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概念股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21 17:19: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交媒體概念股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社交媒體概念股

篇(1)

百事通(600637.SH)及東方明珠(600832.SH)

概念股指數:

百事通是由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與全球多家知名的新媒體產業鏈伙伴合作組建的新媒體公司,也是中國大陸首家專門從事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業務運營的公司。2014年12月公告稱,百事通吸收合并東方明珠的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及上海市國資委原則同意。預計公司合并最快有望在2015年中落定。重組完成后,文廣集團將構建擁有完整文化傳媒全產業鏈布局的新上市公司,有望成為A股首家千億市值規模的文化傳媒集團。

樂視網(300104.SZ)

概念股指數(互聯網概念):

公司近期備受關注,2015年2月17日報告稱,上一日收盤后,公司總市值攀升至714.09億元,排位上升至創業板第一。2015年2月6日,在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同一天,公司CEO賈躍亭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在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會是樂視發展的必然”。2015年1月28日,公司正式確定推出超級手機,并表示將打造中國首個生態手機,變革手機產業, 2015年1月8日,公司曝出將推出55英寸超級電視,該電視將延續其產品一貫的頂級配置,并支持4K,成為超級電視陣營中第二款4K電視。

華誼兄弟(300027.SZ)

概念股指數(影視概念):

公司2014年獲“三馬”力挺,定增36億元。此次合作包括電影項目制作、宣傳、發行、知識產權(IP)及衍生品等領域。以電影制作為例,公司將優先享受騰訊IP的影視改編權,并在未來三年內,將分別與阿里影業、騰訊共同制作發行5部電影作品。2015年2月26日2014年快報表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3.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57%,凈利潤為8.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12%。

華錄百納(300291.SZ)

概念股指數(影視/綜藝概念):

公司于2015年2月上年業績報表,顯示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61億元,同比增長101.29%。公司實現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21.42%,每股收益0.524元。其中,藍色火焰表現亮眼,2014年10月實現對藍色火焰并表,預計該年全年凈利潤約為2.34億元,凈利實現158%的高增長。

時代出版(600551.SH)

概念股指數(出版概念):

公司表示,在跨行業合作產業化方面,幼兒教育是時代出版重點關注領域,通過資本運作及資源整合,公司積極尋求與行業內頂尖的企業及機構強強聯合,推進跨界合作。2014年12月25日消息,公司的文化生活類自出版社交平臺“時光流影”,11月新增用戶量達到近萬人。公司負責人介紹,時光流影平臺具有社交互動和自動出版功能,其中“一鍵成書”的出版功能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認可。

皖新傳媒(601801.SH)

概念股指數(出版概念):

公司于2014年11月宣布以1.57億元收購杭州藍獅子文化創意公司4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公司于2015年2月消息,擬以現金7702萬元增資世界出版社34%,同時攜手國圖公司共同收購法國鳳凰書店。公司表示,此次收購是落實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完成收購后公司負責書店的運營管理,將引入文化創業體驗及多元文化業態,把鳳凰書店打造成中國在海外的外宣窗口和交流平臺,并探索開啟海外文化基地和文化宣傳站點可持續盈利的新模式。

中南傳媒(601098.SH)

概念股指數(出版概念):

公司2014年12月4日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委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印發<深化省管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擬將湖南教育報刊社,湖南教育音像電子出版社,湖南地圖出版社等出版單位劃歸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管理。《方案》實施后將豐富中南傳媒的教育資源,擴大中南傳媒在K12在線教育領域的資源優勢。

電廣傳媒(000917.SZ)

概念股指數(影視概念):

2015年2月13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與美國獅門影業合作事宜。雙反攜手共同投入15億美元進行影視項目合作,涉及電影投拍,發行等多個層面,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內容合作項目,開啟了中國電影資本與好萊塢深度合作的新紀元,中國電影業第一次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平等話語權。

奧飛動漫(002292.SZ)

概念股指數(動漫概念):

公司于2014年12月26日宣布將投資近千萬美元,認購美國娛樂公司451 Media Group,LLC(簡稱451集團)的新增發股份,并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由于知名好萊塢導演邁克爾?貝為451集團的創始人之一,此舉被視為奧飛動漫完善影視業務布局的重要動作。公司與451集團簽訂了《電影娛樂開發合作協議書》,公司將支付250萬美元預付款,獲得15年內451集團制作的電影,電視劇和其他類似的音像制品在中國內地,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所有電影娛樂發行的權利,以及上述區域的玩具,主題公園,游戲,漫畫,動畫,文學等相關衍生產品的獨家開發權利,及全球區域的優先開發權。

篇(2)

除了新上市的企業,那些伴隨著中國互聯網成長的“老牌”企業,在2011年也有著不錯的表現。新浪憑借的持續微博再次走在互聯網的潮流前端;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擘紛紛宣布走向開放……

可以說,2011年是互聯網的中國年,是中國的網絡英雄年。國際金融危機大浪淘沙,隨著美國信用評級下降,落花流水春去;中國強勢崛起,一枝獨秀爭艷。聽中國網絡概念,大洋兩岸紅遍;看中國網絡英雄,前赴后繼登場。昔新浪、網易、搜狐,志在千里,微博、社交領;一代天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厚積薄發謀定后動爭開放;今有當當、奇虎360,領潮中國概念,一浪更比一浪高。

指標說明:

一.商業創新力(25%)

商業創新力指標主要考察網站在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上的創新度和想象力,并結合其商業模式盈利的可持續性來綜合衡量,綜合反映商業網站的成長性。

二.平臺服務度(25%)

平臺服務度指標主要考察網站的自身功能建設和運營服務力度,同時考察網站通過推出獨特功能和活動來為用戶提供更佳的服務效果的能力。

三.交互體驗度(20%)

對交互體驗度指標的考察主要以網站的訪問性能數據為依據,反映網站的運維質量和用戶體驗效果,引用相關指標(包括網站可靠性、響應速度、斷鏈比例等)。以及網站的交互性。

四.品牌影響力(15%)

對品牌影響力指標的考察主要以各網站的流量數據為依據,直接反映網站的獨立訪問者數量、瀏覽次數和頻率等,引用的相關指標包括Alexa排名、Google PR值等。

五.資源融合度(15%)

資源融合度指標主要考量網站綜合運用自身和外界各方面資源的行為,體現網站資源獲取和配置的能力。

篇(3)

在境內IPO緊急剎車、海外上市依舊低迷的情況下,門里門外的“中概股”將何去何從?是否真如YY創始人、CEO李學凌所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最壞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時候。”

孤例之YY上市

YY的上市時點的確不算好。2012年9月,正值整個美國投資圈對中國公司質疑時期,甚至有些投資人表示“我們一聽中國公司都頭疼”。但作為一個早期互聯網從業者,李學凌的心中仍有一個“納斯達克情結”。從2012年10月15年公司董事會決定上市到11月21日,李學凌敲響納斯達克市鐘,這36天的時間里,他被投資人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對抗騰訊”,李的回答只有一個——“要專注于自己的產品”。

歡聚時代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團隊語音通訊平臺YY和最大的游戲資訊網站多玩游戲網,在路演中,它將自己列為與騰訊、新浪并列的中國社交網絡三強之一。它以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的業績沖擊納斯達克,一改過去“中概股”大多是虧損上市的慣例。

YY也被業界稱做能講“靠譜故事”的“中概股”。其實,早在兩年前,這家獨領的公司也曾面臨被收購的結局——2010年3月,盛大曾對其發出收購邀請單:1.5億美元現金收購,再以雙倍的方式返還股票。但李學凌和他的風險投資人拒絕了這次誘惑,在精心培育兩年后終于實現YY美國上市。

“YY上市其實是個別現象,中國概念股在美國的窗口并未打開。”李學凌在上市后接受采訪時強調說。2012年注定成為2008年以來中國IPO數量最少的一年。據本刊了解,除2012年3月唯品會美國流血上市外,截至11月底,YY是2012年第二家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這一數字,與2010年的36家和2011年的11家相比,均相去甚遠。

冰凍三尺

自2000年“中概股”元年啟動,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赴納斯達克上市以來,一些國內上市無門的中國企業紛紛赴美“淘金”。那么,多年以來,美國市場那扇為中國企業敞開的大門緣何幾近冰封?

在美成功上市的YY創始人李學凌,在整個路演的過程中,強烈感受到了美國投資者的惶恐,他總結原因有兩點:一是害怕明偷,即財務造假;二是懼怕暗搶,即上市采用的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存在創始人私自轉移公司資產的巨大風險。

前述12月3日美國SEC指控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案例,再一次把中國赴美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質疑問題拉回公眾視線。自2011年以來,中國概念股的誠信危機開始造成投資者的集體恐慌和拋售。無奈之下,從2010年4月至今,包括阿里巴巴、分眾傳媒、7天連鎖等39家“中概股”公司宣布私有化退市方案,其中12家已成功退市。

中國概念股的誠信危機,還源自創始人私自轉移公司資產。比如,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發生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稱,為適應央行關于第三方支付的規定,將支付寶由阿里巴巴集團轉移至其個人控股的公司。這令毫不知情的美國投資者開始質疑中國概念股企業信息不透明。再者就是新東方VIE事件,起因是北京新東方股權結構的調整(讓已經離開公司的另外10名股東的股權轉移至俞敏洪名下,使得俞敏洪對國內運營實體100%控股),引發海外監管機構的調查,并最終遭致海外做空機構的狙擊,股價從30多美元降至9美元。

從2010年下半年至今,包括綠諾科技、東方紙業、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奇虎360、新東方等多家公司成為一些做空機構的獵殺目標,被摘牌和被迫退市的“中概股”企業已接近50家。香櫞、渾水等做空機構趁機放大中國公司問題,有計劃地開展了一場資本獵殺陰謀,有分析指出,近來“美國SEC指控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事件,有可能使“中概股”再度面臨集體被做空風險。

熬冬新法則

在美國市場風云慘淡的時下,國內的新股發行審核也幾近停滯。截至2012年11月22日,合計808家企業排隊等待IPO審核,形成新股“堰塞湖”。那么意欲上市融資的中國企業該去向何方?

清科研究中心給出的對策是:中國企業可以奔赴歐洲市場,積極尋找融資途徑。現在此種跡象明顯:2012年1-11月,共有7家企業在歐洲市場掛牌(1家倫敦AIM板,6家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高于2011年同期。同時,香港主板也成為上市主角之一,2012年11月,旭輝控股、新城發展控股兩家房地產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登陸。

目前,基于美國市場的情況,專家建言,企業去美國上市應謹慎。較之往年,上市門檻已經愈壘愈高,傳統行業、規模不大或者沒有盈利的企業不要選擇在美上市。

篇(4)

用戶轉移去向

去年的這個時候,Vivian每天到公司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錄開心網,看看有幾條新消息,最近有誰來訪,哪怕老板開會時明確告誡“上班時間不準玩那個開心網”。Vivian還一度調好鬧鐘,只為了半夜起床和朋友互相偷菜,樂此不疲。

但Vivian最近登錄久未訪問的開心網,卻發現沒有一個人在線,“魚塘早就生病了,看來大家也都不玩很久了”。

有這樣經歷的遠不止Vivian一人,越來越多曾經熱衷偷菜、搶車位的用戶對開心網的熱情已經淡去。

“我現在玩微博了,電腦、手機隨時隨地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微博上加我的朋友、同事明顯越來越多。”Vivian說。

Alexa的相關數據反映了用戶向微博轉移的趨勢。2011年,新浪微博的用戶量及頁面訪問量異軍突起,近日攀上歷史高點,超越了開心網和人人網;百度指數也顯示,用戶對開心網、人人網與新浪微博的關注度在2010年11月逆轉,新浪微博目前占據絕對上風,開心、人人曲線向下。

開發者另攀高枝

互聯網人士指出,開心網最主要吸引用戶的無非兩塊內容,一是朋友轉帖,二是網頁小游戲。但是,當新浪微博所強調的媒體屬性發揮出來以后,用戶發現微博上更新消息的速度明顯快得多、而且關注方便,開心網轉帖的優勢已然不再。

實際上,讓開心網創始人程炳皓疲于招架的是,用戶對偷菜、爭車位等一類游戲早已審美疲勞,而后續具吸引力的網頁游戲、小游戲正隨開發者大量遷徙去了其他平臺。

國內社交游戲開發商“樂元素”就是其中一例,開心網游戲中心的《我的王國》、《歡樂城市》等都出自樂元素之手。此前,樂元素主攻海外市場,不過,隨著騰訊整體開放平臺的啟動,樂元素開始轉向國內,今年3月登陸了騰訊朋友,5月登陸了QQ空間。盡管騰訊給出的分成比例并不高,但騰訊平臺給游戲開發者帶來的用戶量和整體收入仍遠遠大于開心網等平臺。

除樂元素之外,北京互愛科技已憑借《胡萊三國》在騰訊平臺上月入千萬,并表示今后將把更多精力集中到騰訊。可以預見,對于中小型社交游戲開發商來說,開心網已不具備太多吸引力。

開心網自主開發的小游戲也正遭受沖擊。7月26日,騰訊聯手國外最大的小游戲開發商Zynga推出《CityVille》的中文版《星佳城市》,直擊開心網的《開心城市》。Zynga稱,將與騰訊進一步合作開發本地化游戲,這對于國內其他平臺來說,無異于巨大的威脅。

此外,相比善于炒作熱點話題的新浪、財大氣粗的騰訊,開心網沒有發揮出創業公司“快”的特點。猶豫不決的程炳皓直到2010年5月才允許第三方應用接入,當月第三方組件僅14個,今年1月才完全開放接入,目前為213個。這一數字與騰訊開放平臺日前所公布的“近8萬名開放者、超過4萬個應用”相比,似乎不值一提。

問診中國社交網站

扎克伯格的Facebook正顯現出一個“王國”的雛形,反觀國內,無論是模仿Facebook的人人網,還是當初的黑馬開心網,都沒有形成Facebook那樣的生態圈。

比較之下,走Twitter路線的新浪微博通過開放平臺、加強用戶互動等,正漸漸靠近Facebook。新浪CEO曹國偉也說,“新浪微博是走在Twitter和Facebook中間的路線,這會比SNS(社交網絡)更好地適應中國用戶。”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也持相似觀點:“中國的SNS就是微博。”

這是否意味著,開心網當初的出發點錯了呢?

互聯網分析人士Keso的理解是:“程炳浩的理念是,白領在繁忙的工作中需要開心,開心更能聯結人的情感。但事實是,任何一種具體的開心方式,都是難以持久的。”他稱,開心網在走下坡路是不爭的事實,輕娛樂模式無法成為開心網的優勢,而生活服務需要整合更多線下資源,非開心網自身可以完全掌控。現在開心網希望搭建生活服務平臺,難度較大。

對于前期傳聞開心網已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一事,Keso表示,“開心網轉型是一個生死抉擇,而且需要錢和時間。IPO是個機會主義的選擇,但你不能說這種選擇不對。”

篇(5)

隨著用戶群的擴大和使用習慣的養成,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空間將大為拓展。此前的應用主要為社交溝通、資訊獲取類,日常生活、移動辦公類應用預計今年將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小屏幕”,不再只是通訊、娛樂工具,也將成為生活工具、生產工具。

伴隨而來的將是移動互聯網創業潮的進一步火熱。各移動系統平臺為優化“系統生態”,都為創業者提供了便捷的開發工具。而移動互聯網基于位置的服務特性,更個性化的服務需求,為創業者的生長提供了沃土。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移動終端尤其是手機“接管”我們的生活,對個人隱私加強保護將更加迫切。

猜想二:大數據將掀起新浪潮?

大數據的“深水區”在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2014年,各地將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以智慧城市和城鎮化建設為中心,出現多元化創新發展格局

大數據將成為宏觀調控、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的重要信息基礎。大數據拓寬了政府公共數據信息的搜集渠道,提高了統計數據質量,開拓了數據應用的新方式和新領域。智慧城市建設將提上2014年多地政府的議事日程。政府可加大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力度,這將給相關產業創新帶來新的便利和動力。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生態化建設將因大數據革命而加速轉型和融合。

2014年,刷手機和二維碼將成為新時尚。電子支付、手機錢包、二維碼、一卡通等成為金融服務新領域,在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公共繳費方面得到廣泛使用。科教文衛體等行業,也將可能率先實現傳統信息資源和大數據的大規模結合與應用。社會民生、行政審批和信息公開等方面,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將發揮巨大的價值,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另外,大數據在社會治安、輿情管理和行業安全預警方面,將在不少中心城市發揮作用,出現集成化智慧管理平臺。

猜想三:網絡法治能否告別“叢林法則”?

隨著互聯網立法日益完善,網絡逐漸告別“叢林法則”,“負責任的網絡自由”日趨成為社會共識

當前,互聯網領域法律雖然還存在著立法層級不高、部分領域尚缺少專門立法等問題,但互聯網法律基本規則和框架已逐步浮現。司法成為推動網絡法治的有效力量,并通過司法解釋等形式對互聯網法律形成有效的補充和注解,為未來統一網絡立法提供依據。

未來一年,濫用網絡自由等導致的惡性事件仍有可能發生,引發社會對互聯網倫理的新思考。與此同時,打擊網絡謠言,仍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如何處理好網絡版權人權利與網絡自由之間的關系將再次引發爭議;而平衡好網絡自由與金融安全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規范互聯網小額金融,也將成為金融監管部門亟須解決的難題。

盡管目前絕大多數該類案件都能在法律原則和相關法律中找到依據,司法解釋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互聯網專門立法的呼聲將日益高漲,一些相應的網絡專門立法也將頒布。未來一年,“負責任的網絡自由”將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猜想四:4G能否遍地開花?

4G的全面普及需要一個過程。在中心城市和新潮人群中,2014年將會有一波“嘗鮮”熱潮。4G遍地開花,還有賴于三大電信運營商早日提供更普及的網絡與更低廉的資費如果說3G時代,中國追趕世界;那么,4G來臨后,中國正趕超世界。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發放4G牌照,中國4G網絡商用時代就此正式開啟。“一秒鐘下載一首歌,兩分鐘下載一部電影”的高速體驗,終于可以在中國移動互聯網上實現。

從3G時代的經驗來看,4G普及首先需要運營商提供更廣泛覆蓋的網絡,以及更多可供選擇的手機終端,才能激發用戶升級熱情。而從“用上4G”到“用好4G”,還需運營商提供更清晰明了、適應用戶需要的網絡資費標準,不僅是降價,還包括調整套餐結構。在“流量如流水一般”的4G時代,不要讓用戶“望網興嘆”。

對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廠商和手機軟件設計者們來說,4G是趕超世界的難得契機。由我國主導的4G國際移動通信標準TD—LTE,也將擺脫3G時代TD—SCDMA的尷尬局面。

猜想五: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傳統媒體將進一步感受市場寒意,新媒體也需尋找更腳踏實地的實現路徑。融合發展,將是以新媒體思維促進傳統媒體升級,而不應割裂成“新舊”媒體間的惡性競爭。2013年底,新成立的上海報業集團有兩大動作:一是推出新媒體閱讀產品《上海觀察》;二是旗下《新聞晚報》2014年起休刊。一生一死,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境遇對比強烈。新的一年,傳媒界的變遷仍將繼續。

新媒體在傳播力、滲透力、廣泛性上的強烈沖擊,經由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呈現,廣為人知,但作為媒體核心競爭力的新聞生產,有其客觀規律和科學方法。無論從制度設計還是現實運作看,傳統媒體仍將是新媒體的主要內容源泉。尤其是一些由自媒體產出、在新媒體中流行的“烏龍新聞”,也讓公眾反思:無論何種媒體形式,真實準確始終是第一生命線。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的“報道上網”和“網評見報”,既要堅持新聞傳播的專業素養,更要借助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和傳播優勢,全面更新“武器”。變遷不斷,傳媒不死。這一年,我們或將看到更多不必深究其“新舊”歸屬的媒體形式、品牌和產品。

猜想六:政務微博、微信當大V?

各級政府正加速深度融入互聯網。在政務信息方面,將在繼續用好傳統媒體的同時,更加充分地運用互聯網上的各種渠道與網民互動交流。近年來,各級政府與互聯網的融入保持著敏銳的加速度。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數據,2013年政府網站績效評估部委移動客戶端擁有率達到25%。

從在政府網站曬出“三公”經費,到開通微博、微信與民互動,再到APP、微視等新平臺,自媒體時代,政府部門一改以往神秘面貌,直面網民。尤其是面對日益多元的訴求,政府部門需要在講求互動交流的網絡平臺上,主動消息,公示信息,也要有積極回應熱點甚至質疑的勇氣和智慧。

坦誠與公開,在助推政府作風轉變的同時,也將為各級政府贏來眾多粉絲。新的一年,會有更多政務微博、微信因此加入大V行列。與粉絲群體顯著增長形成良性互動的是,網上政務、網上新聞會和聽證會、網絡受理等有望實現常態化。互聯網將由意見集散地演變為政事咨詢臺,成為政府部門聽民情、知民意、疏民怨、匯民智、暖民心的重要行政工具。

猜想七:下一個“走出去”的是誰?

對跟在國外企業身后走了20年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而言,“走出去”是一直的夢想,全球移動互聯網浪潮的到來讓中國互聯網企業看到了“圓夢”機會

在過去的兩年中,微信的爆發式增長成為“走出去”這個全球化夢想的催化劑——2013年8月中旬,微信海外版用戶已超過一億,覆蓋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微信快速海外“攻城略地”的同時,中國互聯網領域會出現它的同行者嗎?會是誰?會發生在哪個領域?

會是瀏覽器嗎?2013年,UC瀏覽器拿下印度第一,成為中國首家在海外獲得市場份額第一的互聯網企業,全球覆蓋超過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是手游嗎?如今,在蘋果、安卓等應用商店里,來自中國的游戲APP已成為一支重要力量,“完美世界”網游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自己的重要市場。會在一個大家都預測不到的領域嗎?畢竟,互聯網創新常會在意外之處帶來驚喜。全球移動互聯網浪潮給了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中國互聯網能否跨越“加拉帕戈斯島綜合征”,站上全球之巔?2014年,值得期待。

猜想八:BAT會有挑戰者嗎?

根據調查,互聯網百強企業中六成以上運營時間超過8年——超穩定的結構開始形成,新的創業公司發展比較困難。這一趨勢,預計將在2014年得以持續

與美國互聯網巨頭們后浪不斷推倒前浪的發展曲線不同,在中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近年來一直穩坐潮頭,且有越來越大之勢。

中國互聯網協會的報告顯示,2012年,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家企業營收之和逾千億,占當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營收的一半。2013年,三家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再次驗證了自己的實力和“通吃天下”的野心,也讓中國的創業者倍感“壓力山大”。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隨著中國互聯網從PC向移動時代的邁進,一些變數正在產生,一些具有了挑戰氣象的公司正在崛起,如被業界稱為“三小虎”的京東、小米和奇虎360,它們在2014年的發展同樣令人期待。

值得期待的還有創業團隊的作為。隨著推出開放平臺、招攬第三方開發者已成為巨頭們共同的選擇,這些平臺上,近百萬的開發者中能否誕生中國互聯網的新未來?

猜想九:互聯網企業能否擔起中國概念股?

上市并不是終點,上市后的表現更為重要:在概念之外更為實質的內容,財務和運營的透明,誠信與業績的展現

2013年9月,騰訊公司成為首家股票市值進入千億美元俱樂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不出意外的話,阿里巴巴一再推遲的上市問題將在2014年落定,在經歷了2013年“雙十一”350億元的交易狂歡之后,對其股價和市值的猜想也就更加令人關注。阿里巴巴能否借富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攀上千億美元市值甚至更高峰,成為有待2014年回答的一個問號。

經過了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的冷凍期,以及渾水、香櫞等做空機構的“獵殺”之后,進入2013年特別是下半年,58同城、去哪兒、500彩票、汽車之家等相繼登陸美國股市,再次激發了人們對于中國概念股的想象和期待。2014年,這一態勢能否繼續延續?UC優視、盛大文學、迅雷、大眾點評、京東等早有上市規劃的公司能否順利走上上市路?觸控科技等新生力量能否登上美股,中國概念股能否告別近年來的頹勢,贏得投資者信心?人們拭目以待。

篇(6)

“募資總額不超過36億元資金,為公司拓展互聯網新媒體業務”的跨界投資宣告一出,一片嘩然,一些投資者開始質疑湘鄂情董事長孟凱,究竟志在何方?

不久前,湘鄂情剛剛聯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共建聯合實驗室,而其確定的發展方向是建設網絡數據中心和開發基于大數據的新一代的視頻搜索服務。按照計劃,隨著業務的開展深入,孟董未來還將進軍云搜索平臺和新媒體社交。公司基于大數據的視頻搜索希望做到人性化、更細分的新一代搜索引擎。這一次要遠比網上訂餐要高大上的多。這個決定,意味著餐飲正式淪為昔日“餐飲第一股”湘鄂情的“副業”。

雖然湘鄂情方面一直表示,此次全新的行業拓展將有望為公司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為公司未來在影視文化行業的前沿技術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將基于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展開產業模式創新、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推廣等全方位合作,最終在移動互聯網和網絡大數據領域建立行業領先的商業化應用和規模化效益,打造國際知名的網絡新媒體服務品牌。

但構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比較不留情面。該公司因為并沒有完備的互聯網產業投資運營經驗,互聯網業務的運營團隊及搭建的運營平臺尚未成型,而且行業變化帶來的鴻溝、科研水平有限、研究成果市場適用性差等因素,都存在難以持續開展并盈利的風險。公告一出,在滬深兩市近期普漲的背景下,湘鄂情逆勢大跌。

隨著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輪技術爆發,市場上摩拳擦掌,瞄準大數據的公司近來頻現,似乎已成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諸多傳統企業紛紛皈依,猶如過江之鯽,蘇寧、國美在轉型,海爾長虹要轉型,芒果TV如今都開始轉型??

篇(7)

“沒上市的公司比上市的貴,上了市沒盈利的比盈利的貴,這顯然是泡沫。”作為從上一輪互聯網泡沫中成功挺過來的人,張朝陽近期拋出的評論的確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但泡沫真的來了嗎?與11年前相比,這次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這并不是一個容易解答的問題,但從與11年前那場互聯網災難方方面面的對比中,我們也許能得到更多樂觀的信息。

彈指十數年,互聯網絡大爆炸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概念股之所以受到國人如此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優酷、當當等股票上市時的突出表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無論是已經密集上市的奇虎360、人人、世紀佳緣,還是正在排隊上市的淘米、迅雷、土豆,抑或是因為微博而重新煥發無限可能的老牌門戶網站,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互聯網公司,我們也許是它們的忠實用戶,習慣于電子商務帶來的便捷購物,喜歡在更開放的平臺上互動交流信息,甚至已經為視頻、游戲、交友或某種增值業務付過費。

這與11年前的情況大不相同。2000年2月, 當高科技互聯網概念股思科取代通用電氣,躍升為世界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時,大部分美國人都不清楚思科到底從事什么業務;2000年初,全球網民數量為2.5億,手機用戶數量為5億,而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網民數量已達20.8億,手機用戶數量已達52.8億(國際電信聯盟最新數據);超高速寬帶連接在十多年前極罕見,而今天各地比比皆是,得益于云計算、移動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手機的計算能力已經超越了196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擁有的計算能力,那時用這樣的計算能力發射人上了月球,而如今我們用更強的計算能力發射憤怒的小鳥去砸豬。

或許更大的差異還在于,本次的互聯網狂熱是全球性趨勢。湯姆森路透數據顯示,在上次泡沫高峰期,也就是1999至2001年間,全球共有964億美元風險投資進入互聯網創業領域,其中80%(將近780億美元)被投向了美國。在全部10755筆風險投資交易中,有7174筆來自美國。而現在,在2011年前四個月的50億美元風險投資中,只有14億美元投向美國。在全部403筆交易中,有3/4發生在美國以外的市場。

燒不完的風投,賺不來的錢

2000年3月10日,納指突破5000點大關,并創下5132點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一天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3月13日(星期一),納斯達克指數一開盤就從5038跌到4879,之后不斷下滑,互聯網危機全面爆發。指數的下跌并不是全部,更可怕的是,一年后的2001年2月,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已達讓人瞠目結舌的811倍的水平。市場持續下跌后市盈率的猛漲意味著上市公司的賺錢能力以比股價更快的速度下降。

一個規范的“DOT COM”商業模式依賴于持續的網絡效應,以長期凈虧損經營來獲得市場份額為代價。“快速變大”的口號詮釋了這一策略。 在虧損期間,公司依賴于風險資本,尤其是首發股票(所募集的資金)來支付開銷。在那樣的情形之下,公司的壽命是靠燃燒率來衡量的:那就是,一個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的公司,揮霍完資產的時間。

十年前這樣的公司比比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名字最終永遠成為歷史。而如今,即使是人們最擔心泡沫出現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情況也沒那么糟糕。以一年來密集上市的幾家互聯網公司為例,除優酷網在過去三年中從未盈利,網秦財務狀況波動較大外,其他幾家都已在上市前兩年內扭虧為盈,雖然這些盈利只能說剛剛起步,它們都在積極嘗試和摸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不看市盈率看市銷率,重新審視互聯網估值并不高

美國著名財經網站Market Watch創始人,Stock Twits投資人Bill Bishop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有個別股票估值很高,但不像2000年,這些公司多半比較成熟,發展前景比較有把握,就是股價漲得太快。”

市銷率=總市值 /主營業務收入或者 股價 / 每股銷售額

由于互聯網企業的特殊性,市盈率并不能作為判斷其投資價值的最終標準,所以近兩年證券市場出現的也許更能反映像互聯網這樣的創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真實狀況。

摩根士丹利負責策略分析的董事總經理婁剛的看法就相對樂觀:“如果有泡沫,也是一個初級階段的泡沫。”在他看來,此輪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要遠高于互聯網泡沫破裂時的美國企業,大部分企業保持了某個領域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在子行業里不是數一數二,也是出類拔萃的。

新浪一年來漲幅高達272.26%。華爾街給新浪微博的估值不斷上漲,有的甚至給出100億美元預估值。截至目前,新浪市銷率已經超過20倍,在新型互聯網企業和模式遍地開花時,老牌門戶網站也在不斷尋求突破。2011年2月28日,騰訊旗下的產業共贏基金將團購網站的鼻祖Groupon成功引入中國,建立高朋網,根據騰訊CEO馬化騰對于基金的定位,該基金主要使命是投資產業鏈上的優質公司,更好地服務騰訊開放平臺上的用戶。而就在之后的3月份,新浪出資約6600萬美元,收購麥考林19%股份。此前,新浪還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新付通”,并向銀監會提出牌照申請。

不難看出,新浪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在基于新浪微博至今的優勢地位作戰略部署,盡管高盛等國際國內研究機構還在為新浪微博到底是Twitter(社交媒體)還是Facebook(社交網絡)而謹慎爭論(這樣的定位爭論直接導致對新浪微博未來盈利增長預期的判斷),但大家都不得不承認,與Twitter和Facebook相比,新浪微博有一個重要優勢,那就是它擁有一個頗具影響力的門戶媒體平臺,即使目前來看微博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都很難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但1.4億注冊用戶所產生的巨大流量和影響力,足以鞏固新浪在互聯網廣告份額中所占的絕對優勢地位,而另一方面,在微博盈利模式的摸索中,新浪本身的資源整合和資金實力都為未來實現流量變現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次創業團隊PK成熟風險投資――用腳投過度包裝的股票

一批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后孵化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正走向巔峰,這從目前中國互聯網行業風云人物的履歷中可見一斑。十多年前的互聯網創業者們,并不能真正理解互聯網革命的實質,而如今的創業者多已浸這一領域多年,他們深諳其中的創業之道,更了解互聯網經濟,也更有耐心

凡客誠品CEO的陳年,曾是卓越網創始人之一;優酷網CEO古永鏘曾經是搜狐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他對于搜狐的發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人人網陳一舟,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千橡互動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旗下現在有DuDu網、dudu加速器、貓撲網、魔獸中國、5Q校園地帶等網站;而如今在團購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的美團網CEO王興,也曾經是校內網創始人,飯否網總裁;包括拉手網吳波,也是互聯網技術及商務領域的先行者和開拓者,焦點房地產網創始人。

篇(8)

股價爆炒:朗瑪信息的造富故事

上市兩年半時間,朗瑪信息股價持續飆升,一度成為深圳創業板第一高價股。

6月27日,在停牌近三個月后,朗瑪信息以宣布跨界收購啟生信息100%股權進軍大數據醫療的方式復牌回歸,截至7月上旬,朗瑪信息股價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股票復權價格一度達到每股92.67元的高位。按照復權價格計算,與2012年上市時最低的18元左右的股價相比,累計漲幅超過400%。曾經頭頂“中國社交第一股”光環的朗瑪信息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

朗瑪信息是貴州首家創業板上市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于1998年,主營通信增值業務以及互聯網產品開發和運營。憑借“電話對對碰”業務,朗瑪信息快速擴張并于2012年2月16日成功登陸深圳創業板,上市首日,市值即達到21.87億元。

2012年7月,朗瑪信息宣布推出新的即時通訊應用蜂加(Phone+),并高調宣布該應用在蘋果商店上架。公司公告對Phone+項目經濟效益預測顯示,該項目計劃在2013年實現200萬人同時在線、實現收入3000萬元,從2014年開始,預計每年年收入保持在8000萬元。朗瑪信息股價隨之踏上飆升之路,2012年7月2日開盤價為每股40.13元,到當年8月28日收盤價已經達到每股81.13元,不到兩個月時間漲幅超過100%。

然而,在201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朗瑪信息董事長王偉表示,2013年Phone+業務的主要任務是拓展用戶數,估計難以盈利。這番表態與業績預測中的3000萬元收入相去甚遠,8000萬元的收入目標更是遙遙無期,難免讓人認為Phone+的盈利預期具有炒作嫌疑。

朗瑪信息股價上漲的勢頭并沒有因此結束。2013年4月24日,朗瑪信息公告稱,公司向貴陽網陽娛樂投資200萬元人民幣,正式進軍手機游戲行業。5月14日,朗瑪信息再度公告,公司與貴州電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貴州朗視科技傳媒有限公司”,隨后新公司社交應用“啊嚕哈”。

一系列投資動作之后是朗瑪信息股價的繼續飆升。4月24日,即公告的當天,朗瑪信息開盤價為每股80.90元,一個月后的5月20日,朗瑪信息收盤價達到每股109.82元,漲幅超過35%,九天之后,朗瑪信息市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 200萬元“進軍手游”,就為朗瑪信息帶來超過10億元的市值。

而此次收購啟生信息,業內也不乏觀點認為朗瑪信息又在通過“造夢”來推升股價和市值。截至2014年7月16日,朗瑪信息市值已超過80億元人民幣。

主業不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亮麗的股價和市值背后,朗瑪信息面臨著主業不振甚至大幅萎縮的困境。

公司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全年公司營業利潤較2012年下降35%,2014年中報顯示,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2013年同期下滑54%,電話對對碰業務被分流,營業額下降22%是主因。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電話對對碰實際上就是一個電話交友平臺,通過“撥打免費,增值收費”的方式削減費用大量吸收中低收入階層的用戶,形成規模效應。然而,新媒體形式的產生以及廉價智能手機的普及正逐漸蠶食朗瑪信息的主營業務。業內人士認為,朗瑪信息的電話對對碰業務依然是以電話為載體,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是比較落后的,對于依托運營商的語音增值服務,更談不上高科技。一位研究朗瑪信息的投資人士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隨著微信等新的免費社交工具以及廉價智能手機的普及,朗瑪信息的電話對對碰業務的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而公司新的業務遠沒達到盈利預期,出現業務對接斷層,整體盈利能力下降是意料中的事。

讓朗瑪信息非議纏身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旗下朗視科技推出的應用“啊嚕哈”,被業內人士認為在打球。公司介紹顯示“啊嚕哈”是一款集視頻展示,真實交友,無痕聊天、榜單選秀為一體的多功能社交軟件,通過送禮物、闖關等方式可以獲得觀看“女神”照片和視頻的權利,該應用官網顯示的“女神”照片大多衣著暴露。

主業不振,朗瑪信息試圖謀求轉型,收購啟生信息進軍大數據醫療即轉型之舉。在朗瑪信息董事長王偉看來,朗瑪信息收購啟生信息進軍大數據醫療,意在擺脫“絲經濟”陣營,實現娛樂和醫療兩條腿走路。

然而,大數據醫療卻遭到質疑。王偉此前向媒體表示,未來朗瑪信息將實現O2O診療手段落地,打造一個有實體的互聯網醫院。北京市衛生宣傳中心的相關人員直言不諱地表示,大數據醫療就是一個炒作的概念,現在還很難看到其可行性。按照他給出的數據,北京市通過互聯網完成掛號就醫占比僅為20%,這對大數據醫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而某投資機構合伙人則表示:“朗瑪信息‘水有點兒深’,不便多說。”

資本運作:轉型產業并購平臺?

篇(9)

但江湖仍是這片江湖,隨時風起云涌。在2011年,全球資本市場都發生了變化:赴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從熱捧到危機:隱秘十年的VIE模式“躺著也中槍”:創業板兩周年空前暗淡……

在那些“一決高下”的投資領域里,終有一些“神馬”變成了“浮云”,或出現“浮云”的跡象,電子商務網站冰火兩重天,資本“香餑餑”的地位在過去的一年跌落。

最大的“浮云”當屬團購,一年之內從“千團大戰”變為行業洗牌。2011年8、9月份,國內的大小團購網站數量竟達到5000多家,僅兩三個月之后,關門i000多家,出現了集體倒閉。最終能剩下多少家團購生存,業內一片哀鳴。“團購網站一靠拼廣告,一靠拼價格;一個是多花錢,一個是少掙錢。團購開啟了一種全新消費模式,但大多團購網站,同時也包括電商,在2011年的估值過高,不能令人接受。”達泰資本創始與管理合伙人李泉生說。

電動汽車,包括相關產業如鋰電池行業亦是如此,在最初一片“超英趕美”的吆喝聲中,技術瓶頸使大規模商業化一推再推,該領域始終被認為是一個“投資方向”,更多的資本是已深陷套牢,無可奈何。

在一些媒體評出的2011年PE大事件中,12月國家發改委在全國推行PE備案制,成為票選最高的事件。這是我國首個全國性的股權投資企業管理規則,意味著PE行業必須將更“陽光”,監管收緊和行業自律大勢所趨。

在充滿莫測色彩的2012年,PE/VC們將如何“HOLD”住?哪些新興行業領域又將成為資本追逐熱點?

電商:熬過冷凍期仍是熱點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05~2011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事件為239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168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31.08億美金,平均投資金額為1091萬美金。

資本支持一直是電商發展的最大動力。前期各家電商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外部融資,然而,風投似乎并沒有因此獲得高額回報。中國電商市場貼錢團購、燒錢推廣,虧損之下依舊盲目擴張,陷入了一邊不斷燒錢一邊繼續融資的怪圈。

2011年,樂淘網CEO畢勝直指“電子商務是一個騙局”,京東商城開始取消全場免運費服務,庫巴網CEO王治全自剖電商三大泡沫:盲目求快、過度服務和銷售數據“大放衛星”。西米網、大貨棧、有品網等先后關門,一些背后的投資方,如大貨棧的投資方金光集團(APP)不得不承擔那些打不平的資金。

電商“寒流來襲”,業內認為,純粹依靠資金鏈模式驅動的電商將面臨重創。清科集團CEO倪正東認為,電商洗牌是必然的,洗牌是為了讓電商更好的發展。但是電子商務企業必須認識到,電商說到底是一項生意,即使“沒有VC的錢還是能生活得很滋潤”,認識到這點很重要。

對于電商的投資,PE們仍大多看好。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分析,盡管中國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仍未盈利,市場隱存泡沫,平臺類與垂直類電商相互競爭且相互依存仍將成為投資熱點。

其中,中小垂直自營類電商精耕細作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瞄準細分領域的電商規模相對較小,對于細分領域資源的整合能力較強,庫存及物流壓力較小。以銷售鉆石和奢侈品的網站為例,因其小眾,競爭壓力不大,同時產品毛利很高,營銷、物流成本低。

在2012年,受到投資方套現和本身資金需求的雙重壓力,電商“上市”成為眾望所歸,可以看到凡客誠品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一直宣稱2013年前不會上市的京東商城也蠢蠢欲動。

但倪正東認為,對于電商而言,“2012年還是一個淘汰年,也是一個生死年,但不是一個上市年。PE/VC們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投資很多項目,一些項目如今市值可能將會砍掉三分之一。從資本角度,今年不易貪多。”

事實上,電商領域的投資在清科的投資里所占比例最大,這也意味著這個讓投資人“又愛又恨”的快速發展行業,在長期仍被看好。

移動互聯網:資本爭相布局

幾乎已經無人質疑,移動互聯網將成為電子商務之后大規模爆發的行業。手機終端的快速普及、通信網絡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各類手機應用幾何級數出現,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推動力量。

該領域也是資本不得不先行布局的一環。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對移動互聯網“至少有8年的跟蹤時間”,從PC的芯片、整機、網絡設備、企業軟件等等,投資的包括高德軟件、思凱、網秦在內的幾家移動互聯網公司都實現了IPO。除了運營商,紅杉還在關注應用軟件公司、手機游戲、Web廣告公司以及智能手機公司。其相關合伙人表示,紅杉會把移動互聯網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方向,在這個領域尋找快并且具有方向感的投資對象。

另一個著名的投資機構經緯創投已經在中國投資20多家移動互聯網企業,從游戲到應用、廣告、平臺,投資的金額從幾十萬美元到上千萬美元的都有。

IDG去年在電信、媒體和科技領域中超過50%以上的投資都是移動互聯網項目。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說,3年后將會是移動互聯網的爆發點,移動互聯網潛力無限大,現在正是投資的好時機。

清科美元基金目前也已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投資了六、七家公司,在未來兩年內,該基金還將有80%資金投資在移動互聯網上。

產業資本的層面,2010年以來,以盛大、聯想等為代表的產業資金快速轉向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盛大將投資部門升級為盛大資本,專注于投資移動互聯網領域;聯想成立天使基金投資移動互聯網,首期投入1億元:網龍聯合IDG成立移動互聯網基金:新浪也成立專項資金投資移動互聯網。

業內人士表示,眼下投資估值漲的最快的就是移動互聯網公司,一年之間,移動互聯網公司估值普遍已經漲了幾倍。

從細分領域看,手機游戲將最受資本關注。根據美國一家咨詢公司調查,目前在整個手機行業中用戶下載的應用軟件近80%都是手機游戲。全球手機游戲產業的產值將在2014年突破114億美元。

此外,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認為,移動支付&二維碼、LBS、移動社交應用、移動電子商務、無線營銷等細分領域均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與先進技術相關的應用及移動互聯網化解決方案提

供商也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不過,面對異常活躍的市場而言,我們仍需警惕數據背后的謊言與無奈。目前而言,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主要評判標準就是用戶基數情況,但是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我們會發現,用戶基數并非代表企業的變現能力,尤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更甚。”該分析師稱。

社交網絡:SOLOMO大行其道

如今看來,投資界最熱的概念之一還有“SOLOMO”,這是2011年KPCB著名投資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提出的概念,SO——social,社交;LO——local,本地位置:MO——mobile,移動網絡。

業界相信,符合這3個單詞的公司都有希望成為下一個Google或者Facebook,成為下一只會生金蛋的母雞。

眼下,從Faceboo k到人人網這類“Social”已經無處不在。“Local”則代表著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為基礎的各種定位和簽到,如Foursquare或者街旁網,當然也包括Facebook Places和人人報到。“Mobile”則是智能手機帶來的各種移動互聯網應用。從技術層面,它至少不像當年的“云”概念一般虛無縹緲。

社交網絡(Social)毫無疑問已經是大潮流,而“Local”和“Mobile”更多的是建立在Social的大平臺下獲得快速的發展。

國內的人人網月度覆蓋用戶過億,每天有30%的用戶通過手機訪問人人網。人人網推出的手機平臺“人人報到”就是一款將Social、Local和Mobile三者結合的現實化產品,成為業界對SOLOMO趨勢認同的標桿。

NEA全球合伙人、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蔣曉冬認為,在SoLoMo領域里,所有的生態鏈都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原來的增長曲線突然變陡,比如Google+短短幾天時間達到1000萬用戶,這種增長趨勢是以往前所未有的。這與生態鏈系統的變化如用戶數量、移動終端普及程度、應用成熟度等多方面都有密切關系。三年內,SoLoMo應用在量化的指標上均將出現拐點。未來十年內,涌現出的新應用、新平臺、新的企業模式都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前景。

現代生態農業:從農莊到全產業鏈

整體利潤水平較低的農業本來被認為與追逐迅速增長的風險資本毫無相干的產業。但隨著近幾年消費升級,消費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自給自足、分戶經營的傳統模式也正在被現代經營模式所取代,并逐步形成鏈條完整,與工業、商業有機結合的產業體系。農業具有的抗周期性以及內需增長背景下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使得農業投資價值得以凸顯。

自2010年起,國內的PE們開始“大規模下鄉”,產業資本也紛紛“務農”。試圖在這一傳統產業升級變革中,發掘模式創新和資本運作的機會。

最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的是“種安全的菜,只提供給特定客戶群”這類“由農田到餐桌”的有機農作物精準配送模式。從多利農莊融資開始,有機、休閑農業大受資本青睞。

“上海的蔬菜市場,1%的占有率就意味著10億元的規模。”多利農莊莊主張同貴曾表示。

相比于2010年多利農莊A輪融資引入青云創投7000萬元人民幣,其B輪融資,以1.8億元人民幣按2011年預估利潤計,投后PE倍數(市盈率倍數)超過25倍。

“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加速,消費服務未來將迎來快速發展。PE必須提前在這一領域加大布局。”達泰資本創始與管理合伙人李泉生說。達泰資本參與了多利農莊的第二輪融資,在截至2011年11月達泰資本投資的13個項目里,消費服務類占40%。

根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2006年至2011年11月,中國農業領域共披露184起VC/PE投資案例,投資總額達到50.19億美元。其中,2010年農業領域私募股權投資出現爆發式增長,披露投資數量57起,投資規模24.15億美元,均達歷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已披露40起案例,投資總額達5.64億美元,全年投資數量有望再創新高。2011年至今,全國已披露成立8只農業產業基金,超過歷年總和,總目標規模達60億元以上。

2011年11月,達晨創投向新疆康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資1億元,此前,達晨創投就已投資了兩家新疆農業企業——宏邦節水和永成農機。同樣在11月,春華基金認購了心連心化肥3.24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

篇(10)

只是,這些熱鬧似乎只屬于媒體和極客們,拋開那些各大展會上秀出來的各式樣機和參數,來自消費者的疑問一直存在,“那些宣傳得足夠酷炫的大眾版虛擬現實設備上手后到底能做些什么?”

但研究機構們對此始終信心滿滿。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指出,VR產業市場規模有望在3~5年內突破萬億元大關,硬件設備、娛樂內容、跨界服務三大投資機會將不斷顯現。隨著硬件技術的日益成熟及內容資源的豐富,2016年將迎來VR產業的“黃金元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

而跨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此前的VR/AR投資者報告認為,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VR/AR的普及速度可能會慢于智能機和平板,VR/AR市場有望在2025年達到800億美元的規模。

VR“一哄而上”

作為一個眾籌項目明星,Oculus真正走進公眾視線是因為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按照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畫的餅,Facebook的“數十億人使用虛擬現實社交網絡”的宏偉計劃聽上去充滿了想象力。也是從Facebook的“千金一擲”開始,全球的科技巨擘似乎一下子都將VR視為“下一個引爆點”。

如今,在全球市場上,這個被Oculus重新炒熱的市場已經是人才濟濟。谷歌、Facebook、索尼、三星正為此忙得不亦樂乎,而微軟、英特爾等也同樣對此虎視眈眈。

視線回到中國,BAT三巨頭相繼入場,宣布了各自的VR戰略路線圖,而樂視、華為、小米也在布局。與此同時,以暴風科技、聯絡互動、蟻視等為代表的國內創業公司也欲在這場盛宴中分一杯羹。

來自VR從業者的感嘆是蟄伏多年的虛擬現實終于站到了風口上。

只是,當VR徹底晉升成為一個高頻詞匯,不管是索尼、三星、HTC等一個個“大廠”還是各式VR領域的創業公司那些已經讓人頗感審美疲勞的大量營銷、宣傳背后,消費者需要的答案是,虛擬現實的殺手級應用是什么?

資本“催熟”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游戲業還是科技界,VR都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伴隨VR市場火熱的是不絕于耳的VR創業公司融資的消息。

從全球市場來看,在2015年,200多家VC為VR領域投入了35億美元的資金。有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有29家VR企業獲得融資,而今年僅3月就有14家VR企業獲得融資,其中有12家企業融資金額達到千萬元以上。

2015年12月,A股上市公司高新興公告披露,蟻視已獲得3億人民幣B輪融資。此輪融資后,蟻視估值達8.3億人民幣。在此之前,曾獲得亞杰天使、創東方領投的1800萬人民幣投資,2014年底獲得紅杉資本1000萬美元投資。至今累計獲得3.82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上一篇: 獨資企業優缺點 下一篇: 小學音樂教學措施與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一区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