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比賽技巧和方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6 16:29: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辯論比賽技巧和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辯論比賽技巧和方法

篇(1)

英語辯論能夠培養學生關于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也需要很多英語學習中的技巧。那么教師又要如何把英語辯論引進課堂,讓學生不抵觸英語辯論、勇于開口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呢?做好辯論前期的準備工作是課堂辯論的保證,教師在讓學生辯論前首先要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并且向學生傳授一些辯論技巧,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疏導,樹立良好的心態。學生不應害怕開口去讀英語,害怕英語讀的不夠標準被他人嘲笑,口語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勇于去改進,一定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教師抓住學生之間喜歡互動的特點,把課堂中的某個知識點讓學生開展辯論,學生在交流的過程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提高團隊的合作精神。不要把辯論視為一種非常嚴肅的事情,在歡樂中進行辯論,辯論的結構也并不重要,學生應該重在參與,樂在其中。

科學有趣的辯題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開展辯論。教師作為英語辯論的引導者,要科學地選辯題。首選應是能激發學生興趣、學生比較熟悉的辯題,這樣學生能夠根據時事以及課本上的知識點積極的進行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有機會復習學習過的知識點,又能夠拓展課堂外的知識,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如studying in china or going aboard for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Do you think which is better? 等話題,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歷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辯論,告訴學生英語辯論對于英語學習的益處,激發學生的辯論興趣,讓學生珍惜英語語言學習鍛煉的機會。

2. 教師做好指導工作,科學設計辯論

教師根據不同的辯題,把學生進行多種小組的劃分,辯論比賽輪流進行。辯論的話題講究靈活性,且需保證明晰的觀點與論據。教師和學生都能夠作為比賽的評委,學生中的評委可通過推選或自愿擔任產生。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辯論前組織播放一些精彩的辯論視頻,學生從中能學習到一些專業的辯論技巧,同時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鑒賞水平。英語辯論需要學生能夠流利、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也應持有鮮明的觀點,嘗試著運用一些所學的高級句型,豐富辯論的內容。教師在后糾正學生普遍容易發生的錯誤,幫助學生注意辯論細節,增強辯論技巧。

由于英語辯論考驗著辯論者一定的口語水平,學生的口語焦慮感成為了課堂辯論的一種阻礙,一些學生對開口說英語的畏懼可能會拉低課堂辯論的參與度。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多傾聽他們的困惑與焦慮,注重他們的內心體驗。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更是摯友,教師多培養與學生的友誼,在課堂下對學生的口語焦慮進行疏導,幫助他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課堂辯論的成功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課堂辯論的核心主體是學生,學生應該克服內心的畏懼,做課堂的主人,打造一個更輕松有趣的課堂。

3. 課堂辯論比賽重在參與,學生樂在其中

課堂辯論可使課堂呈現充滿朝氣的面貌,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也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英語語言的藝術和魅力。在課堂辯論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辯論。課堂的辯論不需要非常嚴苛的規則與流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對手進行激烈的討論,教師作為評委應該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賽后對每一位辯論者進行指導性點評,同時可以強調一些學生在辯論中用過的句型,讓未參加的學生也能夠加深對英語詞匯的記憶。

篇(2)

為什么對辯論指手劃腳的人越來越多?

為什么現在的辯手個個感覺良好,而觀眾卻不買他們的賬?

為什么現在的辯論成為無聊的口舌之爭?

為什么我一口氣問了幾十個辯手,他們卻都不能告訴我辯論賽是在做什么?

他們還總是說一些諸如“思想的碰撞,理論的交鋒”自己也覺得心虛的話。

倒是一位觀眾來的直接――“辯論賽就是把對方扳倒”。各位辯手,是不是覺得他說的很惡俗?但你們想一想,你們各位在臺上爭得臉紅脖子粗,不就是為了這個結果嗎?說到這,你又不愛聽了。好,我們換一個文雅一點的說法:辯論賽與辯論是不同的,區別在于辯論是一種交流手段,是通過各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而達成雙方的共識,而辯論賽則是要想辦法證明己方觀點的正確和對方觀點的錯誤。

那讓我們再想一想,我們怎么把對方扳倒?也就是說,你們憑什么打贏比賽?

有幾位高手已經說了,要“劍膽琴心”,“要有智者的當機立斷,仁者的溫文爾雅,憑借放懷天下舍我其誰的胸襟,憑借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于談笑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如果你有這樣的人格魅力,你不用來辯論了,去隨便做點什么都比搞辯論強。你只是一個平常的大學生。不要對你正在玩的東西抱有那么高的期望。要知道,正常的賽制之下你方發言的時間只有23分鐘,平均每個人只能說5分多一點的話。也就是說你只能說一千多個字。就這一千多個字也是在對方的百般干擾下完成的。沒有時間讓你去表現你那高貴的氣質。還是省省吧。

又有“資深辯手”說了,要靠邏輯、理論和技巧。什么是邏輯?辯題永遠不是辯證的,雙方都不可能用邏輯證明自己的觀點,因為你們誰都不掌握真理。什么是理論?據我所知,目前沒有人知道關于辯論賽的理論是什么。因為它還不是一門學科,根本就沒有理論能幫你去贏得比賽。什么是技巧?話說得漂亮就叫技巧?怎么把話說得漂亮?話說得漂亮給誰聽?對手不會因為你話說得漂亮就認輸的。

說到這,我只能很遺憾的說,至今我還沒能遇到一位能告訴我辯論賽是怎么獲勝的辯手。

如果連這種問題都沒有人能搞懂,辯論還有什么希望?

2

我并不想反對什么,也不想提出什么,我只是在說辯論的現狀。作為一名辯手,我覺得這種現狀讓我很失望。

說到足球,我覺得這個例子舉得很好。是,足球的目的有很多,對于參加者來說,可能是要鍛煉身體,可能是要贏得獎金,也許只是為了吸引女孩的目光……;對于觀看者來說,他們大多是“關注的是在結果刺激下的過程”。這些都沒錯,但這是對足球來說,而不是對足球的職業球員與教練。如果他們只知道足球是“思想的碰撞,體力的交鋒”,而不知道怎么過人和射門;如果他們只知道足球是團隊合作精神的表現,而不知道用什么隊形;如果他們只知道球是要踢到一洞里面,卻不知道如何用11個人與對方的11個人進行進攻與防守;那么足球還可能像現在這樣嗎?我想不會。

可是現在的辯論賽卻是這個樣子,辯手們不知道如何取勝。他們只知道要把對手扳倒,但拿什么可以扳倒,怎么扳才算扳倒。他們根本不知道。人們只是看到4個青年才俊在臺上滔滔不絕,卻不知道他們想做什么。如此下去,辯論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另外多說一句,現狀如此,還有人想回避現實,說辯論越來越受歡迎了。看看現在的辯論都成什么樣子了。再看看新浪上關于辯論的討論――“辯論死了?”。我想如果一個東西活得生機勃勃,別人是不會去討論它死沒死的吧。

說到這里,我還是要再問,辯論賽到底是如何取勝的?

如果還是沒有答案,我想大概辯論真的沒有什么希望了。

3

說了這么多,現在是公布我的答案的時候了。

其實很簡單,辯論賽得勝的根本在于――“說服觀眾”。

是不是很失望?是不是很不服?

哈哈哈。當你真正的悟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很自信的說上一句:“只要是辯論賽,只要我在場,沒有不贏的可能。”怎么?不相信嗎?

告訴你,所有的辯手都有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們把太多的目光集中在對手身上,忘記了臺下的觀眾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你的對手會承認你說得對嗎?不會,永遠不會。

你靠什么贏得比賽?靠觀眾心服口服的掌聲,靠評委的肯定。評委也是觀眾的一種,你在說服所有觀眾的同時也要說服他們。

我想這才是辯論賽的出發點,也就是說辯論賽是你和對手擁有同樣多的時間去說服觀眾,誰讓觀眾相信了自己的觀點,誰就勝出。如果你打過夠多的場數,你應該能理解我的話了。

再多說一句,說服不等于迎合,說服不等于討好,說服不等于不考慮對手的說服。

還有,說服就是要無所不用其極的去說服,不要去說那些觀眾聽不懂的理論和邏輯,不要自娛自樂,不要去詆毀別人的說服方法。開放,去接受一切新的作法。

篇(3)

語言表達是母語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但在學校母語學習中因為重視不夠,缺少相關的實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完全是一種放任滋長的狀態,以至于本可以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變得不強或較弱。語文教學需做出改變,增加語言表達實訓環節。

一、 語文課堂口語實訓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語文實訓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實現這一目的。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并達到實效是語文實訓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

1. 興趣原則。興趣就是動力。語文實訓讓學生感興趣可以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做到。實訓的組織形式應盡量避免刻板、嚴肅,而要活潑、有新意。雖然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項目,諸如介紹、演講、朗誦、辯論等不會有什么本質性的變化,但是可以在這些項目上增加新意。增加新意,可以偷換實訓名稱,如將演講比賽的名稱改為“故事大王爭霸賽”,詼諧有趣;可以借鑒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意,打破傳統的比賽模式,如將演講比賽變成超級演說家,借鑒“導師制”,建立“團隊制”。還可以在活動開始前預熱,給學生播放視頻,或者對教室加以布置,改變講臺課桌對立的擺放格局等等。再比如朗誦,可以借鑒微信公眾號“為你讀詩”,鼓勵學生配樂朗誦錄音,課上展示作品,進行交流。從內容上來看,要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實訓主題。如辯論,教師提供多個辯題,學生投票選擇,辯題應當是學生關心和正在經歷的,如打工與學習、愛情與友情、能力與學歷等的辯論。為使活動更有新意和趣味也可以發揮學生的作用,交由他們進行策劃。

2.激勵原則。由興趣帶來的動力要持久保持還需不斷激勵。將學生在語文實訓中的參與和表現納入到平時成績中會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教師應在布置活動時就明確賦分標準。如演講實訓,主持人、演講選手、學生評委分別多少分,分數必須體現出差異性。積極參加和不參加的不能等同對待,表現優秀和表現較差的也要有區別。賦分的標準要詳細具體、客觀公正,賦分必須依據標準進行,不可隨意更改。為了更好地激勵,也可以采用一些物質獎勵,如利用班費購買文具等物品作為獎品。或者由活動承辦小組發揮創意自制獎狀。也可以全程錄像,之后將視頻傳至微信公眾平臺或者QQ空間。這些措施都能激勵學生認真準備,拿出最好的表現。

3.思維原則。語言是思維的表達,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也要重視思維的訓練。說話之前要理清思路,使得話語條理清晰。每次活動時,需在評分俗賈卸哉庖環矯孀齔雒魅飯娑ǎ教師也要向學生強調。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思維技巧并開展相關訓練,如巧用“首先”“其次”等表示時間、層次的詞語,放慢語速,類比聯想等等。

二、語文課堂口語實訓活動形式設計

語文實訓設計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訓練目標。同一班級的學生其語言表達能力并非是在同一層級的,有的學生能說會道,有的學生則笨嘴拙舌,要讓他們在同一場訓練活動中各有收獲,必須要明確各自的不足,或者需要訓練提高的重點是什么,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根據多年來教學觀察發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表現為:普通話較差;語病較多;口頭禪使用頻繁;緊張;無話可說;聲音太小等。另外,體態語言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眼睛不敢正視;站姿不端正;表情呆板;缺乏手勢語等。學生結合自身問題確定需要訓練提高的重點,還需進一步確定訓練達到的效果,如不出現口頭禪等等。總而言之,要讓訓練目標明確具體才能保證實訓效果。

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根據這一特點,語文實訓活動可設計為:介紹、演講、朗誦、辯論。

介紹是較為基礎的語言表達訓練,所訓練的內容為語言組織能力,訓練目標為詞句準確,語言流暢。具體訓練形式可設計為:自我介紹、他人介紹、家鄉介紹、產品介紹、書籍介紹等等。為激發學生在訓練方面的興趣,教師可以提供多個介紹任務,由學生自主選擇。教師還需在訓練開始之前講解介紹的方法,諸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如何分清內容主次有所取舍,如何做到條理清晰,如何推敲詞句準確表達等等。

演講與介紹相比對表達者的口語能力和體態語言有了更高的要求。演講的訓練目標是繪聲繪色講述,演講訓練可采用的形式有:結合社會熱點和時令節日的“主題演講比賽”、結合課外閱讀的“故事大王爭霸賽”、結合自我經歷和他人事跡的“我是超級演說家”等,也可以開展命題即興演講“脫口秀”等等。演講訓練開始之前教師要講解演講的技巧和體態語言的運用,同時明確演講要求和考核標準。

朗誦是文學藝術的有聲表現,聲情并茂是朗誦的要求。朗誦訓練的目標是讓聲音充滿情感。朗誦訓練可采用的形式有經典詩文朗誦會、劇本朗讀會、“我是主播”朗誦錄音交流等。朗誦訓練之前教師要講解朗誦的技巧,包括語調、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朗誦不僅是對學生語言技巧運用的訓練,也是認識態度的端正。教師不可忽視對學生心態的調整,可以進行朗誦示范、播放名家朗誦視頻等,營造出朗誦的氛圍。

辯論首先是思維訓練,其次才是口才訓練。思維通過語言加以外化,想到什么才能說什么。至于表達者能夠想到什么自然是與他的知識占有情況相關。這應在平時加強閱讀學習,進行知識積累。其次也與表達者的思維敏捷度有關。辯論訓練的目標是語言技巧的運用。辯論訓練可采用的形式有一對一的擂臺賽、四人合作的團體辯論賽等。教師要在辯論實訓之前向學生講解思維和語言技巧,并進行單項訓練。如類比聯想與歸謬法等。另外,辯論賽的辯題可由學生選擇確定,再以抽簽形式決定辯論的正反方。

以上四個語言表達實訓形式雖然訓練目標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了語言表達的各個方面,每一次實訓都有所側重。反復訓練和重點訓練相結合確保了口語實訓效果。

三、語文課堂口語實訓的組織與實施

篇(4)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五種口語能力:朗誦能力、演講能力、辯論能力、主持能力和交談能力。

朗誦能力的培養

朗誦可以克服文字語言的局限性,使文學作品更富感染力。文學作品有著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文體就有著不同的朗誦技巧。教學時,根據不同文學作品的朗誦技巧進行分類培養。

――詩歌朗誦。 采用以下四種方式:直抒胸臆,如:郭沫若的《天狗》;借景抒懷,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托物言志,如戴望舒的《雨巷》;因事緣情,如艾青的《光的贊歌》。讓學生的朗誦成為詩的再次創造,再次燃燒,再次升華。

――散文朗誦。要朗誦好散文,必須做到:開掘深刻的“意”,穿綴散落的“珠”。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深刻理解作者心中的著眼點,不論畫面有多跳宕,題材有多廣泛,只要找到那根起著統攝作用的主線,脈絡分明,語勢流暢,就一定能表達作者的感情,表達作品深遠的意境。高爾基的《海燕》和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就是極佳的示范材料。

――其他文體朗誦。論文參考網。寓言語言簡練,幽默詼諧。指導學生朗誦寓言《嘴的抗議》,讓學生認真體會作者對“嘴”的嘲笑和諷刺。如要讀出幽默,那么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綠》則堪稱典范。話劇在中國歷經百年滄桑,當然也是朗誦的佳品。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的《雷雨》就可以讓學生在排演中受到誦白的訓練。

在訓練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由學生主持,學生當評委,學生點評,讓他們發現優點,找出不足,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教師還要進行引導和幫助他們不斷提高。

演講能力的培養

演講能力就是面對公眾的講話能力。演講應包括兩個方面:即“講什么”和“怎么講”。具體說來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前兩個是“講什么”的問題,后兩個是“怎么講”的問題。下面就學生競選演講為例談兩點方法

――撰寫演說材料。①自我介紹:或借名人之言,強調相關的特點,或用雙關法,引起聽眾關注。②主體內容:包括競選動機、競選目標、工作計劃、施政綱領等。③結束語要注意煽情,博取信賴,獲得選票。

――組織演講比賽。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生掌握競選演講的安排后,請學工處領導和指導老師擔任評委,開展院系學生會相關職務的競選大會。既選拔了人才,學生的演說能力也得到較大的提高。

辯論能力的培養

“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在培養學生辯論能力中,本人采用了以下步驟:

――播放錄像。 結合議論文的教學和利用學院廣播站多次播放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的錄像,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模仿中受到啟迪。事實證明,學生看完錄像后,熱情高漲,躍躍欲試。

―― 布置辯題。如《剛走上新崗位要不要夾著尾巴做人?》

――撰寫辯詞。由于辯題的內容與學生走向社會、如何做人息息相關,學生通過認真查閱資料,寫出了有板有眼的辯詞。

――進行辯論。正方:①人都有欺生的毛病,而“先來者”有時“出格”的表現只是因為他們自卑,怕新來者瞧不起自己,怕既得利益被新來者所瓜分,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不一定真的想欺侮你。“夾著尾巴”不是痛苦的事情。論文參考網。②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協調力,適當妥協是一種美德。③韓信,如果當初不忍氣吞聲,受胯下之辱,后來;后來就不可能成為大將軍。隱忍是為了更好地出擊。④先擁抱,后扼殺,像拳擊比賽那樣。反方:①“夾著尾巴”,是可憐的,也是虛偽的。②“夾著尾巴”只會體現奴性,不能彰顯人性。

――總結提高。通過這場班級辯論賽后,學生既學到了辯論知識,培養了辯論能力,更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主持能力的培養

說到主持,學生七嘴八舌說出許多“名嘴”和他們主持的節目。學生在報出這些主持人的大名時,也在憧憬著自己的未來。為了讓他們的夢想成真,在教學中有意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培養。

――了解主持人的必備素養。首先有非凡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以錯糾錯法、自圓其說法、順水推舟法、反詰法、反答法。并舉出實例讓學生體會其中奧妙。如講自圓其說法的妙用時,本人引用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楊瀾主持節目,不小心摔了一跤。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她,全場鴉雀無聲,她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觀眾太熱情了,我為你們而傾倒了……” 全場掌聲雷動。其次要有優美的語言。主持人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有一種親切、純正、感人的聲音語言,表達要求準確、鮮明、生動、有個性、有特色,要追求聲音美、言辭美、表達美和情境美。

――注意肢體語言的靈活運用。主持人的一個手勢,一臉微笑,一種動態,都能給人以感染力。

――主持校園的各種節目。教給學生理論知識,還得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印證。因此設計了“以校園實話實說為主題”等節目,選出兩名表現突出的學生過一把“主持” 癮。論文參考網。從學生敏感的話題“早戀是枚青蘋果嗎?”入手,兩位主持人設計了幽默、詼諧的開場白,將羞澀、沉悶的局面打開了。男生、女生爭著發表自己的看法,會場氣氛也一下子活躍了。下課鈴響了,學生還意猶未盡,繼續進行著。通過這一次節目主持,兩位主持人充滿自信,還打算參加電視臺主持人大賽呢。其他同學也發現主持節目其實并不難,都想各展風采。

交談能力的培養

交談是人際間最直接、最簡便、最廣泛的言語交往形式。根據交談的地位和作用,可將教學重點放在交談的技巧這一環節上,并進行模擬求職交談。

――培養交談技巧。主要有委婉含蓄法、轉移話題法、激將法、借題發揮法、反意正說法和步步引導法。以上六種交談方法中,委婉含蓄法是交談藝術的一個基本方法,要進行重點指導訓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委婉含蓄的話不論是正確的還是有偏見的,不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還是向對方勸說都比較適應對方,容易使對方承認、贊同、接受你的說法。在交談中還可以訓練其他技巧:用試探的口吻。當你和對方談論一件事情,你已有了一定的看法,不妨先以試探的語言說出,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用贊頌的口吻。恰到好處的稱贊可以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覺得你很懂禮貌。先說點客氣話:“您在這方面是行家里手,這件事還得多聽聽您的高見……”然后,再談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做往往使對方在接受你的意見時不致感到被動和有失尊嚴,同時還會為你的謙虛、禮貌的人格所折服。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3)04-0094-03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主要開設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課來幫助學生獲得語言技能。這種技能課的教學理念在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方面卻存在諸多弊病 [1 ]。高校英語專業口語課的問題尤為突出,口語課普遍缺乏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培養,基本停留在語言層面的機械操練上,也就是說,只是重視了語言表達的流暢性,而沒有重視所表達內容的邏輯性和合理性。大多數學生在陳述觀點或說服他人時缺乏有效推理、合理運用論據、組織論據、分析和支撐論點的能力。這既是課程內容定位上的偏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口語教學理念上的守舊。要實現口語表達的速度、準度、深度、力度,開設英語演講課程已成為一種必然。這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口語課的補充和延伸,而是以實戰為目標的專業技能課。它強調語言思維訓練、語言運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自信心培養等。

一、演講課歷史的沉淀與啟發

公共演講是指一個人在公共場合以聽眾為對象,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針對某一主題或某一事件發表講話,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感,進行宣傳鼓動的語言交際溝通行為。演講有賴于一定的天分,更有賴于后天的習得。歷史上的雄辯之才,無不經歷嚴格的語言課堂訓練。早在古希臘時,蘇格拉底等人的弟子就以“雄辯術”作為其必修內容。英國劍橋和牛津大學從15世紀起便開設了相關課程。美國大學的言語教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哈佛大學創立之時。但在20世紀前,美國只有極少數大學成立了獨立的言語系,言語教學主要由英語語言和文學系承擔。直到20世紀初,人們才越來越意識到言語教學的重要性,主張成立獨立的言語系的呼聲越來越高。1914年,演講教師協會成立。獨立出來的言語系大多命名為“公共演講系”,1920年以后統一更名為“言語系”,60年代更名為“言語傳播系”。如今公共演講已成為美國大學里最普遍的交際基礎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將此課設為必修課。

英語演講課在我國還是一門剛剛興起的課程,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沒有達到英語語言學和文學課等課程的程度,開設此課程的高校也不是太多。其實,在國外這門課程的功能和價值問題早在幾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解決了。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不是課程的必要性,而是課程的發展性,如:教材建設、教學手段、教學視野等,要讓課程顯示出對于演講能力提升的作用力。

二、演講課教材的審視與建設――基于《英語口語教程》

目前,我國市場上有關演講與口才的圖書比較多,但真正意義上的教材少,即便是用做教材的,也都重墨于演講的藝術表達形式(包括語音、語調、肢體形態等),或者如何塑造一個演說家。這樣的定位偏高偏窄,造成教材太專業化、太格式化,內容陳舊,輻射角度小,且缺少靈活性。于是,很多高校采用了Stephen E. Lucas編寫的《演講的藝術》 [2 ]。這本教材編排雖然很好,但它主要針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語言難度和選材內容都不太適合中國學生。那么,推出一套適合于中國學生的教材就顯得特別關鍵。

《英語口語教程》(上、下冊)是筆者主持編寫的教材。基于對主流口語教材的對比研究以及我們的認識和理解,教材明確地把口語課分成兩大塊:“基本技能訓練(上)”和“演講與辯論(下)”。“基本技能訓練”側重交際功能訓練,從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激情和習慣,逐步過渡到英語思維、英語連貫表達。 “演講與辯論”就是英語演講、英語辯論的專門化訓練,比如主題演講、即興演講、專題辯論、法庭模擬等,讓學生熟悉一般英語辯論的規則和技巧,增強批判性傾聽能力、快速反應能力以及辨析能力 [3 ]。在編寫過程中吸納與采用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和Swain的“輸出假設”理論,強調輸入與輸出相結合。Krashen在其“輸入假設”中指出,語言學習者要習得第二語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礙,借助語言環境,大量輸入略高于自身現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語言。最佳的語言輸入有以下4個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關性、非語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夠的輸入量 [4 ]。輸入方式包括閱讀材料輸入、視聽材料輸入、篇章背誦輸入、教師課堂知識輸入等。Swain對于“輸入假設”理論進行了補充,認為學習者不僅需要可理解性輸入,還必須有可理解性的輸出,只有創造機會充分使用所學的語言,才有可能鍛煉學習者的流利度和語法的準確度 [5 ]。課堂輸出活動包括模仿表演、看圖說話、故事復述、故事創作、角色演繹、主題演講、專題辯論等。把整個教學過程視為一個系統工程來進行立體的綜合化建構,實現英語說、讀、寫、視、聽、辯能力培養的空間一體化,是教材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三、演講課的教學原則與手段

英語演講課有2個要素:一個是教師的“教”,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演講的相關知識,諸如演講技巧、演講稿寫作、演講審美及演講心理等;另一個是學生的“練”,演講課需要學生在現實生活場景中,利用現實的生活元素,自主地、系統地、探究地進行演講演練,促進知、情、意、行的統一協調發展。課上應“精講多練”,教師要運用激勵機制和各種教學手段,營造寬松型、學生友好型的課堂氛圍,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交互式立體化教學模式。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分配“教”與“練”的比例,精心設計和組織演講場景,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模仿、操練,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1. 觀摩成功演講范例

英語演講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領域,而進入這個領域的最快捷的途徑是觀摩。通過觀摩,學生對英語演講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和體驗。可以讓學生觀看英美國家名人演講的精彩片段,讓他們很直觀地感受大師們的語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觀摩之初,要求學生認真聆聽,關注演講者的語音語調;用心觀察,注意演講者的一舉一動,如姿態、肢體語言、服飾等。隨著觀察的深入,教師可要求學生注意演講者的演講技巧,并適當對演講個案進行簡單的點評,講解其中相關的演講技巧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成功演講的關鍵因素。也可以選擇CCTV杯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的錄像給學生們觀摩。實踐證明,演講課程之初多觀看英語演講成功的范例、演講比賽的錄像可以幫助學習者克服羞澀、樹立信心,是演講學習初期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2. 模仿成功演講

觀摩一定量的成功演講范例后便可引導學生開始有意識地模仿。首先是形態模仿。鼓勵學生模仿演講者的“形態”,但并不是要求學生與演講者有一模一樣的身勢語,因為文化差異,有些身勢語在中國不一定能得到認同,如過多的聳肩和揚眉等。要根據演講內容配以適當的肢體語言,其可以與原演講者的動作有差異,但基調和情緒必須是一致的,不能把演講做成盛氣凌人的訓誡或嘩眾取寵的煽情。其次是聲音模仿。要求學生模仿演講者的用聲技巧,如氣息強弱的處理、換氣、斷句、停頓等。語音的模仿是關鍵,元音要盡量發得飽滿,結尾的輔音要輕發,還有注意吞音和連讀現象等。語調也不可忽視,要求學生在演講節奏、句子升降調、輕重音等方面盡量靠近演講者。最后是文本模仿。演講文本模仿亦如書法臨帖,很講究“循規蹈矩”,一般而言,尊承古人的法帖是最優的選擇,可以少走彎路。因此,教師可從經典范本中挑選出精華部分,如精彩的開頭、有力的說理、美妙的修辭等供學生模仿寫作自己的演講稿。

3. 演講技巧訓練

觀摩和模仿是演講的初始階段,之后就進入階段性和針對性的技巧訓練階段,如怎樣審題、怎樣謀篇布局、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組織材料進行主體內容的邏輯說理、怎樣做到演講文字的準確與生動等。講授完相關技巧后要留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體會、掌握和運用這些技巧。教師可以給出題目,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收集相關材料、擬出提綱、整理材料、寫出講稿。老師進一步指導學生修改演講文本,要求學生把觀摩到的演講技巧和課堂學到的演講知識充分運用其中。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挑選學生進行演講實戰,演講完畢后,先由同學點評,然后老師做出整體評價,提出改進意見。經過這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大多能在眾人面前開口演講,而且是言之有物的、邏輯性較強的演講。

4. 課堂英語演講比賽

當演講的基本技巧都進行了介紹和訓練之后,學生對演講技巧運用得比較嫻熟,信心也逐步樹立起來。接下來要鍛煉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的心理素質和思維表達能力。可將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結合起來訓練。教師可提供一些演講題目讓學生抽簽(題目應該隨著課時的推進由易到難),抽到簽后給學生3~5分鐘的時間準備,然后做出一個3分鐘左右的演講。先在小組內進行比賽,由組員打分,評出最佳演講。然后各組的優勝者再在全班范圍內進行角逐。分組比賽的好處在于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讓學生進行打分的好處在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評判演講的標準,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

5. 課堂英語辯論賽

英語辯論賽更能鍛煉學生在高度緊張的氛圍里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快速反應的能力,更具挑戰性。在大量命題演講、即席演講訓練之后,可組織一些班級辯論賽。教師擬定一個貼近生活、有時代色彩又富有爭議的題目,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學生課前收集材料,做好充分準備。課上進行辯論,按照正規辯論賽的賽制和程序,正反、反方分別設一、二、三辯及自由發言人,由教師充當主席。辯論演講更具對抗性,是即席演講的更高層次,是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知識儲備、語言表達等方面的有效手段,一般可一個月舉行一次。

6. 演講拍攝及分析

每次上課先讓兩名學生在全班面前做有準備的主題演講,各3分鐘,教師用攝像機拍攝下來。下次課上播放上次拍攝下的學生演講錄像,教師帶領全班同學進行分析討論,利用相關的反饋表向演講人提出具體的反饋意見。運用和分析學生自己的演講視頻資料可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有效。演講學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現,可以更清楚、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不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從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通過觀看演講視頻的其他同學就可以比較、分析出他人演講的優劣,以揚長避短。

通過以上這些教學環節和手段,學生的心理素質、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快速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必定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和運用水平、文化修養、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都將得到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文玉.“讀議寫”課程改革―――以美國歷史與文化教學實踐為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2):118-120.

[2]Lucas,Stephen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New York:Random House,1986.

篇(6)

在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通過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特別是進行過課堂辯論比賽的班級的學生,普遍認為課堂辯論比賽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在這里談的課堂辯論比賽與正規的辯論比賽和課堂辯論有所不同,它主要體現兩者的競爭性,又在一定規則下更多的學生參與進去,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課堂辯論比賽是一種相對創新的教學方式。大學生進行辯論比賽比較多,但進行課堂辯論比賽比較少,在沒有進行過課堂辯論比賽的班級,只要進行課堂辯論比賽,學生們感覺到這種教學方法就是相對創新的教學方法。傳統的課堂教學以“講授―接受”為主要模式,大學生的探索和實踐機會少,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學生課堂辯論則以師生的“辯論―競爭―收獲”為主要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留有極大的空間和余地,可以滿足其多方面的需求,是他們的潛能得到釋放,因而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方式。

課堂辯論比賽,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一種相對創新的教學方式。以往的大學生辯論比賽是少數學生的“專利”,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他們只是聽眾,不能夠成為親身實踐者。現在對大學生的教學方式多數都是灌輸式教學,進行課堂辯論比賽,對沒有進行過課堂辯論比賽的班級,可以說是種相對創新教學方式。在思想解放的今天,學生們求異思維非常強,喜歡變化,喜歡創新,對于教學方式也有同樣的要求。可以說,創新的教學方式是教學改革的靈魂。教學方式的創新有絕對的創新和相對的創新。教學方式的絕對創新就是以前沒有出現過并第一次使用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相對創新是在原有的教學方式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在沒有使用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班級進行這樣方式的教學,更能顯現出教學方式的創新性。課堂辯論比賽雖然不屬于絕對創新,但卻是辯論比賽與課堂教學方式的融合,所以同學們多數都認為這是一種教學方式的相對創新。在調查中于學生們認為,“課堂辯論比賽是一個很新穎的形式,是值得我們繼續實踐的教學方式。”“辯論式的教學創新,以一種新穎的方式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與學。讓大家都能夠積極參與,不再只是老師一個人的講臺,是大家互動交流的講臺。”長時期以來,教師不能把辯論比賽教學引入課堂,這和辯論比賽的復雜性也有關系。他們認為“在課堂上,很少有辯論賽。可能是課堂時間有限或是大部分老師覺得課堂辯論很亂,程序復雜,浪費時間且不易控制場面。”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綜合各方面調查看,把辯論比賽引入課堂,把辯論比賽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是一種新穎并且富有活力的教學方式,自然受到學生的歡迎。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中,進行課堂辯論比賽,對于大學生起到多方面作用。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一:課堂辯論比賽拓展了學生知識面,學到了一些平時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1.通過課堂辯論比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在準備辯論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去了解辯論賽的流程規則辯論技巧方法等,還有方方面面有關的資料,這就不僅僅局限在課本上的知識點,更能接觸更多其它學科領域的知識。辯論賽同時還擴展了我們的知識。辯論選手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必須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同時要考慮多方面的情況。這樣辯論選手就在準備中不斷地擴展了有關話題以及一些相應的知識,不僅是我們的參賽選手,觀眾也同時擴展了知識面。為了說服對方,學生需要對己方的觀點進行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論證。一個令人信服的觀點應該是符合真、善、美標準的,論證和辯論的過程是一個追求真、善、美的過程。經常不斷的辯論,有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2.鼓勵同學們不同思想的碰撞以及辯論話題相關知識地不斷挖掘。辯論要求我們更深層次的去理解辯題,所以在去挖掘遍體中的內涵,如其原因特點作用等,從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一系列的加工過程,無不拓展了學生的知識深度。如在“的失敗是否可以避免”的辯論賽中,正方列舉史實,證明我們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而更多地強調了中國人民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悠久歷史以及人民力量的偉大;而反方則是從清王朝政治的腐敗、經濟的“閉關”政策、軍備的廢弛等社會背景進行分析,特別強調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規律,以此來證明戰爭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同學們從分析事件、人物,闡述觀點到思想升華,有了明顯的進步,引發了學生的深思。

3.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為了辯論賽的順利進行,不同角色的同學都積極的準備著。辯手們更是使出獨門絕招以不同的方式尋找最有利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上網查、到圖書館查、跟同學交流……其他同學或多或少的也在尋找著一些有用的材料以便在賽場上可以為自己支持的一方辯護。其間同學們對各種材料的接觸、理解和分析,其實就是在對比較系統的知識的一種消化,一種吸收。這是在傳統的課堂授課當中同學們泛泛涉獵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4.讓學生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課堂辯論賽之前,同學們都化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到圖書館、上因特網、從歷史課本到其他歷史書籍、與歷史老師交流等途徑廣泛搜集有關辯題的資料,在課堂辯論之前的準備,同學們都會最大限度地開發身邊和周圍的各類課程資源。他們發現很多資源以前沒有利用過,正是通過課堂辯論才使他們利用上這些資源。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二:通過課堂辯論比賽,可以深化對某一新辯題的深入認識

把辯論引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改變了學生對歷史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拓展了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同學可以通過討論交換不通的歷史看法的方法在溝通交流中主動的去學習歷史,這種帶有探究理解的學習方法比死記硬背要有效的多,也更容易廣泛的被同學們接受。要著重培養大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注意教學改革與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教學方式、方法的轉換使用上求創新。長期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會失去興起和厭煩學習。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必須。創新是教學模式進步的靈魂,對推動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創新又是困難的。創新的含義告訴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在某一方面,即使是一小方面有新發展都是創新。正如調查中學生所說的那樣“課堂辯論是一個多方互動的教學形式,其精彩新穎的模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重點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與記憶。”

在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辯論過程中,以的唯物史觀考察和分析近來以來各個歷史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和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增加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三:課堂辯論比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用求異的思維看問題

在辯論活動中,鍛煉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豐富而又深刻的思想是辯論取得成功的“基石”。課堂辯論式教學能很好的培養同學們的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來看待問題。

1.課堂辯論比賽有助于學生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看問題存在片面化,停留在表層,認識事物不夠深刻等問題。通過課堂辯論比賽,迫使學生必須進行全面的看問題。對于自己的觀點要進行多方面證明,在辯論過程中,不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在哪個方面看問題有偏頗,都容易被對方進行攻擊,導致自己的觀點被駁倒。同學們在課堂辯論比賽過程中,要進行全面的準備,不僅要有大量的資料還要有嚴密的邏輯。課堂辯論比賽使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一個人獨自思考,往往只從問題的一兩個側面展開思考,而數人辯論,則能夠相互補充,豐富思想,使得對問題的認識比較全面,思考也比較完整。辯論就是要求雙方對所辯論的問題有比較深人的思考,這種思考越是能接近于問題比本質,就越是能準確地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在辯論過程中要求雙方以明白無誤、有條不紊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而這是以思路清晰地、有層次地展開為前提的。提高認識問題的思想深度,這也是大學所致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在培養大學生科學技能的同時也要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內涵的深度。課堂辯論比賽的形式,要求同學們以辯證的全面的思維來思考辯題,既要考慮到事物對立的兩方面,更要考慮到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利于克服思維的習慣性和局限性。

2.課堂辯論比賽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求異思維的作用。馬克思曾說過:人需要和外部世界往來,需要滿足這種欲望的手段:食物、異性、書記、曇花、辯論、活動、消費品和操作對象。辯論是因為人們從不同的觀點來看待事情,而引起言語上的交鋒。通過交鋒,讓彼此能夠很好的了解對方的態度立場和觀點,這樣就可以達到的目的。使人們了解到更深透的事物本質,達到一個更深層次的思想溝通。是思想的觸碰,使我們由淺層的理解向更深層次含義躍進。同時,辯論課堂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課堂環境,為學生創造了獨立思考的氛圍,讓學生們各抒己見,活躍思維,敢于自主質疑所謂的權威觀點,學會獨立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打破了以往唯書本是從的被動思維方式。課堂辯論比賽有利于激發同學們的潛在觀點,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并善于質疑的良好思維習慣。

課堂辯論比賽是一個思維方式不斷提升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現代教學理念強調要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設疑、質疑、解疑的能力。因為辯論是一種“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是一種“去粗去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在明確辯題以后,課下學生需要查閱資料、搜索整理多方面素材,寫好發言提綱,這就鍛煉了學生動腦、動手以及動口能力。在辨認時要傾聽又要反擊,需要積極思考應對對方不斷提出的新觀點,有利發展學生思維的跳躍性。因此,通過這一實踐探究活動,培養了學生手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實踐活動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改變原有的、習慣的單向思維模式,有意識的培養自己運用雙向思維、多向思維、逆向思維、辯證思維的能力,注重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四:課堂辯論比賽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非常激烈,社會越來越需要敢于競爭、善于競爭的人才。進行課堂辯論比賽,給大學生提供了競爭的平臺。要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深入分析辯題,查找各方面資料,進行分工合作,利用辯論技巧運用好所掌握的知識。由課堂辯論比賽把教學的內容和比賽結合起來,不管是哪個隊要在比賽中取得勝利,都要做精心準備。另外,進行課堂辯論比賽不只是某一名辯手的事,它直接涉及到一個團隊、一個班級的榮譽。一名辯手出現問題,對整個團隊和班級的成績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每一名隊員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準備,在比賽過程中又要盡全力進行比賽。正是這樣追求進步的過程中,極大的激發了大學生學習的渴望,充分挖掘了學生自身內在的潛能。

辯論可以激發學生內部學習需要和動機,強有力的任務驅動,有利于形成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辯論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實現的,這就需要有合作精神。辯論是通過人們因不同的觀點而引起的言語交鋒打到相互了解諒解和信任,進而實現人際溝通的一種手段。因為,通過交鋒,彼此能夠更加的了解對方的立場和觀點,可以,達到高層的心理溝通。“通過辯論賽,我學會了包容,學會了接納不同的觀點,學會了從別人身上學習,讓我交到了好朋友。”這是一同學在辯論賽后的深刻感想。在辯論中,要學會既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要尊重別人,實現愉快合作,共同提高。倡導合作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一個人是否有合作精神,將影響他在社會上是否能夠生存;一個國家是否有合作精神,將影響它在國際舞臺上是否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論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合作,在辯論時,辯論的雙方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他們必須在規則的約束下,共同努力才能順利完成辯論。同時由于辯論又是團隊對團隊的集體交鋒,這就必然要求同一隊員之間要能夠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把個性的展示建立在與他人合作的基礎之上,通過分工,達到合作,最終獲取共同的成功,分享大家的喜悅。通過辯論賽,同學們可以在知識上、情感上、合作技能和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寬容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獲得平時單個人學習所達不到的全面發展。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五:課堂辯論比賽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課堂辯論能夠幫格內向的學生消除其膽小害羞的毛病,增強其自信心,在課堂辯論中,一些不善言辭的學生學會了據理力爭,而任性、霸道的孩子也懂得了收斂。在辯論賽中,現場不僅僅有辯論雙方,還有評委,熱情的觀眾,那場面是相當大的。面對臺下幾十至幾百的熱情觀眾,陌生的評委,主持人,辯論對方,場下熱情或唏噓的聲音,上場辯論,能很快的增強學生的自信能力,他們必須臨危不懼,口齒清晰,具有強大的自信,才能使自己的觀點讓對方,觀眾,評委信服。否則連自己都吞吞吐吐的說出觀點,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能讓誰相信呢?同時在整個辯論的過程當中可以鍛煉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辯論比賽前,辯手不僅需要到圖書館,上網,或者請教同學,老師相關的信息,還需要對所獲得的知識,材料進行分類,組織。組織哪些材料可以回來維護自己的觀點,哪些可以用來反駁對方觀點,哪些材料較有針對性。應變能力不僅指在場上快速找出對方觀點的弱項,進行反駁,還指在準備材料過程中不斷的反問自己,對方會怎樣反駁自己?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樣反駁?如果我是對方我會選擇哪些材料?同學們參與辯論,可以鍛煉自己的口才與膽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同學認為:“參與辯論賽讓我覺得我離舞臺更近了,因為以前的我膽小怕事,不敢在人前大聲表達自己,但是辯論賽讓我覺得我是行的,我也可以很優秀。”大學的教育應該是更注重于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的,因此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提升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對以后步入社會有很重要的意義。

課堂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耐挫力。在辯論中,往往會受到對手的詰難,有時會陷入理屈詞窮的困境,辯論的結果可能會以一方失敗而告終,這對參加辯論的同學的心理承受力是一個很好的磨煉。另外,辯論要求參與者沉著、冷靜,這有利于克服一些同學中存在的性格上急躁的弱點,引導學生將情緒調控到最佳狀態。在辯論中,往往會受到對手的詰難,有時會陷入理屈詞窮的困境,辯論的結果可能會以自己一方失敗而告終,這對參加辯論的同學的心理承受力是一個很好的磨練。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六:課堂辯論有利于培養學生優良學風,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課堂辯論不但能夠培養同學們勇敢自信,大膽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一絲不茍、勝不嬌敗不餒等優良作風,同學們在辯論中團結合作,互相配合,整體作戰是培養主體性品質的需要。主體性品質的發展是以辯論式等類型的活動為中介的,同學們只有投身于諸如辯論式學習活動之中,其主體性品質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其優良作風的培養得以實現。

開展辯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學風,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優良的思想作風。辯論比賽要求雙方在發言中提出的見都要有必要的證明,這就促使參加辯論的學生多方面地收集材料,并進行認真的準備,找到自己的論點。直接參與辯論賽的同學更是因為收集資料而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點,而作為觀眾也能在辯論賽中汲取諸多歷史知識。準確的語言,明快的語調,豐富的詞匯,靈活的句式,準確的概念,嚴密的邏輯推理等等,這就要求辯手掌握足夠豐富的歷史材料了。辯論活動將促使學生將所學的語言、邏輯、修辭知識轉化為實際口語表達能力,其功效也是不言而喻的。此外,辯論活動還將培養學生勇敢自信,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思想作風,所有這一切,都是傳統教學所無法實現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代社會充滿競爭。辯論賽是一種競爭性游戲,它一方面凸顯競爭游戲的對抗性,為同學們增加了一個正面交鋒和較量的舞臺;另一方面凸顯游戲的守規則性,辯手必須在游戲規定的范圍內和游戲規則下據理力爭。這種守規則的競爭意識,是大學生們適應現代社會激烈競爭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同時,辯論又講求在包容對方觀點的基礎上,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與異己的觀點進行交流、思辨,這要求辯手尊重對手的人格,正所謂要想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必須首先尊重他人的人格,這有助于同學們的修身養性。

課堂辯論比賽作用之七:課堂辯論比賽有助于學生展現自我,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辯論賽可展示人格魅力。所謂人格,是指人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總和。人格教育是一種著眼于發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質的教育,人格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能夠把知識、情感、意志統一協調起來,建立一個完善和健全的心理結構。在論辯中,人格主要體現在辯手言談舉止所表現出的儀態、儀表和氣度風格。辯論賽是一種口語競技性的藝術活動,它不但要求參辯雙方講究外在儀表,更要求辯手注重辨風辨德。沉穩冷靜而不遲鈍,機智幽默而不輕桃浮夸,據理力爭而不咄咄逼人,盡顯個人魅力而不搶占風頭,這樣的辯手才能取得評委和觀眾的認同。而且,在論辯過程中,同學們在充分表現自我能力的同時也更深刻地體驗著隨辯論進程的變化而變化著的各種情感:遇到困難時的不懈,獲得成功后的歡欣,遭受挫折時的沮喪,以及因不慎導致失誤時的遺憾和惋惜等等,這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情感體驗,而且有利于塑造優秀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

辯論式教學最大的功效是有利于實踐現代教育理念,體現“學生主體性”,進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教學氣氛,增強教學活力。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是“配角”,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在辯論式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則是辯論式教學的組織者和協助者,向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學生的學習主體角色喚起了學生的極大學習熱情,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親自體驗,用自己的頭腦積極主動地思考、分析、判斷、總結,去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辯論式教學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自由”空間,成為一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自身能力、活躍教學氣氛,增強教學活力的教學策略,深受學生的歡迎。比如學生在學習體會里寫道:“我認為辯論課辦得非常好。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擴展深化。辯論課提高了大家的學習熱情,豐富了課堂生活。更重要的是,大家從原來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不僅僅是參加辯論的同學,很多陪練的同學也積極參與,找資料、做分析總結等,大家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學習并快樂著。”總之,辯論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型,培養口才,讓大學枯燥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樂趣與學生的積極配合的熱情,是十分可行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大學生可以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華。可謂唇槍舌劍、辯辭激昂,青年人的朝氣盡顯無遺。這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最易激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篇(7)

口頭語言是指用有聲語言作為傳播信息的手段,達到交際目的的表達方式。它是相對書面語言而言的。口語表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往往關系到生活、學習、工作的成敗得失。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尤其是對于以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同樣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僅要使培養對象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學生走向社會,立足社會受用終生的基礎。

1 高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

1.1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一個人說話的準確、清晰、簡明,與其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有密切聯系。高職畢業生的口語表達要做到說話不走樣、不零亂、不嗦,力求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就要求有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1.2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畢業生在擇業、應聘、就業和工作實踐中,將面對許多重要的口語表達場合,如介紹自我,介紹相關的技術知識、經驗等,這就要求要有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1.3清晰的語言表述能力

語言表述就是運用說明、敘述等表達方式把要介紹的知識、技術和方法講述出來,做到表達的內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達的聲音要明快優美,做到語速適中、語調自然、音量適度,并配之以恰當的姿勢。

1.4運用語言技巧的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說理明人,打動對方,達到口語表達的目的。

2 研究訓練方法,優化教學模式

2.1科學安排程序,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初級訓練階段。

(1)勇氣訓練。訓練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能在正式場合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2)發音訓練。通過氣息控制訓練、“吐字歸音”訓練、語音規范訓練、語調純正訓練,要求學生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四聲準確。(3)態勢訓練。向學生傳授頭部動作、面部表情、眼睛動作、四肢動作等態勢語言知識,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體姿勢知識。做到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態勢語言,而且會根據別人的態勢語言判斷傳達的情感。(4)思維訓練。通過訓練形象思維、比較思維和創意思維等,要求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深度、精確度、敏捷度。(5)技巧訓練。針對聽眾心理,進行口才話題選擇訓練、口才集中性訓練、口才應變性訓練等,要求表達內容符合聽眾的判斷標準。

第二階段,高級訓練階段。

(1)即興發言訓練。給出一個熟悉的話題,稍許準備,讓學生進行發言。要求學生大方得體的走到臺上,與臺下進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見解。(2)演講訓練。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技能,學會確定演講基調的風格、控制語調、營造等技巧,能夠自然地運用手勢和表情,初步進行有效的演講。(3)辯論訓練。在了解辯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辯論賽的戰略設計和實踐戰術技巧,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并進行模擬,體驗賽前、賽后的每一個環節,逐漸領悟辯論的精髓。

第三階段,綜合應用階段。

(1)交往口才訓練。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各種人際互動場合中言語技巧的運用。對交談、贊美、說服、拒絕、道歉等情境模式進行判斷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談的能力。(2)應聘口才訓練。了解口才與求職的關系,通過案例分析及模擬招聘,掌握如何運用口才成功推銷自我。(3)管理口才訓練。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語言表達技巧,包括表揚與批評、激勵,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4)推銷口才訓練。掌握推銷的基本語言藝術,通過學習,懂得如何成為一名銷售顧問。(5)談判口才訓練。通過談判口才技巧分析、錄像觀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談判活動運作的特點、過程和語言表達技巧。

2.2優化訓練方法,調控訓練過程

知識積累法語言的內容和內涵是講話一鳴驚人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講話過程中就會捉襟見肘、漏洞百出。此法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季羨林先生曾提出“三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才是21世紀的青年”,類似這樣的名家名言要不斷滲透、灌輸,要學生養成自覺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檢索方法。最后要積累必要的相關職業知識。記憶訓練法沒有基本的記憶,口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具體的訓練方法有:

(1)強烈刺激訓練法,重視新鮮事物對大腦皮層的首次作用。(2)并用記憶法。在記憶某事物的時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種感官同時工作,使大腦處于積極綜合的運動狀態。(3)歸納記憶法。對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理清大腦的記憶線條。(4)聯想記憶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聯想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形象的“項鏈”。訓練記憶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表達力和創造力大有益處。

朗誦訓練法首先要做到發音標準,學習聲母、韻母的發音及注意事項,練習聲調及與普通話發音有關的語流音變。同時訓練發音過程中的呼吸方法、發聲方法,通過繞口令比賽綜合檢驗學生的口齒和四聲準確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講授語調的輕重、快慢、高低、停頓技巧,通過聽示范朗誦體會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指定的文章。

態勢訓練法。態勢語言又叫身體語言、動作語言。在交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45%通過有聲語言傳遞,而55%則是通過態勢語言傳遞。在課堂訓練時,要求學生根據出示的表達目的做出相應的態勢語言,根據模特表演的態勢語言分析模特表達的含義;日常應用時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人,模仿舉止高雅、大方、有教養的人,提高修養。

觀摩訓練法。通過電視錄像、錄音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口語表達的特點。如通過觀看《亞洲大專辯論賽》學生們知道了辯論的規則,辯手應具有的風度、氣質、手勢運用等。通過聽一些名人的演講錄音,讓學生去體會演講的風格,演講中的開頭、、結尾的安排等。實踐中他們往往會模仿這些范例。

心理訓練法。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展現。訓練方法如下:

(1)消除不良環境的影響,創設寬松、隨意的說話氛圍,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也可主觀消除不良環境,有意識地回避目光的對視和對方言行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創設正式情境,讓學生互相嚴格挑剔每個人的缺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組織學生參加模擬口才競技賽事,積累臨場經驗。

思維訓練法口語表達者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直覺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針對前三者可通過即興朗讀訓練,訓練學生靈敏、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復述訓練,訓練學生快速接受信息、領會重點、思路清晰、邏輯準確;通過討論熱點話題,訓練學生學會全面深刻地分析問題;針對后兩者可組織“串詞聯想成文”、“限時說用途”、“腦筋急轉彎”等智力游戲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辯論進一步加深思維的新穎性和深刻性。

篇(8)

(一)認識準備

所謂認識準備,是指參賽隊員在賽前對"論辯賽"的性質和特點要有所認識。我們知道屬于口頭論辯的大致有三類:一類是專門場合下進行的有特定議題的論辯,如談判論辯、法庭論辯;一類是由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矛盾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爭辯,如鄰里爭辯、同事間爭辯、上下級爭辯;再一類就是各種形式的論辯賽。前兩種論辯,論辯雙方各自有明確的立場和主張,辯論的目的是為了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或爭取第三者支持自己的觀點。于此同時,自己也有被對方說服或作出妥協的心理準備。論辯賽則不同,論辯賽是一咱作為比賽項目來進行的模擬論辯(即論辯演習)。這種論辯往往不問論辯者本人的立場和主張,而側重于人們的論辯技巧的比賽。比賽雙方都不準備說服對方或被對方說服,而以駁倒對方、爭取評委的裁決和聽眾的反響來擊敗對方。因此,這種比賽有以下三個特點:

1.論辯的題目、論辯的程序、發言的時間等,都是由論辯賽的組織者所決定,參賽者必須按規定進行論辯,不能隨意改變。

2.比賽勝負標準包括立論、材料、辭令、風度以及應變技巧等綜合因素、勝負由評委根據標準及主觀印象進行裁定。

3.論辯時只能針對對方的觀點和理由進行攻擊,而不能涉及對方的立場和人品。

初賽者了解了論辯賽的這些性質和特點,就不會在比賽中,在思想和方法上與日常爭辯相混淆。

(二)核對準備

某隊初次參加論辯賽,到正式臨辯時,他們突然發現黑板上寫的辯題為《當今青年一代是否缺乏社會責任感》,而他們事行準備的辯題卻是《當今青年學生是否缺乏社會責任感》。某隊經過初賽、復賽進入了決賽,在決賽開賽前,突然聽到比賽主持人宣布各方允許發言時間比初賽、復賽時增加一倍,而他們事先卻按初賽、復賽規定的時間準備辯詞。更有甚者,進入賽場后,雙方才發現誰為正方誰為反方都未搞清楚。凡此種種,都是由于初賽者缺乏經驗,在事先準備過程中缺少仔細核對有關比賽事項這一環所造成的。

前面已經說過,論辯賽是一項新近發展起來的比賽項目,目前雖有"國際雄辯賽"這樣大型的論辯賽,但還沒有統一的比賽規則。事實上,論辯賽的規模有大有小,層次有高有低,各主辦單位的具體要求也會因時因地而不盡相同,所以論辯賽的規則也很難趨于統一。既然目前論辯賽的規則難于統一,這就要求參賽者在接到比賽通知后,不能立即簡單地按照通知上的要求去準備,更不能想當然去準備,而應設法主動地找主辦單位仔細核對一下通知上各項比賽規定和要求是否實無誤,包括辯題的確切的字面樣子,正反方所屬,論辯程序細則,各位隊員的分工和允許發言時間等,這既是為了確保本方準備辯詞時無誤,又是為了防止主辦單位的工作上有可能失誤。一些主辦單位本身也是初次主辦論辯賽,由于缺乏經驗,難免出現疏忽,包括通知傳遞時的差錯,這就要求參賽者每次都要主動認真地核對有關比賽事宜,以使比賽獲勝取得起碼保證。

(三)立論準備

辯題被明確無誤地確認后,參賽隊員就可以根據辯題,共同商量,研究確立一個最有利于本方論證的具體的總論點。所謂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該總論點不僅觀點正確,旗幟鮮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對方任何的立論,用之守能抵擋對方的任何攻擊。能不能確立這樣一個總論點是一次論辯賽準備的成敗關鍵。

為了要確立這樣一個總論點,首先要對辯題進行嚴格的審題,也就是要對辯題字面上的每個詞或詞組逐個進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說的"破題"。這種分析要同時站在雙方的立場審視,不能一廂情愿。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詞或詞組對對方立論具有潛在的有利因素,可能成為雙方首先爭論的焦點,因為一般的論辯賽雙方都會抓住辯題中的某個詞項解釋入手開始辯論,有時會出現整個論辯賽始終圍繞這種解釋來進行。因此,盡量設法站在一定理論高度,對辯題作出有利于本方觀點的界定,以獲得大多數聽眾的"公認",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為了典型說明這個問題,下面試舉1990年第三屆亞洲大專辯論會一例。

1990年第三屆亞洲大專辯論會有一辯題為《儒家思想是亞洲四素》。南京大學持反方。為了說明儒家思想不是主要推動因素,南大對"儒家思想""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主要""推動因素"四項詞組進行了剖析,發現辯論雙方爭論焦點肯定會在"主要因素有多個,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于是,南大把"主要因素"界定為必須是具有總攬全局功能這一點上。這樣一來,南大總論點的方向便明朗了:儒家思想只是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背景條件,而并非是一個主要推動因素,推動四小龍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四小龍做得尤為突出的能總攬全局的正確而靈活的戰略和政策。

能攻能守的總論點的確立是論辯賽準備的關鍵,但并不等于說在實際論辯中就一定獲勝。如何使這個總論點在實際的唇槍舌劍中充分發揮好,還要有一定的戰略戰術與之配合。所謂戰略,是指論辯中用以爭取勝利的帶有全局性的總的論戰方法;所謂戰術,則是指論戰中的一些具體的技術方法。上面列舉的南京大學一例,就是制定了"避實就虛"的戰略和設計了一些具體的戰術,才保證了整個論辯賽的成功。

由此可見,立論準備包括三個過程:審題、確立總的具體論點、設計相配的戰略戰術。應該說,這三個過程是整個論辯賽準備的靈魂,初學者在這個準備階段應晝找一些有一定理信紙水平又有一定實際論辯能力的人請教一下。此外,不應把立論準備看作是一個孤立的靜止準備看作是一個孤立的靜止準備階段,而應在以后的辯詞撰寫和試辯過程中隨時要審視先前的審題總論點及戰略戰術設計有無不慎之處,以便及時修正。

在立論準備停當,各辯手便可分頭撰寫自己分工的辯詞。(初學者如何撰寫辯詞由另文介紹)

(四)試辯準備

如同其他比賽一樣,論辯隊要想在正式比賽中獲勝,一定要在正式比賽前搞一次嘗試性的比賽,以檢驗自己的賽前準備是否經得起實際的考驗。為了達到檢驗的效果,試辯條件和氣氛要盡量搞得逼真些,這就需要在正式參賽隊員進入準備階段的同時,應有一支與之實力相當的假設"對方"也進入準備階段,并且雙方都應處于"保密"狀態。不過,為了增加正式隊員的一些難度,正式隊員應故意泄露些立論方面的要點,來吸引"假設對方"作有針對性的進攻準備,用之在試辯中檢驗參賽一方的立論和戰略戰術是否能奏效。

試辯的另一個意圖,是讓參賽隊員進入角色。前面已經說過,論辯賽的最大特點就是辯題觀點不一定與論辯者本人最初的觀點相一致,就像某些演員本身的性格與劇中人的性格不一致一樣,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實踐才能進入角色。論辯賽在比賽過程中不僅有理信紙上的正面交鋒,還辯論風度、情態等方面的表演,通過試辯往往能促使參賽隊員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情感上也完全站在所持的辯題觀念上,以便逼真地表現出理直氣壯、慷慨激昂、義正辭嚴而又通情達理地維護真理的樣子。對于初賽者來說,試辯還可以先鍛煉一下上場的膽量,培養一下臨場的經驗。

試辯一般宜在正式比賽前一兩天舉行,這類似于賽前的熱身賽,使參賽隊員保持最佳競技狀態。試辯的程序應嚴格按照正式比賽的程序進行,不過不管正式比賽是否設有賽后聽眾提問,試辯賽一定要有聽眾提問。這個道理很簡單,不管假設的對方準備得如何充分,總比不上眾多聽眾的眼亮耳明,參賽隊員在試辯中完整地亮出主要觀點和戰略戰術,"假設對方"可能沒有一下子找到"破的"的方法,聽眾賽后提問揭短則可彌補"假設對方"論戰之不得力。

試辯結束后,參賽隊員應與假設對方迅速共同進行總結,對原先準備的辯詞和論辯技巧作相應的調整、修正和補充,這樣賽前所有的準備便完備了。

孫子曰:"上兵伐謀",高水平的論辯賽首先是認辯雙方在論辯思路與立場上的較量。對于一個已經確定下來的命題,如果能找到一個最佳的思路,確立好自己的立場,那么就能為整個論辯的勝利奠定基礎。

在論辯賽中,論辯命題一般可分為價值命題、事實命題和政策命題三種。價值命題一般是討論某伯事是否較好,如"發展旅游業利大于弊"。這類命題要求論辯員有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對辯題的背景知識有通盤、深入的了解。事實命題是討論某件事是否真實,如"儒家思想是亞洲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這類命題注重舉例實證,要求論辯者掌握大量材料:政策命題是討論某事該不該做,如"亞太區國家應該成立經濟聯盟"。它要求理信論與實踐的結合,既需邏輯推理,又應有大量材料佐證,所以論辯比賽中政策命題較為常見。對論辯命題分類的意義在于根據不同命題的特點和要法語來確定思路、建立框架、組織材料,最終的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立場。在確定思路時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知已知彼。對一個辯題,圍繞正、反方立場,可以有多種理解。這時候就不僅要找出自己論證辯題的各種思路,而且還要找出對方可能出現的各種思路,盡可能地把雙方可能的思路都逐一考慮,并找出應付之策,這樣對已對彼都心中有數,就為我方確立適當的立場找到了根據。

確立立場就是針對對方可能出現的思路,在我方可以選擇的各種思路中找出對本方觀點論證最有利、例證材料最豐富的思路。

確立立場的兩個基本原則是:

篇(9)

Debat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 work analysis

YU Kai-wen

(Bao tou Iron & Stee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ongolia,014010,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debate for two years as a college student to guide teachers and judges, for participating debater exposed some problems in the game,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argeted put forward the debate befor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method and technique guidance and advice. To participate in such activiti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Debate;Can not win;Skills;Methods

0 引言

2012年的首屆內蒙古大學生辯論賽,筆者作為指導老師和同學生們一起參加,運氣還不錯,沖進了決賽。今年筆者擔任包頭市大學生辯論賽的評委,又應我學院學生會邀請作指導老師。因此,有必要對兩次參賽的經驗進行梳理,理清思路,為今后參加這類的活動提供參考。

1 辯論賽暴露出的問題及分析

1.1 參賽辯手在賽場上暴露出如下一些問題

首先,準備不夠充分;其次,邏輯不夠清析;其三,高度的緊張;其四,性格上的弱點;其五,團隊組合不夠和諧;其六,碰運氣。

1.2 參賽辯手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知識結構不夠完整。由于參賽辯手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只完成大學期間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知識結構欠博且不精;比如在題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更重要”的辯論中,正反方都沒有找到突破點。正方繼承的突破點可選書法,反方創新的突破點可選《孫子兵法》。

其次,參賽經驗欠缺。由于多數辯手是第一次登臺,缺乏唇槍舌戰經驗,大二的學生要比大一的學生經驗更豐富,緊張的程度要低。通過參加辯論賽,可發現學生性格上的特點,揚長避短。如有些選手的思維及表達非常適合參加這類比賽,而有些辯手不適合。

再次,辯手們自己之間相互不夠了解。對將遇到的對手更不了解。運氣是有的,但運氣只占三分,三分因素是不可控的。而七分是靠充分的準備。

針對上述問題,要求指導老師進行較系統的輔導。

2 辯論賽前必要的理論指導

2.1 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2.2 陰陽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歷法、中醫、書法、建筑、占卜等。陰陽是對立統一的,看似簡單,卻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2.3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孫子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2.4 實用藝術

2.4.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2.4.2 老子《道德經》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3 辯論賽前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3.1 辯論的原則

3.1.1 正確對待辯論的勝負

3.1.2 尊重辯論對手的人格

3.1.3 詭辯不等于胡攪蠻纏

3.2 參加辯論要注重知識的積累

3.2.1 要認真地去查閱相關資料

從理論上去分析主題的內容,避免辯詞的庸俗化、貧乏化,使辯辭在理論上和知識上豐富。

3.2.2 要注意日常綜合知識的積累

一個人如果光有辯論的熱情,但其知識底蘊很差,可供調動的東西很少,那就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縱有再高的熱情,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3.2.3 只對本專業知識了解較多或者比較豐富,想在辯論中運用自如、應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

3.3 辯論的技巧

3.3.1 注意肢體語言的運用

辯論賽的辯題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誰對誰錯。比的是誰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3.3.2 自由辯論階段經典常用語的使用

自由辯論階段是整場辯論賽的。每個辯手的語言簡短精練而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3.3 注意抓重點抓內容

辯論賽畢竟不是表演,看的是你的語言是否有說服力,而不是看你的聲勢有多大。

3.3.4 避免硬傷

如超時、自由辯論時連續發言、絕對化、情緒的控制、風度問題、進行人身攻擊等漏洞。

3.3.5 辯手必須熟悉辯論的規則

3.4 辯論的方法

3.4.1 必須講究辯論的邏輯性

3.4.2 盡量做到辯論生動形象和語言風趣

3.4.3 必須講究進攻和防守的平衡

4 結束語

縱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對辯手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辯手的主觀能動性,給出框架的指導,激活他們的智慧。不可事無具細,更不能代勞。注意發現每個辯手的閃光點,給予正確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劉潤澤.趣味論辯學[M].西苑出版社,2012.

[2]陳國慶,注譯.道德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被賦予新的角色,即培養知識扎實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學生駕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模仿+練習”的陳舊模式已然要面臨淘汰,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簡稱華夏學院)為例,我院開展英語學習第二課堂活動中主要有翻譯隊、英語角等形式,這些活動在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綜合能力等方面顯現出強大的優勢。

一、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現狀、目的及意義

(一)現狀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當今生活和學習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了。但是,華夏學院學生總體上的英語素質的并不高,許多同學雖然考試能取得高分,卻聽不懂、說不清、讀不暢,寫不出原汁原味的英語。另一方面,許多英語基礎底子好,競爭意識強的同學也希望能有個可以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舞臺。

(二)目的、意義

開展英語學習第二課堂活動,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同時也為一些非英語專業的愛好者提供與外教或知名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找到學習語言的靈感,為今后學習英語打下更好的基礎。

二、主要研究的內容

(一)研究的預期目標

通過開展英語學習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全校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進而帶動我校的學風建設。通過培養英語優秀選手代表我院對外參加英語活動的相關競賽,擴大華夏學院在同等院校之中的聲譽影響力。

(二)研究的內容

(1)由任課老師在各班提名班級優秀學生,然后以系為單位舉行比賽,選拔系優秀學生參加全校的比賽。

(2)在比賽獲獎學生當中選擇優秀學生組織成立英語辯論隊,在老師的指導下,由他們帶動廣泛同學開展英語角、演講、翻譯等學習活動。

(3)每年組織開展一次“選秀”活動,常年保持英語辯論隊。

(4)由老師針對拔尖學生進行專門的不定期的培訓和輔導,參加校級或對外的比賽。

三、就這些研究的內容我們所開展的活動

以華夏學院為例:

1、英語角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英語的環境,培養學生開口講英語的勇氣,筆者任教的華夏學院英語專業組織開展了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英語角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尤其是聽說英語的興趣。我們每期的活動是給定一個主題+1個英語專業班級帶動全院英語愛好者+2名外教、1名中教。

2、活動形式:

每期活動由四個環節組成。

(1)Opening 由主持老師組織分組,小組內部做自我介紹,方便后面環節。

(2)Warming-up 主持人根據主題簡單提問,學生自由回答,鼓勵學生自主上臺演說或者表演及進行辯論。

(3)Free Talk 在應邀而來的老師和學生的配合下,就相關問題自發進行自由討論。

(4)Comment 每期參加的同學可把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寫在學習部提供的小頁紙上。

3、具體操作

(1)活動通知:每期活動前2天內在學院廣播進行廣播通知。

(2)活動參與:采取自愿參與與邀請參與相結合的原則。(為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英語角當中來,每次參與的同學均可在留言冊上留名,對參與積極的同學予以獎勵)

(3)邀請嘉賓:每次至少邀請兩名外教和一名中教參與活動,在特殊時段,盡可能邀請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嘉賓參與英語角活動。

4、華夏翻譯隊(口譯和筆譯):華夏譯坊

(1)人員組成:這支隊伍以自身專業應用于實踐,由2位英美籍外教、10位骨干教師以及20名翻譯方向學生組成,取名“華夏譯坊”。

(2)將企業管理理念滲入課堂教學

翻譯隊會定期邀請知名翻譯公司專業人員走進課堂,將專業知識融入教學之中。團隊特色還在于其獨特的企業管理方式,例如采取末位淘汰制等管理方式提高隊員的積極性;采用公司項目承包的方式,將企業管理理論轉化為實踐。

(3)志愿翻譯,服務校園師生

對于校內非英專的學生,華夏譯坊中提供的很多免費服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資源,如英語角,四、六級輔導等。另外校內學生有需要翻譯的論文翻譯隊也可以為其提供譯員。

5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英語學習的普及性。

通過以班、系、學校為單位的層層活動,動員和吸收盡可能多的學生關注,參與口語活動,在校內掀起一個人人關注,人人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

2、英語學習的提高性。

由參與本項目的專職老師對“選秀”活動產生的口語人才就語言能力,語言表達,演講辯論技巧及其氣質風度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使之能代表學院參加校際或省市組織的演講辯論比賽。

1、 英語角、演講、辯論等學習活動定期開展,有聲有色,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2、培養語言交際能力拔尖的學生,參加各項賽事以提高學校知名度。

四、本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1、英語學習的“廣”

通過以班、系、學校為單位的層層活動,動員和吸收盡可能多的學生關注,給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現自我,激勵他人的舞臺,并且加強在校大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口語活動,在校內掀起一個人人關注,人人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

2、英語學習的“精”

由參與本項目的專職老師對“選秀”活動產生的口語人才就語言能力,語言表達,演講辯論技巧及其氣質風度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使之能代表學院參加校際或省市組織的演講辯論比賽。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技術創新發展分析 下一篇: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天堂国产人综合亚洲欧美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免费视频综合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