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27: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研課題研究背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分類號】G420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2013年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3--jsjyyb--150)
1.引言
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拉開了素質教育的序幕,雖然素質教育已唱響多年,其觀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調查發現,不少中小學校的學生只是頭戴“素教”的光環,仍過著應試教育的生活!對于這種現狀,究其原因,是缺乏與素質教育相應的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落后的評價機制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步伐、制約了課改的深入!特別是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它直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些弊端,致使我們的教學改革被引入迷途。建國以來的歷次基礎教育改革,皆因為沒有把握住“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致使課改的效果打了折扣。
2.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我國的課堂教學評價現狀看,我們并沒有真正領會其神意,而只是機械地理解了新課程的評價,導致在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2.1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觀念轉變不大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僅僅關注了對知識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個性品質、價值觀以及學習方式的評價.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立足點都是教師,在評價中體現“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觀念。把課堂看成是教師的課堂,把學生看成課堂教學評價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評價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也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把學生的反應、表現作為教師的教學策略成果的參照物。這樣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生作為有能動性的學習主體的特點,是有違新課程的理念的。
2.2教師的評價語言太單一,沒有起到激勵性和引領性的作用。
目前我們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現狀表現為:單一、模糊、缺乏激勵、引領、提升作用。我們教師課堂中用得最多的評價語是:“好”、“對”、“很好”、“不錯”??墒菍W生好在哪里?對在哪里?一個簡單的“好”字,“對”字是不能給學生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的。
2.3課堂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幾乎是教師一統天下。
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還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課堂中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評老師等十分少見。即使偶爾有學生之間的互評,他們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有的學生只挑同學的缺點,否定優點,這和上面說到的我們教師的評價沒有起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有很大的關系。
3.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的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渠道之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決定新課程實施的成敗。而教學評價又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并且教學評價在新課程實施中不但具有激勵作用和導向性作用,而且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學性、導向性和人本性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基于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及鮮明特點,我認為在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中要充分注意、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上應做以下改變:
3.1重新確立評價的立足點,評價的立足點從教師轉向學生。
新課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我們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建議下學習的。
3.2改變單一的評價形式,評價形式從單一變為多元。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開發。這種“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思想,要求對課堂教學的評價重點必須由結果向過程、由成績向態度、由顯性指標向隱性指標轉移。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重視規范、量化和評比,評價標準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標體系構成。而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任課教師在教學上的優勢與不足,關注任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這對傳統的量化指標體系提出了挑戰。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表現去把握二者相互作用、促進發展的機制,抓住了教學中最有意義的、最根本的內容,是一種描述性的發展性評價。質化評價的方法正以其全面、深入、真實的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人性化優點,適應新課程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根本需要。
3.3改變評價的主體,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
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發展的要求衡量,有必要讓教師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可以促使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雖然自我評價常常會有夸大自己的價值、評定等級偏高的嫌疑,但是這并不妨礙教師會在內心上客觀地評價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和業績,作出如何改進和如何完善的決策。促進教師的自我評價其實也是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通過評價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實際上也是課堂評價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
3.4展示教師素質,塑造教師形象 。
新課程的實施,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為新課程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識的權威。課堂上,教師除了組織和諧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悅耳的語言、展現漂亮美觀的板書、呈現敏捷準確的思維外,還必須增加對課堂情況的靈活應變、網絡媒體的合理使用、知識背景的廣泛引用等。另外,教師還必須設計完美的提問,讓思維延伸到課外。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住本節課的絕大多數內容,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學到其它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在上完這節課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在研究那節課的內容,感覺回味無窮。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評價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今后在課堂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究和反思課堂評價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如何引領老師和學生從學科本位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從重視學習實踐,開展學科沙龍,到重視學科整合,開設綜合學習課,最后發展到主題研究課的形式,另辟蹊徑,沒有純然地把融合建立在原來的學科分布上,而是拓寬了新的課程領域,開發了新的課程資源。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主題研究課,就是在一個研究主題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多學科的研究。而這個主題,全憑孩子們的興趣而定,可以是身邊的四合院,可以是遠方的母親河,可以是“我眼中的金融危機”,也可以是“我來新編《弟子規》”等。主題研究課還被納入課程表,每周兩課時,同年級任教的所有教師均參與其中。他們還經常集體備課,分工合作,激發出學科融合的火花。主題研究課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習慣,教師不再僅僅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關注教育孩子的全過程。
例如,以“水”為中心的主題研究課上,學生們通過組建研究團隊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學生們不僅在研究中發明了由裝著水的水杯的“水琴”,還利用它為學生們演奏出優美的音樂旋律;從語文角度,研究了“水”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體寫法,明白了從象形字到現在寫法的歷程;從數學角度,孩子們發現,水可以測量不規則物體的容積,例如燈泡,明白了“做事不但能用直接方法,還要學會用間接方法”;從科學角度,孩子們研究了水的固、液、氣形態,明白了“一種物質在不同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表現”……研究完成后,學生還需填寫“研究報告”,由各學科教師來進行“驗收”,并給他們印上了各具特色的紅色“水滴印章”,集齊9枚印章,還能兌換“綜合章”。
主題研究課通過多學科融合的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認識真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從不同側面認識同一事物,從一點輻射出多條線,突破了思維視角相對單一的局限,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孩子們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大膽的質疑精神、克服困難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相互合作的意識。
一、設備管理工作的特點
科研院所設備具有基數大、種類多、覆蓋面廣、增速快的特點。設備總量達萬余臺,類型涵蓋機械、動力、信息設備、廚用、家用電器、運輸工具、檢測試驗、醫療器械等多個類別,多設備構成的大型復雜系統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設備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
(一)管理周期跨度大、范圍廣。設備管理覆蓋每臺設備全壽命周期,從需求論證、選型、立項、實施采購,到日常使用、維護、維修、調劑、報廢,周期跨度大。設備管理對象涉及科研院所各部門、控股、參股公司以及各設備的使用人,管理范圍廣。
(二)全局把控和精細化管理要求并重。設備管理部門既需從宏觀上掌握設備資產現狀,統籌設備資產的添置、更新、處置等需求,又需掌握每臺設備狀態和使用情況,及時開展設備維修、維護、計量、調劑等工作。
(三)設備差異化管理要求高。不同類型和價值的設備管理要求差異較大。信息設備同保密管理要求結合緊密,測量設備、機加設備需滿足質量體系管理要求,特種設備需符合安全標準化體系要求。單價高于2000元的設備納入固定資產管理,低于2000元的設備因種類不同需滿足相應的保密、質量、安全等管理要求。
二、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制度是工作開展的依據和約束條件,目前的缺乏體系化的管理制度,業務層面和操作層面的管理要求欠缺。
(二)人員能力有待提高?,F有的管理人員以設備管理部門為主,且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部門設備管理人員和設備使用人存在對職責不清楚、對管理要求不熟悉的情況,責任心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管理工具有待完善。隨著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延伸,設備管理越來越依托于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但已有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設備管理要求,有待進一步完善功能,提升管理效率。
三、加強設備管理體系建設[1-2]
(一)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覆蓋面全、層次化的制度體系。制度是管理要求的載體,是設備管理人員的從業指南。針對不同層級的設備管理人員,可參照質量體系文件,縱向從管理層面、業務和操作層面制定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層次化;橫向可按照設備類別,制定專項管理制度,實現管理制度的全覆蓋。如,可針對業務活動分別制定設備驗收、處置、盤點、調劑、維修、庫房管理、日常保養等管理規范;針對不同類型的設備,結合差異化的管理要求,分別制定軟件資產、特種設備、測量設備、關鍵/重大設備等管理規定。同時,各使用部門可根據使用設備的特點,擬制部門設備管理二級制度。
(二)加強設備管理體系人員建設,提高業務能力。強調設備管理不只是設備管理部門單個部門的工作,而是需全員參與的管理要求,構建涵蓋設備管理部門、設備使用部門、業務部門部門分管領導、設備管理員和設備使用人員等為一體的設備管理體系。將設備管理的職責逐層分解,使部門設備管理員和設備責任人更多參與到日常設備管理工作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形成全員參與的管理文化,提升設備管理的效能。
針對設備管理人員結構的缺失,成立設備選型、技術鑒定等專家庫。對于重大設備的選型、改造、安裝,高價值或重大設備等的處置等邀請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提出意見和建議,使管理決策科學化。
建立設備管理考核機制,將對各使用部門的設備管理考核和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設備管理的重視度,并不斷提升設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通過不定期的開展業務培訓和交流等,提高人員的業務能力。
(三)完善設備管理系統功能,優化管理流程。對現有的系統功能進行梳理,完善設備管理系統功能。結合不同類型設備的管理要求,增加系統的相應功能;提高系統的統計和查詢能力;增加同其他應用系統(如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交互功能等。對管理流程進行梳理,以業務為關注點,整合流程功能、提升流程批處理能力。減少流程的流轉環節,縮短流轉時間,提高管理效率。
結束語:設備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不斷進行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過程,需要結合企業的戰略發展不斷調整和完善。作為科研院所的設備管理者,需結合管理實際,開拓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法,既保障科研生產任務,又確保設備的保值增值,促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體育教學教學觀念教學內容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我國的初中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其核心理念和指導思想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和終身體育觀的樹立,初中體育任課教師是初中階段體育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任課教師只有迅速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堂內容組織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執教能力,才能保障新課程標準在我國初級中學的順利實施。
一、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一)由體育成績首位的教育觀念轉變為“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往往將重點放在學生的體育成績上,這樣的教學觀念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追求成績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成績首位”的教育觀念轉變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學生的健康問題已經成了教師、家長、學生共同關注的重點,“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不但關注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體質水平的提升還同時關注體育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用,有利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和意志力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協調發展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由教學活動以教師、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核心理念,要求體育任課教師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而使教學活動由以往的以教師、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了以學生為中心。傳統的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要求教學活動以體育教材的內容和要求為主,以教師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個性特征,導致了教學活動的枯燥和低效。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則要求把學生的需求和全面發展放在教學活動的首要地位,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現有的體育運動水平,確定教學目標,靈活組織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并根據學生反饋對課堂組織作出科學的調整,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為學生終身體育觀的樹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有重視教學結果,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
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任課教師一般只關注教學的結果,而不注重體育教學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觀念導致任課教師會在無意中壓縮學生學習新知識、自我思考以及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空間,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而重視教學過程的教學觀念,則會引導教師去注意學生學習、接納新知識的過程和規律,從而發現學生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思維過程和心理變化,并作出及時科學的引導,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和身心全面發展。
由重視教學結果,向重視教學過程的轉變,還體現在教學評價的環節。傳統的教學評價是終結性的教學評價,即:根據學生的期中或期末體育達標測試成績作出評價的方式,這樣的教學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將不同天賦、不同體質水平、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置于同一個評價標尺下,在這樣的評價方式中,體質水平好、運動能力強的學生無需付出太大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而體質水平較差、運動能力不強的學生,即使付出雙倍的努力,有時也很難達標或只能勉強達標。所以,這樣的教學評價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很難真正反映學生的進步程度。而過程性的教學評價方式,則更加關注教學的實施過程,會根據學生的現有體質水平來有針對性的衡量和反應學生的努力和進步程度,除此之外,還在評價內容上增添了出勤情況、學習態度等,所以過程性的評價方式更能夠真實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激發。
二、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標準
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新課程標準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也要以學生的需求和特點為主要依據,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來區分學生的學習水平,設置學習目標,并據此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內容;其次,在組織和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內容的實效性,即,此教學內容,在現有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得以實施、是否適合、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據此標準可以剔除一些過時的和不切實際教學內容,而只要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而有能在現有條件下得以順利實施的內容又均可列入選擇范圍,從而大大增加了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最后,教學內容的組織要關注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體育運動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之一。只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并同時具備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的教學內容,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讓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更加多元和多樣,體育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計劃的安排,合理的進行選擇。一般說來常用的教學內容組織方式有以下幾種:首先,辯證的運用傳統的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并不是讓我們完全丟棄傳統的、已有的教學內容,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內容的進行再認識和再思考,在重新認識和思考的基礎上,剔除陳舊過時的內容,吸取積極有效的內容,從而達到對傳統教學內容的辯證運用;其次,改造簡化現有的內容。體育教學活動與現代的競技化、成人化的體育運動有著諸多的聯系,在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組織過程中,體育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運動技能水平和其它情況,對現有的競技化、成人化的體育活動進行改造和簡化,降低其難度要求,使之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第三,選擇生活化、特色化的教學內容。在組織初中體育教學內容時,可注意選擇生活化的內容,由此而來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生活中所需的其它能力,改變傳統體育技能學習的單一性。另外,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特色化的教學內容,如選擇民族體育項目、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等,這樣的教學內容極易引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類教學內容時,可根據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直接引入課堂或經過一定的梳理、改編之后再引入課堂教學。
三、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選擇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實施要求,現有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也發生了一定了改變。新課程標準更注重學習的互動性、創新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1)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探究式教學模式;2)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問題式學習模式;3)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為目的的合作式教學模式;4)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為目的的資源型學習模式5)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學生的已有水平和教學要求將學生置于各個層次的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的分層教學模式等等。實際上,在實際教學中,只要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理念、能充分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模式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在選擇過程中,任課教師要注意沒有任何一種模式是完美的、是絕對最優的,所以,體育教學工作者,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總結經驗,讓已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得以優化提升。
參考文獻:
[1] 伏廣才.新課標的體育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分析與比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12).
中圖分類號:G420;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7-0009-01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忽視體育教學的弊端,導致體育課程有名無實,流于形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體育教學的目標、內容與評價方式也不斷變化與改進,但同時也遺留一系列教學方面的痼疾。因此,要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創新高中體育教學的思路與方法,適應社會對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解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提倡“健康第一”的教學原則,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注重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感受體育文化,發揚體育精神的品格。高中體育教學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取得了一部分實質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著應試教育的一些流弊。首先,忽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高中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由于學生年齡特征與身心發展規律的不同,高中體育教學并沒有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學生身體情況與心理狀況的全面考慮,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其次,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局限于特定的運動項目與訓練,缺少體育游戲的滲透,造成體育教學的枯燥乏味。最后,高中體育教學觀念落后。由于傳統教學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然沿用落后的教學思路與方法,無法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難以發揮體育教學應有的作用,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創新
第一,教學思想的更新。體育教師要注重更新教學思想,一方面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意識與習慣,讓學生通過體育教學學習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第二,德育思想的滲透。新課改中提出三維目標體系,教學目標從雙基走向一體化的三維目標,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德育思想的滲透,促進三維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優秀運動員的勵志故事來引導學生感受運動員所具有的耐力、毅力等方面的品格,通過各類比賽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體驗比賽過程中所蘊含的體育文化與精神,從而將德育思想無形地滲透于高中體育教學中。第三,潛在智力的開發。體育教學不僅需要學生肢體活動的參與,還需要學生智力活動的參加,要將身體與腦力活動進行協調和統一。如在“籃球”學習中,學生不僅要了解籃球比賽的相關規則,還要學習運球、帶球及防守等方面的小竅門。在學習小技巧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自己在實際的探索、實踐中總結反思小技巧的運用特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身體機能與體育運動進行有機結合,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第一,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注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來進行體育教學。比如,通過微課提供網球學習視頻,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學習網球的基本動作要領及規范,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根據課前學習的內容進行演練與實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項目,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體育項目的學習。如武術教學中,小組成員可以共同研究武術的基本動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語言來描述武術動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與思維想象能力。最后,運用體育游戲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與興趣。體育游戲充分體現出寓教學于游戲的原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快樂。第二,打造動態化的教學平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打造動態化的教學平臺,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與溝通提供機會,促進創新教育的發展。在動態化的教學平臺中,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意識,促進學生更加透徹、深入地理解體育活動的相關技能與戰略戰術。
四、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與深化,體育教學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與關注。體育教學必須創新教學思路與方法,通過思路與方法的創新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8-0007-01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思路
(一)小學體育教學新理念。從中美兩國的“乒乓外交”上我們看到,體育可以是一種外交手段;從中國體育健兒奪得奧運金牌上我們看到,體育可以顯示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從NBA賽事與運動員身上我們看到,體育可以作為一種產業,影響著國民經濟??梢?體育并不僅僅是體育,而是多元的。小學體育作為學生接觸體育的開端,我們有必要做好小學體育教學。那么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也許是學生的榮譽與獎杯,也許是規定的教學任務,也許是學生今后的體能發展,其實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意義并不是單一的,這些意義都僅僅是一方面。教師通過小學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規范學生的體育行為,樹立學生的體育意識,幫助學生的素質與體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必須要將素質教育的思想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的為了教學而教學的思路,樹立起體育教學的新理念。
(二)小學體育教學新思路
新課程規定:“體育教學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過程,按照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由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有效的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教育?!笨梢?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重新整理教學思路。
1.以健康作為教學指導思想。如今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以個體生命與生命質量作為根本,小學體育教學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將健康作為教學的知道思想,通過體育教學,來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與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學會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精神與習慣。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將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等的全面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不要將過多的功利性的目的殘雜其中,全力保持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純潔性。
2.以學生發展作為教學中心。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技能,來幫助并保護學生的體育發展,將學生發展作為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一些簡單的問答、活動、項目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運動精神。并要根據漸進性原則,逐步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讓學生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方式。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運動的興趣與習慣對學生今后的體育發展十分重要,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堅持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亦或是教學方法的更新方面,都要將小學生的運動興趣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上。例如在滾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式引導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生滾翻方法之前,先讓學生學習簡單的向前滾翻坐撐,然后在讓雙手手掌支撐著坐墊,一步步的完成滾翻動作。通過動作分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和玩耍性,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簡單的滾蛋動作。
(二)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標準中規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發展作為教學中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課程的設計到評價等各個環節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自我創造與自我思考,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潛能與積極性。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生正在處于身體生長發育時期,如果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將會對學生的身體與發展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例如不正確的坐姿,會令學生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視力等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念,讓學生知道體育與美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包括行為美、運動美、精神美等,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對美產生一種向往,并將這種向往付諸在行為中,例如主動做眼保健操與體操等。另外,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正確的坐姿、走姿以及動作要領,在學生在強化訓練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姿態,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敢挑戰的心理與精神。
(四)兼顧道德品質教育。體育屬于行動教育,學生在體育中的行為表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學生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體育行為習慣的同時,兼顧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例如通過舉行班級之間的比賽,拔河、賽跑等,讓學生能夠在享受比賽帶來的趣味同時,了解到比賽的道德、精神、規則等,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便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與優秀的意志品質,讓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服從規則、遵守紀律、顧全大局、團結合作等優良作風,這些都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素質教育,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學中不斷積極的探索并研究,及時發現問題,努力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用實際行動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23.2;G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3-0060-01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改革增加了新的創新元素,使課堂教學擺脫了單一的方式,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為教學增加了更多的內容。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使用多媒體的度,使多媒體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又不能讓其主控課堂教學,真正發揮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和促進作用,從而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豐富。
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能運用集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的教學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快速進入到積極思考的狀態,認真分析課件中的問題。隨著問題的難度逐漸加深,學生的思維逐步深入,他們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多媒體教學中,把課文中的文字轉換成直觀的情境,可以構架學生思維和課文內容之間的橋梁,讓他們能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和通過文字傳遞的情感,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為語文教學提供了趣味性,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二、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可以直觀生動地把課文內容展示出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探究欲望,激活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深入到課文情境中進行分析,加深他們的學習體驗。語文教材中包括一些古詩,古詩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時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能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分析古詩內容,掌握古詩的含義,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古詩《楓橋夜泊》時,教師可先運用多媒體進行配樂朗讀。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學生在老師富有感情的朗讀中對古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古詩的內容。在調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后,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和古詩內容相關的圖片,利用直觀情境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古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多媒體創設的直觀情境,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教材內容,使他們能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主動進行課文的分析和思考,使課堂教學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實現高效率的教學。
三、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的抽象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在探究課文重難點內容時,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重難點內容設計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在思維深入的過程中理解重難點內容,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有效發展。例如,教師在《草原》的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句子“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時,對于句子中的“勾勒”“渲染”這兩個詞語,僅僅依靠教師的語言很難表達清楚。此時,運用多媒體將美術中的勾勒和渲染的畫圖過程進行演示,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進行探究,能深刻地理解課文中這兩個詞的巧妙之處,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四、拓寬課堂教學容量,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在探究高效率的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還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從而促進他們的語文思維和智力的發展。在知識積累過程中,要讓學生將掌握的語文知識轉化成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獲取大量的語文知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渠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課文的寫作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跡,使他們在探究課文內容時,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和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把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效結合起來,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加強人機互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在多媒體背景下的語文課堂上,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師從繁重的板書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教師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導下,逐步深入分析課文,使他們有效解決問題,實現良好的人機互動,促進教學的高效進行。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設計趣味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思考,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
六、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背景下的語文課堂,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活躍的學習環境,活躍他們的思維。在多媒體創設的直觀情境中,學生能快速了解課文描寫的內容,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發揮多媒體的促進作用,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并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高效體育課堂是指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知識的程度、身體鍛煉的效果以及運動技能的培養取得較高的效率。這要求學生對體育課學習有正確的態度,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對體育抱有較強烈的興趣,教師運用精準的設計、獨到的講解、準確的示范、形式多樣的教法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快較好地領會技術要領、掌握技術動作,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筆者認為,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端正學生體育課學習態度
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國民體質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對增強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養成喜愛運動的習慣十分重要。體育課堂教學要求有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學生才能認真聽講,觀看示范動作,熟悉教材,明確重點、難點,正確掌握運動的技術和技能。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徹底改變學生散漫的風氣,增強對體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練習,使體育課堂教育緊張有序、生動活潑、安全有效。
二、激發學生體育課學習興趣
激發與培養體育課學習興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學生對體育課有高昂的興趣,就能使身心處于積極狀態,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術動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我設計與評價、自主學習與控制、相互合作競爭與創新的能力,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信任、鼓勵、暗示和激勵學生完成動作,尊重和保護學生自尊心,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競賽法、游戲法、自主選擇項目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等。
三、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設計時,要掌握好設計的難易程度和教學方法、步驟,依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循序漸進,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啟發學生的思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倡自主學習法,“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培養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自主發展和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可以讓學生自定學習目標,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自主選擇和合理安排學習活動與實習方法;自主評價,反省自己的學習狀況,找出問題與不足;自我調控,改進學習策略和方法,及時恰當地“糾偏”,以促進體育學習目標的達成。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與大膽創新的最大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教學內容具備科學性和創造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身體心理特點,難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是具有獨特特征的鮮活個體,他們在身體素質、能力水平、學習興趣上存在著較大差異,教學中要兼顧每一個學生,使人人學有所獲、學有所長。要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變“教材”為資源,把“教教材”變為“用教材”,靈活地抽取教材中的內容,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區別對待,對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也要讓學有所長的學生有提高和發展的空間。
五、重視與加強運動技能的教學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與其他文化課不同,體育與健康課程主要是一種技能性的課程?!边@就是說,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結果主要不是體現在認知性知識的積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現在體能的增強、技能的掌握和行為態度等改變方面。體育課堂教學要重視與加強運動技能的教學,特別是動作要領的傳授與掌握。動作要領是在體育運動的實踐中研究總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規范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動作要領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地完成各項體育動作,這也是提高體育運動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要對動作要領進行準確表達,示范講解,以利于學生熟知掌握。
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教育是一門沒有止境的藝術,做好教學工作在于及時進行總結,在反思中總結教學的成功之處,發現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進一步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指導,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促進教學向最優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新的理念和方法,總結科學、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使用形式多樣、與學生身心發展相符的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提高課堂教育的實效性。
總之,構建高效體育課堂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實現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教師要從體育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著力構建高效體育課堂,努力開創出體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新課程廣西高中體育選項課教學
體育選項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改革方向,針對高中學習環境緊張,身體素質下降,體育鍛煉不積極、不重視等問題,體育選項教學提供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解決方式。
一、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必要性
觀察分析我國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及體育課教學情況,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和喜愛程度在逐年下降,尤其是到了高中,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變得越來越沒有興趣,越來越不重視,有些學校甚至會占用體育課時間來做知識基礎的掌握練習,這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影響是很大的。
除了學校以及學生的不重視,體育課課程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沒有結合學生的愛好需求也是造成高中體育課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愛好興趣也不一,整體按照同樣單一的教學,不僅不會給學生的體育課增添樂趣,反而成為學生上體育課的厭惡點,給學生的發展帶來阻礙。故在高中體育課中實行選項課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設施場地不足,器材不夠理想
各所大學的體育課都是以選項教學的方式進行,但是高中的規模和資源和大學相比均有差距,在高中實行體育選項課的一個問題就是場地和設施問題。在場地方面,對于學生的日常活動來說是足夠的,但是卻達不到選項教學的需求。在器材方面,不僅存在器材不夠的情況,有些器材已經老化了,急需更新。
(二)模塊安排不合理
因為學校的資源設施有限,不能開設足夠的模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相比于大學的種類多樣,高中的體育選項課可供選擇的項目比較小。并且課程中出現冷熱不均的狀況,有些課程十分受學生歡迎但因為設施資源問題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有些課程則十分冷清。
(三)學生選擇具有盲目性
熱門的項目之所以越來越熱門,冷清的項目之所以越來越冷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跟風心理。很多學生因為場地、設施、教學效果和學習難度的考慮,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課程,學生不能合理的根具自身的情況出發選擇符合自己的體育項目,盲目跟風,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精打采,消極抵觸。
(四)教師選項教學經驗不足
教師以前都以固定的傳統方式進行教學,對專業教授一項體育項目沒有經驗,個別教師并不是專業的項目教師,專業水平有限,沒有系統性的教學。還有一些教師沒有認真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經驗主義較強,隨意性較大,一些授課目標并沒有完全實行。有些教師即便制定了教學計劃和系統的教學流程,但是并沒有合理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去,只是簡單的應付學校的檢查。教師的培訓、進修機會又很少,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使教師也產生消極心理。
三、提高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對策研究
(一)加大費投入
設施場地不足,模塊分配不合理都與學校的經費有限相關,為了擴大學習模塊,增加學生的設施完善性,保證學生學到自己喜歡的課程,得到有效的體育項目技能的提升和合適的身體素質鍛煉,學校應該加深對這方面的重視,加大經費的投入。“一場多用制”也可以提升場地的利用率。
(二)科學指導學生選擇項目
針對學生盲目選擇體育項目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適時合理的指導和建議。制定科學的體育選項指南手冊,對各個體育項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做好標注和說明,讓學生真正了解課程的學習內容,減少盲目跟風的現象。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分析學生性格特點、發現自己適合的體育項目。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課堂講解對于課程目標是否能夠高效完成是十分重要的,在體育課堂中,老師合適的講解會給課堂增加色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學習效率。所以,首先我們對廣西高中體育選項課教師的講解行為情況與學生的認同情況數據進行了分析(如表1)。
通過數據我們發現,83.3%的體育老師認為自己的講解精煉明確,81%的體育老師認為自己抓住了適當的時機,達到了應該的效果,過半數的同學也肯定了教師教學的這一情況。但是仍有部分同學認為單調、主次不分,教師的授課效果還應該繼續改善。還有一部分教師講解授課時用的不是普通話,而是方言,而且大部分教師的授課方式是授受式,很少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
動作示范應該是體育授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了,同時也是其他課堂所不具有的特點。教師的動作示范和學生動作的形成是直接影響因素。對此,我們對廣西高中體育選項課教師的動作示范數據進行分析(如表2)。
大部分同學對于老師的師范動作是認同的,但是也有5.6%的同學認為老師示范動作時位置不佳,7.1%的教師也這么認為。這說明在教學過程中一部分老師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示范動作沒有考慮到全班學生。教師在示范動作時可以改變隊形,圍成一個圈或是讓前排同學蹲下來保證全班同學都能看見老師的示范動作,示范動作可以換多角度,分步驟慢慢展示,保證學生看得清,看得懂。
針對教師的專業技能不夠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學習,最起碼應該保證基礎的教學是沒有問題的,之后逐步深入了解教學方法,培養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學的綜合能力,實現選項教學的高效性和趣味性。
四、結論
體育選項教學在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需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重視程度有著一定程度的效果。本文就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必要性、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對策研究這三個大的方面進行了討論。綜上所述,我們應該積極推廣體育選項教學,并逐漸完善體育選項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素質教育強調的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生物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關鍵學科。然而,當前的生物學科在高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只是把生物學當成一種副業,并沒有激發大家足夠的興趣和熱情。許多人關注更多的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個大主科,對于諸如生物等所謂的“副科”并沒有足夠多的重視。雖然經過新課改的洗禮,生物學科也受到了相應的位置待遇,但由于當前的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往往過于側重生物理論知識的教授,忽略了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大多數高中生對于生物的學習采用的是死記硬背方式,沒有能夠形成一個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式,因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筆者以為,要多措并舉,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應當看到,教師教學的重點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應該從傳統的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學生如何學,從而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知道,一個生物課教師課講得多么熟練、講得多么好,如果學生不知道如何學,那這個老師也教不出好的成績來。為此,教師就要轉變觀念,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喋喋不休的“滿堂灌”中退出來,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使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要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起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講授無氧呼吸內容時可以安排學生小組合作,依照有氧呼吸的示意圖,嘗試自主繪制無氧呼吸過程的示意圖,將其過程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最后讓學生列表總結并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出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概念及細胞呼吸的概念。
二、問題有效化,學習自主化
布魯納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獲取知識的關鍵在于學生的內因,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認為它是直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動機。筆者以為,生物課作為一門前沿的自然學科,教師更應該激發學生的心理動機,帶動學習的自主化。課堂上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強化學生的自主性。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專欄設置,引導學生熟悉現實生活常識或社會熱點,培養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如講授“三大營養物質代謝”,我問詢學生,“有人說吃早餐吃面包前先喝幾口牛奶,也有人說喝牛奶之前要先吃幾口面包。同學們怎么做的?哪種科學?”學生聯系實際,糾正了不正確的做法,真正掌握了知識。
三、做好實驗,強化示范
生物課本是一門實驗科學,可不少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口頭講解,卻忽略實驗課。學生喜愛上實驗課,喜歡直觀的教學。筆者以為,教師要做好教材中的每項觀察和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帶領學生做好觀察和實驗材料的采集、培植、飼養和保存等工作,強化學生的參與,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課堂上教師可以靈活地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像等直觀手段,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打破時空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同時,教師要巧用實例和數據,調動學生思維,突出啟發性,加深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