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會計實務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3 09:25: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財務會計實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企業財務會計實務

篇(1)

伴隨知識經濟時代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管理領域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的會計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發展的重要部門,對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穩定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企業會計管理具體又細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二者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所耽誤的責任不同,在具體的管理應用中二者相互區別又密切關聯。伴隨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完善,怎樣在體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各自職能特點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發展融合成為相關人員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概述

(一)管理會計管理會計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生成的會計報告,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開展一切市場經營活動的手段。企業管理會計主要包含企業管理系統模式、成本會計核算模式。管理會計要求企業員工在工作中要以企業經濟利益的獲得為基本出發點,對一切會計管理工作進行預測,提升企業整體財會管理水平,為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重要支持。(二)財務會計財務會計是一種傳統會計管理模式,和管理會計的最大發展區別是其開展的管理工作是對外的,面對的主要管理人群也是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和項目投資者,主要內容是根據公司開展的活動進行相應的資金核算和管理。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

(一)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能夠提供的信息不同財務會計能夠提供綜合性信息,管理會計能夠提供細節性信息。企業管理會計報表將成本具體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兩種,在實際發展中,固定成本能夠為進一步細化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種,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體現成本和收入之間的關聯,進而幫助企業中基層管理者進行日常經營活動的決策、計劃和管控。企業管理會計的使用者是企業內部管理者。財務會計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將成本劃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并要求在會計發生期間能夠匹配企業運營產生的收入和成本,無法評估收入和成本之間的關聯。財務會計的使用者是外部的股東、債權人、供應商、股票分析師,不適用于企業的普通員工。(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能定位不同管理會計的發展職能是創造價值,體現在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不僅能夠有效解釋企業的過去發展,而且還能夠實現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分工,幫助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把控現在、展望未來,使得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嚴格按照決策目標進行。財務會計則是對價值的一種記錄,具體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會計工作程序能夠對企業已經發生的各項經濟交易行為進行記錄、處理。(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需遵循的標準不同財務會計的實施要遵循新會計準則的發展要求,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一般由企業管理者編訂,在外部使用者不了解企業發展實際的情況下,受利益的驅動,企業管理者會通過操控財務會計報表來誤導投資者,嚴重影響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秩序。管理會計報表代表的編訂者和使用者一半都是企業的管理者,是一種企業內部管控行為,在發展的過程中不需要公認的會計準則和政府監管,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遵循相關邏輯關系。(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對信息的關注點不同財務會計關注信息的準確性,管理會計則是關注信息的關聯性。財務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體現在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而有用的信息一般要具備準確性和相關性的特點,在具體發展中需要權衡準確性和相關性。管理會計更加注重信息的相關性,在具體工作中,管理會計會應用大量的財務數據信息來描述企業的經營情況,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不同管理會計在實際操作中一般不存在固定的工作程序,企業一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規劃整個會計工作流程。財務會計在實際工作中則是需要遵循固定的工作程序,對于憑證的編制、賬簿內容的登記管理等都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不能人為地隨意改變工作順序。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意義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會計發展的重要內容,在企業發展管理中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影響,公司的業務發展會遇到一定困難,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企業需要加強自身財務管理,了解內部管理模式,為服務對象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能夠為企業業務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支持,為企業各項業務活動開展提供支持。第二,能夠提升資金利用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資金浪費現象的發生,并在確保施工質量的情況下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實現財務會計管理發展的互補整合。現階段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往往不能夠單獨運作,只有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效融合才能夠在發揮二者互補性作用的基礎上全面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穩定發展。第四,實現財務信息共享。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能夠增加數據信息量,實現對所獲取數學信息的有效預測,幫助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及時掌握信息。

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基礎

(一)目標基礎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重要基礎是企業經濟建設的發展情況。從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只有認清楚市場運行發展情況,做好產品預測評估,才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將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管理能夠實現對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的全面分析,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力度,實現對各類信息的智能化、高效化管理。(二)人才基礎人才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發展需要加快打造高素質的人才會計隊伍,在財務會計管理中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合,為企業會計視野發展提供技術、人才支持,提升企業總體發展水平。為了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需要企業加強對財會人才的培養力度。(三)理論基礎完備的知識儲備和理論模式能夠為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在企業管理發展中,完善的知識和數據為企業管理會計發展提供了良好空間支持,能夠幫助相關人員做出科學的決策。在理論信息的結合下能夠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提供豐富知識資源,滿足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發展需求。

五、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會計觀科學、正確的會計觀的樹立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效融合的重要基礎,能夠加深相關人員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增強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要加強對會計工作的全面認識,企業會計職能的應用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會計發展層面,而是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提升企業財務會計的職能和應用層次,為此需要企業會計管理人員加強對會計工作新的認識,樹立全面的會計發展觀。(二)在企業財務實務管理中要實現對管理會計思維的有效應用文章以應收賬款和預算管理為例具體探究怎樣在財務會計實務中應用管理會計思維。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收賬款是加大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管理不當的情況下會引發企業的財務經營風險。為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視。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應收賬款出現壞賬的原因是缺乏科學合理的合同管理規范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基礎上應用科學的管理思維來進行合同管理,將合同管理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到合同談判、貨物簽收、貨物收款和貨物銷售提成全過程中,通過降低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來確保企業生產經營過程資金的充足。(三)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工作素質會計人員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主要從事的是記賬員工作,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在運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對會計人員的管理,片面地認為企業會計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是簡單地寫畫,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這種認識不利于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為了能夠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需要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定期管理培訓,引導他們掌握更多企業知識,從而使得財會人員能夠為企業管理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四)打造科學合理的會計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能夠為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開展提供重要支持,促進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為此,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打造完善的企業會計管理制度,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做出更深層次的劃分,明確各部門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實現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有效監督,確保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穩定發展。(五)設立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管理會計的發展對提升企業發展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管理會中包括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兩部分,如果這兩個職能部門被企業財政部門所接管,將會出現職能部門功能混亂的現象,不利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有效發展。為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將現有的財務管理和財務預算管理會計的職能從企業的財務部門中分離出來,在企業管理發展的過程中安排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明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權責關系,避免出現財務會計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混亂,確保企業財會工作的穩定運行。(六)加強對企業會計理論的研究從上文的分析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企業會計管理發展的重要組成,在具體管理只有得到相關理論的支持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財務會計管理發展。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會計職能也處于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需要相關人員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加強對會計理論的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對財務會計管理發展中新型會計模式的研究。通過創新財務會計管理理論更好地推進企業會計發展。(七)打造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信息共享機制從企業財務管理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在工作的過程中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完全割裂,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發展缺乏必要的溝通,由此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出現了重復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需要相關人員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的融合。企業要根據自己發展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目錄,并根據信息目錄建立數據庫和數據管理系統和數據共享機制,通過共享機制促進企業財會部門的職能轉變,管理會計的發展對提升企業發展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八)以技術創新為基本導向開發應用有效的管理會計工作方法和企業的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往往擁有更多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具體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方法也是豐富多樣的。為了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需要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引進先進的會計工作方法,比如有效益的成本管理。同時,配合目前“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特點、要求,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需要加快打造相應的信息支持系統,在財務會計管理發展研究更多的信息系統和管理方法來支持和促進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結束語綜上所述,會計系統是企業發展建設的核心系統,由企業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同組成。管理會計是從原有的會計體系中發展演變出現的。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擁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和發展目標,都能夠為企業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增強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為此,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實際加強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的研究,并加強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的關注,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薇薇,高悅.關于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結合的優勢探討[J].品牌(下半月),2015(10):179+181.

[2]楊凌曉.企業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運用[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0):137.

[3]徐勤來,李興滿.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商論,2017(15):120-121.

[4]陳璐雯.淺析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知識經濟,2017(10):108-109.

[5]葉紅霞,苗金秋.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J].特區經濟,2017(02):120-121.

篇(2)

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是保證企業資金流動、控制工程項目資金預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預防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制度安排。不過從一些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財務會計核算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優化。

一、現階段建筑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不足

(一)財務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做得不夠深入

不少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基礎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具體來說,財務數據更新滯后、資料整理緩慢、核算方法落后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財務會計核算的準確性,也降低了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

(二)財務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不高

建筑施工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真實、準確、有效的財務信息,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基礎。財務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直接影響核算效果的發揮。如果相關的財務信息存在較大的誤差,甚至建筑施工企業內部一些機構,為了保護本部門的利益,而對某些財務數據進行修改,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實際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三)財務會計核算制度不完善

建筑施工企業的主要業務在于工程項目的承包、承建,這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而對于財務會計核算制度方面的建設,很多企業沒有投入應有的資源。這就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制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其公開性、透明性和公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這就影響了實際財務會計核算的效果。

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優化的具體措施分析

(一)設計科學完善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要重新設計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對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框架制度進行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核算程序,注重實質效果。財務會計核算體系,是實現財務會計核算優化工作的制度保證,對整體的會計核算工作,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從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入手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其進行重新設計,提高會計核算體系的科學性。

(二)健全各項會計核算機制與制度

建筑施工企業,在會計核算機制制度建設方面,要加大力度。在深入調研,認真分析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重新設計會計核算的重點程序。從制度和程序層面,優化和提升會計核算工作。具體來說,應該從風險機制、信息機制、內控制度等方面做起。具體來說,風險機制,要更加注重對日常財務會計核算的動態檢測,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信息機制,要提高財務會計核算的信息質量水平,從相關信息的資料收集,到信息分類篩選,要形成高標準的信息控制機制。內控制度,在建筑企業內部,要按照相關的準則要求,建立符合現代企業運行的內控機制,降低各部門、各環節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概率,優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建筑企業施工作業的經濟效益。

(三)加大財務會計核算的監督力度

建筑施工企業在會計核算優化方面,比較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大監督審核的力度。一些在外地施工的項目,其會計核算的監督更為重要。企業財務內部應該抽調相應的人員,到項目的施工現場,進行清查核算,認真監督會計核算的每一個過程,對其數據、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會計核算監督工作,是優化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基礎措施,在未來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改革方面,應該不斷得到強化。

(四)提高財務會計核算人員的素質

會計核算工作的落實,最終還是要具體的會計工作人員去執行。可以說,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技能,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加大對一線會計核算人員技能的培訓,拓展專業知識,豐富一線會計核算工作人員的實戰經驗,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要培養施工企業會計核算人員更加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復雜萬變的商務環境中,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有創新維思維、有遠見、有決斷力的CFO,他們溝通技巧、創新視角、解決問題能力、業務洞察力、風險管理能力都要快速提升,才能帶領團隊一起體味多維思維的樂趣。運用多維思維的財務楷模,不能僵化財務會計管理人員,而要在多重迷局中,善于運用戰略眼光剝繭抽絲、發現問題;運用談判技巧和多種溝通能力,善于平衡各方面利益,持續勤練內功,鞏固自身和企業內控的根基。總之建筑施工企業,要切實從人才素質的提高方面下功夫,真正發揮人才在會計核算優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結束語

建筑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只有在資金操作和財務會計核算上不斷采取合理的優化措施,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建筑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應當根據財務會計核算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及時采用先進的會計核算技術并對企業財務會計人才進行培訓,對企業的財務會計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新,更好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綜合實力的改善,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方衛士.建筑企業集團BT項目會計核算研究――以福建大農景觀建設有限公司為例[J].商業經濟.2014

篇(3)

一、 財務會計目標發展歷程及基本內涵

1969年美國財務會計學會發表的《基本財務會計理論說明書》,將財務會計定義為一個信息系統。既然是信息系統,那就一定有目標。1940年,佩頓和利特爾頓合著的《公司財務會計準則緒論》這樣定義財務會計目標:提供關于某一企業的財務數據,加以匯集整理,以滿足管理當局、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要求。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第一號概念公告的財務會計目標是:為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債務人及其使用者提供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英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對財務會計目標的定義為:像廣泛的使用者提供關于一個企業財務狀況、業績和財務適應性的信息,以及評價管理當局的受托責任和制定經濟決策的效果。國際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目標:為更廣泛的報告使用者提供經濟決策所需的企業經營狀況和業績及財務狀況變動等方面的信息。上述財務會計的目標主要是“決策有用學派”的觀點,同時也兼顧“受托責任學派”的觀點。美國的財務會計目標主要強調對投資人、債權人(包括潛在的投資人和債權人)決策有用的信息,英國的財務會計目標則兼顧了受托責任,國際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目標,基本上和美國的一致。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的財務會計目標基本一致,相差不大。原因在于,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是建立在具體的經濟環境之上的,經濟環境的特征必然影響甚至決定了財務會計信息的特征,包括財務會計的目標。

財務會計目標是期望財務會計達到的目的,是構建財務會計理論結構的起點,是關于財務會計系統所應達到境地的抽象范疇。它是溝通財務會計信息與財務會計環境的橋梁,是連接財務會計理論與財務會計實踐的紐帶。它是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運行所期望達到的目的或境界,研究的是要解決財務會計向哪些人服務、怎樣服務的問題。財務會計目標是隨財務會計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由于財務會計目標來源于財務會計實踐,因而能夠把外部環境與財務會計系統有機協調起來。不僅如此,財務會計目標還是財務會計研究的起點,是財務會計理論的最高層次,財務會計系統內部的一切機制都圍繞財務會計目標而發揮作用,通過優化財務會計行為來實現財務會計目標。

財務會計目標包括兩方面內容,即財務會計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財務會計的具體目標,后者涉及到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一個構建良好的財務會計目標,應當具有系統性、穩定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的特點。系統性,也即財務會計目標具有層次性,應當包括基本財務會計目標和具體財務會計目標,前者是對財務會計目標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細化,基本財務會計目標和具體財務會計目標緊密結合才能構成完整的財務會計目標體系。穩定性,也即財務會計目標應具有相對穩定性,不會經常變動。實用性,即一定時期內,此財務會計目標能夠適用于該段時期的財務會計工作具體情況和當前的財務會計環境。先進性,是財務會計目標切實為財務會計工作發揮作用的必要保證。

二、 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目標定位現狀

1. 財務會計目標應分為兩個層次:基本財務會計目標和具體財務會計目標。基本財務會計目標是財務會計研究的出發點,是財務會計系統運行的最終目的,它在財務會計目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并直接制約著具體財務會計目標,同時也體現經濟管理的客觀要求。具體財務會計目標是對基本財務會計目標的具體表達和實現,是在基本目標的指導下,從事財務會計管理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基本財務會計目標建立在財務會計一般環境假設的基礎上,運用規范方法中的演繹法推導出財務會計的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以求達到對財務會計實踐的規范,滿足社會對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需求。基本財務會計目標適用于一切歷史發展的階段,是從不同歷史環境下具體財務會計目標抽象出來的共性;具體財務會計目標則因歷史背景、時代特征不同而不同。

2.財務會計基本目標應為提供信息以滿足對財務會計信息的需求,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則是兩個具體財務會計目標。基本財務會計目標適用于一切歷史發展的階段,是從不同歷史環境下具體財務會計目標抽象出來的共性—提供信息以滿足對財務會計信息需求。受托責任觀認為提供信息是為委托人(已經的投資者)評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作出是否繼續維持委托—受托責任關系的決策;決策有用觀認為提供信息是為了滿足投資者、債權人等(包括現有的和潛在的)進行投資、信貸等決策的需要。可見,二者是有共性的,即都是提供信息以滿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二者的區別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有所不同。受托責任觀的主要信息需求者為已經的投資者—委托人;決策有用觀的信息需求者為現有和潛在的投資者。處于不同歷史時期,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可見,兩者適用不同的歷史環境,是不同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因此,它們屬于具體的財務會計目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具備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考察,則由于歷史環境的改變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批判這兩個觀點,也不能盲目地去協調二者的關系。二者不是對立的,是財務會計目標發展的兩個具體階段。由于歷史環境的延續性和繼起性特征,二者在某個歷史發展時期交替和重疊,表現為二者的融合。

三、 企業財務會計目標創新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財務會計目標系統將發生如下變化:

1. 財務會計信息需求主體的多元化。我國的資本市場尚處于發育時期,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群體與資本市場發達國家有顯著差別。在我國目前條件下,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群體可按與資本市場的關系最直觀地劃分為兩大部分,既上市公司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群體和非上市公司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群體。在這兩大群體中,還可以按照企業資本規模大小、產權結構、企業組織形式、公司治理結構、經營行業特點等細分為若干層次的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群體。這些群體對財務會計信息的要求各有其特點且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有其側重點。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我國目前條件下財務會計信息需求者多元化、多層次的財務會計信息需求。

2. 財務會計報告內容的拓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不再只是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為了滿足用戶了解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應盡可能廣泛地披露表外信息,包括企業背景信息、未來信息、知識資本信息、社會責任信息、公允價值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等。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經營決策。另外,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員工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所以還要提供公司員工受教育狀況、技術素質、業務能力、熟練程度、敬業精神等人力資源價值及公司管理者的受教育狀況、組織協調與交流能力、企業文化等組織管理方面的信息。

3. 改革財務會計報告的編排形式與內容。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突出了有形資產這個重點,隨著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傳統報表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個設想,編排報表的順序由按流動性排列改為按重要性排列,即按資產內含價值的高低排列。對于內含價值高的包括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在內的知識型資產,不僅要優先報告,而且內容要盡可能詳盡。

篇(4)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B-0068-02

近年來,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有所下降,一些學生存在基礎差、學習興趣不濃、思維惰性大、學習意志差等問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仍采取“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堅持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會表現出厭聽甚至厭學。中職企業財務會計教學應結合教學現狀,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在正確理解會計理論的基礎上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畢業后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夯實基礎。

一、建設能體現企業會計業務處理流程的綜合實訓基地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基礎條件

建設具有公司氛圍及符合財務處理流程的綜合實訓基地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前提條件。廣西紡織工業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依托學校服裝專業開展生產性實訓的有利條件,突破各專業間實訓基地功能設計單一性的思路,把服裝開展生產性實訓的基地按照小型的服裝生產企業的要求布設機構,從接受訂單、組織生產、成品出庫到貨款的收回等實行流程化和規范化,并根據企業財務核算和管理要求設置財務崗位,業務活動流程涉及的原始憑證采用教師編制的仿真單證實現。同時在日常的教學中,把課堂設在綜合實訓基地里的財務部門,教師在基地里講解財務流程,學生體驗財務業務活動,了解賬務處理流程,掌握賬務處理知識。綜合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師生提供了仿真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學生學習技能和知識更直觀且易于接受。

二、培養“雙師型”教師和開發校本教材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條件

理實一體化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而且要有相應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專業教師在開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因專業教師不同的閱歷和會計實務處理能力,他們對會計業務的處理技巧和習慣會有差異,中職學生面對不同的教師講授,如稍有差異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難以理解。因此要根據理實一體化新教學模式的需求,建立師資培訓長效機制,有計劃地派送教師去培訓及實踐,特別是到與學校長期共建的企業財務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會計實務實踐。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會計實務處理能力,還能使教師業務的處理習慣和技巧趨于一致。此外,為了使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技能融通增長,應組織教師團隊編寫與教學相適應的理實一體化教材。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會計政策和理論知識,分析學生的現狀,探索學生易于接受的授課方式,討論編寫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等。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教師的理念得到了更新,業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會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所具有的技能也更貼近會計崗位工作的實際需求。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催化劑

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課堂不應只是會計技能演練的場所,而應更具仿真性,成為會計綜合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方式和場所。理實一體化教學開展要圍繞會計的職責和作用這個中心,在真實或仿真的環境下,除要求學生進行單項技能的會計模擬訓練掌握基本的會計實踐技能外,還需要進入實戰提高階段。在實戰提高階段,教師模擬企業的情況準備好一個月的會計資料,并將授課班級的學生分小組,根據模擬企業設定的財務崗位安排學生,要求學生按照會計政策和處理方法完成各自的崗位工作。班級每個小組的學生要對其他小組展開會計檢查。在會計檢查的過程中,查出會計核算出錯的、違反會計政策或者處理方法,被檢查組會受到處罰,相反核算正確、會計政策和處理方法運用得當的小組,則會受到表彰。此外,在會計檢查過程中表現最優秀的小組也能獲得“審計能手”稱號。在仿真的環境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還使學生感受到了正確核算和遵守會計政策及靈活運用會計處理方法的重要性,把學生培養成既有會計專業技能,又具備會計職業道德的滿足社會需要的合格財務人員。

四、提高教師的課堂控制能力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保證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將理論和實踐融于一體的教學,主要是突出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學生在課堂上是動起來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度比較大,在課堂上教師又要根據學生的操作情況不斷地進行相應的理論的講解。中職學生的自控力和學習的主動性又不強,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控制力不強,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達不到預想的課堂效果。但是理實一體化教學課堂的控制,不是制止學生做什么,而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吸引學生做什么。

(一)注重分層教學,由淺入深地設計任務,重視學生成功感的獲得。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安排課堂內和第二課堂兩個層次的學習任務。在課堂內,主要滿足大部分學生學會企業財務會計最基本的知識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而第二課堂主要是拓展優秀學生的能力。可利用學生課后的時間,以學校服裝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營運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師憑借會計主管的身份整理加工好當月的原始憑證,公開向學生招聘財務部成員,每個財務部的招聘的崗位為稅務會計、總賬會計、成本會計、出納四個角色。為了保持小組間的競爭性,共招聘3個財務部的全部成員,聘用期為3個月,并簽訂好聘用合同。會計主管要求每個財務部按照提供的原始憑證和記賬資料,完成服裝基地賬務的處理,并完成當月的財務報表并上交給會計主管審核。在第二課堂里,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感興趣的事物能使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

(二)重視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在整個課程教學中,怎樣去把握和激發學生的興趣點,是教師成功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業財務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把平時收集與會計相關的各種趣聞趣事如巧妙記憶法在消費稅中的運用、與個人所得稅有關的老板發工資故事、與資產減值有關的王八的故事等穿插在其中,形成課堂上快樂的3分鐘,在學生的笑聲中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生的回答中完成理論的學習及鞏固,也在快樂中讓學生領悟到做好會計需要養成嚴謹、細致、認真的工作作風。

(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中職學生大多不擅長抽象思維,而更擅長于形象思維,因此,在企業財務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筆者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片演示、視頻播放等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直觀化,對于企業財務會計中所涉及的有關原始憑證產生的原因和式樣、原始憑證的審核要素、記賬憑證的填制要點、賬簿的登記方法、會計報表編制的注意事項等會計業務知識及處理流程,通過拍攝視頻、圖片整合和實物來展示,使教學更形象化和直觀化,同時方便學生的查詢和重復觀看,更易于知識的理解與接受。

(四)善用小組學習法。經過基礎會計的學習,學生對會計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們的知識是零碎的,不具備系統性,對于很簡單的業務問題往往也感到無從下手。小組學習,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通過小組學習,可以幫助到還沒入門的學生。在小組的共同訓練中,慢慢地引導他們進入狀態,既能避免他們因跟不上而產生的怠學、厭學,又能在工作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學習小組的組建過程中,筆者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意向、表現力和責任心,并根據學習能力的強弱進行搭配。小組的成員數一般是3人,個別組因為特殊原因會考慮4人。在分組前,筆者非常重視跟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全面了解班上學生的情況,然后做出組隊的初步方案;在真正分組前開展活動,在活動中觀察各個小組活動的完成情況,對于組合不理想的小組進行適當的調整,最后才確定每個小組的成員。學習小組的分組過程是一個選擇調整的過程,通過上述的分組步驟,盡量避免因簡單分組造成組合不當,整個小組學習欠缺主動性,甚至小組的共同學習流于形式的情況發生。

(五)重視教師心態的轉變。中職學生正處在叛逆期,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不茍言笑的老師,在他們眼里老師最好是平易近人、思想現代、多才多藝,同時又能做朋友的,這樣才能帶給他們更強的自主學習動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用實踐的口吻,從技術的的角度、嫻熟的技能去“教”或 者“講”,引導和鼓勵學生“講以致用”“練以致用”,主動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五、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拓展知識和進一步提高技能是有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保鮮劑

課余生活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又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活動,在中職學生的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中對形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培養職業道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與課堂教學共同構成完整的職業教育。同時,豐富多彩的課外的專業活動可以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不足和課堂教學內容的缺陷,有利于優化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按照授課計劃,企業財務會計是安排在第三個學期進行的,中職二年級的學生,平板、手機基本普及,為此可以建立一個學習的QQ群,在QQ群空間里設置有專業的新聞、趣事、業務處理擂臺、學生的問題答疑,等等,通過獎勵、積分、表揚等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熱情快樂地參與。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還可以養成互助互愛的精神和關注社會、關注熱點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5)

根據早期的《簿記論》(帕喬利,意大利.1494),會計的核算對象是資本,從此奠定了資本會計論的基礎。但因資本會計論至今缺乏總體框架的構建,以致當代會計研究竟脫離了資本之根系,而在會計要素的多寡取舍上爭論不休,令會計象打碎的玻璃般呈散片狀態。

本文通過構建資本性態圖(見圖1),從會計視角透析資本的性質及存在形態(即資本性態),將資本和會計要素統一在同一體內,以建立資本會計論的總體框架。

從資本的靜態看,資本是企業擁有的財產及其內含權益的價值表現:資本的外在表象是資產,資本的內在屬性是權益,包括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由于任何一項資產總是內含著所屬權益,所以,在價值表現上:資產總計= 權益(債權人權益 +所有者權益)總計。這是一個會計恒等式,反映資本在某一時點的存量,象拍攝照片一樣,是資本的靜態表現。由此可定義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并形成資產負債表。

從資本的動態看,表現為資產的經營(見圖1陰影):將資產投入生產而生產產品,將產品出售而取得收入,從而,收入-費用(成本) = 利潤。 這又構成一個會計等式,反映資本在某一時期的流量,像拍攝電影一樣,是資本的動態表現。由此可定義收入、費用(成本)、利潤三個會計要素,并形成利潤表。

通過資本性態圖的構建,首先解決了六個會計要素(據我國會計準則)的祖源問題,即它們衍生于資本、又同歸與資本(并非無根所系的散云碎片),是資本的內在屬性和外在形態。但本文的目的不止于此,更主要的在于從中發現會計現行體系中的先天不足。

總觀資本性態圖可見:在資本的靜態和動態之間缺乏真實的連接要素(圖中陰影部分是筆者增加的),即在反映資本靜態的資產負債表和反映資本動態的利潤表之間原本是一片空白地帶。這表明,現行會計報表體系,只有反映財務狀況(資本存在形態)的資產負債表和反映經營業績(資本運動結果)的利潤表,而沒有反映經營過程(資本形成過程)的報表,即只反映開頭和結尾,不反映中間過程,中間過程是一個黑箱。這是一個未被發現的會計體系的結構性缺陷!正是這一先天不足,使企業在兩權分離下,資本所屬者(所有者和債權人)不能了解資本經營過程,資本經營者可能乘機造假經營業績。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本文在資本性態圖中,將產品置于資本的靜態表象(資產)和動態結果(收入)之間(圖1陰影部分:資產 產品 收入)。從理論上講,由處于中間的產品連接恰好構成資本形成過程,因其符合馬克思提出的資本形成的一般公式,即貨幣――商品――貨幣 。根據資本的一般公式,資本最初表現為貨幣,貨幣雇傭了勞動力才轉化為資本,因為勞動力能夠創造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商品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其勞動過程是勞動力、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相結合的過程,這一過程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而價值形成過程是抽象人類勞動同勞動對象相結合而凝結成價值的過程,這一過程形成商品的價值。由此,商品的價值包括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內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在同一過程中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繼而,商品只有銷售之后換回貨幣才能實現價值,即把其中作為具體勞動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將作為抽象勞動創造出的新價值用于補償勞動力的價值,若剛好相等,這個過程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若高于勞動力的價值,就是價值增值過程,即剩余價值生產過程。可見,資本形成過程就是價值和剩余價值生產過程,馬克思將二者統一為同一過程。這種資本與價值的必然聯系過程,理應是財務會計反映的中心內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現行財務會計體系,在資本性態圖中“資產 產品”階段實際上是不能實現的。因為在資產負債表中,勞動力價值未被確認為資產,資產只是由一系列實物及權利組成。由于關鍵生產要素――勞動力的缺位,無論固定資產、流動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單憑這些“死”的資產是不能進行生產的,因而也就不能產出產品。顯然,這是現行財務會計又一個隱藏的邏輯性缺陷。

現行財務會計在核算與反映中掩蓋了勞動力創造價值的問題,從資產負債表直接到利潤表,反映的是資本自生資本(甚至“會計要素論”連資本都未提及 ),沒有勞動力創造價值的中間過程。個中原因是否存在“階級”問題不敢妄斷,但至少在馬克思揭示出資本雇傭勞動力(不只是雇傭勞動)、勞動力創造剩余價值至今,人力資源會計仍在會計之外徘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十分明顯,在資本性態圖中,資產必須包括人力資源,才構成完整的勞動三要素:勞動工具(固定資產)、勞動力、勞動對象(原材料),三者結合才能生產產品。這既符合馬克思勞動力價值論,也符合亙古以來社會生產實際。

綜上所述,通過構建資本性態圖發現企業財務會計的缺失――缺乏反映資本形成過程的報表,又通過分析資本形成過程而尋找到人力資源會計本應有的邏輯位置。因此,筆者認為,完整的資本會計論框架的構建,有賴于增加反映資本形成過程的會計報表,以使資本運動首尾連接,實現真正的全過程的財務公開,而為此,則必須首先將人力資源會計歸位。

二、彌補財務會計缺失

(一)人力資源在會計中的邏輯位置

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力價值理論,勞動力是特殊商品。勞動力是指存在于人體中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同任何其它商品一樣,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因素: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這種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的使用價值體現在勞動力的消費過程,它同時也是商品的價值和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

勞動力作為特殊商品,首先應將其價值確認為資產。根據資產是企業擁有的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的定義,勞動力是比現有資產負債表上的任何一項資產都更能帶給企業經濟利益的資源:一是資產負債表上的物質資產,如果沒有勞動力的操作或將勞動加于其上,就不能進入生產過程,不能產出產品,不能新創造出價值;二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是這個商品獨特的使用價值,即它是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價值的源泉。” 勞動力是唯一能給企業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的資源。

同時,根據每項資產內含所屬權的原理,應辨識勞動力資產的所屬權益:勞動力的所有權屬于勞動者本人。因為勞動力變成商品的前提之一,是勞動力的所有者必須具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賣出自己的勞動能力,而不是賣出自身;同時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必須有一定的時間限度,如以一年、一月、一周為單位計算,不能一次賣完,否則,等于賣身為奴,而不是賣出勞動力。因而,勞動者只是轉讓勞動力的使用權給企業,所以,勞動力資產的屬性應是負債,是企業對勞動者,無論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的負債。

因此,根據復式記賬原理,在確認勞動力資產的同時,應增加一項負債。應設置“人力資源”科目進行核算:根據勞動合同,按年計算勞動力的價值總額,每年初:借:人力資源;貸:應付工資(薪金)。“人力資源”科目余額應在資產負債表上流動資產項下單獨反映。

在年中,每月末,按勞動用工崗位分配勞動力價值,即按各崗位人數實際出工應計工資和薪金額:借:生產成本(生產工人工資)、制造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管理費用(廠部管理人員工資)、銷售費用(銷售人員工資);貸:人力資源。同時,發放工資、薪金時,借:應付工資(薪金);貸:銀行存款。在年末,如果企業正常開工,如果工人、雇員正常出工,“人力資源”和“應付工資(薪金)”科目應無余額。若有余額,則表明工廠開工不足或欠發工資,或工人出勤不足,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結轉。

將勞動力確認為資產,便于使資本所屬者了解企業資本雇傭勞動的實際情況,便于社會勞動就業的統計等,當然,本文目的是從會計邏輯角度,使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各項目的組合能完整構成生產要素,使生產得以進行。將會計的核算和反映過程與實際的生產過程取得一致,這理應是會計的邏輯。

篇(6)

二、施工企業“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基本內容

營改增稅收政策在施工企業全面實施之后,就將用稅率為11%的增值稅來代替過去稅率為3%的營業稅。主要區別在于:營改增稅收政策改革之前,施工企業的營業稅征稅依據為施工企業提供勞務的全部收入;而營改增稅收政策改革之后,施工企業的增值稅征稅依據為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是通過施工企業在市場上購買材料、設備等獲得的增值稅發票金額來予以確定,而銷項稅額則是由施工企業向業主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予以確認。

三、“營改增”帶給施工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變化

1.兩種稅的含義不同增值稅和營業稅雖然都屬于流轉稅,但是對于施工企業的意義卻各不相同,增值稅屬于國家所收取的款項,計稅依據是增值額;而營業稅則屬于一種納稅單位的費用,計稅依據為營業額。

2.納稅主體身份及計稅方式的變化(1)在過去的營業稅體制下,無論納稅人的規模大小,應納稅額通過“稅率3%”乘以“營業額”即可得出。(2)在實行“營改增”稅收政策之后,納稅人應該要首先予以納稅資格的認定。第一,資格認定標準。實行“營改增”稅收政策之后,國家稅務部門基于納稅人的規模大小來分為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的納稅人,以及高于500萬元人民幣的其他個人;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高于500萬元人民幣的納稅人;不經常提供應稅服務的個體工商戶、企業,以及非企業性單位均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納稅人不能轉為小規模納稅人,而小規模納稅人若所提供的稅務資料準確、會計核算健全,那么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第二,計稅方式。小規模納稅人:計稅方式采用簡易計稅方法,應納稅額不得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應納稅額為增值稅征收率和銷售額一同計算出來的增值稅額。一般納稅人:計稅方式采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應納稅額為當期進項稅額被當期銷項稅額抵扣之后所剩余下來的余額。

3.稅率的變化在過去的營業稅體制下,無論納稅人的規模大小,應納稅率均為“稅率3%”。而在實行“營改增”稅收政策之后,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稅率為“稅率3%”,而一般納稅人的應納稅率為“稅率11%”。

4.收入和稅負確認的變化本文舉例說明收入和稅負確認的變化,合同總價款設定為9990萬元人民幣。在過去的營業稅體制下,營業稅=9990萬元×3%=299.7萬元。再加上3%教育費、7%城建稅共計29.97萬元,那么實際稅負率為3.3%,本項稅負為329.67萬元。而在實行“營改增”稅收政策之后,首先要進行價稅分離,分兩種情況:(1)若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那么9990萬元除以(1+3%),可得出確認收入為9699萬元,那么增值稅額=9699×3%=290.97萬元,再加上3%教育費、7%城建稅共計29.097萬元,那么合計本項稅負為320.067萬元,實際稅負率為3,204%。(2)若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那么9990萬元除以(1+11%),可得出確認收入為9000萬元,那么增值銷項稅額=9000×11%=990萬元,而實際稅負率則由納稅人所擁有的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來決定。經過相應計算,營業稅及附加稅負=增值稅及附加的實際稅負,只有在“6.91%×合同額=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情況下才可成立;若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小于“6.91%×合同額”,那么營業稅及附加稅負>增值稅及附加的實際稅負;若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大于“6.91%×合同額”,那么營業稅及附加稅負<增值稅及附加的實際稅負。

5.涉稅申報所需設備有重大變化營業稅申報是不會特殊要求軟件設備及硬件設備,但是若申報增值稅,那么一般納稅人在具有通用的掃描儀、打印機、計算機等設備之外,還需要有專用設備,包括報稅盤、金稅卡、讀卡器金稅盤、IC卡等。按國家財稅機關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使用專用發票。

篇(7)

實習作業的練習或考核,有利于教學的反饋。它有利于教師全面地獲取教學的綜合反饋信息。通過實習作業的批閱,教師可以考察全體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加強期末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實戰性實習作業的練習和實訓可以增強教學的實戰性。實習作業的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會計核算工作的實際能力,穩固形成實際會計技能。通過實習作業能夠使理論與實際密切聯系,使學生學以致用。

(三)教育性

實習作業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職業道德。實習作業的操作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正面疏導,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國家的財會政策,更好地體會會計準則,有利于培養他們自覺遵守會計核算程序的習慣,樹立遵守會計原則,遵守會計制度的觀念意識。布置實習作業前,教師要講明要求,如及時記賬,核算認真準確,有嚴謹作風,養成試算習慣,遵守會計準則等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引導學生按照會計人員的工作規范要求認真對待實習作業。

二、實習材料的設計

全面性是設計選擇實習作業的基本要求。全面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同期性

實習作業的設置要體現一個完整的會計期間,經濟業務為發生在同一個會計期間的業務。

(二)完整性

模擬的經濟業務要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活動。即按供、產、銷設置相應的經濟業務。

(三)多維性

要指導學生按照正常的會計程序操作一個會計小(或大)循環的全過程。即根據原始憑證(或業務題)編制記賬憑證(或會計分錄);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或丁字賬);根據賬簿資料編制試算平衡表和基本的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同時還要考查學生的成本計算等能力。

(四)序時性

要按每月的時間先后順序合理設計經濟業務。

三、實習作業的實施

(一)差異性

因材施教是大作業的一個原則。實施實習作業的指導思想是區別對待,循序漸進,量力出發。從學科和年級上設計大作業的指導思想是區別對待,循序漸進,量力出發。從學科看,《基礎會計》學科或在低年級可設計簡單的經濟業務,《財務會計》或在高年級可相應提高經濟業務的復雜性,也可以同時布置由淺入深的多個大作業。針對高職班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可以使用彈性實習作業。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完成一般的基本業務作業,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完成復雜的業務作業。實習作業可以分工負責,重要的角色由學習優秀的學生承擔。如學習優秀的學生充當主管會計角色,其他學生觀摩其工作。在具體的實訓過程當中,小組長記總賬的同時,輔導本組同學填好憑證和做好記賬工作。這樣,同學之間可以互相配合,相互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實習作業的質量。

篇(8)

推動財務會計發展的兩大動力表現為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變化。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已進入了一種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和以知識驅動為基本特征的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知識經濟。知識經濟與以往經濟的最大不同在于: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不再直接取決于資源、資本、硬件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是直接有賴于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它強調人力資源開發,尤其是人力資源創造力的開發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的價值;同時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

為了更好地與經濟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企業的財務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企業的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化;物價變動與以往相比更加頻繁和激烈;行業的競爭加劇;互聯網在財務會計中廣泛應用;金融衍生工具飛速發展,且由于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作用,由此可能帶來暴利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人們高度關注衍生工具的報告問題;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也日益成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

現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體系已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目前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遵循著特定的會計準則,采用規范、通用的格式進行編制,具有綜合性、規范性等優點,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因滯后于環境的變化而顯示出了它的缺陷與不足。本文通過對新環境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從發展的眼光,就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做進一步的推測。

企業財務報告體系的演進

企業財務會計報表的發展經歷100多年來的演革,這也是一個對會計本質逐步認識的過程。在早期,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分別以某使用者或集團作為唯一使用者,滿足其要求。它們不要求財務報表去遵循所謂“公認”的、但定義卻含糊的會計原則,而且通常并不期待會計師正確地計價資產和計量收益。在資產負債表是唯一報表的情況下,會計報表不是經常提示資產和權益各項目的記錄,而是對它們進行現行價值的反映。早期會計的本質可以說是資產的計價過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張主要報表——損益表,會計重心由資產計價轉移至利潤計量,那里的會計本質可以說是費用與收入的配比過程。不久,又出現第三張報表——現金流量表。這樣早期會計分類賬發展到今天現代企業的財務報告體系,它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基本報表,以及其他特殊財務報表和附注說明資料等。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現狀

綜觀世界各國的財務報表,主要有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的總額、構成、流動性、權益的總額、構成、比率等。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確定的利潤額及其構成。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包括現金等價物)的流入額、流出額、流入流出凈額以及現金流量的構成,現金流量表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權責發生制反映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不足。進入財務報表的會計信息時,都經過嚴格的會計確認和計量程序,具有很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從當前會計環境來看,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是會計主體對外提供的綜合反映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報告文件。目前企業財務報告,按傳統分類,可分為財務會計報告和管理會計報告。前者是企業對外部提供的、按會計準則強調指出的通用財務報告;后者是為企業內部管理層使用的,不受公認會計原則制約、不具有法律責任的非正式財務報告。此外,還有稅務會計報告,它包括按準則規定編制的外部報告,如增值稅報告、所得稅報告等,以及不受公認會計原則制約的內部報告,如稅收籌劃報告。

現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

會計的發展與企業的財務環境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科技推動了國際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則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由于一些資產負債表外業務和表外項目不斷增加,人們紛紛指出,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會計信息了,現有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越來越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復雜,企業組織形式及其在社會和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不斷發生變化,除了直接投資者、債權人外,企業內外還出現了大量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門、顧客、合作伙伴、社會部門等。企業財務環境的變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告提出了與傳統工業經濟條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同時,傳統工業經濟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財務信息,而在知識經濟下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定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定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歷史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信息的質量上要強調信息的相關性、一致性與及時性。

(二)無法滿足信息的時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點就在于時效性,及時有效的信息能為商家帶來滾滾利潤,而延遲滯后的信息則可能導致商家喪失商機。現行財務報告的披露無法達到會計信息質量的及時性,披露的周期、時限過長,如企業的年度財務報告要求在年度末4個月內報出,而中期財務報告要求在中期結束后兩個月內報出。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篇(9)

一、工業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一)交叉模式

工業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模式多種多樣,相關人員在進行成本管理時,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目標成本管理模式進行科學的制定并不斷完善[1]。工業企業的發展不能放任不管,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對企業的生產進行管理,將管理理念融合到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特別是發揮出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作用。所以,在對會計目標成本進行管理時,一定要考慮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工業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模式中,有一種模式是交叉模式,這種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造成企業管理體制互相干擾。使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處于無序的狀態,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分散模式

分散模式是工業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模式之一,很多企業都采用了這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責任企業掌管著財務人員和財務的相關事務,因此,在對企業的財務進行核算時,會從責任企業的角度出發,沒有從整體的經濟利益著手。例如,在核算企業的成本時,亂攤成本的現象十分嚴重。在核算企業的利潤時,虛報成本、少報成本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此外,當企業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進行處理,造成工業企業中,成本管理問題不斷。所以,分散模式在運用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三)統一模式

統一模式是對財務會計的相關人員和事務進行統一管理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有很多優點[2]。因此,能夠實現工業企業財務會計目標的有效管理。在這種模式下,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大大提高,真實性也得到了增強,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地進行財務監督。這種模式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而且有利于要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進而發揮出成本管理的真正作用。

二、如何提升工業企業財務會計成本目標管理的有效性

(一)對管理理念進行創新

近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在這個背景下,工業企業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必須從財務會計目標成本入手,加大成本管理的力度[3]。要發揮出財務會計成本目標管理的最大作用,對管理理念進行創新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的相關人員要系統地分析企業的投入量和產出量,在對目標成本進行管理時,要以價格為導向。在吸引顧客方面,企業要組建專業的團隊,對產品進行設計,對產品的流程進行安排。從產品的研發開始,到產品投放到市場中,都離不開目標成本的管理。為了保證目標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在制定目標管理辦法時,一定要保證其具有較強的約束性,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交流,運用業績指標監督目標成本的管理工作。運用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促使企業加強項目的管理。總之,對管理理念進行創新,能夠將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二)對控制過程進行科學管理

其一,事前控制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指,在產品生產之前,需要對影響產品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對相關的生產活動進行計劃、審查和監管。比如,對人力,材料等方面的成本進行管理。其二,事中控制時期。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成本時,相關人員要做好成本的記錄與整理的工作,及時向相關負責人反應成本的偏差,以便采取措施,糾正生產中的錯誤,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達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其三,事后控制時期。在成本產生之后,相關人員要對成本的差異進行系統分析,查清楚產生差異的原因,明確責任,對單位的業績進行評估,這為下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礎。此外,除了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還要對時間成本進行管理。時間成本的管理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加快產品生產和銷售的速度,減少產品循環的時間。企業只有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才能有效地對經濟活動進行管理。

(三)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工業企業要發揮出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的最大效果,不僅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還要有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依托,所以,首先,工業企業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其次,運用技術手段搭建管理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企業的信息能夠共享,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目標成本的最新情況,并進行有效的預測,提高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科學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工業企業的大力支持。在當前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工業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成本的管理。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要對成本管理的理念進行創新,對生產過程進行科學的控制,從而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高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1.網絡經濟和企業財務會計內涵分析

面對新的發展環境,網絡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綜合運用,從而產生的新經濟的現象。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過程中,在經濟的發展進步層面都和網絡技術的應用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對相關的數據信息得以方便的提取,也能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工作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在網絡經濟的環境下,企業的會計發展中的經濟環境也有著很大程度的變化,也對促使企業的財務會計發生很大的變革。

2.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的特征體現分析

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是比較關鍵的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能進行準確的反映,也比較有利于企業領導層決策的準確性。在網絡經濟的發展環境下,對企業財務會計的工作方面也有著新的特征體現,主要就是在財會信息的開放性特征比較突出。這就和網絡的開放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網絡經濟的發展環境下,企業財務會計的工作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也愈來愈重要。企業通過網絡信息系統的完善建立,就能將財會工作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網絡的開放性的特征下,能夠對財務會計工作的公開透明度得以有效呈現。

另外,網絡經濟的環境下,企業在財務會計的工作過程中,對會計信息的共享特征也比較鮮明。在傳統的企業進行開展財務會計工作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出各自為政的現狀,這就不利于財務會計工作的高效實施,在信息的通暢性方面也會受到諸多的限制。但是網絡經濟的環境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就能對網絡技術加以應用,對會計信息的傳輸效率以及共享的目標,都能夠得以有效的實現。

二、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和發展的問題分析

1.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分析

網絡經濟發展環境下,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影響主要表現的消極以及積極的層面。從網絡經濟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產生的消極影響層面來看,主要就是在網絡發展環境下,各個企業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也愈來愈普遍化,網絡自身的開放性特征,就會使得在具體的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比較容易帶來網絡安全性問題。例如財務會計被篡改以及信息的丟失等安全問題。這就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財務會計的實際工作中,對網絡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對會計信息實施整合以及相應的數據調整。而在具體的信息數據傳遞中,在信息的使用次數比較多的情況下,就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對財會信息準確度就會帶來相應的影響。

而在網絡經濟的環境下,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積極影響方面也比較突出。主要就是能夠在網絡技術的應用下對企業資金運作,實現系統化的核算以及監督等管理活動。這就能夠將財務會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企業的財務會計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就能將財務會計通過報表的形式進行呈現,這就對會計的模式起到了優化作用,在財會信息的傳遞流通和共享方面見就比較突出,在工作效率層面的提升就必然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在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這就能在人工成本方面和工作人員的壓力上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2.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發展的問題分析

網絡經濟下的企業財務會計發展過程中,還有諸多的問題存在,這些問題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就產生了很大的阻礙。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相關的法律體系建設還沒有完善化,對于網絡經濟下的財務會計的相關法律還沒健全。在對財務會計的軟件審批的規范化以及統一化管理層面缺少相關法律制度的規范,對市場上的軟件質量就很難得以有效保障。在財務會計的軟件保護層面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自主產權的保護層面缺少法律依據。這些問題的存在就會造成網絡經濟下的財務會計的建設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

網絡經濟環境下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存在很大的問題。在網絡這一開放性的環境下,這就為財務會計的信息質量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在財會信息的質量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很難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對企業的資金風險方面的管理能力就相對比較薄弱。還有就是原始憑證的電子化,在進行對其確認過程中也會存在相應的問題。

再者,網絡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方面沒有得到規范性。由于網絡經濟會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在范圍上會進一步擴大化,所以對會計活動的規范程度就會比較嚴格。但是在各個國家這一方面的標準還沒有得到統一化。再有就是在網絡經濟下的財務報告的呈報模式相對比較單一化,以及在披露的內容也比較單調,在信息的規范性上不是很強,安全性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在財務內部控制的力度上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另外,網絡經濟的發展環境下,企業財務會計的信息安全方面面臨著諸多的威脅。如網絡系統自身的缺陷以及病毒和黑客的入侵等,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帶來了威脅。對于這些層面的發展問題就要能得以充分重視,并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三、網絡經濟對企業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和發展策略

1.網絡經濟對企業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分析

網絡經濟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對會計的基本前提的沖擊方面就比較突出。主要是對會計主體的基本前提產生的沖擊,由于網絡公司作為是會計的主體,其自身就有著可變性,所以在對會計主體進行認定過程中就會存在著相應的困難。而在對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沖擊方面也比較鮮明,以及在對會計分期基本前提的沖擊方面,對貨幣計量基本前提的沖擊方面也比較大。

再者,網絡經濟對企業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還體現在會計目標方面。網絡經濟的環境下報告企業和會計信息使用者能在網絡技術下進行溝通,這樣在會計目標方面就會發生變化。除此之外,對會計的要素方面也會產生沖擊,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對會計信息質量方面會有著比較高的要求,而在這一基礎上對會計要素實施深層次劃分就會成為趨勢,這樣就能夠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得到更為準確的反映。

另外,網絡經濟的發展環境下,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實務層面也會產生相應的沖擊,在這一方面主要就是對歷史成本的原則產生的沖擊。以及對權責發生制產生的沖擊,對會計職能以及財務報告等產生的沖擊。這些方面都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對其加以詳細的分析,并面對這一沖擊的局面,找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財務會計的良好發展。

2.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發展的優化策略

為能夠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能充分的注重策略的有效實施,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促進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良好發展。筆者結合實際,對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會計的發展策略進行了探究,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就能有助于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發展。

第一,網絡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發展,就要注重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的強化。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要能充分注重對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建立,這也是對財會工作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必須要在這一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將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能得到完善化,并保障網絡系統的安全應用。將防火墻技術以及身份驗證技術等,在財務會計工作當中得以科學化的應用,對財務會計的信息安全性要能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網絡經濟下的財務會計法律體系的建立要完善呈現。通過法律制度的保障,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網絡信息化工作實施提供保障基礎,將電子商務的法規以及支付和核算行為等方面,都要在法律的框架規范性加以實施。在這一方面,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法律加以完善制定,對企業網上財會信息披露的責任義務等進行明確化。通過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立,為企業的財務會計網絡化工作創建良好的環境。

第三,網絡經濟環境下企業的內部也要加強各方面的建設。要能對財務會計工作的監控以及操作的工作進行科學化實施,網絡環境下的財務會計工作有著諸多的安全風險,這就需要在監控的工作上進行加強,對各個相關的部門和崗位人員的監控要加強,促使其工作的規范性。只有在內部控制方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發展。

第四,也要能注重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的完善建立等。將審計監督的工作得以完善和強化,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審計監督是對財會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比較有效的手段。通過審計監督的科學化實施,就能夠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帶倆的損失得以降低。在具體的工作實施上,就要要求相關的部門對財會監督和監察的工作進行強化,要在責任上得以明確化,將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加以提升等。這些方面的工作就能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上一篇: 財務借貸記賬法 下一篇: 家庭勞動教育案例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欧美国产一级毛卡片免费 | 一区二区日韩动漫AV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伊人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