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的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11 16:48: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環境的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環境的特點

篇(1)

中圖分類號: {P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濟有了大幅的增長,社會文明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正是由于人類活動的空間范圍和規模日漸擴大,對巖石圈表層的影響與日俱增,對它的改造強度也日益增大,這使得地球生態系統總體失衡,后果便是地質災害的不斷發生,人類的財富也會遭受巨大損失。

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質生態環境,兩者相互影響和制約,研究和分析生態環境地質的基本特點,以及探討相關的技術,會具有多層意義。比如,可以提出對應的方法和途徑,以對已經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預測和控制,來規范和引導人類的行為,最終提高生態—地質環境質量,減輕地質災害對人類的威脅。

一、生態環境地質的基本特點分析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體系,它由地環巖石圈表層地質環境、人類圈環境、大氣圈環境、水圈—生物圈共同構成。這些圈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發展,它們彼此相互滲透與交織,共同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總體環境。其中任意圈層的異常都會導致總體環境的失衡,從而會導致環境的變化,甚至惡化,進而會不同程度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以上便是如今被普遍接受的環境觀,在這種環境觀的基礎之上,了解其中生態環境地質的特點和技術支撐就尤為必要。

所謂生態地質系統,即是由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構成的一個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又相對統一的整體,兩者有著最為直接和密切可分的關系,并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相對于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而言,這個相對完整的系統,就構成了“生態地質環境”。

生態地質環境系統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生態環境是地質環境的“屏障”,即生態環境對地質環境有著巨大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森林生態環境。其次,地質環境是生態環境的載體。相對于地球環境系統的其他組成部分,地質環境是最為基礎的,水圈環境、人類圈環境以及生態環境等都是以地質環境作為承載體的。地質環境因其不穩定性必然會給其他環境條件帶來改變,受直接影響且表現最突出的便屬生態環境了。生態環境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質環境的基本條件及其優劣。第三,相對于生態環境,地質環境具有不可恢復性。

通過以上生態環境地質的幾個特點可以看出,“生態環境”與“地質環境”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人類需要做的,一方面要使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其次,在合理把握二者關系上,要始終把生態環境放在相對主動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態環境相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更密切。

二、生態環境地質的技術探討

對生態地質環境的評價是一個對信息和技術信賴程度很高的領域,原因很復雜,首先是生態環境地質自身的復雜性,其次是人類活動的豐富多樣性,以及自然災害發生的隨機性和產生后果的難以確定性,等等,這些因素導致對生態環境地質的評價需要高度的信息集中。而且當今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生態環境地質的改善和保護更信賴于技術的支撐。

根據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以及相關領域的發展情況和中國目前的實際發展水平,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需要的技術系統,大致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

1.現場數據及信息的獲取技術系統

該系統涵蓋兩部分信息:生態環境地質條件信息和隨時間而變化的動態信息。前者通過地質調查或測繪獲得,包括所測地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降雨強度空間分布、土地類型、氣象、植被發育及人類活動狀況等。后者的獲得則需要實時監測,如氣候的變化、植被的變化、人類活動的變化等。

2.數據與信息的管理和集成系統

長期實踐證明,將GIS技術應用在環境信息的管理當中是一個正確而有效的選擇。在GIS平臺上,可將多源信息進行有效融合集成,這樣構建的信息系統具有非常強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并能高效地進行數據的開發工作。

3.模型的構建與分析評價系統

該系統主要是按照一定規則對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處理,以實現不同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充分利用GIS本身具有的簡單空間分析功能,綜合分析各種因素。當然,GIS本身的這類功能十分有限,尤其在生態、地學信息的處理上面,更是有多處缺憾。因此,這也提出了該領域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即在建立適宜的生態環境地質評價模型的基礎上,開發出基于GIS的綜合分析評價系統。這項工作很緊迫,也具有相當大的技術難度。

此外,與分析評價相關的另外一項重要技術是“三維可視化建模”,尤其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開發。將虛擬現實技術與環境調查信息結合在一起,可以再現環境形成,效果很逼真,并且可以預演它未來的發展過程。

4.風險的評價與管理決策系統

消除或降低生態地質災害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是生態環境地質評價的終極目標。這里所說的“威脅”也包含“風險”之意,“威脅”程度的大小是相對的,影響因素包括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比如,如果環境災害發生在人口密集區或重要的經濟帶,即使一場災害的規模并不大,但其威脅是很大的,災害的風險水平就較高。在提出災害的預防策略前,要對環境災害可能的風險水平作合理評估,即風險評估。只有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才可進行災害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即“費/效”比分析,這樣才可提出科學的決策依據。

三、結語

生態環境地質的調查、風險評估等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單就技術支撐而言,除了上述之外,還包括網絡通訊與成果的系統。生態環境地質情況關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就研究者而言,要不懈鉆研相關技術為人類服務。

參考文獻

[1]何政偉,劉峻杉,趙銀兵,于歡,薛東劍.西部礦產資源開發的地質生態環境承載力理論與方法探討[J].地球與環境,2011,(2).

篇(2)

【摘要】通過對全校公選課《環境生態學》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旨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提高公選課《環境生態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環境生態學;特點;實踐能力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practical on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

LI Qiuhua(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are analyzed.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are explored according to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i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stimulate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54-02

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諸如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藍藻水華與赤潮、重金屬污染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相繼出現,并呈惡化趨勢,全球環境生態問題倍受關注,加強環境生態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重視。為強化環境教育,很多高校開設了環境生態保護類全校公選課程,《環境生態學》為其中課程之一。《環境生態學》是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生態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伴隨著環境生態問題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的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運用生態學理論,研究人為干擾下,生態系統內在變化機制、規律和對人類的反效應,尋求受損生態系統恢復、重建和保護對策的科學。在選修課《環境生態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研究、探討與總結。本文結合個人多年的全校公選課《環境生態學》教學中課程特點與學生學習特點進行分析,對近年來取得較好地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實踐的探索的總結。

1 選修課《環境生態學》的特點

目前,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專業和生態學專業中的《環境生態學》的教材相對較少,主要有金巒主編的《環境生態學》和盛連喜主編的《環境生態學》等教材,但是在高等學校全校的公選課中,基本上沒有教材,主要靠任課教師自己組織和收集資料改編的教材,教師的自主性較大,因此選修課《環境生態學》具有《環境生態學》學科具有地綜合性強、知識面廣、實踐性強等特點之外,還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作為公選課《環境生態學》的課時比較少,僅36課時,該課程不可能向環境類專業學生一樣,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知識點都詳細的講解。因此需要對主要內容和重點知識點重點突破。

第二,作為公選課《環境生態學》的內容相對自由,可以根據專業課中的《環境生態學》內容選擇性的講解,同時涉及到環境生態方面的知識都可以作為講授的內容,但是作為一門學科,還需要有一定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講解內容,而且《環境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涉及面較廣,強調的是一種宏觀的思想和整體性、統一性的思維,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性,這些都給授課老師更大的挑戰。

第三,作為公選課《環境生態學》更應該注重該學科的應用性,但是應用是建立在基礎理論之上,因此需要權衡基礎理論部分和應用部分的比例,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2選修課《環境生態學》學生特點

第一,《環境生態學》作為選修課,學生主要面向全校的學生,而且大部分是文科學生選擇的較多,因為學校規定文科學生修一部分理工類的課程。從近幾年的選修課的學生來看,專業涉及較廣,幾乎涵蓋了全校的所有專業的學生,而以非理工類專業的學生占多數。在每個80人或100人的專業班中,中文類、法律類、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經濟學院的學生偏多。多專業的背景,缺乏環境類專業課系統知識,這成為該門選修課最大的特點,也給這門課程增加了難度。

第二,《環境生態學》作為選修課,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根據興趣選擇,所以選擇該門課程的學生大多數是對該門課程有比較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希望從該門課程了解到一些環境生態學方面的知識,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學生是完成規定的學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給這門課程老師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

3 教學實踐的探索

只有充分掌握《環境生態學》課程的特點,同時了解學生學習《環境生態學》的心態,才能夠真正的提高《環境生態學》教學質量,取得較好地教學效果。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從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手段上對《環境生態學》進行了創新和探索。

3.1 教學內容上探索

3.1.1 結合實際,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篇(3)

1.1.1宏觀生態監測

宏觀的生態監測,是指監測范圍較大的生態監測類型,一般以一個區域作為監測的整體,如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生態系統等。宏觀的生態監測主要以區域內的生態系統的分布、面積和具有特殊意義的生態功能的變化為監測的對象,利用技術主要包括喲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和生態制圖技術等,還包含生態統計和生態調查等手段。宏觀生態監測的結構大多以圖件的方式進行顯示,通過與自然底圖和專業圖件之間的對比和分析,對宏觀區域內的生態系統變化進行監測和評價。

1.1.2微觀生態監測

微觀生態監測是指監測范圍較窄,其主要內容為監測生態因子在人類活動下的影響變化情況。微觀的生態監測按照具體監測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污染性生態監測,主要以農藥和工業污水、重金屬等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進行監測,重點監測其在食物鏈循環中的傳遞;二是干擾性監測,以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干擾情況作為監測對象,如草場的過度放牧與草原沙漠化,生產能力下降之間的關系,樹木砍伐對森林生態系統內部動植物生態結構的影響,工業污染物的排放對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影響,濕地過度開發對濕地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等;三是治理性生態監測,主要是以人類對以遭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恢復治理的過程為監測對象,如退耕還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態環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態環境監測的特點

生態環境監測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是因為生態監測工作涉及到很多學科,監測的對象包含有農林牧副漁等;生態環境監測具有長期性的特點,自然環境中的生態變化過程是十分緩慢的,生態環境自身的平衡調節也是潛移默化進行的,因此,生態環境的監測工作也需要長期性,需要在長期的監測結果基礎上對生態環境的現狀和變化進行分析和總結,較為典型的例子為北美酸雨的發現;復雜性,生態系統本身就十分復雜,生態環境監測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大方面,因此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分散性,生態環境監測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較大,導致其監測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現在監測站點分布廣泛,間隔較大和生態監測的時間跨度大,有時需要周期性的監測。

二、生態監測的指標和技術方法

2.1生態環境監測的指標體系

生態監測指標體系的建立,首先要確定指標確定的原則,主要的原則包括有:代表性原則,可以反映生態系統的主要問題;敏感性,選擇在生態環境內部和對外界環境變化較為敏感的因素作為監測指標;可操作性,選擇具有可操作性和監測簡單的因素作為監測指標;選擇性原則,根據每一個生態系統的特點選擇具有自身特點的選擇性指標進行監測。生態監測的指標體系設置,首先要考慮不同生態系統的類型,選取能夠代表生態系統基本現狀和變化特征的因素作為生態系統監測的指標。一般情況下,對于陸地生態系統,選擇氣象、土壤、水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作為監測要素;對于水文生態系統,選擇水文、水質、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質、游泳動物、底棲動物和微生物作為監測的因素。不同的生態系統需要根據特點進行監測指標的選擇。

2.2生態監測的技術方法

生態監測的技術方法既是指通過現代儀器等對生態系統中的檢測指標進行測量和判斷,從而對生態系統監測指標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對生態系統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判斷。生態監測技術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幾點:生態問題的提出,監測站的選址,監測方法和監測內容的確定,生態監測指標體系的確定,監測范圍和監測周期的確定,數據的整理等。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觀測數據、統計數據、文字數據、實驗分析數據、圖形及圖像數據,建立數據庫對監測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進行數據輸出。

三、生態環境監測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的起步較晚,在理論和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是隨著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國家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的科技和資金投入不斷加大,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在我國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在2003年,江蘇省率先建立生態監測部,對省內環境進行監測;2010年,安徽成立全國首個煤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國家級實驗室,對煤礦區的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和保護研究;2012年,山東建立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補水的生態監測工作,對黃河三角洲的濕地保護和恢復工作進行監測。我國先后在全國建立了十幾個生態環境監測站,為微觀生態監測的發展奠定基礎;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對生態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問題進行監測;利用資源衛星技術,對全面重點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進行動態的監測;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農作物產量、森林農牧的產量等進行監測,為宏觀生態監測奠定基礎。3S監測技術成為當前生態環境監測的主要發展趨勢。相對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生態環境監測存在著理論研究落后的問題,需要加強研究。此外,相關的生態監測體系不完善和專業人才缺失,也是制約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發展的主要問題。

篇(4)

生態環境成本又叫綠色成本,源于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是指與企業環境責任活動相關的責任成本。它是用于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工業污染末端治理和支付環境監督的管理費用等的資源耗費。環境經濟學認為,生態環境成本可以簡稱為環境成本;生態經濟學認為,生態環境成本又叫生態成本。煤炭資源屬于我國的主要資源,然而,煤炭生產是資源枯竭、環境破壞的過程,因此,生態環境成本的確立有利于強化解決煤炭生產環境問題的成本意識,有利于分析、評價環境保護工作的業績,有利于我國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煤炭企業生態環境成本的特點

(一)生態環境成本在煤炭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

煤炭的生產過程,既是煤炭產品的生產過程,又是生態環境破壞、資源枯竭的過程。煤炭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既要支付產品生產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環境破壞、資源枯竭方面的費用。

(二)生態環境成本比別的企業高

隨著煤炭生產的發展,煤炭資源越來越少、大范圍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積,導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壞、大量廢水廢氣的排放,引起周邊耕地的劣化和空氣污染。因此煤炭企業因資源環境破壞而付出的代價和保護資源環境而支付的費用與其他行業相比更高。

(三)生態環境成本呈上升趨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在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同時,環境意識逐步強化,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這必然導致煤炭企業環境保護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業環境成本構成內容和數額的逐步增加。還有煤炭企業生產活動特點決定了煤炭環境成本隨著開采年限的延長不斷上升。另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發生的成本、投資和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

二、煤炭企業生態環境成本的構成

煤炭環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業特點,結合煤炭再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和煤炭環境成本的特點,要對煤炭環境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和計算。

(一)資源耗減占用成本

資源耗減占用成本是一種補償成本與機會成本相統一的環境成本。指由于企業的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使自然資源的儲量逐漸減少,減少的資源價值即為自然資源耗減成本。資源是有價值的,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使用和消耗自然資源必須支付成本,即付出代價,其數額應大于或等于資源自身的價值。對于煤炭企業來講,環境資源不僅是組織生產活動的潛在基礎,而且是一種生產要素,因此煤炭生產活動的開展是以資源的減少和生態環境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為前提的。因煤炭企業生產耗減、占用資源導致生態環境系統狀態發生變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資源與環境許多機會,而必須由煤炭企業進行補償的價值即為資源耗減占用成本。

(二)生態環境損害成本

生態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價值,即可供人類直接利用、消耗的價值。另一方面,生態環境系統本身對人類生存環境提供著某種服務的價值,是自然要素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固有價值在自然資源上的體現,即自然要素對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價值,也稱之為生態環境價值。這種價值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價值量會越來越大。煤炭生產活動不僅占用和消耗煤炭資源,還會引起其他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如煤炭伴生資源(銅、鐵、硫等)、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破壞,同時還會引起生態環境系統生態環境價值的損失。因此煤炭生產活動造成的生態資源破壞和生態環境價值損失而需要進行補償的成本,稱為生態環境損害成本。

(三)環境保護與污染預防成本

為保護和預防生態環境資源不受損害,避免環境污染和環境事故所發生的成本費用,煤炭生產必然造成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為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資源破壞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會產生環境保護與預防成本。

(四)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

為了恢復和治理被污染、破壞的生態環境資源而發生的成本費用稱之為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廢水、矸石等廢棄物,從而產生土地、空氣、水源等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帶來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體滑坡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對此需要治理環境污染,恢復和改善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使之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居住的需要。這些成本和費用必須通過環境成本來補償,其主要由治理費用和彌補破壞、污染所造成損失的補償兩部分組成。

(五)環境影響成本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由于廢水、煤矸石等廢棄物的排放而損害農作物,降低耕地質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區的形成,需要搬遷村莊,修建鐵路和公路,對此需要進行賠償,發生成本費用,稱為環境影響成本。

(六)自然資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以總體資源不枯竭為前提,所以煤炭企業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尋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資源的新資源,這種投入即為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資源枯竭進行停產、轉產而應予以補償的價值,這部分成本稱為自然資源再生成本。

(七)環境改善成本

為了改善和美化礦區環境,需要進行植樹、綠化以及構筑各類景觀設施;為了改善工作環境,采取措施隔離噪音,降低粉塵等,這部分成本費用,稱為環境改善成本。

(八)不確定性成本

不確定性成本指與不確定性環境問題相關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產力降低成本,潛在環境負債成本等。

三、煤炭企業生態環境成本影響因素分析

煤炭生態環境成本受社會、經濟、歷史、環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它不僅是煤炭企業微觀生產活動中與生態環境有關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而且是因生產和消費煤炭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成本、生態環境資源質量退化成本,煤炭資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產活動造成的災害和影響成本、人類健康損失成本等。筆者將影響煤炭生態環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態環境成本

經濟發展水平對煤炭生態環境成本的影響表現在兩個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資源是主要能源的情況下,經濟發展規模越大,煤炭資源的消耗量越多,環境污染越嚴重,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程度越大,治理環境和恢復、改善生態環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環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經濟越發達,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們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越高,社會對生產活動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的約束越多,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也越完善,對煤炭資源的開采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無論從社會(國家)還是從煤炭企業來講,對生態環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態環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學技術進步嚴重影響著煤炭生態環境成本

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煤炭企業生態環境成本影響表現出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出現了大型采煤、掘進機械,產生了垮落式、放頂式采煤技術,煤炭產量不斷提高,開采的深度也越來越深,三廢排放量越來越大,煤炭資源的丟棄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越來越大,所有這些都將使煤炭環境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環境污染的保護技術、洗選煤技術等越來越先進,這些技術的發展,都將使煤炭環境成本不斷降低。從總體上來講,隨著煤炭企業環境保護意識的強化,環境保護由側重于事后治理不斷向事前預防、事中延伸,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煤炭環境成本則越來越低。

(三)煤炭環境成本隨著礦井開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隨著煤礦開采年限的增加,生產活動的區域范圍會不斷擴大,開采深度不斷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斷增加,煤矸石等固體廢物的排放量不斷加大,空氣污染程度不斷提高,塌陷區面積不斷擴大,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加大,致使煤炭環境成本隨著開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資源供應量和能源結構制約煤炭生態環境成本

根據有關研究,環境系統的資源供應量存在一個臨界值,這個值就是環境系統自凈力。在臨界值范圍內活動,環境系統的資源供應量是無限的,超過臨界值范圍,資源供應量是有限的,而且隨著人類活動空間不斷拓展和活動量不斷增大,環境資源供應量越來越少,環境質量不斷退化,進而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由此可知,煤炭資源供應量和能源結構對煤炭環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響。煤炭資源供不應求的程度越大,在一個國家的能源結構中的比例越高,煤炭產品相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量越大,社會對煤炭生產活動的限制越低,在進行社會經濟政策選擇時,就往往以犧牲生態環境價值為代價,換取煤炭生產的快速發展,由此煤炭環境成本越高。

總之,煤炭生態環境成本既有與其它行業環境成本相同的屬性,如環境影響成本、環境保護與預防成本等,同時,因為煤炭生產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點,如資源耗減占用成本、自然資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環境成本變化與服務年限有關。煤炭環境成本的構成是復雜的,只有正確分析煤炭企業的生態環境成本,合理地確認與計量,才能實現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達到社會、企業、環境“三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金平.礦區直接環境成本評估[J].能源環境保護,2003(1).

[2] 謝琨.企業環境成本分類及會計實施[J].四川會計,2002(5).

篇(5)

二、鄱陽湖區土地利用優化調控對策分析

1.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鄱陽湖區處于濱湖農村經濟低密度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看作是矛盾統一的整體,需要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所以,喚醒政府和民眾的生態意識,認清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即理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擺脫風險型產業束縛,不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即轉變掠奪式經營帶來的經濟增長模式;打破傳統單一的經濟模式,用合乎當前實情的新生態理論審視整體區域情況,適度開發,研究新的發展經濟方向。

2.建立有效生態補償機制

江西省將鄱陽湖區生態環境劃分了“三帶”和四區,探索研究切實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利用市場機制協調保護地區與受益地區利益關系。其一是建立受益者直接補償體系,提取依托保護地區發展企業的部分營業收入用作生態效益補償;其二是由地方政府提供支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對保護地區提供補償;此外,也可以通過社會募集資金用于對鄱陽湖濕地的保護。

3.宣傳教育,提高生態環境意識

提升公民生態素質,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發揮生態系統內部功能,調動每一分力量。如定期開展生態知識培訓,明確公民環保的必要性和責任,了解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懂得有法可依地行使管護權力。對鄱陽湖區范圍公民的科普基礎環保知識,如生物地理常識、旅游保護、環境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利用多媒體等各種媒介,宣傳鄱陽湖區的環境特點和保護價值。

4.有效進行生態環境脆弱性的動態監測

完善對生態環境脆弱性的動態監測要有效利用“3S”技術,開展與鄱陽湖區生態環境有關的遙感與地面調查和監測,開展生態環境脆弱化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類型、特點的研究,特別是對脆弱生態環境下人類活動頻繁地區進行監測。在鄱陽湖區選擇典型類型地域布設觀測點,如水系、森林、草地等,便于環境監測,獲取生態狀況數據,動態分析環境狀況,及時調整維護生態平衡的政策方針。

5.優化鄱陽湖區土地資源配置

根據地域分異規律,對鄱陽湖區進行功能分區,由于其在土地質量、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潛力、利用特點和利用方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分區需體現土地利用的現勢性、適宜性和戰略性。根據鄱陽湖區土地利用特點、工業布局、農業布局和主體功能分區,可以將鄱陽湖在空間上劃分濕地保護區、農業用地區、生態林用地區和城鎮及工業用地區四種主要的土地利用功能區。同時一方面協調耕地保護和經濟建設。響應國家政策,保護耕地紅線,耕地保護涉及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具備一定公益性,將公益性融入功能分區中,凸出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的增長。另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優化資源配置,對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資源實行時間和空間上控制和調配,避免負面影響。

篇(6)

描述生態資源退化的最著名的理論模型就是美國學者G?哈丁的"公地悲劇"理論,哈丁的理論假設是,當一個牧場向所有牧羊人開放時,由于經濟人的本性,每個牧羊人都試圖擴大自己的牧羊量,而當過度放牧時就引發了公地的悲劇-牧場的退化和損毀,公共生態環境資源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大牧場。

一、 生態環境資源的公共物品的屬性及特點

生態環境資源是能維護自然環境生態功能并能為人類所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等的統稱,是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礦藏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

 

首先生態環境資源具有一般公共產品的屬性。

關于公共物品的一般屬性,國內學者有多種闡述和解釋,但筆者認為,對任何種類的公共物品我們都應從以下幾個特性上來描述其公共物品屬性的強弱

(1)、消費的非競爭性,典型的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費的競爭性,即在給定的生產水平下,向一個額外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邊際成本為零;(2)、消費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為自己的消費而排除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另外,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強制性也往往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屬性。國防、街道上的路燈等通常被認為是同時具備這這些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

另有一些產品、服務,它們在消費上不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而是只有其一,人們稱之為準公共物品。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魚具有非排他性,但卻不具備非競爭性。只要湖泊是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個捕魚者在湖中捕魚;但是捕撈者增加必然會減少湖內可供捕撈的魚的數量,這會增加每一個捕撈者的成本,因此,捕魚者之間是存在競爭性的。

生態環境資源與其它公共物品一樣,大部分具有較強的公共物品屬性,消費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通常具有競爭性。這些公共物品一般無法通過市場機制提供,例如一些河流、湖泊的水資源,生態系統服務中生命支持系統的各類生態服務,等等。

其次,生態環境資源在公共產品的屬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純天然的生態環境資源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態自然和生態過程本身,也就是說,這種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不是人類主體,也不具有其他公共物品之使用上的主觀目標性;其二,生態環境資源在空間上跨度大,在時間上存在著產權在代際之間的共享性,等等,這種時空分布上的復雜性導致其產權在時空的跨度上的復雜性,關于這點,我們在下述外部性問題討論時論述。

二、公共生態環境資源之外部性

生態環境資源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物品,當它被看做大自然造物主的原始產品時(純自然生態資源),對其提供者而言,它沒有外部性問題;但當它作為生產原料、或生態環境基礎,而加入到"二級產品"的生產活動中去時,就產生了外部性問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與私人物品的外部性產生不同,公共物品外部性產生的主要機制是消費者的"搭便車"和過度占用。

經濟學上的外部性是指,一種經濟活動所造成的對不直接相關的他人的成本或收益之影響,使他人或整個社會無補償受損或無償受益,其中,對影響者有利的外部影響稱為正外部性,又稱外部經濟,例如,栽樹和養護樹林、這種經濟活動對他人、對社會有一種利益的外溢;對影響者不利的影響為負外部性,又稱外部不經濟,如過度開發地下水的經濟行為,會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污染等等。經濟活動的外部性表現出來的特征是,一種經濟行為的效果沒有從貨幣或市場價格機制中反映出來,形成所謂的個人成本(收益)與社會成本(收益)的不一致性。

對于大多數典型的公共物品來說,其消費是非競爭性的、受益是非排他性的,所以可能對其提供者產生外部性。以公共安全為例,其一,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費者對這一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消費,對公共產品不付任何費用的人同支付費用的人一樣能夠享有公共產品帶來的益處。其二,具有消費上的非競爭性,即一個人對這一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從對該公共產品的消費中獲得的效用,換句話說,多增加一個人消費者對該公共產品不會引起產品成本的顯著增加;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搭便車"傾向是外部性發生的人性原因。不同于產權分割較清楚的私人產品,公共物品在消費上的非排他性使"免費獲取"更為方便、容易。

由于"搭便車"行為的普遍存在,致使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生產成本與收益不一致,由此產生外部性。正由于這一原因,公共物品不宜于私人(企業)提供,為克服上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更宜于政府提供。然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之消費仍然存在著外部性,這種外部性與其他外部性不同,主要表現為消費者對公共資源的"擠占",從而導致過度使用和公共資源的浪費和損壞。

公共生態環境資源由于其在涉經濟活動時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因此會產生一般性外部性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對環境資源的無償使用或低價使用,以及無補償的損壞或低補償的損壞,經濟活動的成本被轉嫁給社會他人。

三、生態環境資源的外部性的特點

對公共生態環境資源的外部性,更需要揭示的是其與其它公共品不同的生成特性。這主要表現在:

1、"無主性"或提供者的特殊性造成的特點

相對于其它公共物品,生態環境資源更似一種"無主"的生態公共產品(它不像其它公共物品有人類主體作為生產者、提供者),特別是像原始森林、自然礦產、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天然資源以及各類生態系統服務,它們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態自然和生態過程本身,因此便造成,

其一,天然的生態環境資源本身不存在外部性問題,因為外部性是相對于提供者而言的,而天然的生態環境資源提供者是生態系統本身,對大自然來說是無法計算其"個人"成本(收益)與所造成的社會成本(收益)是否一致,如果非要說什么外部性,那就是純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是一個沒有回報而完全的"正外部性",是大自然提供的"初級產品"。

其二,但當這種"初級產品"被作為原料納入到人類 的經濟活動中,這種涉生態環境資源的經濟活動卻有著極強的外部性,由于缺少其他公共物品所擁有的具體的提供者-政府各層組織機構或公共社團,(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提供者),同時又由于缺少政府組織提供公共物品過程的那種財政收支平衡的制約,因而導致生態環境資源相較與其它公共物品更容易被無償地攫取利益和無補償地轉嫁損害。"二級產品"的價格中可能極大地忽略了自然資源損耗成本和環境損壞補償成本,這時候產品提供者的外部性就產生了-生態成本被轉嫁給不相關的社會他人。

   

其三,由于生態環境資源消費上存在著更為顯著的不可分割性(如空氣、公共水源),"搭便車"在這里的具體實現形式就是盡可能地多占用、多利用甚而過度利用,免費利用和低成本利用就成了涉公共生態資源經濟活動外部性產生的主要原因,這對生態大自然來說只有一種結果-生態損壞和生態退化,而對其他人的影響則通過這種損害與退化來傳遞。簡而言之,由于生態環境資源提供者的特殊性,其涉經濟活動的外部性產生的方式主要是"擠占",過程主要表現為過度利用和浪費,結果是生態退化和生態損毀;其損害轉嫁的直接對象是生態環境資源自身,間接受損者才是社會他人。

2、生態環境資源產權難以劃分所造成的特點

即使是公共產品,也可以通過一定的產權安排減少外部性問題,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消費,政府組織可通過權、責、利的劃分和落實來克服其使用中的外部性,而生態環境資源的產權分割在操作中卻有更大的難度。

生態環境資源產權難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從自然形態來說,生態環境資源往往為公共自然資源,面積大,區域廣,有行政劃界的切割甚至國界線的分割。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公海,還有類似像海洋漁業資源中洄游海洋動物資源等等,其產權界定中存在很多技術難度。

其二,從產權制度來說,產權結構的復雜性,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等產權權能的可分離性,加大了產權的劃分和產權之權、責、利的落實的難度。 例如,雖然在我國現有條件下,主要生態環境資源在法律上均為國家所有,但是抽象的法律上的所有權并沒有構成對生態資源環境在使用上的有效約束,而是往往表現為現實中的"產權虛置",造成權、責、利不清,導致大量的公共生態環境資源的浪費和退化。

   正因為上述產權劃分及權、責、利落實的多重難度,才使涉生態環境資源的經濟活動具有很強的外部性。

3、公共生態自然資源外部性的時滯性

生態環境資源的利用對周圍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緩慢漸變的過程,其受經濟活動影響的正外部性(利益外溢)和負外部性(損害外泄)往往短期內難以察覺或難以計量,難以用市場價格反映,如森林覆蓋率提高、覆蓋面積的擴大對周圍環境的改良優化作用,這種正外部性的利益外溢是逐漸緩慢發生的,而當森林受毀壞時其對周邊氣候、水土環境的影響也是這樣;另外,在相當長時間內,環境損害變化雖是緩慢漸變的,但當超過一定的閥值后,損害程度就會迅速增長,但這時再補救為時已晚。更嚴重的是,生態環境資源的修復有時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對稱性。

與時間上的遲滯性相關,生態環境資源之利用的外部性還存在于代際之間。生態環境資源之產權具有著代際共享性的特征,盡管這種共享是不完全的,但基本環境資源肯定有一定的代際繼承性,因此所有對環境資源的無補償、無修復的過度開采、利用、改變都會造成對后代的虧欠,是當代人對后代人的損害轉嫁。

面對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種種困境,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公共環境資源較之私人物品總是更容易遭到破壞?這是一個是似而非的困惑,而筆者把這個問題的答案簡單概括為:是生態環境資源較強的外部性屬性和經濟人的自利性兩個特點共同決定了這個結果。

在這里筆者特別強調了生態環境資源"無主性"這一特征,與任何其它公共產品不同,它的提供者不是人類主體而是大自然生態環境本身,而生態環境本身之自然特性使其產權分割和其權、責、利的落實難以實現,致使其更容易被無償地攫取利益和無補償地轉嫁損害,于是便產生了生態損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利的人性是一種普遍的存在,而對"無主"的公共資源的"擠占"和爭奪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徑,加之千百年來天然資源免費使用的長期心理習慣,這時,每個牧羊人都試圖在"公地"上放牧更多的私羊,于是在"擠占"中浪費和過度利用公共生態環境資源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生態損壞和生態退化就有了現實性,"公地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參考資料:

1、廖衛東,生態外部性求解的產權制度優化,[J].《當代財經》,2004年第12期

篇(7)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35(C)-0107-01

一、生態環境監測的概念

生態環境監測是通過各種物理、化學、生化、生態學原理等技術手段,運用可比的方法,在時間和空間上對特定區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測試,為評價生態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恢復重建生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依據。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生態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的一個分支,監測的對象是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生態環境,包括環境監測和生物監測兩部分。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動態分析評價和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保護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根據生態系統的類型,生態環境監測可劃分為城市生態環境監測、農村生態環境監測、森林生態環境監測、草原生態環境監測和荒漠環境監測幾種類型。自然保護小區的生態環境監測是介于農村、城市、森林生態系統之間過渡型特點明顯的生態監測。

二、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的特點

自然保護小區是農村村宅附近風水林、綠化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有保存價值的古樹名木、原始次生林等,以自然村為單位由當地政府批準建立的一種小型獨立生態系統,尤其是風水林是由于風俗文化進行了長達數百年不間斷的保護,其生態系統穩定,生物多樣性豐富,是鳥類、小型動物、昆蟲的天然分布區域。而且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可以被當代旅游者享用的自然生態或人文生態系統,是對現存生態環境的完善和提升,使旅游者能夠親近自然、觀賞自然、體驗自然、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直接交流、滿足當代人類回歸自然愿望的旅游區域,不同于城市、農村等人類占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也不用于森林、草原、荒漠和濕地等自然占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對自然保護小區的生態生態環境監測不同于一般的生態環境監測類型,具有自己的特點。

(一)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是加入農田與人居生態系統和旅游因素的生態環境監測。在我國,自然保護小區一般位于各級別的保護區之外,但不同于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監測,它是基本的生態系統與人類居住環境和農田生態系統的綜合,是人與自然結合的紐帶,其環境監測是自然生態監測的升級,監測項目除了非生命系統和生命系統外,還有包括旅游者和保護小區附近的村落的人文系統。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不僅能完成基本的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而且為農村和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是包括人類和自然的綜合性監測。自然保護小區一般是生態系統發育完好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生物監測和環境監測十分必要。自然保護小區因為有農業生產者和旅游者的活動,這些活動都將對旅游區的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所以,對包括旅游者和當地社區的人文系統的監測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形成了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環境監測的特點。

(三)自然保護小區的環境監測方法有多種多樣。由于自然保護小區的特殊性,其環境監測方法多種多樣。自然保護小區環境監測本質上屬于微觀生態環境監測,但又離不開宏觀監測技術的支持。同時,既要注重地面監測在人文系統監測中的作用,又要利用“3S”等新技術監測方法的優勢。“3S”技術和地面監測相結合,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全面審視生態質量是生態監測的一個總體趨勢。為了達到生態環境監測的綜合目的,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監測方法,如利用自然保護小區外的氣象臺、環境監測站等多個平臺搜集相關資料。

(四)建立監測樣地

保護小區應建立以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動物和植物等保護對象為目標的長期定位監測樣地,并進行長期定位監測,對于了解保護對象動態和當地生態環境發展趨勢十分重要,獲得的資料和成果是十分有意義的。

當然,在自然保護小區內建立什么樣觀測樣地和建立多少觀測樣地、觀測項目多少都要實事求是地量力而行,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從少量的最有代表性的小區建立樣地開始,觀測項目也從少量、必須的項目開始,但是現在就開始做起來,做得越早越主動。在小區內建立觀測樣地并形成觀測網絡,一次性投入即能力建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長期堅持,為此,地方政府和社區的支持、以當地生態保護志愿者和學校為主的技術力量、長期監測的經費補助對于長期的開展監測更為重要。

作者單位:南昌市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篇(8)

2環境監測相關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應用分析

環境破壞的速度不斷加快,使得生態環境監測相關技術水平應當越來越高,監測范圍越來越大。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工作既復雜又系統,而且在監測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監測周圍的多種因素都可以影響監測的結果。傳統的監測手段主要是通過手工操作儀器設備進行監測,結果通過人工分析計算。現代化技術的融入,使環境監測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RS技術應用的分析

衛星是RS技術應用的核心內容,利用衛星對監測范圍內的電磁波信息進行監測,分析得到結果并對結果進行總結和反饋,電磁波的變化可以反映出環境質量的現狀和環境發展趨勢。RS還可以對所監測范圍內的物體進行高空掃描拍攝,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準確度高等特點,尤其是遙感物體。如果要對監測范圍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植物生長狀況、氣溫閉環和森林覆蓋面積等進行監測,則可以利用RS遙感技術,對所監測范圍內森林的覆蓋面積進行監測,利用衛星拍攝判定森林面積是否減小、是否遭到破壞以及采取何種措施進行預防和處理。根據所監測森林上方空氣的溫度來判定該地區森林是否會發生自然災害以及自然災害的類型,并針對突況作出最佳的補救措施和方案,盡可能的保護生態環境不受到破壞。

2.2GPS技術應用的分析

生態環境監測GPS技術是一種監測環境新型技術,的它的特點為實時定位和導航、監測精度高、遙感技術可以分析出數據的空間坐標,并構建圖形圖像數據庫,在數據庫中用圖形圖像表示傳感器和平臺的觀測與位置。在生態環境領域范圍內,GPS技術不同PS技術,它可以對被監測物體進行實時的、動態的監測,監測其所處的環境和狀態。比如,利用GPS技術可以對城市中所有汽車的數量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此信息判斷城市中汽車尾氣排放量的多少。合理運用GPS技術應用不僅可以對生態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而且還可以利用監測結果做出科學的判斷和判定,進而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

2.3GIS技術應用的分析

GIS技術擁有計算機化系統,是當前地理信息數據庫中規模最大的系統,它包含了存儲管理、分析應用、空間信息輸入和結果輸出。GIS技術應用不僅具有數據庫功能,還具有輔助決策功能和空間分析功能,可以準確、快速的進行動態監測和空間分析等宏觀決策管理。根據監測環境的地理信息,GIS技術能準確分析被監測區域的地理特征,從而可以對生態發展和地理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以及自然災害預警和預測等。GIS技術能更準確、更真實的進行生態環境監測。

篇(9)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auxiliary traffic construction, traffic construction also will greatly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force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also affects the perimeter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istribution, some area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use produced during change.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system.

Keyword: ecological system; Highway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S89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生態環境時人類生存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系統不僅可以凈化空氣水質、調節氣溫,還能降低噪音污染、防震減災。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破壞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而生態環境與公路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又有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大規模建設,對周邊生態環境和景觀結構造成了極大地影響,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日趨嚴重。可見對公路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與周邊生態系統變化的科學分析尤為重要。

山區公路建設與生態系統保護

隨著我國新時期對西部地區交通建設的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正迎來公路建設的新。而我國西部地區多為山區(山地、丘陵和地形崎嶇的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以往的山區公路建設已經引起生態系統的退化,加之短時期內大規模公路建設,必定引起生態環境退化,進而引發大量環境問題。為保護我國西部山區生態環境,必須對公路建設周邊的生態系統特征深入研究分析,并對生態承載力度科學評估,為在建及處于營運期的公路周邊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并為擬建公路的規劃、設計和周邊生態系統的養護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山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周邊植被面積及密度明顯減少;

動物棲息地減少,動植物物種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水土流失,可種植土壤面積減少;

破壞原有自然景觀及歷史遺跡;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對周邊空氣及水質造成污染;

施工過程中的噪音影響動植物生長。

山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產生的原因及應對辦法

1、未深入分析建設公路周邊生態環境特點及生態承載力情況。應在建設前期對周邊生態系統特點及生態承載力進行科學分析,以調整公路建設及營運的各項指標;

2、對公路建設周邊生態環境保護沒有足夠的重視,存在“先破壞,后治理”的思想。要知道脆弱的生態環境一旦受到破壞,就很難恢復,山區生態系統更是應該防范在先,時時治理。

3、對公路建設區域周邊生態環境沒有統一科學的保護措施。應明確建設公路路段生態環境及區域生物種群情況,嚴格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公路建設統一保護措施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

4、建設期為對相應的生態系統維護措施有效執行。要加強建設期間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相應生態系統保護措施的有效執行,確保周邊生態環境不因執行錯誤和執行漏洞遭到影響;

5、生態保護技術工藝落后、單一。應研發和引進有效的生態環境防護技術和工藝,確保不做無用功。同時注重生態保護的地域性,采用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的綠化方式,選用相應的植物,而不是“整齊劃一”地進行簡單生態保護。

荒漠區公路建設及生態系統保護

我國荒漠面積最大的省區是新疆。新疆生態結構單一、生態環境脆弱,加之新疆荒漠類型錯綜復雜、病害多,使其相比其他地區更易受公路建設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對以新疆為主的荒漠區公路建設周邊的生態系統研究和保護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一)荒漠區環境特點及公路建設特點

1、荒漠區氣候干旱、土地貧瘠、植被單一且分布稀疏,生態系統結構單一、環境穩定性差,極易受到公路建設的影響而出現環境退化、生態系統失調等問題,且反過來會影響公路的長期、安全營運,引發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公路交通地質災害。

2、荒漠區公路建設環境特點

(1)公路建設領域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在公路周邊開展生態恢復和生態建設難度高;

(2)荒漠區域公路建設缺乏水資源,難以供應公路建設過程所需水量,公路建設在缺水情況下艱苦進行,產生的塵土反過來又對環境造成污染;

(3)荒漠地區土質類型多而復雜,公路建設需要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土質對應的路基問題;

(4)公路養護任務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

(二)荒漠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使荒漠區原本不高的植被覆蓋率降低;

造成大氣污染;

使水質、土質發生改變;

水土流失、邊坡穩定性差;

更易引發災害;

影響荒漠區動植物物種分布和生存環境,破壞地區生態平衡。

(三)荒漠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產生的原因及應對辦法

1、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砍伐樹木、縮減草地面積、破壞植被和景觀結構,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占用草地、砍伐樹木等破壞綠色植被的方式。同時鑒于荒漠區野生動物分布少、珍稀物種種類相對多的特點,在建設途中應根據不同動物特點和生活習性設置野生動物保護區,并在保護區周邊設置警示牌、減速標志、安排專人負責巡查監督;

2、公路建設過程中將丘陵等地區路基挖成人工地形,破壞原有自然地形,從而引發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問題。建設過程中不要輕易挖動原有土壤,避開災害易發區;

3、公路建設環境保護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員環保意識淡薄。應制定荒漠區公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宣傳和教育,使其對公路建設中的環保問題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

高寒草原公路建設及生態系統保護

青藏高原是我國主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的高寒草原分布地。近年來,由于人類缺乏科學性的濫用資源,致使青藏高原的環境不斷惡化,甚至使原來產草量很高的高寒草甸退化為毫無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黑土灘”。而人類的這些危害性的行為中公路建設是對其影響最大的。以高寒草原地區公路建設為切入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采取一定措施,是改善和保護高寒草原地區生態系統的有效方法。

(一)高寒草原地區生態系統狀況

高寒草原地區在公路建設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情況是地下生物量大、地上生物量小,而進行人工植被恢復的生物分布量是地下生物分布量遠低于原先地下生物分布量、地上生物量又遠遠高于天然環境下的地上生物分布量。顯然,經人工恢復后的植被遠不及天然植被分布合理、狀態穩定,也就是說,即使人工對路周生態環境進行恢復,還是遠遠不能使其恢復到以前的生態效果。還有一方面也能說明人工恢復生態環境效果差,原先天然狀態下的高寒草原物種群落主要是青藏苔草、高山蒿草等多種群的優質、穩定植被,而經人工進行生態恢復后的植被種群只有少量的上述植被,大多植被知識雜草和毒草,這種恢復后的生態環境不僅生物種群質量低,而且構成的生態系統并不穩定,更易受人類活動及外部的影響,隨時都有退化的可能。

(二)高寒草原公路建設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1、提高對高寒草原生態保護的認識

作為我國一種珍稀資源,高寒草原對我國環境及資源影響甚大。它的退化和失衡應引起我國社會尤其是公路建設界地高度警醒,應該認識到高寒草原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是很難恢復的。

2、盡量減少公路建設過程的生態破壞面積

要吸取以往公路建設教訓,在施工過程中避開植被密度大的地區,并在挖動土壤是嚴格控制挖動規模,不可隨意亂挖、亂取。

3、有效利用施工中挖動的天然植被

將施工工程中挖取的天然植被移植到邊坡等環境擾動區域,同時做好植被養護工作,時擾動區的環境盡快得到改善,早日恢復。

4、加強公路建設生態保護的過程管控

應不斷加強公路建設中生態保護的環節和質量把控,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工作。

參考文獻:

[1] 趙艷納.高速公路路域生態景觀恢復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9.

[2] 呂鑫,李玉梅.植被護坡的設計選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2):278-278.

篇(10)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310-01

一、生態環境監測流程

1、現場調查與資料收集

生態環境污染隨時間、空間變化,受氣象、季節、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應根據監測區域呈現的特點,進行周密的現場調查和資料收集工作,主要調查各種污染源及其排放情況和自然環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象氣候、土地利用情況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2、確定監測項目

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結合該地區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點用以選擇,并且還要測定一些氣象與水文項目。

3、數據處理與結果上報

因監測誤差存在于生態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樣和分析測試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的辦法來處理數據,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觀要求的數據,處理得出的數據應經仔細復核后才可上報。

二、生態環境監測原理

1、代表性原理

所謂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具有有限的點或斷面代表“無限”的環境整體,并以有限的采樣頻率來代表生態環境變化的信息;同時,以有限的數據信息來代表無限的生態環境信息。

2、完整性原理

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需要采用生態環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環境壓力等組合而生的監測模式,來反映生態環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復雜性,這也是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性的體現。

3、規范性原理

規范性原理是指生態環境環境監測必須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來綜合反映環境監測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體現生態環境環境監測的精密性。

三、生態環境監測的劃分類型

生態環境監測可以劃分為宏觀生態環境監測和微觀生態環境監測兩大類。

宏觀生態環境監測是指運用遙感技術、生態制圖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區域生態調查及生態統計等手段,在相關專業數據和原有自然本底圖的基礎上,在區域生態范圍內對生態系統的條件、生態系統條件的變化、生態系統在環境壓力下所產生的反應及這種反應的發展趨勢進行監測。

四、生態環境監測的幾個重要方法

1、3S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遙感RS技術

最新消息,2011年12月2日青海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中心在西寧正式揭牌啟運。我國環境部門又一新生力量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走向又一新的臺階。遙感RS技術就是通過衛星或者其他遠距離的監測,監測被監測范圍內物體的電磁波信息變化,分析得出此物體現在處于的狀態和發展趨勢,并將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饋。技術可以高空對物體進行掃描、拍攝。對信息的采集相當快速、準確。可以被遙感的對象有很多,森林覆蓋面積、植被生長的狀況、空際環境污染指數、氣溫閉環等等。遙感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來人力資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手段。

(2)GPS技術的應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實時定位和導航能力,能為遙感實況數據提供空間坐標,從而建立實況數據庫,及在圖像圖形數據庫中用圖像顯示平臺和傳感器的位置與觀測。環境監測GPS技術一項新型的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中,GPS與PS技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能實時動態的監測被監測物體所處的狀況。例如,我們可以應用這一技術對現代城市中汽車數量進行監測,從而推斷這一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量,之所以當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實就是運用這一技術對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量監測且超過相關標準之后,不得已而實行限行。

(3)GIS技術的應用

GIS技術是一個關于空間信息輸入、儲存管理、分析應用與結果輸出的計算機化系統,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數據庫之一。它除了具有數據庫的基本功能外,還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可為宏觀決策管理服務,能實現快速、準確的空間分析和動態監測研究。在生態環境監測中應用這一技術主要是其具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數據,監測人員能根據這一技術分析被監測區域的地理信息特點,為生態發展的規劃和地理資源的管理以及災害的預測和預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國的地理環境復雜,應用GIS技術可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2、生物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技術是指建立DNA重組技術,是多學科交叉的新綜合技術體系。現代生物技術正在使用或接枝到環境監測領域,構成了現代生物監測技術。尤其是PCR技術,應用與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酶免疫測定法的研究,單細胞凝膠電泳和等。

(1)分子標記技術

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近年來生態學研究中的主要對象。對比其他方式,生物大分子有其獨特的特異性,預警性和實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對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提供了理論依據。

(2)PCR技術

PCR技術的原理類似于生物w內DNA的復制。作為現代的最先進的生物技術之一,PCR手段有非常多的優點,比如快速、靈敏、精確、簡單、特異性強等。PCR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究將應用于生命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科學等重要領域,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3、信息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環境監測應用中無線傳感器網絡屬于層次型的異構網絡結構,最底層為部署在實際監測環境中的傳感器節點。向_七層依次為傳輸網絡、基站,最終連接到Internet。傳感器節點由傳感器模塊、處理器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能量供應模塊組成。基站是能夠和Internet相連的一臺計算機(或衛星通信站),它將傳感數據通過Internet傳送到數據處理中心,同時它還具有一個本地數據庫副本以緩存最新的傳感數據。監護人員(或用戶)可以通過任意一臺連入Internet的終端訪問數據中心,或者向基站發出命令。

(2)PLC技術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簡稱PLC)是集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工業控制裝置,在結構上對耐熱、防塵、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確考慮,在硬件上采用隔離、屏蔽、濾波、接地等抗干擾措施,非常適用于條件惡劣的戶外及工業現場。對雨水的遠程監測及控制對于農業生產及防洪抗旱有著積極的意義。本系統由PLG系列產品進行組建完成,通過對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質(如酸堿度)的測量實現遠程監視。

四、結語

綜上,由于國家對于環保工作的越來越重視,環保監測的對象也從工業污染源慢慢發展到對于各類生態環境的監測,從最初的點污染發展到區域性環境監測,不僅包括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因子,還延伸到生物監測和生態監測。另外環境監測儀器發展具有將實驗室搬到現場的趨勢,逐漸向數據直讀,實時監測、連續監測方向發展。

上一篇: 網絡管理分析 下一篇: 數字圖像處理綜述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影院先锋在线 | 亚洲五月激情在线 |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大伊香蕉 |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