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審計的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7 16:28: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財政審計的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財政審計的特點

篇(1)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首先,基于公共財政的整體性,財政審計應關注財政資金的籌集、分配等多個環節,注重將政府性資金全部納入審計工作,但受財政管理體制及審計資源的制約,使得當前的審計工作呈現出覆蓋范圍較低、力度不夠等諸多問題,難以有效深入到財政資金運行的各個環節,不能實現審計監督的全覆蓋;其次,從財政決算及審計工作報告的內容來看,二者存在年度上的差異,使得跨年度的審計工作報告不能有效反映當下的經濟變化,不能為政府的宏觀管理提供及時有效的參考;第三,財政審計涉及到的專業、部門眾多,如社保、財政、稅收等等,存在一單位被多次審計的問題,這不但降低了審計的效率,也不利于審計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

二、基于公共財政改革的財政審計發展思路

1.整合財政審計計劃

在當前的財政審計工作中,應結合財政管理現狀及政府中心工作,制定出一定時期內的財政審計目標及計劃,這對于財政審計的有效開展意義重大。具體操作中,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應當積極參考國家重大經濟決策、政府工作重點及財政工作重心等方面,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整體,有效聯系起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等各個環節,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避免財政審計各項目之間的各自為戰現象,做到工作開展的嚴密性和有效性。

2.整合財政審計力量和審計方式

公共財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具體財政審計工作的開展,應當從項目的特點出發,結合其實際發展情況,配備各專業部門的審計人員,有效發揮其在各個項目領域的特長,逐漸形成“打破界限、協同作戰”的模式,促進審計工作開展的高效性。此外,應當對審計、審計調查等方式進行科學的選擇,必要的情況下,可在財政審計工作中結合運用多種審計手段,進而集中反映一些普遍的、宏觀的問題,經過有效地探討求證,提出針對性的的審計建議,以此來推動和促進財政體制改革,完善相關經濟制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3.整合財政審計成果

現階段的財政審計工作中,為了達到對審計成果的有效整合,應當從加強財政管理、提高財政績效水平等多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審計資料共享,有效避免工作人員的重復勞動,促進財政審計工作高質量和高效率發展,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成熟的審計成果共享平臺,通過這一方式,來綜合反映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被審計部門及項目的具體發展情況,提出對策建議。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應當進一步對審計工作報告和審計結果報告進行研究改進,進而力求將審計評價、發現的問題及原因等分析清楚,然后經過專業的研討給出整改和處理的措施,注重將此一系列過程融為一體,發揮財政審計工作的功能及優勢,促進我國財政及經濟的良性發展。

4.加快財政審計信息數據庫及管理平臺的建立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諸多的高科技技術及設備已經實現了在各個領域的運用,在公共財政改革的大趨勢下,應當積極推進以在線審計、實時審計為主的網絡審計系統,借助計算機審計方式及大項目管理模式,實現對相關項目的總體分析、分散核實等,充分利用現代審計手段,積極借助大型數據庫管理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完善后續的數據統計及分析,以此來提升審計質量,促進公共財政體系的發展。

篇(2)

以期及時披露和查處公共財政收支中存在的不真實、不合法、不規范問題,努力當好公共財政“衛士”,切實發揮審計在規范財政收支、預防違規違紀等方面的“免疫”功能。

 

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和中辦、國辦《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的,給審計事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財政審計主體的審計機關應充分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賦予的財政審計監督職責,強化探索與實踐,著力構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新常態的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以全方位、寬領域、多維度的審計監督體系增強審計監督效能,更好地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和國民經濟的和諧健康發展。

 

一、構建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必要性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永恒主題和基本職責,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維護公共財政安全的重要舉措。隨著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進入新常態,審計機關在政府公共財政審計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原有的財政審計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一些突出問題成為阻礙審計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首先,財政審計覆蓋范圍不全。如預算執行的審計,主要關注一般預算、政府基金預算、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和地方財政收支的審計,而對政府性非稅收入、地方政府債務、社會保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重視不足,使得部分財政資金處于審計“盲區”。其次,財政審計目標定位不準。

 

盡管財政部門已較成熟地運用財政杠桿和宏觀政策“聚財、理財、用財”,但審計部門的財政審計還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偏重于對具體單位和具體項目的審計,沒能從更高的角度認識資金、數字所反映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闡述對問題產生原因的整體性、針對性分析。

 

第三,財政審計組織形式分散。在“各管一塊”的審計職責劃分體制下,財政資源分屬于審計機關內部不同職能科室審計,財政審計的項目計劃、工作實施由各專業科室分別完成,審計人力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各走各路、各自為戰”的審計局面嚴重影響了審計信息的交換,消弱了財政審計的效能發揮。

 

第四,財政審計技術手段落后。主要體現在審計人員習慣于用傳統方法進行審計監督,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足,財政聯網審計、被審計單位數據庫和審計數據庫建設滯后。面對上述問題,審計工作者應充分認識構建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必要性,堅持“揭示問題、促進改革、規范管理、維護安全、提高效益”的審計工作原則,強化探索與實踐,總結和完善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切實強化財政審計在財政管理、預算執行、資金流向、財政支出結構和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監督保障作用,促進廉潔政府、責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建設。

 

二、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改革與創新是構建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只有在財政審計的內容、目標、組織方式、資源配置、信息利用等方面潛心研究和總結,才能探索出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新常態相適應的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構建策略,進而統籌整合審計資源,充分發揮審計的公共財政監督職能,有效提升財政審計整體質量和水平。

 

(一)完善審計計劃,實現財政審計的全覆蓋

 

制定完善的財政審計計劃,是避免財政資金游離于審計監督之外、實現財政審計全覆蓋的基礎和保障。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對審計計劃重要性的認識,緊緊圍繞財政這一中心,結合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周密的財政審計計劃。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公示財政審計計劃,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多環節、多渠道征集對財政審計計劃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完善財政審計計劃,科學安排審計項目。通過完善審計計劃,使審計范圍實現全覆蓋,既涉及政府財政預算、投資、撥付、管理和使用環節的審計,也包含對普九化債專項資金、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資金、社會保障資金、保障性住房專項資金等專項資金的審計。不僅對重點國有企業的稅收征繳情況進行審計,也對以往審計中忽視的民營企業、個體經營戶進行審計。這樣就了消除財政審計的死角,使審計視野不斷向全部政府性收支擴展,有力地推動預算執行和財政收支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二)把握審計重點,明晰財政審計的既定目標

 

財政審計的重點也是當前財政改革的熱點、難點。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要通過明確財政改革的發展方向把握財政審計重點,進而明晰財政審計的既定目標。為此,財政審計應突破單純的查賬、就收支審收支,以發現資金違規問題為目的的簡單、狹隘的審計內容,關注財稅政策體系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以及稅費改革和依法理財,將公共財政項目與資金的決策、分配、使用和績效等環節全部納入審計范疇。不僅要審計資金收支是否按照預算執行、預算執行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國家的政策法規,也要審計財政資金使用是否符合經濟性原則、是否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以及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更要從體制、制度層面和管理層面分析財政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揭示違法違規問題所反映的體制障礙 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從專業的角度提出整改意見,有效發揮財政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三)優化審計資源,促進財政審計的部門協作

 

政府性資金量大面廣,涉及單位既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又有私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以往的各部門“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財政審計格局顯然難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審計機關應結合構建大財政審計的審計理論研究新成果,整合優化審計資源,促進財政審計的部門協作。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審計協調指揮中心,統一規劃安排方案擬定、業務處置、工作協調、信息傳遞和審計綜合等財政審計工作。

 

根據財政審計工作的新特點,打破科室分工,實行審計部門之間、審計人員之間的混合編組,合理搭配,改變按行業歸口安排審計項目的傳統做法,注重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不同類型審計人員的業務專長,營造主體清晰、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財政審計環境。加強與政府和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熟悉本單位、本行業工作特質的優勢,通過對內部審計的監管和質量評估,科學利用內部審計結果,減少與內部審計工作的交叉重復,提高審計資源的配置效率。

 

(四)更新審計手段,推動財政審計的信息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計算機網絡已融入財政審計的各個環節,給審計手段的更新創造了有利條件。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變革傳統審計手段,有效履行國家審計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審計監督職責。第一,要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的有關問題的通知》,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審計教育培訓,使審計人員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和網絡多媒體知識,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第二,以“金審工程”為依托,創設財政審計數據平臺,利用ETL工具將分散在財政、稅務、社保、金庫、銀行等部門單位的海量財務業務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建立起相對完善、規范的綜合性財政審計數據庫。

 

并通過標準數據接口與計劃信息系統、支付信息系統、稅務征管信息系統、非稅征管信息系統實現有效的數據交換和共享,為財政審計數據挖掘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第三,規范計算機審計程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詳細、周密的計算機審計準則、標準與規范,充分利用數據分析載體和信息傳遞載體,加大數據分析力度,有效規避計算機審計風險。

 

篇(3)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永恒主題和基本職責,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維護公共財政安全的重要舉措。隨著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進入新常態,審計機關在政府公共財政審計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原有的財政審計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一些突出問題成為阻礙審計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首先,財政審計覆蓋范圍不全。如預算執行的審計,主要關注一般預算、政府基金預算、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和地方財政收支的審計,而對政府性非稅收入、地方政府債務、社會保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重視不足,使得部分財政資金處于審計“盲區”。其次,財政審計目標定位不準。盡管財政部門已較成熟地運用財政杠桿和宏觀政策“聚財、理財、用財”,但審計部門的財政審計還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偏重于對具體單位和具體項目的審計,沒能從更高的角度認識資金、數字所反映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闡述對問題產生原因的整體性、針對性分析。第三,財政審計組織形式分散。在“各管一塊”的審計職責劃分體制下,財政資源分屬于審計機關內部不同職能科室審計,財政審計的項目計劃、工作實施由各專業科室分別完成,審計人力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各走各路、各自為戰”的審計局面嚴重影響了審計信息的交換,消弱了財政審計的效能發揮。第四,財政審計技術手段落后。主要體現在審計人員習慣于用傳統方法進行審計監督,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足,財政聯網審計、被審計單位數據庫和審計數據庫建設滯后。面對上述問題,審計工作者應充分認識構建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必要性,堅持“揭示問題、促進改革、規范管理、維護安全、提高效益”的審計工作原則,強化探索與實踐,總結和完善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構建策略。切實強化財政審計在財政管理、預算執行、資金流向、財政支出結構和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監督保障作用,促進廉潔政府、責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建設。

二、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改革與創新是構建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只有在財政審計的內容、目標、組織方式、資源配置、信息利用等方面潛心研究和總結,才能探索出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新常態相適應的財政審計運行新模式構建策略,進而統籌整合審計資源,充分發揮審計的公共財政監督職能,有效提升財政審計整體質量和水平。

(一)完善審計計劃,實現財政審計的全覆蓋

制定完善的財政審計計劃,是避免財政資金游離于審計監督之外、實現財政審計全覆蓋的基礎和保障。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對審計計劃重要性的認識,緊緊圍繞財政這一中心,結合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周密的財政審計計劃。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公示財政審計計劃,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多環節、多渠道征集對財政審計計劃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完善財政審計計劃,科學安排審計項目。通過完善審計計劃,使審計范圍實現全覆蓋,既涉及政府財政預算、投資、撥付、管理和使用環節的審計,也包含對普九化債專項資金、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資金、社會保障資金、保障性住房專項資金等專項資金的審計。不僅對重點國有企業的稅收征繳情況進行審計,也對以往審計中忽視的民營企業、個體經營戶進行審計。這樣就了消除財政審計的死角,使審計視野不斷向全部政府性收支擴展,有力地推動預算執行和財政收支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二)把握審計重點,明晰財政審計的既定目標

財政審計的重點也是當前財政改革的熱點、難點。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要通過明確財政改革的發展方向把握財政審計重點,進而明晰財政審計的既定目標。為此,財政審計應突破單純的查賬、就收支審收支,以發現資金違規問題為目的的簡單、狹隘的審計內容,關注財稅政策體系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以及稅費改革和依法理財,將公共財政項目與資金的決策、分配、使用和績效等環節全部納入審計范疇。不僅要審計資金收支是否按照預算執行、預算執行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國家的政策法規,也要審計財政資金使用是否符合經濟性原則、是否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以及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更要從體制、制度層面和管理層面分析財政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揭示違法違規問題所反映的體制障礙 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從專業的角度提出整改意見,有效發揮財政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三)優化審計資源,促進財政審計的部門協作

政府性資金量大面廣,涉及單位既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又有私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以往的各部門“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財政審計格局顯然難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審計機關應結合構建大財政審計的審計理論研究新成果,整合優化審計資源,促進財政審計的部門協作。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審計協調指揮中心,統一規劃安排方案擬定、業務處置、工作協調、信息傳遞和審計綜合等財政審計工作。根據財政審計工作的新特點,打破科室分工,實行審計部門之間、審計人員之間的混合編組,合理搭配,改變按行業歸口安排審計項目的傳統做法,注重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不同類型審計人員的業務專長,營造主體清晰、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財政審計環境。加強與政府和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熟悉本單位、本行業工作特質的優勢,通過對內部審計的監管和質量評估,科學利用內部審計結果,減少與內部審計工作的交叉重復,提高審計資源的配置效率。

篇(4)

通過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公共財政框架下的財政管理重點必然要由財政收入轉變為財政支出,因而,財政審計的研究重點必將轉向財政公共支出。財政審計的開展必須圍繞預算管理及其預算支出特點來進行,以確保財政支出合法合規性以及績效性的實現。具體地,應突出財政支出管理審計、公共部門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和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等。

2.加強對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

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實施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困難、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實現社會公平。加強對轉移支付資金審計,一是審查轉移支付的形式的合規性,是否符合新型公共財政支出的要求,是否遵循公共服務均衡化原則;二是審查一般性轉移支付數額的確定依據是否科學可靠,審計公式化轉移支付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要素的數字是否符合實際情況;三是審查審計項目設置的合法性,其中,著重審查補助地方支出的項目設置和補助辦法是否經過了法定審批程序,財政部門有無擅自設立補助項目、制定補助辦法等超越權限的行為;四是審查專項轉移支付有無明確嚴格的依據和規范的分配方法,分配過程有無太過隨意、透明度差,進而導致財政資金低效甚至無效運作等問題;五是要審計結算依據是否合規、真實。

3.實施財政風險審計

如若管理不善,各級財政也將會面臨未來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入不敷出甚至引發財政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風險。因此,應將財政風險審計作為在新時期財政審計的重點內容,對財政風險水平進行評估,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其中應重點加強對政府各種隱性債務與或有債務的審計。一要認真審查地方政府各類債務管理的規章制度是否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悖;二要從財務管理上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和控制,應認真審查報表、賬本、憑證等會計資料以及借款協議,把握地方政府的真實債務負擔,發現債務管理問題;三要根據債務資金的流向,跟蹤檢查使用債務資金的項目和單位,為財政部門加強對債務資金使用單位和項目的管理提供依據。

(二)財政審計方法的創新

1.堅持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

審計和審計調查可以分別單獨實施,也可以結合進行。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可以審計為主,輔之以審計調查,或者相反。如對教育經費的審計,在對財政部門、教育部門和部分重點高等院校教育經費進行審計的同時,只要對其他的院校作一些專題調查便可掌握問題的全貌。

2.積極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

目前財稅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給財政審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國家審計機關應以此為契機,大力研究開發以網絡為基礎的計算機輔助審計(caaTS),使財政審計能夠盡快適應新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手段,擴大審計范圍、提高審計效率、節約審計成本、加強審計監督力度。為此,應該建立健全計算機輔助審計的相關法規,制定財政審計中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具體操作準則、指南和操作法規,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篇(5)

(一)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基本任務

依托財政審計,及時發現財政工作中真實、合法、效益等方面存在的財政風險,將可能產生的影響財政安全和財政改革、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風險,及時發出預警,為政府和相關權力機關迅速采取措施提供有效信息,達到維護財政安全、防范財政風險、推進財政改革、促進依法理財的目的。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主要是針對財政風險的預警。

(二)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基本原則

一是時效性原則,二是重要性原則,三是宏觀性原則,四是效益性原則,五是整體性原則。

(三)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必要性

一是財政審計自身發展的需要;二是適應財政領域各項改革的需要;三是經濟社會安全、健康運行的需要。

二、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職能研究的環境背景

(一)關于財政風險

財政風險,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財政收支發生總量失衡或結構失衡,進而對國民經濟整體運行造成損害的可能性。狹義上的財政風險主要是針對政府債務而言,包括直接顯性負債,直接隱性負債,或有顯性負責,或有隱性負債。廣義上的財政風險,則是泛指所有危及財政安全、影響財政改革,進而對國民經濟整體運行造成損害的財政收支行為。

(二)關于稅收風險

稅收風險,是指在征稅過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誤,以及種種不可預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稅源狀況惡化、稅收調節功能減弱、稅收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稅收收入不能滿足政府實現職能需要的一種可能性。

(三)財稅改革現狀

目前財政管理和改革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中央和地方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范圍的劃分還不夠科學、規范,財政支出的“缺位”和“越位”并存,預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還不高等等。具體來說,有以下四個方面問題:一是利用各種形式隱藏收入,包括應收不收、虛列支出、違規退庫、虛假結轉,有的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二是預算執行不規范、不科學、不嚴肅的問題更加突出,不斷調整預算,不斷追加預算,年終突擊花錢,造成大量資金結余;特別是對超收部分,因為在預算內沒有明確安排,各方會通過各種方法爭取追加預算,財政資金分配失去人大的監督。三是法制建設遠遠滯后,現有預算法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各級財政超收都在行政體系內運轉,基本脫離了人大的監督。四是資金使用效益問題十分突出,各級財政閑置的財政資金較多,如何把這些資金運行好,是對各級財政部門理財能力的新考驗。上述問題,如果任由其發展,必將危及財政安全、影響財政改革,形成財政風險。財政審計作為財稅改革的推動力量,應當充分研究財稅管理和改革中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將其作為審計的重點和難點予以充分關注,對存在的風險要及時預警,充分發揮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職能。

三、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方式

(一)風險預警中的風險評估

1、風險篩選:是對財政審計中發現的不真實、不合法和低效益等問題進行系統的匯總和分類,篩選出各種潛在的財政風險,再根據重要性原則從中確定哪些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和考慮,這一步驟是風險評估乃至整個風險預警的基礎性工作。

2、風險分析:在風險篩選的基礎上,通過對所收集的大量資料的研究,按照整體性、效益性等原則,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工具分析財政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所產生后果的嚴重性,同時分析引發這些風險的主要因素。

3、風險評價:在前述工作基礎上,對多指標風險分析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對財政風險獲得一個綜合的、全面的認識,進而確定財政風險是否需要預警以及風險預警的級別。

(二)風險預警中的預警方式

1、加強審計機關與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和交流,搭建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座談會、交流會、通報會,分享各部門的動態信息,也可以建立聯席會議,共同對財稅部門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會商,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開辟新的財政審計預警方式。

2、風險預警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政府采取適當措施降低或化解風險,這個目的只有通過人大和政府的決策和執行才能達到。因此,對在財政審計和財政審計調查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審計機關要及時以專題報告、審計要情形式迅速向人大和政府預警報告,必要時可建議召開專題會議通報。

3、財政審計預警公告,擴大財政審計結果公告范圍,增加審計結果公告內容,既要公告財政審計和調查中發現的具體問題,還要公告審計發現的普遍性、苗頭性問題以及任其發展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通過向社會公開財政和經濟社會運行的風險,加強公眾對經濟社會運行的關注和監督,是預防風險的重要手段。

4、通過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對財政審計法規和審計發現的涉及民生、改革,社會、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宣傳,在源頭上發出預警,杜絕或減少對經濟社會運行造成不良影響問題的發生,從心理上、輿論上起到預防作用,發揮震懾作用。

(三)風險預警應注意事項

風險預警要迅速及時、全面準確、客觀中肯地向相關部門反映各種體制性和制度性的缺陷和障礙,提出建議,以高層次精細化的審計產品服務于科學發展。針對目前審計實踐中依然存在的諸多不良傾向和問題,風險預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反映見“靈敏度”。發現問題后應及時提煉,迅速上報,堅決杜絕瞞報、拖延上報,及時“切斷火源”,避免損失擴大化,同時還要通過增強審計人員的宏觀理論素養和聯系實踐能力,以提高對具體問題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速度。

第二,描述見“精度”。對問題的定性和定量都要進一步做到嚴謹細致,準確客觀。粗放的管理方式和粗糙的工作作風是審計質量事故的溫床,要堅決予以擯棄,堅持完善和踐行科學規范的質量控制規程,培養精細扎實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有效的審計技術方法。

第三,分析見“深度”。問題的分析要一針見血,深入透徹,不應就事論事,應進一步破除只關注問題的思維定勢,代之以系統性、整體性思維,從現象出發指出現象背后的本質,從問題出發探求問題彰顯出來的風險、苗頭、趨勢,直達問題的根源。

第四,建議見“高度”。要做到真正從宏觀的角度,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提出合理的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在推動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提示財政風險,維護財政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四、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機制

(一)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組織機制

政府重視、領導支持是有效實施財政審計預警的關鍵。財政審計風險預警是審計機關對財政資金行使的高層次的監督,需要審計機關打破職能機構,地域界限,實現工作統籌,信息共享。

(二)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人員機制

風險預警不是審計機關決策層在項目計劃和項目完成后所考慮的,而是需要全部參與審計項目的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加強對自身責任的認知,認識到風險預警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審計人員才能把審計事項與風險預警的關聯作為考慮因素,最終在項目完成后形成對公眾和政府有說服力的成果。

(三)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手段和制度機制

建立動態預警網絡,實現與被審計單位的定期和實時交流。建立科學的預警指標體系,通過指標體系動態變化反映風險變化程度,對風險變化的可能因素跟蹤關注,及時發現不利的預警信號,降低和抑制風險發生。審計機關內設機構要根據自身的職能,對所監督的重點部門或單位實行歸口監管,建立對口聯系機制,幫助對口聯系單位完善規章制度、促進規范管理。

(四)財政審計免疫系統風險預警的過程控制機制

1、審計準備階段。審計機關年初安排工作時,要包含風險預警的內容,并要落實到項目計劃和審計實施方案中。在審計計劃環節要確保審計項目和審計調查立項的針對性和可行性,著眼宏觀,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社會效益。科學制定審計方案,對風險預警的重要控制環節在審計時間和審計力量安排上要重點保證。并要合理確定審計目標和風險預警標準。

2、審計實施階段。財政審計更多地要分析財政政策的實現程度、合理程度,不僅要監督資金流向是否到位,更多的是要分析預算本身是否合理、支出結構是否公正、資金效益是否發揮。如要重點關注民生財政政策是否取得惠民效果,對相關領域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何?轉移支付模式是否合理,比例是否合適?對發現的一些重大問題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充分發揮財政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此外,在審計實施中,還要及時收集有價值的審計線索,有針對性地予以查實,分門別類地進行反映,為審計終結階段的工作打好基礎。

3、審計終結階段。審計終結階段要搞好審計項目成果的深度開發,做好對審計發現問題的綜合分析歸納,對涉及民生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評估資金使用效率,剖析存在的普遍問題,對其可能帶來后果進行科學預見,并及時發出預警信息,督促政府和權力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防失誤、化解風險、減少差錯。

五、風險預警實踐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與預算執行審計結合

經過審計機關多年的積極探索,已初步建立了“以審計計劃為載體統一審計目標,以審計方案為載體整合審計內容,以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為載體整合審計成果”的預算執行審計協調配合機制。這種機制,把財政、行政事業、社會保障、投資、農業等專業審計有機結合,使得審計內容涉及到財政資金的籌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個環節。這使得預算執行審計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財政資金的總體情況,有可能及早發現財政風險。

(二)與聯網審計的結合

聯網審計是指通過網絡實現的遠程計算機審計,通過計算機網絡監控與訪問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收集審計證據,執行審計任務,它是構建于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之上,應用計算機審計軟件實現的現代審計。聯網審計可以實時、動態地跟蹤和檢查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及其財會、業務數據,具有自動化、全面規范化的審計作業特點,這也為及時發現一些違紀違規問題,防范財政風險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三)與績效審計的結合

2002年以來我國各地審計機關開展的績效審計,主要是圍繞公共資金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進行的,是廣義的、綜合目標的績效審計,被審計單位已經擴大到所有管理和使用公共資金的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開展財政績效審計的過程中,除要關注有無違法違規問題外,還要關注資金使用是否節約、有無損失浪費等經濟性方面的問題,同時對管理是否適當、是否講究效率、項目目標是否實現、決策是否失誤等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的問題也要有所涉及。上述問題如果不及時糾正,極有可能形成財政風險,對財政安全構成威脅。

(四)與審計調查的結合

審計調查具有程序簡便、方法靈活、宏觀目的性明確、工作時效性和針對性強、效果明顯等特點。對關系民生及社會事業發展熱點、難點問題和涉及財政安全的財政資金適時安排審計調查,有利于及時發現財政風險,也有利于對已發現財政風險從定性、定量上給與數據支持,從而為風險預警提供直接幫助。

(五)風險預警應處理好的三個關系

監督與服務。首先,監督是審計機關的基本職責,審計有責任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發現和查處各種財經違紀行為,這也是做好審計工作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前提。同時,服務也是審計監督的應有之義,監督是手段,服務是目的。對新時期的審計工作而言,應該是服務要重于監督。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是要立足于監督,著眼于服務,把服務寓于監督之中,通過監督搞好服務,通過監督實現服務。監督有主動監督與被動監督之分,審計預警是主動監督的有效形式,既要發揮前瞻性和建設性,但也不能越俎代皰,做到到位不越位,不錯位。

律人和律己。審計機關的主要職責是檢查被審計對象執行財經法規情況,審計預警工作性質是律人的,做好審計預警工作,必須正確處理律人與律已的關系。“打鐵先要自身硬”,因此“律人”必先“律己”。要加強思想建設,增強審計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為審計預警打好思想基礎。

全面與重點。審計工作必須保證充分的覆蓋面,但從實際情況看審計機關人力不足與任務繁重的矛盾突出。因此,在審計預警工作中,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的關系,把“全面預警,突出重點”的方針貫徹到審計工作的全過程。要善于從中心和大局出發,在保證審計預警覆蓋面,實施全面預警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的審計預警。正視由于審計力量不足,審計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現實,通過加強培訓、配備必要設備等具體措施,不斷推進審計向動態預警、主動免疫方向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劉家義

(2)《對我國稅收風險的理性認識》嚴昌濤

篇(6)

在本級財政預算審計工作中,需要從以下方面來提高工作質量:

1)要確保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要將政府的各項收入以及支出都要歸納到預算編制中。

2)要重點對稅收執法、征收入庫統籌、每種非稅收入征繳工作、預算部門國有資產處置以及有償應用收入解繳等狀況加以管理,將現有約束型的收入預算執行管理革新為預期型。

3)對日常支出、重點優先保障區域加以特別重視,尤其在民生投入、提升以及約束財政轉移支付、財政資金支出競爭性范圍等方面,財政審計部門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國務院的相關章程,對“三公”經費、會議費以及相關政府建設費用嚴格把控,執行部門編制管理、政府采購、招投標等,要確保資金投入和資產管理間的有效聯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審計的核心從平衡狀態轉移到投資預算與政策延伸上。

1.2加強對下級財政審計的管理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對重大的政府政策決定的執行情況以及效應加以關注,主要圍繞經濟增長、政策革新、結構調整、促進民生以及風險防范等工作上。

2)對國家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以及下屬市縣債務的預算加強管理,還包括下屬的財政制度實行狀況。

3)對下屬審計部門在財政“同級審”環節出現的要點與疑點進行重點管理。

4)出于對政府綜合財務狀況的全面審計的考量,需要開展整體的財務報告審計工作,增對下屬部門的整體財務工作進行全面的審計,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3對財政專項資金審計上加強規范

在遵循審計要緊隨財政資金運行狀況來開展的原則上,需要從以下途徑來審計財政專項資金:

1)重點審計民生專項資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農業、農村以及農民、教育、社會保障、醫療體系等。在專項資金審計上,要進行跟蹤審計,對整個過程(制定執行預算實行劃撥資金)加以規范,杜絕違法違紀現象的出現,切實保障專項資金的安全運行,維護相關方的利益。

2)重點審計節能減排項目、環境整治項目、生態維護項目等的專項資金運用。在倡導新常態的形勢下,合理開發資源,實現資源的集約化和高效化應用,促進社會的生態化、文明化發展。

3)重點審計朝陽產業投資項目、技術創新項目、促進區域平衡的經濟發展項目,對這些項目的專項資金應用管理加以規范,這樣能夠在經濟新常態下,有效地轉變政府職能,同時對財政作用的范圍加以明確,促進省級政府財政管理工作的革新,與市場保持良好的協調關系,促進后者主導作用的順利實現。

1.4加強對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審計

篇(7)

國家分撥一筆資金給政府作為財政專項資金。這筆資金用于城市的建設、居民的保障,以及項目的成本投入等。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模式向來是專款專用,有明確的管理要求。在使用過程中,考察模式十分嚴格,對使用去向的審計工作也有著一定的要求。例如,事業保障專項資金就專門用于事業人員的工作保障,基礎設施維修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設施保養維修。以上說明,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廣泛,用途管理嚴格,審計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對加強審計策略方式進行分析。

一、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的行為規范

財政專項資金進行審計的過程中,注意對審計環節進行規范。設立審計目標,制定詳細審計計劃,按照審計計劃循序漸進地從事財政專項資金審計工作。在進行財政審計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整個審計流程公開、透明,嚴格按照程序執行。保證審計工作的準確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才能達到審計的初期目標,離最終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審計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需要用開闊性的思維對審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對審計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規范。這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與探索,穩扎穩打,不斷進行策略分析。進行財政審計時,最終目的是對財政專項資金的去向進行監管,對資金的流動性、高效性、效果性進行考察,保證專項資金在流動過程中合理合法,專款專用。

二、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設計的特點

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使用原則。財政專項資金數量有限,所以專項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合理分配至關重要,要讓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保證專項資金的公平使用是績效審計的原則,績效審計的效率決定了審計工作的進展情況。(2)結合目前的財政資金調配方式以及績效審計狀況建立工作體制。對專項資金進行科學應用,對調配地點進行實地考察,準確核算出所需資金數量。對于專項績效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控制,保證每筆資金的流向合理。(3)將專款專用的思想貫穿于整個績效設計工作中,保證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并達到預期效果。在使用時,貫徹嚴格管理、公平使用的管理方針。(4)使用范圍。將建設項目進行等級評定,針對優質項目,調配專項財政資金進行建設。在審計的過程中對審計內容按等級劃分,設計通過后將審計績效劃入考核范圍。(5)審計工作的變通方式。進行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時,需要注意對審計工作的變通。工作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保證審計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對工作環節進行完善、優化。

三、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1、資金績效目標模糊針對財政專項資金開展績效審計工作,了解專項資金特點,是進行該項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實際審計過程中,政府專項資金審計部門與單位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模式,信息交流閉塞,影響了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部分地區使用專項資金的操作程序不合理,對資金的使用范圍沒有進行嚴格的規范。設計過程中對審計環節和審計目的的理解出現偏離。專項資金的使用是為了達到更高的建設目標和使用效果。在對資金的審計過程中,整個設計流程將審計工作重心放在資金使用的合法性上,而忽略了對專項資金使用項目的審計要求。2、設計標準不統一執行審計工作過程中,對審計標準沒有進行嚴格的規范。設計模式的不規范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運行。財政審計部門是一個重要的部門,有嚴格的審計要求和審計執行標準。但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審計模式缺乏客觀性和規范性,各項資金的指標沒有進行恰當的管理,這就對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嚴重時造成審計結果出現偏差。3、審計評價指標不明確專項資金的審計需要明確設計指標,從而防止產生資金挪用現象。財政專項資金的最大特點就是專款專用。但一些地區在使用專項資金的過程中,沒有真正落實相關規定,存在違法挪用現象。這就造成專款得不到專用,影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

四、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策略

1、建立統一的財政專項資金制度對于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審計,建立統一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財政審計部門與當地政府部門進行合理的溝通,用科學的人員進行科學的管理。對財政專項資金進行準確的審計考核,制定明確的資金調配模式和審計研究標準,保證審計過程中的審計績效和審計工作質量。制定完善的審計計劃,有針對性地解決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審計工作過程進行整理規劃,研究分析審計數據,及時解決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專項資金的審計數據調研對財政專項資金審計結果進行調研,可以有效地彌補審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審計目標,設計程序以及評判標準,對審計的組織結構進行明確劃分,合理把握審計力度。在對財政專項資金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使用合理的財務管理手段,采用高效的資金使用方式,并對審計結果進行相關反饋。要對財政專項資金創造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進行審計評定。根據公眾滿意度考核審計工作和審計結果。

五、結束語

政府部門對財政專項資金的調配工作愈來愈重視,績效審計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對審計策略進行研究分析,提高重視程度和工作水平,會對今后的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工作起更好的促進作用。

作者:胡博 單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財政財務審計;財務工作;財政管理

各級政府部門在過去一直是財政財務審計的對象,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已經開始逐步融入到各個階層的財務工作中。但是我們財政財務審計工作還有許多弊端,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在財務工作內部缺乏專業型人才,也暴露了我國財政體制所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我將就財政財務審計應用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財政財務審計的概述

把國家法律法規、管理規程以及各種財經政策方針當作依據開展相關的審計工作,就是我們所說的財政財務審計,即依法審計。審核財政財務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是依法審計的主要工作,重要的還在于要防止舞弊行為,必要時還需要糾正錯誤。追根溯源,財政財務審計最早起源于我國周朝,最初它是與財經法紀審計、經濟政績審計混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應用時,財政財務審計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傳統審計。隨著時代的發展,財經法紀審計、財政財務審計以及經濟政績審計逐漸分離,發展成為獨立的個體,而財政財務審計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具體來說,財政財務審計包括財政審計和財務審計兩個部分,而財政審計又包含著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財政決算審計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財政審計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也是不同的,如根據未來發展戰略和計劃對財務進行合理分配的是財政預算審計,它同時還負責監督和審查各單位的財務分配;而對審計單位收支決算進行監督和審查的則是財政決算審計,以防止造假和謊報情況;對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活動及相關經濟信息進行審查和監督的就是財政收支審計,是財政審計工作的重要分支。財務審計集中體現為會計報表,從而對單位的損益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進行規范性審查,最重要的是能夠反映出該企業的財務運轉情況以及相關業績成果等重要信息,這也是會計報表審計發展成為財務審計表現形式的原因。

二、財政財務審計在財務工作中的開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1、財政財務審計的專業型人才匱乏

財政財務審計的終極目的是審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然而當今社會,在工作開展中,存在著一個眼中的問題,也是致命的問題,即專業型人才的不足,以及審計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下降,這就間接導致了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降低,尤其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各種新的問題和狀況不斷發生,這就又進一步造成了人才的缺失。而人才的缺失則導致了財務工作中更為嚴重的問題,隨著市場化經濟的不斷進步財政財務審計信息化是必然趨勢,這也促使著審計評價標準的科學化進步,人才不足阻礙了這一進步。所以,如何擴充專業化審計團隊,加強團隊建設成了財務工作開展的重要阻礙之一。

2、審計人員對財政財務審計認識的誤區與審計意識薄弱

財政財務審計工作也要注重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就是說,審計人員關系到整個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我國審計工作人員沒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和想法,甚至對財務審計的工作還存有懷疑和猜忌的想法,否定了彼此間的信任。因此,審計人員走進思維的誤區,是讓財務工作不小心違法,導致監督、執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這對國家以及企事業單位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危害極大,需要及時防范。

3、財政財務審計體制的不足對審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影響

目前財政財務審計體制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缺少強有效的內部運作機制,這就導致我們在財政財務審計時,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而且極易導致無審計結果的審計行為及事件的發生,從而造成內部會計信息監管的紕漏,這個問題一旦公之于眾,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和傷害。與此同時,這個弊端還會對財政審計的審查范圍帶來不可忽略的影響,不全面的審查行為,讓審查人員極易忽略某些財政資金和經費的流向或流量。預算審計受到現今社會的廣泛重視,盡管如此,還是不能全面的審計很多地方的財政收支及轉移支付。因此,想要有序開展財政財務審計工作,我們就要不遺余力的去改革和完善財政財務審計體制,使之能更好的為審計工作服務。

三、財政財務審計在財務工作中的重要性

1、財政財務審計在財務工作中具有防治職務犯罪的功能

財政財務審計具有一定意義上的防治職務犯罪的特點,隨著財務領域信息化的逐漸滲透,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也顯著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財政財務審計在企事業單位里的代表意義。現今我國每年職務犯罪的案例不斷上升,犯罪的嚴重程度也是不斷加劇,犯罪人群增加,罪犯職工等級也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情形極其嚴峻,其中、侵犯國家利益、的最多,所以提高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減低犯罪率是衡量財務工作的重要指標。

2、財政財務審計具有促進各單位完善其各項規章制度的功能

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是財政財務審計的基礎,具體的來說,這項審計工作也是各企業和單位開展工作的基礎,因為在進行相關經濟活動時,只有審計過了,才能繼續開展其他工作,因此財政財務審計具有防治職務犯罪的功能,同時還能找出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全面的探索并完善管理中的不足之處。更為重要的是,財政財務審計有助于管理中規范權力的運用,從而有助于決策者更好的去了解公司經濟運營情況。

四、在財務工作中如何有效開展財務審計的建議

1、重點培養財政財務審計的專業型人才

大力加強財政財務審計人才的發掘與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已經逐漸成為現今發展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由目前各個階層財政財務審計專業型人才極度匱乏的現狀決定的。因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我們要設計出合理的審計人員編制,制定嚴格的選拔程序和條件,贏在起跑線上;第二點,我們應該淘汰落后的審計辦公方式,結合現代化市場經濟的需求,配備財政財務審計的辦公資源;第三點也是最后一點,我們要不間斷的組織財政財務相關的專業化培訓,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及專業文化素養,讓審計人員在精通審計業務的同時,還能做到愛崗敬業,恪守各項規章制度,熟練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加強對審計人員專業培養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強調他們對財政財務審計的正確認知和了解,必須讓他們認識到財政財務審計的重要性,深刻了解其必要性,這樣子不僅可以避免開展審計工作趨于形式化,而且還有利于反映經濟工作中的紕漏,同時還能作為對各級職務犯罪人員的監督工具,一舉多得。

2、完善財政財務審計體制,提升財務管理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首先,為了保證公司內部財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我們在公司內部需要加強財務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和影響,這么做能夠對財務信息泄露、虛假、模糊、錯誤賬目等現象做出有效預防,避免損失;其次,應該把日常的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結合起來,開展審計目標管理,加強審計技術創新,即改善財政財務審計的工作機制,這能夠做到一邊監督工作,一邊監督各級職工的工作情況;然后是注意到各類審計相互牽制的現實情況,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不斷監督促進財政財務的踏實落實;最后,要想提高預算審計制度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就要強化企業對財政、財務及資金的管理,即要融合預決算和總體預決算,達到一個合理而又科學的地步。

五、結語

總而言之,當代歷史對財政財務審計的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因為它的主要原則是收支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以國家法律法規、各種管理規程以及各類財經政策方針依據這些特性,因此,財政財務審計的重心和主要內容不會改變。而且財政財務審計第我國財務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一方面能夠監督促使企事業單位發現財務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它可以防治職務犯罪,減少相關犯罪率。正是這些原因使財政財務審計對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使強化財政財務審計工作,促進財政財務審計體制的發展,增強其影響力,以及刻不容緩。

作者:孫學良 李倩 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參考文獻】

[1]安娜.財政財務審計在財務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商論,2016(21)

[2]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經濟建設財政財務[J].中國財政年鑒,2013(1)

篇(9)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向縱深發展,在體制轉軌過程中,舊體制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逐步顯現,新體制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將不斷出現。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經濟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必定要反映到預算執行中。因此,解決原有體制下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密切關注體制變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公共財政框架的建立,將是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其次,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框架,是現階段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將逐步加大:部門預算的實行使預算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大為增強,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從源頭上治理截留、擠占、挪用財政資金等問題,政府采購制度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預算資金支出過程的透明度,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加強會計監管和整頓會計秩序的工作也將進一步深入,這些變革也將給預算執行審計帶來新的挑戰。

黨的“十六大”提出“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因此,預算執行審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要適應形勢發展,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深入和公共財政體制框架建立;要將審計的立足點放在促進上海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使審計工作為市政府宏觀決策服務。

譬如,今年我處預算執行審計在依法規范預算執行行為,強化稅收征管的基礎上,從七個方面積極探索促進本市公共財政框架建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新思路:第一、結合以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為主要框架的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建立,促進政府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第二、結合上海“十五”發展規劃,促進財政收支結構優化,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第三、結合所得稅制度改革,促進規范化轉移支付制度的建立;第四、結合稅收部門建立健全稅源監督和控制機制,促進依法治稅,規范稅收征管行為;第五、結合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審計,促進財政部門規范預算執行與資金撥付,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第六、參照國民經濟有關指標和預算收支考核指標,運用辨證分析方法,探索對預算執行與預算管理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方法;第七、加強對預算外資金和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和綜合分析,從源頭上監督和控制財政資金的運行,完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體系,積極和各專業處室配合,提高綜合財政審計質量。

結合上述審計思路的調整,今年在同級審中,我們在審計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摸清家底的基礎上,著力抓住資金與政策兩大要素,強化財政支出和稅收征管的監督力度,規范收支行為,促進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我們圍繞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從支出結構、預算管理、政策效應、資金撥付、項目管理等5個方面進行全面審計、綜合分析。針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提出財政部門應按照公共財政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目標要求,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公益性、基礎性領域的投入,加快推進以部門預算、國庫直接撥付和政府采購為重點的財政支出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公共財政支出方向的預算管理機制;要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共財政體制框架,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全面實行各單位預算與預算外收入計劃、政府采購計劃同步編報、審批,努力做到部門預算在編制好的基礎上執行好;要繼續擴展國庫直接撥付的范圍,改革財政資金多頭開戶、分級撥付的運作方式,從制度上防范財政資金的滯留、挪用等問題;要強化預算約束和預算支出監管的職能,把應當納入預算管理的預算外資金及時納入預算管理,統籌有限財力,盡最大可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要進一步抓好“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格執行收繳分離制度,加強和改進預算外資金監管;要試行財政資金分配的評審制度,以公共性評判為核心,切實解決專項資金分配權分散和預算內容不夠細化等問題,建立和健全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有效機制等審計建議。與此同時,我們還積極和財政部門形成合力,分析評價近兩年來本市財政政策的執行結果及政策效應,以提高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

在稅收審計中,我們結合稅制改革,強化了對本市稅收政策清理審計。針對審計中發現的部分違規減免稅收事項,我們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而是追根求源,查實違規減免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相關稅收政策,從源頭上予以清理。并提出稅務部門要依法加強稅收征管,繼續清理與國家法規不符的地方性稅收政策,防止稅收流失;要在確保稅政統一的前提下,積極開拓稅收政策調節經濟發展空間,培植稅源,挖掘增收潛力,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促進市級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審計建議。

其次,在今年上審下中,我們根據上海“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運行體制,結合公共財政框架建立要求,堅持以經濟工作為重心、貼近政府重大決策,圍繞區縣經濟工作的熱點和重點問題,以加強宏觀管理,維護國家政令統一,規范預決算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區縣經濟發展為目標,審計發現具有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為市政府宏觀決策服務,并協調好“上審下”與“同級審”關系,促進區縣“同級審”水平的提高。我們重點對區縣同級審中無法涉及的內容、區縣同級審中的難點、區縣經濟發展中的熱點與重點以及影響市級收入、市對區縣的補助支出等內容進行審計。其中包括決算的真實合法性、區縣長重大經濟決策、區縣預決算管理體制、土地批租、招商引資、稅收的混級混庫、市對區縣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等等。針對查出的問題,我們從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實現預算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政府各部門深化財政體制改革,逐步將預算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二、拓展審計領域

黨的“十六大”提出:“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發展產權、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市場,創造各類市場主體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

通過對“十六大”報告的深入學習以及對我國審計發展前景的思索,我處在今年的審計工作中,結合上海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及經濟工作的重心,新開設了兩個審計調查項目,一是對市產權交易市場管理情況的審計調查,二是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經營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調查。無論是從審計的內容還是從審計的方法上來看,這兩個項目對于我們財政審計處而言是全新的領域。目前,對市產權交易市場管理情況調查已經結束,通過審計調查,揭示存在問題,從促進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產權交易在推動國有經濟結構調整,規范企業轉制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方面的作用;促進其規范交易行為,健全產權經濟組織的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市場自律機制和監控機制,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產權市場體系等角度提出了審計意見和建議。

對即將開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經營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調查項目,我們計劃通過詳細的審計調查,結合本市推行的國有資產經營預算,揭示存在的問題,促進國有資產經營預算行為的規范化,深化國有資產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加強國有資產運營中的風險控制,提高資產運營質量;促進加強國有權益(包括收益)及投融資的宏觀管理,增強投資決策的科學性;促進國有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的權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國家審計機關的效益審計主要是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審計,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審計涉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兩個方面。其中,社會效益的評價包含很多層面,目前還沒有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因此,在市本級審計和區縣審計項目中,我們在常規審計的基礎上,著重探索對政府資金管理效益的審計。政府資金管理效益審計是對政府部門安排的重點投資項目、重點資金、重大經費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綜合考核和評價,以增強政府部門的責任性、為政府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提供決策信息的審計新領域。實踐中,我們力求通過對政府資金管理效益審計的目標、內容等的掌握,探索有效的審計方法,從而使審計結果為經濟監督發揮最大的效用。

三、探索審計方法

加入世貿組織,我國對外經濟聯系的狀況對宏觀經濟和國家財政的影響將更加直接,政府必須進行適時的宏觀調控,才能趨利弊害。為此,財政審計除了需要及時調整審計思路、不斷拓寬審計領域,還需要不斷創新審計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財政審計工作需要。

在實踐中,我處努力實現從微觀審計向宏觀審計,從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審計,轉向績效審計的跨越。研究探索財政審計的最佳方式和效果,盡快適應不斷變化的審計對象的實際。審計過程中,我們打破就帳論帳的傳統審計方法,采取從資金活動走向經濟活動,從經濟活動走向政府決策,從政府決策走向宏觀經濟政策,全面綜合分析地方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對區域經濟的運行情況及其效果進行評價,提出審計意見的現代審計方法。通過對資金總體規模、支出結構與支出方向、資金管理模式、政策效應、項目管理等分析全方位審計財政資金的運行情況;我們從原來查錯糾弊事后監督,逐步上升為以系統評價、完善控制、提高效能為目的的事前、事中監督與事后監督相結合的審計,將審計監督貫穿財政資金運行的全過程;我們改變以往就事論事的審計方式,探索解剖麻雀、就事論制、以點帶面的審計方法。對審計中出現問題,從制度上找尋根本原因并將視野擴展到整個上海經濟領域,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有效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整個上海的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們從以往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的審計,逐步向全面審計、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范審計風險的實質性審計發展。審計的對象要全面、審計的資金要完整。強化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強化對重點部門、重點單位、重點資金的審計,尤其對那些政府投入的帶有指導性,體現政府決策的專項資金的審計,以反映政府決策的正確性和投資的效益性。

審計方法的改進需要輔以相應的審計手段。尤其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是知識經濟時代,它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科學技術在整個經濟領域、管理領域應用程度越來越高。而目前,我們的審計基本上運用的是查閱、檢查、詢問等比較傳統的審計技術,審計的手段滯后于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發展,這與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很不適應。目前,財政稅務管理過程中基本上普及了電子化辦公,逐步向無紙化過渡。而要適應這種變化,必須提高審計手段的科技含量,探索審計方法。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計算機審計方法的運用和普及。

篇(10)

(一)全局審計業務人員參加縣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主要關注收入是否完整,是否足額入庫,計劃是否完成,支出的結構、方向、效果及上級補助的安排是否符合要求,特別明確要重點關注農業、林業、農業開發、民政、計劃生育、移民、教育、文化、衛生、國土、水利、新農村建設等專項資金的流向和資金撥付、使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開展鄉鎮、部門和專項審計掌握第一手資料。

(二)召開全體業務人員通氣會。全體參審人員就在縣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中記錄的資金走向及發現的問題在會上通報,并對其中的重要情況特別予以提示供大家討論,全體參會人員應根據年初各自的審計任務安排情況做好所涉及自己審計任務中相關審計問題的記錄,以便對重點情況和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為制定好今后審計工作實施方案做好準備。此舉是審計信息資源共享的第一個程序。

(三)開展部門和涉農資金審計。各業務股進入重點部門和涉農資金部門,審計時,充分運用財政審計成果展開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關注專項資金的流向及使用的真實性、合規性、有效性,并與財政審計的數字、資料進行銜接對照,查明是否存在滯留、截留、挪用或變相挪用的問題,做好詳實的審計記錄,分析可能存在的其他主要問題,以備下一步鄉鎮審計之用。

(四)召開業務通氣會。對部門和涉農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專項資金的流向和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和交流,做出決定,并對重要疑點予以提示。全體參會人員根據各自的審計任務安排,做好涉及問題的記錄,確有必要,可將其他股室的審計記錄復印,為進入鄉鎮審計做好充分準備。此舉是審計信息資源共享的第二個程序。

上一篇: 安全風險事件 下一篇: 保險行業銷售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页面升级亚洲综合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