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因子作用特征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6 16:29: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因子作用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因子作用特征

篇(1)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戰略管理領域一項重要的理論創新,借鑒自然界物種生態位思想、采用生態位所蘊涵特殊、整體、協調和競爭思想,來研究企業生存發展、延續進化行為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形成了企業生態位理論。目前,企業生態位理論尚未形成體系,有關思想略顯凌亂,分析視角、研究工具和結論也不斷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從國內外不同研究文獻來看,對于企業生態位概念的認識有許多不同看法,多數學者基于企業發展演化過程,認為企業生態位是企業在特定生存環境條件下能動地與環境及其他企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對地位與功能作用。企業生態位產生絕不是某一個環境要素決定的偶然過程,而是涉及由企業制度、企業家、企業職工、企業文化、組織機構、資產狀態、信息技術等企業內部生態因子,與經濟、政治、法律環境、社會文化、教育水平、科學技術等企業外部生態因子交互影響、共同決定的具有一定自組織性的能動過程。因此,企業生態位會顯示出比較明顯的企業特征和環境特征。之所以表現企業特征,是因為企業生態位以企業內部系統構成要素為基礎,是企業內部系統構成要素通過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形成的,影響企業的生存資源、發展空間、規模形態和市場占有等,強調企業內部系統要素之間的協同共生。從另一角度講,企業生態位,產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態環境,促成企業與環境互動系統產生,使得企業在研究外部環境狀態后做出行為選擇和反應決策。

企業生態位的內涵及研究現狀

有關企業生態位的含義,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是以Hannan和Freeman為代表種群生態位,認為生態位是企業在戰略環境中占據的多維資源空間;一種是以Baum和Singh為代表的個體生態位(企業生態位),認為生態位是企業在資源需求和生產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種觀點可以解釋為宏觀生態位,是以企業種群為生態位的基本單元,關注處在同一環境機制下的企業群體如何適應環境變化,以及環境又是如何對企業種群進行選擇,并由此尋找產生企業種群多樣化和差異化的原因;后一種觀點可以解釋為微觀生態位,是以企業單體為研究對象,關注企業種群內的單體企業相互之間的差別,尋找企業與其所占據的生態位相互作用的影響特征。在Baum看來,個體生態位要比種群生態位更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國內相關學者基本繼承了國外理論研究成果,閆安、達慶利認為企業生態位是指企業在特定時期特定生態環境里能動地與環境及其他企業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地位與功能作用。梁嘉驊等認為企業生態位是企業在整個生態資源空間中所能獲得并利用的資源空間的部分,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在企業生態大環境中擁有的明確位置,企業在行業中的生態位是企業在行業內競爭實力的標志。錢輝認為企業生態位是企業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系定位,這種關系是企業與環境互動后所達到均衡的狀態,它受到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并通過企業與環境的物質交換接口——資源和需求的狀態表現出來。

由此可見,上述觀點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企業生態位的內涵,然而,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強調了一個重要因素,即將企業生態位視作一個構成企業生態系統的且與資源、功能和地位有關的系統變量。尤其是從梁嘉驊、錢輝等學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這一點。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態位的最大區別是企業生態位的構成主體——企業“是包含若干個人的有機整體,具有更強的思維性和主體選擇能力”。面對競爭對手和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更具有保證自己相對競爭地位的穩定或不落后的意識和能力。企業生態位由各種形態各異、性質有別的生態因子構成,這些生態因子通過緊密的分工協作組成特定結構,改變作用強度與形式,調整關聯層次與方式,再加上宏觀社會環境以及企業與環境、企業之間互動態勢的作用,不斷支配企業行為的價值取向,促進企業發展演進。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是企業生態位功能的主要表現,而非企業生態位本質的集中反映。正確認識企業生態位的本質離不開對企業生態位結構的深入分析。

借鑒國內外學者關于企業生態位已有研究成果,從促進企業與環境協同演化的視角,本文將企業生態位定義為,企業基于組織結構與環境關系,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即企業內部生態系統以外有效尋求與利用各種生態環境因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企業生理特征、營養要求、取食特點、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現。企業生態位借助于企業的功能機制和市場機制兩種方式來促進人力資源、產品、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動,形成一個不同層次、類型縱橫交錯且錯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統,產生更大的資源效益、整體效益和綜合效益,以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生態位本質的具體體現

(一)企業特征

企業生態位由一系列具有關聯性的企業內部生態因子組成,這些因子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定的組織結構關系,并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特有的性質和狀態。雖然企業生態位不一定完全表現企業內部生態因子的生態特征,但企業生態位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多樣化特性卻可以明顯地標識出企業特征的變化軌跡,也就是說,企業特征能夠表現出強烈企業生態位的特色。由于企業生態位的生成演變往往會受到企業智慧水平、思維能力、生命周期、遺傳基因等的交織影響。因此,透過企業特征可以管窺到企業內部的人、財、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狀態及要素之間的聯結模式與結構關系,并從結構層面了解到企業的功能形態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企業生態位不僅是反映企業生命體的意志、靈魂、思想和行為等特征的功能體,關鍵是基于企業內部結構與功能基礎上的企業特征的綜合體現。

(二)資源狀態

基于資源的理論認為,企業生態位是企業對外部環境中各種資源選擇和利用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為企業能動地與環境及其它企業進行物質循環、能量轉換和信息流動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對于多數現代企業而言,采取最優資源利用策略,獲得最優最寬的資源空間幅度,是不同發展時期企業生態位關注的焦點。同一環境中的生態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個企業資源維度上,而是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應的維度集中,企業生態位競爭的日漸激烈加速了生態資源的空間移動,尤其是對稀有生態資源的競爭,不斷擴充和改變企業對所依存環境中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經濟資源的利用幅度。事實上,由于構成生態環境空間的資源因子始終處于從“質”的優劣互變到“量”的增加減少的變化狀態,因此企業生態位獲得并利用的資源空間只能是一個相對概念,這就要求在對某一性質、類型的企業生態位進行具體研究時,必須將企業的資源維度納入到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以便于把握企業生態位的可發展強度和競爭力水平。

(三)環境關系

基于企業與環境互動的客觀存在,企業生態位描述了企業與環境交互過程的協同共生與互動均衡,因而企業生態位的本質還應該揭示構成生態位空間的內外要素之間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生態位是企業內外生態因子由于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復雜關系的縱橫交錯,這種互動關系可能通過物質循環、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也可能通過結構、功能互補,或者是通過充當生態因子鏈的結點加以聯結。

企業生態位遺傳、演進及衰退也揭示了企業生態位空間內部的關系形態。企業生態位的遺傳密碼、遺傳信息和遺傳物質的傳遞、復制都離不開外部環境條件的必要支撐,任何一個外部生態因子在數量上的不足或過剩,質量上的殘次或低劣,都會影響企業生態位的遺傳、演進,否則會極易誘發企業生態位衰退現象。企業生態位的競爭機理、細化機制、調整機制、優化機制、移動效應等都是企業生態位空間內部各要素之間動態交互關系的靜態結果表現。資源狀態提供了企業生態位空間內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業特征塑造了企業生態位空間內部關系性質的基本概貌。

篇(2)

關鍵詞:品牌 進化 生境 生態因子

隨著對企業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入,與企業相關的品牌進化命題也日漸被理論界所重視。品牌進化是將品牌從靜態研究轉向動態研究的切入點,深入研究品牌進化的動態過程將對企業品牌構建、品牌發展、品牌升級具有重要作用。品牌進化的研究離不開品牌生存的大環境,只有在品牌生態的大環境中才能更清楚地研究品牌發展演進的動態,這是本文研究的立足點。

品牌進化的生態環境分析

自從1955年美國學者伯利•加德納和西德尼•利維發表的文章隱含著把品牌作為生命體的認識,從而開創了“品牌個性理論”的啟示后,凱文•萊恩•凱勒、大衛•艾克等學者的研究中都透視出對品牌生態的認識。1998年,大衛•艾克明確提出了基于單個企業品牌系統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將生態學的種群概念引入品牌理論的研究中,開啟了品牌生態理論的研究歷程。把品牌明確視為一個生命體,始于歐洲經濟學院德籍教授曼弗雷•布魯恩,他首先提出了品牌生命周期理論,指出品牌生命周期由6個階段組成,即品牌的創立階段、穩固階段、差異化階段、模仿階段、分化階段以及兩極分化階段。此后,美國著名品牌專家邁克爾•穆恩等在《火炬品牌:網絡時代的品牌鑄造》中論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質。菲利普•科特勒(1997)認為,應該用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加以分析,即品牌也會像產品一樣,經歷一個從出生、成長、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過程。從眾多營銷學者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屬性和生態屬性,也會經歷從出生到衰退的進化過程。

在生物學中,環境是由各種環境因素組成的綜合體,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及直接、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通常又稱生境(habitat),特指生物個體或群體所處具體地段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對不同的生物體來說,生態因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生存因子,也有主導因子,其中,主導因子是決定生物進化的關鍵因素。具有類生物體特征的品牌顯然要生存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夠得到進化發展。由此,溫克勒(1999)提出了品牌生態環境的新概念,并指出品牌生態環境是一個復雜、充滿活力并不斷變化的有機組織的論斷。品牌與生態的結合成為品牌理論發展的趨向之一,生態學將成為解決品牌復雜性問題的橋梁,成為品牌理論創新與發展的新視角。與一般生物成長環境相比,品牌進化生境與品牌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品牌進化生境就是各生態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品牌生態因子的作用是綜合的,每一種因子的作用有主次、輕重之別,也有直接、間接之分。同時,各種品牌生態因子的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補性,在品牌進化的各個階段,各種品牌生態因子發揮的作用強度不同,對品牌的作用也具有階段性。

品牌進化過程由多方面的利益相關者組成,包括政府、股東、雇員、分銷渠道、顧客以及營銷合作者、競爭者、聯盟伙伴、發展伙伴、廣告商等。因此,品牌進化環境的生態因子總括起來可以作如圖1所示的歸類。在圖1的歸類中,涉及的經濟、社會、地緣等環境因子,屬于品牌進化的外部環境因子,一般稱之為非生物環境。而企業內部環境因子較為直接地影響品牌進化的過程,是品牌發展的要素,是品牌進化的生物環境。

品牌進化的生態因子關聯度分析

品牌進化生態因子分析面臨的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眾多因素構成的復雜而往往缺少定量數據的系統。為此,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對品牌進化生態因子進行關聯度分析以解決上述問題。分析中需要選取品牌進化的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具體步驟如下:

(一)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為使問題條理化、層次化,文章構造出一個有層次的結構模型(見圖2)。這些層次可以分為三類:目標層―品牌競爭力;準則層―品牌評價指標;方案層―品牌影響因子。圖2中的影響因子P是各具體生態因子的綜合影響,可以通過確定權重來確定。

(二)構造判斷矩陣

在遞階層次結構中,設上一層元素C為準則,其所支配的下一層元素P1, P2, P3, P4對于C的相對重要性即權重。由于P1, P2, P3, P4對于C的重要性無法直接定量,只能定性,那么確定權重用兩兩比較方法,本文用ui和uj來表示。對于準則C,元素ui和uj哪一個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賦值。對于準則C,通過n個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得到一個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A=(aij)nxn

其中aij就是元素ui和uj相對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判斷矩陣A具有下列性質:aij>0,aji=1/aij,aii=1

(三)單一準則下元素相對權重的計算

上文得到的是一組元素對其上一層中某元素的權重向量。然而,最終要得到的是各元素即品牌進化生態因子P 對于目標層C的排序權重,從而進行重要性排序。

(四)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在計算單準則下權重向量時,還必須進行一致性檢驗。在判斷矩陣的構造中,并不要求判斷具有傳遞性和一致性,即不要求aij•ajk=aik嚴格成立,這由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與人的認識的多樣性所決定。但要求判斷矩陣滿足大體上的一致性是應該的。如果出現“甲比乙極端重要,乙比丙極端重要,而丙又比甲極端重要”的判斷,則顯然是違反常識的,一個混亂的經不起推敲的判斷矩陣有可能導致決策上的失誤。而且上述各種計算排序權重向量(即相對權重向量)的方法,在判斷矩陣過于偏離一致性時,其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懷疑了,因此要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

通過AHP法,最終要確定品牌進化生態主導因子、生存因子與一般因子,以確認品牌進化過程中各種環境因素對品牌的影響程度和關聯程度。

基于生態因子影響的品牌進化途徑分析

在生物學中,生物首先受到生態因子最低量的影響。當某一生態因子缺乏或不足時,可以成為影響生物生長發育的不利因素,但若該因子過量,同樣可以成為限制因子,這就是利比希法則和限制因子法則。基于最低量法則和限制因子法則,美國生態學家Shelford于1913年指出,一種生物能夠生長與繁殖,要依賴綜合環境中全部因子,其中一種因子在數量或質量上的不足或過多,超過了生物的耐受限度,該種生物就會衰退或不能生存,這就是耐受性法則。每種生物對每一生態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但任何一種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限度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進化過程中,生物的耐受限度和適宜生存范圍都可能發生變化,可能擴大,也可能受到其他生物的競爭而被取代或移動位置。具有類生物特征的品牌在進化過程中同樣受到各種生態因子的影響,不同地域市場的差異,消費者的差異,經濟、文化、法律制度的差異,致使品牌對生態因子有一定的耐受限度,從而形成了對生態因子的適應。

在生態系統中,物種由于所處的生態位不同,為適應生態因子,所采取的適應方式是不同的,這就形成了進化的三種途徑:競爭、協同進化與共存。對品牌生態系統來說,為適應不同的生態因子,品牌進化的途徑包括品牌競爭、品牌協同進化和品牌共生。

(一)品牌競爭

品牌生態系統中最通常的表現形式就是競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資源和生存空間,品牌持有者與價值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競爭關系。顯然依賴于同一有限資源的不同品牌群之間的競爭往往很激烈,這樣必然導致兩個結果:一是競爭中的強者取代弱者,后者被排擠(在生態系統中消失)。品牌擴張是企業通過品牌的滲透、空間擴張戰略等以擴大品牌的分布區域,這是品牌成長期的主要行為特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據生存空間,得到消費者認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延伸即品牌繁殖,是指品牌利用現有優勢,生產與原品牌不同類別的產品,或發展關聯的亞品牌等,豐富品牌種類,延長品牌壽命。各類品牌延伸行為的復雜程度差異很大,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是品牌繁殖期的主要行為特征。二是競爭的各方或某一方發生進化改變,即在資源利用方式上更特化,適應的范圍更窄但更有效,降低競爭強度,實現不同品牌在同一生態系統中的共存。

(二)品牌協同進化

在品牌生態系統中,品牌外部環境生態因子與內部環境生態因子相互作用是品牌進化的重要制約因素。在品牌生態系統中,孤立的品牌進化不存在,需要在多種生態因子共同作用下協同進化,其結果是一定的品牌組合共同占有和利用同一生境中物質資源、空間和品牌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的結構與狀態。品牌協同進化最通常的例子是品牌聯盟。協同進化是一種群落進化的類型,企業集群通過協同進化、專業化生產和營銷發展出多個品牌群,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

(三)品牌共生

在現代生物學中,共生一般被定義為一種相互性的活體營養性聯系。在生態系統中,各個物種在生態因子的影響下,最終總會找到生存和發展的平衡點,這就是品牌共生的平衡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來自經濟的、社會的、地域和企業內部的各種生態因子造就了復雜、動態的生態環境,各種大大小小的品牌共同生存,形成了動態的品牌共生系統。在生物界中,共生新能量轉化為共生植物或動物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提高;在品牌生態系統中,共生能量表現為資金、技術、知識等在各品牌之間的分配。一般說來,品牌間的共生關系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以下原因會導致品牌共生狀態的解體:品牌均衡態勢被打破;品牌成員采取敵對的營銷目標,使關系不相容;某品牌成員原有的競爭優勢消失等。一般來說,在競爭水平相對較低的區域,品牌共生狀態保持比較久,而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品牌競爭較為激烈,品牌共生狀態較為短暫。品牌共生狀態是產業內各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而斗爭,在一定階段達到相對均衡狀態。在這一均衡狀態下,各品牌或采取差異化策略,針對不同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以獲取高端市場;或采取成本領先策略占領低端大眾市場;或采取利基策略針對特定需求市場提品。均衡狀態下任何品牌想要打破這一均衡獲取更多市場份額,都需要付出慘重代價,在投入產出上陷入陷阱。于是在各方利益權衡下,各品牌在這一均衡狀態下理性競爭。

現代生物學給出了三個衡量適應的標準:生存、繁殖或基因延續、生物對環境利用的效率。品牌進化過程中,為了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必須加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提高品牌的繁殖力和市場影響力。同時,積極利用政府產業政策、經濟政策和各種地域文化資源,這樣才能提高品牌的適應能力,促進品牌進化。

參考文獻:

篇(3)

教育生態學認為,大學英語課堂是一個由自然系統、社會系統、政策系統、心理情感系統等構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復合生態系統,擁有生態系統所屬的基本特征。建構一個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就是要建立一個相對優化、相對理想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解決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理解并遵循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以此科學合理地實踐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特征

按照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和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我們所要構建的相對優化、相對理想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必然具有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和教學系統的特殊屬性,這主要體現在整體性、多樣性、動態平衡性、開放性和協同變化性五個方面。

1.整體性

生態學認為生態系統的形成基于各因子(因素)在發展和變化時產生的普遍的、非線性的聯系和相互影響,正是這些普遍的、非線性的相互聯系和影響的共同作用,使得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相對的整體性和組織性。生態因子不可能完全脫離其所處的某一系統而獨立存在,否則它就成了另一個獨立系統。就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而言,這個系統包括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和學生,課堂的物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課堂的社會環境(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課堂的心理環境(教師的心理和學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作用因子(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所有這些因子在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功能都是為了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必須說明的是,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并不是所有因子功能的疊加,物質流、知能流和能量流在教學個體、群體和系統內的轉換、輸入和輸出,實現各因子功能的協調,取長補短,因此,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遠大于所有單個因子功能的總和。

2.多樣性

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中的因子具有多樣性,比如主體因子中的學生,他們個性特征鮮明,文化背景、學習風格和動機差異性大,就像是自然生物界中的不同物種共存于英語教學生態系統中,彼此交融,相互影響,他們認知、思維、語言能力方面的差異性即多樣性成為彼此間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驅動力。

3.動態平衡性

所謂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各要素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系統的自組織而實現的一種相互適應、相互補償、相互協調的平衡狀態。一個運轉良好的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可以以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保持穩定狀態,教學主體和各個生態因子在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規范作用下各司其職,維持課堂生態系統的穩定。知能和信息在各教學因子間轉換和循環,各教學因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制約使得教學生態系統大致處于平衡狀態,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但物質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英語課堂系統中的各個因子也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所以課堂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換言之,系統的某些部分會出現不平衡。要解決這些問題,既要通過系統的自調自控實現,又要通過外部力量對系統的調整和改革進行,從而使系統達到一種新的平衡穩定狀態,則系統結構更加合理,能夠發揮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處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中。

4.開放性

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它具有對外部系統的接受和交換能力,即與外部系統進行持續的信息傳輸、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進而維持演替發展。系統要穩定有序的運行,其動力不僅來自系統本身,還來自系統以外。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因素(教師和學生)都是生命個體,生命個體的必須不斷變化和發展,這既來自生命個體內部的力量,又來自于生命個體所在系統提供其發展動力。要同時獲取來自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動力,必然要求生命個體所在的系統是開放的。英語課堂生態系統需要來自外界的支持,比如科學的英語教學目標、適宜的教學環境、先進教學輔助設備、不斷更新的信息等,通過教學過程的轉化,這些動力和支持將被轉化成為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變化又將對教學目標、教學環境、教學方法等產生影響。

5.協同變化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聯系,共生共存,這就是事物的相關性或稱協變性,也是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處的協變性在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生態課堂的各個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個因子的變化導致另一個因子發生協同變化。總體而言,教師采用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對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發展學生認知能力起到不同的作用。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的變化反過來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而教師的教學理念又會影響教師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選擇。

二、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運行原則

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要實現科學優化運行必須充分體現整體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動態平衡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協同變化性原則。

1.充分體現整體性原則

強調整體性,關鍵在于要使組成系統的各因子在有規則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整體發揮作用。教師存在于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引導學生學習以提高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學生存在于大學英語課堂,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另外,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的存在也無不是旨在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所有這些因子都應當科學、合理、有序地組織在一起,共同作用,以發揮其整體的最大功能。

2.充分體現多樣性原則

大學英語生態系統中學生、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強化了教學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得系統更加穩定,更有動力。大學英語生態課堂的整體性原則強調綜合、全面發展,突出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具體到每個學生,就應使學生有多種自主的選擇,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大學英語課堂中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些策略和方法的內涵及具體操作形式也都各不相同,但在具體的某個階段或者環節,由于它們最具有合理性,最能反映出外語教學的某些規律,因此也最能解決某些教學實際問題。

3.充分體現動態平衡性原則

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首先取決于它的自組織能力,這種自組織能力能有效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也就是教學系統短期震蕩和無序狀態后又能恢復平衡的原因。但有的教學問題,甚至是大學英語培養目標的調整,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進等,都會對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能力產生沖擊,這就要求教師和學校對教學過程進行關注、支持和監控,當這個教學系統的運行出現波動和異常時,要及時進行干預和給予必要的支持,隨著各項措施和操作辦法的逐步到位,隨著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整個課堂教學系統又會趨向平衡。

4.充分體現開放性原則

充分體現英語課堂生態系統的開放性指充分尊重教學理念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手段的開放性,教師教學的開放性、學生學習的開放性、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開放性等。比如就教學內容而言,教材不應局限于教科書,師生都是教學資源的使用者、開發者與創造者;就教學手段而言,既可以是課堂上的講授和演練,又可以是課外自主學習和社會實踐:教師和學生之間就師生關系而言,這種開放既是人際間的多維互動與交流,更是信息的開放與溝通。

5.充分體現協同變化性原則

篇(4)

金融生態環境是借用生態學概念,將金融看做是由金融子系統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定環境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是金融運行規律和生態特征的系統性抽象。它包含了與金融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是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等相關外部因素的有機組合。西部地區作為當前我國經濟整體規劃中的重點支持地區,經濟已得到快速發展,但在取得發展的同時,無論是發展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落后于中東部地區。西部省份之間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資源差異較大,整體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導致了當前西部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基礎較差,而相應金融機構的業務能力與支持力度又相對有限,這也就造成了西部地區金融發展落后的現狀。但與此同時,西部地區有以四川、陜西為代表的“金融高地”也有以重慶為代表的金融生態發展前景巨大的地區。其他省市則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同時通過構建西部金融中心不斷輻射周邊城市,借助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這一有利條件優化當地金融生態環境。本文針對西部地區金融生態環境進行研究,部分指標采用三年的平均增長率,使指標更具說服力,深入探析西部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并對西部地區12個省市進行聚類分析,對各省市的金融生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同時指出當前西部地區在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

一文獻綜述

一個地區的金融生態關系到與金融發展有關的各個方面,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影響金融生態環境的因子之間又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要想全面系統地評價西部地區的金融生態水平,就必須要構建一系列包括金融發展因素的指標體系。近年來,眾多學者使用不同方法對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研究,張瑞懷(2006)以湖南省為例,通過BP人工神經網絡模型(ANN)建立了現實狀況的綜合評價模型與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構成要素對金融生態環境進行研究;[1]苗麗娜(2007)將系統動力學方法運用到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中,基于武漢市的統計數據對模型進行仿真模擬,并對仿真結果進行分析;[2]在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指標構建方面,徐諾金(2007)將金融生態環境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兩大類,提出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其根本是改善法制環境的觀點;[3]在金融生態機制運行上,喬立娟(2012)采用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對對農村金融生態主體的選擇進行分析,并尋找政府、各類借款人和非正規金融機構三者之間的均衡;[4]周炯,魏佩佳(2012)通過金融資源水平、政府財政能力、經濟基礎和社會信用水平這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5]張孟云(2015)結合時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FAVAR模型對我國各省份的金融競爭力進行測算和評價。[6]以上這些對金融生態水平的研究所選取的指標通常為靜態指標,這樣的指標不能有效地反映一個地區金融生態發展的潛力與趨勢,同時評價方法的主觀性較強,不能反映客觀情況。本文根據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各個分指標的選取頻度,采取動態指標與靜態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將金融生態環境的總體框架劃分為金融生態環境基礎因子(現實競爭力)、金融生態環境推動因子(潛在競爭力)兩個一級指標,通過主成份分析法與聚類分析法來構建金融生態環境評價體系,指標體系見表1。綜合看來,評價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比起單一使用某種方法,兩種評價方法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單一方法的弊端,使研究結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更高,能夠在數據搜集準確有效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評價結果的可信度,使之對改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政策制定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二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1)因子分析前提條件檢驗。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由結果可知,KMO統計量為0.628>0.5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2)提取因子。使用SPSS軟件對原有的11組變量指標進行提取,選用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份分析法并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結果可知,變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0.9以上表明提取的因子全體對每個變量都有較高的解釋程度,各變量丟失的信息較少,因子分析的效果較好。(3)確定公因子數目。當提取特征值大于1時,兩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了87.078%,基本上能夠涵蓋所選數據的統計信息,所以本次因子提取過程的效果較為理想。(4)公因子成份分析。對于上述提取出的兩個主成分,運行SPSS得到11個指標在這2個主成分上的旋轉因子載荷矩陣,之后根據旋轉因子載荷矩陣對兩個主成分進行命名。這里使用方差最大法進行正交旋轉得到旋轉因子載荷矩陣,結果見表2。表2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組件12人均GDP0.8910.404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0.9820.161本專科畢業人數0.9540.18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0.4600.8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0.9230.221資本形成總額0.0930.821消費總支出增長率0.7040.224城鎮失業保險人數0.9450.109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數0.9510.172進出口總額增長率0.1180.914人均GDP增長率0.1560.938表2中第一個因子由人均GDP、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固定資產投資、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數、城鎮失業保險人數、本專科畢業人數這7個指標組成,其中人均GDP、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固定資產投資這4個指標所反映的是當地的經濟運行體系,而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數、城鎮失業保險人數、本專科畢業人數這3個指標則表明了一個地區社會誠信及保障體系的情況,所以第一個因子是由一個地區的經濟運行體系與社會誠信及保障體系所組成,故將它命名為金融生態環境的基礎因子(現實競爭力);第二個因子是由消費總支出增長率、人均GDP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率、資本形成總額增長率構成,居民消費總支出可以反映當地的消費狀況,資本形成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率則反映了當地的投資狀況,故可以將其命名為金融生態環境的推動因子(潛在競爭力)。(5)計算因子得分。為了得到因子得分系數,使用回歸法對其進行估計,得到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將各指標因子得分數值作為因子分析函數的系數,可得因子分析函數(6)結果分析。從綜合得分的結果來看,四川省的金融生態環境最好陜西省緊隨其后,而、青海、寧夏的金融生態環境綜合表現較差。對比兩個因子的得分可知各省的排名在基礎因子(現實競爭力)方面與推動因子(潛在競爭力)有較大的差異。這是由于金融潛在競爭力的數據使用的是各省三年間增長率的平均值,而金融現實競爭力是通過2014年的年度數據得到,這就解釋了很多我們印象中一些落后的省份反而排名卻很靠前:像四川、陜西這種現實競爭力很強的省,之所以短期內難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是因為各項指標的基數相對較大;而、內蒙古這些省份,其指標的基數比較小,因此增長率可以比較大,這是與現實情況相符的。2.聚類分析。為了進一步描述這12個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對各個地區的相關數據進行聚類分析,聚類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將12個地區分為四類,可以發現其與因子分析法綜合排名的結果相吻合:第一類為四川、陜西,雖然這兩個城市在推動因子上表現較差,但是其金融生態環境的基礎相對其他省市較好,金融規模較大,故綜合能力最強;第二類為廣西、重慶和云南,這三個城市在兩項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對靠前,發展潛力較好。從結果來看,重慶是唯一一個在兩項排名中都處于靠前的地區,說明重慶的金融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與發展潛能;第三類為內蒙古、甘肅、貴州和新疆,這四個省在兩項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對居中,表明其無論從現實競爭力來講,還是從潛在競爭力來看在西部都處于中等位置;第四類為、青海、寧夏,這三個省的潛在競爭力排名靠前,說明其增長潛力很大,在最近三年的發展勢頭強勁。但由于其基數較小,仍屬于西部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相對較差的地區,應加大對這三個省的政策扶持。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2)11-0003-02

一、教育生態學及其基本原理

根據1886年德國動物學家海卡爾(Haeckel)所下的定義,“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教育生態學”這一概念是美國哥倫比亞師范學院院長克雷明(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提出的,這一概念的提出為教育科學研究開拓了一個新領域:一個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跨學科的新領域。教育生態學是依據生態學的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協同進化等原理與機制,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進而掌握教育發展規律,揭示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方向[1]。教育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為教育決策和實踐特別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著重討論其中的兩條: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

(一)限制因子定律

生態限制因子是指達到或超過生物耐受限度的生態因子。這一定律是李比希(Liebig)在1840年研究各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發現,后經泰勒、奧登等人擴充發展而來的,其核心是:當生態因素處于缺乏時,或在低于臨界線,或超過最大忍受度的情況下就會起限制因子的作用[1]。限制因子會限制有機體的發展。在教育生態系統中,限制因子是客觀存在的,另外,教育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種生態因子都有可能成為限制因子,值得重視和研究。

(二)耐度定律和最適度原則

耐度定律是指生物對于它生存所依賴的各種復雜條件中的一種生態因子的耐受度,或是質量上的,或是數量上的,是有限的,“過”和“不及”都是對其有害的。這一定律是謝爾福德(Shelford)于1911年在耐力生態學研究中提出的,經過后人的補充和發展而成。最適度原則是指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不能突破閾值,超過最適度范圍,否則就會影響其發展甚至生存。最適度是生態因子質和量統一的結果[1]。在教育生態系統中同樣也存在著耐度和最適度的問題。

二、生態視角下大學英語課堂現狀

課堂是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由課堂生態主體和課堂生態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在課堂生態系統中,課堂生態主體是教師和學生,課堂生態環境是作為課堂生態主體的對立面而存在的,指獨立于課堂生態主體而存在的課堂物理生態環境因素,如:教室的大小、課桌、光線、顏色、噪音、溫度、裝飾、舒適度等,但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作為參照成為對方的課堂客體生態環境因素[2]。在和諧、平衡、可持續發展的課堂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順暢地進行交流,不斷激發系統的活力,促進師生協同進步和發展。然而,當前大學英語課堂存在著諸多違背耐度定律和最適度原則的限制生態因子,不利于師生的協同進步和發展,本文試從課堂物理生態環境和課堂生態主體及作為課堂客體生態環境因素的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分析當前課堂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以期在教育生態原理的指導下得到改善。

(一)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物理生態環境

許多學校大學英語教室偏大,噪聲偏高,超過了學生的耐度,影響學生的情緒;座位成秧田式擁擠排列,在物理條件上形成了教師和學生的不平等,有利于能量、信息等由教師向學生的單向流動,但不利于作為課堂生態主體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尤其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相互促進, 和諧發展.

(二)教師的客體性生態環境

除了教師和學生共享的物理生態環境以外,以學生作為參照物,教師的客體生態環境有待改善,作為教師客體生態環境因素的學生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限制因子。 一方面,班級規模太大,在一些學校40人以下的班級很少, 100人以上的班級卻不少見, 造成“有機體

或生物單位面積密度太大, 得不到生長所需要的充足的養分和空間”, 表現為學生資源分配不均衡,少數優等生多占資源,邊緣性學生受冷落,而教師則負荷太重,力不從心,疲于應付。另一方面, 來自各個不同群體的學生帶來了不同的人際關系、學風和管理制度,而每個學生個體也帶來了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識結構和個性傾向。這一切都會影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的制定和實施,不利于課堂生態系統整體和諧、平衡的發展。

(三)學生的客體生態環境

以教師作為參照物,學生的客體生態環境也有待改善。一方面,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其專業素質、文化修養和個人傾向對學生主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另一方面,許多學生,尤其是大班的邊緣學生,無法獲得均衡的學習資源,包括在課堂教學中獲得與教師平等交流與對話的地位,參與教學各個環節的權利與得到教師和同伴的尊重的權利等。這一切都限制或阻礙了課堂生態系統整體、有序、健康的發展。

三、教育生態學原理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

根據教育生態學原理,課堂生態環境中的任何一種生態因子都可能成為限制因子;各生態因子的質和量的變化會對生態主體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促進或限制作用,把握各生態因子的質和量,使它們處于生態主體最適度的狀態是構建健康、和諧、待續發展的生態課堂的關鍵。據此,我們可以通過對課堂生態環境中各生態因子的調整改善當前失衡的課堂生態系統。

(一)分析物理生態因子,改善課堂生態環境

教室的大小及墻壁裝飾、課桌的編排、噪音等都是影響課堂物理環境的生態因子,教室太大空曠,太小擁擠,墻壁的顏色太亮刺眼,太暗壓抑,課桌秧田式排列沉悶被動,圓形編排難以輻射到邊緣,噪音的大小直接影響師生物質、能量、信息交流和傳遞的順暢等,對這些生態因子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控制,有望使師生能在一個大小適中、方便交流、噪音小、平等、舒適的環境中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根據學生基礎,實施分級教學

實施分級教學是基于各個生態個體不同的耐度和最適度,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背景,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同的教學進程,只有難度和進度控制在學生的耐度范圍以內,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身心才能穩步持續地發展。

(三)加強師資建設,改善學生的客體生態環境

作為生態主體學生的參照物而存在的客體生態因素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態限制因子,教師素質的優劣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遠遠大于客體生態環境中的物理環境因素,因為它具有能動性、主動性、滲透性,能通過它的言行主動對生態主體學生施加影響,因此,教師素質的高低通常與學生素質的高低成正相關。

(四)控制班級規模,改善教師的客體生態環境

作為生態主體教師的參照物而存在的客體生態環境因素學生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限制生態因子。在以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為目標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物質、能量、信息雙向交流的多少和順暢與否,學生數太多的班級,為了保證資源的分配均衡,只能進行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遞,其結果就是教師做講座,學生做筆記,日復一日,這種失衡的生態課堂最終導致教師學生雙方身心疲憊,意志消沉。和諧而有活力的班級規模,其學生數應在教師的承受度以內,一般為40人左右。

(五)把握課堂生態特征,改善師生的生態關系

生態課堂具有整體性、協變性和共生性三大特征[2]。課堂生態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個互為依托、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根據這些特征,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互利共生,而不是偏利共生的關系[3]。在師生互利共生的關系中,師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互利、協同進步的狀態中進行,其結果是:學生得到發展,教師的生命活動價值得以實現。

(六)靈活應用教育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實現課堂教學改革

依據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僵死的、萬能的、一成不變的。用教育生態學原理指導課堂教學改革也要結合實際,要認真分析各種限制因子,努力創造條件將那些妨礙生態課堂健康發展的限制因子調整到生態主體的耐度和適度范圍內。但由于條件所限,改革常常不能一步到位,有些限制因子可能暫時無法調整,這時我們可以把目前不能改變的限制因子放一邊,多研究那些目前可以改變的限制因子,如:在一些條件不成熟的學校,可以暫不考慮班級規模的問題,多研究一下教學方法、師資建設、規章制度等限制因子進而作出調整,對課堂施加有益的影響,使其向充滿活力的生態型課堂發展。總之,深刻領會并創造性運用教育生態學原理是建設良性生態課堂并使其得到健康持續發展的保障。

參考文獻:

篇(6)

一、名詞解釋

1.生態環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趨同適應和趨異適應

3.生態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對每一種生態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間是生物對這種生態因子的耐受范圍,稱為生態幅或生態價。

6.生活型和生態型:(1)趨同適應的生物,具有類似的形態、生理和生態特性的物種類群稱為生活型。(2)趨異適應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態、生理和生態特性不同的基因型類群稱為生態型。2013年成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二、問答題

1.簡述謝爾福德耐性定律。

2.簡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補充。

3.試述生態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綜合作用: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聯系、互相促進、互相制約。任何一個因子的變化都會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2)主導因子作用(非等價性):在諸多生態因子中,必有一個對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稱為主導因子。(3)階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對生態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也具階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補償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態因子雖非等價,但都不可缺少,一個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個因子來代替。補償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數量不足,有時可以由其他因子來補償。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圍內作部分補償。(5)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環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對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們能影響光照、溫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對生物產生間接作用,這些地方的光照、溫度、水分狀況則對生物類型、生長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簡述環境因子、生態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間的關系。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內穩態2.實驗馴化與氣候馴化

二、問答題

1.根據不同分類標準,生態因子分為哪些種類?

2.簡述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3.生物對耐受性范圍的調整方式有哪些?

1、具體的生物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稱為(B)

A.環境

B.生境

C.內環境

D.地球環境

2、簡述環境因子與生態因子的區別與聯系

環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機體以外的所有環境要素。生態因子是指環境因子中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著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因子。生態因子是環境因子對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態因子包括在環境因子中。

3、根據生態因子的穩定性程度可把生態因子分為穩定因子和(D)

A.氣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來因子

D.變動因子

4、按生態因子的性質,通常可將生態因子歸納為(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為因子)。

5、生態因子中的溫度、濕度、光、降水、風等稱為()因子,捕食、寄生、競爭和互惠共生等稱為()因子。氣候,生物/非密度制約,密度制約/非生物,生物

6、根據生態因子的性質,可將其分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為因子和(A)

A.氣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來因子

7、舉例說明生態因子中,什么是間接因子

生態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對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溫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經緯度等對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們能影響光照、溫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對生物產生間接作用,因此將地形因子稱為間接因子。

8、氧氣對水生動物來說,屬于(D)

A.綜合因子

B.一般生態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當光強度不足時,C02濃度的適當提高,則使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不致于降低,這種作用稱為(C)

A.綜合作用

B.階段性作用

C.補償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諸多生態因子中,(BD)因子稱為主導因子。

A.能替代少數其它因子

B.對植物生長有明顯影響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變為間接作用

D.對其他因子有影響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對生物的作用屬于(B)

A.直接作用

B.間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補償作用

12、試述生態因子的補償性和不可替代性

當某個生態因子在數量上不足時,可以由其它因子來補償,結果仍可獲得相似的生態效應。例如光強減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濃度的增加得到補償,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夠存活生長的一個因素。但是,這種補償作用不是沒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作部分的補充,生態因子雖非等價,但都不可缺少,一個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個因子來替代。

13、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適應)和(反作用)。

14、簡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長取決于那些處于最少量狀態的營養元素。

兩點補充:

(1)Liebig定律只能嚴格地適用于穩定狀態。

(2)是要考慮因子間的替代作用。

15、對于某種作物,當土壤中的氮可維持250k量,鉀可維持350k量,磷可維持500k量,則實際產量一般會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16、用圖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簡要說明各區域生物的特點。

17、一般來講,某種生物的耐性限度達到最適時的溫度、濕度條件組合狀況為(C)

A.高溫、高濕

B.高溫、中濕

C.中溫、高濕

D.中溫、中濕

18、生物體對實驗環境條件變化產生的適應性反應稱為(C)

A.氣候馴化

B.調節

C.實驗馴化

D.適應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賴于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稱為(限制因子)。

20、判斷:生物對環境只是被動地適應。(×)

21、判斷:生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需要的生態因子是不變的。(×)

22、判斷:各個生態因子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23、判斷:如果一種生物對某一生態因子的耐受范圍很廣,而且這種因子又非常穩定,那么這種因子就可能成為限制因子。(×)

24、判斷:對所有生態因子耐受范圍都很寬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廣。(√)

25、同種喬林生于密森林中時其葉片比生于蔬林中時薄,這主要是哪種生態因子在起主導作用(A)

A.光照

B.溫度

C.降水

D.大氣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屬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們都以小葉、肉質化的莖來適應干旱生境,這種現象稱為(A)。

A.趨同適應

B.競爭

C.互利共生

篇(7)

[分類號]F273.1

1 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依賴于其技術創新能力。對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構成成為研究者探討技術創新的基礎問題,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視角給予了界定。縱觀已有的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構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是基于技術創新過程的視角而進行的。DebraM.Amidon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創造新思想、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終成為市場化的產品或服務,并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我國研究者傅家驥等人認為技術創新能力可分解為創新資源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傾向、研究開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營銷能力。胡恩華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指企業從對市場技術需求分析、技術創新構思、規劃和決策開始,經過研究開發、工程化、商業化生產,到市場應用等多個環節的能力的綜合。魏江、許慶瑞認為技術創新能力的結構要素是創新決策能力、研究與開發能力、生產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組織能力五個方面。

隨著對技術創新過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信息資源對于企業創新能力及創新過程的作用價值。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其實質是對創新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在技術創新整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都存在著創新信息的流動和作用的發揮。正如Cohen W M認為的,無論在什么樣的組織層面上,外部知識源對技術創新過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開發利用外部知識的能力是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別、吸收有價值的新信息并用于商業目的是至關重要的。關于信息對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及創新能力的影響,我國研究者關士續等認為創新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創新的風險,要減小這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必須強化創新中的信息處理績效。在技術創新實踐中,正是這一信息處理過程構成了“物質資源優化配置”或“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物質過程的靈魂。付睿臣、畢克新從技術創新中的不確定性人手,在分析了技術創新各階段所包含的信息活動及技術創新過程中所包含的信息過程的基礎上,建立了信息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關系模型,并據此分析了信息能力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傳導機制。

基于創新信息資源對于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本文以生態學相關理論為基礎,探討了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的特征和內涵,提出了基于創新信息生態位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構成模型,分析了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傳導機理。

2 基于創新信息生態位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構成

2.1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特征和內涵

著名生態學家Odum E P把生態位定義為一個生物在群落和生態系統中的位置和狀況,而這種位置和狀況決定了該生物的形態適應、生理反應和特有的行為。隨著現代生態學理論的發展,生態位理論已經被應用到諸多領域,與不同的學科知識融合產生了新的概念,如企業生態位、品牌生態位、網絡媒介生態位等。我國研究者借鑒生物生態位原理,提出信息生態位概念并對概念加以界定。如婁策群將信息生態位定義為信息人在信息生態環境中所占據的特定位置;劉志峰、李玉杰認為信息生態位指信息人通過與外部信息環境的物能流轉及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動中形成的相對地位和功能作用。根據生態學理論對生態位的定義,可以把企業的創新信息生態位界定為: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對創新信息資源和信息環境的選擇范圍所構成的集合,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的位置預示著該企業對創新信息資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的多樣性與物種生態位寬度有關。生態位寬度是指某一種群(或其他生物單位)在一個群落中所利用各種環境資源的總和。如果實際被利用的資源占整個環境資源的小部分,則這個物種的生態位較窄;如果一個物種在一個連續的資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種多樣的資源,則它具有較寬的生態位。參考自然界中生態位寬度概念,企業對其所處周圍環境中各種創新信息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可用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寬度表示。通常,創新企業所擁有的創新信息生態位寬度值越大,表明其對創新信息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和自身所具備的創新信息資源條件對環境的適應度就越高,在競爭中取勝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自然界,當兩個物種需求同一環境資源時,將會出現生態位重疊現象,即有一部分生態位空間為兩個物種所共有。生態位重疊現象的出現將會導致物種間的資源競爭,其競爭強度應當與在特定環境資源梯度上的生態位重疊程度成正比。類似地,也可以認為企業之間創新信息生態位重疊與競爭關系基本上是一種正相關關系,即重疊程度越大,企業間競爭強度越高;另一方面,分離程度越大,則企業共存的機會越大。

基于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其實質是對創新信息資源的開發過程,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構成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基礎,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競爭往往表現為在創新信息生態位上的競爭。為了贏得技術創新競爭優勢,企業應注重其創新信息生態位的構建,特別是努力拓寬創新信息生態位寬度。但創新信息生態位寬度并不是越寬越好,寬度的增加必須是在自身的承受范圍之內。如果增加的寬度超出了企業自身的能力范圍,不僅會在原有信息生態位上失去競爭力,而且在新的生態位上也不足以形成競爭力。同時,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態位的差異化是個體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此背景下,企業為了形成獨特的技術創新能力就要構建起具有鮮明特征的創新信息生態位,利用自身的創新信息資源特色優勢打造技術創新優勢。

2.2基于創新信息生態位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構成

企業技術創新優勢的實現依賴于其獨特的創新信息生態位。企業創新信息資源的構建過程主要包括創新信息資源的識別、獲取和整合階段,企業在上述三個階段的能力決定了其對創新信息資源的掌控程度,是形成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的主要因素。本文認為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決定于三種生態因子:信息識別能力生態因子、信息獲取能力生態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態因子。企業的這三種信息生態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決定了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即企業控制和可利用的創新信息資源的能力。

信息識別能力生態因子、信息獲取能力生態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態因子三種生態因子中,每一種生態因子對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同時這三種生態因子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并且這種作用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復雜的非線性作用關系。根據耗散結構理論,只有構成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存在多變量的非線性的相互影響與協同作用,才能使系統由無序變為有序,進而形成區別于原有系統結構的新的有序結構。在企業技術創新信息系統內部,

由于信息識別能力因子、信息獲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使系統內各信息生態因子相互制約、相互協同、相互融合和放大,進而形成一種完全不同于原先各部分的新的信息生態因子組合,進而不斷的推進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的發展和創新信息系統的進化,提高企業的創新信息能力。將企業的創新信息生態位表示為P,信息識別能力因子、信息獲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分別表示為f1、f2和f3,則P=f(f1,f2,f3)。

2.2.1信息識別能力生態因子 信息識別能力生態因子是指企業根據信息的內容和其產生、傳播、接受的程度,依賴其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判斷其性質、價值的本領和水平。企業技術創新的信息資源包括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多種類型,同時,企業獲取創新信息資源的渠道也有多種。創新信息種類和獲取渠道的多樣化造成企業接觸到的創新信息數量浩瀚、內容繁簡不一、混沌程度不同,而不同種類和來源的創新信息的識別難度是不同的。根據創新信息的識別難度,可將企業所能接觸到的創新信息劃分為三類,分別是白箱型信息、灰箱型信息和黑箱型信息。白箱型信息是指來源可靠、內容簡單明了、傳播透明度高的信息,這類信息在產生及傳播過程中沒有發生扭曲、變質現象,很容易被受眾所識別和認同;灰箱型信息是指模糊型信息,需要經過仔細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識別出它的內容和價值;黑箱型信息是指那些不能被受眾所直接感受到,而只能是通過外部觀察,研究形狀、外表及與其他事物和現象的關系,通過測試、模擬、分析等方法所獲得的信息。為了減輕工作量,提高信息處理效率,要求創新企業具有一定的信息識別能力,對相關的信息加以論證、歸納和識別。

2.2.2信息獲取能力生態因子信息獲取能力生態因子是指企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手段,有意識地從內、外部環境中獲取創新信息的能力。企業的信息獲取能力生態因子的作用在兩方面體現出來:①企業所需要的創新信息資源與特定的時期、特定的環境以及特定的技術開發過程緊密相連,其創新信息資源獲取是長期性的,需要隨著外部條件的改變和企業自身對創新信息的需求及時地進行調整。因此,要求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依據環境的變化和技術創新的需要來獲取創新信息資源的能力,特別是對各種信息來源的利用和關系處理能力。②企業對外部有價值的創新信息資源的獲取實際上是與外部信息資源所有者的交易過程,因此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時,企業所需要的外部創新信息資源是由不同的經濟主體所占有,對于特定的經濟主體來說,獲取和占有信息資源也要付出成本。因此,獲取創新信息資源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樣構成了對企業的能力要求。

2.2.3信息整合能力生態因子信息整合能力生態因子指企業通過各種機制和策略的運用,將不同性質和特征的信息進行整合,從而形成有價值的創新信息資源的能力。信息的識別和獲取只是企業創新信息資源構建過程的基礎,為了保證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優勢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將獲取的和已有的各類信息資源加以整合,只有經過有效整合的信息資源才能形成企業有價值的創新信息資源,才能形成具有特定優勢的創新信息生態位。為了形成具有鮮明特征的、具有競爭優勢的信息資源,企業創新信息資源整合是多種方式和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多種機制共同作用下,通過有效運轉,個人信息與組織信息、隱性信息與顯性信息、原有信息與新獲信息、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等不斷地發生非線性相互作用,產生放大效應和涌現效應,使信息的價值最大化。為了使企業創新信息資源得到有效整合,企業應具備一定的能力,以高效協調各機制的相互關系,動態調節和優化各類信息要素及相互作用。

企業的信息生態因子決定了企業的創新信息生態位,但創新信息生態位的優勢并不能保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優勢,技術創新能力優勢的實現還要依賴于通過企業的信息開發利用能力將創新信息生態位優勢轉化為技術創新能力優勢。以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就是對創新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這一視角看,企業的創新信息生態位與信息開發利用能力共同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如圖1所示:

在圖1中,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體現出了企業對創新信息資源的掌握、控制和可利用的程度,在企業的信息開發利用能力的作用下,創新信息資源經過技術創新過程的各個階段(創新思想形成、產品設計階段、問題解決階段、生產制造階段和產品銷售階段)而發揮作用,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企業信息開發利用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能力,該能力的發揮受到企業的人員素質、知識基礎、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基礎設施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同時,企業信息開發利用能力與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之間又存在著互相促進的關系,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是信息開發利用能力發揮作用的基礎,而信息開發利用能力又影響到創新信息生態位優勢的構建。

3 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到技術創新能力的傳導機理分析

企業創新信息生態位到技術創新能力的傳導機理主要體現在創新動機的形成、創新不確定性減少和技術創新發展路徑等方面。

3.1創新信息生態位與創新動機的形成

技術創新是從創新動機產生及創新決策開始的,迅速產生創新動機并及時的做出創新決策是企業創新成功、形成創新優勢的第一步。綜觀對技術創新動機的研究,促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動因有四種:①市場需求的拉動;②技術發展的推動;⑧政府對技術創新活動的組織、規劃及政策、法規上的激勵;④企業家具有的創新愿望和較高的創新素質,企業家的遠見卓識、風格特質以及對市場利潤的渴望和追求。這四種動因共同構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并且這些因素之間的自組織和協同作用也是技術創新的一種動力源泉。在上述技術創新動因中,企業家的遠見卓識、敢于承擔風險及勇于創新的精神不是盲目的,企業家的這些創新特質的形成是以不斷地獲取信息和知識為前提的,一定程度的創新信息和知識的積累是企業家具備創新精神的基礎。另外三種技術創新的動因也構成了推動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力,而這些動因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也是通過信息的傳遞而發揮作用的。企業只有通過創新信息的獲取和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技術發展、市場需求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的動態來發現技術創新的機會,從而開始產生技術創新動機和創新行為。可見,能夠發現創新機會是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重要前提條件,而這一前提是以創新信息生態位優勢為基礎的。

3.2創新信息生態位與技術創新不確定性的減少

技術創新活動具有試驗性質,由于其中各個階段與環節都包含有不確定性因素,從而使技術創新呈現高風險性。世界各國的技術創新實踐表明,創新成功的概率往往大于失敗的概率。弗里曼指出,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的風險來自于三方面的不確定性:技術不確定性、市場不確定性、一般商業不確定性。從信息的角度審視技術創新活動,技術創新可以被看成圍

繞其不確定性所開展的信息處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信息的處理需求與信息處理能力的矛盾運動。由于影響技術創新的信息處理需求和信息處理能力都要求把不確定性減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對于技術創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問題,也要通過對于創新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處理來解決。創新信息作用于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各主要相關環節,通過對創新業務環節的影響來減少整個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①創新信息能豐富創新思想;②創新信息能完善創新產品設計;③創新信息能加速創新進程;④創新信息能夠提高創新產品的營銷能力。可見,由于創新不確定性所產生的創新風險源于“信息的缺乏”或“所擁有的信息與所需要的信息之間的差距”,減少不確定性的途徑或方法就是增強獲取信息的能力,創新信息生態位優勢構成創新成功及減少不確定性的基礎。

3.3創新信息生態位與技術創新發展路徑

篇(8)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119001

引言

從20世紀末開始,生態旅游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旅游發展的新方向。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憑借自身的旅游資源,創造相應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和條件,通過為旅游者提供服務,來為國家和政府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對生態旅游資源評價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為國家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生態旅游資源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本文嘗試著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為了能更好地說明問題,本文選取了張家界為實例,對張家界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了實際分析和評價。

1 研究區域概況

張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川邊界的武陵山脈腹地,北臨鄂西山地,東望洞庭湖濱,西接云貴高原,南眺雪峰山脈。張家界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巖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其中山地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76%,而最具特色的莫過于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

張家界的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2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幾大自然保護區。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1%,植被覆蓋率達到97.9%,植物有93科517種,珍貴樹種有珙桐、銀杏、金錢柳、香果樹等。鳥類有6目13科41種,畜類有28種,昆蟲有14目69科208種。其中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獼猴、穿山甲、麝、等,簡直是大自然的基因庫。各種景觀也是引人入勝。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景觀16峰、16洞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天門山生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80%,動植物資源種類相比之下,比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還多,是一座儲量極為豐富的天然植物園、動物園和藥材庫。再加之幾大國家自然保護區,讓張家界的旅游資源更為豐富。

2 生態旅游資源評價

旅游資源評價是指通過某些標準來衡量某一旅游資源在同類旅游資源或全部旅游資源中的地位,以此來確定該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和重要程度[1]。對旅游資源的評價要立足于對整體價值的評估,但單一的評價方法基本上達不到科學、合理的效果。本文主要通過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相結合,來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過對專家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調查,比較評價指標兩兩間的重要程度,構造判斷矩陣。計算判斷矩陣每一層次因子的權重,并通過權重組合,計算所有指標因子相對于目標的權重。

2.1 構建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因子[2]的選取,對于整個生態旅游資源評價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在選取合理的評價因子的時候,既不能太主觀,也不能完全采用單純的定量指標。因為單純的定量指標不能完全適用于旅游評價,如涉及文化背景、美學觀賞價值的評價只能是基于評價者的主觀感知。為此,本文在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的前提下,參考國家和一些行業標準,結合相關文獻和專家的問卷調查,將張家界生態旅游資源分為旅游資源要素價值、旅游資源影響力和旅游資源開發價值3大類[3],在此基礎上,又向下分了14個具體的指標,形成了一個遞階層次的評價體系(表1)。

2.2 確定評價體系中因子權重

2.2.1 構造判斷矩陣

根據評價指標體系結構,然后參考標度對照表[4](表2),用數值1、3、5、7、9分別代表兩兩比較,前者較后者的重要程度相同、稍強、強、明顯強、非常的強,2,4,6,8代表兩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個相鄰等級之間,倒數代表兩因素的重要性之比為上面的互反數。通過向專家咨詢,得出各因素間的標度值,據此來構造判斷矩陣(表3)。

2、4、6、8 兩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個相鄰等級之間

2.2.2 求判斷矩陣各因子權重

根據上述判斷矩陣,可以求出每一個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所對應的特征向量,然后將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5],即為各評價因子的權重分配。具體的過程如下:

本文4個判斷矩陣計算出的結果如下:

對于矩陣A,最大特征值λmax=3.0940,特征向量WA=[0.7172,0.1947,0.0881]

對于矩陣B1,最大特征值λmax=7.3525,特征向量WB1=[0.4516,0.1395,0.1395,0.1395,0.0318,0.0318,0.0662]

對于矩陣B2,最大特征值λmax=4.1170,特征向量WB2=[0.1175,0.0553,0.5650,0.2622]

對于矩陣B3,最大特征值λmax=3.0000,特征向量WB3=[0.4286,0.4286,0.1429]

2.2.3 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計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檢驗其一致性。當一致性指標時,說明矩陣的一致性令人滿意,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其中,平均一致性指標RI可以查表(表4)確定。

對于矩陣A來說,計算得CI=0.0470,CR=0.0904

2.3 各因子權重排序及分析

將計算得到的張家界生態旅游資源綜合評價[6]各層因子進行總排序[7],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知,旅游資源的要素價值的權重最大為0.7172,說明了在張家界生態旅游開發中,資源要素價值應該是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這也是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作用下的產物,是旅游發展的最基礎的的支撐。在各評價因子層中,資源的奇特度和動植物資源的權重最高,依次為0.3239、0.1100,說明吸引游客的主要是當地奇特的景觀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然而,基礎服務設施權重最低為0.0108,說明其對當地的旅游發展有所制約,今后應該加大對基礎設施服務的建設。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一致,說明了層次分析法在張家界生態旅游資源評價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 結論

3.1 基于層次分析法

對張家界生態旅游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得到的結果與張家界的生態旅游資源基本一致,說明了層次分析法在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方面的可行性。

3.2 通過層次分析法

本文從定量和定性2個方面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分析,科學合理地闡述了旅游資源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和開發價值,為我國生態旅游的開發和發展提供一定的科學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彭立圣,牟瑞芳.層次分析法在生態旅游資源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3):177-180.

[2]余敏.層次分析法在旅游資源評價中的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24(6):100-102.

[3]呂建樹,劉洋等.魯北濱海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及開發策略[J].資源科學,2011,33(9):1788-1798.

[4]王建軍,李朝陽,田明中.生態旅游資源分類與評價體系構建[J].地理研究,2006,25(3):507-516.

[5]王力峰,王協斌,張翠娟.生態旅游資源評價體系―以廣西金秀縣為例[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6,26(3):435-439.

篇(9)

關鍵詞: 中原經濟區;金融生態;因子分析

Key words: Zhong Yuan Economic Zone;financial ecology;factor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8—0180—03

0 引言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完善的金融體系和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有助于營造適合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降低金融風險并有力地推進社會經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原經濟區以其特有的資源條件和交通優勢奠定了它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戰略地位,建立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在其可持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 中原經濟區金融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模型

1.1 中原經濟區概述 中原經濟區由晉、冀、魯、豫四省接壤區域的二十九個城市構成,地處我國中部的核心,特有的資源條件和交通優勢奠定了其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戰略地位,更是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載體與平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中原經濟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中原經濟區是我國東、西、南、北經濟對流的中轉站和交匯點,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其次它豐富的物產和勞動力資源以及巨大的購買力市場,對東部沿海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最后它處于我國由東向西的技術梯度和由西向東的資源梯度交匯區,對我國東西部發展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②中原經濟區存在豐富的資源。西有煤田、東有油田、西北有鐵礦的礦產分布格局,為區域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黃河、漳河、汾河橫穿整個區域,同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縱貫全境,水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為工農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③中原經濟區擁有較雄厚的產業基礎。依托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中原經濟區已經形成了具有綜合發展、相對均衡、較成熟的工業體系。

1.2 金融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思路 金融生態的概念從生態學的視角闡釋了金融體系的運行及其同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彼此影響的動態關系,涉及到政治、經濟、法治等各個方面,金融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發展之間相互影響、密不可分。

因此,對金融生態環境綜合評價中的指標選擇要滿足全面性、代表性、科學性的原則。本文以政府對經濟的主導作用、經濟運行質量、金融發展的狀況和基礎制度的建設情況為四個大類,在其中尋找有代表性的12個小指標來全面衡量金融生態環境。

1.3 綜合評價模型 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具有屬性多樣、結構復雜的特性,需要建立多指標、多層次的評價系統。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將數個指標綜合起來,構建一個多因素的綜合模型用以評價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假設每個城市有m個評價指標,即X1,X2,…,Xm,公共因子為F1,F2,…,Fn(n

F■=a■X■+a■X■+…+a■X■F■=a■X■+a■X■+…+a■X■ ┆F■=a■X■+a■X■+…+a■X■

該模型假設的條件:①a■■+a■■+…+a■■=1(k=1,2,…n),其中akj(j=1,2,…,m)表示第k個單位指標的權數;②Fk和Fj互不相關,其中k≠j且k,j=1,2,…,n;③F1是X1,X2,…,Xm的線性組合中的方差最大項,其余因子方差值遞減;④X1,X2,…,Xm的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λk就是綜合因子Fk的方差。

2 實證分析

2.1 建立分析指標體系 依照前述分析,選擇如下12個指標構建中原經濟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首先要將中原經濟區內29個城市的12個評價指標的所有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接著進一步使用SPSS統計軟件,計算標準化數據的相關矩陣R,可分析其相關性。

篇(10)

如今,環境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干旱區面臨的重大問題已逐步成為生態學理論研究的重點方向。干旱區含有豐富的資源,但由于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如若不施以合適的保護,很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因此,對荒漠區進行研究意義重大。

植被恢復是生態恢復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生態恢復的核心。生態恢復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生態過程與機理的科學。植被恢復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通過保護現有植被,修復或重建被毀壞或被破壞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其生物多樣性及其生態系統功能。

一、建立模型

根據已知統計數據,首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維模型。保證了數據信息量的充分性,同時增加了數據處理的效率。在對某事物進行評價時,為了全面準確的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往往要考慮與其相關的多個指標。一方面為了避免遺漏重要的信息而考慮盡可能多的指標,而另一方面隨著考慮指標的增多會產生信息的重疊。因此,為了在得到較多信息量的同時減少涉及的變量數,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首先對調查所得數據中捕獲率進行處理,將其轉化為指標矩陣A,其中將土地aij表示第i個樣本的第j個捕獲率指標值,這樣就得到一個矩陣A。然后利用SPSS對指標矩陣A進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標矩陣的相關系數矩陣、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值走勢、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載荷矩陣。

由結果可以看出前4個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經足夠充分,但是為了保留更多的信息量采用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即前5個主成分。然后生成因子載荷矩陣,再通過matlab編程得出主成分系數矩陣YA。最后基于統計預測填充算法對矩陣A進行填充,然后將其與主成分系數矩陣YA相乘得到最終的降維指標矩陣A。

接下來進行了輪牧指標的模型求解,首先采取與本節中對過牧矩陣相同的處理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輪牧地區鼠類數量矩陣B。然后利用SPSS對指標矩陣B進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標矩陣的相關系數矩陣、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值走勢、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載荷矩陣。

由結果可以看出主成分的特征值前5個迅速下降后面趨于平穩下降,說明前5個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經足夠充分,可以滿足要求,然后生成因子載荷矩陣,再通過matlab編程得出主成分系數矩陣YB。最后利用matlab編程實現基于統計預測填充算法,對指標星級矩陣B進行填充得到矩陣B,然后將其與主成分系數矩陣YB相乘得到最終的輪牧降維指標矩陣B,同理可得開墾區主要指標。

二、分析模型

影響土地荒漠化的因子是復雜的,這些因子直接或間接地使土地內部發生變化,即土地質量降低,成份、結構、功能等發生衰退,生產能力下降,而最終導致土地荒蕪。而評價因子的選擇,首先要能反映土地數量減少或質量的下降,據研究和篩選,確定了以下評價因子和評價指標。

土壤因子:土壤因子是反映土地荒漠化重要因子之一。本次研究在土壤物理指標、化學指標等眾多指標中對土地荒漠化程度貢獻率進行了相關的運算和分析。其結果表明,在研究區,土壤物理指標中土壤層厚度與土地荒漠化有極顯著的相關。在土壤化學指標中經分析顯示,土壤有機質,全氮和有效氮與土地荒漠化有顯著的相關性。

動物因子:動物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態退化程度。在本次研究中,調查了實地樣方的百夾捕獲率,與樣方耕作類型進行了相關性結合。其結果表明,動物因子指標與土地生態退化程度成負相關。

植被因子:根據野外調查及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我認為土地荒漠化的實質是土地減弱或喪失生長綠色植物的能力。因此,植被因子是評價土地荒漠化的關鍵因子。植被蓋度、生物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地是否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強弱程度。同時,從遙感圖像上獲取的植被指數與蓋度、生物量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采用植被指數來評價土地荒漠化程度。

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具有較高的科學性。模糊評語反映了土地荒漠化程度,考慮到工作和表達的方便,根據最大隸屬原則和擬定的評語集,由模糊評語所給出的數據將土地荒漠化程度確定為“無明顯荒漠化”、“輕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強度荒漠化”、和“極強度荒漠化”5個等級。模糊評語數值所提供的信息,其內涵遠遠超出了清晰的等級結論,由模糊評語可看出各等級的從屬情況,從而推測發展趨勢。

三、存在的問題

對植被恢復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研究,限于研究對象、角度、方法、目的等差異,還存在諸多問題:

1.植被恢復評價指標一般僅為單因素或少數幾個因素的分析,缺乏對植被恢復的綜合研究。且較多采用靜態方式考慮植被恢復程度的研究,對動態響應研究較薄弱;

2.對植被恢復,較多注意短期、正面影響分析評價,中長期及負面影響基本未涉及。所以對植被恢復的客觀評價還有待提高;

3.忽視了生態系統健康所要求的異質性。天然的生態系統包括物種組成、空間結構、年齡結構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異質性,這些異質性為多樣性的植物生存提供了多種機會和條件。

【參考文獻】

[1]Ojeda R A,Tabeni S,The mammals of the Monte Desert revisited [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2):173-181

[2]黃文幾,徐士菊.中國嚙齒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上一篇: 市場監督管理處罰 下一篇: 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分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中文国产特黄特色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6页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