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 09:01: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文化論據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稻作農耕文化是植根于廣西特定地理環境下的稻作農耕文化。由于水稻嬌嫩不易種植,各種自然環境和蟲害都能影響其生長和收成,需要人們細心呵護并求助于神靈巫鬼的庇佑。在求神祈巫鬼活動中,以銅鼓伴舞的祭祀儀式舞蹈最為廣泛經久,是廣西漫長歷史時期主要的文化傳統。各種銅鼓舞蹈藝術大都是源于稻作農耕文化,漫長的稻作農耕文化對廣西世居先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社交、民族性格和心理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包括宗教祭祀性節日、生產性節日、紀念性節日、娛樂性節日大都與水稻生產有關,其過節儀式都納入了稻作文化體系。數千年來,銅鼓文化以稻作文化為基礎,成為廣西各民族文化互動的載體,滿足了廣西各族人民的精神需要,已成為這些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的標志。在廣西世居少數民族互動的歷史發展中,雖然族群之間也有摩擦、碰撞、沖突,甚至戰爭等惡性互動的一面,但并沒有成為廣西世居民族關系的主流;而由于稻作耕種需要的人畜、生產工具的不足形成的不同村寨、族群之間相互交往、相互適應、相互融合等良性互動,長久以來成為廣西世居少數民族關系的主流,這就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稻耕文化磨合認同的內涵。說明稻作農耕文化認同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形成發展的社會學基礎。
(二)自我概念決定了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價值實現的程度
原始社會,生存是頭等大事,這通常都是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實現。但在這些世居先民們的生活中,是僅次于覓食的一件大事,覓食是為了生存,則是為了繁衍。為了得到異性的青睞,這就需要個體不僅要具備強壯的體魄和勞動能力,還要在生產勞動、社交集會、游戲娛樂以及祭祀儀式中展現良好的智慧與知、情、意的高度統一。另外在推舉狩獵的頭領、族群的勇士、英雄、部落首領時,更看重個體的智慧、能力、氣質、性格、愛好、信念與習慣等內涵,這些都需要個體具有正確的自我概念。體育的價值按其作用可分為健身、娛樂、醫療的生理價值以及教育、藝術、審美、道德的心理價值和經濟、政治、軍事、科學、社交的社會價值等等。這些體育價值反映的都是有利于人類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標準,實現這些體育價值的深度與廣度,既取決于客體本身的構建,也取決于主體社會活動的水平。由此可見,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體育價值實現的程度。
(三)生命事件和生命轉折點加強了對體育價值的認同
原始社會里,不管是生產力的提高,還是人類要生存和發展,人的數量與質量是決定性的。在狩獵中追逐牲畜、與之搏斗和角力,避免不了有損傷甚至殞命事件的發生,為了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人們認識到,除了依靠集體的力量,還必須要有比牲畜更強的奔跑能力與力量。同時,由于自然條件的惡劣,人們經常受到毒蟲猛獸、瘟疫疾病的肆虐,通常是那些體質健壯、免疫力強的個體能存活下來,這些人通常也喜歡參與族群里開展的角力競技、祭祀儀式、娛樂游戲、技能技巧訓練等活動,自然,這些人也更容易受到異性的青睞。這些事件使個體和族群對體育的認同具有特殊意義和重大影響,因為在上述造成生理和心理發生重大變化的事件中,個體身心承載著社會賦予人類生命事件和生命轉折點相應的生命意義和符號,而在此過程中,個體對體育價值的認同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因此成為個體的生命事件和生命轉折點。
二、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形態概述
從遠古時期開始直至今天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體育從來沒有離開人類生活的大環境而獨立存在,而是以人類的文化生活狀態呈現于世人。廣西世居民族傳統體育,與廣西世居民族的民族性格、歷史文化傳統、政治民主狀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著深厚的聯系。通過梳理歸納廣西世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歷程,嘗試對不同時期廣西世居傳統體育文化進行如下分類概述。
(一)反映生產、生活技能技巧的體育文化
在原始落后的生產條件下,強健的體魄往往能決定生產收成的豐歉甚至是生存所具備的基礎條件,這種客觀的現實使人們認識到體能和技能訓練的重要性。甌、駱的先民們在狩獵中都離不開奔跑追逐、攀緣、跳躍、投擲和射擊,甚至經常要與野獸進行搏斗、角力,由此產生了賽跑、射擊、射弩、摔跤、投擲等根植于生產、生活的體育活動。一些體育活動產生于勞動,起源于生活,世居先民在生產獲得豐收時,自然有欣喜若狂、歡呼雀躍的慶?;顒?,熊舞、猴舞、擋虎舞內容實在,動作粗獷有力,所反映是古時歐駱先民的狩獵生活。在長期的稻作農耕生產中,先民根據稻作農耕等農事生產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傳統體育活動。如舂堂舞、戽水舞、木槽舞、扁擔舞、踩風車、采茶舞、春牛舞等,生動再現甌駱先民稻作農事的各種生產情景。
(二)用于增強軍事武技訓練的體育
自私有制產生,氏族、部落或種族之間,為掠奪財產、搶奪生產資料、獲取祭祀牲畜以及復仇等原因,經常產生爭斗。不管是入侵的還是防衛的一方,為了本族的生存和利益,與異族時有爭斗,一些勞動、生活技能和工具被當作武器經常在戰斗使用,如射箭、射駑、角力、武術、摔跤等。隨著氏族、部落和種族之間爭斗規模的發展,增強軍事武技等戰斗力的訓練活動也逐漸萌發出來。據資料考證,拋繡球活動的“繡球”最早是一種青銅鑄造的兵器,用于甩投,人們稱之為“飛砣”,大多用于作戰和狩獵;而在廣西民間廣泛開展的“板鞋競速”,最早是瓦氏夫人用來訓練士兵抗擊倭寇而形成的傳統體育活動。另外如雙刀舞、棍舞、劍舞、拳術、旗舞、棍術、同填、同頂、拋沙袋、同拼、頂竹杠等練力的鍛煉方式,都是反映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增強軍事武技能力、鍛煉身體、提高抵御外侮能力的傳統體育項目。
(三)紀念祖先或英雄人物的慶典體育活動
新石器時期甑皮巖人的喪葬制度是廣西世居先民“靈魂不滅”或“祖先崇拜”觀念的一種載體,反映出西甌、駱越人的祖先崇拜、靈魂不滅觀念、氏族觀念以及祈求祖先神靈庇護的功利意識。廣西世居先民認為祖先的靈魂具有一種非凡的魔力,可以控制氏族、部落和個人的命運,既能庇護子孫后代繁榮興旺,為子孫后代消災降福,也能作祟禍害子孫。因此,滋生出對自己祖先虔誠崇拜的思想,祭祀舞蹈便是他們用來與祖先靈魂對話的神圣工具,他們認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中,就能跟祖先緊密聯系在一起,并能得到祖先的庇護。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在舉行祭祀、朝拜祖先的活動中,基本都是通過各種銅鼓舞蹈儀式來祭祖,由此產生了各種慶典銅鼓舞蹈活動,逐漸形成了一系列以銅鼓伴舞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內容。打嘎是古代彝族人向死者致哀跳的銅鼓舞,端節是水族為先祖父祖母逝世及吊喪所跳的銅鼓舞,“跳弓節”是那坡縣彝族祭拜祖先的銅鼓舞,“龍蟲舞”是瑤族人為亡故老人“出靈”所跳的銅鼓舞,瑤族的達努節最莊嚴隆重的活動是打銅鼓和跳銅鼓舞,是紀念創世大神密洛陀的節日。苗族的“打牛”是祭祀苗族英雄蚩尤的舞蹈;瑤族的盤王節、“打長鼓”,以及苗族的“爬竿”等都是為了紀念瑤族先祖和英雄而創作的體育活動項目。可見,祭祀舞蹈成為廣西世居少數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紀念祖先和英雄成為鼓舞廣西世居少數民族的斗志和宣泄情感的常用手段或形式。
(四)反映民族風情和社交習俗的體育文化
經歷幾千年的積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民俗節日,既調劑著民間的生活,也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與精神修復,這些民節俗慶為傳統體育提供了表演的機會與舞臺,而民族傳統體育則豐富了這些民俗節日內容,彼此協同發展。具有“東方橄欖球”稱謂的三江侗族搶花炮活動,在每年農歷三月三燃放花炮招徠顧客,搶得花炮者,除了榮譽,還可以得到酒肉蛋等物質獎勵,年復一年的沿襲,形成了傳統的花炮節。壯族人的高腳球比賽,驚險刺激,是由南丹人以踢柚子為游戲,并且每年中秋都舉行踢柚子比賽而形成的;背簍球最初是流行于南丹傳情的一種活動,后演變為體育項目,有民歌傳唱為證:“二月吉旦好風光,布農布衣喜洋洋,龍獅對對當天舞,背籮球賽滿歌場。一個錦球似哥心,哥投錦球引妹唱,妹不嫌棄哥家苦,哥妹一同上錦球?!痹忌鐣匀簧姝h境惡劣,女性擇偶特別看重男子強壯的體魄與勞動能力,而體育競技則給男性展示智慧和力量,以此來獲得姑娘青睞的機會,這符合古代民族崇拜英雄的心理和性選擇的需要,也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起源與發展的一種重要驅動力。廣西大量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都與青年男女的社交有關,甚至是專為兩往提供機會而展開的活動,如布依族男女青年的浪哨、趕查白,壯族的繡球舞、撈蝦舞、拋繡球,彝族的打磨秋,京族的竹竿舞等,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來談情說愛,開展社交活動。
(五)娛樂健身休閑的體育活動
由于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大都居住于邊遠偏僻的山區地域,各族群之間很少交往,缺乏交流與互動,為了調節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創造了許多用于娛樂健身休閑的傳統體育活動,這些活動不追求很強的競技性,而是以強身健體為目標,把體育寓于娛樂中,娛樂性成分較高,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娛樂和充實民族內涵的主要途徑。據研究統計,屬于廣西世居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共有272項,其中壯族有134項,其他10個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合為138項,而且大部分是屬于口傳體育。
(六)反映巫鬼信仰和神靈崇拜的體育活動
廣西世居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多信巫鬼與神靈,巫舞在原始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各個民族都有相關的巫術舞蹈,巫鬼信仰和神靈崇拜是駱越文化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甌駱先民前輩的經驗和自己的經歷使他們確信,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神靈巫鬼的世界,這些神靈巫鬼具有的神秘的力量,能夠影響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要使莊稼、牛羊或人類多產,就必須去祈求、取悅這種力量。因此,對各種自然物均冠以“神”的稱謂,如“山神”、“樹神”、“水神”、“雷神”等,對其頂禮膜拜,人們通過各種祭祀儀式來敬拜和求告,將神靈巫鬼的“異己”力量轉化為“助己”、“順己”的力量,由此創造建立了神靈崇拜和巫鬼祭祀儀式舞蹈。并不斷向后代直接或間接地傳授有關這種神秘力量的知識以及取悅這種力量的方法,以保證后代生活的安全和富足。祭祀舞蹈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舞蹈起源于勞動,來源于生活,當人們稻作農耕獲得豐收時,自然欣喜若狂,共同歡呼跳躍;當人們舉行集體祭祀活動時,必須歡歌狂舞,以娛樂鬼神,祈求功利,并且以歌舞宣泄情感。
論文 關鍵詞:
我們要尋找 法律 文化生成的根源、 發展 規律 和基本性格,就應當把研究對象放到特定社會、 歷史 條件下予以考察。從 經濟 、政治、倫理、社會組織結構、哲學等多種角度出發分析其現實基礎。本文擬對
這種特殊的司法形式在傳統上是公認的,得到不斷的闡釋和實踐。魏征說:“凡聽訟理獄,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權輕重之序,測淺深之量”’‘代 理學 大師朱熹對此說得更明白些:“凡有獄訟,必先論其尊卑、上下、長幼、親疏之分,而后聽其曲直之辭?!钡耆嗽?總結 審判經驗時也說:“凡關宗族親誼必須問明是何稱呼,系何服制。”
司法的道德教化和情理考量盡管具有積極意義,但無疑削弱甚至是取代了證據在案件事實建構中的基礎性作用,司法官吏也不注重司法知識和技術的學習而一味強調倫理道德的修養,這在客觀上阻礙了證據知識和技術的生成與 發展 。
三、
中國是一個擁有近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傳統的儒家經典要義、民俗傳統依然在深刻地影響著大眾的生存與生活。比如,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先義后利、舍生取義的價值取向,溫良恭儉讓的處世風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等等?!雹倏梢哉f,傳統文化的底蘊給家庭倫理劇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然而,家庭倫理劇所展現的傳統文化底蘊究竟有何特色?
一、夫妻之倫:女性形象的重塑
新時期以來,以表現夫妻倫理關系的電視劇首先在數量上就拔得頭籌。尤其注重表現女性在獲得經濟獨立與社會地位后的情感困惑與人倫糾葛?!胺蚱逓檩S心的核心家庭逐漸成為當今中國的典型家庭形式,家庭倫理關系從縱向的父子關系軸心轉變為橫向的夫妻關系軸心?!雹谝浴吨袊诫x婚》、《婚姻保衛戰》、《金婚》、《夫妻那些事》、《媳婦的美好宣言》、《裸婚時代》等等在全國各大上星頻道落地生根的家庭倫理劇就是最好的佐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女性的附加條令從來就不缺少詞匯。“封建禮教,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往往是人們首先想到的給女性確立的框架和行為準則。自從中國文明史的開端,就已進入了父系社會,統治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化,就是父權文化,父親在整個家庭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男性,書寫者同樣也是男性,那么傳統文化觀念也主要是基于男性視角而建構??梢哉f在電視敘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表達也同樣是男性對于女性的美好期盼與想象。上世紀80年代的一部《渴望》就給天下所有妻子做出了典范———劉慧芳身上閃耀著的隱忍、忘我、默默承擔一切等傳統“賢妻良母”所應該具備的特質,成為了中國男觀眾擇偶的標準。而“事業型女性”悉數登場是新時期的家庭倫理劇對于女性形象塑造最重要的一筆。如《夫妻那些事》女主角林君,首先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從職業的選定,本身就打破了以往電視劇關于“女性職業”的成規。其次作為一名所謂的“3Z”女性——姿色、資本、知識,在劇中絕大部分時間里都表現出了她作為一名事業型女性的強勢風范:果斷、聰慧、有才華。最后作為一位“丁克”,她更是敢于挑戰傳統、懷抱自由。然而傳統人倫要求施加于她無形的壓力,首先來自于婆婆,作為一名敬業十足的“催生婆”,林君所持有的“不作生育工具”宣言在傳統方婆婆看來就是謬不可思議的謬論;其次來自于事業,作為一名在事業領域風生水起且擁有權力的女性白領,男性下屬感到憋屈,同性同事感到嫉妒,陷害、嘲諷接踵而至。林君在事業上失敗,在丈夫唐鵬的悉心幫助下又重新獲得新生并收獲愛情的結晶,最終故事大團圓結局。與事業型女性相對比,家庭倫理劇也從不缺乏對女性作為“花瓶”的刻畫。如《夫妻那些事》演員梁靜扮演的那依,盡管事業獨立、小有資產,卻在婚姻的旅途中偏離了家庭的軌道。劇中極力刻畫她不顧眾人的反對,利用火辣的身材、美貌周旋于眾多男人之間,遭遇了情感、金錢的欺騙,感情、身體雙重疲憊的她在故事的終點回歸到家庭。綜上可見,無論是作為一名事業型女性還是美貌型“花瓶”,家庭終究是她們的歸屬與依靠。偏離傳統、逃脫家庭只會受到嚴厲的審判與懲罰??梢姡齻兪〉奈幕睦砀词窍嗤?,她們回歸家庭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她們在事業上可以做到化石點金,但這并不是一個“好女人”的必備品。劇本對于那些作為一個傳統的好女人的角色設定,其工作內容依舊是在廚房洗手做羹湯、在臥室安靜等待男主人的回歸等,工作環境是廚房、臥室等封閉性空間,人際交往對象則是限定為子女、丈夫、長輩??梢哉f以“家”為中心的社交活動從來就是女性固守的陣地,電視劇的女性形象建構“帶有極大的撫慰男性、安撫女性的功能。撫慰男性,以緩解其在社會、經濟各方面所遭遇的壓力;安撫女性,使她們安于現狀,安于被言說、被規定的地位?!雹?/p>
盡管女性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張揚與展現,男權秩序卻在變與不變中得到重建與穩固。雖然家庭倫理劇開始陸續塑造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女性形象,但卻在無形之中又加入了女性身體被“包裝”的符碼——名牌衣服、卷發、高跟鞋等等充分展現女性身體的符號??梢哉f,所有符碼體系都具有“神話”的特性,“它已經將現實內外翻轉過來,它將本身的歷史掏空,并且用自然填充它,它已從事件中移開它們的人性意義,而使它們能意指作用人類的無意義?!雹芰硗?,一個地位顯赫的高級女白領盡管在低階級的男性面前擁有優勢或特權,但往往則有一個比她更高一級的男性凌駕于她的地位之上。但我們往往會特立獨行地標榜——這就是新時代的女性!故著名的女性小說家丁玲就曾在其小說《三八節有感》結尾處有此一問:“女人”這兩個字到什么時候才不需要特別說明、不需要特別指出來呢?一般地說,越是提倡的東西才越是現下社會最虛缺的元素。⑤
二、兄弟之倫:兄友弟恭的呼喚
“請問為人兄?曰:慈善而見友。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茍。”在中國傳統典籍《荀子·君道》中,“兄友弟恭”成為中國傳統倫理中最理想的兄弟之倫,同時也是家庭倫理劇中傳統文化訴求的又一重要表現形式。弟弟對兄長的敬重與兄長對弟弟的友愛是該倫理的核心內容。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家庭倫理劇中,以表現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愛為中心內容的作品更不在少數,如電視劇《親情樹》中大姐孫雨欣為照顧年幼的弟妹,甘愿退學甚至放棄了愛情而撫養弟妹長大成人;《大哥》塑造了一位正直、寬厚、勇擔責任、勇于犧牲的大哥形象;《親兄熱弟》則描繪了大哥于大海和三個弟弟的細水流長般血緣親情等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型社會重大社會語境中,“欲望化”已經成為描述當下社會語境最為關鍵和使用最為頻繁的詞匯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大哥”、“大姐”們遵循的是傳統,在匱乏的物質生活中悠然自樂,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所謂“浪子型”弟妹們在逃離家庭、拼搏事業中屢屢受挫,并最終回歸“大哥”、“大姐”所代表的樸實安寧的平淡生活。如十年前曾一度火遍全國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作為大哥的張大民缺失了父親,但他身邊圍繞著四個年幼的兄弟姐妹。他是大哥,但是他在更多的時刻扮演的是父親的角色。貧嘴的他、平凡的他、樸實的他收獲愛情,照顧弟妹長大成人。然而五弟大國卻視自己的家為雞窩,甚至哭著說畢業以后就算淪落到新疆、種青稞,也不想在這個貧窮的小屋子憋屈地生活。他拼命逃離家庭,逃離大哥代表的“父權制”的“掌控”,并一心盼望走向仕途,但最終愛情的力量又使他心悅誠服回歸到以兄長為尊的家庭生活。
電視劇中傳統意義上的“大哥”,他們是道德符號的能指,他們已儼然幻化成傳統美德的堅守者。在經濟利益膨脹及物欲橫流的社會轉型時期,“大哥”、“大姐”們這一崇高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現代人抵御物欲誘惑、堅守道德底線的精神武器。換句話說,對“兄弟之倫”的肯定與贊同,是幕后潛隱著對欲望、物質的否定,對所謂“浪子型弟妹”、“知識型弟妹”對平凡“大哥”的人生理念的重新認可,是潛移默化地重塑樸實平凡的日常生活才是社會“人生常態”。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家庭倫理劇文本中,通過對“大哥”、“大姐”的道德形象高度設定以及弟妹們最終歸順傳統的方式,種種現實社會問題被道德化解并遮蔽。但著名學者尹鴻卻認為,家庭倫理劇以表現道德價值的一元化為指向,這一取向有待商榷,因為“道德問題不能永遠超越于個人幸福之上來探討”。
三、代際之倫:人倫之和的吁求
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現代與傳統、國內與國外等各種道德價值觀被濃縮到同一時空并在同一個平臺上相互激蕩,它們的相互作用不僅表現在同代的各共同體之間,而且越來越表現在代與代之間。⑥所以現代社會最突出的代際問題其實質就是“代溝”。而“代溝”又集中表現在青年一代與中、老年一代之間展開。上升至倫理維度,顧名思義其倫理意義上的代溝就是道德價值觀的鴻溝。面向社會實際,代際問題又往往表現為代際差異、代際隔閡甚至代際沖突。而這些問題也與各代成長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背景息息相關。但中國有句俗語“百事孝為先”,簡單明了的流傳千年的一席話體現了“孝”作為代際倫理的核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所有的家庭。在當今社會,孝道所衍生的敬老尊長的社會公德在新的時代脈搏中產生新的民族凝聚力,發揮著促進社會穩定的作用。⑦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過往已形成的傳統固定生活模式被逐步打破,慣有的價值尺度、家庭觀念、工作方式等正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質的改變。轉型期社會帶來的是多元價值觀的并存,既是社會的開放與包容,也有可能是道德滑坡而帶來的無休止的爭吵。作為家庭倫理劇,代際沖突往往在叛逆的兒子與固執的母親、前衛的媳婦與守舊的婆婆之間展開。于是多種價值觀的雜糅從現實生活被推向了電視熒屏,一方面反映的是多元價值觀的并存與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化沖突下的無序而又雜糅的生活理念。故采用“黑色幽默”與營造“溫情”是家庭倫理劇處理代際矛盾的慣用表現方式。電視劇《媳婦的美好宣言》女主角毛絨絨和牙醫余快的新房,新房在絨絨看來“不大,卻很溫馨”,但美中不足的是新房墻壁所懸掛的一張獎狀有點格格不入——這是余快的父親一份革命烈士證明書。在絨絨看來“有點像古董”,但當婆婆問道,“我覺得挺光榮的,每次看到獎狀,就覺得充滿了力量。”前后矛盾的心理,是絨絨出于對公婆的尊重,而她詼諧的表現方式也讓婆婆覺得在兒子與兒媳的新房懸掛“革命烈士證明書”有點不吉利,于是婆婆主動地取下了這張與新房不搭調的“古董”。當絨絨再次審視自己的新房,心情驟然開朗。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倫理精神更是一直貫穿在中國的各種文化形式當中,而家庭倫理劇就是其最好的先鋒軍與同盟軍。作為倫理的守望者,家庭倫理劇在展現夫妻之倫、兄弟之倫、代際之倫時理所應當地受到了傳統儒家文化內涵沉淀的影響,并且將持續地沉浸在敘事模式中。(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秦俊香.影視接受心理[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社,2006:138。
[2]汪懷軍.試析現代家庭倫理關系的嬗變[J].前沿,2005(11):31。
[3]符杰祥.論1990年代電視劇女性生存的敘事形態[J].東方論壇,2006(3):41。
[4][法]羅蘭·巴特.大眾文化詮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3。
[5]孫桂榮.消費時代的中國女性主義與文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9):106。
[6]王倩.代際倫理——一個現代性問題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2):31。
[7]尹鴻.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
注解:
①秦俊香.影視接受心理[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社,2006:138。
②汪懷軍.試析現代家庭倫理關系的嬗變[J].前沿,2005(11):31。
③符杰祥.論1990年代電視劇女性生存的敘事形態[J].東方論壇,2006(3):41。
④[法]羅蘭·巴特.大眾文化詮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3。
傳統社會人們重視血緣親子關系,將男性世系的家名及香火一代代傳下去是中國人最看重的事。傳統中國人最擔心的是絕后,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種將個人的短生命融入到家族的長生命中,以保持家族延續的觀念幾乎可以視為中國人的一種宗教安慰。在以家為本位、強調以家為中心的團體意識的文化背景下,個人的存在,就是為了家族的存在與延續,而不是以個人及其發展為目的。
然而,由于受到社會經濟生活、大眾傳播媒介等因素的影響,上述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婚戀家庭觀,正在發生著一系列明顯的變化,“婚戀家庭從主要滿足個人的生理要求和傳宗接代需要向主要滿足個人的感情需求及自身利益的方向轉變”①,現代青年更看重的是穩定發展的事業和良好的經濟收入,如果婚姻家庭與這一目標發生沖突,被放棄的、居于第二位的往往是婚姻和家庭?,F代社會個人是家族的延續的概念正在淡化,“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中國的城市人口(約占人口的20%)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許多人們,已經不再迷戀于各種‘傳統的中國價值觀’(家庭、親子關系、傳宗接代、祖先崇拜等等),他們可以選擇不結婚、不生育、同居、婚前性關系、同性戀之類的生活方式,而不致于招來太大的麻煩?!雹跓o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包括不希望婚姻的模式,都是基于對個人權利、發展的認同和重視,個性化的色彩越來越濃厚,同時,這些個性化的追求并非都是正當的,值得贊賞的,相反有很多是自我中心,是為不負責任尋找借口,這樣的情節在許多電視劇中常??梢?。
電視劇《深度誘惑》的劇情發展就離不開主人公對事業的追求與家族延續傳統之間的沖突。兩個人的事業都正處于一個上升期,暫時無暇顧及生孩子的事。但老人是急于要孫子的,于是一急之下從老家趕來,親自監督小兩口要孩子。結果婆媳之間頻繁產生摩擦,并因此給“第三者”提供了可趁之機,利用老人想抱孫子的心理,制造了懷孕的假象,迫使男女主人公離婚?!逗L囊琅f》里二女兒在結婚前寫的“結婚合同”,其中的一條就是他們不要孩子,為哪天覺得過不下去了就分開做準備。作家王海根據正在變化的社會人文環境而創作的《新結婚時代》,描寫了幾對“錯位”的婚姻。60多歲的教授和家里30多歲保姆走在了一起。出身“書香門第”的女兒和出身“寒門”的建國自由戀愛成婚。兒子跟誰結婚了?兒子跟一個比他大,而且跟別人同居過6年的的女人結婚了。她這么寫的原因在于她想用這種極端的例子來闡述一個不容置疑的現實:社會越來越寬容,婚姻越來越成為個人的事情。人們開始為自己結婚,不是說為面子,或者說為別人、為社會壓力而結婚。她所要寫的當然是典型的婚姻,但所傳達的信息卻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即人們正在變成為了自己而結婚(或不結婚),婚姻是個人的事情,關乎個人的幸福與否,家長意志、延續家族等都不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傳統婚姻體現的往往是家族的利益、家長的意志,故有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說,至于婚姻雙方當事人的意愿在這一過程中則常常是被忽略的,但是,在市場經濟時代,家庭難以再統攝個人,個人有了自由發展的余地和空間,所以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的前途來安排生活、工作,而不再視個人利益從屬于家庭利益為天經地義。相對于封閉、穩定的自然經濟狀態,開放、流動性大的市場經濟社會向人們提供了更開闊的視野和發展空間,人們必然不會再局限于一家一族甚至一城一市,而是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尋找自己的位置。當然,即使在現代社會,家仍是人們精神的棲息地,是迎接各種挑戰、困難的精神支柱和情感依托所在。只是“在選擇的機會出現之時,許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放棄原先賦予家庭的價值,而選擇一種更好的生活?!纱丝梢?,并沒有什么價值觀是不可以改變的,如果環境改變,或許是為了改變環境,人們可以放棄舊有的價值觀念。”③
二、家庭從重靜態穩定轉向重動態和諧
過去人們評價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標準主要側重于夫妻是否和睦,家庭關系(親子關系、婆媳關系等)是否融洽,家庭成員是否學有所成、事業有成等表面的認識,認為表面上婚姻很穩定就意味著過得幸福,很少有人想到高質量的婚姻不僅“看起來”是穩定的,也應該是尊重每個成員意愿的,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獨立,能經常的進行思想交流。過去常常有對離婚進行集體干預、行政干預的事發生,不管當事人是否感覺幸福,只要能維持表面的穩定就行,這與“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截然對立的。傳統婚姻看似穩定和諧的家庭其實是以彈壓人的主觀意愿為基礎的,有時甚至是以忽視當事人的感受、犧牲當事人的幸福為代價,因此這種靜態的穩定與和諧相去甚遠。現代社會尊重當事人的意見,只要當事人覺得適合就可以結婚,婚后覺得不適合也可以離婚,雖然表面看起來家庭動蕩、矛盾、沖突激烈,但解除了不適合的婚姻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避免彼此的傷害,避免發生更多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當然,剛剛開始“獨立自主”地掌握自己婚姻的國人難免會經歷一個混亂的階段,有人對婚姻缺乏耐心和寬容之心,稍不如意就勞燕分飛,影響著人們對于和諧家庭文化的認同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似乎已成了美麗的傳說。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庭生活、感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婚姻的最高境界已不局限于追求“白頭偕老”,而是更注重享受優質生活、高質量的婚姻。對家庭婚姻的要求提高了,滿足起來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婚姻開始出現動蕩。而且快速變動的社會令許多人的內心感到不安全,在情感領域也容易出現危機。家庭倫理劇中涉及男女情感的電視劇熱播,就透露出現代人情感生活危機四伏的信息,在危機中人們依舊渴望著美滿和諧的家庭婚姻?!逗L囊琅f》里父親在二女兒結婚前,大女兒婚姻卻亮紅燈時,全家“最后”一次團圓飯上說:“老話兒說得好,祝你們白頭偕老。老話兒都是話中有話,因為白頭偕老不易。你大姐結婚我這么說的,老二結婚還是這么說,老三結婚也是這話?!比缃瘢瓦B這最樸實、最基本的底線往往都守不住,可人們還是期望能滿足更高標準的要求。
近年來,各地電視臺爭相在黃金時段播出反映現代人婚姻、情感話題的電視連續劇,《結婚十年》、《浪漫的事》、《深度誘惑》、《危險真情》、《來來往往》、《走過幸?!?、《中國式離婚》、《海棠依舊》等,在觀眾中引起了熱烈反響,這些電視劇的劇情以反映出軌、婚外情的居多,反映出當今中國婚姻家庭中的種種矛盾和困惑,以及婚姻圍城中現代人在忠誠與背叛、愛與恨的交織中難以言說的種種隱痛和重重危機。電視劇《來來往往》反映的就是變革的年代,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互相沖突,人們在這個轉型期的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情感生活故事。這部電視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正發生在許多家庭中的故事,特別是經濟力量對家庭和情感的侵蝕,以及男性在現實社會中的生活困境等問題。正在變遷的社會是家庭婚姻走向動態和諧的重要社會背景,離開這個變革的時代,離開由此產生的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改變,以及經濟力量對人們生活的強大影響力,就無法解釋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中國社會家庭發生的巨大變化。
那些“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自由的人,有自主意識的個人,他們才能把不幸福的婚姻‘湊合’下去,他們才會認為個人的快樂與幸福同家庭的穩定相比是無足輕重的事情,他們也才能在個人的感受與家庭及婚姻的形式發生沖突之時,使個人的感覺屈從于家庭和婚姻的完整形式,并且認為這樣做并不困難。而對于一個個人意識業已形成的個人來說,這樣做就要困難得多?!雹軆H僅在二十幾年前還被中國人視為“洪水猛獸”,影視劇“雷區”的婚外情、離婚等有悖于中國傳統的婚變,如今已經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被人們平靜地接納了。轟動一時的電視劇《牽手》曾因正面塑造第三者遲遲未能開拍,拖了三年之久才拍出來,就是因為大環境發生了改變,社會逐漸認可、接受了這樣的表達。
無論是結婚、離婚、復婚還是再婚,每一步都會牽扯到更多的人和家庭,對于社會的影響也就不能小視。電視劇題材上從大量描寫離婚、婚外情,向再婚、復婚、言歸于好等轉變,為現代婚姻生活重動態和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情感、婚姻經歷著變異的考驗,離婚帶給人們的動蕩、不安、創傷、苦痛,最終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再一次慎重、寬容的婚姻來撫平、安慰和超越。家庭不再是以一成不變的穩定來表現出和諧,而是多了一種選擇,由不和諧的婚姻到殘缺的離婚,再到再婚,在動態的變化中表現出現代社會和諧所特有的復雜性。
對現代社會日益走高的離婚率,就像看完了《中國式離婚》等以令人黯然神傷的離婚作為結局的電視劇一樣,在與劇中人一起感到心力交瘁的同時,更讓人對婚姻產生了畏懼感和疏離感,讓人籠罩在灰色壓抑的陰霾之中,似乎現代人對于家庭婚姻只能收獲創傷,選擇逃離。同時,也有像電視劇《半路夫妻》所展現的,在雙方經歷了“沒有硝煙的戰爭”最終以離婚收場后,由于有了前邊的經驗和教訓,有了改正錯誤的機會,再婚重組的家庭更加懂得珍惜第二次婚姻,盡管彼此的磨合是必經階段,磕磕碰碰仍是生活中的常客,但讓人感到婚姻生活的陽光色彩,給人以希望和積極的動力。
同時,也有些電視劇給人劍走偏鋒的感覺,一味展現畸形、甚至變態的所謂戀情,情感泛濫、貶值,刻意編造情感混亂、過多渲染婚變,偏離了現實生活的情感軌道,一個又一個美滿的家庭被泛濫的情感沖垮、破碎、毀滅。盡管影視劇對現實婚姻家庭生活的表現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對人們多有誤導,近30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的情感世界在婚姻自由、離婚自由、情感自由等口號的沖擊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震蕩,但是中國倫理道德的主流道德觀并未發生根本改變,大體上仍沿襲傳統的維持家庭穩定追求和諧美滿的基本理念。就多數情感劇而言,即便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在最終情節上仍基本堅守著傳統道德規范,破鏡重圓、重歸于好的結局屢見不鮮。
三、夫妻間男尊女卑的秩序轉向男女平等的關系
夫婦關系是“三綱五?!彼鶑娬{的重大倫常關系之一。在古代的宗法社會中,夫妻關系的調適是片面地遵照“夫為妻綱”、“男主女從”的準則進行的,甚至夫妻關系是要服從親子關系的,妻子在家庭中只是充當生兒育女的工具。中國人常把人倫即緣于自然血緣、婚配和長幼等形成的親屬關系稱為“天倫”,意指此為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紐帶和最天然的本質關系。在中國傳統的宗法等級制度下,這種自然天性的人倫被改造成了宗法人倫。在宗法人倫中夫婦關系變為上下尊卑關系和支配順從關系,形成了婚姻家庭中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普遍意識,和被認為天經地義的以男性長者為家長的父權家長制。
建國以來,建立在森嚴的人倫宗法等級秩序下男尊女卑的傳統性別秩序逐步被打破,向著婚姻中男女相互關愛、彼此寬容、共同分擔的平等式關系發展,但這個發展非常艱難,不僅有來自男性、社會習慣等的阻力,也有女性自身的弱點。如果說前兩個轉變已被人接受并實踐的話,那么男女平等的實現恐怕尚處萬里邁出第一步的階段。許多電視劇中的女性都與男性一樣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蒸蒸日上的事業,她們既有女性的溫柔也不乏精明干練。但總的來說,電視劇在表現男女平等方面非常欠缺,如《好想好想談戀愛》的四個女主角都是大齡女貴族,都有不菲的收入,都對男人挑三揀四,這些帶有女權主義色彩的描述與男女平等相去甚遠,沒有樹立起女性自強、自立的精神榜樣,追求的是等同而非平等。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影視劇,婚外戀幾乎成為破壞家庭第一殺手的代名詞,而婚外戀的破壞者往往是女性,她們或因感情,或因金錢、權勢而背負上背叛道德的枷鎖。在絕大多數情感劇中,婚姻出現問題都是因為妻子是“女強人”忽視家庭和情感交流,或是青春已逝的賢妻良母,導致丈夫在遇到年輕、貌美、善解人意的“第三者”時“出軌”、“不忠”。雖然在《中國式離婚》里,并沒有“第三者”,婚姻的問題也更多地出現在了女人身上。該劇試圖從婚姻關系內部對危機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探討,描繪了由陳道明和蔣雯麗飾演的一對普通中年夫妻,即使在沒有第三者介入的情況下,還是遭遇了婚姻本身帶來的傷害和無奈。電視劇《金婚》也描寫了模范丈夫佟志對從小被嬌慣出各種毛病如潔癖、小心眼等的妻子文麗的忍讓與寬容,50集中兩人不停地因為生活中的瑣事吵架,每次都是文麗在“沒事找事”,兩人吵了50集(50年),給人的感覺就是成功婚姻的經營主要在于男性的大度包容。
婚姻需要男女雙方共同擺正責任與情感,家庭與事業的位置,在這一點上如果沒有男女平等,只要求一方付出,付出的一方常常是女性,其結果注定是對家庭、對婚姻和每個家庭成員的傷害。以女性為家庭的傾心付出來說,不能再簡單地用符合傳統美德來衡量,而要看是否反映了女性的一種自我迷失,一味地舍棄自己成全家庭未必會得到想要的回報,這樣的例子在電視劇中屢見不鮮。電視劇《牽手》中的女主人公夏曉雪(蔣雯麗飾)本是一位很有發展前途的知識女性,婚后為丈夫而放棄了事業,把精力全放在了家庭和兒子丁丁身上,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丈夫更多的關愛和體貼。而丈夫鐘銳卻認為她越來越俗氣,由于缺少溝通,兩人的婚姻產生了危機。
在《中國式離婚》里,妻子林小楓為了讓努力改變家庭經濟面貌的丈夫無后顧之憂,表示包下全部家務,在林小楓的無私奉獻中,丈夫宋建平拼搏成功,而林小楓自己卻屢屢因為家中瑣事耽誤了工作而下崗。兩人的反差開始拉大。編劇王海在《中國式離婚》里寫的是一個望夫成龍的故事,她認為望夫成龍是女人們的普遍心態,這與夫貴妻榮的傳統觀念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如《中國式離婚》所著力演繹的,現代中國女性思想中“夫貴妻榮”的觀點還很有市場,這樣情況下已婚女性很容易迷失自己,淪為“怨婦”、“棄婦”。
現代社會,女性的家庭角色定位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家庭婦女轉變為兼負家庭重擔的職業女性,家務勞動男女共同分擔,經濟來源也不只依靠男性,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工作。在現代家庭生活中,夫妻角色不再固守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工作上嶄露頭角,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付家庭以外的社會。夫妻關系必然要適應這種新的變化,盡管適應的幅度還很不夠,但“新好男人”即那些沒有“大男人主義”,而且多分擔家務的丈夫已開始成為一種“時尚”。現代社會的夫妻關系更應該是一種建立在平等、互信基礎上的和諧關系。
中國人婚姻家庭文化的變化才剛剛開始,還會存在著反復、回歸。向“前”走多了人們又會發現過去的種種好,比如過去雖然不重個人的感受,但講家庭責任,如今雖然人人強調自我感受,似乎尊重了個人的意志,但少了人與人之間的寬容、少了溫情多了冷漠。和諧社會需要建構,和諧的家庭需要經營,人們需要時間來適應社會對人們價值觀、人生觀影響帶來的變化,應對現代生活與經濟格局對中國家庭傳統觀念的碰撞。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現實之間不斷的磨合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既有個人又有家庭,既允許不適合的婚姻解體,更追求每一次婚姻的美滿,夫妻平等的新的家庭文化。
注釋:
①李銀河.中國婚姻家庭及其變遷[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劉達臨,等.中國婚姻家庭變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217.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不同的新興藝術對傳統藝術帶來了巨大沖擊,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淡漠,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影視藝術也發生了巨變,利用光、時間、空間、聲音、特技等所形成的多維空間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使影視藝術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各類不同的電子媒介上。如果能將傳統戲劇與影視藝術結合起來,必將會擴寬傳統戲劇的傳播途徑、增強傳播效果,對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中國戲劇
中國戲劇最早起源于原始社會時期的歌舞,經過多個朝代的演變,最終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劇藝術。主要由民間的說唱、歌舞、滑稽戲三種藝術形式融匯而成。比較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曲、豫劇、越劇、粵劇、秦腔、川劇、黃梅戲等。中國戲劇藝術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把曲詞、表演、音樂、美術等融為一體,用節奏貫穿其間,既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表現力,又達到和諧的統一,大大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形成了獨有的、節奏鮮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表演藝術。中國的戲劇藝術與古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一起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2006年,戲劇藝術作為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務院批準納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于6月2日予以公布。早在2001年,昆曲已被第一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中國傳統戲劇藝術的傳承現狀
同所有傳統藝術一樣,戲劇藝術發展到現在,都面臨著衰亡的危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文化產品的選擇更加便捷和多元化,電影電視、隨身聽、DVD機、互聯網等的普及為人們提供了自由和廣闊的選擇空間。相反的,戲劇藝術的生存方式就顯得陳舊和過時了,傳統戲劇只有在舞臺上與觀眾面對面地交流,才能表現出它的藝術魅力。但這種以劇院(舞臺)為中心的創作、傳播和欣賞方式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約束。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人們,已不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到一個固定的場所去欣賞一種程式化的、劇情相對比較簡單的傳統戲劇表演。不僅戲劇如此,所有的劇場藝術都面臨著普遍的危機。
目前,全國共有戲劇劇種360多種,除了一些比較著名的劇種外,還有幾百個小劇種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它們的傳承現狀都不容樂觀,對于一些地方上的大劇種,如京劇、越劇、豫劇等都開辦有專門的藝術院校,但近年來都面臨著生源匱乏的危機。對于一些小劇種,更加令人擔憂,有些劇種的傳承人僅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甚至一兩個,更沒有任何資料得以保存,他們的傳承全部靠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這樣一來,很多小劇種都悄無聲息地消亡了。
為了保護這些傳統戲劇,近年來國家也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政策,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但是保護模式過于保守,保護手法過于陳舊,跟不上社會與時展的趨勢,效果不好。因此,對戲劇藝術進行合理的保護和科學的傳承迫在眉睫。
三、如何發揮影視藝術在中國傳統戲劇藝術傳承中的作用
《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明確了保護文化遺產的根本目的是: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對傳統戲劇藝術的傳承和保護是非常必要的。運用最能體現現代科技手段的影視藝術,將對傳統戲劇的傳承和保護發揮巨大的作用,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一)借助影視藝術的強大記錄功能,對經典劇目、經典唱段以及演唱方法,特別是一些瀕臨滅絕的小劇種,進行記錄、歸類整理成視頻資料,統一保存。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要遵守產生、發展、消亡的自然法則。但是每一種藝術形式能得以產生和發展都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積淀,又有著其獨特的藝術內涵,因此,在它消亡之前,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對它的記錄,因為只有在這些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才可以不斷地綻放出新的藝術之花。而影視藝術的技術性恰恰具備了這一特點,使記錄不再單純地停留在文字和圖片的層面上,而是真實地保存了它的影像和聲音,這對今后的戲劇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最直觀的資料,也為這種即將消亡的藝術形式保存了最真實、原始的影像記錄。
(二)借助影視藝術的傳播功能,通過電子媒介將優秀的戲劇劇目傳播出去,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領略到中國傳統戲劇藝術的魅力。
傳統戲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其生產、傳播和消費都受很多條件制約:它必須要有一個舞臺(空間),它的創作和傳播都是在舞臺上完成的。而觀眾欣賞戲劇也必須通過舞臺,每一個觀眾由于所坐的位置不同,其觀看的角度就不同,因此他們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而且經常會忽略掉很多細節的表演。而在觀看的過程中,即使是去趟洗手間或者接一個電話,都會漏掉很多精彩的片段,要想再看一下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安排時間、花費金錢從頭看一場。因此,戲劇藝術與影視藝術的結合是必然的趨勢,借助影視藝術的先進技術,通過攝像機的角度轉換和鏡頭、景別的切換,從不同的角度、距離來展現每一個場景,使劇中人物的每一個細小的表情變化都可以被觀眾看到。再借助影視藝術的傳播功能,把這些優秀的劇目通過各種不同的電子媒介傳播出去,人們再也不用局限在劇場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去欣賞。這樣,就打破了傳統戲劇傳播的局限性,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接觸戲劇、認識戲劇,進而熱愛戲劇,戲劇藝術也將因此而更加接近普通老百姓,從而重新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三)在保護傳統戲劇藝術的同時,努力融合影視藝術的美學原則,開發新的戲劇形式,使戲劇藝術更貼近生活,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藝術來源于生活,真實、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成了觀眾對藝術的一種追求。所謂真實,是藝術的真實,是藝術對生活準確的提煉和概括。而對于戲劇來說,其精華所在卻是追求神似的寫意風格——假定性和程式性。傳統戲劇要在一個小小的舞臺上詮釋復雜的場景和情節,解決舞臺空間與劇情實際空間之間的矛盾,在幾代藝人的努力下,終于創造了一整套拓展舞臺空間、變換舞臺空間的巧妙辦法,這就是高度程式化的虛擬手段。例如,同樣是表現上樓梯、開門的情節,在戲劇藝術中,可以用幾個程式化的動作就交待了;而在影視藝術中,就必須要有真實的樓梯和門,而演員也要像在生活中一樣去上樓梯、開門,仿佛身臨其境。戲劇藝術不僅通過富有音樂節奏的肢體語言,配之以小道具,創造出各種變幻的空間,并且以不同的臉譜來概括類型化的人物特征,生活形象被高度抽象化、符號化。這些恰恰就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之所在,也是我們必須要堅持和保護的。就像現代的劇院文化一樣,雖然都在逐漸式微,但作為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征,劇場藝術一定要保存,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欣賞到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戲劇藝術,還必須回到劇場、回到舞臺,這也是對傳統的尊重,對傳統戲劇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接受和吸納新的藝術元素,開拓新的戲劇形式。影視藝術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影視藝術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借助科技的手段,制作出逼真的場景,突破了舞臺時空的限制,實現了時空與視聽的綜合再現。影視藝術的美學特征培養和改造了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經驗。傳統戲劇也可以大膽地進行嘗試,依據影視藝術特有的藝術手段、傳播媒介、欣賞方式、審美心理,運用影視藝術的思維方式去創作全新的、以戲劇藝術為基本內容的屏幕藝術作品。在融合的過程中,肯定要經歷痛苦的割舍,因為戲劇藝術中的假定性和程式性恰恰違背了影視藝術中的逼真性原則,因此,割舍在所難免。其實,不僅是戲劇,各種藝術形式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例如電影,隨著劇場文化的逐漸萎縮,電影藝術本身也正在萎縮。但是,在電影藝術式微的同時,它還在不斷地接納新技術或與別的科技含量較高的媒體進行融合,催生了許多新的藝術形態,比如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影視廣告、活動網頁、電腦游戲等。而傳統的、古典意義上的膠片電影,可能會成為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因此,戲劇藝術要得以延續,就必須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融合影視藝術的審美特征,催生新的戲劇品種。
藝術發展史的經驗證明,所有生命力旺盛的藝術門類都是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而歷久不衰的,但它們的語言結構是有壽命的,需要做出不斷的調整才能與時俱進,適應歷史的發展。將傳統戲劇與影視藝術結合起來,必將會擴寬傳統戲劇的傳播途徑、增強傳播效果,對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注:本文為河南省2012年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22400430147)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涉及到的教學內容較多, 古典文學、 現代文學等。其中學生覺得學習難度較大的就是古典文學作品了。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古典文學的理解建立在全面掌握古典文學相關背景和作者背景的基礎上, 在久遠的年代里, 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古典文學, 在表達上載體各異, 形式多樣, 蘊含著豐富的寓意和內容, 這些都需要在語文課堂上深度挖掘。高中生在古典文學的學習上具有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依然存在許多的困境, 在理解上還是比較吃力的。鑒于這樣的學情, 教師在講授古典文學內容的時候, 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能力, 否則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合學情和古典文學教學有助于他們深入地學習, 有助于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 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內化優質的價值觀念。 《燭之武退秦師》 《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鴻門宴》 《離騷》 《孔雀東南飛》 《勸學》 《過秦論》 《師說》 等等, 這些古典文學作品含有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 對其進行挖掘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 讓其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 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比如《離騷》 和 《登高》 中的濃厚愛國主義情懷, 憂國憂民, 懷揣天下的胸襟; 《山居秋暝》 和 《歸園田居》 中獨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勸學》 與 《師說》 中學貴得法, 尊師重教的風尚等等。這些傳遞出傳統文化價值觀, 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 開展有效的古典文學閱讀, 感悟深厚的傳統文化
對于高中語文古典文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傳統文化的滲透, 已成為眾多教師探究的課題之一。新形勢下,挖掘文化資源, 傳承傳統文化, 方式多種多樣, 可以是課程講授, 可以是學生閱讀等等。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 開展廣泛的古典文學閱讀有助于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對于高中生來說, 經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 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素養, 對于古典文學的學習也不會陌生, 雖然在學習內容上有所不同, 但是在文章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關聯性, 所以開展廣泛的古典文學閱讀有助于促進學生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學生深層次、 多角度地去感悟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古典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 經過時間的淘洗, 證明是值得挖掘的。閱讀古典文學的過程, 就是感悟傳統文化, 了解作者主旨大意的過程, 也是思想碰撞和文化融合同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發揮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那么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強化傳統文化的滲透, 更有助于他們被優秀的傳統文化所內化, 進而促進高中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比如拿 《史記》 來說, 魯迅曾經說過 《史記》 是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 《史記》 中包含著豐富的文言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 其中涉及的成語故事高達幾百個, 在傳統文化的表現中, 對榮辱觀、 價值觀、 歷史觀都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考。例如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 用之所趨一也。 ” 這些都可以向學生傳遞相關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知識, 熏陶學生的價值觀念, 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 有課內古典文學作品的閱讀, 也可以適當地拓展課外古典文學作品的閱讀。
三、 讓學生動起來, 發揮寫的功效
一菜可使一個國家滅亡,一飯會使兩士為國君赴湯蹈火。給予別人,不在乎多少,而在于適逢危難;結怨于人,不在乎事情大小,而在于傷害別人自尊。中山國君的反省讓我們明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像這樣用傳統文化啟迪人生的故事,在《贏在人生終點》這本新書中不勝枚舉。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為人處世的營養將受益終身。
處世是一門生存和發展的藝術。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商業社會中,面對激烈的競爭,處世之道尤為重要,誰掌握得好,誰就能占得先機。
一項研究結論表明:“專業知識在一個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其余的85%取決于處世能力?!泵绹痛笸趼蹇朔评赵f:“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泵绹撹F大王卡耐基也曾總結:“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掌握并擁有豐厚的人脈資源,你就在成功的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但如何處世也是見仁見智,不過大道至簡,處世之道在于懂得人性,滿足人的需求。一般來說,人都有被幫助、被關心、被理解、被肯定、被贊美、被尊重、被崇拜的需求。了解了人的需求,就找到了處世大門的“金鑰匙”?!囤A在人生終點》作者葉建華認為,這把金鑰匙就深藏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
一、抓住中心論點
社會論文的論點能表明作者對某一社會問題的看法和態度,是作者立場和世界觀的反映。作者為了形成他的論點,需要對某種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抓住文本的論點能幫助讀者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觀點。而社會論文的論點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論點的概括性強。社會論文反映社會問題,揭示社會規律,關鍵是靠論點的確立。因此,學生在閱讀時要關注篇首篇末或段首段尾的概括性強的句子,有時文章的標題就是文章的中心觀點。
2.論點準確度高。論點如果表達不準確,就不能確切地反映社會現象,甚至還會給讀者帶來困惑。所以,學生在閱讀時要關注語意明確的、直截了當的總結性語句。
3.論點的角度新穎。所謂新穎就是能關注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并具有創新性。當然新穎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這需要作者有敏銳的眼光,對社會現象作精辟的論述和深入的分析。
二、注意論證方式
社會論文肯定要通過講道理使人信服。而為了充實內容,作者決不會一味翻來覆去地空談抽象的大道理,而一般在確立了論點之后,會運用多種論證方法進行論證。
1.運用令人信服的事實論證。社會論文中的事實都是確鑿可信的,因為事實是為觀點服務的,在事實論證的前面或后面肯定要有一個總結,而這個總結可以讓讀者順藤摸瓜,找到文章的中心觀點。
2.運用經典的或權威的理論論證。在社會論文類文本中,經典著作的原文或學科權威人士的原話可以作為理論論據,各門學科的理論也可以作為理論論據,而某些經過時間檢驗廣為流傳的諺語、格言等也能作為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一樣,理論論據也是為中心觀點服務的。
3.運用區別鮮明的比較論證。比較論證包括類比和對比兩種論證形式:類比論證是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論兩者在其他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對比論證則側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屬性的比較中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因此,學生在閱讀社會論文時要格外注意這種區別鮮明的論證方法,從而迅速切入對文本問題的解答。
4.運用形象風趣的比喻論證。為了把對社會現象的理解說得透徹,深刻,社會論文的作者往往采取比喻論證,深入淺出、形象風趣地讓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所以,學生在遇到這種論證方法時,就要考慮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二者有什么關系等。
三、注意語言風格
社會論文如果提出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并進行深入剖析的話,那么其語言風格大體為莊重的、嚴肅的;如果它諷刺一定的社會現象,批判某種不良風氣,表達憂患意識的話,那么其語言風格往往又會亦莊亦諧。因此,學生在閱讀社會論文時應先思考其主要內容,進而注意其語言風格,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領會作者感情
作者在贊揚或批評某種社會現象的過程中,帶著明顯的感情傾向,而領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確了作者的態度觀點后,對文章的解讀便可勢如破竹。
當然,表現手法的分析、構思特點的說明、句子含義的揭示等在其他文本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在閱讀社會論文時也應注意,這些題型的解題方法是相通的,我們可以靈活地加以運用,舉一反三。
閱讀訓練一
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鄭永年
中國的崛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個世界性的熱門話題。外界的看法不外乎兩種:一是把中國的崛起看成是一種機會;二是將其看成一種威脅。表現在政策層面,前者主張要積極參與中國的發展;后者則鼓吹要拖延、遏制和圍堵中國的發展。
國際社會怎么看中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自己。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不僅內部的持續發展會出現問題,而且對中國的外交也會產生影響。
中國的確正在崛起。但現實地說,中國的崛起只是經濟上的崛起,而經濟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種數字計算而已。中國向外國政界解釋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時候喜歡用乘法和除法,告誡人們不要光從數字來看發展。高速經濟發展已經帶來了很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能源短缺、社會分化等現象越來越嚴重。
中國的經濟崛起并沒有帶來軍事上的崛起。經濟現代化盡管為軍事現代化創造了良好基礎,但是中國的軍事發展不僅受國際環境的制約,而且更受中國本身的國際戰略的制約。如果經濟上的崛起造就直接的軍事崛起,那么中國就可能會步一些老帝國主義國家的后塵。實際上,中國是否會把經濟能力轉化成為軍事能力,也是國際社會所擔心的主要問題。如果軍事崛起必須避免,那么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
中國沒有文化上的崛起。經濟的崛起還沒有帶來文化的復興,也沒有造就新的文化。相反,傳統文化正在加速消失。經歷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洗禮的中國越來越難以見到傳統的痕跡。盡管有人提倡學習“四書五經”等傳統經典,但這和整體社會的變遷又是多么不協調。在一定程度上,中國正在變成一個失去文化傳統的文明國家。
政治上的崛起也尚未實現。這20多年來,中國的政治不僅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基礎,而且也通過自身的變革適應和容納了社會與經濟的變遷。但這并不代表中國在政治上的崛起。如何保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并且在平穩中取得成功,是個巨大無比的困難。
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目前單方面的崛起不僅較之目前世界的諸多強國有很大的不足之處,而且較之中國本身的傳統也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很多人把中國目前的崛起視為復興,這是很有道理的。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曾經有過數次真正的崛起,包括在秦漢時代、隋唐時代、明清時代的崛起。在那幾次崛起期間,中國不僅是經濟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在當時,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藝術和政治上遠遠領先其他國家。中國政治和文化的對外影響力在今天的亞洲國家仍然處處可見。當代人們所說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國歷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好見證。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以往的崛起并非是軍事上的崛起。近現代西方式國家的擴張主要依靠的是軍事上的擴張。但中國影響力的外擴依靠的是貿易和文化的傳播。貿易是中國和各國交往的一種“雙贏游戲”,而文化的傳播則主要依靠其他國家向中國學習的動機。
由此看來,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對目前的經濟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是因為“趕超”而崛起。而且,因為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的難度更大,中國仍有待建立起強大的制度機制來支持經濟崛起的可持續性。因此,只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崛起之后,中國才能實現真正的崛起。
(選自《參考消息》)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外界對中國崛起的不同看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
2.請簡要概括中國目前崛起的現狀。
3.文中畫線句子有什么內涵?
4.為什么“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對目前的經濟崛起沾沾自喜”?
5.作者認為“誦經教育”與社會的變遷不協調,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請簡要闡述理由。
閱讀訓練二
警惕“專家觀點”成為“利益俘虜”
李揚
搬出“專家觀點”似乎已成時尚。然而,專家意見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滑坡。
在調控政策之手逐漸引導房價理性歸位時,不少專家在許多場合發表力挺房價的高論。富有諷刺意味的是,先后有兩個樓盤恰在此時盛大開盤,房地產商竟盛情邀請專家作現場演講,請他們“房價不會下跌”的觀點。不管說得如何動人,其實都只不過是引你掏錢。試想,他們跟售樓小姐比起來,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專家”的外套。
前不久,國內一家專搞環境研究的權威機構,經過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一個“科學結論”:中國城市環境污染不是由汽車而是由自行車造成的。這個凡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諸于世時立即遭到質疑。很快,有報道“揭開了蓋子”――這個環境研究課題是由一家汽車公司贊助的!此外,在“蘇丹紅”“雀巢奶粉”的風波中,專家的表現忽左忽右,難怪新華社記者感言:專家“別賣了科學精神”!
在普通公眾的心目中,學者是學術上頗具造詣、道德上堪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體。但以上這些專家的表現玷污了他們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義和學術操守。
專家觀點失卻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專家與某些利益沒有了距離。少數專家與開發商等利益團體構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所謂學術研究的公正與科學也就蛻化變質了。諸如此類的“專家觀點”,盡管有“專家”在場,但知識分子的理性與操守卻缺席了。這些學者憑借耀眼的學術頭銜,手中的鑒定權、簽字權等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筆可觀的費用,玩“學錢交易”,做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結果,受利益主宰的專家意見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聽眾。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曾憤言提出封殺“社會活動院士”,劍指的正是這類“利益的俘虜”。
如果最信賴的專家把屁股坐到“利”字上去了,日后誰還聽專家的話?學者自賤,導致的將是學術自戕、文化自貶。什么是專家的責任?一是尊重科學的求真而獨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務公眾的義務。做到這兩點,也就自然遠離利益的誘惑。
當越來越多的專家走進百姓生活、進入公眾視野時,我們不僅要強調道德的自律,而且更要善用制度性的他律來共同維護專家觀點的學術責任和社會責任。只有剔除那些“利益專家”,實現專家觀點的“去功利化”,才能聆聽到堅守科學精神又為公眾服務的“專家觀點”,如此既有益于社會,又裨益于學術。
(選自《新華日報》)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本文觀點的提出有什么特點,第一段中的兩個“似乎”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2.“他們跟售樓小姐比起來,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專家’的外套”,這句話有什么深意?
3.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4.請簡要分析本文語言上的特點。
5.人格是專家的脊梁,中國工程院也告誡新增選院士要“自律”,請你結合社會現實談談專家學者應如何加強自律,保持操守?
本期參考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之社會論文》
閱讀訓練一:
1.認同中國崛起的國家要積極參與中國的發展,而把中國崛起看成是威脅的國家則要阻撓中國的發展。
2.①中國是和平崛起的,中國不會搞軍事擴張。②中國人口多,把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就很少了。③經濟的崛起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3.現在盲目地追求淺薄的“現代化”,流行的是快餐文化,沒有營養,沒有底蘊,沒有令人回味的價值,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和美感。
4.①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曾經有過數次真正的崛起。②在那幾次崛起期間,中國不僅是經濟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③在那幾次崛起期間,中國影響力的外擴,依靠的是貿易和文化的傳播。④現在中國的崛起只有經濟上的崛起,沒有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所以,沒有任何理由對目前的經濟崛起沾沾自喜。
5.不贊同。
因為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譜寫了我們民族勤勞、勇敢、文明、禮儀的光輝篇章,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要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合西方文化精粹,做到不保守但有創新。如果從小學起就進行“誦經教育”,這能讓學生從小接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道德的熏陶,延續民族文明禮儀,做到“讀圣賢書,立君子德,做文明人”,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質量,使民族道德精神發揚光大,培養出道德高尚、學識豐富、勇于競爭、敢于拼搏的中華民族新一代。(說贊同也可,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圓其說皆可)
閱讀訓練二:
1.開門見山提出了觀點。
兩個“似乎”是用看似否定的語氣表達了肯定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這類現象的不屑和鄙夷,引出下文辛辣的嘲諷和嚴肅的批評。
2.這句話把專家與售樓小姐相提并論,他們的行為都為利益所驅使,諷刺專家的為人不齒的行為。
3.目的是批判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專家觀點”成為“利益俘虜”的學術腐敗現象,倡導專家遠離利益誘惑,堅守科學精神,承擔社會責任。
主要論證方法是事實論證和道理論證。如第二段與第三段列舉了某些專家成為利益俘虜的所言所行,所舉事例的性質越來越嚴重,社會影響越來越惡劣,諷刺意味越來越濃。
4.①文章的語言犀利,如:“學者自賤,導致的將是學術自戕、文化自貶”一句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專家如果不能堅持操守的話,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①沒有核的果實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米粒的稻穗總是揚著無知的頭顱。那么失卻了魂魄的人呢?
②在這個傳媒眾聲喧嘩的年代,在這個文化、偽文化魚目混珠的年代,我們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丟了心?
③康德曾說:“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與日更新:上則為星辰,內則為德性?!钡窃诮裉?,當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長的朵朵浮云時(郭敬明),誰還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當“簡 單”的《老鼠愛大米》唱紅大江南北時,誰還會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黃的 感動?
④當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簡單、幼稚。無可否認,青春文學確實能帶來夢幻般的感動,通俗歌曲也不失為茶余飯后的消遣,但倘若這一切成為文化的主流,當一個人沉浸 于其中難以自拔時,很難想象他能直面現實,讓心智與身體共同成長。
⑤當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囂。每天,大量的娛樂新聞讓人們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緋聞瑣事,各類“速讀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駐暢銷書列。以至于有人不無憂心地說,當綠蒂主動投懷送抱時,維特還有什么煩惱?
⑥一個人可以 忍受物質生活的貧困,卻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貴。類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暫時的聲色之娛,還有什么能留駐心田,在心湖里回蕩幾許波紋呢?
⑦個體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遺憾,但當其成為整體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⑧中國舊有的三綱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我們,是否也成為了迷惘的一代?
⑨魂兮,歸來。
⑩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當年輕志愿者馬驊在梅里雪山間失去生命時,便將詩人的理想主義帶到了那里,成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標桿;當昆曲在大學校園引起轟動時,不由讓人相信,傳統的文化經典對于麥當勞下長大的年輕人仍有著磁石般的吸引力。
⑾一個人僅僅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擁有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對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許并不在遠處,而在被重重偽文化掩蓋的內心深處。
12. 下列表述與原文內容一致的一項是( )(3分)
A.青春文學和通俗歌曲會讓青少年一代逃避現實,并抑制其心智成長。
B.一個能忍受物質生活貧困的人,就必定能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貴。
C.在精神信仰出現斷層的現階段,我們無一遺漏地成為失去魂魄的迷惘一代人。
D.在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我們不要急于在忙碌而又浮躁的外部社會生活里尋找,而是應該回歸內心,反求諸己。
13.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 本文中心論點是呼喚優秀傳統思想和文化回歸。
B. 開頭段用自然界“無核的果實”和“沒有米粒的稻穗”作為事實論據引出下文論題,增強文章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C. 第⑦段是過渡句,承上啟下,從個人層面延伸到國家角度論述精神信仰缺失的影響。
D. 本文語言樸實凝練,具有一般議論文的特點,寫作的時候多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14. 第⑩段中寫年輕志愿者馬驊和昆曲在大學校園里引起轟動有什么作用?請你再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事例。
魂兮歸來閱讀答案
12. D (3分)
13..D (3分)
14.馬驊與昆曲引起校園轟動兩件事在文中作事實論據,證明青少年的內心深處還是存有和樂于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
為了幫助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上升至概念層面,同時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獲取較為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本課程由兩大部分內容組成:一部分側重于傳統實踐,包括傳統節日,傳統技能、技法的介紹,如瓷器、絲綢、茶道、書畫、園林、建筑、曲藝、武術、中醫等等,這一部分旨在引導學生從表面現象入手,深入探討這些傳統實踐背后隱含的文化內涵;另一部分則為形而上的介紹,著重探討儒、釋、道以及中國傳統的哲學觀,意在幫助學生建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框架。這樣的課程設置,意在使學生將文化現象與形而上層面的認識相結合,從而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相對完整的體系式認知。
面對如此龐雜且難度深淺不一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始終是一項極為有效的教學原則。不過,這個“材”不僅僅指傳統意義上的教授對象,也包括不同教學內容、教學材料。而“讀議寫”課程的教學改革就能很好地滿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讀議寫”系列課程是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改革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一次大膽嘗試。它一改以往教學中鍛煉“手段”、單獨訓練某項技能的做法,將教學目標提升至較高的鍛煉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層次,引導學生以增強智識為目的,通過課前廣泛涉獵閱讀材料(讀)、課堂討論(議)以及課后寫作(寫)的方式,從整體上提升學習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鍛煉是“讀議寫”課程的重要目標。思辨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界經久不衰的話題,但教育實踐往往與教育理念脫節,這種情況在英語專業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針對11所高校14個文科專業超過2000名一至三年級學生展開過思辨能力的實證調查,實驗結果顯示,“大學3年期間,英語專業學生思維水平有小幅量變,但未呈現質變的階段性特征。其他文科類大學生不僅進步幅度大,而且呈現質變的關鍵期在二到三年級之間。”英語專業學生思維發展變化呈現的這一特點與英語系在課程設置上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輕分析、推理、評判能力的訓練不無關系。“讀議寫”系列課程正是針對這一現狀就思辨能力的培養展開的一次有益嘗試。
三段式教學實踐
按照“讀議寫”課程的要求,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遵循歸納的邏輯,將課堂教學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入門鋪墊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以激發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目的,從那些學生自以為熟知的文化現象入手,發現其間不為人留心的關聯,對其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行深挖;第二階段為知識擴展階段,此時要將教學視野擴展至知之不深的種種文化實踐,以深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第三階段則為總括升華階段,旨在歸納總結之前的學習,將教學內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層次,以建立體系式的認知。對應于這3個不同的學習階段,課前的閱讀、課堂里的討論形式會相應地產生變化。
第一階段學習的關鍵在于從現象中發掘觀念。一般說來,學生從出生之日起,一直浸于中國文化之中,對于傳統文化一知半解,僅知道一些簡單的文化現象,熟悉表層文化,但對于這些表層文化現象很少進行批判性思考,對支持這些文化現象的深層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對之進行探究的意識淡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作為課堂討論的引導者,采取啟發式教學,有選擇性地擇取并羅列學生熟知的表層文化現象,再以連續發問的形式將這些現象上升至概念層面,引領他們發現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國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觀念,再經由辯論、討論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從引導學生分析漢語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對于某些奇、偶數的偏好入手,深入發掘中國古人獨有的宇宙觀等。這些觀念存在于人的意識之中并決定人的行為,不少屬于集體無意識的范疇,從學生的反應來看,他們大多受控于這些觀念卻不自知。再如,學習傳統的重大節日時,讓學生列舉傳統節日的傳統風俗以及與這些節日源起相關的種種傳說故事,并對各個節日進行分類比較,使他們發現很多節日背后的文化內涵。從大量的節慶都要進行掃墓祭祖活動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對于家文化是支撐中國傳統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此外,這些傳統節慶日期的取定,又與中國傳統哲學中對數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響息息相關。從教學中收到的反饋來看,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往往能意識到自己知識結構、經驗范圍以及思維方式上的不足,他們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打好基本觀念的基礎之后,第二階段的學習重點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從不同角度觀照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現象,并對之進行深層次的學習。自古以來,中國與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對世界文明的進程有著重大貢獻,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習不再單一地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中進行研習。例如探究為什么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而非其他諸如絲綢、瓷器等舉世聞名的創造或物產,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紙術如何影響了歐洲文明的進程等等。
有了第一階段啟發式教學的鋪墊,第二階段教學的特點在于“主動”二字。首先,這一階段要求革新教學手段,變由老師主導的課堂為學生主講的課堂。第二階段的教學按講授主題事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或稱小的學習共同體(communityoflearn-ing),在課堂上給每個小組20分鐘時間充當“本堂課講師”,共同就一個話題展開陳述。在陳述過程中給予聽眾隨時就陳述內容進行發問的權力,以此激勵講師與聽眾之間的互動。此舉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被動地接受灌輸變為主動學習。另一方面,由于隨機提問提高了主講人對于講題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強了課外學習的嚴肅性和重要性。換言之,它將課外學習與課堂學習有機融合,在某種意義上強迫學生主動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果。當然,這并不代表教師在課堂中喪失了教學功能,相反,這樣的教學模式對老師的知識結構以及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能夠加入并引導學生的陳述和討論,更要能從課堂討論中啟發學生。#p#分頁標題#e#
基于鍛煉學生思維和交流能力的考慮,我們要求陳述內容充實、思維嚴密、邏輯嚴謹、表達得體。學生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陳述時,PPT里面只能出現提綱挈領式的關鍵詞,主講人只能講不能誦讀,必須要以學生自己的邏輯呈現所講述內容。針對部分英語表達不夠自信的學生,鼓勵他們以完成交流為首要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兼顧語法準確、語音正確等其他原則。如此一來,既避免學生直接挪用網上獲取的資源,又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此外,無論是講解還是提問交流或是展開討論,學生須遵循“得體”原則,注意區別口頭陳述語言與書面語??陬^陳述要重點突出,與同學交流時則要注意彬彬有禮。從教學效果來看,在某種程度上,第一階段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學生在汲取教師經驗的基礎上自我發揮,不少人在角度的選擇以及陳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帶給教師很多驚喜。
除了課堂內的主動,課外的主動學習對于第二階段的教學也非常重要。課外學習指的是學生課前搜索并篩選閱讀材料,進行大量閱讀,將知識消化吸收,然后選擇角度提煉陳述。教學材料的獲取曾經是困擾英語專業學習的一大難題,如今,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網絡日益發達的情況下,各種搜索引擎以及知識庫的出現令知識信息量成幾何級數增長,這一方面解決了閱讀材料來源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閱讀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尤其是甄別、過濾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訓練學生如何從浩如煙海的信息量中篩選出有用信息、權威知識,就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因此,學習不再局限于知識的獲取,更是智識的鍛煉。
有了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和探討作為鋪墊,第三階段中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形而上的總結討論就不再顯得深奧艱澀。這一階段的學習以深刻性為特征,而檢驗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寫作。從思維訓練的角度上來說,課后寫作的重要性甚至超過課前閱讀以及課堂討論,因為寫作是課前、課中思考的延續,是對閱讀、討論的成果進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獨有觀念,并將之系統化的過程。換言之,閱讀和討論的最終落腳點為能夠將所思所想付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說,課前、課中的學習旨在鍛煉并提高學生綜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課后的寫作環節就是對之前學習的檢驗。根據“讀議寫”課程的整體設計,學生的寫作訓練貫穿這3個學習階段的始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只規定某個寫作主題,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喜好,圍繞該主題自行擬定作文題目。
與傳統寫作課不同,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要求學生只就一個題目進行寫作,但必須經歷數易其稿的過程,將論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擴展至最后的1500字。最初的論文,邏輯性差、論點不夠鮮明、論證不充分等老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學生的思維存在嚴重的同化現象,不僅選題雷同,論點相近,就連論證的方法以及論據都極為相似。有一個班,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業有四分之一的同學全部以“論文化身份”為題。不過,這種大面積雷同并不意味著學生的個體性已經遭到抹殺,而是說明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收斂了其思維的銳度,在面對各種紛至沓來的作業時,已經養成了思維上的一種懶惰,總是以最顯而易見但卻缺乏思想深度和個性的方式進行應付。然而,隨著學習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漸深入,學生的思維開始活躍。同樣是從小的現象入手探究文化現象背后隱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確定的選題殊異,有同學探討龍圖騰,有的同學選擇研究中國的人情觀,還有同學從《喜福會》入手,分析中國的家觀念等等。選題的多樣化至少從一個方面表明學生確實積極主動開始思考。實踐證明,經過數次修改、擴充之后,論文在論點的鮮明度、論證的條理性、論據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如果說寫作是有效展示學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這樣的結果也許能說明經過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識面的廣度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