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51: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民俗文化的傳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然形成、應用發展、獨立活動、全民參與是冰雪文化發展的四個主要階段。
(一)冰雪文化的自然生成階段在新疆阿勒泰地區,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一組距今1.2萬年人類滑雪姿態的巖畫,正式通過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確認,中國為人類滑雪文化的發祥地。這次發現,追溯了冰雪文化的源頭,奠定了中國在冰雪文化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二)冰雪文化的應用發展階段很多與冰雪環境相適應的生活習慣以及生產方式都是通過中國北方生活的人們在長期寒冷環境生活中摸索出的經驗總結而形成的,包括了最初的生產、生活需要,主要生產方式有冬捕、冬狩、冬伐等,主要的交通方式為狗、馬拉爬犁、滑雪交通運輸工具等,這些是冰雪文化發展的最初形態。
(三)冰雪文化的獨立活動階段冰雪民俗文化度過“以實用為目的,逐步演化為娛樂競技活動,隨之升華為藝術,直至成為重要的經濟形式”的發展歷程之后,升級為冰雪文化,有著豐富的形式,如:抽冰猴、單腳驢、冰滑子、滑爬犁。
二、冰雪文化的傳承
(一)冰雪文化傳統的滲透與融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們在冰雪體育文化中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進了各階段冰雪文化體系的形成。群眾參與和民俗情感是傳統冰雪文化的側重點,但是現階段則是以科學實踐和個性發展為重點。所以我們要做到相互借鑒、有機結合,這樣能夠推動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二)冰雪文化遺產的挖掘與保護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多民族的地區,在北方地區有人口數量較少的民族,如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柯爾克孜族、赫哲族,他們的語言以及冰雪民俗文化活動瀕臨滅絕,所以我們要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
(三)冰雪文化精華的繼承與發揚后人對前人創造的民俗體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鑒主要表現為冰雪文化的傳承,它是垂直式的民俗體育文化。在歷史中,體育文化成果以及物化形式、符號都作為后輩進行體育文化活動的條件而遺留下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打破傳統文化的地區封閉性,推動冰雪文化走出去,積極交流,繼承和發展中國文化的精華。
三、冰雪民俗文化傳承與發展
(一)冰雪民俗文化的產生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中,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形成并不斷流傳的就是民間文化,也可以稱為民俗文化。存在于一個民族范圍內的一定形態的體育文化有著各不相同的特征,涉及的內容廣泛,與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有關系,其中包括了飲食、生產、接力、精神、語言、服飾、居住、交通、禮儀、宗教、文學藝術等。作為一種區域性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是人們在冰雪環境中從事生產生活活動,以環境為基礎創造出來的具有冰雪符號的生活方式。
中原地區擁有著樸素的民風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這一地區自古就被譽為中華文明搖籃和禮儀之鄉,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許多風尚和習俗,并代代相沿,積久而成了鮮明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導致傳統的民俗文化由于缺乏活力,瀕臨消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中原民俗文化傳承與中原文化的前途和命運有關,與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總體形勢有關,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進行發展與創新,是目前中原民俗文化亟待解決的問題,探討這一問題關系到中原民俗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能否增強,涉及到中原民俗文化開發和利用效能能否提升。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民俗文化是人類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并在獨特的歷史過程中積淀、傳遞、演變成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模式。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還具有集體性、傳承性、傳播性等特征,對中國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著重大的影響。雖然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先天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優勢,但是目前,在中原民俗文化的發展建設中,人們過于關注的是其“外部”的價值,即中原民俗文化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反而忽視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固有價值”,即中原民俗文化在使用中的實際價值和精神力。由于保護不善、盲目商業化等因素,使得中原民俗文化瀕臨消亡的種類愈來愈多,事實上,遏制這一現狀繼續發展的唯一方法,需要創新的思路和策略,樹立一個“內在價值”的新概念,以實現中原民俗文化的自然傳承與永續發展。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發展優勢
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與優勢,關系到中原民俗文化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到中原文化的前途命運。因此,有必要對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的優劣進行界定,理清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分類,從而理清中原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為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1.優秀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現中原人民品質和智慧的民間文學,如花木蘭傳說、神話、大禹神話等;至今仍在全國廣為流傳的民間美術工藝,如朱仙鎮木版年畫、沐京燈籠張、盧氏縣民間剪紙、汴繡工藝等;獨具中原特色的傳統戲劇和曲藝,如豫劇、越調、靈寶皮影戲、河南墜子、洛陽河洛大鼓等;精益求精的民間傳統技藝,如禹州鈞瓷燒制技藝、洛陽唐三彩燒制技藝等;技藝精湛的傳統醫術,如洛陽正骨、中醫針灸等;享譽海內外的功夫文化,如少林功夫、溫縣太極拳、漯河心意六合拳等。2.庸俗的中原民俗文化。集中體現在各類封建殘余思想,如信奉“三綱五常”、認同男尊女卑觀等;各種迷信活動,如迷信鬼神、相信天命觀、信仰宿命論、巫術等。理清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分類,也就明晰了中原民俗文化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方向。毋庸置疑,我們要大力傳承、發展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優勢元素,積極改造中原民俗文化中的不足項目,依法取締庸俗中原民俗文化,將中原民俗文化的優勢最大化的體現出來,充分發揮中原民俗文化在文化強省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三、中原民俗文化傳承發展中娛樂化體驗的必要性
體驗式娛樂主要是滿足人的“體驗需求”,它的核心是在消費過程中產生愉悅、難忘、酷等等體驗,例如目前國內出現的“飛行體驗中心”、“職業體驗館”、“4D電影”等即為這一類型的產物。因此,將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娛樂化體驗相融合,在市場中加入娛樂元素,對中原民間文化發展具有創新的意義。首先,娛樂化體驗是近年來市場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是一種嶄新的傳播與營銷理論,體驗式營銷為娛樂化傳播提供可以參考的營銷框架,娛樂化傳播則歸納了所有的娛樂元素與消費者的娛樂心理,將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與最前沿的市場體驗模式相結合,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有探索和研究的價值需求。其次,人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逛個超市、看個電視就能滿足的狀態,中原民俗文化要想在發展的潮流中不被時代淹沒,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用現代化的傳播觀念、傳播方式進行傳承,而娛樂化體驗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將這些寶貴的民俗文化以高科技的手段加以包裝,使得人們在享受體驗式娛樂項目的同時,愉悅的接受文化的熏陶,從而實現傳承的這一過程。最后,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質、文化、歷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娛樂化體驗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應用具備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特征。以滿足大眾娛樂心理及娛樂需求為前提,發掘民俗文化的娛樂功能,是迎合大眾娛樂的天性。用娛樂體驗的方式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夠吸引大眾的關注和主動參與,為塵封在記憶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時展的躍動的活力,具有極強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四、構建中原民俗文化的娛樂化體驗模式
隨著生活物質水平的增長與提高,單純的物質追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轉而追求精神產品的時代已經到來?,F代人的消費重點已經從“實體滿足”轉向“精神愉悅”,從有形轉向無形,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享樂要求更高,需求更多。在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以娛樂化體驗為構建的核心模式,以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為構建的出發點,不僅能夠推廣民俗產品,而且能夠寓教于樂,極大地拉近消費者與民俗文化的距離,使其能夠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主動地接受文化產品,而這一模式,也必將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進行的更遠、更寬、更廣。中原民俗文化是民間的一種文化形態,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態度和發展趨勢:一種是作為文化遺產,講究自然、真實,強調文化生態平衡;另一種是將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文化,強調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強調以新的文化形式和現代傳播媒介來推動民俗文化的發展。后者本身就是將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態的形式構筑的體驗形式。如果在結合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根據消費者的娛樂和休閑需求進行創新,通過開展多層次的體驗模式,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娛樂式體驗,對于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必將開啟一扇嶄新的窗口。以娛樂式體驗為基礎的推廣方式,可應用在民俗文化產品的方方面面。在全國廣為流傳的民間美術工藝,如朱仙鎮木版年畫、沐京燈籠張、盧氏縣民間剪紙、汴繡工藝等,可通過如今流行的手工作坊等推廣方式吸引消費者,使其參與其中,親手接觸到這些傳統文化產品,手手相教,口口相傳,而不再局限于家族傳承,這種模式將會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展現中原人民品質和智慧的民間文學,如花木蘭傳說、神話、大禹神話等,可通過4D電影的方式進行展示,將會更有說服力和接受度;傳統戲劇和曲藝,如豫劇、越調、河南墜子、洛陽河洛大鼓等,可與現代音樂結合進行推廣,2016年春節晚會上所展現的《華陰老腔一聲喊》這一節目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將傳統曲藝與年輕人熟悉和喜歡的現代音樂大膽融合,在內容上挖掘,使得這一表演模式更具傳承性與民族性,也更容易被年青一代所接受。
五、結語
中原民俗文化不僅是河南、中國,更是全世界寶貴的文化財富,對于其傳承、發展和推廣是我們不容推辭的責任和義務;娛樂式體驗是現代社會流行、人們大力追求的休閑方式,這種方式被大多數人所推崇。將前者的傳承發展建立在后者的技術基礎之上,是古今融合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為傳承者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構建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為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另辟路徑,對傳統文化資源的轉化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美]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著,夏業良等譯.體驗式營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5.
[2]埃爾•李伯曼,帕特麗夏•埃斯蓋特.謝新洲譯.娛樂營銷革命[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7.
[3]劉景亮.河南民俗的價值及保護[J].河南: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3.4.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時間元點具有神圣性,人們會在這一時間安排種種民俗活動,作為新民俗的春晚本就是“要在新的歷史敘事當中,為民眾創建一種新的認同形式”。②而春晚的媒介場為大眾預設一種“家”的幻象,確立“我們是誰”“歸屬于誰”的信念。③達到了人們對“家”形象的認同。羊年春晚的主題是“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這一主題再次回歸春晚本質,別有返璞歸真之意。
羊年春晚以“小家”開場,展現個體家庭的歡樂與喜氣。小品《車站奇遇》關注家庭中的空巢老人,蔡明延續這兩年備受追捧的“毒舌”風格,在與潘長江的戲謔打趣中傳達出了國人重視佳節團聚的“家”文化;歌曲《四世同堂合家歡》以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上演,熱熱鬧鬧,歡天喜地;同樣以家庭形式出現的節目《幸福家家有》,由火爆熒屏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嘉賓陸毅一家演出,表演延續了真人秀中父女的可愛互動,在年輕觀眾中引發了關注熱潮。騰訊視頻等,4家聯合的數據中顯示,這個節目是90后最喜愛的節目之一,并且登上了春晚熱搜第二的位置??梢钥闯觯和斫枇﹄娨曊嫒诵愕氖⑿?,將真人秀中家庭之愛以適合春晚的表演形式再次呈現,通過歌曲傳達出濃濃親情,強化觀眾對中國式3口之家的認同。
數據來源:騰訊娛樂④
本屆羊年春晚對“家鄉”有著濃墨重彩的表達。“鄉愁”是國人對“家鄉”深沉而厚重的牽掛,羊年春晚則順應了人們對家鄉的美好向往,在一首首歌曲中重提“家鄉”“鄉愁”,訴說著人們對家鄉的懷戀。劉德華時隔十年再登春晚,演唱了一首充滿思鄉之情的歌曲——《回家的路》。作為本屆春晚的宣傳主題曲,傳達了中華民族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的民族精神,歌曲娓娓道來,引發了國人對“家”的集體共鳴,這首歌不僅成為80后最喜愛的節目,演唱者劉德華也登頂搜索熱門。羊年春晚還以全新視角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比如莫文蔚的《當你老了》,展現了當容顏老去卻依舊相依相伴的故事;鄧紫棋的《多遠都要在一起》,都市感的音樂訴說著現代人遠距離的思念。在這些流行元素的參與下,加深了觀眾對“家”多元認知。
在中國文化中,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國家”這個詞匯,充分體現了“以國為家”的空間觀。⑤羊年春晚充分營造了“家國”的觀念,《共筑中國夢》《時代的勇氣》等歌曲緊貼“中國夢”思想,在氣勢磅礴的歌曲中,展現中國“大家庭”的正能量,引領觀眾將“小家”夢上升為“大家”夢,尋找到大眾的家國身份。
二、傳統文化引入流行,增加民俗文化續航力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但現代文明的侵蝕造成了民俗文化生長力的衰弱,春晚作為春節新民俗,將漸漸消失于大眾視線的民俗文化借此平臺傳播。而且,近些年倡導“開門辦春晚”,將“新鮮血液”引進來。于是,羊年春晚與時俱進地將當下流行元素引入,邊緣化的傳統文化再次煥發生機。
羊年春晚最為養眼的節目當屬李宇春帶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節目《錦繡》。節目取材于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工藝刺繡,結合了最新科技“全息投影技術”加以展示,令表演者能夠瞬時變裝、消失或出現,場景如夢如幻。李宇春帶來的中國風歌曲,配合著全息投影,進入相應場景中表演,畫面古色古香,美輪美奐。這場表演將流行元素貫穿始終,現代流行音樂傳統化,卻不失流行的律動感,舞臺的唯美配上李宇春動感的舞蹈,流行文化與民俗文化融合之時碰撞出火花,重構了民俗文化之美。
圖:全息投影技術下呈現出四個李宇春(表演者)同臺
中原優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傳承性強、世代沿襲,滲透性強、影響廣泛,鮮活性強、內容豐富等特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組成部分,其最貼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卻又最質樸。繼承和創新農村優秀民俗文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帶動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農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現被邊緣化的現象,在此種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審視農村民俗文化的時代價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價值:文化傳承與延續
作為傳統文化在民俗領域的反映與投射,優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麗的文化資源,又是傳遞文化密碼的載體。
一是優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優秀民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民間文化多以世代口頭相傳的方式得以傳承,民眾最樸實的價值觀念、審美標準、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著于這些民間文化得以世代傳承,中華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續。我們現在所解讀和參與的許多農村優秀民俗文化都包含著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營養元素。
二是優秀民俗文化是現代文化的源泉。傳統的優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現代文化。傳統與現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謂傳承與創新正反映了人類文化發展演變的深刻規律:現代文化正是對傳統文化的揚棄與超越,傳統文化在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中經過檢驗,不斷被突破和創新而更適應現代化發展。
三是優秀民俗文化是現代先進文化的根基。近幾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檢視民俗文化的風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內核,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進文化的堅實基礎。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其一,先進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眾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華,又得到最廣大底層社會勞動者的實踐與傳承;其二,農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樸素的草根性,是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生活氣息濃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變成現代先進文化的根基和藝術基礎;其三,群眾在傳承民俗文化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風俗習慣,并進一步生發出其信仰與文化認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經濟價值:經濟資源與競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文化遺產經濟學的出現,在地方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經濟已經日漸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更多人們開始關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經濟價值。社會文化觀念、文化形態等都成為市場經濟繁榮的精神條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內生性,最能體現民族認同感的優秀民俗文化的經濟價值,激活千年歷史文化資源。
一是推進民俗文化產業化,擴大民俗文化的資源效應。當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藝、民俗制造等已經借助產業化,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民俗文化產業化能將民俗文化的內涵、自然的人文景觀、群眾的生活實踐、休閑娛樂等結合起來產生聯動效應:既帶動相關產業整體發展,又解決了群眾的就業增收問題。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靈活轉變觀念,提升產業化的意識水平;確立思路,明確產業化的基本目標;找準產品,規范產業的操作流程;準確定位,找準民俗文化產業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動文化資源資本化,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理想精神,既是促進經濟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動力,又是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原動力。民俗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無形資本,是能夠創造價值的價值,應該抓住機遇發揮其社會效應,整合其經濟價值。
三是提高文化競爭力,打造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藝術性等特點明顯而不可復制,特色成就競爭力。近年來,各地競相把優秀傳統民俗文化視為現代產業化的天然資源,不懈余力進行開發和創新,運用各種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蘊,一方面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又維系了人民群眾的情感和種族認同。這些都進一步推動民俗文化成為區域綜合實力的核心競爭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會價值:社會秩序與和諧
民族認同和社會團結離不開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義、和諧等理念也日益成為人們普遍遵循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被反復演繹、宣傳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維護社會和諧的社會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民俗文化作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載體,信息承載豐富、教育教化有力,記憶傳承深刻,數千年來承載和傳承者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碼,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傳承提供無盡的營養元素。社會成員通過民俗的維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化全球化對我國文化沖擊雖然強大,但民俗文化作為維系民族團結的堅強紐帶,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方面價值明顯,保持了我們的精神家園和民族獨立性。
二是維護社會秩序,匡正社會風氣。民俗文化包含著歷代勞動人民生活智慧和經驗的總結,當這種總結上升為一種習俗之后,便以傳統道德為基礎發揮著社會規范的普遍約束力。雖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強制約束力,但作為約定俗成的社會規則在維護當地社會秩序,構建健康、和諧、文明的現代生活方面卻有天然的優越性,比如其內蘊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眾的教育功能。譬如傳統戲曲中蘊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等現代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執著追求真善美強烈批判假惡丑的抑惡揚善精神;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忠貞不渝的誠信觀念等,對于調整人際關系、維護人際和諧、匡正社會正氣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慣例已經成為藏而不露的社會規范,甚至可以作為法律的補充和立法的基礎。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興灶頭畫研究概述
灶頭畫又稱“灶畫”、“灶壁畫”。舊時江浙一帶農村普遍以灶頭作為燃具,這些灶頭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煙柜、灶身等幾個部分組成。為了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一些鄉村藝人便在灶頭的表面繪上各種圖案和紋飾,配上內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這種由民間泥水匠在灶頭砌畢后用顏料徒手繪于灶頭上的壁畫,坊間便稱之為灶頭畫。嘉興灶頭畫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與獨特的審美價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別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嘉興灶頭畫的研究大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學長期處于邊緣化狀態,從事這項工作的大多是當地的民間藝術愛好者與文化工作者。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費了20余年的時間在嘉興的海鹽、平湖等地拍攝收集灶頭畫200多張;嘉興市文化工作者張覺民等人也曾走訪了10多位專門從事砌灶描畫的民間泥師,拍攝圖片60多張,記錄了嘉興地區平湖、嘉善、桐鄉、海寧、海鹽、秀城、秀洲農村灶頭的歷史變遷和灶畫的傳承與變化。近年來、隨著民俗學的升溫與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嘉興灶頭畫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關成果。2005年,張覺民的《江南民間美術――嘉興灶頭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對嘉興灶頭畫的藝術載體、工藝特色、文化功能及傳承與發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紹與分析,使嘉興灶頭畫較為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順的《灶頭、灶神、灶畫》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灶頭的起源和發展、砌灶風俗、灶神的由來、職能等,并說明了嘉興灶頭畫的圖案布局和藝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嘉興灶頭畫的文化生態環境。同年,王其全的《簡說灶頭畫》對海鹽灶頭畫作了具體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點。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臺畫研究》對江南的砌灶習俗、灶頭的形制、灶臺畫的種類、灶臺畫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紹與分析,其內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興的灶頭畫。但總體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顯的不足與缺陷。這主要表現在:其一,現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對嘉興灶頭畫的藝術表征的描述與分析,缺乏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其二,就現有成果來看,研究者多將嘉興灶頭畫視為一種藝術載體,很少將之視為一種文化載體,未能從民俗文化的視野對其作縱深研究,故難以揭示嘉興灶畫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與嘉興灶頭畫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內涵及其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所承載的功能與意義。
二、嘉興灶頭畫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內涵
嘉興灶頭畫具有豐富的題材內容與深厚的文化積淀。概括起來,嘉興灶頭畫的題材內容主要包括:動植物類圖案、神靈類圖案、自然風景類圖案、歷史戲曲類圖案、文字紋樣類圖案等幾大類。
嘉興灶頭畫中的動物類圖案主要包括:魚、龍、鳳、雞(公雞)、鳥(喜鵲、仙鶴等)、虎、龜等,植物類圖案主要包括:蓮、桃、松、竹、梅、蘭、菊、牡丹等。這些圖案的繪制雖已注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對先民原始崇拜觀念的繼承仍是其最為重要的文化內涵。嘉興灶頭畫中有關魚的圖案十分豐富。趙國華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魚紋時指出:“從表象來看,因為魚的輪廓,更準確地說是雙魚的輪廓,與女陰的輪廓相似……遠古人類以魚象征女陰,首先表現了他們對魚的羨慕和崇拜。這種羨慕不是一般的羨慕,而是對魚生殖能力旺盛的羨慕;這種崇拜也不是宗教意義上的動物崇拜,而是對魚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興灶頭畫中的魚圖案表現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顯的。如圖案中魚皆體大肥碩,象征了強旺的生殖能力。而魚兒戲水、娃娃抱魚等圖案皆含有早生貴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魚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興灶頭畫中的魚躍龍門、盤中盛魚等圖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樣的,嘉興灶頭畫中的龍、鳳、雞(公雞)、鳥(喜鵲、仙鶴等)、虎等也皆包含著生殖崇拜與祈求吉祥的文化內涵,而鶴與龜還帶有祈求長壽的寓意。
嘉興灶頭畫中的植物類圖案也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蓮是灶頭畫中常見的題材。而蓮花之所以成為人們喜愛的物象,則同樣是因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來看,蓮花花瓣舒展,狀似女陰,其花心多子則象征多子多福。嘉興灶頭畫中也有較多關于桃的圖案,而桃也與先民的生殖崇拜與祈福的觀念密切相關?!对娊?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边@里的“桃”同樣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當然,發展至近現代,嘉興灶頭畫中的桃圖案更多的應是吉祥長壽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間信仰的文化內涵外,嘉興灶頭畫中的植物類圖案也體現出Mr]的道德價值觀念,最為典型的就是灶頭畫中的松、竹、梅、蘭、菊等圖案。
嘉興灶頭畫中的神靈類圖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財神、彌勒、嫦娥等各種與民間信仰密切相關的神靈。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其中“東廚司命”四字也出現在嘉興的灶頭畫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后則被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靈之一。據說道教將灶神視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監察善惡,錄人功過,定期上報。如葛洪《抱樸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奔闻d灶頭畫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圖案中灶神身旁還有妻子。在灶上繪制灶神圖案還與民間祭灶、送灶、接灶的風俗有關。三者除了細微的差別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來獲得灶神庇護的民間活動。嘉興灶頭畫中還有著許多山水自然風景圖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圖、錢江大橋、新安江電站、寶塔、日出等等。這些圖案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美景的謳歌與熱愛。
嘉興灶頭畫中還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的歷史戲曲類圖案。其中歷史故事類有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華容道義釋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釣等圖案,戲曲類有“游園”、“驚夢”、“長亭送別”等圖案。不難看到,這些歷史故事類圖案大都包含著某種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顧茅廬”教育人們要虛心求才、不恥下問等。而戲曲類圖案則表達了人們對自由與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園”和“驚夢”是明朝戲劇作家湯顯祖寫的《牡丹亭》中的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場景,二者也是嘉興灶頭畫中比較經典的故事類圖案。
“游園”是崇尚個性解放的體現,告誡人們在封閉的環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夠體會到自然之美。而“驚夢”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嘉興灶頭畫中也有一些文字紋樣類圖案,如萬字紋、竹節紋等。萬字紋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在梵語中為“吉祥之所集”。竹節紋則有節節升高的象征意義。
可以看到,嘉興灶頭畫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它不僅反映了嘉興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文化,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祈愿。
三、嘉興灶頭畫的保護與傳承
(一)成立嘉興灶頭畫的民俗紀念館。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便極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們所遺忘。為了保存人們對這種民間藝術的記憶,有必要建立灶頭畫的民俗紀念館。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建設嘉興灶畫網頁,面向全世界宣傳。
一、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重要成果,包括歷史上或現今人類居住的聚落和房舍等建筑形式。麗江古城于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批受全人類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同時也成為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古城傍依雄偉的玉龍雪山,清澈的玉泉河水分中、東、西三條支流穿城而過,構成一幅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獨特畫卷。其“小橋、流水、人家、民居、民族風情、納西多元文化、東巴文化、納西古樂、風味小吃、五彩石巷”被稱為“古城十絕”。麗江古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建筑特色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典型之一,是中國古城歷史文化遺存整體上保存最多、最好、最原汁原味的古城之一,它追求自然、靈活的布局,毫無中規中矩的約束。
二、民族服飾
民族服飾是人們在滿足自身“穿”和“保暖”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包括穿戴在身上的衣服和飾品。民族服飾文化往往還是一個民族外在的符號表征,在服飾制作和使用中表現出該民族的審美情趣和社會心理。大麗鐵路沿線少數民族地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以白族為例,由于地域分布的差異,各地白族服飾各不相同。大理地區的男子穿白色對襟衣,外套為黑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系皮帶或繡花肚兜,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在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七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鴛鴦戲水”等字樣。繡花荷包是愛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
三、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是人們在創造物質成果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工藝及其產品,包括人的技能、生產工藝流程和工藝品。在鐵路區主要有鶴慶新華村白族傳統銀器工藝、白族民間土陶工藝瓦貓、民間手工造紙工藝、劍川木雕工藝、白族和彝族的扎染工藝,大理石的開采技術和加工工藝,白族草帽編織技術、下關沱茶的制作工藝、白族的石雕、布扎、剪紙、刺繡以及摩梭人的手工編織工藝等。其中,鶴慶新華村白族傳統銀器手工藝人寸發標于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四、民俗節日
民俗節日是人們在生產活動和社會交往中形成的重要節慶和儀式活動,它的產生往往與宗教活動有關,在發展中演變為一種綜合了各種習俗及傳統的社會活動。大麗鐵路沿線地區的少數民族有著豐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民俗節日,如彝族的“二月八”,白族的“三月街”“蝴蝶會”“繞三靈”“石寶山歌會”等,白、彝等少數民族的“火把節”,納西族的“三朵節”,摩梭人的“轉山節”等。其中,“繞三靈”是白族傳統節日,也記寫為“繞山林”“逛山林”等,白族稱為“觀上覽”(或記寫為“拐上納”)。所謂“三靈”是指洱海西岸三個神靈的象征,它們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幾位重要“本主”。此活動是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歌舞、祭祀活動為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商貿等諸多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宗教、巫術等因素不斷淡化,“三靈”越凸現出民眾盛大娛樂活動的特點,所以又被稱為“白族狂歡節”和“白族情人節”。2006年5月,“白族繞三靈”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飲食文化
食文化即人類在滿足“吃”的生理活動中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習俗,如有大理的餌塊、砂鍋魚、“三道茶”和“碗”、洱源的鄧川乳扇及牛奶等乳制品、鶴慶的乾酒、火腿、豬酐酢、麗江的粑粑、雞豆涼粉、青豆燜飯、糯米血腸、腌酸魚、彝族的砣砣肉、酥油茶等。其中的鶴慶乾酒,最初產于鶴慶縣城西門街的一家酒坊,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歷史,是云南省優質名酒之一。這種酒為人們所稱道,有“麗江粑粑鶴慶酒”之說。這種酒在釀造時,選用該縣金墩、七坪兩地的大麥,和該縣水質較好的西門井水,清燒清蒸,并加用四十八種中藥材制成的曲藥,在小壇發酵40~50天,蒸餾后再用陶瓷缸小罐貯藏。這種酒濃度為55°,醇香濃郁,酒色清澈,入喉凈爽。
六、音樂舞蹈
音樂舞蹈是一個民族重要的文化藝術形式,也是其表達情緒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人類非物質文化成果。大麗地區的民族歌舞藝術有鶴慶白族的田埂調、大理三弦曲、嗩吶吹打樂、洱源的“打歌”與“里格高”、麗江納西族的洞經音樂、白沙細樂、玉龍縣黎明鄉傈僳族樂舞等。其中田埂調是鶴慶白族民歌甸北調的一種,因多在田間和野外演唱而得名,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甸北田埂調流傳于全縣的白族聚居地區和部分漢族居住區,以縣城最北(即甸北)廣大田埂調愛好者的演唱為代表,輻射和帶動周邊,深受群眾喜愛。洞經音樂本是流傳于中原地區古老的宗教祭祀音樂,而現在洞經音樂在中原地區已幾乎絕跡,卻在云南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而且融入了豐富的云南地域和民族特色。洞經音樂保留了中原洞經音樂古樸典雅的韻味,曲調優美,詞牌豐富,音域寬廣,旋律多變,有滿足多種情緒多種審美的魅力,因而雅俗共賞,長盛不衰。
幼師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兒童、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方面。幼兒教育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的應用顯得格外重要。下面將對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游戲在幼師課堂中的傳承與創新進行詳細分析。
一、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的內涵
文化是課程的母體,文化不斷構建課程,課程作為一種文化,也在不斷對文化進行創新。文化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化的概念,是一種復合體的存在。當中包含知識、信仰和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從廣義上講,文化指的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結合,同時是人在社會中發展所形成的一種非物質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著一個地域內所形成的獨特文化,當中包含這個民族的歷史和傳承,是當地與其他地區不同之處,具有強烈的民族性質。將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融入到幼師課堂當中,一方面能夠促使幼師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們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這對日后的幼兒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1]。
二、民俗文化與民間游戲在幼師課堂中傳承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樹立多元文化
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通過相互滲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發展。雖然每個地區的民族文化之間都有著不同,在民間游戲上也各具特點,但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和吸收,能夠促使本土文化更進一步得到發展。將民俗文化內容和民間游戲內容融入幼師的課堂中進行傳承和創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師在民俗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識,開闊視野,從而為他們日后的工作奠定穩定的基礎。
(二)促進教育順利發展
我國有很多農村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嚴重缺少正規的幼兒教育機構,民俗文化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在缺失好的條件情況下將難以得到普及。每個民族的人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游戲方式,例如過家家、放風箏和抽陀螺等游戲,都是各族兒童所喜愛的游戲方式。在這些游戲當中,幼兒能夠主動進行參與和學習,并體驗失敗和成功,這對他們的身體發展和心靈健康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將這些內容融入幼師課堂中,幼師將更加了解幼兒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從而促進教育工作更加順利地進行[2]。
(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現的形式會有所不同,任何一種文化,只有不斷汲取不同的營養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進步,而封閉的文化將逐漸遭到滅亡。民族文化多樣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當中蘊含了大量的和諧因素。因此,繼承和創新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技能保持文化多樣性,同時能有效促使社會向和諧方向發展。
三、民俗文化與民間游戲在幼師課堂中的傳承和創新
(一)遵循開放原則
幼師課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傳承和發展,首先,應當認識到教育的目標,應當明確幼師未來的工作崗位和責任,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設計,并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學開放性。盡量開發一些有利于教學活動發展的民俗資源,將民俗資源融入課程活動中。同時,應當保證對課程資源不斷地創新和拓展,從而真正展現出教育的價值所在。
(二)科學管理資源
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在幼師課堂中的應用和創新發展,應當建立起相應的教育數據庫作為主要的資源庫進行管理[3]。將課程資源的類型和所有者等采取動態登記的方式女性分類,一方面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能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新。這種科學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創造民俗資源,實現對幼師的知識拓展。
(三)養成好的習慣
在幼師的課堂教育中,應當幫助幼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國是古老的禮儀之邦,舉止得體和談吐上的文明是一個人素質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養民俗文化的過程中,應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為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將自身的素養傳遞到幼兒身上,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代社會發展中幼兒的教育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對于幼師來說,一定要重視他們的專業能力培養和根本的素質提升,將民俗文化和民間游戲融入課堂中,從而實現未來教育中的文化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萬莉.守望民間游戲打造快樂童年[J].江蘇教育研究,2016,(11):410-45.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與兒童的現實生活狀態緊密相連,并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存在于幼兒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嚴重沖擊。在新時期我們應該讓民俗文化走進幼兒園,使孩子們從小感受到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我實踐中的具體做法,請專家給予斧正。
一、 營造民俗氛圍
美好的環境會吸引孩子駐足,會引發孩子想像,會激起孩子創新。所以在幼兒園文化墻上,我們采用剪紙風格的美術畫法,繪制了孩子們一個個嬉戲的場面,如“舞龍”、“抖空竹”“推鐵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風箏”等,孩子們不僅在此感受了游戲的快樂,而且剪紙中陰陽的畫法對幼兒學習剪紙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讓孩子們領略到民間藝術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飾再現民俗文化的整體美。在制作走廊吊飾的材料選擇上,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繩、草帽、竹簾等廢舊材料。教師們根據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設計與巧妙制作。將這些廢舊材料變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藝品并賦予它們濃郁的民族氣息。例如整幢樓的走廊分別以不同民間藝術為特色進行裝飾。底樓是剪紙和草編,主題式剪紙與幔紗的絕妙結合使孩子們瀏覽往返;竹簾與幼兒的草編作品組合帶來了濃濃的田園氣息。二、三樓是國粹臉譜、彩燈、印染與傘藝。以大折扇為背景展示臉譜,麻繩懸掛展示的各種宮燈……創意與民間藝術的巧妙結合,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民間文化的魅力,從中獲得有關民間藝術的審美經驗。
(二)室內環境突出民俗個性美。
班級墻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畫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圖案,活動中,孩子們與墻面有效互動,讓孩子們知道了自己是屬什么的,還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屬什么,有關的十二肖都有誰,它們之間有什么故事。這個小小的設計真正體現了環境育人的特點。還可以在“我知道的節日”主題墻面中,讓孩子們了解到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如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端午節為什么包粽子、劃龍舟,過年為什么貼門神、對聯,放鞭炮等。另外,舊貨市場淘來的舊箱子,在老師的畫筆下,變成一個個蘊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漢磚”花紋,有“青花瓷”紋樣,有傳統民間雜技、刺繡,有中國的牡丹,組合擺在“京劇梨園”舞臺周圍,別有一番濃厚的民族味,這些環境細節處,均成為孩子了解和欣賞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臺。
二、讓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生活
幼兒民間游戲使用的玩具十分簡單、廉價,一般都來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沒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幾塊小石頭幾顆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幾粒木珠或幾顆廢舊鈕扣或瓶蓋串起來,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這些石頭、沙、廢舊物品等材料價廉物美,并且,由于這些材料沒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現某一具體的物品,兒童在游戲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隨意將材料進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戲甚至只用幼兒的手、腳或身體的某些部位、某個動作就可以進行。
三、讓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因此,我們將幼兒園素質教育與民間藝術教育活動有效融合,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以藝術教育為主線”的園本理念,通過恰當的形式將民間民俗文化傳遞給孩子,逐步形成這種新型的園本特色教育模式。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鑒“藝術表演”和“舞臺真實”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者與當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實際上是對社會態度和社會協商的展示,圍繞這些展演的各種話語展示了人們對于認同、政治和社會的態度。所以,從旅游展演的視角重新審視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中的文化保護與傳承顯得尤為重要。
二、民俗生態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一書中認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學概論》中認為:民俗是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是一種相沿成習的東西,簡言之,就是民間風俗。我們可以認為:“民俗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定的群體為適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而逐漸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體為載體的,以群體的心理結構為依據的,表現在廣泛而富情趣的社會生產與生活領域的一種程式化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慣制,是一種集體性的文化積淀,是人類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一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2.民俗生態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類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旅游是“人們通過旅游或在旅游過程中了解和獲取知識的活動”。而民俗旅游從性質上說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種。
三、天龍屯堡古鎮開發民俗文化生態旅游的條件分析
1.天龍屯堡古鎮簡介。貴州省平壩縣天龍屯堡古鎮,具有600多年歷史,全鎮現有1250戶,4080口人。自元朝起這里就成為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調北征南”、“屯田戍邊”時建設的屯堡村落之一。這些屯堡人多來自江蘇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帶,他們來到貴州后,數百年來,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獨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語言服飾、文化愛好、祭祀禮儀等方面,至今仍頑強地固守著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個性,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貴州屯堡文化。這種屯堡文化是貴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資源,先后被評為“聯合國鄉村旅游觀察點”、“全國農村旅游示范點”、“中國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十大古村”。
2.天龍屯堡古鎮的文化特征?!懊鞔棚L,江淮余韻”8個字是天龍屯堡演繹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體表現在:語言、建筑、服飾、娛樂(地戲)、飲食習俗等幾個方面。
語言:屯堡人的語言經過六百年變遷而未被貴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著自己的江淮母語特征,發音中翹舌音和兒化音很明顯,日常口語對話中大量使用諺語、歇后語和言旨話,顯得生動活潑、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為石木結構并沿襲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樣,以石頭營造的防御式民居構成了當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服飾:屯堡婦女獨特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族服飾的特征,堅持古樸俊俏的“鳳陽漢裝”,長衣大袖、系青絲腰帶、穿鞋尖翹起的單鉤風頭繡花鞋,拔“苦發”,挽圓髻,別銀釵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風。
地戲: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觀,它與屯堡人亦兵亦農的生活緊密相連,是屯堡人情感的張揚與寄托。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飲食:屯堡人創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雞辣子、臘肉血豆腐、油炸山藥塊和松糕、棗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視角下的天龍屯堡民俗文化生態旅游
1.民俗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保持。貴州政府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為發展經濟而不遺余力挖掘傳統文化,由此恢復了許多中斷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態旅游的開發可以作為激活民間傳統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許多被遺忘的、消失了的傳統習俗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認同感得以凸顯和加強。民俗生態旅游的開發給予社區居民更多的機會接觸“他者”,通過與“他者”的對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認知了自我文化的價值,對民族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強化了民族的自我認同意識,增加了相互間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社區文化由“自在”狀態轉為“自覺”狀態。正月的天龍屯堡,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其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值得世人的關注。
3.催生文化和資源保護意識。文化和資源保護,離不開社區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地區中的居民,對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覺意識。他們對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來平淡無奇的景致,開始學習用旅游者的眼光來看待,逐漸意識到景觀保持對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4.民族傳統文化生存空間得以拓展。很多人擔心雖然通過具體的規劃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態旅游可以促進對古老文化的保護,但往往會使當地的生活方式逐漸退化,變成了一種商業化的、廉價的、簡單的自我模擬。但是,從旅游展演的角度來說,文化傳統有著強大生命力,并不會輕易消失。無論人類如何選擇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發生變化,傳統將一直伴隨人類世代延續。而且,人們為應對旅游的沖擊,會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重構和解析,從而形成一些新的傳統,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在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中,應充分尊重社區的自我選擇,相信社區有能力保護自身文化。
四、總結
“旅游展演”視角下的民俗生態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實性喪失。在旅游業的開發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臺。但我們注意到, 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沒有變。最關鍵的是當地人對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懷和所產生的民族凝聚力沒有變。反而通過展演的形式, 許多文化產品得到了創新和發展, 出現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應,應從多方面來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態旅游的問題??傊? 要積極地看待旅游展演視角下的民俗生態旅游問題, 把它看作是動態的, 而不是靜態的。這樣, 我們就可以開發出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有現代特征的、能滿足現代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 同時, 還可以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等問題做出新的思考。這對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文化本身的保護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鮑曼及其表演理論——美國民俗學者系列訪談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民俗是一個國家長期發展以來形成的一種民間風俗,它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凝聚著人民群眾的信仰。改革開放以來,民俗文化在我國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也有一些地區民俗文化逐漸流失,這對于地域發展來說,十分不利。隨著我國關注于民俗文化建設事業,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如何對地域文化進行有效傳承,使之與民俗博物館建設進行有機結合,成為地域文化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在對該問題研究過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館在傳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響下,如何更好地促進民俗博物館發展。
一、民俗博物館建設問題
民俗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隨著當代社會興起的民俗文化復興運動,民俗博物館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民俗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進行民俗博物館建設,使民俗博物館建設更加合理,能夠對地域文化進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當下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年來,我國民俗博物館建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顯現。但是民俗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民俗博物館本身特性的考慮,導致在建館過程中,缺乏針對性,使其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針對于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民俗博物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以下問題進行把握:
1.民俗博物館建設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進行宣傳,能夠實現地域文化傳承功能。民俗文化與實體文化有著較大的差別,其本身不具備實體形態,但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性。人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積累的風俗習慣,具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性,對于解決實際問題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此,民俗博物館建設,要注重對一些積極的地域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體現出民俗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強對地域文化的有效保護。民俗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地域文化進行保護和宣傳,體現出一種活化的傳承特點。民俗博物館在對地域文化展現過程中,要注重利用豐富的陳列手法,將地域生活特征進行有效表現。
3.民俗博物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館建設過程中,整體規劃要從地域特征進行考慮,其本身就是一種地域文化象征,建設的外觀,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點,這樣一來,才能夠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館在體現傳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對策
民俗博物館在新的發展時期下,要想更好地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民俗博物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更好地適應地域文化傳承和發展實際需要,這樣一來,才能夠體現出其在傳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資源。民俗博物館的特點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種地域文化資源。所以說,民俗博物館在傳承地域文化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在進行民俗博物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地域優勢,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并將文化資源與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現況進行結合,將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現在民俗博物館當中。傳承地域文化過程中,要將民俗文化各個發展階段的特征進行有效體現,在民俗博物館陳列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將民俗文化景象進行活化,使其具備較強的生動性和形象性發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