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 09:01: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80-02
首先,認清中醫翻譯的首要性質是科技翻譯而非文學翻譯,屬于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應該采取語義翻譯。傳遞醫學信息是中醫翻譯的核心。翻譯的時候首先要翻譯出其意思,再兼顧翻譯出其種蘊涵的中國文化。切忌顛倒主次,雖然將行文翻譯得如同文學作品般優美卻沒有達到傳達信息的目的。紐馬克就指出了,作為信息的載體,形式和內容一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翻譯中,譯者應該盡可能的讓譯文的形式和原文貼近,如果兩者不能兼顧,那么按照文本功能進行有重點的取舍(廖七一,2000:169)。我們知道中醫大部分古文寫成,同時兼顧形式和內容十分難,所以我們也要根據它的文本功能進行取舍,因為是信息功能文本,所以首先傳達其意思最重要,其次注意其形式并透過形式來傳達文化信息。
其次在翻譯中要看清楚和西醫的區別,同時也要注意兩者的聯系,不能把中醫孤立起來,現在有些譯者主張用XIN GAN PI FEI SHEN來代替 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因為他們認為中醫里面的五臟不僅僅是解剖概念而是更廣泛的功能概念,如果將其譯為西醫中的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是不是西方學者無法接受?因為中醫中脾主運化,而西醫中只是個免疫器官。由于功能不同,所以一些人主張音譯來以示區別。筆者要說的是強調民族特色是對的,但是,不能將中西醫對立起來看,不能只看到個性而看不到共性。比如中醫里面心主血脈,而西醫里不也是心通過擠壓將血運送到全身各處嗎?而且他們大致解剖位置都一樣的,只是功能范圍不同而已,所以我說翻譯時切不可孤立中醫,要把中醫推向世界,還是要比照西醫術語,。那么下面筆者來簡單談一下翻譯方法。
直譯―― 可以用在大部分簡單的術語,稍微復雜點的詞匯,帶有文化色彩的可以在直譯的基礎上加注釋,注釋其內在文化含義避免出現文化缺省。王東風教授在其文章《文化缺省與翻譯補償》中稱之為“文化補償”也就是文內直譯,有關文化缺省的說明則放在注釋里面。這種譯法優點在于能較好體現原作者的藝術動機和原著的美學價值,同時可以利用注釋相對不受空間限制的特點,比較詳細地介紹有關的出發文化和知識,這樣讀者也可以通過注釋,解決了意義的真空點,溝通了與上下文的關聯,從而建立起語篇連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基礎理論中術語直譯的具體的實例。表格中的直譯是字面翻譯,目的是保留中醫文化特色,而注解則是就是要將文字的表層意思轉化為深層意思,達到傳達醫學信息的目的。有些直譯就能在傳達醫學信息的同時體現中醫特色的術語,則不用再注解。(見表1)
我們可以看出,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含有較多與西醫不同的觀點以及中醫獨特的內涵,因此,我們在盡量直譯的基礎上進行了解釋,這樣有利于讀者理解中醫的內涵,也達到了傳達醫學知識的目的,求同而存異。關于一些不適合于直譯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的翻譯我們將在后面章節進行闡述。
下面我們再看看中藥的直譯(見表2)。
我們再來看看中醫方劑學里的直譯實例(見表3)。
我們可以看出,方劑在直譯方面是有規律的,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一是主要組方藥物名組成名稱的劑型:直接譯出方中所含藥名再加上劑型,湯劑就用decoction(包括飲劑),散劑用powder,丸劑用pill,丹劑用pellet。
例如表3中的桑菊飲―― Decoction of mulberry leaf and chrysanthemum。
二是方劑的功效為名稱的劑型:直接譯出功效再加上劑型。如止嗽散―― Cough powder。
三是方劑作用部位與方式為名稱的劑型,則直接譯出方劑作用部位與方式,再加劑型。如清燥救肺湯―― Decoction for reliving dryness of the lung。
四是以方劑藥物形狀顏色命名,如紫雪丹―― Purple snow pellet。
五是以方劑中藥物比重來命名如六一散―― Six to one powder。
意譯―中醫中的意譯就是要將文字的表層意思轉化為深層意思或者將將文字的深層意思轉化為淺層意思。(見表4)
意譯之二就是將繁復的醫古文譯為白話文再直接意譯例如:邪之所奏,其氣必虛 就是說體弱多病那么翻譯為英文就更簡單:weak physique is liable to illness。再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則意譯為:“the heart is like monarch from whom spirit emerges.”再如: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意譯為:“winter is the season of shutting.When treating disease in this season,practitioners should prescribe more medicinal and apply less acupuncture.”
意譯之三就是要比照西醫,,將中醫中的一些疾病術語名稱翻譯為西醫中對應的疾病,這樣就利于外國讀者理解學習,見表5。
這種意譯要建立在對中醫和西醫有足夠了解并且有一定醫學英語的基礎上才能準確翻譯出來。
音譯一在中醫學說中,有些術語如果采用直譯或者直譯加注釋會引起歧義,有些采用意譯卻又表達太冗余的術語我們只能采用音譯來翻譯,并且同時加上注釋來闡明文化底蘊,首先我們來看看中醫方劑中名稱中含有隱喻的那部分方劑的音譯,見表6。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也有不少術語需要音譯:如陰陽,氣這些基本的概念。音譯主要用于翻譯有獨特文化內涵的中醫術語,穴位經絡以及直譯或者意譯容易引起誤解而不能表達出文化內涵的中醫術語。
在總結了中醫翻譯的三種方法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注意中醫翻譯的程序:首先譯者要是原文讀者才能理解原文意思進行篇章分析然后再將其翻譯為英文給讀者看,譯文閱讀的對象是外國讀者,那么我們中醫文獻的翻譯程序就是:古漢語-現代語-外語。例如中醫文獻中有名的一句就是:“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上古天真論)翻譯為現代漢語是:男子八歲的時候腎氣就充實了,頭發開始長茂密,開始換牙齒。再翻譯為英語則是:“In a man,at the age of eight,the boy’s kidney qi is abundant,so his hair grows exuberant and his baby teeth are replaced by permanent ones.”在翻譯行文的過程中要注意上面我們提到的術語的翻譯,中醫藥文獻翻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醫名詞術語的翻譯既要傳達醫學信息又要表達中醫文化。
以上就是筆者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在總結別人和自己的經驗的基礎上對中醫翻譯所作研究得出的結論,目前還沒有人全面系統地從文化因素地角度上全面研究中醫翻譯,筆者希望本文能在該領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討,同時希望能對對于中醫術語的翻譯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3] 黃嘉陵.最新漢英中醫詞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
1 研究的重要性、創新性
中醫繼承是發揚中醫的關鍵,而誦讀中醫經典可謂是傳承中醫事業的重中之重。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中醫經典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醫的理論水平、中醫辯證思維能力和中醫臨床水平。縱觀古今,歷代名義都把誦讀中醫經典作為治醫、行醫的一項基本功。所以對于一個個滿懷懸壺濟世、救人治病的凌云壯志的中醫學生們來說,深入閱讀中醫經典意義非凡。
通過調查發現,許多中醫院校的的現狀是這樣的,因為一系列原因大部分學生讀經典的積極性并不高。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同學們忽略這方面的學習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同學們的重視性不夠。;另一方面,他們對這些古老的文字不太感興趣。
因此,尋找著一種與眾不同的、適合當代中醫學子們誦讀中醫經典的新方法意義重大。
目前許多本科院校為了深化本科教學改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本著培養適應現代社會新型人才的目標,在校園內號召大學生們探討創新型學習新方法。作者響應此號召,進行了中醫經典閱讀方法的研究。作者倡導創新性學習,通過變單一學習模式、傳統學習方法為學習與班集體活動、比賽等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的新模式,使枯燥的單純閱讀變得生動有趣,這樣用一種特色方法勾起了同學們讀經典的激情與興趣,而不是讓他們被動去接受一項閱讀任務。那么這樣就成功提高了同學們讀經典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學習中醫知識的效率和積極性。
2 研究實施過程
2.1 構建新的學習模式 整體思路:通過知識競答、相互提問等多種活動形式,并且把閱讀中醫經典與同學們的德育分聯系到一起,自2010年9月開始開展為期一年的誦讀中醫經典系列精品活動。
2.2 進行階段性優化學習方法
2.2.1 宣傳創新學習新方法 通過展板宣傳、校廣播站廣播、校報記者采訪、名師講座、不同專業、院系之間的同學交流等形式,做足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讓這種研究理念和途徑傳播到校園的各個角落。
2.2.2 多種形式活動開展 研究活動首先以比賽競答形式在班級內部舉行,拿試點班中西醫臨床醫學2班來說,他們每周定期進行三學活動,活動主要以“知識問答”的形式進行。在三學活動中,班干部作為出題者和裁判,對同學們進行提問,所出的問題與國醫經典相關,所有答案都出自原書。同時,所出的題還與所學的《中藥學》、《中醫診斷學》以及學過的《中醫基礎理論》等相關課程密切相關。班干部作為出題者,首先要認真翻閱經典,準備材料(材料相當于題庫)以備同學們背誦,同時還要從各個方面從材料中采集題型。班干部還要負責選擇公正的裁判人員。所有積極主動參與回答問題并回答正確的同學加德育分,加分細則班委和集體商議。除了加德育分之外,每周評出一個回答問題表現最突出的同學。每月再進行一次答題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豐厚獎品和證書。然后,每班選出優秀答題者代表班級,參加院系里的總比賽。
3 主要研究成果與分析
研究進行到最后階段,以最后一次總結性的“中醫經典知識競答活動”而結束。第一臨床醫學院 護理學院 2009級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順利進行。此次活動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調查發現,參與此次研究活動的同學受益匪淺,一方面這種新型學習方法提高了同學們背中醫經典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大大縮短了背熟經典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背書的效率。另一方面,背的東西多了,自身的中醫氣息也日漸濃厚,視野拓展的更寬,了解到的中醫知識更加豐富。與此同時,他們還獲得到了德育分和比賽的榮譽,為以后拿獎學金奠定了基礎。之后,校園里掀起一陣誦讀國醫經典的熱潮。同學們收獲很多,對學習中醫有了更深層次的提高,從長遠來看,這為傳承中醫進一步鋪平了道路。
同學們在此活動中提高了閱讀中醫經典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大量閱讀國醫經典,充分了解經典中的語言,哲學思想,醫學內涵,臨床意義等各方面的知識,拓寬了同學們對中醫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使這些經典里的知識與平時所學結合起來,為學精中醫奠定了基礎
最后,作者希望這種與班集體活動相結合的學習中醫的的新方法能給全國的中醫院校提供學習借鑒,從而促使那些為發展中醫事業的有志之士們相互學習,為更好地繼承中醫事業而奮進。
參考文獻
[1]鄭玉玲.中醫經典誦讀[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2]馮培等著.創新素養與人才發展[J].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
[3]陶學志.創造創新能力訓練[J].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4
[4]楊友斌.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1.1
比如在四季中,春夏氣溫比較高,人體的皮膚就比較松弛,疏密多汗,通過出汗來發散體熱,秋冬氣候轉涼,人體則皮膚致密,少汗而尿多,以保持自己的衡定體溫。又如氣候同地區不同而有差異,江南多濕潤,北方多干燥,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也能分別適應這種不同的水土,平時這一點看不出來,一旦異地而處,就可從“水土不服”的現象中得到反映。
但是,人體適應大自然的能力畢竟有一定限度。如果自然變化過于急劇,超過了人體調節功能的限度;或者由于人體生活無度,不注意發揮自己的調節功能;或者人體調節功能因各種原因運轉失常,就會導致生病、衰老以至死亡。因此中醫強調人在生活中一定要順應自然,起居有時,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人體適應自然的能力,以利用自然變化的有利因素,抵制自然變化的不利因素,保證自己的健康長壽。
中醫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內容很多,茲撮其要者介紹于后:
晝夜展昏:中醫認為,自然界二十四小時有日出,日沒的變化,相適應的,人體一天也有平旦陽氣生發,日中陽氣興隆,日沒陽氣收斂的不同。因此,在養生學上,中醫很著重晨起鍛煉,認為黎明是陽氣生發的大好時機,此時到戶外去呼吸吐納、運動肢體,活絡筋骨,可以使人體氣血流暢,體質增強。但是,晨起也不能過分太早,否則天還沒有破曉,陽氣尚未生發,摸黑起身鍛煉,也并不有益于身體。此外,對病人的護理也要注意晝夜的變化。一般來說,人在白天陽氣盛,因此病情表現較輕;夜晚陽氣衰微,病情表現往往較重,在對疾病的疹斷、治療和護理時都應該把這種變化的因素考慮進去。
感冒,俗稱傷風,是感觸風邪或時行病毒,邪犯衛表,引起肺衛功能失調,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的一種外感病。本病四季可發,尤以春冬為多。輕者為感受當令之氣,稱為傷風、冒風、冒寒;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病情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時行感冒,及西醫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1感冒的病因、性質及演變
1.1感冒的病因 ①風邪-六之首,每與當令之氣相合傷人;以風寒、風熱為多見。②時邪病毒-有傳染性的時行疫毒之邪,非時之感,反常之氣。
1.2感冒的病機 外邪侵襲人體致病,往往與正氣強弱、感邪之輕重有關。衛外功能減弱,肺衛調節疏懈,外邪乘襲衛表,衛表失和,肺失宣肅即可致病。外邪侵犯途徑有二: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內侵。外邪乘襲,以皮毛口鼻為途徑,皮毛者,肺之合也,風邪侵入皮毛,必然影響肺;鼻也為肺竅,喉為肺系,下連氣道而通于肺,風邪從口鼻而入,也可影響肺,感邪后即出現衛表不和和肺失宣肅兩組癥狀,即肺衛失和。衛表不和--頭痛,惡寒,發熱,重則高熱,全身不適等。肺失宣肅--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胸痛。
1.3病理性質 實證居多,也可有虛實夾雜。
1.4病理因素 風寒、風熱、暑濕。
1.5病理演變 由于感邪不同及體質的強弱差異,臨床表現有風寒、風熱、暑濕三證:風寒――皮毛郁閉,肺氣失宣;風熱暑燥--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感受時行病毒則病情多重,易生變證。病程中可見寒與熱的轉化。
2感冒的診斷要點
2.1診斷依據 臨床表現:初起多見鼻道和衛表癥狀,如鼻咽癢而不適,鼻塞,流涕,噴嚏,咽癢、咽痛,周身酸楚不適、惡風、惡寒或有發熱等,鼻涕開始為清水樣,2~3d后鼻涕變稠,繼而發熱,咳嗽,肢節酸痛等[2]。由于夾邪的不同如夾暑、夾濕、夾燥,還可見相關癥狀;時行感冒呈流行性,有同時同癥的特點,多突然起病,病情較重。
發病特點:四時皆有,但以冬、春季多見。病程較短,3~7d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傳變。
2.2相關檢查 血常規:WBC;N;L; X胸部攝片:可見肺紋理增粗。
2.3病證鑒別 ①感冒與風溫:病因:主癥傳變情況發病季節病程; 感冒:風邪為主發熱不高或不發熱多不傳變四時皆可較短,易于治愈; 風溫早期溫邪為主高熱,甚則神昏驚厥有傳變,由衛而氣,入營入血有明顯季節性長短不一,重者難于治愈。 ②感冒與時行感冒:病因:發病季節流行情況癥狀傳變情況; 普通感冒:風邪為主冬春季為主常呈散發性發熱不高或不發熱,全身癥狀輕淺多不傳變; 時行感冒:時行病毒不限季節廣泛傳染流行高熱,全身癥狀較重傳變化熱。
3感冒的辨證要點
3.1分清表寒、表熱、暑濕兼夾癥 風寒者:惡寒重,發熱輕,無汗,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風熱者:惡寒輕,發熱重,有汗,流濁涕,口渴,苔薄黃,脈浮數。暑濕者:身熱不揚,汗少,頭重如裹,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3.2分清體虛感冒的特殊性 氣虛感冒:素體氣虛,復感外邪,邪不易解。癥見惡寒較重,或發熱,熱勢不高,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倦怠乏力,咳嗽咯痰無力舌淡苔薄白,脈浮[3]。
陰虛感冒:陰虛津虧,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達邪,身熱,手足心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紅少苔,脈細數。
4方法
解表達邪:風熱者辛涼解表;風寒者辛溫解表;挾暑、挾濕之感冒應加祛濕清暑解表之法;體虛感冒,發汗時需注重固表實里,補益氣血。
4.1風寒束表證 癥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咽癢,咳嗽,舌苔薄白,脈浮;證機概要:風寒外束,衛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治法:辛溫解表;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 常用藥:①荊防達表湯:荊芥、防風、白芷、生姜、蔥頭辛溫解表,橘紅、杏仁化痰降氣,赤苓,建曲健脾除濕。②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辛溫解表,前胡、桔梗、枳殼宣肺通氣,羌活、茯苓祛風除濕,人參防止發散太過。
4.2風熱犯表證 癥狀:惡寒輕,發熱重,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稠,鼻塞噴嚏,流稠涕,口干欲飲;苔薄黃,脈浮數; 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表失和,肺失清肅; 治法:辛涼解表; 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 常用藥:①銀翹散:銀花、連翹、竹葉、牛蒡子清熱解表疏風,荊芥穗疏風解表,蘆根清熱生津。用于風熱重癥。②蔥豉桔梗湯:蔥白、連翹、竹葉、辛涼宣肺解表,梔子清熱解毒,桔梗利咽化痰,甘草調和諸藥。用于風熱襲表,肺氣不宣者[4]。
參考文獻:
[1]李靜漪.中醫角度感冒用藥依從性及護理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1999,(01).
如久病體虛,氣短,唇白,面色萎黃,大便泄瀉,浮腫,手足厥冷以及頭昏目眩等的人,可用牛肉燉汁,有助于緩解病情。而手術后的人,也應多飲牛肉燉汁,或用牛肉加紅棗10枚燉服,能補中益氣,助肌生長,促進愈合。如果是食欲不振,又不能進服其他補養藥的人,可先吃牛肉汁,也能起到健脾醒胃的功效。
感冒發燒或感染性疾病者當少吃牛肉
由于牛肉為溫燥食物,感冒發燒或感染性疾病發熱的人不要食用。因牛肉中含中等量的膽固醇,凡高脂血癥,尤其是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也不宜多吃;另外,民間認為牛肉是發物食品,患有濕疹、瘡毒、瘙癢等皮膚病者,患有肝炎、腎炎者也應少食。還要提醒大家一句,患瘋牛病的牛肉是禁食的。
牛肉吃法有講究
盡管牛肉是脾胃虛弱者的養生保健品,但因為牛肉生長周期長,肉質比較堅實,雖然口感很香,但脾胃虛弱的人不易消化,這時候怎么辦?可選擇用嫩牛肉做湯來食用。做法是將嫩牛肉洗凈后,切塊,加酒、水等燒煮,時間要長一些,至牛肉酥爛,再加入胡蘿卜丁、卷心菜等,略沸,即成。起鍋前,加入番茄醬。用這種牛肉湯澆汁吃小米干飯,是最好的補脾佳品。
現在,牛肉火鍋很盛行。實際上由于牛肉在其屬性上是偏于溫熱的,如果你用牛肉涮火鍋,鍋底都是花椒、辣椒、陳皮等,牛肉的溫性就加重,很多人吃了容易上火,體質虛弱的群體,更容易出現多種不適。所以,吃牛肉要注意寒涼與溫熱的搭配。可用白蘿卜、西紅柿等與牛肉共燉,因為西紅柿為酸涼之性,白蘿卜為辛涼之性,在一起燉后,這種牛肉的湯和肉就不會有明顯的寒熱之性,普通人吃了也不會上火。
如果喜歡吃牛肉火鍋的話,吃的時候也可以喝一杯橙汁、酸梅湯,以解牛肉之熱。當然,如果你在體質上是偏于陽虛的,吃牛肉火鍋反而會覺得很舒服,不在我們的禁忌之列。
L菖H庋=∈稱?
牛肉膠凍:脾胃虛弱,少食乏力者的滋補品。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原料包括牛肉1000克,黃酒250毫升,食鹽適量。制作時,可先將牛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旺火煮沸,取出牛肉,沖凈浮沫,切成小塊。牛肉再入鍋加水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時調入黃酒和食鹽,繼續煮至肉爛汁稠時即可。
牛肉膠凍又叫霞天膏,是用黃牛的肉經熬煉而成的膏。霞天膏補氣益血,健脾安中,它的適用人群非常廣泛,能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虛弱癥狀,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吃,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人都能食用。甚至一切有形之病,包括婦科的一些良性腫瘤,以及中風病人、糖尿病病人。醫生在霞天膏的基礎上再加一些對癥的中藥,就能治療許多疾病,而且效果非常好。
1 方劑制定過程中應遵循的規律及原則
在臨床實踐中,經過詳細診斷,正確辨證,確立治法,到最后遣方用藥,我們一般有兩種選擇:一是選用現有的成方;二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新方劑。選用成方是方劑的使用問題,而制定新方是方劑的制定問題。現在首先來討論方劑制定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1“依法統方”原則
“方從法出,法隨證立”,中醫證法方藥之間存在著高度的內在統一性和極為密切的邏輯關系。一般來說,在診斷時運用中醫理論確定主證,完成“辨證”以后,就要進行“論治”。論治首先是“立法”(確定用何種治法),然后要根據立法的要求來遣方用藥。前人把這種方法稱做“依法統方”。可見方劑是在立法的基礎上制定的,離開立法的方劑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遣方用藥就無從談起。歷代醫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創立了一些基本治法。如汗、吐、下、補、清等。又根據具體情況衍化出許多具體的治法。例如汗法中有辛溫發汗、辛涼發汗、滋陰發汗等;下法中有急下、緩下、潤下等;補法有峻補、緩補、溫補、涼補、補心、補肺、補脾、補腎……,此不詳舉。而且,還可以將各法互相配合,靈活運用,可以說治病之法變化無窮。由此也衍生出了眾多的方劑來適應復雜的臨床癥候。因此,方劑的制定,必須以立法為基礎。
1.2“君臣佐使”原則
在辨證審因,確立治法以后,就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劑量,按照一定的組方原則配伍組合成方劑。重要的是在具體制定方劑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制方原則。因為方劑的組成決不是機械的藥物堆砌或簡單的藥效相加。《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首先確定了“君臣佐使”的方劑制定原則。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314首方劑,約三分之二體現了這一組方原則。后世《千金要方》和《外臺秘要》中諸多有效方劑的組成也都配伍嚴謹,主從有序,大都遵從或符合“君臣佐使”這一制方原則。現在,隨著方劑實驗研究的深入,進一步揭示了“君臣佐使”組方原則的科學內涵。當前各版本的《方劑學》教材,也均將“君臣佐使”作為方劑的組成原則,并將其上升到指導研究方劑配伍理論與方法的高度。可見“君臣佐使”是我們臨床組方選藥時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應該指出,方劑一方面是以治法作為組方選藥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治法的具體體現。此外,方劑是由具體的藥物組成的,是對單味中藥的組合應用。因此,中醫的各項治則,如正治反治,標本緩急,以及中藥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理論,應在方劑的具體制定過程中有所體現。
2臨床運用方劑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除了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新方劑以外,更多的情況下是選擇使用現有的方劑。
一般來講,前人的方劑皆為醫學理論精華和臨床寶貴經驗密切結合的智慧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許多方劑組織嚴謹,配伍巧妙,直到今天依法使用仍有良效。在臨床運用時,我們不僅要選方恰當,而且也要進行適當的變化,以符合辨證論治的要求。重點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1方證合宜,“謹守病機”
中醫治療學的精髓是“辨證論治”。其具體內容可概括為理、法、方、藥。理就是病理病機(也有人理解為“中醫理論”的),是立法的根據。治療疾病就是根據立法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方劑。因此辨證是否準確,決定了立法的正確性;而法的確立也決定了選方是否恰當。可見“理”貫穿法、方、藥的始終。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只有在精確理解了方劑的主治病證,治法依據,藥物的配伍特點等“方義”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選方精當。也就是說,我們一方面要準確的辨證,另一方面要準確的選方。二者的結合方能體現“理”。因此,“謹守病機”,才能做到方證合宜,才能收到比較好的臨床效果。例如,對于“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浮緊”患者,辨證為“風寒表實證”,從“辛溫解表”立法。而麻黃湯主治風寒表實,治法依據(或功效)就是辛溫解表。所以,選用麻黃湯正是方證相宜。而貫穿兩者的結合點,是“風寒束表”這一基本病機。
2.2隨證化裁,靈活變通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的。同一種疾病,在不同階段會表現為不同的證。同時,患者體質差異或其他疾病的影響,以及治療因素的干預等,也會使證的表現多樣化。可以說證的變化是無窮的。而相對來說,方劑的數量,尤其具體到某個醫生能掌握的方劑數量是有限的。以有限之“方”來對應無限之“證”,就很難做到方證相符了。因此,必需靈活化裁,以適應證的變化。只有這樣才可真正體現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
至于變化的方法,不外乎藥味的增減變化,以及用量的調整,或者是劑型用法的改變。歷代醫家對此非常重視,提出“用藥之巧,莫過于加減”,“量乃漢方不傳之秘”等。我們認識到只有采取適當的變化才能對應不同的病證,才能做到方證合宜,從而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而變化的尺度就是“隨證化裁”,證同治同,證變方變。換句話說就是“有是證用是藥”。對此前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焦樹德教授將其歸納為“加、減、裁、采、穿、合、化”七法。(《方劑心得十講》)。不難理解,豐富的中藥學知識,是我們恰當的化裁方劑的基礎。應當將各種藥物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特性,以及配伍禁忌,毒副作用等了然于胸。
2.3審時度勢,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中醫的基本治則。在臨床的遣方用藥上最能得到全面的體現。這是因為“遣方用藥”是辨證論治過程中采用的最終措施。反映或代表了辨證論治的結果。因此,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的體質,年齡等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選擇適當方劑,使用合適的藥物是我們臨床工作中應該恪守的原則。例如春夏季節,陽氣升發,人體腠理疏松開泄,即使患了外感風寒,亦不宜過用辛溫發散,以免開泄太過,耗傷氣陰;而秋冬季節,陰盛陽衰,陽氣斂藏,腠理致密,此時若非大熱,應慎用寒涼,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以防苦寒傷陽。三因制宜的實質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醒我們認清矛盾的特殊性,從而知常達變,有效的解決問題。
2.4關于劑型選擇、煎服方法、飲食宜忌問題
無論是經方還是時方,對于上述問題都有比較具體的要求。臨床用藥,除了最常用的湯劑以外,還有丸、散、膏、丹、酒等許多劑型。根據證情的變化,需要改變劑型時,處方時應適當增減藥物的用量。例如,生石決明、生赭石、生石膏一類質重的藥物,在湯劑中往往用量較重,如將原方由湯劑改為丸劑時,則可適當減輕其用量。對于方劑的煎服方法,飲食宜忌,《傷寒論》中有很好的范例。如桂枝湯方后注云:“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上執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交待的何等詳盡!可惜有很多臨床醫生作不到這一點。至于飲食宜忌問題也是常走兩種極端,要么什么都不忌,要么什么都忌。我親眼見過有個醫生讓患者忌口種類達 20種之多,未免強人所難。
我們一定要結合臨床實際,做到有的放矢,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才不失醫療的基本準則。
3臨床遣方用藥應用舉例
3.1瓜蔞薤白半夏湯治驗
患者,女,35歲。胸中滿悶,心痛徹背,上氣喘急,呼吸困難,大便不利,脈象沉滑,舌苔白膩。診斷:濁陰逆行,氣壅上焦,胸陽閉阻,升降不利。主以通陽瀉濁法,以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治之,四劑而愈。瓜蔞實三錢,薤白二錢,法半夏二錢,枳實一錢半,杏仁泥二錢,桂枝一錢半,橘皮一錢,水煎服。(《蒲園醫案》)
按:胸痹心痛,責在胸中陽微,氣不宣暢,仲景以通陽為主,復其上焦之陽,則濁陰自降。
中醫根源于中國文化,學習中醫實際上就是學習中國的文化。以中國文化為載體的中醫藥學的發展必然要依賴翻譯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翻譯工作中,大部分的中醫病名都是在比照西醫的病名,用西醫的概念來解釋中醫。筆者認為,這一點不利于中醫發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筆者認為翻譯中醫病名應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
1、翻譯原則
1.1 “信”——忠實
醫學英語的翻譯不同于日常英語或文學英語。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討論科學事實,因而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對其準確性也要求較高。在中醫病名的翻譯工作中,忠實應是首要原則。所謂忠實性原則是指譯文必須正確地傳達原文的內容,包括思想、感情、風格等。中醫是與西醫完全不同的一個醫學體系。它有許多獨特的概念,在用英語解釋時必須保留中醫原有的概念,忠實于中醫特有的理論。如“白癜風”這個病,它的西醫名稱為vitiligo。 如果照此翻譯,那么就很難理解為什么醫生給出祛風的治療原則。但如果翻譯成white patch wind, 就輕而易舉地了解其中的原因,進而了解相應的中醫處方。
1.2 “達”——準確
準確性原則也是我們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所謂準確性,就是翻譯出來的作品要準確表達中醫的概念、理論和特定的專業術語。在中醫中,一種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完全照搬西醫的術語顯而是不能準確表達中醫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為heart 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醫理論中,心悸進一步被劃分為驚悸、怔忡。驚悸多與受驚有關,病情較輕;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因素亦可發生,病情較重。驚悸日久可轉為怔忡。因而,僅用heart palpitation是無法準確表達中醫這個概念的。所以在翻譯時,對這兩種病要區別對待。驚悸可翻譯成fright palpitation, 怔忡可翻譯成fearful throbbing。在翻譯中醫病名時,要準確地表達中醫概念,才能盡量保持中醫特色。
1.3 “照”——比照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但醫學的發展是沒有國界的。對于同一種病,中醫和西醫的認知角度不同,治療方式有所差別,但殊途同歸。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我們要比照西醫的表達,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醫特色,又不至于讓西方人難以理解。
上述的三項原則是總的原則,但在具體的翻譯工作中,還要依據當時的語境來選擇合適的表達,因而譯者在理解和翻譯時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義、主觀臆斷。
2、翻譯方法
2.1 直譯法
所謂直譯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便于譯者翻譯,缺點在于讀者可能難以正確理解,但由于中醫有其特有的概念體系,一味地采用西醫的名稱,難以確切表達中醫的知識信息。因此,筆者認為,在直譯方法的基礎上,利用注解,加上西醫名稱,可以更好的促進兩種醫學體系的溝通。
如哮喘。中醫中哮病發作時哮鳴有聲,呼吸急促,甚則喘息不能平臥,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疾病;而喘則指氣息,表現為呼吸急促困難,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一個癥狀。一般來說,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為熱哮、寒哮,喘分為實喘、虛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創“哮喘”之名,闡明病機專主于痰,提出“為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治療原則,后來的醫家鑒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稱之為哮喘,為與哮證區分而命名為哮病。因此,哮喘可譯作wheezing and panting。
Wheeze: breathe noisily, esp with a whistling sound in the chest (esp when suffering from asthma, bronchitis, etc)指呼吸時有聲響(尤指胸部發出的哨聲,如因患哮喘、支氣管炎等)pant: breathe with short quick breaths 指喘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這樣就可以把哮和喘區分開來,從而了解中醫的治療原則。
2.2 意譯法
所謂意譯法是指根據一個詞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語中的意義,延伸為醫學中的意義。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便于讀者正確理解術語的確切含義。中醫根源于中國文化,而中華民族擅長辯證思維,很多病名形象的表達了這種思想。因而,譯者在翻譯時可根據病名所表達的意思,采用相對應的英文表達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縮或癱瘓的一種病癥。所謂痿病,枯萎之義,即指肢體痿弱,肌肉萎縮。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軟無力,弛緩不收者均屬痿病范疇。因此,它的英文名應為wilting。
這個詞非常形象生動,也符合中醫本意。
1.3 音譯法
所謂音譯法是指根據發音來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外來的音譯詞,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馬達等。我們總是先熟悉其聲音,經過反復接觸,并從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義。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拼音來表示某種病癥。
如痹病。痹病指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邪氣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引起相關系統疾病的總稱。《內經》對痹病的病因、發病、癥候分類及演變都有記載。中醫的痹病有很多種類,不能僅簡單翻譯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僅是關節疼痛,不能涵蓋中醫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語中沒有一個詞可以把如此寬泛的內容包含進去。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只需采用拼音Bi syndrome即可。
2.4 象譯法
所謂象譯法是指借助于具體形象來表達原義。漢語是一種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圖畫,因而中醫疾病的命名也是中華文字的一種表達方式。在翻譯時,譯者可借助漢字的形象,翻譯成與其形象相對應的字母。這種翻譯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給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濫用。
3、總結
翻譯是一種語言文字的實踐,是語言藝術的再創造。而中醫又是中華五千年醫藥文化的結晶,而且面臨著走向世界的機遇和挑戰,因而譯者的責任尤大。在中醫的翻譯中,譯者要遵循翻譯原則,采用適當方法,保持中醫特色,把中醫文化及中華文化準確的傳給西方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對外交流過程中如何保留文化因素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典型代表,處理好中醫漢英翻譯的文化問題,關系到中醫的文化內涵如何在完整保留的情況下被準確傳譯。本文主張主要采用直譯、直譯加注、音譯、音譯加注的方法來傳譯含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的中醫術語。
1 漢英翻譯與中國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全部成果體現,如今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滲透和交流也日益頻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交流工具,記錄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語言翻譯是跨文化交流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在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的價值觀念、管理理念及生活方式等廣泛影響著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文化趨同的現象已隨處可見。與此同時,不少外國朋友來華體驗中國的傳統節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富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中醫、中藥及針灸療法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的歡迎。由此涉及到翻譯中國文化的問題越來越得到翻譯界的重視,比如心理文化、稱謂文化、數字文化及典故文化等。
2 中醫的文化體現
中國醫藥學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疾病做斗爭的極其豐富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是一門集大成的,以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的學科;它從哲學的角度去探索人生、探索生命;強調人是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延伸與精華;將天道、地道和人道完美地結合成一體[1]。中國醫藥學在古代的唯物觀和辨證思想影響及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的驗證,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2]。中醫文化的體現首先就在于其理論體系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自然科學的滲透和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中醫學術之洪流發源于《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將其同時期的人文科學與天文、氣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等自然科學融合起來, 以樸素的古代哲學――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理論工具,以整體觀念作為指導思想,以臟象經絡作為理論核心, 以辨證論治作為理論基礎,構建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從而奠定了中醫學基礎[3]。中醫文化最直觀地體現就在于“取類比象”的方法,用外界事物的生長和變化規律應用到人體的生理病理治療方面來,比如古人最開始用藤類藥(青風藤、海風藤、鉤藤)來治療關節屈伸不利,筋脈不暢等,就是因其形狀類似于人體的血脈,既然藤有伸展之功效,所以也會幫助人體內筋脈的伸展。古人用之有效,經驗得以傳承,今用現代實驗的方法也確實證明此類中草藥對關節和筋脈的伸展有作用。
3 中醫漢英翻譯文化因素的處理
隨著中醫對外交流的發展,中醫翻譯方興未艾,如何在中醫翻譯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國傳統文化?本文提倡直譯、直譯加注、音譯和音譯加注這4種方法。
直譯是在當漢語的某些詞語可以在英語中找到基本或完全對應的詞語時,依據“同一所指”進行對應轉換,是最理想的翻譯方法;在語義對等的情況下,直譯既能夠使譯文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又能夠最大化地保留原術語的指稱含義[4]。李永安[5]提出直譯可應用的地方有中醫解剖術語、中醫基礎理論術語、中醫中某些獨特療法和中醫中有文化含義但不會引起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或者誤解的詞語,如養肝明目(nourishing liver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6],食積嘔吐(vomiting due to food retention)[6]。
如果有些術語用直譯法,由于文化的差異給西方人士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我們可以用直譯加注法。中醫的一些特殊治法就可以采用直譯加注的方法,如引火歸原(conducting the fire back to its origin)[6],可以加上a therapeutic principle for the ascending of asthenic fire, by adding drugs for tonifying kidney-yang to those for nourishing kidney-yin to lead the ascending asthenic fire down to the kidney[6]的注釋;這樣西方人士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這一術語的涵義了,明白這是一種治療方法,即治療虛火上升的方法,在滋腎陰藥中適當加入補腎陽藥、使下歸于腎。
遇到一些實在無法在英語中找到對應詞,甚至找不到相似的詞語,又具有民族和傳統特色的中醫術語,筆者提倡用音譯或音譯加注釋的方法。音譯法作為中醫漢英翻譯中的一種必要的翻譯手段,不但可以有效解決無對應語的意譯困境;如果使用得當,還能發揮出意譯法所不具備的優勢。一方面采用音譯翻譯法能夠實現譯語的統一和規范;另外一方面,隨著中外交流的不斷深化,西方人士對漢語音譯詞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適當使用音譯詞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探求精神,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乃至中華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與輸出[7]。李永安[5]認為音譯有三大好處,即不濫、持久和免爭;音譯可用來翻譯有獨特文化含義的中醫術語、針灸穴位名、有文化含義而直譯時容易引起誤解或者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術語。蔣建勇[8]也提出部分術語采用拼音為手段的音譯法,避免了歧異產生,也使之烙上了鮮明的中國特色,最大限度地使中醫術語音譯實現了“名從主人”的原則,符合語言國情學要求。這樣的中醫英譯從理論上是最接近原文,即再現其內涵外延,又體現其民族特征,還最大限度地傳遞了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的深刻文化內涵;從形式到實質都實現了最大的近似等值。如陰(yin)、陽(yang)、氣(qi)。如果這些術語第1次出現,有時有必要采用音譯加注的方法,以便于滿足各個層次的國際上愛好中醫的人士來理解。音譯加注法指借用整個詞語的漢語發音,并在其后附加注釋的翻譯方法。雖然表面上看好像重復累贅,但卻能夠傳遞原汁原味的信息,既能夠尊重國情、保持特色,又有利于受眾理解。如康廣盛[9]建議可將白虎湯譯為Baihutang(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又如經穴名稱的英譯翻譯是整個中醫英譯中開展的最為成功、爭議最少的領域,通行的英譯方式為漢語拼音音譯加所屬經脈的英文縮寫及編碼[7]。
4 結語
傳承中醫文化是傳承中醫精髓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對外交流中,即要達到達意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表達出中醫文化的內在涵義。這樣不但有利于西方人士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認識中醫的理論體系、辨證論治,而且還有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馬平[10]對于中醫藥文化翻譯提出以下幾個原則,即保持特色,能中不西;參照西醫,西學中用;尊重讀者,面向受眾。此外,中醫翻譯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強調中醫藥文化的以人為本、致中和及道法自然的核心價值觀,強調調和、扶正劫邪、陰陽平衡的理念以及“救民濟世”的傳統醫德[11]。總之,在翻譯的具體過程中,要依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策略和方法,做到準確把握中醫文化的內在涵義,并一步進行準確地傳譯。
參考文獻:
[1]曹山鷹.中醫文化的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15(2):13-14,20.
[2]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291-292.
[3]王新陸.中醫基礎理論概念界定及其發展態勢思考[J].天津中醫藥,2004,21(6):441-443.
[4]周佶,周玉梅.直譯意譯、音意譯結合還是音譯加注―淺析《黃帝內經?素問》中養生術語的翻譯技巧[J].醫學爭鳴,2014,5(5):47-50.
[5]李永安.如何處理中醫翻譯中的文化因素[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6):468-469.
[6]金魁和.漢英醫學大詞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93,1882,1939-1940.
[7]任榮政,丁年青.音譯法在中醫英譯中的應用原則與策略[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34(7):873-877.
[8]蔣建勇.中醫英譯中的音譯現象與翻譯的等值理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8):750-751.
一、腫瘤治療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各種污染源大大降低的環境質量,甚至出現了霧霾等惡劣天氣現象,越來越不利于人類生存,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通過大量臨床觀察得出,中醫療治療方法在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放化療的增敏減毒等方面均展現出其不可小覷的潛力。
1. 1. 現代醫學治療
關于腫瘤治療,現正處在綜合治療的時代,當今的標準治療方案包括在血證醫學指導下的個體化綜合治療,其主要治療策略建立在對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評價、體力狀況評分、臨床分期、病理類型特征的基礎之上,大部分采用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這一治療方案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部分臨床早期患者通過此方法治療成功,但即使是這樣,現代醫學總體治療的有效率在30%到50%之間,換言之,一半以上的患者依舊無法治愈,腫瘤治愈率仍很低。針對術后復發、轉移患者和中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比早期患者還要差些,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近些年里治療的進展越發緩慢。綜合當下基本情況,探求新技術、新觀念、新理論已然迫在眉睫。
通過對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的總結,筆者認為,腫瘤患者的治療大體上氛圍四個階段:圍手術期、輔助放化療期、隨訪觀察期和晚期姑息治療期。此外,現代醫學治療存在“一個盲區,兩個弱點”。“一個盲區”是指現代醫學對隨訪觀察期的腫瘤患者一般只觀察而不治療,事實上這個階段的腫瘤復發率高達50%到70%;“兩個弱點”是指晚期患者易出現諸如癌痛、癌熱、惡液質、骨相關事件等并發癥和放化療期患者的毒副作用影響其治愈率。
1. 2. 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是我國治療腫瘤的特色之一,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其療效顯著。查閱相關文獻得知,我國60%以上的惡性腫瘤患者同時接受了現代醫學治療法和中醫藥治療法。,中醫藥治療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其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和作用卻爭議不斷,中醫藥腫瘤治療的作用被恣意夸大,有些人甚至提出用中醫藥替代現代醫學治療;相反的,也有一些人提出廢除中醫藥,認為“中醫不科學”,這些顯然對中醫藥治療缺乏全面客觀地認識。目前階段中醫藥雖然在腫瘤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但還沒有一個能與現代醫學共通的理論產生。事實上,盡管中醫藥在腫瘤治療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視,但至今還沒有一個能確定僅用中藥就能治愈腫瘤的證據,目前還只能與其他治療方法配合使用。
在中醫上普遍認為,腫瘤疾病的產生是由于人體全身機能狀態的失衡所致,在治療方面強調辨證論治。
二、中醫藥治療在各階段的特點
中醫藥治療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其辨證分型論治,比如說乳腺癌的治療主要以肝郁為主、胃癌的治療主要以脾虛為主等,“穩定病情、帶瘤生存”也是現在醫學治療癌癥的一大特色,治療過程中很少或基本上不能根治消除癌細胞。中醫藥治療和現代醫學治療最根本的區別在于中醫治療后腫瘤體的縮小程度緩慢不夠明顯,但其優勢在于對自覺臨床癥狀有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很大提高,盡管短期抑制效果不夠明顯,但從長遠角度來看穩定性較好。在整體療效上來看,中醫藥腫瘤治療更側重于從患者整體上改善和調控患者的身體病情和生活狀況。中醫藥治療有效的彌補了現代醫學治療中存在的“一個盲區,兩個弱點”的缺陷,中醫藥通過調體、辨證治療來改善患者的體內環境,增強患者抵抗力,有效的降低了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在這一方面中醫藥治療效果顯著,在這一方面有關中醫藥的研究也相對較多。
在整體治療方面,除了部分晚期地行為評分的腫瘤患者外,我們建議患者不要只接受中醫治療,還需要接受綜合治療,包括放化療、手術等,主張進行分階段治療。在圍手術期,中藥的條例可以理氣健脾,提高病人對手術的耐受性,提高免疫能力,促進術后恢復,為后續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輔助治療期主要應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放化療、免疫、生物靶向、中醫藥等,化療期間中藥疏肝、理氣、和胃的調理可以有效的增敏減毒,通過一系列臨床干預研究和動物實驗我們得出,在這個階段放化療等現代醫治手段明顯影響著患者的中醫征候變化,這一點表明,化療藥物嚴重加重或導致了患者脾虛。在隨訪觀察期,中醫藥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主要控制中醫臨床癥狀、調節患者體質、提高生活質量。通過扶正祛邪的中藥調理,降低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幾率,延長無瘤生存期。在晚期姑息治療期,最好以中藥治療為主,扶正與祛邪并用,積極控制疾病,增強生存能力,延長生存期。整體而言,需要做到現代醫療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輔助,還要注意“兩個綜合”的應用,即中藥靜脈制劑與中成藥與中醫湯劑的綜合,中西醫的結合。
綜上所述,中醫藥在腫瘤治療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特點和優勢,首先它的“以人為本,帶瘤生存”的觀念與近現代醫學中所提倡的“個體化醫療”觀點很相近,其次它在放化療過程中的增敏減毒作用不容忽視。中醫藥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在不同階段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提倡一現代醫學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為輔的治療模式,但輔助治療也是整個治療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醫藥治療的研究思路
經典腫瘤學的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初被加拿大籍腫瘤學專家Schipper教授上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和層面。他認為發生腫瘤癥狀不是人體細胞丟失所致,而是打亂了細胞間調控和信息傳遞的能力;細胞發生癌變是由于細胞調控失常,是環境和少數基因變化的結果;致癌作用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并且存在逆轉的可能。從這一新觀念來看,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如果癌細胞過度殺傷就會導致機體本身內環境的失衡,機體正常反應受到破壞,這樣更加惡化了原本就已處于失衡狀態的機體,調控能力更加紊亂,反倒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對腫瘤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絕不是完全消滅癌細胞,我們更多的應將治療重點放到機體的反應性中來。所謂“帶瘤生存”的原因便在于此。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中醫藥腫瘤治療的研究思路。
3. 1. 重視證型的標準化
中醫治療腫瘤疾病的基礎在于辨證論治,證型標準化的研究重點應在于對生存質量的評價,確立量化指標的主次關系體系。
3. 2. 重視腫瘤穩定性
腫瘤治療的患者多處于中晚期,結合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醫治特點,其近期醫療效果評價不應再著重強調瘤體癥狀的緩解程度而應重在評判腫瘤癥狀的穩定性上。
3. 3. 注重群體觀察總結規律
中醫藥治療是一種臨床經驗的積累,盡管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醫務工作人員在平時對腫瘤患者應多多觀察總結,從群體角度出發,對病情進行分析,總結出適合中醫腫瘤有效治療方法的內在聯系以及規律。因此,為保證規律的可靠性,應該綜合評判患者的生存質量、近期療效以及遠期生存。
3. 4. 開展二級預防
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看,尚未完全弄清癌癥病產生的根源,因此針對具體病情進行一級預防是有很大難度的。一般情況下,細胞癌變不是一蹴而就,在發生癌變之前往往會經歷很多年的病變演變過程,如果能夠較早的識別出即將發生癌變的細胞并控制其癌變的發展方向,這對于二級預防的開展工作意義非同小可。而相比于西醫,中醫在細胞癌前病變階段的治療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目前醫學界已經發覺到中醫的這一潛力并已經開展的多項有關方面的研究。
3. 5. 加強中醫藥腫瘤治療研究
目前醫學研究報告已得出藥物作用很難修復腫瘤已突變的DNA,但在相關基因翻譯、轉錄、復制中起到了較好的調控與干涉作用,因而提高了自身細胞因子基因或機體抑癌基因的表達能力,從這一角度來看,中藥治療恰可以借鑒藥物治療的這一特點。中藥治療的優勢之一在于中藥成分復雜,當同時有多個基因需要調節時,中藥比單一成分的藥物能更好的調控相關腫瘤基因的表達。加強中醫藥腫瘤治療的相關研究有助于發現并揭示其腫瘤獲效的整體調控機制,并為抗腫瘤新型藥方的開發和研制提供有力的證據,篩選出適合腫瘤治療的中醫新藥。
四、對中醫藥治療相關問題的探討
4. 1. 對于中醫科學性的爭議
筆者認為,無論從科學認識方法的發展趨勢來看,還是從科學的內容本身來看,中醫學都是科學的。這是一門引領人們認識世界的科學,是對理性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而且他的思維方式和認識方法都符合理論和辯證思維的要求。從發生學的角度講,現代醫學與中醫學的產生環境不同,中醫學的科學性只能從實踐的有效性角度來評判而不能簡單的根據現代醫學理論來評判。時間的有效性是根據它的可檢驗性和可重復性得出。中醫藥治療疾病是辨證論治,強調人與社會、自然是統一的整體。在中國幾千年的一直實踐中,證型不斷被重復并通過中醫藥療法體現,也就是說中醫學具備可重復性和可檢驗性,因此得出結論,中醫學的科學性不可撼動。
4. 2. 中醫腫瘤的科研系統化
中醫學作為傳統醫學,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后臺整體認識,在技術上必須加以改進,學術方法上的革新與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都需要整體科學方法學。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證型標準,這對中醫療效評價和臨床規范造成了影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之上,要想更好的提高醫治效果,需要研究出新的技術方法,糾正在中醫治療方面的認識偏差。在治療過程中依據患者病情不斷調整治療方法,將有確切效果的中醫腫瘤治療規范化,不斷驗證與優化,加快中醫腫瘤的科研系統化進程。
4. 3. 中醫腫瘤治療學科建設
獨特的理論、團隊的建設和技術層面的支持是學科建設的核心,要想完成學科建設,需要有敢于創新的勇氣去研究出新的中醫學理論。在現代中醫的發展中,現代科學技術是的中醫發展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之前所說的在發生學方面產生了變化。因此結合當前實際來看,中醫學的發展需要一批受過高等教育培養和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才作支撐,需要操作能力強、懂得中醫思維方式、并有一定的臨床經驗的掌握中醫學科核心技術、素質精良的人才隊伍。
五、結語
在治療腫瘤的全過程中,我們提倡中醫全程介入,輔助治療,現在中醫腫瘤學科建設和中醫中立科研系統化建設均已起步,隨著科學的進步,會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參與其中,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前景也將更為廣闊。
參考文獻:
[1] 杜麗華,胡慧菁. 談中醫治療腫瘤[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17)
[2] 朱穎,殷東風. 中醫藥提高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06(08)
[3] 鄒璽,劉寶瑞,錢曉萍. 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療效評價標準的探討[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04)
[4] 儲大同. 腫瘤中醫藥治療評價標準的新共識及其啟迪[J]. 中國處方藥. 2004(08)
[5] 于曉原,高巧梅,牛進寶,李高中,韓穎.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綜合治療中的倫理價值[J].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0(06)
[6] 林吉品.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機理探析[J]. 光明中醫. 2009(02)
[7] 李忠,劉耀,李潔,尤玉琢,黃佳琴,李文明. 中醫腫瘤學科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J]. 中醫學報. 2010(01)
[8] 胡兵,安紅梅,沈克平. 中醫腫瘤辨證抗癌與科學抗癌[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12)
[9] 劉永衡,孫桂芝. 談中醫藥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作用和體會[J]. 環球中醫藥. 2009(05)
Study on the Pressure Methods of Pulse Detecting Instrument/FAN Gai-rong, LIU Cong-ying, TANG Wei-ch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9):70-72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pressure which was taken to reverse the method and the positive pressure pulse method with the pressure pulse sensor for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for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ZM-Ⅲc-type pulse instrument for the same group of subjects’ pulse information was tested by two ways,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pressure to operate.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increase the size of the contrast value of the pressure shift, and the best to take the pulse pressure pulse parameters of contrast, comp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both approaches. Results:The two methods of positive pressure and the reverse pressure generated by the pressure shift value P
【Key words】 Pulse detecting system; Pulse senor; Method of pulse detecting pressurization pres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hanghai 20120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42
脈診是中醫的特色診法,在中醫診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基本特色。近幾十年來,隨著工程學、計算機學等學科與中醫學的交叉發展,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和信息分析軟件使得脈象客觀化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縱觀這些以往的研究發現,壓力型的脈象儀傳感器應用最為廣泛,并且受中醫傳統切脈浮中沉習慣影響,所采用的加壓方法無一不是正向逐步加壓法,即在用脈象儀檢測脈象過程中,壓力傳感器對脈道施加壓力測取脈象時,都是用遞增加壓的方法從輕到重逐級加壓,然后采集系列脈圖。
本研究發現,在用壓力傳感器檢測脈象時,如果采用正向加壓的方法,壓力值會發生很大的“回彈現象”。即當傳感器加壓到某一壓力準備采集脈象時的一段時間內,所加的靜壓力(相當于手指切脈時的浮中沉)一直在動態回彈變化,且這個回彈的幅度比較大。如當傳感器顯示加壓到75克力時停止加壓,開始脈象“采樣”,但當采集完此壓力段的脈象信息時,此時所顯示壓力值并不是75克力,而只有60多克力了。同理,在采集其他壓力段的脈象信息時,會產生相同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一是可能與人體的皮膚軟組織的彈性和組織結構有關,因為人體的皮膚軟組織是一種可逆變的彈性體,當給皮膚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時,皮膚組織產生反作用力,即回彈現象;二是可能與傳感器的探頭材料有關,目前應用的壓力傳感器探頭大多是剛性材料制成,但剛性材料硬度大,彈性及柔韌性差。
由此可見,如果能減少壓力傳感器采集脈象時產生的“回彈現象”,可以改善脈象檢測的不穩定性,縮短脈象檢測時間,減少脈象判讀的誤差。筆者認為,在脈象現代研究以及脈象儀產業化、推廣應用等過程中,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和很好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2010年12月-2011年4月期間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校學生,年齡20~35歲,平均(23.59±3.52)歲。排除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手臂抖動、外界信號干擾等導致的信號不平穩,排除因操作不恰當導致實驗結果偏差,共計有效受試者32例。
1.2 設備和方法 本實驗使用設備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研制的ZM-Ⅲc型智能化脈象儀。測量受試者右手關部脈象。關脈定位,右手橈骨最高點內側。測量過程分為正向加壓和反向加壓兩種方法[1]。
正向加壓法:傳感器從0克力開始逐漸加壓,當顯示器上顯示加壓值為75克力左右時即停止加壓,待取脈壓力穩定時記錄此時計算機顯示的真實壓力值,并開始采樣。采完后進入下一壓力段的測試,應用相同方法分別記錄下加壓值為75、100、125、150、175、225克力[2]6個壓力段采脈時計算機所顯示的真實壓力值。
反向加壓法:同一受試者,待用正向加壓法采集完脈象后,休息10~15 min,待被檢測部位的皮膚軟組織恢復正常后用反向加壓法。即第一段加壓壓力值為225克力,逐漸減壓,從225克力測量到75克力,并按上述方法記錄數據。
1.3 觀測指標
1.3.1 壓力變化值 壓力變化值,即壓力的漂移值,也就是當加壓至某一設定壓力段停止加壓時,該壓力值會有一定的數值漂移,待漂移穩定后計算機所顯示的真實壓力值與采集軟件所設置的壓力值之差。
1.3.2 脈象參數值 脈象參數是為判讀脈圖引入的參數[3]:橫坐標上為時間參數,縱坐標為幅值參數。本實驗為更準確反應數據的內涵,也采用了一些幅值參數和時間參數的比值參數。h1:主波幅度,為主波峰頂到脈搏波圖基線的高度(基線與時間軸平行時)。t1為脈圖起點到主波峰點的時值。t4為脈圖起始點到降中峽之間的時值。t5為降中峽到脈圖終止點之間的時值。t為脈圖起始點到終止點的時值。H3/h1:主要反映血管壁的順應性和外周阻力;h4/h1:主要反映外周阻力高低;h5/h1:主要反映主動脈順應性和主動脈瓣功能情況;t1/t:與心臟射血功能有關。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以P
2 結果
2.1 正向加壓法和反向加壓法所產生的壓力漂移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參數的相對值比較結果顯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種測量方法對脈象主峰波h1測量結果有影響(P
2.4 兩種測量方法下脈搏波時間參數的變化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3.1 采用反向加壓法采集脈象,取脈壓力值的漂移值明顯小于正向加壓法的漂移值。反向加壓方式測量法更有利于脈象檢測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縮短了測量時間。
3.2 反向加壓法和正向加壓法測量脈象時,對脈象主峰波h1的絕對值有一定影響。這一點也恰恰說明了減少回彈現象的重要性。
3.3 兩種加壓方法的脈象幅值參數比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種測量方法對脈搏波形態上無明顯變化,不影響脈象判讀結果。
3.4 脈象時間參數及其比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種測量方法的時間參數無明顯變化,不影響脈象判讀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反向加壓法測量較傳統的正向加壓法更為穩定、可靠,并且由于采用反向加壓法后,減少了每一個壓力段等待其穩定的時間,所以更節省了整個脈象測量時間。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參數的相對值比較結果顯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樣說明,正反向加壓兩種測量方法下雖然對幅度的絕對值有可能產生變化,但對幅度的相對值基本不產生變化,對于脈象形態不發生質的變化,因此對結果判讀不造成影響。即兩種測量方法不會發生波形形態上的變化從而影響對脈象的判讀。兩種測量方法對脈象主峰波h1測量結果有影響(P0.05),說明正反向加壓兩種測量方法下對脈搏波周期性變化的時間參數也沒有影響,而時間參數也是脈搏波判別的重要參數。
后續研究將擴充樣本量,完善資料和統計結果,以完善實驗,觀察兩種壓力對最佳取脈壓力的影響程度,進一步觀察對于h1的影響。采取先反向加壓,后正向加壓對同一測試者采樣,觀察h1的變化是否和現在的變化一致。假設確實存在著差異。那么在用反向加壓法測量脈象時,對脈搏波幅度的研究如果參照以前正向加壓的研究結果作參考時,必須考慮一個系數關系。通過對加壓方法的研究,規范脈象儀的應用,為脈象儀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提供有效的科學實驗數據,并將其結果應用到三部多路自動加壓脈象檢測裝置[4-5]。
參考文獻
[1]楊昌煜.寸、關、尺脈與橈動脈下段的解剖關系[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94,16(1):62-63.
[2]湯偉昌,王晶晶.脈象檢測中最大取脈壓力和人體耐受安全值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4):582-584.
[3]費兆馥.現代中醫脈診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