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7:06: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持續經營價值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當今的經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表現為長期的、綜合性的企業核心能力的競爭。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持續不斷的創新與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保持。企業的經營目標應由原來的追求短期利益(投資報酬率)轉變為追求長遠利益最大化。顯然,工業時代的許多基本概念已變得過時,重短期業績評價輕長期業績評價、重過去業績評價輕未來業績評價的傳統觀念已遠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業績評價及其戰略經營管理的要求。企業業績如果僅僅從財務層面進行評價,顯然是不合理、不科學的。因為傳統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無法對知識、技術、創新、價值鏈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評價。更為嚴重的是,傳統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與企業戰略脫節,使企業戰略的實施受到嚴重阻礙,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極為不利。
在國外,企業業績評價指標是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補充,從單純的財務指標到EVA,再到非財務指標。而卡普蘭的平衡計分卡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然而,這一評價指標體系也有尚待拓展和完善之處,如體系中的財務層面業績評價指標仍沿用傳統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中缺乏對人力資源業績方面的評價指標。而在國內,研究企業業績評價的文章也越來越多,實務工作者結合企業自身實踐設計了各自的業績評價系統;政府頒布的《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實現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的結合,但與卡普蘭的平衡計分卡相比,該指標體系設計的指導思想偏重于政府管理要求,忽視了企業戰略經營管理要求;偏重于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和檔次劃分。該指標體系還是以企業過去業績的評價為中心,很難反映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不能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
有鑒于此,筆者擬從多層面與持續經營考慮構建一種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和企業持續經營緊密相連,著眼于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形成與保持,既注重財務指標,又注重客戶滿意程度、產品生產過程及管理的創新、經營效率的提高、職員滿意程度和職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等非財務指標,使業績評價和企業的長久發展融為一體。
二、基于多層面與持續經營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本指標體系分四個層面:財務層面評價指標、職員層面評價指標、客戶層面評價指標和業務流程層面評價指標。
(一)財務層面評價指標
在財務層面評價指標中,主要考量企業的獲利能力(尤其是人力資源優勢的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量、資本保值增值、資產周轉速度和財務安全等指標,具體有以下一些指標。
1.企業貢獻
企業貢獻=稅后凈利+利息+稅金+工資
該指標不僅為投資者這一主體計算稅后凈利,而且考量企業為多元主體――投資者、債權人、國家、職工所作出的總的貢獻。
為了便于不同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可引入一個相對量――企業貢獻率來進行比較。
2.現金凈流量
企業貢獻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而保證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和償還債務的是現金而不是企業貢獻,所以還需要考量現金凈流量。
為了便于不同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可引入一個相對量――現金凈流量率來進行比較。
3.人力資源優勢貢獻
人力資源優勢貢獻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的競爭優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為了便于不同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可引入一個相對量――人力資源優勢貢獻率來進行比較。
人力資源優勢貢獻率這個指標反應人力資源優勢貢獻占企業的全部貢獻的百分比。該指標既適宜于不同企業的橫向比較,也可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該指標越接近于100%,則表明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該指標如果為0,則表明該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只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如果該指標為負數,則表明該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達不到行業平均水平,處于競爭劣勢。
4.資本保值增值率
該指標反映了資本保值增值的情況。資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則表明企業剛好實現保值;該指標大于100%,則表明企業實現了增值;該指標小于100%,則表明未能保值,即企業發生了虧損。
5.凈利潤率
該指標是站在企業投資者的角度,畢竟是投資者控制著企業,所以投資者不可能不關心自己的投資報酬率。
6.資產周轉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即一年內資產周轉次數。營業收入指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之和。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企業。
企業在考量資產周轉速度時,有時需要進一步分析各種資產的周轉速度,常用的有: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
該指標綜合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安全情況。公式中的速動資產是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后的余額。一般而言,該比率越大,表明企業財務越安全,風險越小;反之,該比率越小,表明企業財務越不安全,風險越大。
有時,企業需要進一步考量企業的短期財務安全和長期財務安全情況。考量企業短期財務安全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等;考量企業長期財務安全的比率可以是所有者權益比率。
財務安全比率是一個相對量指標,既適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也適宜于不同企業的橫向比較。
上述7個指標中,企業貢獻(率)綜合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而人力資源優勢貢獻(率)則突出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勢。現金凈流量(率)則又對企業獲利進行了進一步的詮釋。資本保值增值率和凈利潤率從所有者角度反映了獲利情況。資產周轉率則考量了資產周轉的速度。財務安全比率非常重要,它衡量企業財務安全情況。上述7個指標綜合起來從財務層面反映了企業的業績。
(二)職員層面財務指標
在職員層面指標中,主要考量職員的創新能力、知識水平、溝通、培訓和安定性等指標,具體有以下一些指標。
1.人均創新效益
該指標反映了按企業全員人數平均計算的研究開發的凈收益。
2.職員生產效率
該指標反映了按企業全員人數平均計算的企業的營業收入。
3.職員保持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人才的穩定性。
4.溝通滿意度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職員對于企業內部溝通感到滿意的程度。該指標可通過調查表方式取得。
5.職員培訓強度
該指標反映企業對職員培訓的重視程度。該指標的考量通過兩個方面:一個是一定時期內的職員培訓費用;另一個是一定時期內的職員培訓次數。職員培訓費用反映的是企業在職員培訓方面的財力支出的多少,較高的培訓費用支出比起較低的培訓費用支出來通常更有利于提高職工的素質,有利于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用于橫向比較時,必須用培訓費用率來比較。培訓費用率可采用下式計算:
6.職員建議采納次數
該指標反映一定時期內職員建議被采納的數量。一般而言,該指標越大越好,表明企業員工思維活躍,勇于提出合理化建議,并且合理化建議被采納,這對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大有裨益。
為了橫向比較,可用職員人均建議采納次數,公式如下:
7.職員學歷(學位)比率
該指標反映企業具有一定學歷(學位)的人數占企業全員人數的比例。該指標越高,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越有好處。但是,該指標也不是越高越好。
該指標既可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也可用于橫向比較。
在上述7個指標中,人均創新效益反映了創新效果,職員生產效率反映了生產的效率,職員保持率反映了企業人才的穩定性,溝通滿意度、職員建議采納次數反映了職員信息溝通是否順暢,職員培訓強度反映了培訓投入力度,職員學歷(學位)比率反映了職員素質。上述7個指標綜合起來從職員層面反映了企業的業績。
(三)客戶層面評價指標
客戶層面評價指標考量了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老客戶的保有和新客戶的獲得等指標。具體有以下幾個指標。
1.市場占有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某種產品的營業額占整個市場上該種產品的營業額的百分比。
2.客戶保持率
客戶保持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老客戶的保持程度,即本期老客戶的數量(業務量)與上期客戶的數量(業務量)之比。
3.客戶獲得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即本期新客戶的數量(業務量)與上期客戶的數量(業務量)之比。該指標越大,說明本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越強,即有越來越多的新的客戶開始購買本企業的產品,表明本企業的產品對這些新的客戶有一定的吸引力。
4.客戶美譽率
該指標反映了客戶對本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總體評價。該指標可通過調查表方式取得。該指標越大,說明客戶對本企業越滿意,就能有較高的客戶保持率和客戶獲得率,市場占有率也會逐漸提高。
客戶層面的這4個指標都既可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也可用于橫向比較。這幾個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制定的戰略是正確的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實施。
在上述4個指標中,市場占有率反映了較競爭對手的相對強弱,客戶保持率反映了老客戶的保持程度,客戶獲得率反映了開發新客戶的能力,客戶美譽率反映了客戶的總體評價。上述4個指標綜合起來從客戶層面反映了企業的業績。
(四)業務流程層面評價指標
業務流程層面指標中考量價值鏈、研究開發投入與回報、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設備利用等指標。具體有以下幾個指標。
1.價值鏈效率
產品價值鏈效率
本指標反映了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在時間利用上的有效性。
2.新產品投資回報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新產品研究開發所帶來的收益與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之比。
3.研發費用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創新,而創新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取得有利的戰略地位。該指標并非越大越好,超出企業自身的條件,盲目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反而會減少企業的經濟利益。
4.新產品貢獻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全部收益當中新產品帶來的收益所占的百分比。該指標越高,表明新產品對企業的貢獻越大,意味著企業新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比較快,這往往會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有更強的競爭力。但過高的新產品貢獻率也是不正常的,這通常意味著企業的產品多是短命的。
5.產品達標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本期產品的全部產品中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品所占的百分比。
6.產品質量效益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的收入與提高產品質量所增加的支出之比。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越有利。
7.設備生產能力利用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實際生產能力與額定生產能力的比值。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的設備利用得越充分,設備的閑置浪費少。一般而言,該指標越大越好。但是,如果該指標超過了100%,則表明企業的設備在超負荷運轉,很容易引發各種問題。所以,設備生產能力利用率不宜超過100%。
8.設備完好率
該指標反映了全部設備中完好設備所占的百分比。
9.售后服務效率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售后服務的能力。該指標越大,越接近于100%,表明企業的售后服務能力越強,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恰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所以,一般而言,該指標越大越好。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369(2008)6-0106-06
引言
波特(1985)價值鏈理論是當今研究企業競爭優勢非常有效的工具之一,它蘊涵著企業競爭優勢從外顯成本和質量向內隱創新與知識轉變的遞增機制,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競爭優勢的轉變和升級。產業價值鏈是價值鏈在產業層面上的延伸,是多個企業價值鏈的整合,是特定產業不斷轉移、創造價值的通道,其核心在于價值創造。產業鏈的形成是以價值鏈為主導,以企業鏈為載體,通過企業鏈在空間的分布來實現供需鏈、企業鏈、空間鏈和價值鏈的對接。產業價值鏈的每個節點都是由若干同類企業組成的,他們彼此之間是競爭關系,與上下游企業則是交易關系。
電影產業價值鏈是一個包含制作、發行、放映、窗口擴展及其他版權交易過程的完整鏈環。各個鏈環之間的鏈接關系和價值創造能力決定電影產業的整體競爭態勢。價值鏈動態演變是美國電影產業構筑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動態演進路徑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動態演變經歷了20世紀20―50年代的大制片廠時期、50―80年代的后好萊塢時期以及80年代以來的媒介集團化時期三個階段。大制片廠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是在相對封閉的自體系統中強化生產、發行與放映節點的控制,效率、產能、通道是評價產業價值鏈運行績效的主要指標;后好萊塢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是在與電視產業的對抗、較量和主動滲透過程中構建成熟,價值鏈向關聯產業拓展尋求新的增值點,規避產業風險;媒介集團化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通過交叉生產和交叉營銷以實現范圍經濟的目標而主動融入復合媒介集團,電影成為媒介帝國眾多價值鏈環中一個節點。
1 大制片廠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建構
大制片廠制度(the studio system)是美國電影產業在20世紀20―50年代構筑早期國際競爭優勢的基石。美國電影通過縱向一體化強化對上下游生產、發行、放映企業的控制以尋求行業壟斷地位。縱向一體化產業價值鏈建構的向度既有從制片行業向發行、放映領域滲透的前向控制(如環球、迪斯尼、米高梅),也有從放映業向制片、發行行業的逆向兼容(如華納兄弟、派拉蒙),還有以電影發行起家逐漸向制片和電影院兩極拓展模式(如哥倫比亞)。大制片廠時期電影產業價值鏈模型如圖1。
大制片廠時期電影產業價值鏈表現出如下幾方面特征:
(1)制片人控制下的生產制作鏈環。電影生產制作的鏈環是以制片人為中心的流水線產出控制系統。制片人實施控制的目標是保證電影產品按照預定的拍攝期限和精細的預算計劃制作完成;實施控制的手段是將編劇、導演、明星、其他演職人員等要素資源按費用最小化原則進行整合。電影藝術創造的動機被商業訴求所消解,成為由各種可識別元素有機組合而形成的產品,效率和風險控制是該生產系統鏈環的重心。
(2)尋求價值鏈前后向影響力的發行鏈環。電影發行是連接生產制作與放映的中間鏈:發行商通過向大制片廠本身擁有的首輪電影院提供電影產品,以及交叉發行其他大制片廠生產的超級電影實行對下游放映業的前項控制;通過市場反饋,預測觀眾需求訂購類型電影,實現對上游制片商的后向控制。在大制片系統之外的輔助市場,發行商通過捆綁銷售的發行策略向獨立電影院成批發行電影,使低成本電影獲得較為充分的發行市場和映出通道。
(3)電影壟斷租金集中的放映鏈環。大制片廠擁有的首輪和二輪電影院線是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中放映鏈環的主要增值節點,電影院級別按照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細分,通過“映輪”和“映區”的時間和空間間隔的放映模式實施二級價格歧視,對在豪華電影院首輪和二輪上映的超級電影收取高價,以保證獲得314以上的票房收入。獨立電影院作為輔助的放映鏈邊際利潤的增值節點,在后輪上映過程中盡可能提升觀眾上座率,以達到培育國內電影觀眾市場的目的。
2 后好萊塢時期電影產業價值鏈的演化
自從20世紀40年代末,派拉蒙判決將電影產業價值鏈中的生產、發行與放映業強行分離之后,電影產業對產品傳輸通道的控制失靈增加了其產品收益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郊區化、嬰兒潮、替代性娛樂產品的增加,致使電影產品的觀眾人數降低,動搖了電影產業傳統的市場競爭優勢。圖2給出了后好萊塢時期電影產業價值鏈模型。
后好萊塢時期,美國對電影產業價值鏈進行了如下調整和拓展,以應對電影產業競爭空間受到的擠壓以及價值鏈穩態結構受到的沖擊。
(1)產業價值鏈的分化與整合。①生產制作節點尋求創新。青春片、史詩片等類型電影以豪華的明星陣容和高質量的制作水準提高銀幕競爭力,通過提供差別化產品以區別初期制作水平低、內容單一的電視直播節目。②發行營銷節點的風險控制與分解。大制片公司通過為獨立制片商注入資金以控制電影版權或發行權,成為獨立制片公司的包裝商、資金提供商和發行商。③影院放映節點的技術創新。電影在技術上的競爭策略改進主要是寬銀幕試驗:1953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拍攝宗教史詩片《圣袍》時最先開發出寬銀幕技術的電影,將銀幕寬高比從原先1.33:1轉換為2.35:1;1955年,6聲道70mm電影(Todd―AO)技術在音樂劇《俄克拉荷馬》中成功應用;60年代,Super Panavision寬銀幕技術使用Ultra…Panavision70膠片投放出2.75:1寬高比的畫面吸引觀眾注意力。
(2)電影產業價值鏈向電視產業滲透。①制作電視節目,為電視提供內容。1960年,美國好萊塢大公司為電視網黃金時段生產了約80%的電視節目。②出售電影在電視頻道的播出權,創造新的產品增值節點。③購買電視網,延伸電影產業價值鏈。
3 媒介集團化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重構
20世紀80年代之后,媒介產業范圍經濟效應的凸現迫使電影產業融入多元化的媒介帝國。電影在娛樂產業中的重新定位以及與電視博弈累積的經驗,使得美國電影產業呈現出更加開放的視野和更加主動的姿態。媒介集團化時期電影產業的價值鏈模型如圖3所示。
電影企業主動融入媒介集團尋求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使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在大電影產業的背景下得以重構。大電影產業是指電影突破產業邊
界、成為媒介大產業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大電影產業是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巴里?里特曼(Barry R.Litman,1998)提出來的,其價值鏈的特征主要表現為:
(1)“擴窗效應”與大電影產業價值鏈的聯動。電影產業價值鏈不斷向電視網、音像產業、動漫游戲、衍生產品等關聯產業延伸,形成放射狀的價值鏈聯動鏈環;通過“擴窗”增加產業節點,尋覓新的播出窗口和平臺,創造不斷延伸的邊際價值;同時,媒介產業價值鏈中上游產品供應“瓶頸”客觀上需要電影產業作為“內容”提供商,以滿足關聯產業的產品需求。當然,“擴窗”表面上是產業價值鏈向下游延伸,也有“下游”產業鏈向“上游”逆向伸展的情形(電影《古墓麗影》便是從英國EIDOS公司的同名電子游戲逆向開發的)。電影產業與電視網、音像業等產業價值鏈之間是一種雙向價值互動傳遞機制,技術上符合媒介載體傳輸標準和傳輸效果的內容產品均可進入關聯產業的傳輸通道,電影作為多元化內容產品的屬類,關聯產業價值鏈可以與電影產業價值鏈實現雙向對接和互動傳遞。
(2)電影產業價值鏈自體的適應性調節。尋求混合媒介的協同優勢和范圍經濟是大電影產業的驅動力,這一驅動力促使電影產業內部價值鏈進行如下調整:在生產制作節點上采取大制作和類型化策略,要求大制作電影的構成元素必須具有可分解的價值(如情節的游戲開發價值、明星的復合媒體開發價值、電影衍生產品開發價值等);在發行與營銷節點上采取事件營銷策略,提高電影產品潛在觀眾的認知覆蓋率;在放映節點上采取全球同步上映策略增加前三周的票房收入(票房成敗直接關系到電影相關產業的盈利狀況)。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動態
演進的需求驅動
美國電影產業能夠在漫長的生命周期中創造持續競爭優勢,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國電影產業具備了對電影產業外部生存與發展環境變化的內部應急反應能力。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動態演進的主要驅動因素是電影產業的外部需求環境。電影作為精神產品,需求彈性較高,經濟學家估算其需求彈性系數可以達到3.70。電影產品可以通過諸如上座率、票房收入等影響因子刺激電影產業價值鏈的鏈環,從而引起整個產業價值鏈的聯動反應。
大制片廠時期,構成電影產業內部運行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不斷完善(如電影產品的藝術與技術表現、穩定的企業組織結構、多級化的電影院類型與映輪、映區的上映機制等),為該時期美國電影培育了大量的消費群體。以1945年為例,美國全國的電影院總量為19013家,座位數1100萬個,每周觀眾人次接近7000萬,平均12個人擁有1個電影院座位,年發行電影250部左右。產業的生存環境要求電影產業構建高效、穩固的價值鏈以增加有效供給,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形成與該時期相對穩態的、線性遞增的需求結構相吻合。后好萊塢時期,電視居家娛樂的消費特征與城市郊區化運動和嬰兒潮結合在一起,“蠶食”了大量原本參與電影院共同消費的觀眾群。電視產品的競爭優勢惡化了電影的需求環境,動搖了電影產業發展的根基。在后好萊塢時期,三大電視網(NBC、CBS、ABC)禁止在黃金時間播放膠片節目。美國電影周觀眾需求規模從1929年的9500萬人銳減至1953年的4600萬人,60年代更是降至2000萬人左右。產業價值鏈以內部優化和外部滲透的形式進行動態演化調整,以應對需求銳減和電視產業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媒介集團化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重構顯現出它在應對娛樂需求結構多元化時的主動調整能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票房收入在電影產業利潤鏈中的比重日趨下降(目前電影產品票房收入僅占營業收入20%左右),替代性娛樂產品所負載的新媒介傳輸技術、新娛樂體驗、角色的主體參與等特征,相對于電影產品封閉式的集體消費來說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因此,美國電影產業的競爭策略是通過向其他娛樂產品提供內容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將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各個鏈接點拓展到關聯產業中去。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持續
競爭優勢的構建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動態演化的過程是產業價值從不同部門間的分割轉變為在不同產業鏈節點上分割的過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鏈長也隨著產業動態演進、滲透、拓展能力的強化而增加,單一節點的增值可引致價值鏈中的其他關聯節點產生倍增效應,創造持續競爭優勢。
(1)大制片廠時期美國電影產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形成主要來自兩方面:①大制片廠巨額資本投入和產出構筑其規模經濟壁壘和行業進入壁壘,而作為固定存量資本的電影院的規模更是決定了電影企業在產業價值鏈上游生產制作節點上的資金獲取能力。30年代后期,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米高梅、雷電華等五大電影公司擁有電影院2724家,其中首輪電影院126家,占全國首輪影院總量163家中的3/4。②多級控制體系下的行業風險規避策略。大制片時期縱向一體化產業鏈是上下游企業以產權為紐帶、風險共擔、利益共存的控制型結構模式,價值鏈內部價值傳導與增值節點受制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多極控制系統。銀行、財團形成價值鏈的控制層,董事會監督下的電影企業總經理管理層處于價值鏈中間控制層,電影產品(項目)制片人、發行商、放映商是產業價值鏈核心層。多層控制將電影產品的成本預算、風險評估、產出水平、發行范圍、上映輪次等關鍵指標分布到產業價值鏈各個相關節點之中,由此可以提高該產業風險預期水平和競爭能力。
(2)后好萊塢時期以價值鏈自組織系統的優化和價值鏈的下游拓展,構筑產業競爭優勢。產業價值鏈自組織系統優化以發行控制為核心,并對產業價值鏈各個節點的功能進行內部優化設計:發行商通過資金注入控制電影項目的篩選與制作形式,如“解構”大制片廠組織結構為各個獨立的制片單元以分解企業風險;壓縮產量以提高單部電影產品制作水平;運用“重磅炸彈”的發行策略嘗試市場盈利能力;控制獨立電影的版權和發行權拓展發行空間,降低企業風險等。其次,電影產業價值鏈延伸至電視產業以維持產業的競爭優勢和壟斷地位:50年代電視消費市場覆蓋率的迅速擴大從技術上和內容上為電影提供了新的價值增值空間。1952年聯邦通訊委員會解除限制電視臺發展的政策催生了大量的地方電視臺,頻道細分更加加劇了電視播出內容的匱乏,電影片庫和好萊塢一流的節目策劃與制作能力滿足了電視的需求。電影與電視產業的內排斥力小于外吸引力,電影產業價值鏈向電視產業的延伸所經歷的排斥與吸引的戲劇化動態過程為美國電影產業應對媒介帝國主義的到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進一步增強了電影產業應激反應能力。
(3)媒介集團化時期以顧客價值為核心的電影產業價值鏈“催生”出電影產業新的競爭優勢。顧客價值是指顧客從購買的產品中所獲得的價值與所付出的成本之間的凈收益,是顧客在消費產
品過程中的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與產品消費結束之后的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差。在媒介帝國時代,“電影觀眾”的概念外延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從傳統的電影院觀眾到電影頻道付費電視的消費者,從電影錄像帶觀眾到網絡視頻點播的消費者,甚至網絡游戲玩家都被納入到電影產業的觀眾之中。美國電影產業及時抓住新媒介技術的兼容性和精神產品內容傳輸平臺的多元化機遇,以媒介集團具備的壟斷發行權為樞紐,將電影產業價值鏈向新媒介放射延伸,與之形成協同效應并漸進凸現范圍經濟效應,從而構建起新的競爭優勢。該時期電影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節點是顧客價值創造的觀眾消費點。觀眾消費節點既是順向價值創造價值實現的終點,又是逆向信息反饋的起點(為企業提供成功或失敗的信息回流)。美國電影產業正是通過增加觀眾價值鏈的節點數量彌補電影院線消費群的流失,并通過利用電影產品在各個價值增值節點的時滯性延伸利潤創造的空間。
在媒介帝國時期,美國電影產業并沒有忽視傳統電影院觀眾的價值創造能力。票房是一部電影產品制作水平、故事結構、明星陣容、觀眾口碑的顯性反映,票房收入的轟動效應能夠降低錄像帶、付費電視、網絡潛在消費者的搜尋成本,增加下游關聯產業觀眾群體的消費數量,帶來電影產業價值的倍增。媒介集團時期發行商對電影院控制的目的已經不再局限于大制片廠時期的垂直整合帶來的行業壟斷,而是渴求在后好萊塢傳媒帝國架構下橫向整合形成的“娛樂-產業統一體”(Entertainment Industry Consolidation)的輔助機制,把影片快捷而經濟地送到每個家庭。
美國電影產業價值鏈的動態演化路徑、動態演化的需求驅動以及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三者之間呈現的是一個價值傳遞的蛛網模型,如圖4:
如圖4所示,需求驅動因素A1要求B1的價值鏈與它對接,B1的價值鏈保持電影產業在相對穩態時間段內的競爭優勢狀態C1。競爭優勢C1一旦因為產業內部或外部因素的干擾出現消散趨勢時,新的需求驅動因素A2將出現,并使產業價值鏈向B2向度演進,到達新的競爭優勢狀態c2,依此類推。C1、C2、C3的運動軌跡正是美國電影產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動態演變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諾基亞手機業務的表現依然超乎業界的預期,盡管它在北美市場表現低迷,但在歐洲、拉美以及亞洲國家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諾基亞的市場優勢依然明顯,特別是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推新品速度。而業績低迷,主要是受旗下合資公司諾基亞西門子價值資產減記的影響,共計提了9.08億歐元損失。
諾基亞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一點從它巔峰時期剝離通信設備、轉型互聯網就可看出。現在,諾基亞調整組織架構,將智能手機業務獨立出來,對人員配置也作了變動,這一切都有利于諾基亞明確重心,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一分為二看待財報
今年8月,諾基亞CEO康培凱表示,“公司正準備通過提供低價手機來擴大在印度的市場份額,我們的目標是消除支付能力的障礙,使移動通信變得輕而易舉。”但是,為了維持市場份額,諾基亞頻頻推出低端手機,這樣諾基亞頗有重蹈摩托羅拉老路的嫌疑。2007年,摩托羅拉市場份額一度述到28%,但正是這種對量的追求,使其忽視了技術競爭力,最后深陷困境而不能自拔。
“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存在明顯不同,當年的摩托羅拉只靠一款RAZR手機打天下,諾基亞有覆蓋高中低不同層次的手機產品線。”廣州迪信通一銷售經理對此有不同的意見,“產品線是諾基亞的優勢,機海戰術豐富了用戶的選擇,讓它一度奪取了全球40%的市場份額。”他同時也指出,作為世界第一大手機廠商,諾基亞需要處理好新產品與老產品之間的關系,目前用戶對諾基亞掉價太快反應較強烈。反觀其他主流手機廠商,產品價格都有較好的穩定性,特別是蘋果,就憑借一款iPhone打天下。蘋果CEO喬布斯曾經在3G iPhone上市時,大幅下調原有產品價格,最后喬布斯不得不親自出面道歉,并對原有用戶給予補貼。可見,價格穩定對手機市場的重要性。
回到第三季財報上來,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若不計入合資公司諾基亞西門子的資產減記,諾基亞的本季盈利超過分析師的預期。不計一次性項目,諾基亞第三季度每股收益0.17歐元,超出市場預期。諾基亞10月15日宣布,公司進行了價值11.7億歐元的資產減記,其中9.08億歐元的資產減記額出自旗下諾基亞西門子。這也是這份財報不靚的主要原因。
而諾基亞在歐洲、亞洲和拉美的市場優勢依然明顯,其市場份額都超過了30%。只是北美市場表現不如人意,市場份額已掉至個位數。據《紐約時報》報道,諾基亞正在大力改善美國業務,最近調整了這一地區的運營策略,與AT&T、Verizon、T-Mobile以及Sprint Nextel等美國主流運營商建立了更好的聯系。
這一戰略已經初見成效、AT&T今年將開始對使用諾基亞Ovi服務的用戶收費,用戶就無需再單獨向諾基亞支付費用。諾基亞還將于11月中旬開始通過百思買出售搭載了Win-dows 7操作系統的Booklet 3G上網本。
諾基亞北美地區總裁馬克?魯伊森(Mark Louison)說:“我們過去采用的策略,在全球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對美國市場幫助不大。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變,我們正努力來適應這一市場。”而將Symbian轉型為一款開源軟件,也有利于擴大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影響力,有望收復失地。
第三季度,蘋果iPhone以及RIM黑莓深受市場青睞,而諾基亞智能手機出貨量則從第二季度的1690萬部,下滑至1640萬部。諾基亞預計,第四季業績應會有所好轉,隨著公司推出N97 mini等新款高價手機、熱門機種N97最新版本,及基于Linux平臺的手機N900,將會提升公司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
轉型效益將釋放
諾基亞的成功,源于它骨子里的創新基因,從最初的木材、橡膠制造商,到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它的每一次轉變都讓人刮目相看。后來,它又通過剝離網絡設備以及進行一系列收購,進軍互聯網――從賣產品、賣硬件變為賣服務和賣應用。
創新已經成了它生命的一部分,它總能準確把握形勢,并完成蛻變。2006年,隨著手機均價一再降低,諾基亞開始思索轉型。“2007年,我們正式將自己定位為互聯網公司,今后傳遞的將是完全移動的互聯生活。”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公開表示。
為配合此次轉型,諾基亞在組織架構上做了全面調整,將原有的5大事業部,調整為終端部、服務與軟件部和市場運營部3個部門。此外,諾基亞的一系列收購,配合向互聯網轉型,其中不乏以81億美元收購美國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這樣的壯舉。諾基亞轉型跨度之大在當時引發了爭議。截至目前,終端依然是諾基亞的主要利潤來源。據統計,整個2008年,諾基亞互聯網在線業務收入為5億歐元,僅為500億歐元年銷售額的1%。
市場調研公司Music Ally日前的一份報告指出,諾基亞的Comes with Music服務(此服務一共提供600多萬首歌曲,購買該服務的諾基亞用戶,可以下載和保留這些歌曲)在英國推出一年后,僅有10.7萬用戶。“這項好的服務并未收到效果,”有分析師認為,“諾基亞該好好衡量一下,這項服務如何才能被消費者接受。”
諾基亞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這項服務已迅速在全球范圍推廣開來。并稱“這不是一種短期的促銷行為,應該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項服務已經推廣到13個國家”。
諾基亞一直在嘗試推更多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如照片共享、電子郵件和地圖等,也在一些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比如電子郵件服務,就頗受好評,今年8月份該服務用戶超過了100萬人。同時,諾基亞頗為看重的互聯網服務品牌Ovi,今年5月底投入商用。諾基亞強調Ovi不是一種服務。而是一個平臺,使其與蘋果App Store在線商店區別開來。諾基亞公布的數據顯示,Ovi商店已經覆蓋了100款以上的諾基亞手機。
不過,行業人士對諾基亞應用商店在中國的前景持悲觀態度,主要是國內的運營商都在建設應用商店,諾基亞又與運營商存在直接競爭,如雙方在應用商店方面的競爭。“諾基亞怎樣去取得運營商的支持,仍有待觀察。”In-Star中國分析師劉伯豐指出。但也有人認為,諾基亞的優勢明顯,在中國大陸有超過3億的用戶。另外。諾基亞也在修復與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的關系,通過承諾開發TD終端,換取運營商的信任和支持。
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也指出,“我們以前只是一家手機公司,現在則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我們要學習以前并不熟悉的互聯網知識,要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學會與新的合作伙伴打交道,讓他們為用戶提供內容與應用。”
諾基亞轉型互聯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時間探索,需要時間檢驗。而諾基亞的技術優勢以及雄厚的財力,將會支撐它走過目前的難關,釋放效益。
期待化學反應
迫于壓力,諾基亞正在進行一系列組織結構改革,以提升業績,特別是下滑的智能手機業務。
記者獲悉,諾基亞計劃將其目前的移動設備業務部門拆分。將智能手機獨立出來,以提升市場競爭力。而智能手機也是諾基亞利潤的主要來源,對公司業績貢獻巨大。巔峰時期,它的智能手機占了全球市場半壁江山。
分析師認為。諾基亞無法令人滿意的財報,與其智能手機的日漸式微有很大關系。無法生產引領時代潮流的智能手機產品,這使諾基亞在與蘋果、RIM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將智能手機部門與一般手機部門劃分一條清晰的界線,有利于諾基亞在今后的經營中有的放矢,同時兼顧利潤與市場份額。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諾基亞智能手機地位下降,主要是受現有的Symbian操作系統的制約,它必須對此進行改進,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發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會計主體假設起源于經營主體的概念,其形成與經濟組織的獨立有直接聯系。在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出現了大量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組織-獨資或合伙企業,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康美達合營公司,15世紀英國從事海外貿易的冒險性公司都是合伙組織,它們客觀上要求會計將企業視為獨立于業主之外的經濟實體,將業主個人的經濟活動與企業分開。因為在上,獨資和合伙企業不獨立法人,它們的資產和負債仍被視為業主或合伙人的財產和債務,業主、合伙人對此承擔無限責任。所以,會計上必須假設企業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伙人。
持續經營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五條:“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經營活動為前提”。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序。
持續經營假設產生股份公司的創建。17世紀英國的海外貿易逐漸發展成為連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永久性資本,把企業視為持續經營。1600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起初每次航行都作為一次獨立的冒險活動,發行有限期的股票,結束后進行清算。但是船舶、貿易站和其它長期資產從一次冒險活動結轉到下一次非常麻煩。1613年東印度公司開始出售為期四年的認股單,并逐步發展為擁有永久性資本的持續經營公司。可以說,股份公司的出現使持續經營觀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紀產業革命的生產使這一觀念得到發展,到19世紀被制造商們廣泛采用后,持續性就以的形式出現了,成為構建會計的一大假設。
會計分期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六條:“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帳目和編制會計報表”。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對象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時提供會計信息,是正確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會計分期假設是由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15世紀商業是一系列不相關的冒險活動,會計報表只在一個主要項目結束后才加以編制,一般不需要會計報告期間,當企業的生命經過多次冒險活動而連續存在下來時,到清算期再編制報表就不實際了。特別是18世紀產業革命帶來的會計信息及時性要求,企業出現了趨勢:在較短的間隔期內編制報表,最后形成了一種編制年度報表的基礎。18世紀70年代就開始采用在每年業務經營的淡期結束的會計年度。因此說,公司的持續經營導致了會計報告的定期性。
貨幣計量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七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帳本位幣,但編制的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盡管會計產生于貨幣之前,但自貨幣出現之后,它就成為會計記錄資產和債務的計量工具。古代會計只反映商品的變動,公元前630年,希臘人發明了鑄幣,開始采用貨幣作為通用的計算單位,但以實物數量反映實物資產,以貨幣單位反映貨幣財產,而且不同城市的貨幣混記在同一會計帳簿中。11~14世紀隨著西歐經濟的發展、貿易量的不斷增加,商業交易開始按貨幣單位來記帳,并延續到今天。
二、
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
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基準,衍生了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是為了長期使用,應采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為費用;由于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保全資本,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
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會計信息是否可比、會計是否一致等。會計分期以定期收益,使成本需要與收入配比;又由于企業在某一較短時期,各項資產和權益的變動與現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吻合的,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即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而企業在持續經營假設下,需要采取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三、不足
上述四項會計假設的觀念早在19世紀就已經形成,而的變化又不斷豐富了它們的內涵,或者證明了它們的局限性。并且有的假設其局限性是自身造成的,如會計分期假設,因為會計期是人為劃分的,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使會計信息有明顯的估計性和不確定性。
會計主體假設一般指企業本身,隨著集團公司的出現,母公司和子公司各為獨立法人,為了合并編制財務報表反映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會計主體假設發展為合并個體,再擴展又可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政府的國民帳戶核算體系。而今信息造就的網上公司更突破了會計主體原有的空間范圍,因為網上公司屬于虛擬公司,并以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為其主要資產,會計主體假設由此擴展為企業實主體和虛主體,并引出虛主體如何建立會計程序,提供會計信息的新課題。
現行的持續經營假設其運用一直是不充分的。20世紀初,迪克西就指出資產按持續經營假設估價時,對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不嚴加區分會引起原則性錯誤,流動資產應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后來,哈特菲爾德也對持續經營進行了全面剖析,得出:如果持續經營是資產估價的關鍵,由于固定資產不是為銷售而購進,其售價是不相關的,可以按歷史成本計價;存貨的存在是為了銷售,則應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其售價;1981年佩頓更發展了持續經營的含義,主張按資產的市價而不是成本記錄。總之,上的持續經營假設僅僅排斥了清算價格,要求按使用目的對資產計價,即對固定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對流動資產按變現凈值計價。而現行的持續經營假設強調對所有的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這種觀念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20世紀20年代,大多數國家通貨膨脹已很明顯,穩健主義阻止了對流動資產按變現凈值計價的做法,那時開始占支配地位的收益實現原則又為歷史成本提供了理論依據:任何較高的計價會產生未實現的收益。最后,政府的所得稅法等強化了保守的資產計價觀點,使得持續經營假設被不完整地運用于會計實務中。
而過去被持續經營排斥的清算前提,在今天則被頻頻運用。一浪又一浪地公司合并、重組,使任何環境下的企業必須具有資產迅速變現的能力,才能迅速改變其產品和業務經營,不僅流動資產應按變現價值反映,固定資產變現價值也決非不相關的。尤其是20世紀后期以來,全球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商務產生了網上虛擬公司,由于知識以思維的速度更新、擴散,網上公司的經營活動面臨著空前的風險,并呈現短暫性,而不是永久經營。因此,以持續經營為假設的傳統會計的主流地位漸漸受到了以非持續經營為假設的清算會計的挑戰。
貨幣計量假設引起的爭議最大。首先,以貨幣計量不能表現諸如員工素質、產品質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等信息,使信息局限于貨幣性和定量性的。而在當今知識里,知識和企業員工越來越成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因此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人力資源會計,不過必須指出的是,雖然人力資源會計將會計信息擴大到定性的信息,但它是以人力資產的成本可以和實物資產一樣用貨幣計量為假設的。事實上,貨幣的出現強化了貨幣計量這一假設,會計信息本質就是數字化的貨幣性信息;其次,由于20世紀初通貨膨脹的出現,特別是二戰后,持續的通貨膨脹遍及全球,動搖了作為成本前提的“幣值穩定”假設。因為會計報表上以現時價格計量收入,卻以歷史成本計量費用,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則不能正確地計量收益,由此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和現時成本會計。它們與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之爭在于幣值變動引起資產價值的變動是否會產生收益,歷史成本會計的維護者如利特爾頓認為物價變動自身是不能產生收益的。而且近十年來,西方國家的物價上漲指數普遍回落到50%以下,已可不必考慮通貨膨脹的,同時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各國放松了對利率、匯率的管制后,面對隨時變動的貨幣市場,企業采用衍生工具,如遠期、期貨、期權等回避貨幣變動的風險,這使幣值穩定的假設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四、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會計假設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它們本身是會計人員在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的基礎上作出的判斷,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假設也需要不斷修正。在通貨膨脹時代,對幣值穩定假設的否定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或現時成本會計;在信息時代,會計主體假設的外延被擴展。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所有企業,對清算會計的運用漸增。當貨幣計量假設不足以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人力資源會計應運而生。衍生金融工具顯示人們為保持幣值穩定而作出的努力。
會計主體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四條:“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它規定了會計對象和報表內容的空間范圍,要求會計各要素在主體與主體之間、主體與業主之間區分。
會計主體假設起源于經營主體的概念,其形成與經濟組織的獨立發展有直接聯系。在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出現了大量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組織-獨資或合伙企業,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康美達合營公司,15世紀英國從事海外貿易的冒險性公司都是合伙組織,它們客觀上要求會計將企業視為獨立于業主之外的經濟實體,將業主個人的經濟活動與企業分開。因為在法律上,獨資和合伙企業不獨立法人,它們的資產和負債仍被視為業主或合伙人的財產和債務,業主、合伙人對此承擔無限責任。所以,會計上必須假設企業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伙人。
持續經營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五條:“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經營活動為前提”。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序。
持續經營假設產生股份公司的創建。17世紀英國的海外貿易逐漸發展成為連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永久性資本,把企業視為持續經營。1600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起初每次航行都作為一次獨立的冒險活動,發行有限期的股票,結束后進行清算。但是船舶、貿易站和其它長期資產從一次冒險活動結轉到下一次非常麻煩。1613年東印度公司開始出售為期四年的認股單,并逐步發展為擁有永久性資本的持續經營公司。可以說,股份公司的出現使持續經營觀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紀產業革命的工業生產使這一觀念得到發展,到19世紀被制造商們廣泛采用后,持續性就以現代的形式出現了,成為構建會計理論的一大假設。
會計分期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六條:“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帳目和編制會計報表”。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對象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時提供會計信息,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會計分期假設是由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15世紀商業是一系列不相關的冒險活動,會計報表只在一個主要項目結束后才加以編制,一般不需要會計報告期間,當企業的生命經過多次冒險活動而連續存在下來時,到清算期再編制報表就不實際了。特別是18世紀產業革命帶來的會計信息及時性要求,企業出現了趨勢:在較短的間隔期內編制報表,最后形成了一種編制年度報表的基礎。18世紀70年代就開始采用在每年業務經營的淡期結束的會計年度。因此說,公司的持續經營導致了會計報告的定期性。
貨幣計量假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七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帳本位幣,但編制的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盡管會計產生于貨幣之前,但自貨幣出現之后,它就成為會計記錄資產和債務的計量工具。古代會計只反映商品的變動,公元前630年,希臘人發明了鑄幣,開始采用貨幣作為通用的計算單位,但以實物數量反映實物資產,以貨幣單位反映貨幣財產,而且不同城市的貨幣混記在同一會計帳簿中。11~14世紀隨著西歐經濟的發展、貿易量的不斷增加,商業交易開始按貨幣單位來記帳,并延續到今天。
二、影響
會計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
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基準,衍生了歷史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是為了長期使用,應采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為費用;由于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保全資本,企業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
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會計信息是否可比、會計方法是否一致等問題。會計分期以計算定期收益,使成本需要與收入配比;又由于企業在某一較短時期,各項資產和權益的變動與現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吻合的,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即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而企業在持續經營假設下,需要采取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三、不足
上述四項會計假設的觀念早在19世紀就已經形成,而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又不斷豐富了它們的內涵,或者證明了它們的局限性。并且有的假設其局限性是自身造成的,如會計分期假設,因為會計期是人為劃分的,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使會計信息有明顯的估計性和不確定性。
會計主體假設一般指企業本身,隨著集團公司的出現,母公司和子公司各為獨立法人,為了合并編制財務報表反映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會計主體假設發展為合并個體,再擴展又可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政府的國民帳戶核算體系。而今信息時代造就的網上公司更突破了會計主體原有的空間范圍,因為網上公司屬于虛擬公司,并以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為其主要資產,會計主體假設由此擴展為企業實主體和虛主體,并引出虛主體如何建立會計程序,提供會計信息的新課題。
現行的持續經營假設其運用一直是不充分的。20世紀初,迪克西就指出資產按持續經營假設估價時,對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不嚴加區分會引起原則性錯誤,流動資產應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后來,哈特菲爾德也對持續經營進行了全面剖析,得出:如果持續經營是資產估價的關鍵,由于固定資產不是為銷售而購進,其售價是不相關的,可以按歷史成本計價;存貨的存在是為了銷售,則應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其售價;1981年佩頓更發展了持續經營的含義,主張按資產的市價而不是成本記錄。總之,理論上的持續經營假設僅僅排斥了清算價格,要求按使用目的對資產計價,即對固定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對流動資產按變現凈值計價。而現行的持續經營假設強調對所有的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這種觀念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20世紀20年代,大多數國家通貨膨脹已很明顯,穩健主義阻止了對流動資產按變現凈值計價的做法,那時開始占支配地位的收益實現原則又為歷史成本提供了理論依據:任何較高的計價會產生未實現的收益。最后,政府的所得稅法等強化了保守的資產計價觀點,使得持續經營假設被不完整地運用于會計實務中。
而過去被持續經營排斥的清算前提,在今天則被頻頻運用。一浪又一浪地公司合并、重組,使任何環境下的企業必須具有資產迅速變現的能力,才能迅速改變其產品和業務經營,不僅流動資產應按變現價值反映,固定資產變現價值也決非不相關的。尤其是20世紀后期以來,全球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電子商務產生了網上虛擬公司,由于知識以思維的速度更新、擴散,網上公司的經營活動面臨著空前的風險,并呈現短暫性,而不是永久經營。因此,以持續經營為假設的傳統會計的主流地位漸漸受到了以非持續經營為假設的清算會計的挑戰。
貨幣計量假設引起的爭議最大。首先,以貨幣計量不能表現諸如企業員工素質、產品質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等信息,使會計信息局限于貨幣性和定量性的。而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和企業員工越來越成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因此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人力資源會計,不過必須指出的是,雖然人力資源會計將會計信息擴大到定性的信息,但它是以人力資產的成本可以和實物資產一樣用貨幣計量為假設的。事實上,電子貨幣的出現強化了貨幣計量這一假設,會計信息本質就是數字化的貨幣性信息;其次,由于20世紀初通貨膨脹的出現,特別是二戰后,持續的通貨膨脹遍及全球,動搖了作為歷史成本前提的“幣值穩定”假設。因為會計報表上以現時價格計量收入,卻以歷史成本計量費用,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則不能正確地計量收益,由此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和現時成本會計。它們與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之爭在于幣值變動引起資產價值的變動是否會產生收益,歷史成本會計的維護者如利特爾頓認為物價變動自身是不能產生收益的。而且近十年來,西方國家的物價上漲指數普遍回落到50%以下,已可不必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同時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各國放松了對利率、匯率的管制后,面對隨時變動的貨幣市場,企業采用衍生金融工具,如遠期、期貨、期權等回避貨幣變動的風險,這使幣值穩定的假設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新晨
四、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會計假設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它們本身是會計人員在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的基礎上作出的判斷,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假設也需要不斷修正。在通貨膨脹時代,對幣值穩定假設的否定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或現時成本會計;在信息時代,會計主體假設的外延被擴展。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所有企業,對清算會計的運用漸增。當貨幣計量假設不足以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人力資源會計應運而生。衍生金融工具顯示人們為保持幣值穩定而作出的努力。
本文著重探討財務會計基本假設或會計基礎概念(以下簡稱假設或概念)及其變遷。假設構成財務會計與報告的基礎。假設表明財務會計(會計核算)的環境特征。經濟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著。財務會計與報告,它的規范體系及其基礎也會隨之變動。長期以來,財務會計、財務報告以及用來規范它們的準則與制度,不論在哪一個層次上,都已經發生并仍在繼續變革與創新。但是,假設則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這說明會計理論明顯地落后于會計實務。如今進入21世紀,這是一個同過去工業社會具有重大差別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為財務會計提供了以高科技和創新為特征的新經濟環境。新經濟出現之后,財務會計的使用者必然對財務報告應予披露的信息提出新的要求。會計的理論工作者不可避免地要求重新審視構成財務會計及其規范的基本概念———財務會計基本假設。財務會計理論正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我認為,我們的因應之道,就是要探討關于假設的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流行已久的假設,其數量與內容是否應作必要的更新與補充?第二,在新經濟條件下,有哪些假設需要作新的解釋?
一、對國際公認的四個基本假設———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時間分期假設和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假設的考察
關于主體假設
通常都認為,主體假設是財務會計基本假設的基石(Paton&Littleton,1940;Paton,1922),今后也還可以這樣看。財務會計本是立足主體,面向市場,提供該主體關于財務狀況、財務業績和現金流量的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財務會計的這些基本特征中,立足主體是前提。所以,主體成為第一個假設。主體假設的主要作用在于:主體規定了財務會計所應處理的交易、事項的空間范圍,從而規定了財務報告的內容與邊界,即為誰報告、報告誰的經營、財務活動。根據主體假設,通過信息的提供,把企業同市場區分開來。主體假設表明,財務會計與報告的邊界是企業,而不是市場,在本質上,它只直接提供某個特定企業的微觀經濟信息。至于宏觀決策若使用會計信息則需要再加工改制。換言之,主要承認主體假設,就難以肯定離開會計主體的宏觀會計的存在。
主體假設的性質雖有上述限制,但這個假設的內容還是發展的,我們需要通過企業的概念與形式來考察它的變化。
在漫長的工業社會中,企業歷經獨資、合伙和公司等組織形式的變遷。會計的發展甚至比這一歷史還長。但主體假設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基本假設,財務會計的形成則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即現代企業出現之后。主體假設的另一個作用是必須把企業同它的所有者在經濟上、財務上嚴格地分開。顯然,經濟和財務分開的前提是企業的經營與所有權的分離。因此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作為財務會計,尤其是財務報告的前提的主體假設,其重要性才凸現出來。有了主體假設,企業向市場傳遞的財務信息,將嚴格以各該企業(主體)為邊界,既不應涉及其他主體的財產和產權,也不應涉及所有者個人的財產和產權。這是保證財務報告正確性的最基本的條件。
在工業社會中,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企業(公司)都擁有大量的有形資產,能夠長期持續經營,因而可以觀察到企業的存在。這樣的企業可稱為“現實的企業或主體”(actualfirmsorentities),其特點是:易于識別且相對穩定。今天,新經濟已初現端倪,在新經濟下,由于人力資源和知識基礎對財富與經濟創造的貢獻越來越大,無形資產將逐步取代有形資產而成為今后的企業的最重要的資源,當前競爭、技術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互聯網則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向前發展。知識經濟與網絡經濟的匯合促成了企業結構的空前變化。某些所謂企業或一連串企業或稱主體串(clustersofentities),它們未來完成某種產品或作業的生產,將把全國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產者、經營者、供應商、銷售商通過互聯網聯結在一起,分工協作,共同分擔利潤和風險。一旦任務完成,該企業或企業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機遇、資本、技術與人才,進行新的組合與分工,新的企業又誕生了,如此,再生再滅,這些虛擬的企業投資不多,創辦和停業都比較容易,它們能快速地創造無比巨大的財富,從而不斷地推動人們走向富裕的道路,其結果是在全球涌現大量的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這就是StevenM.H.Wallman為我們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現的所謂“虛擬企業”(virtualfirms)或所謂主體串(Wallman,1996)。因此現實主體與虛擬主體同時并存,將是新經濟時代賦予主體假設的新含義。由于虛擬主體不易觀察和區分主體的邊界,必將給確認、計量和報告帶來新的問題。
關于持續經營和時間分期假設
這兩個假設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說主體假設是起由于企業作為獨立法人的出現,并且是在現代企業兩權分離的條件下才顯示其重要性,那么,持續經營和時間分期假設卻不是由環境所決定,在承認企業為一個獨立的核算與報告主體的前提下,盡管現實世界中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為了使會計有可能科學地處理該主體日常發生的交易與事項,并定期報告主體的經濟、財務信息,假定主體有可能持續經營(除非有反證)并定期從其持續經營的長河中,截取一個“時間段”總結其在特定期間內的經營成果,描述其在特定時日的財務圖像,是完全必要的(Moonitz,1961)。
持續經營假設和時間分期假設都是對一個會計主體經營時間長度的描述。會計主體的特征也決定了這兩個假設的內涵。
從持續經營假設看,對于現實主體和虛擬主體,應當做出不同的解釋。每一個現實主體,由于它相對穩定,在缺乏反證的情況下,可以承認它是持續經營的。但即使現實的主體,在全球化和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中,改組、兼并也是常有的事。有時,整個企業在持續經營,而出于戰略或經營下去可能不利的考慮,關閉、合并或增設該企業所屬的某些分部(包括地區分部和業務分部),這也會導致企業整體持續經營與某些分部不再持續經營現象的存在。虛擬主體則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這種企業(企業串)的特點就是經營期限短暫多變,持續經營假設基本上不適用于此類企業。因此,我們面臨的企業將是持續經營與非持續經營、企業持續經營與分部終止經營同時并存的復雜局面。
從時間分期假設看,由于它同持續經營假設密切聯系著,凡是持續經營的現實主體,就需要進行時間分期,而不適用持續經營的虛擬主體,時間分期也可能不再適用。
時間分期是為了定期提供財務報告。當前,經濟瞬息萬變,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斷提高報告的及時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為在網上適時的財務信息提供了可能。但這并不等于說使用者已不需要現行財務報告體系了。AICPA的ReportofJenkinsCommittee的調查研究證明了這一點(AICPA,1994)。
企業價值評估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并購、股權轉讓、企業改制等經濟活動時刻在大量發生,各經濟活動主體對企業價值評估的需求呈迅速上升之勢。從我國企業價值評估業的發展看,企業價值評估實踐產生于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管理需要,雖然理論界與實務界不斷進行探索,但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評估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以及市場環境的制約,企業價值評估在實踐中尚面臨評估方法不科學、評估參數不合理、評估程序不規范等諸多問題,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鑒于此,2004年12月30日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在借鑒國際評估理論和評估經驗基礎之上,了《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評估要求、評估方法和評估披露等方面對企業價值評估活動進行了規范。三年多來的實踐結果表明,《指導意見》的頒布與實施對提升我國評估行業的服務水平,加快國內企業價值評估與國際接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我國企業價值評估仍然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制約著評估業的發展,因此,本文對當前一些比較突出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思路。
一、非股份制企業的價值評估
(一)企業類型與企業價值評估
從組織形式看,我國企業分為股份制企業、合伙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國股份制企業所占比重為42.72%,合伙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非股份制企業所占比重則高達57.28%。
目前理論界和實務界所關注的重點是股份制企業的價值評估問題,而對于數量眾多、影響廣泛的合伙制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價值該如何評估則極少涉及。《指導意見》第二十條指出:“本指導意見所稱企業價值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對評估基準日特定目的下企業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由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編著的《講解》(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講解》)對該條款的解釋為:“企業價值可以進一步分為企業的整體價值,即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和付息債務的價值之和,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和部分權益價值。”很顯然,《指導意見》針對的是股份制企業價值如何評估以及股份制企業價值評估如何規范等問題,合伙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則被排除在外。
(二)非股份制企業與股份制企業的差異
毫無疑問,作為微觀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合伙制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同樣具有價值,但由于股份制企業與非股份制企業在企業組織形式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企業價值評估也必然有所不同。導致股份制企業和非股份制企業價值評估差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權益投資人以及債權人承擔的風險存在差異。股份制企業的股東以其投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而非股份制企業中,權益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相對應的是股份制企業的債權人承擔的風險要高于非股份制企業債權人的風險。
2、權益轉讓限制(流動性)的差異。從法律的角度看,對于股份制企業中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對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只要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股份轉讓即可。而在合伙制企業中,合伙人向企業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企業財產份額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先受讓的權利。在個人獨資企業中,投資人可以依法轉讓其權利。從權益轉讓的市場條件看,股權交易市場發育得比較成熟,為股權提供了較好的流動性;而非股份制企業的權益轉讓市場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市場的活躍程度都要比股權交易市場差很多。
3、企業所有者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很大差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股份制企業的普遍現象,股東僅僅是企業的最終所有者,經營權往往由非股東行使,因此,在企業價值創造過程中,股東所起的作用相對比較有限。而在非股份制企業中,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合一,企業所有者在企業價值創造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由于與股份制企業相比存在上述三個方面的明顯差異,從而導致非股份制企業價值評估有別于股份制企業價值評估,這種差異并非表現在評估方法上,而是表現在具體的評估要素確定上:首先,根據風險收益平衡理論,資產的風險越大其預期收益越高,因此,非股份制企業的權益投資將需要獲得更高的風險報酬,與此相對應,必須賦予折現率更高的風險溢價;其次,在預測非股份制企業的未來收益時,應充分考慮所有者的人力資本所起的作用。如采用成本法評估非股份制企業的價值,則需要將所有者的人力資本作為企業整體資產的有機組成部分,評估其價值后加入到評估值當中;最后,因非股份制企業的權益流動性較差,在評估值最終調整時,需要給予較大幅度的折價。
二、成本法的獨立使用
(一)我國企業價值評估主流方法的變遷
與國外成熟市場中收益法、市場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居于主導地位所不同的是,自從我國開展企業價值評估活動以來,成本法在相當長時期內占據主導地位,而收益法、市場法僅僅處于從屬地位。雖然早在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中規定,資產評估可以采用收益現值法、現行市價法、重置成本法等方法,但長期以來,由于受評估主體素質及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限制,評估機構、管理部門和委托方、使用方都習慣于運用成本法評估企業價值,成本法成為企業價值評估的主流方法。1996年,由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制定的《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頒布實施后,實務界逐漸形成企業價值評估的一種普遍模式,即以成本加和法為主對企業整體價值進行評估,采用收益法對成本法評估結果加以輔助驗證。
2004年12月頒布的《指導意見》使這種局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第二十三條指出“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一種或多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同時,第三十四條規定“以持續經營為前提對企業進行評估時,成本法一般不應當作為唯一使用的評估方法。”上述規定體現了與國際評估實踐接軌的指導思想,強調了收益法和市場法是企業價值評估最為適用的方法。自此以后,收益法在企業價值評估實踐中逐漸被廣泛應用,成本法的壟斷地位逐漸被顛覆,且成本法喪失了獨立評估持續經營企業價值的權利。
(二)對否定成本法獨立使用的商榷
成本法的評估思路是通過分別估測構成企業的所有資產價值加和后扣除負債價值的企業價值。這種方法在多數情況下無法把握一個持續經營企業的價值整體性,忽視企業組織化資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評估結果得到認可的程度較低,因此,在國際上不作為一種主流評估方法使用。但如果像《指導意見》中規定的那樣,對持續經營企業徹底否認成本法的獨立使用則值得商榷,對于某些條件下的持續經營企業,獨立應用成本法評估其企業價值有著充分的理論基礎。
根據托賓q理論,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信息充分,不存在交易成本,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和退出某一行業,企業中也不存在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專利、專有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此時,托賓q值等于1,即企業市場價值等于重置成本(成本法評估的企業價值)。如果托賓q值不等于1,則套利活動將使企業市場價值與重置成本趨于一致。雖然信息充分、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幾乎不存在,但還是有一些企業所處的市場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在這種市場上,企業數量眾多,企業中幾乎不存在有礙市場競爭的無形資產,因而,企業市場價值與重置成本相差無幾。也就是說,成本法的最大缺陷在于容易忽視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如果企業沒有無形資產或者無形資產的價值微乎其微,此時,應用成本法可以比較準確地評估出企業的價值。
另外,由于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過程中,企業經歷市場洗禮較少,與西方成熟市場國家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壽命普遍比較短,這就增加了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的困難(從本質上看,市場法的基礎是收益法和成本法,故在此不列入討論范圍),加之,參數選擇缺乏客觀、科學的標準,評估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等,目前普遍推行收益法,所得評估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出現的偏差可能也比較大。因此,目前還不宜徹底否定成本法的獨立使用。
三、持續經營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價值類型選擇
企業價值評估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是為產權變動和產權交易提供交換價值意見。不同的價值類型對應著不同的評估值,企業價值評估人員有責任為委托方發現最大化的企業價值,不應機械地選擇評估價值類型。結合到企業價值評估實踐,對于處于持續經營中的企業,評估人員往往簡單地運用持續經營假設,選擇持續經營價值來進行企業價值的評估,但持續經營價值未必一定大于非持續經營價值,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非持續經營價值(清算價值)甚至高于持續經營價值,因此,如果相關權益人有權啟動被評估企業清算程序,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委托,分析評估對象在清算前提下價值大于在持續經營前提下價值的可能性。那么,究竟在什么情況下企業的非持續經營價值可能高于持續經營價值呢?
以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為例,根據剩余收益模型有:
式中:V表示股東全部權益價值;B表示股東權益的賬面價值;yi表示i期的收益;Ri表示i期的凈資產收益率;r表示折現率。
上式表明,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是在賬面價值的基礎上加上未來剩余收益(收益扣除資本成本)的現值。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強,凈資產收益率高于折現率,則未來剩余收益的現值大于0,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要高于賬面價值;相反,如果凈資產收益率低于折現率,則未來剩余收益的現值小于0,股東全部權益價值低于賬面價值。
假設賬面價值與清算價值相等,對于持續經營企業,未來凈資產收益率與折現率相比,若凈資產收益率小于折現率,那么,該企業的持續經營價值將小于清算價值。更加極端的情況是,對于一個連年虧損且將來難以改善的企業而言,持續經營的結果只能是負債累累、破產清算,其持續經營價值為0,甚至為負數(非股份制企業),而清算價值則可能遠大于0,此時,價值類型選擇清算價值所得的評估值將較高。
四、收益法中折現率參數的確定
(一)折現率對企業價值評估準確性的影響
折現率是運用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的一個重要參數,評估值對該參數具有非常大的敏感性,若以Gor-don模型計算企業價值,設E為預期的下一年度收益額(股息、股權自由現金流等),r為與預期收益流相對應的折現率,g為未來收益的永續增長率,企業價值y為:
由于,g≥l,r>g,故有P≤-1。當g=0時,s=-1,當gr時,s-∞,由此表明,若折現率偏差1%,所得到的評估值至少偏差1%,企業收益增長速度越快,折現率偏差所導致的企業評估值偏差越大。正因為企業價值評估值的準確性對折現率高度敏感,所以科學確定折現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折現率由無風險收益率和風險報酬率構成,其中,無風險收益率是不存在違約風險以及不存在再投資收益不確定性資產的收益率;風險報酬率是風險資產收益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部分。很顯然,折現率的準確性取決于無風險收益率和風險報酬率的準確性。
(二)無風險收益率的確定
根據無風險收益率的內涵,在國際評估實踐中,無風險收益率一般取短期國債或長期國債的收益率。而在我國多年來的評估實踐中,由于《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中規定:“折現率可以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為基礎,再加上3%—5%的風險報酬率。除有確鑿證據表明具有高收益水平或高風險外,折現率一般不高于15%。”因此,注冊資產評估師在采用收益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無風險收益率的取值一般為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這種確定無風險收益率的方法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問題:一方面,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包含了風險因素,是行業內所有企業經過風險經營后獲得的報酬,它不符合無風險收益率選取的標準;另一方面,無風險收益率應該是任何投資者均可以獲得的無差別報酬,如果以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則無風險收益率的獲得被限制在不同的行業內,且不同行業的投資者獲得的無風險收益率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指導意見》對無風險收益率的確定進行了完善,第二十九條規定:“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綜合考慮評估基準目的利率水平、市場投資回報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等資本市場相關信息和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的特定風險等因素,合理確定資本化率或折現率。”,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不再作為無風險收益率的取值依據,然而,在評估實踐中,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的評估人員仍然以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據此所得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就值得懷疑。
關于無風險收益率的確定,《指導意見講解》建議取評估基準日中長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由此產生的問題是,無風險收益率是與收益流期間相匹配的無風險收益率,而評估基準日中長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僅僅是評估基準日的無風險收益率,并未涵蓋整個收益流期間。由此造成的結果是,評估基準日相隔不久,無風險收益率可能相差很大。比如,2004年2月發行的5年期國債利率為4.42%,而2005年10月發行的5年期國債利率僅為2.14%,不到前者的一半。
國際上確定無風險收益率的通行做法是,將足夠長時期(一般是數十年)的短期國債或長期國債的利率加以平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故無風險收益率不會因評估基準日的不同而出現差異。與西方國家相比,雖然我國的國債發行歷史比較短,國債的市場化交易起步比較晚,但自1981年恢復國債發行以來,也有20多年的數據可以利用,運用20多年甚至更短時期的國債利率信息計算所得的無風險收益率,其準確性和科學性顯然要強于運用評估基準日中長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
(三)風險報酬率的確定
對于風險報酬率的確定,目前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一般是基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將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風險價格)與B系數(風險數量)相乘得風險報酬率,這也是西方評估界普遍采用的方法。問題是,CAPM建立在投資者理性、資本市場有效的假設前提之上,這些假設前提在西方成熟市場上基本能得到滿足,并得到大量實證研究驗證。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歷史非常短暫,市場體系與有效市場的要求相去甚遠,CAPM在中國缺乏運用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中國的股票市場尚不具備對風險進行定價的功能。很顯然,如果無視中國股票市場非有效這一基本事實,機械地套用CAPM,則所得的風險報酬率必然會出現偏差。
上述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解決:
1、如果運用CAPM計算風險報酬率,則要合理選擇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包括風險溢價的時間段以及風險溢價的大小,并結合我國股票市場的非有效性,對最終的計算結果進行適當調整。
2、運用風險累加法而非CAPM計算風險報酬率,即從實體經濟領域著手,將企業持續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行業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予以量化并累加得風險報酬率。
一、引言
會計假設(accounting postulates)又稱會計假定(accounting assumptions)①。1922年,佩頓在其著作《會計理論》中最先提出會計假設的概念:“現代會計不但需要在許多場合運用估計和判斷,而且整個結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一般假設的基礎上,換句話說,要有一些基本前提和假定支持會計人員對價值、成本、收益等作出特定結論。否則,這些結論將難以成立。”②并在此書中提出了7項會計假設。在這以后,1961年,莫里斯?穆尼茨完成了第1號會計研究文集《會計的基本假設》(ARS NO.1),其中提出3類14條基本假設。雖然學者的研究結果不同,但是,認為財務會計必須受到4條基本假設的約束,則是比較普遍的。即:會計主體、持續經營、貨幣單位、會計期間(會計分期)。其中,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③。而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③。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會計分期是建立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之上的,是對持續經營進行的人為“等分”。葛家澍、林志軍(2005)也認為“由于持續經營假設已把會計主體當作一個長期存在的經營單位看待,而信息使用者為了短期決策卻經常需要有關一個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種種信息。考慮到信息使用者的這種客觀需要,必須提出會計期間即會計分期的假設。”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的關系是否真的如此?葛家澍、杜興強(2009)認為“這一點是‘后此謬論’”。
本文將從歷史發展脈絡、邏輯關系及知識經濟環境下的新證據三個方面來重新思考會計分期與持續經營之間的關系。
二、從歷史發展脈絡的重新思考
會計的歷史源遠流長,按照郭道揚教授(1998)的研究,“它的歷史起點可以追溯到人類的史前時期”。然而,古代會計技術相對簡陋,與現在的會計理論和體系相差甚遠,所以,一般認為,西方國家的現代會計起源于中世紀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以伴隨當時的商業貿易活動而誕生的復式簿記為標志。因此,起源于14世紀左右的復式簿記就成為研究會計思想發展的適宜起點。而1908年斯普拉格(Sprague)出版了《賬戶原理》,因此在會計理論發展史上享有開創者的盛譽(葛家澍、杜興強,2009)。
我們從會計的發展脈絡中截取14世紀到1908年這一時期來看會計分期與持續經營之間的關系。中世紀的意大利城市貿易的興起,為會計的發展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這一時期在組織形式上,以合伙企業為主。貿易興起的開始階段,屬于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大部分組織屬于暫時合伙,即合伙人為了某次海上投機活動(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而組織在一起。經過海上冒險返回,并且根據記錄的報告分享收益后,如果沒有更好的投機機會,該暫時合伙組織就解散。隨著貿易的不斷發展,財富逐漸積累于意大利城市,取而代之的是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合伙形式。這樣使得漫長的海運風險可以分擔,使得資本家的財務和青年商人的膽略相結合④。這種合伙方式的特點就是長期專門從事海上貿易活動,并于每次返航時向其合伙人報告收益情況,使得合伙人計算其實際擁有的財富量。從上述可以看出,暫時合伙組織形式顯然不符合持續經營的條件,但是會計的分期核算(即返航時核算)已經出現了,當然,這里的會計分期并不是人為“等分”,而是按每次航海結束的時間核算。核算期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是一年,但大部分情況下不是。長期合伙組織形式具備了一些持續經營的特點(當時的合伙一般都約定合伙期限),但是會計核算分期仍然不是按照人為的“等分”來進行。
此外,根據記載⑤,威尼斯的簿記在15世紀以前,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中,巴爾巴戈里家族的賬簿最具有代表性(1443―1482)。該賬簿在結賬的基礎上,在1482年編成了試算表(即余額賬戶),并且進行了不定期的年度利潤計算。也從不同側面說明了會計分期不是對持續經營的人為“等分”。會計理論發展到17至18世紀,這一時期的一個重大發現是:“實行在每年年終而不是在每次短期合伙終了來結算損益。……這一發展主要是這一事實的結果,即單獨的一次交易或短期的合伙已日見其少,而更多的企業則是以長期持續經營、制造和買賣業務為目的而組織的”⑥。可見,會計分期出現在持續經營之前,并且會計分期不是對持續經營的人為“等分”。
三、從邏輯關系的重新思考
從持續經營假設的產生來看,“企業持續性的概念在股份有限公司產生以前就出現于合伙和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中”,“但是,股份有限公司為無限期的資本投資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⑥。這一假設產生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推導出其他的會計概念。首先,企業持續經營假設帶來了資本保值的需要,以及確定收益中計提折舊的需要。一個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收益來用資本當作股利支付給股東,而要無限期的保持其壽命是不可能的,正如早期美國和英國鐵道業所做的那樣。所以就要求企業區分資本和收益,固定資產的價值才有必要分期的、逐步的計入成本,從而導致了折舊的概念和會計處理。其次,持續經營假設要求資產的計價不應考慮清算。由于清算價值不適合于持續經營條件下的資產的計價,所以歷史成本就成為普遍認可的計價基礎。
另一方面,會計分期假設產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對持續經營進行人為“等分”。由于存在著會計分期的假設,為了分清各個期間的經營成果和經營責任,在會計產生了“應計”、“遞延”、“分配”和“攤銷”等特殊的程序,來處理一些應付費用和應付收入、預收項目、預付費用以及折舊和攤銷項目等。也就是說,會計分期是權責發生制的基礎,而權責發生制又是現在財務報表體系的基礎(當然現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實現制來編制)。可見,從邏輯關系上講,會計分期和持續經營分別推導出不同的會計概念,從邏輯關系上屬于平行關系,并不是從屬關系,把會計分期當成持續經營的人為“等分”有“后此謬誤”之嫌。
四、知識經濟環境下的新證據
一方面,隨著全球化和競爭的不斷加劇,經營風險日益加大,企業隨時都有被并購、清算、終止的可能。據統計,美國高技術企業技術項目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術項目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這些項目的開支費用一般數目巨大。如此高的風險率,企業面臨倒閉、清算的威脅可想而知,持續經營假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無論如何,企業的資本資產仍要定期計價,收入利潤也要定期核算,以保證資本保值和股利發放,而且經營者和外部各利益相關者也需要及時了解企業的信息,因而,會計分期依然存在。而那些認為會計分期依賴于持續經營,是持續經營的附帶假設的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另一方面,新經濟已初現端倪,在新經濟下,由于人力資源和知識基礎對財富與經濟創造的貢獻越來越大,無形資產將逐步取代有形資產而成為今后企業的最重要的資源,當前競爭、技術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互聯網則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向前發展。知識經濟與網絡經濟的匯合促成了企業結構的空前變化。某些所謂企業或一連串企業或稱主體串(clusters of entities),它們未來完成某種產品或作業的生產,將把全國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產者、經營者、供應商、銷售商通過互聯網聯結在一起,分工協作,共同分擔利潤和風險。一旦任務完成,該企業或企業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機遇、資本、技術與人才,進行新的組合與分工,新的企業又誕生了,這些虛擬的企業投資不多,創辦和停業都比較容易,它們能快速地創造無比巨大的財富。這就是Steven M.H. Wallman為我們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現的所謂“虛擬企業”(virtual firms)或所謂主體串(Wallman,1996)⑦。虛擬企業的出現不僅對會計主體假設提出了挑戰,也加大了人們對持續經營假設的質疑。而虛擬企業卻完全可以以其目標活動為核算期間,來核算資本資產的投入運用和收益分配,為各個投資合作團體提供必要的信息,即會計分期假設仍然適用。
五、結論
包括教材在內的很多圖書關于會計分期與持續經營假設的認識都存在一定的誤區,他們認為會計分期是對持續經營的人為“等分”的觀點,正如上述葛家澍、杜興強(2009)所說,屬于“后此謬誤”,即如果我們僅僅認為因為一件事發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當然地認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們就犯下了這里所說的后此謬誤。之所以這么說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通過對歷史脈絡的重新思考,會計分期出現在持續經營之前,并不是持續分期出現以后對期間的人為“等分”。二是通過對兩者邏輯關系的思考,兩個假設分別推導出會計理論的不同內容,各自為會計理論服務,屬于平行關系而不是附屬關系。三是知識經濟環境下出現的高風險以及虛擬企業,使一部分會計主體的持續經營受到挑戰或者不存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但是會計分期依然存在。
【參考文獻】
二、會計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
通常都認為,主體假設是財務會計基本假設的基石,今后也還可以這樣看。財務會計本是立足主體,面向市場,提供該主體關于財務狀況、財務業績和現金流t的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財務會計的這些基本特征中,立足主體是前提。所以,主體成為第一個假設。主體假設的主要作用在于:主體規定了財務會計所應處理的交易、事項的空間范圍,從而規定了財務報告的內容與邊界,即為誰報告、報告誰的經營、財務活動。根據主體假設,通過信息的提供,把企業同市場區分開來。主體假設表明,財務會計與報告的邊界是企業,而不是市場,在本質上,它只直接提供某個特定企業的微觀經濟信息。至于宏觀決策若使用會計信息則需要再加工改制。換言之,主要承認主體假設,就難以肯定離開會計主體的宏觀會計的存在。在工業社會中,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企業(公司)都擁有大最的有形資產,能夠長期持續經營,因而可以觀察到企業的存在。這樣的企業可稱為“現實的企業或主體”,其特點是:易于識別且相對穩定。今天,新經濟已初現端倪,在新經濟下,由于人力資源和知識基礎對財富與經濟創造的貢獻越來越大,無形資產將逐步取代有形資產而成為今后的企業的最重要的資源,當前競爭、技術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互聯網則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向前發展。知識經濟與網絡經濟的匯合促成了企業結構的空前變化。某些所謂企業或一連串企業或稱主體串,它們未來完成某種產品或作業的生產,將把全國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產者、經營者、供應商、銷售商通過互聯網聯結在一起,分工協作,共同分擔利潤和風險。一旦任務完成,該企業或企業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機遇、資本、技術與人才,進行新的組合與分工,新的企業又誕生了,如此,再生再滅,這些虛擬的企業投資不多,創辦和停業都比較容易,它們能快速地創造無比巨大的財富,從而不斷地推動人們走向富裕的道路,其結果是在全球涌現大量的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這就是StevenM.H.Wall~為我們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現的所謂“虛擬企業”(V訊ualfirms)或所謂主體串(Wallman,1996)。因此現實主體與虛擬主體同時并存,將是新經濟時代賦予主體假設的新含義。由于虛擬主體不易觀察和區分主體的邊界,必將給確認、計量和報告帶來新的問題。在信息社會中出現的虛擬企業,它以市場機會為存在的契機,以網絡為紐帶,各個相互獨立的企業組成臨時同盟,隨機會消失而解散,具有極大的虛擬性,會計主體范圍模糊,難以確認。但是如果沒有會計主體假設,特定企業所掌握的經濟資源和進行的經濟業務就失去了基礎,會計記錄對象和報表所涉及范圍也失去依賴的主體,人們將無法理解會計報表的意義,更無法利用會計報表去管理、控制經濟活動。因此,會計主體假設是必要的。實際上,我們可以將會計主體看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樣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網絡公司“虛”的會計主體:網絡上各獨立法人企業組成的臨時聯盟體。我們的會計就是為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服務的,是一個存在于網絡上的組織。因此,我們用相對會計主體假設替代傳統會計實體假設,這一假設的功能仍然是使各經濟單位明確其處理各種經濟活動的范圍和所持的基本立場,從而正確地進行會計資料的同常記錄、匯總、結算和報告。
2.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
這兩個假設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說主體假設是起由于企業作為獨立法人的出現,并且是在現代企業兩權分離的條件下才顯示其重要性,那么,持續經營和時間分期假設卻不是由環境所決定,在承認企業為一個獨立的核算與報告主體的前提下,盡管現實世界中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為了使會計有可能科學地處理該主體同常發生的交易與事項,并定期報告主體的經濟、財務信息,假定主體有可能持續經營(除非有反證)并定期從其持續經營的長河中,截取一個“時間段”總結其在特定期間內的經營成果,描述其在特定時同的財務圖像,是完全必要的(Moonits,1961)。持續經營假設和時間分期假設都是對一個會計主體經營時間長度的描述。會計主體的特征也決定了這兩個假設的內涵。從持續經營假設看,對于現實主體和虛擬主體,應當做出不同的解釋。每一個現實主體,由于它相對穩定,在缺乏反證的情況下,可以承認它是持續經營的。但即使現實的主體,在全球化和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中,改組、兼并也是常有的事。有時,整個企業在持續經營,而出于戰略或經營下去可能不利的考慮,關閉、合并或增設該企業所屬的某些分部(包括地區分部和業務分部),這也會導致企業整體持續經營與某些分部不再持續經營現象的存在。虛擬主體則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這種企業(企業串)的特點就是經營期限短暫多變,持續經營假設基本上不適用于此類企業。因此,我們面臨的企業將是持續經營與非持續經營、企業持續經營與分部終止經營同時并存的復雜局面。從時間分期假設看,由于它同持續經營假設密切聯系著,凡是持續經營的現實主體,就需要進行時間分期,而不適用持續經營的虛擬主體,時間分期也可能不再適用。時間分期是為了定期提供財務報告。當前,經濟瞬息萬變,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斷提高報告的及時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為在網上適時的財務信息提供了可能。但這并不等于說使用者已不需要現行財務報告體系了。AICPA的ReportofJenkinsCommittee的調查研究證明了這一點(AICPA,1994)。因此,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按會計分期定期提供分類、匯總的財務信息與通過互聯網實時各種財務信息將同時并存。
3.貨幣計量假設
貨幣是價值唯一可以表現的、能夠量化的形式。“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貨幣才可以通約。恰恰相反。因為一切商品作為價值都是物化的人類勞動,它們本身就可以通約,所以它們能用一個共同的特殊商品來計量自己的價值,這樣,這個特殊的商品就成為他們共同的價值尺度或貨幣。”(馬克思,1867)。會計要反映價值的形成、耗費、收回及其循環周轉,非依賴貨幣計量不可。為什么稱它為主要計量單位,而不是惟一計量單位呢?因為在財務報表的量化表述中,貨幣不應是惟一的計量單位,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核心,所以它是主要計量單位,但其他財務報告以及報表附注都還需要披露其他不能用貨幣量化的信息。這些信急對使用者特別是對投資人的決策非常相關。隨著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已發展成為電子貨幣。貨幣出現了無紙化趨勢,加上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這些對虛擬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又無法用貨幣計量,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上予以披露。例如,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人力資源就非常重要,一批高素質的專家、技術人員和職工隊伍可能對企業財富、價值和盈利的創造貢獻最大。對這些資源的披露,就要按專家、工程師的職稱、專業水平(和熟練程度)以及他們的創造發明等特殊的標志為量度。又如看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僅要預測其盈利水平、未來的現金凈流量,而且要觀察它的產品品牌、職工的服務念度、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未來經營的風險程度等等。后幾種信息也不是能夠用貨幣來計量的。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發展非貨幣計量單位,以使這些變動因素的計量變成可比性強和易于分析的因素,以滿足利害關系人對這些非經濟性信息的需求。因此,這個假設應當更明確地表述為:貨幣與非貨幣度量并用,以貨幣度量為主。
三、會計平衡公式
中圖分類號:[DF4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森林可持續經營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森林可持續經營已從林業界走向社會,并取得了社會各界的共識。木材采伐是森林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森林可持續經營涉及到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和森林生產力與可再生能力。局部森林的采伐,使得森林生態系統的局部功能消失,系統可再生能力(林木更新能力)的強弱將影響森林的可持續性。
合理的木材采伐技術將使得木材采伐對森林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在森林采伐研究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集材工序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相繼研究出對環境破壞較小的新型集材設備。例如,在濕地使用加寬輪胎和履帶式拖拉機,減輕對土壤的壓實,使用捆木索和抓鉤集材,減少壓實面積;使用索道集材和其它空中集材方式,將與林地接觸面積減小到最低程度,為森林可持續經營提供保證,促進了林業的經濟發展。
1木材采伐作業在林業可持續經營中的作用
木材采伐是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森林經營活動。木材采伐業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在林業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森林和采伐業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1.1提出區域資源利用模式
木材采伐前有必要根據區域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途徑與技術體系建立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區域資源平衡表和資源流動的時空動態模型,來研究和評價木材采伐作業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影響,將木材采伐限制在森林可持續生產的能力之內,據此提出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區域資源利用模式,包括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術模式。例如:尋求最小的道路、楞場、集材道面積和最佳的修建時間,以減少土壤期及水土流失;限制采伐機械設備、集材車輛的最大重量,采用最佳的設備重量組合,以保證對森林土壤的干擾及壓實為最小可承受水平。盡可能采用已被證明是可取的輕型懸空索道用于疏伐和主伐作業;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為指導思想,根據林業分類經營原則,對不同類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木材采伐技術模式;在森林采伐作業設計時,事先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預留供野生動物棲息、遷移的森林廊道;考慮木材采伐后下一代森林的設計的相關問題等等。
1.2制定環境評價程序
按照林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和環境評價標準,研究基于作業水平上的木材采伐作業對環境的影響和環境影響的可接受水平,建立伐后環境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制定環境評價程序。
1.3建立計算機模擬模型
對森林的伐前、伐中、伐后進行計算機模擬,以伐后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指導、修正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術模式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區域資源利用模式,以達到合理規劃,降低木材采伐作業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
2木材采伐技術對環境的影響
森林過量采伐以及采伐技術與環境的不和諧能夠使地球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從可持續發展這一世界發展戰略目標看,更加強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以及森林的三大效益。上世紀末,人類社會開始對過去“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觀念進行反思和批判,力求尋找資源、環境、發展協調演化的最佳途徑。要求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效益質量,擴大森林生態效益的受益區域,同時尋找基于環境友好型的木材采伐技術,并努力促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化方向演化。
3采伐方式
采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主產品的結構和等級,決定著產品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對企業的擴大再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3.1現行采伐方式對市場經濟嚴重不適應
①首先考慮的是完成全年計劃,山上長什么就采回什么,至于新采回的木材能出什么產品,其銷路如何,售價怎樣,無從計劃也沒有計算過,與市場脫節;②在森林保護方面有簡單機械化的趨向,本可對那些市場暫不需求的產品,以活立木的形式存在山上,等待市場需求和行情的變化,保證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
3.2采用限樹種、限徑級的擇伐作業方式
雖然可采的成片資源已經不多,但存量資源蓄積并不少,尤其是中齡林和近熟林采取大面積低強度擇伐,能延長采伐年限,使資源危機得到緩解。這種采伐方式在實際操作中應當注意:①對資源底數應了如指掌;②在森調時,應限樹種、限徑級地進行每木調查,對活立木進行造材設計;③按要求限樹種、限徑級地生產目的樹木,必要時可采用牛馬套子配合集材以保護幼樹;④在費用結算方面,應以立方成本的方式承包給作業班組或工段。
4采伐綜合技術
4.1造材規格的確定
造材是指將原條在橫斷面截成一定長度的原木。因此,相同的原條,造材規格有很多種類,但同樣的原條采用不同的造材規格,其總價值是不相同的,木材價值隨造材規格不同而變化。同長階,木材價值隨徑階增大而增加;同徑階,木材價值隨長階增大而增加。
造材規格由木材長度和小頭徑階決定,木材材積也由長階和徑階共同決定。徑階相同,長階4米的原木材積不等于兩根長階2米的原木材積之和。因此,林木尖削度越大,造材長度越短,出材率越高,反之造材長度越長,出材率越低。林木尖削度越小,造材長度越長,出材率越高。但對于某一根原條來說,造材規格的長階決定了徑階大小,決定材積的大小(出材率的高低)。因此,造材規格非常重要,它決定了出材量、木材銷售價格以及木材價值總量。在遵守造材“三優三降低,即優先制特殊材,優質材和長材,降低次小徑材、等外材的比重”和“三要三杜絕,即要按計劃造材,杜絕按楞頭制材;要量尺準確,杜絕超長短尺;要對線下鋸,杜絕躲包讓節”的原則條件下,必須根據原條的尖削狀況和木材銷售價格而造材。
4.2集材方式的確定
集材是指從伐木地點把原木或原條,伐倒木向裝車場或集材場(山楞)匯集的作業,集材作業是森林采伐最繁重的工序。集材方式分機械集材(包括拖拉機、絞盤機、索道集材等),人力集材(包括人力板車、人力肩扛集材等),畜力集材和自然力集材(包括滑道、水力集材等)。每一種集材方式都有其特點及適應條件,必須全面考慮伐區的自然條件及經濟技術條件,因地制宜選擇集材方式。
4.3集材道的設置。
集材道的設置是采伐作業設計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集材道的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開展采伐工作是否順利,也關系到集材成本的高低。因此,設置良好的集材道是非常必要的。設置集材道從坡度、沼澤地、石頭地、雨水沖刷,已發生泥石流、集材成本、出材量等各方面分析,來確定一條坡度小、建設成本低、集材方式容易的集材道。
參考文獻
[1]林濤.根據立地條件確定采伐方式的研究[J].林業建設,1996,(02)
[2]李國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采伐方式改革[J].中國林業企業,1998,(04)
[3]鄷考周.新創造的一種采伐方式:采育兼顧伐[J].林業實用技術,19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