進.艾特瑪托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0.

[2]胡志文.生態文學――比較文學研究的新土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4,(01):99.

篇(2)

一.哲學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義是: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卻說:哲學就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兩者的論述不同是因為角度不同。前者是從哲學的構成方面來說的,后者則強調了哲學對人生意義。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馮友蘭先生的觀點。學習哲學的目的是指導人生,只有學以致用才是哲學最高的境界。

二.比較各哲學流派,我覺得,哲學對人生的指導意義最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將簡單論述哲學對人生的指導意義。

哲學開宗明義,他強調: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可以反作用于物質。他要求我們的實踐活動都要堅持物質第一性,客觀看待我們的世界。可以說,馬克思的唯物論思想是對唯心主義最徹底的打擊。他對人們的思考方式,實踐方式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人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實踐的前提是認識我們的世界。有人把實踐建立在“想當然”的基礎上,因此有了空中樓閣這樣的鬧劇;有人把實踐的成敗寄托給“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這樣的社會毒瘤。可見,認識的偏失直接導致實踐的失誤。好在,用強有力的證據向我們展示了科學的認識方法,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仙魔法,要改變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實踐。因此,我相信,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才會有能力科學的規劃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標準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質,正確認識自我。可以說,唯物辯證法是哲學的精華。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聯系,還提出了科學的方法論。中國革命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辯證法有著科學的本質和驚人的魅力。對人生而言,辨證的看待人生,規劃人生也極為重要。比如,眼下正處于高中階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對的主要矛盾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要學會抓住知識的重點;學科之間要統籌兼顧,清楚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還要有舉一反三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勿容置疑,生活里處處都是哲學,處處都有辯證法。

歷史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可以理解并運用這些辯證法,按規律辦事,勢必會有所斬獲的。錢學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說,哲學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由此可見,一個懂得規劃人生的人,就要辨證的看待自己的人生,為人生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在不同人生的環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發展。

另外,哲學對人格塑造也極有幫助。馬克思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的真正價值是貢獻。歷史也證明,任何違背人民意愿,傷害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會被人民的力量所消滅。因此,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如何去實現人生價值。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為這個國家的一員,我很欣賞里根總統的那句名言:不要問祖國給了你什么,先問問自己為祖國做過什么。是呀,當我們這樣或那樣抱怨我們的社會時,我們問過自己的責任嗎?問過我們為國家貢獻過什么嗎?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只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這樣的人生還算有意義嗎?古往今來,死去的王侯將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記起的又有幾人。能被人們記住是大義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獻的正人君子。

三.哲學是賦予人生以目的和意義的世界觀。

哲學是人類心靈深層的偉大創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斷地升華,在精神境界的升華中崇高起來。哲學的修養與創造,是人們追求崇高的過程,也是使人們自己崇高起來的過程。

參考文獻:

篇(3)

認識哲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經過摸索、體會和心理概括等環節。怎樣才能讓哲學感性起來呢?我認為應當在課堂上創設交流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在情感、經驗與觀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從而獲得靈感。我選擇了兩句與哲學有關的話,以此來牽住學生的手,一起走進哲學殿堂。

第一句是“詩歌是哲學的近鄰”。這堂哲學課,是從余光中先生的《天問》開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條接一條,何以

都沒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燈光呵

一盞接一盞,何以

都沒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顆接一顆,何以

都沒入了曙色了呢?

我們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歸于永恒了呢?

而當我走時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樣的天色呢?

是暮色嗎昏昏?

是夜色嗎沉沉?

是曙色嗎耿耿?

當這首《天問》伴著略帶凝重的音樂,在課堂上緩緩流淌的時候,它那些對宇宙、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以一種最感性的方式,進入到了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瞬間沉靜了下來。詩歌是用感性抒發理性的表達方式,我希望哲學的理性能通過詩歌的這種感性力量,傳遞給學生。

第二句是“哲學的祖國是天空”。曾經有人說過,當人們從繁瑣世俗的事務中抽出身來仰望星空時,哲學就產生了。我在閱讀中經常遇到那些影響世界的重要人物,他們獨自面對孤獨和壯麗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學家見多。我向學生們介紹了黑格爾,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我又向他們介紹了蘇格拉底,西塞羅說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將哲學從天空召喚下來,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過這兩句話,我告訴學生:思考,是哲學的源頭,也是接觸哲學、認識哲學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看到的哲學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斕,閃耀著理性的光輝。無論是“臨近”詩歌還是仰望星空,都是我們對生活、生命和萬物的思考。

通過設置這樣的情境,學生會對哲學有一種感性的認識:一是哲學離我們很近,甚至和詩歌肩并肩,關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學是思考的產物,是智慧的結晶,需要我們抬起頭來,透過紛繁的現象,關注到事物的本質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觀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是什么?授課前,我布置了一項任務――“捕捉我們心靈上的飛鳥”。內容是讓學生談談對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學生,正處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階段,對這個話題自然有話可說。看他們交上來的文字我感受頗多。平時,他們可能讓我們覺得逆反、幼稚、不諳世事。但在這些表象下面,他們的內心真誠、熱情,有對自然和社會現狀沉重的憂慮和反思,有對社會現實的分析和抨擊,有對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構造和審視,這些恰是他們真實的世界觀。我從中選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爾的《飛鳥集》編寫了一個集子,做成PPT在課堂上與學生共享。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思考,甚至因為這些最心底的東西而一起流淚。我對學生說,你們的這些思考就是世界觀的雛形。

這個時候,對學生進行思維點撥: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是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等整體世界的認識,而不是對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認識。世界觀幾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亂的、不自覺的,而有的是理論化的、系統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關系

如何說明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呢?我設置了“仰望星空”這一環節,介紹了幾位哲學家在哲學上的一些典型觀點。然后,請大家比較“飛鳥集”的觀點和哲學家觀點的區別。很顯然,一個是自發的、零散的、感性的;一個是抽象的、系統的、理性的。學生在這樣的討論和比較中,輕松地發現了兩種形態世界觀的區別,這其實就是幫助他們區分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觀不是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系呢?在“飛鳥集”中,很多學生闡述了自己對自然生態的憂慮,對人類科學發展的反思。我讓大家欣賞了邁克爾?杰克遜的MV《地球之歌》,歌聲如泣如訴,畫面驚心動魄地表現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行為。然后問:為什么自然科學在不斷地發展,但人類的生存環境卻不斷地惡化,在這種狀況下,是繼續依靠科學進一步發展,還是要尋找其他的途徑呢?學生展開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認為應當通過道德、法律、哲學等手段去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進行約束。最后,我在歸納中提升:科學技術這把鑰匙,既可以開啟天堂之門,也可以開啟地獄之門,究竟開啟哪扇門,則有賴于哲學精神的引導,換言之,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在理解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時,我讓學生觀看電影《阿凡達》的片斷,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嘆為觀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種、土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與唯利是圖、一心要開掘超導礦石的經濟掠奪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片中人物充滿了世界觀的對立與碰撞。我讓學生分析電影中呈現的世界觀,以及這些世界觀導致了怎樣的行為方式。最后學生們發現,通過對影片角色部分行為的分析可以判斷出人物的的世界觀,而人物的世界觀,又決定了他們的行為,自然得出世界觀決定方法論的結論。

四、感性地總結與回顧

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點并不多,主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和理解哲學,激發起他們學習哲學的興趣和欲望。在總結、回顧這節課時,我把哲學簡稱為“一棵樹的學說”,示圖如下:

篇(4)

中圖分類號:B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7)05-0170-04

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僅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更重要地在于人是一個自覺的存在物,他能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存在,知曉死亡是不期而至的事實。人類大概是地球上唯一能夠意識到自己終歸是要死去這一事實的。一方面是對生命能夠永存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個體生命總歸要終結的現實,這個矛盾不可避免地使人們處在一種尷尬痛苦的境地。人們不甘心這樣被動地等待死亡,在與自然、社會的交往中,并不滿足于肉體的生存,更要去求證人類生存的根據和價值基礎,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大約三千年前,哲學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因此,哲學與生活的分離是一個悲劇,哲學同化于生活也是一個悲劇。從根本上說,人只能本能的存在于哲學生活之中,或者說,哲學把握著人之根本。從這種意義上講,哲學是親切的,它像霧一樣籠罩在周圍而又充滿神秘,像細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像清風一樣,輕輕拂面,體貼人生。但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哲學又是深刻的。哲學對個人處境、人類處境的把握是根本性的,所以又是總體的。

然而究竟何謂哲學?這是哲學自產生之日起就一直困擾哲學家們的問題。事情似乎很奇怪,哲學存在了幾千年,哲學家們也層出不窮,哲學是什么卻一直是一個問題。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哲學,并且青史留名,但到80歲咽下最后一口氣時,還不知道什么是哲學。這主要是因為哲學是一個十分復雜和廣闊的問題,試圖給這樣一個宏闊問題下一個公認的確切答案或明確定義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們雖然不能從概念上對哲學下一個共識的定義,但可以知曉哲學的詞源――“愛智慧”。對于智慧,古希臘先哲們的解釋是靈魂的問題,是一種人生覺悟、人生態度,是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是對人生終極的追問,是深入到靈魂深處,人最根本的存在意義的問題。就其終極性來說,也許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烏托邦。但唯因其終極性,才能在物欲橫流的世界恢復想象的力量,才能以其理念的力量給予人類以永恒的激勵和引導。因此,“愛智慧”意義上的哲學不是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處世技巧,不是一種科學方法論;從而哲學研究也不可能是一種更“普遍”意義上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愛智慧”意義上的哲學不是一門學術,也不是一種職業,它不能解決人們肉身的溫飽問題,而是一個向一切探索人生真理的靈魂敞開的精神世界。正如當代中國哲學家周國平所言:“哲學和宗教是痛苦靈魂的收容所。許多人懷著無可排遣的生命苦惱,終于在哲學和宗教中找到了寄托”;“哲學一方面尋求信仰,另一方面又具有探索性質,它的這個特點能夠使之成為處于困惑中的現代人最合適的精神生活方式”。甚至實用主義者詹姆斯也承認,哲學烤不出面包,但它能鼓舞我們的靈魂,使我們勇敢起來――如果沒有哲學遠射的光輝照耀著世界的前景,我們無法前進。可見,哲學的終極理念乃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和探索。

在哲學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哲學家們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和探索成果卓然,由于構建自己哲學大廈的基礎不同,哲學家們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如果僅從人生終極意義的有無角度去評判,基本觀點有兩個:一種觀點認為人生無意義,其典型的代表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結果,本是以人生意義為宗旨的探索活動,最后卻否定了人生的意義。另一種觀點是肯定了人生的意義,這是絕大多數哲學家所持的觀點。如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等,他們對人生終極意義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他們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認識又各不相同,或認為是善、絕對精神,或認為是自由、超人以及最高的人生完美之境等等。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我們僅僅從這兩種派別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社會影響大的哲學家觀點加以說明。

首先,我們談一下否定人生意義派別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叔本華的觀點。叔本華是19世紀末德國人本主義哲學創始人,“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他全部哲學的基石,也是他得出人生無意義的出發點。叔本華認為,世界是作為意志的世界,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現象包括個體的人都是意志的客體化即表象。因此意志是世界之本,而人則是意志的最高體現者。意志又是什么呢?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盲目的不可遏制的生命沖動,個人受這種沖動的驅使,不斷地產生欲望,欲望意味著欠缺,欠缺意味著痛苦。當一個欲望得到滿足后,人馬上又有了新欲望,于是就有了新的欠缺,造成了新的痛苦。叔本華借用盧克萊修在《物性論》中的幾句詩說:

因為我們所追求的,一天還未獲得,

在我們看來,它的價值便超過一切;

可是一旦已拿到手,立即又另有所求。

總是那一渴望緊緊掌握著我們,

這些渴求生命的我們。

為什么會這樣呢?叔本華說,這是因為不斷的欲求是意志的本質,是任何東西也阻擋不了的。有沒有欲望休止的那一天呢?叔本華認為,即便是有,人生也是痛苦的,那是一種所有欲望滿足后空虛無聊的痛苦。正如蕭伯納所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種是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是欲望得不到滿足的痛苦,得到了東西是滿足后無聊的痛苦。人生就搖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由此,叔本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切生命“在本質上即是痛苦。”不止于此,作為世界本質的生命意志是無限的,它在有限的個人身上必然得不到滿足,人的個體生存的必然結局是死亡。人生如同怒海行舟,千方百計地想避開暗礁和漩渦,卻走向不可避免的船沉海底。所以,個人應當“認清意志的內在矛盾及其本質上的虛無性,”自覺地否定生命意義。至此,叔本華追尋生命意義的結果,用一句話概括:“人生即苦,毫無意義”。這個結論在一定程度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體驗相吻合,很容易引起世人的共鳴,特別是那些遇到挫折、痛苦和不幸的人,常常會萌生“人生沒有意義”、“人生如夢幻”、“人生如浮云”、“人生如監牢”、“人活著沒什么意思”等心理表達,人會在這種悲觀主義、厭世主義思想情緒的支配下走上絕路。

可見,如果背離了哲學探尋的初衷,不僅不能給予人類激勵和正確的引導,使人類有一個精神家園,反而促使人們悲觀厭世,加速個體自絕身亡。這不能不說是一場生命終極意義探尋的悲劇,如果繼承和發展下去,也將會導致人類的悲劇。讓我們欣慰的是,哲學本身具有徹底的革命精神,她是在對自身的不斷追索中,實現一種進步的問題轉換,叔本華的 觀點就遭到了其繼承者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質疑、否定和批判。

其次,我們再談一談肯定人生意義派別的典型代表人物尼采、斯賓諾莎、黑格爾的觀點。尼采是現代西方哲學史上重要的哲學家,唯意志論的代表之一,他肯定了人生的終極意義,并且認為人生的終極追求是成為一個“超人”。尼采是在思想苦悶之時,偶然在地攤上讀到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如獲至寶,非常贊同叔本華把意志作為世界本原的基本觀點。同時又不滿叔本華對人生意義的否定,把之稱之為“死的說教”,認為它敗壞了生命的樂趣。尼采指出一個事實:叔本華既然得出人生本質上是苦的,個體的生命遲早要萬劫不復地失去,只有結束生命才能使人脫離苦海,那他自己為什么沒有自殺呢?而且養生之道用至精致,活到70余歲呢?至于人類的絕大多數,盡管明知人生固有一死,況且生活充滿著苦辣辛酸,仍然喧鬧忙碌地生活著、追求著,足見生命本身有著死亡、痛苦的陰影摧毀不了的追求。

尼采說:“人人期待著未來,然而,死和死亡之寂靜便是這一未來唯一確鑿和一切人共同的事情!多么奇怪,這唯一確鑿共同的事情對人們幾乎毫無影響,他們感覺自己與死相鄰最為遙遠!我看到人們根本不愿思考死亡思想,為此甚感快樂!我很想做點事情,使生之思想于他們百倍值得深思。”

尼采發揮了叔本華的以意志為基礎的世界結構理論。他認為有一種貪得無厭的表現強力的欲望,或應用強力進行創造的本能,這是萬物的本源,是自然與社會存在、變化的基礎和動力。他改造了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說,代之以強力意志或權力意志。這種強力意志本質上并不以生存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渴望不斷地表現自己、創造自己、擴張自己,成為他物的主宰。強力意志的使命是克服一切障礙,張揚自我、超越自我。尼采認為,人是一種應當被超越的東西,他不是目的,只是一個過渡,一個橋梁。人一旦超越自己,就成為了超人,才能為生命贏得價值和意義。由此,尼采哲學得出了人生的終極意義就是成為超人。具體來講,尼采認為超人就是真理、法律、道德的創造者和準繩,是戰勝厄運的能手。尼采說,人可以是渺小的,當他不能超越自己時;人也可以是偉大的,如果他能超越自己,成為超人的話。尼采的這一結論,給予“上帝死后”處于價值真空人們以新的生存目的和精神追求,把他們從精神困惑中解救出來,重新體會到做人的快樂和幸福。尤其是尼采對生命的贊美和高揚,令人為之感動。它時刻提醒人們關愛生命、珍惜生命,激勵人們,特別是身處逆境、疾病纏身的人戰勝厄運,擺脫不幸,超越自我,爭取光明。盡管尼采的理論曾被法西斯利用,成為希特勒侵略擴張的工具,但這不是尼采哲學所能負責的,更改變不了尼采滿懷激情,要為人類尋求精神支柱,重樹信心的初衷。

在哲學追尋和探求中,還有一位令人極為尊敬的人物,那就是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在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中,他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用自己的一生實踐了這個生命意義,那就是最高境界:“人生完美之境”。

斯賓諾莎認為,他之所以研究哲學,最高目的,既不是實體,也不是上帝,而恰恰是我們人本身。在其《導言:論哲學的目的》一書中他寫道:“我志在使一切科學皆集中于一個最終目的,這就是達到……最高的人生完美之境。”在斯賓諾莎這里,科學就是哲學。這個“最高的人生完美之境”是什么呢?用兩點可以概括。其一是要放棄“塵世的幸福”;二是要從自然中求得知識。斯賓諾莎所指的“塵世幸福”就是財富、美女、權力等。斯賓諾莎認為把這些東西當作追求目標,最足以令人陷溺、沮喪,陷入循環的痛苦之中,人生毫無幸福可言。斯賓諾莎所說的知識,就是人的心靈與整個自然的一致。他認為,人的終極目的是達到人生的至善至美之境。要實現這個目標,人必須放棄財富、美色等世俗的追求,從自然中獲得知識。不僅自己如此生活,還要幫助他人,令他人乃至整個社會都如此行事。用斯賓諾莎自己的話說:“經過深思熟慮,我確切見到,如果我徹底下決心放棄迷亂人心的財富、榮譽、肉體快樂這三樣東西,則我所放棄的必定是真惡,而我所獲得的必定是真善……我深知,世俗常人們追逐的名利等不足以濟人保命,且反為有害;凡占有它們的人很少有幸免于沉淪的,而為它們所占有的人則絕不能逃避毀滅。”為免于毀滅,我們必須放棄金錢美女,與此同時還應獲得一種品格,即“人的心靈與整個自然相一致的知識。這就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的:自己達到這種品格,并且盡力使很多人都能同我一起達到這種品格,換言之,這也是我的一種快樂,即盡力幫助別人,使他們具有與我相同的知識……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我們必須充分了解自然,以便足夠使我們達到上述品格,并且還有必要組成這樣一種社會,以便使盡可能多的人盡可能容易地而且確定地達到這種品格。”斯賓諾莎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如此行事的,他一生都在追求人生完美之境,摒棄世俗的名利。他拒絕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豐厚饋贈,放棄巨額遺產的繼承,甘愿過著貧困清苦的生活,以深思與分析相伴,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只有擁有理性和知識,才能“永享無上之幸福”,實現人生的終極意義。

篇(5)

每一個民族的審美觀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維模式、生存方式、哲學觀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響、制約下,產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美學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而獨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國傳統文化,“從其發展的表現上說,它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系統。它有它的獨特性與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發出來的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也有著它的獨特品格,體現著中國人對于人生的特有的領悟、體味、理解與展露。

中國傳統美學是在一種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種很不同于西方傳統美學思想的思想體系。中國美學的質,是為了探尋使人們的生活與生存如何成為藝術似的審美創造,它是從一個特殊的層面、特殊的角度來體現中國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解決人生根本問題的努力,體現著中國人對于人的生存意義、存在價值與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尋。這一特質是深契于美學的根本精神的。美學在其實質上只能是存在的詩性之思。

一、人生哲學:中國傳統美學的理論基礎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總是與人學思想有著血脈相關的聯系,正如許復觀所指出:中國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體生命的心、性中,發掘出藝術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關鍵。”中國古代美學是一種人生美學,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是以人為中心,基于對人的生存意義、人格價值和人生境界,怎樣才能達到這種精神境界,因此,中國古代美學具有極為鮮明和突出的重視人生并落實于人生的特點。

人生哲學是中國古代美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現了中國人在究天人之際,于天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之中,確立人的地位,思考人與人的關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確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問題,而這種哲學觀念又影響到中國傳統美學,使其在對于人于天地間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靈世界、人的情感體驗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礎之長,形成獨具特色的美學思想體系。以“仁學”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學,構成儒家美學的哲學基礎。儒家美學所體現出的特征乃是以人為本,具有樸素人本主義特征的美學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義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學的影響,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極為重視審美主體心理結構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學將“道”視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來,“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莊子·大宗師》)道是超越時空的、絕對的、無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無所不在” (《莊子·知北游》),因而中國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復觀所指出的:“其出發點及其歸宿點,依然是落實于現實人生之上”,“他們之所謂道,實際是一種最高的藝術精神。”體道、觀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現實生命獲得安頓,轉化為藝術化的人生。而道,則不過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終依據的設定而己。

禪宗美學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學的內容而成為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禪”則體現著禪宗美學的一種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禪宗美學是將禪視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靈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體現,是宇宙萬物的法性,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根源,是天地萬物之美的最高體現。它既是禪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禪宗所謳歌的最高的審美境界。禪宗美學使中國傳統美學加深了對于人生、宇宙的詩性領悟,同時也使中國傳統美學增添了于現世人生中使人生詩性化的內容與理論。

二、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性

中國傳統美學特別關注人生,重視生命,強調體驗,從而獨具風采,它既是人生美學,又是生命美學,體驗美學。

現實人生包含了生命與生活,人的生命世界與人的存在狀態這樣兩個方面的內容。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是直接從中國人的現世人生實踐,生命感受,體驗、反思之中孕育出來。無論漢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還是許慎“羊大為美”之說,都與中國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著內在的聯系,都是在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觀念,都鮮明地體現著中國美學作為生命美學的特征。

在中國古代思想家看來,“氣”是生命的本質。莊子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在中國傳統美學看來,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氣灌注,氣韻流轉,才有了文學藝術之美,而中國傳統美學中許多重要的理論、范疇,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氣之美衍生而來的。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是在體驗、關注和思考人的存在價值與生命意義的過程中生成并建構起來的,從而又體現出鮮明的體驗美學的特征。中國傳統美學的體驗美學特征,強調由審美對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內部實質的領悟,并最終沉潛于深層生命意蘊的感悟,從而獲得心靈的解放與自由。中國傳統美學認為審美體驗活動是主體對心靈自由的追求,是心與物、情與景、神與形、意與象、生命與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義的瞬間感悟。因而,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體驗過程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把審美體驗概括成 “味”,并發展出諸如“體味”、“玩味”、“尋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豐富的范疇、理論,它們或表明審美體驗的性質,或表明審美體驗的深度與廣度,或表明審美體驗的不同方式。在審美體驗活動中,中國傳統美學又十分強調主體的積極參與,內緣己羽,外參群意,隨大化氰氫流轉,與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終趨于心源與造化的大融,即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體驗的意義在于通過對有限的現實時空的超越而獲得一種永恒,無限的心靈自由與高蹈。而審美體驗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生命體驗,是生命體驗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義的瞬間感悟。

三、中國傳統美學的人生美

中國傳統美學的研究對象應該包括人生美與藝術美。如果說人生論是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理論基礎,是孕育和形成中國傳統美學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則是中國傳統美學(人生美學)的根與干,藝術美則是中國傳統美學(人生美學)的花與果。對人生美與藝術美的研究形成中國傳統美學獨具特色的人生美論與藝術美論。人生論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宇宙之中,人是最為寶貴的,“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教禪宗,都把對人與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問題都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而展開的。所謂“天道遠,人道邇”(《左傳·昭公十八年》)。

中國傳統美學發展出追求人的審美極境的審美境界論。認為美實際上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審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著人在尋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狀態,而審美活動,則通過澄心靜慮,通過直觀感悟,頓悟人生真諦,獲得審美極境。因而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境界論與中國傳統人學的人生境界論趨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審美境界)是心靈的超越與升華。在中國傳統美學中,無論是儒、道美學,還是佛教禪宗美學,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為最高的審美理想與最高的審美境界。在道家美學中,老子把“同于道”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與一種極高的人生境界。莊子美學更有著對“無所待”而“逍遙游”的理想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禪宗美學追求超越人世的煩惱,擺脫與功名利祿相千的利害計較,使心與真如合一,來達到絕對自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異性及其宗旨、目標的不同,儒、道、釋三家美學各自在對于人生的審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審美理想。儒家美學發展出了“和”的審美思想。強調美與善、情感與理智等方面的和諧統一。道家美學發展出關于“妙”的審美理想。強調審美體驗并不僅僅在于對自然萬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體悟其中所蘊籍的作為美的生命的本體的“道”與“妙”。體現了禪宗美學重視對人的內在生命意義的體驗,推崇對人生的一種隨緣在運,自然適意,寧靜淡遠,而又圓滿自足的自由審美境界。

中國傳統美學對于人生審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現為一種 人生的審美價值取向。還體現為一種理想人格的追求。這種鬢追求因其超越利害關系的束縛而使心靈返樸歸真,進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華為一種審美人格。

四、中國傳統美學的藝術美

如果說人生美構成了中國傳統人生美學的深植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的根與干,那么,藝術美則構成了中國傳統美學絢爛的鮮花與豐碩的果實。這種中國傳統美學中向詩性棲居的生成的關注與追求,現實地展開為兩個基本向度。一方面,將個人不幸與家國憂思匯融一體,以詩發憤抒情;或者以詩排解內在心靈焦灼,安頓生命。從而詩(藝術)成為趨向詩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發展、人格的養育與建構歷程中,藝術又成為人生現實地超拔為詩性棲居的重要構成部分,所謂“興于詩”、“成于樂”(《論語·泰伯》)、“游于藝”(《論語·述而》)。這種詩意棲居的向往與追求,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感性個體的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的體現,而且也是文化知識群體共同的心聲,從晉代的蘭亭之會到宋代蘇軾及蘇門四學士等的西園雅集,都十分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

中國傳統美學將藝術也看成同人一樣的有機生命體,對于藝術美的看法具有明顯的人化特征。劉翩說:“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文心雕龍·附會》)。基于人化的、以人擬藝的美學觀念,中國傳統美學形成、發展出了十分豐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獨特特性的美學范疇、美學命題、美學理論。如“形”“神”“氣”“韻”“風”“骨”“筋”“血”等等。這些范疇與思想之間相互關聯而發展出了關于“形神”、“風骨”、 “氣韻”等等,而這些豐富、繁多的理論范疇,又往往有著錯綜復雜的關聯,形成一個十分宏大的美學理論體系與美學范疇體系,共同體現出了中國傳統美學作為生命美學的一個突出方面。

中國傳統美學不僅將藝術看成是一個猶如人一樣的有機生命整體,從而以人擬藝,而且也將藝術生命的特征與藝術創造主體的特征相聯系,因此,文如其人、詩品出于人品一類的美學命題與觀念成為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重要構成方面。從而中國傳統美學深入地探討了藝術家的氣質、才識、志趣、學養,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藝術創造力等等諸多因素與藝術作品之間的復雜關系。在中國傳統美學看來,文學藝術從根本上而言,是為解決、思考詩化人生的重要手段與方式。并且,藝術也成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徑,如曹王所言:“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不托良史之辭,不假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典論·論文》)。通過藝術,人的生命獲得了永恒。

五、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價值

中國傳統美學體現出鮮明的生命美學與體驗美學的特征,強調、肯定美總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國傳統美學是基于對人的自下而上意義、向度、價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諸多問題的探索、體驗、追求、領悟而建構起來的,突出體現為人生的審美化、詩化,同時將藝術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國傳統美學在其理論意義上,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寶藏的一個豐富、珍貴的重要方面,呈現出不同于西方美學思想發展的獨特的思想意義與價值。同時,對于當代世界經濟趨向一體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戰時代的后現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學話語占有主導地位,中國美學處于邊緣性話語地位,甚至有“失語”之憂的現代語境下,如何重構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美學理論體系與現代美學話語,都具有不容否認的重要理論意義。

毋庸諱言,中國當代美學的建構,離不開對西方美學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鑒,離不開西方美學的參照系。然而,中國現代美學的建構同樣也必須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究章要不要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即我們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論原則。”如果我們的現代美學建構從自由民族文化的實際出發,而避免停留于對西方美學思想的追逐與模仿,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充分汲取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資源的豐富養料,在對中國傳統美學資源的深入透徹的研究基礎之上,發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學問題,并建構出特有的現代美學范疇、邏輯結構與思想體系。中國傳統美學對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質的認識與看法,對于審美主體建構的高度重視,對于理想人格建構與審美人生境界的追尋,以及中國傳統美學思維方式、特征,豐富的范疇體系等等,都將具有不可否認的理論價值。

篇(6)

叔本華是意志論哲學的開創者,一生致力于人生問題的哲學思考,其人生美學以悲觀主義人生觀為外殼,以意志和表象理論為哲學基礎,其人生痛苦觀標志著叔本華的思想傾向同德國古典哲學主流的分野。

一、痛苦觀的內容

叔本華認為意志的欲求是人類活動的根本動力。人要滿足自身的欲求以便自身得以生存,在滿足欲求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復雜的意志活動。意志形而上學是他痛苦論的理論基礎。

(一)人是痛苦的

人是意志發展的最高產物,是意志客體化最高等級。理智使人們認識到,人是注定要死亡的。而人的本質就是生命意志,具有盲目性和不可遏制的沖動性,這就使意志和理智產生了矛盾。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人最終要死亡。盡管人們努力為了生存而斗爭,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一死。叔本華認為,認識到這一點是人生真正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現象愈完全,智力愈發達,煩惱痛苦也就愈顯著”。

(二)人生是痛苦、無聊的人生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場悲劇,只有在細節上才有喜劇的意味。“除以受苦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沒有什么目的可言。”“我們觀察世界,見事事處處,都充滿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離。”造成這種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的生成。人類產生欲求,欲求期望著滿足,而其滿足都具有相對性,這就導致了人生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就要痛苦,并且滿足又不是恒久的,當一個欲求滿足之后,很快就會有新的欲求出現,這樣人就無止境地陷入“欲求―滿足―新的欲求”這種惡性循環所帶來的痛苦中。但如若沒有欲求或者易于滿足,那么隨之襲來的便是空虛和無聊,這將更加痛苦。人生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這就是叔本華著名的的“鐘擺理論”。

(三)人生是徹頭徹尾的悲觀絕望

“我們的誕生就已把我們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吞噬自己的捕獲品之前,如貓戲鼠逗著它玩耍一會兒罷了”。在叔本華看來,幸福與快樂只是人的一種愿望,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只能改變痛苦的形態,并不會真正得到快樂。人們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斷地制造出痛苦,而痛苦也會隨著種族延續下來,代代相傳。

二、痛苦觀的積極意義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對西方哲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唯意志主義哲學為尼采的“超人學說”、弗洛伊德的“泛觀”、薩特的“存在主義“、馬爾庫塞的“過剩壓抑”等提供了理論準備。叔本華的痛苦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改變現實卻又無能為力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悲觀的思想情緒,是一定時代的產物。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打破了西方哲學只對抽象概念進行研究,對人的問題不屑一顧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對人的問題加以研究。這種倡導貼近生活的哲學研究,給當時沉悶的哲學界帶來徐徐清風。叔本華把人的生存作為哲學問題的第一要義,哲學開始由純粹的理性思辯轉向了感性個體本身。叔本華的痛苦論有助于哲學研究不斷向人的內心要求演進,不斷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著的東西,拓寬了哲學研究的領域,開啟了哲學家的思路,掀起了現代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們公開地沿著叔本華哲學足跡走自己的路。”

三、痛苦觀的消極影響

首先,痛苦觀中貶低科學和理性,抬高直覺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叔本華把人看成了哲學的出發點和核心,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動基礎,否認人是社會性的產物,認為只有直覺才能看到真實的東西,抹殺了科學和理性的積極作用。

其次,痛苦觀否定挫折和失敗的認識論意義,極力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從而也否定了人生奮斗的意義。哲學家羅素就稱叔本華的哲學是一種“倦怠病弱的看法”。這對人的自我發展與超越造成了很大阻礙。

再者,叔本華的痛苦觀把痛苦的根源歸結為欲望和人自私的本性,并且由此走向了極端的虛無主義。他否定一切現實的社會生活,否定一切樂觀主義,把拯救人類的希望寄托于人的欲望的泯滅。

叔本華的痛苦觀實質上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消極悲觀的利已主義人生觀,他認為人的欲望并不能在社會中實現。否認了當個人對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就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就是人生的快樂幸福。在社會實踐中即使遭受了挫折,但努力拼搏也會有奮斗的快樂。這種痛苦論很可能造成個人的利己主義欲望與群體社會的尖銳沖突,導致人們陷入悲觀絕望的境地。從而可能摧毀人的生活意志,扼殺人的開拓精神,把人推入逃避現實趨于頹廢毀滅的泥潭。

四、痛苦論的人生啟示

叔本華認為人生整體是痛苦的,只有在細節上才有幸福。那么要擁有幸福,就必須保持平和的心境。我們只有排除一切虛榮炫耀,置身于簡樸無華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靜,也就是到達人生幸福的堅實基礎之上。因此,保持心境的平靜,人生便不是痛苦的,而是由許多細節編織成的幸福。

此外,我們對痛苦的認識,應該基于對人生負責的態度上。首先不能否認痛苦的存在,這樣才不致于陷入過分樂觀的虛妄中。同時在面對挫折時,不要將痛苦過分夸大,要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戰勝人生的痛苦,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叔本華的痛苦論,了解到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人們有欲望、有追求。而這種痛苦正是人們獲取幸福所必須經歷的過程。苦與樂是辯證的統一,人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獲得幸福就必須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成功的果實總是包含著失敗的眼淚和辛苦的汗水,因而才令人們倍加珍惜。我們應當秉持科學的苦樂觀,將痛苦看作個人意志的磨煉。偉大的幸福正是戰勝了巨大的痛苦產生的,追求幸福始終是人類永恒的意志,也永遠是人類充滿勃勃生機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叔本華.生存空虛說.作家出版社,第235頁

[2]叔本華,王成譯悲觀論集,第78頁

篇(7)

    哲學的功能、哲學的價值等方面的論著雖已相當的豐富,但論述多樣。由于哲學的功能涉及其自身的存在價值及影響,本文就以哲學的功能為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哲學的含義

    要說哲學的功能,必須先談哲學的含義,因為對哲學的不同定義就必然形成不同的哲學功能。而且對“哲學是什么”問題的探討,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近30年來,就國內來說,哲學界對哲學的內涵與功能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發性的、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觀點。

    (1)權威教科書: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最一般規律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2)馮友蘭: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的思想;哲學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為人。

    (3)李澤厚你:哲學的主題是命運;是人(人類、民族、集團、個體)對自身的意識;

    (4)郭湛:哲學所關注的人類理性包括科學性和人道性,在認識和實踐的運動中構成辯證統一;體現著人文精神的社會文化理想是哲學的活的靈魂。 

    (5)張軍: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哲學探討的首要目標是認識自我;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

    (6)張志偉:哲學是由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那一條條思想之路構成的,哲學就是哲學史,是人類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哲學的的意義和價值就在于永恒的探索。

    由以上部分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哲學主要圍繞著人的生存、發展這個軸心加以展開的。哲學是人的現實生命活動的一種最精致、最超越的反映,是人的智慧的精華,同時又不斷指導著人去追求、探索如何去超越現實、超越自己。哲學是關于人的學說,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最高反應,它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永恒的探索和超越過程。

    2 哲學的功能

    (1)精致、超越的反映人的現實生活。哲學不是超然于人類社會現實生活之外的玄學。歷史上哲學家們不乏對哲學與生活的關系有深刻洞見者。中國傳統哲學強調哲學是對人的思考。馮友蘭先生在其《中國哲學簡史》中認為,“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這種反思也包括了對宇宙的思考。“宇宙是人類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臺”。黑格爾在《小邏輯》中用抽象的語言表達了哲學與生活的關系,認為哲學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反對哲學沉溺于“日常生活中的瑣屑興趣”,強調要挖掘“內心生活”和“精神活動”。他重視哲學研究生活中的內在的東西的見解是深刻的,但卻又因忽略或輕視生活中的物質利益而走向偏頗。馬克思對哲學與生活關系的深刻理解使哲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馬克思把真正的哲學視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文明的活的靈魂”。他強調“從現實的人”出發,強調從“實踐”出發。可見,哲學是離不開人的,它是人的現實生活的反映,而且是精煉的超越反應。

    (2)反思、批判和改造現實生活。哲學本質上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系統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維活動,它不是記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識,而是思考“為什么不是這樣”和“應該是那樣”的一種追問活動,哲學不側重于學問,而更多是一種思考的狀態。它幫助人們從身邊的瑣事中超脫出來,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根本問題,使人能活的明白,努力做一個有靈魂的人。哲學反思性的思維方式,是在追根究底的過程中,對構成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因素不斷進行追問、檢討和批判。這種反思,體現了人與世界關系的“為我性質”,其本質是批判性思維。

    所謂批判,就是指人們對是非曲直和真善美的重新審定,是一種建立在對經驗世界的反省和思考之上的理性活動。哲學的生命力最主要就體現在其批判性上,正是這種批判,才能夠以全面、客觀的眼光來正視現實,才能發現它的不足和缺陷,進而才能在“揚棄”中使其發展完善。在哲學史上,任何一個學派和學說都沒有逃脫被批判的命運,正是這種前后相繼的批判、互相的批判和反批判,使哲學不斷的超越自身、推陳出新。從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到馬克思對黑格爾、費爾巴哈的批判,無不如此。英國的布萊恩?麥基曾說“如果人們不對任何現存的理論、原則、知識進行批判性的審視,那么社會就會陷入僵化,信仰就會變成教條,想象就會變得呆滯,智慧就會陷入貧乏。社會如果躺在無人質疑的教條的溫床上睡大覺,就有可能會漸漸的爛掉。”可見,哲學所進行的批判不僅是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的體現,而且也是任何一個健全社會能夠進行良好發展的基本要求。哲學的現實批判,無論是社會批判,還是文化批判,其最終目的是解放人們的思想,使人類漸趨于全面和自由的發展,從而激發社會的活力,促進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說“哲學的真正社會功能在于它對流行的東西進行批判”。

篇(8)

我從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扉頁就被它的內容所吸引,大約花一周時間拜讀完此書。合上書本感慨頗多,中國有句老話: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對人生的理解可謂是個嚴肅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個人對人生的理解需要前提,那就是要經過對人生的歷練和品味。需要經過時間和空間的考驗,需要磨難和挫折的考量,需要不斷地用心去反思和斟酌。沒有經歷過黑暗就不懂得光明;沒經過風雨就見不到彩虹;沒摔過跟頭就不懂道路的崎嶇;沒嘗過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

加措活佛是一位用心智去解讀人生的意義,他用智慧的心詮釋人生的真諦。看來對人生的理解不僅僅是需要對生活的全部囊括,也絕非只有老者才有資格評說。凈空法師講過:一經通,一切經通。加措活佛用智慧的心去思考剖析人生,他把對生活的理解,對世間紛繁復雜的表象,用犀利的波若智慧洞穿其披在身上的外衣,看到內在的本質。用大眾身邊生活的實例解讀是與非,用辯證的哲學道理告訴人們如何辨別事物的原本,認識了原本就是看破,知道了事物的本相,啊!原來如此,也就容易放下了。有許多事放不下,背著沉重的包袱,有的人背一輩子,一生都沒有活明白,真是愚癡到了極處。

篇(9)

此書是一本散文集,積累了作者周國平數十載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并盡量減少自我重復。對于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雖讓作者難免下筆猶豫,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使他拿起筆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謊言來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現出了他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超脫。

整本書大多寫的都是哲學問題,對于存在之迷,將蘇格拉底與孔子相對比,讓我知道對于蘇格拉底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東西,并讓我了解到對于人生需要審察,這樣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礎上提高內涵修養。

對于人們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國平運用設問的方法將幸福的內涵串聯成一串珠子告訴我們幸福并非只是實現愿望那么簡單。幸福雖然是個不確定的東西,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當最熱列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對于死亡,一直是人類不敢正視卻又躲避不了的結局,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文章中作者將死亡裸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大多數人對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態度,卻沒有多少人敢于將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從中發掘出正面的價值。對于死的思考雖然徒勞,但并非沒有意義。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只會埋頭于種種事物,沒有興致覽閱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負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來并時不時懷念一下那份童貞,可貴,也不枉活了一場。

篇(10)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82-01

上好一堂政治課很難,上好一堂哲學課更是難上加難。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理性思維的璀璨明珠,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閃耀著熠熠光輝。哲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性。一直以來哲學課就非常考驗執教者的能力與智慧。上好一堂哲學課不僅需要執教者具備較高的學科素養和文化背景,更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懷和教學智慧。哲學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基本理論,更重要的是開拓視野、拓展思維,讓學生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堅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航程,辨真偽、明是非,最終到達理想的人生彼岸。

但是哲學課教學的具體現實卻是學生對于哲學學習的興趣每況愈下。這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課程設置的多少,教材內容的難易,思維能力的缺失,應對考試的壓力等。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哲學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學方式陳舊、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等方面。這些原因導致哲學課堂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和生機,失去了靈動和意蘊。那種單純的教條式的枯燥講授難免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興趣低下。更有甚者,將本已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學道理加以無限的延伸拓展,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思維水平,導致晦澀難懂。這些現象的確值得深思。因此,哲學課的講學應該讓學生充分領略哲學的思想魅力,體驗思想領域遨游的暢快,更應讓學生追求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從而達到人生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上好一堂哲學課,從教師角度而言必須堅持以下四個維度。

一 長度——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

哲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終身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哲學思想流派繁多,各種哲學思想良莠不齊,而哲學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讓學生堅定哲學的正確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哲學課的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立場的同時廓清種種錯誤的思想和認識,讓學生真正樹立起伴隨終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緊緊把握哲學的科學立場,讓學生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感悟哲學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掌握其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頭腦并付諸實踐。讓哲學所體現出的良好品質貫穿于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從而使之終身受益。

二 寬度——生活感悟的提煉

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所以哲學并不是理論閣樓,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哲學實際上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脫離生活基礎的哲學理論大廈最終一定會倒塌,同樣,脫離現實生活的哲學課教學最終也只能淘汰于歷史的塵埃中。只有不斷貼合學生實際,關注現實生活,哲學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哲學思想才能進一步繼承、弘揚和發展。所以教師在哲學課的講授中要讓學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讓學生把關注的視角同時投向歷史和現實,引導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把握蘊含其中的哲學道理。在哲學與生活的交匯中,提煉生活智慧,提升生活品質,提高生活技能。通過哲學思維的提高讓學生體悟生活的美好和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 厚度——人文意識的培養

上一篇: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 下一篇: 體育訓練的種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 | 午夜一级国产经典欧美日韩 | 午夜欧美成是人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