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保障體系與措施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6 16:29: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應急管理保障體系與措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應急管理保障體系與措施

篇(1)

2010年5月12日,國家檔案局楊冬權局長在全國檔案安全系統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系,全面提升檔案部門的安全保障能力”的號召,把檔案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個新高度。[1]近年來,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研究已引起學界的關注,成為較熱的一個研究課題。我們課題組也在做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筆者期望對學者以往的研究做以歸納提煉,以資研究探索。

筆者于2011年12月22日,在萬方數據庫中,以“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為檢索詞,起始年“2000”,結束年“2011”檢索到論文84篇。在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搜索到與“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相關內容論文20篇,筆者對其中相關度較高的文章進行了分析研究,綜述如下:

1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內涵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具有持續性、多樣化、可完善性等特點,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前提是分析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論定位與實際應用的關系。

張美芳、王良城認為,目前,國內外關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解大致有三層含義:其一,控制環境,降低風險。這里的“環境”,是指檔案保管環境、物理環境、社會環境、信息存儲環境等,降低環境因素對檔案安全的影響,最大可能降低風險。其二,建立安全保障平臺,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使檔案盡可能保持穩定狀態。其三,對已經處于不安全環境中的檔案,采取各種措施使其達到新的穩定狀態,保存其信息的可讀、可用和可藏。這三層含義包括檔案安全保障體系中社會因素、管理體制、組織體系、策略、政策法規、安全保障技術或安全保護效果的評價等較為宏觀的要素。[2]

2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目標和指導思想

2.1 構建目標。彭遠明認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針對檔案的安全需求、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安全風險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和預期目標,制定安全保護策略,形成集預測、保管、利用、搶救一體化的保障體系。[3]楊安蓮認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目標應該是:采取全面、科學、系統的安全保障策略,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杜絕敏感信息、秘密信息和重要數據的泄密隱患,確保檔案信息的全面安全。[4]

2.2 指導思想。彭遠明認為,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指導思想是:在體系內合理進行安全區域劃分,以應用和實效為主導,管理與技術為支撐,結合法規、制度、體制、組織管理,明確等級保護實施辦法,確保檔案的安全。[5]張美芳、王良城認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應是:堅持嚴格保護、有效管理、分類指導、合理利用,以健全法律法規、提高人員素質、加強規劃管理、完善基礎條件、強化監管手段為重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增強檔案資源保護力度,推動我國檔案事業持續健康發展。[6]

3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原則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應該根據檔案安全現狀及其面臨的威脅與隱患,從檔案安全保障工作的整體和全局的視角進行規范,在構建過程中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彭遠明、張艷欣、楊安蓮、黃昌瑛、張勇等都提出了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原則,筆者采用統計歸納的方法,從中提煉出以下共性原則:

3.1 標準規范原則。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構和策略的選擇必須符合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必須遵循國際、國家的相關標準,嚴格遵照相關規章制度。[7][8]

3.2 科學實用原則。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檔案安全風險分析結果為依據,探尋有針對性的特色理論,制定出科學的防范措施與方法,這些理論、措施與方法應當在實踐層面上具有可操作性。[9][10][11]

3.3 全面監控原則。檔案安全保障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統一的綜合考慮、規劃和構架,任何環節的安全缺陷都會造成對檔案安全的威脅。[12]

3.4 適度經濟原則。根據檔案的等級決定建立什么水平的防范體系,根據風險評估和各單位的財力、物力決定資金投入的多少及如何分配使用資金,將資金用在最迫切的地方。既要考慮到系統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證安全保密機制的規模與性能滿足需要,實現安全保護效率與經濟效益兼顧。[13][14][15]

3.5 動態發展原則。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的過程,所以,該體系要能夠隨著安全技術的發展、外部環境的變化、安全目標的調整,不斷調整安全策略,改進和完善檔案安全的方法與手段,應對不斷變化的檔案安全環境。[16][17][18][19]

3.6 自主創新原則。加強檔案安全保障方面的關鍵技術的研發,密切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的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為我所用。[20][21]

4 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方案設計分析

許多學者對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問題,得出不同的結論,筆者根據學者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方案。

4.1 安全管理理論。理論從實踐中取得并能指導實踐,為實踐指明前進的方向。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實踐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成果,理論水平的高低因此也往往預示著現實中該領域的水平高低。

4.1.1 前端控制。前端控制思想具體到安全保障活動中是:檔案安全保障的標準化的建設與應用;為開展安全保障活動而制定的計劃方案、普查活動;人員配置合理和技術力量的前期儲備、設備的選擇和環境的控制、整個預防性安全保障活動的監督、檢查和評估;為妥善保管檔案而選擇的裝具、包裝等;事先制訂的應急預案、搶救預案,等等。[22]

4.1.2 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是伴隨著檔案的生命周期而開展的一切安全保障管理活動。[23]包括日常維護、災難備份、利用與服務、恢復與搶救、質量檢查與評估、風險預測,等等。[24]

4.1.3 后期監督。后期監督包括安全保障活動的評估、人員技術水平的評估、財政結算、開展安全保障活動后的總結報告、制度、規范或標準的完善、提供參考性的開展安全保障活動的經驗、方法或模式。[25]

4.1.4 風險管理。構建檔案安全的風險管理機制,依次進行安全風險計劃制訂、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報告以及風險反饋。通過評估風險,識別判定風險大小,判定每種風險相對的檔案安全保護對策,并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風險控制,規避、轉移或降低風險對檔案造成的損害。[26][27]

4.1.5 人才教育培養。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觀,建立科學合理的檔案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建立系統的人才資源培訓和貯備機制,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28]做到“有計劃、有重點、分層次、分類型、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檔案安全人才的教育和培養。[29]

4.2 安全基礎設施

4.2.1 實體安全基礎設施。檔案實體安全基礎設施是指維護檔案安全、實施檔案正常管理、保障檔案開發利用,提供為全社會方便服務等工作而進行的基礎建設,包括檔案保管環境、檔案存儲設施、檔案利用設備、檔案維護監控設備、檔案搶救與恢復設施等。[30]

4.2.2 信息安全基礎設施。檔案信息安全基礎設施是為信息安全服務的公共設施,為檔案部門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支撐和服務,主要包括:檔案信息系統PKI(網絡信任體系)、檔案信息災備中心、檔案信息系統應急響應支援中心、檔案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檔案信息安全服務中心(外包服務)、檔案信息安全執法中心等。[31]

4.3 安全策略

4.3.1 實體安全策略。實體安全必須具備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介質安全等物理支撐環境,注重環境防范、設備監控、介質管理、技術維護等安全措施的完善,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檔案安全。[32]

4.3.2 管理安全策略。針對檔案安全的管理需求,在完善人員管理、資源管理、利用服務、重點部位維護、災害防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專業人才教育培訓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和制度,并結合管理技術,形成一套比較完備的檔案安全管理保障體系。[33][34]

4.3.3 網絡系統安全策略。強化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系統的漏洞修補和安全加固,對關鍵業務的服務器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合理劃分安全域及邊界,建立有效的訪問控制制度;通過實施數據源隱藏,結構化和縱深化區域防御消防黑客入侵、非法訪問、系統缺陷、病毒等安全隱患,保證檔案系統的持續、穩定、可靠運行。[35][36][37]

4.4 安全技術。技術是影響檔案安全的關鍵因素,檔案安全技術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包含預防、保護、修復和維護等技術,可以有效保證檔案安全。

4.4.1 基于實體的保護技術。主要有:①各類檔案載體的管理與保護技術;②檔案損壞的測試與評估技術;③受損檔案的修復技術。[38]

4.4.2 基于環境的防護技術。主要有:①庫房建筑標準與圍護結構功能的設計、施工和實施;②檔案保管的設備設施和有效裝具;③檔案庫房和利用環境的監測技術;④溫濕度調節與控制技術;⑤有害因素的控制和防護技術。[39]

4.4.3 基于信息的安全技術。主要有:①系統安全技術:操作系統安全和安全審計技術等;②數據安全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應急響應技術、數據備份與容災技術、基于內容的信息安全技術和數據庫安全技術等;③網絡安全技術:防火墻技術、防病毒技術、漏洞掃描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物理隔離技術、服務技術、網絡監控技術和虛擬網技術等;④用戶安全技術:身份認證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等。[40]

4.4.4 基于災害的保護技術。主要有:①災害的預警與防范技術;②檔案災害的應急處置技術;③檔案次生危害的防范技術;④災后受損檔案的搶救與恢復技術。[41]

4.5 安全法規制度。完善的檔案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是保障檔案安全的基石,只有不斷制定和完善檔案安全法規制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維護檔案的安全。[42]

4.5.1 制定并遵循法規標準。各地方應根據國家標準,結合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準,以使檔案安全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43]

4.5.2 建立健全檔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檔案歸檔安全制度、檔案整理安全制度、檔案查閱利用安全制度、檔案日常管理維護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檔案鑒定和銷毀制度、檔案資料出入庫管理制度以及重要檔案異地、異質備份制度;[44]受損檔案搶救制度、電子檔案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檔案安全行政責任制等。

4.5.3 建立完善檔案安全管理機制。包括:信息交換機制、法律保障機制、日常防范機制、災害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45]組織建設機制、制度建設機制、風險管理機制、人員管理機制等。

4.6 安全保護效果評價。對檔案安全保障體系評價的目的,是對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有效性進行評估。[46]首先,確定待評價系統的范圍,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確定適當的評價指標。然后,收集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評價結果,再進行持續改進,以不斷提高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及其具體過程中的有效性和效率。[47]

4.6.1 評價方法。根據被評價對象本身的特性,在遵循客觀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則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目前,存在的綜合評價方法有:屬性融為一體評價方法、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基于灰色理論的評價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論的評價方法。[48]

4.6.2 評價指標。根據國內外的檔案安全評估標準,國家對檔案安全的基本要求,綜合考慮影響檔案安全的各種因素,建立檔案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包括:①物理安全評價指標:環境安全評價、設備安全評價、載體安全評價;[49]②管理安全評價指標:規章制度評價、工作流程評價、管理措施評價、業務技術評價;③技術安全評價指標:保護技術評價、網絡技術評價。[50]

5 結語

縱觀學者對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研究角度和切入點各有不同,觀點紛呈,但還是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思考、探討。

注:本文是河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現狀調查》(項目編號:2011-B-51)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張照余.對建設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幾點認識[J]. 浙江檔案,2011(1):36~39.

[2][6][24]張美芳,王良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0(1):62~65.

[3][5][7][33][41]彭遠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及其實現策略研究[J].上海檔案,2011(4):14~17.

[4][12][15]楊安蓮.論電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檔案學研究,2010(10):75~78.

[8] [13] [17]張艷欣.檔案安全保障管理機構的構建[J].檔案管理,2010(5):7~9.

[9][14][16][29]王茹熠.數字檔案信息安全防護對策分析[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9.

[10 ][18][19]黃昌瑛.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11][20][21]張勇.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7.

[22][23][25]張美芳,董麗華,金彤.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國檔案,2010(4):20~21.

[26]陳國云.從風險管理的視角探討電子文件安全管理問題[J].北京檔案,2008(6):16~18.

[27]張迎春.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研究[D].安徽大學,2011

[28]方國慶.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的問題與策略[J].機電兵船檔案,2010(5):59~61.

[30]王良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基本任務探析[J].中國檔案,2010(4):18~19.

[31] [40]項文新.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0(2):68~73.

[32][38]許桂清,李映天.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與思考[J].檔案學研究,2010(3):54~58.

[34]冉君宜.抓好“五個必須”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J].辦公室業務,2010(9):55~56.

[35]陳慰湧,金更達.數字檔案館系統安全策略研究[J].浙江檔案,2008(7):21~24.

[36]王凡,朱良兵.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實踐[J].貴州水力發電,2010(12):76~78.

[37]周向陽.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J].機電兵船檔案,2010(5):64~66.

[39]金玉蘭.關于加強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思想[J].北京檔案.2010(8):22~23.

[42]曹書芝.網絡背景下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J].蘭臺世界,2006(5):2~3.

[43]宗文萍.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J].檔案學研究,2005(1):38~42.

[44]楊冬權.以豐富館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為重點,實現檔案館事業跨越——在全國檔案館工作會議上講話[J].檔案學研究,2009(6):23~29.

[45]卞咸杰.論檔案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J].2007(6):18~20.

[46][50]方婷,吳雁平.檔案安全保障指標體系建設研究[J].檔案管理,2011(6):12~15.

篇(2)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是推動檔案管理機制創新,提升檔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必須以檔案安全保障理論為指導,綜合技術、管理、人員、活動,建立動態調整的、獨立的、開放的安全保障體系,保證檔案終身安全。特別是在當前,我國自然災害和頻發、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政府信息公開提速、信息技術應用導致數字檔案信息大量產生的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軍隊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軍隊檔案部門的安全保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加強軍隊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是應對敵對勢力竊取我軍核心檔案信息資源的客觀需要;是應對近年我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對檔案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客觀需要;是應對社會轉型期出現,威脅檔案安全的重要舉措;是應對新技術廣泛應用,對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安全帶來的新隱患新挑戰的必然選擇。從軍隊檔案管理工作實踐的角度來看,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任務非常繁重,涉及檔案收集、保管、利用等各個環節,貫穿于檔案管理的整個過程。從軍隊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設施以及制度、技術、人員等諸多支撐要素來看,必須將其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系統工程,統籌考慮和謀劃,全方位地整體推進。

一、加強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物質保障

軍隊檔案館(室)是保障檔案安全的重要屏障。加強檔案安全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檔案館(室)建設,改善檔案館(室)設施和檔案保管條件。在檔案館(室)建設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抗震烈度、防火等級等方面的剛性要求,充分考慮堅固、安全、環保、實用等因素,嚴格遵循國家和軍隊有關檔案館(室)建設的標準和規范,把檔案館(室)建設好,筑起保障檔案安全的堅固防線。在設施設備方面,要嚴格遵循視頻監控、門禁、火災報警、消防、溫濕度監控、恒溫恒濕、周界防護、電子巡查、通訊、計算機安全等系統建設的新要求。全面構建和實施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軍隊對檔案文獻遺產長期保存、有效利用的控制力,從根本上提高檔案安全保障技術整體水平。

二、加強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軍隊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對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起長效機制,確保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貫徹落實,同時在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兩個方面下工夫,不能有“椰子效應”,即在政策的“硬包裝”之下存在一個執行的“軟內核”,從確保軍隊核心信息資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檔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完善各項涉及檔案安全工作的規章制度,并認真付諸實施,把安全至上的理念物化到檔案管理各個環節中去。完善突發事件應對制度,建立危機預防與危機管理機制,加強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提高應對自然災害損毀和影響的能力。按照《檔案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管理辦法》的要求,根據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對所能設想到的各種突發災害、突發社會事件到來時怎樣搶救、保護檔案制定出方案,以便緊急情況發生時按預案辦事。每年不定期按預案進行演練,以提高應急處置的執行力。加強《檔案館災害防治工作指南》的宣傳貫徹,用以指導各級檔案部門的防災備災、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工作。

實施重要檔案備份制度,是提高抵御各種突發事件影響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俗話說,雞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對重要檔案實行多套異地備份的制度,在危害檔案安全的突發社會事件和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天,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更加重視實施重要檔案異地備份制度,提高災害應對能力。完善檔案利用安全保密制度,處理好檔案開放和公開與信息安全的關系,提高檔案利用過程中本體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在更多關注信息公開、改善公共信息服務的同時,要加強對利用檔案的審查監管工作,不該提供利用的檔案堅決不提供,能利用副本的盡量利用副本,保障檔案本體的安全和檔案信息的安全。完善受損檔案搶救制度,對突發災害、事件以及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檔案損毀的,一定要盡快對破損檔案采取搶救和保護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加強對各項搶救保護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是落實檔案搶救制度的關鍵所在。

完善數字檔案信息安全制度,認真做好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數字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應當從設備、網絡、系統、數據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加強安全管理,以完備的防范體系來保證數字檔案信息萬無一失。電子文件是一種易被改動、易被竊取、易于傳播、易于消失的信息,特別是它還是一種不能直接識讀而必須依賴于特定的設備和軟件才能被讀取的信息,必須在不斷攻克相關關鍵技術的同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程,解決好電子文件的保密、保存、讀取等巨大難題。

三、加強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

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前提是分析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論定位與實際應用的關系,爭取實現基于高起點、實現高目標、開拓新局面。

目前,國內外關于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解大致有三層含義:其一,控制環境,降低風險。這里的“環境”是指檔案保管環境、物理環境、社會環境、信息存儲環境等,降低環境因素對檔案安全的影響,最大可能降低風險。其二,建立安全保障平臺,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使檔案盡可能保持穩定狀態。其三,對已經處于不安全環境中的檔案,采取各種措施使其達到新的穩定狀態,保存其信息的可讀、可用和可藏。這三層含義包括檔案安全保障體系中的社會因素、管理體制、組織體系、策略、政策法規、安全保障技術或安全保護效果的評價等等較為宏觀的要素。

檔案安全保障屬于檔案管理和檔案維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需要滲透到檔案形成階段、保管階段和維護階段,也就是整個生命周期。充分結合檔案工作實際,加強檔案防災減災策略、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受損檔案搶救修復技術方法、電子文件真實性保證和長久保存方法、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等關鍵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研究攻關,不斷提高檔案安全的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能力。如對于檔案保管單位來講需要進行系統的檔案安全現狀的普查工作,了解檔案的種類、損壞程度、檔案保管安全現狀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檔案安全數據庫平臺。摸清家底會對檔案安全總體狀況有個全面和系統的了解,可以從整個軍隊的層面制訂相應的檔案安全保障長期策略。這就使得檔案的安全保障工作更加具有整體性的把握及其長期的計劃性,以至實施保障技術措施時更加具有針對性。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檔案安全保障相關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的推廣應用,促進檔案安全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四、加強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人才保障

正如國家檔案局楊冬權局長所說:在影響檔案安全的各種因素中,人是決定性的因素檔案安全的最大保障是人的認真,檔案安全的最大危險是人的疏忽。許多檔案安全事故的發生,就源自于人的認識不到位、思想不重視,疏于防范;許多自然災害中檔案損失的大小,完全取決于人們是否重視檔案安全并采取了有效防范與搶救措施。因此,確保檔案安全,對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來說,是本職、是天職、是稱職;相反,則是失職、瀆職、不稱職。若是由此給軍隊造成重大損失的,還要免職、撤職,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提高軍隊檔案干部整體素質、增強安全保障能力,是檔案部門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通過對檔案工作人員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學習培訓,強化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普及檔案安全保障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造就一支責任意識強、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和專業技能、勝任本職工作的檔案干部隊伍,為檔案安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現代條件下的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是決定檔案事業發展的關鍵之一,它圍繞檔案主體工作而形成的,包括檔案創新能力、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能力、安全保護活動組織能力、業務拓展能力、事業發展支持能力、檔案技術力量培訓能力等,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檔案機構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積極配合。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對于檔案工作及檔案工作者都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的構建、研究和推廣應用為檔案事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周朱華.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設計[J].信息安全,2009(3).

[2]王愛紅.一種安全電子政務系統的開發[J].計算機信息,2007(1)-(3).

[3]王謙,陳放.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及保障體系[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6(04).

[4]楊冬權.在電子文件管理國家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N].中國檔案報,2009-6-26(1).

[5]楊安蓮.電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檔案學通訊,2009(4).

篇(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購物也由逛街采購變為了網上訂購,網購的發展帶動了物流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物流行業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在物流行業的發展的同時,人們對于道路運輸的安全和通暢性問題漸漸開始關心起來。加之近幾年我國各地自然災害頻發,物資的運輸也給予道路運輸管理體系更多的考驗。可見,加強我國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已經刻不容緩。

1 構建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的意義

1.1 就目前我國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都有著顯著的變化,道路交通自然也不例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道路運輸行業已經成為了保障經濟運行的最主要途徑。交通運輸線路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環節,交通運輸的發展對于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和發展也使得人們對于道路交通安全也愈加的重視。有關單位建立了道路交通運輸管理工作的新機制,以保障交通運輸的安全。

1.2 目前,道路交通運輸方式已經成為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主流,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道路交通的運輸,可以說道路交通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是與我國飛速發展的道路交通運輸行業相比,我國的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則很落后,使得我國道路交通運輸事故頻發。要解決這種交通隱患,就必須要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這樣可以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減輕交通運輸事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對保障交通運輸的安全和通暢有著積極的作用。加強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對于促進交通行業的發展和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1.3 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民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在這樣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運輸行業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交通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經濟的發展促進著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交通行業的發展刺激并帶動經濟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隨著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交通運輸量和物流的流通量大大增加,使得交通運輸的事故也逐漸增多,這不僅是我國的道路交通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范圍內交通運輸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國民經濟的發展超過6%就會加劇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而我國的經濟在近十幾年國民經濟發展一直處于8%以上,所以可以說我國道路運輸事故的發生是受到了客觀經濟發展因素的影響。

2 構建道路運輸保障體系的措施與建議

2.1 不斷完善道路運輸管理技術支撐體系

道路運輸管理的最主要行政部門就是交通部,交通部對于道路運輸管理具有最直接的責任,要想不斷完善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最主要的就是要先明確交通部的職責,并加強對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加快交通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設速度,運用有效的技術手段,通過科學的途徑加強對交通事故的處理能力。對于各個部門的相關道路運輸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重視道路運輸安全的重要性。對于道路運輸安全相關理論和政策進行細致的研究,包括對各項事故的處理技術和決策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提高道路運輸安全保障體系的科學化水平,加快道路運輸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步伐。

2.2 加強運輸隊伍建設,強化運輸保障體系

要加強對交通事故救援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大對交通運輸保障方面的人才建設力度,培訓專門的人才,在技能上對其進行強化,使其在道路救援中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保障事故人員接受及時的治療,減少事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加強高素質救援人才的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技術專業優勢及特長;以地市為單位整合組建應急救援及運輸保障隊伍。發揮和利用社會救援力量的作用,努力構建“專群結合、軍地結合”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及運輸保障體系。積極構建運用市場機制組織協調專業運輸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救援的應急管理服務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專兼職隊伍結合的道路突發事故救援及運輸保障隊伍,勇于探索建立健全社會參與的動員機制,力爭實現道路突發事故應對工作的社會化。

2.3 加快對道路運輸應急救援機制的建設進度

加快對道路運輸事故預警機制的建設步伐,結合現實情況可建立四級預警體系,形成規范科學的預警信息、更新及解除程序,并對有關的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加強信息報告制度的建設,建立健全應急信息的報告、舉報、傳遞和共享機制,明確各個級別的應急信息報告標準、時限及相關程序,實行分級上報、歸口處理、同級共享的信息報告制度。加強應急決策機制建設步伐,盡快建立責任明確的科學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危機決策問責機制,明確責任追究的相關細則,積極探索構建應急保障事后獨立調查制度。

2.4 加強道路交通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應急演練

構建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各級、各類交通應急預案的銜接和互補,針對事故損害嚴重程度編制相應級別的事故救援應急保障預案,形成覆蓋面廣、種類齊全,有很強實用性及操作性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對道路交通應急危險源的相關調查,盡快建立分級和分類管理制度,就道路突發事故整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詳細設置相關人員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工作責任的追究制度,明確工作流程,努力實現動態監控和管理。規整現有的各類各級道路事故應急救援及保障的相關培訓和演練設施等資源條件,規范培訓內容,逐步形成基本上能覆蓋各類道路突發事故的應急培訓和演練體系,推動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深入全面開展。

結束語

道路運輸管理保障工作是積極有效應對當前交通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道路運輸保障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務必要下大氣力積極構建運輸管理保障體系,開拓思路,提高認識,全面提升道路運輸管理保障水平,維護運輸企業合法權益,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㈠ 檢查組歷時6天分別對景洪市交通局、勐海縣交通局、勐臘縣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情況進行了檢查,其中抽查景洪市4個項目;勐海縣4個項目和石場1處;勐臘縣3個項目和石場1處,預制場1處。

㈡ 三縣(市)交通局都分別與所轄的各項目部簽訂了《安全生產合同》、安全生產許可合格有效,自XX年以來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產指標控制在上級要求的范圍內,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

㈢ 勐海縣交通局有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人員職責明確,安全組織機構健全,建有各種應急預案、會議記錄、檢查記錄、安全簡報、安全操作規程等,內業安全臺帳基本健全。

二、存在問題

㈠景洪市交通局

⒈未建立安全保障體系框圖,內業安全臺帳另散不規范,痕跡化管理意識不強。

⒉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沿線安全警示標志不全,應急預案未進行演練,安全培訓教育記錄不全。

㈡勐海縣交通局

⒈未建立安全保障體系構圖,勞動保護、安全經費投入無明細記錄。

⒉施工沿線安全警示標志不全,石場高空操作平臺安全防護不夠,現場施工作業人員不戴安全帽。

㈢勐臘縣交通局

⒈未建立安全保障管理體系框圖,內業安全管理臺帳不全,痕跡化管理意識不強。

⒉預制場現場施工管理混亂,制磚機無操作規程,電線另亂裸露無配電箱,工作人員穿拖鞋,不戴安全帽,無安全警示標志。

三、下步建議

篇(5)

0引言

軍隊財務保障體系屬于軍隊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過程中,若能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不對官兵消費服務條件和水平,對于軍隊財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其屬于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而筆者也對其主要內容以及構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以下的分析,具體如下。

1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發展的主要內容

1.1建立基于國有銀行機構的資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

在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基于國有銀行機構的資金安全預警管理系統。軍隊本身就是駐防在全國各地,在對其資金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其難度十分大,為了更好地保證軍隊資金管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在管理過程中借助地方銀行網絡資源,安裝相應的網上銀行系統,以此來構建資金安全防控平臺。這樣還能對軍隊資金流向進行實時監控,這樣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真正提升資金管理的有效性。

1.2建立基于國家信用機制的軍費支出消費服務體系

在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建立基于國家信用機制的軍費支出消費服務體系也是其主要內容之一。軍隊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其既包括了集體性的活動,也有大量的個人行為消費,在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下,軍隊支出消費可以需要依賴發達的金融服務體系來滿足消費需求。為了更好提升其服務質量,可以對相應的服務體系進行健全,具體內容可以在采購方面實行軍地聯網,同時對公務卡支出消費制度進行嚴格督促和監督,這樣就能保證其支出的合理有效性。

1.3建立基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軍人商業保險制度

在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建立基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軍人商業保險制度也是其主要內容之一。在軍人保險管理過程中融入商業保險這一模式,能夠將軍人保險管理機構和商業保險公司相結合在一起,以此來進行保險制度的完善。

1.4建立基于應急應戰需求的隨軍銀行及儲備金制度

在構建軍民融合式軍隊財務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建立基于應急應戰需求的隨軍銀行及儲備金制度也是其主要內容之一。隨軍銀行屬于軍民融合式財務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情況下,隨軍銀行是在難以完成資金保障任務過程中所設立的臨時性資金保障機構,其主要擔負對作戰部隊或者是軍人個人進行經費保障,以此來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建立基于應急應戰需求的隨軍銀行及儲備金制度能夠和合作銀行定期召開會議,以此來分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資金保障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這樣就能及時提出保障需求,進而就能及時解決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選擇及時有效的資金保障渠道以及方式。

2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發展需要注意的問題

2.1加強對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防以及經濟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沒有將協同推進軍民融合工作真正的重視起來,這樣就很難得到有效地發展。因此,在發展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的過程中,首先就要把握好虛與實之間的關系,加強對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財務保障服務的質量,更好地促進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發展。

2.2把握好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的度

在發展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的過程中,還要把握好其兩者之間的度。在軍隊財務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軍隊有些機密事宜以及核心保障能力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共同融合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是政策,以此來確保其安全運行,保證軍隊財務保障安全獨立的地位,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這一目的。

2.3把握好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高低層次

軍隊財務保障體系在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還要把握好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高低層次,畢竟軍隊財務保障職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融合過程中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為此,在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可以為其制定相應的發展和規劃,從戰略上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共同發展。

2.4把握好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試點與推廣的銜接

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還要把握好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試點與推廣的銜接,畢竟軍民融合式財務保障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并沒有現行的模式可以套用,為此,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對其進行適當的研究和探索,以此來保證其科學合理性。要想真正使其能夠有效地融合發展,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布試點,然后再將其推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依法融合這一原則,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國家的利益,以及各方利益,真正做到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對于我國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加強重視程度,對其進行合理的研究,將其合理的融合在一起,以此來更好地實現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這一目的。參考文獻:

[1]朱湛.軍隊財務保障體系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J].經濟,2016,14(8):00305-00305.

篇(6)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檔案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然而,檔案工作仍然顯得過于零散、片面,甚至有部分缺失,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未能得到徹底遏制。因而,建設檔案安全保障體系,保障檔案的安全刻不容緩。

檔案資源是國家和社會珍貴的文化財富, 檔案的安全保管和檔案的有效利用是檔案最基本的兩項工作。檔案保護是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石,是檔案管理部門的第一要務。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在2010年5月12日在成都召開的全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提出了研究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系,全面提升檔案部門的安全保障能力的新要求,從而將建立檔案工作“兩個體系”發展為“三個體系”,將檔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體系”高度,為新時期檔案工作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檔案部門作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前沿重地,其安全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國家檔案資源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一、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近年來面臨的安全問題:自然災害頻發,信息安全問題,檔案管理上的漏洞和隱患等等,都給檔案造成了一些損失,對檔案安全構成威脅。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的地震,地震后人們在塌陷的北川縣檔案館廢墟中清理出來的檔案已經面目全非;2010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使玉樹縣檔案館嚴重受損;同年8月,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造成干部檔案受損,等等這些因自然災害遭到破壞的檔案在災后重建過程中面臨著檔案的修復,這其中有太多的困難、困擾和無助。這些例子充分說明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和所面臨的嚴峻問題,為檔案全方位安全建設敲響了警鐘。檔案館的建筑必須符合《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和《檔案館建設標準》中的抗震烈度標準。國家綜合檔案館重要檔案必須實行異地異質備份。2005年,全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系,全體提升檔案部門的安全保障能力,確保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推動全國檔案事業安全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

國際國內敵對勢力對我國重要情報檔案信息的覬覦和竊取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急需建立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國家檔案局早在2002年的《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中,就明確提出了加強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具體要求。為此各級各類國家檔案館必須建立檔案信息安全體系,使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得到同步保護,已成為檔案部門的共識。

二、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的保障機制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安全威脅、安全防范技術、管理方法、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問題。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安全保障各環節的管理和組織。完善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是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的重要支柱,關系檔案事業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全局,對檔案事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嚴格按照《檔案法》要求和國家、省級檔案財政部門有關文件規定,將檔案管護費足額列入當地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發展提高預算標準。

(2)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涉及到應對突發事件檔案搶救工作保障機制。按照國家檔案局的《檔案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管理辦法》及《檔案館防治災害工作指南》的要求,成立由檔案、公安、消防、地震、政府應急等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組成的檔案安全協調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包括防震、防水、防火、防盜、防社會性等檔案安全應急預案,并報地方政府備案,實現群防群治,切實提高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奠定檔案事業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3)加強檔案安全隊伍建設。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關鍵是人的因素,因為再好的安全制度、設施,如果沒有人來執行和管理,都將成為一句空話。古人云:“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檔案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在檔案館,一片小小的水漬,一絲小小的疏忽,一只小小的煙頭,都有可能對檔案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為此,檔案安全機構人員主抓安全工作外,還要在其他業務處室明確安全責任人,同時要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法律法規培訓,形成人人、事事、處處懂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濃厚氛圍。

三、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

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只有明白食物的薄弱環節,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要加強涉及檔案安全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檔案安全提供必要物質保障;其次在加強檔案安全工作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同時應加強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不斷創新為檔案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機制保障;最后要加強檔案安全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為檔案安全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時檔案工作的重要課題,它涉及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檔案部門應堅持不辱使命、創新制度和機制,以全面推動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2] 劉繼紅.加強檔案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國檔案,2010(11).

[3] 常國瑞.加強檔案管理,努力構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2012年.

篇(7)

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建設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省燃氣管理條例》及其實施若干規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編制本預案。

1.3 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各級政府、各部門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積極履行職責,依法確定應急工作程序,有效處置管道燃氣因各種原因產生必要組織實施臨時管理(接管)的事件。

2.統籌兼顧,協調處置。各級政府部門在市管道燃氣臨時監管應急程序指導下,密切協調,統籌兼顧,服從調配,形成合力,保障重點。

3.依法行政,按章辦事。堅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時做好管道燃氣臨時管理、接管應急,保障國家、集體、個人利益。

1.4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我市行政區域內管道燃氣特許經營企業,因違法行為、破產,或單方提出解除協議造成的事件。工業企業為生產、生活配套的自用燃氣設施的建設及其運行需要的用氣,不適用本預案,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 臨時管理、接管規定及形成條件

一、根據《省燃氣管理條例》十七條規定,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終止特許經營協議,收回特許經營許可證,依照本條例規定重新進行招標等工作,確定新的管道燃氣特許經營企業,并組織實施臨時管理:

(一)轉讓、出租、質押特許經營權的;

(二)轉讓或者違反特許經營協議約定擅自抵押保障供氣的設施、設備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拒不整改的;

(四)擅自停業、歇業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實施臨時管理期間,被收回特許經營許可證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接受臨時管理,保障正常供氣。

二、根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特許經營期間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并可以實施臨時接管:

(一)擅自轉讓、出租特許經營權的;

(二)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生產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業、歇業,嚴重影響到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三、根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協議有效期內單方提出解除協議的,應當提前提出申請,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申請的3個月內作出答復。在主管部門同意解除協議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必須保證正常的經營與服務。

四、獲得特許經營企業依法申請破產的。在未確定新的特許經營企業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必須保證正常的經營與服務。

3 機構組織與職責

3.1 應急領導機構

成立市管道燃氣臨時管理(接管)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辦公室分管主任、市建設局局長、市財政局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監察局、發改局、經貿局、民政局、市勞動保障局、公安局、消防大隊、安監局、質監局、交通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司法局、物價局、廣電局等部門分管領導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總指揮部設在市政府總值班室。

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市建設局分管副局長擔任,辦公室成員由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指定專人參與組成。應急辦公室作為日常辦事機構,辦公室設在市建設局。

3.2 工作職責

3.2.1 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預案應急處置的相應職責,負責組織實施相應的應急處置工作,并制訂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報市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具體工作職責分工:

(1)市建設局:負責事件監控;保證本市居民,重點是市中心城市居民生活用氣;負責需要重新招標,確定新的燃氣企業特許經營方案。

(2)市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負責清查企業經營的違法行為。

(3)市財政局:負責落實應急救援經費保障,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負責緊急情況下動用財政資金應急使用;負責組織相關單位進資產保護。

(4)市司法局、監察局:負責政府部門需求的司法服務,行政監察或案件案件查處。

(5)市發改局、經貿局:負責因事件造成需要與國家、省、市發改、商務等部門協調調撥燃氣解決供應緊缺急需調配。

(6)市安監局、質監局、建設局、消防大隊:負責臨時管理(接管)安全生產監管。

(7)市公安局、消防大隊:負責應急的治安保衛、可疑因素的排查和事故防范監控工作,涉及刑事案件處理;負責因管道燃氣引起的消防事故救急處理。

(8)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市新聞單位:在應急狀態下要加強新聞輿論監督;對突發事件、異常情況的報道要本著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堅持新聞的真實性,防止不實報道和炒作;根據市政府辦公室或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意見事件應急新聞通稿;教育引導城鄉居民正常對待和應對突發事件。

(9)市勞動保障局負責勞務人員權益保障、工傷勞保理培協調工作;

(10)燃氣企業、儲配庫(站):服從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氣源調配,保證因臨時管理(接管)所需供氣。

(11)各鄉鎮政府負責屬地安全保障、事件調查協助工作。

3.2.2 市應急處置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負責管道燃氣臨時管理、接管事件信息監控、預警監測、情況收集、預警分析和工作報告;

(2)依據應急事件等級,提出預警方案報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審批;

(3)組織聯絡、協調和實施臨時管理,保障重點;

(4)提出應急處置意見,供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決策;

(5)負責應急事件情況反映,應急解除,并總結應急處置情況,上報、省相關機構。

4.事件分級

依據管道燃氣經營企業違法違規因素或其它情況造成后果程度,由低至高啟動實施臨時管理(接管)應急預案。管道燃氣臨時管理(接管)應急事件分為三級:Ⅲ級(藍色)、Ⅱ級(橙色)、Ⅰ級(紅色)表示。

(一)Ⅲ級預警(藍色):指管道燃氣經營企業違法違規行為處于初步狀態,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啟動相應預案即可處置的事件。當發生下列情況時,啟動“藍色”預警:管道燃氣經營企業私自正在與其他企業轉讓、出租、質押特許經營權的;或者正在轉讓或者違反特許經營協議約定擅自抵押保障供氣的設施、設備的;燃氣運行存大重大安全隱患,但還未造成事故。

(二)Ⅱ級預警(橙色):指違法事實已形成,事件的處置需向分管副市長報告。《省燃氣管理條例》、《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規定情況之一發生時,啟動“橙色”預警。

(三)Ⅰ級預警(紅色):指違法事實已形成,而且造成燃氣供應和重大公用安全的隱患的需向市政府報告。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啟動“紅色”預警:違法企業經營者逃避事實,轉移資產資金,停止經營,相關人員均外逃,公司處于無人經營管理情況狀態,燃氣供應及安全管理處于緊急狀況。

5 應急處置措施

5.1 應急處置原則。

發出藍、橙、紅色應急預警信號后,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其成員單位自動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并保持日常通訊暢通。進入緊急狀態后,必須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處置,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加強合作、保障重點”的總原則實施應急處置工作。

5.2 應急處置措施。

1.藍色(Ⅲ級)預警處置措施:市燃氣主管部門立即啟動本級應急處置方案并組織實施。(1)協調組織相關部門組成調查小組介入事件調查;(2)依法責令違法企業整改處理;(3)提出事件處理方案;(4)責令經營企業保障管道燃安全和正常供應。

2.橙色(Ⅱ級)預警處置措施:除采取Ⅲ級預警措施外,同時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1)召開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會議,分管副市長批準實施緊急處置方案,各成員單位啟動應急處置工作;(2)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臨時管理(接管)職責方案,并組織實施;(3)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訂應急處置方案報市政府和市、省相關部門機構。

3.紅色(I級)預警處置措施:除采取II級、Ⅲ級預警措施外,同時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1)召開市應急領導小組會議,報市政府批準實施緊急處置方案,各成員單位啟動應急處置工作;(2)制訂應急處置方案報市政府和市、省相關部門機構;(3)在上級政府批準下啟動重新進行招標各項工作。

6.應急結束

應急結束后,根據應急事件等級由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提出,市政府決定預警解除,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宣布應急解除,并通過新聞媒體解除公告。

7 后期處置

(一)總體評價。

1.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在應急解除后做出書面報告報市政府。

2.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整理和審查所有書面報告、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總結和評價突發事件原因及在應急期間采取的主要行動。

(二)調查報告。

1.管道燃氣臨時管理應急處置事件調查應嚴格遵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省燃氣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

2.事件調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調查中查明的事實;

(2)事件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

(3)事件結論;

(4)各種必要的附件;

(5)調查中尚未解決的問題;

(6)經驗、教訓和預防事件再次發生的建議。

(三)法律訴訟。

因管道燃氣經營企業違法行為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政府財產損失、人民群眾財產損失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應依法對經營企業和違法責任人進行法律訴訟及提出賠償。

8 應急保障體系

1.安全隱患處置保障體系。當各級預警啟動時,安全隱患事件的處置在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組織指導下進行,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出現燃氣安全事故時,啟動《市城鎮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市場供應保障體系。當各級預警啟動時,市場供應事件按《市城鎮燃氣供應應急預案》程序進行。

3.應急控制保障體系。當各級預警啟動時,應向分管副市長報告,事件的處置在市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組織指揮下進行,啟動應急控制保障措施:

4.政府處置保障體系。當必須啟動I級預警啟動時,事件的處置在市政府的統一組織領導下進行,并緊急啟動政府救援保障措施:

(1)政府相關部門協助臨時管理;

(2)重新制定招標方案,報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審批;

篇(8)

1.2 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是國家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貫穿于職業院校檔案工作的全過程,是實現檔案利用功能的前提,是檔案管理始終如一的目標,是職業院校檔案部門的基本任務和第一要務。

1.3 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同職業院校檔案工作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據筆者調查,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的檔案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六種狀況:(1)檔案館(室)作為隸屬校辦或人事部門的一個內設組織,不具備核心位置和關鍵崗位,引不起學校領導的足夠重視;(2)檔案工作者多為兼職人員,一人分管多項工作且人員流動頻繁,不利于檔案工作的穩定;(3)檔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缺乏;(4)傳統紙質檔案能集中保管,但電子文件不能有效歸檔為電子檔案而得到妥善保管;(5)檔案管理基礎設施落后,現代化管理手段不能得到充分利用;(6)檔案工作者對檔案信息化的認識不到位,信息化技術水平低。這說明職業院校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2 保障跟上是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關鍵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是關于檔案安全的最高法規,《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對檔案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此外,關于檔案安全管理性標準規范等標準規范性文件已有多份,為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2.2 職業院校檔案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是落實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基礎。安全制度是落實安全工作的保障,各級綜合檔案館關于檔案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職業院校檔案館(室)可借鑒和運用這些成熟成果,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合理、操作易行的規章制度,使檔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 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歸根結底,檔案人員是整個體系的核心。要強化其安全防范意識,進行安全教育與技能培訓,安全技能演練。

2.4 經費保障是建立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根本保證。檔案館(室)負責人應知難而進,主動爭取,大聲呼吁,通過各種渠道和辦法,想方設法將檔案工作和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列入院校每年正常的預決算中,有專項資金可用。同時,也可借助館(室)測評等機會,爭取資金,改善硬件設施。

2.5 館舍和物資設施保障,是建立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必要條件。職業院校的檔案館舍應借助院校新建、擴建等機會,嚴格遵循《檔案館建設標準》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按照因校制宜的原則,合理地確定館舍的建筑規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具有發展潛力,充分滿足檔案安全的需要。

2.6 技術保障是建立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有力支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多種先進的安全防范技術手段,諸如指紋識別、紅外報警等,確保檔案安全保密。另外,紙質檔案還將長期存在于我們的工作中,其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3 措施有效是實現職業院校檔案安全保障體系途徑

3.1 組織建設是前提,從大環境來講,要在國家檔案局和中國檔案學會的領導下,在各級學會組織成立專門的職業院校分會,把職業院校檔案室的分管領導和館(室)負責人囊括進來。從職業教育管理部門和國家檔案局層層建立檔案安全管理體系。

3.2 針對檔案安全工作的特點,應建立并完善檢查制度,加大檢查力度,保證檔案安全工作落在實處,扎實推進,切實有效。

3.3 檔案安全工作應實行工作考核制,納入年度考核和目標考評。

篇(9)

一、突發公共事件及其應急管理概述

1、突發公共事件的概念

本文結合《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定義,認為:突發公共事件是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影響、威脅局部區域或者全國經濟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政府及相關組織采取緊急措施予以積極應對的危機事件。

2、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概念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為了預防與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避免或減少突發公共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對突發公共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和后危機的全過程進行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的動態管理活動。

3、加強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必要性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事件,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政府全面履行職能,提高執政能力的內在要求。

(1)加強政府應急管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當前,各種社會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突發公共事件頻繁發生,引起一系列惡性連鎖反應,影響了社會發展。因此,加強政府應急管工作,有效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最大限度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的不穩定因素,將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2)加強應急管理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應急管理工作關系到人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的重要體現。因此,各級政府要堅持以人為本,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積極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有效預防和應對各類風險與危機。

(3)加強政府應急管理是保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是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順利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講,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4)加強政府應急管理是政府提高執政能力的內在要求

應急管理作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方面,是政府職能的應有之義。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就要求我們在加強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案體系操作性不強

應急預案是為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是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有一些預案過于簡單、籠統,實用性、操作性不強。究其原因一是有些部門在編制預案過程中,照搬照抄,沒有深入調查研究實際情況,編制出的預案缺乏針對性;二是缺乏對預案的評審和應急演練的檢驗。

2、應急管理體制不完善

城市應急管理領導機構、辦事機構與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的關系不夠理順,應急管理部門之間存在著權責不明、職責分割、管理脫節等現象,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

3、應急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

城市政府尚未建立一個具備協商、決策與綜合協調功能的常設機構,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大部分情況下仍然采用分部門、分災種的單一災情應急管理模式,部門之間、縣域之間、條塊之間以及預防與處置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沒有形成全市統一的應急聯動和協調機制。

4、應急保障體系不完善

應急保障體系還不完善,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應急救援隊伍力量薄弱,應急物質缺乏統籌管理,應急物質儲備制度不完善;應急處置資金缺乏,科技研發力度不夠等問題。

三、完善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對策

1、加強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

科學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是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組織保證,對于有效預防或減輕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城市要立足本市實際,優化整合現有資源,按照“目標統一、分工協作、統一指揮、責權對等原則、執行與監督部門分設原則”的原則,建立常設性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專項指揮機構和應急管理保障機構,構建適合自身的組織健全、權責明確、功能齊全、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

2、完善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運行機制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涵蓋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事后恢復與重建等應對環節,各個環節相互銜接,互為影響。因此加強城市應急管理工作,就需要對每個環節實施有效管理,防止突發事件向更加嚴重的階段發展,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逐步建立起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社會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應急管理機制。

3、加強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城市應急保障體系是保證城市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支持,是城市應急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加強城市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加強城市應急管理各級隊伍建設、加強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開展好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4、完善城市應急管理法制體系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政府應急管理的最有力的保障,是預防、調控、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有效法寶。各級政府要以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相關法律為依據,認真總結應急管理實踐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積極探索應急管理的客觀規律,根據本地實際和有關突發事件的特點,研究制定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不斷完善應急管理法制建設,實現應急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城市應急法制建設還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緊急狀態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行政應急措施的適用范圍、程序以及原則,應急管理部門、應急管理者的權責、公民的合法利益等內容;

(2)建立完善應急資源征用及補償制度;

(3)制定有關應急社會動員的法律法規,明確應急管理參與者的權、責、利;

(4)研究建立應急管理“社會發展風險基金”預算制度,探索利用經濟刺激、社會保險等市場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風險;

(5)完善應急管理教育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應急宣傳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應急管理人員和市民預防與應對意識的培養,提高全社會整體應急能力;

(6)完善監督、評估體系,保障政府在應急管理過程中,依法處置公共危機事件,依法查處各種失職和違法行為,保護各種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結束語

城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是國家現代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好城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對于提高政府的應急管理能力,保障人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維護城市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穩定,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深遠而又重要的意義。

篇(10)

引言

自來水廠的供水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飲用水工程建設迅速推進。目前,城市供水安全問題存在隱患,是因為自來水廠的運行管理存在著弊端,不能達到社會發展的要求,管理水平相對落后。政府相關部門在水源管理、水質監測、應急管理、信息公開等方面的監管不到位,主要體現為七個方面:第一,沒有準備備用的水源,對水源的保護工作不到位;第二,沒有獨立的水質監測部門;第三,沒有對水質生產的全過程進行監控;第四,在水質管理工作上,相關部門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能;第五,沒有對終端用戶用水的應急與迅速反饋機制;第六,對社會用戶沒能達到公開水質信息的要求;第七,沒有科學的測評機構對水廠的產水安全進行監督。為了加強我國城市自來水廠運行安全管理手段,完善在水源管理、水質監測、應急管理、信息公開等方面的監管工作,建立評估體系,以確保城市自來水廠的安全運行。

1、水廠運行安全管理保障體系構建的關鍵點

――保障水源供應的安全可靠性

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根據資料顯示,2012年1月,國務院了一個指導當前至未來時期我國水資源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即有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書。具體分為三點內容;第一,為了防止飲用水源遭受污染,要加強改善重點流域水環境的質量,控制工業污染源,提高污水處理率,建立水利、建設、衛生、環保等部門對其進行保護;第二,建立水質達標評估機構及原水水質早期預警體系,進而完善飲用水水源的監督管理制度;第三,規劃水源流域周圍的城市建設、交通布局等。建立備用水源:在水源地區建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水源,在沒有水源的地區,通過建設地下水供水或聯網附近地區供水,進而實現應急供水水源。建設水系網絡,在運行的過程中可以靈活切換,例如在發生污染時,就可以將被污染的水體稀釋或是切斷,進而保證原水的正常供應。建立重點水廠中的戰略儲備水源,可以保證長時間內水廠生產供水,以免水源發生重大緊急情況時,居民的生活用水不能正常進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行政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完善流域資源的管理、調度及統一規劃。統一規劃城鄉水資源,即城鄉供水、水環境治理、水資源綜合利用和防洪排澇等。

2、水廠運行安全管理保障體系構建的具體措施

――構建飲用水水質監管體系

建立獨立的水質檢測機構:從供水企業中將各地核心水質檢測中心分離出來,建立財務和人事獨立的水質檢測單位,對行業監管負責。在符合相關標準和規定的條件下,水質檢測中心的工作要公正、客觀、科學的進行,得出準確的檢驗結果。在水質檢測方面,政府要給予資金的支持與鼓勵,確保飲用水的安全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為了提高服務效率,政府主管部門要經常督查供水企業水質,在企業與政府間形成監督與被監督關系。監控水質生產供應全過程:提高水質變化的實時監測能力,在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等部分進行全面研究,并且安裝在線水質監測設備,最后傳遞到政府主管部門。建立終端用戶用水的應急機制和迅速反饋:為了使用戶飲用水的安全得以保障,政府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通過信息采集和呼叫系統,準確及時地把握終端用戶用水的水質及水壓情況,從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飲用水突發狀況帶來的危害。建立水質公報制度,確保公開性:通過媒體,將監測數據統一公布于全社會,滿足社會人們的行使監督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公開。加強對用戶的宣傳:為了提高公眾的關注度,使社會團體、市民等積極參與對水質的監督,采用相應的有效手段,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安全用水、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等知識。

3、水廠運行安全管理保障體系構建的有效落實

――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

上一篇: 操作風險案例分析 下一篇: 教師心理狀況分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电影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