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25: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實體經濟發展現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民間金融是一把“雙刃劍”。合法的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形成互補,為緩解社會信貸資金需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起到了積極作用。非法的民間金融擾亂了正規金融市場,引發社會糾紛,影響社會穩定,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積極發揮民間金融的正面影響,規避其負面作用,對推動荊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根據對荊門市民間金融現狀的調查分析,深入了解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推動荊門市民間金融發展的具體對策建議,以期為荊門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并對其他地區民間金融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經驗。
一、荊門市民間金融發展現狀
為深入了解荊門市民間金融發展現狀,筆者選取湖北省荊門市的部分企業與家庭為調查對象,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其中企業40份,家庭80份;回收有效問卷113份,其中企業40份,家庭73份。調查對象基本特征如表1。
由表1可知,接受調查的40家企業有如下特征:在企業的類型分布上,私營企業有31家,占77.5%;股份合作企業有9家,占22.5%。在行業類型分布上,被調查的企業中第一產業有3家,占7.5%;第二產業有18家,占45%;第三產業有19家,占47.5%。在企業規模上,由于進行民間融資的大多為中小企業,所以主要選取了中小企業進行調研,在接受調查的40家企業中1000萬以上的企業12家,占30%;營業額在500-999萬的企業17家,占42.5%;營業額在100-499萬的企業6家,占15%;營業額100萬以下規模企業5家,占12.5%。
接受調查的73戶家庭具有如下特征:在家庭城鄉結構上,城鎮居民44戶,占60.3%;鄉村居民29戶,占39.7%。在家庭類別上,個體工商戶14戶,占19.2%;私營業主38戶,占52.1%;農戶21戶,占28.7%。
(一)民間金融的融資形式
截止2014年末,40個樣本企業共融資3658.36萬元。其中,高息借貸1792.25萬元,占融資總額的49%;高息集資954萬元,占26.1;有價證券或票據融資341.84萬元,占9.3%;典當融資105.34萬元,占2.9%;互助借貸273.59萬元,占7.5%;其他形式191.17,占5.2%。
73戶樣本家庭中,32戶曾借入民間融資,占43.8%,共借入資金541.3萬元。其中,選擇高息借貸19戶,占59.4%;典當融資2戶,占6.3%;互助借貸11戶,占34.3%。
(二)民間金融的融資行業分布
由表3可知,樣本企業民間金融行業分布不均衡,第一產業融資金額257.21萬元,占7%;第二產業融資金額1913.44萬元,占52.3%;第三產業融資金額1487.71萬元,占40.7%。可見。第二、三產業融資金額占民間融資總金額的90%以上。
(三)民間金融的資金用途
由表4可知,40家樣本企業民間融入的資金主要用作流動資金,占融資總額的61.2%,用于擴大再生產的占13.6%,用于購買固定資產的占20.5%,用于其他的占4.7%。
由表5可知,73戶樣本家庭民間融入的資金主要用于商業投入、房地產投資、生活急需和農業生產。
(四)民間金融的還款期限
根據表6可知,樣本企業、家庭民間金融的還款期限大多在12月以內,多為短期的資金融通。樣本企業民間金融的還款期限中,1月以內的占17.5%,1-3月占22.5%,3-6月占12.5%,6-12月占20%,12月以上占12.5%,無固定期限的占15%。在樣本家庭民間金融的還款期限中,1月以內的占6.8%,1-3月占16.4%,3-6月占24.7%,6-12月占16.4%,12月以上占15.1%,無固定期限的占20.5%。
(五)民間金融融資利率
相比銀行借貸,民間金融的借貸手續較為簡單,大多依靠借出人與借用人的信用關系,融資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銀行貸款利率。樣本企業的融資利率大多在5%以上。家庭融資方面,由于親緣、地緣關系,還存在部分無息借貸。樣本企業與家庭的具體融資利率見表7。
(六)民間金融融資交易方式
民間金融的借貸手續較為簡單,大多依靠借出人與借用人的信用關系。樣本企業中,口頭約定、打借條占47.5%,簽訂合同的占32.5%,抵押、擔保占15%,其他占5%。樣本家庭中,口頭約定、打借條占84.9%,簽訂合同的占8.2%,抵押占2.8%,其他占4.1%。
本文利用對荊門市40家企業和73戶家庭的問卷調研數據,深入分析荊門市民間金融現狀,得出如下結論:
(1)民間金融融資形式較集中。樣本企業與家庭的融資形式主要為高息借貸,占到民間融資近一半。企業民間融資以高息集資為輔,家庭民間融資以互助借貸為輔。
(2)民間金融融資行業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二、三產業,第一產業所占比重較小。這可能是由于第二三產業對民間金融的資金需求度更大。
(3)樣本企業與家庭的民間融資用途不一。40家樣本企業民間融資的資金主要用作流動資金、擴大再生產和購買固定資產;73戶樣本家庭民間融資的資金主要用于商業投入、房地產投資、生活急需和農業生產。
(4)樣本企業、家庭民間金融的還款期限大多在一年以內,多為短期的資金融通。
(5)民間金融的借貸手續較為方便快捷,大多依靠借出人與借用人的信用關系,效率相對較高,融資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銀行貸款利率。樣本企業的融資利率大多在5%以上。家庭融資方面,由于親緣、地緣關系,還存在部分無息借貸。
(6)民間金融融資交易方式較為方便簡潔,企業主要以打借條和簽訂合同為主;家庭多以打借條為主,由于地緣、親緣的關系,部分家庭借貸還以口頭約定的方式進行。
二、荊門市民間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缺失,風險凸顯
民間金融缺乏規范、全面的法律制度,使得民間金融活動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易產生經濟和法律糾紛。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法律對民間金融活動進行規范,使得監管部門在監管過程中難以拿捏,導致風險的產生。一方面借貸雙方的借貸行為多為雙方自發商量的結果,大多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僅憑一張借條作為憑證,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的保護,一旦借貸人出現跑路或死亡等情況,借出人就會面臨資金受損的風險。比如,荊門某房產項目負責人通過民間融資,借款10.08億元,后因法人代表去世,導致還建戶、購房戶和集資戶因蒙受巨大損失而集體上訪。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規范的制度,民間金融活動與不合法的民間集資活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加之監管的缺失,民間融資活動容易轉化為非法集資活動,給借出人帶來巨大的風險。2014年底,荊門市共接到涉及民間借貸糾紛的報警案件8起,涉案金額10多億元,涉及人員1000多人。市內某擔保公司負責人以個人名義,擔保公司作擔保,以高息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對象融資、非法吸收個人存款3.6億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二)隱蔽性強,監管缺位
民間金融活動大多為民間私下的交易行為,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加大了民間金融監管部門的工作難度。一般情況下,民間金融發生的時候,監管部門往往沒有察覺,無法監管。而當民間金融糾紛產生之后,監管部門才會將其定為非法金融活動,這種事后監管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難以達到真正的監管目標。民間金融監管缺位現象嚴重。一是存在多頭監管,荊門市民間融資的四類主要平臺,分別由三個不同部門進行監管,監管部門分散,責任不明,加上缺少信息共享,未能實現齊抓共管局面。二是監管專業化水平低,缺少專業的民間金融監管人才。比如按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日常業務監管由地方工商部門負責,但工商部門既缺少懂金融業務的人才,也沒有監管金融業務的經驗,不利于小額貸款公司信貸風險的防范和穩健經營。
(三)利息率高,成本高企
民間融資大多依靠借出人與借用人的信用關系,借貸手續簡便、時間成本低、服務靈活,融資利率水平偏高。荊門市民間融資月利率一般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4-5%,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融資企業的成本負擔。貸款利率長期高企,極易造成貸款企業難以承受而陷入債務泥潭,以破產告終,客觀上也加劇了的民間融資平臺的經營風險。
三、荊門民間金融的發展對策
促進荊門市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應當采取疏堵結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強對民間資本的正確引導,促進民間資本合理有序地流入實體經濟領域,使其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非法民間金融的打擊力度和進一步防控風險。。
(一)加強民間金融法律制度建設
與民間金融的快速發展相比,民間金融法律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導致民間金融風險凸顯。因此,國家應加強民間金融法律制度建設,確立民間金融的合法地位,讓其從“灰色地帶”走向光明,同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借貸雙方的合法利益。結合國際經驗,立足我國國情,應及時出臺一部《民間金融法》,明確規定相關條款:一是明確民間金融平臺的準入標準、利率管理、資金來源與用途等;二是推行標準合同,為民間金融借貸雙方提供相對統一的合同,促進民間金融活動的規范化;三是建立風險防范制度,參照正規金融機構,依據各民間金融平臺自身特點,規定各平臺最低資本金等標準,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四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對民間金融借貸雙方的合同、資格、風險等信息進行及時、準確的披露;五是明確監管主體,確定各監管部門職責,避免職能的交叉與重疊;六是建立危機處理制度,規定危機處理程序、責任等,對非法民間金融活動及時加以處置。
(二)健全民間金融監管體制
1. 實施差別化監管政策
根據不同民間金融平臺的特點,采取不同的監管手段,實施差別化的監管政策。對于非法的民間金融組織,如非法集資,要從嚴懲罰,堅決予以取締,通過司法途徑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對于操作規范、合法運營的民間金融組織,可以進行相應的獎勵,實施一定的優惠政策。
2. 提高監管人員素質
監管人員素質高低對民間金融的監管效果有著重要影響。民間金融監管不僅要求監管人員對民間金融的相關業務、制度有著深入的了解,還需其能夠透徹了解地方民間金融實際情況。由于缺乏專業的民間金融監管人才,荊門市民間金融平臺的穩健經營已經受到影響。因此,應積極加強民間金融監管人員的能力建設。一是通過培訓、考核等方式敦促監管人員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打擊非法民間金融活動。二是培養專業化的民間金融管理人員,比如職業民間金融監管人,用專業化的人才推動民間金融健康發展。
3. 建立動態跟蹤監管制度
民間金融處于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因此應建立民間金融動態跟蹤監管制度。監管部門要定期了解民間金融的交易利率、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等信息的動向,一旦發現風險可能,及時通告相關部門,以便及時化解風險,防止惡性問題的產生影響社會穩定。
(三)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目前,我國民間金融實行的是利率管制制度,明確劃定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四倍紅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因此,為彌補借貸資金利息不受法律保護的風險,借出人就會提出較高的利率要求,形成了所謂的“高利貸”。為防止“高利貸”現象加劇,應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取消利率上限限制,加強利率競爭,降低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間的利差,形成成熟的市場化利率體系。利率市場化有助于推動民間借貸利率與市場整體利率接近,使民間借貸利率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引導民間融資利率的理性回歸,降低民間融資成本。
(四)加大社會金融宣傳
加強對民間金融宣傳引導力度,提高民眾對非法民間金融的鑒別能力。一方面要積極推動相關部門通過各種媒介開展民間金融相關法規知識及金融風險知識的普及,增強民眾對相關法律法規及借貸風險的了解,促進民眾對非法民間金融活動的辨別意識與能力,消除民間借貸沖動,盡量減少借出人的財產損失。另一方面,還應加強對民間金融廣告的管理,避免某些非法民間金融活動以夸張性的廣告吸引民眾投資,保護民眾的財產安全,降低民間金融的風險,促進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耘.我國農村民間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9(2).
[2] 張巖.農村民間借貸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山東農業大學,2009.
[3] 賀琛,寧洋洋.對我國民間金融發展問題的思考[J].金融與經濟,2011 (7).
[4] 李遲.浙江溫州民間金融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截止20__年12月,全縣非公經濟總戶數6492戶,從業人員22149人,注冊資金77513萬元,非公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1992萬元,嗇值達84048萬元,上交稅金3685萬元。個體私營企業主要涉及采掘、化工、冶煉、能源、種植、養殖、建筑、建材、批發、零售、餐飲、旅館、娛樂、運輸等14個行業的個體私營企業及部分集體企業中的個體私營企業及部分集體企業。
經初步調查,我縣的非公經濟企業主要進行的是產品的初級生產、初級加工和粗放型經營,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形成企業規模的個私企業為數很少。如煤礦企業,我縣的煤礦企業及非煤礦山企業多數從事的是對原始資源的采掘,沒有形成有規模上檔次的相應的產品加工配套設施。有的煤礦企業采取土法煉焦的形式對原煤進行加工,這不僅浪費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低下,并且污染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和破壞。蔬菜種植,除能進行簡單粗加工外,在沒有其他手段對蔬菜產品進行深加工。在興起的養殖業中,只是進行簡單的養殖而沒有出現有規模的加工行業。總之,在個體工商戶當中,多數從事的是種植、養殖、飲食、飼料、服裝、批發、零售的經營,規模較小,形式單一,但靈活多變,適應性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非公經濟與前幾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從產值、規模和從業人員來看都有了很快的發展,但從總體上來看,形勢依然嚴峻,前景令人擔憂,不容樂觀。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和問題主要有:
1、政策難以落實到位,政府缺乏有力的調控措施,從整體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自黨的十五大以來,省、州、縣都相繼出臺了一些切實的政策及措施,以便鼓勵、引導、支持、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起了積極的作用。我縣是一個以烤煙生產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縣,長期以來對非公經濟特別中小企業的發展認識不足,使很多政策難以貫徹落實到位,對非公經濟的發展沒有采取有效的調控、引導和規劃等服務工作,全鎮的工業發展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布局,使很多企業的發展缺乏正確的引導,長期處于盲目狀態。
由于政策落實不到位,企業發展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控和引導,企業也就對市場信息的反應顯得遲鈍,不能充分用好用足相關政策,從而錯失良機。企業投資的目的大多出于眼前利益的驅使和引誘,很難從整體和長遠利益進行企業的發展規劃,從而處于一種盲目自發的投資狀態。例如我縣的煤炭產業,由于煤炭資源的市場價格急劇飚升,僅在去年就興建了多個洗煤廠,還有幾個小型的手工操作洗煤廠,到現在又建成小型焦化廠,這些廠在投資興建時,對原料供應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必將影響其產量效益的提高和規模的提高。其實根據我縣目前的實際產量,只需建兩至三個上規模上檔次的洗煤廠和焦化廠就已足夠,通過合資入股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既能保證充足的原料供應和企業經濟效益,又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和抗風險能力。
2、企業整體競爭能力弱,綜合素質不高,沒有正常的籌資融資渠道。
我縣有一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主的文化層次都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一個字都不識。家庭式經營和家庭式管理仍然是制約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企業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缺乏專業化管理人才,沒有形成穩定的資金籌措渠道,全部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仍然停留在產品的初級生產、初級加工和粗放型經營的基礎上。企業職工的勞動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老板粗暴地對待職工的事時有發生,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使得企業里職工流動性很大,企業里很難有長期穩定的工作人員。這些都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在未來的發展中,很難適應市場的競爭。
3、安全意識不強,環保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發現,盡管近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但在實際生產工作中,職工的安全意識仍然不強,環保意識的樹立還有待時日。
從全縣的范圍來看,因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在環保方面,有部分企業從投資興建到投資生產,其廠址的選擇和建設,明顯不符合有關環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規,給周圍的環境和農作物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在部分鄉鎮投資興建的小型鐵合金廠、錳合金廠,還有煤礦企業的土法煉焦。這些都有待政府及有關部門作好引導和管理。
三、發展措施及對策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就業,
促進農民增收,穩定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綽綽戰功,為使這種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措施。
1、加強政府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宏觀調控和指導功能,引導企業用好用足上級政府和部門制定的相關優惠政策。
要使省州縣有關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落到實處,使企業真正得到實惠,政府就必須發揮其在宏觀調控中的職能和作用,為企業提供各種法律法規政策服務宣傳活動,為企業反饋相關市場信息,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作好長遠規劃,形成合理布局,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引導鼓勵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政府在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為非公經濟發展搭建平臺的同時,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著眼于全縣經濟健康發展長遠目標,利用輿論宣傳及資金獎勵等形式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個私經濟企業抓質量,創品牌,樹立大市場觀念。
2、在經營分散、經濟滯后的情況下,要想使企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骨干和龍頭,必須走企業聯合或合并之路。
我縣現在的煤礦企業及非煤礦企業從全縣范圍來看,在數量及其產量方面是有一定規模和優勢的,但沒有一家能形成地方經濟發展的龍頭,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數實行家庭式經營、家庭式管理,沒有全局和長遠觀念,不能很好的向外擴張和發展,相反,卻使得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矛盾重重。因此,要建立幾家具有整體競爭實力,適應市場變化的骨干企業,必須以投股的方式對企業進行合并或聯合,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改組,從而形成行業內部良性互動,一致對外的良好局面。譬如,可以把洗煤廠和焦化廠合并成1至2家,各自以其固定資產作為入股份額進行重組,使企業提高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克服各自為戰,盲目發展的局面。
這種聯合式合并,需要政府牽頭、引導、鼓勵和支持并提供幫助和給予相關的政策優惠,使各企業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此建議可能會影響甚至損害一些個體私營企業主的眼前利益,但從長遠和整體的目標來看,對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3、建立相應的行業協會
在非公經濟發展過程中,商會組織應該受到重視并使其發揮作用,商會組織建設應該優化,建立商會同行業商會、同業公會,在經濟活動中充當政府和企業無法替代的角色,發揮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通過現在__煤炭協會、紅磚銷售協會,旅游協會的運作效益來看,成立協會,提高整體競爭力,規范無序的市場競爭有很長遠的前景,也是從整體上提升我縣非公經濟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構思。
4、創建品牌意識
__的經濟還處于原始積累時期,這時期各企業的發展大多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出現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但正在這個時期,是品牌處于萌芽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輿論和一定政府行為把抓質量、創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抓死抓牢,扶持出一部分有影響力、有代表力的品牌,讓其發展壯大,成為__的龍頭是很有必要的。
5、加強教育,造就一批非公有制經濟領軍人
在干部任用上,用強人、能人管理非公有制經濟,教育干部堅持原則辦事、公正辦事,嚴于律己,干凈干事,躬身為官,挺腰做人。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專題講座,從思想深處使各級干部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理念發生重大轉變,做到政府政策指導由既撐舵又搖槳向只撐舵不搖槳轉變,對非公有制經濟服務上由指揮者向服務者轉變。適時有計劃召開非公有制經濟培育研討會,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目標,讓有潛力,發展前景好,并做出貢獻的成功非公有制企業老板走上講臺,走上報紙,走上電視,在介紹成功經驗的同時造成一種輿論傾向。培育地方人的精神,建立各種培訓機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戀家不守土,走四方而把根留住,敢冒知進退,既能睡地板,又能當老板,雙贏重誠信,做生意,共生且共榮,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好大家才會好。培育地方人的技能,人才無定論,長城唯"磚"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里,承認強者,淘汰弱者,這就必須培養起一大批向高科技靠攏,與高科技結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人才。為此,各企業與教育部門應聯合加強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人才儲備庫,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人才培訓、服務中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人才評審機制;對于現有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士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取經拿寶",也可采用請進來的方式"摘花造林"。
隨著體育賽事的頻繁舉行,其規模越來越大、觀眾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體育作為一種產業,在生活中與人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我國,體育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人民群眾對體育的熱情也在不斷地增長。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可以看出,我國的體育水平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同時,對體育賽事的舉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硬件基礎。在這種背景下,體育經濟應運而生。
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現狀
體育所隱藏的巨大經濟效益在整體經濟發展的旅程中逐漸被人們發現。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地區,體育經濟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對國家經濟起到了帶動的作用。但在這方面,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剛剛起步,體育的發展也比較落后,還沒有對體育經濟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國體育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體育產業開發的領域雖在不斷拓展,但產品質量不高。隨著人們對體育的不斷關注,體育賽事現在越辦越紅火。在這過程中,運動員的個人形象也在不斷提高,對人們形成了一種榜樣的作用。一般來說,體育經濟有兩個經營方式:一是有形資產的經營。這里的有形資產是指如比賽場地的租用、體育設施的使用等等,帶動了體育的發展和相關體育產業的收益。二是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在許多大型體育賽事上,體育品牌隨處可見,它們利用賽事的關注度宣傳本公司的品牌,從而打響品牌。此外,隨著運動員知名度的提升以及自身價值的提高,有許多的體育公司利用運動員肖像權的投資運營模式推動公司產品的銷售,從而得到經濟上的利益。
在這種大的環境背景下,體育經濟開發的領域從一般的體育產品使用和生產到各種體育賽事的贊助逐漸拓展開來。但在拓展的過程中,體育產品的質量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受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我國大多數的體育產品公司生產規模小,經營水平低、管理理念落后,因此導致體育產品的質量不高。與國外的體育品牌相比,如耐克、阿迪達斯等,我國的體育產品的質量還有待提高。而且,隨著我國“黑哨”、“假球”等負面新聞的不斷涌出,致使體育產品的推廣過程受阻,阻礙了體育競技的發展。在本身經濟規模就不大的情況下,體育產業遇到這樣的沖擊更是難以生存,在質量追求上也是無法給予更多經濟上的支持。這也是導致我國的體育產品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體育消費潛力不斷增加,但缺乏市場競爭力。體育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活動,它展現著人的力量與智慧之美。隨著各大體育賽事的轉播,諸如足球、籃球等大型體育比賽因其比賽中的精彩瞬間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從某個方面來看,這推動著體育事業的發展。同時,從整體經濟情況來看,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從對物質上的需求逐步轉變為對精神上的需求。并且,隨著健康觀念的灌輸,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消費潛力也在不斷地被挖掘。
人們熱愛運動、熱愛體育,所以相關的體育產品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但是受制于經濟發展的落后,我國的體育經濟起步晚,發展也比較落后。因此,從一開始,我國就失去了體育市場份額搶奪的優先權。同時,由于經營管理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完善,我國體育產品還無法與世界頂級體育品牌形成抗衡。知名度以及質量都制約了我國體育產品向國際發展的進程,使得現在我國的體育產品缺乏競爭力。
傳統體制制約體育經濟的市場管理。由于我國的整個體育經濟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國家體育部門的控制,一切體育經濟的發展均是以體育部門的規劃為準則。從而使得體育產業在整個過程中失去了主動性,降低了體育公司的參與積極性。我國的經濟是從計劃經濟轉變過來的,在現實經濟中還留有一定的計劃經濟的影子。這在體育經濟中的表現更加明顯。所以,傳統的經濟體制制約了體育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就是利用經濟的一種可調節的作用來規劃社會的經濟發展形式,但在體育經濟中還得不到完全體現。我國體育經濟的管理理念原本就落后于其他國家,如果得不到發展,就只有原地踏步,甚者倒退。
主體產業的定位不準確,導致產業結構不合理。從發達國家的體育經濟發展進程來看,結合我國的實際體育經濟情況,不難發現我國的體育經濟包括體育競賽、健身娛樂和無形經濟這三個方面。但在實際中,我國的體育經濟除了在足球、籃球等賽事上得到了體現以外,并沒有更多的發展。這是因為我國對體育經濟本身的定位不夠準確,忽視了體育經濟對體育活動的推行。
其實,體育經濟為整個大體育賽事的進行提供了場地、資金上的支持,體育賽事帶動著體育經濟的發展。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引導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從而使得體育市場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所以,針對我國的現狀而言,其產業結構是不合理的。這將導致被忽視的體育項目在我國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不利于體育多元性的發展。
以體育為主題的經濟市場形成一定的規模,但市場還不完善。剛走過改革的浪潮,我國的市場經濟還在不斷完善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這是一個實踐歷程。體育經濟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市場,即以體育賽事為中心、以體育產業為輔助的產業化模式。但由于政府部門對體育賽事控制過多,以及對體育管理采用的管理方式的不準確,導致我國的體育市場還不夠完善。在整個體育產品的流通過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國家政策的導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體育項目的熱愛與否,從而引導者體育廠家的生產狀況。缺乏公平競爭,會造成市場管理混亂,從而使得體育經濟自身的調節能力降低。
缺乏高素質體育經營人才,致使體育經濟缺乏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我國體育競技剛剛起步,還在探索的過程中。因為其本身的吸引力以及潛在的價值,所以一直處在被挖掘的狀態中。但由于我國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十分匱乏,完全不能滿足現在體育經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高校有專門培訓體育經營的相關人才,從這可以看出我國其他的部門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致使體育經濟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趨勢
雖然體育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還不盡人意,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諸多優點,體育經濟在我國的發展前景還是相當大的。結合全球經濟的發展狀況和我國的經濟實際情況,國內體育經濟的發展趨勢主要呈現出以下趨勢:
在整體經濟帶動下,體育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隨著我國的經濟模式的轉變、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尤其是加入WTO組織以來,體育經濟逐漸開放。在各大國際頂級賽事中,我們都不難發現體育品牌的標志:日本的“美津儂”、意大利的“KAPPA”、美國的“阿迪達斯”等。而在我國,國際體育大品牌,如耐克、銳步等在各大商場也都隨處可見。同時,由“體操王子”李寧創辦的“李寧”體育品牌也在國際各大賽場上閃現著身影。這就是體育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表現。
隨著質量等級的劃分,體育經濟產品的壟斷程度不斷加深。從相關數據顯示,國際體育頂級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等公司在運動服、運動鞋上占有世界80%的市場份額。而且,隨著整個技術的不斷完善,它們在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高。這樣就使得起步低、技術差的體育公司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同時,國際上各大體育賽事的贊助費用也在水漲船高,這對于一般的體育公司來說,并不能承受。從這個角度來看,一般的體育公司在宣傳上已經落后于人。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品牌追求的比重逐漸加重。這勢必對起步晚的體育公司的發展帶來不利。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3-0242-02
現代農莊經濟是以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為條件,在不改變目前我國農村經濟體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以委托經營為機制,以生產商品和組織商品交換為目的,按標準化合約方式組織起來的生產經營組織。都市農莊不同于農家樂,而是由現代農業、生態林業、休閑旅游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組成,集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發展模式。
一、石林縣農莊經濟發展現狀及意義
(一)石林縣都市農莊發展情況
石林萬家歡藍莓莊園、石林錦苑都市農莊、杏林大觀園、云煙印象煙莊和統千香草園、石林縣青澤農莊、石林景尚山水都市休閑農莊、云南業大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都市農莊7個項目,已經被石林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石林縣都市農莊規劃點,七個已審定農莊總規劃面積12 895.13畝,建設用地規劃面積644.76畝,占總規劃面積5%。服務設施用地根據各個農莊的詳細性規劃按用地審批程序報批。2012年啟動了石林萬家歡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石林萬家歡藍莓莊園項目和石林統一千州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煙印象煙莊和統千香草園項目,2013年啟動建設云南青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石林縣青澤農莊項目、石林錦苑康乃馨有限公司的石林錦苑都市農莊項目和石林圣火藥業有限公司的杏林大觀園項目。到目前為止,5個已經啟動建設的都市農莊累計完成投資72 495萬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資17 492萬元,2013年以前完成投資55 003萬元。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錦苑花卉為龍頭的花卉產業園,以萬家歡為龍頭的休閑觀光農業園,以圣火杏林國際養生度假村為代表的休閑觀光養生度假園。萬家歡農業生態園是集節水增效示范、高床廄養示范、高校農業示范、旅游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農業科技生態園,園區建設主體由果園、苗木園、養殖園、休閑園組成,給游客帶來了豐富的體驗性,拓展了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杏林大觀園項目,是一個以醫藥文化旅游為前導,集居住、醫療保健、文化娛樂、商貿、綠色農莊為一體的農莊式大型養老社區,通過植入與當地歷史相關的人文元素,對自然景觀進行美化,給與完善的養生條件配置,給入住老人和游客營造頤養天年的快樂空間,促進了康體養生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錦苑花卉在石林投資建設了大型現代花卉產業園,通過整合花卉產業鏈,以花卉為亮點,以農業產業為基礎,搭建錦苑品牌的經營服務型公共平臺。
(二)發展農莊經濟對石林縣旅游發展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農旅結合,推動旅游業和農業的融合發展。臺創園內的每一個都市農莊都有自己的主題,并且融吃喝玩樂購為一體,以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農業高新技術研發、農產品加工配送和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為重點,引領著云南農旅結合、低碳休閑的生活方式,每年都有40多萬人次入園游覽。第二,拉動石林旅游業發展,提高旅游綜合收入。石林旅游目前仍然以觀光游為主,過于依賴門票經濟,因而需要探討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而農莊經濟正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通過特色都市農莊依托石林的旅游資源,拉動石林的旅游業發展,真正做到“吃住行游購娛”,讓游客“留下來”,提高石林旅游綜合收入。第三,有助于整合旅游資源,創新休閑旅游方式。農莊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把石林景區和臺創園片區之間的路線串聯起來,實現旅游資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發揮旅游資源的效用。
二、石林縣農莊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政策還不夠完善
云南省2014年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的意見》,主要是為了鼓勵“老板下鄉”、“資本下鄉”、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從石林縣的實際看,政府在資金扶持、用地審批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但缺乏有關農莊經濟發展的規劃性政策文件,指導性不強,莊園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模仿性。由于政策不完善,使得農莊的優勢難以發揮,市場前景分析、莊園規模定位不清。同時,發改、農業、林業、交通、金融、質檢等部門在部門聯動、項目建設、信息共享、整合資金方面統籌協調不夠。
(二)農莊規劃及選址和建設存在矛盾
石林縣已經啟動建設的5個都市農莊,有4個在云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內,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選址在石林風景名勝區二、三級保護區之內,而石林風景區的總體規劃在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選址前就完成了,所以園區的選址不符合石林風景區總體規劃,建設用地批下來后,園區入園項目建設在辦理選址意見書時沒有依據,無法辦理項目開工的前期手續和相關證照,造成建設上的實際困難。由于4個都市農莊的項目和部分規劃地點在石林風景區保護范圍內,在辦理環保、水保、住建等部門的審批手續時難度大。此外,建設用地及5%以內的設施用地難以落實。
(三)農莊土地占用導致農民權益受損
由于農莊項目的特殊性,石林縣各大農莊在建設初期的占地及規劃面積都較大,平均每個農莊的面積超過1 000畝。農莊建設用地大,難免要占用到周邊農民的土地,盡管目前石林縣的農莊規劃用地主要集中在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石林旅游度假區、國家圭山森林公園、九石阿旅游專線附近,但都難以避免要占用到農民土地。農莊經濟目前主要通過企業要推動,因此農莊開發商在運營過程中必然要以盈利為主,加之沒有相關的政策法規約束,因此處于實際的壟斷地位,在農莊內打工的農民工資低、報酬少,利益分配不公;在土地補償方面,政府的土地政策也沒有明顯的傾斜,農民獲得的補償有限;而一些失去大部分土地的農民沒有穩定生活來源,加劇了生活困難。農民權益受損,就會導致石林旅游資源和人力資源、土地資源不能實現很好的融合發展,也阻礙了石林旅游轉型升級的步伐。
(四)農莊經濟運行機制不暢
由于資金、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約,石林縣的農莊開發商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管理規范、經營不善、違規操作等問題。例如:有的開發商經營管理能力較弱,導致農莊管理不規范,營銷手段匱乏,難以實現預期收益;有的開發商在經營過程中經營轉向,違背了農莊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一些開發商的服務體系不全,因而導致莊園發展受到制約。基于上述因素,促進土地、資金、管理、技術、人才、市場、信息等生產要素尚未在石林縣農業莊園集聚和合理流動,農莊經濟運行機制不暢。農莊經濟運行機制不暢,導致了各農莊收益盈利模式的不穩定,影響了農莊經濟在市農林旅游綜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三、推動石林縣農莊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出臺農莊經濟的政策和意見
莊園經濟既是一種經濟模式,又是一種發展戰略和規劃思想,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創新,各級政府是推動其大力發展的責任主體。石林縣應根據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出臺的發展都市農莊(農場)的相關政策,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和建設標準,確保“政府主導、龍頭帶動、多措聯動”的措施得到保障,使都市農莊建設質量、速度、效益并重,得到健康發展并發揮其應有的效益。通過農莊經濟發展政策或意見的出臺,指導石林縣農莊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在資金、稅收、用地、體制、機制等方面給予明確支持。
(二)完善農莊的規劃編制
在編制農莊規劃時首先要考慮分片區、分類型、分特色進行開發建設,避免大部分農莊出現模式單一、風格雷同、缺少獨特創意等問題。通過農莊經濟的深入調查研究,建立和完善石林農莊在項目用地、資金籌措、農民工安置、產品和服務開發等方面的機制,確保農莊規劃的科學編制。其次,整體布局、統籌安排,避免單純企業行為導致農莊的盲目建設,確保政府主導、監管到位。最后,因地制宜,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農莊發展方向和目標,要充分體現“一莊一品”的獨特魅力,并讓農莊建設和鄉村旅游規劃、農村土地規劃、農業產業規劃等銜接,促進石林縣旅游經濟的持續發展。
(三)合理組織供地,發揮農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
農莊項目選址確定后,由項目所在縣都市農莊發展領導小組根據項目規劃組織土地(林地)流轉和依法辦理征占用手續,并負責實施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工作。提倡和允許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轉包、轉讓、“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和出租等多種形式進行有償轉讓,促進農村土地依法、有償合理流轉。上級政府應給予安排配套設施建設專項用地指標和專項扶持資金。
在此基礎上,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規范農莊用工報酬標準,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創造性地發展多樣化的現代農莊。石林縣政府可以實行差別化政策,鼓勵各農莊因地制宜開發不同的產品與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鄉村旅游體系。各農莊應加強對村民的旅游專業培訓,邀請更多村民參與到農莊的建設中,實現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和旅游資源整合,更好地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四)構建良性的農莊經濟運行機制
首先,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堅持民辦是為了更好地樹立市場經濟觀念,尊重投資開發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堅持民管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決策、管理混亂、損失浪費等行為,提高農莊經濟項目的收益。堅持民受益是農莊經濟組織的生命力所在,農莊發展建設好了,消費者才能享有安全豐富的食品和休閑娛樂、回歸田園的體驗,讓農業、企業、農民、消費者都受益。其次,建立莊園經濟監管機制。石林縣農業、林業、水利、科技、商務、質監、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多部門應實現聯動,以此整合資源、項目和資金,協調配合,引導投資開發企業制定管理標準,促使農莊正確處理利益分配關系,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最后,依托資源多元化發展,打造特色產業示范園,建立集生產、加工、物流、旅游、購物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莊園。通過旅游資源的整合、綜合開發和利用,不斷發揮農莊經濟在石林旅游綜合收入中的作用。
自1994年我市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以來,體育經濟總量逐年遞增,作用越來越大,體育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我市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推動力量。但是,我市體育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下面就我市體育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發表一些看法。
一、我市體育經濟發展的現狀:
1、我市體育設施陳舊、狹小、落后,使江蘇省體育局提出的加快蘇北沿海體育帶發展的目標在我市實施受到制約;2、競技體育發展資金僅靠政府和系統內部的財政撥款,沒有利用競技體育項目自身的社會經濟價值;3、體育經濟發展沒能和電視傳媒有機結合起來;4、新體育設施籌資方式單調,建設資金緊張,沒有充分發揮新體育設施在建設過程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二、分析與研究:
1、1990年,我市黨委和政府向我市人民發出了“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共創全國體育先進縣”的號召。1994年,我市完成了當時蘇北一流的三大體育硬件設施:封頂體育館、雙循環水系統游泳池、帶有露天草坪足球場的田徑場,并被國家體委評為了“全國體育先進縣”。當時我市經濟體制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我市體育局領導適時提出了搞好縣級體育局經營創收加強自補能力是現階段發展重要環節的構想并付諸實施。在體育場地設施管理使用方面,我市體育局領導提出了四條原則:全面為體育服務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的基本原則;嚴格管理確保場地不受損壞的基本原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經營創收,以場地設施養場地設施的基本原則。我市體育場館管理人員在這四條基本原則指導下,充分利用場地設施和技術、人才組織競賽與出租,開辦各類培訓班、學習班,辦展覽、舞會,開辟體育游藝場所,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滿足群眾需求和創收兩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1994年至今,我市城區人口增加了7倍多,城區范圍向西延伸了約10公里,我市體育場所不僅沒增加,田徑場卻由于各種原因變成了人民公園的一部分,建起了假山、池沼。
1994年至今是我市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迅猛增加的時期,也是國家實行雙休日、增加節假日的時期,我市人民體育需求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今年蘇北沿海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江蘇省體育局提出了加快蘇北沿海體育帶發展的戰略決策,構建蘇北沿海體育帶就是要在蘇北沿海經濟快速發展、豐富旅游資源快速開發的同時,快速創建一個跨地區、跨行業的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體育文化品牌,建立一個能吸引旅游人群與普通市民廣泛參與的、各具特色的較大規模的體育產業;這個體育產業與公益性體育設施相結合的建設項目,應由國家體育行政部門指導,國家政策引導,以地方政府為主,體育、規劃、園林、城建等多部門聯合建設,多元投資,整體規劃,分地區、分步驟組織實施。我市現有體育設施僅有舊體育館、游泳池和一些健身點,沒有田徑場,新奧體中心一期工程剛剛開工。體育旅游業在我市是個空白,體育部門從未與任何部門進行過發展體育旅游的探討。江蘇省體育局提出的加快蘇北沿海體育帶發展的戰略決策在我市難以有效實施。
2、由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多年來我市體育工作者沒能向其爭取到更多競技體育經費,省市體育系統支持也很有限,這表現為不固定和數量少。事實上靠撥款來維持訓練和競賽在如今江蘇只有少數運動水平落后地區采用,大部分地區同級財政對競技體育投入增加不多,注重企業文化的大企業對競技體育投資大幅上升,如江蘇省男子藍球隊就是由南京鋼鐵廠長年全額承擔全部訓練、比賽費用而命名為“南鋼隊”。這些企業將高水平競技隊伍推向了市場,參加各種高水平比賽,收取高額出場費,而組賽方通過門票、贊助等方式也賺取了高額利潤。本身具有極大經濟價值的競技體育項目在我市由于沒有主動與市場對接造成了捧著金飯碗要飯吃的尷尬局面。
3、體育經濟發展是跟電視傳媒發展緊密相關的,只有發達的電視傳媒才能充分展示體育魅力。我市體育經濟處于非常低的初級階段,發展我市體育經濟必須要有電視傳媒支持,電視傳媒發展一定會帶動相關廣告大幅增多,從而帶動體育經濟發展,使得高水平隊、高水平隊員的收入也隨之增加。另外電視在體育界的傳播靠的是明星效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體育方面運作成功的一點就是能夠創造超級運動明星,提高觀眾收視力。我市在這方面還沒有開展工作。我市有很多優秀運動員,也有很多優勢項目,只要方法得當,前途將會非常光明。
4、我市體育中心剛剛開工,資金來源是地方財政撥款和省體育局支持,在建設過程中只對建筑業的發展起拉動作用。由于省體育局只支持了600萬元,地方財政暫時無錢撥付,計劃投資1.2億元的體育中心一期工程靠施工方墊資才沒誤工,這種狀況是不能讓人滿意的。我市完全可以學習外地先進經驗,采用多種籌資方法:商業銀行貸款、體育贊助、BOT融資等。這些籌資方法不僅可大大緩解體育中心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還可帶動銀行業、廣告業、售貨業、體育產業等多種行業的發展,對我市經濟發展會產生很好拉動作用。
三、建議采取如下對策:
1、我市體育局領導要千方百計做工作推動新體育中心加快建設,與此同時圍繞省體育局提出的加快蘇北沿海體育帶建設的戰略決策,我市體育工作者要積極爭取我市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緊與規劃局、旅游局、大豐港經濟管理委員會、灘涂局、公路局、農業局、民政局等單位合作共同在發展體育旅游方面下功夫。我市麋鹿保護區聞名遐邇、面積廣大,完全可以發展馬術、射箭等體育項目,這既可以填補我市無馬術、射箭項目的空白,又可大大豐富麋鹿場游客的旅游生活。我市大豐港是國家一類口岸,水域廣闊、配套設施齊全、客商云集、船員流動頻繁,可以發展皮劃艇、快艇、摩托艇、高空滑板、U形滑板、自由式摩托飛躍、休閑健身等項目,豐富客商、船員生活,為來大豐港觀光的游客提供體育旅游服務。我市灘涂面積廣大、土地價格很低,適合建高爾夫球場、沙灘排球場、沙灘足球場、旱地雪撬滑道、旱地雪撬訓練基地、健身自行車道、溜馬場、自行車輪滑賽道、傘塔基地、跳傘訓練基地,發展相關體育運動,這些運動項目,有的高雅、有的時髦、有的刺激,發展起來能大大增強我市體育旅游業的影響力。我市沿黃海公路地處風景怡人的海濱,周邊即是全省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大豐林場,空氣清新,是做有氧運動的好地方,非常適合在公路旁建觀光自行車道,發展觀光自行車項目,定期舉辦全國性的沿黃海公路自行車比賽,為我市體育旅游業增加新亮點。我市斗龍莊園(國家AA級旅游景區、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位于黃海之濱國家級麋鹿保護區、丹頂鶴保護區的中部,地處大豐市斗龍港南側,占地面積10600畝。其中水面養殖10000畝。如果利用斗龍莊園的名氣和養殖資源舉行幾次全省性乃至全國性大型釣魚比賽,在電視網絡等新聞傳媒作用下,斗龍莊園在業內影響力會更大,而且可以增加一個為它帶來很好收益的固定體育旅游項目―釣魚比賽。我市銀杏湖公園因銀杏樹而得名,半個世紀前種植的5萬平方米鱗次櫛比的銀杏樹保存完好,我市在此基礎上改造、建成了占地14萬平方米的銀杏湖公園。銀杏湖公園是我市旅游業的一道亮麗風景,這里有海浪舞臺、園形廣場、露天舞池、兒童天地、蛙聲十里等娛樂場所,有煙花九月、花海麥浪、景觀橋等人工景觀。我市完全可以定期在銀杏湖公園的海浪舞臺、露天舞池舉辦高水平舞蹈比賽,在大面積人工湖面舉辦賽艇、劃船比賽,在各種新聞傳媒作用下,銀杏湖公園內體育旅游項目一定會生機勃勃發展起來。
2、我市由地方財政撥款和省、市體育局支持所得到的競賽經費有限,只能用于抓好各種體育項目的啟蒙教育,這些運動隊一旦參加省、市比賽有了成績,便可由感興趣的大企業接受,由這些企業進行長期培養,用于發展企業文化。當然企業也可把運動隊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不斷提高運動隊的水平,經常參加各種有償比賽,長期為企業掙錢,實現競技體育與企業利潤的雙贏。
3、我市的乒乓球、羽毛球、藍球、跆拳道等項目群眾基礎很廣、高水平運動員很多,我市電視臺應對這些項目的重要比賽進行直播或轉播,最好是直播,為照顧電視觀眾,比賽隊員可以做些犧牲,如在中午最炎熱時候打球,在最不興奮的早晨比賽。眾所周知,比賽時的電視廣告對商家的作用是巨大的,直播或轉播重要比賽可為電視臺帶來巨額廣告收入。我市體育觀眾崇拜的優秀運動員很多,可現在重要比賽都是免費觀看,有了電視傳媒介入,重要比賽必須買票才能在現場觀賞。在我市重要比賽成為商品的情況下,我市優秀運動員由于影響力大小不同,所得到的報酬肯定會有一定差距,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市肯定會不斷產生影響力大、收入多的明星,我市體育市場也會日趨成熟。
4、我市體育局現擁有一個老體育館、一座舊業余體校大樓、一個溫水游泳館、一層辦公樓,這些設施共計價值1500萬元左右,我市體育局完全可以用這些舊設施做抵押向銀行貸款用于新設施建設,待新設施建成后再拍賣抵債。新體育中心是政府設施,建設欠款由財政償還,是有保證的,我市體育局應很好利用這個優勢請體育中心主要施工單位―我市承建投資公司做擔保向銀行貸款。我市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蘇寧電器公司等長年支付巨資做廣告的大企業很多,我市體育局可與這些公司簽訂合同,讓它們出資支持新體育中心建設,體育中心建成后,將長年為它們掛牌做廣告,或使用大型電子屏幕長年為它們做廣告。我市大超市很多,我市體育局可與它們簽訂合同,讓它們出資支持體育中心建設,待體育中心建成后,出讓非體育用場地給它們開分店。我市體育局可使用BOT(建設―運營―移交)融資,將各待建體育場館分類,對外招標,讓出錢多的巨商付錢支持體育中心建設,體育中心建成后,這些體育設施給他們經營8年或更長時間后再移交我市體育局。
若能認真實行以上對策,江蘇省體育局加快蘇北沿海體育帶發展的戰略決策將會在我市順利實施,我市競技體育將會有很好發展前途,我市體育市場的開發將日趨成熟,我市體育中心建設速度才能加快并對我市經濟發展產生很好拉動作用,我市體育經濟發展才能成為我市社會發展真正有效的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黃曉靈.《體育經濟學》.2005年.
[中圖分類號]F2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8)52-0018-02
體育經濟即體育產業,是指與體育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稱。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由于經濟與體育的聯系不密切,對體育經濟的研究不為經濟學界所重視。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蓬勃發展,體育與經濟的關系日益密切。體育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現代體育一方面面臨著巨大的社會投資,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巨大的體育消費市場與巨大的經濟利益,給體育經濟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隨著收入提高和余暇時間的增多,人們對體育消費的需求日益增長,體育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各國政府和國際、國內體育組織為推動體育運動社會化和產業化所采取的措施逐步實施,使體育經濟的發展呈現出強勁的勢頭,成為新的投資點。體育產業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之一。
1 體育經濟研究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體育強國,大都同時是經濟強國。它們的經濟研究戰略及開發工作已觸及到各個領域,其中體育經濟的研究也登上了舞臺。它們的許多體育產品已占有國際市場,有的已享譽世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為適應21世紀國際化時代的要求,它們的經濟戰略已有了新的發展,體育經濟的開發發展到了新的高度,表現出了日益強烈的競爭趨勢,并為體育的提高和普及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使其具有強大的經濟后盾。形勢發展和事業的需要,要求我們在體育經濟研究工作中必須迎頭趕上,加快步伐,為使我們盡快成為世界體育強國而開創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經濟發展道路。
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達4000多億美元,并且保持著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而中國的體育產業起步晚,規模小,1997年體育產業的增長值為156.37億元。按這一趨勢,到2010年體育產業的產值可達到281.2億元,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可望從1998年的0.2%增至0.3%。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已達到1%-3%。所以,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2 中國體育經濟的現狀及障礙因素
2.1 體育經濟的現狀
中國的體育事業最初是建立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和經驗,缺乏市場經濟對體育資源的基礎配置,完全是一種社會福利形式的事業,由國家直接投資,“人財物”權利集中,為祖國而體育,為民族而體育。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為振興中華民族的精神,提高中華民族的國際威望和人民的體質等都有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但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缺乏對客觀經濟規律的認識,缺乏體育經濟工作的經驗,不能明確地劃分政府關于體育工作的具體職能,不能合理地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那脫離體育經濟規律的傳統機制的弊端愈益顯現出來,影響著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與提高。其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是單一的國家獨資,是每年都有巨大的資金投入,卻很少考慮產出的全民所有制。二是體育經濟的決策一律為政府決策,缺乏相應的調控機制,一律是政策性指令計劃,使體育資源利用率低下,下級缺乏應有的活力和主動性,體育的進步直接取決于個人的思想覺悟。三是在用人、選才、分工和分配等制度上,實行“鐵飯碗”、“大鍋飯”的平均主義方式,使體育事業從業人員缺乏應有的熱情和效率,束縛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在體育經濟組織中,個人對體育捐助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有一些不知去向;另一方面,巨大的體育消費市場似乎未給體育事業帶來現實的經濟利益,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體育經濟市場,這必將造成體育資源的巨大浪費和體育經濟成本的提高,阻礙體育事業的發展。
2.2 障礙因素
我國目前可以堪稱世界體育強國,但是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極不相稱。影響我國體育經濟的障礙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 市場定位不準
在計劃經濟時期,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束縛,視野不開闊,認識不到體育與經濟的關系,造成二者嚴重脫節。多年來只強調國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業開發。國家隊出國參加大型比賽拉贊助,從來都是回避創收的動機,并沒有把體育定位在一種商業活動的格局上;對體育的消費也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層次上,而沒有將其引向貨幣化、市場化的高層消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進一步解放思想,人們雖逐步認識到體育與經濟的互動關系,但在摸索發展體育產業的同時,常常不能完全脫離十幾年的慣性思維,以開闊的眼界邁開步子大膽干。
2.2.2 傳統體制制肘
以前我國體育賽事一直是由國家體委包辦,形成一種法定的計劃運轉。在改革過程中,才嘗試性地使體育從政府行為向企業行為轉變。這一舉動雖然帶有相當濃重的市場經濟成分,但在某種程度上仍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企業在與體育部門聯合辦體育的過程中,往往不能獲得足夠的自由權。
2.2.3 市場缺乏競爭力
我國全球知名企業少,眾多企業與美國、日本的發達國家企業相比,資本明顯處于弱勢。因此,在很多國際性的重大賽事的商業競爭中往往難以占有一席之地。
2.2.4 政策扶植乏力
在英美等體育經濟發達國家,政府為扶植本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都相應地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對體育部門舉辦的體育比賽、體育組織接受的捐贈和體育場館的經營收入,不同程度地減免稅收等。而我國在這些方面的扶植力度遠遠不夠,體育產業在政策優惠方面受到“冷遇”。
2.2.5 相關服務不完善
體育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產前、產后服務措施,服務措施跟不上必將會阻礙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國絕大部分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一味地強調體育產品的生產、銷售,卻不注重體育產品的消費咨詢、培訓和指導,沒有及時地為消費者提供指導員,體育中介公司亦嚴重缺乏。這些因素都延滯了體育經濟的發展。
2.2.6 缺乏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
國內企業存在著嚴重的盲目隨從傾向,哪種體育獲利較高時,眾商家都往一條道上擠,造成重復建設、規劃不科學、盲目攀比建設規模的不良現象。
3 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趨勢
3.1 體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民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續、快速增長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證。雖然發展體育產業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但體育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講是靠經濟增長來拉動的,沒有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產業的發展和體育市場的繁榮就不可能實現。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部課題組報告,中國經濟從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潛在增長速度可達7.3%左右,按不變價計算,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多。可見,新世紀我國體育產業的大發展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
3.2 我國居民需求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將促進體育產業大發展
體育消費從本質上講屬于滿足人們享受和發展需要的消費。從現在至21世紀中葉,中國社會將實現由第二步發展戰略向第三步發展戰略的轉變,即由小康社會向中等發達國家過渡。這一時期的總趨勢是人們對物質消費品的需求增勢將會減弱,而對服務消費品,尤其是與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直接相關的服務消費品的需求將會迅速上 升。
3.3 我國將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體育消費群體和體育市場
21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富裕階段,人口穩定在15億左右,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體育消費額計算,那時我國一年的體育消費總額就將達到15000億元,對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巨大,到那時,富裕起來的15億人,無疑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消費群體,并以他們活躍的體育消費能力創造世界上最大的體育消費市場。
3.4 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將為我國體育產業大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
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能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三方面的有利條件:
(1)能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資融資、稅收減免、用工用地的優惠政策等。
(2)會給體育產業帶來更多的體育投資。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體育產業的投資回報率將明顯高于社會投資的平均利潤率,將會出現各種資本向體育產業流動的良好態勢。
(3)會給體育產業帶來更多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高素質專業化優秀人才對體育產業這樣一個具有無限發展可能性的新興行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4 小結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__年全市擁有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個體經營戶22556戶,分布在14大行業。其中,戶數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有9916戶,占全部個體經營戶總數的44;其二是交通運輸業5579戶,占24.7;其三是工業2309戶,占10.2;其四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2117戶,占9.4;其五是住宿餐飲業1977戶,占8.8。以上五大行業合計戶數占全部個體經營戶的比重達到97.1。
20__年末,全市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為38498人。其中,從事批發零售業的人數最多,達14896人,占個體戶全部從業人員的38.7;其次是交通運輸業5911人,占15.4;其三是工業6191人,占16.1;其四是住宿餐飲業5236人,占13.4;其五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3980人,占10.3。以上五大行業合計從業人員占全部個體戶從業人員數的比重達93.9。
20__年末,全市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個體經營戶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87億元,其中,資產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擁有固定資產10918萬元,占全部個體戶固定資產原值的28.2;其二是交通運輸業,擁有固定資產8204萬元,占21.2;其三是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5917萬元,占15.3;其四是工業5802萬元,占15;其五是住宿餐飲業5789萬元,占15。以上五大行業固定資產合計占全部個體戶固定資產總額的比重達94.7。
根據以上個體經營戶的戶數、人員和資產數據可以看出,__市個體戶所從事的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工業、住宿餐飲業和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
2、主要經濟指標及行業分布
20__年,全市個體經營戶共實現營業收入20.89億元。其中,營業收入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為11.11億元,占個體戶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達53.2;其二是工業,營業收入為3.36億元,占16.1;其三是住宿餐飲業,營業收入為2.15億元,占10.3;其四是交通運輸業,營業收入為1.85億元,占8.9;其五是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為1.44億元,占6.9。以上五大行業合計營業收入占全部個體戶營業收入的比重達95.4。
20__年,全市個體經營戶共繳納各項稅費5520萬元。其中,繳納稅費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繳納稅費2156萬元,占全部個體戶繳納稅費的比重達39.06%;其二是交通運輸業,繳納稅費1500萬元,占27.2%;其三是工業,繳納602萬元,占10.9%;其四是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繳納474萬元,占8.6,其五是住宿餐飲業,繳納457萬元,占8.3。以上五個行業合計繳納稅費占全部個體經營戶繳納稅費總額的比重達94.06。
3、個體經濟區域分布
全市個體經濟從規模和效益看,都呈現出以城區為中心,逐漸向周邊鄉鎮擴散的局勢,這與全市人口總規模和經濟總量分布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從戶數看,舞陽壩辦事處5015戶,占22.23%;小渡船辦事處3046戶,占13.5%;六角亭辦事處2550戶,占11.31%;三個辦事處個體戶數量占個體戶總數的47.05%;龍鳳鎮、崔壩鎮、板橋鎮共有個體戶3191戶,占14.1%;其余10鄉中個體戶戶數排在前五位的是屯堡、白楊、芭蕉、紅土、盛家,分別占6.2%、6.1%、5.7%、3.7%、3.7%。從年末從業人員看,舞陽壩辦事處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0060人,占個體戶全部從業人員的26.1;小渡船辦事處6574人,占17.1%;六角亭辦事處4473人,占11.62%;三辦合計占總數的54.82%。龍鳳鎮、崔壩鎮、板橋鎮個體從業人員4797人,占12.5%;其余10個鄉中個體戶從業人員排在前五位的是芭蕉、白楊、屯堡、紅土、盛家,分別占5.2%、5.2%、4.8%、2.9%、2.8%。再從個體戶經營收入看,舞陽壩辦事處個體戶經營收入為46772萬元,占22.4%;小渡船辦事處33675萬元,占16.1%;六角亭辦事處33096萬元,占15.8%;三辦合計占54.3%。三鎮合計19215萬元,占9.2%。其余10個鄉只占36.5%。從經營戶數、從業人員、營業收入三大指標可以看出,三個辦事處都是排在前三位,是全市的領頭羊。
4、與全州其它縣市對比
__市作為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個體戶戶數、從業人員、經營收入都居全州之首。全州共有個體戶96524戶,__市就有22556戶,占23.4%。居全州第一位。比處于第二位的利川多6128戶,高出6.4個百分點;比處于第三位的建始多10124戶,高出10.5個百分點。全州個體戶從業人員162866人,__市38498人,也是全州最多的縣市,所占比重達23.6%,比利川多11233人,比重高6.9個百分點;比建始多17559人,比重高10.7個百分點。全州個體戶營業收入75.57億元,__市為20.89億元,占27.6%,__比利川多10.53億元,占比高13.9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利川市的個體戶營業收入絕對額和占比都只有__市的一半。從繳納稅費來看,情況就不是這樣了。全州個體戶共繳納稅費25771萬元,__市為5520萬元,占21.4%;而利川為5431萬元,占21.1%;絕對數和占比都和__市接近。
分88個街道辦事處和鄉鎮觀察分析,全州5個街道辦和6個縣城關鎮是個體戶集中的區域。個體戶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的共有7個辦事處和鎮,其中,__市的舞陽、六角、小渡船街道三個辦事處都名列其中,此外還有利川市都亭街道辦,巴東的信陵鎮、來鳳的翔鳳鎮、鶴峰的容美鎮。建始鄴州鎮、咸豐高東山鎮收入超過2億元,宣恩珠山鎮過億元。__市其它13個鄉鎮營業收入都在億元以下。收入過5千萬元的有__市龍鳳鎮、崔壩鎮、柏楊鄉、屯堡鄉、芭蕉鄉、利川市的汪營鎮、文斗鄉,建始的高坪鎮、紅巖寺鎮、花坪鄉,巴東的沿渡河鎮,水布埡鎮,宣恩的沙道溝鎮和鶴峰的走馬鎮共14個鎮。
二、個體經濟在全市經濟中的地位作用
由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個體經濟在安排就業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涉及行業廣泛。個體經營戶所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涵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除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以外,還涉及到 房地產、衛生、教育、文化體育和居民服務等十四大行業。
2、從業人員眾多。全市個體戶從業人員共有38498人,這是一支十分龐大的隊伍。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業與生存問題,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維護了社會穩定。與法人企業(不含行政事業單位)相比,有的行業甚至占據了絕對優勢。如交通運輸業:個體戶從業人員是交通運輸企業從業人員的2.02倍;批發零售業:個體戶從業人員是批發零售企業從業人員的2.25倍;住宿餐飲業:個體戶從業人員是住宿餐飲企業從業人員的4.88倍;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個體戶從業人員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企業從業人員的14.21倍。
3、創造了更多的社會財富。個體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她創造了更多的社會財富。個體批發零售營業收入為111086萬元,占批發零售法人企業營業收入的38.1%;個體住宿業營業收入為2165萬元,占住宿業法人企業營業收入的70.7%;個體餐飲業營業收入19339萬元,是餐飲業法人企業營業收入的9.8倍。根據普查資料測算,個體工業創造的增加值為22655萬元,占第二產業增加值的22.55%,她為__市地區生產總值貢獻了5.6個百分點的份額;個體運輸業創造增加值6574萬元,為地區生產總值貢獻了1.7個百分點的份額。
4、促進了市場繁榮。近幾年來,__市城鄉貿易發展很快,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如勝利街服裝市場、東風大道精品市場、州政府門前電腦市場、國泰大廈綜合市場等,由于他們的存在,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他們已經成了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三、全市個體經濟存在的問題
這些年來,__市個體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地方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管理不規范。個體經濟幾乎都是家族式經營管理,絕大多數個體戶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是為了求生存,其經營規模十分弱小,按個體戶戶數計算,平均每戶從業人員只有1.7人,每戶年營業收入僅為9.26萬元。同時產品質量差,科技含量低,服務擋次低,市場競爭稍為激烈就會自然倒閉。二是行業分布不合理。雖然個體戶分布在十四個行業,但有的行業為數不多,只是象征性的有幾個代表,大多數都是從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道路運輸、文化娛樂,社會服務和農付產品簡單加工等一些傳統的行業,缺乏技術密集型的新產業,缺乏本地特色的規模經濟,往往是重復建設,重復經營,同行拼比,結果導致過度競爭。三是繳納的稅費低。__市個體戶雖然戶數多,從業人員多,但繳納的稅費低。20__年個體戶戶平繳納的稅費為2447元,低于全州2670元的平均水平。比排在第一的鶴峰低948元,比排在第二的利川低859元。在全州排在第四位。四是無照經營突出。據普查資料表明,__市個體經營戶總數中,9186戶沒有辦理營業執照,占全市個體經營戶數的40.7。說明個體經營戶法制觀念淡薄。這也是造成戶均提供稅費低下的主要原因。五是發展意識不強。個體經濟在經營中普遍存在盲目性,短時間內什么賺錢大家就一蜂窩的都去干那個,缺乏長遠計劃和安排,發展意識不強。六是社會服務體系不配套。目前個體經濟的行業引導、科技培訓、信息咨詢等社會服務體系十分缺乏。鄉、鎮、辦以及下面的社區、居委會只是搞什么調查或收取什么費用的時候到個體戶那里去,平時很少光顧,談不上什么指導。有關部門對發展個體經濟說的多、做的少、虛的多、實的少,支持關心不夠,任由他自生自滅。七是個體經濟資金不足,在融資上困難重重,資金問題仍然是制約個體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八是違法經營、占道經營嚴重。一些個體經營者素質低下,違法經營、占道經營,干擾了正常的經營環境,影響了市容市貌。
四、促進個體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對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重要性的認識。據有關資料表明,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快的溫州形成了以“效率”、“商機”為核心的時間觀;“不怕吃苦,只要有錢賺就做”的價值觀;“不分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只要有工作就干”的就業觀;“人人想當老板,爭當老板,人人都有創業沖動”的創業觀。她們成為溫州人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__市“十一五”規劃中提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以民營經濟為主體,鞏固國有(集體)工商企業民營化改革成果,推進各類民營企業加快制度創新步伐,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__市應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創新服務理念、創新投資理念、創新就業理念、創新管理理念,引導個體私營業主進一步解放思想,走出過去的行為模式,尋求新的發展。認真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用“放水養魚”等優惠的政策激勵個體戶發展,同時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鼓勵下崗職工和農民工自我創業。
2、進一步營造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寬松環境。經濟發達地區經驗表明:人才跟著環境走,資金跟著人才走,栽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硬環境上,繼續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美化自然環境,使投資者有一個好的發展平臺。在軟環境上,政府及其各個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想投資者之所想,急投資者之所急,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同時強化服務,堅決走出“管理就是收費罰款,收費罰款用來養人,養人繼續收費罰款”的怪圈,真正做到“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收稅,你有困難我幫助”。建立和豐富信息服務平臺,為廣大的投資者提供各類信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掛鉤,將最新科研成果、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及時向有關企業和投資者推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99
1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概況
由于歷史原因,在2000年《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頒布以前,我國所建住宅建筑標準不一,存在相當一部分六層以上的住宅并未安裝電梯,這給中老年居民帶來極大的生活出行障礙。
為解決部分公眾對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迫切需求、破解老齡化社會趨勢即將帶來的難題,我國部分省市先后進行了政策試點。可喜的是,一些率先試點的城市經過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后,進一步提出了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措施指導意見或實施方案,對加裝電梯的申請條件、相關審查部門、決策依據與原則、產權、資金分攤、安全設計導則等出臺了相應的規定細則,推進政策實施的引導工作。下表為我國部分城市出臺的有關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政策文件:
對于北京市而言,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5萬人,60歲及以上老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57%,約為34077萬人,高于全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因此,北京市為老齡人出行難題的表現將更為突出。
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老齡人上下樓困難的問題,體現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更是解決未來中國老齡化社會難題的重要實踐。除此之外,還為鋼鐵、水泥等傳統工業提供發展機遇,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強化內需拉動,節約能源資源,推進供給側改革,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動力基礎。可以說,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既是民心所向,更是大勢所趨。
2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問題與原因
與其他率先試點的城市相比,北京市雖然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開展早、政府支持力度大、公眾對其基本持理解態度等優勢,但是與老舊房屋總量大、加裝電梯需求大等現實相比,總體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許多問題。
21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問題分析
第一,相關政策可操作性不足。盡管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早已列入了政府民生工程的議事日程,早在2010年北京市多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若干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但是,其中關于 “應征得因增設電梯后受到采光、通風和噪聲直接影響的本單元業主的同意”的住宅增設電梯申請原則,賦予了業主對于增設電梯工作的“一票否決權”,而這成為實際工作推行的主要障礙。此后,北京市又出臺了多個相關政策,如2011年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又專門下發了針對此《指導意見》的有關條文說明;2016年出臺的《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高了財政補貼標準,對職責分工、實施流程進一步做出規定。但是就現實而言,政策執行還需要相關部門在落實政策時予以保證。北京市目前4~6層無電梯的單元共有237萬單元,其中中央單位44萬單元,市屬單位193萬單元,成功增設電梯都是政府全額出資的中直單位,市屬單位尚無成功案例。
第二,住戶意見不統一,資金協商有分歧。政策規定,中直部門單位家屬區的家裝電梯由政府全額出資,其他市屬小區每部電梯補貼24萬元。但是按照當前物價水平計算,加裝一部普通電梯的費用約為100萬元,按每棟樓12戶計算,依照樓層越高收費越高的原則,每戶需負擔4萬~8萬元。并且住在一、二層的住戶由于電梯需求較小,加之很多居民由于擋光、噪聲以及心理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阻攔實施,所以很難實現全體業主同意的法規要求。長遠來看,后續的高昂維護費用也成為了打擊很多人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對政府而言,隨著試點范圍的擴大,財政補貼將面臨保障壓力問題。若日后加裝規模大幅提升,政府財政的承受能力將會成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面臨的首要問題。
第三,審批手續煩瑣,機制體制欠缺。第一,審批流程過長,時間成本高。申請加裝電梯不僅需要準備專業圖紙、樓體建筑單位資料、土地使用證、房產證等多種材料,還需要到國土、規劃、建委、供電、供水、燃氣等多部門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第二,現行政策規范政出多門,相互隔閡。2016年市屬住宅增設電梯試點中,就存在由于質量安全監管權責不清等原因,而中止相關工作,予以“備案”收尾的例子。第三,電梯的后期維護保養成本高。電梯的維護保養決定電梯的合格率和使用壽命,根據我國現行法規規定,不同類電梯每半月、季度、半年、全年都應進行相應保養。北京市電梯維修保養,在不更換零部件、刨去電費等費用的情況下,僅支付專業人員維護保養費就在3000~4000元。現階段北京市成功增設電梯的小區后續的維護、年檢、電費等費用暫時由財政支出全額承擔,這使得加裝電梯的后續工作一直存在爭議。
22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滯后,與現行標準規范存在沖突。作為一項系統化、專業化的工程,電梯增設工作的開展必須首先要嚴格遵照相關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但是從現有的政策和規范內容來看,很多規定在制定之初并沒有將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問題納入其中,如現行消防、采光規范標準沒有考慮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問題,這使得現有政策規范要求與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相抵觸。不僅如此,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難以依法依規找到解決依據和途徑,解決方案的效率低、合理性不足,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隱患。與此同時,當前各相關部門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大多數部門受激勵機制不完善、工作阻力大、法律法規保障不健全、缺乏完善科學的長效管理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住建、財政、發改、國土、規劃、消防、質檢等部門對于增設電梯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只能通過“嚴卡規定”或“不予辦理”的方式來規避風險和責任。
第二,訴求多樣,難以平衡協調住戶利益。我國《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經過兩個“三分之二”同意:總人數占業主總數、所擁有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都達三分之二以上即可。但是在際運行過程中,“三分之二”多數派利益難以均衡。由于年齡、經濟條件、樓層高低等客觀條件不同,相對于住在高層的老年人而言,存在持“擠占生存空間、加重經濟負擔、降低住宅經濟價值”等觀點的住戶。以私有產權小區加裝電梯后樓層資產增值空間的差異為例,城六區60~100平方米的單元樓高層房價將上升20萬~50萬元不等,而對低樓層業主來說,則會削減現實收益。
第三,責任主體不明晰,缺乏統一的管理部門。之所以當前增設電梯工作成功案例只局限在中直單位,其根本就在于一方面中直單位的責任主體較為清晰,房屋所有權基本歸國有,且由政府全額出資,另一方面住戶類型較為單一,基本為職工家屬,便于利益統一和關系協調。與之相比,市屬單位落實難、推進難的原因就在于房屋所有權屬性復雜,加裝電梯責任主體不明確,缺乏統一的加裝電梯相關事務管理部門,從而使得在是否加裝問題、對電梯的購置安裝、運行使用、保養維護費用分攤,以及對低樓層住戶采光的影響、電梯的安全和噪聲、加裝電梯對房價影響等問題存在異議,不同業主之間的多元化利益很難協調統一。
3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對策建議
第一,加大組織領導。政府應當提高重視程度,在電梯增設工作中真正承擔起“掌舵者”的使命。建議專門成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市領導親自掛帥,住建部門牽頭,發改、財政、規劃、消防、質監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并專門為電梯增設工作開設行政審批“一條龍”服務窗口,委派專人相互配合,相互協商,對增設電梯工作提供服務性信息、政策條文、指導意見、原則標準等一系列指導和幫助,確保電梯增設工作能夠高效持續開展。同時,在嚴格把好消防等安全性環節的前提下,對于住戶自行協商達成一致的問題,要盡可能地簡化審批流程,優化操作程序,強化政府協調,切實實現政策落實效率和效益“雙贏”。
第二,強化制度落實。建議中央政府從國家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文件和管理辦法對該項工作進行規范引導,并對現有規范標準進行修訂完善,真正將電梯增設納入其中,確保制度規范與電梯增設相匹配,為增設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合法合規保障。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也應在加大對各地區增設電梯數量、類型及住戶需求等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區域發展現狀,制定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或實施辦法,對電梯增設工作中涉及的城市規劃、土地使用權、建筑結構、消防安全、建筑施工質量、電梯安裝質量、房屋產權等行政管理事項進行明確規定,并將利益受損業主補償、資金投入分攤、施工過程居住安全、物業管理維護等諸多因素考慮在內。
第三,發揮引導作用。一方面,在住戶利益重新分配問題上,積極調動和指導街道、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在協商中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基層組織可從三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一次性由高層居民給予低層居民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與電梯公司協調,降低電梯安裝價格,之后對電梯使用者按次收費,費用所得一部分歸低層用戶所有;通過合同約定,由高層變賣房產后收益所得來清償低層補償費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從政策層面以制定補償參考標準和協商規則的方式,對補償范圍、補償方式選擇、高層業主分攤補償資金的原則等內容進行底線明確,再指導利益相關方進行自行協商,從而為住戶利益平衡目標的實現提供群眾途徑。
第四,創新工作方法。一是建議選擇老齡人居住公房作為試點進行推廣。從北京市調研情況來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課題。中直單位的成功經驗無法全面“克隆”,但是可以通過試點探索的辦法予以總結和改進。在試點對象選擇上,一方面可以繼續借鑒探索成功經驗,選擇中直單位老齡人集中居住的城六區家屬區進行試點,進一步提升國家對于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視和尊重,積極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應當充分培植示范點建設,優先選擇責任主體較為明確的公房做為突破口,提高增設電梯工作的成功率,以便其能發揮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建議政府應加大對相關部門、科研創新人員和電梯設備生產企業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創新扶持基金和政府專項資金,用于鼓勵相關企業和人員開發出適合在既有住宅加裝的電梯新產品,提高相關各部門參與增設電梯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化解過剩產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深入的源動力支撐。
綜上所述,推進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需要政府在體制機制上發揮領導作用、在制度政策上執行落實、在多方利益協調上積極引導、在工作方法上創新突破。從而進一步發揮已有成功經驗的優勢,擴大試點,將政策紅利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群眾中去。
參考文獻:
[1]韓清雪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問題實證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1
Etzkowitz H.指出在產業落后的地區,大學的發展是地區發展的中心,大學的建設已成為一個落后地區建立工業集群和集體認同的戰略,落后地區發展策略之一是設計一個新的企業型大學;如根據MIT原型的重建和重組。大學城周圍形成的產業帶動了經濟落后的城區和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內重點產業為現代設計、節能環保、工程咨詢等,其中現代建筑設計產業居于龍頭地位,而建筑設計產業是以創意產業為主。經濟圈是依托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與橋梁、城市建設與材料、環境科學與工程、海洋地質與生物、軌道交通與道路、機械電子與汽車在全國實力雄厚的優勢學科知識溢出衍生的集群現象。
一、環同濟建筑設計產業的基本情況介紹
環同濟知識經濟圈把科技轉化為產業,形成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以建筑設計為主的現代服務產業。2011年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總產出180億元,從業人員近3萬人。對同濟大學來說,將知識的產業化,為學生的實踐創新提供了平臺。對楊浦區來說,將科技轉換為生產力,拉動經濟增長,提高就業率。
從20年前860米的赤峰路一條街,最初產值10億元,到如今擁有設計企業1700家,從業人數超過3萬的創意集群帶,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已逐步打造成為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同濟大學周邊出現個別建筑設計的教師工作室,發展較快,后來被公司取代,逐漸形成以建筑設計、圖文制作、建筑模型、等相關建筑業務一條街。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郵電設計院有限公司先后在同濟大學周邊落戶。在2003年,基本形成了圖文設計,建筑模型,裝潢、三維動畫、設計、咨詢類企業相配套的一條完整產業鏈,在此能找到最優秀的建筑設計產業的企業及人才,環同濟建筑設計產業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筑設計產業集群。根據上海市楊浦區政府與同濟大學簽署的《楊浦環同濟建筑設計產業建設合作協議》:到2015年,形成創業設計、國際工程咨詢、環保科技三個產業集群,成為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年產值300億元的知識經濟圈。
二、環同濟建筑設計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形成規模的原因分析
(一)同濟大學的核心作用
同濟大學擁有全國一流的建筑設計類專業,集聚了全國該領域的頂尖人才,每年輸出大量優秀畢業生,為環同濟經濟圈主要產業建筑設計產業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同濟大學為師生提供了寬松的創業環境,對老師業余時間安排不干涉,對學生課余時間要求較低,使學生有較多時間在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實習。
同濟大學在建筑設計領域已有具備良好的實驗條件和研究基礎。相關實驗室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規劃與設計現代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工程測量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有分別屬于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傳播與藝術學院等的四十多個相關研究機構,如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測繪與空間信息研究所等。據統計,“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企業中的80%由同濟師生創辦,更易獲得同濟大學學術和后勤服務等各方面的支持,如各類學術講座,科教資源,大量專業人員培訓班,圖書館資源,校園運動設施和餐廳等與“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企業員工共享,為硬軟件設施不齊全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
(二)上海楊浦區政府的支持
政府鼓勵把大學的學術研究轉變作為經濟發展策略,反映了知識創造者和使用者關系變化。楊浦區政府先后斥資800萬和500萬對赤峰路和國康路進行總體改造。政策上,楊浦區政府制定了《楊浦區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總體規劃綱要》;推出企業注冊一條龍服務,設立企業孵化期,給予項目直接資助,放寬了公司注冊政策,降低了企業的入駐門檻;規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建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型科技園所整體轉制為科技企業的,五年內可享受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等。同時,楊浦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創意產業的優惠政策,例如《關于促進楊浦區研發外包服務業發展的扶持辦法》、《楊浦區現代設計企業財政扶持政策》等。
(三)市場需求
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年均GDP增速達9.8%。全國都在加速城市化建設,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劇增。同濟大學全國首屈一指的優勢學科土木、建筑、城市規劃、軌道交通等正好順應了市場發展的需要。在強有力的市場需求的拉動下,促使更多相關產業的中小企業快速滋生。最終成就了同濟大學優勢學科的產業化,建筑設計類產業集群的資本和技術高度集中、自身成長迅速,產生強大輻射作用的“增長極”,形成了如今發展態勢良好的以建筑設計產業為主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
(四)產業特征
建筑設計類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不需要大型設備和廠房,僅需要辦公人才和小型的設備和電腦,小型寫字辦公樓即可。對運營環境要求不高,這樣的小工作室環境很容易在大學附近找到,且租金相對低廉。建筑設計產業的細化分工能促使中小企業集聚。企業間業務分包、外包合作頻繁。地理位置的臨近,利于中小企業間的交流合作。
1.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目前,同江鎮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463元,同比增長13%;民營企業增加值實現85,928萬元,同比增長15%;民營企業實繳稅金4182萬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 6,967 元,同比增長33%,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鎮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65%,比上年減少3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占35%,比上年增加3個百分點。
2.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同江鎮現有7個行政村11個自然屯,有線電視入村率100%,入戶率98%以上;自來水入村率100%,入戶率92%;全鎮現有常住人口4313人,已婚育齡婦女902 人,獨生子女已辦證266人,獨生子女費兌現率100%,符合政策生育率100%,無計劃外生育,新生兒14人,出生率3‰;有5個行政村完成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達標率100%;參加新農合的總人數占總人口的 103%;完成植樹造林面積617.5畝,植樹造林達標率100%。
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從更大的范圍、更深的層次來觀察、比較和分析,同江鎮經濟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速度不夠快、質量不夠高、競爭力不夠強、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鄉鎮財力貧乏,配套資金落實難。為民辦實事,力不從心;二是干部群眾的觀念還很落后,黨群干群矛盾在一定層面上還存在;三是個別村級班子建設薄弱;四是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起步低,總量不大,與先進鄉鎮有很大差距;五是小城鎮建設受瓶頸制約,推進艱難。小城鎮規模較小,聚集帶動能力較差,使城鎮功能的發揮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小城鎮的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不高,非農產業基礎薄弱,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就業機會少,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弱。這勢必妨礙小城鎮聚集效應的發揮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六是仍存在較大的社會隱患,如征地、基礎設施建設等矛盾;七是農民工返鄉創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創業艱難。
三、加快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
1.縮小城鎮差距
加大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政策上進一步向農村傾斜,努力發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提高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多渠道、多種方式地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引導鄉鎮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村服務業,增強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積極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農民工流動和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城鎮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
2.發展自主創業的新型農民
加強引導和支持,著力拓展農民就業創業空間。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高效現代農業,著力培育農村支柱產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支持農民就地就近創業、返鄉創業和進城入鎮創業;強化教育和培訓,著力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健全政府補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和有專長、有技能的各類專門人才;深化改革和創新,著力消除制約農民就業創業的體制機制。研究制定鼓勵農民就業創業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工商登記等政策,改善金融服務,降低就業創業門檻;加強農民就業創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的政策,創造條件讓更多的農民在城鎮就業創業、安居樂業。
3.加強村村通工程建設,建成衛星村屯
把建成衛星村屯作為“利民、惠民”的重點工程落實好,加大投入,積極推進有線、無線、直播衛星接收廣播電視工程建設,形成天上衛星,地面無線、有線相結合的全覆蓋。同時要確保“村村通”變成“長期通”。建立集建設、管理、維護一體化的新機制,形成“村村通”工程從建設到管理使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體系,確保“長期通”目標的實現。
4.抓民營經濟,立項目,增強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