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7:20: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旅游的本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生態旅游的起源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0億年,有一位學者提出將漫長的數億年地質年代壓縮成百年的設想。在虛擬的地球百年中,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不到1天,大約開始于5分鐘前的工業革命,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個人和社會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人們的旅游意識開始覺醒,旅游類型呈現多樣化,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漸發展為度假、公務、專項旅游等。工業革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城市化發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種種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諾拉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來北京霧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動區域。越來越多的人們逃離城市,選擇去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放松心情。這樣大型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甚至對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響。旅游資源受到破壞,旅游質量下降。在傳統旅游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相馳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Ecotourism)。生態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圍內的響應。但是,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對生態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應商在市場營銷中不斷推出各種生態旅游活動,但多數結果都是“非生態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態旅游呢?
二、 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人們口中的時尚名詞、市場營銷的法寶、投資商的生財利器。而作為生態旅游目的地,多數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家園建設與文化生態保護失去話語權。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從理想的云端跌落下來。生態旅游是一門交叉學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
(一)生態的概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人們常用其修飾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態即指自然生態,也指文化生態。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或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隨著人們旅游需求的出現,旅游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之中,融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旅游可以拉動目的地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就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一種經濟行為。所以對任何一種類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離經濟本質。
(三)中外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生態旅游廣為推崇。經過多年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將生態旅游在中國推向。
國際、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各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資源的保護,這類觀點與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背道而馳;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個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旅游者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這類概念使得生態旅游無異于大眾化旅游,不利于專項研究。有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這類觀點將生態旅游的概念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給旅游者及市場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
生態旅游概念繁雜主要原因就是生態旅游概念標準的多樣性。有國內學者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個指標規則反映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這8個指標分別為:遵循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做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與體驗、文化。
一、生態旅游
目前,在學術界“生態旅游”的定義仍處于一個探索發展階段。生態旅游(ecotourism)一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生態旅游特別顧問??送?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獻中使用的。
中國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態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漸受到學術界和實業界的重視,在以后20幾年的發展中,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和旅游造成的生態問題的嚴重,
生態旅游越來越為人們所認同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加入到對生態旅游相關概念的研究中,據不完全統計,生態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種(彭曉嬌 2009)。關于生態旅游的定義,目前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海克托?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區域去旅行”。(二)生態旅游學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國北京召開的第一屆東亞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域會議上對生態旅游定義為:倡導愛護環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應的設施及環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損害生態系統或地域文化的情況下訪問、了解鑒賞、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盧云亭(1996)認為,生態旅游是按生態學的要求實現環境優化,使物質、能量良性循環,經濟和社會優良、高效、和諧地發展,并有豐富的值得觀賞的生態項目,以不破壞環境為特征的旅游活動。(五)郭來喜(1997)則把生態旅游界定為以大自然為舞臺,以高雅科學文化為內涵,以生態學思想為設計指導,以休閑、度假、保健、求知、探索為載體,旅游者參與性強,品味高雅、形式多樣,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識增益.又能增強熱愛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護環境的意識,弘揚文明精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旅游體系。(六)加拿大生態旅游學專家戴維?A.芬內爾(David 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態旅游》一書論述:“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依托的可持續旅游形式,主要強調的是對自然的體驗和學習,這種旅游經過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種低影響,非消費性和注重當地影響的旅游。它一般發生在自然區域,并能對這些區域的保護和維護作出貢獻。”(七)郭舒(2002)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本質屬性應從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續旅游發展,作為一種理念,它的主體應該是旅游地;對生態旅游基本特征的歸納,應是在生態旅游本質的規定下進行,其所描述的應該是旅游者進行生態旅游活動時表現出來的特征,而不應該同時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亞生態旅游協會(EAA)(2003):著重通過體驗大自然來培養人們對環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賞和保護,從而達到生態上可持續的旅游。(九)盧小麗等(2006)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槊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十)吳楚材等(2007)認為,生態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區的居民為了解除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為了健康長壽,追求人類理想的生存環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去保健療養、度假休憩、娛樂,達到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的目的。
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提煉四個生態旅游核心標準:即以自然為基礎、教育性或文化性的體驗、當地社區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的關系
(一)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大眾旅游的關系
1.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
在規模經濟驅動下,大眾旅游以其固定的價格、標準化的服務以及大批量的銷售形式成為的旅游熱點。大眾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卻給接待地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成為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代名詞,受到諸多批判,人們開始探討尋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眾型旅游。選擇性旅游就是在這一宏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并成為極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是相對于大眾旅游(mass tourism)而言的一組產品簇,它突出體現了環境意識和小規模開發,是由當地人掌握、具有自覺價值意識的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為當地社區帶來利益并具可持續性(肖小玉等 2010)。
總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種新型的可替代傳統大眾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與大眾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將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的相互關系描述為一個全集表示旅游,兩個子集分別表示為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而且這兩個子集互補的關系(圖1)。
2.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大眾旅游
一般認為,生態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識,從適應階段的理念看來,生態旅游與大眾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隨著20世紀90年代所謂的更科學、更客觀的理性旅游階段理念的出現,我們有必要對生態旅游和大眾旅游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評價(李燕琴 2006)。如今部分大眾旅游景區,利用建設棧道等旅游游憩系統,進行有益的資源循環利用,減小對旅游景區的破壞,同時建設科普教育基地,還讓當地居民參與到旅游景區的保護中來,這符合本文關于生態旅游的核心標準,生態旅游沒有實質性的理由不成為一種大眾旅游方式。所以大眾旅游的一些部分應該要包含到生態旅游之中(圖2)。
摘 要:本文對目前學術界對生態旅游概念的有關界定進行了梳理,提出了更具本質規定性的生態旅游定義,并以此定義為基礎,分析了理論中生態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的關系。結合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現狀,得出中國實踐視角下生態旅游理解誤區的有關分析。
關鍵詞:生態旅游;實踐視角;理解誤區
一、生態旅游
目前,在學術界“生態旅游”的定義仍處于一個探索發展階段。生態旅游(ecotourism)一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生態旅游特別顧問??送?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獻中使用的。
中國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態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漸受到學術界和實業界的重視,在以后20幾年的發展中,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和旅游造成的生態問題的嚴重,
生態旅游越來越為人們所認同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加入到對生態旅游相關概念的研究中,據不完全統計,生態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種(彭曉嬌 2009)。關于生態旅游的定義,目前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送?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區域去旅行”。(二)生態旅游學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國北京召開的第一屆東亞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域會議上對生態旅游定義為:倡導愛護環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應的設施及環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損害生態系統或地域文化的情況下訪問、了解鑒賞、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盧云亭(1996)認為,生態旅游是按生態學的要求實現環境優化,使物質、能量良性循環,經濟和社會優良、高效、和諧地發展,并有豐富的值得觀賞的生態項目,以不破壞環境為特征的旅游活動。(五)郭來喜(1997)則把生態旅游界定為以大自然為舞臺,以高雅科學文化為內涵,以生態學思想為設計指導,以休閑、度假、保健、求知、探索為載體,旅游者參與性強,品味高雅、形式多樣,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識增益.又能增強熱愛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護環境的意識,弘揚文明精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旅游體系。(六)加拿大生態旅游學專家戴維?A.芬內爾(David 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態旅游》一書論述:“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依托的可持續旅游形式,主要強調的是對自然的體驗和學習,這種旅游經過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種低影響,非消費性和注重當地影響的旅游。它一般發生在自然區域,并能對這些區域的保護和維護作出貢獻。”(七)郭舒(2002)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本質屬性應從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續旅游發展,作為一種理念,它的主體應該是旅游地;對生態旅游基本特征的歸納,應是在生態旅游本質的規定下進行,其所描述的應該是旅游者進行生態旅游活動時表現出來的特征,而不應該同時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亞生態旅游協會(EAA)(2003):著重通過體驗大自然來培養人們對環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賞和保護,從而達到生態上可持續的旅游。(九)盧小麗等(2006)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槊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十)吳楚材等(2007)認為,生態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區的居民為了解除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為了健康長壽,追求人類理想的生存環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去保健療養、度假休憩、娛樂,達到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的目的。
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提煉四個生態旅游核心標準:即以自然為基礎、教育性或文化性的體驗、當地社區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的關系
(一)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大眾旅游的關系
1.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
在規模經濟驅動下,大眾旅游以其固定的價格、標準化的服務以及大批量的銷售形式成為的旅游熱點。大眾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卻給接待地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成為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代名詞,受到諸多批判,人們開始探討尋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眾型旅游。選擇性旅游就是在這一宏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并成為極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是相對于大眾旅游(mass tourism)而言的一組產品簇,它突出體現了環境意識和小規模開發,是由當地人掌握、具有自覺價值意識的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為當地社區帶來利益并具可持續性(肖小玉等 2010)。
總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種新型的可替代傳統大眾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與大眾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將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的相互關系描述為一個全集表示旅游,兩個子集分別表示為替代性旅游與大眾旅游,而且這兩個子集互補的關系(圖1)。
2.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大眾旅游
一般認為,生態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識,從適應階段的理念看來,生態旅游與大眾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隨著20世紀90年代所謂的更科學、更客觀的理性旅游階段理念的出現,我們有必要對生態旅游和大眾旅游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評價(李燕琴 2006)。如今部分大眾旅游景區,利用建設棧道等旅游游憩系統,進行有益的資源循環利用,減小對旅游景區的破壞,同時建設科普教育基地,還讓當地居民參與到旅游景區的保護中來,這符合本文關于生態旅游的核心標準,生態旅游沒有實質性的理由不成為一種大眾旅游方式。所以大眾旅游的一些部分應該要包含到生態旅游之中(圖2)。
4.游客生態保護意識較差
廣大旅游者的生態旅游知識貧乏,欣賞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差。游客在景區游覽過程中隨意丟棄各種廢棄物,如隨乎亂扔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煙頭等垃圾,在游覽過程中不遵守旅游景區的有關游覽規定的違章活動行為,如亂攀亂爬,亂涂亂刻亂畫,越位游覽,違章拍照,違章采集,違章野炊、露營,隨意給動物喂食,襲擊動物、捕殺動物等。
特別是在生態旅游區內,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為會造成土壤侵蝕,影響自然保護區植物的生長發育和更新。例如,現在“驢友”這個詞快要成為破壞環境,不珍惜生命的代名詞。以油菜花引來大批游客的綠江被稱為北方香格里拉,吸引了很多的驢友前來觀賞。露營的驢友在酒足飯飽之后,都會留下滿地的啤酒瓶子、飲料瓶子、塑料袋等垃圾。很多游客看到油菜花海都忍不住拍攝欲望,一小部分游客會跑到油菜花海中照相,不少油菜花都被踩倒了(王琦 2012)。
(三)中國實踐視角下,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大眾旅游、可持續旅游關系
通過以上的討論,可以得出在中國實踐視角下生態旅游有些不符合可持續的發展的要求。因此,圖5能被修改為一個生態旅游的領域,包括了絕大多數(但不是全部)的可持續性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以及相當一部分的大眾旅游。
參考文獻:
[1]戴維?A.芬內爾. 生態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David Weaver. Ecotourism[M]. John Wiley&Sons Australia, Ltd. 2001.
[3]葛安新,楊瑞峰. 關于生態旅游實踐的反思[J],陜西林業,2004(6).
[4]盧小麗,武春友,Holly Donohoe.生態旅游概念識別及其比較研究――對中外40個生態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學刊,2006(2).
[5]李燕琴. 生態旅游游客行為與游客管理研究[M].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6]劉. 淺議中國生態旅游的特征[J]. 商業文化,2011(9).
[7]牛然,李學東. 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1999年至今國內生態旅游文獻研究[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8]彭曉嬌. 生態旅游概念探究[J]. 傳承,2009(7).
[9]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胡衛華. 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學刊,2007(1).
[10]王琦. 驢友亂丟垃圾,北方香格里拉綠江環境遭破壞[EB/OL].http:// /20120626/n346522559.shtml.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7)01-0067-05
[收稿日期]2006-10-30
[作者簡介]吳楚材(1936-),男,湖南寧遠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態旅游理論與旅游開發研究,E-mail:znstly@126.com;吳章文(1940-),女,湖南慈利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態旅游理論與資源深度開發研究;鄭群明(1972-),男,江西泰和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胡衛華(1978-),男,湖南湘陰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態旅游與資源開發。
1 生態旅游的起源
國際旅游界普遍認為生態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其雛形是“生態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是1965年赫特澤(Hetzer)在反思當時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礎上提出的旅游發展思路而正式把生態旅游(ecotourism)作為一個獨立的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生態旅游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前往相對沒有擾或污染的自然區域,專門為了學習、贊美、欣賞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動植物與存在的文化表現(現在和過去)的旅游?!彼麖娬{生態旅游的區域是自然區域。但是,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后,生態旅游才作為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地研究和實踐。但由于各國發展的情景各不相同,對生態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徑庭。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對生態旅游內涵的辯論已使生態旅游由理想的云端跌落到“泛化”的邊緣,生態旅游應該是一種哲學、一種理念、一種態度、一個標識還是一種產品?也許都是,也許都不完全是。從旅游的本質上來看,旅游是一種經濟活動、一種文化活動、一種社會活動,但歸根到底,旅游是一種經濟活動,由于其巨大的經濟效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均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因此,認識生態旅游的本質和內涵也不能脫離經濟的本質,不能脫離市場的需求,不能離開旅游者的動機,不能忽視旅游的目的。
2 國內外生態旅游研究概述
生態旅游的思路從提出至今僅有40年,在全球環境危機、人們“生態覺醒”的大背景下,生態旅游的思路對旅游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參與其中的國家、組織和機構也非常多,主要有科研保護和非政府組織、多邊援助機構、發展中國家和旅游業內部等等。而一些國際性的組織和機構參與其中,并廣為推崇是生態旅游大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從1991年起與華盛頓大學合作,面向社會提供生態旅游的教育和培訓服務,還通過創辦論壇和專題討論會,提供最新的生態旅游發展趨勢和各種規劃管理方法。世界旅行旅游理事會從1994年起創立“綠色環球21”(Green Globe 21)生態旅游認證標準體系,從1999年起開始獨立運作,全球有超過1500家企業或機構得到認證,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識。澳大利亞生態旅游協會制定的NEAP(The National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Program)生態旅游認證體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納。2002年,澳大利亞生態旅游協會與“綠色環球21”共同制定了《國際生態旅游標準》,2004年經過重大修改提出了11條原則。世界自然基金會則更多地致力于環境脆弱區域的生態旅游實踐,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發展中國家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經過40多年的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
生態旅游的思想是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生態旅游熱潮的興起而進入中國的,但真正受到國內重視是在1995年。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之后,1996年在武漢、1997年在北京召開的生態旅游或可持續旅游研討會,大大推動了生態旅游的發展,尤其是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更是將生態旅游推向。短短的10年中,“生態旅游”成為中國最時尚的名詞,變成旅游市場營銷的“法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呈現出其內涵先天不足的問題。自生態旅游的概念進入中國后,國內一批科研機構相繼對此進行了研究和實踐。一些組織和機構主張編制生態旅游的規范和標準,以達成共識,促進生態旅游的開展,目前已推出《中國生態旅游推進行動計劃》(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生態旅游區標準》(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偩?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則致力于環境資源的研究,并主張在生態旅游的開發中廣泛應用,以體現生態旅游真實的魅力。目前其空氣負離子、植物精氣、森林小氣候等研究成果開始廣泛應用,并得到了一定的認同。但由于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且各研究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和內涵時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也由于其內涵的模糊和多樣,生態旅游在進入市場以后更是成了“萬能的標簽”,在實踐應用中非?;靵y,無所適從。
3 生態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生態旅游的定義提出至今已有23年,但其內涵界定依然模糊。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與生態旅游相關的概念有140多種,包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銀行以及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旅游機構提出的生態旅游概念。國內學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種。但至今還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這些概念的表述或層次不同,或出發點不同,或范圍不同,或陳述的角度不同,或要達到的目標不同。目前生態旅游定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定義所著眼的角度和層次不同,生態旅游的概念與其他概念含糊交叉。其原因是由于在過去的23年中,眾多不同的組織和機構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區域實踐著各自認為“最佳的”生態旅游模式,由于其重視生態旅游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于是對生態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徑庭。另外,大部分概念存在著將目的和手段混而論之的情況。例如,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指出要實現環境與文化負面影響 的最小化與正面經濟影響的最大化,實際上后者正是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表現;再如環境教育,不管是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需求還是為了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際上也都是實現可持續目的手段。此外,與生態旅游幾乎同一時期出現的相關概念和詞匯也很多,如自然旅游(nature tourism)、荒野旅游(wildernesstourism)、探險旅游(adventure tourism)、可持續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綠色旅游(green tourism)、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與環境資源相適應的旅游(appropriate tourism)、科考旅游(scientific tourism)、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無負面影響的旅游(10w.impact tourism)、農業旅游(agro tourism)、鄉村旅游(rural tourism)、軟旅游(soft tourism)等等,由于這些概念本身也不完善,因而極易造成概念的混淆。正如奧朗姆斯(Orams)所說“生態旅游的概念就像是畫在沙灘上的一條線,其邊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斷地沖刷、修改”。目前關于生態旅游的概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3.1 保護中心說
這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觀光旅游+保護”,其核心內容是強調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認為生態旅游應強調保護,要求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其代表定義有美國生態旅游協會做的界定:保護環境和維護當地居民良好生活的負責任的旅游。也有國內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資源供人們觀賞的同時,又對自然環境進行保護的一種活動。
生態是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總和,旅游是“人一地”之間的關系總和。這類概念是完全保護主義者的觀點。旅游是有動機、有目的、有行為的,這類概念沒有考慮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而認為生態旅游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這與旅游者為了愉悅、享受、求知、體驗等的出游動機背道而馳。這類概念提醒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要保護旅游環境、保護旅游資源,但旅游資源涉及天空、山川、海洋、水域、生物、城市、文物等非常廣泛的范圍和部門,旅游部門、旅游者提出保護根本起不了作用,更何況目前對各類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有眾多的法律法規,保護的實現必須通過執法和嚴格的管理,而不是通過旅游者。如果旅游時強調保護,生態旅游就僅僅是一種理念,是無法以一個獨立的體系在實踐中操作的。
3.2 居民利益中心說
這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觀光旅游+保護+居民收益”,其核心內容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認為生態旅游應在保護的基礎上開展,而且旅游組織者和旅游者有義務為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應有的貢獻。
代表定義有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做的界定:生態旅游是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郭岱宜也認為:生態旅游除了是一種提供自然游憩體驗的環境責任型旅游之外,也負有繁榮地方經濟、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同時尊重與維護當地部落傳統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旅游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從旅游業的經濟本質來分析,所有旅游活動均能產生經濟效益,旅游者從客源地來到目的地,均能帶來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資金流,均能為當地經濟繁榮產生一定的影響,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收益。如果因此而界定當地居民有收益的旅游就是生態旅游,那么生態旅游與大眾旅游沒有本質區別,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從生態旅游詞面理解,與居民利益也毫無關聯。
3.3 回歸自然說
這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內容是回歸大自然。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就屬于生態旅游的范疇。
代表定義有庫臺(Kutay)做的界定:生態旅游就是直接或間接促進保護并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自然旅游。世界旅游組織做的界定:生態旅游是以生態為基礎的旅游,是專項自然旅游的一種形式。強調組織小規模旅游團(者)參觀自然保護區,或者具有傳統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亞國家生態旅游戰略中做的界定:生態旅游就是涉及對自然環境的解釋和教育的自然旅游,該旅游按照生態可持續的方式經營。也有國內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人們開始追求一種回歸自然、自我參與式的旅游活動,渴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體驗“天人合一”的高雅享受。
這類定義將生態旅游的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包括探險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閑旅游等多種類型,擾亂了人們習慣了的旅游類型體系,給旅游者造成認知和識別上的混亂,讓機會主義者將生態旅游的標簽隨處粘貼,這也正是前些年生態旅游泛用、泛化、泛濫的主要根源。例如,登山應屬于專項旅游范圍,但在這類定義中,將登山也歸為生態旅游,這就造成了認識和市場的混亂。從內涵來看,這類概念的內涵是空洞的,其不但沒有促進旅游的發展,反而是旅游研究的一種倒退!給旅游組織者造成混亂。
3.4 負責任說
這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負責任旅游”,其核心內容是旅游者應對環境承擔維護責任。
代表定義有布諾斯(Brouse)做的界定: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其后對生態旅游定義簡化時也強調了負責任,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在自然區域里進行的、保護環境同時維持當地人福利的負責任的旅游”。也有國內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一種對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自然環境的保護”。
作為社會的一員,全體有能力的公民均應承擔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道德、民俗的限制、約束的責任和義務,均應對自己的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負責任。從這個意義來看,負責任不應作為旅游當殊的部分進行強調或放大,因而“負責任旅游”對生態旅游的開展并不具備可操作性,該類定義與生態旅游毫無關聯性。
3.5 原始荒野說
這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內容是生態旅游開展的區域是在人跡罕至的原始荒野區域。
代表定義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研究人員伊麗莎白布(Elizabeth Boo)做的界定:生態旅游必須以“自然為基礎”,它必須涉及“為學習、研究、欣賞、享受風景和那里的野生動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擾比較少或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區域所進行的旅游活動”。有國內學者也認為:生態旅游是人們帶著某一特定的目的,到受干擾較輕微的地區或 未受污染之自然地區旅游。
人跡罕至的區域包括大森林、大沙漠、大戈壁、大雪原和孤島等,這些區域有些氣候環境十分惡劣,有些不適合人類生存(沙漠、戈壁、雪原);有的地段輻射強(戈壁、沙漠),有害于人體健康;甚至在森林中也有些植物群落對人體健康有害。該類定義涉及的范圍太寬泛,目標不明確,無法真正在實踐中落到實處。提出這一觀點的大多為歐洲學者,由于歐洲整體環境較好,其研究的環境沒有普遍性。例如,在沙漠、戈壁環境中,放射性強、小氣候惡劣,基本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更不用說理想的生態環境了,旅游者根本無法獲得舒適的休閑、度假享受目的。一般情況下,人跡罕至的地方生態環境好,對城市居民有吸引力,但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因此,這類定義不科學、不全面,缺乏普遍性。
4 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與濫用的后果
由于缺乏權威的生態旅游概念,以至于社會上“偽生態旅游”招搖過市,大行其道?!吧鷳B旅游”的概念被嚴重泛化,幾乎任何一種與自然資源有關的旅游活動均被貼上了“生態旅游”的標簽,不少地區的生態旅游并不“生態”,從規劃、開發、管理到經營,很大一部分沿用大眾旅游的模式,且鮮有顧及開發對資源的負面效應。
生態旅游的泛化主要表現在景區開發和旅游經營過程中,把生態旅游泛化成自然旅游。自然旅游以滿足旅游者需求,獲得最大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而生態旅游以生態、社會和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因此,相對于自然旅游,生態旅游需要強調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環境資源的特殊性。是否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充分地利用環境資源為生態旅游服務,同時又通過生態旅游活動的開展改善了環境,提高了環境的抗壓力,應作為衡量生態旅游成功與否的標尺。然而在中國,一些人對環境資源知之甚少,卻打著“生態旅游”的旗幟,干著破壞生態的行為。生態旅游被演化為一種市場營銷的手段,很多旅游企業通過“刷一層綠漆(greenwashing)”來迎合市場的需求,獲得競爭優勢。部分開發商狡猾地利用“生態旅游”這個時髦詞,其目的是為了中飽私囊,他們以利潤最大化和自利為主導思想,投其所好地討得客戶的歡心,吸引旅游者,并沒有將環境資源深入地開發出來為游客服務,更沒有在旅游開發中體現維護環境的功能。甚至一些景區管理部門唯利是圖,往往打著“生態旅游”的招牌,大肆在景區內開發游樂項目。這是完全背離生態旅游的初衷的。曾經有權威調查顯示,國內有22%的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因開展“生態旅游”而受到破壞,11%的生態旅游資源出現退化,44%的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現水污染,11%的有噪聲污染,3%的有空氣污染。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缺乏統一規劃、盲目開發、游客嚴重超載、人造景觀和設施泛濫等因素有關。這樣的生態旅游名不副實,使人們對生態旅游本身產生質疑。
其實,在歐美等發達地區,人們并沒有像國內這么熱衷于對生態旅游的追逐,生態旅游也并不是高于一切的旅游形式,而是普通旅游的一種類型。但由于全世界至今還沒有生態旅游統一的定義,加上“生態旅游”一詞在全國范圍內濫用,使大家感到生態旅游是一個很虛的東西,難于落到實處,大多數人對生態旅游無所適從??傮w而言,目前生態旅游還只是一種理念,一種空中樓閣,難于在實踐中操作,有必要對生態旅游的內涵進行明確的界定。
5 生態旅游的內涵
要界定生態旅游的內涵,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環境?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就應了解生態旅游產生的大背景,從旅游市場、旅游動機、旅游產品、旅游目的出發,著眼于實踐操作來界定其含義,使生態旅游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均具有可操作性。
5.1 環境、生態、旅游的內涵
從理論研究與實踐分析,生態旅游的內涵與環境、生態、旅游等概念是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的。有必要分析環境、生態、旅游的實質,從而幫助理解生態旅游的內涵。
環境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環境是客體,其類型是由主體決定的。通常我們所說的環境是以人類為中心,描述人類與周圍一切事物和因素之間的關系,人周圍的事物統稱為環境。
所謂生態是指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總和。生態是以生物為中心而言的。
旅游是一項經濟性強的文化活動,也是一項文化性強的經濟活動,旅游的定義也很多,世界上公認的旅游的定義是“艾斯特定義”,即“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各種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導致,并且不牽涉任何賺錢的活動。”總體而言,旅游的概念是描述“人一地”之間的關系。
生態旅游,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生態”+“旅游”,而“生態”和“旅游”均有特定的含義,都有規范的概念。從其含義來理解,生態旅游定義的核心應該是描述“旅游者與旅游目的地環境之間”的關系。
5.2 生態旅游產生的大背景
生態旅游的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生態學家認識到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會遭到報應,是一個時代“生態覺醒”的產物。環境學者、生態學者、林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等紛紛投入其中進行深入研究,認識到城市的熱、光、電、放射性、化學污染、灰塵、細菌等環境因子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和生存,人們意識到“城市不是人類最佳的生存環境”,并提出了相關的理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城市水泥沙漠理論(如熱輻射、光輻射、放射性輻射等)、人壽命的長短、健康的好壞與居住地物種數量的多少成正相關理論、“人體血液中缺乏氧氣是萬病之源”理論、城市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理論等。這些理論的提出為生態旅游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人們渴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生態旅游應運而生。
5.3 生態旅游的動機
人們為了解除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尋求人類最佳生存環境,在那里去度假休憩、保健療養娛樂。
5.4 生態旅游的主要客源
城市和集中居民區的居民。
5.5 生態旅游開發的最佳地域
以城市為中心,30―50公里為半徑,為第一生態旅游圈。這一圈基本離開城市,擺脫了城市困擾。第二生態旅游圈是以城市為中心,50―100公里為半徑。這一圈污染少,生態環境受破壞少,一般距城市1小時左右車程,是較理想的生態旅游地域。第三生態旅游圈是以城市為中心,100―160公里為半徑,這一圈生態環境好,在交通方便的地區驅車2小時即可以到達,宜開發為2日游的休閑度假地。
5.6 生態旅游資源
優越的生態環境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良好環境的生態旅游區是人類生存的理想空間。生態旅游的賣點是各種優越的環境資源,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體、高濃度的空氣負離子、植物精氣含量高的樹種配置、舒適的小氣候、空氣細菌含量少、沒有噪聲污染、放射性輻射劑量水平合適等。
5.7 生態旅游的定義
旅游是人們利用余暇在異地獲得的一次休閑體驗。[1]生態旅游不是普通旅游,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漢中的生態旅游資源,從全國來看,優勢并不突出,影響力不大,但與周邊的干旱少雨或者天氣寒冷的地區相比較,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
一.漢中生態旅游市場的現狀
首先,從漢中市政府和開發商操作看,寬泛的生態旅游和普通旅游難以區分。其次,漢中生態旅游市場只是旅游市場的一部分,理論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最后,從市場份額看,傳統的休閑觀光旅游仍是主流,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游者僅限于科考,攝影,戶外探險等。
二.漢中生態旅游市場的SWOT分析
(一)漢中生態旅游市場優勢(strength)
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上,氣候溫潤;有特品級旅游資源,且體量大,景色優美;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強制保護了林區的生態;西漢和十天高速公路將川陜鄂之間的旅游交通條件大大改觀。
(二)漢中生態旅游市場劣勢(weakness)
對客源有較高要求,可以說是生態旅游者造就了生態旅游市場;生態資源比較脆弱,接待游客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科學指導,部分生態資源已經遭到破壞;生態景區的道路標識、宣傳冊子等都沒有注重環保教育,生態旅游如果完全是公益性的,利益相關者不能自覺保護環境。
(三)漢中生態旅游市場機遇(opportunity)
當下政府把生態保護納入政績考核,為生態旅游鋪平了道路;陜西大秦嶺旅游的整體開發思路,把漢中也納入進去了;借力國家的南水北調工程,治理污染的水利資源,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提升旅游吸引力。
(四)漢中生態旅游市場威脅(threat)
生態旅游開發較早且較為成熟的香格里拉、西雙版納等景區,對其他景區形成遮蔽效應;漢中生態旅游市場的培育開發要保留原滋原味,遠離人工雕琢,需要專業人才加入;景點必須配套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旅游救援系統等基礎設施。
三.漢中的生態旅游市場吸引力分析
旅游吸引力的本質是旅游資源子系統與旅游客源市場子系統之間在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2]差異越大,吸引力越大。生態旅游供應市場早期是“三S”地區,但是隨著游客環境意識的高漲,旅游熱點從“三S”轉變成“三N”,即上山下河。
(一)漢中生態旅游資源自身的品質
漢中的生態旅游資源按其本體屬性分和自然兩大塊,在627個旅游單體中,擁有全部8個主類,26個亞類,占國標的83.87%。未獲級的旅游資源有237個,普通級旅游資源有281個,優良級旅游資源有109個,其中:特品級有3個。[3]到目前為止,漢中有: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1個,國家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水利風景區3個,國家森林公園4個,生態旅游最具核心吸引力的就是自然資源,漢中的自然資源不僅品位高,而且品種多,兼具南北之美。這些資源要么遠離市中心空氣中飽含負離子,要么碧波蕩漾,要么潺潺的溪流、鳥兒婉轉歌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三月佛坪滿山遍野山茱萸花、西鄉櫻桃溝滿眼粉白的櫻桃花、四月漢中有壯觀的油菜花海,五月鮮紅欲滴的櫻桃采摘季,八九月桔園黃橙橙的橘子等你來摘,十月、十一月到米倉山看紅葉,十二月到二月大雪封山,別有一番肅靜之美。
(二)生態旅游者對漢中旅游的心理需求
普洛格(1972)把旅游者分為兩類,安樂小康型旅游者和追新獵奇型旅游者。不同人格的旅游者對旅游產品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生態旅游者追求的是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緬懷人類曾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懷舊(Nostolgia)”情結,使自己在溶入自然的同時進入精神領域的“天堂(Nirvana)”[4],追求的是較深入的了解自然,不是普通的走馬觀花式旅游。漢中的自然風光完全可以滿足長期生活在各種嘈雜、浮躁中的白領。下面是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間,到漢中旅游的中外旅游者人次和收入數據,除了2003年旅游業受“非典”沖擊,發展減緩外,每年到漢中旅游的人次和收入逐年遞增。
四.漢中生態旅游市場營銷策略
(一)產品策略
首先做好理念營銷,[5]由漢中市政府出面,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 “漢中印象”系列全方位點對點廣告。其次就是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差異營銷。對第一客源市場省內的陜北、關中地區,以及甘肅和內蒙古地區的產品策略是:對身體健康的中青年白領可以推出徒步,穿越的探險生態游。對這些地區的身體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推出普通的休閑觀光游。對第二客源市場山西、河北、北京、東北、重慶等地,主要是打“綠色大氧吧”的牌子,對空氣污染嚴重的大城市,推出空氣清新愉悅的體驗生態游。對第三客源市場海外的游客,我們主打“魅力歷史名城”的牌子,宣傳上,主要跟著陜西歷史文化名城走。具體由合作旅行社對現有旅游線路針對目標客源市場進行整合,按客源市場的真實需求量身打造,獲得他們的好口碑,樹立起漢中旅游的品牌。產品包裝設計理念就是“天然去雕飾”,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最好的包裝。生態旅游產品不同一般意義上的產品,普通旅游產品在其不同生命周期,產品策略不同,生態旅游產品比較獨特,重在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價格策略
普通品級的適合采用隨行就市定價策略。特品級的,政府指導定價,等有了品牌后,可以按品牌地位心理定價。
(三)渠道策略
生態旅游渠道可以選擇直銷,也可以選擇包銷或者代銷。具體做法是:一方面,在客源所在地設客戶咨詢聯系點。另一方面就是設網絡咨詢報名平臺。最后,與國內外各個旅行社合作,設咨詢點。后期,可以根據產品生命周期和保護環境的宗旨靈活調整商。
(四)促銷策略
主要是提供免費體驗之旅。其次,是利用名人效應。利用漢中走出去的名人宣傳漢中。最后,在冬季和節假日,可以對特品級生態旅游產品之外的旅游產品及衍生產品打折,比如普通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游,土特產、住宿、餐飲、歌舞表演門票等,用普通旅游來養生態旅游。
總之,漢中的生態旅游之路,重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此基礎上惠及當地民眾,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青山綠水,動物,植物,把生態旅游作為教育民眾、提升漢中城市文化品位、調整產業格局的助推劑,把漢中建設成一個物資精神文明同步提升的城市。
參考文獻:
[1]謝彥君.旅游的本質及其認識方法——從學科自覺的角度看[J].旅游學刊,2010,(1).
[2]諶貽慶,毛小明,甘筱青 旅游吸引力分析及模型[J].企業經濟,2005,(6).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4)02-0030-01
一、生態旅游的內涵及發展的時代背景
在我國學術界關于生態旅游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一是陳傳康教授給出的“四大特征”定義,即對游客進行環保教育、保護資源、有一個不破壞自然的規劃、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二是郭來喜給出的“六大特征”定義,即以生態學思想作設計依據、以大自然為活動舞臺、以孕育科學文化的高雅品質、以活動形式多樣化、以旅游者高強度參與、以增強人類環境意識[2]??傊?,生態旅游是以大自然為基礎,以生態學思想為指導,在保證既要滿足旅游者對回歸自然的需要,又要保護好自然的條件下,通過環境教育和生態工程的實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種旅游活動。自然觀的中心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從實踐出發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觀性,又重視它的屬人特性和歷史發展,主張人與自然在社會中的統一。人和自然協調一致,這實際上也正是生態旅游開展的理論基礎。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對環保問題的日益突出,人類對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越來越關注,維護生態平衡和保護環境的呼聲在世界各國變得越來越強烈起來;同時,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思維和自然觀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從而迫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因此,關于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等問題被一些專家學者紛紛研究,即屬于生態旅游興起的大背景。
二、生態旅游與哲學的關系
生態旅游是旅游的一種形式,它不僅是一種生態消費行為的具體體現,又是一種環境教育和自然知識普及的求新求知的學習過程,更是人們實現與自然和諧共處、返璞歸真的理性思考和自覺選擇。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自然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人類依賴自然界而生存,但人類并不像動物那樣簡單地依賴自然界,而是通過他的勞動來改造自然界,從而使自然界人性化,成為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存在形式。人不僅按照外在尺度進行生產勞動,并且人還懂得怎樣處處把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
馬克思說:“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鄙鷳B旅游興起與發展的實質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自然觀的中心。從實踐出發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觀性,又重視它的屬人特性和歷史發展,主張人與自然在社會中的統一。人和自然協調一致,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實際上也正是生態旅游開展的理論基礎。
開展生態旅游的主體是人,而客體則是各類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山體。開展生態旅游,大自然在一定的范圍內向游人開放,除了游人本身的回歸自然與休閑的動機外,更重要的就是向游人展示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意識,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協調、共生、共處的精神境界,來共享大自然的美景。然而各類自然保護區的興建,正是保護受環境問題影響而日益減少及漸趨瀕危和滅絕的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保護大自然采取的必要措施和手段之一。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生態旅游開展與興起的理論基礎是的自然觀。
三、如何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生態旅游的重要基礎是要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旅游的開發是一個涉及眾多領域和行業的系統工程,實現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科學的管理。實現生態旅游科學管理及發展需要旅游者、旅游經營者、旅游地居民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齊心協力才能探索出有效的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就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并科學的發展,對策是多方面的,需要互相的配合。首先,各旅游地應的按照規劃設計的要求合理控制旅游者人數和旅游活動量。當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時,應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其次,各旅游地應加大對旅游者的管理力度,引導旅游者按照旅游線路和要求進行旅游,對旅游者破壞景區環境的行為應采取相應的處罰,倡導旅游者進行文明旅游。最后,加強旅游地生態環境的監測,相關政府部門應在旅游生態景區建立生態環境監測站,對旅游活動中生態環境的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評估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及時提出改進的措施,確保生態旅游環境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既滿足了當前和未來旅游業的發展,且在不損害旅游者和旅游地當前和未來的利益前提下,形成了旅游與人類社會、大自然和人類環境和諧共生的一個整體,遵循著旅游業發展的規律。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兩大因素是“保護”和“責任”,在目前旅游開發的基礎上我們要做好保護,將旅游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全面發展密切結合起來,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到達“ 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將可持續發展真正納入到旅游業發展日程,以哲學的理性的目光看待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旅游業才能和第三產業其他行業一起,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素質的提高做出長期貢獻,這充分體現了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哲學思想。
四、結語
在歷史發展的今天,有著傳統哲學作為底蘊、自然觀作為理論基礎的生態旅游,現已成為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當代人與后代人持續發展的體現,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旅游管理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從其對旅游管理的影響方式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內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其中內部影響因素主要有三個主要成分,分別是當地政府、旅游企業和社區居民,這三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因為都處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內部,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有著深刻而長遠的影響,所以是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主要管理目標。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活動中,當地政府向社區生態旅游活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基礎設施支持,保證社區生態旅游活動能夠有效的進行,同時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水平提高后,當地政府也會從中受益。旅游企業是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推動者,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旅游企業一直處在主體地位。社區居民是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的主要實踐者,向游客展示當地的社區生態文化,保證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實現,同時也從中獲益。由此可見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當地政府、旅游企業和當地居民之間因為共同的利益需求而推動社區生態旅游發展,同時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利益訴求是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主要內部影響因素。
1.2社區生態旅游的外部影響因素
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外部影響因素,一般情況下包括有旅游者、非政府組織以及外部環境。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雖然當地居民的地位因為自身獨特旅游形式而極大的提高了,但是社區生態旅游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游客的需求對其影響還是基礎性的,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其自身的組織形式、實現形式和管理形式從根本上來講還是會受到游客需求的影響,會呈現出一種順應游客需求發展的趨勢。非政府組織作為政府機構和社會基層之間的一種積極交流方式,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有了極大的發展。其在旅游活動中的積極影響開始得到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和政府部門的承認,在社會生態旅游活動中非政府機構能夠充分的發揮咨詢、溝通、協調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影響力以及運用合理的手段來干預旅游活動,達到對當地居民利益和當地獨特人文環境和生態多樣性的保護。外部環境是社區旅游活動開展的有效保障,在制度、技術、經濟、安全等各個方面對社區生態旅游的管理和發展提供支持。
2.基于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出現的問題
2.1社區居民的主動性難以充分發揮
社區生態旅游與傳統的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對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活動中的地位進行了重新定位,這一全新的定位將旅游活動中的社區居民地位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社區居民基本上處于旅游活動的主體地位,其對社區文化的展示是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主要“景觀”。但是目前在我國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傳統的旅游活動思想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改進,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忽視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將社區中的舊建筑和舊物件當做社區生態旅游的主要景觀,歪曲了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本質。造成了當前我國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單一性和被動性局面。因此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活動中當務之急是要積極引導,從思想上、制度上對社區居民進行教育和規范,讓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不斷提升,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將當地社區的獨特文化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完美的詮釋出來。
2.2地方人文特色缺失
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旅游業的發展雖然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旅游業和游客的大量涌入會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開展之前,具有社區生態旅游開發價值的區域往往都因為與外界的相對封閉,而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社區文化形式,但是隨著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開展,游客和旅游企業的大量涌入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新鮮思想和文化,導致當地獨特社區文化存在的基礎動搖,獨特的社區生態文化形式開始進入退化道路。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因為經濟利益的驅使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旅游服務活動中來,這也是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隨著當地居民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參與度逐漸增強,當地社區文化的特色習俗和人文傳統就會消失。即使出于保護社區生態旅游項目的目的對傳統習俗進行表演式的詮釋,其本身具備的社區文化意義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2.3旅游企業的管理水平低下
在我國,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旅游企業的管理水平低下,旅游企業管理水平的低下不僅對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對整個旅游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消極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旅游企業的惡性競爭,當前因為國內旅游行業發展形勢一路看好,大量的社會資金、資源涌入到旅游行業,造成了旅游行業內部的旅游企業數量眾多而且質量參差不齊,相應的旅游企業和旅游行業的管理規范的缺失,也加劇了旅游企業之間的這種惡性競爭。第二就是旅游企業的產品創新力度小。社區生態旅游是一個對旅游活動的文化內涵和創新性要求很高的旅游形式。社區生態旅游的一大亮點就是居民和游客的參與性。但是在具體的旅游實踐中,因為受到旅游企業經濟利益的驅動和行程安排的影響,社區生態旅游活動成為了一種類似自然景觀觀光的活動。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和價值,旅游企業管理水平的低下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
3.加強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改進措施
3.1凈化旅游市場,為社區生態旅游提供有利的發展環境
旅游市場作為旅游活動進行的主要環境,其自身水平的提高和品質的凈化,能夠保證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健康穩定發展,所以在加強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活動中凈化旅游市場是一個必然選項。當前我國的旅游市場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是受國民旅游需求爆發式增長驅動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性進步,旅游熱將會逐漸降溫,人們的旅游需求會逐漸呈現出一種理性化的形態。所以對旅游市場的凈化是一種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較高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首先要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以法律的形式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進行監管,做到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活動的“有法可依”和“依法管理”。其次是對廣大旅游消費者的旅游消費觀念的教育,讓消費者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更加尊重古老而獨特的社區文化,最大限度的保證社區生態文化的獨立性和延續性。第三,要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所在地政府進行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宣傳,讓當地政府和民間團體認識到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巨大作用,積極的參與到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來,開展旅游目的地的社區生態文化獨特性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3.2完善制度建設,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
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作為一個系統性的活動,需要當地政府、旅游企業和社區居民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證其運作效益,所以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完善的制度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科學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活動形式,其在運行中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對于這些經濟效益的科學、合理分配,是保證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發展可持續性的關鍵。在具體的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應該積極的參照國內外的先進利益分配模式,將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產生的收入按照合理的比例反饋給當地居民;第二,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應該充分的發揮當地政府機關的指導作用,采取積極的監管措施保證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相對弱勢的社區居民的合法利益,同時也要積極的引導當地居民在社區生態旅游開發活動中,從當地的旅游特點出發進行積極的自主創業。從制度上、資金上和技術上給予支持。
3.3強化居民教育,提高旅游參與度和管理意識
社區生態旅游活動與傳統旅游活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活動中社區居民的參與,所以強化對社區居民的教育,提高旅游參與和管理意識是當務之急。首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居民參與制度,讓居民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本質和外在表現形式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同時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對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在具體的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應該將社區居民組織起來,結合當地的社區文化特點對居民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的社區文化意識、社區文化展示、以及旅游服務意識進行教育,讓居民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能夠游刃有余。其次,建立科學、有效的溝通機制,社區生態旅游活動是一個系統性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旅游企業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題設置、主打思想是活動的關鍵,在具體的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社區居民對旅游企業的這一主題和思想的有效認識和結合,能夠保證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實踐效果。第三,建立健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發生問題和矛盾的解決機制,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問題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問題解決機制,保證在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游客與社區居民、游客與旅游企業、社區居民與旅游企業之間產生的問題和矛盾能夠及時的解決。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 A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在近20年來,生態旅游發展相當迅速,生態經濟得到了很快提升。它以回歸大自然為基調,以保護自然資源、自然環境、促進區域社會和諧發展為目的,提倡人們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已成為旅游業發展中最為理想、最有前途、最具發展前景的旅游形式。
一、生態旅游的內涵及特征
“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
生態旅游有著顯著的特征:(1)生態性。生態旅游本質是創造回歸大自然的氛圍,追求人和地的和諧。本質決定了其功能必然是利用生態學原理,協調和平衡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及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其規劃原則、開發方式、活動內容、產品設計等生態旅游的一系列環節,無不與生態學原理息息相關。(2)高品味性。旅游本身首先,是一種審美和愉悅的精神享受,生態旅游則更具有高品味的特性?;貧w大自然,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情調和文化享受是其目的,更是其特點,只有旅游者置身于生態旅游中,才能真正體味到人地合一、忘卻自我的旅游審美。其次,生態旅游的高品味還體現在旅游從業者和旅游者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尤其是生態意識水平,能自覺地維護旅游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再次,通過生態旅游活動,旅游者可以獲取各種科學知識,認識大自然的奧秘和歷史文化內涵。(3)二重性。生態旅游包括自然生態旅游和人文生態旅游。首先,自然生態旅游資源能夠使人類感悟大自然魅力所在,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則能夠實現人類靈魂的升華,同樣可以實現旅游的和諧美。其次,不僅自然生態旅游地需要優美的自然環境,而且任何一個文化旅游地也都處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構成一定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同樣存在和面臨生態環境問題。(4)可持續性。旅游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就生態旅游功能而言,就是要實現旅游地的持續協調發展。生態旅游不破壞旅游資源,也不降低旅游資源的價值,可以說,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業發展的最佳方式。(5)自然趣味性。任何一個生態旅游區都是由一定的地位、地貌、氣象、水文、植物、動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類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歷史文化氣息組成的一個科學知識體系,它通過登山、探險、森林浴等生態旅游形式以及一系列科學考察活動來體現。游客通過各種形式的生態旅游,可以進一步了解各自然要素如何發生、發展,如何相互聯系形成一定的生態系統,從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歷史文化賦予的自然樂趣。
二、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一)中國生態旅游的資源情況
中國地大物博,具有發展生態旅游的良好優勢。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游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游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鼎湖山、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游的類型劃分,中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山岳生態景區,以五岳、道教名山等為代表;湖泊生態景區,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等為代表;森林生態景區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草原生態景區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海洋生態景區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等為代表;冰雪生態旅游區;以云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漂流生態景區,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以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等為代表。
(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目前生態旅游的實踐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主要是由兩大原因引發的。
第一個是我國的國情決定的,目前經濟水平不高,環保意識較差,國內旅游市場仍處于大眾觀光,度假旅游階段,尚不完全具備開發生態旅游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引導旅游者進入生態旅游系統較為脆弱的景區而引發的問題,諸如,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企業有意識曲解生態旅游的含義等。
第二個是由于生態旅游概念和實踐在我國歷史較短而產生的認識不清,設施,人員,法規等的不配套問題。諸如,對生態旅游的認識不清,缺乏科學規劃和專業人才等問題。
三、對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環保意識,強化法制觀念
鑒于旅游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游要環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資源開發的政策和法規。我國不少法令都直接與保護旅游資源有關,例如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等,在對旅游資源采取預防性措施的同時,對危害和破壞旅游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和經濟處罰。對造成嚴重破壞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地方和旅游應學習法律、法規,法制觀念,例如對生態保護開發,要環境法律,規定哪些嚴禁開發,哪些可以開發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除此之外,旅游景區安全設施建設應得到保障。
(二)提高思想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我國對于生態旅游的內涵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對生態旅游旅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而忽視了生態旅游的環境教育和文化保護意義。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導致很多問題,首先是對生態旅游產品市場定位不清晰。生態旅游發展的經驗表明,生態旅游應該定位為高層次的具有責任感的旅游者群。而目前在國內,對傳統大眾旅游客源和高層次的生態旅游客源沒有區分,大批觀光游客的進入,對生態旅游區的環境造成了破壞。其次,把大眾旅游的開發方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態旅游區,開發管理不當造成環境破壞等。例如面對黃金周對大眾旅游市場廣泛招徠,致使景區過度進入。
針對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興趣的旅游活動,在全世界,尤其在我國還是個新生事物,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政府官員甚至旅游學術界,對于什么是生態旅游,如何運作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的效應如何評價,都還缺乏認識。因此,有必要加強生態旅游的宣傳工作,借助各種宣傳手段和途徑,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公眾認識到,旅游資源的破壞是對自身生活、福利的危害,讓他自發行動起來,采取措施保護旅游資源環境。但是,公眾的生態意識并不是整體性的進步和提高的,不同的知識水平和發展階段制約了人們對其的認識。這就需要政府以及旅游企業制定一些措施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如政府經常性地向公眾公布環境質量信息及污染對經濟和健康的損害,并通過旅游企業在旅游活動項目的宣傳介紹以及安排中,有意識增加與環保有關的內容,如種植紀念樹,開展與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的知識競賽等。以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形成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價值觀念。
(三)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合理開發建設旅游資源
生態旅游區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旅游區生態系統狀態最優,主要建設內容是生態建設。生態旅游區建設首先要遵守生態化原則。旅游區的檢索要處理好人與自然、旅游者與環境、旅游者與當地社區的關系,建立自然―旅游―社區復合生態系統。其次生態旅游區建設要遵守本土化原則。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最大限度地使用當地材料,而且要盡量減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設施的外觀要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再次生態旅游區建設要遵守簡樸化原則。生態旅游時更多是追求質樸與自然協調。所以在游覽區內,要盡可能減少人工建筑的痕跡。
(四)加大宣傳,提倡文明旅游
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規模迅速擴大。隨之而來的管理問題也日益突出。而人們對此仍然采用傳統大眾旅游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無補,反而使生態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慶州中甸縣作為在我省較早開展區域生態旅游的地區,也同樣顯示了這個問題。全縣客增長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問題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開發后規劃的現實,碧塔海景區雙線進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爭論,以及門票收入分配的問題等。這些現象所蘊涵的,其實是生態旅游的組織體制、開發及環保等綜合管理問題。而傳統大眾旅游管理對此束手無策。由于生態旅游與傳統大眾旅游在性質上的差別,以及傳統大眾旅游管理已不適應生態旅游的現實,更鑒于生態旅游資源及環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誤造成損壞的不可修復性,有必要構建生旅游管理體系,以適應生態旅游的發展。特別是在生態旅游作為一個區域的支柱產業加以發展的今天,生態旅游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試圖從生態游的性質和般管理理論出發,以中甸縣的生態旅游為范例,用系統的方法在理論上構建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框架,并部模擬應用,以期在理論上和實踐中拋磚引玉,引起有關專家深入研究這一問題。生態旅游管理的概念當個區域把旅業確立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時,旅游業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是否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取決于旅游方式。生態旅游作為另一種新的旅游方式,是實現區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而生態旅游管理則是實現區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和保證。所謂生態旅游管理,就是對生態旅游活動的管理。即對生態旅游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生態旅游活動是指生態旅游系統各因素及因素之間相互關系運動的表現。生態旅游活動可概括為以下七個主要內容:
1.旅游活動:游客以觀賞自然景觀為目的的旅游過程。
2.保護活動:保護生態旅游資源及環境,以防止其變異的活動。
3.開發活動: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的活動。
4.服務活動:指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為游客提供相應服務的活動,包括提供住宿,餐飲,旅行,導游,翻譯,游覽娛樂,購物等服務的活動。
5.行政活動:指為規范旅游活動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機構的活動。
6.營銷活動:指為招攬游客或推銷生態旅游產品而開展的活動。
7.管理活動:即對生態旅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等管理職能的執行過程。其實,一切涉及生態旅游的活動都屬生態旅游活動的范疇。生態旅游與傳統大眾旅游相比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護旅游資源及環境;謀富旅游地社區居民;從而所開展的各項活動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形成整體。這些特征反映了生態旅游的本質。并使得生態旅游管理與傳統的大眾旅游管理也呈現出本質的差別。事實上,傳統的大眾旅游管理在本質上是企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的綜合運用。這種管理模式把景區作為一個企業或是社會福利機構(例如城市公園),在開發管理上盡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組織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費。這種管理模式對于城市景區或人工景區而言,或許行之有效。但對于生態旅游來說,卻是災難性的。而遺憾的是,碧塔海景區的游船項卻是采用這種方式管理的。生態旅游管理既不是離散的單元管理,也不是行業管理,而是系統管理,是微觀管理景區,景點及服務機構的管理)與客觀管理(行業管理)的系統結合。
因此生態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統模式,即生態旅游管理系統。作為管理系統,既要強調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更要強調系統的整體性。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整體性首先表現在管理范圍上。生態旅游管理不以一個景區或一個服務機構,或者是這些管理點的簡單集合作為管理范圍。因為它將割裂生態旅游活動各內容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從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態旅游管理的范圍是生態旅游區域。對于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區域來說更是如此。生態旅游區域一般有兩種劃分,一種是行政區域,如中甸縣生態旅游區。另一種是自然生態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對生態旅管理來說,以第二種區域劃分作為管理范圍更合理。因為它體現了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而作為世界地理一大奇觀的長虎跳峽介于兩行政區之間,使管理造成困難。但很遺憾,現實是人們只認可行政區域。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框架構建態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為原始,很少被人類活動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較為獨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習俗的區域。者說,正是因為這種特點,才使這種區域成為生態旅游勝地。但另一方面,這種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區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如傳統
農業,牧業和林木業。而傳統產業對自然界的無度索取,不但毀壞自然生態系統,還將使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無以為繼,并危害流域下游。 旅游業的興起為這種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產業支持。迪慶州中甸縣正是具備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態旅游勝地。雪山,峽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以及東巴文化發祥地,是中甸縣以藏族為主的各族人民的驕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擺脫貧困。特別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們翹首以盼旅游業能帶來新的生機,并把它確立為區域的支柱產業。因此我們所構建的生態旅游管理系統必須以區域為出發點,并以實現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最終保證區域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以區域為出發點,不僅是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整體性的要求。而區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是生態旅游管理的系統目標。出發點與目標之間相聯系的是生態旅游活動。由此形成一條由發點到目標相連貫的主線。這條主線是生態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總體概括,因此它是構建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邏輯基礎。在生態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眾多,且關系復雜。因此管理必須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點,突出重點,從而把握生態旅游管理的關鍵。生態旅游的性質決定了生態旅游管理必須以游客為中心,必須以保護為中心,必須以發展為中心。因為,參與生態旅游活動的因素繁多,在這些因素中,游客是決定性的因素。沒有游客就不能開展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的其他活動都是圍繞游客的旅游活動展開的。游客是生態旅游區的財富。游客是生態旅游的上帝。
因此,生態旅游管理必須以游客為中心。生態旅游資源和環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標和對象,也是旅游地社區居民生存的條件。事實上,它們是生態旅游的客觀基礎。保護這種客觀基礎,是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區居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態旅游管理也必須以保護生態旅游資源及環境為中心,即以保護為中心。生態旅游管理的目標是實現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發展是區域開展生態旅游活動78的核心,因此生態旅游管理還必須以發展為中心。這就是生態旅游性質決定的生態旅游管理的三個中心,同時也是構建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邏輯要求。構建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邏輯基礎和邏輯要求是構建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邏輯前提。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構建將以主線為基礎,圍繞三個中心展開。構建的框架模式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研究生態旅游管理,必須明確系統狀況,辨明系統及各子系統的性質,功能及地位,闡述其相互關系,從而構建系構,并對其進行系統分析。系統按其性質分為功能系統和分析系統兩類。功能系統是指具備實現系統目標功能的系統。分析系統是指描述,解釋要素集合關系的系統。
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是一個功能系統,其系統目標是實現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實質上是指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其表現是指空間上的規模擴張、時間上的延續和指標上的遞增。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變化過程。它總是由低級向高級,由局部向整體,由要素向系統優化演進,這一發展演化過程具有階段性和層次性。生態旅游管理系統,以其管理觀念、管理結構、管理方法和管理運行形成系統功能,以保證系統目標的實現。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它由五個子系統構成:即管理目標子系統、管理對象子系統和組織管理子系統、開發管理子系統以及環保管理子系統。其中管理目標管理對象子系統是分析系統。其他三個子系統是功能系統。管理目標子系統作為分析系統是各功能系統的系統目標集合的系統描述。管理對象子系統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統描述。通過系統描述,解釋系統要素,闡明要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從而正確地把握有關生態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個功能系統是以主線為基礎,圍繞三個管理中心展開的,按不同管理類別劃分的管理職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統功能以實現子系統目標的方式,來保證生態旅游管理大系統目標的實現。
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結構形如一個三角金字塔,塔中心為主線串三個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貫穿全塔,塔底為管理對象子系統,塔尖為管理目標子系統,塔的三面由三個功能系統環中心線封閉。以強調功能系統之間的廣泛聯系。中甸縣的生態旅游,近幾年發展很快,管理滯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試圖套用現成的管理模式解決管理問題卻不實際。事實上,中甸縣現在的管理問題還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觀念的問題。對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構架模式認的意義就在于領導者和管理者對管理問題要樹立系統的觀念,并在決策和管理運作中貫徹這種觀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減少因管理失誤造成的損失。特別是對于像中甸縣這樣生態旅游剛興起的區域,這種認識就更有意義。管理對象系統的分析管理對象系統作為一個分析系統,主要是闡述作為管對象各要素的內容,以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和所形成的結構,以便解決生態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問題。管理對象系統從靜態看,其要素包括三類,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類是指生態旅游區域中與生態旅游有關的全體人員。包括游客、旅游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和社區居民。這些人的個體以某種方式集合表現出群體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機構形成組織。第二類指生態旅游區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獨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儀式等。第三類是指生態旅游區域中與生態旅游有關的客觀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
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態系統,由它形成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及環境自然景觀)。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設施、道路等。除此之外還包括第二類的物化體,如民族服飾、等。第二類及第三類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態旅游資源(人文景觀)。管理對象各要素綜合表現為景區(點),并依其主體顯示區以自然生態資源為主體,松贊林寺景區以宗教文化資源為主體,藏民家訪(一種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資源為主體。從動態看,管理對象系統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間關系的運動形成生態旅游活動。因此管理對象系統分為兩個子系統,即對象動態子系統和對象靜態子系統。對象動態子系統是生態旅游活動的系統描述。對象靜態子系統是要素及要素關系的系統描述。事實上對象靜態子系統的運動形態就是對象動態子系統,而對象動態子系統的靜止形態就是對象靜態子系統。在生態旅游管理系統中,管理對象系統其實有兩個表現。一是底部的管理對象系統,二是從底到頂的生態旅游活動。事實上,前者是對象靜態子系統,后者是對象動態子系統。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這種結構表述,更體現了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各部分之間有機聯系。
換句話說,管理對象系統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生態旅游活動的形式直接影響和79決定著管理目標。這也說明,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是一個社會系統。生態旅游管理的社會系性質,反映了系統的復雜性管理難度。同時也提醒我們,在確定管理目標時,必須考慮相關者的態度。功能系統的綜合分析從理的系統理論來說,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統,由管理的五個職能形成子系統。如果我們僅從不同管理類別(例如組織管理、開發管理、環保管理)進行相應的功能系統分析,無疑會得到某些有益的啟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這正是傳統大眾旅游管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對生態旅游管理系統來說,不僅要重視各功能系統的系統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開其系統分析),更強調各功能系統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統的整合性,是生態旅游管理系統整體性的表現和要求。事實上,前述的生態旅游管理框架結構所強調的正是這一點。對開發管理和環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問題是決策問題(管理就是決策)。例如,開不開發,開發到什么程度,怎樣開發以及從環保政策的角度看準不準開發,怎樣保護等。似乎兩者水火不容,但開發是生態旅游的生命,而環保是生態旅游可持續的根本。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不僅要在思想上強調保護性開發的觀念,也要應用管理模式中確立環境與開發的綜合決策模式。這種綜合決策模式,既是
一個原則也是一種方法。 作為原則,它指環境狀態對開發有否決權,任何景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換取旅游增長或社區發展,不能用當前的發展去損害未來的發展,更不能以局部的發展去損害全局的發展。作為方法,它是指環境承載力和環境容量是開發程度的技術限度。開發就其程度來說,可劃分為零開發(即原生狀態)、保護性開發(對環境狀態有控制的開發)、完全開發(事實上是人工系統)、掠奪式開發(完全不顧環境后果的開發)。生態旅游的開發是保護性開發。開發就其方式來說,分為兩種,一是為游客觀賞方便而進行的建造,例如解決可進入性問題或建造食宿設施。二是擴展景觀或增加旅游項目。對于生態旅游,不同的開發方式應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標準。因為不同的開發方式對環境狀態的影響不同,對旅游的作用也不同。開發就其目的來說也有兩個,一是經濟效益,二是社區發。如果僅就開發管理子系統來說,這種目的性也是合理的。
但如果考慮環保管理的目標,這種目的的實現程度也必須不突破環境的技術標準為限。碧塔海水面的開發利用是說明環境與開發綜合決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開發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兩種,一是作為交通使南線西線溝通,形成旅游環線。二是開發游船項目,增加游覽內容(實際此項目已在運行)。由此引發爭論,形成三種觀點。一種是禁止行船,認為行船影響水質,長此已往會使湖水變異。二是可開交通船,認為有必要溝通南線西線,由于船只少,對水質影響較小。三是開發游船項目,認為這是碧塔海的重要項目。第一種觀點純粹是從環境出發的。第三種觀點純粹從旅游出發。第二種介于兩者之間。事實上,如果以環境和開發綜合決策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爭論也就沒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質的背景值為標準,查明水體自凈能力,計算環境容量,進行行船的環境影響評價,確定環境承載量。以便決定是否開發或開發方式。
如果一條船都會引起水質變異,則否決此項目。由此可見,環境和開發綜合決策模式是正確處理環保管理與開發管理關系的科學手段。事實上,這種決策模式的實質是把開發決策建立在環境科學的基礎上。但是環境與開發綜合決策模式的應用和實施取決于組織管理模式,或者說,組織管理模式是環境與開發綜合決策模式落實的保證。因此,景區(點)的應用管理模式是由組織管理模式和環境與開發綜合決策模式兩者構成。組織管理模式景區(點)的組織機構是生態旅游組織系統中最重要的內容,其組織管理也是生態旅游管理系統中組織管理子系統的重要內容。景區(點)組織管理的核心是管理體制。因為各種管理問題、管理矛盾都與管理體制有關。中甸縣生態旅游管理的現實也說明這一點。但是認為在短期內從根本上完全理順管理體制也不現實。本文從實際出發,回避尖銳的體制矛盾,提出兩種景區(點)的組織管理模式構架,以適應不同特征的生態旅游資源及環境。并以環境和開發綜合決策模式與管理原則來實現對景區(點)的管理,從而達成生態旅游管理系統的目標。管理委員會制適用管理委員會制的景區(點)有以下特征:
第一,環境特征:景區以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為主體(或是自然保護區),并且生態環境較脆弱,可開發性低,一但造成損害則不可恢復(碧塔海就于這類景區)。
第二,權屬特征:在產權關系上,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主要為國家所有。但管理權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例如80林業部門,環保部門,消防部門,旅游部門,及社區的行政機構,如鄉(鎮)政府。
第三,體制特征:各部門關系交叉,各自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門的經濟利益,而不愿真正負起生態旅游管理責任。
第四,開發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為目的。以有限開發為手段,獲取資金用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實現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利用。以此相適應的管委會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組織特征:前述的政府職能部門派員參加管委會(包括旅游地社區的鄉鎮政府人員)。
第二,責任特征:參與管委會的人員既對管委會負責,也對所派出的職能部門負責。
第三,權限特征:只有管理權、監督權,沒有開發權。但有開發建議權和按照環境與開發綜合決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議開發報告,由上一級對開發進行決策。
第四,財務特征:稅后收入除用于管委會運行費用和開發投資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剩余部分上交財政,不足部分由財政撥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會并不只是個稱謂,而是以景區(點)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性質和特征為基礎所形成的景區(點)的組織管理體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區
(點)作為一個企業進行管理。適用公司制的景區有以下特征:
新形勢下人們更加關注生態旅游,主要原因是人們更加重視環境的質量。只有將建設生態環境的質量提高,才能夠促進生態旅游的良好發展。但是,針對現在的生態旅游發展狀況而言,生態旅游環境管理工作中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在全面分析問題的基礎之上,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有效地促進我國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
1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
1.1基礎設施不夠先進
由于生態旅游發展規劃不夠合理、科學,基礎設施也不夠先進,并且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生態旅游產品不具備健全的旅游產業鏈,相關的生態旅游產業不具有相通性,無法做到真正延伸服務以及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將對提高生態旅游整體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
1.2相關政府部門不具有規范的監管制度
在我國快速發展生態旅游行業的過程中,生態旅游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大,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提高經濟利益就任由其自然發展,促使很多生態旅游沒有得到規范的管理[1]。另外,大多數相關政府部門不具有規范的監管制度,沒有正確引導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促使整個產業發展不夠科學,整體布局也不夠合理,整體的規劃也不到位。同時,經營主體也不具有競爭意識以及市場意識,促使經營的管理不夠規范。
1.3生態旅游不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專業人才
通常情況下,我國生態旅游的經營主體有以下兩個部分:(1)第一,鄉村居民。(2)國有或事業單位。鄉村居民由于沒有接受過非常專業的培訓,不具有先進的經營理念,所以對生態旅游管理的科學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然而,國有或事業單位由于受到各種不良經濟制度的影響,促使整個的服務水平以及質量降低,服務意識也非常差,并且大多數的旅游管理部門沒有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生態旅游管理的專家型管理人才,人員整體的素質比較低,對開發以及設計旅游產品、市場營銷以及經營管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1.4沒有科學、合理地規劃旅游資源
最近幾年,在我國逐漸興起了生態旅游行業,很多地方政府由于不想錯過經濟快速發展的契機,不惜盲目利用以及粗放式地開放當地的旅游資源,沒有科學、合理地規劃旅游資源。這樣將促使生態旅游景區沒有合理的布局,功能過于單一,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開發的層次非常低,產品品味也不是很高,無法有效地整合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很難發揮出生態旅游的潛力。
1.5對管理觀念的認知不足,不具有清晰的發展思路
當前,我國生態旅游在發展的同時,由于管理者沒有全面地了解生態旅游的性質、特點以及內涵,而僅僅處于低水平以及單方面的發展狀態中,對生態旅游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有部分地方政府沒有完全掌握生態旅游的資源優勢,沒有熟練掌握生態旅游的理論,不具有豐富的實踐研究技能,僅僅依靠經驗辦事,對健康發展生態旅游造成不良的影響。
2生態旅游管理的發展策略
2.1有效提高當地人們發展生態旅游的積極性
生態旅游的發展準則是生態學,需要對各個因素進行全面以及綜合地分析,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較快、生態環境出現很多問題的背景下,當地人們經營資源的權利應該受到保護,政府部門需要全面考慮當地居民以及社區的整體利益,加強當地居民對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的認識。另外,從長遠的戰略以及觀點而言,需要審視其自身獨有的文化以及生態資源,提高人們的自信心以及自覺性,從而有效地提高當地人們發展生態旅游的積極性。
2.2規范生態旅游的相關法規以及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當前,我國正在快速發展生態旅游行業,然而大多數的有關法規以及法律仍處于地方級別,而未上升至國家法律的高度,沒有強制性以及強有力的約束力,國家有關機構以及部門需要加快立法的速度,促使生態保護立法以及生態旅游進入可操作的層面,強化法制觀念,有效地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這樣生態旅游的發展會更加規范。
2.3提高生態旅游服務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
生態旅游服務以及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可以提高管理以及開發生態旅游的科學性,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知,不斷培養高素質的生態旅游服務以及管理人員,能夠將新鮮的血液注入生態旅游的發展中,提高管理生態旅游管理的水平。
2.4制定合理、科學的發展規劃,有效開發生態旅游資源
在開發生態旅游資源方面,需要從可持續發展、整體的觀點以及系統的觀點出發,對生態系統的持久性、利用可能性以及負載極限等等進行合理地預測,可以有效地制定合理、科學的發展規劃,有效開發生態旅游資源,促使旅游業的協調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
2.5全面認知生態旅游的管理理念以及概念
相關的政府機構以及部門,需要加大培訓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以及概念的工作力度,讓更多的生態旅游消費者以及經營者全面認知其本質,深層認識生態旅游管理經營的管理理念、規律和特點,梳理清楚發展的整體思路,更加健康地發展我國生態旅游行業。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健康地發展生態旅游,在社會效益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可以更加全面地協調發展我國的文化、經濟以及社會;在經濟發展方面,可以增長旅游經濟,提供更新的發展動力;在保護環境方面,能夠提供更多保護和管理自然環境的支持,將當地居民、旅游者以及旅游經營管理者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只有有效地實施生態旅游管理的策略,才能夠更加快速、健康地發展我國的生態旅游行業。
參考文獻
[1]楊柳.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和發展策略分析[J].江蘇商論,2015,23(27):146-147
[2]張登科.淺析我國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外資月刊,2011,12(06):202-202
一、生態旅游含義
“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再者,生態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為準則,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游方式。
二、國內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982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標志著生態旅游在我國產生。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森林公園870處,面積748萬多公頃;適宜開展生態旅游的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600多個,面積6000多萬公頃。全國每年僅到森林公園旅游的游客就達到5000多萬人次。近年,我國加大了生態保護力度,建立了一批具重要觀光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在我國已初具規模并形成自身特色的自然保護區大致有:福建武夷山、四川九寨溝等自然保護區的森林旅游;青海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的觀鳥旅游;云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旅游;河北昌黎黃金海岸自然保護區的滑沙旅游;海南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的潛水旅游;黑龍江五大連池自然保護區的火山地質旅游等。目前,生態旅游在我國已經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1995年度1月成立了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分會,并把1999年定為生態旅游年。為了適應發展生態旅游的需要,福建、海南、黑龍江、吉林、四川、云南等省均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旅游省的目標。
1、環境污染嚴重,風景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旅游業迅速發展,而又缺乏科學規范的規劃和管理,國民的生態意識較差。隨著一個地方的旅游業發展,景區的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增多,國內許多景區內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許多景區開始了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是我國許多的風景名勝區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建設性的破壞,同時游客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景區的生態系統承載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和保護意識的缺乏,使景區的景點遭到了破壞,生態系統失去平衡。
2、現階段的生態旅游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法規制約。我國現階段缺乏完善法規約束的生態旅游是一種不成熟、不規范的旅游。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經營管理,既涉及到保護問題,也涉及到社會經濟的多個方面,如果沒有必要的政策和行業法規制度,那就必然造成混亂和無序狀態。風景名勝區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體系和健全有力的管理機構,政出多門,無法統一管理,這樣的管理體系的操作性的弊端就顯而易見了。
3、生態知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缺乏,相對的宣傳教育力量薄弱。現在很多生態旅游景區的從業人員都不是非常專業的人員,不專業的人員也就缺乏相應的意識,在經營過程中就會出現只顧及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保護的行為。游客的行為和素質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在旅游過程中游客的低下的素質導致了不文明的行為,對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三、國內生態旅游發展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生態旅游意識。首先要對旅游開發者和經營者進行宣傳教育,使其能夠真正認識生態旅游的本質,樹立科學的生態旅游觀念。要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重視旅游開發的環境效應評估,把旅游環境當作旅游業的生命和形象。并通過外部約束規范防止各種掠奪性的旅游開發和經營行為。其次,要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計劃,同時在全社會經常通過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一些生態知識的介紹,提高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從而自覺地保護旅游地的生態環境。最后,生態旅游區要充實導游人員的生態知識,在旅游過程中應用環境解說系統,聯系景物,對旅客進行生動活潑的環境教育,不僅能增加游客的知識和游興,并使他們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宣傳者。
2、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依據國外的成功經驗,要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生態旅游的法規體系和標準,制定全國性的生態旅游發展戰略,明確生態旅游的發展思想、范圍、原則、機制和資金保障等,使生態旅游開發有法可依,生態旅游活動有章可循,引導、保障和監督我國的生態旅游業步入正軌。同時鑒于旅游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積性的破壞,生態旅游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嚴格執行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森林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并使之更加完善。
3、科學規劃,有序開發。生態旅游是利用生態發展旅游、通過旅游保護生態的雙向促進的旅游形式。在進行生態旅游開發規劃階段,首先,應對各項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既要考慮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建設、合理布局和維護生態平衡等,又要緊密與區域所在地的重點發展項目、相關行業配套,減少實施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其次,旅游地規模設計應與資源的環境容量相適應。重點旅游項目必須先論證評估,后開發建設,不能超過其生態穩定性的閾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此外,在規劃階段還要科學分析旅游地的空間容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預約制、票價調節制、增設配套景點、拓展新旅游景點和增設多類型旅游項目等,限制游人數量或分流游客,減輕對生態環境壓力,維護生態平衡。
4、加強對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提高其從業素質。旅游者參與生態旅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旅游者與社區居民相互學習的過程,因此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增加其就業技能和良好的組織能力,為生態旅游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使其能對生態旅游者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使游客既能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也能使之享受到區別于普通旅游的非凡體驗。
中國的生態旅游業由于起步晚、發展程度不高等原因,在開發經營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生態旅游者的質量,但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由不完善到完善,我們需要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吸取先行者的經驗教訓,結合中國的具體的國情不斷改進,使中國的生態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