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 16:45: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綠色農業的發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食品已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而許多學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紀我國農業發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綠色農業。目前,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已成為我國迎接國際挑戰的戰略舉措。
青海是資源大省,也是生態大省。獨特的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不僅為特色農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也為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基礎。以綠色理念發展特色農業經濟,是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經濟效益的“雙贏”選擇。而科學選擇青海特色農業的發展模式,不僅是將青海農業劣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形成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最優選擇和有效途徑,更是保護“三江源”生態安全,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一、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綜述
特色農業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發達國家。適時,世界各地掀起了開發特色農產品、發展特色農業的熱潮,荷蘭的設施農業、日本的農業公園、美國的生物農場、以色列的節水農業等都以不同的發展模式脫穎而出。在這些模式中,各國更是從自身農業資源出發,將發展農業與保護環境有機結合,采取多種措施使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國,其農業的戰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賦予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功能。特別是近年來,德國把有機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積極實施“綠色生態”農業計劃,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化學合成的生長調節劑、轉基因技術;限制單位面積畜禽飼養數量;實現飼料因地制宜,自給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閑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環境;采取建立國家森林公園、農業自然保護區及雜草保護區等措施,來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
在我國,特色農業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一般認為特色農業包括示范農業、設施農業、訂單農業、生態農業、精品農業等。其模式可以從生產要素、區域化、產業化三個角度加以分類:按生產要素分,有特色產品、景觀農業、區位農業、工程農業、示范農業、循環農業6種發展模式;按區域化分類,可分為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型、企業帶動型、市場主導型、區域經濟發展型、技術帶動型5種發展模式;按產業化分類,可分為帶動模式、主導模式、協會支撐模式、結合模式4種。
國內外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告訴我們,特色農業的發展必須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資源優勢,發揮產業效應,實現經濟效益,提高農民收入。青海的特色農業不可能復制任何一種典型的、完全的發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國那樣一些農業經濟發達、金融資本雄厚、科技和現代化水平高的國家一樣發展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機械化農業和畜牧業。青海地廣人稀,農村人口眾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較全國低,農產品經營分散,農業基礎設施、科技含量、市場發育、經濟效益都很低,特色農產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級產品為主,良好的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甚至“拿著金子當銅賣”。同時,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條件及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使特色農產品不可能只注重規模開發或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化、產業化、機械化發展,而應結合實際,各取其優,走特色發展之路。
二、特色農業的主要發展模式――以青海為例
1.青海特色農業發展概況
特色農業給各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特別是在青海,其獨具特色的地域、氣候等條件,造就了豐富的農業資源,也為發展特色農業奠定了基礎。
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和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有廣闊的天然草場,據統計,可利用的草地面積3162.3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43.8%,草質優良,為特色牧業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全省有經濟動物400多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種,且大多處于野生狀態,農業生物資源具有貯藏豐富、種類多、用途廣、綠色、高原特色顯著的特點。此外,青海的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傳佛教著名寺院塔爾寺,阿尼瑪卿大雪山等獨特旅游區。這些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為青海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多樣的物種資源、人文環境和基礎條件。
依據特有的自然和生物優勢,青海立足特色,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品質為核心,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積小,質量差,草地退化嚴重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據青海省農牧廳統計,2009年,青海在確保薯類、油料、豆類等傳統經濟作物產量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根據市場變化擴大了優勢作物種植,使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8萬畝,比上年增加7.1萬畝,蔬菜總產達到122萬噸,新增17萬噸,果品面積達到13.4萬畝,比上年增加3.36萬畝,果品總產達到2500萬公斤,新增200萬公斤;花卉面積達到7500畝,比上年增加500畝;中藏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8.7萬畝,比上年增加9.15萬畝。經濟作物的發展,使農牧民新增收入25700萬元,人均增收70元。
為發揮優勢農產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了百萬畝優質油菜、百萬畝優質馬鈴薯和12個國家級糧油高產示范縣,建立優質蠶豆出口基地35萬畝,新建沙棘基地4.5萬畝、枸杞基地2萬畝。另有中藏藥生產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產基地,正逐步成為青海省部分地區特色經濟的又一增長點。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個“一村一品”特色專業村。其中,從事種植業的448個村、養殖業的106個村、非農產業94個村,特色作物種植比重達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內陸,地廣人稀,日照時間長,光合有效輻射強度大,加之獨特的冷涼氣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農產品具有天然的綠色、無污染特性及有效養分含量高等優良品質。同時,高海拔、強紫外線、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又使青海成為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這些有利的基礎和條件,使青海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具有了很強的優勢。根據青海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綜合青海近年來特色農業發展實踐,從發展結構的角度將青海特色農業的發展模式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產業帶動型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以“公司+農戶”的形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產業基地為基礎,綠色生產為手段,加工轉化為龍頭,效益農業為目標,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即公司與農戶之間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穩定的供銷關系的經營模式。
青海蜂產品生產企業和青海文元養殖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門源縣三福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等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大多采用了這一模式。該模式較為廣泛的被認同和使用,是因為這一經營模式不但能夠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還通過合同的方式實現了分工合作:公司幫助農戶收集市場信息,提供技術指導,農戶向公司提供農產品 ,公司又通過規?;蛯I化生產經營,將農產品原料或加工后的農產品推向市場,實現了訂單農業,減少了農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風險,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這一模式是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圍繞種植基地,生產一項或多項產品,形成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格局的一種模式。該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數農戶開始選擇具有地方特色、適應市場需求的農產品進行生產和經營,因其投資小、見效快、適合農戶種植等特點,通過周邊擴散使其他農戶逐漸接受,從而使種植規模擴大,形成基地,產品交由相關公司加工銷售;或由農業生產企業通過土地流轉、投資建成基地,進行規?;N植,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帶動,農戶不再為生產出的農產品愁銷路,而且公司還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既保證了生產的數量和質量,也促進了公司和農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級以上的重點龍頭企業和這其中的1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大多采用了這一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訂單農業等方式來帶動農戶和企業的“雙贏”。這一模式成為當前青海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這一模式發展青稞、油菜、馬鈴薯、牛羊肉等特色農產品外,還利用東部地區、西部柴達木盆地優良的光、熱、土資源發展特色沙棘、枸杞產業,已形成“東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業產業發展。據青海省農牧廳統計,2005年以來,結合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青海省林業部門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大力扶持清華博眾、柴達木高科技藥業、康普德等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積極發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萬畝、枸杞基地14萬畝,對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生態效益明顯。
該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轉,形成規模經濟,同時也能減低農戶的市場風險,推廣農業科技,增加農牧民收入。但由于雙方協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所以公司和農戶存在市場、誠信、勞動成本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風險。
第二、“專業合作組織+農戶”模式
這一模式以農民合作組織為依托,農民通過以實物、土地使用權、專業技術、產品等折股入會,發展現代農業,這是保護農民經濟利益的有效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發揮了區域資源優勢,另一方面通過農民自愿組建、自愿加入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組織化程度。
隨著青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經營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農機服務、土地流轉集中耕作等領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890家。其中,從事種植業的占36.3 %;從事畜牧業的占48.9%;從事花卉、苗木等林業的占3.6%;從事技術、銷售、農機、土地流轉等服務類的占5.5 %;從事漁業、手工業等其他的占5.7%。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社員、協會會員達到11.8萬人,參與聯合經營和合作經營的農牧戶34萬戶,占全省農牧戶的40%。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加快了青海特色產業發展的進程,涌現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鄉村為背景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如樂都縣雨潤、高店兩鎮,以大蒜種植基地為主的富民大蒜專業合作社;碾伯、高廟兩鎮,以辣椒、黃瓜種植基地為主的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互助縣八眉豬養殖、化隆和循化縣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模式。
這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在青海應用比較廣泛,成本較低,形式靈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發農戶積極性,方便形成“農超對接”等低成本運行方式。但目前青海這類模式中存在融資困難、管理制度不健全、組織設計松散、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產業化程度低等問題。今后需在資金、技術、人才、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專業市場+農戶”模式
這類模式是以專業市場,如花卉、蔬菜、觀光體閑等為依托,農戶產地生產緊隨市場需求,并以市場為核心逐漸向周邊輻射,形成以專業市場為核心的生產經營模式。專業市場的參與者有生產專業戶,運銷專業戶等。農戶根據市場需求或與各購銷專業戶的協議安排生產,使信息傳遞更加迅速,較好地解決了生產對市場的適應問題。
青海發展這一模式的特點是,以大中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鄉結合部建立農產品專業市場和生產基地,通過專業市場與生產基地和農戶直接溝通,使農戶與專業市場之間通過產品這一紐帶形成一種相互連接、相互依賴、互為發展、互惠互利的產業化組織關系,廣泛帶動周邊農戶從事專業化生產,形成專業化區域經濟發展帶。如青海實施的黃河、湟水流域特色農牧業“百里長廊”建設,使海東和西寧周邊蔬菜、肉蛋奶、花卉、藥材等種養植產業與市場直接對接,建立起了專業市場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再如:樂都縣興農農產品產銷協會,開展農產品訂單生產、加工、儲藏、運銷和科技培訓、實用技術推廣等業務,在縣內建立了84個基層購銷服務點,與北京華聯、西寧大百、寧食集團、華潤萬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實現“農超對接”,使生產的產品直接對應供應的專業市場,有力地促進了特色農產品市場價值的實現和競爭力的提高。但這一模式中專業市場的規范管理、農戶與專業市場之間的信息溝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機制的形成等方面還有待完善和加強。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發展模式是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利用區域內特有的自然和特色農業優勢,經過規劃和建設,集賞花、垂釣、采摘、餐飲、健身、寵物樂園等設施與活動于一體,形成具有生產、觀光、休閑度假、娛樂乃至教育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當地獨特、自然的農業資源,還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內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構成眾多的人文景觀,也為旅游、觀光增添了文化內涵。青海通過當地獨特的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和特色農業資源發展旅游業,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如貴德縣的“梨花節”、民和縣的“桃花節”、門源縣的“油菜花節”,還有各地特色“農家樂”等,就是利用當地農業資源和民俗風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農業旅游模式。在此基礎上,為了提高農牧業科技含量,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青海各地還建設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廣、培訓、農產品加工、觀光為一體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園,成為以特色農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發展這一模式的優勢是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實現農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的結合,增加了農業的附加值。缺點是,就目前而言,投資主體有限,難以深化綜合優勢,缺乏將農業項目、娛樂活動、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等達到優勢組合的最佳效應,且發展規模較小,品牌特色不鮮明,模仿度高,難以彰顯核心競爭力。
③設施農業模式
設施農業模式是通過采用現代化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人為地創造出相對可控制的動、植物生長環境,以有機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學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為主要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以動、植物的共生互補促進良性循環,從而實現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農業生產依賴自然環境的一種新型高效農業生產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
近幾年,青海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積極發展日光節能溫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區為主,由西寧周邊地區向州縣,由川水地區向淺腦山,由農區向牧區的溫室產業帶。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樹州曲麻萊縣種植溫室細菜,開創了在高海拔地區設施農業建設的先河。設施農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提高了市場蔬菜的供給,也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該模式的優勢是利用現代化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擺脫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缺點是需要的資金量大,技術性要求高,投資主體有限,對目前青海大多數地區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發展設施農業。
三、以綠色農業為目標的發展模式
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是走綠色農業的發展模式,我國特色農業必然也要朝這個方向發展。青海是資源大省,更是生態大省,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依據青海特有的農業資源和環境優勢,青海特色農業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必將朝著生態保護型的綠色農業方向發展,以綠色理念實現特色農業的現代化,實現青海省委書記強衛所說的“把保護生態與發展農牧業優勢統一起來,走綠色生態農牧業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生態改善和農牧業經濟發展的‘雙贏’。”
在我國各地,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同樣重要。農業經濟的發展既要走特色發展之路,更要把提高農民收入、建設小康農村同保護環境、建設綠色農業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經濟的“雙贏”發展、可持續發展。而綠色農業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充分發揮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內的我國特色農業的理想發展模式應該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綠色生態型發展模式。
國內外和省內外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特色農業的發展,必須將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組織、企業等主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其組織化、產業化、規?;l展,才能實現這一產業的高效運轉。而通過發展“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可以促成農牧業在產業化發展中實施綠色發展的聯結機制,使特色農產品在生產層面上,由小型規模化農戶家庭生產經營為基礎,建立起標準化生產基地;在生產服務方面,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綠色技術和信息推廣為主導;在產業運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為系統,將產品開發、信息溝通等結為一體,設立產業聯盟或行業協會,組成高效運行的組織結構,形成互惠互利,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和良性循環發展機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綠色生態型發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發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資源優勢為依托,“種、養、加”平面結合和“產、供、銷”垂直結合的綠色生態經濟系統, 有利于形成“農、工、商”一體化的產業聯合, 充分發揮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動的作用,以達到資源有效與節約利用、生態環境得以保護與改善、農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農村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實施對策
1.系統化建設
以綠色農業為目標發展特色農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從標準化建設、組織化建設、產業化建設做起,把生態建設、農村小康建設納入這一系統建設工程中進行整體化運作,以農地制度改革和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范運行、健全產業化經營體系為途徑,全面實施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強化監督綠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系統開展以無公害農產品為基礎、綠色食品為中端、有機食品為高端的綠色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和銷售。
2.市場化運營
以綠色農業為目標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要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需求,適應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競爭的省際化、國際化。堅持企業自主創新與政府引導、支持相結合,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做大做強農業資源型企業,使資源優勢通過市場轉化成經濟優勢,造福農牧民,造福消費者。特別是在農產品的開發方向上,應以產品的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為手段,明確目標市場,培育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的認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設促市場效益,實現“產業品牌化、品牌產業化”發展格局,盡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農牧業產業群和產品品牌。
3.區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學布局,是特色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資源條件、生產基礎、市場環境以及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突出區域特色,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藥則藥,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較為完善的技術、信息、資本交流平臺,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及其農業生產結構,實現科學、合理的區域布局。
4.產業化經營
目前,農業經濟已進入后農業產業化時代,它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為主導,更注重產業鏈條的嚴謹性和價值的創造性。要運用先進的經營理念,培育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場連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格局。特別是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緊緊依托和圍繞優勢資源及其特色產業,突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龍頭企業、能人大戶、集體經濟組織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網絡化的農牧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允許行業協會、股份合作經濟組織和其他多種形式發展,鼓勵開展技術、勞動和資本的合作,以創辦服務實體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務能力,使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標準生產、商標注冊、品牌培育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形成產前、產中、產后有機結合的產業服務鏈條。
參考文獻:
[1]李曉俐. 德國農業農村發展模式及其啟示[J].北京:世界農業,2009(6):41-43
[2]金蓮,王永平,劉希磊.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0(11): 6070-6072
[3]鄒曉娟.“公司+農戶”經營模式探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8(12):34
[4]孫國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J].上海農村經濟,2008(12):22
[5]劉寧俠,張云玲.我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壯大[N].青海日報,2010-2-24(6)
[6]曹建勛,吳曉杰,張理廷.海東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路勁與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其次,綠色農業經濟生產過程是先按照農業生態規律,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然后在此基礎上達到的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活動過程。所以,綠色農業經濟生產與一般農業物質生產有著本質的區別,它通過采用具有節約、清潔、無污染等優點的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將經濟發展同農業生態環境附加值的增長聯系起來,實現了二者協調統一的發展。
最后,由于綠色農產品減少了生產、消費過程中及消費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因而降低了未來社會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資金、技術與人力的強度,也就是降低了未來清潔環境的成本,使得綠色農產品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二、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條件
1、地域環境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地域環境體系有助于我們掌握綠色農業生產區的區位特點,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能揚長避短,根據各種生物所適應的特定繁殖生態位來發展相應的種植與養殖業,以逐步達到綠色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目標;有助于我們看清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利環境條件與不利環境條件,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及時掌握區域環境容量,確定綠色農業生產區所必須遵循的環境約束條件的臨界點與閥值,進而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控制在可承載的環境容量之內。通過提高一個綠色農業生產發展的環境預警屏障,促使綠色農業生產者保持這個生態環境體系的良性循環,以使其足以支撐綠色農業經濟持續發展下去。所以,地域環境在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是最為基礎的支撐條件。
2、農業資源承載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支撐條件
農業資源承載力是指:一個地區范圍內,人均占有的農業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整個社會范圍內的當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與發展的支撐能力。從農業生存的角度來看,某一地區所擁有的農業自然資源數量越多、種類越豐富、質量越高,那么該地區的農業資源承載力就越強,其支撐作用也隨之增強,農業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綠色農業作為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模式,雖然依靠綠色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以滿足人們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沒有改變農業自然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載力,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了農業自然資源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的彈性。
三、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性建議
1、財政政策
國家結合現有的財政扶持政策,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的同時,出臺一系列支持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財政政策,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綠色農業領域的轉移。
國家在完善現有稅收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出相應的、專門針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制定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信貸扶持政策,對積極從事綠色農業生產,推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綠色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農業銀行和信合以低息貸款、無息貸款、延長信貸周期、優先貸款等方式予以資金上的支持,并拓寬他們的融資渠道,以逐步完善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融資模式。
通過探索綠色農產品的資源價格體系構造,理順不同地區的價格體系間的關系,出臺綠色農產品的價格調節政策,以確保綠色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效益。
2、技術研發
減量技術:大力普及高效噴灌設施,推廣高效栽培技術和集約化養殖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采用綠色農產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動農業資源高效產出技術和無害化生產。
利用技術:重點研究應用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在某些相對產出效率較低的農業生產部門,積極推廣投入產出轉化系統的優化技術,以促使綠色農業生產者更新現有生產設備、再造生產工藝流程、調整綠色農產品結構和提升生產管理水平。
替代技術:重點研發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技術,積極推進綠色農業能源的應用技術,大力鼓勵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轉化率的生物質能轉換技術。
綠色農業是指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工作裝備和管理經驗,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1],以促進農產品、生態安全以及提高農業綜合經濟的協調統一為目標,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全新的農業發展模式[2]。但是由于受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3]。筆者以濟南市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濟南市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其發展綠色農業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而找出加快綠色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以促進農業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1濟南市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濟南市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上,大力提倡綠色農業的發展。隨著政策扶持和技術推廣,濟南市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數量逐年增加,并結合現有資源發展特色濟南農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典型示范、政策傾斜等措施,從整體上提升濟南市現代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力。濟南市堅持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以減肥、控藥、潔田、修復、循環為技術路線,2015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8.7萬hm2,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完成農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900萬hm2、統防統治面積120萬hm2。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630”工程,著力推動多種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融合發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章丘市、歷城區分別晉升為國家和省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一區六園”和200個都市農業園區總面積近4萬hm2,農高區“四園一校區”重點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彰顯,逐步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產業綜合體。2016年濟南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36家,是2010年的1.5倍,實現銷售收入469億元。
2有利形勢及存在問題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持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三農”問題,并在制度和政策方面采取了相應措施,且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4]。政府部門的重視推動了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出臺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為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2.1.2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了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的教育水平有所提升,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喜愛,廣大群眾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5]。目前,綠色農產品市場總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形勢,從中可看出綠色農業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1.3生態農業及其可持續發展逐漸受到重視。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是促進現代農業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6]。當今社會,注重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已成為一種新的理念和趨勢,農業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但改善了濟南市環境情況,也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7]。2.1.4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成為必然趨勢。綠色農業經濟是農業發展的新的轉變方式,它有利于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以及實現農民增收[8]。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大戰略任務,這為濟南市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9]。
2.2存在問題
2.2.1耕地減少。近年來,濟南市耕地面積有所減少,2008年濟南市耕地面積為360664hm2,而到2014年耕地面積為359725hm2,6年時間濟南市的耕地面積減少了939hm2,再加上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污染、過度施肥等原因,耕地質量不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綠色農業的發展速度[10]。2.2.2環境污染影響綠色農業發展。工業中廢水、廢氣、廢渣成為發展綠色農業的障礙,造成水域、土壤、空氣的污染比較嚴重[11]。小清河是發源于濟南市的重要的農業灌溉河流,近年來由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大量排入小清河,遠遠超出其自凈能力,致使小清河嚴重污染,對濟南市農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農業方面,2005年化肥施用量(折純量)為197501t,2015年化肥施用量(折純量)增長到229933t,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農村生態環境受到影響,雖然近幾年濟南市加大了綜合治理工作力度,但是目前仍然阻礙濟南市綠色農業發展。2.2.3很難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濟南市作為發展綠色農業較早的城市,在綠色農業的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也帶動了其他縣市發展綠色農業的積極性。但濟南市綠色農業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企業與農戶的結合還相對松散,缺乏完善的市場共享、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12]。2.2.4專業人才相對缺少。農業人才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13]。近幾年來,濟南市通過與高校合作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員,但這與農村總人口相比,差距仍然偏大。專業人才的匱乏也成為阻礙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14]。
3加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3.1合理規劃綠色農業發展
我國是農業大國,土地遼闊,各地區環境條件存在差異,各地發展綠色農業的經濟資源和條件也有所不同[15]。濟南市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應依據當地自然和農業經濟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業基礎條件,確立合理的發展目標,做好綠色農業的規劃設計,因地制宜地發展優勢特色產品[16]。
3.2加快綠色農產品開發和體系建設
加快完善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市場體系,并且健全基地建設、環境監測、產品質檢和市場監督等管理體系??蒲胁块T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綠色農產品的研發,為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提供技術支撐[17]。
3.3建設并推廣綠色農業示范區和龍頭企業
建設推廣綠色農業示范區,并加大對農業方面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以打造一批具有濟南市特色的知名綠色農產品品牌,并利用綠色農產品博覽會、展銷會及各種媒體,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18]。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1-0002-2
1 農業生態保護簡述
1.1 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與保護
生態系統通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使自身具備了在一定范圍內的自主調節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結構與功能上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從而保持相對的穩定。然而,生產力的迅猛發展與對自然規律認知的嚴重不足,使人類長期處于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發展的模式,它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與影響已經超出了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范圍。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降低必然會導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難以維持,進而嚴重危及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這些發人深省的教訓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要以堅持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由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上,所以要求人類采取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維護和治理,生態保護的概念也由此產生。生態保護是人類以生態學為指導,遵循生態規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維護和治理的活動。通過針對人類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和開發活動進行約束和調整,將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限制在生態承載力限度范圍內,以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
1.2 針對農業的生態保護
農業生態環境是指農業生物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種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環境要素的總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氣、陽光、溫熱、微生物等農業生產的基本物質條件,這些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農業生態環境總和系統,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載體。
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離不開對農業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保護,這兩者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生態保護的重要對象。由此可見,農業生態保護的實質就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協調統一。
首先,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經濟發展的載體,為人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不僅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資源,獲得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更要從根本上解決如何通過保護農業生態安全來獲取充足、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的問題,從而達到產量與質量上的雙達標。
其次,人類作為農業生態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的主體,必須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原則。面對全球性的人口數量增加和消費質量要求的提高,必然會引起對于農產品消費總量和總體質量兩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雖然人類試圖通過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加強,但是,這一過程所產生的“三廢”等有毒、有害物質同樣會對農業生態環境產生危害,如果這種危害超出農業生態環境的自凈能力,就會危及到農業生產和人類安全。
2 生態保護與綠色農業發展的必然聯系
2.1 生態保護是綠色農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綠色農產品作為綠色農業的產出,與傳統農業相比,不僅對農產品的營養、衛生標準要求嚴格,同時對農產品產地的生態環境、原料作物的生產規程、包裝和儲運過程都有著更多的規范,但對于綠色農業及其綠色農產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態環境。
綠色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會對綠色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現實卻是:“三廢”排放無序、農化物質濫用等一系列造成環境污染、資源縮減和生態系統失衡的不合理問題在我國仍然十分嚴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學技術,著重發展農業生態建設,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綠色農業的立足點,才能使我國的綠色農業得以更好、更快的發展。
2.2 綠色農業的發展對生態保護起到促進作用
農業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通常是由于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農業發展以破壞生態、掠奪資源的方式進行,它所帶來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長久的。這種不合理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綠色農業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并已在我國農村逐步推廣。由于綠色農業在理念上強調對資源和環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并且把生態環境作為綠色農業生產的根本。所以,綠色農業生產會極大的提高農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綠色農業的生產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的過程,所以,它對保持生物多樣性、提高植被覆蓋率等方面都有長遠的重要意義,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 綠色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1 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發展作為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農業生態環境由廣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中的多數資源都具備可再生的特點,并且各因子的結構和功能都會根據農業生態系統在不同情況下的需要產生不同的變化以維持農業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性,這些時刻變化的因素都使得綠色農業生態的發展具有動態的特性。
其次,農業的發展既要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對生態環境產生過為嚴重的影響,所以,如何使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之間建立長期協調統一的關系是人類面臨的重要難題。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自身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的有機結合,其在生產、生活、生態三方面更是體現出極強的統一性。
最后,綠色農業生態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單純的經濟價值上,同時它還具備環境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備了一定的多樣性。綠色農業發展是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整體,這是它區別于傳統農業的重要特點。
3.2 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概述
3.2.1 可持續發展原則 綠色農業健康、穩定的發展與其持久發展的能力是分不開的,農業生態系統本身的調節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綠色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綠色農業系統的可持續性,還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這里的可持續性是指綠色農業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時仍能保持或恢復其生產率的能力。
為貫徹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要求:第一,根據可持續性的條件調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生態允許的范圍內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第二,有足夠的綠色農業設施系統保障能力,確保在季節與氣候不利的情況下仍可以確保農業生態的穩定性;第三,綠色農業生態環境的長期建設也決定了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2.2 有序發展原則 綠色農業生態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國可以通過吸取國外的成熟經驗來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錯誤,但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絕不可以忽視農業生態發展的客觀規律,盲目的。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業尚處在不發達的傳統農業階段,農業生態環境也在逐步惡化,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所以,這就要求我國的農業生產要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代農業科學分步驟制定與其相配套的農業生產管理辦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優化,為今后的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積累財富。
3.2.3 立足資源與環境原則 發展綠色農業,要立足節約優先、環境優先的原則,進行農業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在節約資源方面,要通過發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綠色農業循環經濟,盡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非可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在環境治理方面,要從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盡可能的減少其他生產活動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大面積污染,并對與綠色農業生產相關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資源進行有效地保護,為綠色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逐步實現綠色農業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立東,劉新勇,孟慧君,羅昆.綠色農業生態發展論,人民出版社,2008.
1.1 綠色農業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色經濟是以生態經濟為基礎的一種“可承受的經濟”。綠色農業經濟是綠色經濟的一種形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以知識經濟為導向,從社會生態條件出發,要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可以避免過分片面追逐產業經濟增長或單純附和生態農業,能夠使農業產業由經濟總量增長向社會收益增長轉型。
1.2 綠色農業經濟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
綠色農業經濟的生產過程是要遵循一定的農業生態規律,合理開發各種農業資源并使農業生態環境的維持良性發展,在此前提下達到的農業資源可長期循環利用的活動過程。因此,綠色農業生產不等同一般農業物質生產,兩者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它由于采用具有清潔、無污染、節約等優勢的綠色農業生產科技,將經濟發展同農業生態環境有機的協調在一起,實現了二者高度統一的發展。
1.3 發展綠色農業經濟
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綠色農產品在消費、生產過程及消費后對農業生態環境有較少的負面影響,因此,在社會治污中所需投入的資金、技術與人力的力度大大降低,也就是說改善環境的成本降低,從而將綠色農產品的價值提高了很多。因此,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激活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2 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
2.1 綠色農業生產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生產在人力、技術與資本的整體水平運動下,可轉化為綠色農產品的能力就是綠色農業生產力。不可否認的是綠色農業生產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綠色農業生產力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支撐作用的大小是其制約程度的表現,而其支撐能力的強弱又體現在人力、技術和資本3個方面:即綠色農業科技含量及技術普及狀況、綠色農業生產者的整體素質、資金投入多少及融資渠道的種類和數量。所以,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取決于綠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前景,它是推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除此以外,某單一要素生產能力的大小不能決定整體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同時要將不同要素有機組合、巧妙銜接,以達到效益最優的目標。所以,綠色農業生產力作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先決條件,應當重視其支撐能力的合理有效改善。
2.2 農業資源承載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支撐條件
農業資源承載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想要發展農業就必須強調農業資源的承載力。一定區域范圍內,人均擁有的農業自然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對全社會的當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與發展的支撐能力就是農業資源承載力。一個區域的農業自然資源能夠承載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滿足當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需求,那么該區域的農業經濟就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區域所擁有的農業自然資源數量、種類、質量的高低決定該區域的農業資源承載力的強弱,從而影響其支撐作用和農業的生命力。綠色農業雖然利用綠色科技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它卻只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了農業自然資源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的彈性,并沒有改變農業自然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載力。
2.3 地域環境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支撐條件
地域環境體系包含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生產區時空分布的特點,生產區的區位條件,生產區的區域差異規律,生產區的地域、地勢、地帶特點,生產區所在地的生態體系、人文環境現狀、生態環境狀況及地區環境容量。綠色農業地域環境體系有助于綠色農業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能揚長避短,掌握綠色農業生產區的區位特點,使根據各種生物所適應的特定環境來發展相應的種植業與養殖業,由此達到綠色農業的高產、高效、優質目標;可以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環境的優劣條件,使綠色農業生產者能夠及時掌控區域環境容量,發現并利用綠色農業生產區所必須遵循的環境臨界點,進而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容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為了使綠色農業經濟持續發展下去,我們要提高一個綠色農業生產發展的環境預警屏障,促使綠色農業生產者保持這個生態環境體系的良性循環。所以,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是最為基礎的支撐條件是地域環境。
當前,我國逐步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政府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要求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切實向三農傾斜,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逐步形成。湖南省政府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生態農業,重點扶持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注重農產品生產源頭治理和產銷全程監管,培育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品牌”。在此背景下,綠色農業,尤其是作為龍頭企業佼佼者的綠色食品企業,將在基地建設、資金融通、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1.2城鎮化建設將進一步擴大綠色農業的市場空間
城鄉一體化的基本策略是城鎮化建設,其理想目標是將工商企業集中在城鎮和園區發展,把農民集中到城鎮生活,從而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使基本農田得到高水平保護,建設用地獲得高效益產出,為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2012年湖南省城鎮化率已達到46.7%,長沙的城鎮化率已超過70%,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新型城鎮化來推進城鄉一體化,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城鎮化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通過支持綠色產品龍頭企業,構建綠色農業生產基地,不僅解決農民進入城鎮后的就業問題,使農民在城市有長期穩定的生存手段,為農民進得來、留得住創造條件,而且統一有效的生產基地將代替一家一戶的生產,綠色標準化生產將可得到進一步推廣。這給湖南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1.3城鄉一體化將提升居民收入并擴大綠色農業產品需求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進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湖南省的恩格爾系數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幅度下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1980年到2012年,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57.4%下降到37.3%,下降了20.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66.3%下降到43.9%,下降了22.4個百分點。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隨著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轉型和居民收入的增長,恩格爾系數會進一步降低,人們對于食品的要求將由吃飽向吃好轉化,綠色食品的需求會日益增加,從而給綠色農業產品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
2湖南綠色農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2.1湖南綠色農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
在綠色浪潮的推動下,湖南省的綠色農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作為綠色農業發展最直接體現的綠色食品產業也有了一定數量和規模:2003年綠色食品生產企業45家,綠色食品產品數量109個,均居全國第17位,而到2012年湖南綠色食品企業有253家,居全國第11位,綠色食品產品787個,居全國第9位。各地區綠色食品企業數和綠色食品認證數對比見圖1。總體而言,在湖南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綠色農業發展較好:長沙無論企業數還是產品數都位居全省第一;株洲在2006年時綠色農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經過幾年的重視和發展,其綠色企業數和綠色認證食品數都位列全省前列。而在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綠色農業發展不太樂觀:湘西和張家界雖然有大片的綠色區域可進行綠色農業生產,但因為龍頭企業實力較弱,難以進行綠色食品生產銷售的一條龍規范經營,再加上綠色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又集中在大中城市,運輸困難,所以發展緩慢。
2.2政府對綠色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不夠
就全國而言,不僅先天條件優越的東北三省和經濟發達的沿海省市在大力扶持本地區綠色農業的發展和綠色食品的生產,而且一些生態優勢不明顯、經濟發展不靠前的地區也在想方設法推動其綠色食品的生產。黑龍江省早在上個世紀就制定了《黑龍江省2000年~2010年綠色食品發展規劃》,2014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市場推廣工作方案》正式出臺,決定要在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綠色食品的發展,并且每年拿出8到10個億的資金專門支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江蘇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綠色食品認證認定步伐,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廣東省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綠色食品產業一體化發展戰略。湖北省實施了九大政策扶持綠色產品的生產,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開發綠色產品,并且給予綠色食品企業高科技產業優惠政策的待遇。所以盡管湖北省與湖南省農業資源相近,其綠色食品企業數量卻比湖南省多100多家。江西省確立“綠色江西,綠色食品”的發展戰略,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成為該省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之下湖南的發展力度是不夠的,湖南省雖然提出了發展綠色農業的目標任務,但尚未制訂綠色食品發展的總體規劃,政府對綠色食品的申報、生產和發展也缺少引導,缺乏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2.3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接受程度不高
綠色農業的直接產品綠色食品并沒有真正深入人心。首先,不少消費者不了解綠色食品,不認識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其次,在市場調研中,雖然對于綠色產品許多消費者表現出了較大的偏好和購買意愿,但往往很少采取實際的購買行為,也就是產生了所謂的“綠色消費態度行為缺口”。再次,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造假事件降低了消費者對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認同率。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人們對綠色食品標志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而有機食品標志可以通過買賣獲取的報道見諸報端后也使一部分消費者對有機食品認證持懷疑態度。最后,價格因素仍是最大障礙。從中國目前的收入狀況來看,綠色食品的價格偏高,且高于消費者的心理接受范圍。商務部2008年的《綠色市場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分別約為普通農產品價格的4倍、2.4倍和1.6倍,昂貴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2.4綠色農業產品生產上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科技投入不夠,加工水平不高,利潤率低。從世界平均水平而言,農業科研投資約為農業總產值的1%,一些發達國家已超過5%,而我國只占0.2%左右。發達國家的綠色食品工業加工程度也較高,其產值已經相當于其種植業產值的3至5倍,利潤率可以達到30%至50%,甚至更高。而湖南省目前綠色食品生產的利潤率僅維持在10%至20%之間,不少企業在綠色食品生產上還處于虧損狀態。二是龍頭企業勢力較弱,產業鏈不完善。湖南綠色農業的發展相對湖南農業大省的地位而言仍較為落后。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湖南253家綠色食品企業中僅有7家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居全國第13位,42家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居全國第11位。大多數綠色食品企業規模小,產地分布廣,生產經營者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政的分散組織,產供銷呈分割狀態,外延的產業鏈還沒形成,談不上規模效益。綠色食品的物流渠道急需改進:綠色食品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產地和消費地的距離相隔較遠,對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的要求較高,但目前物流業尤其是冷鏈物流的發展還遠遠跟不上綠色食品的運輸要求。三是農民素質需要提升。發展綠色農業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育具備優勢的支柱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產品流通速度與質量,可以幫助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農民從綠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但目前湖南的農民很多對綠色農業還不了解,與龍頭企業合作的形式大多還處在一家一戶簽訂合同階段。不少農民沒有意識到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聯合起來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性,農業合作社等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的產業化組織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農民的學習能力、合作意識等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湖南綠色農業發展的思路
3.1提振消費者信心
綠色食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品,就國際市場而言,到本世紀30年代,綠色食品的銷售額將占食品銷售總額的80%。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和選擇是一個曲折的過程,為使消費者放心購買綠色食品,應當加強宣傳,政府應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同。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提升綠色食品的認知度和公信度。首先就要消除消費者的購買顧慮。要消除購買顧慮,就應當加強認證,尤其要加強監管,嚴格保證綠色食品的真正“綠色”。其次,要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從這方面來說就是要幫助企業提高綠色食品的生產效益、適當降低綠色食品的價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綠色食品的消費信心將得到提振。也就是說A級的綠色食品應當批量化生產,提高技術,降低成本,讓中高收入甚至更多的人可以消費。而AA級的有機食品可考慮走高端路線,滿足高收入群體:目前,長沙的博野有機食品企業已在長沙開店5家,還有瀏陽浩博有機公司也已在麥德龍超市,瀏陽天野有機食品企業在大潤發超市銷售,這些有機食品的價格普遍比普通食品的價格高幾倍,但市場前景看好。
3.2做好綠色農業發展整體規劃
目前,湖南省對綠色食品的申報、生產和發展還缺少引導,應在湖南省兩型社會建設、新型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制訂湖南省的綠色農業總體規劃??煽紤]根據區域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綠色農業產業帶。湖南省可根據現實條件和現有的綠色食品企業情況,分片區進行布局和管理,充分發揮不同片區的特有優勢。比如長株潭地區因經濟較為發達,消費綠色食品的人較多,可考慮以生產綠色蔬菜為主,環洞庭湖地區可考慮多發展水產品。綠色農業的基礎是農產品生產基地。所以要集中抓好綠色稻米、綠色水果、綠色蔬菜、綠色油茶、綠色水產和畜牧養殖等優勢產業基地的建設;進一步提高綠色生產基地標準化水平;抓好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認證等質量管理。實施品牌名牌戰略,引導湖南綠色農業向一個行業一個龍頭,一類產品一個品牌的方向發展,即學習黑龍江整合五常大米、北大荒綠色食品一樣整合品牌。
3.3加大投入
自第一家生態銀行于1988年在德國成立后,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不斷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入,美國環保投資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德國、日本等為了推動綠色產業的發展,對綠色產業的投融資實施優惠信貸政策。云南、江蘇等省對獲得綠色證書的產品獎勵5到10萬元;黑龍江、山東等省每年投入上億元的資金用于發展綠色食品。2005年,湖南省僅投入100多萬元扶持基金到綠色食品產業,而相鄰的江西省投入了500萬元,云南省投入了1500萬元,江蘇省的投入則高達5000萬元。綠色農產品檢測體系、服務體系、營銷體系的建立與健全都需要資金的投入,資金投入不足,綠色農業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湖南省應該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升綠色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研究開發出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種或引進特優品種,創出一批具有湖南特色、能夠占領市場的名牌綠色農產品,增強綠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4扶持龍頭企業
綠色農產品龍頭企業的興衰不僅會影響其自身的發展,而且還關系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扶持政策應傾向于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綠色食品企業,根據國際上發展綠色食品的經驗,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從市場準入、財稅、融資、檢驗等各個方面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創造好的外部條件。根據市場需求,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建立自身的專業化生產基地,并全程提供配套服務;農戶應按照合同的要求進行生產、銷售,企業則按合同進行采購、加工,然后將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利潤應在各個環節合理分配,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在良性循環的基礎上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經濟共同體。帶動綠色農業走好貿工農、產供銷一條龍發展的道路。另外,應積極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設備,建設綠色農產品的“三資企業”,實現龍頭企業與國際市場對接,進入蓬勃發展的發達國家綠色農產品市場。
3.5完善綠色食品產業鏈
在合理規劃綠色食品產業帶的同時,政府還需要根據產業帶分布情況建設一批綠色食品加工區,引導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創業,引進相關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以促進綠色食品加工的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拉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韓國的農村工業園計劃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農村工業的適當集聚,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及共享問題,并且發展中所需要的技術、信息服務和分工協作問題也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提高了企業的規模效益。長沙的望城高科技食品工業園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集約和帶動效應。建議湖南省因地制宜在不同區域建設15個左右的綠色食品加工區。加快發展綠色農產品的儲藏、保鮮及運銷業,把湖南省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也就是說通過物流業的發展,真正建立起市場牽龍頭,龍頭連基地的產業群。
1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有效確保食品的安全
農業是為民眾提供食品的重要產業,農作物的生產質量直接影響食品的安全[1]。隨著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逐漸提升,傳統農業種植技術生產的農作物原料已然無法滿足食品生產行業的實際要求,這就意味著農業的發展迫切需求新型農業種植技術的支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大面積推廣使用,要求農民群體盡量減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化學肥料加快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從而降低化學肥料中有毒物質對農作物質量的負面影響,為食品生產行業提供更高質量的農作物原料的支持,進而實現對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由此可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對確保民眾的食品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1.2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
在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工業行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同時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農村地區各項資源的利用率呈現逐步下滑的發展趨勢。為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是及其必要的。首先,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問題對農作物質量的侵害,全面提高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保證農作物擁有較好的生長環境,不僅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且可以確保農作物的質量;其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的支持,這就意味著農村地區的人力資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優化配置,從而全面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利用率。
1.3有效縮短貧富間差距
現階段,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2]。受農村傳統農業種植技術影響,農產品的質量較低導致農產品的價格較低,極大地限制了農民群體經濟收入的增長。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從而保證農產品價格的穩步提升,進而實現對農民群體經濟收入的增長。首先,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順應民眾對食品質量的需求,為民眾提供高質量的食品供給,增加民眾對農產品的消費欲望,擴大農民群體的經濟效益范圍;其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維護農村的生態環境,為農村旅游行業提供更為優質的發展環境,實現對農民群體經濟收入渠道的拓展,進而實現對貧富差距的縮短。
2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發展建議
2.1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
為保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高效開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人員應明確認識到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深化農民群體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認可。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制定相應的幫扶對策,從而利用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引導民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學習中去;其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人員應向農民群體展示綠色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別,引導民眾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對自身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農民群體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信心;最后,政府相關部門應收集部分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農民群體生活狀態的轉變,從而為其他農民群體樹立榜樣的力量,鼓勵這部分農民群體自主參與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工作中去[3]。
2.2加大對推廣工作的資源投入力度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相應資源的支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亦是如此,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資源投入力度。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人員的溝通交流,從而明確認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實際資源需求,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資源供給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支持;其次,各地區政府相關部門應對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農民群體提供物資獎勵,從而調動其他農民群體學習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興趣,保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可以得到更多農民群體的支持;最后,各地區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構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實驗基地,從而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資源支持。
2.3提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人員素質
隨著世界范圍內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低碳經濟”的經濟增長方式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農業作為國家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門,更需要實現“低碳”、“無污染”。綠色農業經濟是指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理念,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
1 我國當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1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從整體上開,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由于使用周期長、年久失修等原因,導致一些地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服務能力在逐年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過分強調掠奪式的發展和粗放式的發展,農民收入非常低,因此不愿意出資修建或維護水利設施,而政府的財政投入又相對有限,投資渠道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投入。
1.2 規模較小,品牌建設相對滯后 目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經濟相低碳經濟發展的轉型時期,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雖然比較迅速,但基本還處于起步階段,全社會農民群眾的綠色化農業意識還不是很強,農業企業的品牌建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目前我國綠色化農業的發展規模和品牌建設都相對滯后,綠色農業經濟的整體效益還未完全顯現。
1.3 社會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首先,我國綠色農業的引導體系還不夠健全,尤其是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政府對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對農民群眾和農業企業積極有效的引導;其次,綠色農業經濟生產的標準化體系還不夠完善,導致我國的綠色產品在市場上的混亂局面,出現了一系列“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問題,更不利于與國際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接軌,在出口貿易環節遇到了很多障礙和壁壘;再次,缺乏完善的市場服務體系,例如對市場需求和農產品價格的分析,農產品對接交易展覽會的組織等方面的缺失,導致綠色農業產品的生產未能實現與低碳經濟時期市場需求的充分適應。
二、走出綠色農業經濟困境的創新發展策略
2.1 加大經濟和科技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要想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逐步走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國家首先要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支持力度,拓寬農業基礎設備建設的投資渠道,加強對存在問題水利設施的維修與更換速度,提高農田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范圍。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快綠色農業的信息產業配套建設,為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2 走集約化的發展道路,構建區位優勢和集群優勢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農業生產的區域性比較強,而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政府的引導或個別農民、企業的參與是遠遠不夠的,也很難抵御市場風險帶來的沖擊。對此,每個地區可以結合自身農業生產的傳統優勢,走集約化的發展道路,想方設法構建自身的區位優勢和集群優勢。例如,綠色農業發展產業園區和試驗園區的建設可以互相彌補企業、農民、合作社組織之間的不足與缺陷,實現資源的互補和高效利用,提升綠色農業產品的競爭力。
2.3 建立健全綠色農業經濟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綠色農業經濟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一方面,要大力推動社會化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與組織的建設,該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對農民群眾、農業企業以及農業合作社等組織進行充分引導,提高他們的綠色農業藝術和產業化發展意識,掌握更多的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多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進而實現共同發展和抵御市場風險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加快綠色農業市場服務機構與組織的建設,大力建設綠色農業標準體系的建設,引導建立更多示范基地,用真實案例和樣本產品引導農民生產市場所需要的綠色農業產品,從而打開市場,提高農民在經濟作物、畜牧養殖、水產漁業、林業中的收入比例,增強綠色農業生產的針對性,確保綠色農業產品供應與市場需求的充分適應。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農業經濟是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農業生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值得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優勢,加大綠色農業經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制定更加完善的綠色農業發展服務體系,促進綠色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低碳 循環農業 經濟發展 措施研究
一、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基本還停留在小農經濟的個體單戶動作狀態中,特別是北方的內蒙古,土地貧瘠,水源缺泛,新世紀更具發展優勢的創新技術運用極少,不能為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優質的條件,農業經濟發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長方式。
1、農業生產經營相對分散經濟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農村實行聯產承包以來,內蒙古地區直到現在還處于分散的個體生產狀態,盡管在土地流轉以來,農戶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農業經濟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約式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農業產業化發展還是沒有多大起色。農業生產基本處在粗放型階段,抗風險能力差,農產品附加值不高,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
2、村鎮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業科技應用不廣泛。
改革三十多年來,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難彌補土地承包時對水利設施的嚴重破壞,因而很多地方農作物的收成還決定于天氣的好壞,倘若遇到旱災或洪災,則農作物的收成會損失很大,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相當脆弱。再加農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學知識短缺、用科學種田的意識淡薄,因而在病蟲害防治、新作物的引進、化肥的選擇、農藥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從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著農業生產的收成,并在飲食的安全上會出現諸多問題。
3、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近些年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鹽堿化、沙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加之大水滿灌式灌溉方式,不僅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嚴重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穩步向前發展。加之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工業生產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日益嚴重,大量的固體廢棄堆積占用了大面積的農田,使地下水資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極大地影響了內蒙古地區農業的發展。
二、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方向及特點
1、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推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
內蒙古地區的縣域農業經濟應該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加快經濟轉變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農業經濟之路。因為,綠色農業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和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為原則的,是傳統農業經濟走上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最好方式,是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最佳方式。這種發展方式是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深入認識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價值。
我們知道,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是我國農業經濟增長主要方式,同樣,也是內蒙古地區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最佳方式。內蒙古縣域雖然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土地貧瘠,可用于農業開發的土地卻有限,已經開發的土地又面臨著高消耗、高污染的問題,這種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因此,縣域農業經濟必須采取低碳農業發展模式,才能提高經濟效益。內蒙古縣域農業的發展還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氣污染的問題。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工業用水的亂排亂放,水土污染日益嚴重,而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環境,更有利于提升農業產品的質量,切實解決好糧食安全問題,因而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
三、縣域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措施
1、加大低碳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
近年來,我國一些農業發達地區的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發展縣域農業低碳經濟就應該大力推廣現有的好經驗、好技術。首先政府要通過財政政策進行支持和引導,引導社會資金的不斷投入低碳農業生產中來,為發展低碳農業提高充足的資金。其次要積極構建引進低碳技術推廣的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民學會運用先進農業技術,使技術真正運用到低碳農業生產中。第三要加強農村地區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農民學習新技術,開展免費農業教育課堂培訓業務,宣傳新型低碳農機的作用,使低碳農機在農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農業經濟從業人員的發展理念。
首先,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理念的,加強從業人員樹立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我們提出了從業人員的概念,就是針對當前的農業從業者的現狀。自土地流轉以來,有的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出去,城市一些人員獲得了這些流轉的土地,他們也就成了“二手農民”,他們往往是“短視”的,往往以掠奪式經營方式獲取短期利益,因而要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觀,堅持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理念,走科學的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現代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道路。同時要對他們加強低碳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法》《資源保護法》等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還要適當利用優惠的經濟政策引導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低碳農業生產。
3、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內蒙古地區縣域正處在工業化發展時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給本地區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以促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縣域農業的產量和質量,進而提升當地糧食安全水平,為當地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綠色農業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數量,加強農業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綠色農業并不是否定自然農業、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也并非回歸傳統的農業模式,而是在現代農業模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種優勢,是一種新型的農業模式,是思想觀念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1 綠色農業的內涵與特征
綠色農業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綠色食品生產模式和綠色技術在現代農業重點示范發展和全面推廣的重要標志?,F代化、技術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而綠色農業技術的應用,則加速了這一進程,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糧食的供應,保持社會經濟的平穩增長。標準規范性、全面高效性、持續安全性以及開放兼容性是綠色農業的主要特征,綠色農業是促進綠色食品產業化的標志。
綠色農業實現了標準化管理,并通過第三方認證,這就是綠色農業所具有的標準規范性特征,綠色農業進行組織和管理的重要環節就是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促進并實現從農產品生產到消費者食用的質量控制。
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在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下得以實現,這也是綠色農業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即全面高效性。綠色產品的質量和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是發展綠色農業的重要內容,對于食品衛生現狀的改善,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促進現代農業的合理發展,保護自然環境,必須減少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合理應用工業投入品,減少化學產品的使用量,這同樣是綠色農業的重要特征,動物技術和現代生態技術獲得了很好的應用。
綠色農業滿足了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將衛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作為工作的重心,注重綜合生產力的提升,具有開放兼容性的特征。充分利用現代資金和技術投入的方式,以及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
2 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
2.1 生態安全問題
在農業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除草劑、農藥和化肥等化學產品,農業是一個污染較大的產業。這些化學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將其含有的農業廢棄物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質,通過雨水進入地下水、大氣和土壤中,因此對于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當地的居民飲用被污染的水、呼吸被污染的空氣,就很有可能出現各種疾病,不利于當地居民的健康。同時金屬含量超標、水體富營養化等由于農藥和化肥使用過量而導致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生態問題。
2.2 食品安全問題
上個世紀末,我國農產品的產品結構存在剩余或短缺的問題,但是在農產品供給以及食品數量安全方面,還是取得一定成果的。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農產品市場的供應種類日益豐富,有效緩解了食品數量安全問題,然而卻忽視了食品衛生安全。市場競爭日趨積累,食品行業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商家將添加劑和化學色素等有害物質應用到食品生產的過程中,進而導致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2.3 貿易壁壘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貿易出口,受到了綠色貿易壁壘的嚴重影響。據統計,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農產品無法出口,而其原因就是受到了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之所以出現綠色貿易壁壘,就是因為我國的農產品質量無法達到國際的標準,生產標準體系建設緩慢,進而影響到了農產品的質量。
3 綠色農業的發展目標
3.1 保障農產品安全
質量安全和數量安全是綠色農業農產品安全的兩個主要方面。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中,綠色農業的應用對于減少資源短缺現象,緩解人口增長問題給糧食資源帶來的壓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發展綠色農業,必須基于現代綠色技術,這也對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充分利用農業資源,滿足現代人對于食品質量和數量的需求。
3.2 保障生態安全
種群規模和物種數量在生態環境中處于穩定的狀態,這是生態平衡的主要表現。而生態環境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的維護下,得以保持平衡的狀態。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生態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生態結構被破壞。
3.3 保障資源安全
滿足人們對于糧食的需求,這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因此農業生產應能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的農產品,具體體現在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上。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為推動綠色農業的發展,必須確保農業生產的資源安全。
3.4 保障農業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低,但是由于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并且農業是社會發展及人類生存重要物質基礎的來源,因此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也是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并且,綠色農業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促進農產品的出口,農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
4 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措施
4.1 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
減少化肥使用率,需要創新施肥技術,提高農作物養分供應管理;合理利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利用生態技術進行施肥;合理使用農家肥與有機肥,提高綠色農業的生產效益。減少農藥的使用,需要綜合應用病蟲害的生態防治、生物調控及非化學藥劑的驅蟲藥等措施,以利于促進生態平衡,保障農產品質量。
4.2 提高農產品產量與效益
提高農產品產量就必須應用現代新型技術,保障食品安全,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與質量,滿足現代人們對食品的需求。綠色農業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合理開發,重視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保護,并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重視農業發展及農村經濟的提高,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3 降低農業生產的能源消耗及排放
降低農業生產所需能源的消耗與排放,首先需要重視清潔能源、新型能源的創新與推廣,并推動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農業,實現低碳農業的發展。綠色農業的發展,有助于保障我國食品安全,推動生態資源及環境的合理利用,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參考文獻
[1]翁伯琦,徐曉俞,羅旭輝,等.福建省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對綠色農業發展的啟示[J].山地學報,2014,32(2):141-149.
[2]胡雪萍,董紅濤.構建綠色農業投融資機制須破解的難題及路徑選擇[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6):152-158.
[3]鐘天娥.河北省環首都地區綠色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張家口市懷來縣為例[J].經濟論壇,2013,16(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