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的概念內涵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7 16:28: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勞動教育的概念內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勞動教育的概念內涵

篇(1)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可是,在我們身邊總能聽到不理解、不尊重勞動的聲音:認為勞動擠占學習時間者有之,認為人工智能最終可以替代勞動者有之,更有同學認為可以花錢雇人代替勞動。而我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更應該在勞動的摔打中歷練,我在這里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第一種不和諧的聲音是重“智育”輕“勞育”的典型代表,勞動教育本來就應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在勞動實踐中,我們既可以互相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又能夠鍛煉本領,培養責任意識;我們能夠在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過程中戰勝拖延懶惰的惡習,又能在親力親為的勞動實踐中學會珍惜自己乃至他人的勞動果實。同學們,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身邊都是好逸惡勞的貪圖享受者,我們不應該呼吁打撈起“沉沒”的勞動教育嗎?所以,作為一名受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表明我們的態度: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有人認為隨著科技進步的快速發展,勞動會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不,你錯了!我們暫且不提機器不能理解人性不能感情交流的局限性,先厘清概念,勞動不僅僅指狹隘的體力勞動,人工智能的便捷背后便是無數科學家辛勤勞動的汗水,而人工智能發展的終極目的也絕不是消滅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發展與成就,就是有賴于所有勞動者的辛勤努力,用勞動精神解讀國家的發展,可以看到一代代中華兒女揮灑汗水的壯闊圖景;而展望未來,我們同樣需要發揚新時代的勞動精神。為了自己和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拿出我們的誓言: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篇(2)

“美德”這個由“美”和“德”組成的詞,實際上就已經表明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德的作用是感化,它是作用于人的感情的。人們常說“動之以情”,也就是德的實施。我們應該相信德的力量,它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施德過程中,其方式是極具審美的:潤物細無聲。一個有德之人總能成功。

而德是以情的方式實施的。情的作用就是感化。感化又是怎樣發生的呢?那是因為受德之人感到了那樣一種情感的圣潔、高尚——那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情。一種道德,只有當它能夠感動人時,才是有意義的,而讓人感動的道德一定是美德。就像施行美德會使施行美德的主體有一種愉悅一樣,接受美德也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篇(3)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0A-

0004-03

早在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教育部明確指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可以看出,培養素質全面、生動活潑的基礎性人才,建設各具特色的學校,已經成為當前中小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是中小學適應競爭、主動謀求自身多樣化發展的現實需求。如今,特色教育已成為中小學校可持續、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支撐元素。學校只有辦出特色,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彰顯學校的品質,提升學校的價值和聲譽。自治區教育廳于2011年12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普通高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我區特色普通高中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試點范圍、特色定位、工作步驟和工作要求。因此,準確把握特色學校建設的內涵,樹立正確的特色學校發展觀,厘清創建特色學校的思路,確保中小學在創建特色學校過程中不走彎路或者少走彎路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特色學校的內涵

一般來說,特色是指某一事物所表現出的獨特的個性和風格。有專家認為,“特色學校”則是指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工作從整體上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較穩定的、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風格或獨特風貌,并能夠培養出具有特色的人才的學校。特色學校的內涵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獨特性,即在共性基礎上創建的學校整體的獨特個性;2.優質性,即優質是個性的基礎,個性是優質的外顯,特色學校是優質學校;3.穩定性,即特色學校的特色是穩定、成熟的,在一定時期內得以保持和可持續發展的;4.文化性,即特色學校具有顯著的整體文化,并且這種文化得到社會認可,得以傳承和發展。在國外,特色學校一般是指“好學校”“品牌學校”,如著名的英國公學,作為一所私立中學,其以培養的學生具有“紳士風度”而聞名于世,被譽為“英國古老文化的堡壘”。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特色學校”既非專指某種專門學校(如藝術學校、外語學校等),也不是那些“貴族學校”;不能把特色學校與“學校特色”混同。我們必須把握特色學校和學校特色這兩個概念的關系。事實上,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學校特色包含于特色學校內,學校特色是特色學校的子概念,反映了學校的局部性特點,是特色學校創建的初級階段;而特色學校是指學校的整體性和全面性特點,是學校特色的發展方向。

二、特色學校創建的原則

(一)長期性原則。特色學校的創建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從明確和形成學校特色做起到成為特色學校需要經歷抉擇、陣痛、反復的磨難。事實上,學校的特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內容、賦予新的內涵,不斷選擇與修正。

(二)階段性原則。特色學校是基于共性,在傳承本校優良傳統、順應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創建的。一般而言,特色學校發展須經歷三個階段,即辦學規范、文化建設、特色凝練;特色發展也要經歷“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文化)―特色學校”三個層次。

(三)整體性原則。特色學校創建要以學校整體改革和發展為目標,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宗旨。創建特色學校不是組建一些課外興趣小組、發展幾個特長項目或者爭取在某一領域學生獲獎多一點,而是堅持面向全體與培養特長并重,學校文化建設與特色發展并重原則,為全體學生搭建均衡發展的平臺,做到“點面結合”。

(四)校本性原則。特色學校創建要站在學校的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準確把握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應基于學校,著眼學校的長遠發展。要選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結合深入、全面的校本論證,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目標一旦確立,就應成為全校師生持久的共同追求。

三、國外特色學校若干案例簡析

(一)英國:伊頓公學

伊頓公學是英國著名的貴族子弟學府,由亨利六世創建于1440年。畢業生中產生了19位首相,36位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獲得者。7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世界名校,代表著英國“紳士文化”,是“精英的搖籃”。古老的建筑、莊重的黑色燕尾校服、等級分明、“伊頓公學口音”是該校的顯著特征。

伊頓公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在該校“五項原則”指導下,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以及參與學校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精神,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信、熱情、寬容、團結、正直、溝通合作的品行以及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伊頓公學的校長托尼里特校長稱:“很高興本校的學術水平不是英國第一,我們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才,其次才是他們的學術能力。”這句話值得中小學校長深思。

(二)前蘇聯(烏克蘭):帕夫雷什中學

也許多數人對這所學校的名稱不熟悉,但是如果提到蘇霍姆林斯基,很多人就會知道了。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所學校工作了33年,其中有22年擔任校長職務。正是他把這所偏僻的鄉村學校變成了享譽世界的教育實驗中心,成為一所“快樂學校”。

時至今日,帕夫雷什中學依然秉承以培養人道主義價值、仁愛思想為目標。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勞動教育,創建優美的校園環境(綠色文化、墻壁文化、教室文化),豐富學生多方面的的精神生活。學校堅守“設計和造就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的教育信念,建立完善合一的學校-家庭體系,努力讓學生成為熱愛母親、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書籍的人,成為一個無私、高尚的人。

(三)新加坡:工商小學

新加坡工商小學是一所傳統的華文學校,創辦于1920年。2001年學校獲得了新加坡生產力和標準局頒發的ISO9002證書,開創新加坡中小學獲得該項證書的先河。誰能想到,這所學校在20年前是一所只有百多位學生的小學,如今發展成為擁有2000多名學生的世界名校。

學校以“給每個孩子成長的機會”為教育理念,堅持“學生第一,教師第二,校長第三”的利益順序,參照企業化辦學模式。學校將禮儀教育排在第一位,這和新加坡的社會評價體系緊密相關。在新加坡,評價一個人首先看重的是人的禮儀是否到位。他們認為禮儀教育是深入人心的、優化個人涵養的教育,旨在形成優良的行為習慣。

四、創建特色學校的若干策略

1.觀念先行。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包括校長在內的教師和管理隊伍必須堅定創建特色學校的信念(辦學理念),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必須樹立長期奮斗的準備。特色學校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為,而是一場需幾任甚至是更多任校長的努力并且經得起歷史和社會檢驗的持久戰。

2.系統分析。特色學校建設不是拍腦子工程,不是見風使舵的項目。需要學校深入調研,全面掌握學校的家底,結合外部環境條件才能做出選擇。為此,學校要對生源情況(含學生家庭狀況)、社區環境、師資隊伍甚至是當地教育發展的現狀、趨勢和走向作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才能從眾多可能中篩選出符合學校實際的特色需求。

3.穩步推進。特色學校創建需從學校特色培育開始,切忌跨越、跳躍式發展。急功近利辦不了特色學校。要注重學校文化建設,形成民主、正義、公平的校園氛圍,分階段、有計劃地實施特色學校創建工程。這里,研究制定科學的特色學校發展規劃并保持規劃的相對穩定是工作的重要前提。

4.關注評價。特色學校不是學校自我吹噓,也不是教育部門內部評定出來的。最有發言權的是家長和社會。只有群眾和社會認可的學校才是真正的特色學校。正如上述的英國公學、前蘇聯的帕夫雷什中學和新加坡工商小學都是得到社會公認的特色品牌學校。事實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是特色學校建設的終極目標。

5.制度保障。既然特色學校的創建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位校長就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制度保障和個人自覺就很有必要。特色學校建設發展規劃一旦成為學校的共同奮斗目標,就需要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特別是繼任校長能夠自覺、繼續實施規劃。否則,特色學校建設將難以突破學校特色建設的初級層次。

五、創建特色學校應注意的問題

1.重特輕規。不能為了“特”而忽視了規范管理。必須明確的是,特色學校建設是建立在規范辦學基礎之上的。可以說,沒有規范辦學,就沒有特色學校。如有號稱德國最嚴格的學校之稱的德國薩勒姆王宮中學就把嚴格公正的紀律作為學校辦學理念。他們認為,真正的自由,是從自我規范而來。

2.兩極分化。避免在突出“特色建設”的同時忽視了自身“劣勢”。特色學校創建是整體推進的,是“揚長補短”。雖然不能說各方面“齊頭并進”,但也是先后而已,絕非“揚長棄短”、“顧此失彼”。要科學統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兩極分化。

3.處處開花。特色學校創建重在“特”字,“特”事特辦。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把工作重心、主要資源投入到“特色”建設中,不能全面鋪開,齊頭并進。“處處開花”不僅難以達成,也會分散精力,影響特色創建。

六、創建特色學校的建議

特色學校也是個相對的概念。不論是在什么區域,只要是立足當地,努力達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目標,最終都將辦成人民滿意的特色學校。結合當前我區中小學辦學狀況,可考慮以下特色建設的方向。

1.快樂教育。在我國,讀書被看成是件“苦差事”,有“苦讀”“十年寒窗”之說。實際上,如果能夠轉變觀念,把讀書看成是快樂的事情,那么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國外的一些知名中小學(如前所述的帕夫雷什中學、英國的威坎伯阿貝女校)的快樂教育特色就很成功。在那里,學生自由而快樂地學習。但是,由于國情的不同,需要校長和教師共同研究,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快樂教育。快樂教育尤其適合在小學和幼兒園實施。

2.精英教育。傳統上,精英教育是我國的優勢,可謂是“根深蒂固”。但這里所講的“精英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精英教育。首先,“精英”不單是指成績好的學生,而是有社會責任感、敢于擔當、善于合作的人才。我區的一些優勢學校、示范性高中可以向這方面努力。

篇(4)

一、普職資源整合的動因

普職資源整合,即通過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機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的資源,以實現普職學校的攜手合作、資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實施此項活動過程中,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建立結對關系。其中,職業學校負責向結對的普通學校無償提供特色專業實驗、實訓場地、圖書館,為普通學校學生開展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物質條件,為普通學校師生開展職業教育政策解讀、職業意識培養、特色專業介紹活動,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提供兼職專業教師和必要的教學設施。此種普職資源整合源于臺州一中開展的“學一門生活中的技術”活動,是臺州一中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實施的實踐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兩屆。活動以即將升入高二年級的高一學生為對象,安排4天時間在職業中專集中進行職業技能實踐課程學習。活動過程如圖1所示。

經過兩年多的磨合與發展,該活動已逐步向規范化的選修課程體系發展,派生出多個項目設計類和學科拓展類課程,在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師資配備及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從新課程以及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角度分析,臺州一中嘗試普職資源整合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比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綜合素質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實際本領和能力。它包括人應具有的一般能力——認識能力、實踐能力和社交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或職業技能、創造能力。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其實質就是解決“高分低能”“重知輕能”的問題,故必須確立“能力為本”的觀念。由于高考的壓力和認識上的誤區,長期以來,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學教育,而對于技術教育則相對忽視,即使開設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研究性學習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技術教育課程,也往往理論講得多,動手做得少,“應試”痕跡非常明顯。由于缺乏必要的實踐操作機會和實際技術體驗,學生難以將技術課程真正學好,并且導致了動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實驗會考時發現,有些高二學生竟弄不清螺旋燈泡(或卡口燈泡)的兩個接線端在哪里,能自己連接或修理家庭照明電路的學生不到5%。這與新課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職業高中雖然在辦學體制、培養模式、教育目標、生源基礎等方面都與普通高中存在著巨大差異,但是它注重實踐操作,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成熟的技術教育模式。借鑒職業高中的技術教育經驗,無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比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捷徑。

(二)為了在普通高中滲透職業技術教育,增強學生對未來職業的認知

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擇業觀、職業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但是,不少學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機械重復訓練和應對考試上,幾乎沒有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認知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對什么是職業、對各種具體職業的認識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這會導致學生將來選擇職業時迷茫、不安,更談不上選擇一個符合自己興趣、愛好和特長的職業了。普通高中學生滲透職業技術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學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在開設職業技能課程方面,職業高中擁有如專業師資、場地、設施設備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備的實踐教育資源優勢。普職資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學生滲透職業教育、增強學生對未來職業認知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的路子,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才能顯露、人生發展選擇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個體發展已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趨勢;同時,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轉型速度的不斷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和全方位的特點。但一直以來,普通高中“一切為了高考”的傾向十分嚴重,“千校一面”,缺少辦學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質化的格局。普通高中這種單一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教育模式與學生、社會的多樣化需求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普職資源整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技術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不僅包括良好的技術知識結構,嫻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強烈的探究精神、豐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設性的批判和創造力,其核心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技術設計等活動,技術課程應能成為激發學生探究、批判和創造欲望的良好載體,使學生的創造潛能、批判思維得到有效開發,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加強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學校間的合作,將職高的一部分專業技術課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更好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益嘗試。

二、普職資源整合項目與課程的開發

普職技術教育資源各有優勢,可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這是普職資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礎。作為普通高中,臺州一中擁有大量的理論教育資源,但是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和資源設備卻相對較少。椒江職業中專則擁有大量的實踐教育資源,從專業設置來看,有數控、化 工、電工與電子、機械加工、汽車維修、計算機等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專業;從專業實訓設施來看,有數控機床、電工電子實驗室、機電一體化設備、計算機軟硬件設施等。這些實踐教育資源與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相關學科構成了普職資源整合項目,比如:通用技術、物理課程可與電子、電工、機械等專業整合;信息技術課程可與計算機相關專業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除了以上各專業外,還可與裝潢設計、平面設計等專業整合。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項目的基礎上,普職兩校合作開發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職業技術選修課程,如電工技能、鉗工制作、電子商務、企業網站設計和制作、多媒體技術與動畫制作、計算機安裝與維修、汽車實用技術、快樂數控、局域網絡搭建、藝術手工、創意廣告設計等。這些課程突出了技術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實踐性,授課教師以高級技師、高級工、技術能手等具有專業技能強項的職高師資為主,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的需求,彌補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不足。與此相應,兩校建立了菜單式與自主式相結合的選課機制,為學生提供每周4課時、一學期40課時的職業技術選修課程菜單,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報名自主選課,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實施。

兩校還成立了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研發小組、實施與評價小組、審議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完善選課、學分認定、檔案管理、教師考核、課程評價等管理制度,以確保普職資源整合的順利開展。

三、 普職資源整合與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相關問題探究

普職資源整合為普通高中更好地開展技術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作進一步探討。比如,我們要認識什么是技術教育,在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術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與職業技術教育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在普職資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目標定位是什么,等等。這是保證普職資源整合順利實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職資源整合中必須理清以下幾組關系。

(一)“技術教育”與“勞動技術教育”的關系

“勞動技術教育”一直是我國普通高中進行技術教育的主導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響依然十分強大。所謂“勞動技術教育”,人們通常將其理解為“勞動教育”和“技術教育”。不可否認,所有的技術都是各種形式的勞動的技術,因此,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常常附著一定程度的技術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教育與勞動教育有著重合相通之處。但是,歷史上人們對“勞動技術教育”的認識更多地傾向于對學生進行勞動態度、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和勞動體驗的教育,基本上屬于德育范疇,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術”因素,也大多側重于簡單技能的培養。事實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普通高中的技術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產勞動教育的階段,其范疇應包括技術本質、技術與社會、技術與環境等技術發展理念。我國高中新課程方案中不再設“勞動技術”科目,而設立“技術”領域,就是這種理念的體現。“技術教育”提倡的是一種思想,要求學生理解:技術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只有技術的發展,才可能推動社會前進;而技術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術的創新。這種認識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去關注社會生活、學習、生產等一切社會實踐活動,從中發現問題,明確問題的癥結,去思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普職資源整合最大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普高學生敲敲打打練技術提供場地和資源設備,也不僅僅是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使學生樹立起勞動的觀念,而是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技術體驗,更好地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技術探究能力、反思能力與創造能力,從而促進其對技術的理解,激發其創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術對社會、環境和人類生活的影響。如果離開了這個立足點,普職資源整合就將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據。

(二)“技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

由于在日常語言中人們常常將科學和技術混淆起來,這就容易導致誤解,似乎科學與技術是同樣的事物,技術教育存在于科學教育之中。實際上,科學和技術在本質上并不屬于同一個概念。“科學教育是關注科學技術時代的現代人所必需的科學素養的一種養成教育,是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作為整體的體系,使其內化成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為的教育過程,從而使科學態度與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讓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現代文明中交融貫通。”[2]科學的作用在于理解,技術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實施。但是,科學和技術又像一對連體雙胞胎,既相互依賴,又相互促進。一方面,科學構成了當今多數技術產品的基礎;另一方面,技術又為科學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進了科學的發展,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獨特品性。一般來講,前者具有認識功能,后者具有應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術教育而言,它是一個既要動腦構思、設計,又要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是一個將高中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術應用的試驗場;是一個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運用技術原理和工具手段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技術教育活動使學生對于技術過程、方法和常見的技術設計、結構等具有基本的技術意識和眼光,形成技術思維。普通高中長期以來注重科學教育,技術教育則嚴重滯后,這為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職業技能課程留出了空間。如果不能認清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獨特品性,就不能準確、全面地把握普職資源整合對于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意義。

(三)“普通高中技術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關系

職業教育,顧名思義即傳授某一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點在于它不是以傳遞原理性知識為主,而是以傳授技能、技巧、技術性知識為主。由于技術與職業的緊密聯系,技術教育成為職業教育的主要內容,成為職業教育的特色與標志,因此職業教育也常被稱作職業技術教育,但它的目的是應對職業的需要。雖然普通高中的技術教育也具有職業入門教育的意義,但在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技能類選 修課并不等同于職業教育的職業定向,即它不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系統的專業知識,也不是為了掌握專業技能或通過技能等級考試,更不是為了學生就業,而是要通過普職資源整合這個平臺來轉換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學習模式。“技術課程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課程,它著力發展的是以技術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它力圖使青少年的知識、技能和對科學的理解結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和運用,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術素養’。這一課程目標的確立,突破了傳統的以‘單純勞動’或‘技能培訓’為主要取向的目標模式,以全新的內容體系實現了我國技術教育課程目標的根本轉型。”[1]一方面,要通過“做中學”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成就感,提升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找到生發學科興趣的研究點。因此,普職資源整合不能單純地將普通高中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機械地疊加在一起。

綜上所述,在普職資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術教育一方面要加強與職業技術教育的互動,打通使用職業技術教育資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應當保持自身的獨特品性。作為普通教育的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術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獨特知識領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養專門技術人才,而是要發展學生以問題解決能力為核心的技術素養,以便為將來進入技術的社會做好準備。雖然在普職資源整合中也滲透了勞動意識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等因素,而這些因素也可以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但是其最終的目標在于通過這個多元化的技術教育平臺,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技術經歷和技術體驗,并以此為臺階促進他們技術思維的發展和技術素養的提高,而這正是普職資源整合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篇(5)

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在《大學一解》一文中寫到:“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華大學將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隱性文化建設當作“養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梅貽琦先生大力扶持校園集體活動和社團活動,他自己也經常參加,借以增進清華團體生活精神,鼓勵建立諸如音樂室、谷音社等各種文學藝術團體,以致清華的課余生活“弦歌不斷”。清華園內演唱會、畫展等經常舉行,校內掛有世界名畫和名人名言,既給學生一種美的環境熏陶,又不時的激勵、鼓舞著代代清華人,從而使清華積淀、凝練而成“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這種精神至今還對清華大學的學子們產生著重要影響。

高校校園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高校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信念、行為準則及其在規章制度、行為方式,器物設施中體現的特定的人文精神。校園文化以人文為特質,著眼于精神建設,側重環境熏陶,直接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它具有隱含性、輻射性和蘊涵性,其作用是非強制性的、潛在的、緩慢和長久的。它通過情感與心理中介的涵育和陶養,利用環境的積極影響,調動學生認知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促進人類文化向學生道德心理品質的內化,從造就學生的健全人格、健康情緒和體察涵蘊之能力上下功夫,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校園文化在大學生道德的養成上具有卓越的功效。

一、大學物質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美國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學家詹姆斯·鄧肯曾把文化景觀肯定為人類儲存知識和傳播知識的三大文本之一。的確,校園物質環境就是一個積淀著學校歷史、傳統與文化的特殊之本,學生通過對它的解讀與領悟,學會與他人、社會、歷史、文化的交流與對話,把物質環境中隱含的客體精神轉化為自己的主體情趣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過渡到文化的人,在不覺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未來的學校應當把大自然所賦予于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盡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諧發展,做到使大自然為人服務”,“努力做到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這說明建設良好的校園物質環境,不只是一種單純完成物質功能的活動,更是一種傳達信息的文化交流與對話形式,是服務于“人的和諧發展”的通識教育場所,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隱性教育效果。

第一,要利用自然情趣的移情效果育化心靈。如在校園種植花卉、樹木,純潔的玉蘭、傲寒的梅花、高潔的松柏、挺拔的翠竹等。這些樹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藝術作品,學子們在清爽怡人的校園中,目睹葉榮葉枯、花開花落的四季更迭,通過觀察、讀解和體悟自然之“道”,達到涵養學生性情、提升其心靈境界的效果。

第二,物象命名、標牌路引要浸潤精神意蘊。高校管理者要把校園文化的道德滲透功能提高到道德建設的戰略高度。比如在草木花卉旁標示警語格言,“足下留情,地上留青”——請愛護草坪或“茵茵綠草,踏之何忍”;“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提醒,無意中會給學生以現代生態文明的熏陶。這對學生養成關愛自然、尊重自然價值,培養科學的、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觀都有難以低估的育化功效。

第三,高校的建筑既要追求科學技術的品質,又應包蘊審美性的人文文化品位。校園建筑的造型與布局要盡可能地表現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價值追求。大學可在圖書館、教學樓等前面的空地上、廣場中布置一些雕塑,它們或具有紀念性意義、或具有象征性意義、或是起到一定的裝飾性作用。每類雕塑都應表達一定的審美思想、政治意義與道德感情,要反映出大學的特質。這些都在無形中對學生們起著鼓舞和鞭策的作用,進而使文明意識得以內化,心靈得以潤澤,道德品質得以升華。

二、大學制度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學校制度文化隱藏在學校的儀式、人際關系、教育觀念、課程與知識、教學方法和技術、學校管理結構、發展規劃、教育組織形式、目標、傳統與習俗,乃至心理氛圍中。按照傳統教育三要素的劃分,制度文化應屬教育中介的教育環境之列。從更廣泛的意義上,教育環境就是文化環境,而文化概念內含多個層次,學校制度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并對教育實踐起到實際的控制作用。這種實際控制作用與傳統教育學明確意識到的顯性因素的影響作用常常相反。

這里,從課程論的角度,對隱性制度文化的道德“化成”功效作一簡要分析。從現代課程理論視角來看,學校的制度文化總體應列入隱性課程的范疇。隱性課程是指這樣一些教育實踐及成果,它們在學校政策、課程計劃上并沒有明確規定,然而又是學校經驗中常規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許被看做是泛泛而隨意的,隱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認的。據現象詮釋學者的觀點,隱性課程是學生在學校或班級的“生活世界”中不斷與教師或同輩團體產生存在經驗的對話而使其對教育環境主動產生價值或意義上的解析,并進而擴展其存在經驗的非限定和創造性的無意學習。這種解讀和重構的過程,就是受教育者“文化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就是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觀精神轉化為學生個體的主觀精神,使自然的人向文化人運動的過程。學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過隱性課程所具有的認識導向、情感陶冶、行為規范作用,創設一種能喚起學生高尚的情感、激發他們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教育環境、精神氛圍來感化和陶冶學生以致達成深層次育人功能。

既然如此,我們如何來建設學校的制度文化呢?制度文化建設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一套既符合學校、社會需求,又促進學生品德養成、個性發展的規章制度。制度文化的建設者一定要有民主意識,制度的出臺應經過學生公認的程序,如周密調查、弄清實情、發揚民主、廣泛討論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作為“他者”的制度文化轉化為學生“自我”的內在律令和外顯行為。其次,在制度的執行上,應與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相聯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爭取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同,真正達到“物我合一”的和諧境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一種外在的管制變為一種內心自發的需求,道德品質便逐漸養成。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動態方法與靜態方法的結合,學校制度文化偏重于規范性特點,必須強化相應的監督、約束機制,確保其有效執行,但執行對象卻是靈活、能動的人,因而也要隨機應變地采用動態方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增進執行主客體在相互理解基礎上的協調與互動,使“權力化”的制度變得“人性化”,促進學生身心愉悅地發展。

轉貼于

三、大學行為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離不開道德實踐、離不開活動與交往。道德規范不能夠自動作用于人,也不能只用間接的經驗傳授于人,必須讓人們在活動與交往過程中,親身去感受去體驗,才能內化成自身的品質。現在越來越受到教育界重視的“體驗教學”思想就是源于人的行為(或直接經驗)對人的發展的關鍵作用所建立的理論體系。

學生在道德實踐活動中,依據不同的道德情景,對道德知識進行修正、充實、完善、提高,通過實踐把理論知識與人生際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促使學生的道德認知一步一步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在與社會生活、社會生產的緊密接觸中,學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升華,道德意識得以增強,道德行為得以規范,道德信念得以逐步形成和穩固,從而主動地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生活與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如果過的是少爺生活,雖天天讀勞動教育的書,不算是受著勞動教育,過的是迷信生活,雖天天講聽科學講座,不算是受著科學教育……過的是開倒車的生活,雖天天談革命運動,不算是受著革命的教育”。鑒于此,大學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政治品質與道德品質。

第一,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要積極推動學生單調的社團活動向興趣型和務實型并重,人文型和科學型并重的方向發展。社團活動內容可大致分為理論、文藝、體育、社會實踐四大類,其成員結構打破了院系專業和年級的界限,形成一種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網絡,成員之間因志同道合而易于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社團活動的實踐性和社會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健全心理和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高校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勞動教育。勞動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動。高校可以在教室衛生、園區保潔、物業管理等方面,以勤工助學的方式讓學生廣泛參與。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勞動,解決部分經濟收入,以貼補開支。另一方面,通過勞動體驗,促使學生珍惜勞動成果,養成服務大眾的良好品德。

第三,高校尤其要注重學生對學校管理的參與。學校以學生為本,這是高校管理者與教師耳熟能詳的話語。問題是如何將這一教育理念落到實處。以學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本。因此,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成立學校事務“學生協管委員會”,讓部分學生輪流擔任諸如“書記或校長助理”、“主任助理”、“輔導員秘書”或低年級“班導師”等方式參與學校的管理。這樣,一方面對學生了解學校對學生成長發展的“良苦用心”,增強教育效果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生參與管理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與民主管理意識。

篇(6)

做校長以后,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帕夫雷什中學》等,于是常常在會議上、生活中提及,也常常在內心思慮借鑒帕夫雷什的經驗,把學校辦出特色。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從教已經有二十余年,當校長也已經十多年了,這些年間,閱讀教育名著無數,參觀名校眾多,然而這些都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模糊。在應試教育甚囂塵上的今天,作為一名校長我常常有一種莫名的煩躁。一方面總是心血來潮般懷揣著夢想,呼喚在自己的校園中拯救那些可憐的孩子:另一方面,又不時地自嘲不自量力,于是退下陣來,既而隨波逐流。這樣的痛苦之時,帕夫雷什中學的校園場景就會像電影鏡頭般從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個閃光的碎片飄落在我的眼前。

在這個學校里。校長老師都有著兒童立場,兒童自由而又高質量的生活是學校工作的全部。

“我校不論哪位教師對570名學生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了解的:了解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他的能力、才干、興趣、愛好、困難以及他的喜和憂。若不如此,我們就不能想象有完備的集體精神生活。我們力爭把對孩子在家和在校情況的研究置于科學的基礎之上。我校每月兩次于星期一舉行科學――校務會議或心理學講習會,專門討論兒童問題。沒有任何事情比談論兒童問題更必要、更有益、更有趣的了。”

……

這個校園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所有的物質條件都被作為一個完備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手段,環境也是對孩子精神世界施加影響的手段,孩子們在這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長。

“學校地處村邊僻靜的環境,周圍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積的水域。這一切對孩子們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我們總是盡力做到使空氣飽含植物殺菌素,以消滅微生物。校園里到處都植有核桃、櫻桃、杏樹、粟樹和針葉樹木。這些樹種都是以散發植物殺菌素見長的。例如,榛樹林中任何時候都沒有蒼蠅。這一切都是孩子們親手創造的,而且這是任何學校都可以做到的。”

……

可能沒有人認為學生的身體不重要。可是現實的教育中有幾所學校把學生的身體當一回事?這是當今教育的現實。可是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的健康和體育是大事,防止疾病及病患征兆,增強體質,是兒童腦力勞動以及精神生活完滿正常的主要條件。

“我校學生暑期……每天都洗幾次澡。或在池塘、河淘,或用淋浴。多數學生家里裝有淋浴器,可以從春季一直用到深秋。……腳的鍛煉,是鍛煉機體抗病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我手邊存有980個孩子的健康卡片。他們從7歲到17歲整個夏季都打赤腳,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炎盛夏暑都不怕。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從來沒生過病。我們有些孩子赤腳在雪地里行走都不在乎。他們冬季每天都在院子里走5―10分鐘,他們都有極好的耐勞能力。”

……

今天,品德、德性等關于道德的概念似乎已經成為漸行漸遠的話題,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學。公民基礎教育被作為道德教育的基本環節。

“少先隊員們有一次曾幫助莊員們往卡車里裝運作種子用的玉米。他們盡量挑最大個的玉米棒子裝。忽然工作隊長建議說:‘孩子們咱們往車廂底層隨便裝些什么樣的都行,把最好的放在面上,要盡快完成任務。’可是就在勞動之前,孩子們剛剛才懷著激動的心情。屏住呼吸聽了關于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的英雄事跡。因而在孩子們的腦子里產生了疑問:‘干嘛要這樣呢?我們干嘛要欺騙人呢?’于是他們就很生氣地把全部情況都告訴了老師。這是他們為維護正義而進行的第一次斗爭,這件事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今天談智育,幾乎已經簡化為考試成績。人們似乎已經淡忘知識的何去何從,只求所有。不求所用,更不求何以得,以何得。然而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帕夫雪什中學。就鮮明地認為,智育不僅僅是知識量的積累,而是將知識變為個人信念,變為人的精神財富。世界觀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

“我校學生在低年級就開始在溫室里和教學實驗園地上配制混合土壤,為此采用各種配合成分,試驗各種礦物質和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的影響。二、三、四年級學生則在水溶液中培植綠油油的大麥和燕麥,從而確信,即使沒有土壤也能創造出產生生命過程的條件來。”

“從三四年級起,我們就開始舉辦數學創作晚會、數學競賽及數學游戲會等活動。高年級學生在低、中年級的數學小組開展活動時做報告,并編輯數學雜志。對有數學思維天資的學生進行個別工作――談話、作業。”

……

這些年,勞動教育似乎是可有可無的。早已淡出我們的視野。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學。所有的老師都在致力于建立一種教育的體系。并在這種體系中培養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

“我們的學生在八九歲時就培育小麥、向日葵、甜菜、玉米的雜交種子,或者編成小組、小隊去照管幼畜,為家畜儲備飼料。由于這種最平凡的勞動與研究、試驗、創造相聯系,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每一個學生在五~八年級學習期間,都要在教學實驗園地里完成下列個人任務:種植糧食作物和技術作物(3至10種),將培植的果樹品種嫁接到25種野生果樹上,培植果樹苗木,建立苗圃,提高土壤肥力。”

“讀完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夏季有三四周的時間要到校辦工廠、工作間、實驗室、教學實驗園地、機械修配站的車間及集體農莊的拖拉機隊里進行實習。讀完九年級而且拖拉機課考查合格的學生,在這期間要作為當班拖拉機手在拖拉機上工作。”

我們都會認為美育是重要的。然而包括我們的音樂、美術在內,在分數的硬指標面前。這些東西顯得多么的次要或可有可無。它們早已被輕描淡寫地邊緣化了。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學,卻是在引領孩子們在智力、體力勞動中。在創造、社會活動中感知、領會和欣賞美,讓孩子在心靈里開放出美。

“在風和日暖的初秋季節,我們讓孩子們注意那清新的空氣、爽朗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悄然飄選的銀色蛛絲,蒼茫暮色中飛鳴而過的南歸雁群,乍寒清晨首次凝現的初霜――凡此種種,都要讓孩子們留意到。我們讓他們觀賞幾種越冬作物幼苗深淺不同的綠色:裸麥的綠與小麥的綠有所不同。”

“果木盛開鮮花時,對于孩子們來講那是真正的節日。我們清早起來,來到校園又去果園,欣賞身披雪白、粉紅、橙黃色盛裝的果樹,靜聽蜜蜂嗡嗡飛舞。我們告誡孩子們說:‘這些日子可不能睡懶覺,要不然就會錯過賞景時機。’于是孩子們總是日出之前就起床,為的是不錯過第一道霞光照射掛滿露珠的花朵的那個美妙時刻。孩子屏住氣息在凝神觀賞。這樣的美景,若不加以指點和

述說,孩子自己是不容易留意到的。”(以上引用材料均出自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

每當回憶起或看到這些文字,我就油然而生對蘇霍姆林斯基及其帕夫雷什的感動。

我感動,是因為帕夫雷什中學有一位好校長。

蘇霍姆林斯基是當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是世界教育思想的泰斗。他不是一位沉湎書齋坐而論道的學者,而是一位躬身教育園地的農夫。1947年他被任命為帕夫雷什中學校長,從此他就一直在這一崗位上勤奮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他以自己的一生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他有頑強的工作作風,他每天讀書到深夜,早晨五點鐘就起床,寫教育筆記,七點鐘到校,安排好總務工作以后,開始聽課。他一生中寫了40多種論著,發表600多篇論文和1200多篇兒童讀物,全世界有30多種文字翻譯他的著作。他曾說,“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擺上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就無法活下去……”他身為校長,還兼了一個班的班主任,從一年級一直跟到學生畢業。經他長時間直接觀察的學生達三千七百多人,他還為每個學生寫了觀察記錄。他愉快地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齡期學生的個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發展規律。他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工作,擔任一門課程的教學,像其他教師一樣批改學生的作業。他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去聽課,對所聽的每一節課都要進行分析,在連續聽了十幾節課后進行整體剖析。他為青年教師上公開課。與他們談話,要求他們多寫多讀學術性文章;他把全校教師團結成一個優秀的教師集體。他有著執著的教育信念,曾經為堅持自己教育的全面發展信念,堅持勞動教育的信念差點被。

我感動,是因為帕夫雷什中學是一本活的教育學。

一所普通的鄉村學校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經營”之下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教育實驗中心之一,成為遠方來訪者求經取寶的場所。這里從校長到整個教師集體朝氣蓬勃,團結向上,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堵墻壁都會說話,這里的教師集體――從校長到看門工人,都在實現校長的教育思想,即造就全面發展的人,關注學生的體育健康,關注品德、智育、勞動技術教育、美育。這里尤其注重教師素養的培養,建立堅強的教師集體。這里強調建立“學校――家庭教育體系”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有效措施之一。這里把勞動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信念。深信“智慧在兒童的手指上”;強調“大自然”的教育觀,把大自然作為教材,作為開發智力的“靈驗法寶”。這里尤為重視讓師生過著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把課外讀物的教育作用提高到舉足輕重的位置。學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籍世界”,他們嚴格為學生選擇閱讀書目,將學生所要閱讀的書目精心裝飾,使之像藝術宣傳畫一樣醒目,再配上一些大作家的肖像,讓人一看到書就肅然起敬,進而生發讀書之欲,急切地饕餮一番。細數他們所開列的書目,俄羅斯文學和蘇聯各民族文學有116本,外國文學有151本,這些幾乎都是大部頭著作。

我感動,是因為帕夫雷什中學一以貫之地踐行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和諧發展作為一根紅線貫穿學校工作的始終。他們認為。“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智育,不僅是為了讓他能在勞動中運用知識,而且也是為了充實精神生活――善于珍惜文化藝術財富。不應僅從勞動中實地應用知識的角度看待教養內容。”“在教育作用的完整體系當中,哪怕只忽視其中一個環節,都會對整個有機體造成破壞。”所以他們創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激發每一顆心靈對周圍一切的無比關懷和愛護。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獨到之處還在于為學生提供精神環境――“豐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讓德智體美勞諸育都在這種“精神生活”背景上進行。學校能夠成為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需求和興趣都得以形成、發展和滿足,并使每個人都能找到展示、表現、確立自己的力量和創造才能的場所。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的高明之處還在于,讓老師過上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給教師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有閑暇去思考教學難題和總結工作經驗,有閑暇博覽群書,引導他們實踐、讀書、科研,不斷成長和進步。他們強調盡力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找出作為個人發展根源的“機靈點”。在50年前的前蘇聯,做到我們今天所做不到的,實在是難能可貴。

我常常為這感人的教育詩篇而感動,我也為自己碌碌無為和隨波逐流而羞恥。弗洛伊德說過:“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將下撼地獄。”所以我渴望:

我渴望每所學校都有一個蘇霍姆林斯基式的好校長。

他用教育思想領導學校,即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就是“目之所及皆為人”。教育就是培養“大寫的人”,就是培養“站直了的人”,校長應當培植真心,培育愛心,培養美感,牽引靈魂。校長要像樂隊的指揮一樣,首先給樂隊定調,然后用這個基調去引導、組織、管理、評價、影響整個團隊,共同演奏一曲和諧的交響樂。一個校長僅靠敬業、盡責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校長要靠思想行走,要靠人格的偉大力量來辦學。一個好校長應是給孩子播撒生命陽光的人。

我渴望每所學校都有一群帕夫雷什中學那樣的教師。

篇(7)

美的事物,總是為人們樂意醉心追求的。然而,一提到美,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嬌”的自然美,抑或是悅目的圖畫,動聽的樂章、精妙的詩文……這些藝術美。然而,數學,這一自然科學的皇冠里面,蘊含著比詩畫更美麗的境界。數學美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從數學內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體系之美等;從數學的方法及思維看,有簡約之美、類比之美、抽象之美、無限之美等;從狹義美學意義上看,有對稱之美、和諧之美、奇異之美等。 “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數學是美的科學。

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數學美的功能

1.展示數學之美,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熱愛數學,才能產生積極而又持久的求學勁頭。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數學美的誘發力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使抽象、高深的數學知識得以形象化、趣味化,使學生從心理上愿意接近它、接受它,直到最終熱愛它。靠什么去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是靠數學以外的東西,而是靠數學自身的美,自身的魅力。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充分說明了數學處處充滿著美。數學美的魅力是誘人的,數學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數學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變學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的成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生動的學生熟悉的實際事例、形象的直觀教具,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等引入數學概念、定理、公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史和進展情況以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看到數學的用處,明確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的應用;根據教材內容,經常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形象生動的數學典故、趣聞軼事和中外數學家探索數學思維王國的奧妙的故事;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強的數學問題等等,使學生由此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促使外來動機向內在動力轉化,并成為學習的持久動力。

數學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而且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特殊審美過程。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把數學美的內容通過教學過程的設計向學生揭示出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內容是美的。

2.融貫數學之美,加深知識理解

數學美是美的高級形式,它的特點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著無限豐富的感性內容。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剖析、演示、圖形、圖像、多媒體、幻燈片等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先給學生以具體的直觀

形象,使數學的內容活起來,動起來,從而賦予數學內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內涵,使學生從數學的顯性美提高對數學隱性美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形成數學美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師通過嚴密的推理,生動的語言,優美的圖形,科學的板書等作出審美示范,創設思維情境,把數學美的簡單統一、和諧對稱等特征融貫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獲得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數學美的真正含義。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前后比較,歸納總結,揭示內在規律,形成有序結構體系,并教給學生歸納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貫數學之美,在感受美、鑒賞美的過程中建立起“知識鏈”,形成知識的有序結構和解題的方法體系,既能促進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能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造數學之美,培養思維能力

中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在傳授數學知識和培養技能、技巧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機制,創設思維境界,用數學的美來啟迪學生思維,當學生對數學美感受最靈敏、最強烈、最深刻的時候,他們的思維也進入最佳時期,邏輯思維和靈感思維交融促進,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一旦“靈感”出現,他們就會感受到創造數學美的喜悅和成功后的樂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深刻性、獨創性等諸方面的能力就得到培養和提高。

篇(8)

目前,我國關于德育的綱領性、指導性的內容很多,各地也總結出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德育工作者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此地的經驗拿到彼地去用,不一定能起到預想的效果。因此,如何探索有針對性的、符合本地實際的德育,是需要每一個德育工作者深思熟慮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在農村學校搞德育必須堅持本地化、具體化、生動化的原則,要把理論具體為行動,讓學生在行動中感悟,確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達到的德育目標。比如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就要讓學生明白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愛國就要從自己做起,從愛親人、愛學校、愛家鄉做起,培養他們一種由衷的情感,繼而拓展到愛錦繡江山、燦爛文化、杰出英雄和勤勞智慧的人民。在進行集體教育時,我們要從關心自己、關愛別人、關注集體,助人為樂出發,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的關系,讓學生明確“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離開集體,沒有他人的關心和幫助,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便無從談起,健康的集體要靠每個人去營造和維護。在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我們要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入手,從吃、住、用、行等方面開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關注他人,心存愛心,繼而培養他們救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品質和習慣。進行勞動教育時,就從洗手、洗腳、洗衣服,干力所能及的事件開始,讓學生既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又感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起學生熱愛勞動的健康情感。

二、確定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逐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小學生愛動,喜歡集體活動,老師要從小在他們心中確立“集體”這一概念,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為個人原因損害集體利益,從小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我們可以通過各種行為規范的競賽、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活動,如學校開展的“運動會”,讓學生逐步培養起集體榮譽感,知道個人要為班級爭光,而班級獲得的榮譽也是個人榮譽的體現,讓他們努力為班級的榮譽而規范自己的行為活動。這種集體榮譽感是包含在學校切實可行的德育活動中的,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踐行與小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德育規范。實踐證明,將德育的要求化為一條條班級的具體的奮斗目標,可以激勵全班學生向著目標奮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體同呼吸、共甘苦的,通過集體的力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這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耐心教育,以表揚為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的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產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學生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也會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聰明的批評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表揚某個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中的積極因素,以影響和幫助后進學生克服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我們常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但學生對于實際的意義并不是很明確,可見,我們不僅要從理論上對學生進行教育,更應該教育學生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是愛祖國、愛社會主義。讓學生知道要愛祖國、愛社會主義,首先要愛家鄉、愛學校,從小事做起。教師要引導學生為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共同出力,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讓學校內的一草一木都成為教育的陣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質。只要教育思想正確,把學校德育擺在重要位置,就能把我們學校真正辦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基地。

五、學校要溝通家長的思想認識,協調配合學校的德育工作

由于不少家長不懂教育規律,家庭教育往往與學校教育不一致。人人都望子成龍,怎么成法.怎樣才算成材,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家長與學校達成培養共識,這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根本需要。提高全民素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勞動大軍,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標,學習目的必須明確,思想教育必須跟上,在德育工作中家長必須積極配合學校教育。讓家長支持理解學校的德育工作,統一認識,互相配合,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和協調,這是學校順利開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六、制定校內外德育規則,開展德育規范活動

如在上、放學的路上不隨便買小攤上的零食,告知他們小攤上的零食不衛生,對人體有害。在馬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要及時幫助他們,讓他們體會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最起碼要做些什么。盡一切可能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須做些什么。

篇(9)

一、破除單純以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使學生知識與能力同步,做人與做事并行。

在所有學校教育中,德、智、體、美、勞除了各自的特定任務外,它們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務。根據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學校的任何教育活動都要涵蓋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都要全面地考慮如何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教育把人當作整體的人,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只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適應教育服務于經濟建設的需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有深厚的文化修養、熟練的勞動技能、健康的身體素質,又有美的情操和審美能力。從人作為生產力的主要因素--勞動力來考察人的發展,應當是智力和體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人的智力和體力的發展與生產過程的統一,既對人的全面發展提出要求,也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從人作為一定社會中的成員來考察人的發展,應當對道德品質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創始人曾多方面提到不屬于生產領域的人除了智體之外的其他一些特征和屬性,諸如人的道德和審美等。即使馬克思把人看作生產力因素來考察人的發展時,他也始終把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來分析的。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的發展,高尚的道德與美的情趣必然是重要的組成因素。

真正的教育應包含智慧之愛,它與人的靈魂有關,因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如果一種教育未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就不稱其為教育。如果單純把教育局限于知識傳習上,即使它的傳習是“成功”的,它的靈魂也是匱乏而不健全的。其服務于經濟建設的功能值得懷疑。

二、破除以繼承知識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能力本位,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思想,使學生從書本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做知識的主人,不做知識的奴隸,增強社會適應性。

學校智育教育的中心任務是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真實本領,表現在知識目標上就是通而有專,有比較廣博的知識,成為“通才”,也要使學生在通的基礎上有所專,掌握所學專業范圍內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比較專精的現代化專門知識和技能,表現在能力目標上就是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應變的機智等。體育的基本任務是授予學生衛生保健、身體鍛煉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展,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養成講究衛生和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美育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和能力,完善審美的心理結構。而目前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考核方法不能完成上述目標。人是高度社會化的有機體,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人的發展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具體地講,就是在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環境塑造、接納個體,個體認同、接受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并積極參與社會的過程。在這樣的邏輯前提下,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促進學生社會化的責任。但在一切為了升學的目標導向下,我們痛心地發現:學校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嚴重地分離了。這種封閉式的傳統教學雖然在某種意義上保證了教育對社會的一定程度的超越性,但同時又導致了學生與周圍的社會生活相脫節,與知識更新的速度相脫節,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這種教學模式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們的教師為了保持學生心靈的“純潔”,總是盡量回避甚至不讓學生了解社會的丑惡現象。這樣,學生長期與社會相隔離,對社會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結果一旦接觸社會,看到某些陰暗面以后,就會感到茫然若失,無所適從。當前校園中出現的所謂學生人格扭曲現象:諸如自私、孤僻、自我過分膨脹、受挫力低等現象,就是教育活動缺乏社會性的一種必然的消極后果。為此,我們的教育必須變封閉為開放式的社會化教育。社會化不是一種機械、被動的變化,而是積極地接受、主動地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準確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標,確定自己的位置與角色,把握自己的準則與方向,這就是社會化的目標。

篇(10)

(1) 以項目為載體,實現知識、技能的整合與重構,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依據自身解決問題時,通過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最終實現各類知識和技能的有機融合。

(2) 以任務為驅動,引發學生的思考、探究與合作學習。

(3) 以來源于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依托,幫助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受與體驗。

(4) 以過程和產品為參量,衡量教學目標的完成。

項目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完整的工程應用能力,而在項目教學中,對學生的這種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項目活動之始終的,不僅體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操作、理論探索、問題解決等各方面,也體現在符合特定功能和質量標準要求的項目成果中。所以,衡量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也是以項目活動的過程和產品為參量的。

2.傳統《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術教學的欠缺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是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從課程體系上講,其具有聯系設計類課程與制造工藝類課程的紐帶作用,具有從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橋梁作用,具有強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但傳統的《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教學過程中,課程過分注意單獨學科的邏輯性,并且主要講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測量方法,涉及到公差與配合的實際應用的內容比較少,方式以教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在機械產品設計中,公差與配合的巧妙選擇和使用至關重要的,而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際聯系少,學生尚未有工程概念,結果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不足,不知道學了以后如何應用,在實際工作中無所適從,難以激起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

3.項目教學法在《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的優勢

項目教學法在《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如上的問題。項目教學法實踐性強,項目的主題與生產實際緊密關聯,縮短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的差距,通過項目的完成,學生對理論的教學內容能夠深入理解,能夠學以致;并且項目教學法中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轉變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高能力的、實用型專業人才是十分有效的。

4.項目教學法在《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在《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中實施的關鍵是根據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相應的項目。確定項目時要根據教學要求,確定其能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然后以能力目標的培養為主線,在培養能力目標的同時實現其知識目標。因此教師在確定項目時要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分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因此要將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提取所需要的項目信息,選擇難度適合的工程項目。該項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在極限與配合中講解尺寸、偏差、公差相關內容時,采取項目教學法,設計相應的項目,具體見表1

5. 項目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

上一篇: 保險行業銷售管理 下一篇: 地震災害的防治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 亚洲a级一片在线看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偷看 |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