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14:06: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學評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國文學發展源遠流長,其中不乏經典的文學著作。英國文學的發展經歷了盎格魯—薩克遜階段、新古典主義階段、浪漫主義階段、現實主義階段、現代主義階段等不同的發展時期,在每個時期都有代表其時代特色和藝術特色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構成了恢弘燦爛的英國文學。英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英國的文學發展又經歷了寫實主義、實驗主義等階段,現在,英國文學還在不停地發展,不斷地產生新的具有極大影響的文學作品。目前,英國文學正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相信,隨著英國文學的發展,它對英國文化世界文化的發展,對英國文學評論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美國文學史及其特點
由于在歷史上美國長期處于英國的統治之下,英國文學文化對美國文學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文學一直模仿英國文學,很少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創新,但隨著美國獨立戰爭的打響,美國人民的獨立自主意識日漸突出,美國文學開始擺脫英國文學的影響,不斷發展,獨立出來。隨著美國的強大,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國意識開始突起,在文化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大批文學家和富有美國精神的文學作品不斷涌現,給美國文學的繁榮注入了強大的力量,美國文學開始發展成為能夠與英國文學并立,能夠代表美國人個性特征,能夠反映美國主體意識的獨立的民族文學,美國文學獲得了極大的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國力雄踞世界第一,美國文學開始經歷新舊文學的激烈爭斗,并受到實驗主義的深刻影響,發展更為個性化。現在,很難說美國文學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美國文學不再局限于某一個“主義”或者“思想”,美國文學也開始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文學評論是和文學相伴而生的,文學的發展也必將促進文學評論的發展。英美文學作品是英美文化精神的藝術展現,而英美文學評論者以文學分析為基礎,不斷地剖析英美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出文化差異對文學發展的不同影響,揭示其中的規律等,對文化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因此,研究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的影響,必須研究英美文學的發展史。
二、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一)語言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英國和美國雖然都講英語,但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是不同的,自從美國被英國統治之后,美國人民被迫地接受了英國的語言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即使美國人民被迫接受了英國的語言文化,但與英國本土的文化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在英國語言文化和北美大陸的印第安土著語言文化接觸后,為了適應北美大陸的發展需求,產生了許多新的詞匯,這些詞匯是英國英語中所沒有的,這個時期,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英語就產生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不同,必將影響文化的方方面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形式,正是這種獨特的語言在承載著傳承和發揚本國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使命。評論家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論中必將用到自己本國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本身就含有特定的含義,能夠代表民族文化的個性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英國語言和美國語言的差異必將造成文學評論的不同,這是語言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美國英語是在英國英語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既然是衍生就注定有一些本質的東西和英國英語是保持一致的。但衍生并不等于復制,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還是不同的,特別是在美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后,它的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文化的變化又加深了語言的變化。美國英語形成之后,就對文學評論語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美國文學的評論語言更為張揚,評論者敢于大膽地表露自己的觀點態度,美國文學的評論語言更顯突破和創新,語言張狂,稍有顧忌,這在語言形式上與英國英語相比就有較大的不同。美國文化追求自主、突出,在文學評論中的語言使用也能深刻地體現出這種文化精髓。
(二)歷史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英國的文學評論是在繼承和反叛中不斷掙扎,正如英國著名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一樣,為了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苦苦掙扎,在這一階段,英國的文學評論似乎也出現了這種徘徊,為了繼承和反抗的問題苦苦掙扎。對于17~18世紀的英國文學評論而言,無論是從具有明顯的宗教色彩的評論還是在荒誕的創造手法上,都體現了英國文學評論的繼承傳統與打破傳統之間的糾結與沖突。到了20世紀,英國文學評論經歷重大轉變,英國文學評論家對于先前的理論進行了重新的審視與思考,對于傳統評論標準有了新的認識,這時的英國文學評論作品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從內容和思想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但在英國文學評論界,除了伊格爾頓以外,基本上沒有一個具有很強實力和影響力的評論家,他們大多畏首畏尾,繼承有余,創新不足。至今,伊格爾頓在文學評論界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之后,英國文學評論的發展方向朝著后現代主義、后殖民主義以及女權主義方向發展,英國的文學評論也在不斷地對以前的文學理論成就進行縱向的和橫向的重新審視和研究,開始慢慢地建構起新的、適合當今社會的文學理論。而美國文學評論和美國文學的發展一樣,即使從英國文學評論中發展出來,具有英國文學評論的一些特征,但自從美國獨立之后,美國文學也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美國文學評論與美國文學一樣善于突破,不斷地打破傳統,敢于表達新觀點,書寫新內容,美國文學評論在不斷的突破中獲得新的發展與進步。
(三)文化內涵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對英國文學評論與美國文學評論進行比較研究之后,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顯著的現象,英國文學評論雖然也有發展,也有創新和突破,但無論是從深度和廣度上講,都顯得畏首畏尾,不夠徹底。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文學評論就像英國文學一樣,為了保持英國文化原有的“純正血統”而不愿或者是不敢突破。雖然,英國文學評論在厚重的歷史中吸收了很多營養,能夠產生一些中規中矩的評論,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少有創新和突破。英國文學評論讀之使人感覺猶豫不決,缺乏突破力度,使人感覺評論的力度總是不夠,評論總是不夠精準;英國文學以及英國文學評論雖然在悠久的文化傳統中獲得了取之不盡的優秀的文化和精神源泉,但這種厚重的歷史優良的文化傳統也對英國文學評論者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他們在創新道路上背負了沉重的負擔,不能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思想認識,加大對文學理論的創新。這樣英國文學評論就顯得較為陳舊,缺乏突破與創新和新鮮度。美國文學評論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極大,特別是美國的創新文化,這種文化促進了美國文學評論的不斷發展,最終,美國文學評論發展成為開放性的文學評論。美國文學評論雖然在英國文學評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但在歷史的不斷推進中,美國文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美國文學評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像英國文學評論那樣有很沉重的歷史文化負擔;因此,它能夠輕裝上陣,不斷地突破傳統,不斷地創新與突破,獲得大力的發展。美國文學評論在吸收歐洲大陸文學和北美大陸印第安土著文學的精華部分的同時,也可以綜合應用各種理論,把各種文學評論中的精華部分借用過來,并不斷地融合創新,這樣,美國文學評論就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能夠不斷地突破和進步。美國文學評論的視角是世界的視角,全世界的文學評論的優秀理論和成就都可以借鑒過來供自己所用,美國文學評論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女性主義能夠成為顯學的去中心語境是一種后現代語境,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不可證其偽的話語是不存在的,都是機緣際會的話語間合作。從生態女性主義的案例上來看,這一觀點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態危機沒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使得生態主義對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種在內的普遍意義的關注,批判和排斥在種族、物種、性別之間做等級劃分和區別對待的觀點。對整體觀的強調是生態批評的主要內容,而女性批評與其明顯的差別和不同之處是批評的側重點,排除人類中心的是生態批評的關鍵,排除男性中心的則是女性批評的關鍵。在發展的道路上,女性主義和生態主義選擇結盟都是以發揚自己作為宗旨的,因此,二者進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結合。香港樹仁大學陳詩潔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為女性與自然同樣受父權文化壓迫,生態主義就會較著重性別的問題,即便是深層生態學也無暇顧及于性別的議題……”生態女性主義的兩個母體理論合作與角力的動態過程就是其未來的發展軌跡,但是,傾向于生態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邊倒的靠攏方向還需要觀察和分析。事實上,女性和自然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開始逐步邁入下風的不利趨勢,通過女性主義和生態主義的協作,二者合作進行抗議和申辯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但并不能因此認為女性主義與生態主義的親緣關系就是天經地義、天長地久的,這種被生態女性主義者作為構筑理論基礎的超驗觀點與“以理服人”的學術原則相矛盾,違背了其學術規則。這是由于該理論者對兩種同時發出的聲音沒有認真辨析,實際上,其訴求的表達是一致而又沖突的。
二、“受迫害情結”的強化
對男女關系的揭示是女性主義的緊要任務,即揭開男女不平等的關系。由于很多文學評論過分地剖釋闡述受傷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殘受壓迫的地位,讓人們覺得受壓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義為其創造和描繪的,更有甚者對此稱之為“受害者的哲學”。后來出現并逐漸成長起來的女性主義陣營之中的“后女性主義”,對該種情況有著十分深入的理解,認為“女性主義對男女問題的過分強調和夸張以及將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觀點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因為反對“受迫害情結”導致很多人對女性主義產生誤解,將其定義為是極端的,個人中心的,令人難以忍耐的女性主義,不愿意接受女性主義。而一些女性主義不滿甚至是厭煩“受迫害論”,覺得女性群體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的傷害和摧殘。這些理論主張更是對女性主義的接納造成了一定困擾。例如:“從對待環境和自然的方式上來看,男性和女性有著相同和類似的地方,都將雙方看作是能夠掠奪和占據的資源。”這是生態女性主義的觀點之一,福爾斯對其進行了詳致的描繪,通過刻畫薩拉悲慘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達了對文明摧殘下的自然的憐惜以及對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顯示了在西方工業文明社會的背景下,男權占據著主導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況和遭遇有著極度的相似之處,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認為,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受害者的立場上,不能將女性與自然共同擱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與自然共同放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受害者的立場上的這種做法非常籠統,不符合真正的實際情況。從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方面來看,它的積極影響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沒有明確地排擠女性,而且,迅速發展的科技所引發的諸多環境惡化乃至生態災難也影響到了男性群體。然后,在保證所有女性內部各成員的發展處于一個層面,遭受的歧視迫害程度相當的條件下,才能把全體女性和自然放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對立面。但這種劃分忽視了地域、民族、階級和年齡等系統內部的個體差異,劃分過于簡單。由于西方是生態女性主義的誕生地,而中國還停留在將其引進的時期,沒有屬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觀點和評論缺少創新性思維,而是較多地進行源理論的闡釋。因而,對該理論發展進程的關注十分重要。再次,通過在一定程度上對古代、近代以及現代的審視,發現天人同一、人定勝天和天人和解是人類中心主義進程中的三個主要時期,三者之間既相互交織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復和疊合。因而,人類中心主義不斷變化的沒有固定形態的發展及其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使得不能將其籠統地與女性和自然的對立面混為一談。
三、二元對立思想的依賴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1-6368
國內刊號:11-1068/I
郵發代號:82-325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87
期刊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關鍵詞:
英美文化;文化差異;文學評論
一.文學評論的內涵
文學評論,顧名思義,評論文學。用專業的術語來講,是應用文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對特定的文學內容,比如說文學作品,文學思想等進行探討、研究等一系列文學性質的活動,以解釋文學發展的內部規律,從而幫助相關的文學家進行文學創造,推動整個文學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英美文學的相關內容
英美文學是對英、美兩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總稱。同樣的是兩個現實生活的生動反應。我認為文學具有很強的表現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兩國的文化比較多元化,決定了其文學風格的多元化,戲劇、小說、詩歌等類型多樣,各具特點:(1)英國文學的特點英國是一個臨海國家,不僅氣候極具海洋性,其文學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氣息,再加上英國的經濟、歷史發展傳統,在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后,英國的文學由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開始轉向寫實主義,這是英國文學發展的一般趨勢。(2)美國文學的特點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建國的時間比較短,在19世紀之前,美國文學可以說是依附于英國文學,具有英國文學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紀末期之后,美國文學開始脫離英國文學,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國的社會一樣充滿著自由、民主的氣息。
三.英美文學評論的內容
各國的文學評論各具特點,但是仍然是有規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個問題,首先是文學倫理問題,這是要放在首位進行考慮的問題;其次是道德評論,這是進行文學評論的關鍵所在;最后是審美評論問題。具體到英美兩國來說,文學評論與該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有著極大的關系,在女權主義、殖民主義等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文學評論研究文學和社會的關系,開創了文學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異對于英美文學的影響
(1)英美兩國的語言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1.英國的語言英國文化歷史悠久,民族文化發展時間較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就拿英國的官方語言:英文來講,許多的文學評論家在對英國文學進行評論時,使用語言十分的謹慎,這既能說明文學評論家謹慎的態度,同時也更能說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說英文便是英國的象征,因此出于這樣的態度,英國文學評論是相對拘謹的、缺乏新時期的創新與個性;
2.美國的語言美國官方使用的語言也是英文,但是卻是美式英文,雖然說在本質上,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語的稱謂便能很好的說明問題,美式英語是美國的創造,是美國爭取獨立的體現,眾所周知美國發展歷史比較短,而且是移民國家,文化發展多元化特征十分顯著,在獨立之后,美國在政治、歷史等方面都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可以說美國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應的在文學評論方面美國的文學評論就彰顯個性和創新性。(2)文化歷史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人本主義是英美兩國共同宣揚與崇拜的,但是英美兩國的人本主義又存在著具體的差別:
1.人本主義是英國發展歷史上很早便出現的,但是在文學評論領域人本主義是十分保守的,神權和禁欲主義依然處于主導地位,我認為這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的生動體現,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在文學領域的再現,莎士比亞是英國最為偉大的文學家,我認為沒有之一,莎士比亞不僅影響了英國一代人,更影響了整個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說是英國文學創作的典型代表,對其作品進行研究之后發現,人文主義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體現。
2.相比英國的人本主義,美國就十分創新、獨特。當然這和美國發展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美國的獨立是十分果斷的,沒有歷史遺留問題,爭取獨立自由的觀念理論深入人心,美國的人本主義十分的激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對人本主義的創新理解。在這基礎上美國的文學評論就顯得更加激進、創新。
文化、歷史、政治、社會的變革都會對英國文學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英國文學的發展和演變。文藝復興是英國文學的重要變革時期,這一階段出現了莎士比亞、薩里、斯賓塞、華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學家。文藝復興過后,又先后出現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發展階段。到了18世紀初,又興起了新古典主義,這使得宗教神學開始在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發展到19世紀,浪漫主義氣息逐漸滲透到英國文學創作中,這一時期的文學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紀后半期,在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影響下,英國文學的題材逐漸擴展,文學也被賦予了某種經濟和政治色彩,大多數文學作品宣揚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英國文學趨于寫實,在選材上更加關注現實生活。而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趨于多樣化發展,這促使英國文學順應時展,呈現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點。
(二)美國文學特點及其發展歷程
相較于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但美國民族較多,且有大量移民。這就使得美國文學呈現出更加多樣性、復雜性、龐大性的特征。總體而言,美國文學先后經歷了殖民時期、革命后、一戰前、二戰前后等階段。在最早的殖民時期,美國文學呈現出鮮明的早期浪漫主義色彩。這一時期的美國大陸相對落后,文學仍源于生活和勞動,因此,文學作品多是贊頌人們的品格和自然風光。到了一戰前后,現實主義和鄉土文學出現在美國文學中,對美國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使美國文學的現實性不斷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文學的轉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人們飽受戰爭摧殘,對社會和人性開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與惡,美國文學也一度陷入迷茫時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文學逐漸進入第二次繁榮時期。到了19世紀2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進入高度發展時期,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漸暴露,各種文學流派也相繼出現,文學作品的現實性更加鮮明。30年代的美國文壇則以左翼文學為主導。而到30年代后期,文壇上則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文學流派紛紛出現,且大膽發表自己的文學見解,彼此之間相互爭論、交流和借鑒。在此過程中左翼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逐漸成為美國文學思潮的主要引導者。與此同時,美國文學逐漸與世界相互交流,并對世界文學產生一定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產生了重大打擊,二戰后,美國文學逐漸呈現出多樣化格局。
(三)英美文學評論的主要內涵
英美文學評論隨著英美文學的產生而出現,并伴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革,在英美文學發展過程中,文學評論的要求越來越規范嚴格,理論指導也越來越系統化。英美文學評論以文學作品為主體,并依據相關的文學理論對文學作品進行系統化研究和分析,進而探索英美文學發展的內在規律,以便為之后的文學創作提供理論指導,推動英美文學更快、更好發展。文學評論家通常綜合考慮作品的寫作手法、表現特色、思想觀點、創作風格等要素,對作品進行多角度分析和評價,以幫助讀者更加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學評論也有助于文學創作者得到更加客觀的反饋,進而以此為依據進行反思,并不斷進步。
二、民族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一)文化內涵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在歷史、社會等因素的影響下,英國文學評論常遭遇矛盾和掙扎。17、18世紀英國文學作品呈現出鮮明的宗教色彩,創作手法也相對荒誕,在這種文學背景下,文學評論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紀,英國文學評論家開始重新思考和審視之前的理論,并朝著女權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方向發展,逐漸進入轉型時期。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轉變對當代文學理論體系的構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美國文學評論與美國文學背景有著密切聯系,美國的早期殖民歷史,使其文學創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學、英國文學等歐洲大陸文學的影響。當然,美國文學并非單純地模仿和復制這些文學,而是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學藝術,并日趨成熟,最終從英國文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正是這種特殊的文學演變歷程,促使美國文學具有更加自由、開放的文化內涵。與之相對應的,美國文學評論對傳承傳統文化的關注較少,反而更加重視作品的獨到見解和創新性。
(二)文化載體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語言不僅是重要的文化載體,還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學創作而言,它又是文學作品的構成基礎。因此,語言差異也會對文學評論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同民族的評論者對同一部文學作品的評價也會略有差異。受歷史傳統、、地理環境的影響,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在諺語、典故、習俗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因此,若無法準確把握這些差異,就會影響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評論。相比較而言,英式英語較為嚴謹,英國評論者在評論文學作品時對語言的運用更加謹慎,同時,受語言習慣影響,英國評論者對所評論的文學作品往往都抱著一種尊敬的心理,這也正是英式英語沉穩、莊嚴的表現。而在英式英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美式英語則相對自由、隨意,其對英式英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時,美國評論者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也相對輕松。相較于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發展歷史較短,與之相對應的,美國的文學作品受傳統束縛也相對較小,更加關注創新和個性特點。在文學評論中美式英語的用詞也更加自由和開放。文學評論也會反作用于文學創作,因此,受英國文學評論理性、傳統特點的影響,英國的文學作品更加規范,在語言運用方面更加嚴謹,帶有濃重的歷史感。而自由、獨立的美國文學評論則會讓文學創作更加關注個性展示,這更容易引起文學思潮。正是受文學載體的影響,英美文學評論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與此同時,文學評論也反作用于文學創作,使美國文學創作在短短的發展歷史中,越來越具有獨特性,在世界文學舞臺上大放異彩。
(三)歷史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縱觀英國文學發展史,其創作演變歷程帶有鮮明的人本主義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人本主義只是相對于禁欲主義與神權主義來說的。整體而言,英國文學評論中的人本主義觀點還相對保守,這主要源于英國革命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在社會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英國文學評論的這一特點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相較于英國,美國文學評論中的人本主義就帶有明顯的獨創性。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發展歷史較短,沒有沉重的傳統束縛,文學評論不必面對歷史遺留問題。同時,美國在獨立戰爭后,逐漸形成了自由、獨立、民主的文化氛圍,這也促使美國文學評論更富創造力。
(一)英美文學的發展史由于英美文學在國際文化中不斷地發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出現了許多的文學家,如莎士比亞、海明威等。英國文學先后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古典主義的文學發展時期,最后實現了浪漫主義以及現實主義的文學發展。而美國的文學在建國時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國文學的方式進展,不具備美國的文學色彩也沒有實現文學的創新。但是在南北戰爭之后,美國開始注重自己的文學,不斷地增強文學家的自主意識并促進了美國文學的發展。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文學家也相繼發表了優秀的作品,將美國文學的發展推向了嶄新的階段,逐漸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文學。
(二)英美文學具有的特點在英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中,文學對國家的經濟與歷史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它的文學作品在內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總共經歷了五個時期。在二戰的發展時期,英國文學注重追求文學的寫實、實驗、多維度特點。從英國與文學的發展史看,體現了英國在世界中具有較強的地位,在發展中不斷地展示自己文學的自信與成就。當然,英國的文學也經歷了興盛與衰落的發展階段。在美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中,主要受英國文學的發展影響比較嚴重,完全效仿英國的文學特點。直到20世紀,美國的文學才逐漸尋找出自己的特點,對文學實現了創新。在二戰之后,它的文學先后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具有獨特的文學特點。在初期重點發展鄉土類別的文學,在中期重點發展浪漫主義的文學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現實主義的文學為主。從各自的文學發展和特點看,二者的文學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別。
二、英美文學的評論
文學評論是應用文學理論的有關現象進行探討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學在發展史中的規律,從而指導文學在創作方面進行實踐的活動。文學評論的相關內容包括詩歌、戲劇、小說、散文以及影視等方面的評論。對于某一文學作品進行的分析評價是對文學進行狹義的評論,而對于所有與文學相關的人物、思想以及現象給予的評價與分析則是從廣義上對文學進行評論。相關的文學評論是需要建立在對文學作品進行有關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從本質上文學評論要超出文學分析,因為對文學的分析是具體的,但是它的評論更具有廣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學的評論是整個文學評論中的一種,主要是利用文學固有的理論和現象對文學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的一種實踐類活動,從多個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發展與遵循的規律,并對文學加以指導和創造。英美文學的評論主要是對兩國的文學作品進行評論,尤其是在英語語言方面表現得極為明顯。對英美文學進行評論的主要目的是,對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文學內容、在創作方面具有的風格進行研究和評論,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學讀者對文學的鑒賞能力,將文學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確的方式傳達出去。而英美文學的評論與其他作品的品論有本質上的區別,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論主要側重于對作品的本身進行研究與分析,從而給出文學性的評論;然而英美文學的評論則更側重于對文學具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現形式進行客觀的思考、分析與評論。
三、分析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產生的影響
(一)文化在語言上的差異影響語言作為文化的根源與基礎,會對人類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產生無法預料的影響。尤其是在文學的作品中,思想與內容是文學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語言形式是文學作品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語言能夠表達出文學作品的主旨與思想,更是靈魂的體現,語言與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評論英美文學作品時,在語言上的差異會直接影響評論的內容和結果。不同的語言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進行評論的角度和觀念也有所不同,雖然是對英語方面的文學進行評論表現得比較明顯和突出,但是所處的地域環境以及等都存在語言的差異,勢必會造成英美文學在評論上產生不同的影響。對于不同的評論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語言不同而產生的文化差異,就無法真正欣賞和研究英美文學及其作品的內在深意。在英語方面英式的語言更具有嚴謹性,如果評論者不能隨意地使用語言對文學作品進行相關性的評論,語言具有的文化差異性在評論的時候必須尊重文學作品,從而體現英式英語語言的嚴謹性。而美式的英語語言,由于是在英語語言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因此在品論文學作品時語言不具有很強的嚴謹性。從語言發展的時間上來說,美式語言要短于英式語言,這就促使了美國文學在創新方面的發展。另外在評論文學方面,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十分開放,具有鮮明的語言特點。語言的文化差異性影響著英美文學的發展,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的評論方式。
(二)文化在內涵上的差異影響無論是使用什么文化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論,都無法逃脫選擇的掙扎。在文學家莎士比亞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萊特》這部文學作品,它的主人公為了復仇不知如何選擇生存與死亡,形象地展現了主人公這種在選擇中掙扎的特點。而文學作品的評論與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類似,19世紀之前,英國對文學作品的評論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這個發展時期文學作品的評論正處于選擇文化的掙扎之中。20世紀以后,對文學的評論才發生了改變,評論者逐漸運用文學的理論對作品進行評論,這對文學的評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英國對文學的評論正在向民主主義等方向發展,對文學進行重新的分析與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評論。而美國對文學的評論,深受歐洲的大陸文學所影響。歐洲的大陸文學產生的評論對美國的文學評論具有深刻、強烈的影響意義,但是在這其中美國文學的評論也具有獨特的文學特色。雖然英國的文學評論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創新性,但是依舊利用傳統文化對文學實施分析和評論。而在美國的文學評論中,真正地展現了文學的創新內涵,這充分地說明了兩個國家之間存在的文學特色與文化差異。美國文學的評論在內容與內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夠吸取歐洲的大陸文學精髓,無一不體現了其文化在內涵上的差異產生的影響。
(三)文化在人道主義上的差異影響人道主義是為了保護人類在社會中的權益,在資產階級的發展時期為了進一步推動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提出和構建人道主義,在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人道主義趨于完善化、規范化。由于來自等因素的影響,對英美文學的評論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文化上的差異對英美文學的評論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與認識,英國文學的評論在理解與認識的層次上停留在傳統和成熟的階段,從文化差異上分析,人類通過發展革命推動了文學的發展。而美國的文學評論具有更多的創新文學理念,對評論有著積極的態度和想法。對英美文學的評論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還是來自文化差異,尤其是在人道主義方面的差異。綜合所有的觀點進行分析,英美文學的評論者對文學的評論方式存在文化差異與區別,都具有各自的評論特點。
文學評論作為文學藝術的欣賞,對于文學讀者有著直接的影響,一方面能夠想讀者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文學評論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各抒己見,分析文學作品當中的價值。
一、文學評論的文體問題概述
第一,空洞化。目前文學評論的文體空洞,評論價值的迷失,各種膚淺議論甚至敷衍成篇的評論層出不窮,導致文學評論失去應有的風骨,也失去應有的品質。相對空洞的文學評論而言,還有一些自命不凡的評論更是讓讀者厭惡,這樣的評論晦澀難懂,往往通篇充斥著專業術語[1]。雖然看上去好似比較有內涵,不過實際上未能深入進行個人思考以及價值評判,很多時候連評論的對象都沒有搞清,故弄玄虛從而使得文學評論蒼白空洞。
第二,疏離化。文學評論越來越功利的過程中,文體也日益疏離化,導致奇文共賞的評論傳統逐漸瓦解。學院化的評判機制下,理性計算滲透到評論者的寫作邏輯當中,使得文學評論的文體越來越僵硬,并且刻意追求學術化,最終導致文學評論同文學作品以及讀者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文學評論同文學作品也出現疏離。批評家套用西方的文藝批評理論解讀我國的文本,但是在現實面前,西化的解釋以及注釋往往缺乏現實根基。這樣一來文學評論逐漸遠離公眾的關注,并且同本土文化以及現代社會更加疏離。無論是面對《炸裂志》這樣的煌煌巨作,還是《小時代》這樣的爭議之作,批評界永遠各說各話,觀點各自表達,惟共識難尋。
第三,人情化。目前我國文學評論的一個特色是各種作品研討會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優秀的作品越來越少;研討會的會場日益豪華,作品質量也日益寒酸。文學評論應當實事求是,但是卻出現了嚴重的人情化傾向,場面話連篇,并且往往對作品本身也未能細讀[2]。文學評論同鑒寶有一定類似,如果掌握話語權的評論人員做不到實事求是,就會導致文學評論失去公信力,淪為一種敷衍的文體。
二、文學評論文體變革措施
第一,重塑文學評論精神風格。文學評論作為文學作品的鏡子,同時也是時代的鏡子,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大眾理解作品,進而理解并且詮釋時代生活。這就要求解決文學評論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作用的問題,只有確定這些問題的答案,才可以實現文學評論文體的重塑。這就要求文學評論擺脫商業化以及人情關系的不良影響,無論外部怎樣變化,都應當盡可能維護文學評論的獨立價值,讓讀者感受到文學評論的價值。魯迅說文藝批評必須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他在給《生死場》作序時,一句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已經力透紙背。在此基礎上,文學評論才可以回到根本的問題層面,發現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探求文學作品的精神價值,從而維護文學評論文體的純潔性[3]。簡而言之,要是無法維護文學評論的獨立風格,文學評論的文體危機就無法得到根本的解決,失去尊嚴與價值的文學評論也就嚴重質變,因此應當將重塑文學評論的風格當作改良文學評論問題的首要措施。
第二,文學評論需要重視時解。文學評論應當嘗試理解時代,一方面要理解時代精神,另一方面要超越感情把握時代精神的脈搏,并且在文學品鑒解讀的過程當中,為時代尋找答案。文學評論需要在關心時代變局過程當中最為深刻的那些變化,同時也要關心時代變化當中永恒不變的價值。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文學評論接時代之地氣,理解時代才可以被時解。現實往往非常復雜,因此要求文學評論在當代文化的現實以及文學創作亂象當中保持自身的冷靜與獨立,從而做發揮守望者的作用。當代中國的文學作品在不停探索,而文學評論則為其守望,并做好觀察與提醒的工作,而不應當置身其中隨波逐流。李健吾的《咀華集》和《咀華二集》之所以反復被人惦念,很重要的就是這些文字學養沛然,但沒有學究氣,拋棄了種種清規戒律的束縛,擺脫了先入為主的偏見,通過對印象的純化與提升,形成整體的審美判斷,而且貫徹了批評的公正原則。
第三,創新文體融入新媒體時代。文學評論處于困境當中,并不表明文學評論的數量、品質以及影響力出現下降。現實情況下,新媒體時代一方面給文學評論帶來嚴重的沖擊,另一方面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傳播也給文學評論帶來了便捷,主要問題就在于文學評論如何改良文體從而找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策略。可行策略就是讓學院評論以及媒體評論各自準確地定位自身位置。媒體評論需要新媒體傳播的合理途徑以及策略,不斷探索新媒體條件下文學評論的傳播措施,樹立文學評論的公信力以及權威性。其中學院評論需要將重點內容放在學理研究方面,學理研究并不追求流行暢銷。文學評論也應當迎合碎片化的時代趨勢,探討進入新媒體的路徑,在保持閱讀研究文學作品思想的前提下,嘗試尋找新媒體平臺上合適的話語方式。文學評論在新媒體時代不能困守,而是應當探討文學評論同外部世界對話的方式,一個合理的選擇就是多元共生,通過調整評論家同作家以及評論同讀者間的關系,直面新生代創作以及草根評論的崛起。這一方面涉及到理論體系以及價值觀的重構,另一方面更需要樹立共融共生的理念。新媒體時代的文學評論,并非大眾對于精英的反叛,或者是精英對于大眾再教育,需要共建精英評論以及大眾評論之間互補的格局,從而廣泛進入網絡文學在內的范圍。
綜上所述,文學評論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并且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作為有著社會效益以及話語責任的文學評論,需要不斷轉變文體從而適應。文學評論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另一方面也要跟上時展的步伐,文學評論者在此過程當中也要自我提升,從而發揮出文學評論在文學推廣中的作用,并結合大眾文學作品應有的向導性,實現整體文學水平的進步。
參考文獻:
2009年4月,全民參與的選秀運動——“快樂女聲”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一路被評委看好的實力唱將郁可唯最終殺進4強。但在這之后4進3的比賽中,輸給李霄云,位列第4。“快樂女聲”評委之一巫啟賢于8月25日在其博客中發表文章“快女四強,是強”中談到郁可唯的失利時說,她“雖然把《玫瑰人生》唱得如癡如醉,卻讓一個把《斗牛》唱得普普通通的李霄云P了下去,雖然我們很痛心,好音樂又一次敗在熱鬧激情的手下,但是因為這比賽不只是有專業評委,還有大眾評委的投票左右大局,他們可能是因為選手的一句話,一滴淚,或一個故事就會把票投過去,而跟選手的演唱表現毫無關系,時常令我們有一種挫敗感。”在“快樂女聲”這樣一個商業化色彩濃重的選秀節目中,我們不排除大眾被商業利益操控的嫌疑,但巫啟賢談到的“專業評委”和“大眾評委”的差別卻是指出了精英與大眾在面對藝術對象時的關鍵不同。大眾常常因主觀感情的偏好等因素而在對藝術對象進行審美判斷時加人更多個人化的因素,而專業精英則更注重理論、技巧的運用,更具學理化色彩。藝術如此,文學亦如此,這最明顯地體現在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關系上。
90年代以來,《第一次親密接觸》、《告別薇安》、《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涌現出來。2008年11月,中國作協指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與中文在線聯合舉辦了“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這次活動集中了《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長篇小說選刊》等20余家文學名刊的資深編輯參與審讀和評點,最終推出十部網絡文學佳作。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所發生的深刻變化,網絡文學,正如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網絡文學研究專家歐陽友權所說:“這個一度連‘正名’都困難的‘野路子’文學,已經實實在在地走進了社會的文化視野,步人了時代文學的殿堂。”在福州參加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作協主席鐵凝、副主席陳建功也認為,網絡文學的興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鐵凝說,網絡文學的興起,顛覆了紙質傳統媒體的話語霸權,它是一個完全平民、自由的平臺,給每一個喜歡寫字的人以相對平等的機會。可以說,這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文學現象。相對于掌控在少數統治者或精英人士手里的傳統文學,網絡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空間,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及文學批評像現在這樣繁榮這樣無拘無束。
但是,一些學者在眾生喧嘩中提出質疑。白燁在《文學批評的聲音太弱了——有關文壇現狀的問題與建言》中明確指出:我國當代的網絡文學實際上處于“無監管、無批評、無引導”的“三無狀態”。網絡文學這樣一個新生的事物,由于其充分的自由:參與主體身份的自由、“說什么”的自由、“怎么說”的自由,以及網絡技術造成的文學環境的極端寬容,促成了這樣一個喧囂與熱鬧的文學景象。在網絡上常見有高水平的作品出現,但一些文學水平低、思想道德水平低的作品也混雜其中,甚至由于商業化、社會化等原因引起了媒體和大眾的熱捧。在網絡文學的鑒賞和評判中,大眾由于充分地參與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而他們,如同巫啟賢所說,“可能是因為選手的一句話,一滴淚,或一個故事就會把票投過去”,他們更關注選手或作品的“切身相關性”,而忽視一部文學作品應具有的文學價值。因此,本文認為,網絡文學迫切需要文學批評,尤其是傳統文學批評、專業文學批評的引導,使其及時準確地調適自己前行的路標,以便用業績和品質歷史地證明自己。
表面上看,網絡文學是有自己的文學批評的,如譚德晶的《網絡文學批評論綱》一書便是專門分析網絡文學批評即大眾文學批評方式所出現的特征的,但是這種批評方式并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批評,雖然其中有一些具有真知灼見、理論色彩濃厚的批評,但它們大多是以直覺感性評價為主,多數只是一兩句的點評,既不規范,也無章法。更重要的是缺乏明確的批評標準與專業的學術理念指導,更注重充當“自我表現”的角色,因而不能真正發揮文學批評應有的功能。而在此時迫切需要站出來發揮作用的傳統文學批評卻在面對駁雜龐大的網絡文學面前出現了失語的狀況。傳統文學批評的權威身份崩潰了,消費主義、感官享受主義、趣味主義風盛行,沒有人理會誰是經典、誰是大師,沒有人耳提面命地說“***是工農階級的代表”,也沒有人愿意正襟危坐去聽權威老者說經論道,網絡成為一個消費欲望、尋求的平臺。傳統批評家所倡導的時代使命、文學使命與網絡相隔甚遠。在這樣吵吵嚷嚷的環境下,即使有幾個大師發出吶喊,也很快消失于茫茫網海,這是傳統文學批評面臨的困境。如何在網絡文學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我認為,傳統文學批評一方面要堅守傳統文學批評的使命,引導文學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一方面須調整自身的不合理因素,適應時代的變化,必要從大眾文學批評中提取可借鑒的因素。
一、樹立人文主義精神、堅守文學使命
人文主義精神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種非宗教性的以人的精神、理性、文化價值為基點的對極權、物質、肉體、流行、當下的一種超越,它往往在“天下湯湯”之時提醒人們留意于這些基本價值,批判統治者或蕓蕓眾生那種非理性的極端和狂熱。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商業文化、消費文化的膨脹,網絡文學中彌漫著大眾文化流行的趣味主義、享樂主義、感官刺激,網絡上的大眾批評方式也是如此,雖然有一些懷著人文主義精神進行批評的作品,但多數大眾常常憑個人喜好,常常通過評論作品來抒寫一己情懷,這是由于大眾對主觀內心世界的過度關注造成的,這些都在無情地消解著理想、崇高、英雄主義,消解著一切絕對、終極、本質的形而上價值,而作為傳統批評家則應在網絡文學面前承擔更多的責任。
“解構主義中,批評家被告知,他們并不具有啟蒙資格,只是一種自娛自樂的操作,一種標志職業身份的手段。”我認為,文學批評活動絕非白娛自樂地操作,當然批評家也不僅僅是對作家的創作和讀者的閱讀進行解說,而更應該重點通過文學作品的價值取向、作家的創作取向等等方面來告訴人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但是,目前部分傳統文學批評家成了商家謀取商業利益的籌碼,而批評者本人由于利益的驅使,也甘當籌碼,把粗制濫造的作品說得天花亂墜,出現吹捧式批評和炒作式批評。這一方面是批評家個人道德素質水平高低的反映,助長了不良社會風氣的形成;一方面混淆大眾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使得精品的浮出和流傳愈加困難,這一點是值得文學界引以為戒的。
二、批評策略的轉換
不可否認,在網絡文學面前,傳統文學批評缺乏讀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論性太強,批評術語太多。甚至有些晦澀難懂。游蕩在網絡上的讀者上網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娛樂,試想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看一個輕松的笑話、一部聲色并茂的電影、幾頁故事曲折離奇的小說,這種誘惑下,有幾個人能靜下來心去讀懂傳統批評家的理論術語?福柯曾斷言“話語的真理性不僅在于它說什么,而且在于它怎么說,換言之。話語是否被接受為真理,不僅與它的內容有關,而且還與話語使用者的意向有關”。傳統文學批評應在批評策略上,語言的言說方式上向大眾文學批評學習。當然,大眾文學批評的通俗易懂多是由于批評者缺乏理論修養,不能熟練地掌握文學批評術語而不得不采用這種方式的,但是它的確在客觀上使得文學批評開始擺脫沉重的說教,開始變得富有個性了。對于傳統文學批評,盡量使文學批評通俗易懂,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相信它會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8-022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58
1 . 引言
自20世紀以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混沌學及復雜性科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使我們逐漸認識了物質世界中傳統的笛卡爾或牛頓思維所無法認知的一些現象。這些認識使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幾十年,尋求新的闡釋范式的人文學者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些自然科學成果,并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探索其應用的可行性。在文學批評領域,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約10幾部專著在這方面作出了嘗試。本文擬介紹的美國著名當代文學批評家Michael Patrick Gillespie的The Aesthetics of Chaos便是其中之一。該書最早于2003年由佛羅里達大學出版社出版,平裝本首次于2008年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簡言之,該書主要用后愛因斯坦(post-Einsteinian)物理學,尤其是混沌理論中的一些概念所提供的隱喻為我們呈現了一種新的文學闡釋途徑。以下對全書內容進行介評。
2 .《混沌之美》各章內容概要
本書共有八章,前兩章為理論鋪墊,第三至七章為文學批評實例分析,第八章為全書的總論。
第一章“我們是如何談論我們的所讀的”。在本章,作者Gillespie首先以James Joyce的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中的一段對話為例,說明詞的意義之模糊性。作者指出,盡管文學批評者明白,一個詞的意義有多層意識的參與,如對該詞的一種期待、回憶、聯想及感知覺等(Gillespie, 2008: 2),但由于受牛頓思維(Newtonian thinking, ibid.,: 3)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總想在文學中尋求確定的意義。同樣,盡管批評者都認同理解/闡釋受個人經驗、文化語境、教育、心情狀態等因素影響這一事實,但在評論某一具體的文學作品時,他們往往遵循一種客觀化、排他性、以及“因為……所以”的邏輯模式(ibid.,: 2-3)。作者以著名批評家Bernard Benstock對《尤利西斯》開篇幾句話的評論及作者本人對這段話的理解為例,說明傳統線性笛卡爾分析(Cartesian analysis, ibid.,: 3)模式具有刻板性。因為每位讀者的每次閱讀都是主觀、不同、有個性而非線性的;普通讀者對文學作品的這種認知過程與傳統批評者的闡釋方式之間的根本差別,無疑對傳統文學闡釋提出了挑戰。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能包容闡釋多樣性的文學批評方法(ibid.,: 4),后愛因斯坦物理學的出現,則為這種新的文學闡釋方法提供了隱喻。作者接著對笛卡爾式文學分析傳統作了大致的梳理,主要對T. S. Eliot、I. A. Richards、新批評、Mikhail Bakhtin、Northrop Frye、Wayne Booth、Kenneth Burke、Roland Barthes、解構主義、讀者反應論、文化批評等批評家或批評流派的觀點進行了批評(ibid.,: 6-13)。例如,作者認為解構主義只是頗為有效地反對了那些在笛卡爾、因果體系內運作的批評模式,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既然解構主義堅持語言的不確定性,那么根據它自己的假定……在本質上,提出解構理論的行為便解構了那一理論。解構主義無法消融主觀閱讀與客觀評論之間的沖突”(ibid.,: 11-12)。因此,盡管以上各批評模式在各自的參數之內構思精密,且對文學作品極具闡釋力,但這些途徑都極力將那些與批評家本人的視角不相容的要素排除在外,因而它們只能生成對作品的片面、而非全面的闡釋。
第二章“非線性思維:重新定義范式”。本章首先回顧了20世紀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新突破(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對混沌及復雜性的研究)對我們理解物質及精神世界的方式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同時還回顧了將混沌、復雜理論或其他新物理學的概念應用于文學批評中的主要成果,包括N. Katherine Hayles的Chaos Bound(1990),Harriett Hawkins的Strange Attractors: Literature, Culture and Chaos Theory(1995),Philip Kuberski的Chaosmos: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ory(1994),William W, Demastes的Theatre of Chaos(1998)等(ibid.,: 17-18)。作者認為,一部文學作品就像一個復雜/混沌系統――其總體保持某種秩序性,但各個組成部分卻以不可預測的方式運作。對于這樣一個系統,就像氣象學上的“蝴蝶效應”一般,哪怕極細微的理解上的改變,都可能使我們對作品的后續理解發生巨大變化。換言之,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既有一定的穩定性,又帶有許多不確定性。傳統的線性文學批評極力推崇確定性、封閉性和排他性的解讀,而這與我們現實中的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文學閱讀體驗完全不符。以王爾德的《多里安?格雷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為例,無論我們將主人公Gray僅僅看成英雄、流氓還是犧牲者都有局限性(ibid.,: 19),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能同時包容這三個視角的理論,來為我們真實的閱讀體驗提供合法性。作者還以James Joyce的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中的主人公Stephen Dedalus以及Ford Madox Ford 的The Good Soldier中的敘述者John Dowell為例,論述了混沌理論中的“奇異吸引子”①(strange attractors, ibid.,: 20)概念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對作品進行多層次的、不重復的解讀。同時論證了混沌理論中的“分形盆邊界”②(fractal basin boundaries, ibid.,: 22)、“標度”③(scaling, ibid.,: 23)等概念運用于文學批評的可行性。對于本書第3-7章中所選用的分析文本,作者指出自己的選用理據是,特意選取了一些表面看來似乎最不適合非線性文學闡釋模式的語篇類型來進行分析,以證明該途徑的真正有效性(ibid.,: 25-27)。
第三章“在混沌邊緣的解讀:《芬尼根守靈夜》及線性的負累”。在本章中,作者首先簡要回顧了不同批評家,包括Harry Levin,William York Tindall,Clive Hart,Vincent Cheng,David Hayman,Even Margot Norris等對《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這部天書所作的批評(ibid.,: 32),并指出他們的線性局限性。為例證非線性思維對文本解讀的有效性,作者選取了書中“St. Patrick and the Druid”一段對其中的人物等進行了分析,并將自己的分析與傳統的線性批評進行了比較。例如,作者分析道,盡管Riana O’Dwyer的文章很好地說明了批評者可以如何充分挖掘St. Patrick這一人物可引起的聯想性,但她將St. Patrick歸類為某種角色原型(ibid.,: 35),因而排除了其他解讀;而如果讀者在解讀時聯想起文外的影射意義――如在解讀St. Patrick用三葉草向愛爾蘭人布道使他們皈依天主教這段文字時聯想起三葉草所影射的“三一神”④(Trinity)的宗教教義,那么對這段文字的解讀則會豐富許多;因為“三一神”代表“一種天主教徒自己也不十分理解但又必須將其視為一部分的一種神秘”(ibid.,: 36),而這種神秘所激發的聯想將增添解讀的多樣性。同樣,《芬尼根守靈夜》中一段描述Kate在Willingdone Museyroom游覽的文字中也暗含許多歷史影射,作者對Philip Lamar Graham, Danis Rose和John O’Hanlon等批評家的注解進行了評論,認為他們的闡釋雖有一定洞見,但由于遵循還原論式的線性思維,他們的闡釋“為清晰性而犧牲了多樣性,為系統整齊性而犧牲了模糊性”(ibid.,: 39),因而他們的解讀還不夠充分。作者認為,盡管研究喬伊斯作品的批評家費盡心思地為讀者編撰了各種重要的導讀,但這些解讀“就像《巴爾地摩要理書》(Baltimore Catechism)無法涵括天主教的復雜教義一樣”(ibid.,: 41),它們永遠無法窮盡《芬尼根守靈夜》的神秘;對于《芬尼根守靈夜》這樣一部“局部不可測,整體較穩定”(locally unpredictable, globally stable, ibid.,: 41)的非線性系統,我們應摒棄追求客觀性與穩定性的線性解讀思維,在“混沌/復雜性理論提供的閱讀目的維度”(ibid.,: 42)指導下,擁抱各種主觀的和不確定的闡釋,以豐富我們的審美閱讀體驗。
第四章“從此我們幸福地活著:童話之被打破的協約”。本章首先簡要介紹了童話的功能、不同文化中童話的特征以及童話之文學經典地位的確立等。作者認為,童話地位的確立一方面使人們開始以傳統文學視角對童話進行某種正式的解讀,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分析過程的“形式化”(formalization, ibid.,: 45)。這種分析途徑總是引導讀者在童話中要讀出某種寓意或者教訓、對人物作出涇渭分明的評判、對故事的結局期望一個明晰的結論(通常是好人贏了、壞人輸了之類)等。20世紀以來,隨著民俗專家Vladimir Propp、人類學家Claude LeviStrauss等提出的研究范式的變革,當代批評家借助不同學科或思想流派的理論工具如語言學、唯物主義或心理分析等,生成了女性主義、文化批評或新歷史主義的童話解讀等。然而,作者認為盡管童話批評“注意的焦點在語言和意象之間不停轉換,對童話的總體闡釋途徑仍未改變”(ibid.,: 47),它們大體上仍在一個線性、排他性的闡釋框架內運作。作者在本章中嘗試以一種新的,即非線性的闡釋途徑,來解讀一部現代童話――J. K. Rowling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作者對該故事作了大致介紹,并突出了該作品的童話特征(ibid.,: 49-51)。接著按照傳統的童話解讀模式,以“善”或“惡”為標準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人物和事件進行了分析。這種傳統的闡釋途徑顯然忽視了敘事中的復雜性,它最終“只能生成對作品的一種還原論式的解讀”(ibid.,: 54),使我們無法感受閱讀具有一定復雜性的童話所能帶來的。而借助混沌/復雜性理論的觀點(尤其是“奇異吸引子”概念),便可拓寬我們的文學闡釋途徑,使我們生成更豐富和多元化的解讀。例如,若將“善/惡”、“智慧”、“抵抗權威”及“專心專意”等元素作為奇異吸引子,我們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每個人物都可作出一種新的、多視角的解讀(ibid.,: 56-59)。就像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實驗說明觀察者改變著被觀察之物的屬性那樣,這些不同“奇異吸引子”所代表的闡釋視角也改變了文本本身,它們賦予了文本以豐富而復雜的解讀潛能。通過這些不同的解讀,讀者也得以領略Rowling筆下的虛幻世界中所描述的“人類交際中的各種內在矛盾與沖突”(ibid.,: 60)。
第五章“我歌唱武器、以及一位――后牛頓時代的英雄”。在本章中,作者首先對將Beowulf看作史詩而進行的傳統文學分析作了批評,認為這種貼標簽的做法打開了對該詩進行規定性闡釋的先河,使我們無法全方位地欣賞詩中所描繪的復雜世界。當代批評家采用新的批評途徑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同的Beowulf,其中較成功的例子便是Janet Thormann的分析。Thormann通過援引拉康心理分析中的“僭越式享受”(transgressive enjoyment, ibid.,: 65)概念審視Beowulf中的“暴力”的功能,并以之為工具對作品進行了闡釋。不過,雖然Thormann的批評有一定新意,但她的分析也是線性和排他性的,因為她忽視了詩中許多能提供非排他性解讀的要素(ibid.,: 65)。其中一個要素便是:該詩對事件的敘述并非以線性時間為序,而是具有一定循環性(circularity, ibid.,: 66),這種敘事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模糊了過去、現在及未來之間的界限,“削弱了具體行動之間的因果聯系”(ibid.,: 66),也使人物身份打破時間限制從而產生一種“無時無刻處于演變之中”的動態效果(ibid.,: 67),這一要素使讀者很難以線性的方式對作品生成統一的解讀。此外,詩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命運或者神威,這兩種要素一起主宰著一個不可預測的世界,增添了詩中人物(包括英雄)的人生隨機性,這甚至讓英雄一詞的含義、乃至該詩的史詩特征都變得模糊起來(ibid.,: 71)。總之, Beowulf就像一個復雜的闡釋渦流,不同的闡釋視角則像是渦流中的不同“奇異吸引子”,它們靈活地、而非像笛卡爾思維那樣可以預測地解讀著作品。這種像多棱鏡似的闡釋視角,讓現代讀者在Beowulf中讀到一個多元的、復雜而又真實的中世紀社會,并“獲得更多的閱讀愉悅感”(ibid.,: 76)。
第六章“普天之下,一切自有其意:‘約伯記’中圣經闡釋學的循環性”。本章主要討論了對《圣經?舊約》中《約伯記》(“The Book of Job”)故事的闡釋。該故事講述了一個叫約伯的男人經歷了失去財產、兒女和健康等人生挫折,但仍堅強地忍耐,最終恢復了物質財富的故事。該故事在西方家喻戶曉,但作者認為用傳統線性途徑來完整地解讀它則會困難重重。因為各種因素造成了解讀的復雜性:首先,《約伯記》既可看作文學作品,又可看作宗教文獻。在解讀這類作品時,我們既要關注其審美性也要關注其道德說教意義。而審美與說教之間有時構成互補、有時又構成互斥的復雜矛盾關系;其次,約伯記本身的敘事方式也構成了解讀的復雜性,因為圣經作者們對在敘述中插入不合邏輯的推論、各種矛盾沖突,以及與敘事方向完全相反的描述等似乎樂此不疲(ibid.,: 81)。他們還在圣經的通篇布下了“嵌套結構”(diegetic structure)(ibid.,: 82),這些都使各種傳統的、排他性的、線性的圣經闡釋途徑陷入困境。因為在傳統笛卡爾線性分析模式指導下,圣經闡釋者往往在圣經中尋求某種終結性真理,并認為通過理解作品的各個組成部分我們便能找到那一真理。這種傳統模式只能帶來還原論式、非此即彼式的封閉性解讀,這對那些關注圣經的審美性而非神學教義的讀者而言,無疑使作品變得索然無味,作品原有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將蕩然無存。正如批評家Meir Sternberg已注意到的那樣,“約伯記”中存在大量用線性笛卡爾思維根本無法解讀的各種矛盾沖突(ibid.,: 83-85)。不少批評家尋求其他途徑來闡釋該作品,例如Lyn M. Bechtel便是較成功的一例。但Bechtel實際上只是以二重性(duality, ibid.,: 86)為邏輯工具用一種線性系統替代了另一種線性系統(ibid.,: 86)。作者認為,就像光的波粒二重性⑤理論(the wave/ particle theory of light, ibid.,: 89)所說明的那樣,約伯世界中的許多要素都是在“既/又的行為體系”(both/and system of behavior, ibid.,: 89)中運作的。在對故事中的一些敘事要素如“上帝的旨意”等進行了具體分析(ibid.,: 90-92)之后,作者總結道,“約伯記”表現的是人生的多樣性和任意性,對其中的許多問題并非如線性思維所奉行的那樣一定要找到一個終極答案。混沌理論的原則能幫助我們沖破線性思維的束縛,理解各種截然不同、甚至互為矛盾之觀點的合法性,從而獲得對作品的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第七章“奧斯卡?王爾德與愛爾蘭身份的構建”。本章主要討論民族身份/民族性對作品解讀的影響。作者首先簡要回顧了20世紀最后二十年里民族研究的主要方向(如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國家主義等),并指出后殖民主義對愛爾蘭作者的民族身份研究影響尤為明顯。作者接著對Declan Kiberd的Inventing Ireland進行了批評。認為Kiberd的批評一方面很好地表現了他作為一名社會批評者的技巧,但另一方面也凸顯了他以線性途徑研究民族身份而必然帶有的規定性局限:因為Kiberd在線性笛卡爾邏輯思維的影響下并未談及愛爾蘭性(Irishness, ibid.,: 97)中的主觀性,而否認愛爾蘭性中的主觀性則會削弱其復雜感和矛盾感,從而失去后殖民思維的魅力。因此,研究作品中的民族身份應訴諸于非牛頓思維(non-Newtonian thinking, ibid.,: 97)。讀者的理解是一次暫時的、并非固定不變的主觀行為,因而作品中的民族性就像“薛定諤的貓”(Schrodinger’s cat, ibid.,: 108)實驗⑥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則”⑦(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 ibid.,: 108)所說明的那樣是不確定的。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使我們的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文學解讀具有合法性,也使我們每一次的閱讀都成為一次新的尋找意義的審美體驗之旅。作者接下來以Oscar Wilde的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一些片段為例,說明不同的民族性視角(在此指愛爾蘭身份的視角)給文本解讀帶來的深刻變化(例如它甚至使傳統上認為的王爾德作品輕喜劇的形象被打破,使之成為一部辛辣的諷刺劇)。作者在此并非要傳統批評家對王爾德作品的解讀,而只是說明后愛因斯坦思維影響下的對愛爾蘭身份的不同認識使我們對作品有不同的解讀,這些解讀豐富了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作者最后指出,在“薛定諤的貓”和“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則”等為代表的后愛因斯坦思想影響下,文學批評的目的和價值觀或將發生重大變革:在這些概念的指導下,確定性和封閉性不再主宰我們的文學闡釋,我們也得以基于一些共同話題,如民族身份,與其他讀者交流審美印象,而“不至于跌入像愛爾蘭身份這類還原論式概念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ibid.,: 108)。
第八章“我們要做什么?”本章首先提到了該書反復強調的線性笛卡爾邏輯思維對我們感知周邊事物(如進行文學闡釋)的方式的影響。作者認為,要打破這種影響,將非線性思維融入文學分析中,首先我們要改變對文學闡釋的期待。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對某一問題的確定性結論,而應該使我們的文學評論能夠包容每個個體獨特、隨意而又五彩繽紛的理解。這種重視闡釋過程(而非闡釋結論)所帶來的轉變,必將使文學闡釋的目標發生一個范式變革,而這反過來又將重構文學闡釋的操作性分析體系(ibid.,: 110)。文學闡釋評價標準的改革本身是個巨大的工程,其成功當然不可一蹴而就。但我們當前能做的第一步便是,在闡釋的操作過程中融入批評界宣傳了幾個世紀但從未成功采用的一個傾向,即對模糊性的培育。此外,我們需要變革我們的批評語言,因為“一旦批評的語言改變了,那么其他更大的情況也將跟著改變”(ibid.,: 111)。這些變革將使我們以更自由的方式談論文學、對文學作品生成更多元化的解讀,以及以一種更復雜的方式來理解我們感知文學的整個過程。當然,闡釋的多元化不等于闡釋的無政府主義,因為作品中的文字構成一種疆界,對我們的闡釋起著限制性的作用。
3 . 簡評
總體而言,本書在論述上主要有如下特點:
(1)選材廣泛。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里,已有一些批評家運用混沌/復雜性理論考察過文學作品,但他們大多只考察某一時期或流派的作品〔如N. Katherine Hayles(1990)的Chaos Bound和Harriett Hawkins(1995)的Strange Attractors主要考察后現代文學〕,或者考察某一體裁的作品〔如William W. Demastes(1998)的Theatre of Chaos考察戲劇批評〕。與以上研究不同的是,本書所考察的作品體裁多樣,涉及時期也各不相同。例如,既有像《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這種最適合用非線性途徑進行分析的意識流作品,也有具有現代意識的童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以及一些似乎較不適合用非線性途徑分析的圣經文學“約伯記”(The Book of Job)、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和現代輕喜劇《貴在真誠》(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等文本。作者這樣做是想證明,混沌美學具有廣泛的解讀效力,而非“只適用于闡釋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Philip Kuberski, 2004: 794)。
(2)研究視角新穎。本書將新物理學中的混沌/復雜性理論的一些概念或觀點,如“分形盆邊界”、“奇異吸引子”、“薛定諤的貓”、“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則”等,運用于文學批評之中,使我們以更加開放的視角來感知和談論文學審美。本書作者Gillespie對幾乎所有奠基性的現當代文學批評提出了批評,指出了它們各自的線性思維局限性――如Mikhail Bakhtin的對話理論實際上也賦予了某些意義以等級優先性,因而限制了解讀的多樣性(Gillespie, 2008: 8),Kenneth Burke的分析模式中蘊含著語言的無政府主義傾向(anarchic tendencies, ibid.,: 10),而解構主義歸根到底便成了某種虛無主義(deconstructive nihilism, ibid.,: 42)。但就像作者本人多次強調的那樣,他并非要否定文學批評之前的成就,而是要引入一種“既非追求(闡釋的)封閉性也非追求不確定性(ibid.,: 13)”、且能真正容納多義性的分析方法,使其能夠擴展現有的形式主義批評(ibid.,: 24)。通過論證這種闡釋途徑的合法性,Gillespie提醒我們在進行文學解讀時,還那些豐富了我們生活的文學作品以它們原有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正如Patrick A. McCarthy所認為的那樣,這“是一個重要而及時的提醒”(Patrick A. McCarthy, 2006: 95)。
參考文獻
Demastes, William W. Theatre of Chaos: Beyond Absurdism, into Orderly Disord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Gillespie, Michael Patrick. The Aesthetics of Chaos: Nonlinear Thinking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2008.
Hawkins, Harriett. Strange Attractors: Literature, Culture and Chaos Theor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5.
當前,很多文學批評作品的政治化傾向明顯,實際上不過“以學究之陋解詩”罷了,對作品只是理論上的標示,僅僅用文學理論去解釋作品,而不是基于審美或經驗主義。在職業批評家看來,也只是“禾”與“莠”在一個田地齊生共長的景致。事實上,其對于推動文學創作和文學發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紀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說界革命”,目的就在喚醒民眾,啟蒙民智,改良社會風氣。文學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色彩濃厚無可厚非,而當代文學則必然要求借鑒西方文學的精華,宣傳新思想、新觀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學批評者也必須從美學立場出發尋找安身立命之處,這樣,文學批評界的社會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學創作的民族化與文學批評的現代化相互制約
文學發展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文學創作要民族化,文學批評要現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對“為何要這樣”的深入思考。其實,答案不在于藝術,而在于政治。令人遺憾的是,創作方法可以探索創新,創作原則卻難以動搖,現實主義的意識形態背景必須時刻牢記和體現,那么,在文學批評當中,批評的政治立場顯然比藝術方法重要,文學批評的“推陳出新”的實踐時隱時現,文學批評的從屬地位逐漸占據主流地位。
二、文學批評的未來與展望
1.豐富批評理論體系,消弭批評與創作之間的無形鴻溝
文學創作從來不源于理論思考,并超前于理論思考,其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種“清風自來”的新鮮感,而這恰恰是一般批評家所未能進入的境界:他們往往把或許也曾感受到的這種得之不易的新鮮感置之腦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學史的知識和材料而已。威爾遜提出,批評家僅僅是批評家也是不夠的,他應該首先是藝術家,善于創作詩歌、小說、戲劇,才能真正對藝術創作者及其作品產生真摯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實的信息傳遞給讀者。
2.將藝術和審美相結合,實現文學批評的美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