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3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低碳經濟培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地勘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企業人才培訓機制
建立并完善企業人才培訓機制是地勘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前提和基礎,直接影響著人才培訓的效率和質量。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摒棄傳統落后的培訓理念,狠抓職工教育培訓的力度。第二,制定相關制度,明確地勘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相關媒介,進行大力宣傳,確保地勘行業職工時刻銘記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第三,不斷更新、完善培訓內容,立足于促進地勘經濟發展這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效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比如,設立人才培訓專項基金,采取多樣化的教育培訓方式,為地勘行業培養業務能力好、管理經驗豐富、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第四,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的激發每位職工的潛力。第五,全面落實目標考核機制,科學、合理的評價培訓的有效性,并針對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教育培訓的內容與方式。
(二)重視人才培養的實用性
實用性是地勘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必須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主要包括技術職工技能培訓、管理者業務培訓、新進人員崗前培訓、職工適應性培訓等。(1)技術職工技能培訓技術職工技能培訓是指對技術工人從事工作所需技能的相關培訓。培訓目的是為了有效提升工人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操作的規范性等。(2)管理者業務培訓管理者業務培訓是指對管理人員管理和領導能力進行的培訓。培訓目的是為了提升管理者的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等與管理水平密切相關的能力,從而提高其工作的計劃性、組織性和有效性。(3)新進人員崗前培訓新進人員崗前培訓即持證上崗培訓。具體而言,是指按照新進人員崗位的具體要求而開展的專項培訓。培訓目的是為了取得從業資格證,滿足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4)職工適應性培訓職工適應性培訓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本單位發展目標、發展戰略、企業文化、規章制度以及職業道德等。培訓目的是為了職工更加了解地勘單位,增進組織凝聚力。
(三)采取崗位輪換制,全面落實輪崗培訓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勘單位采用的是單一崗位制度,即員工在同一崗位上重復工作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職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的顯著下降。與此同時,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腐朽思想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整個團隊的朝氣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地勘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著名學者庫克通過庫克曲線證明了保持員工流動性更加有利于發揮人才的創造力,更有利于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因此,崗位輪換制的實施迫在眉睫。崗位輪換制能既夠讓地勘單位職工時刻處于學習新知識的狀態,也能夠最大化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促使職工在工作中永葆活力。再者,崗位輪換制還有利于加強人才之間的互相溝通與交流,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形成。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口腔醫療服務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具有一定口腔工藝技術專業理論知識的技能型專業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實踐性教學是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環節,而校外實訓基地在培養高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學生在濃厚的職業氛圍中鍛煉和培養從事和勝任口腔工藝技術職業崗位的能力,使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升華,能力在實踐中增長。因此,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至關重要。
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既要掌握“必需、夠用”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關鍵是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為此,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穩定現有的實訓基地
為了滿足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我校與國內行業、企業緊密聯手,建立了26個校外實訓基地,作為學生參觀、見習、實習的場所,國內知名的義齒加工企業,如深圳現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維登國際義齒研發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學生可以了解實際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同時體驗不同的企業文化,從而讓學生走出課堂,更加深入直觀地了解真實的工作過程,真正實現學校學習與工作崗位的“零距離”。
校外實訓基地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最佳場所,也是對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為了穩定和加強與這些實訓基地的合作,我校還與之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從以下幾方面達到校企互助共贏:(1)充分利用各實訓基地的教學資源,以滿足學生實習的需要,并保證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2)加深彼此在專業領域的交流,把專家請進校園,講解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發展規劃,介紹生產、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3)建立專家聘任制,參與學校的教學改革與管理。(4)鼓勵教師進入生產一線進修學習,把實際問題和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
依托區域經濟優勢,
開辟新的校外實訓基地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我們需要開拓新的校外實訓基地,更為廣泛地與全國乃至海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保證畢業生就業。海峽西岸經濟區地域位置獨特,面對臺灣,北聯浙江,南引廣東,西靠江西,輻射內陸廣大腹地。而廈門和臺灣一水相隔,與金門咫尺相望,“五緣”關系密切,地理位置獨特,處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位置。近年來,全國乃至亞太地區口腔學術會議多次在廈門召開,吸引了海內外口腔工藝技術院校及專家來到我校進行參觀指導。2009年5月,在廈門舉辦海峽論壇期間,我校與臺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并選派教師及學生赴臺進行學習交流。2010年7月,臺灣口腔工藝技術專家團赴我校參觀考察,與我校洽談合作辦學事項。學校還在廣州、深圳等地與國內口腔工藝技術一線企業簽訂實習協議,成立校外實訓基地,如深圳市現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洋紫荊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維登國際義齒研發制造有限公司等,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實習計劃,并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充足和完備的實訓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實訓基地來培養技能型口腔工藝技術人才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要注重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在第二學年,定期組織學生到義齒加工企業和附屬口腔醫院即校外實訓基地進行見習,體驗生產一線的工作,使學生在課堂之外了解未來的就業環境;安排企業一線技師帶教,為學生介紹義齒制作流程,加深學生對義齒制作流程的認識,并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
在兩年的校內學習結束后,安排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習,使學生在真實的勞動崗位上學習,盡早熟悉就業環境,并聘請義齒加工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習。這樣,學生畢業后就可以立刻頂崗上班,而不需要漫長的培訓期和試用期。實習期間,定期由企業一線技師為學生開設“小講堂”,講授工藝行業的新技術和新進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每個崗位實習結束時由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組成的考核小組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成績評定,成績合格者準予畢業,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督促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以上措施使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實現了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學生向技能型轉變,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很快上崗,承擔主要專業技術工作。另外,要注意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技能型口腔工藝技術人才應是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我校在校內課程安排方面加強了對口腔工藝技術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除原有的口腔工藝專業課程外,還新增了心理健康、生涯體驗與就業、人際溝通、社交禮儀等課程。生涯體驗與就業課程為學生做好人生指導,將就業指導變為生涯輔導、生存教育,真正做到普遍指導與個性化輔導相結合;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注重學生的心理建設,引導學生“干哪行愛哪行”,做到不論在何種就業環境下都能正確客觀地面對自己的職業;人際溝通、社交禮儀課程讓“90后”的一代能在為人處事方面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能在集體生活中做到相互關愛、融洽相處。
實習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學生在實訓基地完成這個過渡,在全真的實訓環境下進行崗位實踐,不僅能培養學生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技術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經過職業規范化訓練,完成關鍵能力的培養,以達到職業道德素質教育的目的。妥善處理實習期間出現的各種問題,不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較不穩定,很多學生在入校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將來的職業是醫生。學生在實習期間難以適應“學生”和“技術工人”兩種身份的轉換。學生與企業召集的未受過正規專業教育的農民工同工同酬,也造成高職學生心理極端不平衡。因此,學校與實習生應保持緊密聯系,發現問題時輔導員及實習管理教師應及時給予心理指導,增強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身份的變化,與其他員工和睦相處,為實習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人際氛圍。專業教師應根據口腔工藝技術行業發展趨勢給予學生明確的指導,使學生認識到高職的學生經歷了正規的專業教育后,跟速成的農民工相比,有了一個更高的平臺,能更快接受國際口腔工藝新理念和新材料的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
總之,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型口腔工藝技術人才,一方面,應當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除穩定現有實訓基地外,還要充分利用區域經濟優勢,開拓新的實訓基地;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利用實訓基地,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并借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畢業生成為合格的口腔工藝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會蘭,張亞榮,歐洲,王艷玲.以能力為核心的護理教學模式在內科實習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1-3.
[2]焦雨梅.探索口腔醫學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09,(2):44.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05-0127-03
從大的方面和有關資料,結合世界旅游組織預測,普遍認為隨著世界旅游經濟發展趨勢和旅游開發進度,到2020年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國際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國際旅游目的地,這為旅游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極其廣闊的就業市場。這個預測和中國的旅游發展與中國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對西部大開發的總方針政策是有直接關系的。從局部來看,我國西部發展和西部旅游已經悄然興起,無論從政策角度還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不難發現,西部已經不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風味、民俗民風的特色旅游項目,并逐漸推向市場,這就需要地方學校在旅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培養上有所突破,隨即就是實習實訓環節的把握,這些是獲得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找出學生在實習實訓中出現的諸多思想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優質服務意識,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地方旅游項目的理解和深究,促使旅游專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營造地方旅游開發和開拓的專業知識人才儲備。
一、旅游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和地方旅游經濟的需求分析
地方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為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發展及建設帶來了契機。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既符合中職教育特點又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道路,著力培養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的莘莘學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走出校門,請市場專家以及市場管理高手,共同來探討旅游業的建設應如何與地方經濟發展接軌的問題。通過行業走訪和市場調研,我們不難發現,因為旅游市場上缺乏高素質高技術的旅游專業人才,所以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緩慢,旅游業要想高速、高質量發展,一定要依賴大批的既有旅游業的管理理論,又有很強的旅游崗位工作技能以及綜合的職業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為此,我們應改進人才培養措施,分析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讓學生在校積累更多的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切實做好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準備。著力提高學生實習實訓階段對知識的鞏固和對市場的把握,以及對地方經濟走向的了解,但是從目前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從思想上對于實習實訓重視程度不足。實習實訓是旅游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能一項重要途徑。旅游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培養方案是以其教學計劃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修業年限等安排為基礎而具體擬定的,因此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但目前旅游專業在校學生中大多數對實習實訓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真正理解實習實訓的意義和作用。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就是為了找工作。所以一旦他們遇到與自己的擇業條件如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發展空間等差距較大的實習單位時,就會出現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等懈怠的狀態。還有部分學生主觀的認為實習對于就業沒有任何幫助,因而對于學校安排的實習實訓敷衍了事。這些學生顯然對于實習實訓不夠重視,而這種不重視的態度會大大影響實習實訓的效果。
2. 工作上適應能力差,不能正確自我定位。旅游專業的學生實習實訓大多安排在酒店、賓館,也有部分安排在旅行社等服務類行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面對新的工作環境,不能夠很快進入角色。據胡娜(2011)調查,相比較其他專業的學生,服務類專業的學生在實習實訓中更容易表現出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有33.3%的學生表示在實習實訓中“無法適應行業企業的教授方式”,有29.1%的學生表示“實習環境總體而言不很自在”,86.7%的學生表示“我自己常常抱怨自己所在的工作環境”。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實習中思想上好高騖遠,工作中不愿意吃苦受累。但是由于服務行業的特殊性,要求員工在旅行社、酒店、賓館等工作場合隱去自己的個人習慣和性格,而更多的考慮工作對象和客戶的要求。這對于處于青年期的學生來說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適應。
3.專業技能、實踐能力不強。在語言方面,特別是旅游專業的學生,要有很強的語言溝通能力。而我國中職招收的旅游專業的學生都是經過多年應試教育的學生,在考試制度的影響下,好多孩子的語言能力表現一般。旅游專業不僅涉及國語,而且還要求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而且涉及很多地域文化。旅游行業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在某中意義上說,熱情的工作態度、能讓客人“轉怒為喜”的溝通能力、超強的團隊精神和服務意識、人際關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情緒的控制等等,都使學生在服務行業這種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領域實習實訓上表現出明顯的專業技能欠缺。
二、旅游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和旅游職業素質現狀分析
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是以就業為導向,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學校教育是將職業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然而素質教育就顯得有點勉為其難了,因此造成了中職學生在素質養成培養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提升學生職業品質是幫他們實現社會化的過程。
1. 心理素質發展不完全成熟。參加實習實訓的學生一般正處于十七、八歲這個較為特殊的年齡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發育不完全成熟,對社會了解不深,對即將踏上社會的工作生活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也極易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實習實訓中因為各種利益沖突,這些學生有可能和同事甚至客戶產生各種在校園里設想不到的矛盾和沖突。而對于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們來講,他們抗耐壓情況較為不穩定,很難及時調整心態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以一種健康的心理處理各種矛盾。所以很多學生在實習實訓中會發現實際工作狀態與理想狀態相去甚遠,也會因此而不時的在工作中產生不適應和抵觸情緒。
2. 師資結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符合專業要求。目前從事旅游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中缺乏一線工作經歷和過硬的專業技能的教師,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由于沒有實踐經驗,這些教師在講授旅游專業課程時,只能“紙上談兵”。這樣的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素質,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很難和今后工作中的實踐直接結合起來,也很難具備良好旅游職業素質和職業意識。因此,學生在實習實訓中,不能夠將所學知識直接運用到工作實踐當中。
3.學生本身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對旅游職業的認識不到位。旅游專業的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缺少職業熱情和職業意識。許多的學生在選擇此專業時大多是根據喜好旅游喜歡玩的感性選擇,很少有把旅游當做職業來選的理性認識,其實他們并不是愛好旅游事業;(2)缺少吃苦耐勞的品質,意志力薄弱。學生從未意識到對從事旅游業的辛苦程度,又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不管是在旅行社或者酒店工作,旅游業一直是個較辛苦的行業,與學生的粗淺認識有很大差別。因此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3)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主動性很差。旅游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服務,很難滿足每個顧客的要求。投入率很高,溝通能力差的人很難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務;(4)在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方面是十分缺乏的,現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思考問題長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很強。當今職場卻需要協作能力大于獨自表現的人才,這也是很多單位用人時重視的品質。
三、結合地方的旅游資源及特點提高旅游專業實習實訓的對策
為地方經濟的發展積累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旅游操作技能。了解本地的旅游資源,從本地深淵厚薄的文化底蘊著手,提煉旅游亮點,體現當地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有助于開發更多的旅游資源。這個不是學生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依靠他們,雖然學生積累的知識不夠,閱歷較淺,但是我們還是要在結合教學基礎上深入的解讀歷史,為學生提供精致講解,挖掘有生命力的學習素材。學校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聘請行業具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水平,熱心教學工作,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技術型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地方旅游品牌的建設需要對地方旅游資源要有充分的了解,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當地的專家學者為學生作報告、講座,以生動形象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本地區的旅游文化。也可以加強課外的閱讀指導。學校要對學生做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學校就應該實施“綜合素質培養方案”,并指導學生選擇一些刊物和書籍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量。還可以派專業的教師做檢查和指導。還有就是定期舉辦專業技能大賽。技能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在實習實訓不同階段做好引導工作。在實習前要做好充分的動員工作。一方面強調實習實訓的重要性和意義;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分析實習實訓中有可能出現的學習、工作及生活上的問題,引導學生做好充足的專業知識方面準備及不怕吃苦受累的思想準備。
實習實訓中,學生往往會因復雜的人際關系表現出心理不適,也會因專業技能的欠缺造成自信心的減弱。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以禮待人,與同事、領導和諧相處。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換位思考,重視團隊協作的精神。有些學生因為基礎差而在實習中受挫。對于這種情況,指導教師一方面要對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重點輔導;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勵他們把工作當做主動學習的第二個場所,在實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實習結束后,要求每個學生做出實結,并以經驗交流會等形式讓學生對自己實習的經驗和教訓展開討論。也可以組織一二年級學生一起進行座談,為以后的實習實訓積累經驗。
2. 學校應優化旅游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實習教學計劃。旅游專業知識面廣,教學量大,分布廣,這就要求從事旅游專業的教師要思想敏銳、肯鉆研、不斷學習、注意旅游發展動態,更新知識,提高業務。學校應支持并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加由旅游行業組織的各類進修、考察、培訓、科研活動、學術交流和行業實踐,或定期去旅行社、酒店等企業掛職鍛煉,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
總結,旅游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習實訓是學生將所學和運用結合起來的最好途徑,也是學校及教師檢驗教學成果的有效方式。中職旅游專業的建設,只有在地方強大經濟的支持下才可適應社會需要,因此經濟和教育要緊密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無論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對此實習實訓加以重視,在分析和解決實習實訓中產生的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旅游專業的教學,提高專業素質。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育出高素質的合適的人才,以滿足其對人才的需要。
一、低碳經濟對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的影響
低碳經濟對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人力資源規劃、培訓開發、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等方面。
(一)低碳經濟對煤炭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影響。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煤炭企業各類人才具有較強的低碳理念,并能夠踐行這種理念,從而對人力資源規劃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首先,從規劃的指導思想來看,必須更為注重低碳理念的踐行,必須將低碳作為指導思想,成為指導整個規劃的基本理念。其次,從規劃的主要內容來看,必須體現低碳的內涵,如在人力資源建設的基本途徑中要有低碳化的渠道。再次,從規劃的保障措施來看,要體現如何利用低碳來推動新形勢下人才培養。
(二)低碳經濟對煤炭企業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影響。首先,從人力資源培訓來看,在低碳經濟模式下,煤炭企業必須在培訓的內容中適當加入低碳的內容,以幫助職工掌握低碳行為方式,如在選煤過程中,要求職工對一些品質相對較低但仍然具有利用價值的煤炭進行集中處理,再如在煤礦的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根據煤礦瓦斯等的分布情況,盡可能的對其進行利用等等,通過這種培訓在職工內部形成一種倡導節約的理念。其次,從人力資源開發來看,煤炭企業要根據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對職工隊伍進行優化配置,明確推動低碳開發的人員,以保障低碳開發模式落到實處。
(三)低碳經濟對煤炭企業績效管理的影響。首先,從績效考核的原則來看,在考核的理念上必須更為注重低碳節約,并以此指導績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考核行為。其次,從績效考核的指標及其權重的設置來看,必須設置低碳相關指標,如低碳消費、低碳生產等,并給與這些指標更大的權重,以倡導低碳理念。
(四)低碳經濟對勞動關系的影響。首先,從人員聘用來看,在低碳模式下,煤炭企業在人員聘用特別是高層領導聘用中必須注重具有低碳理念,必須能夠踐行低碳行為。其次,從勞動關系的管理來看,煤炭企業必須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對倡導低碳的職工進行嘉獎,對鋪張浪費的職工則要采取懲罰甚至解聘的措施。
二、低碳經濟模式下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取得的成效
總體來看,低碳經濟在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為后續低碳經濟的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低碳理念得到初步倡導。首先,從宣傳的角度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煤炭企業會通過新進人員培訓、業務或者說技術培訓等方式倡導低碳理念,這不僅深化新進人員對于低碳經濟的認識,形成一種低碳理念,并指導新進人員的行為。而且可以在煤炭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宣傳、推動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其次,從實踐來看,煤炭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對低碳的認識進一步清晰化明朗化,部分管理人員已經充分認識到低碳中所蘊含的經濟涵義,如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帶來的能源節約、環境污染的減少等,再如部分煤炭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煤炭開采過程中不能“挑肥揀瘦”,而要事先執行完善的開發方案,有序的進行開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這實際上就是對低碳經濟認識的一種深化、一種應用。
(二)低碳制度初步建立。目前,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制定各種規劃、文件時,會積極的貫穿低碳理念,并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如在人力資源規劃中可能會提出培養具有低碳理念的領導,在職稱職務晉升制度中可能會要求職工未受到不低碳行為導致的懲罰,在薪酬管理制度中明確薪酬與企業生產經營低碳節約密切相關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煤炭企業低碳經濟的發展。
(三)低碳管理得到初步落實。首先,從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來看,部分內含低碳理念的指標已經被納入考核范圍,當前,煤炭企業基本都執行績效考核制度,職工的薪酬會與企業的經營效率等直接掛鉤,甚至與所在部門的經濟效益掛鉤(臨聘人員即通常所說的礦工一般采取按量付費的模式,不與煤炭企業經營狀況直接掛鉤),這就要求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努力做到“低碳高效”,并盡可能的減少各種浪費行為特別是會對環境帶來損害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導致的行政罰款短期內會極大的降低相關責任人的經濟收入),從而對低碳管理形成一種倒逼,推動低碳管理的落實。其次,從人力資源日常管理來看,一些鋪張浪費的消費行為、粗放型開采模式已經被禁止,煤炭企業內部一般會設有紀檢監察等部門對這些行為進行監督,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則會將監督結果納入到薪酬、職稱職務晉升管理等過程中,從而推動低碳管理的落實。
三、低碳經濟模式下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雖然低碳經濟模式在煤炭企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具體到人力資源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在重視不夠、實踐路徑不多、監督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一)重視程度不夠低碳氛圍有待進一步濃厚。首先,從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來看,低碳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并不存在直接的關系,特別是,一般情況下,煤炭企業本身并沒有設置專門管理、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組織機構,沒有組織的推動就進一步加大了將低碳經濟應用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難度。其次,從企業內部職工的認識來看,部分煤炭企業領導雖然高度重視資源重復利用工作,在一些行動中也支持低碳化發展,但如果這種低碳行動需要調集企業大量的資源特別是跨分管部門調集資源時則可能“繞道而行”,轉而放棄低碳行為。從職工來看,部分職工受個人利益驅動,認為低碳經濟發展與自身關系不大,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將自己置身于低碳之外,這種思想理念上的偏差導致低碳經濟發展難以落到實處,難以在煤炭企業內部形成全員參與的低碳經濟發展體系。
(二)實踐路徑不多低碳行動持續性有待增強。首先,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缺乏利用低碳經濟模式管理的項目支持,要將低碳經濟應用與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有實踐項目作為支撐,這樣才能使低碳發展落到實處。但在實踐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多的是將低碳作為一種宣傳口號,作為一種理念在倡導,沒有一個持續的、針對煤炭企業實際的項目方案。其次,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缺乏具體的低碳行動方案,要將低碳行動落實到實處,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行動方案,并建立配套的考核、考核結果應用體系,但當前的考核體系中既沒有相應的考核指標,也沒有構建相應的考核方案,這就難以對相關責任主體形成一種倒逼機制,督促其踐行低碳行為。
(三)監督管理不到位低碳發展難以得到保障。首先,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尚未建立低碳發展監管制度,由于煤炭生產、銷售以及煤炭企業本身的管理等行為是否低碳缺乏具體的、量化的標準,這就使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監督過程中缺乏具體的監管目標,且低碳經濟涉及的范圍廣,人力資源部門要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監督難度大,從而不利于低碳理念的實施。其次,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缺乏常態化的監督體系,要對煤炭生產、企業運作等的低碳行為進行監督,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構建包括生產、運輸、行政后勤等部門在內的綜合的、動態的監督體系,但目前這種體系尚未形成規模。
四、適應低碳經濟發展需求完善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
發展低碳經濟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人力資源管理要適應這種趨勢,必須更新理念、制定完善的方案,嚴格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動低碳經濟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1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的概念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 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
2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的關系
2.1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的不同發展
21世紀,世界進行了經濟全球化。我國的市場經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帶來了環境破壞和能量資源的快速流失,我國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受到了阻礙。因此實行低碳經濟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必經之路。由于綠色會計的概念是最近才被提出來,其制度并非完美無缺,所以它依靠在現代會計發展的基礎上,具備著很強的專業性。與此同時,因為這是第一次把經濟以及環境問題合并在一起作為評價準則,正因為其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加強綠色會計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必經之路。
2.2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的協調發展
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相輔相成,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兩者才得以結合發展。發展低碳經濟我國現階段主要任務,低碳經濟和綠色會計是一種包含的關系,低碳經濟需要綠色會計整合經濟內的一些環境方面的內容,同時綠色會計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推動低碳經濟的逐步提升。實現我國經濟的環保方面的主要目標,是加強環保型的城市建設,綠色會計工作是發展低碳經濟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我國綠色會計發展的問題
3.1我國理論與方法體系內容的不全面
中國的低碳經濟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我們需要不停的探索與發展。 并且在綠色會計這個方面,我們處于“坐而論道”階段,缺乏理論和實踐。綠色會計是由國外引進的新觀點,我國的對綠色會計的研究少之甚少而且不夠全面, 當務之急是提高綠色會計的內容,才能對低碳經濟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改善。
3.2政府以及各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
我在譴責環境污染的同時,政府企業以及人民群眾卻做不到在實際行動中去進行監督,可謂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從另一個角度看,綠色會計本身不完善,需要得到公眾的監督并提出意見加以改善,另一方面,企業在綠色會計方面的違法行為和不合常理利用,也需要有關部門的監督。對于環境污染暫時僅有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社會監督,這說明我國在綠色會計各種監督中并不重視。
3.3宣傳的范圍不夠廣闊
由于我國的綠色會計起步比較晚,社會對于綠色會計還不是很了解,在不了解的情況綠色會計的推廣將面臨巨大的困難,人們不會將綠色會計與低碳經濟聯想在一塊,更加不會想到兩者的結合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這樣子綠色會計就得不到完善與補充,促使綠色會計理念與研究在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得不到相應的應用。
3.4綠色會計專業人才不足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由于部門及社會對綠色會計的推廣不夠廣闊,對綠色會進行研究僅限于一些專業的學者,研究的范圍也小導致人們對綠色會計認識的不足,企業的不重視導致培訓的不到位,沒有系統的培訓計劃也不能進行專業的培訓,這也是綠色會計人員嚴重缺乏的原因。
4我國綠色會計發展的策略
4.1制定合乎我國國情解決方案
我國對于綠色會計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一些相關的規則及理論也不夠完善。綠色會計理念是由國外提出并得到了發展,國內綠色會計的發展并不成熟,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關于綠色會計發展的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狀況制定出合理正確的方法。進行反復驗證和推敲,制定符合國情的制度。
4.2政府必須加強對綠色會計信息的監督及宣傳
企業本身往往存在著企業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全面的狀況,政府必須大力加強監督,監督機制也要持續完善,經過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機構一起強化企業信息審查和評估,確保應有的全面性以及真實性。在同一時間內加強宣傳的力度,對人們的思想也進行耳濡目染的影響,加上政府以及各部門的政策,有益于綠色會計內容的進一步落實,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4.3培養專業人才
對綠色會計人員的培訓不要僅僅局限于專業的學者,要從基本出發,挖掘人才并對其進行專業綠色會計的培訓,同時要進行高質量的培訓,資金要準備充足。廣闊的宣傳綠色會計理念及完善,人們才能更有興趣的進行探討,更要鼓勵專業人才對綠色會計進行深刻的研究,更為我國開辟出一條新的綠色會計發展道路。
5結論
低碳環境與綠色會計相輔相成,綠色會計作為新的概念出現在大眾的面前,人們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需要低碳經濟對其引用,讓更多的人知道綠色會計并發展綠色會計。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的迅速損失導致環境破壞嚴重,使得人們更加重視低碳經濟下綠色會計對環境保護的問題,達到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宋詩雨,鐘駿華.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工作[A].中國商貿,2014.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c)-0000-00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來源于企業管理實踐,面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全球趨勢,研究如何從“人”這一基本要素出發,構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從而推動企業管理實踐走向管理走向“綠色、和諧、以人為本”,并最終促進經濟增長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就具備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1 低碳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1.1 對人力資源主體的影響
低碳經濟是為了在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涵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工業革命以來的高碳經濟還是綠色經濟,本質上都是通過“人”這一能動性要素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人力資源經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人”,而低碳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宏觀影響則主要是對人力資源主體的影響。傳統的工業化生產及城市化進程,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在傳統高耗能高投入的發展特征下,人力資源主體是以工業生產領域的產業工人為主的;而在低碳經濟時代,人力資源主體則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知識工作者。因此,低碳經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當順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力資源主體的變化,必然帶來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變化。
1.2 對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影響
在傳統經濟增長模式中,由于產業結構及具體企業發展的差異,很多企業仍然停留在以“事”為中心的管理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無法完全擺脫作為企業管理輔助職能的地位,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也被單純的認為僅僅是為企業經濟效益服務。在低碳經濟時代,由于人力資源主體的變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然要轉向以“人”為中心。因為只有以人為中心,加強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企業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識,并依托知識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因此,低碳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應該是有效整合知識工作者的知識積累,為知識工作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知識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識來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1.3 對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的影響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以“人”為中心的特點,決定了其管理內容必然是在考慮企業或組織工作目標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員工個人性格、能力、特長及發展要求等,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企業或組織與員工個人的雙重發展。在低碳經濟時代,由于企業或組織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與生態責任,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具體而言,低碳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等理念,從“人”這一根本要素出發,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各個具體環節(如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與激勵等)強調“綠色”“低碳”“和諧”的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整合整個價值鏈,以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技術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競爭環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本身不僅要考慮企業經濟效益和員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 基于低碳經濟的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概念
2.1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本文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定義為 :以低碳經濟為基礎,融合綠色經濟理論、和諧管理管理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及生態系統理論的有關思想;通過構建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解決以往人力資源管理中不注重環保、和諧發展等“非綠色”與“非和諧”問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外環境(如外部生態環境與內部管理環境),促使人力資源管理從傳統的職能管理邁向系統管理,開發和培養具備“綠色”“低碳”“和諧”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悠笠禱蜃櫓的宏觀管理走向“綠色”“低碳”“和諧”,并最終促進經濟增長從粗放式增長向低碳集約型增長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從社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發,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從各種人性假設的前提下解放出來,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通過對“人”這一要素的管理,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從傳統高碳粗放式增長向低碳集約式增長轉變。
2.2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強調“綠色”“低碳”“和諧”的特征,是與低碳經濟時代社會經濟增長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從企業或組織的微觀角度出發,但著眼于宏觀層面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效益的實現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職能的前提下,系統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環節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的思想,在兼顧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明顯區別于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綠色性。綠色思想的核心是環保、無污染、低排放的原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仍然遵循綠色思想的基本觀點,注重對各類資源的節約利用――也包括對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非必要消耗。因此,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綠色性必然要體現在要求員工關注企業的社會環境責任、綠色企業文化的建立,同時倡導低碳健康的辦公方式以及關注企業內部運轉與外部信息交換的整體健康。
(2)生態性。自古以來,人的活動就是處于一定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生態環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經濟的社會生態環境下,人這一社會科技與經濟發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夠得以體現和發揮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資源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下,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發生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必然要體現生態性,以求得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
(3)和諧性。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和諧可以通過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比如實現信息溝通便利和無紙化辦公,達到緩解生態壓力,節約能源的目的。企業內部環境的和諧則是指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和諧,這種和諧狀態是以“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過綠色企業文化來塑造健康的員工心理、積極的工作態度、員工之間和睦穩定的人際關系。
3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施措施
從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和內涵可以看出,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非綠色”與“非和諧”問題。因此,首先需要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綠色化,然后在此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活動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的理念,并最終通過各項職能活動的實現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3.1 企業內外環境的綠色化
企業外部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及生態環境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綠色化,需要政府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為企業轉型創造有利的大環境。在經濟建設上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 ;在文化建設上要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和倡導“綠色”“低碳”“和諧”的發展觀念和生活理念 ;在社會建設上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與生態責任意識,引導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在創新能力建設上,要積極支持企業開發和應用各種新能源技術與工藝,生產綠色產品或提供綠色服務。
企業內部環境是指企業內部物質環境、文化環境等。企業內部環境的綠色化,需要企業從資源配置、研究開發、生產營銷、客戶服務等方面都要從低碳化的角度出發加以考慮,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與企業經營外部環境特征相匹配的戰略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同時,企業要建立綠色企業文化,審視自身所處的行業,了解行業技術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樹立起“綠色”“低碳”“和諧”的理念,并建立企業綠色品牌。
3.2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綠色化
培訓與開發環節的綠色化,要求企業對員工的培訓需要包含企業社會責任、生態責任及和諧發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訓。使公司每位員工牢記公司的生態責任與社會責任,梳理企業與社會、生態和諧發展的思想。企業進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時要注意培訓信息要簡單明確、培訓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開進行,M量使用企業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來支撐培訓與開發。企業培訓與開發要注意保持創新和主動性。
4 結語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并不否定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而是通過對企業內外環境及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職能的綠色化,來有效改善企業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各種“非綠色”“非和諧”的弊病,為企業創造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好環境,更重要的是能夠有力地推動企業轉型,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的“綠色”“低碳”“和諧”發展。當然,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提出畢竟時間尚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及過程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所謂低碳經濟,實際上是指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理念,利用現有的,或者正在創新的先進技術來達到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減少環境污染目的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是人類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與生活方式。而貿易新壁壘則是針對傳統貿易壁壘來說的,是一種在低碳經濟時代背景下所產生和形成的新的壁壘形式。當前,國際對低碳經濟的大力倡導使得世界各國都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降低國家能耗、減少污染指數,并盡可能的在社會各個行業中研究和開發低碳產品。這樣一來,便很容易使得國際貿易在低碳經濟的驅動下產生貿易壁壘,從而制約國際貿易的發展。
一、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
1.國際貿易新壁壘的解釋。在國際貿易活動中,貿易壁壘阻礙和制約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貿易壁壘主要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國際貿易新壁壘,它主要是針對傳統的貿易壁壘而言,與傳統的貿易壁壘相比,新貿易壁壘所包含的壁壘類型更多,不僅是指技術方面,還包括環境、社會等多個方面。隨著環保、節能減排意識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普及,當低碳經濟成為主流的經濟發展模式,并得到國際廣泛認可時,位于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國際貿易規則必然會有所調整,而在這調整過程中,新的貿易壁壘的產生概率將大大增大,進一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2.低碳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原因。在最近幾年中,低碳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中還出現了新的壁壘形式,即碳足跡、碳關稅。碳足跡和碳關稅等新貿易壁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低碳經濟的倡導和發展。
碳足跡,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標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 “碳足跡”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多。
碳關稅,是指國家或地區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目前主要是發達國家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的一種進口關稅。碳關稅的提出,與不容樂觀的國際氣候變化形勢密不可分。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為了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在商品貿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逐漸被低能耗、新能源產品淘汰;低碳技術、低碳制度、低碳標準應運而生,并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到國際貿易中,推動國際生產力發展。對于達不到低碳標準的商品進口時則征收碳關稅。
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低碳經濟盡管為各經濟體帶來了發展的巨大機遇,但其對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和推動,也尤其明顯。英國是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美國和日本在低碳經濟中也是投入巨大資金,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希望通過本次變革獲得該領域的發言權。目前,由于低碳經濟發展時間不長,低碳經濟的觀念還比較淡薄,低碳經濟存在不同的發展模式,各國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為全球模式,經濟角力從而演變為政治博弈。另外,各個國家的低碳標準因各國生產技術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水平的差異。低碳制度、低碳標準的不同導致國際貿易商品在世界范圍內交易時,引發各國在貿易領域的爭端和沖突,阻礙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特別是發達國家引入了碳稅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制度等控制碳排放,這種單邊主義的國際貿易壁壘行為極易造成貿易摩擦和貿易戰,引起國家間的經濟甚至政治問題。
此外,碳關稅容易變相成為各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不利于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的有機融合。從國際貿易發展趨勢來看,碳足跡也將是長期存在,且可能引發技術革命和營銷革新的非關稅壁壘。
二、我國對國際貿易低碳壁壘的應對策略分析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分析,得知低碳經濟背景下所形成的國際貿易新壁壘主要是碳足跡和碳關稅,也就是低碳壁壘。就我國而言,我國想要獲得更多的對外貿易機會,以及更好的國際貿易發展,就必須排除萬難,努力克服低碳壁壘對貿易行為制約,領導低碳經濟。下面針對我國國情,提出四點當前可采取的國際貿易低碳壁壘應對策略。
1.優化產業結構,開發新能源。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更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國,不管是在國際上樹立負責任大國的正面形象,還是在國內完成降耗減排的重要歷史使命,均具有極大意義。當前,節能減排降耗的同時實現經濟快速平穩增長已經進入全國“十二五”規劃,其分解出的具體定量指標也進入各省“十二五”規劃,成為指導我國及各省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目標。我們應借此政策優勢和歷史機遇,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調整和優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并加強對新能源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2.制定相應的開發。我國應在國家層面對于碳足跡核查、權威認證機構的設置、咨詢服務行業的建設與發展、碳標簽的核證與頒發等進行相關指導,通過建立國家標準實施約束,并通過建立碳標簽計算機構、結果核證機構和頒發機構來執行。
3.提倡全民低碳消費。樹立低碳意識、提倡低碳消費。要營造社會參與低碳發展的政策氛圍,加大了低碳消費理念的推廣和宣傳力度。培訓企業進行有效的能源消耗管理,培訓企業進行有效的排污控制管理,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并結合政策激勵,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大家的低碳意識,逐步形成低碳消費理念和低碳行為的共識。截至目前,我國部分沿海城市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低碳生活社區,提倡建設低碳建筑,將低碳消費觀念貫徹并落實到了實際生活與實踐活動中。
4.政府轉變職能,企業自力更生。政府轉變職能,通過財政政策投資建設設備,投資研究和開發有效的技術,幫助企業充分降低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等各個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企業自身也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熟悉低碳標準,通過對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工藝的選擇,減少產品的碳排放;實行“走出去”戰略,到外國直接投資,產品就地銷售,回避碳關稅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提倡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各種國際貿易新壁壘層出不窮,碳關稅和碳足跡為低碳經濟下主要的國際貿易新壁壘。為了緩解低碳經濟所帶來的貿易壓力,減少貿易沖突,我國必須縱觀全局,提早做好應對準備,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國際貿易新壁壘帶來的貿易壓力,切實避免由低碳經濟帶來的貿易風險,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積極發展,并對世界公平貿易做出貢獻。
關鍵詞:低碳物流;浙西南;發展
中圖分類號:
F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8-0054-02
1 低碳物流基本定義
1.1 低碳物流內涵
低碳物流是從低碳經濟中派生而來,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和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目標,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在物流過程中優先考慮環境問題,利用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運行組織優化等多種手段,在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在使得物流資源充分利用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優化,達到物流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物流發展形態。
1.2 低碳物流的特征
根據低碳物流的內涵,低碳物流包含以下特征:
(1)條件性。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經濟大背景下,在遵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和機制基礎上,滿足經濟社會正常物流需求的前提下,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對物流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2)技術性。低碳物流強調的是物流過程低碳化,資源充分利用。低碳物流通過低碳運輸、低碳倉儲、低碳包裝、低碳裝卸搬運、低碳配送、低碳回收及信息管理技術等能效技術和減排技術,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優化物流要素和物流活動。
(3)目標性。發展低碳物流的目標是,滿足物流需求的同時要降低碳排放量。即在滿足基本物流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把物流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減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消耗,從而形成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成本小、資源利用充分的物流產業,實現物流系統與人類、自然的和諧發展。
1.3 發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對環境資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也不斷增加。因此人們對環境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需要從環境保護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要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物流。物流業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活動等七大模塊都存在直接能源的消耗,發展低碳物流就需要改變原來經濟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系,創造一個由綠色制造、綠色消費共同構成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經濟循環系統,在單一發展物流的同時,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也就是向低碳物流轉變。低碳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還有利于企業取得新的競爭優勢,并且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是解決目前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環境和經濟三大問題的較好方法。
2 浙西南低碳物流發展現狀
浙西南是浙江欠發達地區,相對于發達地區,浙西南物流業社會化、專業化水平較低,粗放型和低效率的物流作業模式導致物流行業一直處于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狀態。雖然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及浙江省積極推進生態浙江念的背景下,許多物流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已經具有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形成低碳物流的責任意識,將發展低碳物流作為企業經營的宗旨和競爭能力的法寶。但總體來說,由于浙西南物流企業規模較小、發展模式比較粗放、效率低下、組織結構較松散、專業化程度低,使得浙西南地區對低碳物流的認識還是非常有限,在低碳物流的服務水平和研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物流現實情況突出表現在:物流領域各個環節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及物流管理系統非優化。
2.1 低碳物流理念低下,意識行為欠缺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浙西南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物流業的發展也有力的促進了區域經濟的提升。但是隨著低碳經濟在社會的興起,物流業各個流程中,運輸過程消耗大量能源,排放汽車尾氣等嚴重危害自然環境的現象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但是浙西南低碳物流發展更多的還處于新名詞、宣傳、概念階段,各行業對于低碳物流的理念還停留在表面,并且浙西南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物流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僅有物流的思想而沒有低碳化的概念,再加上浙西南地處山區,自然環境相對較好,更容易使人步入無需低碳誤區。
2.2 物流規劃不合理,監管不到位
物流規劃混亂是我國物流業長久以來的詬病,浙西南也不例外。浙西南物流業涉及公路、鐵路、郵政等不同行業部門。這些行業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分割運營日益嚴重,惡性競爭嚴重,加劇物流資源的浪費和能源消耗。例如,由于物流設施選址不合理導致了迂回的運輸;由于缺乏科學規劃,車輛超載、空載現象嚴重;由于缺乏統一的裝備標準,無法與現代化物流有效的銜接;由于物流運作中“效益背反”現象嚴重,導致物流整體效率低等。再加上物流各行業的利益各不相同,浙西南地區的物流協會由于是民間組織,無法承擔起發展低碳物流的戰略構想和整體規劃,更不用說履行發展低碳物流的監管重任。
2.3 基礎建設不規范,物流技術落后
與發達地區相比,浙西南地區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統功能低下。不同行業、不同運輸系統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區域間的物流基地、轉運樞紐建設沒有完善的科學規劃。貨物迂回運輸、超重、空載現象較為嚴重,這些都嚴重影響原材料、勞動力、能源、產品、服務、廢棄物的合理流動。同時,浙西南地區的物流技術也比較落后,物流裝備水平低、新能源車型較少,現代物流的箱式貨柜和集裝箱及特種運輸車輛比例明顯偏低,多式聯運、散裝、集裝箱等高效運輸方式比重較低,生產商、零售商供應鏈中冷鏈斷點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倉儲設施節能低下。這些都與低碳化要求有較大的差距,低碳物流的實施迫切需要物流技術和低碳技術的革新。
2.4 相關法律和政策不健全,監督實施難
低碳經濟自提出以來,我國也先后制定了環境污染方面的政策與法規,但是目前專門針對物流行業專業化法律法規還沒有出臺,缺乏低碳物流發展方向的規劃和框架,物流行業標準不完善,與國際接軌的設備、設施、信息等物流標準化的基礎工作還十分薄弱。在低碳物流政策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缺乏有關碳稅和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企業及消費者低碳物流低碳意識淡薄,只是停留在概念狀態。這些都致使低碳物流發展陷入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的窘境,監管監督難度加大。
2.5 低碳物流人才匱乏,智力支持不足
低碳物流作為新興行業,自然離不開技術保障和技術創新專業人才的支撐。但浙西南地區面臨著物流人才短缺的問題,中高端低碳物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已經成為限制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目前浙西南物流人才主要來自于當地職業院校的培養,但培養目標為主要是中低端人才與操作人員,而基于節約型、環保型的低碳專業技術人的培養才還處于起步階段。當地的職業培訓機構在開設物流從業資格鑒定培訓方面仍然處于空白狀態。在當地行業中,不管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其它企業,僅是對本企業的操作流程進行一般的上崗與在崗培訓,沒有培訓企業員工的物流專業講師,沒有形成接受再教育系統和參加物流專業培訓的熱潮。
3 浙西南低碳物流發展對策
3.1 加強低碳宣傳工程,全面普及低碳理念
要發展低碳物流,除了要在物流行業大力開展低碳物流宣傳教育,推進低碳物流行動計劃,還必須將低碳理念積極向個人、家庭、社會多層次全面普及,讓人們了解低碳的真正內涵,并以低碳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通過媒體、政策、交流會等形式向家庭、社區、學校、企業宣傳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讓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倡導低碳出行、低碳旅行、低碳家居、低碳消費、低碳生產等,形成低碳環保的良好氛圍。
3.2 構建低碳物流發展政策,推進低碳經濟發展
浙西南地區發展低碳物流要緊密結合國家及浙江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碳減排工作的要求,要從物流本身的發展規律出發,通過科學制定本地區物流發展政策,進一步完善企業低碳物流發展戰略,并開展物流企業碳排放指標評價,為物流企業低碳化發展的行動方向和行為方式提供指導和引領。在制定物流政策時要從企業實際情況和長遠利益出發,通過加大物流基建投入、設立財政補貼、引進信貸資金、動態調整物流產業結構等政策積極推進低碳物流發展。在設定物流指標方面,要全盤考慮企業的接受度與執行度,要以激勵為主,健全完善各種優惠政策及法律法規,讓企業嗅到發展機會,主動去執行低碳政策法規,最終實現“雙贏”目的:一方面使得企業在完成低碳物流指標后,經濟效益有所提高而且能享受到相關優惠政策及利益;另一方面政府的低碳物流戰略及政策得以實施和推進,充分調動企業執行力,促進低碳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3.3 實施減量化物流活動模式,從源頭控制污染
物流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物質的不當流動,形成對自然環境的危害,如車輛尾氣排放等。實施減量化低碳物流活動模式就是指減少物流活動,減少物流環節中資源的投入,提高資源利用,在降低物流運營成本同時,實現對物流廢棄物與污染的源頭控制。以物流活動起點采購為始點,從生產環節原材料、物流資源設備、及辦公用品等易耗品的采購都盡可能的采用環保、綠色的原材料,實施低碳采購;以物流活動為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實行產業集群,發展供應鏈運作,合理布局物流產業園區,優化運輸網絡,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庫存,推行綠色包裝;以物流運作各環節為節點,降低燃油等資源消耗,減少物流周轉設備等帶來的污染成本,以及物流活動消耗的電、燃油等資源。
3.4 集成正向、逆向物流,發展循環物流系統
傳統的企業物流模式主要是以正向物流為研究中心,一般是從原料采購開始,通過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終結于消費者,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與產品相關的副產品,它們被作為廢棄物,增大了逆向物流的成本。而循環物流系統遵循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原則、再利用原則、資源化原則,要求企業物流管理延伸到廢棄產品的回收領域,集成了企業的正向物流系統與逆向物流系統,形成良性的閉合循環物流系統。物流循環化要求對供應鏈上企業從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的一個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于一體的物流活動進行控制,連成一個集制造商、生產商、零售商以及包裝回收商與產品回收商為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形成“原材料采集――生產――消費――回收――再生產”的閉環循環物流模式正向供應鏈與逆向供應鏈的良性閉合循環物流系統。在這個模式下,要求原材料可以循環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包裝物可以降解在循環利用、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生產與生活資源垃圾的收集再利用等。
3.5 加大低碳物流人才引進培養,建設低碳物流人才梯隊
浙西南發展低碳物流經濟,歸根到底要依靠本地區的物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政府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大力宣傳低碳物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各部門領導培訓,提高他們對現代物流業的領導與決策能力。物流行業協會應該加大專家指導與人才引進,聘用物流行業的各類專家或顧問,根據各個企業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對本企業制定戰略目標、提供物流發展方案與培訓員工。企業還應該重視鼓勵員工的在職培訓,采用各種形式和優惠措施,為物流從業人員提供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機會,提高他們對現代物流業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目前全球面臨著氣候逐漸變暖的自然危機以及次貸金融危機的雙重危機下,發展低碳經濟是必然的趨勢。低碳經濟通過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制度創新等手段改變了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經濟增長方式,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向著可持續發展道路邁進。
1.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低碳經濟條件下,我國銀行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搞好短期收益與長期效益的關系。銀行金融業實現低碳經濟時定會影響眼前利益,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放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貸款,這樣可以降低潛在信貸危機,進而為銀行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處理好市場占比與綠色信貸的關系。銀行金融業在推行低碳經濟時必然會失去一些市場和客戶,這個過程的轉變是非常艱難的。從銀行金融來看,資本充足率、存貨比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時約束銀行可以使用的信貸資源,放棄那些高利益但高污染、高能耗的客戶和市場,將這些資金騰出來加大對低碳經濟市場的投資,占據綠色信貸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3)處理好股東利益與社會責任的關系。銀行是一個社會關系細胞,它不僅要對股東利益進行維護,而且還要履行社會責任,保護客戶、社會、股東等的共同利益,實現股東、員工、客戶共贏。
2.創新金融支持手段
在低碳經濟條件下,金融支持手段必須根據客戶所處的地位以及對低碳經濟的影響,創新不同的金融支持手段。對于國家重大項目的低碳產業,可以在建設期由國家大型銀行提供貸款,在建設后期可由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并在融資成本方面給予優惠,從而保證低碳經濟產業項目能夠在充足的資金支持條件下順利的進行;對于那些具有較強輻射的低碳產業的額核心企業,可以提供貿易融資,以及產業融資,保證整個產業更加綠色環保;對于掌握新技術的新材料生產企業,可以通過采用一些新型的擔保方式來實現融資(知識產權抵押、未來貨權質押等),這樣能夠促進該企業在市場競爭力的快速提升,高度支持低碳產品的使用;對于傳統高碳行業中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提供低碳設備融資租賃等融資服務解決減排升級中的資金缺口;對于具有碳排放額度的企業,嘗試開展排放權質押貸款、排放交易買方信貸、碳交易保函業務等融資支持,解決低碳經濟轉型中的資金瓶頸;對于為低碳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可以為其提供對應資金流的融資理財服務,使低碳產業通過資金流的延伸向傳統高碳行業滲透。
3.重視低碳金融創新人才的培養
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力量,我國銀行在上一輪金融創新中已經落在了發達國家后面。金融創新人才缺失也是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市場對所有主體都會給予發展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誰首先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人才,誰就能夠掌握市場的主動權。在這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尤其要加大投入,以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帶動低碳金融創新。培養金融創新人才可以從一些幾個方面進行:(1)建立低碳金融專業管理隊伍。金融管理人員必須能夠熟悉相關專業知識,掌握新型模型化風險計量技術。因此,可以加強金融管理人員這方面的培訓,使其成為具有低碳經濟知識和技術評估的高端人才。(2)加強低碳金融服務員工的培訓。根據國家對低碳經濟的各項政策要求,確定信貸從業人員的培訓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低碳專業素質。(3)建立科學的考核和獎懲機制。優秀的考核和獎懲機制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低碳的銷售拓展與績效聯系起來,完善信貸評價考核體系,促進員工為低碳市場發展不斷努力。
4.建立低碳金融的潛在風險補償制度
針對因傳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中存在眾多的不確定因素和低碳經濟成效的不可預見性,以及傳統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中對傳統高碳型信貸客戶的市場競爭和退出狀況,銀行必須及時分析和把握低碳金融服務存在的潛在風險,并建立相應的風險補償機制。銀行可以低碳經濟項目貸款資金為標的向保險公司投保,并對低碳經濟項目貸款的風險撥備進行專項管理;還可以與政府部門、中介機構合作建立低碳經濟風險保障基金,建立低碳經濟知識產權質押、核證減排額質押等新型風險保障措施的價值評估、有效登記和處置體系。
5.加強監管創新
金融創新與監管一直是相輔相成發展的。低碳金融創新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果沒有一些相關的指導性操作規范或準則,就有可能使潛在的風險因素不斷積累。由于低碳金融對各國監管層來講都是新事物,而對我國金融監管機構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可借鑒發達國家已有的經驗;另一方面,仍然要結合我國在全球低碳交易體系中的地位,以及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設計;再者建立低碳客戶信息監測制度。在對客戶的金融服務過程中及時跟蹤收集客戶的環保動態信息和節能減排意向,并確定專門的部門對跟蹤收集的環保動態信息及時進行分析,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低碳產業發展趨勢,建立符合各銀行風險偏好的信貸評估標準,提出低碳金融服務的指導性意見,確立具有本行特色的低碳金融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金融服務方案。對具有節能減排意向的客戶給予相應的低碳金融支持,促進客戶節能減排工程的技改升級;對發現存在高碳特質的客戶,應主動與其溝通,并通過利率杠桿的調節,引導客戶將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項目向低碳環保產業、項目轉型升級。
銀行金融業實現低碳經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需要各領域的相互配合,在制度、手段、內容上要不斷進行創新,這樣才有利于低碳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雨薇. 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銀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 金融發展研究, 2010, (08)
發展低碳經濟,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提高碳生產力的過程。碳鎖定最早是由西班牙學者格利高里•烏恩魯提出和使用的,是指自工業革命以來,對化石能源系統高度依賴的技術盛行于世,政治、經濟、社會與其結成一個“技術一制度綜合體”,并不斷為這種技術尋找正當性,并為其廣泛商業化應用鋪設道路,結果形成了一種共生的系統內在慣性,導致技術鎖定和路徑依賴,阻礙替代技術(零碳或低碳技術)的發展。發展低碳經濟,核心就在于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從根本上解除碳鎖定。碳足跡,指的是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2007年12月,聯合國開發署的《應對氣候變化:分化世界中的人類團結》對碳足跡的解釋是:一個國家的碳足跡可以通過存量和流量進行衡量。國家碳足跡的深淺同過去和現在的能耗方式密切相關。盡管發展中國家總的碳足跡在加深,但發達國家更應承擔排放的歷史責任。碳中和是指計算出個人或者團體的CO,的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投資建設節能環保新設施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抵消掉,以此達到環保目的。這個概念最初是由英國倫敦的未來森林公司提出,旨在通過節能環保、植樹綠化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碳稅也叫碳關稅,是指根據化石燃料的碳含量征收的一種貨物稅,因而僅限于含碳燃料。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和國際組織一直主張征收碳稅,因為同傳統的碳減排政策相比,碳稅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實現同樣的減排目標,還可為探索清潔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碳匯與碳源是兩個相對的概念,《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將碳匯定義為從大氣中清除CO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將碳源定義為向大氣中釋放CO: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源量和碳匯量就是指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碳量。所以,低碳經濟也被稱為碳匯經濟,是指由碳源、碳匯相互關系及其變化所形成的對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影響的經濟,即碳資源的節約與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提高。可見,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是21世紀人類最大規模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革命,將比以往的工業革命意義更為重大、影響更為深遠。低碳不僅意味著環保和節能減排,同時也意味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重大轉變。因為低碳經濟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規則,碳排放是其新的價值衡量標準,從個人到企業再到國家,每一個參與者都將在新的標準下重新謀劃;低碳經濟也將催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經濟、生物經濟等為主導的新能源、新技術將改變未來的世界經濟版圖,每一個國家都會在這場巨變中重新定位,以新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2低碳農業的基本內涵
由于低碳農業在我國的發展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相關的研究還比較零散,不夠系統。筆者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通過文獻回顧的方式對低碳農業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作簡要的述評,由此對低碳農業的基本內涵進行大致的界定。
2.1低碳農業的概念
吳一平等認為,“低碳農業就是以低消耗(能源、資源)、低污染(環境、產品)、低排放(廢棄物、CO等溫室氣體)為基礎的現代農業,實質是能源、資源利用高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以及清潔生產問題,核心是能源、資源利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張全國強調,“低碳農業是一種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利用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實現農業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而且進一步解釋說,低碳農業是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僅像生態農業那樣提倡少用化肥農藥,進行高效的農業生產,而在農業的能源消耗越來越多,種植、運輸、加工等過程中,電力、石油和煤氣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況下,低碳農業還更注重整體農業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許廣月則從農業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關系、農業的功能、農產品的生命周期等方面對低碳農業的內涵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低碳農業是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出現的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為特征,以提高碳匯能力和減弱碳源能力為突破口,統籌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低碳化設計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形態。
2.2低碳農業的特征
梁龍等認為,完整的低碳農業應該具有以下4個特征:①它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光熱資源利用最大化、外源性投入最優化、資源循環高效利用的開放性系統;②它是一個高固碳、高中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兩高三低”的高技術集成系統;⑧它是一個從原料開采、農資生產,到農業生產,再到產品使用和廢物處理的全生命周期過程;④它是安全型系統,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中可能對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吳一平等則認為,以農業多功能為核心的低碳農業具有3個特征:①實現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統一。低碳農業必須在符合經濟規律的基礎上,遵循生態平衡自然規律的要求,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統一。②完善以農業為核心的產業鏈。農業多功能性,隨著現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農業與其他部門的結合空前緊密,迅速形成互進互動的一體化生產體系,進而使得農業和其他產業聯系更加緊密,形成良性循環。③低碳農業的多目標性。農業生產方式的綠色化,農業投入的高效化,使得現代低碳農業的整體收益較之傳統農業迅速提高,可以滿足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重目標的需求。
2.3低碳農業的功能
李曉燕等認為,低碳農業具有多元功能,概括起來主要有5個方面:①農業生產功能。低碳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它通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調整農業結構等手段,既保證作物高產穩產,又不會對氣候變化增添壓力。可持續性的農業生產是低碳農業的基本功能。②安全保障功能。低碳農業采用的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體系,通過推廣節能減排技術、發展生物質能源等手段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保障農業安全。③氣候調節功能。低碳農業提倡發展農業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如生物燃料作物、作物秸稈等,提倡發展循環農業和立體農業,以減輕農業生產對氣候變暖的壓力。④生態涵養功能。低碳農業的生態涵養功能主要體現在治理農業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生態資源等方面。⑤農業金融功能。低碳農業具有其他農業形態所不具備的資金融通功能,即發展低碳農業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既做到了節能減排保護大氣,又能獲得不菲的收益。許廣月則對傳統農業過分注重經濟功能的傾向進行了利弊分析,強調低碳農業應該統籌兼顧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實現3種功能的有機統一。綜上所述,盡管人們對低碳農業的內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見解,但就其實質來看,至少在以下3個方面是沒有異議的:①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理念在農業發展中的實現形式,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②低碳農業的“低碳”體現在農業生產、經營、消費的全過程,關鍵是通過技術和制度的創新,實現碳能源的低消耗、環境的低污染、溫室氣體的低排放,同時獲得最大社會收益;③低碳農業本質上是一種節約型、安全型、健康型、效益型經濟。
3發展低碳農業的主要障礙
低碳農業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應運而生的一種綠色的農業發展模式,是對現有高碳農業模式的一種反思,它要求在農業生產、經營、消費的全過程實現碳能源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有限資源,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顯然,發展低碳農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我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優先選項,理應大力推廣。但在現實中,和工業的轉型升級相比,農業的低碳發展和轉型升級卻面臨著更多的障礙。
3.1思想觀念的障礙
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生事物,理論上的探討仍然有限,實踐中也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盡管理念先進,但卻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首先,對地方領導干部來講,招商引資、發展工業是重中之重、頭等大事,因為投資和項目是地方經濟實力的象征,也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保障。而農業往往投入多、收效慢,很少有領導去認真研究低碳農業的發展問題。其次,對廣大農民來講,大多數人由于經歷、經驗和知識所限,只能局限于眼前利益,認為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離自己很遙遠,沒有積極性。其三,與工業對環境造成的明顯影響相比,整個社會對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認識不足,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現代農業也是一個高碳產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二大來源,因而對發展低碳農業重視不夠。
3.2體制機制的障礙
改革開放后在我國農村實行的,曾經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成功地解決了土地集體所有制下農民的溫飽問題。但要發展低碳農業,這種體制就不適應:首先,分田到戶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和散戶經營,投資少、規模小,因而,能夠看得到的短期利益是經營者優先考慮的目標,他們對保護生態和低碳技術的應用、推廣缺乏動力;其次,農戶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模式與規模化經營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從根本上說是不相容的,推廣低碳農業難度較大;其三,目前農村的土地流轉制度對農民進行土地流轉限制太多,不利于土地的規模經營,也不利于低碳農業的發展。
3.3生產模式的障礙
在農業生產方式上,農民長期以來形成了對化肥、農藥使用的嚴重依賴和慣性思維,這種高碳化的化學農業生產模式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首先,化肥、農藥的長期使用,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結果又導致新一輪種植時化肥、農藥用量增大,形成惡性循環;其次,由于農技人員缺乏,農戶很少得到系統的技術指導,農民所購買的化肥、農藥包裝上說明又不夠充分、恰當,導致化肥、農藥的使用結構不合理、方法不科學,既增加了農業投入成本,又污染了環境;其三,國家提高糧食產量、確保糧食安全的需要,也在無形中強化了這種農業生產模式,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還在增加,農業的低碳化發展仍有不小的阻力。
3.4技術標準的障礙
發展低碳農業,關鍵是要有新技術、新標準對農業的低碳化發展給予強有力的支撐和推動,但在我國,由于科技投入不到位、科技成果轉化困難等原因,支撐、推動低碳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標準仍然比較缺乏。首先,支撐低碳農業發展的成熟對路、前景廣闊的技術比較少,一些急需的技術出現空白,無法滿足實踐的需要;其次,現有的、成熟的低碳技術,由于推廣應用不到位,沒有起到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作用,反而造成了發展低碳農業的“不經濟”,影響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其三,相關技術規范和評價標準不完善,沒有考慮到前后銜接的問題,比如,有關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標準常常政出多門、前后不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低碳農業的發展。
3.5人力資本的障礙
與一般農業相比,發展低碳農業需要較高素質的勞動力,或者說經過培訓、具有一定知識的人力資本是發展低碳農業必須投入的前期成本之一。但在我國農村,目前的現狀、勞動者的素質令人憂慮。首先,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農村的基本是老人、婦女和小孩,農業勞動力呈現“老弱婦孺”化傾向,根本沒有能力發展低碳農業;其次,與城鎮居民相比,我國農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年限普遍較短,文化程度較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的速度較慢,不利于低碳農業的發展;其三,農村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健全,農民接受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的培訓渠道和培訓機會都不多,這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影響低碳農業的發展。
4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的對策
發展低碳農業,農民是主體、政府是主導、技術是關鍵,低碳農業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幾乎都與這3個方面密切相關。所以,在推進低碳農業發展的問題上,任何思路的設計、對策建議的提出,都要充分考慮到這3個主要因素,綜合協調,匯聚共識,使低碳農業真正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
4.1形成有利于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績考核導向低碳農業
能不能順利發展,政府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而政府作用的充分發揮,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推動。這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核心問題,即如何才能使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并全力推動低碳農業的發展,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考核,把低碳農業的發展納入到各級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體系,以考核機制的剛性轉變保證低碳農業的發展。就目前來講,政績考核機制的轉變,首先必須有助于從根本上消除長期以來形成的4種偏好,即:GDP偏好,以實現經濟的片面增長為核心;投資偏好,以盲目擴大投資為動力;外資偏好,以超國民待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外貿偏好,以不計成本的出口創匯為功勞,把各級領導干部的注意力切實引向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題。其次,要加大“三農”問題,特別是農業的轉型升級、農村的生態保護、農民的培訓教育等事關農業長遠發展問題在領導干部政績考核中的比重,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農業、發展農業。
4.2建立有利于低碳農業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
制度經濟學理論認為,制度比技術更重要,好的制度會促進創新,不好的制度則會遏制創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制度具有激勵和約束功能。制度構成了社會的保護和激勵結構,使人們對創新具有可以預見的期待,從而極大地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新積極性。就發展低碳農業而言,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關鍵是要通過激勵與約束手段的運用,達到鼓勵低碳發展、限制高碳發展的目的,從而有效地引導農業低碳化發展。比如,可以通過政策優惠、金融支持、生產補貼等各種措施,旗幟鮮明地對低碳發展予以鼓勵和獎勵。也可以通過生態補償等手段,對高碳農業征收生態補償費用,加大高碳農業的成本,通過經濟利益的反差,引導各經濟主體自覺走向低碳發展。
4.3完善支撐低碳農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