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7:20: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2-0138-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各種類型、層次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也越來越顯示跨文化交流在每個民族生活中的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文化差異卻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筆者是個人物肖像攝影愛好者,拍過許多人像習作,所以在某些場合遇到很有特點的人物或外賓,經常會忍不住想要舉起鏡頭。中國人面對陌生人舉起的照相機鏡頭,大都是被攝者盡量躲避或者狠狠的瞪上舉著相機的人一眼,再有激情拍攝的人也像做賊一樣,頓時沒了底氣!可是大多數外國朋友都是十分配合的微笑著面對我的鏡頭,我當時也沒有偷拍做賊的感覺,甚至還可以用英語簡單做一些交流,或者幾個表示友好的肢體語言引導他們轉身拍攝側面。
筆者在書城買書時遇見一個澳洲男士,看到他的白色胡子很有特點,我友好的示意我對他的胡子很感興趣,并且舉起相機給他看,他不但不拒絕,還趕緊用手把已經松散的胡子做成圈狀,然后配合我的手勢正面、側面各照一張。拍攝完后我將畫面調出來給他看,他說“OK!
由于中西方的地理位置不一樣,歷史發展和社會制度也不一樣,所以制約著人類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規則也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通過小小的照相機鏡頭,我們不難看出這背后巨大的文化差異。
筆者嘗試從思維方式、教育文化、心理活動的角度分析其中差異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跨文化交際中如何避免上述差異帶來的交際障礙。
一、中西方表達禮貌的方式上的差異
(一)恭維與應答。恭維語是一職多能的社會言語行為,即在日常生活交往的不同社會環境中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根據國內外學者的調查,英語的恭維語除了表示欣賞外,其主要的功能是協同交往雙方關系的“一致性”,交際者采用積極禮貌的方略。而漢語恭維語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使對方感覺良好、欣賞、利用他人。
(二)邀請與接受。中國人通常采用螺線型思維模式,話語整體結構包括多次話輪轉換,經過談話雙方多次協商之后,才能完成一個交易。這種情況在邀請與接受邀請的禮貌會話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邀請人往往三番五次地邀約,以示真心實意,這體現了中國傳統禮貌的熱情準則。而受邀請人推三托四,邀請人一再堅持。一方面,受邀請人要一再試探對方是否真心,是否只是禮節性的邀請,而非真實邀請。過早接受邀請則會有失于禮節;另一方面,只有一再堅持,才能體現自己的誠意,因此邀請方和受邀請方經常要經過屢次協商才達成一致。
二、思維方式存在差異的角度
思維方式是溝通文化與語言的橋梁,思維方式體現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領域,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造成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具有中華民族特定的歷史、文化特點,具有含蓄、委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而西方人的思維則是非此即彼,具有直截了當、開門尖山的特點。西方人也常常對中國人這種間接、委婉的回答方式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而中國人也對西方人那種直截了當的方式難以理解和接受。這種思維方式差異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東西方社會發展的道路不一樣。
三、歷史與現行教育文化的不同,從而帶來心理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是儒家文化,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中國人的處世方式亦然。”搞中庸之道,就是重視思想的整合和齊一,提倡待人接物要采取不偏不倚、調和適中的態度,排斥極端的想法和做法。
西方個體主義強調個人的價值與尊嚴,強調個人的特征與差異,提倡新穎,鼓勵獨特風格。在社會活動中追求行為、言論、思想上與他人的差異,成了西方國家人的一種精神風尚,受到社會普遍贊賞與頌揚。在西方,如果有人說“You arevery special”(你很特別),聽者會因被承認富于個性、與眾不同而感到非常高興。這種文化心理助長了西方人對多樣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樣化為特征、多元文化共存的西方文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256-02
由于生態環境、人文環境、、民族風俗、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不同,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同一事物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聯想。這種聯想與事物本身沒有必然的聯系,可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它卻能產生某種特定感覺,而這種特定感覺的外化形式則是語言。劉潤清和鄧炎昌教授在《語言與文化》一書中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在文化中發揮重大作用”。 一些社會學家也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礎。他們認為沒有語言,文化就如無源之水,反過來,他們又認為文化影響語言,決定其形式。由此可見,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在文化發展中不斷發展,即掌握一門語言有助于對其文化的了解,而文化又能反過來促進語言學習。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從實現語言學習目標的角度出發,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加強文化因素的導入,適當滲透英語國家文化將對學生英語學習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實際操作中,本文作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文化差異,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能夠體現獨具特色的源語言文化。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適當加以拓展,并適度引導學生領會理解其中的文化因素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英語國家的文化,促進英語學習,此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比如,在學習牛津英語模塊一第一單元的School Life時,教師除了幫助學生了解教材中介紹的中英學校的差異外,還要引導學生討論更多有關中英學校學習的差異。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問答式啟發學生尋找更多的差異。
課后讓學生將課上討論的文化差異形成書面材料,第二節向全班同學展示。這樣不僅促進了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文化知識
學習語言和了解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閱讀,尤其是閱讀一些反映歐美文化的世界名著。由于時間及詞匯等方面的限制因素,高中生可以選擇閱讀一些世界名著的縮略本來了解地道的西方文化背景、社交禮儀及風俗人情等。通過對這些國外名著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新詞匯、句型并訓練閱讀技巧,欣賞原汁原味的英語,還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此外,學生平時做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精選一些極具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精讀,教師可以進一步補充介紹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拓展詞匯背后的文化因素
在日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將英語對應的漢語意思展示給學生,補充相關短語,確保學生會使用這個單詞造句時,詞匯教學就結束了。而由于漢語與英語產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以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對等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于一些單詞可以向學生介紹詞匯背后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
1、不同的語義聯想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人們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彩,也就是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著名翻譯理論家(Nida, 1993)說:“詞匯的聯想意義難以捉摸,在一種文化中是吉祥涵義的東西到了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就是禁忌”。比如,
狗(dog)在西方文化中被看作是人類的好朋友,因此西方人認為狗肉是不能吃的,而且一想到吃狗肉就會大吃一驚。而在中國,狗是用來看家的動物,狗常讓人聯想到令人可惡的人或東西,如“看家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并且在我國和其他一些社會里,狗肉卻被當作美味佳肴,這就是中西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這些文化知識對于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掌握一些與dog有關的短語,比如,a lucky dog, top dog, like me like m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 等有著積極的意義。有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在學習這些短語時就不會首先把它們和不好的人或物聯系在一起,掌握起來就更加簡單容易。此外,在與老外的交際中也不會因為西方人家里養那么多寵物狗而瞠目結舌了。
2、地域差異下的異詞同義
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地域差異形成的文化原因,也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比如在牛津英語模塊一第二單元word power中的英美英語對比就說明了語言的地域差異。再如“冰棍”在英國英語中是ice-lolly,在美國英語中是popsicle;“手電筒” 在英國英語中是torch,在美國英語flashlight。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其進行比較,深入揭示詞語的來源,有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3、詞匯空缺
這些詞匯在漢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匯,音譯之后,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可能會造成誤解。比如“嬉皮士”在中國人眼中就是無所事事的地痞流氓,穿著怪異,披頭散發,給人一種頹廢的感覺。在西方,“嬉皮士”本來用來描寫西方國家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他們雖然有一些為了逃避現實而大量吸食,開始瘋狂――那只是苦悶的發泄!不是他們的初衷!真正的“嬉皮士”是絕對排斥暴力的,他們只是消極地制造自己的世外桃源,在“愛與和平”的思想下,用純粹精神對抗社會既成的價值觀念!懷念簡單原始的群居生活,在烏托邦中尋找心靈的歸屬,在頭上插上象征“愛與和平”的花朵,崇尚純精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與人為善的本性――這才是嬉皮士的真面目!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解釋在源語言中的含義,以免引起誤會。
總之,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能影響到語言的學習。高中英語教師作為文化因素的導入者,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識,在課堂上注重揭示詞匯內在的文化涵義,在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的課外英語讀物,了解更多文化現象,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拓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東成.文化差異與翻譯 [M] 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0
2宗教因素在中西文化差異中,宗教因素是差異較大的因素。基督教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有著較深遠的影響,從中世紀以來,基督教文化中的倫理精神被歐洲人確立為了天命觀,他們認為,人的存在有罪,人類的解脫是不可能實現的,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對于人們來說,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今天的欲望的滿足,而是來世的永生。西方的宗教理念與東方人形成了很大的差異,西方宗教中的罪惡感與東方人中的恥辱感所形成的原因所在。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對于隱私的觀念較弱,這主要因為中國傳統的等級觀念較嚴格,所以需要能過隱私才能分出等級高低。
在中國,佛教是影響最廣泛的宗教,由于佛教與中國的儒家思想相互融合,所以也形成了中國的主要文化組成。在中國的佛教文化中,空是指一切物質世界中不真實的東西,而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此外,佛教中也講求眾生要經歷生死輪回,世間的一切禍福皆是報應,只有真正放棄世間的欲求,才能使自己超生輪回。這種傳統的宗教思想對中國的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中國古代的發展歷史上,很多文化都體現了佛教中的這些特點,這也是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現。
二、中西文化語言中的詞語差異
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二者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而語言又來源于詞語的組成,詞語組成了語言,形成了文化,所以,在文化語言中,詞語之間也有著巨大的差異。詞語是對于世界萬物的一種概括,不同的語言都有自己的運用和習慣,根據不同的方式對主客觀世界進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詞語。也正因為如此,文化之間的差異也使人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在不同文化下語言中的詞語產生了不同。在中西文化語言中的詞語也主要體現在稱謂語言等方面。
1稱謂語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念不同,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對于人倫、名份較注重,而西方國家則更注重以人為主的價值觀念。中國文化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響和制約,所以在稱謂上也盡顯等級差別,比如對于妻子的稱呼,就包括了夫人、老婆、愛人等多種稱呼,在不同的場合,根據不同的人物身份會使用不同的稱呼。尤其在古代社會,這種稱謂則更加嚴格,古代人會根據丈夫的社會地位而選擇不同的稱謂來稱呼他的妻子,這也體現了中國嚴格的等級制度。此外,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也使中國人經常會以某人的職務或者官銜來稱呼他人,這不僅能夠體現出他人的地位和身份,也體現出了此人的尊敬和禮貌。比如:李經理、王老師等等。而這種稱謂在西方國家卻很少見,這與他們的文化傳統不盡相同,而且與其語言習慣也不相符。
2禁忌詞語在中國漢語中,有許多的詞語雖然與本身的內容意思沒有任何關聯,但由于漢語的發音習慣,會有同音不同義的詞語,而由此造成了禁忌詞語的出現。比如,送人禮物非常忌諱送鐘,因為鐘與終同音,送人鐘會使人想到分別,而使接受者感到不吉利,由此心里產生不痛快。在西方語言文化中,卻沒有這樣的禁忌,同樣是送鐘,體現出的卻是一種對對方的關愛。
3宗教詞語中西方不同,許多與宗教有關的詞語也在運用和意思表達中也有較大差異。中國信仰佛教、道教,所以有許多比如觀世音、菩薩等詞語正是來源于宗教。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比如圣經、洗禮等詞匯所表達的正是西方宗教中的詞匯。此外,即使是中西方的宗教詞語中有相同的詞匯,但所代表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對于這樣的詞語不能混淆。
三、中西文化語言的風格體現
中西文化語言除了受到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念的影響,也會受到不同民族的哲學思想的影響,由此表現出不同的語言風格。西方哲學大多都是自然與邏輯相結合的思想模式,而且對于思維方式中的分析方式更加注重。語言中也多以主謂語作為核心內容。相比之下,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更加強調整體的統一,重和諧,所以在詞匯中多以動詞為核心詞語,通過時間的順序歸納總結。中西方詞匯的不同,也使中西文化中的語言風格各具特色。比如在西方的語言中,所體現出的是更強的邏輯思維性,詞匯也更加直觀簡潔,而在漢語中,更突出一種由表及理,以物抒情的表達特點。在語言的表達風格上,也慣于追求結構勻稱,讀來朗朗上口,這種表達方式含蓄,更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使人能夠感受到強烈的共鳴,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蘊含著強烈的民族感情,讀來使人振奮,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其中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這種情感是難以直接訴說,只有在詩句的頌讀中才能夠感悟。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8006001
1 國際市場營銷和文化的內涵
1.1 國際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可理解為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目的是為滿足人類各種需求和欲望,通過市場展開的商務交易活動。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市場營銷一樣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營銷戰略計劃。兩者的區別在于國際市場營銷是在一個以上的國家進行的,其具有復雜性和風險性。
1.2 文化及其要素
在影響企業國際市場營銷活動的因素中,文化因素占重要的地位。文化是跨文化溝通中的核心要素,文化可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文化是指人與人之間交往時最容易觀察到并與之作出反應的行為文化。相比于外在文化,內在文化就不那么容易被識別,不同的國家所表現的外在文化有相同的表現行為但內在文化卻截然不同。
2 國際市場營銷中文化差異的表現形式
2.1 語言溝通的差異
在國際市場營銷中,由于各國家遵循本國的文化,導致企業在與目標市場的顧客溝通上出現語言溝通障礙。其中。翻譯障礙是語言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其名稱“coca cola”開始的翻譯是“蝌蚪啃蠟”。可想而知,在中國人眼里這飲料又是動物又是蠟燭的當然和美味的飲品聯想不到一起,后來改名為“可口可樂”后,象征著美味可口,開心快樂,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也因此打開了中國市場。
2.2 價值觀差異
價值觀支配著每個人及每個國家,價值觀的差異化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和行為。在廣告營銷中展現了各國特定文化的價值觀,如,美國的廣告追求新奇刺激性的,像是美國的汽車廣告;日本的廣告則以情感為主,像是日本的電器廣告;法國的廣告多追求畫面優美浪漫的氣息,像是法國的香水廣告。這都體現了各國家的價值觀取向的差異。
2.3 風俗習慣差異
風俗習慣是各國家在長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習慣行為,表現在各國的飲食習慣,節日,服飾等各個方面。不同國家間的風俗習慣存在不同差異,在企業進行國際營銷活動中造成了溝通障礙。比如,一美國廠家在華銷售高爾夫球帽子,其推出的新產品是墨綠色的帽子,象征著和平友好,但當進入中國市場后無人問津,最后慘淡退出市場。其失敗原因是缺乏對中國風俗習慣的了解,在中國“戴綠帽子”是男人的最大忌諱,這意味著妻子的不忠誠。試想哪有中國的男顧客愿意買這頂綠色的高爾夫球帽子呢?
2.4 差異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擁有著,像是中東的國家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信仰印度教,泰國信奉佛教等。構成了其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國際市場營銷也造成了影響。以廣告溝通為例,若適當的把加入廣告營銷的題材元素,能引起很大的感召和吸引力,反之,若是廣告涉及了宗教的敏感元素或是運用的不恰當,會立即引來爭議和沖突以及影響產品的銷售效果。
3 國際市場營銷中跨文化沖突的應對策略
3.1 本土化策略
企業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中,可根據“思維全球化和行動當地化”的原則。可適當雇傭東道國當地的一些員工,由于當地員工熟悉當地的文化,了解當地消費群的購買行為,即可避免文化沖突帶來的損失,也有利于拓展當地市場。
3.2 文化相容策略
文化相容也可成為文化互補策略,即東道國文化和母國的文化雖存在文化差異,但并不相互排斥的情況下,反而可產生互補作用,因此可發揮跨文化營銷的優勢。許多跨國企業在面臨東道國的不同產品需求時,往往會采用此策略,例如,麥當勞在不同國家推出的菜單會因當地的購買需求做調整,在法國菜單會配有香檳,在德國會配有啤酒,在中國會配有紅茶等。
3.3 文化創新策略
該策略將融合東道國的當地文化與母國的企業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將兩種文化有效的整合,相互適應,從而建立一種新型的即適應當地文化又體現母國企業的文化。這種既體現東道國的當地文化,又保留了企業的自身文化的策略不僅有效解決了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并且為國際市場營銷形成了新的競爭優勢。
3.4 文化規避策略
當東道國文化與母國文化之間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時,企業應使用規避的手法,繞開一些“敏感地帶”或只政策限制,特別在占文化重要地位的國家,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文化沖突。如,印度教徒奉牛為神,認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當麥當勞公司進入印度市場時,把原含有牛肉的菜單全撤下以避免當地的宗教文化沖突。
在全球化的經營中,國際營銷作為企業經營的手段之一,企業應分析文化因素,積極采用跨文化營銷管理的策略,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沖突,才能擴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在全球化經營中取得卓越成就。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新聞以其內容新穎,語言現代,傳播的時效性強,為社會生活提供了獲取中外信息的便捷渠道。但是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對于同一新聞報道中的事件或理念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在英語新聞翻譯時,若不注意文化背景,可能會造成新聞的受眾與原媒體、原作者之間理解上的差異,甚至誤解。因此,英語新聞中文化因素的翻譯越來越受到重視。
文化及其與語言的關系
英國19世紀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Tylor)將文化定義為:“文化或文明是一種復合物,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和習慣。”我國學者胡文仲將文化定義為特定人群的整個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既涉及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日常行為模式,也涉及支配這些行為的價值觀念體系。
文化和語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具備文化的一般特征,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作為創造語言的動力和語言表達的內容,在語言與文化兩者之間起著主導作用,制約著語言產生和發展的內容。文化的發展推動語言的發展,語言的發展又會促進文化的發展。語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從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角度來看,作為民族文化載體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大致包括思維文化、習俗文化、歷史文化、心態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等。
英語新聞翻譯中的東西方文化差異
英語新聞翻譯既是語言的轉換,也是文化的移植。譯者與原文打交道,實際上是在間接地與原文的作者進行跨文化交際。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明確指出:“實際上,對一個譯者來說,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比語言結構差異引起的問題要多而且更為復雜……”由此可見,在英語新聞翻譯中,譯者不僅要精通目的語(target language)、了解原文(source language),具備相關的文體知識、專業知識,而且還要知道用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懂得他們的“心靈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文化差異是新聞翻譯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只有具備了相當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素質,才有可能將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內涵傳達給讀者。任何對原文的不理解或誤解都會導致對原作者意圖的不解或曲解,最終導致翻譯的失敗。比如,在英語新聞中頻頻出現的politician和statesman這兩個英語單詞。了解英美文化的人都知道,politician這個詞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指為謀取個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中國人尊敬的政治家應譯為statesman,這個詞才表示善于管理國家的明智之士及有威望的國際政府官員。所以,只有懂得文化背景,理解了文化差異,才能作出恰當的行文翻譯。
英語新聞翻譯東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
地域環境的差異。跨文化交際學表明,特定的生長環境使人們養成了特定的思維定式,多數人類學者、社會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的地理條件在不同程度上對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英國是一個島國,對水和漁業有著較深的感情;而中國位于亞歐大陸上,人們的生活與土地、耕作息息相關,所產生的語言文化現象就存在差異,例如,英語中有許多關于魚的習語,說某個人喝水量大而快,英語就用魚作比喻,叫做drink like a fish,而在漢語中卻用“牛飲”這個詞。又如,說某人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則是“揮金如土”。
生活習慣的差異。如一則新聞中說,微軟日前敦促其用戶立即登錄微軟的網站下載并安裝一個免費的補丁程序。專業人士稱“Until they have this patch installed, it will be Swiss cheese――anybody can walk in and out of their servers.”對于美國人來說,理解這句話非常容易,原來瑞士產的奶酪(Swiss cheese)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表面的孔非常多,在這里指視窗操作系統的漏洞很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些漏洞自由進出服務器。可是對于缺乏上述生活背景,沒有吃過瑞士奶酪的讀者而言,要把這種從生活中走入新聞報道的詞匯理解正確還是需要一定的解釋和背景知識的。
風俗習慣的差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貫穿于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西方國家和中國風俗習慣差異通常表現在“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社會關系、友誼、義務等方面。因此我們在翻譯時應了解風俗文化差異,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準確的目的語。如以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總統這一重大新聞事件中曾說過的一句話為例。尼克松說:We two countries have common interest over and above our differences.這句話如果機械地從字面上理解,很容易翻譯成:我們兩國具有遠遠高于我們分歧的共同的利益。而尼克松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我們兩國除了有分歧,也有共同的利益。兩者中的差異可想而知,雖然前一種譯法看上去更讓人愉悅,但未能真實反映出原意。事實上,本例中的“over and above”并不是常用的“在…之上”之意,而是相當于“besides”。
差異。中西方信仰的差異對文化的影響相當深遠。佛教對中國文化發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中國與佛教有關的習語有很多如“借花獻佛”、“臨時抱佛腳”、“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等;而在信奉基督教的許多西方國家,人們認為世上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就多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和“go to hell”(下地獄去)一類的說法。
歷史典故的差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一些典故已經成為語言文化的一部分,這些歷史典故體現了該國的文化色彩,它們的意義往往是不能單單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和翻譯的,如“9•11”事件發生后,某報道中有這么一句話:Bin Laden Group, the business empire owned by relatives of the world’s most wanted man, is seeking advice from British public relations firms on how to distance itself from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此處如果僅僅將“black sheep”一詞翻譯成“黑色的綿羊”,中國讀者恐怕不能接受。其實在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方法,即“害群之馬”。其實,該報道無非要表達這樣一個意思:本•拉登家族其他親戚擁有的商業集團均怕受其牽連,紛紛表示要與本•拉登這一害群之馬劃清界限。
詞語內涵的差異。語言與文化之間存在血肉相連的關系。每一種語言都有一些詞語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比如,red(紅色),在中國,人們習慣用“紅色”表示喜慶、熱鬧的氣氛,但西方文化認為“red”與人的血液顏色一樣,所以“red”一詞則表示憤怒、氣憤等意思。此外,英語中有些詞含有豐富的關聯意義,“cowboy”所包含的意思不僅是詞典中注釋的“放牛娃”或“牛仔”所能準確表達的,它還具有以下關聯意義:吃苦耐勞、酷愛自由、敢于冒險。大量詞語看上去與某些漢語詞相似,但實際上是“貌合神離”。如political campaign不是政治運動,而是競選運動。easy meat不是可嚼的肉,而是容易上當受騙的人。不了解這些詞語真正的內涵,根據結構望文生義就會造成誤解。
文化背景的差異。世界各個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及政治生活環境的差異,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背景。如我國新聞報刊中“兩岸”一詞專指臺灣海峽兩岸關系,對于我國人民來說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對外國受眾翻譯“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句話時,其中的“兩岸”應補譯成“臺灣海峽兩岸”,可譯為“develop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promote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結語
總之,新聞翻譯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信息,語言準確規范、清晰易懂是新聞翻譯的基本要求和原則,要想達到這個目的,譯者必須深入地理解原文和譯文文化,爭取把兩種語言文化貫通起來,做到語言通和文化通。
參考文獻:
1.盧思源:《新編實用翻譯教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端木義萬:《美英報刊閱讀教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一、引言
習語與文化的關系如同魚和水的關系。然而,由于英漢文化體系不同,英漢習語在意義和表現形式上,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張鎮華,2007:223)。本文從動物習語所反映的英漢文化差異入手,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介紹,從而促進英語學習者成功的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中西方動物習語感彩的差異
不同的民族文化、歷史傳統構筑不同的民族心態及審美情趣。一種文化認為美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看來可能是不美的,甚至是丑陋的。就漢語文化和英語文化來講,各自的審美觀和感彩也是大相徑庭。
(一)英語文化中的美,卻是漢語文化中的丑
在西方國家,狗是他們很好的伙伴。狗常常被視為生活中的忠實伴侶和知己。所以有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a gay dog(快樂的人),lucky dog(幸運兒),top dog(出類拔萃的人)的用法。但中國人通常認為狗是看家,而不是供玩賞的動物,甚至它在中國人眼里是丑陋而卑賤的。人們常常用帶“狗”的詞語來咒罵別人,如“狗頭軍師、狗屁不通、狼心狗肺、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等等。
(二)英語文化中的丑,卻是漢語文化中的美
在英語文化中,“龍”(dragon)是一種令人恐怖的怪物,不具任何的美感。它常被用來借喻兇暴、嚴厲而又殘忍的人,甚至作“惡魔,兇神惡煞”的代名詞。例如dragon’s teeth(相互斗爭的根源),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她母親真是條惡龍)。然而,龍在漢民族文化中不僅是美的,而且還是一種圖騰,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人們歷來將“龍”視為“權利、吉祥與榮譽”的象征。于是便有了“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句,也有了“龍飛鳳舞、藏龍臥虎、畫龍點睛、生龍活虎”等優美成語。可以說中國的文化是一種“龍的文化”-----逢年過節,我們都要“舞龍”、“賽龍舟”。
三、淺析中西方動物習語感彩差異形成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動物習語感彩差異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其形成原因主要如下:
(一)地理環境的不同。
任何文化的特點都離不開它所處的地理環境。以魚為例,英倫群島四面環海,海洋漁業較發達,所以魚(fish)成為英國人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尋常之物,人們對其價值并非十分看重,反映在語言上的也往往是丑陋的。而中國人在生產力極其低下情況下,之所以選擇了鄰水而居,就是因為滔滔的河水能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生存食糧---魚。所以魚在漢民族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往往被賦予各種積極的正面的文化意義。
(二)的不同。
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現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點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西方,人們信奉基督教。它的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而中國則信奉佛教,以佛教文化為主。因此造成了感彩的差異。上文中的“龍”則是典型的一例。《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在《圣經》中,龍是惡魔撒旦的化身,罪惡的象征。從而在西方人心中形象極壞。另一方面,中國人信奉佛教,佛教文化中有“天庭”,里面住著各路神仙,而“龍王”就是其中一員,他能布云施雨,是農民好豐收的救星。
(三)社會生活的不同。
社會生活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感彩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就以本文提到的狗為例,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待動物上采取中庸,實用主義態度(黃玉霞,2008:214)。中國人口多,家庭觀念重,中國家庭從不缺人氣。雖然有幾千年的養狗歷史,但是中國人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素有“看門狗”之說,是不能被當作家庭成員來看待的。而在西方國家,寵物狗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條寵物狗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成員之一。西方人養狗是為了陪伴自己,人們把狗視為寵物,視為忠實的朋友。
四、中西動物習語差異與英語學習
學習中西動物習語差異對于一個英語學習者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首先,學習中西方文化體現在動物習語上的差異,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語言的感彩,進而了解兩種文化消除文化交流的障礙,因而有重要的實踐價值(胡振東,2005:178)。如果有人說:“You are a lucky dog”,那是真心的說你是個幸運兒,并非指你是條幸運的狗。其次,了解了一種動物在另一種語言環境中的象征意義或聯想,可避免在商務活動中因文化差異造成巨大損失(胡振東,2005:178)。比如產品的取名, 上海名牌鳳凰牌自行車一直以英文“Phoenix”為外文名字,漢語里鳳凰是代表吉祥的一種神鳥,使人想到“吉祥、如意”等。可是在英語文化里,它是“再生”的象征,會使人有一種死里逃生的尷尬聯想。最后,了解一個動物名詞的文化背景,有利于翻譯工作者選擇正確、得體的詞匯來表達需要的意思(胡振東,2005:178)。翻譯史上“四小龍”的典故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有一段時間人們把東南亞發展速度很快的“四小龍”譯為“four little dragons”,但后來悄悄地被“four little tigers”代替了。就是因為西方人一向把“dragon”看作是罪惡的象征。
五、結語
由于中英習語在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語言學習就不單單的是詞匯的積累,我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更應注重詞匯的文化內涵,如此,才能順利完成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企業文化;美日文化;文化差異
1.企業管理理論概述
縱觀企業管理的發展,管理理論至今已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傳統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和現代管理階段。傳統管理師“饑餓加皮鞭”式的管理,20世紀初,泰勒開創了科學管理階段,20世紀30年代行為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梅奧則揭開了現代管理的序幕。
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使許多美國人為之震驚,在震驚之余開始反思并認真細致地研究分析在東方文化背景下的日本的管理機制、管理文化以及由這些管理文化所衍生出來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促成了《Z理論》、《日本管理藝術》、《企業文化》等書籍的出版和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熱潮,企業文化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管理方式也被更多的企業所采用和推廣。
2.美日企業管理文化的差異
2.1美日企業管理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
從文化根基上說,美國的文化精神追求個人主義、創新、勤奮工作和冒險,也崇尚物質追求與實用主義、道德關心和人道主義、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而日本由于民族的單一性、社會結構的同質性以及“文化的滯后型”與兼容并蓄性。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社會文化。這樣不同的文化根基就決定了美日兩國不同的企業管理文化。
2.2美日企業管理文化的不同特征
2.2.1美國企業管理文化的主要特征
(1)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追求,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提倡個人奮斗精神
美國企業在70、80年代后擯棄了“人并非生產力中關鍵因素”的陳舊觀念,認識到人企業發展的根本,所以在企業的組織管理中突出強調對人的關懷、尊重、信任,以及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美國的蘋果電腦公司認為,要開發每個人的智力閃光點的資源。“人人參與”、“群言堂”的企業文化,使該公司不斷開發出具有轟動效應的新產品。
(2)管理體制的開放,提倡競爭
建立一種開放型的管理體制,更多運用人與人這間的默契合作來糾正硬化的行政協調措施,以創新行為代替繁雜分析。例如,IBM公司對員工的評價是以其貢獻來衡量,提倡高效率和卓越精神,鼓勵所有管理人員成為電腦應用技術專家。
(3)強調顧客至上、樹立企業形象
首先,成功的美國公司都尊重顧客,甚至不厭其煩地跟顧客建立了長久的聯系,克服那種“價格傲慢”和“技術傲慢”的思想。其次,作到對顧客充分負責,否定了過去產“只要賣掉就是成功”的理念。再次,樹產質量精益求精的精神。
2.2.2日本企業管理文化的主要特征
(1)強調“和”的觀念
“和”是被運用到日本企業管理范疇中的哲學概念和行動指南,其內涵是指愛人、仁慈、和諧、互助、團結、合作、忍讓,它是日本企業成為高效能團隊的精神主導和聯系紐帶。例如,松下電氣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他特別注重精神層次的教化和灌輸,把“忠”、“和”精神與企業治理巧妙結合起來,灌輸給員工,使他們感到工作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個人和小團體,而是為追求人類生活的共同幸福。他也強調人與人之間必須以“仁愛”的態度相處,企業發展以人為主。
(2)實行終身雇傭制
終身雇傭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日本進行全面推廣,目前已作為一種制度沿用下來,盡管這種制度不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終身雇傭制貫穿日本員工生活與工作綱領。終身雇傭制其作用在于:1、可以解除員工失業的后顧之優,有利提高生產率。2、有利于培養員工的集體主義精神。3、企業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4、迫使企業不斷改善企業管理水平,以解決隨技術的進步而導致的人力過剩的問題。
(3)年功序列工資制
這種工資制是依據職工的學齡前歷、工齡、能力、效率等確定職工工資歷的工資歷制度。
(4)推行企業工會制度
日本企業工會組織形式分為兩種。一是以企業單位成立的工會,工人一進工廠就自動加入工會成為會員。一是按工種和行業組成的工會,這種工會占工會總數的比重很小。日本企業推行工會制度,以緩解勞資關系的緊張。
3.美日企業管理文化差異分析
綜合美、日各自的企業文化特征,我們得出美、日企業管理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在各自文化根基的影響下,美國的企業文化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職工僅把企業看作是實現自我目標和個人價值的場所和手段,以嚴格的組織結構,嚴密的規章制度管理員工,重法輕情;而日本的企業文化講究和親一致的團隊精神,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權利和責任劃分并不那么明確,集體決策,以和為貴。
盡管兩國的企業管理文化差異很大,但兩國的企業文化研究和企業文化管理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美國和日本經濟的繁榮與他們在企業管理上的不斷提高是分不開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文化管理才是企業管理的至高境界。
參考文獻:
[1]李明武.論美日企業管理文化的趨同性與差異性[J].管理與財富,2002(3):3739
[2]唐震.家族文化視角中的美、日、中三國家族企業比較[J].軟科學,2003,17(4):3638,58
[3]李明武.從企業管理文化看美日經濟的潮起潮落[J].學術論壇,2002(2):6870
[4]吳敏華.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中美日管理的文化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6(9):9094
[5]王亞鋒.美、德、日、中的管理異同[J].企業文化(上旬刊),2014(9):8081
[6]初玉明.感受GE管理文化提高現場管理水平[J].經濟視野,2013(22):489489,491
[7]徐家鋒.企業管理思維中的文化因素――中美的比較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6(10):4547
[8]櫻子.日本著名企業家――盛田昭夫[J].現代班組,2014(5):23
[9]王纓.管理文化:西方不亮,東方亮?[J].中國紡織,2010(3):8687
[10]徐浩.日本企業文化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外資,2010(9):174175
[11]高峰.人本化:國有企業管理文化模式的選擇[J].經濟師,2002(12):175175,177
[12]企業管理的人性化走向(二)[J].造紙信息,2009(12):2931
[13]松森.美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趣談[J].中國質量,2005(4):25,24
[14]程新富.淺談現代企業的人性化管理措施[J].市場研究,2004(8):1718
建筑建構的方法和邏輯是由材料的性能決定的,所以,材料不同,建筑的結構就必然不同。所謂的“框架式結構”建筑體系,就是先用粗壯的木柱構成房屋的大致結構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撐整個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為主要的木梁承載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墻壁不會受到很大的壓力,這便是中國古代建筑結構的特征。另一個方面來講,以新為貴占據了中國人對建筑態度的絕大部分,西方人的話,他們則對古老的建筑非常著迷,還有就是西方建筑是西方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和國家將自己崇尚的文化和都注入到建筑中,提神了建筑物的美感和文化色彩。歐洲建筑作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表達了雕刻式建筑的追崇,歐洲建筑并不只有結構美,還充分展示了立體美學建筑。像加特農神廟等建筑的立體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設立是為了換一種抽象的方式去表現人類的曲線美,從外觀上來看,歐洲建筑十分追求完美。這也是建筑師們的創作沖動與情結之一,帶著對雕塑美感的強烈追崇去展開他們的手臂。
隨著我國近年來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興起,人們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課堂文化。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從某種程度上說,課堂是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課堂中面臨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文化問題。作為非本族語的外籍教師的課堂教學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興趣。
外籍教師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中國學生代表的中國文化在課堂這一特定情境中相遇和交流。我們發現,有的外籍教師課堂氣氛活躍融洽,兩種文化和諧相處;有的卻死氣沉沉,產生心理抵觸甚至言語沖突,抱怨四起。因此,外籍教師課堂存在著文化沖突與共生的現象,但這些沖突與共生與中國教師課堂不完全相同,有它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些差別使它成為獨特的文化景觀,從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本文試圖借助課堂文化理論和跨文化交際學理論,分析和揭示外籍教師課堂文化沖突與共生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對教學管理的啟迪,幫助外籍教師和中國學生做到“文化適應”,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文化是發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規范、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整合體[1]。課堂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不僅表現在教材等要傳授或要學習的文化內容上,而更重要的是表現在課堂中師生圍繞文化進行的活動中。因為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在活動中交匯,由于經歷、環境、年齡、知識的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和日常行為方式都有所差異或大相徑庭,教師和學生之間可能會產生步調不一致或者不同程度的、形式為內隱的心理對抗或外顯的摩擦、沖突。另一方面,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又絕不是不可融合的,更不是完全對立,他們在共同的教育目標引導下,遵循共同的教育行為,相互吸引和補充,達到和諧一致,朝共同的方向邁進。課堂文化的主體之間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生動活潑的互動營造了課堂“小氣候”和師生情感交融,因此不同的文化可以調和,他們之間是能找到契合點,相互適應以致共生。
一、 外籍教師課堂文化沖突
從課堂文化理論來說,外籍教師課堂與中國教師課堂具有共性,都存在社會規范文化與師生共享的非規范文化、教師化與學生非化等沖突。但外籍教師代表的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介入到中國環境下課堂教學中,因此與其他中國教師課堂的首要或最大區別就在于其兩種文化的交鋒和對話。我們可以說外籍教師課堂文化沖突是中外文化差異引發的沖突和上文提到的各種沖突的疊加和揉合,他們共同作用于課堂教學的進程、氣氛和效果。他們之間相互交織又相互影響,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但事實證明,在跨文化交際情境中,后者退為次要因素,居于次要地位,而文化差異往往是引發課堂文化沖突的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跨文化交際失效和沖突占主要地位[2]。
我國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由于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動方式、思維方式也就截然不同[3]。西方文化主張自我中心,獨立意識很強,強調表現自己,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注重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西方文化主要從直接、實用角度認識人際間的交往,中國文化則注意人際間交往的社會意義;西方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中國人則拐彎抹角;西方人做事先制定“游戲規則”,堅持原則,中國人講人情,顧“面子”等。兩種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極易產生語言失誤和信息差,從而引起了交際失敗,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中國學生很多內向,矜持害羞,怕犯錯誤,別人說三道四,不愿意主動大膽表現自己,闡述觀點。外籍教師提問題時,不敢主動舉手回答,課堂活動很難開展,氣氛也活躍不起來,師生之間缺乏生動、即時、有效的互動。有的外籍教師制定的所謂“規則”太過于西方化,不適用于中國學生;學生違反了“規則”,有的教師一律不毫不講情面地“記錄在案”作為考核的依據,學生有委屈難以申辯。這種文化差異引起的“文化背離”和“文化專斷”現象,都不利于調動各文化要素形成協同一致的課堂氛圍,師生關系變得如同手腳不協調一樣。沖突可能不會馬上爆發,但它潛伏在老師和學生心里,久而久之,逐漸變成心理抵觸,最后可能由于其他外界因素作為導火索而爆發出來。
文化差異從主觀上容易造成文化主體的文化中心主義。文化中心主義是一種對待異文化的態度,即一個群體(或國家)將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肯定自己的成就和價值,相信自己的優越性,認為自己群體(或國家)的文化是最好的、合理的,隨時保護自己的文化不受侵害或侮辱,而否認、歧視、貶低異己文化的價值。研究表明,文化中心主義跨文化交際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4]。外籍教師有必要在跨文化交際中,增強移情能力,充分理解文化的差異性,改變成見,消除偏見,以尊重的心態,欣賞的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中國文化,以積極合作的態度,才能跨越文化障礙。課堂中教師雖說只有一人,但他的地位或背景決定了他代表了一種強勢文化,學生代表了相對弱勢的文化。強勢文化的心態應該是開放容忍的。現實中,有些外籍教師覺得中國很多地方不如意,老是看不慣。教學條件差,設備陳舊,不能滿足要求;班級太大,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不易管理;教學安排不是自己以往熟悉的;教材不適合自己的口味或興趣;教學支持不熟悉或不方便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如果老師站在自己文化角度來看,不免心生怨氣,失去教學興趣。此外,教師的文化中心主義可能會表現在言語中,中國學生出于文化自尊,理所當然地抵觸教師。
外籍教師不了解中國英語教學情況、學生水平和學習風格也可能引發課堂文化沖突。目前中國很大學英語教學很大程度是牽制于四六級考試,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也是為了過級,具有很強的功利性。他們關注能直接提高英語水平的教學內容,聽說能力還沒的到充分的重視。口語可對考試沒有太大幫助,學生的期望與教師的教學錯位,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的積極性就會遭到挫折,文化沖突在所難免。其次,在學習風格上,中國學生喜歡并習慣了系統地接受知識,中國教師的授課很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連貫。調查表明,外籍教師課堂教學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系統性。學生不知道究竟學什么,該朝什么方向努力,這常給中國學生造成比較大的困惑。
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不適合中國學生引發課堂文化沖突。根據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習得者通過理解含有i+1的語言而從階段i(習得者的當前水平)遷移到階段i+1(在某種自然次序上緊鄰i的階段)[5]。如果外籍教師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的是可理解、有意義的輸入,那么外籍教師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進程產生了積極作用的。由于外籍教師不清楚學生的實際水平,有的期望過高,教學內容難度過大,要求過嚴,也就是說,從i到i+1的階梯太長,學生夠不著,以至于失去學習信心和對口語課的興趣。而有的期望過低,內容太簡單,就是說從i到i+1的階梯太短,毫不費力就達到了,沒有構成挑戰,激發不起好奇心和動力。有的課堂只有枯燥的學習活動,脫離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內活動的單調和枯燥與課外活動的生動、鮮活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習活動中主要從事的是一種理性活動,缺乏情緒體驗和情感的滲透,從而使課堂變得機械和呆板。這樣一來,師生雙方都可能失去興趣,可能變成教師唱獨角戲,不能構成有效溝通。
二、 外籍教師課堂文化共生
外籍教師課堂文化共生是課堂環境中跨文化交際的述求, 跨文化交際中體現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思想正是外籍教師課堂文化共生的基礎和可能,也就是說,外籍教師課堂不因文化差異而必然沖突,是一個關于文化的教學文化形式問題[6]。課堂教學形式是應與課堂內容緊密聯系、和諧一致的,即也應是一種與之相稱的文化形式,也就是說傳播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也應是科學和文明的,這樣才能讓文化成為文化,才能讓學生喜愛這種文化而不是走向其反面。找到了課堂沖突結癥所在,就可對癥下藥,即加強外籍教師和學生的培訓。
跨文化培訓的目的是增強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理解和尊重文化差異的態度,消除因文化背景差異形成的理解、溝通上的沖突,學會適應對方和欣賞對方。內容可以包括本地文化特征、本地人的交際方式等,這是外籍教師融入當地文化、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步驟和基本框架。涉及文化差異的,一定要耐心解釋,絕不交待了事,而要解釋規章制度的目的、必要性,要讓外籍教師理解。教學方面的培訓更是不可缺,教學設備使用方法、程序、教學管理制度、學生英語水平、學生期望、學習風格等都必須一一解釋。要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和輔導,適時主動或針對不適應問題進行研討、意見交換,這要求管理人員要善于發現問題并積極應對。比如在教學內容方面,調查顯示,學生最希望外籍教師講授英美民俗等內容,對異文化的強烈好奇心,使得師生有了共同語言,同時賦予師生之間、兩種文化之間對話的契合點。外籍教師完全可以以多種形式比如錄像、圖片、現場表演等直觀地展示,學生在活動豐富他們的文化視域,兩種文化是能融合和諧的。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參考文獻:
[1]劉耀明.課堂文化的詮釋與重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12:56-58.
[2]劉曉明.論外籍教師教學中的文化障礙[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3:16-18.
[3]蘭英.中西文化的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J]. 海峽科學,2006,4:69-71.
2003年11月21日中國香港雅虎以純現金方式收購香港3721網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的股份,并與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結成技術同盟;
2003年12月5日德隆旗下的沈陽合金投資有限公司提示性公告,稱該公司獨資收購美國MURRAY集團全部資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
同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巴黎歐萊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時宣布歐萊雅正式收購中國護膚品牌小護士;
2004年1月29日TCL國際與全球“彩電之父”法國湯姆遜完成跨國購并之旅……
一時間,中外企業間的購并市場風起云涌。
購并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據調查,全球過去20幾年中有65%的購并是以失敗告終,其中有85%的CEO承認管理風格和公司文化差異是造成購并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中外企業在購并以及之后的整合過程中發現企業文化上的差異是順利實現購并目標最大的、也是天然的障礙。
思維方式的不同
國內企業華立集團在收購了美國飛利浦公司的全球研發中心后成立了新的項目小組,負責人是名外國專家。為了表示對項目的關注,華立董事局總裁汪力成每天打電話向他詢問項目的進程,同這名外國專家進行溝通。可是一個星期之后,這名專家卻提出了辭呈,理由是沒有得到信任。這就是雙方認識上的差異:在國內企業中,最高管理者每日的溝通是賞識的表示,但在國外卻被理解成不信任。
所以企業在購并整合中不能忽視雙方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的不同。意識決定行為,意識上的差異導致雙方在同一問題上認識的不同,最終導致整合“事倍功半”,雙方陷入互相指責的境地。
治理理念的差異
受傳統價值理念的影響,中國企業在員工治理上更注重以“情”治人: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維系著企業的運轉,公司規章制度在制定時更多的考慮感性因素,以“情”治人是企業的一大特色;而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國外企業則更注重“法”治:公司的規章制度是最根本的。在員工治理上,理性因素占絕對統治地位。因此,在企業購并后的整合中,情治與法治產生了激烈的沖突,無論是走出去的企業還是引進來的企業都面臨這個問題。
曾有國外企業A收購了國內企業B,之后在整合中出于精簡機構的需要將取消原企業的副經理一職。消息一傳出,這些副經理們紛紛動用各種關系進行游說,甚至威脅將帶走一部分業務骨干。最終購并方沒有妥協,堅決裁掉了這幾名副經理。但是在之后新企業的運行中卻發現員工“遵規守紀”意識加強了,但是工作效率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企業缺乏原有的凝聚力。究其原因發現是新企業的做法讓中國的員工覺得人人自危,而在國外員工看來裁員卻是剩余員工動力的源泉。這就是企業在購并后整合中碰到的治理理念差異帶來的問題。
主動與被動的矛盾
不論是原先企業內部整合還是國內企業之間的購并整合都存在員工主動性與被動性的矛盾,但是在跨國購并整合中這一矛盾更加尖銳:習慣“上傳下達”工作方式的國內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已被固化,他們認為只要執行上級的指令就是盡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觀念讓他們習慣于被動的工作方式;但在國外企業中,員工更習慣于主動的工作方式:他們會將個人的觀點溶入日常工作指令中,追求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最佳結合點。這種工作方式上的差異導致在跨國購并整合中出現了中方領導常發出“外國員工不好管理”的感嘆,而外方管理者卻認為“中方的員工沒有個性,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實現“文化整合”
如何解決整合中文化差異形成的障礙呢?
在跨國購并整合中,走出國門的海爾的成功經驗對后來者應該有重要的意義:立志進入世界500強的海爾通過購并、獨資進入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育健全的市場,和東南亞一些市場化程度比較低的國家,如果單純照般照抄青島海爾的成功經驗成本太高,而完全按照當地的習慣辦事又會為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風險,海爾的解決方法是:在輸出資本的同時輸出文化——將青島海爾的先進積極企業文化與當地特有的文化底蘊相結合,吸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文化整合”,創造出新的適合企業生存發展的文化土壤。
以一個美國海爾子公司為例:為了將中美兩種文化的沖突降到最低,海爾在海外的企業都是雇傭當地的員工,任命當地的管理人員。在激勵員工制度上,青島海爾的做法是將干好和干不好的員工的名單一起公布,但是在美國就不行了,當地的員工不同意。怎么辦呢?最后子公司的管理者想出了一個方法:采用玩具熊和玩具豬——干好的得到玩具熊,干不好的得到玩具豬。這樣既體現了海爾“賞罰分明”的特點又得到當地員工的支持,順利解決了中美兩種文化的沖突。
反面教材則是肯得基“兩進”香港市場的例子:肯得基很早就對香港市場虎視眈眈了,在它第一次進入香港時,完全照搬自己在西方的做法,沒有注意到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與東方傳統飲食是一致的——排斥非常油膩的食品,所以肯得基進軍香港市場的第一次行動以失敗告終。到了第二次進軍香港的時候,肯得基對自己的食品做了改變:在保持肯得基全球同一形象的前提下,結合香港人的口味開發香港肯得基的特色食品,讓肯得基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進軍香港時常的時候,肯得基改變的不僅僅是食譜,而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適合香港人的經營方式,實現了兩種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